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精选8篇)
工程名称: 漯河市郾城区南街及陵园路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一标段
编号:
致:
河南光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漯河市郾城区南街及陵园路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一标段职业病防治方案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
附:□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林州二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签字)
2018 年 4 月 8 日 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月**日 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
大参林医药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
职业病防治方案
广东电白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 年 9 月 10 日
大参林医药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 职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括及目的 本工程位于漯河市漯舞路向西集聚区,综合楼建筑高度 23.7 米,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顶高为 25.1 米,一层为 4.5 米,二层至三层为 4.2 米,四层至六层为 3.5 米,室内外高差为 0.3 米,建筑面积 5021.85m² ;2#综合仓库(一期)建筑高度 23.4 米,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顶高为 25.2 米,地上四层,一层为 7.0 米,二层至四层均为 5.2 米,室内外高差为 0.8 米,占地面积 3910.4m²,建筑面积 14219.09m²。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 6 度,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三类,抗震等级四级,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二、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
1、职业中毒
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电池,油漆、喷漆等)。
b、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焊)。
c、硫化氢中毒(下水道作业工人)。
d、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e、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f、二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g、汽油中毒(驾驶、汽修、机修等)。
h、氯乙稀中毒(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2、尘肺
a、水泥尘肺(水泥库、装卸)。
b、电焊工尘肺(电焊、气焊)。
3、物理因素职业病
a、中毒(露天作业)。
b、局部振动病(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4、职业性皮肤病
a、接触性皮炎(中国漆)。
b、电光性皮炎(紫外线)。
5、职业性眼病
a、化学性眼部烧伤(酸、碱、油漆)。
b、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电焊)。
c、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激光))。
6、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
a、噪声聋(铆工、校平、气锤)。
7、职业性肿癌
a、苯所致白血病(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8、其它职业病
a、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b、金属烟热(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c、职业性哮喘(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三、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
有害因素分类 主要危害 次要危害 危害的主要工作 粉尘 水泥尘 振动﹑噪声 混凝土搅拌司机﹑砂浆搅拌司机﹑水泥上料工﹑搬运工﹑料库工 苯﹑甲苯﹑二甲苯﹑环氧树脂 建材﹑建筑科研所试验工﹑公司材料试验工 金属尘 噪声﹑金钢砂尘 砂轮磨锯工﹑金属打磨工﹑金属除锈工﹑钢窗校直工﹑钢模板校平工 木屑尘 噪声及其他粉尘 制材工﹑平刨机工﹑压刨机工﹑平光机工﹑开榫机工﹑凿眼机工 其他粉尘 噪声 生石灰过筛工﹑河沙运料﹑上料工 四乙铅 四乙铅 汽油 驾驶员﹑汽车修理工 苯﹑甲苯﹑ 二甲苯
环氧树脂﹑ 乙二胺﹑铅 油漆工﹑喷漆工﹑环氧树脂﹑涂刷工﹑浸漆工和焊接工 高分子化合物 聚氯乙烯 铅及化合物﹑环氧树脂﹑乙二胺 粘接﹑焊接﹑防水材料 锰 锰 尘﹑ 锰 烟 紫外线﹑红外线 电焊工﹑气焊工﹑对焊工﹑点焊工﹑自动保护焊﹑惰性气体保护焊 二氧化硫
其化合物气体 钢筋等除锈 辐
射 非电离 辐射 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电焊工﹑气焊工﹑不锈钢焊接工﹑电焊配合工﹑木材烘干工
噪
声
振动﹑粉尘 混凝土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电锤﹑汽锤﹑铆枪﹑打桩机﹑打夯机﹑风钻﹑发电机﹑空压机﹑碎石机﹑砂轮机﹑推土机﹑剪板机﹑带锯﹑圆锯﹑平刨﹑压刨﹑模板校平机﹑钢窗校平机 振
动 全身振动 噪
声 镦﹑气锻工﹑桩工﹑打桩机司机﹑推土机司机﹑汽车司机﹑小翻斗车司机﹑吊车司机﹑打夯机司机﹑挖掘机司机﹑铲运机司机 局部振动 噪
声 风钻工﹑风铲工﹑电钻工﹑混凝土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手提式砂轮机﹑钢模校平﹑钢窗校平工﹑铆枪 四、防治措施
(一)、电焊工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地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再如选用具有电焊烟尘离子荷电就地抑制技术的 CO。保护电焊工艺,可使 80%~90%的电焊烟尘被抑制在工作表面,实现就地净化烟尘,减少电焊烟尘污染。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定期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合理安排操作时间
根据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规,电焊工在实施焊接时,每工作两小时,必须休息 15-30 分钟,以减少其劳动强度及连续操作带来的职业然害。
(二)、油漆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油漆作业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油漆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油漆施工技术,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
通过提高施工技术,使油漆作业实现半机械化。改进油漆工艺,如大量使用喷涂技术,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有效地改善了油漆工的作业条件。由于油漆产生的危害大多与化学成份有关,所以通过选择对人体危害较少,选择无毒或低毒的油漆材料,是降低油漆作业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环境内进行油漆作业时,必须有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合理安排连续作业时间,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每作业 2 小时必须休息 30 分钟。可以防止油漆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穿工作服,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环境下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或面罩,以此减少有毒气体和粉尘带来的职业危害。
4.加强对油漆材料的管理
由于油漆材料属化学危险品,所以对油漆材料不能和其他施工材料混放在一起,必须单独隔离保管,并设有防火、防爆标识牌,防止各类油漆材料破损泄漏燃烧、爆炸,以免引起对施工人员的化学污染和人身伤害。
5.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油漆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油漆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油漆工的定期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地保障油漆工人的人身安全。
(三)、防尘技术措施1、水泥除尘措施
a、流动搅拌机除尘。在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折方便。流动搅拌机上有 2 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采用通风除尘系统。既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走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b、水泥制品厂搅拌站除尘。多用混凝土搅拌自动化。由计算机控制混凝土搅拌、输送全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砂料粉尘除尘器,就可使料斗作业点粉尘降为零,从而达到彻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目的。
c、高压静电除尘。高压静电除尘是静电分离技术之一,已应用于水泥除尘回收。在水泥料斗上方安装吸尘罩,吸取悬浮在空中的尘粒,通过管道输送到绝缘金属筒仓内,仓内装有高压电晕电极,形成高压静电场,使尘粒电荷后贴附在尘源上,尘粒在电场力(包括风力)和自重力作用下,迅速返回尘源,从而达到抑制、回收的目的。
2、木屑除尘措施
在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尘,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局部吸尘、整体输送至室外储存起来,以便回收利用。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 2mg/m3 以下。
3、金属除尘措施
钢、铝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一般较多是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或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通过支管道、主道管,将含金属粉尘的空气输送到室外。
(四)、防毒技术措施
1、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a、加强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
b、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
