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分数除以整数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六年级分数除以整数(精选7篇)

六年级分数除以整数 篇1

备课时间:10月26日

课题:分数除以整数 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理解: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算理。

2、使学生经历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的理解。

课前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分数除以整数。

二、展开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提问: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怎样

列式?为什么?(板书45÷2=)

(3)学生讨论:45÷2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4)让学生交流想法:①把4个单位一平均分成2分,用分子4÷2,分母还是5。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这样算的算理。

②45升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是求45升的12是多少,所以,45÷2就可以用45×12,结果是25。

谁能再说一说,45除以2为什么可以用45×12来计算?12是2的什么数?(倒数)

2.教学“试一试”。

(1)提问:如果45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怎样列式?(板书:45÷3)

(2)45÷3怎么计算呢?能不能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算出得数?为什么?可以怎么算?

3.总结方法。提问:你觉得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么算?怎样算比较方便?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过程写出得数。

(2)做“练一练”第2题。练习后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用这个分数与谁相乘?

(3)做“练一练”第3题。各自练习后,指名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4)做练习十一第2题。提问:每组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四、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分数除以整数怎样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分数的分子直接除以整数?

五、作业

练习十一第1、3、4题。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练习设计:

计算下面各题。新课标第一网

45÷2=÷5=÷3=

÷4=÷3÷2=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徐攀华郭同林吴玉桃查宏兰刘青李荣华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月26日

课题:整数除以分数 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整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1、能正确进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2、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xkb1.com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38÷345÷495÷6413÷2

2.揭题:整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例2

1.提问:幼儿园李老师把4个同样大小的橙子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吃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怎么列式计算?

追问:为什么用4÷2?

继续提问:如果每人吃1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2.出示第(2)题,指名读题,口头列式。

问:解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也是用除法计算?

出示挂图,请根据图的意思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4÷?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把4个橙子每个分成一份,可分成几份?4÷是几?

板书:4÷=4×2

看到这个等式,你能想到什么?

3.出示第(3)题。

(1)学生读题,列式。

(2)你能在图中分一分,再想出计算结果吗?让学生操作后明确:4÷=124÷=16

(3)出示:4÷=4×()4÷=4×()

提问:从这两个式子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三、教学例3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列式。

2.请根据每米剪一段,在图上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3.想一想:4÷可以怎么算,为什么?

板书:4÷=4×=6

4.归纳和总结:想一想,整数除以分数可以怎么算?

先在小组中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四、练习

1.做“练一连”第1题。

先让学生各自在书上独立填写,再指名交流。

2.做“练一连”第2题。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提醒学生: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后,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3.做练习十一第5题。

先让学生看图想商是几,再计算。比较看图得出的结果与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

4.做练习十一第7题。

先计算,再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五、作业:

练习十一第6题和第8题。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数除以分数

练习设计:

4÷=3÷=15÷=

3÷=÷2=÷8=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徐攀华郭同林吴玉桃查宏兰刘青李荣华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年10月26日

课题:分数除以分数 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珠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分数的试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正确进行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口算。

23÷214÷4512÷10310÷6

9÷3104÷452÷3141÷32

2.揭示课题:分数除以分数

二、教学例4

1.出示例4,学生读题,列式。提问:这是已知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追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列式?

板书:=

2.引导探索:分数除以整数怎么算呢?

(1)请大家画图探索一下得多少?各自在书上的长方形里分一分,画一画。(2)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使大家清楚地看出是3瓶。

(3)讨论:分数除以整数,能不能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来计算呢?

板书:

请大家计算一下它的积,看得数与我们画图的结果是不是一样?(一样)

得数相同,你能猜想到什么?

板书:=

3.练习,验证猜想

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再长方形中涂色表示,看看里有几个,有几个,再计算。

=你发现了什么?

4.概括方法

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根据学生的讨论,板书:甲÷乙=甲×(甲≠0)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第2题。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2.完成练习十一第10题。

各自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练习后评议交流。

3.讨论练习十一第11题。

独立计算后,引导比较,启发思考:什么情况下,除得商比被除数小?什么情况下,除得的商比被除数大?

