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的结构对作文的影响(通用12篇)
话题的结构对作文的影响
廖云武
话题作文从1999年一开始就呈现出她的强大的生机,既为考生所爱写,又为阅卷教师所乐见。无疑地说,话题作文从形式到内容都替学生打破了许多条条框框和瓶瓶罐罐,因而这几年高考,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作文这些优秀作文在审题,立意,内容,用语上都能给人耳目一新。每年的话题不一样,文章的审题,立意,内容也就不同。其间作怪的是话题的不同结构形式,也就是说,话题的结构对作文的影响很大。
一、话题的结构对高考作文的文体的影响。
一般地,词语的结构种类有如下几个:①同位结构,②主谓结构,③动宾结构,④并列结构,⑤偏正结构,⑥连谓结构,⑦兼语结构,⑧动补结构。其中结构④有主谓+主谓,动宾+动宾,偏正+偏正等类型;结构⑤有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等类型。这些结构形式的词语都可以作话题,另外还有的话题以复句形式的一部分来形成,也有的以词的形式形成。
那么,这些结构对作文文体有什么影响呢?(由于话题作文的形式在最近几年才时兴,出现的话题也不多,所以,举例时,也把非话题的作文或者文章拿来谈。打了的题目是今昔的有名的文章,或者是新版高一语文课本中口语、交际与写作里的题目或话题,以下不注)大致来说,同位结构多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一般是人名+称谓,或者是地名+称谓,宜写记人记事的文章,例如《西安这座城》,作者贾平凹围绕着西安的地理、人文、习俗等内容展开叙述,写了一篇有名的散文;《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作者根据李月华的事迹写了一篇记叙文。动词性结构(包括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连谓结构,兼语结构,动补结构,状语+动词形成的.偏正结构,动词+动词形成的并列结构)因谓语动词多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表明主语有什么情况发生或者处于什么状态之下,因而多适应写记叙文或散文,例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高考话题,)、《我想飞》(以上主谓结构),《俯视大地》、《望星空》(以上动宾结构),《写于深夜里》(动补结构),《河边漫步》、《一次尝试》(偏正结构),《邹忌讽齐王纳谏》(兼语结构)等都宜写记叙文或者说散文。定语+中心语式的偏正结构,由于中心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我表示某个人,某个物,某个事,某种情,因而也适宜写散文或记叙文例如“心灵的选择”(高考话题)、《难忘的一段假期生活》,这里的“选择”、“生活”标志着“事件”很适合写散文或记叙文。并列结构(除动词性词语+动词性词语之外)多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而成,要说清几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则首选议论文,例如“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简笔与繁笔》,要谈论清楚“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及“简笔”和“繁笔”各自的关系,则议论文是最佳文体。还有的以词的形式出现的话题,从词的构成上看,还可以划分其结构,但是在职
汉英两种语言在类型特征上有所差异, 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 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那么,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英语某些句法结构时, 是怎样受到母语类型特征的影响的?即在此过程中, 二语习得表现出何种规律性, 是怎样在从母语向目标语句法结构转换的并作出中介语判断的?
1 英汉类型特征差异比较
根据Li和Thompson (1976年) , 语言有四种类型:主语突出语言, 话题突出语言, 主语和话题都突出的语言, 主语和话题都不突出的语言[1]。在主语突出的语言中, 主—谓语法关系在句子结构中占据主要地位;在话题突出语言中, 话题—述题结构是句子的基本结构。
英语是主—谓突出的语言, 有动词屈折变化, 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 没有任何的动词屈折变化。汉语中的话题是相当自由的成分, 它需要很少或者根本不需要连接手段把它同其它成分连接起来。
根据Puskas (1997年) , 话题通常位于功能语类的指示语位置。一个话题投射, 或者是CD, 其中心语C有[topic]特征。不管是哪种情况, 由于要符合指示语—中心语一致关系, 投射的中心语都需要一个成分出现在其指示语位置。这一点就像英语中wh短语要移到有Q特征的C的指示语位置一样[2]。但是汉英的主要区别在于:[topic]是每个最大投射小句的必须成分, 而且没有屈折变化。但是, 英语中[topic]特征是可选择性的。这在Infl处可以通过主—谓一致关系的曲折变化来加以判断。在英语句子中, 只有当话题同下一句子中的空位同指时, 话题才有可能存在。如:
(1) Those booksi, I wouldn’t read (ti) even I have time!
汉语话题的特征是:可以没有上述衔接机制而引出一个新的指称, 从而导致了大量零成分的出现。在英语中汉语和宾语位置必须显性填充, 而汉语可以没有主语和宾语。例如:
(2) A:你读过这本书吗? (Have you ever read this book?)
B:e1读过e2。 (e1read e2)
(我们用“e”表示空语类;“t”表示语迹, 即成分移位后所留下的空位。)
在 (2) B中, 没有人称或数的屈折变化, 零主语pro可以是任何代词:你、我、他、她、它、我们、他们等。这样的零成分也可以叫作零NP前指替代法。当零成分位于主语的位置, 叫作零主语;当零成分在宾语的位置时, 叫作零宾语 (我们用标记top¢代表零话题) 。在 (2) B中, e1是零主语, e2是零宾语。汉语, 作为话题突出语言, 在三个句法位置允许零成分:零话题、零主语和零宾语[3]。但在英语中, 大多数情况下, 一个NP应该显性置于有时态标记的IP的指示语位置。只有在一些有限的语域中, 有时态的IP的指示语才可以为零成分。例如在非正式的口语交际中或日记上下文中[4], 可能会出现这种句法现象, 但这并不是英语的标准句法。例如:
(3) Got up, had a shower and went to the office.
英语的这种零主语现象在嵌入句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或者说, 当在小句前没有显性的CP, 或者主语是第二人称时, 这种零主语现象不可能出现。
(4) *After got up, had a shower;where did go after breakfast?
在正常的句法输出中, 英语不允许任何的零成分, 例如:
(5) A:要点什么吗?B:要。
(6) *A:want something?B:want.
