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党建工作制度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司党建工作制度

公司党建工作制度 篇1

为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畅通上下沟通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服务群众中的核心作用和模范作用,现就加强党员议事会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党群议事会的工作职责党员议事会属无偿服务性质的组织,其主要职责是民主协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具体包括:

1、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2、商议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确定工作事项的具体措施,以及其他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事务等有关问题。

3、商议群众信访来访等事项,畅通上下沟通渠道;对本单位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并提出工作建议。

4、通过单位党组织,加强与上级党组织的联系,及时反映党员群众的意愿和基层党组织无力解决的有关问题。

二、党群议事会成员的组成

党员议事会公司党总支领导下开展工作,一般由10名左右党员群众组成。议事会成员必须政治素质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责任心强,热心党的工作和社会工作,有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有一定党的议事协调能力、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能正确反映党员和群众的意愿;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议事会成员要具有广泛性,应含党总支和党支部组织负责人等。

三、党员议事会的工作机制

1.议题产生

⑴各党支部要设立“议事箱”、“议事栏”,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收集整理,及时全面地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⑵班子成员在平时工作中要加强与群众的交流沟通,掌握情况;对本单位重大事项及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党组织要主动向议事会提出。

⑶由议事会成员担任舆情信息员,承担起舆情和群众议事信息收集工作,再交由议事会讨论。

2.议事规则

⑴时间要求:党员议事会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遇到特殊情况可临时增加会议。

⑵会前准备:①由党总支在归纳、整理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对照当年工作计划和三年工作规划提出议题,特殊议题可临时增加。

②党总支于会前一周将议事内容、议事时间、地点以书面或其他形式通知议事会成员。

③议事会成员在接到议题后要围绕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或建议。

公司党建工作制度 篇2

公司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 厂房10000平方米, 有20000吨库容的原粮仓库, 有日产250吨的PLC电脑控制全自动面粉生产线, 小麦年处理能力90000吨, 有8条日产能20吨方便食品 (方便面) 生产线。公司年营业销售收入达到9000多万元, 年利税260多万元。

公司长期遵循“遵纪守法、信誉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 常年坚持在员工中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每年年初, 公司就安排好全年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指定专人负责, 每季度一次全体人员集中学习普及法律宣传, 在学习落实《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同时, 公司重点组织学习、贯彻了《食品安全法》及食品生产执行标准。组织员工重点学习贯彻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内容, 长期坚持组织员工学习“食品卫生、生产场所卫生、从业人员卫生”等内容。公司在日常生产管理中, 严格遵照法律及制度规定检查落实, 坚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让每一位员工切实做到“做好天下健康面, 为千万百姓谋口福。”

由于公司致力于“以质量信誉求生存, 制度化管理谋发展”的管理理念, 重视法制宣传, 狠抓制度建设, 从根本上提升了员工法制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 公司业务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多年来连续获得工商部门“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 2012年“穗丰”图形商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2013年通过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评定, 被评为广东省诚信守法示范企业。

公司党建工作制度 篇3

1领导机制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重在建设,贵在落实。“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能否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开展的扎实有效,是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问题,这就必须建立与企业领导机制和经营机制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靠领导机制保证落实。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正确处理“各职能关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创新的前提和保证。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采取双向进入的办法,党组织领导人参与管理,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要求,形成党政工团真正齐抓共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政工格局,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力度、广度和深度更加强化。在进行公司制改造时,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双重责任”的思路,党委书记任副经理,经理任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兼纪委书记。既形成了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两位一体,确保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坚持在调整行政机构的同时调整党的组织设置,新建行政机构的同时建立党的组织,配备行政干部的同时配备党务工作干部的“三同时”原则,成立基层党支部,党小组,使党的各级组织健全,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在具体工作中,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牢固树立为经济工作服务意识,把为企业经营工作服务作为党务工作的中心任务,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党委工作“六要工作法”,即坚持在思想上要明确,时间上要让路,精力上要保障,工作上要配合,行动上要支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争创“十个第一”(产量、质量、安全、工效、成本、科技、服务、效益、环境、作风)活动,体现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发挥了党的政治优势。

2方式方法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与生产劳动中的工具、过河时的桥和船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同样的条件下,方式方法得当,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方式方法不得当,那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获。思想政治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在方式方法上不断创新。在坚持传统做法的同时,针对上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及企业实际,在这方面做有益探索,收到明显的效果,具体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的同时,制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划,在签定经济责任书的同时,签定了思想政治工作责任书,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并将思想政治工作任务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经济挂钩力度,重奖重罚,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二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相结合。制定公司厂务公开实施办法,成立领导小组,规定公开事项、方式、时间、要求,要对工资改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一律张榜公布,基层项目部实行“三表”上墙,增强了管理的透明度,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三是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加强管理和廉洁勤政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科级以上廉政档案,对大宗物资进行统一公开招标,狠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理顺职工情绪。