4.讨论练习十一第12题: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判断左边的式子和右边数的大小。

各自判断后指名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四、作业:练习十一第9、13、14题。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分数

练习设计:

÷=÷=÷=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徐攀华郭同林吴玉桃查宏兰刘青李荣华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6日

课题:除法简单应用题(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4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联系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时,正确理出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板书:大瓶里的果汁×=小瓶里的果汁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600÷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解:设大瓶里有果汁升。

×=600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板书:一盒牛奶的升数×=喝了的升数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十二第1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让学生说一说“一桶油用去”和“黑兔是白兔的”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小结解题策略。

四、作业:

练习十二第2、3题。

板书设计:

除法简单应用题

练习设计:

白兔有36只,是灰兔的,灰兔有多少只?

小华体重35千克,是小刚体重的,小刚体重多少千克?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徐攀华郭同林吴玉桃查宏兰刘青李荣华蔡丽霞

www.xkb1.com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6日

课题:分数除法应用题(2) 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5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珠

教学目标:

1.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应用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加深对分数表示数量关系的理解。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14÷5812÷4556÷1245÷15口

2.分析数量关系

(1)出示,在小组里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

①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45②一桶油,用去了

(2)汇报交流,师板书数量关系式。

①男生的人数×45=女生的人数

讨论:如果知道男生的人数,怎么求女生的人数?

如果知道女生的人数,怎么求男生的人数?

②方法同上。

(2)

计划是实际的45

杨树比柳树多12

节约了15

增加了58

二、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二第5题。

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并说出数量关系。

根据数量关系说一说,这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解答?各自解答,并指名板演。

2.做练习十二第6题。

10小时行了全程的56,表示什么意思?

提醒:10小时行的时间相当于全程所需时间的56。

说出数量关系式,并列式解答。

3.分析练习十二第7题。

(1)这两题的关键句分别是什么,在书上画出来。

(2)在小组中说出数量关系式。

(3)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三、作业:练习十二第7、8题。

板书设计:

除法简单应用题练习

练习设计:

一种电视机比原来降低了,正好降低了640元,原价多少元?

教后记:

www.xkb1.com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徐攀华郭同林吴玉桃查宏兰刘青李荣华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6日

课题: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6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珠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中具体的情景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分数连除或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试题。

重点难点:

练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揭示课题)

二、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的三个条件,引导理解题目意思。

(1)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信息的组合,我们又可以获得什么新的信息?

2.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

(1)添加要解决的问题:3盒果汁可以倒多少杯?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先想一想,看能不能把结果算出来。

(3)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先算的是什么?

①如果先求3盒一共有多少升,怎么想?怎么算?

板书:=(升)÷=8(杯)

②如果先求一盒能装几杯呢?新课标第一网

板书:÷=(杯)×3=8(杯)

3.这题如果列综合算式怎么列?

(1)各自尝试列式。

(2)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

让学生在书上完成计算,并指名板演。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这题是分数连除,怎么算?

(2)学生在书上独立计算后讨论算法,师板书计算过程。

÷÷=×()×()=()

5.讨论: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可以怎么计算?

(1)在小组中说一说。

(2)全班交流。

明确:计算分数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时,先要把其中的除法转化为乘法,再按照分数连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练习

1.做“练一练”:计算。

÷×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然后评议矫正。出示题目,比一比,看谁解得又对又快。

2.讨论练习十二第10~11题中的数量关系。

(1)画出各题中的关键句。

(2)说说每题中关键句中的分数是什么意思,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3)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各自练习后,将计算的结果填在书上。交流:你是分别根据什么计算出各个洲的面积的?

四、作业

练习十二第9、10、11题。

板书设计: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练习设计:

÷÷7×4÷1÷×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徐攀华郭同林吴玉桃查宏兰刘青李荣华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6日

课题:整理与练习(1) 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7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珠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形成响相应的计算技能。

3、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复习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回顾: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讨论:

(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2)列方程解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举例说一说。

补充各计算

二、基本练习

1.直接写得数。

(1)各自在书上完成,完成后校对。

(2)将做错的展示在黑板上,讨论做错的原因。

(3)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什么?

2.计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各自练习,并指名板演。

(2)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

文字题:

三、提高练习

1.对比练习

(1)出示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比一比,这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别怎样解答?

