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翻译全文

2025-0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声声慢翻译全文(精选9篇)

声声慢翻译全文 篇1

胡壮麟对语篇衔接的同构作了详细的阐述。[2]他指出, 语篇的语法同构包括语义的相似和结构形式的一致, 它类似于修辞学上的排比, 但所涉及范围更广, 包括重复、添加、交替和拼合四种具体的方式。[3]a.交替性同构:指原结构和基本词语不变, 只是置换了个别词语, 且只是同类词语的置换, 它是英汉语篇对照中最常见的一种。b.重复性同构:指英汉语篇中句子结构和词汇都相同。c.添加式同构:是在同样的结构基础上, 添加若干词语, 添加的词语起补充作用。d.拼合性同构:指上下文各属同一语义语法结构的一部分, 要合在一起语义语法才能够完整。[1]

1 汉英诗词的同构比较

语篇翻译需要强调的是形式衔接与内容连贯的统一, 文气畅达, 合情合理。[4]鉴于英汉在语篇衔接上的差异, 四种同构方法有时会结合使用, 在进行英汉同构关系互译时, 还要兼顾英汉衔接的不同特点, 灵活处理, 而不是绝对的受原文限制。在汉语中使用的同构方法, 在译为英语时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转换为另外一种更适合于译文的同构方法。最能显示英汉语篇衔接在同构上差异的, 是汉语古诗词的英译。[1]

本文将以李清照《声声慢》汉语版和许渊冲的英译版为例, 从同构手段角度, 对其作进一步的比较分析。

1) 寻寻觅觅, 冷泠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1)

I know what it is. (2)

I feel so sad, so drear, (3)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4)

汉语中用了七组叠词, 是在词汇层面的交替重复性同构。形象的表现出女词人孤寂冷清度日如年的感觉。英译时, 因为英汉表达的差异, 译者无法直接将原文中的叠词译出, 同时无法再保留原文交替重复性同构关系, 所以译者兼顾了英汉不同的衔接模式, 不只局限于原词的叠词, 而是灵活的采用了句子之间的交替同构关系, 形成了英语本身文中的同构。和2、3和4各自形成了交替性同构。原词中没有出现主语, 但汉语作为一种意合语言, 读者很容易知道句子的主语是词人自己;英语作为形合语言, 没有主语会使读者模棱两可, 所以在转译中译者补出了原词的主语, 把原词中词汇的重复性同构转换为句子之间的交替性同构, 从而体现了译者的首要任务是使译文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 同时译者巧妙的使用衔接手段, 译作句子使得译文更符合了英语表达习惯, 构成了句子之间的交替性同构;同样 (1) 和 (2) (3) 和 (4) 句中用三个so分别来修饰形容词sad、drear和lonely, 构成了词汇之间的交替性同构, 这三个词逐个加长, 表达的词人内心的凄惨的感情也逐步加深, 生动的表现了词人冷清、凄惨的情境。值得注意的是译者在转译的过程中, 为了吻合词的特点, 英译中的miss和is、drear和cheer分别形成了尾韵, 使得译本润色不少。最后两个词without cheer虽与本句中前三个so短语不一致, 但否定短语进一步表现了词人的孤寂的心情, 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同时cheer与上句drear形成尾韵, 也不失为一种高明的译法。

2) 咋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译本:How hard is it

To keep me fit

In this lingering cold!

Hardly warmed up.原句靠汉语意合, 使用拼合的同构衔接手段, 两句结合在一起完整的表达了在忽冷忽热的时候, 词人更加难过。在英译本中, 译者同样使用了拼合性同构。原词中是一个时间状语从句, 恰好在英语中有同样地时间状语从句可与之相对应, 所以英译遵循原词的拼合性同构衔接就显得比较容易。同时译文it和fit构成了尾韵。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习惯于把状语放到主句前面, 但译者在翻译是却把状语in this lingering cold放到主句的后面, 这也完全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3)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译文:By cup on cup

Of wine so dry,

O how could I

Endure at dusk the drift

Of wind so swift?

这三个小句之间词人同样没有使用任何的显性衔接技巧, 充分利用了汉语意合的特点, 可以看作是拼合性同构。在译文中译者除了遵循了原词的拼合性同构, 第二句和第五句还使用了交替性同构, 这是与原词所不同的。使用交替性同构的好处是不仅使这两句结构上更符合词的特点, 同时起到压头韵的效果。

4) 雁过也

最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译文:It breaks my heart, alas,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For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

“雁过也, 最伤心”是拼合性同构, 两句之间没有使用任何显性衔接手段。有大雁飞过时词人最伤心。在转译时, 译者也同样遵循了原词的拼合性同构, 但为了使词押尾韵, 译者刻意加了一个语气词alas, 使其与pass构成尾韵。上阕最后一句“却是旧时相识”, 与前面两句是因果关系, 在原词中却没有任何表示原因的显性标志词, 在转译时, 译者用for引出原因, 更好地表现了其与前两句的逻辑关系。