c、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到主体工程和防毒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及投产。
d、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包括:
①改革工艺;
②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
③加强设备的密闭化;
④加强通风。
2、对生产工人应采取的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a、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
b、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
铅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环境空气铅烟浓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0.03mg/m3 ,铅尘浓度在 0.05mg/m 3 以下,就可以防止铅中毒。
a、消除或减少铅毒生源。
b、改进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减少对铅烟或铅尘接触的机会。
c、加强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
4、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
预防锰中毒,最主要的应在那些通风不良的电焊作业场所采取措施,使空气中锰烟浓度降低到 0.2mg/m3 以下。
预防锰中毒主要应采取下列具体防护措施:
a、加强机械通风,或安装锰烟抽风装置,以降低现场浓度。
b、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
c、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吸收漱口;下班后全身淋浴;不在车间内吸烟、喝水、进食。
5、预防苯中毒的措施
建筑企业使用油漆、喷漆的工人较多,施工前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使苯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到国家卫生标准(40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 100mg/m 3)。只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a、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
b、在喷漆上也采用新的工艺。
c、采用密闭的操作和局部抽风排毒设备。
d、在进入密闭的场所,如地下室,油罐等环境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e、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防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f、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
g、在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
(五)、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 线的防护措施
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线中,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生产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只要来源于火焰和加热的物体,如锻造的加热炉、气焊和气割等。
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有特制防护眼镜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镜片还是反射式防护镜片。
为防止弧光勺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
(六)、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噪声控制,就是把那些对人有害的噪声予以消除或降低,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允许噪声 85dB(A);凡原有企业暂时达不到标准者,对>90dB(A)的噪声污染,都要采取改进措施。
本企业非常重视噪声的治理,主要应从三方面着手:消除和减弱生产中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
1、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
2、控制噪声的传播:
a、合理布局。
b、应从消声方面采取措施:
①消声;
②吸声;
③隔声;
④隔振;
⑤阻尼。
c、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
d、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
(七)、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振动危害,必须针对局部振动或全身振动的不同特点,研究具体的技术措施。
1、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的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效果均较好。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等。
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治本措施。
3、有些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料等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
(八)、防暑降温措施
为了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损失的水分和盐分,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
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炎热季节医务人员到现场巡回工期医疗,发现中暑,要立即抢救。
(九)
防止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 上述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仅是我们建筑行业已经推行的较好措施,但是,仍有大量的职业危害至今尚无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必须针对各中职业危害具体条件、环境,研究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1、项目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职业危害是对职工的慢性伤害,后患严重。
2、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职业危害工程技术治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职业工程技术措施、组织、监督实施。其所需费用,应列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费中予以解决。项目工会负责职业病预防,职工健康体检、尘毒作业环境、食堂卫生安全的监测。
3、项目今后要设置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监测,为改善劳动条件、治理作业环境提出数字依据。从事有职业危害的职工,要定期进行职业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早期治疗,减少职工的痛苦,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蓄集职业卫生的各种数据。为职业危害的防治提供信息资料。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如:职业体检制度,职业危害点测定制度,有关危害物质的领取、保管、贮藏和运输制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消除职业危害的防护设备、装置检查维修制度,有害工种个人卫生保健制度等。
5、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搞好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迫切性。既要实事求是向职工讲清各种危害的严重性。又要说明职业危害是可以防止的,发动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共同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还要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急性中毒急救知识的教育。
6、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采取科学技术措施,是防止职业危害的治本措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或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有一些超过国家标准界限值,直接或间接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因此,做好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防护措施。
(1)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发给作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也是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措施,如:配合电焊作业的辅助人员,必须配戴有色护眼镜,防止电光性眼炎;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必须戴护耳塞(器);从事有粉尘作业的人员戴纱布口罩,达不到滤尘目的,必须配戴过滤式防尘口罩;从事苯、高锰作业人员,必须配戴供氧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从事有机溶剂、腐蚀剂和其他损坏皮肤的作业,应使用橡皮或塑料专用手套,不能用粉尘过滤器代替防毒过滤器,因为有机溶剂蒸汽,可以直接通过粉尘过滤器等等。
(2)对于从事粉尘、有毒作业人员,应在工地(车间)设置淋浴设施,工人下班必须淋浴后,换上自己服装,以防止工人头发和衣服上的粉尘、毒物、辐射物带回家中,危害家人健康。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将有危害作业人员的防护服,每天集中洗涤干净,使每次从事有害作业前均穿上干净的防护用品。
1 职业病防治法律缺失及影响