3工作思路创新

拓展工作领域,促进工作思路创新,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和研究,是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生机和活力的前提基础。始终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保证工作思路的不断创新,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宽,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适应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国际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职工树立 “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作用,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制度化,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有奖励,纳入政工干部的考核目标,激发了广泛干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积极性。下发研究课题,撰写政研论文,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4企业文化创新

公司保密工作制度 篇4

第一条 为了保守国家秘密和xxxx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企业秘密,维护国家利益和集团公司利益,保障集团公司投资、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遵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企业秘密是关系集团公司、所属企业及其子企业的安全和利益,依照一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和信息。

第三条 集团公司所属企业都有维护国家秘密和集团公司企业秘密的责任,集团公司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的义务。

第四条 集团公司保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及省委、省政府有关保密工作的规定和要求,不断加强保密工作,确保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的安全,维护集团公司的利益。

第五条 集团公司保密工作贯彻突出重点、积极防范、内外有别,既确保国家秘密、企业秘密,又便于各项工作开展的方针。

第六条 集团公司综合事务部在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集团公司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的工作,并指导所属企业的保密工作。

第二章 秘密的范围和密级

第七条 根据集团公司的企业性质和日常工作的特点,集团公司企业秘密包括下列事项:

(一)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重大战略部署和投资决策、经营中的秘密事项;

(二)集团公司计划、未下达的考核及评价指标,未公开的财务数据;

(三)集团公司未公开的重大经营决策以及为决策所提供的资料、数据及其他秘密事项;

(四)有关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重组、兼并、破产、关闭中涉及的秘密事项;

(五)集团公司重要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财务分析及涉及投资项目的其他秘密事项;

(六)历年投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重点科技成果,发明创造的关键技术、工艺、参数,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发规划等秘密事项;

(七)集团公司重要会议记录、会议专题报告和重要会议召开之前涉及的秘密事项;

(八)人事档案、未公布的人事任免、工资分配、人员奖罚方案等事项;

(九)查处重大违纪、审计等案件所涉及的秘密事项;

(十)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应当保守的秘密事项。

第八条 在日常工作中涉及的国家秘密事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确定。

第九条 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按其性质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第十条 属于集团公司企业秘密的文件、资料,应当按规定标明密级。秘密文件、资料密级和保密期限的确定,由经办部门或承办人提出,报集团公司有关领导审批。在办文结束后,交集团公司综合事务部保密室存档。

第十一条 已归档保存的文件、资料的密级,由保密员根据其内容和保密期限,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定期进行调整:

(一)凡已批准对外公开或已超过保密期限,不再需要保密的文件、资料,予以解密;

(二)凡秘密程度已经降低,但仍要在一定范围或时间内保密的文件、资料,予以降密;

(三)凡随时间推移,内容需加以保密或限制使用范围、领域的文件、资料,予以重定密级。

第三章 保密措施

第十二条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和销毁,应严格按国家保密工作的规定和程序处理:

(一)未经原确定密级的单位确认或者上级机关批准,不得复制、摘转;

(二)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程序办理手续后由保密员或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指定的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必须在保密措施完善的设备或场地中保存。

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在对外经济往来与合作中需提供的文件、资料,内容如涉及国家秘密的,应按有关法律和法规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三条 属于集团公司企业秘密范围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和销毁,应按国家保密工作有关规定和本办法要求处理:

(一)未经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批准,不得复制、摘转;

(二)收发、传递和外出携带,由保密员或集团公司领导指定人员负责,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必须在保密措施完善的设备或场地中保存。

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在对外经济往来与合作中需提供的文件、资料,内容如涉及集团公司企业秘密的,应按本办法规定程序报请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或所属企业领导批准。

第十四条 举行涉及国家秘密或集团公司企业秘密的会议和进行其它具有保密要求的活动,应采取保密措施,并对参加人员进行保密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其正式会议记录由集团公司保密室保存。

第十五条 集团公司根据需要设专职保密员(机要秘书),负责保密的具体工作。所属企业也必须按规定配置专职或兼职保密员。

第十六条 专、兼职保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政治责任感、思想水平和专业素质,热爱本职工作,有事业心和进取心。

