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说明(推荐7篇)
审计署驻济特派办驻章审计组领导:
救灾救济工作是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好救灾救济工作能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和爱护。
多年来,我们严格按照省、济南市有关救灾救济工作的部署要求,灾情发生后及时赶赴灾害现场进行查灾,并立即通过民政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进行灾情初报,灾害过程终止后我们及时核实灾情,并积极指导受灾地区政府和群众进行生产自救。
按照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要求,除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可以直接上报国家民政部外,其他灾情我市必须上报济南市民政局,由济南市民政局汇总济南市情况后报省民政厅,省民政厅汇总全省情况后报民政部。而且灾情上报分为初报与核报,灾情发生时上报初报,灾情稳定不再发展后核实情况上报核报。由于个别灾情延续时间较长,造成了个别情况下灾害上报时间的延续。同时,中央救灾资金也是逐级拨付,由中央到省到市再到县,各级行文,逐级下拨,时间过程较长。
实际运行中,从灾情发生、灾情上报到救灾资金下拨往往长达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常常造成了受灾乡镇(街道)救灾款到帐后,灾情已经结束,通过当地党委政府投入人力物力开展生产自救及灾害自然化解,大部分情况下,救灾救济工作已经完成。有时,上级下拨的救灾资金用途并不是我市上报灾害种类,而且有的时候上报灾情后上级并没有拨付救灾资金。2011年初,济南市下拨了洪涝灾害救助金40万元,但洪涝灾害发生在2010年夏季,救灾款到账时,我市洪涝灾害救济工作已经完成。2011年春季期间,山东大部分地区遭受旱灾袭击,我市部分镇(街道)受灾特别严重,因此我们将此40万元用于专项救助旱灾受灾群众。
在资金下拨过程中,上级救灾资金到位后,我局根据有关受灾乡镇(街道)的灾害实际情况和申请救灾资金的报告,与财政局协商拟定救灾资金分配方案,由财政部门行文并将资金下拨到有关乡镇和街道。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对照上级要求,仔细查找工作中的不足,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使我市救灾救济工作更加完善和规范,更加有效的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此汇报。
2010年以来,陆良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截至3月底,我县共投入抗旱经费3551.7万元,其中,上级下达我县抗旱救灾资金752万元、县级财政安排448.4万元、其他投入2351.3万元。为加强对抗旱资金的管理,陆良县把好“五个关口”对抗旱资金实施全程监管。
一、把好抗旱资金“入口关”。按照财政部《农业防灾救灾管理办法》、《中央特大抗旱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所有上级拨付的救灾资金、县级财政安排的救灾资金一律进入财政专户管理,进行专账核算,对和社会各界的捐赠资金设立捐款专用账户,对捐赠人员(单位)均开据捐赠收据,办好捐赠手续。目前,中央补助资金125万元,省级补助资金418万元,市级补助资金209万元,县级投入资金448.4万元,其他投入2351.3万元都已全部进入专户管理。同时,各乡镇相应设立救灾财政专户,所有帮扶单位的爱心捐款、县财政拨付的救灾资金和社会各界的帮扶资金均不直接下到村委会,需通过乡镇财政专户进行拨付,保证所有救灾资金做到一个口进,一个口出的规范管理。
二、把好抗旱资金“分配关”。按照救灾资金补助数额与灾害程度一致的原则,根据农业受灾情况、救助需求等因素合理安排救灾资金,重灾多补、轻灾少补、急重优先、统筹安排。
三、把好抗旱资金“管理关”。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抗旱资金监管领导小组,加大监管力度;二是落实责任,明确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加大调查力度,力争把每个乡镇每个村的困难户、五保户、外出务工户的底子澄清,把抗旱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三是规范发放程序,在发放抗旱资金时,必须有监管人员在场,谁领钱谁签字,谁签字谁负责;四是设立举报制度,县纪委监察局设立举报制度和举报电话,接受群众投诉,进行民主监督。同时,按照《陆良县项目资金报备制度》的要求,县财政局每月向县纪委报备所有抗旱资金的收支管理明细表。3月5日至20日,县纪委监察局抽调人员组成5个救灾资金管理督查组,采取查、看、访、听、议等方式,深入到全县10个乡镇、村、华侨管理区和县直32个部门单位进行全面督查,细致查阅抗旱资金拨付使用原始单据,实地查看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成效,确保专款专用。各乡镇纪委联同乡镇民政所、农村经济服务中心及时成立抗旱救灾资金管理使用监督组,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资金正确合理使用。
四、把好抗旱资金“拨付关”。一是明确资金拨付使用范围。包括抗旱救灾所需物资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备等费用;为救灾添臵设备、简易运输工具等发生的费用补助;为救灾应急修建水源设施和提供运水所发生的费用补助;为农村运送人畜饮水所发生的费用补助;抗旱救灾中油、电费用支出补助;为抗旱进行大面积人工增雨所发生的材料费及抗旱节水等新技术、新措施的示范、推广和运用所发生的费用补助;水利基础设施灾害修复等支出补助。二是明确资金拨付方式。通过货币形式发放的,由财政局直接拨付到乡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对需要集中采购农药、种子、种畜及抗旱设备等救灾物资的,将资金拨付到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或者乡镇组织实施;对发放到农户的救灾资金,通过“一折通”及时发放。由县级统一采购的农药、种子、种苗、种畜等救灾物资,一律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水利基础设施等救灾项目的实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招投标。三是明确资金拨付时限。中央、省、市已明确补助对象的救灾专款,县财政局在收到文件后3个工作日内以正式文件下达,并及时拨付资金;县级财政安排的救灾资金在政府审批后3个工作日内及时拨付。目前,全县各类救灾资金都已拨付到位。
青海省民政厅、发展改革委、监察厅、财政厅、审计厅:
现将《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此页无正文)
民 政 部
发展改革委
监 察 部
财 政 部
审 计 署
二〇一〇年七月七日