1.1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法律规定缺失及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称《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三条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现代汉语词典[1]对档案一词释曰:机关、团体及个人集中分类保存的各种文件或材料。依照档案释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可解释为:用人单位集中分类保存的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材料。至于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材料如何分类保存建档,《职业病防治法》和词典均未作明确的规定和解释。实际工作中用人单位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五花八门,形式多样。有的以车间为单位分类,将某年度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材料集中保存建档;有的以姓氏为单位分类,将某年度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材料集中保存建档;还有的以职业病危害种类为单位分类,将某年度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监护材料集中保存建档;再有的以劳动者个体为单位分类,将劳动者本人历年度职业健康监护材料集中保存建档。以上混乱局面的存在,给建档工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一是由于没有法律和标准的具体规定,我们就难以规范用人单位如何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造成各行其是,档案格式不统一。二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车间、岗位经常调换,其接触的职业病危害种类亦随之改变,再加之按年度为单位分类建档,致使劳动者历年度的职业健康监护材料分散在无数个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内,造成查阅和调取困难。并且随着年代的久远,劳动者很难熟记其职业史,更不能详细罗列职业生涯中所在车间、岗位及接触的职业病危害种类,查阅和调取职业健康监护材料将非常艰难。劳动者一旦出现职业健康损害或法律纠纷,就会出现用人单位不能很好出具职业健康监护材料的问题,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会产生不良后果。
1.2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申报条件和程序法律规定缺失及影响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职业健康检查应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承担。而对拟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具备的条件和申报程序未作规定。河北省卫生厅在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时,对拟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应具备的条件作了具体的规定。条件之一是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且有职业病诊疗科目。众多医疗机构在申办该诊疗科目时遭到邢台市卫生局的拒绝。该局认为:拟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只要具备《河北省医疗机构管理实施办法》规定的条件,经我局依法审核批准,取得职业病诊疗科目后,即可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倘若把取得职业病诊疗科目作为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的申报条件,会造成重复申报、两次许可的后果。不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所以,我局不予受理。这样,使我市医疗条件较好的县市级医疗机构因不具备申报条件而不能申报。造成我市多数县市无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影响了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亦得不到有效保护。
1.3 建设项目法律规定缺失及影响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审核同意方可开工建设;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可在实际监管工作中,有的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才被发现。依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二条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然后进行卫生审核和卫生验收。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我们认为,建设项目既然已竣工使用,此时工作的重点应是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严把卫生验收关。若要求建设单位补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卫生审核,不仅浪费卫生资源,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可以不要求建设单位补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卫生审核,但必须对建设单位给予行政处罚。然而,由于有逾期不改正的才可罚款的限制性规定,此时对建设单位只能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而不能给予罚款。这客观上起到了怂恿建设单位规避法律的作用。这不仅不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亦将卫生行政部门置于两难境地。
1.4 用人单位不提供或不如实提供劳动者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法律规定缺失及影响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提供职业史和既往史、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资料和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要的有关材料。同时规定,没有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职业健康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的,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提供以上材料确有一定的困难。一是用人单位不能提供。尽管《职业病防治法》已实施多年,现实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职业病防治法》贯彻落实的不尽人意,尚有为数可观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中小私有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劳动条件差。它们既不采取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又不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是职业病多发的用人单位。一旦劳动者发生职业健康损害用人单位就不能提供有关资料。二是用人单位不提供或不如实提供。《职业病防治法》既规定了职业病人的权利,亦明确了用人单位的义务。一旦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需用人单位提供相关资料时,它们往往从自身利益考虑,故意隐瞒职业病危害,不提供或不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相关资料,终致劳动者不能申请职业病诊断和鉴定,从而达到它们逃避法定义务的目的。三是劳动者不能提供。由于历史的原因,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特别是农民工更为明显。他们多数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所接触职业病危害的种类与强度。一旦发生职业健康损害,他们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其健康损害是由职业活动所造成。当用人单位不提供或不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时,处于弱势的劳动者根本不能提供。所有这些,致使劳动者不能或不能很好的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最终造成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权利被剥夺。
2 修改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的建议
2.1 第1 将《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要求一人一档。这样,即可规范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本人为单位分类,将劳动者本人历年度职业健康监护材料集中保存建档。以便于职业健康监护材料的查阅、提取和保存。
2.2 第2 修改《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第五条,增加医疗机构取得《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后,到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相应的诊疗科目登记手续。未取得《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或未进行诊疗科目登记的,不得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这样既明确了申请和登记的法定程序,也避免了法律冲突。
2.3 第3 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修改为:建设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者提请有关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建、关闭。
建设项目未按照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擅自开工,竣工投产后才被发现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这样规定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处于不同阶段以及违法事实实施行政处罚,防止建设单位规避法律的行为发生。
2.4 第4 修改《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增加用人单位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的,当事人自述,相关人员证明材料和有关机构提供的材料,用人单位没有证据否认其真实性的,应视为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这样规定,其意义在于给处于弱势地位劳动者开辟了一条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的绿色通道,在用人单位恶意不提供或不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时,劳动者可通过这些途径收集到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资料。
2.5 第5 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修改为: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①未安排职业病人、疑似职业病人进行诊治的。②劳动者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人单位不提供或不如实提供必需资料的。这样规定,可迫使恶意不提供或不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资料的用人单位按要求如期提供。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3 小结