第十七条 集团公司设保密委员会,在省保密局和集团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指导、部署和检查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保密工作,其工作职责主要有: 第四章 保密委员会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

(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拟定集团公司保密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细则,并贯彻落实;

(三)指导、监督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的保密工作,确保保密工作有人管、管到位,责任落实;

(四)结合典型事例,定期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体员工的保密观念;

(五)定期召开集团公司保密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制定工作计划;

(六)严肃处理失、泄密事件,并根据情节轻重,提出处理意见;

(七)定期组织保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保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八)规划、指导、实施集团公司现代办公设备的保密技术和保密措施,监督、检查和落实集团公司本部及所属企业计算机、办公网络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保密措施;

(九)加强对可能接触或掌握重大秘密的工作人员的防泄密、保密教育,完善电话通讯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的保密制度,努力提高保密技术防范能力;

(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解决保密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十一)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保密事项。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八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奖励:

(一)长期从事保密工作,维护国家和集团公司的利益,作出较大贡献的;

(二)在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

(三)在紧急情况下,保护、抢救国家秘密或集团公司的秘密文件、资料的;

(四)同抢劫、盗窃、毁坏、出卖国家秘密或企业秘密文件、资料及其物品的行为进行斗争,以及对检举、揭发,破案有功的。

第十九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保密纪律、玩忽职守、泄露或遗失国家秘密或企业秘密文件、资料的;

(二)对窃密或重大泄密行为不制止、不斗争、不报告的;

(三)对揭发检举窃密、失密、泄密的人进行报复的;

(四)利用国家秘密或企业秘密进行非法活动的。

第六章 附则

公司员工工作制度 篇5

一、工作时间

(一)公司上班时间为8:30-17:30,每天中午12:00-13:00为午餐时间。期间有客服人员轮流值班。客服上班时间为早9:30-18.30夜班下午13:30-17:0018:20-23:00 午休时间须安排人员值班。保持旺旺在线。

二、考勤制度

(一)各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考勤,上下班需用指纹机考勤。迟到一分钟一元,迟到二十分钟按请假计算(扣一天工资)并不享有带薪休班,迟到一小时按旷工计算,扣三天工资并不享有带薪休班,如当月没有休班,加两天工资,(二)考勤员负责逐日如实记录本部门员工的出、缺勤、月底将考勤表(各种假条附后)交部门经理审核签字后于每月6日前报主管,员工工资将按实际出勤天数发放。员工每月出勤满28天享有带薪休班两天,出勤达不到28天不享有带薪休班,超出一天不享有带薪休班按请假计算。

三、请销假制度

员工请假,休班需提前48小时申请,经主管同意安排是否调休。

四、着装、礼仪、礼节规定

(一)员工在工作时(工作服),做到服装整洁、举止端庄、精神饱满。

(二)员工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要用自身言行树立公司形象。

(三)员工在接待来电、来访时要用礼貌用语,不得在办公场所大声喧哗,吵闹或使用粗鲁语言。

(一)各部门应负责各自办公室的清洁卫生。所有的文件、资料、报纸要摆放整齐,桌面、地面等要保持清洁,每日工作结束时应将个人桌面拾干净。

(二)各部门均设专人负责办公地点的安全、保卫、消防工作,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存在的隐患。同时,每一位员工对公司的安全、保卫、消防中存在的问题均要及时汇报、协助处理的义务。

六、各种办公设备的使用制度

(一)电脑、复印机、长途电话、车辆负责保管、维护。

(二)任何人不得因私使用各种办公设备,若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者,须经主管同意,费用自理。

七、严守公司业务机密制度

各级员工不得向外人泄露公司的经营策略、财务收支、经营成果、领个资料、员工经济收入及其他有关商业秘密和内部情况。各部门经理要经常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做到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讲的不讲。如有违者,公司有权追究责任。

公司宣传工作制度 篇6

第一条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党的宣传纪律,把握上级党委的宣传口径,按照上级党委和公司党政班子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做好公司的宣传思想工作。

第二条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公司党政班子每半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各党支部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不少于3小时。学习要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个人要有笔记。

第三条建立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制度。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油田和本公司不同时期的生产经营形势,切实对员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增强队伍的凝聚力。

第四条按照新体制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使员工树立起全新的经营理念和价值理念,使企业文化建设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打造公司新形象。

第五条制定《公司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抓好落实。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创建活动,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第六条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细则,制定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规划,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经常性地做好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促进员工队伍的稳定。

第七条按照新形势要求,积极探索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选树先进典型,推广工作经验。

