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强大的启示
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国家外专局提出了引智为西部开发办实事的计划。“西部县长培训工程”是重点之一。
当前,我们既面临着历史性的良好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引智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对引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学以致用,培训工作的成果转化十分重要。
国家外专局局长 万学远
10月,由国家外专局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我国西部地区的20多名县长,对亚洲西部国家―――以色列的农业进行了20多天的考察学习,通过听报告、讲座、视察等形式,对以色列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以色列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在世界农业发展上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对我国农业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有很多积极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以色列农业的经营模式
以色列的农业非常发达,农民收入相当高,人均年收入1.8万美元。分析以色列农业的特点,可以看出,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得益于农业的集约化,得益于完善的农业科研开发、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也得益于以色列农民的勤劳和努力。
1、经营组织形式。以色列农业经营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基布茨(Kibbutz)和莫沙夫(Mashav)两种形式。基布茨,以色列席伯莱语为群体之意,也可以称为集体农庄,是由东欧移民回国的青年出于对前苏联集体农庄的向往而创建。基布茨组织现在全国有270个,成员总体有1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平均每个基布茨有450名成员,拥有500公顷的土地。基布茨最主要的特征有三点:一是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归集体所有;二是基布茨的所有收入包括其成员个人收入全部归集体所有,基布茨给每个农民按月发给生活津贴,生活必需品一律实行供给制,其余收入、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三是基布茨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每2年改选一次管理委员会,对基布茨内部事务进行民主管理。
莫沙夫,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村庄。它是一种农业合作组织,既是一个行政村又是合作社,具有社会服务和经济管理的双重功能。莫沙夫的特征也有三点:一是莫沙夫的土地和水资源所有权归属国家,但经营权属家庭个人;二是其他生产资料及收入均归农户;三是教育、医疗、文化、产品供销等统一由集体提供服务。
2、经营模式。以色列农业的经营模式集中体现在农业生产的高度集约化。一是土地高度集约化。以色列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基布茨和莫沙夫中的每个家庭,所有的土地不允许买卖。二是水资源利用高度集约化。以色列国虽然三面环海,但是淡水资源比较缺乏,加利利湖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淡水湖,淡水资源非常珍贵。所以,整个国家淡水资源的利用也实行高度集约化管理。国家给城市居民、单位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都有指标控制,超指标用水均要加倍收费。正是由于这个制度,才诞生了以色列农业发达的节水灌溉系统。以色列的污水处理再利用程度很高,他们将城市污水处理净化后用于农业灌溉,远可送到南部的沙漠地区。三是生产组织高度集约化。主要表现在既具有高度集约化的基布茨和莫沙夫这两种组织形式,同时,整个全国农业生产经营全部实行订单生产。基布茨从生产到销售统一组织,莫沙夫的农户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以色列绝大部分农产品就是这样出口到欧美各国。
二、以色列农业成功的启示
一是环境是可以改变的。以色列建国之初其农业生产的条件是十分恶劣的,发展农业生产的两大基本要素土地和水都不具备。而以色列人仅用短短的50年时间,就在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片绿洲,无不令世人叹服。沙漠大棚温室、节水滴、渗灌技术,沙漠菜田等奇迹的出现,都在说明和诠释着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即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出现都是人们辛勤努力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明确这一点,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牢固树立穷则思变,赶超先进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发展是硬道理。任何国家,任何地区,要求得强盛和富裕,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将如何加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以色列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它却并不拒绝以苏联集体农庄为原型的基布茨模式。其实,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沙漠地区,如果缺乏这种统一、协作、互助的集体精神,不要说生产,就是最基本的生存也比较困难,这也是基布茨得以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正是由于基布茨的快速发展和壮大,有力地推进了以色列现代农业的进程,促进了以色列经济的繁荣。这就有力地证明了邓小平同志“发展是硬道理”的观点,是一条普遍的真理。
三是必须加强、健全科研、推广和服务体系。科研、推广和服务是以色列农业高度发达的源动力,科研开发是后盾,推广和服务体系是动脉,以色列国家建立一套由政府部门(农业部等)的科研机构和社区(基布茨、莫沙夫)及社会科研机构相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每个科研机构都定期将研究的成果推广用于农业生产,使这些科研成果很快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色列每个农业科研人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培训。他们还是科技推广者和技术承包的实践者,与农户签订有服务合同,从而使农民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是成功的“公司+农户”模式。以色列农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一是订单生产,二是农业生产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基布茨的农业生产直接与国际市场连结,从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基本是一体化的经营。莫沙夫中的农户直接与国内的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或者直接上网销售,从而使农产品进入国内、国际市场。还有一种方式是公司与农户建立股份制关系,由公司为农户提供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负责农户产品的收购,再从每年付给农户的贷款中分成或逐年回收投资。由于以色列的农业相当发达,人民科学文化水平也很高,农民可以直接从因特网上了解到农副产品的市场行情,因此,公司与农户在签订购销合同中利益分配比较合理,从而形成了公司与农户的良好互动机制。
五是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以色列的教育非常发达,国民受教育程度很高。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47%,其他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为学习、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使农民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采用新品种、新技术,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插了腾飞的翅膀。