我国现行职业病防治法律存在缺失,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具体的修改职业病防治法律的建议。本建议对修改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主动参与,找工作时不要忘了问“该工作是否有害健康”。在许多工作中会接触到粉尘、有毒化学物、放射线、噪声等职业有害因素,如果不注意防护就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发生。因此在寻找工作过程中,在询问工资待遇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主动向企业询问“工作是否有害健康”。
(2)主动参与。岗前培训从我做起。职业健康知识是劳动者应当掌握的基本常识。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机器设备和原辅材料,可能会接触到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劳动者要主动参与岗前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正确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程序和职业卫生防护知识,了解工作岗位可能接触的职业危害种类以及可能导致的危害后果、预防措施、急救方法等。
(3)主动参与,预防职业病。在工作中,粉尘、有毒化学物、噪声、放射线等职业有害因素广泛存在,难以避免,但只要了解职业危害,增加职业病预防知识,企业采取措施,自己积极参与。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要重视职业病危害,但不要过度恐慌。工作中保护劳动者健康毫无疑问企业负主要责任,但在职业活动中,员工的参与至关重要,要有职业卫生意识,学习掌握基本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容易的自己去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及时向企业提出,,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减少有毒物质吸收,防范职业危害。
2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规程作为工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用众多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伤亡事故而制定的。用人单位应制定和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而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操作规程,千万不能嫌麻烦,图方便,而忽视操作规程。事实上,许多职业病事故的发生,都与劳动者违章操作有关,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等于珍惜生命、保护健康。
培训劳动者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也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禁止的不安全操作行为:
(1)未按职业安全卫生规程违规操作。
(2)拆除工程防护装置,或使防护装置失效的行为。
(3)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或选用不当,或佩戴不安全。
(4)随意触摸未知化学品。
(5)贸然进入密闭空间。
(6)发生事故贸然相救。
3注意细节,容器加盖密闭,及时清理,减少挥发
盛放化学品的容器是有害气体重要的散发源,工作时要尽量对使用的容器加盖,减少存放量,养成随时把空容器清理出车间岗位的习惯,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清洁(4S),创建清洁工作场所。
(1)整理——做到物品有毒、无毒分开,有用、无用分开,无用物品及时处理。
(2)整顿——有用物品须分类存放,取放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保险。
(3)清扫——随时打扫、清理垃圾、泄漏物、灰尘和污物。
(4)清洁——保持服装整洁,车间干净。
4合理通风,加快有害气体的排出
在进行岗位操作时,要确保生产设备、车间、岗位上已安装的通风设施正常运转,开启换气扇后要选择合适的进风口,及时关闭排风扇临近的门窗,防止气流短路。夏季要注意电风扇的摆放位置,要防止电风扇的风从污染源吹向自己,做到“顺风施农药”。寒冷的冬天也应该注意通风,克服寒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然通风或开启部分换风扇。在利用自然通风时,要尽量靠近窗户。
5佩戴合适的防毒防尘口罩,减少吸收
从事有毒或有粉尘的作业,要养成佩戴个人防护用品的习惯,如果单位没有配备,员工应当主动索要。要注意防尘口罩的滤膜需及时更换,防毒口罩也要及时更换滤罐内起到吸收有毒气体的活性炭;防护口罩一定要坚持佩戴,要养成先佩戴防护口罩,后进岗位作业的习惯。特别是短时接触较高浓度有害气体时,一定要佩戴好防毒口罩再进行操作;,罩的面罩部分要经常进行清洗,保持清洁;清洗时要注意滤灌和滤膜的防潮、防水,滤膜一旦湿透即失去了防尘作用;防毒口罩不要存放在工作场所,要养成用干净的塑料袋密封保存的习惯,确保防毒口罩的有效性。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对皮肤的伤害
上下班要及时更换工作服装,吃饭前,一定要先洗手,有条件的下班后一定要洗个澡;接触化学品前一定要戴好防护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万一在工作中手等皮肤碰到化学品,不论其毒性如何,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清洗;夏季不要只穿汗衫、甚至光膀子上岗;皮肤有破损或炎症时,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眼睛或皮肤被腐蚀陸强的化学品污染,必须先进行彻底冲洗(特别是眼睛),再送医院,千万别一慌乱,只忙着送医院,忘了现场急救处理,否则到了医院。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7熟知安全卫生警示标识并遵守
应熟知在作业场所、设备、产品包装、贮存场所、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等醒目位置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的含义,并遵守有关使用规定。
8劳逸结合,注意饮食,提高抵抗力
工作之余,要注意劳逸结合,休闲轻松的娱乐、运动有利健康,但娱乐一定要适度,特别是要确保有充足的睡眠,切忌通宵达旦,否则将有害健康;要注意饮食卫生、营养,肝脏是化学毒物的解毒器官,因此,要避免酗酒,损伤肝脏;在单位纪律允许的情况下,注意工间休息,也有利工作和健康,另外,当身体出现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尽量避免带病工作。
9听从企业安排,及时参加职业健康检查
招工要体检,看看自己有没有职业禁忌,身体健康状况是否适合上岗:工作中定期参加体检,看看是否有职业相关的损害。要关心体检结果,也要正确看待体检发现的问题,因为健康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一生中谁都有可能生各种各样的病,影响因素也非常多,要相信具有资质的体检机构做出的体检结论,当然,您也随时可以向当地的卫生监督等部门咨询。如果发现了职业禁忌,要服从企业的安排,调离原岗位。一旦被确定为疑似职业病,尽量不要和企业私下解决,要到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以确定是否患职业病及其程度。
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主动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有利于保护劳动者自己健康和相关权益。
10注意车间空气变化,及时发现问题
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车间空气的变化。如果闻到的气味变重,或其他异味或看到灰尘很大,您要及时向企业提出,帮助查找原因,如果简单的问题,也可以自己解决,或许就因为您的注意,就杜绝了一起严重事故的发生。您也可以向企业提出,要求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看看是否还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如果企业对您的要求置之不理,工作环境仍然恶劣,您应该及时向安全监督等部门投诉反映。
11对待急性中毒事故,应沉着冷静,正确进行现场急救
万一发生事故,若处理不当,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发生事故时要沉着镇定,迅速准确判断,采取规定的应急措施,组织自救互救,尽量减少伤亡损失。
立即关闭毒源,尽快将中毒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中毒人员以及其他人员一定要注意往泄露点或车间的上风侧转移,注意观察风向标),使患者停止接触毒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患者的衣服、皮肤已被毒物污染时,要将患者衣服脱下,用温水、自来水或肥皂水冲洗皮肤,眼睛被污染时更要立即的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要迅速实施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抢救。
现场急救是抢救中毒者生命和减少损失的关键,要争分夺秒,但在急救过程中,抢救人员要注意自身保护,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防止抢救者中毒,导致事态扩大。此外,一旦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在开展积极现场抢救的同时,一定要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如同时报告消防部门(电话119,他们有专业的救援设施和人员,能及时处理泄漏点或从危险环境中救出中毒被困人员)和医疗急救部门(电话120,他们有专业的急救医师和急救设备,可以对救出的中毒人员进行医学急救处理和快速转运到医院)。
12爱护自身健康,促进企业发展
关于印发《老关镇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
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老关镇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相关企业:为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经研究,决定制定《老关镇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实施。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老关镇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根据区安全生产局转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粉尘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消除职业病危害隐患,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和重大事故发生,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今年专项整治以督促用人单位建立和进一步完善职业
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规范对劳动者的健康监护,改善作业场所劳动条件为工作重点,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逐步建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达到以下目标:
(一)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并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至少配备一名合格的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病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二)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新、改、扩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必须落实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进一步提高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备案)率、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率、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备案)率;
(三)用人单位必须制定年度职业健康监护计划,进一步提高职业健康体检率(上岗前体检、在岗期间体检、离岗时体检)、健康监护档案建档率、职业禁忌人员调离率;
(四)提高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等工作方面的监督检查率,查找问题,督促整改。
三、整治范围:
此次专项整治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突出以下重点行业:水泥厂;、危化品行业、乳化胶等企业。
四、工作内容:
(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用人单位必须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制定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有毒有害作业工作岗位和场所,要制定和落实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二)依法开展劳动者的健康监护。用人单位必须制定并落实劳动者健康监护管理制度,依法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及时调离并安臵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将劳动者的健康检查结果、调离情况、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及时整理归档。
(三)依法履行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合同时,应在合同中写明或如实告知岗位中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以及相关待遇等;对劳动者进行定期职业卫生宣传与培训,做好宣传培训和考试考核记录,并归档;查清本企业有毒有害物品和操作岗位,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信息卡;在有毒有害作业工作岗位和场所,要设臵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并上墙明示。
(四)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必须有通风、排毒、降温、除尘等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同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保证劳动者正确使用,做好防护用品发放记录。
(五)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用人单位对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要定期开展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并公布监测结果,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使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内。
(六)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及“三同时”审查。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依法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须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
使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验收下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验收一并进行。
五、时间部署:
(一)培训动员阶段(7月份):由镇卫生院、安全办组织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宣传培训和整治动员,全面部署整治工作。
(二)自查整改阶段(8月份):由镇卫生院、安全办做好辖区内整治对象的调查摸底工作,各相关企业要对照专项整治的要求,对发现的存在问题要制定整改计划,及时消除职业病危害隐患。并在7月20日前报镇卫生院。
(三)集中整治阶段(9月):由镇卫生院、安全办组织力量,开展全面整治,提出职业卫生整改意见,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各项职业卫生措施,并对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组织复查。镇卫生院、安全办将对相关重点单位进行抽查,对仍未按要求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的或拒不整改的,将依法查处。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各企业要从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实施工
作方案,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将专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避免走过场,确保切实取得实效。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镇安全办、卫生院、劳动保障所、工会等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密切配合,形成综合治理合力,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突出重点,依法整治。镇安全办、卫生院应认真做好辖区内相关企业的调查摸底工作,明确整治对象及整治重点。认真发行法定职能,进一步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对未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未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未开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培训和健康监护以及其它可能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的违法行为,坚决依法查处,查处情况按季度报安监部门备案;对作业方式极其落后,职业病危害、安全生产隐患严重,不能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企业,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坚决予以关闭,确保本次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六日
(此页无正文)
主题词:职业病 专项整治 工作方案 通知 老关镇党政办公室 2011年6月28日印发
职业病防治方案
公司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和实际需要,特制订这套职业病防治方案:要求公司建立一个职业病防治管理网络(组织);制定一个全面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建立职业卫生和职业健康监护两个档案;制定和实施建设项目管理等六项制度。1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组织
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应由单位负责人、工会负责人,安全卫生机构负责人及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组成。组成人员应当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了解本单位的生产工艺,职业病危害现状,控制方法,单位的负责人应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每个成员都要明确责任,实行责任追究制。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职业病防治是公司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必须要有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将防治职业病的阶段目标和总体设想纳入到计划中去。制定计划前必须对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种类,浓度(强度)及危害后果,了解有关防护设施的运行和效能,了解职工健康,发病情况。实施方案应着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应用,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明确经费投入和实施时间,以预防、消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3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针对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是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有效办法,具体应包括:①深入调研,搞清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性质和危害程度。②事故应急的现场措施,如:设置报警装置和应急通风装置,预备事故抢险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和工具。③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④医疗救护措施,储备针对事故急救伤员所需的有效抢救药品、器械。⑤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考核有关人员在事故发生后的应变抢险、自救互救能力,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指定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抢险个人防护用品、工具、药品、器械,及时更换失效的药品和损坏的器械。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4.1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业史、相应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③职业健康检查的组织和检查结果评价。
4.2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劳动者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业史、相应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③职业病的诊断、处理,治疗和疗养情况。④职业危害事故的抢救情况。