浅析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篇7

一、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

关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最早出现在英美法系中, 随后被大陆法系所使用, 对于公司人格制度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否认公司的人格, 而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公司发人人格的作用。众所周知, 公司法中大多是任意性规则, 少数是禁止性规则。但是由于任意性的发挥, 容易导致公司人格混同, 以至于损害债权人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公司的设立越来越多, 随之而来的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也不断出现。由此可见,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设立, 更多的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从而在股东和债权人之间获得平衡。所以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首先,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前提是公司需要具有独立的人格。公司具有资合性, 不像合伙一样具有人和性, 依赖于合伙人而存在。公司一旦依法设立, 具有了人格, 就说明公司与股东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无论公司股东发生什么样的变动, 公司都是独立存在的。这样的制度也使公司能够独立的存在下去。因为公司的独立性, 所以公司具有独立的人格, 所以才会产生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其次,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只具有个案性。对公司法人人格的否认是对于特定案件是特定事实的否认, 只有在出现特定的情形的时候, 才会对公司法人人格进行否认。当公司人格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不能平衡时,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才会出现并且弥补公司法人人格制度的不足, 由此也可以看出,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并不是一种普遍的司法救济手段。第三,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一种事后制度。如今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仍旧以事后救济为主。只有在公司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时, 经过债权人的申请, 国家公权力机关通过司法手段对公司的规制。

二、各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立法经验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最先出现在19世纪的美国, 称为“揭开公司面纱原则”, 在1905年美国诉密尔沃基冷藏运输公司一案中, 桑伯恩法官则首次确立“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桑伯恩法官认为, “如果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被用以破坏公共利益, 使不法行为正当化, 袒护欺诈或犯罪, 法律则应将公司视为多数人之组合而已。”美国法律仅在利用公司形式规避法律义务、逃避契约义务、侵害第三人、账目混同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但是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条件上面至今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

在德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被成为“直索责任”该理论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 在1920年6月22日, 德国最高法院在一次案件审理中, 第一次直接追索股东的责任, 这就是德国公司法人人格第一次在案例中使用。但是德国对于“直索责任”的使用非常严格, 只要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案件, 一般不适用该制度。

日本人格否认制度也叫做“透视理论”, 它是对于德国公司人格否认和美国公司人格否认学说的吸收, 但是它的内容涉及到的也只是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以在1969年2月27日, 日本最高裁判所第一小法庭的判决为依据。制定出日本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情形:一是公司的人格完全形骸化;二是为了回避法律的适用而滥用公司的人格。

我国也在2002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5条规定:“以收购方式实现对企业控股的, 被控股企业的债务, 仍由其自行承担。但因控股企业抽逃资金、逃避债务, 致被控股企业无力偿还债务的, 被控股企业的债务则由控股企业承担。”这从实质上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原则。随着经济的发展, 理论研究的日益深入, 在2005年公司法修订时, 引入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规定在该法的第二十条和第六十三条。

三、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不足

(一) 法条过于单一, 现实中操作困难

我国是成文法国家, 以成文法的形式来指导司法实践。对于现实情况复杂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我国《公司法》中用两个条文就规定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但是并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具体情形, 如什么样的情况下才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什么才算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造成损失等情形。可见《公司法》这两条条文的规定过于原则, 过于笼统。在现实操作中往往让法官无法适用, 就算使用了也会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不同, 增加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从而造成滥用。

(二) 债权人举证困难

我国在普通民事案件中, 一般以“谁主张谁举证”为原则, 所以债权人如果对于公司进行法人人格否认之诉, 就要承担举证责任, 但是一般债权人都处于劣势地位,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 公司都无法自动配合债权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取证。这也违背了立法者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初衷。虽然《公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了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举证责任倒置, 但是适用情形只包括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财产和股东的个人财产混同, 关于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其他情形并不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 公司债权人提起诉讼, 除非是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财产和公司财产混同这一情形, 否则, 债权人将依旧陷入举证困难的境地。

(三) 确认合理的管辖制度

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 民事案件管辖依据“原告就被告”所以, 如果债权人提起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诉就必须到股东所在地起诉, 股东的所在地可能是住所地, 经常居住地等, 可能并不在公司所属管辖中。但是对于如何判断公司是否滥用股东权利、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都需要从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发现, 这也造成了无法判断的难题。其次, 我国关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过于笼统, 也导致法官运用不便, 所以更需要有更高素质, 更高理论基础的法官来处理, 所以不能只能地域管辖来界定, 也需要从级别管辖入手确认合理的管辖制度。