三、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有关问题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我县作为农业大县,农民占总人口80%以上,农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县域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当前我们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一项富民强县工程,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的实际行动来抓。为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各级干部、群众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由以粮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两高一优”的现代农业转变。县、乡、村干部都要坚定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接受新的科学技术。二是各级干部要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要为
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服务,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引导,为农产品的销售找市场、寻出路。三是树立环境可以改变,沙漠也可以变良田的思想。
2、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规划和计划问题。县委、县政府上半年制定了-产业规划和今年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意见。每一个乡镇都要根据全县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农业产业化规划和每年产业结构调整的计划。每个村也要按照“一乡一优、一村一品”的`总体要求,明确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任务、步骤。今冬在“三个代表”学习活动中每个干部还要进村入户,帮助农户制定家庭致富计划。这样层层相连,环环相扣,才能把全县整体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
3、强化组织措施的问题。当前中央对农业产业化的高度重视对我们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机遇。县上已经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面负责我县的产业化建设。各乡镇也要明确一名领导主抓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每个乡镇都必须有产业化的形象工程。同时,任务要分到包片领导、包村干部身上,大家齐心协力抓好产业化这项农村的牛鼻子工程。
4、建设产业链,推广“公司+农户”模式的问题。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和以家庭为单元的经营方式。现代农业则通过产业链把农户同市场联系起来。农业的现代化不仅仅体现在生产资料的现代化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生产经营形式的现代化上。以色列成功的启示给我们提供了“公司+农户”这种模式。我们一定认真研究,勇于探索,不断寻求切合我县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来。从我县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是缺乏真正拥有一定实力、了解市场的涉农“公司”。县乡政府要解决好农民的“卖难”问题,就一定要扶持发展一批前景好、带动力强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流通企业。通过企业把市场和农户联结起来。这样,积极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经过深加工和精包装的多层次增值,达到既解决销路,又增加收入的效果。
5、发展、建设和完善市场的问题。完善的市场体系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器,山东寿光发展的经验就是建设了一个全国最大的蔬菜交易市场,吸引各地蔬菜到这里交易,各地菜贩到这里采购,为寿光带来了市场信息、生产信息,同时也带动了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现在我们要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必须全力把市场建设这个问题解决好。按照“政府建立和培育市场、市场牵动和调节生产”的规律,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产品不再是农民自己生活的消费品,而真正成为商品。商贸委要发挥职能为全县商品大流通搞好规划,土地局要在市场建设办理土地手续中提供便利,公安局要为市场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相关部门都要从发展大局出发,为培育、建设市场搞好服务。在建好县城市场后继续抓好集镇市场建设,尽快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体制。
6、发展特色农业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将在农村只保留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取销其它统筹。这样,如果不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乡镇税收、农民收入就无法增加。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地走一乡一优、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路子。从这些年我县农业发展的实际看,迈不出大的步子,关键是没有特色,什么都有,什么都是一点点,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因此,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上一定要围绕果、畜、菌、菜四大支柱产业各有重点的扶持发展,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大、人大我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事当前,必须抓好县上的确定 10个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尽快形成规模和品牌优势。
7、加强区域规划的问题。区域规划工作的核心是建设、命名一批特色基地,命名自己的品牌。这两项工作带来的市场效应、经济效益不可估量。我们的县、乡、村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和考虑这个问题,农、林、水等部门要认真分析、论证,确立一批特色基地,相关部门全力服务、配合,力争在 1-2年内干出成效,形成一批在全市、全省叫得响的畜牧、干果、无公害蔬菜、食用菌基地和品牌。
8、搞好技术推广和服务的问题。技术推广和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两个翅膀。搞好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重点是放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组织科研人员对农业产业化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另一方面就是要大力推广新的技术成果,将其应用到农业产业化建设上来。科技、农业部门就是要研究建立科研机构的服务体制和创收体制,把科技机构、科技人员同农业企业、农民联结起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让每个科研人员有事可干,有钱可赚,成为全县干部中收入最高的人。
9、加强农民教育的问题。加强农民教育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必须有一代具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现代农民,因此,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农闲时间,多层次举办脱盲班、文化程度提高班、专业技能培训班,通过 3-5年努力使全县农民受到初中以上文化教育,掌握 1-2门专业技能。