5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对于控制和预防职业病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应结合本单位实际需要,建立、健全以下管理制度。
5.1职业卫生培训制度 ①公司有关负责人及职业卫生人员应定期培训和学习,熟悉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掌握本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及对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②公司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培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和职业卫生知识,告知本单位职业病危害两头及可能产生的健康损害。③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④对劳动者进行遇险时应掌握的自救知识培训。⑤劳动者培训考核合格,经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认可,方可上岗作业。
5.2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①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职业病危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作业场所与其他场所分开。②使用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必须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必须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应急通风设施。③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④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必须设置获救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必须在职业病危害作业现场公示。⑥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保持正常运行,并有相关责任人进行维护。⑦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要配发齐全,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得上岗操作。⑧针对不同职业病危害作业,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履行。⑨公司负责人,职业病防治机构的有关责任人必须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进行检查;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应经常(每日1~2次)对作业场所进行检查;特殊情况应跟班检查指导。对查出的问题应以书面形式提出整改意见,责成专人落实,制定相应管理规定,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给予处理,检查及检查结果要详细记录,存档备查。
5.3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①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公司应当为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按规定组织其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如实将检查结果告知劳动者。②公司应当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③公司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④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职业病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恢复后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妥善安置。⑤职业健康检查应到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应当严格按规定周期进行,不得抽查瞒检。⑥职业健康检查应当视同正常出勤,所需费用由公司承担。⑦劳动者离开公司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公司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其档案的复印件上签章。
5.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制度 ①公司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时应当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②公司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进行检测评价。③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④ 公司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正常运行。⑤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公司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经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停止职业病危害作业,经治理符合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
5.5 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制度 ①公司必须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②按规定定期为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配发个人防护用品。③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④损坏或无效的个人防护用品要及时更换。⑤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又拒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劳动者进行批评、教育。
5.6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隐瞒或欺骗。按“三级教育”的原则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职工,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位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公司容易导致的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
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三、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四、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良好通风,工人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五、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
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降噪音措施,工人佩戴防护耳塞,工作时间不超时。
六、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2、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足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及时发放工人工资,稳定工人情绪。
3、检查措施:工人劳动强度适宜,文明施工,工作时间不超时,工人工资发放情况。
七、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器材。
2、个人防护措施:减少工人工作时间,尤其是延长中午休息时间。
3、检查措施:夏季施工,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饮水、防中暑物品的配备,工人劳逸适宜,并指导提高中暑情况发生时,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重庆鸿鸥实业有限公司
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也关系到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我所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通过采取宣传教育,加强对作业场所的监督,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维护了职工的权益。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我所成立以所长为组长,分管所长为副组长,卫生监督一科为成员的职业病防治监督监督检查小组,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企业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企业及时整改。
二、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教育
我所于2011年4月25日至4月30日,组织开展了职业病宣传周活动。宣传周期间,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深入到我县多家用人企业、单位,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及检查督导,为用人单位负责人和工人讲解《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法律知识。
此次宣传周共发放了《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册300余份,“尘肺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100余份,共出动车辆3次,出动监督人员15人次,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了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劳动者健康权益保护意识,达到了宣传活动预期效果。
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项整治 2011年5月我所组织人员对我县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在此次监督检查中,我所组成由分管所长带队卫生监督一科全员参加的检查小组,对辖区的2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重点检查
职业卫生技术机构是否按照资质认证或者批准范围开展工作,所出具的技术报告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结论分析是否有针对性,有关档案是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持续有效运行等。