四、完善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一) 明确适用要件

自从《公司法》增加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之后, 在其适用条件上都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导致了法官不敢轻易适用该条规定。故首先应该在法律的修改和司法解释等方面, 从现实情况出发, 结合他国的经验, 完善该制度;其次, 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对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都存在判例进行指导、规范。我国也存在案例指导制度, 由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现实案件中的变化是多样的, 所以笔者认为, 我国也可以吸取现实中经典典型的案例, 作为指导, 进而使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在现实审判中更好的运用。

(二) 完善证明责任

在诉讼中, 证据是关键部分, 但是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案件中, 原告的举证责任过重。并且无论从哪方面来看, 债权人只是公司的外人, 并非内部人员, 对于内部的账目、会议记录等重要事项无法取得, 由此可见, 债权人的举证责任很难实现。如果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帮助调取证据, 那么债权人的举证责任就能更好的实现。但是现实中往往有债权人滥用申请调取证据的权利, 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 所以在以后相关司法解释中, 可以增加关键可以申请证据的情形, 从而加大对司法资源的利用, 也尽可能的防止司法资源的浪费, 节约成本和时间,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三) 谨慎规定管辖法院

从地域管辖来看, 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诉中, 管辖法院可以有许多原则, 但是如原告所在地不与公司所在地相同或者被告是股东的话, 股东所在地法院也与公司所在地不同, 那么在取证和调查方面就不是很容易, 但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诉的关键就在于对公司的调查, 所以从地域管辖来看,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诉更应该由公司所在地法院管辖。

从级别管辖来看, 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之诉中, 凭借的不仅仅是法条规定, 也需要判案法官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所以中级以上法院来审理此类案件更加合适。

五、结语

《公司法》自2005年修订中加入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填补了我国公司法上的一大空白。虽然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 但仍旧是一大进步。由于该制度是从判例法演变而来, 所以用成文的形式出现存在许多困难。故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他国成功案例, 完善该制度。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充分发挥该制度的作用。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 在追逐经济利益的过程中, 股东有限责任和公司独立人格制度本身的缺陷越来越明显, 以至于忽略了对于债权人的保护, 因此,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所以,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公司人格否认,公司人格,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周友苏.新公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2]王天鸿.一人公司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3]黄来纪, 陈学军, 李志强.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2012.

浅析公司资本法律制度 篇8

摘 要 本文結合新《公司法》的内容,从折衷资本制、公司运营和终止时公司资本法律规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三个方面重点阐述我国公司资本法律制度具体内容。

关键词 公司资本法律制度 现状

一、确立了折衷资本制

现行《公司法》在公司资本制度方面对旧《公司法》有了很大的修改,总体上确立了折衷资本制。主要表现在:(1)降低了公司设立的门槛。现行《公司法》第26条第2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3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第81条第3款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00万元。法律、行政法规对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有较高规定的,从其规定。”而旧《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分别为10万元、30万元、50万元,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元。(2)公司资本出资方式为“认缴制”而非“实缴制”。现行《公司法》第26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第81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的低于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发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五年内缴足。可见,按照现行《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都可以采取分期缴纳注册资本的出资方式设立。(3)出资范围广。现行《公司法》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

折衷资本制的例外主要表现在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上。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自然人股东或者一个法人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按照现行《公司法》的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万元,股东应当一次足额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可见,在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方面,我国依然采用了法定资本制。

二、公司运营和终止时对公司资本的规定更加宽松

公司运营和终止时对公司资本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简化了公司合并和分立时的程序。现行《公司法》非常注重便利资本的重组和流动。因此,在明确公司债权人了解公司合并、分立和减资有关情况的前提下,适当简化了公告程序,不再具体规定公告次数,对未接到通知书的债权人的债务清偿或提供担保请求权的行使时间由90日缩短为45日。此外,还删除了原“不清偿债务或者不提供相应的担保的,公司不得合并、不得分立”的规定,使公司合并和分立的程序更为简化。

第二,完善了公司解散和清算制度。(1)将公司清算分为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并以《公司法》第188条、第191条进行制度衔接。在解散清算过程中,若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依法进入破产清算程序。(2)增加规定公司强制解散清算的法定事由,即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及公司出现僵局时股东享有请求法院强制解散的权利。此外,还明确规定清算期间,公司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公司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和地位,但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受到一定限制(第181条、第183条、第187条)。(3)当公司出现法定解散事由,股东不依法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时,债权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指定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之诉。