5)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译文: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汉语中, 三句词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 词人看到了满地的黄花, 并且是已经凋零的黄花, 这种凄凉的景物, 不由地使她的心情更加低落。原词中词人没有使用任何的同构方法。但在转译时, 译者使用的是拼合性同构, 第一句和第二句利用与原词共同的意象“满地黄花”来表达词人的心情, 第二句明显承接了第一句, 依然在描写黄花。这与原词是完全吻合的, 但从音韵角度看, flowers和showers构成了尾韵, 这是原词所没有的。同时faded与fallen还押头韵f。第三句原词中使用的疑问句, 黄花的凋零, 却没有人来采摘。在译为英语时, 译者同样保留了原词的风格, 并且巧妙的使now和下一句中的how构成了尾韵, 可见译者的煞费苦心, 尽量的用各种办法弥补由于翻译带来的不足。

6)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译文:Sitting alone at the window, how

Could I but quicken

The pace of darkness that won’t thicken?原词中使用拼合性同构, 没有出现任何的主语, 但是通过词的整个语境, 读者完全可以推断出, 守着窗儿的主语是词人自己。在英译中, 译者巧妙的使用了一个分词短语结构, 使得本句与原文完全吻合。在翻译“独自怎生得黑?”时译者没有完全直译原词, 而是转换了一种表达方式, 并且补出“怎生的黑的”主语是天气, 避免使读者产生误会, 同时译者没有把原词中的“黑”译作black, 而是译为thicken, 这样更多的是与上句中的quicken够成尾韵。

7)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译文:On plane’s broad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

As twilight grizzles.

本句使用了交替性同构和重复性同构。“梧桐”和“细雨”这两个意象构成了交替性同构。在转译时, 译者没有继续使用交替性同构, 而是把梧桐和细雨融合到一起。原词中的“点点滴滴”利用重复性同构, 表现出了秋雨的连绵不断。但译作英语时, 译者没有使用重复性同构, 而只是用一个词drizzle来形容秋雨, 因为汉语有时习惯使用叠词来描述事物, 这样读起来朗朗上口, 但英语中为了避免累赘, 只使用一个词就吻合了原词的意思, 虽然在形式上看好像有失原词的韵味, 但从译文中也同样能够读出细雨的连绵不断, 也没有破坏整个译文的表达效果。同时译者还调整了原词中到“黄昏”和“点点滴滴”的位置, 利用as这个显性的连词, 把到黄昏这个短语翻译为了一个由as引导的状语从句, 并且加入了动词grizzle, 与上句中的drizzle够成了尾韵。

8)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O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

Beyond belief?

原词中, 最后一句可以说是整首词的词眼, 词人用疑问句的形式, 表达了内心无法言表的愁苦。原词使用了拼合性同构, 两句共同完整的表达了一个意思。在译为英语时, 译者同样使用了拼合性同构, 并且保留了原词以疑问句结尾的特点。与原词不同的是在译文中grief与belief压尾韵, 虽然在翻译为英语的过程中, 译者把愁译为了grief, 一方面grief表达了词人自己的悲痛和愁苦, 另一方面, 也可以看出译者在词的押韵方面费了很大苦心来保持词的风格。

2 结论

从整首词看来, 汉语词中多使用拼合性同构, 这是由于汉语本身是意合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译文中除了使用拼合性同构外, 交替和重复性同构的使用也比较多。译文与原词最大的不同是:在原词中无论是句中, 还是句尾的押韵都比较少, 但在译文中译者使用了大量的尾韵以及句中押韵, 这一点很好的体现了英语中对诗词的基本要求, 让读者在听觉上有一种美的享受。从词的意象上看, 译文中的意象全部都遵循原词的意象。在汉语中没有出现任何的主语, 但在转译时, 译者补出了主语, 这是由于英语作为形式语言的需要。

总之, 诗词的翻译对译者的要求更高, 由于英汉语言自身的差异, 译者在翻译过程不可能完全遵循原词表达技巧, 但在翻译时译者会尽量的使译文既满足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又保持原词的风格。

摘要:语篇翻译涉及形式衔接与内容的连贯。同构关系作为一种语篇衔接技巧, 在汉语古诗词的英译中体现的最为明显。该文从同构关系的四种类型入手, 以李清照的《声声慢》和许渊冲的英译版为例, 分析汉语古诗词译为英语时所使用同构关系的异同。

关键词:同构关系,古诗词,汉译英

参考文献

[1]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477, 488-490.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84-89.

[3]胡壮麟.有关语篇衔接理论多层次模式的思考[J].外国语, 1996 (1) :1-3.

[4]谭秀梅, 任怀平.同构关系在英汉语篇中的衔接及其翻译转换[J].绥化学院学报, 2007, 27 (2) :35-36.