Huang (1984) 认为, 汉语中的话题化是每个句子必须的特点, 话题是汉语中必须的成分, 因此经常会出现话题链的现象[5,6]。
(7) A:谁见了张三?B:top¢i李四说王五看见了ei。
(8) A.我告诉过李先生这件事。
B.李先生i, 这件事j, 我告诉过eiej。
C.这件事j, 李先生i, 我告诉过eiej。
在 (7) B中, 话题是“张三”, 这可以从 (7) A的问题很容易地推断出, 张三在 (7) B中是隐性的。“张三”和“topCi”形成了一个话题链。从 (8) 中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汉语句子允许多个话题结构, 而话题的顺序不定。从汉语话题结构在汉语中的必须特性来看, 我们可以认为, 即使是很简单的SVO句也是话题结构。
(9) A.张三认识李四=[topic张三I[eI认识李四]]。
B.a:你读过这本书吗?b:e读过e=[top¢i¢j[ei读过ej]]
汉语中的话题不需要有一个共指的空成分, 话题本身可以空缺, 只要在语篇中或者话语的上下文中的某处有一个先行词就可以, 这样话题可以得到判断。在汉语中所有的零成分是pro, 而不是语迹。英汉的类型区别使英语二语习得产生了许多带有汉语结构特点的过渡语结构。
2 零主句和零宾句结构———汉语类型特征对于L2英语句法发展的影响
英语是重句法的语言, 比较重视语法词序;而汉语是重语篇的语言, 看重语用词序。词序是英汉语在类型学上的重要反映之一[7]。作为一种话题突出的语言, 汉语是一种“省略参数”的语言, 允许各种各样的句法空缺位置;而英语是“非省略”语言, 不允许这样的空缺成分。省略参数变化对语法有很大影响, 大多数过渡结构中的零成分是话题突出语言的类型迁移影响的结果。
零主语结构可以表述为:S[top¢I[ti][commentVP]]。零主语前经常会有另一个成分。例如:
(10) 每天 (¢) 7点吃早饭。
(11) 北京 (¢) 下雪多。
(12) 这里 (¢) 不能停车。
(13) 这里 (¢) 正在下雨。
说汉语者会把母语中C是强[topic]特征迁移到二语语法中[8]。他们的英语语法会潜在地产生没有主语或宾语的句子, 但是当他们注意到英语用动词屈折变化时, 以汉语为母语者会意识到, 英语的Infl不允许零主语, 也就是说, 英语必须要有主语。动词的屈折变化包括时态、一致、系词和助动词的使用以及加do规则。因为零主语是不允许的, UG迫使说汉语者使用显性主语, 其中包括虚主语。同时, 二语学习者会在英语语法中受到汉语中C的强[topic]特征的迁移影响, 继续允许零宾语, 因为在英语中没有特定的标志说明零宾语是不允许的。
据观察, 在二语习得的早期阶段, 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并不产出像“are going”这样的零主语句, 但是, 助动词前有其它成分时, 他们经常会产出零主语句。这一点与xiao的数据分析不谋而合。根据xiao, 如果零主语是开头的话, 二语习得者会很容易判断出零主语的不合语法性;但当一些其它成分在句子开头位置时, 他们就很难判断了[9]。Xiao发现, 多数以汉语为母语的受试者认为像 (14a) 这样的句子不合语法, 而接受 (14b) 这样的句子。他们很愿意接受像 (15) 这样的句子 (“0/6”:分子代表认为句子是合语法的人数, 分母代表受试人数, 在后面的讨论会使用相同的标记) 。
(14) a.Is raining. (0/6)
b.It is raining. (6/6)
(15) a.Everyday eat breakfast. (5/6)
b.Beijing snows a lot. (6/6)
c.Chicago happened a big fire. (6/6)
d.Here cannot swim. (6/6)
Xiao发现在嵌入句中也有类似情况。当有曲折变化的动词在嵌入句开头时, 受试者不接受零主语, 当嵌入句的开头有其它成分时, 他们就接受零主语。例如:
(16) a.Feng Yi says failed the test. (1/6)
b.The teacher says that tomorrow must come early. (6/6) [8]
当以汉语为目标语者注意到陈述句不能以动词成分开头时, 他们就会假设, 至少有一个话题必须是显性的, 也就是说, 他们会开始认为, 英语比汉语使用更严格的话题链。了解汉语话题结构对于英语的迁移影响, 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区分句子的错误类型。在“This film must see as soon as possible”中, 许多人会认为句子的错误在于语态方面的错误选择。但是, 这种错误也有可能是汉语话题迁移的结果。所以, 此句可能会有两种解释:
[topThis filmj¢i[eImust see tjas soon as possible]]或者
[top¢j[This filmitjmust see tias soon as possible]]。
上述转换不是参数重置, 而是对英语话题结构的进一步限制。汉语学习者认为:“一个显性话题”假设必须重新修改为:至少有一个话题是显性的, 而且它必须约束最近的语迹。这可能是把显性话题变成了约束主语[8]。学习者会接受 (17) B:“a”和“b”, 但是不接受“c”。即使是在学习的高级阶段, 学习者会拒绝接受产出“b”和“c”, 但仍然认为“a”是目标语形式。L1的词汇和功能特征将会使L2受到迁移影响, 这种影响会一直延续到L2学习的高级阶段, 如:“Winter snows a lot in Kaifeng”。
(17) A:Have you read this book?
B:a.[¢jIi[tihave read tj]]
b.[this bookj¢i[tihave read tj]]
c.*[¢I¢j[tihave read tj]]
在学习者NMET2002的作文中, 我们发现许多像S[top¢I[ti]commentVP]这样的句子。
(18) a.Iftop¢I[ti]have park for entrance fee, was built big entrance, ¢was built high wall.
b.Iftop¢I[ti]have the entrance fee, top¢j[tj]must have the gate and wall.
c.Because the park is a place wheretop¢I[ti]is fell asleep.
d.Most of us don’t thinktop¢I[ti]is necessary, such as build gates and so on.
e.Fourty present thought that it should an entrance fee, so thattop¢I[ti]pay the garden worker and buy new flowers.
f.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top¢I[ti]shouldn’t be to high.
g.If ask the entrance fee, it will build the gate, the wall, iftop¢I top¢j[ti]do[tj]that, the city will effer.
从上述例句可以看出, 零主语经常出现在主句、表示条件和目的的状语从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表语从句中。在一些例句中, 零主语和零宾语会同时出现。
零宾语实际上是前文曾提到的话题。作为一种典型的话题突出语言, 在前文语篇提到此话题的情况下, 允许零宾语的出现。零宾语可以表述为:S[topic¢j[commentSVtj]]。
(19) Iftop¢j (es) do tj, it can effort the city’s sight. (NMET2002)
(20) Iftop¢j (es) not charge tj, people can get walk in the park when they after supper. (NMET2002)
我们发现, 在每年的NMET中, 零主语和零宾语的现象是一个很突出的文体特征。这里列举几例2001-2003年NMET中出现的零主语和零宾语的例子。
(21) a.Before reduced learning load, we have not time play
(NMET2001)
b.You can take 11 bus when go to school. (NMET2003)
c.Reason have two points. (NMET2002)
d.Most of us don’t think is necessary, such as build gates and so on.
(NMET2002)
e.You say wants to found a room. (NMET2003)
f.Every month can pay for 500?. (NMET2003)
g.In the room have everything. (NMET2003)
h.After get down, you can see the Jianxin Huawen school.