第三,取消了公司转投资方面的限制。根据现行《公司法》第15条、第16条规定,法律取消了公司对外投资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50%的限制性规定。

三、采纳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为了制止滥用公司法人制度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允许在特定情形下,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或公共利益承担责任,为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对于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英美法系称之为“揭开公司面纱”,大陆法系称之为“直索”。公司以其独立的名义从事活动和承担责任,股东以其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这两点是公司制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公司成立后,一些股东或公司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抽逃资金、逃避债务、转移利润,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坚持公司法人独立原则和有限责任原则,将有失公允。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针对公司或股东滥用独立人格的情形,规定债权人可以直接追究公司股东的责任,有条件的否认了公司法人人格的独立性,弥补了由于滥用公司人格所可能导致的公司承担责任的资本的不足,实现了公司债权人和公司之间的利益平衡,维护了公平和正义。

现行《公司法》第20条明确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64条还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可见,我国已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参考文献:

[1]朱慈蕴.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8.

公司团委工作例会制度 篇9

一、团委例会是公司团委布置检查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组织形式。

二、团委例会参会人员由集团所属各单位团委书记(副书记)或共青团工作负责人组成。

三、团委例会由公司团委书记(副书记)主持。

四、团委例会一般情况下每季度一次,特殊情况下另行通知。

五、团委例会主要任务:

1、传达公司党委、上级团组织关于团的工作的指导和指示精神。

2、检查各单位共青团工作,各单位团委书记(副书记)或共青团工作负责人就一段时间内本单位的共青团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向会议进行汇报。

3、总结上季度工作,研究部署安排下季度的工作。

六、团委例会的要求:

1、团委例会一般应由各单位团委书记(副书记)或共青团工作负责人参加,因故不参加者应事先请假并做好安排。

2、参加例会人员应准时参加,遵守会场纪律,确保会议效率。

3、严格考勤,缺席、请假、迟到或早退者均在会议记录上注明。

公司后备干部工作制度 篇10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后备干部选拔、培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结合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党委组织部具体负责。

第二章 后备干部选拔

第三条 后备干部选拔,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做到突出业绩、重真才实学、严格程序、群众公认、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第四条 后备干部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精神状态,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2、具有敢于创新,真抓实干,推进落实工作的能力;

3、严于律己,勤政廉洁,作风民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4、善于学习思考,具备与拟任岗位责任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5、一般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和三年以上实际工作经历。

6、子公司、部厅后备干部一般在45岁以下,厂(处)后备干部一般在40岁以下,个别优秀的年龄可以适当放宽。要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和女干部。

第五条 后备干部与在职干部的比例,正职2:1,副职1:1。

第六条 后备干部的选拔方式:

(一)全公司大规模推荐选拔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其程序是:

1、总公司党委组织部拟定后备干部推荐选拔方案,报总公司党委主管领导审定后实施;

2、各基层单位党委根据本单位情况,组织开展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活动;

3、各单位党委根据推荐和日常考察,提出大于正职2:

1、副职1:1的后备干部人选初步方案。

4、对初步确定为后备干部的人选进行民主测评和素质测评。群众民主测评,由各单位组织;素质测评,由各单位报总公司党委组织部,统一协调进行。

5、组织人事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组织考察,提出后备干部的配备意见,报同级党委讨论决定;

6、后备干部纳入日常管理,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二)日常工作中,群众推荐、自荐、领导提名及组织举荐的人才,由党委组织部门按后备干部选拔程序和干部管理权限确认,并纳入后备干部管理。

第三章 后备干部培养

第七条 后备干部经确认后,由各级党委及党委组织部按照管理权限落实“三定”,即:定培养方向、定培养联系人,定到岗到人的具体培养措施。

第八条 到岗到人的培养措施采取以下主要方式:

(一)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

1、后备干部必须经过培训。每年初,由总公司党委组织部对所管后备干部进行分析,提出当后备干部培训计划,公司党校按培训计划及要求,组织制定培训班教育方案,报总公司党委主管领导审定后实施。

2、后备干部培训班,由总公司党委组织部下达调学令,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执行。

3、总公司党委组织部派人跟班,对学员进行跟踪考察,并

对学员提出考察意见、努力方向和使用意见。

4、按干部管理权限,各单位可直接与公司党校联合举办后备干部培训班。

(二)专业知识培训

1、按干部管理权限,各级党组织在后备干部确认后,根据培养方向和个人愿望,确定每人是否需要专业培训,需要进行培训的提出计划,包括培训科目、提高学历等要求,汇总上报总公司党委组织部。