2.分析数量关系

(1)分别画出第5、6、7三题的关键句,并相互说一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

(2)第5题可以怎么解答?第6题呢?

(3)第7题可以先求什么?还可以先求什么?

应用题训练:

四、作业:

第5、6、7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

练习设计:

补充习题练习。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徐攀华郭同林吴玉桃查宏兰刘青李荣华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0月26日

课题:整理与练习(2) 本课初备 课时 共8课时,本课第8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重点难点:

整理复习,形成知识体系。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探索与实践

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

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联系分数的意义。

(2)画图理解。

(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

3.实践:分析讨论第9题。

(1)出示第9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

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

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

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

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

4.小结。

二、评价与反思

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

(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

(2)能正确计算吗?

(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

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三、作业:写一份本单元的反思小结。

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

练习设计:

补充习题练习

教后记:

六年级分数除以整数 篇2

【教学实录一】

先通过提供一个整数乘法等式, 让学生写出两道除法等式;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再通过倒数的训练题, 让学生完成乘法等式的填空, 并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去概括分数除法的意义, 并体会、明确整数除法的意义与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一样的, 只是数的领域扩大了。 (个人评价:这样的教学安排还是比较简洁、实用。)

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但没有出现教材中的相关法则)

随后加以训练, 要求把刚才用“分子除以整数”方法做的4道习题用“通用的方法”再做一遍。但有一半的学生还是用“分子除以整数”的方法再做了一遍。

由于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强调让学生用通用做法计算上, 这节课没有再做其他的训练就下课了。

评价:这位教师采用的是“讲授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的数学语言十分严谨, “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比较成功, 把操作活动引入到“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但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如何合理安排本节课中的操作活动, 使其能有效、有序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本课中的操作活动的安排给笔者的感觉是为了操作而操作。笔者认为该课中的操作活动的开展应该是为推导、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服务的。如:运用操作活动去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3’可以写成”, 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完成新知建构。同时本节课中教师还要努力减少师生之间一一对话的次数。本节课最大的失误在于学生没有感受到“分数除以整数 (0除外) , 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种方法的好处, 究其原因:教师完全可以用“分子直接除以整数”的训练题, 却非要让学生用“分数乘以除数的倒数”的方法去做, 学生在做这样的题目时, 始终觉得“分子直接除以整数”的方法最简单。根本不能体会“分数除以整数 (0除外) , 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种方法的好处, 即教师一再强调这种方法是通用的方法。学生觉得很麻烦, 根本没有产生认识的冲突, 也没有激发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主动情感。教师把学生当做了装知识的容器, 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被动地听, 机械地“鹦鹉学舌”。让笔者感到可惜的是:如果老师能抓住学生提出的“÷3”,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探究计算法则就好了。这是一个难得的、宝贵的教育契机啊!我们应该表扬这位能自主提出问题的学生, 可来之不易的教学资源就这样被教师轻易地忽视并放弃了。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应该由“执行教案”向“互动生成”转变。同时, 本节课中也没有归纳、呈现、理解该法则, 学生对“0除外”能否理解, 还是个问题。整节课只做了四道简单的分数除法计算, 训练量太少。

【教学实录二】

教师先进行了分数乘法复习和整数与分数互化的训练, 后出示:3袋面粉, 每袋250克, 一共750克。学生根据信息列出3个等式,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意义。后要求学生“把克改成千克, 然后重新列出等式”, 比较:和整数的三个等式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归纳分数除法的意义, 并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该教师在这里教学过于琐碎, 用时17分钟。

学生在试做中明确了: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而“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更通用一些!