声声慢翻译全文 篇2

“互文性”又称“文本间性”、“文本互涉”或“文本互指性”。受到俄国学者巴赫金的启发,朱莉娅·克力斯蒂娃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互文性”这一术语。她认为,每个文本的外形都是用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任何一部作品里的符号都与未在作品中出现的其他符号相关联,任何文本都与别的文本相交织,每一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折射,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它们互相参照,彼此牵涉,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从而构成文本过去、现在、未来的庞大辐射体系和文学符号的演变过程。”(高路,高远,2003:83)许多学者如罗兰·巴特、德里达和哈提姆都对互文性理论进行了多层次的界定和分类。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互文性理论的提出,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活动”(秦文华,2002,54)。中国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丰富的互文性,互文性理论的提出要求译者将文本置于整个民族的文化、文学传统中加以思考,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蕴和内涵。本文拟从互文性的角度,探讨李清照《声声慢》一词中“雁”这一意象的翻译,从而进一步证明将互文性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从互文性角度对“雁”的几种英译的分析

(一)原文与译文

原文: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译文1

Myself, into woe, a flight of wild geese has thrown.But with them, very familiar I have grown.

——徐忠杰

译文2

I recognize the geese flying overhead:My old friends,

Bring not the old memories back!

——林语堂

译文3

Wild geese fly past, while I'm broken-hearted;But I recognize they are my old friends.

——杨宪益夫妇

译文4

It breaks my heart, alas,

To see the wild geese pass,

For they are my acquaintances of old.

——许渊冲

译文5

Overhead, a heart-rending line-

South-bound wild geese at morn

Yet old acquaintances of mine.

——朱纯深

译文6

Wild swam, my old acquaintance

migrate in echelon,

leaving me more forlorn.

——潘家云

译文7

A flock of wild geese flew past,

It hurts to hear them cry, though

We are old acquaintances.

——龚景浩

(二)原文中“雁”文化意象的互文分析

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互文指涉“雁”。首先,“雁”一词涉及到了不同作者不同作品间的互文。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雁”以其“秋雁南飞”的特性,触动文人的心弦,寄托着文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唐朝诗人赵嘏在《长安秋望》中写道:“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残星数点”和“长笛一声”里,雁与人都在塞边踯躅。更有欧阳修的“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杜甫的送别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亦唱道:“碧云天,黄草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点是离人泪”,则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为了千古绝唱。此外,刘禹锡的“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白居易的“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等等,都是以“雁”表达思乡之情的典范。此外,文人还常借雁叹孤寂。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以雁喻孤寂悲凉,令人不胜唏嘘。

其次,“雁”还涉及到了同一作者不同作品间的互文。在李清照的早期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作于李清照和赵明诚离别之后,词人利用鸿雁传书的雁这一意象表达了对丈夫的无限思念和无法派遣的孤独寂寞。在《声声慢》中,词人看到北雁南来,引起无限“伤心”,原来在北方时已是“旧时相识”,此时的“雁”,不只是指能够传书的鸿雁,还应暗喻北宋遗臣南渡之人,睹物思人,旧相识的鸿雁更加促起词人的感伤之情,对丈夫的怀念,对故土的怀念。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雁”一词既包含了同一词人不同作品之间的互文,也包含了不同词人和诗人不同作品的互文。这里,正是通过“雁”这一互文意象和其他意象的叠加,意境逐步沉郁,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女词人的孤独和哀怨之情。(张颖,2006:62—63)

(三)从互文性角度对不同译文的分析

正如舒奇志所言:“文化意象是文化记录的语言符号,它凝聚着人类的经验和智慧,是世界各民族观察、分析外部世界的心灵果实,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他文化结晶,它高度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舒奇志,2007:58)这里,词人李清照正是借助“雁”这一文化意象的互文性,表达了思念丈夫、思念家乡的感情和孤独落寞哀伤的情绪。在翻译时,译者要将这一互文性意象内涵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浸染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的读者看到“雁”很容易就能体会到其中的种种意蕴,但大部分浸染于英语文化中的读者仅凭借字面固有信息是很难体会到这种种意蕴的,因此,如何把这一互文意象传递给目的语读者对译者显然是一个考验。