(NMET2003)
3 结语
L2英语学习者在习得过程中, 会受到汉语话题-述题类型特征的迁移影响, 而出现像零主语或零宾语句这样的过渡语句法结构。这一结构是汉语话题突出特点在中介语中的反映。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习得者, L2英语的习得过程实际上是对重语篇的汉语逐渐语法化的习得过程。正确理解和解释某些过渡结构产生的深层原因, 会帮助教师更好的纠正学习者的过渡语句子, 而对于其根源的了解也能帮助学习者正确掌握参数设置和恰当选择句法形式。
摘要:英汉语言在类型特征上有所不同, 突出表现在——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 而汉语是话题突出的语言。零主句或零宾句结构是L2英语受到汉语话题突出特点的迁移影响在中介语中的反映。正确理解和解释这一过渡结构产生的根源能帮助L2学习者正确设置参数和恰当选择句法形式。
关键词:话题,迁移,零主句,零宾句
参考文献
[1]Li, C.&Thompson, S.Subject and Topic:A New Typology[M].In Li, C. (ed.) :Subject and Topic.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6:457-461.
[2]Puskas, G.Focus and the CP domain[M].In L.Haegeman (ed.) :The New Comparative Syntax.London:Longman, 1997.
[3]Huang, J.Pro-drop in Chinese:A generalized control theory[M].In O Jaeggli&K.Safir (ed.) :The Null Subject Parameter.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9:185-187.
[4]Haegeman, L.Understood subjects in English diaries[J].Multilingua, 1990 (9) :157-159.
[5]Huang, C.T.On the distribution and reference of empty pronouns[J].Linguistic Inquiry, 1984 (15) :531-535.
[6]Tsao, F.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on Chinese: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nalysis[D].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77.
[7]Rutherford, W.Language typology and language transfer[M].In Gass, S.M.&Selinker, L. (ed.) :Language Transfer in Language Learning.Rowley, MA:Newbury House.1983:358-359.
[8]Hawkins, R.Second Language Syntax[M].Blackwell, 2001:217, 219, 220.
【关键词】电梯选型 电梯位置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35-01
一、电梯选型
1、电梯井道的尺寸、形状和布置等情况
2、机房的位置
3、电梯井深度以及顶层高度
现代房屋的结构高度不断增高,各个国家竞相比拼着第一高度建筑的奇迹,从原来的几十米高度到现在几百米高度甚至几千米。而曾经的电梯速度已经远远满足不了正常的使用要求,这就需要电梯的速度更快,还要满足人们称作电梯的舒适性。首先满足电梯速度就要求顶层与地层有一定的净空高度,底部的高度也是从安全性考虑。根据规范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 u 2f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
b)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 u2 f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1J2(m1。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不大于0.15 m,则悬挂曳引绳和它的附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
由以上规范条文可以看出,影响顶层净高度主要因素是轿厢的总高度,以日立电梯为例,轿厢尺寸1400mm×1350mm,要求井道尺寸1850mm×2000mm,与其他厂商轿厢尺寸比较类似,底部要求净空深度为1450mm。由于提升电梯速度的不同,导致要求顶部净空高度也不同,以日立HGE电梯来说,额定速度60m/min,顶层净空高度为4350mm,速度为90m/min,顶层净空高度为4450mm,而当速度达到105m/min时,顶层净空高度就达到4550mm。可见速度直接影响顶层净空高度,而往往由于设计原因,忽略了顶部的净空高度,而采用了建筑的标准层高导致电梯井道板顶净空无法满足电梯要求的净空高度。其导致的后果是电梯减小其理论的提升速度,或者返工,或是减一层的服务空间,这就造成的施工的返工及其他损失。有时由于私自加高电梯井道高度,导致结构整体位移出现异常,其造成的后果更是难以估量。因此电梯部分要从设计到施工严格把关,对结构的安全有着长远的意义。
电梯在尺寸的选择也影响结构的布置方案,井道必须要求楼板局部开洞,而为保证结构的合理性需要在井道四周加设边梁。对于框架结构由于井道可能是布置在一根框架柱边的,而由于框架柱随层高的变化可能截面尺寸发生变化,竖向截面是逐渐减小的,这就有可能导致井道的竖向尺寸不一致,容易出现上大下小或者局部出砍,这对于电梯的安全性是有很大影响的。有些框架或者高层结构电梯井道使用剪力墙做电梯井,墙体随高度的变化也逐渐变薄,有可能造成井道尺寸不同。因此,无论哪种结构都要保证井道内部的尺寸上下一致,外部由于人都是从每层来观看的,是不会察觉到尺寸的变化的。
二、电梯位置和结构形式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1、设计中电梯井道的结构形式的影响
电梯井道一般采用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用隔墙维护,四角加设构造柱。另一种是采用剪力墙形式,井道底部通道顶部,这两种结构形式各有利弊。
(1)第一种情况以构造柱形式井道结构,多数使用在多层框架结构中,其优点是不会影响整体框架的位移,由于多数情况商业电梯并不会在结构中对称布置,电梯如果采用刚度较大的结构形式会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刚度分配,进而影响结构的布置合理性。但这种结构形式需要做二次结构,补浇筑构造柱,还要浇筑电梯用圈梁,电梯所用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埋设轿厢轨道的预埋件,以及上部设备间的维护圈梁结构,这种做法比较费工。
(2)第二种情况是做剪力墙结构形式,其优点是竖向贯通而且刚度大,不需要加设多余圈梁,更有利于电梯机房设备的向下传力,由于自身刚度大,还有助于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有时也会对结构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例如有时工程会只配置一部电梯,或多部电梯但并没有以结构平面形式对称布置。对于剪力墙结构由于总体刚度较大,电梯井道的不对称布置对整体结构的位置影响较小,但是对于框架或者框剪结构来说,剪力墙的位置直接影响结构的刚度,刚度不均是位移角,位移比等都有可能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因此井道结构形式的选择对结构影响很大,同样井道的位置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设计中电梯井道的位置的影响
井道布置的原则是如果井道刚度较大应采用在结构平面上对称布置,但电梯井道不能对称布置或者只有一部电梯时,就要尽量减小刚度,尽可能减小结构的刚度不均带来的影响。
股权的高度集中不利于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影响公司绩效的改善和提高,必须积极采取措施降低股权集中度,使股权结构相对分散化。但由于我国的股市发展得还不够完善,也不能使股权结构过于分散,最好能建立适度的股权结构,存在相对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相互制衡的理想状态。合理配置股权,提高股权的流动性,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提高公司绩效才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了增强股权的流动性,优化上市公司
股权结构,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1. 减持国有股
2. 非流通股转转换的方式要多样化
3. 设置合理的法人股
(二) 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
股票作为一种稀缺资源,遵循供求关系,如果供不应求则价格会上涨,如果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跌。机构作为股票交易者,在短时间内会一直持有该股票不会轻易变化,因此会为公司传递良好的信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而且,机构投资者相比于社会个人股东更有能力关心自己所投资的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治理绩效,利用机构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广泛收集信息并派人参加股东大会等,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对中小股东和社会公众带来的不利因素。
( 三) 确立银行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地位
银行持股在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很普遍,也占很大的比例,这为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打下了基础。银行作为股东,会更有能力和责任去关心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治理绩效,如果公司经营出现问题,银行也将面临风险,因此银行和公司站在同一条船上。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银行作为股东会慎重考虑公司经营决策和理念,尽力改善和提高公司的绩效。银行对公司财务等信息也是了如指掌,会更有能力监督公司的管理层是否履行职责,将精力集中在公司的治理上。
( 四) 鼓励公司管理层和内部职工持股
为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提高公司绩效,可以适当地鼓励公司管理层和内部职工持股。管理层持有公司股份,相当于自己当老板,公司盈利越多,管理层获得的收益也越多,因此会激励管理层集中精力投入到公司的治理上。而且,内部职工持股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起到积极监督的作用,内部职工相对于外部股东来讲对公司的信息比较了解,比如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者风格以及财务信息。作为股东,内部职工不仅自己会努力工作提
升业绩,而且会监督其他职工和管理者。