评价:这位教师采用的是“牵引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本节课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表达能力, 说明教师平时的训练很扎实。整节课的设计有一定的新意, 学生对“分数除以整数”的

法则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课始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训练牵引着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课中间教学“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时, 学生根据要求呈现了七种不同的做法。有些做法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 但教师却引导学生逐一进行了解释、说明。对学生的“七种做法”是否需要让学生一一说理呢?笔者认为大可不必, 这七种做法中, 有用小数的方法做的, 有用化整数的方法做的。我们只需让学生认同并确定这些做法正确就可以了, 应把主要时间用在对教材中“两种方法”的理解、对比、掌握、应用上, 可以引导学生把非教材做法作为探究时的验证方法。因为教师在这上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 导致本节课上到学生明确了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后就下课了, 还没有呈现、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相应的巩固训练一个都没有做就下课了。同时引发了笔者对“自主学习”方式的思考。自主学习是课标中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 但在教学中应该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指导有机结合。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吗?或者教师什么都不能说了吗?连一些教师应该讲解或明确指出的地方也三缄其口?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笔者对本节课的教学构思】

笔者对本节课的教学又是怎样构思的呢?简介如下:使用第一位老师对“分数除法意义”的教学, 简洁明了。后出示一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口算训练, 让学生猜测结果。拿出其中一个为例研究算法。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 并在黑板上板演。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自主探究:

2.操作方面:要考虑到全体学生, 如何能够使全体学生都能认同、理解这两种做法呢?引导学生用一张纸 (也可以是一条线段、一个圆形等) 去操作:把一张纸的3/4平均分成3份。在操作前就操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师生共同商讨, 并作简要的说明。后学生操作, 教师呈现学生的操作结果:

引导学生观察、说理。说理和操作不能截然分成两部分, 两者如何合二为一才是最关键的。

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算法:你认为哪一种算法更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分数除法计算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的方法是特殊方法, 如果“分子不能够被整数整除”, 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而“用分数乘除数的倒数”这个方法是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时举出“分子不能够被整数整除”的例子, 如第一节课中学生举例: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说一说计算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吗?根据学生的表述出示相应的法则:分数除以整数 (0除外) , 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并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0除外”?

最后进行多样的巩固训练并师生共同总结全课得失。

自评:笔者采用的是“自主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 自主分析问题, 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方式 (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 , 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 认识由模糊到清晰, 逐渐明理;同时技能得到了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和升华。

相信学生吧, 给他们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年级分数除以整数 篇3

一、算法多样化的含义及其教育价值

1.算法多样化的概念界定

算法多样化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教学理念,它是指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即对同一个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它是针对过去一个问题只教一种算法的情况提出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已成为各种课程标准教材的具体要求。

2.算法多样化的教育价值

(1)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探索出多种解题方法。

(2)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算法多样化在小组或全班学生的合作学习下才能真正实现。当学生想出好的方法并呈现出来时,教师应让其他学生说说这种方法的意思,这样会使他们对解决问题有深切的体会,取得数学学习经验,这些体会和经验就为学生的交流奠定了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使得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从而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3)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

如果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就有可能找到几种解答方法,学生只要能运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就能体验到一次成功。而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

二、实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1.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独立思考

下面以一教师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为案例来分析:

情境导入:出示一根不到1米的绳子,用米尺量一下,让学生观察大约是多少然后对折。

师: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老师刚才的操作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学生纷纷提问题,教师板书题目: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师: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

师:这题该怎样计算?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合作来探索计算方法。

四人小组开始活动,讨论热烈,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几分钟后,几个小组长上黑板写了自己小组讨论出的算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因为×2=,所以÷2=,

②÷2=×=,

③÷2==,

④-=,

⑤÷2=(×7)÷(2×7)=6÷14=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而且很多方法很有创造性。

尊重学生独立思考,就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当众多学生面对同一计算题时,不同的学生想出了不同的算法,这是很正常的。全班几十个学生,不同的生活背景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智力水平会暴露出不同的思维层次,这必然会产生多种算法。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教师不能随便或过早下结论,而应用“点点头”“笑一笑”“有道理”“你真行”等方式启发学生、鼓励学生。其间哪怕是碰到个别学生的“笨”方法,与其接受不了新方法还不如用自己想出来的“笨”方法,只要能够得出正确结果的,老师也应给予充分肯定;再者,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或在其他学生好方法的影响下,他们会自我淘汰这些“笨”方法去接受比较好的算法。这样既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又不会使这些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充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是实施算法多样化的具体行动。

2.教师要冲破教材跳出自身思维圈

仍以“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为例,书本上出现了一种方法,而学生想到了五种不同的方法,其他四种方法都跳出了教材,甚至超越了教材,富有创造性,这是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结果。此时,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就要敢于冲破教材,跳出自身的思维圈,特别是当老师面对自己尚未想到的具有个性化的方法时,要迎合学生的新思维,做到了真正的放下自我,关注