10、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的问题。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变领导为指导,变管理为服务。在“三个代表”活动中每个部门都要制定出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措施,每个干部特别是手中握有审批权的干部也要有自己改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形成举县一致,牵住农业产业化这个牛鼻子工程,人人出主意,个个做贡献,齐心协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样,通过几年的扎实苦干,蓝田农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蓝田人民必将迎来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经济发展靠产业, 产业发展靠创新, 创新发展靠人才。上述新事物的出现说明, 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是在传统基础上的突破, 而实现突破的关键因素还是人, 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才, 是引领潮流的杰出人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总呈现后浪推前浪的发展态势。随着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新技术以及新的领军人物出现, 经济社会的发展往往不以传统的惯性规律而变化, 任何国家和民族都要与时俱进, 接受新挑战, 参与新竞争, 实现不断的跨越发展和自我超越。
我国有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和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优良文化传统。能否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并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为推动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 笔者专门组织了对犹太裔人才的研究, 并到以色列进行调研, 以学习借鉴其经验。
一、以色列的人才状况
(一) 犹太裔杰出人才概览
犹太族是以色列的主要民族, 其在世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技文化领域的诸多重大发现都产生于犹太人, 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发展都由犹太人推动。据统计, 犹太人总人口约1 700万, 不到世界总人口的0.3%, 但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 犹太裔的诺贝尔奖得主占22%。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 人口从不足100万增至700万, 期间, 有十位以色列本土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纵观世界历史和现代社会发展进程, 其中有大量犹太裔的、有世界影响力的重量级人才, 分布在自然科学界、文学界、艺术界、通信界、思想界、政界、商界等各个领域。
在自然科学领域, 有现代物理学之父爱因斯坦、生物学家达尔文、20世纪的数学巨人冯·诺伊曼、奠定新自然观基础的物理学家马克思·波恩、原子物理学及量子力学创始人尼尔斯·玻尔、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奠基者卢里亚、有机化学创始人冯拜尔等。
在文学界, 有19世纪德国伟大诗人海涅、享誉世界的文体大家茨威格、西方现代派文学奠基人卡夫卡、德国小说家亨利·希曼、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黑色幽默文学的创始人海勒等。
在艺术界, 有世界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美国当代喜剧电影大师伍迪·艾伦、立体主义绘画大师毕加索、好莱坞电影文化产业的开拓者高德温、伟大的音乐诗人门德尔松、杰出的指挥和作曲大师马勒、世界钢琴泰斗鲁宾斯坦、蜚声世界的小提琴大师梅纽因等。
在通讯媒介界, 有世界著名通讯社——路透社创立者保罗·路透, 开创新式新闻事业的杰出报人普利策, 《华盛顿邮报》前主编、报界女强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总裁威廉·佩利, 美国全美广播公司总裁萨尔诺夫, 《纽约时报》创办者之一亨利·雷蒙, 曾一度垄断全球新闻媒介的英国报业巨头马克斯·韦尔等。
在思想界, 有基督教创始人、精神领袖耶稣,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 精神分析学开创人弗洛伊德, 泛神论大师斯宾诺莎, 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等。
在政治领域, 有女革命家、政坛名人卢森堡, 英国首相狄斯累利, 希伯来人中第一个被称为先知的英雄摩西,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前苏联领导人托洛斯基等。
在经济领域, 有原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经济理论专家大卫·李嘉图、控制世界黄金市场和欧洲经济命脉200年的商人罗斯柴尔德家族、石油大王美孚公司洛克菲勒、美国铁路大王库恩·洛布、牛仔裤创始人利维·斯特劳斯、美国连锁店先驱者大卫·卢宾、《花花公子》杂志创办人赫夫纳、美国“股神”沃伦·巴菲特、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谷歌公司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全球钻石控制商巴纳特等。
(二) 犹太裔人才济济原因探析
犹太人人才辈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历史上看, 自公元前586年犹太国被巴比伦所灭亡, 犹太人大部分成为俘虏后, 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尽管犹太族曾是一个被驱逐、失去国度的民族, 经受了很多屈辱、灾难, 但是他们的文化传统没有丢, 无论到哪里都能够聚在一起。他们有一种压迫感, 压迫下又产生一种新的动力。
从文化传统来看, 犹太人勇于挑战。犹太人热衷于探究问题, 不按照传统模式去做事情, 对新情况喜欢问为什么, 对世界万物保持强烈的兴趣。前苏联大文学家托尔斯泰对犹太人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评论:犹太民族的智慧包含了永不消失的温情与魅力, 它是对人类灵魂永恒秘密充满激情的探索。犹太人遇到任何新问题都要充分理解, 理解了就会去做。同时, 犹太人在理解新事物过程中善于制造创意。这种勇于挑战、探索的文化传统是使犹太人出类拔萃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民族传统和精神来看, 犹太人追求卓越。犹太人之所以压不垮, 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在困境中不断进取以求得发展空间。追求卓越是犹太人骨子里的精神:凡事就要做好, 做事就要做强。犹太人世代的被压迫与屈辱感促使他们形成团结奋发的精神, 同时, 也造就了一批人的成功。
从教育理念来看, 犹太人注重创新。犹太人把教育与创新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永远追求知识、真理、能力。犹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犹太学校的教学方法、犹太社会的学习习惯都遵循了这一教育理念。
二、以色列的教育理念
(一) 以色列诺贝尔奖得主对教育理念的理解
2012年, 笔者与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一起会见了以色列大学教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先生。在谈及犹太人的教育时, 他讲述了犹太人的教育理念。一是犹太人认为, 教育是国家的第一产业, 教育不是要教会孩子一些已有的知识,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年轻人的预期产值。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是这个国家的未来, 所以教育要设法培养孩子们创造新未来的能力。二是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沟通能力, 学会思辨、交流。掌握专业本领往往只会给年轻人带来工作机会, 而良好的交际本领, 会给其带来无限能量。三是教育的方式是在玩中学, 其中在玩的过程中注重启发儿童玩的艺术和技巧。目前以色列中小学的教学方式基本是以游戏为主, 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参与竞争, 在竞争过程中学会遵守规则、改变规则、制订规则, 甚至利用、打破规则。这种教育方式既能让学生从深刻的实践印象中学习到知识, 也使其知识运用和交往能力提高了。
在谢赫特曼先生看来, 教书 (Teaching) 和教育 (Education) 是两码事, 教书只是把一些知识传授出去, 而教育的内容则要丰富许多——既要教也要育。他也认为, 素质是学习后记住的那些内容和养成的习惯, 也就是说素质是德行。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和寻找信息、获得新知识、知识加工的能力, 才是教育的实质。