2、总公司党委组织部与公司培训中心协商提出到人的培训方案,按“学以致用”的原则,分类分批组织进行培训,培训方式:

(1)与有关高等院校联合办班培训;

(2)将后备干部送高等院校培训;

(3)组织不脱产、半脱产函授学习;

(4)出国考察培训。

3、专业技术性强或高层次重要岗位后备干部,应有计划地选送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或国外进行培训或挂职锻炼。

(三)轮岗培训

1、基层党委组织部在后备干部确认后,对非厂处级后备干部根据培养方向,按拟任岗位需了解下属部门、单位的专业要求,确定其所需要轮岗的岗位,报同级党委审定。轮岗一般不少于二个岗位,每岗三个月以上。

2、对后备干部轮岗要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有课题、有考察、有鉴定。

3、后备干部轮岗个人总结、组织鉴定,归入后备干部考绩档案。

(四)挂职锻炼

1、各级党委在总公司直管的后备干部确认后,要根据本单位实际,提出后备干部挂职锻炼的计划,包括拟挂职职务、挂

职单位或岗位、挂职时间,汇总上报总公司党委组织部。后备干部挂职时间为半年至一年。

2、为扩大上岗锻炼人员的知识面,可跨厂矿单位挂职;也可两个单位协商或总公司党委组织部协调,实行双向交流挂职锻炼。

3、总公司党委授权总公司党委组织部,研究决定后备干部挂职的任免,任职通知下达后,后备干部上岗。

4、后备干部挂职,不占定员,不定级别,人事关系、工资奖励等不作变动。按照所挂职务,赋予相应的权力。

5、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工作要有计划、有目的、有要求、有课题、有考察、有鉴定。

6、后备干部挂职锻炼个人总结、组织鉴定,归入后备干部考绩档案。

第九条 后备干部在每一个岗位锻炼结束后,党委组织部要对其提出评价意见,锻炼不合格的不再作为后备干部。

第十条 各级党委要为后备干部选拔、培养、使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加强领导,许进许出,要创造一个后备干部轮岗、挂职锻炼的良好环境。

第四章 后备干部的考核及日常管理

第十一条 后备干部工作要列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由党委领导负总责,党委组织部负责具体落实。各级党委每半年听取一次后备干部工作情况的汇报,并针对实际工作情况提出具体指示和要求。

第十二条 后备干部建立个人考核档案。内容包括:推荐表、群众评议表、素质测评表、考察鉴定表、各岗位锻炼鉴定表、总结及学习培训登记卡片等。党委组织部门要加强基础资料管理,做到简便、实用。

第十三条 各级党委组织部通过日常考核、重大事项考核、半年工作小结和“双评”、考评等形式,及时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情况。

第十四条 后备干部考评结果要通知本人,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健康成长。

第十五条 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各级党委及党委组织部在考评的基础上,按照选优汰劣的原则,及时进行调整、补充,保持规定的比例。

第十六条 上级党委组织部每年要检查一次所属单位后备干部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并将检查结果作为对下属单位党委及党委组织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由公司总公司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各子公司、独立厂可以参照本制度规定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后备干部管理实施细则。

探析我国公司注销登记制度 篇11

[关键词]公司注销登记;问题;对策

一般说来,公司登记包括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三种登记形式。其中,公司注销登记制度是终止公司法人资格的制度,是公司退出市场的一种法律形式,它是公司登记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往往对设立登记和变更登记比较重视,却常常忽视注销登记,这是公司登记制度上的虎头蛇尾的现象。笔者拟通过反思我国公司注销登记法律制度及其实际运行效果,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找出该项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公司注销登记概述