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颁布的《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使用管理监督办法》(国指发明电〔2010〕2号)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0〕16号),确保捐赠资金合理配置、规范使用,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使用原则
(一)统筹安排。捐赠资金全部拨付到青海省,连同青海省接收的捐赠资金,统一纳入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由青海省统筹安排用于恢复重建。
(二)尊重意愿。尊重捐赠人意愿,优先安排捐赠人定向重建项目。
(三)专账管理。严格区分财政资金与社会捐赠资金的性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四)项目管理。实行项目管理制度,确保捐赠资金安全、合理、合法使用。
(五)公开透明。按照“谁接收、谁反馈”的要求,认真做好捐赠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反馈,定期公告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拨付使用进度。
(六)全程监督。严格规范捐赠资金的安排使用程序,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管理。
二、使用范围
(一)定向捐赠资金。按照捐赠人意愿落实,青海省将定向项目具体落实到责任单位,对确实无法落实或确需调整的定向捐赠资金,由青海省提出调整意见,并反馈捐赠接收机构,由捐赠接收机构商捐赠人同意后,再调整使用。未经捐赠人同意,不得自行调整安排使用。
(二)非定向捐赠资金。由青海省依据《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及包干方案统筹安排使用。主要用于城乡居民倒损住房重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重建及设备配套,对特困群众、“两孤一残”人员等特殊群众安置,其他民生类项目的恢复重建。
三、运作方式
(一)由民政部会同监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青海省及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单位建立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协调机制,指导青海省做好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事宜。
(二)由青海省制定捐赠资金管理使用细则,其管理、使用、拨付情况,全程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和13个全国性基金会等捐赠接收机构,根据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协调机制研究确定的意见,分别向青海省提供捐赠资金总规模、定向资金规模及定向项目清单、非定向捐赠资金使用建议。
(四)青海省根据民政部和有关社会组织提供的资金规模、项目清单、使用建议,以及相关规划,研究确定定向捐赠资金使用方案和非定向捐赠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方案。
(五)各捐赠接收机构根据捐赠资金使用方案,将捐赠资金全部拨付青海省;项目组织实施由青海省统一负责。
四、拨付方式
民政部接收和各地汇缴到民政部的捐赠资金,统一汇缴至民政部-中央财政汇缴专户后,由财政部按照救灾捐赠资金管理使用协调机制确定的意见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核拨民政部,再由民政部将捐赠资金拨付青海省民政厅。社会组织接收的捐赠资金,由社会组织分别负责拨付事宜,其中: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含各地红会接收汇缴)将捐赠资金拨付青海省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含各地慈善会接收汇缴)将捐赠资金拨付青海省慈善总会;13个全国性基金会分别将捐赠资金拨付青海省民政厅、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任一账户。由青海省依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办法有关规定及时拨付实施方。
五、反馈要求
青海省民政厅、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负责跟踪项目进展和捐赠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分别向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反馈捐赠资金使用情况和拨付进度;由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和13个全国性基金会负责向社会公告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拨付进度,并负责向捐赠人反馈定向资金使用情况。
六、监管方式
(一)灾区政府负责项目的规划、选址、招标、组织施工、质量监督、资金监管和监督检查等事宜,并定期向青海省民政厅、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提供项目进展情况。
(二)青海省民政厅、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机构作为捐赠者代表,应参与有关项目的全过程监督检查,负责公示使用捐赠资金项目的执行情况,并向上级拨款单位反馈相关信息。
(三)有关部门和机构要按照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加强对捐赠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管,主动配合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资金物资审计情况公告
(第1号)
二○○八年六月十二日
根据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关于“从快从严从重处理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发现一起迅即查处一起,并公开曝光”的要求,现将截至目前救灾款物审计发现的3起违法违规事件公告如下:
一、河南省安阳县工商业联合会主要负责人擅自将27.11万元捐赠资金用于购买救灾物资,其中涉嫌以权谋私
根据群众举报,审计署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省安阳县工商业联合会主要负责人擅自将27.11万元捐赠资金用于购买救灾物资、涉嫌以权谋私的问题进行了联合审计调查。