2010年, 笔者在瑞士达沃斯年会上与另一位以色列诺贝尔奖得主交流犹太人教育理念问题, 他讲到犹太人教育有两个特色:激励和方法。激励是教育的目标, 教师鼓励年轻人带着问题学, 有目的地做事, 培养、鼓励其立志成功的雄心。方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 既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 也要使其懂得掌握知识的方法;既讲授知识的概念, 也讲这个概念是怎么推导来的, 同时也要讲这个知识将来怎么用。教学的重点不是一种机械记忆, 而是逻辑方法,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就能够从各方面去吸收营养。
这给了我们三点启示。第一, 人有目标就会有动力, 就会为实现目标从不同角度去汲取知识。知识不是单一的, 要完成一个目标需要多种知识, 这种学科交叉的理念在以色列已经根深蒂固了。第二, 方法是获得创造财富的金钥匙。方法就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工具箱”。人生会遇到很多难题, 但若把“工具箱”用好, 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第三, 与众不同才有价值。一般情况下, 在大部分人都竞争某种东西时, 其潜力也基本见底了。教育需要鼓励年轻人别出心裁, 有新的思考, 做别人没想到和没做的事情。第四, 犹太人教育中有根深蒂固的“78/22理念”, 即我们常说的灰色理论。世界上很多事情都遵循这个规则, 例如, 人的身体差不多78%的成分是水, 22%是其他物质;世界78%的财富掌握在22%的人手里等。以色列的教育重点是培养这22%的人才, 在教育普及率较高的基础上, 注重精英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二) 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对其教育理念的理解
在以色列的教育体系中, 重视教育公平与培养卓越人才被视为一车之两轮。对此, 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提出以下教育原则。一是以色列的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卓越与创新人才;二是给受教育者更多的自由, 使其可以随时接受教育;三是允许办学形式百花齐放, 学校可自选设置课程;四是让学生学会掌控 (governance) 能力, 而不是服从和简单的管理 (management) 能力。一个国家需要劳动力, 但更重要的是需要一批能担当重要角色的引领者。以色列高等教育体制充分保证了拔尖创新人才与一般劳动力培养的平衡。
教育体制决定人才培养的效果。“割草机式”的教育体制是让所有年轻人都在割草机的剪裁下长成一般高, 远远看着很平坦、舒服, 但缺少多样性、缺少竞争力。“育林式”的教育体制是让各类人才“物竞天择”地成长, 既培养参天大树, 也让灌木、草地有生长空间, 形成物种丰富、百花齐放、更新繁衍旺盛的局面。
犹太人把人才分成三类。第一类人才是精英, 他们引领潮流, 这1%的人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第二类人才属“操盘手”, 这些人能够把事情做成, 他们善于整合和管理资源, 容易达成目标, 是重要的管理者, 这类人才不到10%。第三类人才是“工匠”, 这些人可以按照要求去操作, 他们是主要的社会劳力, 占社会总人数的90%, 供应量非常充足, 且有很强的替补性。
调研显示, 美国硅谷的人才大致分为三类, 且主要来自于三个国家。第一类主要来自中国, 他们曾是高等学府的高材生, 这些人大部分从事软件编写工作, 特别刻苦, 也很聪明。第二类主要是印度人, 他们很活跃, 有英语优势, 也学过计算机, 从事软件承包工作。第三类是美国人, 他们有本土优势, 主要经营软件公司。但是, 在收入分配方面, 三类人才差异巨大, 假如写软件人才的收入视为1的话, 那么软件承包人才的收入是10, 经营软件公司人才的收入就是100。这给我们一个启示, 即不同类型的人才在价值分配链上处于不同的位置, 劳动回报差距巨大。因此, 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一个国家人才分布层次要向高端人才倾斜。
(三) 犹太人教育的五大特色
第一, 玩中学。犹太人认为对年轻人最大的伤害不是惩罚而是对其天性的忽视, 所以在以色列, 不管是小学、中学, 都强调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参与感, 培养自我表现的能力。寓教于乐是犹太人教育的基本理念。游戏式的课程安排可以让学生既掌握知识, 又了解和制定规则。游戏也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第二, 带着问题学。犹太人特别注重鼓励学生提问题。提出好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提出的问题代表着提问者的思考, 隐含着可能进行发挥创造的新机会。以色列教育课程设计大多以“解决问题方案”为主, 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 让学生提出他们的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 组成团队, 集思广益, 共同解决,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犹太人善于整合各类知识, 形成广泛的知识结构来解决问题。
第三, 互动学习。犹太人提倡通过互相讨论来丰富个体知识。犹太人生活区里, 教堂和会馆很多。犹太人习惯于周末聚在会馆讨论、争论问题, 会馆被犹太人称为“无界定的思想库”。会馆研讨的互动式学习方式为创造思想、营销思想和把创意转化为现实提供了许多机会。会馆式读书实现了知识共享, 会馆的辩论会为社区各类公共事务找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第四, 从模仿到创新。犹太人教育过程强调从喜爱到怀疑, 从怀疑到分析, 再从分析到创新。他们认为越是一般人认为不可能做的事情, 就越有创新的机会和可能, 越具有挑战性。不唯上, 不唯传统, 挑战权威也已成为他们的天性。
第五, 重视读书。犹太谚语讲, 知识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财富。犹太人认为人与人之间有智力差距, 其根本原因在于阅读能力的差距, 因此特别强调阅读。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使人随时、更多地掌握知识, 同时从阅读的知识里面挖掘出新的知识, 读书是弥补信息不对称最好的办法。因此, 阅读课在犹太人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三、启示
一个国家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劳动力, 更重要的是打造一批担当重要角色的引领者。这为我国实施创新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第一, 公平不总是均等, 均等并不见得公平。每个人都有他的适合性, 都需要有独立性。
第二, 年轻人上大学前的社会锻炼对其一生都是很重要的。通过社会实践与磨练, 有利于新生代去了解社会、融入发展、学会潜能发挥与担当。
第三, 创新竞争力在于国家的体制和制度。教育和创新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是实现创新型大国的当务之急。
2014年11月23日至27日,中关村海淀园代表团对以色列进行了访问,实地考察了英菲尼迪、施拉特和尼斯克等投资机构和创业公司。笔者对以色列的创新创业有了切身体验。以色列创新创业的奥秘何在?总括起来有如下三点:
“国内创新创业+海外资金市场”的发展模式。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举世闻名,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多在国内完成。军事科技尤其高度发达,且将军工产业创新能力及产业化能力推广应用于民用领域。2013年,以色列国内高科技企业达到4000家,密度全球最高,每2000个以色列人就拥有一家高科技公司。与此同时,以色列高科技创业企业的产品、融资主要市场集中在海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比如尼斯克公司所研发的识别系统的应用市场就在美国,未来超过1亿美国人的护照将安装由该公司制造的芯片。以色列高新技术企业多到美国纳斯达克、英国创业板AIM以及其他欧洲证券市场上市。2013年度,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中,以色列公司数目超过中、印、日、韩及整个欧洲所有公司的总和。
以色列能比肩硅谷成为世界创新创业高地,其秘诀在于全民创新。在以色列,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现代化工厂和实验室,而更多蕴含于普通人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中。如果有人对以色列人说“No”,他们马上想到的是“why”;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不是绕道而行,而是把问题视为机遇。全民创新的来源何在?一是高度重视教育;二是强调独立人格;三是高质量创业者资源。以色列青年人满18岁必须先服3年兵役,服役期间就可学习国防应用技术。大部分青年退役后选择读大学,其专业方向非常明确,加之服役时的良好训练,一旦选择创业,成功机会将大大增加。