( 五) 设置外资股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引入外资进入上市公司就显得十分必要。2002年11 月,我国颁布实施了《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外资具有收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的基本权利[9]。外资的进入,不仅能够制约国有股“一股独大”,间接维护了中小股东的权益,而且能够使国内上市公司与国外企业接轨,学习外国先进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方法,从而优化公司股权机制,提高上市公司绩效。
1998—年的模型中,从财政支出各项目的偏回归系数符号来看,只有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为正,系数值为0.0151,但在10%的水平下仍不显著。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非均衡增长之后,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三农理由、城市低保理由非常突出,加之这一时期我国密集出台了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制度改革,在“铁饭碗”已打破而未来的支出预期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保障责任,无论对于保持社会稳定还是经济可持续增长都具有积极作用。
但是,也正因为当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转型阶段,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保障力度有限,因而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还不是很显著。
与此相反,在1998—2003年期间,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系数均为负值;社会文教支出的影响不显著,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的影响显著。
鉴于当时主要是国家部委机关正在精简机构,而地方政府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并未有任何触动,各地方行政管理支出比重的增加不利于各省区的经济增长,是显而易见的。
社会文教支出比重的提高对各省区的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主要是由于社会文教支出的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偏低。
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为显著的负效应,主要是由于当时由政府牵头的经济建设支出以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南出海通道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这些项目因其扩大内需和促增长的效果具有迟滞性,非但没有在当期表现出来,反而挤出部分民间投资。
2008—2012年的模型中,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系数为0.3153,差不多是前一阶段的20倍,并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
这说明在此阶段,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的增加比前一阶段更能推动社会的公平和经济的增长。
这可能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较之前一阶段更加悬殊①,如再不加大社会保障支出的力度,反而可能损害经济效率,所以表面看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的增加与经济增长无关,实际上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在其他三类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已从前一阶段的显著为负变为微弱的正效应;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仍为负,且在统计上仍不显著;至于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则由前一阶段的显著为负变成了后一阶段的显著为正。
这说明这一阶段的经济建设支出对于“保增长”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说明社会文教支出结构不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脱节的状况仍未得到彻底的扭转。
那么,如何理解后一阶段的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的正向关系?笔者认为,虽然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张,甚至应该是有所下降的,但这并不排除在特殊时期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对规模出现反弹的可能。
比如,在国际金融危机这样的经济动荡时期,由于出口受阻,就业机会减少,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各地方的行政管理支出必定随之增加;而且越是经济低迷的时期,对于“三公消费”的制约也会相应放松,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政管理支出的反弹,从而与经济增长呈现出同向变化的关系。
五、政策倡议
两次金融危机期间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从显著到不显著的变化,说明在持续实行了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之后,各省区继续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效果已十分有限。
同时,对两次金融危机期间财政支出结构性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差异性表现的理由分析显示,今后应该把财政改革的重点转到稳步推进公共财政转型,努力实现公共财政均等化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上来。
(一)继续降低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优化其支出结构
为突出各类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在“十二五”期间,各类主体功能区的经济建设支出去向更应有所侧重。
农产品主产区应将财政性经济建设支出的重点放在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推动农业资本积累、变革农业经营方式、完善农产品流通体制等方面。
重点生态功能区则应将财政性经济建设支出的重点放在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推动形成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
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等城市化地区的财政性经济建设支出则应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完善、高效、区域一体和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网络。
(二)制约行政管理支出增速,提高其使用效率
要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机构及其人员编制;制定合理的行政经费开支标准,建立支出考核指标体系;严格制约会议数量和规模,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等一般性支出;制定行政事业单位房产和车辆经费的预算支出定额标准。
(三)优化社会文教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力度
在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性教育和科研支出增长应高于同期财政总支出增长。
在各种教育产品中,基础教育往往具有纯公共物品的特征,其教育经费应全部或绝大部分由国家承担,且向农村和落后地区倾斜;高等教育则更多地表现出准公共物品的特征,其教育费用也主要应由受教育者个人承担,财政只负担其部分经费。
在科研支出方面,基础科学研究具有纯公共物品的特征,其成果为社会所共享,其经费应全部或绝大部分由财政负担;应用性质的科学研究则是准公共物品,具有直接的经济应用价值,财政只可以负担其部分费用。
(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和使用效率
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使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好处。
参考文献:
[1]Barro, R. J. Inequality and Growth in a Panel of Countrie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990(5):5-32.
[2]Lin, Steven A. Y.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J].Applied Economics, 1994(26):83-94.
[3]Devearajian Shantayanan, Vinaya Swaroop, and Heng-fu Zou.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6(37):313-344.
[4]De Mello, Luiz R. Public Fnance,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Brazil[J].Applied Economics, 2002,34(15):1871-1883.
[5]Adewara Sunday Olabisi & Oloni, Elizabeth Funlayo.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Nigeria[J].Journal of Emerging Trends i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2012,3(4): 403-407.
[6]杨友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7]刘华,郭凯.地方政府行为、财政支出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J].南方金融,2009(2).
减振结构刚度特性对随机振动响应的影响
对典型的`减振结构建立等效的质量-刚度集中参数模型,推导在基础随机激励下该模型的振动响应谱解析公式,并对它们在不同刚度参数下的振动响应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质量和阻尼一定的情况下,减振结构的刚度越小,对高频的过滤作用越明显;无论系统或减振结构刚度如何变化,其位移响应谱总均方根值主要都集中在低频段,因此对于需严格控制线位移或角位移的系统,应重点考虑低频段减振问题.