2008年5月15日,河南省安阳县工商业联合会、安阳县红十字会接收到河南利源焦化公司等3家企业共60万元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之后,该负责人未经联合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擅自将这些捐赠资金中的27.11万元用于购买物资。其中,17.95万元由该负责人经办,购买了服装、火腿肠、矿泉水、方便面和棉被。其购买的4.15万元服装全部是其弟为法人代表的安阳市北关区罗蒙服饰专卖店(该店营业执照已于2007年7月被该区工商分局注销)经销的,所出具的销售发票为假发票;其从另一家商店购买的9.5万元火腿肠,所出具的销售发票也是假发票。以上物资,按照河南省红十字会和四川省红十字会商定的发往地点,由该负责人经办于5月16日直接发往四川省广元市红十字会。审计抽查这些物资中的衣物发现,有的是他人定做的服装,有的是旧服装。
问题查明后,安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目前正在根据调查结果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二、中国工商银行绵阳涪城支行用“抗震救灾特别费”为本行职工购买名牌运动鞋
2008年5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绵阳涪城支行弄虚作假,将为该行56名职工购买的56双耐克运动鞋(价值2.85万元)的销售发票中的商品名称填写为雨衣、雨靴和雨伞,之后在其上级行安排拨给的“抗震救灾特别费”(按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关于抗震救灾期间财务管理相关事项的补充通知》的要求,“抗震救灾特别费”是用于维护灾区工行系统员工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保全资产和维持营业网点基本运作的资金)中报销了这笔开支。
审计查明并指出上述问题后,该行已归还了所占用的“抗震救灾特别费”。
三、在一些地方发生涉嫌利用手机短信骗取赈灾募捐款的问题
证监发行字[2007]500号
各上市公司,各保荐机构,各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
为规范上市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编制行为,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0号),我会制定了《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规定》,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报告指引》(2001年4月10日证监公司字[2001]42号)同时废止。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关于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上市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编制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0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上市公司申请发行证券,且前次募集资金到账时间距今未满五个会计的,董事会应按照本规定编制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对发行申请文件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截止日的最近一次(境内或境外)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并就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作出决议后提请股东大会批准。
董事会应保证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第三条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在提请股东大会批准前应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第310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鉴证业务》的相关规定出具鉴证报告。
注册会计师应当以积极方式对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是否已经按照本规定编制以及是否如实反映了上市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发表鉴证意见。
第四条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应说明前次募集资金的数额、资金到账时间以及资金在专项账户的存放情况(至少应当包括初始存放金额、截止日余额)。
第五条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应通过与前次募集说明书或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信息披露文件中关于募集资金运用的相关披露内容进行逐项对照,以对照表的方式对比说明前次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投资项目、项目中募集资金投资总额、截止日募集资金累计投资额、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或截止日项目完工程度。(《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对照表(参考格式)见附件一》)
前次募集资金实际投资项目发生变更的,应单独说明变更项目的名称、涉及金额及占前次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变更原因、变更程序、批准机构及相关披露情况;前次募集资金项目的实际投资总额与承诺存在差异的,应说明差异内容和原因。
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对外转让或置换的(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在上市公司实施重大资产重组中已全部对外转让或置换的除外),应单独说明在对外转让或置换前使用募集资金投资该项目的金额、投资项目完工程度和实现效益,转让或置换的定价依据及相关收益,转让价款收取和使用情况,置换进入资产的运行情况(至少应当包括资产权属变更情况、资产账面价值变化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效益贡献情况)。
临时将闲置募集资金用于其他用途的,应单独说明使用闲置资金金额、用途、使用时间、批准机构、批准程序以及收回情况。前次募集资金未使用完毕的,应说明未使用金额及占前次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未使用完毕的原因以及剩余资金的使用计划和安排。