“政府主动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运行机制。以色列政府主动参与创新创业,与学术界、孵化器、产业投资者、资本市场及其他力量共同营造创新创业机制。一是积极推动工业研发领域国际合作,如和美国合作设立两国产业研发基金项目,促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二是大力推广风险投资,按照公私1:2或1:3比例吸引外国投资资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以支持高科技初创企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植新兴高科技初创企业,助其快速成长。2010年以前,以色列每年为孵化器企业提供超过3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2010年以后转而采取“共担风险,但不共享收益”的方式支持企业家创业。
Category: 以色列新闻
同学们: 今天我准备调整一下原有的课程,就当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谈谈个人看法,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下自己的结论;第二,我个人的知识和经历告诉我,以色列是个好国家,这也是我今天讲课的主要内容。
有一次我在校内网看同学们发的图片,有一张图片引起了我的深思。这张图片的标题叫“英雄”,图片上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巴勒斯坦青年,站在长长一列以色列坦克面前,硬是把这列坦克给拦停了。
同学们,这个巴勒斯坦青年确实是“英雄”,敢以血肉这躯和全幅武装的坦克抗衡,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在处于“敌对”的情况下,有几个国家的坦克会停下来?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坦克不会停,侵入格鲁吉亚的俄罗斯坦克不会停,但以色列的坦克停下来了,这样的士兵、这样的国度,我个人认为,才是真正的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以色列的战争行动坚持了 “不以平民为目标”人道底线,他们只攻击军事目标,甚至在攻击前十分钟打电话通知攻击地点的人离开——编者注)有一年我到福建做个调查,福建省政府的高官,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几年前,耶路撒路发生了一起公交车爆炸的恐怖袭击,炸死了十来个人,其中包括两名中国人,这两名中国人都是福建人,是去打工的。以色列政府立刻与中国方面联系协商赔偿事宜,但经过中国领事馆的核实,此两人系偷渡客,属于非法入境,于是使馆方面不再配合。
后来,以色列政府专门开了一个会,会议认为,在以色列国土上无辜死亡的人,政府都有责任对其负责,至于这个人偷渡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会议最后决定,对两名死难的中国人一视同仁地按照国民待遇善后。会后,以色列政府派专人到福建找到两位农民工的家人,抚恤金标准如下: 死者健在的父母按照每月1100美金的标准发放直到老人去世;未成年子女按每月1100美金的标准发放直到成年;有妻子的按照每月1700元美金发放直到去世。死者家属要求一次性支付,以色列政府也同意了,最后支付的金额是每位死者赔偿70万美金。所有相关的调查费用全部由以色列政府负担。
消息传开,在福建掀起了去以色列打工的狂潮。福建省政府的官员说,怎么挡也挡不住。以色列政府就是这样对待偷渡打工者的: 没发现,你就在那儿打工;发现了,政府出钱购买机票送你回国;死了,按照以色列国民标准抚恤。2001年,云南丽江发生了以色列游客不慎在虎跳峡落水的事故,经中国方面寻找无果,为此,以色列政府派专机来丽江,带着专业的搜救设备和一个专业搜救队,并高薪雇佣中国人沿江几百里进行拉网似的搜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时间持续一个多月。
同学们,一个这样对待它国和自己死去国民的国家,不管你怎么说,我都坚信,这是个好国家。任何一个稍微了解以色列的人,至少不会对以色列产生恶感。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的近代史说成是 “多灾多难”,那其中有很多是我们自己的原因,犹太人却几乎完全因为外因,几千年来一直灾难深重,这一切,仅仅因为信仰。
这个苦难的民族,在多年的战乱动荡中,在长期的漂泊迁徙中,在饥饿和苦难、杀戮和欺侮的磨难中,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在逆境中砥砺发奋,顽强发展,不仅没有倒下,竟奇迹般地在科技、军事、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这个仅有1000多万人口的民族,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人物: 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拉斐尔、季诺维耶夫、卓别林、洛克菲勒、索罗斯„„,这个民族和这些伟人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般人只知道犹太民族善于经商,殊不知犹太民族特别重视教育,他们把学习作为终生的使命,重智慧胜于重金钱。有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人均读书最多的藏书最多的都是以色列人。犹太民族还特别重视儿童教育,他们在儿童教育方面研发的教具、教材、课程模式等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一个国家越相信自己的未来,越会重视自己的儿童教育。
一个建国以来一直战火不断、四面楚歌的国家,如此重视教育,如此重视儿童教育,这样的国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景仰。
后注:本庄曾经对以不以为然,看了此文,深有感触。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在被过滤后的信息引导下常常有失偏颇。不要太自信,多看多学少偏见才好。
周孝正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
历代愿望:顾名思义是“历代所愿望的”!
这是一本讲述耶稣生平的一卷书,耶稣如哈该所称为“万国所羡慕的”从耶稣出生到走上髑髅地的十字架,我们看到了一个顺服上帝的榜样,幼年在父母身边的勤劳,青年时期的奋斗、传道生涯中对每一个患病之人的怜悯,这些都是每一个身为基督徒的人当思想揣摩的。
他教导门徒行义路、呼唤死人出坟墓、讲述天国的定律、不畏强权斥责法利赛人字字表明他的善良、怜悯和正直。
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从他口里说出来的话吧:“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了”;“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离开那恶者”;“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子,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
当读到耶稣被捕后回答彼拉多“-----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这句话时,谁能不为之动容,耶稣为有罪的人类奉献了一生,当他被钉在十字架上直到最后一息喊出“成了”这句话时,成就了上帝的救赎计划,挫败了撒旦的阴谋,为人类打开了一条走向永生的道路,在他那里有生命之道,只要认识他,就会知道人活着的价值,而且活着有指望。
他将救恩的呼召向每一个人发出,不分国籍、肤色、名族,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凡蒙召并按照他话语去生活的人,必承受他所预备的一切,并亲耳听到耶稣对你说:“你这又忠心又良善的仆人,你来----!”
愿每一个自称耶稣门徒的人,在生活中见证这样的名号!2 |
(本章根据:约4:43-54)
0
1从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回来的加利利人,将耶稣奇妙的作为传开了,耶路撒冷的要人们对耶稣的评断,为他在加利利开了路。许多人看见圣殿被亵渎和祭司们贪财、傲慢的情形,心中悲叹。他们希望这个把首领们赶走的人,就是他们所等候的拯救者。如今传来的消息,似乎证实了他们最光明的企盼。据说,这位先知已宣称自己为弥赛亚了。
0
2然而拿撒勒的居民仍不相信他。为此,耶稣往迦拿去的时候,就没有取道拿撒勒。救主对他的门徒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世人总是凭自己赏识的程度来衡量别人的品质。一般眼光短浅、心思庸俗的人,就根据基督卑微的出身、俭朴的服装和平日的劳作来评定他。至于他的纯洁无瑕、毫无罪恶的心灵,他们就不重视了。基督回到迦拿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加利利,给受苦受难的人民带来了希望。在迦百农,这消息引起了一个犹太贵族的注意,他是王家的官吏。他的一个儿子患了不治之症,群医束手,朝不保夕。但是这位父亲一听说耶稣,就决定去求他帮助。那时孩子已奄奄一息,恐怕等不到他回来就不行了,可是这位大臣觉得这件事非他亲自办不可。他希望以一个父亲的恳求来唤起那位大医师的恻隐之心。
0