在选取的七种译文中,徐忠杰、许渊冲、杨宪益夫妇和龚景浩不谋而和,都把“雁”译为“wild geese”,在未加任何注解的情况下,译文读者很难通过这“wild geese”一词联想到其中饱含的词人思念家乡、思念丈夫和孤独悲伤的情绪。此外,在英语文化里,“geese”还含有贬义色彩,指傻瓜笨蛋,这更和原文的意蕴相差甚远;而林语堂把“雁”译文“geese”,和前面译文大同小异,未能将“雁”的厚重文化意蕴传递出来,丧失了原文通过无数互文积淀的联想意义;潘家云将其译为“wildswans”,“swan”是天鹅,常让人联想到高贵典雅之美,对于西方读者来说,在缺少有关中国文化的互文背景知识的情况下,从“swan”一词他们是无法联想到思乡和悲伤的意蕴的;朱纯深将“雁”译为“a heart-rending line-South-bound wildgeese”,他在自己译文的脚注里解释道,“译文用了a heart-rending line,放在wild geese之前,意在暗指书信或诗的一行,再转为雁阵的‘—线,暗示雁过人去不见音信的孤独悲伤。”(朱纯深,2002:94),这一译法不仅指出了秋天北雁南飞的特点,并且“line”在这里一词双关,既指书信或诗的一行,也指雁阵的“—”线,这样处理使“雁”这个意象的通过互文积淀形成的深刻联想意义表达无遗,非常有创意。(郑恩岳,2003:4)

三、结语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及翻译 篇3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注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声声慢》的本色美 篇4

词有什么特点?“第一,词是一种都市的娱乐性的文学;第二,词是女性的软性的文学;第三,词是抒情细腻的文学;第四,词是感情低徊感伤的文学。当然这只是就词的本始面貌而言,也就是前人所谓词的本色而言,后来兴起的豪放词又当别论了。”当然,词与诗相比,还有许多的特点,例如与音乐的关系更密切,句子长短不齐等,但最主要的,就是以上几点。而李清照本人及其词在以上几个特点上的表现尤其突出。

限于篇幅,本文只谈《声声慢》的本色美的重要表现———语言的音乐性,并简单说说李清照。语言的音乐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叠词的运用,二是押韵。而本词的语言既有音乐性这一特点,又很好地同本词的情感特点及词的本色美统一起来。作者与词的本色美的关系表现为作者的身份地位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对《声声慢》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影响。

汉字是一种乐音文字,其语音本身就有音乐性,因为它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而每一个音节基本上都有一个元音。我们知道,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汉字有响亮的元音,再加上高低起伏的声调变化,所以一连串的汉字念起来,很像那宛转悠扬的歌声。中国人在南北朝时就发现了汉字的这一特点,所以当时的沈约提出了“四声八病”的说法,并把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最终促成了唐朝格律诗的出现。“诗歌”一词,本身就说明了诗与音乐的紧密联系。而词则被称为“诗余”“曲子词”,同样也表明了它同音乐的密切联系。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特别强调的就是词的音乐性。李清照的《词论》说,“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又特别强调了词与诗在音乐上的区别,即词更加注重音乐性。

恰当地运用叠词,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因为音乐是讲究节奏的,声音的重叠,自然地形成了节奏,也就具有了音乐性。押韵同样会形成节奏感,使音乐性更强。《声声慢》的叠词有“声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押韵的字有“觅”“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叠词多,并且基本上是句句押韵,音乐性是很强的。这种音乐性,显现了“词是一种都市的娱乐性的文学”这一特征,让人在品味鉴赏词所创造的优美意境的同时,还得到了一种优美的听觉享受。

应该说词这种文体都具有音乐性,但是由于《声声慢》的叠词特别多,押韵特别密,因此它的音乐的本色美这一特点就特别明显。不仅如此,《声声慢》的音乐美还同它的情感特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声声慢》的情感还是软性的,是低徊感伤的。凭我们的生活经验就可以知道,一个人在低徊感伤时,他的呼吸声调是比较低而且细小的,如果这样的情感出自一位感情丰富的女性,就会更加低而细小。这样的情感,显然不适合用嘴巴张得很大的开口呼韵母,而要用齐齿呼韵母。我们仔细看看,《声声慢》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和押韵的字“觅”“戚”“息”“急”“识”“积”“滴”都是齐齿呼韵母,特别能够表现女性那种低徊的感伤的。但是李清照早年所作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也是表现女性低徊感伤的,可是它押韵的字“秋”“舟”“楼”“流”“愁”“头”,却用的是开口呼韵母,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表达的是相思闲愁,虽然愁,却还有大雁寄锦书,有人分担,是“两处闲愁”。可是到了写作《声声慢》的晚年却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为个人而愁的,也有为家庭而愁的,还为国家而愁。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愁的程度要远超《一剪梅》。所以《声声慢》押韵的字是齐齿呼韵母,这是为了音乐美同它的情感特点的有机统一。

“文如其人”,李清照本人就是词本色美的代表。因为李清照本身就是一个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是一个温柔多情的女人,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由于遭受国破家亡、流落异乡的变故,李清照终于写出了她与词合二为一的能代表词的本色美的典范之作———《声声慢》。

《声声慢》的本色美 篇5

词有什么特点?“第一,词是一种都市的娱乐性的文学;第二,词是女性的软性的文学;第三,词是抒情细腻的文学;第四,词是感情低徊感伤的文学。当然这只是就词的本始面貌而言,也就是前人所谓词的本色而言,后来兴起的豪放词又当别论了。”当然,词与诗相比,还有许多的特点,例如与音乐的关系更密切,句子长短不齐等,但最主要的,就是以上几点。而李清照本人及其词在以上几个特点上的表现尤其突出。