学生。

3.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算法的优化

算法的优化是算法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算法多样化策略的延伸,算法多样化提倡的是一种探索,是一种思维的创新,而优化是将自主探索的结果进行提炼,实现第二次创新。当面对同一算式的不同算法时,教师不要搞“一刀切”,而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尊重不同学生的本身差别,给学生留下更多探索空间,引导学生进一步比较、归纳,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从而形成较为高效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好的计算方法和技巧,更使学生在优化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这是优化算法的最终目的。如紧接上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案例,如下:

师:你们能证明你们的结果正确吗?这些算式的列式理由又是什么呢?(全班交流)

生1:结果是“”是正确的,同学们看我量给你们看(生1操作)。

生2:我们组认为根据除法的意义第①种做法是正确的。

生3:我们组认为第⑤种做法是正确的,它是根据商不变规律得出的。

……

师:你们看黑板上每组写得最多的是哪两种方法?(②③)谁能说说理由?

生4:“÷2”就是把米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米的是多少,所以÷2=×=。

生5:“÷2”就是把6个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有3个,所以÷2==。

师:同学们讲得非常好,下面请计算书上第26页“做一做”。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上面的哪一种方法?(这里同学们都用了上面的第③种方法,并认为这种方法比较简便)这时有一位学生举手提出问题:中间一道÷2的分子3不能被除数2整除,不能用上面的第③种方法计算。

这时同学们为他独特的发现热烈鼓掌。

师:那÷2可以怎样计算呢?

同桌讨论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合适。随后指名说说,教师板书:÷2=×=,然后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综上所述,要上好上活计算课,必须以算法多样化为立足点,并且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尊重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冲破教材跳出自身思维圈,善于探索算法的优化思想,努力做到进一步深化计算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教学质量。

总之,算法多样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它能使学生“灵活”起来,为了使学生在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中都有所得,我们可以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各自的算法,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算法,适当、适时地引导算法优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喜欢学数学,才能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分数除以整数 篇4

课题

分数除以整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体现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节课的教学在设计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复习复习时安排了三道小题,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信息做好铺垫,使学生可以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轻松体会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是相同的。第二层次——新课新课教学分3步进行:1.在手脑并用中体会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2.在数形结合中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3.在检查讨论中完善分数

除以整数的方法。第三层次——练习教学中,先进行仿练,再进行开放性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经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2.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提高计算技能。

3.动手操作,通过一些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重点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学具准备:3张32开长方形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7分钟)

1.复习。

(1)根据乘法算式5×8=4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说一说依据是什么。

(2)举例说明整数除法的意义。

(3)20÷5表示把20平均分成()份,求其中的()是多少。

2.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除法中的“分数除以整数”。

1.(1)写出两道除法算式:40÷8=5,40÷5=8,并说出依据。(2)举例后准确表述整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按要求完成填空。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根据乘法算式6×8=48,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并说一说依据。48÷6=8

48÷8=6

2.填空。求20的14是多少,可以用算式20×(1/4)表示,也可以20÷(4)表示,所以20÷4=20×(1/4)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教材30页例1。

1.折一折,涂一涂,通过操作得出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及结果。

3.初步概括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

(1)引导学生对照不同的折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应该怎样算?

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动手操作,把课前准备好的纸平均分成5份,先涂出它的45,再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涂出其中的1份。

2.认真思考,小组汇报操作过程,展示两个不同的折法,得出4/5÷2=2/5的结论。

3.(1)尝试说出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3.用你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下面各题。

(3)引导学生概括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尝试计算,发现算法一的局限性,体会算法二的优点。

(3)同教师共同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提高。(8分钟)

三、巩固提高。(8分钟)

1.计算。

2.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7m2,它的长是2m,宽是多少米?

(2)量杯里有45L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到多少升?

1.独立计算,全班订正,交流计算过程。

2.根据教师的要求解决问题,汇报结果。

5.把3/5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什么数乘6等于6/20?

