关于更年期潮热的机制探讨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更年期潮热的机制探讨(推荐6篇)

关于更年期潮热的机制探讨 篇1

潮热发生时,女性体内FSH、LH、皮质素、ACTH、内啡肽、肾上腺素等都有不同程度升高。本文探讨潮热的原因,首先为雌激素水平低下,其次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5-羟色胺等有一定相关性。潮热与雌激素降低后FSH、LH增加的关系

有研究提出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LH增加可能是诱发潮热的原因之一 [6]。有人对潮热患者反复检测血浆中LH浓度,发现潮热发作前垂体脉冲样释放LH,潮热发作时间与血清LH上升浓度相一致,症状程度与LH峰值高度呈正比,而与FSH释放的相关关系尚未确定。LH释放所致生理性改变包括外周的皮下血管舒张,中心体温下降,脉搏加快与排汗增多。LH脉冲式释放与血管舒缩症状的时间关系提示LH的释放可能触发体温调节功能失调 [6,7]。另一项研究发现,垂体切除术者也有潮热的发生,但她们的促性腺激素低,且无LH脉冲式的释放 [8]。故有学者认为LH的释放并非潮热发作的直接原因,而潮热与LH释放可能同时由垂体以上的中枢诱发[6,8,9]。潮热与CGRP的关系

由于潮热与体表及末梢的血管扩张有关,所以近年来专家们通过研究血管扩张物质与潮热的关系,来了解潮热与这种物质的相关性。有资料表明,血管扩张与内分泌有关,在内分泌系统中雌激素有维持血管扩张作用[9]。日本一家妇产科医院曾收集潮热的病例,来研究潮热的程度与CGRP的关系及潮热前后CGRP的变化与FSH、LH、皮质素、ACTH、降钙素的关系。他们对有潮热的闭经妇女及无潮热的闭经妇女进行冷水负荷试验;另一组研究对象为卵巢切除术的妇女给予CGRP的体温变化,特别是体表温度与体内温度的不同变化,即给予CGRP的量与体温变化的关系。以上结果证实神经末梢CGRP的过度分泌和过度反应与潮热有明显关系 [10]。其机制如下:CGRP的神经纤维大部分分布在心脏、脑、皮肤、血管周围,还有部分分别在子宫、卵巢。特别提示卵巢间质和卵泡周围分布有CGRP的神经末梢。有报道研究发现CGRP的变化与雌激素的变化是一致的 [11]。其原因为含有CGRP的神经末梢在卵巢也有分布,所以当雌激素低下时,通过感染神经可刺激卵巢,使卵巢周围的血流增加,末梢分泌CGRP。由于CGRP可使皮肤的末梢血管扩张而引起潮热的发生,这一说法已被证明。潮热与5-羟色胺的代谢关系

近年的研究提出:雌激素分泌的下降干扰了神经递质儿茶酚胺,引起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比率改变,影响了5-羟色胺的代谢过程及正常分泌 [11]。而5-羟色胺系统与GnRH

神经元、交感神经系统及体温调节中枢关系密切。中枢5-羟色胺系统活性增加直接或间接刺激GnRH神经元,并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导致潮热发作及LH释放增加。而且5-羟色胺本身也是低分子致热原,其分泌原也可加重潮热发作。潮热与下丘脑自主神经中枢的关系

有资料表明:雌激素水平下降时,下丘脑自主神经中枢的副交感神经稳定作用减弱,从而产生反应性交感神经张力过高,对颈交感神经发生作用,产生区域性血管扩张 [12]。头、颈、胸、背这些区域的自主神经系统更敏感 [13],因而此部位的潮热最为显著。这些研究也证实了潮热易发生在面部及胸背部的原因。

还有些关于潮热的机制阐述,如有人提出中枢性鸦片能活动的损害可能是诱发潮热的一个因素 [14]。增加中枢鸦片能活动的机制可能减少潮热的次数。有专家观察到,规律的体育活动可增加中枢鸦片能活动,因而可能减少潮热的发生率 [15]。以上诸多关于潮热的原因都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有关,而雌激素下降必须伴有衰老的过程。潮热不是一种疾病,但它是某些生物肽对雌激素低下的一种反应,或者是对这种反应的结果出现的一种状态 [5]。而在治疗潮热方面,雌激素补充疗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临床上都有明显的作用,它可以明显缓解因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血管舒缩症状。

【参考文献】

关于更年期潮热的机制探讨 篇2

在舆论监督大环境短期难以改进的情况下, 媒体应着力创新内部机制营造良好的小环境, 使舆论监督记者敢于监督、乐于监督。具体而言, 媒体内部机制的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考核激励机制