作 者:陈颖 朱长春 王雄祥 周德惠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结构力学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刊 名: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年,卷(期):37(z1)分类号:O321关键词:随机振动 减振 响应谱
1 焊接缺陷的危害性
焊接工艺中, 焊接质量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而遭致破坏, 进而形成焊接缺陷。焊接缺陷具体的产生原因很复杂, 常见的有冶金、应力作用以及变形等。由这些原因所导致的焊接缺陷对结构强度的影响很大, 既会降低结构的承载力, 又会降低结构的稳定性, 影响结构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当应力作用、变形与焊接缺陷同时存在的时候, 焊接结构质量、强度所受到的影响与破坏将变得更大。为此, 在焊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好焊接缺陷。
鉴于焊接缺陷很容易在焊缝以及焊缝附近出现, 且这些地方都是结构拉伸残余力最大的地方, 所以在控制焊接缺陷时, 最主要的控制对象还是焊缝及其附近部位。分析焊接缺陷影响结构强度的原因, 发现其大多是因为缺陷的存在减小了结构承载力横截面的面积, 并且在缺陷地区形成了应力集中, 进而导致结构强度被削弱。总的来说, 焊接缺陷具有着极大的危害性, 它不仅影响焊接结构的强度, 使结构产生裂缝、咬边、气孔等, 还会降低结构的焊接质量, 破坏结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2 焊接缺陷引起应力集中的原因
结构或材料因为承载横截面面积突然发生变化, 导致横截面所受应力集中到局部区域, 导致局部应力增大的现象就叫做应力集中。对于焊接结构来说, 其在焊接过程中所产生的缺陷的形状不同, 那么所引起的结构横截面的变化程度自然也不相同, 这样一来, 因不同截面变化而导致的应力集中程度也会不同。以椭圆状的空洞焊接缺陷为例, 如果椭圆状的空洞缺陷逐渐变成裂纹状的缺陷之后, 该部分结构所受到的应力集中程度会变得更大, 应力集中现象也会变得更加严重。需要注意的是, 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种类很多, 常见的如气孔缺陷、裂纹缺陷、夹渣等等。如果这些缺陷在焊接结构中同时发生, 并且缺陷与缺陷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时, 缺陷是区域内, 结构所受到的应力集中程度最大。除此之外, 在焊接接头, 或者在焊缝位置也会产生应力集中。这些问题都会对结构强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3 焊接缺陷对焊接结构强度的影响
焊接缺陷会导致应力集中, 从而影响焊接结构的强度, 降低结构的稳定性。上述内容对焊接工艺中焊接缺陷的产生原因、产生部位以及危害性作了简要的分析, 现总结以往经验, 从结构脆性以及静载非脆性两个方面来论述焊接缺陷对结构强度的影响。详细如下:
3.1 焊接缺陷对结构静载非脆性破坏的影响
焊接工艺中, 焊接结构缺陷对结构静载非脆性破坏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 由于焊接材料多为金属材料, 其破坏形式大多为塑性断裂, 这时缺陷所引起的强度降低, 大致与它所造成承载截面积的减少成比例。在一般标准中, 允许焊缝中有个别的、不成串的或非密集型的气孔, 假如气孔截面总量只占工作截面的5%时, 气孔对屈服极限和抗拉强度极限的影响不大, 当出现成串气孔总截面超过焊缝截面2%时, 接头的强度极限急速降低。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焊接时保护气氛的中断, 使出现成串气孔的同时焊缝金属本身的机械性能下降。因此限制气孔量还能起到防止焊缝金属性能恶化的作用。焊缝表面或邻近表面的气孔要比深埋气孔更为危险, 成串或密集气孔要比单个气孔危险得多。
夹渣或夹杂物, 根据其截面积的大小成比例地降低材料的抗拉强度, 但对屈服强度的影响较小。这类缺陷的尺寸和形状对强度的影响较大, 单个的间断小球状夹渣或夹杂物并不比同样尺寸和形状的气孔危害大。直线排列的、细小的而且排列方向垂直于受力方向的连续夹渣是比较危险的。
几何形状造成的不连续性缺陷, 如咬边、焊缝成型不良或焊穿等不仅降低了构件的有效截面积, 而且会产生应力集中。当这些缺陷与结构中的高残余拉伸应力区或热影响区中粗大脆化晶粒区相重迭时, 往往会引发脆性不稳定扩展裂纹。
3.2 焊接缺陷对结构脆性破坏的影响
焊接结构经常会在有缺陷处或结构不连续处引发脆性断裂, 造成灾难性的破坏。一般认为, 结构中缺陷造成的应力集中越严重, 脆性断裂的危险越大。由于裂纹尖端的尖锐度比未焊透、未熔合、咬边和气孔等缺陷要尖锐得多, 所以裂纹危害最大。气孔和夹渣等体积类缺陷的存在量低于5%时, 如果结构的工作温度不低于材料的塑性-脆性转变温度, 它们对结构的安全是无害的。带裂纹的构件的临界温度要比含夹渣构件高得多。除用转变温度来衡量各种缺陷对脆性断裂的影响之外, 许多重要焊接结构都采用断裂力学作为评价的依据, 因为用断裂力学可以确定断裂应力和裂纹尺寸与断裂韧度之间的关系。
许多焊接结构的脆性断裂都是由微小的裂纹引发的, 在一般情况下, 由于小裂纹并未达到临界尺寸, 结构不会在运行后立即发生断裂。但是小的焊接缺陷和不连续很可能在使用期间出现稳定增长, 最后达到临界值, 而发生脆性断裂。所以在结构使用期间进行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和监测接近临界条件的缺陷, 是防止焊接结构脆性断裂最有效的措施。当焊接结构承受冲击或局部发生高应变和恶劣环境因素, 都容易使焊接缺陷引发脆性断裂。
结束语
随着焊接结构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 焊接缺陷的控制与避免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对焊接缺陷产生应力集中的原因, 以及焊接缺陷对结构静载非脆性破坏、脆性破坏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 旨在充分了解焊接缺陷对结构强度的影响与危害, 帮助相关工作者掌握各种焊接缺陷对结构稳定性、安全性的影响, 以期在日后的焊接工艺中, 相关工作者能准确把握焊接工艺, 严格焊接工艺标准与要求来焊接作业, 减少甚至避免焊接缺陷, 切实保证焊接结构的安全性。
摘要:建筑或机械行业中焊接结构的应用很广泛, 但同时因焊接不当或其他原因所造成的焊接缺陷也多, 这些缺陷的存在给焊接结构的强度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探讨焊接缺陷对结构强度的影响问题, 本文从焊接缺陷的原因入手, 对焊接工艺中因焊接缺陷而导致的问题进行分析, 最终得出相关结论, 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焊接缺陷,结构强度,影响
参考文献
[1]郑虹.焊接缺陷对结构强度的影响[J].中国设备工程, 2002 (05) .
[2]周瑾, 祁文军, 薛强.浅析应力集中对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影响[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0 (02) .