四、总结收获。(5分钟)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完善板书。

2.老师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学生结合板书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课上我主要通过折纸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其独立思考和勤于动手的能力。在折纸活动中,5份中的4份是多少学生比较熟悉,关键是再分成2份、3份,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就有困难了,故在教学此部分时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结合除法的意义进行思考,从而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分数除以整数》说课稿 篇5

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部分分数除法第2课时的内容——《分数除以整数》。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有分子能整除整数和不能整除整数两种情况讨论。能整除的整数,直接应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不能整除的整数,又分两种情况讨论:一种是把不能整除的现象转化成能整除的现象,另一种情况是用这个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教材重点讨论后一种解法。

用图解法配合学生的思维,实现意义上的转化(见小孩的对话框),再通过意义的转化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倒数的解法。

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导学生通过得出两种不同计算方法,最后自己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路,老师都加以肯定,然后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法计算÷2,发现问题,最后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利用已有知识理解和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和算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运用,选择合理的方法正确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本节课主要学习分数除以整数,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而本课的学习将为统一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打下基础。

四、说教法 、学法

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现行教材中对估算意识的培养还未凸显出来。针对这一现象,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融入教学,在课堂上形成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加以体现。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探索出多种算法后,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就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反思每一种算法是否更具有一般性,普遍性。

说教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

学习方法上强调以探究学习法为主。认知建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重难点的学习上,通过折纸实验与验证,数形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几个主要环节。

(一)新课导入

(投影出示学生卫生大扫除的场景。)

教师通过谈话,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学校决定今天下午搞一次卫生大扫除,学校将操场平均分给六年级两个班打扫,每个班应该打扫这个操场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计算?如何列算式?

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如果是把操场的平均分给六年级两个班打扫,求每个班应该打扫这个操场的几分之几? 应该怎样列算式?

怎样计算呢?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求“将操场平均分给六年级两个班打扫,每个班应该打扫这个操场的几分之几?”时,利用学生掌握整数除法的经验基础,使学生再次感受整数除法的意义;通过把条件改为“把操场的平均分给六年级两个班打扫”迁移到本课的问题,沟通了整数除法与分数除以整数意义上的联系,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探究新知

教师让学生想一想,你能利用什么方法解答 ÷2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交流解决方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可能找到很多种解法,如:

①将 化成小数0.8,用0.8÷2=0.4,0.4即为 。

② ÷2= = 。

③ ÷2可以看作将4个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2个 ,即 。

……

小组汇报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使用的算法算理进行深入分析。

然后教师再问,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若学生有问,如果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怎么办?分子除以分子除不尽怎么办?面对这些问题,就顺势引入新问题“将操场的平均分给六年级三个班,每班打扫它的几分之几?”

如果学生没有疑问,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将操场的平均分给六年级三个班,每班打扫它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一下知识迁移,从而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先试一试用刚才的方法解决,看看有什么问题?

用以上三种方法都出现了在解决过程中除不尽的情况。

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解答这道题?

提示:可借助画图的来理解,寻找解决方法。

学生解决之后, 引导学生交流方法,分析算理。(若学生无法使用以下方法,教师可加以指导)

在上面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通过验证,你能否进行总结?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这是运用转换的方法将分数除法转换成分数乘法来解答。

【设计意图:尝试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在相互交流中积累知识。】

教师接着追问,对比刚才的不同解答方法,说说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方便又实用?

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当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用第一种方法才方便,当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简单,并且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计算,可普遍使用。】

(三)巩固新知

1.处理教材第32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2.处理课堂活动第1题第(2)小题,学生分组或同桌对口令。

3.让学生独立教材第34页练习八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少而精,既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体验成功,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解题能力。】

(四)归纳总结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除以整数的规律是怎样的?

这节课,你还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全程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知识,有益知识的积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板书

分数除以整数

÷2= = ÷3= × =

法则: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篇6

数学课上老师“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扛”,而学生依旧是“剪不清,理还乱”,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应尝试另一种途径: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尝试,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第十一册中有这样一课《分数除以整数》,在分数除以整数的法则推导过程中,教科书以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也许是线段图总是与数学联系在一起,所以学生对它没有太大兴趣。在教学中,我插入了一个操作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自己发现总结法则,尝试着象数学家一样去不断发现探索,结合计算机课件的使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得到提高。

准备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这三张纸都平均分成3份,其中两份涂上阴影,

(1)把第一张纸的2/3,平均分成二份,怎样折,每份是原来这张纸的多少?你能列出算式,并根据折纸求出答案吗?