每家媒体都有一套考核激励机制, 不过, 由于舆论监督岗位比较特殊, 所以不能简单套用通用考核机制。具体而言, 舆论监督工作的特殊性主要有:一是内容繁琐。其他记者的工作流程是:接受采访对象邀请→采访→发稿→被采访单位好评, 相对比较单纯。而舆论监督记者不仅采访没有邀请, 还要自己找线索去发现新闻;除了采写稿件外, 还要花大量时间去接待群众和处理新闻纠纷。二是采访成本高。其他记者采访一般都有接待, 采访对象大多备有新闻通稿, 直接发稿可以, 要补充采访, 人家也会积极配合。而舆论监督记者外出采访通常没人接待, 采访对象反而还会想方设法躲避, 阻挠采访甚至威胁记者生命安全。三是发稿难。即便稿件并无任何失实之处, 监督对象还是会动用各种关系不让稿件见报。即便没有来自批评对象的阻力, 遇到宣传部门“控负” (控制负面报道) , 没有采写的线索要停止采写, 已经完成的稿件不能见报, 对于舆论监督来说也屡见不鲜。四是善后事情多。正面宣传稿件只要能见报就皆大欢喜, 而舆论监督则不然, 因各种原因不能发稿, 反映问题的群众不满意, 会缠住记者寻求解决的办法;即使稿件见报, 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群众依然不满意。

2、稿件审签机制

舆论监督稿件往往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 如果一味拘泥于这些利益关系, 会造成发稿难, 以致影响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如果无视这些利益关系, 即便稿件社会影响良好, 也有可能给媒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 如何在利益关系与发稿程序之间寻找平衡点,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稿件审签机制十分关键。

3、权益保障机制

舆论监督编辑记者的合法权益时常面临多方面侵害, 严重影响了舆论监督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来自批评对象的威胁。调查表明, 记者因职业特点可能会遇到的潜在危险有遭到人身攻击 (34.5%) 、遭遇恐吓 (31.2%) 、因公受伤或殉职 (25.5%) 。93.9%的公众认为记者职业比较危险。而这三类潜在危险, 都是舆论监督记者可能遇到的。二是遭遇新闻官司, 乃至恶意诉讼。近年来由舆论监督诱发的新闻官司越来越多, 无论是记者胜诉还是败诉, 记者和所在媒体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影响了正常工作。

二、媒体间合作机制的革新

1、本地同类媒体的联动

同城同类媒体, 只要目标受众定位不同, 即便同题稿件竞争, 也是互补型的竞争, 而不是替代型的竞争。因此, 同城同类媒体依然存在联动空间。以报纸为例, 如果说同城都市类报纸之间由于担心同质竞争而不愿相互合作, 那么党报和都市类报纸之间实行媒体联动则完全可行。一般情况下, 党报和都市类报纸读者对象并不完全一样, 党报主要读者对象是党政机关干部、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人员, 而都市类报纸主要读者对象则是普通市民;而且发行渠道不一样, 党报以订阅为主, 而都市类报纸则以零售为主。

2、跨地域媒体的联动

舆论监督涉及的不少问题, 可能牵涉到外地, 异地采访有诸多不便, 而且地方媒体在外地影响十分有限, 要促成相关问题的解决很困难。这时, 媒体间的跨地域联动显得十分必要。实际上, 媒体在跨地域联动这块还显得比较弱, 除了一些借会议之机请参会代表采风, 宣传会议承办地经济成就外, 经常性的跨地域联动较少。

3、跨媒体种类的联动

网络对于舆论监督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是网络的即时快捷性增大了新闻事件对公众的冲击力, 也为广开群众言路提供了便捷;其次是网络的互动性容易形成舆论的合力, 推动问题的解决;第三是网络载体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信息损失, 传播者的思想也更容易为受众所领会。舆论监督实行有效的跨媒体联动, 既可以克服单一媒体种类发稿时间迟滞、版面空间有限、文本形式单一等不足, 又可以借助其他媒体的优势, 使服务群众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活泼、效果更明显。

4、跨级别媒体的联动

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促进问题的解决, 而要解决问题除了批评对象的自觉程度和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外, 还跟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有关。高级别媒体比低级别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都大, 因此, 部分特别典型的舆论监督可以实行跨级别媒体联动。

三、媒体党政间合作机制的创新

虽说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促进问题的解决, 但媒体本身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 还得依靠相关职能部门。而且, 舆论监督对相关部门工作有推动作用, 党政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舆论监督。