摘 要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效应的影响是很大的。本文基于此,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最后得到了一些结论和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效应 影响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成长,这些进展为改善我国的就业状况尤其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做出重要贡献[1]。
(一)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
据中国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9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第二产业投资101048亿元,增长23.2%;第三产业投资136401亿元,增长25.6%。
(二)研究假设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具有双重效应,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动是一个产业或行业的“创造与破坏”同时并存的过程,它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过程中新产业的产生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旧产业的衰退。无论新产业的产生还是旧产业的退都将伴随各产业之间的剧烈变动,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的重新配置与就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从而导致对就业派生需求的上;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中伴随的各产业剧烈变动乃至部分产业的衰退,会增加失业。因此,总体来看,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取决于二者的净效应。
我们用就业弹性这一指标来考察各产业的就业效应。就业弹性是衡量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长变化反映程度的指标,各产业的就业弹性则反映各产业增长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变化情况。
将产业结构变动分解为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两指标。在中国,虽然第三产业的资本劳动比大大低于第二产业,在转型期表现为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高,是未来增加就业的主渠道,但考虑到中国工业化尚未完成。未来仍将继续完成新型工业化的目标,加之我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大,发展基础好,吸纳就业的稳定性較强。因此,第二产业发展对就业的积极影响不容忽视。
假定第二、三产业相对集中在城镇,劳动力可以在一、二、三产业之间自由流动,第二、三产业劳动报酬收敛,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并假定劳动力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的差异导致劳动力的转移。
考虑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我们建立包括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人数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式(1)中,L、STRE、STRK分别表示劳动就业人数、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α、β表示系数,a为常数。由于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指数形式,所以我们对式(1)两边取对数,得到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之间的对数方程:
在式(2)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方程为:
在式(3)中,a为常数,b1,b2:表示系数,e为随机误差。
可以用Eview计算软件对方程(3)进行估计与检验,可以得到某一时间段某个地区的回归模型。
我们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历年值,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最后得出了以下:(1)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已经达到饱和,并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仍有一定空间,第三产业也已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2)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即产业构演进升级拉动就业增加,产业结构变动速度抑制就业增加。(3)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产业结构变动速度相比对我国的就业有更为显著的影响;(4)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我国的影响具有地区差异性。这个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
二、结论与启示
首先我国在选择技术发展路径时,应适应利符合中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兼顾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刑产业的发展,尽可能地发挥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人力发展第二、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增加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过人力发展第二产业,以补偿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就业的作用。其次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就业匹配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参考文献:
[1]梁向东,殷允杰.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之就业效应的分析.生产力研究.2005.9.
[2]http://www.stats.gov.cn/index.htm.
[3]蒲艳萍.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统计与决策.2008.7:112-114.
[4]齐超.制度含义及其本质之我见.税务与经济.2009(3).
[5]焦艳.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效应的显著性分析.现代商业.2007:47.
[6]刘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就业效应的实例分析.
傍晚,闲来无事,便刷微博玩,看到一则消息:雅安天全县的小睿收到了刘亦菲送出的大象“梦想”,觉得很可爱。之后,小睿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当一名科学家,研究抗病毒的药物,人类就能长寿了。她悄悄告诉记者,自己已存了好久,终于存到十几块钱,准备买新文具考试用。
最后一句话着实震撼了我,让我陷入了沉思。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却与我差异如此之大!我们似乎总有很多钱,可这些经历了地震的家庭。十几块钱要存好久,照片中的小女孩,笑容是多么地灿烂,一手捧着小象,一手托着几个硬币,表情里流露出珍惜与满足。
而我们呢?十块多钱已经不当回事了吧!看到这些话语,句句扎心,因此,我决定,节俭!
更令我震惊的是女孩的梦想,生活如此艰辛困苦的女孩,她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而是让大家长寿,多么天真,多么质朴,同时,又是那么的伟大!
如今,问起梦想,大伙儿都希望自身能更好,很少是为了大家吧!
这则消息,对我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于引人深省。以前,我是大手大脚花钱,买的还都是不实用的东西,而现在买东西前,我会考虑需不需要。我深知雅安有不少与我同龄的人,他们生活节俭,我节约下来的钱可以捐给他们,来圆他们一个简单、美好的梦想!
受女孩的影响,我有了一个梦想,但这也只是梦想:愿天下无穷富之分,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若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弱势群体,便能圆他们一个梦,帮他们完成心愿!
银行会计
[摘要]80年代、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信息和知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跨国投资越来越多,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知识化、信息化已成为现代企业集团创新的管理理念,这一理念首先冲击着企业的组织
结构,使其由传统的金字塔型转向扁平形、网状型甚至无中心的组织形式。这种以分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形式给管理会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并促进着管理会计研究向新的方向发展。
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重大变化,西方大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经历了早期的全面质量管理、柔性制造和标竿管理等提高生产效率的措施后,近年来将改革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组织结构方面。其表现为,企业各部门功能开始融合、交叉现象产生,如制造部门可能兼有直销、会计与财务的功能,销售部门兼有市场调查、会计、财务、工程技术的功能等;此外,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日益提高,还使得企业上下级之间、多功能部门之间,以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便捷,企业适应环境的应变性和灵活性大大提高。此时,管理会计适应企业组织结构变化,反映得最为敏感,其传统的内容、职能与作用等均发生了新的变革和创新。本文拟就企业组织结构变化可能会对管理会计研究产生的新变化作一粗略的探讨讼。