3到了迦拿,他看见已有一大群人围着耶稣。当他急切地从人群中挤到救主面前时,不禁愣住了,眼前这位不过是个衣着平凡、跋涉劳顿、征尘满面的人,他的信心萎缩了。这人能行吗?但他终于向耶稣说明了来意,并求救主同到他家里去。耶稣早已知道他的忧伤,在这大臣还未离家之前,救主已看见他的苦楚了。
0
4但是他也知道这位父亲心里的条件,耶稣若不答应他的恳求,他就不承认他为弥赛亚。当这位官长满心焦急地等着答复时,耶稣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0
5耶稣是基督,虽证据确凿,毫无怀疑的余地,但这个恳求者偏要以耶稣答应他的请求,作为信服的条件。救主就将他的半信半疑,同不求神迹奇事的撒玛利亚人淳朴的信心,作了个对比。耶稣的话有足以折服人心的能力,本身就是他神性随时的证据。而基督自己的子民,身受圣言的委托,竟忽略听上帝藉他儿子对他们所说的话,这实在令救主痛心。06
虽然如此,这位贵族多少还算有点信心,因为他所求的,对他来说是一切福气中最可贵的了。但是耶稣还有更大的恩惠要赐给他。他不但要医治他的孩子,还要使他和他全家都享受救恩的福气,并在迦百农点亮一盏明灯。原来迦百农不久就要成为他工作的地区了。但这贵胄必须先感觉自己有需要,然后才会渴望基督的恩惠。这位大臣正代表了他本国许多的人。他们都是由于自私的动机而对耶稣感兴趣的。他们希望藉着他的权能,可以得到一点特别的好处,所以他们的信心是以耶稣答应他们眼前的请求为条件的。至于自己灵性上的疾病,他们却毫无所知,也未感觉自己需要神恩的帮助。
07
救主对这个贵胄所说的话犹如闪电,照透了他的心。他看出自己寻求耶稣的动机是自私的。他那飘忽不定的信心,在自己面前完全暴露了。在深深的愁苦之中,他意识到自己的怀疑也许会断送儿子的性命。他知道自己是在一位洞察人心、无所不能的主面前。于是他苦苦地哀求道:“先生,求你趁着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他的信心紧紧地抓住基督,正如从前雅各与天使角力时所说:“你若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创32:26)
08
他也像雅各一样得胜了。凡依恋救主而为自己的迫切需要哀求的人,救主绝不推辞。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贵族听了这话,就离开救主回去,心中充满从未有过的安宁和喜乐,不但相信他的儿子必得痊愈,而且坚信基督就是救赎主。
09
正当此时,在他迦百农的家里守候孩子的人,看到了孩子突然而神奇的变化。病人脸上死亡的阴影退去了。发热的面颊忽然现出恢复健康的气色,黯然无光的眼睛也显得清醒有神,憔悴支离的病体恢复了活力,患病的征象完全消失了。他那焦灼的肌肤,变得柔润,他安然睡着了。热病正在日中炎热时退去,全家人惊喜不已。
迦拿离迦百农不很远,大臣与耶稣分别后,尽可以当晚到家,但他并未急于赶路,次日早晨才到了迦百农。今天回家,该是多么不同啊!他昨天离家去找耶稣时,心中忧伤。日头似乎是残酷的,雀鸟的歌声像是嘲笑他。但现在呢?他的情绪是何等不同啊!一切都另具新趣。他是用另一副眼光来看这世界了。他在静谧的清晨走路时,万物都似乎与他一同颂赞上帝。当他离家还有一段路时,仆人们前来迎接,想他一定很担心,所以赶去报信安慰他。但他听见儿子痊愈的消息,并不表示惊奇,只是以他们所不理解的兴趣询问孩子的病是什么时候好的。他们回答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原来正当父亲坚信救主的应许“你的儿子活了”的时候,上帝的爱就临到了这垂死的孩子。这时父亲便急匆匆地去看儿子,一把将他抱在怀中,像是从死里抢救回来的一样,连声赞美上帝,感谢他神奇的回生之术。
一个以色列人、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法国人被一群强盗劫持。为首的一个强盗发了善心,允许他们在被杀死前做最后一件事。
法国人说他临死前想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想和女朋友再亲热一番;
英国人说最大的心愿就是写份遗嘱,强盗们给他找来了纸笔;
以色列人却站着一动也没动。
好生奇怪的强盗头子走上前去,问以色列人:“你怎么不说说你的心愿?”
以色列人却说:“我别的不想,只想让你踢我屁股一脚。”
“哈哈!”强盗头子被他这奇怪的心愿逗得大笑起来。笑完后,猛然间,抬起大脚,狠狠地踢了以色列人屁股一脚。
以色列人一个趔趄,就在这一瞬间,他转身取出藏在身上的枪,“啪啪”几声枪响后,强盗们便立马成了他的枪下之鬼。
见此情景,英国人和法国人便问那个以色列人:“既然你身上带着枪,强盗们刚劫持我们时你为什么不开枪,要乖乖做人家的俘虏?”
一、以色列整合有限的水资源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循环经济中存在几个必不可少的经济条件:资源、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以色列人清醒地意识到,就整个农业经济发展循环而言,以色列的制约因素是水,但是这种制约因素不是绝对的,可以通过劳动、技术、投资、管理等手段改良。因此在对水资源高效规划的基础上,以色列水资源有效供给不足的现状下,重新规划农业布局,循环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确保了国家农业安全。为了鼓励节水,以色列农业经营者所应交纳的用水费用是按照其使用的用水配额的百分比计算的。农业经营者使用配额的前半部分所交纳的费用要比使用后半部分所要支付的费用少,这类似目前我们的“阶梯电费”。为解决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以色列兴建了全国输水工程。将淡水从低于海平面200米的加利利湖中抽出,通过大小输水管道、运河、水库、隧道、蓄水坝和扬水站等一系列工程,一直送到南部缺水的干旱半干旱地带,增加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有效供给。同时,以色列国家对于整个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也在加强,随着输水系统的建立,地面灌溉迅速被可移动的铝制喷灌系统所取代,在过去的近二十年时间,铝制喷灌系统又被更精确的半固定装置系统所取代,这些系统不仅能够把肥料和农药加到灌溉水中,而且还能够自动和精确地控制用水时间、位置和水量。目前主要农作物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最优灌溉,根据土壤吸水能力、作物特性、作物生长阶段和气候等条件的变化,严格控制供水量,最终利用科技和投资的力度有效弥补了经济发展的资源制约。
二、以色列节水农业的管理系统
以色列的农业产品必须依赖水资源,水的价格影响农产品的价格。以色列通过以下方法提升整个农业经济的循环质量。(1)通过节约使用水资源,扩大产量,降低单位水资源的农产品成本。(2)以色列农业科技普及、科技成果大量的市场化。
以色列以单位产出平均消耗的水资源数量作为标准,对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单位,采取高定价,对水资源利用效率高的单位采取低定价。以此激励国民从水资源利用效率审视经济行为的效率。以色列的阿什科隆海水淡化厂是全球最先进的第二大反渗透法海水淡化工厂,每天生产的饮用水,占以色列年用水需求量的55%。以色列32%的污水经过处理后,被输往南部内盖夫沙漠地区的农庄,用于农业生产,已经占到该地区灌溉用水的70%。
三、以色列充分利用各种水资源
以色列60%以上的国土处干旱与半干旱状态,没有水,没有雨,水资源严重匮乏。为了能够维持经济和农业的发展,以色列人在水资源方面发明创造了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他们长期致力于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资源,自建国以来,以色列农业生产增长了12倍,而农业用水量只增长了3.3倍,
1.循环利用污水资源。以色列是世界上循环水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处理后的污水利用率已达70%,居世界首位,其中1/3用于灌溉,约占总灌溉水量1/5。现在,以色列每年大约有3.2亿立方米的废水经过处理以后用于农业生产,分布在城镇周围的果园主要用处理后的污水灌溉。
2.利用微咸水。以色列南部沙漠的微咸水被用来农田灌溉,生产的西红柿和其他蔬菜、水果的品质,甚至优于淡水灌溉生产的产品。以色列南部沙漠生产的标有用微咸水灌溉的水果和蔬菜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较高,销路很好。以色列利用淡化咸水进行灌溉的面积达到45 000公顷,面积大于西班牙和意大利。
3.采用滴灌和微灌技术。以色列很早就采用了压力喷灌技术;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色列又开发了滴灌技术。滴灌与其他灌溉技术相比有许多好处,如可用于长距离和坡地灌溉;肥料可以与水一起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从而节约了水和肥料;由于水和肥料集中在植物的根系部分,减少了杂草的生长;滴头直接将水输送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水的蒸发极微,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滴灌避免了水与叶子的直接接触,可以用微咸水灌溉而不灼伤叶子;在用微咸水灌溉盐碱地时,可以冲走根部的盐分,避免根部盐分的积聚。研究表明,地表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45%,喷灌为75%,而滴灌可高达95%。发明滴灌以后,以色列农业用水总量三十年来一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农业产出却翻了5番。以色列喷微灌溉面积占灌溉面积的100%,喷微灌中滴灌比例已达70%。最近几年还推出了低耗水滴灌技术、脉冲式微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等。