限于篇幅,本文只谈《声声慢》的本色美的重要表现——语言的音乐性,并简单说说李清照。语言的音乐性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叠词的运用,二是押韵。而本词的语言既有音乐性这一特点,又很好地同本词的情感特点及词的本色美统一起来。作者与词的本色美的关系表现为作者的身份地位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对《声声慢》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影响。

汉字是一种乐音文字,其语音本身就有音乐性,因为它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而每一个音节基本上都有一个元音。我们知道,元音发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汉字有响亮的元音,再加上高低起伏的声调变化,所以一连串的汉字念起来,很像那宛转悠扬的歌声。中国人在南北朝时就发现了汉字的这一特点,所以当时的沈约提出了“四声八病”的说法,并把它运用到诗歌创作中,最终促成了唐朝格律诗的出现。“诗歌”一词,本身就说明了诗与音乐的紧密联系。而词则被称为“诗余”“曲子词”,同样也表明了它同音乐的密切联系。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特别强调的就是词的音乐性。李清照的《词论》说,“盖诗文分平仄,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又特别强调了词与诗在音乐上的区别,即词更加注重音乐性。

恰当地运用叠词,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因为音乐是讲究节奏的,声音的重叠,自然地形成了节奏,也就具有了音乐性。押韵同样会形成节奏感,使音乐性更强。《声声慢》的叠词有“声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押韵的字有“觅”“清”“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叠词多,并且基本上是句句押韵,音乐性是很强的。这种音乐性,显现了“词是一种都市的娱乐性的文学”这一特征,让人在品味鉴赏词所创造的优美意境的同时,还得到了一种优美的听觉享受。

应该说词这种文体都具有音乐性,但是由于《声声慢》的叠词特别多,押韵特别密,因此它的音乐的本色美这一特点就特别明显。不仅如此,《声声慢》的音乐美还同它的情感特点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声声慢》的情感还是软性的,是低徊感伤的。凭我们的生活经验就可以知道,一个人在低徊感伤时,他的呼吸声调是比较低而且细小的,如果这样的情感出自一位感情丰富的女性,就会更加低而细小。这样的情感,显然不适合用嘴巴张得很大的开口呼韵母,而要用齐齿呼韵母。我们仔细看看,《声声慢》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和押韵的字“觅”“戚”“息”“急”“识”“积”“滴”都是齐齿呼韵母,特别能够表现女性那种低徊的感伤的。但是李清照早年所作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也是表现女性低徊感伤的,可是它押韵的字“秋”“舟”“楼”“流”“愁”“头”,却用的是开口呼韵母,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表达的是相思闲愁,虽然愁,却还有大雁寄锦书,有人分担,是“两处闲愁”。可是到了写作《声声慢》的晚年却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有为个人而愁的,也有为家庭而愁的,还为国家而愁。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愁的程度要远超《一剪梅》。所以《声声慢》押韵的字是齐齿呼韵母,这是为了音乐美同它的情感特点的有机统一。

“文如其人”,李清照本人就是词本色美的代表。因为李清照本身就是一个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是一个温柔多情的女人,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由于遭受国破家亡、流落异乡的变故,李清照终于写出了她与词合二为一的能代表词的本色美的典范之作——《声声慢》。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的“词别是一家”这一板块,选择了四首婉约派词作,代表着一代文学之盛的宋词。在笔者看来,从“词是女性的软性的文学”这一角度去解读,则李清照的《声声慢》又是这四首词的代表。这是因为《声声慢》的感情更丰富细腻,也更女性化和软性化。李煜的身份是南唐皇帝,虽然在歌哭,可是其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感情深沉,如“一江春水向东流”;晏殊则是北宋的太平宰相,纯粹就是一个在外行走闯荡见多识广的男人,只是故意装出女人的腔调罢了,词的下片终于露出了他的本来面目,如“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山长水阔知何处”;柳永早年则是一介平民,多年怀才不遇,因仕途坎坷而抑郁感伤,经常出入秦楼楚馆,同那些歌妓混在一起,已经完全女性化了,所以写的《雨霖铃》,表达的是男女之间的离愁别绪,不过也还是有些男人味,眼中胸中,不单有自己,还有天地间广阔的世界,如“暮霭沉沉楚天阔”“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李清照才是一个纯粹的女人,是以女人的身份去书写女人独特的情怀,所以不用思考,只听听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声音,就知道那是女人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悲切切,抑郁感伤。

李清照《声声慢》词赏析 篇6

关键词 叠字 悲凄 渲染 乐章 美心声

宋词,和唐诗一样,都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现存二万首上下的宋词中,佳作无数,词人也不少,但出于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女词人却不多,能写出流芳之作的女词人更是凤毛麟角。无疑,李清照是杰出的。她用深厚的文学功力和女性特有的细腻敏锐的感受,为后世留下不少传世名篇。在现存二万首左右的宋词中,虽然不能说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最好,但可以说它是全宋词中屈指可数的最优秀的词篇之一。