一、组织结构变迁对管理会计的影晌
过去10多年中,西方大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市场增长缓慢;其次是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再次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许多企业从实践中体会到,速度、创新和知识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今天高度竞争和技术驱动的环境中,限制企业增长和战略成功的稀缺资源不是资本而是专业化的知识和专长以及蕴藏在企业中的组织能力。换言之,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必须从资源分配、管理层次的设置、决策程序和部门间关系等多个方面对原有组织模式进行构造。尽管企业的组织变革各有侧重、具体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出西方大企业的组织变革呈现出一种共有的趋势,存在了60多年被几乎所有大企业采用的事业部制的组织模式正在被一种新型的组织模式所取代,这种组织模式称之为扁平化网络组织或N型组织。
进入90年代以来,这种以减少企业管理层、强化分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组织形式变革更为激烈。英国电讯公司的管理层次由12层减为6层,在1992和1993年两年申,该公司已经解雇900名高级管理人员和5000名中级管理人员;1994年3月,该公司又宣布裁减35名年薪在5万到iO万英镑的高级主管。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管理层次也由9层减为4层,公司的高级经理从700名减少到400名,总公司的管理人员由原来的2100人减少到1000人。德国大众汽车制造公司从1992年到1995年,不仅取消了过去分6级的管理层次,而且管理人员也由1000人减少到800人。管理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就业机会消失最多的是中层管理人员的职位,这实质上是组织扁平化趋势的必然结果。
这种新的组织模式与事业部制相比,其组织结构单元和单元之间的关系类似一个网络,所以这种新企业组织称为扁平化网络组织或N型组织。从总体上看,它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的创新经营单位组成的彼此有紧密纵横联系的网络,其主要特点是:
1.分散性。它不是几个或十几个大的战略经营单位的结合,而是由为数众多的小规模经营单元构成的企业联邦,这些经营单元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这种模式减少了基层单位对企业或对总公司在技术、财务和人力等方面的依赖性,基层企业的权力和责任大大增强,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基层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特征使管理会计研究一改过去面向少数公司开发局部服务的特点,而转向研究整个企业集团的管理会计问题。
2.创新性。随着这种组织形式而导致的基层企业权力和责任的增大,需要促进其对本单位的经营绩效负责。因此,基层经理从其传统的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创新活动的主要发起人,为公司创造和追求新的发展机会;中层经理不再是完全扮演控制角色,相反变成了对基层经理关键的资源,辅导和支持他们的工作。此时的最高管理层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驱动创新过程。创新活动己由过去少数高层管理人员推动转变为企业基层人员的重要职责,创新活动遍及企业的各个角落。适应不断创新的企业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应强化方法问题的研究,必须借助于规范的手段将实证的管理会计结果总结、提炼和升华出来。
3.高效性。在这种组织形式下,行政管理和辅助职能部门十分简练,基层有必要的经营自主权,通常采用柔
关键词:资产质量 融资结构 影响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043-03
一、资产质量定义
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备条件,资产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兴衰和成败。截至目前为止,资产质量还没有确切定义。王生兵、谢静(2000)提出资产质量是企业资产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综合水平。资产的盈利性是指资产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大小。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周转能力,其核心是变现能力。资产的安全性是指资产盈利和流动的不确定程度。李树华、陈征宇(2000)提出,资产的实质是可以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一特征是确认资产的最重要标准。从理论上讲,三年以上应收账款、待处理财产净损失、待摊费用及递延资产的经济实质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或者其效用潜力已经消失,应将其作为调整项目。张新民等(2003)指出,资产质量是特定资产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观点关注的角度不同,王生兵关注资产的盈利能力、流动能力和安全能力,李树华关注资产的未来经济效益,张新民关注资产的变现能力、利用效率和与其他组合增值的能力等。每个观点各有侧重,并不能全面地概括资产质量,因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企业的资产不但具有单一资产的物理特性,同时也具有作为企业整体资产的系统特性,因此,资产质量包括资产的物理质量和资产的系统质量,资产的物理质量是通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新旧程度等表现出来。在描述一项具体资产的质量时,资产的物理质量尤为重要。资产的系统质量是指在企业整体系统中发挥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先进质量和盈利质量(现在盈利质量和未来盈利质量、单一盈利质量和与其他资产组合的盈利质量)等方面。从财务角度考察资产质量,更关注后者,即资产的系统质量。
二、资产质量特征
根据资产质量的定义,可以看出资产质量的特征,主要包括存在性、先进性、收益性和变现性四大特征。
资产的存在性是指符合资产定义的资产是否真实客观的存在。因为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资产的会计存在属性和实际存在属性有差别。例如,变质的存货,企业的会计账目上还反映其存在,而实质上对企业的经营已经不存在。从财务角度考虑,只有存在的资产才有意义。
资产的先进性是指存在资产的更新度和周转度。主要指固定资产的更新状况和流动资产的周转情况。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资产也面临着快节奏的更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流动资产则面临着周转速度问题,流动过缓的资产则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资产的先进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的更新度和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更新度高和周转速度快的资产则代表资产的先进性好。
资产的收益性是指资产的收益能力特征,包括现在的收益能力和未来的收益能力,以及和其他资产组合的收益能力。资产的收益性即盈利能力要从资产的整体来看,不仅面对现在,更要面向未来;不单考察单一资产,还要考察企业整体资产的盈利能力,才能综合判断企业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
资产的变现性是指具有物理形态的资产通过交换能够直接转换为现金的属性。
资产的特征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联系。资产的存在性是先进性、盈利性和变现性的前提,先进性是盈利能力的前提,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资产的变现能力。因此,衡量企业资产质量,要进行综合分析,从多角度进行衡量。
三、融资结构定义和理论
融资结构主要也称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的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不同比例的组合。债务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和公司债券等融资渠道;权益融资包括留存利润融资和股权融资,而股权融资主要是指股票的初次发行、配股和增发。
关于融资结构的理论,主要有旧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旧资本结构理论包括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传统资本结构理论包括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包括MM理论和权衡理论。新资本结构理论包括激励理论、信号理论和控制理论。
四、资产质量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
1.资产收益性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资产收益性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主要依据权衡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融资结构权衡理论放松了MM理论关于无破产风险的假设,在考虑负债带来的减税利益的同时,引入了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对资本结构形成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在负债的税收利益和财务拮据成本之间存在着一种权衡(trade-off),当两者之间的权衡使总成本最低时,就是最优资本结构。根据权衡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资产收益性大,则公司破产风险就小,财务拮据成本就小,进而可以使得企业负债的承受力向右延伸,即可以承受较大的资产负债率,预期资产收益性与资产负债率是正的相关关系。
