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和蛇教案

2025-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夫和蛇教案(通用10篇)

农夫和蛇教案 篇1

课前准备:

了解作者,预习课文掌握文中生字词。

教学目标 :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2.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3.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4.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则他写的寓言。

1.寓言及其特点:

寓言是以劝喻性或讽刺性故事为内容的文学形式。

① 短小精悍,内容简单;

②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③ 创作上常用夸张或拟人等表现手法;

④ 从简单易懂的故事中体现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

2.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原为奴隶,后获得自由。善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3.《伊索寓言》产生于希腊的古典时期。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喻人,教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对后世影响很大。现在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托伊索的名字搜集整理,编订而成的。

二、初读课文,理解寓意。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2.复述、概括故事。

这两则寓言通过农夫和蛇的故事说明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不能对敌人心存任何侥幸,深仇大恨是难以和解的。

三、细读课文

1、第一则寓言中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成了”恶人”?为什么?

2、第一则寓言中第一句话“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探究课文

农夫和蛇

(一)对我们的启迪:

(1)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是揭露恩将仇报和告诫不要怜悯恶人。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参考答案:其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①不要怜悯象蛇一样的恶人。②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或,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或,“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③与中国成语“养虎为患”有类似相通意。

农夫和蛇

(二)“我一见到那被你用斧子劈开的石头,就对你没有好感,同样,你一见到你儿子的坟墓,就会想起对我的仇恨,难道不是这样吗?”这一段是蛇不和解的理由,请讨论:这个理由对吗?它说明了什么?

不对,这是蛇的歪理。首先,是前提错了:是蛇先施恶于人,才有了人的报复;第二,仇恨的深浅不一样,蛇伤人致死后果严重,农夫劈蛇未遂,后果轻微。

现在受害的一方主动和解,施害一方应该“感激”才是施害一方拒绝和解,正说明他本性凶残恶毒,并且自以为强大,能压倒对方。

从农夫和蛇

(二)中得到的启迪:

1、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不要对凶残狠毒的家伙抱有幻想。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①对没有改变邪恶本性的仇敌,不要抱有幻想。②在邪恶之人的面前,你的“和解”举动反可能助长他的恶毒气焰。③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

的歪理背后的本质。④自以为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是不会重视你的和解建议的;或向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举动;或与中国俗语“老鼠和猫不能交朋友,猫和猫才能交朋友”有某种相通之处。

五、合作探究:

两则寓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A、寓意方面:都表现出蛇是不可轻饶的罪恶动物,从而揭示出对恶人不要抱有幻想,要提高警惕。

B、语言方面:都是先叙述故事,然后在文章最后点明寓意。

不同点:

A、叙事方面:第一篇表现在形式上,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第二篇是以对话的方式。

B、写法方面:都是运用对比的写作方式,但是第二篇在点名寓意时具有一定的诗意。

1、你是如何看待农夫和蛇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2、你是如何理解农夫临终时所说的教训的?

六、课外延伸畅谈

这则寓言也告诉我们:人世间,善人有善人的道德准则,恶人有恶人的处世哲学,正所谓“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宽容和懦弱只会助长本性凶狠残忍的恶人的气焰,我们要时时学会洞穿恶人的处事逻辑,善于用勇敢和智慧同一切邪恶斗争,来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

测评题:

1.给下列字注音:

冻僵()隆()冬 怜悯()劈()开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怜闵 残忍 隆冬 B.砍柴 版斧 放弃 C.苏醒 尹索 守候 D.纠缠 劈开 仇恨 3.《农夫和蛇》选自,相传伊索是 公元前6世纪 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农夫的儿子和蛇 篇2

农夫死后,他儿子慢慢长大了。一天他问妈妈:“我为什么没有爸爸呢?”妈妈将当年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儿子听后一怒之下,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除蛇。从此以后他决心要为父报仇,并立下誓言:要将山里的大小蛇斩尽杀绝,斩草除根,决不再留下祸患。他组织了捕蛇队,一起行动起来向蛇宣战。大家将杀死的蛇都扔进了粪堆里,让它腐烂变成粪肥,然后撒在地里。

后来有人给他出主意,说:“你将杀死的蛇白白扔掉太可惜了,不如开个蛇餐馆儿,这样一来既能杀蛇又能赚钱,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除蛇觉得有道理,就真的开了个蛇餐馆,生意十分兴隆。除蛇因此发了大财,为他死去的爸爸修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上面刻着他父亲的临终遗嘱:

“我是农民的儿子,一生兢兢业业勤劳善良。因有恻隐之心,将冻僵之蛇带回家中。不幸被蛇咬伤中毒身亡,造成终生悔恨,追悔莫及。血的教训不可忘记,立此碑,以警后人。”

除蛇手捧鲜花站在爸爸的墓前,感慨地说:“爸爸,儿子替你报仇雪狠了,你可以瞑目了。”

这年秋天,田里的庄稼刚刚成熟,眼看金色的收成就在眼前,可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不知从哪里跑来的老鼠,成群结队蹿到田间,几昼夜的工夫,就将成熟的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和其它所有的庄稼全都吃得精光。粮食吃光了,地里的马铃薯、地瓜,也被吃得一片狼藉。

一天,乡亲们眼见一群老鼠从山上向村庄里冲去。它们来势凶猛,像一股股灰色的浪潮不可阻挡。它们冲进村子蹿到家家户户,能吃的东西全被它们扫荡得一干二净,不能吃的东西也都被啃得一塌糊涂。

村里有个年轻的农民叫亚伯拉汗,夫妻俩回到家,掀开米箱,里面是老鼠,打开壁橱里面还是老鼠,就连水桶和锅里也钻进了老鼠,他的妻子吓得当场昏厥了过去。

就这样,整个村子笼罩在鼠患的阴影下。夜间,村子里家家户户谁都不敢脱衣睡觉,生怕老鼠钻进被窝。村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弄得昏头昏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一天,城里的一位生物学家,到农村考查生物分布情况,发现了村里鼠患成灾的情况后十分惊讶。他告诫人们今后再也不能捕杀蛇了,否则人们将会饿死。起初,人们对他的话不理解,后来在他的耐心说服下才慢慢明白。

生物学家说,大自然中的蛇是老鼠的最大克星,你们把蛇都杀光了,老鼠自然成灾。此外,还有猫头鹰、狐狸、猫等,都是老鼠的天敌,一定要对它们加以保护,维持生态平衡。

村里人明白后,大家怨声载道,纷纷前来找除蛇评理算帐。众人将他家围个水泄不通,有的喊道:“还我的粮食!”有的喊道:“都因为你无知,害得我们大家跟你受罪!我们要求赔偿损失!”

眾人愤怒的喊声响成一片。

除蛇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后,十分痛恨自己的愚蠢和无知,他捶着自己大脑袋说:“我真糊涂啊,我真糊涂!为了自己一时的痛快,竟然给大家造成了这么巨大的损失!真是罪过啊!”

为了表示自己的悔过,农夫的儿子将所有的蛇餐馆全部停业卖掉,把过去所赚的钱财分给了受害的人家,将所有的捕蛇队改为捕鼠队。在生物学家的帮助下,花重金到外地买种蛇,然后放归自然。农夫的儿子又从外地买了好多猫和猫头鹰。几年之后老鼠骤然减少了,村子里逐渐恢复了平静。

为了汲取教训,农夫的儿子,推倒了当年为父立下的墓碑,重新立下一座碑,上面这样写道:

《农夫和蛇》读书笔记 篇3

故事内容是这样的: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有一个农夫独自外出办事,走着走着他发现一条躺在路边已经冻僵的蛇。农夫自言自语道:“这条蛇真可怜,要是有一个暖和的地方,它一定能醒来的”。农夫从地上捡起了蛇,把它放进了自己的怀里,然后继续赶路。走了一会儿,蛇已经苏醒了,农夫看蛇已经可以动了想把它放了,就在这时蛇突然咬了农夫的胸膛,农夫立马把蛇扔到地上,可是毒已经渗透到了他的心脏……

这则寓言故事让我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农夫救了蛇,蛇应当知恩图报,报答农夫的救命之恩,可是蛇没有报恩反倒咬死了农夫,蛇的本性真是狠毒啊!如同一些坏事做尽的人,不知感恩反倒欺骗伤害那些善良和帮助他的人。在《农夫和蛇》这则寓言中,农夫的惨痛遭遇告诫我们:对那些本性邪恶的人不要存在善心,否则会自取灭亡。不要怜悯那些内心恶毒的.人,更不要被表面的可怜而蒙蔽自己的双眼,要不然受伤害的是自己。