公司注销登记制度是指已经存在的公司基于特定的事由而退出市场并终止其存在的一种法律行为和法定步骤的总和。公司注销登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需要,也是保护债权人利益、降低市场交易风险、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要求,同时还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市场经济环境日益复杂,市场诚信机制尚未完善的今天,重提公司注销登记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根据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我国公司注销登记应当提交的材料:1.公司清算组负责人签署的《公司注销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2.公司签署的《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公司加盖公章)及指定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本人签字),应标明具体委托事项、被委托人的权限、委托期限。3.清算组成员《备案确认通知书》。4.依照《公司法》作出的决议或者决定,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会决议,股份有限公司提交股东大会决议。有限责任公司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签署,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自然人以外的股东加盖公章;股份有限公司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发起人加盖公章或者股东大会会议主持人及出席会议的董事签字确认。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交出资人或出资人授权部门的文件。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法人股东加盖公章)。以上材料内容应当包括:公司注销决定、注销原因。法院的裁定解散、破产的,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应当分别提交法院的裁定文件或行政机关责令关闭的决定。因违反《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被公司登记机关依法撤销公司设立登记的,提交公司登记机关撤销公司设立登记的决定。5.经确认的清算报告,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会决议,股份有限公司提交股东大会决议。有限责任公司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签署,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自然人以外的股东加盖公章;股份有限公司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发起人加盖公章或者股东大会会议主持人及出席会议的董事签字确认。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交出资人或出资人授权部门的文件。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提交股东的书面决定(股东为自然人的由本人签字,法人股东加盖公章)。6.刊登注销公告的报纸报样。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文件,国有独资公司申请注销登记,还应当提交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决定,其中,国务院确定的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还应当提交本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有分公司的公司申请注销登记,还应当提交分公司的注销登记证明。8.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

二、我国公司注销登记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

我国的注销公司登记制度开始于改革开放后,公司注销登记存在诸多问题。

(一)公司法定代表人注销登记的法律意识淡薄

在我国工商登记的实际中,公司不主动办理注销登记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认为终止经营活动是公司自身的事情,没有必要申请注销登记。另外,注销登记手续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有的公司不愿意办理注销登记。某些公司为了转移资产、逃避债务,也往往故意不办理注销登记。有的公司存在侥幸心理,反正公司都没有办法再生存下去了,我不登记你也对我没什么办法。因此,公司退出市场,却不主动办理注销登记,是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这样的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也往往缺乏社会责任感。

(二)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对公司的市场退出行为监管不力

目前工商行政执法缺乏先进的手段,对某些公司违法的信息、公司中个人的行为限制信息无法及时了解,直接影响到对市场退出行为的监管,从而无法有力监督公司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同时,个别公司在设立登记时就提供虚假住所和虚假资格证明文件,致使工商行政执法机关在公司停止经营后,无法找到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出资人。某些工商执法人员对吊销和注销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已经吊销营业执照就不必办理注销登记了。但在法律上,吊销和注销并非并列关系。吊销营业执照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营业执照被吊销后,有关人员成立清算组依法进行清算,清算结束并办理注销登记后,企业才算真正退出市场。

(三)注销登记制度相关立法不完善

注销登记制度的法律法规本身存在缺陷。如前所述,清算是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和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手段,是办理注销登记之前的一个重要的必经程序。但是目前法律对清算的规定过于模糊,此外,现有法规对注销登记的规定相互间不协调,同时,对不申请办理注销登记者的处罚力度也不够,缺乏注销登记的义务人责任追究制度。

三、完善我国公司注销登记法律制度的具体建议

公司登记制度在公司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今社会,随着国际公司活动的日益频繁,市场经济国家非常重视这方面的立法,而中国公司登记立法存在诸多抵触和空白,公司登记法律制度迫切需要改革。

(一)立法上严格规定清算是公司注销登记的必备程序

立法机关在指导思想上充分重视注销登记对保护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规定清算活动的适用范围、清算组织的形式、清算的期限、内容以及法律责任等各个方面。

(二)强化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

政府应充分发挥登记注册部门和基层工商所的作用,通过强化市场巡查、坚持实地年检和新办公司回访等工作和制度,及时掌握公司状况,督促濒临解散的公司办理注销手续;应加大执法力度,对逃避债务、转移资产、提供虚假材料的行为,要注重调查取证,从重处罚;继续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以避免因准入登记时就提供虚假材料而造成的先天不足,为后续的注销登记工作创造条件;实行注销登记“零收费”制度,增强公司主动申请注销的积极性;将完善经济户口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市场主体准入、交易、竞争、退出的信息,解决信息不畅、沟通不够的问题。

(三)实行公司注销强制登记制度

针对一些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在办理公司注销登记时缺乏主动性的现状,可以考虑实行强制注销制度。根据公司在市场中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具体的注销条件和程序,对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业或自行终止经营、连续三年不参加年检的公司,进行强制注销,宣告终止。对于已经强制注销的公司,通过建立专门的公司登记网站,向社会公众公布注销情况,注销登记公告的内容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号、注销原因、负责清理债务的单位。这样,社会公众就可以根据需要上网查询被注销的公司。这种公示形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以避免不了解交易相对人的公司注销登记信息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害。

[参考文献]

1.徐学鹿.商法教程.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63.

2.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373-376.

上一篇:海上运输合同纠纷下一篇:小学校安全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