一、叠字运用造出奇创意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回溯她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寻寻觅觅”,是说一起床便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想找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而“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一无所获,反被孤独寡欢的气氛所包围,感到“凄凄惨惨戚戚”。象这样使用叠字,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后世的词话家都赞赏她这样创造性地使用叠字,罗大經在《鹤林玉露》中说:“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徐釚的《词苑丛谈》中评道:“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二、层层渲染抒悲凄之情,

接下来一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说的是什么季节?一般人习惯用这句话来形容早春天气,李清照在这里写得却是秋天的早晨。朝阳初出,故曰“乍暖”;晓寒犹重,故曰“还寒”。“最难将息”是“最难调养、休息”的意思。此句与上文“寻寻觅觅”呼应,说明自己从一清早就不知如何是好。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

“雁过也"三句,是说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的“憔悴损”是指黄花而言,还是指人而言?正确的解释是指人。“黄花堆积”即菊花盛开,自己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

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三、以声摹情展乐章之美

综观李清照这首《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前人一致赞赏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么多的叠字,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言道:“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后来有不少词曲仿效这种写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胜而又自然生动。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照作词主张分辨五音,此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计五十七字,占全词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来表达忧郁惝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高明。

总而言之,李清照的这首《声声慢》是一篇言愁绝唱,凝聚着词人对北宋亡国、丈夫壮逝的幽愁暗恨和破碎心声,它的血泪交迸、感人至深之处,令注家甚至指认它是作者晚期的“悼亡之词”。它表现了一个女词人言必己出、多含妙悟的极其敏锐精致的语言感觉,简直可以看成一种深度生命体验和鲜活的语言学相融合的标本。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李清照《声声慢》两篇译作之比较 篇7

因为这首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许多译者试图将其译成其他文字。其中许渊冲先生的译作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英译版本,在一些专业翻译教材上也选录了这首译诗。许先生的译诗应该说是很出色的,相当传神地表达出原作者的那种孤苦无依、寂寞惆怅的心情。然而当我阅读了刊登在《中国翻译》2002年第三期上的朱纯深先生的译作后,就我个人感觉而言,朱先生的译作似乎更为出色一些,读来更能让读者立刻陷入原作所营造的那种孤独悲凉的气氛中,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下面,我试着将两位译者的译作就某些方面作一个比较,从而逐步发现两篇作品的不同之处。

《声声慢》首先,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其用字既非常本色自然,于舌齿音交切中传达出吞愁忍恨的苦涩,又富有层次感地展示一种绝望的精神状态,一种追求成空的人类悲剧体验的基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其平仄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寻寻觅觅”,声音从低升高,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徘徊的身影在眼前晃动———她在追寻什么呢?“冷冷清清”,声音由高而下,展现的是一幅冷清凄凉的景象———到处冷冷清清,毫无生气,她一无所获。“凄凄惨惨戚戚”声音又是一个从低到高,然后由高而下的转换,尤其到最后,声音越来越低,音节也越拉越长,使人有快要窒息的感觉,也再一次刻画了作者悲惨凄凉、寂寞惆怅的心绪。对这几句许渊冲先生的翻译是这样的: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傅浩先生在谈到他的译诗原则和方法时曾说过:“译诗的意义之准确不仅仅等于原诗散文释义的准确,它还应具备相应的有欣赏价值的诗的外形。”宋词的一大特点是,除了苏东坡的词体及其继承者以外,词中很少出现主语“我”。李清照这首词也一样,全篇没有出现一个“我”字。我认为这一点在翻译时应该被考虑到,因为这是作为一种抒情感怀的词风呈现的。在开篇这几句中,没有多余的一个字,只有十四个叠字,整齐精练。而在许先生的译作中则很难找到原作所含的这种感觉。译者对于叠词的工整性显然没有考虑周到,只是用两句话将原作的意思作了一个解释。主语“I”反复出现,这就失掉了原作中那种恍若隔世、空灵飘忽的感觉。接下来两句亦是如此,只是原作的释义,而并非好的翻译。诗的外形已先被破坏,更遑论声调、情感了。

而相同的几句话,朱纯深先生则是这样译的:

Searching, seeking, endlessly.

Alone, lonely,

Moody, gloomy.