小农夫和蛇1200字 篇4

今年大雪来得比较早,九月份大地就一片白茫茫了,在城里打工的农夫第十五代传人(以后称小农夫)也因天气骤冷而回家,走到村前山坡边,忽听见一个微弱的哀求声:“好心的叔叔救救我吧!”小农夫一惊,循声望去:不远处的雪地里盘绕着一条小花蛇(由于天气骤变没来得及到地下冬眠的蛇)垂着扁平的脑袋在向他呼救。

这真是冤家路窄,小农夫见到蛇耳边不时响起祖训,心中顿时升起一股复仇之火,他奋力的这断一根树枝,跨步向小花蛇走过去。

小花蛇眼里含着两颗泪珠,可怜的向小农夫说:“好心的叔叔你听我把话说完在杀我也不迟呀!”小农夫笑了笑说:“你见到我就等于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好说的,说吧。”“难道你还想骗我祖先一样骗我吗?”“你知道我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在着大雪天里出来吗?”小蛇问道,小农夫不耐烦地说“你说吧,不管你用什么花言巧语我都要打死你。”小花蛇说:“我知道自打我的老祖宗恩将仇报咬死你的祖先之后,你们人类就恨死我们蛇了,认为我是些恶毒的东西,不值得怜悯。”“就这些?”小农夫嘴角咧了咧。“不!我这大雪天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等你,是为了报答你,以减轻我心中的愧疚,也为了弥补我老祖宗恩将仇报的无耻行为!当然也为我,为我自己挽回一点做蛇的尊严”“快说,少罗嗦!”“我一天在地下觅食时发现了一个宝藏,为了把这事通知你,我已经在这里等了好几天,以至于我的身体都冻僵了,再没见到你之前我是不会走的。”

“宝藏?”小农夫心里火一样的热了起来,他极力的抑制自己的情绪说:“你骗谁哪?宝藏,哪里来的宝藏?”“我绝不骗你,你应该知道你们村原来有个大地主,宝藏就是他埋的。”说完这些话小花蛇的脑袋慢慢的垂下一副要死的样子。

小农夫听到这里心想这小蛇说的可能是真的,听老人们讲村里是有一个大地主,腰缠万贯,可平分时却没能搜出到少东西来,这一直是个谜,没想到……小花蛇奄奄一息的睁开眼睛说:“我带你去。”然后又闭上了眼睛。小农夫现在矛盾了:多好的一条小蛇呀!真可怜!我差点把它给冤枉了……

小农夫看看即将冻死的小蛇再也不犹豫了,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把小花蛇藏进了自己的棉衣里。心里一边急切的呼唤:小蛇呀!你快点醒来吧!是我冤枉你了,你可千万不能死呀!一边想你一醒来,我就是百万富翁了,我再也不用辛劳的进城打工了,我也在城里买别墅、小车、包养几个成立的美女……

小花蛇有了小农夫的体温温暖,慢慢的苏醒过来,试着动了动整个身体,已经能动了。这一动小农夫已经感觉到小蛇已经醒了。小农夫笑了,可是他还没有笑完就倒在了雪地上,苏醒后的小花蛇向他发起了攻击,它带着耻笑和毒液向小农夫咬去,这是一条剧毒的蛇一口下去小农夫毙命了……

农夫和蛇作文300字 篇5

农夫和蛇作文300字

・一个寒冷的.冬天,鹅毛大雪纷纷飘落下来。有一位农夫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来到自家院子旁边,看见一条冻僵的蛇,农夫捡起蛇往院子外面扔。突然蛇说话了,它说:“别把我扔到外面,快救救我把。”我救了你,你是要咬人的。蛇说:“我冻僵了,跟本没力气咬人。”农夫听了,就把蛇放进自己温暖的怀里。回到家后把蛇放到火炉旁边烤,农夫还不停地加柴,过了一会儿蛇苏醒过来了,伸着长长的舌头对着农夫的女儿扑了过来,农夫的女儿吓了一跳,拼命朝前跑,不小心摔了一跤,蛇马上扑过来咬了她一口。农夫生气极了,说“我刚才救了你,你居然恩将仇报!”蛇哈哈大笑说:“我天生就是咬人的。”农夫气坏了,拿起棍子一下子就把蛇打了个稀巴烂!

克雷洛夫寓言故事《农夫和蛇》 篇6

农夫说:“即使你所说的句句实在,我也不能把你往家里接待,因为人们会照着我的样子,把百条毒蛇放进家里来,那时,我们的孩子们将遭灾。不不,我们绝不能住在一块。”

我的寓言中的含意,父老们,你们可能领会?