融资优序理论是Myers和Majluf于1984年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企业在融资时首先偏好内部融资,因为筹集这些资金不会传送任何可能降低股票价格的逆向信号;当企业需要外部资金时首先会发行债券,股票发行只是放在最后关头,这个优先次序的产生是因为债券的发行不可能被投资者理解为一种坏预兆。如果企业内部人比投资者拥有较多的企业资产价值的相关信息,则股东权益被低估时,经理是不愿意发行股票进行项目筹资的(假设经理的行为是为了满足现有股东价值最大化),只有在股票价格高估时才愿意发行股票。投资者意识到这种情况的存在,因此,认为股权融资是不好的信息,将会降低股票的价格,这是经理不愿看到的。因此,在面临项目融资问题时,企业更喜欢采取内部融资或无风险举债融资或非高风险债券融资,而不采取发行股票融资,即融资优序理论。根据该理论,企业再融资时,首先考虑内部融资即保留盈余,然后才采用外源融资。对于盈利能力强的企业而言,会存在更多的保留盈余,相应它的外源融资需求就少。由此可以看出,资产收益性强的企业,其负债比率较低,除非在其项目需求的融资很大时,内源融资不够,需要进行外源融资,首先是负债融资,负债比率有所提高。即资产收益性与企业负债比率是负相关关系。
由上述分析知道,如果资产收益性与企业负债比率是正相关关系,则支持权衡理论,否则支持融资优序理论。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中,陆正飞、辛宇(1998)、吕长江、韩慧博(2001)研究发现,企业的获利能力与负债率负相关;冯根福、吴林江、刘世彦(2000)等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本结构形成的可能因素加以实证检验和分析,研究发现企业盈利能力对与其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负债与资产负债是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洪锡熙、沈艺峰(2000)以1995年-1997年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21家工业类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盈利能力与企业负债比例存在正相关关系。可见,在我国资产收益性对负债比率的影响并不存在一致的结果。主要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不同的学者采用的样本不同;二是盈利能力对杠杆的影响不是单独作用,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许多学者并没有对样本进行细分,以区别不同盈利能力、不同规模等进行分析;三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在不断完善,特别是债券市场不发达,导致许多企业融资偏向于股权融资。
2.资产变现性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资产变现性对融资结构影响的理论依据主要是信号理论和Myers的模型。将不对称信息理论较早地引入到资本结构的研究中来是Ross(1977)。Ross在MM定理的基础上放松了完全充分信息假定,运用了全新的分析方法,得到了与MM定理完全不同的结果。他认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者一般只能从企业公布的信息如财务报表等来了解、评价企业的市场价值及发展前景。而企业的资本结构的变动情况就是其中的一个信号机制。经理人通过企业资本结构在Ross模型中,每个经理均了解其企业收益的真实分布,而外部的投资者则不知道。由于破产的概率与企业的质量负相关而与负债水平正相关,所以外部投资者把较高的负债水平视为高质量企业的一个信号。也就是说,低质量的企业无法通过发行更多的债务来模仿高质量的企业,因为同等条件下,低质量企业的边际预期破产成本较高。企业质量的高低是通过资产质量的高低得到体现,资产收益性、资产变现性等都是资产质量的重要表现,具体到资产变现性,主要指企业资产能够在短时间内以不低于资产实际价值的价格出售的能力(Keynes,1930)。资产变现性好,则资产售出的价格越接近其内含价值,企业面临破产时,其破产成本就小,对负债的偿还能力就强。因此,企业可以利用较高的负债水平来传递企业资产质量好坏的信息,即资产变现性与资产负债率是正向相关关系。
HarrisandRaviv(1990)在其model中得出,清算价值和资产负债率是正相关关系。在其模型中,资产负债率可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投资者可以利用负债信息对公司经营策略在必要时进行决定,特别是公司有违约情况时,投资者权衡违约清算成本和继续经营的潜在收益。随着资产变现性提高,违约成本下降,投资者可以利用负债信息来获得公司质量的信息。可以看出,资产变现能力高起到了对负债的担保作用,即资产变现性和资产负债比率是正向相关关系。
滑移隔震系统[1]设置在基础底部,核心为滑移元件和限位元件。滑移元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在地震力作用下,基础与地基土之间发生相对滑移运动,这种相对运动能有效地限制地震力向基础和上部结构传递。发生相对滑移后,为有效地控制滑移变形量并解决变形复位问题,需要设置限位元件,保证地震力及风荷载等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位移满足规范要求。限位元件由柔性材料组成,还能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另外,这种隔震系统施工方便、受损构件易替换,并且隔震效果受地面频率特性的影响较小,可避免结构发生共振,具有其他橡胶垫隔震所没有的优点。
本文分析滑移隔震系统运用于不同刚度的结构时,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滑移隔震结构的影响,并研究频域内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下滑移隔震结构的分析方法。
1滑移隔震结构的运动方程
滑移隔震结构的摩擦力模型[2]采用连续型,滑移隔震结构计算模型如图1所示,基础为刚性基础,底部设带有限位装置的滑移隔震系统。假定地基土是均质连续的,以下为基岩,上部结构和隔震层的刚度与阻尼为线弹性变化。考虑地基土动力刚度的频变特性,采用复阻尼理论,分别建立上部结构和地基土对基础—土交界面上离散节点的动力平衡,形成整个系统在频域内的运动方程。分别为[3]:
上部结构的运动方程:
[K(1+i2ξs)-ω2M]{u
基础的运动方程:
[kg(1+i2ξg)+S
滑移隔震体系的运动方程:
[kg(1+i2ξg)+kn(1+i2ξs)-ω2mg]u
其中,K,M分别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质量矩阵;kg,kn分别为滑移隔震层限位器和上部结构的刚度,N/m;{u
2算例分析
计算中采用刚度不同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1的层间刚度为6.808×109 N/m,结构2的层间刚度为3.404×109 N/m,两个结构均为八层框架,单层质量=3.465×106 kg;ξ=0.05。
计算假定地基土厚度为30 m,均质连续,以下为基岩(ξ=0),基岩密度2 650 kg/m3,泊松比0.3,计算针对不同的地基土剪切波速和阻尼比,地震波的模拟选用El-Centro波位移谱。滑移隔震系统由滑移元件与橡胶支座组合,该限位器刚度为1.702×108 N/m,隔震层质量3.465×106 kg,摩擦系数为0.08。
1)不同结构采取滑移隔震前后的地震响应。
在不同地基土条件下,两种结构滑移隔震前后以及是否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Structure-Soil Interaction)时El-Centro波激励下地震反应分析比较如图2~图5所示(0表示隔震层,-1表示基础)。由图2,图3得知,滑移隔震结构能有效地减小结构最大层间剪力,对小刚度结构采取滑移隔震结构后最大层间剪力的降幅为69.31%,而对大刚度结构的降幅可达70.17%;也就是说,相互作用对滑移隔震结构的影响仍与上部结构刚度呈正向变化。由图4,图5可知,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同样使滑移隔震结构的振动周期变长,而顶层相对于基底的位移也有所减小。
2)不同地基土条件下采取滑移隔震前后的地震响应。
图6,图7分别描述了八种地基土条件下两种结构在滑移隔震前后顶层最大层间剪力以及隔震层最大滑移量随地基土刚度的变化规律,由图6,图7可知,滑移隔震结构的最大层间剪力随地基土刚度的增加而增加,相互作用对滑移隔震效果与地基土刚度和上部结构刚度成正比。
3结语
本文采用子结构法,建立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下滑移隔震结构在频域内的运动方程,对比分析了不同刚度的两种结构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下的地震响应,总结了不同的地基土刚度对滑移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结论如下:
1)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下,滑移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层间反应减小,楼层位移增大,振动周期延长,振动模态不同,层间位移沿楼层呈锯齿状分布,以及隔震层滑移量大幅减小,且相互作用程度与地基土刚度成反比,而与上部结构刚度成正比。另外,相互作用也降低了滑移隔震的隔震效果。
2)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大刚度滑移隔震结构的影响较小,而对于刚度较小的结构则影响较大。采用滑移隔震可有效的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
3)设置了滑移隔震结构的楼层位移总是大于未设置隔震的结构,且结构的层间位移与限位器刚度成反比,隔震层位移也与限位器刚度成反比。相反,隔震结构的基底位移和结构层间位移效应与限位器刚度成正比变化,限位刚度降低时,相互作用的影响随之减弱。
参考文献
[1]万歌.基底滑移隔震及其与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混合控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2.
[2]傅铁铭,熊建国.弹性动力问题中域外源点边界元法的数值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4,14(2):53-60.
[3]瓦尔夫J.P.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话题的结构对作文的影响】推荐阅读:
纵向力对货车车体结构的影响分析09-22
焙烧对蒙脱石晶体结构和物化性能的影响10-26
对高三的话题态度作文07-14
以妈妈对你的爱为话题的作文09-18
对办事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09-12
对机械结构设计分析06-13
《作文的构思与结构》的教学反思10-04
五年级话题作文以月亮为话题的作文700字07-16
以渴望为话题的初中作文650字_话题作文09-25
迷茫话题的作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