当然, 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也应端正态度, 突出重点, 讲究方法, 把舆论监督的效果发挥到最佳。所谓端正态度, 主要是记者要端正对待批评对象的态度。在舆论监督问题上, 媒体和党政部门之间不是对立而是合作, 只有创新合作机制才能实现共赢。

摘要:舆论监督的机制革新, 既包括媒体内部机制的创新, 又包括媒体间合作机制及媒体与党政部门间合作机制的创新。媒体内部机制创新, 既要改革考核激励机制和稿件审签机制, 更要完善权益保障机制, 让记者敢于监督、乐于监督。媒体间合作机制的创新, 既包括同城同类媒体间的联动, 又包括跨地域、跨级别、跨种类媒体间的联动, 以凸显舆论监督的整体威力。媒体与党政部门间合作机制的创新, 既要创新联合监督机制和良性互动机制, 又要创新舆论监督的督办机制, 多方合作形成监督合力。

关键词:舆论监督,新闻,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卢新宁:《领导干部要学会在舆论监督中工作》, 人民日报, 2008-2-18 (4) 。

[2]谭邦君:《破解舆论监督难题提升党报影响力》, 中国记者, 2007 (8) 89-90。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机制问题的探讨 篇3

一、推广体系和运作机制

㈠政府的技术推广体系及机制这一体系规模大、覆盖面广, 依靠政府投资开展运作。过去完全是由政府的主导, 自上而下开展推广方式活动, 被认为是低效率的。改革目标是要建立新的机制, 满足广大农民的技术需求。近年来, 从搞活运行机制、改变推广方式、实行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取得一定成效。特别是在将技术推广工作成效与推广人员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 建立一套激励制度, 增强基层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为农民服务方面得到了显著进步。但是, 目前推广工作仍有机制不够灵活, 社会需求拉动力不强, 推广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少数地方政府在技术推广上有片面追求“政绩工程”的倾向。

㈡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推广体系及机制按照产学研结合的要求, 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其教学、科研机构和人员中, 有的在农村设立教学、科研基地开展技术推广, 有的参与技术承包项目, 有的创办民办性质的科研、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这种推广机制目前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问题。

㈢加工、销售企业的推广体系及机制主要是以企业利益出发参与技术推广, 有一定社会效应。近年来, 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技术推广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在这些主要做法有引进现代设备、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和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 帮助农民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也有使之参与示范基地建设等。虽然加工企业参与技术推广的好处是将技术效应与经济效应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但容易产生急功近利行为。企业普遍存在缺乏技术推广人员的问题。

㈣专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的推广体系及机制以组织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方式参与推广。普遍将初级产品销售与技术推广紧密结合, 市场上需要什么产品, 就组织农民学习和应用什么技术。这种技术推广对农民有直接的“示范效应”, 便于农民跟上学、跟着做。但组织自身人才、技术、推广经费不足, 始终缺乏技术推广上的主导权。

二、通用做法和推广效果

㈠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示范园区, 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建设基地和园区的做法极为普遍。基地和园区按照一定技术标准规划设计, 作为一个科技“项目”来组织实施。普遍提出了品种良种化、技术操作规程化、种植饲养科学化、服务全程化、管理程序化等建设标准。而不同基地和园区, 却对建设标准的落实情况不尽相同, 有的落实较好, 其差距较大。

㈡将先进适用技术加以配套组装, 综合应用,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综合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做法也是普遍的。除品种改良和良种繁育外, 主要抓了种植饲养、疫病防治、饲料生产、产品加工、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技术体系建设。制定并实施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疫病防治规程、饲料生产规程、产品品质检测规程等。经过组装配套的技术, 作为综合性技术措施和生产措施加以实施, 强化技术推广效应。在此基础上, 确立了由单纯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由粗放经营型向绿色生产型转变的必然方向。对现有的技术推广人力资源进行整合, 深入生产第一线, 开展技术服务。在生产基地、科技园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加强联系与合作, 开展技术交流。一些地方开始实行从生产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向绿色生产方向迈进, 生产符合“生态、优质、安全、绿色、有机”标准的农产品。

㈢构建产业化经营链条, 创造产业管理新形式把龙头加工企业的建设作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的关键, 通过招商引资、股份制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 建立生产能力大、拉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使农户的农产品卖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一些农产品不仅不能满足国内日益上涨的市场需求, 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价格优势, 可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提升利润空间。虽然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 但不同企业的努力程度和所取得的效果有差别, 一部分企业做的比较好, 其自身经济效益良好, 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也较强, 而一部分企业经营状况不良, 难以起到龙头企业应有的带动作用, 甚至有少数企业存在伤害农民和伤害产业链的情况。