寓言故事:花

豪华屋宇窗洞开,彩瓷盆内把花栽。真花中间混假花,临风摇曳显风采。假花凭靠铁丝支,姿色不比真花坏。

忽然一阵风雨来。假花求天声声哀:“老天快把雨停住,这雨该死带灾来,片片水洼路泥泞,雨冷路滑苦行人。”

老天不听闲言语,细雨兀自落纷纷。驱除酷暑轻尘挹,染就新绿景色新。雨后真花色更妍,花苞怒放香袭人,可怜假花遭雨淋,弃作垃圾谁问津?

真正天才,何惧批评。惟有纸花,最怕雨淋。

寓言故事:好奇的人

“你好,亲爱的!你打从哪里来?”

“我的.朋友,我参观了博物园。三小时内,奇珍异宝我全看遍,我找不到向你表述的语言。那里是人间珍宝的宫殿,是自然造化创造的奇观。小蝴蝶、小甲虫、小蝇儿、小螳螂,珍禽异兽使我眼花综乱。它们精微小巧得像针尖,有的珊瑚般红,有的宝石般蓝。”

“你看见大象了吗?它一定很壮观!我猜你一定喜欢那大象如山。”

“大象?有大象吗?”

“当然,当然!”

青蛙和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以防万

一、彼此羡慕、浑身颤抖、脸色苍白、习俗”等词。了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一些联系。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体会、质疑、讨论相结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一定的表达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体会“青蛙与蛇”的个性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小蛇和小青蛙是对天敌,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明白在自然界中不能做朋友的不止这一对。初步了解一些自然法则。

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角色体验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2、认识到:青蛙和蛇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课时:两课时

教法和学法:课前搜集资料,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青蛙和蛇

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的大脑迅速活动起来,思考与课题相关的问题,引出学生提出:“为青蛙和蛇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后来怎么样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学会生字。

恰好 臭美 彼此 羡慕习俗 保佑 小蛇 准备 苍老 教会 拥有 使劲 接近背后 骨头 断裂

交流学习方法并归纳总结。

第一、初步检查生字的读音、部首和结构,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通过归类、比较来巩固识记字音、字形和结构,哪些是后鼻音和前鼻音,哪些是翘舌和平舌。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蛇、拥、劲、接”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写的时候大多数字要左窄右宽,而“劲、断”却要左宽右窄。

第三、给生字找朋友,并把生字词写一写,要求写的规范、美观、整洁。

2、将生字带入文中熟读课文。

指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体内容。A、读课文,疏通语句。

B、思考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C、读了文章之后,你有哪些困惑?

(三)、识记生字。完成小字作业。

第二课时

(一)、媒体再现,引疑导入。

1、播放课件,再现小青蛙和小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

师:小青蛙和小蛇在路上相遇,成为了朋友,看,他们玩得多高兴啊!

2、他们会永远成为朋友吗?(在板书“成为朋友”后打上“?”)

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吧!

(二)、图文结合,分角色演读,体验感悟。

1、课件出示文中第二幅插图,看看图中有谁?他们在说什么?自读第四自然段,学生一边读,一边勾画出相关句子。

2、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勾画的句子。

3、谁来扮演青蛙妈妈来给我们表演?

4、评评演得怎么样? 在评议中体会“浑身颤抖、脸色苍白”的含义。

5、你觉得青蛙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在讨论中体会青蛙妈妈的担心,体会青蛙妈妈对小青蛙的爱。

6、互相学着演一演,比一比谁最关心自己孩子的妈妈?

7、看来,青蛙妈妈是坚决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交朋友的。她的理由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明确:青蛙妈妈说蛇是坏人,应该远离他们。

8、看图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对小蛇说呢?

9、默读第五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蛇妈妈和小蛇说的话

10、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11、看图中(出示插图)蛇妈妈的样子真可怕,你能从文中找出表示蛇妈妈表情的词语吗?指名学生找到词语“张大嘴巴、露出毒牙”你会做这种表情吗?指名学生演蛇妈妈的表情“张大嘴巴、露出毒牙”

12、带着这个表情读读蛇妈妈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吃青蛙是我们蛇家族的习俗。)课件出示句子:难道你不知道,吃青蛙是我们家族的习俗吗?你能用不同的话来说这个意思吗?