检查发现我县2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均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资质认证或者批准范围开展工作,运行有效,人员资质证书齐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职业健康检查体检表填写不完整、检查项目结果用语不准确等。针对这些问题,我所就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1、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要继续加强能力建设,强化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
2、积极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优质服务;
3、巩固和提高我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做好政府执法部门的技术支撑。
四、职业健康状况基本情况调查项目 为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等9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职业健康状况
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实施国家《职业健康状况调查项目工作方案》,根据省卫生厅等10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安徽省职业健康状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的通知》工作要求,我所2011年6月29日至7月20日开展了全县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调查工作。
本次共调查了31家企业,其中大型企业2家、中型企业8家、小型企业21家,经调查了解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有26家,有职工总数10256人,生产一线工人有8431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工有人1136人,其中接触矽尘人数为24人;接触水泥尘为8人;接触其他粉尘为678人;接触其他化学毒物为330人,在调查的31家企业中签订工伤保险的企业有21家,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有25家,2010进行职工职业健康体检的企业有6家。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制定了职业病领导组和职业健康监护计划,但多数用
人单位组织制度不全,健康档案建立不规范或未建立,大部分单位未进行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五、存在主要问题
虽然我们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工作实际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薄弱和不足之处。一是部分企业对职业病危害认识严重不足,法律意识淡薄、漠视职业病防治,没有履行《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义务,劳动用工管理不规范。二是劳动者自我维权意识不强,个人防护意识不足,不能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缺乏自我保护能力。三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相对滞后,企业大量使用农民工、临时工,职工安全与卫生意识不够强。四是多数企业职业健康检查率偏低,特别是岗前和离岗时的查体率更低,劳动者的职业病发病的潜在危险高。四是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职业病调查基本情况
目前, 职业病防治问题日益严重, 我国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劳动保护力度薄弱积累下来的职业病隐患进入了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根据卫生部提供的数据, 我国估计有2亿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 防治工作十分严峻和紧迫。2010年以来, 全国人大、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纷纷就《职业病防治法》修改问题面向社会和专家征求修法意见。与此同时, 职业病案件频繁曝出也屡屡牵动社会神经。
“职业病问题就是社会的高利贷, 职业病致使大量劳动者承受极大的病患痛苦甚至失去生命, 职业病救治所需的重大资金缺口犹如黑洞, 需要政府和社会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 而由于预防不利带来的职业病雪球越滚越大, 将致社会遭受无法承受之痛。”黄乐平律师说。为此, 2010年12月〜2011年2月,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开展了职业病调查, 力求了解职业病患者群体的生存状况, 寻找职业病防治制度的顽疾和解决之道。
此次调查面向全国范围, 以已经经过法律程序确诊为职业病的劳动者为调查对象, 根据地区分布抽取样本, 完成了172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职业病患者中最大的群体为尘肺病患者 (70.2%) , 患者主要来源于矿业 (36.4%) 、加工制造 (14.7%) 、电子 (10.5%) 、化工 (6.3%) 、建筑 (5.6%) 等行业, 主要从事的是采掘、加工制造、装配、风钻爆破、切割等工作。这些生产企业, 66.7%为民营企业、21.4%为国企、8.2%为外资企业。小型企业、中型企业、大型企业的比重分别为50.7%、29.1%、20.3%。可见, 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劳动保护条件方面尤为薄弱, 但国企、大型企业的职业健康工作也并不乐观, 亟待加强。
职业病防治问题及立法建议
企业不负责加大劳动者患病风险
此次调查显示, 有89%的职业病患者在患病之前不知道职业病是什么, 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企业在职业危害告知方面做得极不到位。首先, 企业跟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只占50.6%, 而其中在劳动合同中告知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的仅占2.7%。其次, 企业给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只有17.1%, 有92.3%的职业病患者在患病前没听说过《职业病防治法》或《工伤保险条例》, 正是由于缺乏职业卫生知识和法律意识, 使得农民工成为职业病危害的最大受害者。
不光是在职业病告知方面, 在对工人进行劳动防护方面, 企业做得也非常不负责任。此次调查显示, 职业病患者所在企业设置公告栏, 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的只占12.4%;设有一些职业病防护设施, 例如粉尘工作环境中有防尘洒水措施等的只占23.3%。
另外, 此次调查显示, 在调查的172名职业病工人中, 单位给其上了工伤保险的占46.8%, 上了养老保险的占32.7%, 上了医疗保险的占34.1%。依此可以看出, 在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方面, 众多企业的不履行行为让职业病患者缺失应有的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 北京义联劳动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提出了企业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职业病预防的投入和职业病防护的措施, 加强职业病相关法律及卫生知识的普法和培训力度, 加大对企业职业病管理的监管力度, 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甚至可以借鉴煤炭等行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对出现群体性职业病发病的企业和地方, 实行一票否决制。
监管不力令职业病管理几近真空
此次调查涉及的职业病患者所在的单位, 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其劳动防护进行过检查的占52.9%, 而检查之后, 企业针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检查采取过一些防护措施的只占40.9%。所以说, 在对企业职业病管理的监管方面, 还有很大缺失, 而且监管不彻底。在这个问题上, 黄乐平律师认为, 这也与我国多年来模糊不清的职业病防治行政管理结构, 以多头管理而致推诿缺位、监管局面混乱的情况有关。
通过这次调查, 北京义联劳动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还发现, 在职业病诊断遇到障碍后, 患者往往不知晓去寻找真正的监管主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自设立后开始负责监督检查工矿商贸作业场所 (煤矿作业场所除外) 职业卫生情况, 但这在《职业病防治法》中一直未予以明确, 大众往往也未能得知。此次调查中, 在工友们患病后会向谁求助的问题上, 选择求助于劳动部门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最高, 达50%, 选择卫生部门的有26.2%, 而选择安监部门的只有12.2%。而患者在求助之后, 获得响应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14.5%的职业病患者获得了劳动部门的帮助, 有7.6%获得了卫生部门的帮助, 而安监部门所提供的帮助最少, 只有2.3%。由此可以看出, 职业病患者并不了解负责职业病防治的主管机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而安监部门也较少地回应此种求助。在这种情况下, 职业病患者们不知道向其求助, 而是只能无奈地把希望寄托于劳动部门。但事实上, 在2005年的卫监督发《卫生部、安监局明确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分工意见》中就明确了安监部门“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行为”的职责。而在中编办发布的《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中,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职业病监管方面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地包括但不限于“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健康损害与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关系等相关证明材料”。所以,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帮助职业病患者顺利进行职业病诊断的义务, 但是基层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义务和能力上, 显然与其法定职责存在较大的落差。
另外, 《职业病调查报告》显示,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 受访者认为, 在依法维权过程中, 遇到的最大困难主要是政府执行不力, 包括不作为、互相推诿、不帮不管、地方保护, 甚至阻碍维权。同时, 黄乐平律师在答记者问中还提到:“据目前了解的情况, 县一级的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对于地方上的一些职业危害严重的利税大户, 根本无从行使监管职责。更多的作用是用于善后, 只有出现了大规模的职业病案件后,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 地方政府才牵头处理, 但牵头的往往是信访局或者是维稳办, 而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往往是被动配合, 只有处理相关善后事宜才能体现出应有的工作职责。因此, 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是解决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问题的重要因素。”