创新管理制度, 加强技术推广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一是实行契约制度。鼓励企业利用订单与农户确定产销关系, 同时也鼓励技术推广人员利用订单与农户确定技术服务关系。二是建立新型合作组织。引导专业大户、加工企业牵头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组织, 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多数农户能够通过合作组织与推广单位、加工企业以及市场实现对接。三是因地制宜制定自我管理制度。各地实行的统一管理的方式, 大多包括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饲料配方、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治理污染等内容。

三、当前存在问题和改善途径

㈠管理体制有待深化改革, 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激活一些宏观计划下达的项目与农业实际需求仍存在偏离问题, 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由农业、科技等多个部门分别组织实施技术推广项目, 造成了某些项目的重复配置;有些地方和单位占有经费多, 而另一些地方和单位推广经费少, 甚至因缺乏经费而无法运作, 使之技术推广项目和经费占有和分配不当的问题比较突出, 构成了科研单位与推广部门相脱节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消除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障碍, 关键是要进一步发展科技机构, 并打破公办科技与民营科技的界限, 建立民营科技民办农技科研与公办农技科研有机统一的创新体系。把科技和推广经费的投放机制, 建立在以项目为支撑、以科研成果为载体的制度上, 促进民办、公办科研机构共同发展。

㈡产业自身存在不利因素, 农民素质不相适应技术推广工作在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 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基本事实。农业技术的推广实质是改造传统农业, 并且是一个技术———经济———社会多种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变革过程, 必须长期地加以推动。西部一些相对贫困落后地区不仅是经济贫困, 其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样落后, 无论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牲畜良种繁育和饲养技术、规模化生产技术等都比较落后。此类地方还乏缺技术人员, 是技术推广薄弱甚至空白的区域, 影响到技术推广工作的均衡发展。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制约着技术推广, 至今还有一部分农民缺乏接纳新技术、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强烈愿望, 有些技术措施难以落到实处。

为此, 可以借助大学生志愿者支援教育的政策, 制定出具体的措施, 广泛发动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充当农业技术推广“志愿者”, 到最需要的地方从事技术推广工作。同时, 也要从政策和制度设计上以及信贷资金上, 鼓励农业类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 建立适合既能培训农民, 又能促进科研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

㈢加工企业的素质还有差距, 利益纽带的作用不强大型和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分别存在“软素质”和“硬素质”方面的差距。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存在大型、中型、小型三种企业规模, 而一些大型加工企业的技术设备是自国外引进的, 属于较先进设备, 但这些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以及普通职工很难胜任设备管理和操作技术的要求, 导致生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众多的中小加工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比较接近, 便于就近获取原料和开展加工, 但存在加工设备比较简陋, 加工技术不够规范, 以及管理落后等问题。加工企业与农户为主的种植、养殖基地之间的联结程度不够密切。有些企业为了加工原料, 在原料生产基地上进行投入, 参与技术项目的推广, 但是这类企业控制着当地农产品的价格, 而农户处于弱势地位, 双方的市场地位不对。同时, 一些农户则在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时违反与企业的契约关系, 自行出售农产品。

鉴于此, 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 必须采取区别对待的办法, 采取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 有的重点增强软素质, 有的重点加强硬件建设。要加强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利益纽带作用, 建立农业科研与企业、与农户以及农业经济效益之间的裙带关系, 使之既统一又剥离的组织制度, 从而解决农技推广和促进龙头企业较快发展的关键。

关于更年期潮热的机制探讨 篇4

县人民政府是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 全面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县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是本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政主管部门, 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执行国家、市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制订本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施方案, 审核农村公路养护计划, 与财政共同筹集与合理使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监督各镇的养护管理工作, 检查验收养护质量, 下达各镇管理养护实施计划, 协调各镇、村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

县公路管理局是所辖区域内农村公路的管理机构, 负责对本区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 负责初步审核各镇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监督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 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负责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乡人民政府是所辖区域内配合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主体。乡人民政府受县人民政府委托, 负责所辖区域内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设立农村公路管理站, 合理配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专职技术人员和设备;积极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日常工作, 拟订本区域农村公路养护建议计划, 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达到农村公路基本标准并纳入农村公路统计里程的农村公路由各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养护, 各镇应设立农村公路管理站, 配备专职技术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的办公设施设备, 做好本区域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养护。各乡农村公路管理站, 具体承担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实施批准的农村公路养护计划。