在句子变换中体会“习俗”的含义。

13、读一读,想一想,说说蛇妈妈是怎么想的,小蛇又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抓住表情的变化体会蛇的本性。

14、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过渡:青蛙妈妈和蛇妈妈都不同意小青蛙和小蛇做朋友。这可怎么办呢?

(三)、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1、出示文中第四幅插图,师简述六、七自然段内容。

小青蛙和小蛇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吗?

2、指名读六、七自然段。

指名说说,小青蛙会来和小蛇玩吗?为什么?

3、青蛙妈妈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呀!请看一看——

播放自然界中蛇吃青蛙的录像。使同学们对自然法则有直观的感受。

4、讨论:小青蛙和小蛇有什么愿望?这个愿望能实现吗?

学生结合看到的,进行讨论,思辩,明确:虽然小青蛙和小蛇想成为朋友,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师:是啊,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的!板书:(不能)

(四)角色朗读,语境体验

1、在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角色,将学生从旁观者推向了与文 本对话的位置,成为有情感的“事中人”,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角色体验。

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呢?

师小结:自然界中不能成为朋友的不仅仅是小青蛙和小蛇,还有好多动物呢!这是自然界的法则。(红字板书:自然法则)同学们,还有很多自然界的法则等着你们去探索呢!

(五)拓展训练,发展想象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案 篇8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解颖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歌曲《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掌握倚音、顿音等相关音乐知识,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能自然的表演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练唱,掌握倚音、顿音的演唱技巧,自如的表演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歌曲,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掌握歌曲内容,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倚音、顿音的掌握,节奏密集处要吐词清晰 难点:歌曲情绪的把握,以及歌曲的表演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相关道具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1、同学们,通过四年的学习,相信大家掌握了不少的成语,在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猜成语的游戏吧!看看谁猜的又快又准!(出示图片)

2、出示《守株待兔》的图片,并请同学简要说说故事内容。

3、师:这位同学说的真好,这个故事还可以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引入课题——《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二、歌曲学习

1、初步欣赏歌曲:(出示歌词,播放歌曲音频)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在听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答

师:这首歌曲是用一种非常欢快、幽默的情绪来演唱的,希望同学们能在学的时候好好把握歌曲情感,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2、歌曲学习:

⑴歌词熟悉,师用节奏把歌词带读。注意“撞在树上”“等了一冬”节奏密集的地方,吐字清晰

⑵出示歌曲第一句

a、师范唱,指出重点——倚音记号:用小音符标在乐谱的左上方 b、在歌谱中找出有倚音记号的地方 c、师示范,生学唱 ⑶出示歌曲第二句

a、师范唱,指出重点——顿音:黑三角,小又小,唱得轻巧短又跳 b、师范唱,生学唱 ⑷学习整曲

师弹琴,带唱,生学唱 ⑸检验:师伴奏,生齐唱歌曲

三、拓展创新

《演员招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分组练习,找学生分别扮演农夫、大树、兔子,将歌曲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请台下的同学当评委,进行适当点评。

四、情感升华

师:同学们的表演棒极了!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表演,我相信同学们对这个故事已又加深了理解,并且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要对这个守株待兔的老农夫说,同学们对他来说几句吧。“农夫伯伯,我想对你说。。。”

生自主表达

五、结束课程

《青蛙和蛇》说课稿 篇9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青蛙和蛇》。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我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根据这些基本理念,我在本课教学时,采取抓关键词理解法、直观感受法、引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把学生自选学法,自读自悟,教师扶助点拨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为教学特色。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及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要求,结合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用观察、归类、比较的方法学习生字,并查字典理解“以防万一、彼此羡慕、浑身颤抖、脸色苍白、习俗”等词。了解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一些联系。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体会“青蛙与蛇”的个性体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体会、质疑、讨论相结合,利用创设情境,让学生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一定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新课标》关于识字教学策略要求: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本课的识字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学生自己通过预习学会生字。

2、交流学习方法并归纳总结。

第一、初步检查生字的读音、部首和结构,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通过归类、比较来巩固识记字音、字形和结构,哪些是后鼻音和前鼻音,哪些是翘舌和平舌。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有哪些,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蛇、拥、劲、接”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写的时候大多数字要左窄右宽,而“劲、断”却要左宽右窄。