对此, 北京义联劳动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提出《职业病防治法》应尽快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管主体地位, 使其权责统一, 为患者提供畅通救济渠道;并针对基层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义务中, 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 提出应加大对基层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投入。
多重漏洞让职业病患者生存状况堪忧
此次调查显示, 被调研的职业病患者出现病症的平均年龄为37.5岁, 正值青壮年时期。然而, 由于职业病的严重危害性, 患病的青壮年往往将与病痛一同度过艰难漫长的岁月, 而家庭和社会也将蒙受沉重的损失。其中, 男性在职业病患者中占绝大部分, 为80.1%。而男性为构成主体的职业病群体, 他们患病将对家庭经济生活产生更大的打击。据调查, 92.7%的家庭中男性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收入来源, 他们一旦患病丧失劳动能力, 给家庭生活的维持、子女的教育等, 都将带来巨大的困难。在受访者中, 有86.6%的患者表示患病使得其家庭没有收入或收入减少, 生活相当艰难。患病前, 仅有37.2%的人月收入低于1500元;患病后, 变成88.5%的人低于1500元, 而且有51.6%的人仅医疗费开销就在500元以上。可见, 患病后, 很多工人连支付医疗费都相当困难, 更别说正常的生活了。更不幸的是, 有73%患者的病情在不断加重, 劳动能力不断减弱, 这就意味着这部分患者的收入会更低, 甚至没有收入, 而医疗费的增加, 进一步让患者的生活举步维艰。不仅如此, 以下几个因素又加重了职业病患者的生存困境。
1.企业逃责, 让职业病患者索赔无望, 应有待遇无法保障。首先, 当职业病患者希望从单位手中获取自己职业病接触史的材料时, 用人单位往往拒绝提供职业史证明, 甚至干脆否认劳动关系, 让职业病患者无法确诊或是进行工伤认定, 从而无法进行索赔。此次调查中, 提出诊断申请的患者中, 48%曾经因为材料不齐全而被职业病诊断机构拒绝受理过。这其中, 因为缺少劳动合同、职业史证明而被拒绝的共达到83%, 而这些材料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单位拒绝承认劳动关系和单位拒绝提供档案材料。其次, 对被认定为5〜10级伤残的职业病患者, 企业为了逃避责任, 非法解除劳动关系, 甚至恶意注销企业名称, 让职业病患者无法按月向单位领取到伤残津贴或者工资。此次调查显示, 5〜10级伤残职业病患者中, 34.4%被用人单位非法解除了劳动关系, 此外, 他们中34.4%的用人单位已注销。这对于职业病患者来说, 将无法按月领取到伤残津贴或者工资, 因为在法律上, 他们是不享受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每月伤残津贴的。但对于这部分职业病患者, 虽然伤残等级较1〜4级患者轻, 但是由于病情多不可逆, 甚至会逐渐恶化, 仍需要持续不断地治疗, 没有了伤残津贴甚至工资后, 对于他们的家庭, 无疑是一种致命的打击。
对此, 北京义联劳动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提出在立法上, 工伤保险基金要逐步扩大到保障5〜10级职业病患者的每月伤残津贴;在执法层面, 政府要加强对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恶意注销的处罚。比如, 可以借鉴《劳动合同法》对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单位, 要加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规定, 实行对与5〜10级伤残职业病患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单位, 或对恶意注销的单位进行2〜5倍于原有处罚金额的处罚。
2.求偿路艰, 加重职业病患者生活负担。首先, 职业病诊断机构太少, 是患者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虽然按照规定医疗机构可以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相关资格, 但是实践中的职业病诊断多被各地方专门设立的职业病防治所垄断, 而且这些防治所往往只在地级市设立, 导致患者们要拖着病体长途奔波, 在申请诊断的过程中花了大量精力、时间和费用。其次, 因为依照目前规定, 职业病患者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以后, 才能进入工伤处理程序。而这个工伤认定和处理程序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一般情况下, 工伤处理的程序可以达到10项, 而正常走完全部法律程序 (不包括执行程序) 的时间可以达到1149天。这其中, 需要职业病患者垫付大量的交通费、食宿费等开支, 给本来就很困难的家庭带来更大的生活负担。
对此, 北京义联劳动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提出改革职业病诊断的准入机制, 让职防院以外的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顺利地获得职业病诊断的资质, 为患者提供更加快捷的诊断。同时, 提出了应规定职业病诊断机构做出诊断的期限要尽量缩短, 如限制在15天以内, 并将职业病患者的诊断和工伤认定两个程序简化, 加以合并, 由劳动部门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共同对患者的申请做出一次性的认定, 从而使患者尽早获得治疗和赔付。
3.赔付过低, 无法保证职业病患者医疗及生活。此次调查显示, 虽然经过了漫长的索赔道路, 但是职业病患者获赔的情况却并不那么令人乐观。37.8%的职业病患者没有获得任何形式的赔偿。而获得一次性赔偿的患者, 平均每人领取到的赔偿也只有9万零742元。78%领取了一次性赔偿的患者表示这些赔偿无法保障其后续的医疗和生活, 47.5%表示这些赔偿最多只能维持2年以内的医疗和生活。而且“非自愿”的一次性待遇赔付滥用情况严重。许多地区对1〜4级伤残的工伤患者制定了一次性待遇赔付的办法, 但这在《工伤保险条例》中并没有规定。往往, 这些一次性赔付金额远远低于患者按月领取的总数, 许多患者是在不知道自己可以按月领取的情况下, 甚至在企业“如果不及时领取一次性待遇, 将来都无法领取”的威胁下, 不得不选择了一次性待遇。
对此, 北京义联劳动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希望社会基金能对职业病患者给予更多关爱和经济救助, 以缓解政府财政和社保资金的压力, 形成发展社会事业解决问题的和谐局面。
4.救助不利, 职业病患者返乡后缺少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不利是造成职业病工人返乡后生活困难的重要因素。在此次调查中, 有80.6%的受访者表示老家政府不会为其提供低保等福利;仅13.2%的受访者表示老家政府会为其提供低保等福利;而还在继续工作的受访者中仅有一人表示老家政府会提供低保等福利。
对此, 北京义联劳动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提出, 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职业病的预防和监管, 另一方面应针对缺少赔偿主体的职业病患者, 为其提供生活补贴和医疗津贴, 如借鉴我国对艾滋病患者的免费治疗机制。
针对以上职业病防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黄乐平律师在答记者问中强调说:“我们的相关法律规定必须严格企业依法落实法律的义务, 我们的相关监管机构必须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责, 我们的劳动者应该能够作为权利的主体依法行使他的权利, 这三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 并且只有三个环节环环相扣, 才能真正解决职业病防治的严峻问题。在职业病防治体系中, 要更多地赋予劳动者权利与手段, 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作用来遏制日益凸显的职业安全卫生环境的恶化。同时,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充分重视工会组织的作用, 给予社会组织以更大的空间, 支持他们监测用人单位执行劳工保护标准, 对在职业病防治方面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及个人, 以及对检举职业病防治不力行为的单位和个人经查实后给予奖励。”
关注不够让职业病患者更显弱势
据了解,2012年,四川省总工会与省8家相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在职业危害严重的企业实施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通知》 ,并制定了3年工作目标任务。为确保合同如期签订,四川省政府还根据工会建议将其列入全省安全生产重点任务,并对市(州)政府进行考核。据悉,全省职业病危害较重的4个行业的企业中,签订此合同的已达76.3%,涉及职工50多万人。
记者获悉,为争取和整合职业病防治与医疗资源,由四川省财政预算总投资2.03亿元,在川西、川东北、川南、攀西4个地区建立4家职业病防治专业医院,2014年将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四川省政府还决定,把特殊群体职工的健康体检作为省民生项目,安排专项资金1.8亿元,由工会负责对全省60万一线特殊职工(环卫工、建档困难职工及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并建立了健康体检档案。
截至目前,四川省总工会已聘请14名涉及矿山、危化、建筑和卫生四个领域的专家,为省总工会参与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立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建议,为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对开展劳动保护工作和安全生产培训提供指导、服务和监督。
据悉,四川省总工会还建立健全工会组织群安员制度。目前,各市州、县市区、乡镇、社区已建工会群众安全监督检查组织1410个,有15165名群众安全监督员;非公有制企业已建工会群众安全监督检查组织11964个,有28945名群众安全监督员。仅在2012 年,就参加全省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检查 34607 次,提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整改意见24316件,处理工伤事故1635件。
(四川 高柱)
【建筑施工职业病防治】推荐阅读:
建筑施工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制度11-23
白蚁防治施工09-08
现浇楼板裂缝施工防治措施09-27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分析11-08
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07-07
乳胶漆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07-14
建筑施工单位怎样审查施工合同06-17
屋面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0-18
建筑与施工论文06-18
建筑粉刷施工合同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