第六条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应通过与前次募集说明书或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信息披露文件中关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效益预测的相关披露内容进行逐项对照,以对照表的方式对比说明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最近3年实现效益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实际投资项目、截止日投资项目累计产能利用率、投资项目承诺效益、最近3年实际效益、截止日累计实现效益、是否达到预计效益(《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现效益情况对照表(参考格式)见附件二》)。实现效益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应与承诺效益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一致,并在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中明确说明。
前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单独核算效益的,应说明原因,并就该投资项目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影响作定性分析。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累计实现的收益低于承诺的累计收益
20%(含20%)以上的,应对差异原因进行详细说明。
第七条 前次发行涉及以资产认购股份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应对该资产运行情况予以详细说明。该资产运行情况至少应当包括资产权属变更情况、资产账面价值变化情况、生产经营情况、效益贡献情况、是否达到盈利预测以及承诺事项的履行情况。
第八条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应将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与公司定期报告和其他信息披露文件中披露的有关内容做逐项对照,并说明实际情况与披露内容是否存在差异。如有差异,应详细说明差异内容和原因。
第九条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和会计师事务所鉴证报告均为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申请文件的必备内容。
区政府:
根据区政府对“关于开展2012城市化地区土地补偿费预留社会保障资金专项检查工作”的相关要求,我街道涉及相关企业为华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而华南集团自1998年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已由村级经济组织演变成为无集体资产、无集体土地、无农村户籍人口的民营企业,故不存在“5060以上人员”保障资金问题。
现将华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说明如下:
1、华南农业人口已于2002年7月全部“农转非”。
2、2005年和2009年集团公司两次处置土地补偿安置后,华南适龄农业人口股东(包括在华南集团公司工作的)全部参加了社会统筹保险。
3、2009年在股东刘本善收购股权的同时,一次性解决了410名华南退休人员的相关待遇问题。
鉴于上述实际,华南集团责任有限公司不涉及征地补偿费预留社会保障资金问题。
特此说明
中华路街道办事处
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企业专项扶持资金是我市为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而由市本级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可以实行项目管理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好专项扶持资金,对于实现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保障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规范我市企业扶持资金的管理,提高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课题组深入有关部门、乡镇(街道)、企业,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广泛收集信息,认真梳理问题,查找原因,寻求对策,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企业扶持资金项目共设12大项若干子项,分别为: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资金、担保风险金补助资金、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科技创新基金、科技双轮驱动奖励资金、排污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运输物流业奖励资金、银杏开发专项资金和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补助资金。资金主管主要涉及市财政局、科技局、环保局、服务业发展局、经信委、农委、银杏开发办、人社局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单位。
1、资金规模情况。2012年,市政府安排各项企业扶持资金预算合计14439.88万元(含上年结余2442.48万元)。其中,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资金3349.82万元;担保风险金补助1000万元;人才开发专项资金2000万元;科技三项费用1057万元;科技创新基金970万元;科技双轮驱动奖励资金230万元;排污费1175.5万元;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节能200万元,减排和生态建设10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209.66万元;运输物流业奖励资金2247.9万元(营改增后取消);银杏开发专项资金1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补助资金200万元。