2 养护管理资金要有保证

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到位是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现在, 县道的养护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养路费收入, 由于资金的保证, 我区的区道路况保持良好, 好路率能达到上级下达的指标。而乡村公路的养护资金则没有固定渠道, 资金严重不足, 养护机械装备水平低下, 导致部分乡村公路失养失修, 尚未实现有路必养。资金的不足, 制约了乡村公路养护管理事业的发展。

3 严格养护管理技术标准

养护管理严格按交通部的评定标准执行, 运用现代公路养护决策模式。目前, 县道的养护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 日趋合理、科学和不断进步的。但是, 乡村公路在养护方面, 无论是理念、模式、技术还是装备, 都远远滞后于公路养护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传统经验方法为主, 缺乏面向损坏、基于原因的养护计划性;养护资金需求与养护费用投入缺乏科学的依据新、规划性;缺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系统。

现代公路养护决策模式是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将有力推进公路养护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 改变以往的传统模式, 促进公路养护的科技进步。在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中, 必须坚持“建设是发展, 养护也是发展”的工作方针。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要严格按交通部的标准执行, 坚持以养好路面为中心, 保持路面整洁、行车舒适;加强桥涵养护, 并因地制宜开展GBM工程, 逐步完善沿线设施, 努力实现畅、洁、绿、美的交通环境, 加强以人为本, 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

4 强化养护管理技术力量

各乡的养护管理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是导致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原地打转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 乡、村的科技主导地位作用没有显现,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水平亟待提高。现代通讯、信息、环保、节能技术在养护管理中的集成应用很薄弱, 能够适应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公路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建立,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尚不普及, 专业技术人员在养护管理职工中的比例很低, 懂养护管理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因此, 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要改变这个局面, 必须引进相关人才, 强化养护管理的队伍, 为管理好我区的乡村公路提供良好的技术条件。

5 路政执法要积极配合

目前路政管理做到了县农村公路全覆盖, 旨在保护路产、维护路权、维持秩序、保护权益。路政执法要做到有法必依, 依法治路, 坚持上路巡查, 以经常性和突击性巡查相结合。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注重宣传, 以正确、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来积极配合养护管理。在不少的农村公路上, 我们不难看到, 刚清扫好的水泥路面上肮脏不堪, 桥梁栏杆被撞坏, 绿化被毁, 桥下违章搭建, 这些都是对养护工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为了维护路产路权, 保障车辆、行人的出行安全、便捷, 路政应严格执法, 保证养护管理的最终成果。

6 引进和完善监理机制

乡村公路建设市场曾一度出现了无证设计、无图施工、不讲科学、盲目蛮干的混乱现象, 在养护管理上, 也一直依靠施工单位的自我检查、自我监督, 即通常所指的“自检体系”来完成管理。但是,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公路建设事业发展快速, 在日趋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原有的养护管理方式和体制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 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建立严格的外部监督机制, 以形成企业内部自检和外部监督认证的双控体制。自行管理既不是社会化、专业化的监督管理活动, 也不是“第三方”的监督管理活动, 不能将它们称为施工监理。就项目的整体而言, 自行管理对于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和建设、养护水平也无益。

监理是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企业, 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承包单位的行为和他们的责权利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约束, 提供专业化服务, 保障工程建设井然有序而顺畅地进行, 达到工程建设的快好省并取得最大投资效益的目的。并确保工程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监理可同时对费用、质量、进度和信息进行监督管理。

管道路养护管理自引进监理机制后,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实事证明:工程监理制度的推行不仅保证了工程质量, 而且对控制投资费用、合理安排工期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 引进和完善监理机制是提高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必然趋势。

7 加强和完善各种渠道的监督和检查

满足群众的需求就是养护管理的最终目的。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 同样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监督, 群众的监督是我们做好养护管理源源不断的动力。同时, 要按市、区相关的规定、办法和行业标准, 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镇的乡村公路进行检查考核, 按考核的情况、纳入的统计设施量和年度计划情况拨付养护补贴资金, 进行总结、表彰、奖励。

8 结束语

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走向正常化、规范化指明了方向, 在今后的养护管理中, 我们应以“真诚服务、奉献社会”为目标, 努力把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搞的活色生香。

摘要:随着农村公路的不断增加, 需要建立和完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筹集养护资金, 落实养护责任, 实现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 保证乡村公路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在此前提下, 我县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原则, 本着养护也是发展的理念, 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明确各级政府对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 完善区、镇、村道的公路养护管理体系, 保障养护质量, 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体系,监理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德宗.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J].科技风.2008年17期.[1]陈德宗.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J].科技风.2008年17期.