我们不难发现朱纯深的译作确有其独到之处。首先,译文直接采用了动名词和形容词,从而避免了主语的出现,而保持了原诗形式的完整。其次,在翻译诗歌的时候,我们必须使用“和原著同样是最精练的语言,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同时又必须克服两个语言上的毛病:“一是语言的一般化,一是语言的庸俗化。”用“searching, seeking”表达“寻寻觅觅”我觉得是很贴切的。因为这种寻觅绝非当真要找什么失掉的东西,而是一种怅然若失、郁结心中的愁绪。“seek”和“search”本身就含有漫无目的找寻的意思,恰好符合词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相比之下“look for”的目的性就显得太强了。就“寻寻觅觅”而言,许译采用直接叙述的形式,既显得累赘,又无诗词语言的韵味,而朱译则只用两个词既简洁又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原诗的神韵。

《声声慢》这十四个字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其中包含两次声音从低到高,又从高到低的转变。许先生的翻译似乎没有很多的考虑到原诗的这种音乐性,读起来只感觉一个女子在淡淡地叙述她的忧伤:“I feel so sad, so drear,/So lonely, without cheer.”而朱纯深的翻译读起来却完全是另一种感觉,其第一句“Searching, seeking, endlessly”是一个声音由高到低的过程:寻寻觅觅,却什么也寻觅不到,心情也渐渐跌落,紧接着“Alone, lonely,/Moody, gloomy”又是一个从高到低的降调,尤其是“moody”和“gloomy”两个词如泣如诉,幽怨至极,真是形神兼备,妙不可言。所以我认为朱纯深的译作就开篇几句而言要明显地好于许渊冲的译作。

其次,有一处我觉得属于许渊冲的误译,而朱纯深先生则理解得较好。原词是这样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里存在着一个对于“憔悴损”的理解问题:究竟是“黄花”“憔悴损”,还是看花人“憔悴损”呢?根据唐圭璋先生主编的《唐宋词鉴赏辞典》介绍,此处应理解为作者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而不是菊花枯萎凋谢。对此,朱纯深是这样翻译的:

Massing chrysanthemums, everywhere;

Yet languid and grief-worn,

Who could be out there

Buoyant in gathering mood?

他在这里用“languid”和“grief-worn”形容作者因为忧伤过度而无精打采,应该说理解还是准确到位的。接下来的一句问句诉说了心中的无奈与惆怅。我以为这一段中最妙的一句翻译是第一句,译者使用了一个倒装,并且用一个逗号将其前后分开,这样的一个停顿就好似一个无声的叹息。“everywhere”既说明了菊花的状态,更将原作者那种无奈幽怨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用倒装将其放到最后可说是匠心独运。

在许渊冲的译作中是将“憔悴损”的主语处理成“黄花”。他的翻译是这样的:“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flowers,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Who will pick them up now?”我觉得这里的理解就有了偏差, 虽然一般读者在理解这几句话时都会由花及人, 联想到词人自己的境况, 但是我觉得终不如直接描绘出词人自身的情绪来得好。因为就整篇词的风格来看, 作者一直都在“直来直去, 了无假借”地抒情, 没有必要借用菊花比喻自己。

最后,就整首词的结尾作一比较,也就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一句反问句:这情形这光景(“这次第”),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的呢?诸如“怎生得黑”,“怎一个愁字了得”,都属当时口语。言已尽,愁难了,其言外之意,不言而喻,一句看似极平常的话,实际是词人的心碎之辞。其中的哀伤幽怨已达极致,要想翻译好实属不易。许先生的译文是这样的:“Oh,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Beyond belief!”我个人认为这句翻译的优点在于使用了反问句的形式,这和原文的形式是相符合的。但是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对原文那种欲说还休的极度忧伤表达得不够,除此之外,“这次第”,“怎一个”这两个词的意思也没有译出来。可以这样说,原作是欲说还休,但情绪的表达已经完结,而这句译文却没有表达出那种无言以继的无奈,情绪的渲染悄然而止。

再来看朱纯深的译文,这是我个人极喜欢的几句:

What a day,

How can you pack it away

In a single word

DISMAY?

“What a day,”一句感叹所表达出的情感正如“这次第”所感受的一样,而用“pack it away”表示一天将尽则更是绝妙。这一天从起床到黄昏,眼看一天即将过去,作者却始终沉浸在无尽的忧伤哀愁之中,那种无助、无奈、无言的情绪又怎是一个“single word DISMAY”所能包括的。整篇译文以“DISMAY?”结尾,读来让人意犹未尽,荡气回肠。词人似在置疑,似在哀叹,又似在幽怨,看似淡淡一笔,实则拨动读者心弦,让人难以释怀。这样的翻译处理就将原词所要表达的情绪恰如其分地抒发了出来,收到了神似的效果。

以上三处对比是我在阅读了李清照的原词和两篇译文之后得出的一些浅见,当然,两篇译作肯定是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两篇译作都是出色之作。

参考文献

[1]卞之琳, 叶水夫, 袁可嘉.艺术性翻译问题和诗歌翻译问题[M].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659-660.

[2]傅浩.我的译诗原则和方法及作为译者的修养[N].中华读书报, 2002-6-19 (24) .