2、资金支出情况。2012年各项企业扶持资金支出合计10548.17万元,结余3891.71万元。具体分项支出为: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资金支出3349.82万元,其中补助企业35家计3154.48万元,补助其他195.34万元;担保风险金补助支出1000万元,用于兴源担保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人才开发专项资金支出714.07万元,结余1285.93万元,其中补助企业9家计513.5万元,补助优秀人才及其他200.57万元;科技三项费用支出830万元,结余227万元,其中补助企业、专业合作社、村居等331万元,补助其他499万元;科技创新基金支出20万元,结余950万元;科技双轮驱动奖励资金零支出,结余230万元;排污费支出1175.5万元,补助90多家企业、镇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出195万元,结余1005万元,其中补助企业45家计175万元,补助其他2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出1015.88万元,结余193.78万元,其中补助、奖励企业23家计260.52万元,奖励补助乡镇、园区及其他755.36万元;运输物流业资金奖励支出2247.9万元;银杏开发专项资金支出84.2万元,结余15.8万元,其中补助企业9家计46.2万元,用于农网销售、宣传推介38万元;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补助资金支出174.7万元,结余25.3万元,其中补助企业26家计101.5万元,补助其他73.2万元。
3、资金管理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补充意见》、《关于进一步吸引和用好优秀人才的实施办法》、《加快银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市海外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实施意见》、《**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办法》、《关于加快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配套出台了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市财政局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核,确保经过审批的扶持资金及时兑现到位。同时,建立相关扶持项目档案,及时掌握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主要财务指标,以便更好地做好政策服务。
二、初步成效
市政府通过专项扶持资金的激励引导,激发了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镇村环境整治的工作合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综合实力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阶段性成效逐步显现。
1、企业规模逐步壮大。2012年,税收过亿元企业达4家,新增年开票销售50亿元以上企业2家、10亿元以上企业4家。济川制药有限公司2010年-2012年获得市本级企业做大做强专项扶持资金分别为547万元、1898万元和1923万元,财政扶持资金的有效投入,促进了企业做大做强,2010年-2012年,该企业税收分别达到20903万元、27787万元、34685万元。
2、三次产业稳步推进。实施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7个,总投资96.1亿元。汽贸城、佳源新天地商业中心等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3、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3件、省名牌产品3个。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申请专利5160件,其中发明专利868件。成功引进一名“千人计划”特聘专家,目前在泰创新创业博士达30多名。
4、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42个,淘汰落后产能设备170台(套),关停小化工企业5家。创建国家级生态镇3家、省级生态镇2家。黄桥祁巷村被评为江苏“最美乡村”,4个村通过省三星级“康居乡村”验收。
三、存在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虽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立了不同类型的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专项扶持资金设置不够完善。目前,我市专项资金的设立主体是政府及职能部门。在全面实行部门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的情况下,部门除了人员经费和必要的公用经费外很少有机动财力。因此,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成为部门对外支持企业发展、对内弥补经费不足的首选路径,在政策制定上不够严谨。一是专项设置论证不够充分。有的专项资金的设置,既未经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又缺少对经济运行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分析,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一些企业利用政策上的漏洞,采取注销老企业、变更企业名称、重新包装项目等手段套取扶持资金。二是项目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设置项目繁杂、支持面过宽、重点不突出的问题比较普遍,存在“杨柳水大家洒”的现象,难以达到整合财政资源、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有的扶持资金补助仅1万元左右,几乎产生不了任何促进作用;有的项目引导资金在项目落地并产生经济效益后,仍逐年给予补助,失去了原有的资金引导意义。少数专项之间在支持方向上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如科技三项费用与科技创新扶持资金、节能减排资金与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及排污费等专项。三是专项设置时限不够明确。有的起始时间较长,至今未作调整,如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还是2002年制定的,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不相适应;多数专项设置有起点,没终点,与法治政府和法治财政建设要求不相符合。
2、专项扶持资金管理不够精细。我市专项资金一定程度上存在部门化倾向,制约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一是管理制度不够统一。没有完全按照一个专项一个管理办法的要求,逐一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扎口管理。有的由业务部门管理,有的由领导小组管理,尚未全部归口分项制定管理办法。二是审批权限不够集中。根据财经制度和纪律,财政资金的使用须经分管财政的负责人审批,但在专项资金审批上,有的往往存在着程序不合规的现象,不符合财政资金“一支笔”集中审批的要求。三是跟踪监管不够到位。因专项设立过多,且项目申报大部分以主管部门审核为主,财政部门精力有限,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现象较为突出,从而给项目实施单位留下了违规的空间。一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交叉,监管职能不明确,加之没有完整的绩效评价机制,项目完成结果的追踪不到位,资金使用的效果不明显。