四、以色列、中国两国农业的比较和借鉴
1.文化认识差距。中国和以色列在灌溉问题中最大的差距是文化认识差距。以色列的灌溉技术应用研究,由来已久,其中的滴灌技术是以色列创新的最著名的节水灌溉技术,据称已开发到第六代。政府在农业上很重视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绩效最大化。20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以色列对土地、牧地等都进行了详细调查及利用普查,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这些措施已收到一定的效果。尽管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但经数十年辛苦经营,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我们国内的农业灌溉技术很多地方还处于原始的自给自足阶段,几千年传承的庄稼浇地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很多农民不知道“滴灌”是什么。我国的农田极大依赖“水力资源”的自然分布。没有进一步地规划和提升整个灌溉体系的运行效率,水流到哪里,农田布局就到哪里,没有将整个区域农业的土地、水源、劳动投入做一个最大化绩效规划。结果只能“靠天吃饭”,因此整个区域农业产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十分赢弱。
2.两国的农业人均效率不同。在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的农业产业化效率的一个指标是,农业人口占国家总人口比重。发展中国家的上述比率是50%~80%,西方发达国家是10%以下。目前中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比率占69%,以色列是4.3%。也就是说,我国的单位人口农业产能输出绩效和以色列相比相差了将近16倍。从某个角度而言,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灌溉技术,还是停留在几千年前的小农经济形态,农民的观念陈旧、新型农业科技普及速度迟缓,产业农业制度建设滞后。没有在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科技化形成有效的突破力量,实现产业变革。
3.两国农业的“现代产业模式”不同。以色列的农业经济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产业经济”的转化提升,其农田灌溉技术、产业输出能力,是一个完善的企业“公司”运作模式。有合理的公司经济制度、重视公司的经济运营指标,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注重科技研发投入,注重集约化经营,注重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产业循环经济效率,学术研究—推广应用—农业科技产出绩效环环紧扣,知识价值回归“一条龙”系统化发展,最终使农业“公司”的年终资产收益率、企业成长速度步入良性循环轨道。而我国的农民及其农业经济,还停留在“个体户”的水准,以色列农业“公司制度”的运营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4.两国科技研发投入力度不同。以色列历届政府都重视人才,开发脑力资源。前苏联解体后,大量前苏联犹太移民涌入以色列,大大提升了整个以色列的科技水平。通过来自东西方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相互合作,对教育、科研和生产的开发运作,使以色列国内农业经济发展成了农产品出口国。
中国的农业缺水问题,从深层次观察,不是整个水资源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而是整个农业循环经济的资源配置管理效率不高。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未来中国农业的经营思路应该倡导“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强化农业产业规划,逐步淘汰原始的水资源利用率低的灌溉方式,加快引进以色列先进农业技术,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上认真研究节水灌溉技术,将大量的农业人口从低端的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
五、以色列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以色列和中国在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资源分布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以色列人均淡水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3,中国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以色列人均耕地面积0.7亩(1亩=1/15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中国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以色列耕地、淡水和资源分布不平衡,只有中北部约20%的土地适宜耕种,南部约60%国土面积是沙漠;最大的淡水源是北部的加利利湖,中南部极度缺水。而中国的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北部和西部广袤的土地生态十分脆弱,不适宜过度开发;水资源分布集中在西南部,人口和耕地密集的中东部水资源缺乏。因此,以色列农业的成功模式中,有许多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1.节约理念,高效农业。以色列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他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了更多财富。
2.高效的研发机制,务实的科研精神。以色列很多农业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良好的教育、积极求实的治学精神。
3.科学开发农业资源,人与环境和谐。以色列针对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土壤结构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及时调整思路,迅速改变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林果业,采用了土壤覆盖保护,使得这一地区的植被很快恢复,生态条件得到迅速改善。
1.以色列农业的先进之处
1.1市场化的节约理念
以色列农业之所以发达,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从总理到普通农民都具有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早在建国初,第一任总理就提出要系统改造南部沙漠的设想。在以色列,无论是农场主,还是集体农庄的普通农民,他们的产品或品种的标准全部盯着世界市场,符合市场要求是所有农产品的惟一指标。所有的国民生产都是以耗水量为主要的衡量指标。
1.2集约化的生产组织方式
以色列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体农庄,另一种是私有农场。集体农庄实行集体所有制,内部设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管理规则,每个社员都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私有农场的主人一般是懂技术的科学家或专家,由雇佣的工人和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管理。这两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让土地形成规模,便于集约化经营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以色列农业形成了三个鲜明的特点:农业科技适度规模化;生产水平高度专业化;资源达到精细化利用,农业与环境和谐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信息技术充分介入管理。在以色列,农业生产中的品种、规模、花色、种类等各个环节的关键因素均由市场需求决定。政府在全国建立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各地都设有市场信息分析与培训机构,由首席专家和下属团队专门负责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反馈与农民培训。
1.3领先全球的生产技术