声声慢原文赏析 篇8

宋代:张炎

秋高,光景奇绝,与姜白石垂虹夜游,同一清致也。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桃源忆故人(春愁)

宋代:郑域

东风料峭寒吹面。低下绣帘休卷。憔悴怕他春见。一任莺花怨。

新愁不受诗排遣。尘满玉毫金砚。若问此愁深浅。天阔浮云远。

鹧鸪天(癸酉吉阳用山谷韵)

宋代:胡铨

梦绕松江属玉飞。秋风莼美更鲈肥。不因入海求诗句,万里投荒亦岂宜。

声声慢教案 篇9

授课时间: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第一节 高二九班

课题章节:

必修四第二单元,《声声慢》,作者为李清照。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

领略李清照“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背诵;体味词的声律之美,品味李清照的语言风格,理解词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结合词人的生平经历,在词作中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方法:朗读、对比阅读、探究学习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世间有万般情感:快乐、欣喜、悲伤、忧愁„„

情感需要表达。音乐家,用声音来传递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画家用色彩来描绘心中的情感,于是有了梵高和他的《向日葵》。而诗人呢?用诗。词人呢?用词。于是就有了李清照和她的传世名篇《声声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婉约词名作《声声慢》,走进李清照和她的情感世界. 看看李清照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情感?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的?

二、朗诵感知。

自由朗诵,体会情感。

学生朗诵,正音 ;缓慢;低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家的朗诵水平真是一日千里啊。)

提问:词人在这首词中,写了一种什么情感?

齐读:就让我们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来传达女词人清照这种浓浓的哀愁吧。

三、具体分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投影)自庾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而词中句句皆现愁。——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词中句句皆现愁”,(分组讨论),你觉得哪句最能体现“愁”字?为什么?

要求:确定一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产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觅什么?往昔快乐生活,并不是生来如此孤独愁苦,她也有过快乐生活。《如梦令》:春游、饮酒。

结果如何?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为何要寻觅?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追忆往昔生活?说说生活体验。可以调换?不可以,感情逐层深入:动作——身体——心理 可以单字?叠字使情感更浓厚。

举例体会。“庭院深深深几许?”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

《听听那冷雨》“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 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投影)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朗读随机。

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为何喝酒? 借酒浇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不足为奇,与其它的不一样的地方,“淡酒”说明什么?愁浓。

词人浓烈的愁绪,本以为可以解酒来消除,但酒淡压不住愁浓啊,更何况在这样一个风急得傍晚。

联系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散步。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雁:急风、淡酒、浓愁的情境中,一群大雁给词人给人孤寂冷清之感。“旧相识”:曾经寄来丈夫赵明诚的信。《一剪梅》,而现在大雁虽在,而人已去。

岁月依然无情远去,抛下她一个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

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无人共摘:联系往昔生活,明诚插花清照发,小俩口恩爱非常。当日与之共同赏菊的良人已去。憔悴损的只是菊花么?更是词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妇,爱情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变化,国破家亡,良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愁绪无人倾诉时,再娇嫩的花也憔悴不堪了。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叶大。“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兼细雨:你的感受?傍晚、细雨打在梧桐树上。不是滴在树上,是滴在词人的心里啊。

小结:真是“句句皆现愁”啊。

四、体会意境。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在南宋,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秋风冷雨里,一位寡居的老人,无依无靠。她寻觅着往日的美好生活,但是遍寻不着,反而更添惆怅难耐。想凭借两盏淡酒浇去心中浓浓孤寂之愁,无奈敌不过冷冷秋风秋雨。看过去所见之景:是满地憔悴之菊,是哀戚的大雁,听到的是雨打梧桐,一滴一滴,声声滴在心里啊。这样画面,怎一个“冷清”可以形容;这样的浓愁。又岂是一个“愁”字就能说得清的!(朗读体会)

1、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

明确:情愁、家愁、国愁,愁愁似箭,钻入人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加深了理解后,再次自由朗读,根据我们刚刚对词的分析和理解来处理。(要求:提高)提示:除了语速舒缓外,也许我们还应该在个别字上面,加以重音、语调的处理,情感投入。(表扬)

五、写作方法指导练习

愁是抽象的情感。而词人李清照把抽象的愁化作了秋风冷雨,化作了两盏淡酒,化作了南飞的大雁,化作了满地的落菊,化作了梧桐和细雨„„把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具体的意象。

其实不仅是李清照,古往今来,很多词人都是如此传达他们的愁绪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问题:体会;回答分别是通过那些意象写愁的?写出了愁的量、形、重。

小结:抽象的愁通过意象一下子变得具体可感,愁托付给了一江春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黄梅雨„„

现实:联系我们自己。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也有万般情感,何不也用自己的生花妙笔,通过具体的意象去勾勒,去表达呢?也许一不小心,一个大文豪就诞生了。(练笔)

六、板书

情愁、家愁、国愁,愁愁似箭,钻入人心,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一篇:我的读书生涯作文600字下一篇:民主党派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