3、专项扶持资金使用不够规范。一是专项资金使用不够专一。目前,我市专项未能完全实行单独核算,挤占、移用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调查反映的情况看,某局2012年的专项经费,用于部门会议、人员工资、外出考察等工作费用达238.16万元,占专项总额的14.4%。二是项目申报把关不严。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认证体系,业务主管部门主要依据项目报告来审批,不可能把每个项目的实际情况摸清吃透,一方面,企业在项目编报上“做文章”巧立项目,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在项目审批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关系项目、人情项目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企业本身资金用途不明。有的企业未按规定用途使用专项扶持资金,没有将扶持资金真正用于扩大生产、项目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削弱了以财政扶持政策促进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做大做强、培植税源、涵养财源等方面的功能。
4、绩效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据了解,我市企业扶持资金使用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的绩效评价机制。重项目申报、轻绩效评价的现象比较突出。专项扶持项目仍停留在粗放式考核阶段。对项目单位是否按照项目管理和基本建设要求实行财务管理;对项目实施后是否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发展是否起到了促进作用还没有实行追踪问效。
四、几点建议
在我市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努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要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改善民生等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解决专项资金支出结构固化、项目安排分散、扶持重点不突出的问题。要按照“存量调结构、增量调方向、以增量调存量”的工作思路,逐一清理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严格控制专项数量,合理确定资金规模,切实避免专项之间相互交叉、重叠。整合后的企业扶持资金,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规定设立期限,明确投资方向,把握扶持重点,集中用于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今后,要遵循“立项科学、民主决策、管理规范、绩效明显”的原则,完善专项资金设置机制,维护和增强专项设置的规范性、严肃性。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立专项资金正常退出机制,对项目已经实施完成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的专项须及时撤销;对一届政府任期内设置的专项,执行期限原则上应随届满终止,确需继续设立或延期的,由新一届政府按相关程序研究确定。
2、规范企业扶持资金使用行为。要严格执行企业扶持资金使用规定,按照扶持资金对象、内容和用途,规范扶持资金审核办法、审批权限和支出程序,保证专项资金的完整和安全。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把项目审批关,对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提高专项扶持的针对性、有效性。要积极推行专项资金“三公示”制度。即对项目申报时间、内容、要求进行公示,对具体项目资金的安排落实进行公示,对项目执行完成后的结果进行公示,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透明度,防止专项资金成为部门用于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的“暗渠”。
3、强化企业扶持资金监管措施。一要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认真梳理各类专项管理办法,对尚未建立管理办法或管理办法不健全的,督促尽快制定和修订完善,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要设立项目申报“门槛”。根据申报企业上扶持资金绩效情况予以扶持,对达不到扶持效果的企业,暂停财政扶持;要注重高新技术企业实际“含金量”,研究解决现已确定的35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后,对地方财税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设置“绩效门槛”、设立前置条件等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的实际功效。三是加强扶持资金使用监督。联合财政、审计等部门对企业扶持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督查,督促企业加强扶持资金管理,按规定用途使用扶持资金,一经发现违规现象立即限期整改。
【关于我市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说明】推荐阅读:
关于我市物流市场发展的调查报告06-12
关于我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调研报告05-30
关于我市花卉种植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建议07-24
关于我市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11-30
我市城镇居民住房情况调查报告10-23
我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10-31
关于申请使用林业贷款资金的报告09-12
关于环保袋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10-04
关于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使用情况的调查11-27
对我市化工行业的调查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