(2)用折纸的方法求出2/3divide;4、2/3divide;6的答案。

(3)在折纸操作中,你发现除法算式的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在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小组合议的基础上,得出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个法则不是教师讲解的,不是书本提示的,而是同学们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借用已有经验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看来每位学生都有成为数学家的天份,就看教师能否带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数学符号的内涵。

同样也是“做数学”,我校张秋菊老师的一节“角的度量”课,更让我体会到“做”的重要。她改变了原有的教材呈现方式,在“做”数学中体验知识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课原教材是先让学生认识量角器,告诉学生什么是角,再教给学生如何测量角度的大小,最后告诉学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旧教材老师教知识,教方法,学生被动接受,张教师转变了教材的呈现,让学生在“做”中体验学习的方法,知识的生成。

张老师在教学从“用扇子折角”开始,带给学生一个有趣的、需要思考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生成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教学中的这种现实情境是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能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上的现实。

面对着情境中已生成的数学问题,老师并不忙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在一次次折角中知道90deg;45deg;30deg;15deg;角。再试着折一个角,学生在求解遇到了困难,此时用电教媒体来解决角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求解的过程,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获得体验,从而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两节课都体现了以下的特点:

⑴强调动手实践活动,从周围生活选取活动材料。

⑵在强调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⑶提倡合作学习。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篇7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新世纪小学 蒋望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推导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领会计算方法的由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得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对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折纸。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操作情境,尝试计算 教学教材第30页例1。

教师: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教师:你会列式吗?(启发学生列出算式

。)

教师:你会计算吗?请你试一试,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预设结果:

1.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2个,就是;用算式表示是:。

2.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就是;用算式表示是:。【设计意图】该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采用先让学生尝试的方法,有意识地唤醒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把自己和同伴的真实想法进行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助于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二)借助直观,实现沟通

教师: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来验证你的结果吗?(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纸,先折出这张纸的

涂上阴影,然后再把阴影部分平均分成2份。)

预设:学生可能会做出如下两种图示: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这两种图示分别对应着上面哪种算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将“图”和“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

结合图(1),引导学生说理: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2个,就是。

结合图(2),引导学生说理:把

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就是。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也就是说,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一个难点。结合分数的意义和直观图来沟通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联系,是得出分数除以整数一般算法的关键步骤,也是理解算理的基础。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操作,有意识地将“图”和“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帮助学生建立图形语言和数字语言的联系,有效地降低难点。通过操作,直观地体会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意义。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整体感知算法的推导过程。

(三)体验冲突,发现一般规律

教师: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请你折一折、画一画,自己看图写出计算结果。想一想,你会选择哪一种折法呢?

教师: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说明计算结果吗?

预设:通过前面的操作和交流,学生应该能领悟到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该选择哪种图示,并能说清: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即。

教师引导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或者根据教材第30页图示进行填空,写出计算结果。教师:通过刚才的折纸操作和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结果:

1.分数除以整数,如果分子能被除数整除,那么计算方法是分子除以除数的商作为分子,分母不变;如果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那么转化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来计算。

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也就是都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相比这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以前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来计算。【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诱导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从中悟出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初步体会新旧知识之间、方法之间的转化与统一,比较自然地渗透转化的思想。

(四)应用规律,尝试练习

教师:请你独立思考并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对关键步骤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意义,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进一步体会把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具有普适性。

(五)巩固练习,熟练算法

1.教师:请你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1、2题。

先尝试独立填空,然后组织交流,让学生明白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互逆关系。2.教师:请你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4题。

左边的三个算式的分子都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用分子除以3,也可以转化为乘法;右边一组的分子都不是3的倍数,只能用一般算法。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和练习,体会算法的灵活性和一般方法的普适性。

3.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请你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3题。

引导学生可以画图来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也可转化为小数来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六)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上一篇:安全员安全作业卡下一篇:酒店员工行为举止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