[2]郑宝平.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机制[J].路基工程.2008年第02期.[2]郑宝平.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机制[J].路基工程.2008年第02期.

关于更年期潮热的机制探讨 篇5

自然保护区相对于国有林场、集体林来说实行事业管理体制, 在资金投入上已形成相对较稳定的财政和部门双向投入机制, 虽然资金投入受法律制度保护较为稳定, 但仍有缺口。2004年江西区129个林业自然保护区收支相抵赤字3266万元, 各自然保护区共拖欠职工工资及养老保险2470万元, 有的保护区靠贷款发工资, 这对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势必影响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此, 可以说资金短缺是制约自然保护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立保护区生态补偿必将有助于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2.1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2.1.1 基本原则

(1) 公平性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收支方, 采用“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保护谁受益”的政策, 对享受和使用生态服务者收取补偿费用, 而对保护者和牺牲者支付费用。 (2) 科学性原则。补偿方式和标准的确定应具有科学性, 应当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保护成本以及因保护而造成的损失。 (3) 动态性原则。生态补偿的标准要有动态性, 即要根据不同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而变化, 不应只依靠一个简单的标准。 (4) 差异性原则。要考虑不同生态类型的差异,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不同保护力度的差异。 (5) 透明性原则。设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 由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支付, 专款专用。 (6) 协商性原则。平衡各方的利益, 补偿的标准既要体现生态服务、保护成本、保护损失, 又要考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等。

2.1.2 标准的确定

(1)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确定补偿标准。其前提是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关键服务功能的认定和评估, 并具有较为完善的市场机制。 (2) 基于保护成本确定补偿标准。这是进行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一种现实方法, 即按照实施保护区管理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进行成本核算, 并以此确定补偿的标准。 (3) 基于保护损失确定补偿标准。这是目前较多采用的一种方法, 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功能区建设过程中更多采用。 (4) 基于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确定补偿标准。通过直接询问居民的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 确定生态补偿标准。

2.2 补偿资金来源与补偿方式

2.2.1 政府提供

即指政府购买、财政支付转移、政策优惠、税收减免、发放补贴。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和基本职责。自然保护区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政府在这种物品的提供中应该负首要责任。

财政政策是调控整个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 主要通过经济利益的诱导, 改变区域和社会的发展方式。在我国当前的财政体制中,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作用。2004年设立的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就是对重点公益林管护者发生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中央补偿基金平均补助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 其中4.5元用于补偿性支出, 0.5元用于森林防火等公共管护支出。自然保护区内的重点公益林, 补偿性支出由上级财政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 其中属于林农个人所有或经营的重点公益林, 由自然保护区管理单位将每亩4.5元的补偿性支出全部拨给林农, 并监督指导林农承担管护责任。

2.2.2 行业与区域补偿方式

自然保护区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尺度上的受益对象, 及对提供该服务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行业和区域, 需要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对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努力和机会成本给予相应的补偿, 并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 实现生态保护的外部成本内部化, 使生态保护的受益者支付相应的费用。

2.2.3 项目形式补偿

目前我国多数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都是从自然保护区开始做起的, 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等, 都覆盖相关的自然保护区。另外, 保护区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 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与碳汇项目需要引起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广泛关注。

2.2.4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专项基金

凡是基于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框架得到的资金, 尤其是国际、国内机构、企业、个人对基于自然保护区保护进行的捐助, 可以申请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专项基金, 通过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基金进行统一管理管理委员会成员可以由资金提供者推荐和保护区管理人员共同商定等方式确定。

2.3 补偿资金的筹措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重要内容包括补偿资金的筹措方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解放思想, 广开门路, 扩大主体, 分散风险, 提高筹措资金的效率。江西属于中部地区, 生态资金缺口尤为严重。目前的补偿资金筹措途径中国家财政拨款占绝对主导地位, 不利于补偿体制的建立和持续发展, 因此在借鉴国内外补偿经验的基础上可考虑以下资金筹集途径:

2.3.1 向受益人收取生态补偿费

征收项目可包括:工业用水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 木材加工、贩运, 征用、占用林地, 狩猎, 野生动物养殖、经营, 森林旅游, 风景区的商业活动等。可考虑从电厂电费、生活和工业用水、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中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生态补偿费。