以色列农业之所以先进,关键在于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首先是滴灌技术,以Netafim 公司为代表的滴灌设备制造企业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先进的微压滴灌和山地补偿式滴灌等技术,实现了农业水肥高效利用的技术飞跃,滴灌技术对于世界上的沙漠和盐碱地治理意义非凡。其次是光热网膜技术,该技术的研发成功让夏季炎热干旱的地中海气候不再成为以色列农业的障碍,使农业生产在夏季也能正常进行。光热网膜主要有铝箔网膜和彩色网膜,铝箔网膜在夏季可以反射太阳光而起到遮阴降温作用,冬季在地表可以反射和漫射太阳光而增加温室温度和作物光合作用;彩色网膜的不同颜色可以吸收部分太阳可见光而满足不同作物对不同光谱的需求。第三是高产种养技术,包括动植物育种技术、高产栽培和养殖技术、基质利用技术等。第四是精准农业技术,主要是各种光合传感器,利用它们可以对作物生长实现全程监控,随时获得植物生长的相关数据,从宏观生长情况到微观的物质交换都可以达到精准掌握,能为农场的田间微观控制系统和全国作物生长信息系统数据库提供最准确的数据。
2.以色列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以色列和中国在人均资源占有量和资源分布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以色列人均淡水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3,中国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以色列人均耕地面积0.7 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以色列耕地淡水和资源分布不平衡,只有中北部约20%的土地适宜耕种,南部约60%国土面积是沙漠;最大的淡水源是北部的加利利湖,中南部极度缺水。而中国的耕地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北部和西部广袤的土地生态十分脆弱,不适宜过度开发;水资源分布集中在西南部,人口和耕地密集的中东部水资源缺乏。因此以色列农业的成功模式中,一定有许多中国可以借鉴的地方。
2.1节约理念,高效农业
以色列议会于1959 年颁布了《水法》,对全国的水资源开发和管理进行统一管理,并设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机构,负责制定水政策、发展规划、用水计划、供水配额、水土保护、污染防治、废水净化、海水淡化等工作,力求使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在淡水资源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各种节水技术不断被研发出来,农业水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目前已经达到90%以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从以色列建国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灌溉用水从每公顷8000吨下降到5000吨,在耕地面积增加了15 万公顷的情况下,农业用水量跟60年前基本持平。
以色列的土地利用效率也很高,由于只有20%的国土面积属于宜耕地,所以他们一方面研发新的生产技术,不断地提高单产和效益;另一方面利用水利设施、滴灌、无土栽培等先进技术改造沙漠,积极地扩展耕地面积,用智慧让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瓜果之乡。从20 世纪中后期实施“沙漠绿洲”计划以来,以色列在沙漠地区开发的耕地已经超过了15 万公顷,随着技术的进步,沙漠绿洲面积将会越来越大。
以色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有15.84万,其中50%以上都是希伯来大学农学院或培训班的毕业生,很多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管理者都是著名科学家或资深专家。以色列农业部每年都组织20次以上的高新技术培训班,便于农民及时掌握最先进的技术。高度发达的农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体系,从源头保障了农业技术人才的高效利用。在以色列,农民既是生產者,又是管理者,他们不仅懂技术、会操作各种机械,懂电脑和网络,甚至可能担任着政府农业技术部门的顾问或推广人员,也有的农民从事作物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改良等科研工作,往往身兼数职,使人力资源和人才得到了充分利用。
2.2高效的研发机制,务实的科研精神
以色列很多农业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良好的教育、积极求实的治学精神、优越的科研条件,使得以色列农业科学家很多都是世界一流的。另外有好多教授担任行业协会的理事、政府决策部门的首席科学家或著名企业的决策领导,在这样参与性很强的科研环境下,科学家对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熟悉,科研方向明确而实用性很强。以色列大部分农业科研项目是由生产一线的经营者、企业和协会出资或建议政府出资立项,有很少一部分基础性很强的研究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垂直立项。因此,项目本身就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其目的就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以色列的农业科研单位不仅开展自我研发,同时注重多方位的合作研发,以色列科学家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团体开展合作研究,他们同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在生物技术、水资源利用、沙漠化治理等领域开展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
2.3科学开发农业资源,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以色列在20 世纪50~80 年代之间开发戈兰高地的时候,由于一味开垦而没有注意环境保护,因此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首先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大量泥沙进入约旦河和加利利湖,对惟一的生命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其次是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土壤结构退化,农产品产量品质下降。第三是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耕地不增加反而减少,同时降水减少,水资源短缺问题加重。以色列政府在问题出现后及时调整思路,迅速改变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林果业,推行免耕制度,发展节水灌溉,采用了土壤覆盖保护,使得这一地区的植被很快恢复,生态条件得到迅速改善,目前已经成了以色列最主要的高品质水果出口基地。从戈兰高地的开发过程中,以色列人充分认识到了资源科学开发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对他们之后的南部沙漠科学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3.对当前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启示
3.1充分发挥科技的创造力
以色列利用50年时间,在恶劣的环境中发展出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他们所依靠的除了科学而先进的理念外,主要是充分发挥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色列人没有充足的淡水资源,就创造了喷灌和滴灌技术;没有优良的土壤,就创造了无土栽培技术;没有适宜作物生长的夏季,就研发出了光热网膜技术等。科技让以色列实现了农业技术的飞跃,但他们还在不断地更新着技术,以堪称完美的技术不断地延续着神话。中国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重视科技的力量,注重培养现代化的农业科研人才,让科技切实服务生产。
3.2扬长避短,变劣为优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这一点和以色列很相似。以色列在内盖夫沙漠地区的发展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有时候人类的智慧是可以改变自然的,以色列人利用滴灌节水、利用光热网膜调节温度、用基质改变土壤,让沙漠变成了绿洲;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广袤的西部和高寒地区利用充足的太阳能、风能、无污染的环境和现代化的栽培设施来实现环境和谐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我们也可以利用节水灌溉和高效水肥利用技术让西部沙漠变成绿洲。随着中国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一定可以用自然给予我们的优势来弥补限制发展的不足,最终实现中国现代农业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