第三、给生字找朋友,并把生字词写一写,要求写的规范、美观、整洁。

3、将生字带入文中熟读课文。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播放CAI,观察第一幅活动插图内容,学生看讲述青蛙和蛇在一起快乐玩耍的情景导入课文。

(三)媒体再现,体验感悟。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学习1-3自然段时,要充分信任学生,在理解“羡慕”一词时,让学生找近义词,并用“羡慕”一词说话。通过学生的个性朗读来体会青蛙和蛇在一起的快乐以及他们之间产生的真诚的友谊。

(四)图文结合,以读促讲,角色演读。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学习重点段落4-5自然段时,结合活动插图二、插图三,放手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演一演。

1、质疑:小青蛙和小蛇会成为永远的朋友吗?

2、观图说图,在文中找出青蛙妈妈的话划上“——”;读文说文,体会青蛙妈妈说话时的心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个性体验。

3、紧扣关键词“惊呆、浑身颤抖、脸色苍白、坏人、远离”,并在这些能体现人物心情的词语下加上着重符号,在反复朗读这些关键词的基础上,揣摩青蛙妈妈谈“蛇”色变的紧张、惧怕、担心和为小青蛙捏把汗以及暗自庆幸的复杂心情。

4、在朗读感悟的基础上再说说小青蛙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妈妈,并结合生活实际来体会母爱的伟大,以及母亲为孩子担心的焦虑心情。

5、再次提问:小蛇的妈妈又会怎样说呢?

先由插图导入朗读此段,对蛇妈妈和小蛇的心情整体感知,再仿效前面一段的学法,找出蛇妈妈和小蛇的话,找出体现蛇妈妈和小蛇表情变化的关键词语,体会、感悟、朗读。用换句子意思不变的方法来比较,并理解“习俗”一词,让学生体会蛇吃青蛙是其本性,暗示大自然的生存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此教学环节要在学生认真读文,细心体会,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得出蛇妈妈和青蛙妈妈一样,也不同意小蛇和小青蛙在一起玩的结论,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引发思考,思辩明理。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课文的最后部分,有小青蛙和小蛇想的话:“要是我们能一直在一块玩就好了”,学生诵读时,肯定会体会到小青蛙和小蛇内心发出的真诚的愿望,学生学到这儿,一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那么,在学习6-7自然段的时候,很自然的会引发出一个问题:他们的这个愿望会不会实现?这时,安排学生开一个现场讨论会,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研究的愿望,让他们明白本课的学习重点:自然界是残酷的,青蛙和蛇是一对天敌,他们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我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儿童的认知能力,不过多使用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力求自然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在读中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拓展。

1、自然界还有哪些动物不能成为朋友,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查阅资料的方法来寻找相关资料。

2、学生叙说青蛙和蛇以后在一起玩发生了什么事情,并表演出来。

带鸡和蛇的成语 篇10

2、淮王鸡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

3、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

4、缚鸡之力:缚:捆绑。捆绑一只鸡的力量。形容体力很弱。

5、鸡飞蛋打:鸡飞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两头都没顾上;造成双重损失。

6、鸡犬不留:连鸡狗都不留下。形容斩尽杀绝或抢掠一空。

7、鸡烂嘴巴硬: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8、嫁鸡逐鸡:比喻女子出嫁后只能顺从丈夫。

9、鸡零狗碎:形容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系统。

10、鸡蛋里找骨头:比喻故意挑剔。

11、鸡飞狗叫: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直叫唤。形容乱成一团。

12、鸡皮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13、鸡飞狗跳: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14、牛鼎烹鸡: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15、鸡肠狗肚: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16、鸡飞狗走:走:跑。鸡乱飞,狗乱跑。形容因极端惊恐而混乱不堪。

17、杀鸡吓猴: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

18、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19、鸡鸣狗盗: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20、鸡犬不宁:宁:安宁。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骚扰得十分厉害。

21、鸡毛蒜皮: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22、金鸡独立:中国武术的一种姿式。像公鸡似的用一足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式。也泛指用一只脚站立。

23、家鸡野雉:雉:野鸡。原意是晋庚翼把自我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以示贱近与贵远。亦比喻风格迥。

24、鹤立鸡群: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25、呆若木鸡: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26、鸡虫得失:像鸡啄虫人缚鸡那样的得失问题。比喻细微的事情;无关紧要的得失。

27、鸡犬不惊: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上一篇:辩论赛主持流程下一篇:江南区师德建设先进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