2.3.2 林业部门补偿

林业部门从育林基金或造林更新费中提取部分公益林补偿基金, 主要用于公益林的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科学研究等。当前江西林业部门的发展定位是“生态立省, 绿色发展”。

2.3.3 募集生态补偿基金, 发行生态彩票

向社会筹集资金, 其来源渠道可以是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和国内单位、个人的捐款或援助。或由中央政府授权并下达发行额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发行生态彩票的方式, 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基金。

2.3.4 碳交易

我国正在试行的森林生态补偿与国际上的碳交换有实质性的内在联系。生态补偿是实现碳交易的一种形式。其实质是政府代表碳源单位向碳汇单位购买CO2排放权, 是财政向碳汇单位补贴的一种形式。国际上的碳交易为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政策和实践依据。建立正式的碳交易是筹集足够的生态补偿基金的主渠道。如在曲靖市范围内首先建立碳交易, 则每年可收取6亿多元, 每亩森林每年可得到40元补偿。碳交换机制的建立将会给林业带来真正的历史性变化。

参考文献

[1]闵庆文;甄霖;杨光梅;张丹.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环境保护.2006, 19.

[2]周敬玫;黄德林.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理论与实践探析.理论月刊.2007;12.

[3]韦惠兰;冯茹;范文安.生态补偿与林缘社区的可持续生计——以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农村经济2008;04.

[4]卢世柱.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生态补偿机制探讨——以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为例.广西林业科学.2007;04.

[5]韦惠兰;葛磊.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问题研究.环境保护.2008;02.

[6]谢利玉;钟世富;利继忠;郭英荣.相持阶段江西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江西林业科技.2005;05

[7]黄承标;罗保庭;杨钙仁等.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及其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以广西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8;20.

[8]徐海根.中国自然保护区经费政策探讨.农村生态环境.2001;17.

[9]吴健;文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财政改革.环境保护.2005;05.

关于更年期潮热的机制探讨 篇6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对于怎样的人才才是创新型人才, 学者们的观点并不一致。而笔者则比较赞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的观点, 他认为“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1]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人才, 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创新意识强烈, 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 观察力强、观念开放, 思维敏捷;二是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强;三是拥有广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四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五是具有冒险精神、自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二、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它既需要一批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 更需要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在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2]由此可见, 创新型人才是可分为多种类型的, 如根据创新活动的性质划分, 主要可分为研究型、综合型、应用型。[3]而从高校内部分工来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数量不多的研究型高校继续承担精英教育, 主要承担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而众多的地方高校则主要承担大众化教育,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4]因此, 地方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属于应用型创新人才, 其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区域或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有些地方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因受学生个体因素、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试制度、评价和激励机制、教学资源条件、校园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 学生就业难, 社会所需人才短缺等不良局面。所以, 为了促进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科学构建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关键。所以建议地方院校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1、更新教育理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地方院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首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育才创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就是树立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的思想,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气氛, 明确一切为学生、教师服务的观念。育才创新, 就是以培育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 不断推进教育创新,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5]地方院校只有树立“以人为本、育才创新”的教育理念, 才能对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创新。所以说, 更新教育理念是地方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

2、优化课程体系

为了使地方院校的学生拥有广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地方院校必须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具体要求如下:一是专业课程设置要与现实经济相匹配, 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促进学生就业;二是要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因为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代替的;三是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课程。如将《创造学》、《创新思维技巧训练》、《创新能力开发》等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循序渐进且较为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创新原理、方法、思维及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四是要重视校级选修课程的设置, 因为校级选修课程有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实现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3、完善教学机制

(1) 倡导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地方院校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就要突破灌输式、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 建立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式、研讨式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因为启发式、研讨式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提倡师生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学习, 促进教学相长。通过有效的交流和研讨, 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 而且有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充分发挥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2) 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机制。在地方院校现行的教学中,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还普遍存在, 较大程度地制约着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建议地方院校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 也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其实许多地方院校都认识到, 仅仅利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远远不够, 创新能力更多来自于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和在实践中的探索。所以, 各地方院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 围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个目标, 增强实践教学的计划性、有效性, 加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和内容, 创造条件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提高。

(3) 建立“因材施教”的教学机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日益凸显。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是地方院校确保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所以, 地方院校应建立“因材施教”的教学机制,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实行分类特色培养。因为在大学里有不少富有创造潜能的学生, 只有对他们进行分类培养, 因材施教, 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彰显, 创造潜能得以迸发, 才能培养出更多出色的创新型人才。

4、健全考评机制

(1) 健全考试机制。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各地方院校就必须及时健全考试机制。从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风考纪、成绩的评定等方面着手改革。如根据课程的需要灵活选用考试方式, 考试内容避免过分侧重对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性考核, 多对学生进行灵活运用知识的考核;严抓考风考纪、要求学生诚信应考;成绩评定要采用卷面或操作成绩与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相结合。此外, 还应重视考试结果的反馈, 以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

(2) 健全评价机制

一是健全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机制是教师教学的向导, 如果该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有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方法等评价指标, 教师就有积极性从事教学创新、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如果该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没有鼓励教师从事教学创新、改革的指标, 教师就会缺乏改变教学现状的积极性。因此, 地方院校应及时健全教学评价机制, 围绕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目标, 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完善鼓励教师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评价指标, 以促进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改革创新。二是健全学生的评价机制。为了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对学生的评价应侧重于学生创新素质的评价。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是以学生个体为对象, 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实践等做出客观分析与价值判断的微观教育评价。[6]因此, 地方院校应根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准确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创新素质, 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 培养更多出色的创新型人才。

5、健全创新激励机制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 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合理的激励后, 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7]。因此, 激励对于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发挥有很大的刺激作用。故在地方院校要进一步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就必须进一步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首先是健全教师的创新激励机制。教师是学校办学中的关键性资源, 其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所以地方院校在健全教师创新激励机制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更加有针对性和鼓励性的奖项和优化创新型教师奖励办法, 如加大对优秀创新型教师的评选表彰力度, 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等, 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和激情。二是健全学生的创新激励机制。学校可通过建立创新学分奖励、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三结合的奖励制度,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 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使他们最大程度地获得创新成果。

6、完善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机制

有关研究表明, 在人的一生中, 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 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获得。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善于学习、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所以地方院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 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 课堂理论教学应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等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启发、研讨等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从而提高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而在实践教学环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 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和创造, 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自主创造能力。另外, 还可通过鼓励和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为今后进行创新活动做好知识储备。

四、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实施的有效措施

1、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讲到:“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8]而学者黄光扬认为, “创新型教师是指以创造精神生命为理想信念, 以创造教育事业为价值追求, 以善于发现和培养创造性学生为根本目的的教师”。[9]也有研究表明, 学生的创造性与教师有密切关系, 只有教师工作有创新性, 才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 才能承担起创造未来的责任。由此可见, 创新型教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因此, 地方院校只有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才能有效促进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创新, 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2、建立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自建国初至今已进行了多次改革, 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办学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但其管理制度却仍存在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主要体现在:现行教学管理制度仍以管理者为本位、以教学控制为中心的刚性教学管理制度为主, 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刚性过强, 缺乏选择性和灵活性, 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由。而学习自由又是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必要条件。[10]因此, 地方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必须建立富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真正以学生为本, 以学习需要为导向, 给予学生选择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的自由, 实行弹性的学制、计划、课程及管理等。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与智慧, 从而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3、完善教学设施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设施是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如果这些教学设施不足将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各地方院校要高度重视教学设施的建设, 特别是实验室、实习基地等用于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场所的建设。否则,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就如纸上谈兵, 虚而不实, 理论与实践联系不足, 难以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所以建议有关地方院校可通过新建或整合实验室、面向全校开放等方式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 确保实验教学正常开展, 切实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想方设法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 以满足学生实习教学的需要, 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和实践能力。

4、与时俱进地投入教学经费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地方院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离不开教学经费的保障, 因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 课内课外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经费支持方能顺利开展。如实验教学经费、毕业设计 (论文) 经费、实习交通费、管理费等。为保证各种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各地方院校应与时俱进地调整各项教学经费标准。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物价波动较大, 各项教学经费的开支也就跟着相应的波动, 所以与时俱进地调整各项教学经费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 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 克服各种困难挤出教学所需的各项经费, 特别是要满足实践教学经费, 否则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难以有效提高。所以说, 教学经费的满足是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

5、创建具有良好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 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 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开阔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1]由此可见, 校园文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其他教育样式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所以, 地方院校需要全体师生提高认识, 齐心协力, 共建具有良好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 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故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地方院校必须积极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和保障培养机制实施的有效措施, 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促进地方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地方院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了促进地方院校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于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和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概述, 然后围绕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建议从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机制、健全考评机制、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学习机制六大方面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建议地方院校以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建立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设施、与时俱进地投入教学经费和创建具有良好创新氛围的校园文化五大措施来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

上一篇:灾后重建施工下一篇:高中百善孝为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