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服务标准(共9篇)
养员护理分级标准
自理养员:神智清,精神状态良好,思维正常,行动自如,日常生活自理。
一级护理:自理能力差,年老体弱,日常生活需照顾。
二级护理:衣食起居有困难,视觉障碍,体弱多病,90岁以上的老人。
三级护理:疾病后遗症,肢体功能活动受限,语言不清,智力低下,大小便需帮助完成。
四级护理:卧床,大小便失禁,疾病治疗中需照顾。五级护理:鼻饲、吸痰、需要定时翻身。特级护理:昏迷危重、临终护理等。
级别护理服务范围
自理养员:换洗床单、被罩、打开水、打饭、洗餐具、定期测体温、血压、脉博,组织活动。
一级护理:同前项,清洗毛巾、脸盘、牙具、叠被褥、整理床上用品。理发、剃胡须、剪指甲、洗外服、协助日常生活。二级护理:同前两项,帮助洗头、洗脚。
三级护理:同前三项,换洗尿布、协助大小便、清洗下身、帮助穿脱衣服、服药。
四级护理:同前四项,接倒大小便、全身清洗、做晨、晚间护理。五级护理:同前五项,喂饭、喂药、清洁口腔、观察养员的身体变化情况,定时翻身扣背。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趋严峻,养老服务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江苏省早于全国13年率先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09年底,江苏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258.8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全省老年人口的70%,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182.77万,占全部老年人口的14.5%。伴随着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养老服务的发展建设也愈加迫切,而南京市的养老服务模式不仅在江苏处于领先地位,而且也走在了全国其他地区的前面,对其他地区养老服务的开展具有引领作用。然而笔者通过走访南京市民政局、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和数十家福利机构发现,南京市的养老服务在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1 更新观念,发展政府引领,民间管理的服务模式
长久以来,我们关于养老服务的思维始终停留在养老服务的初级层面,认为养老主要属于社会福利事业,政府应承担无限的责任。未能从产业化、市场化角度引领养老产业的发展,到目前还没有系统地开发相关社会资源的引领性政策出台,养老市场的巨大商机未能充分发掘。目前从成本角度来考虑,仅仅是前期床位的投入就需要数百万元(一个床位需十二万),而后期的运营中政府还要大量和长期地进行性投入,才能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营。这一庞大的资金需求,仅仅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是难以承担的。如果引入民营机构,让民间资本进入市场,给养老市场输入新鲜和源源不断的血液,不仅能够让养老服务走向社会化,还能带动和实现相关就业,从而盘活了社会养老的一盘棋。
目前,全国多数养老机构由政府包办,而南京市养老服务的服务意识和管理方式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据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会长钱国亮先生介绍,目前南京市共有245家养老服务机构,其中166家为民办养老福利机构,民办养老机构比例达到67.7%。打破了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付巨资兴办公办公营养老机构举步维艰的困境,同时注重发挥公办公营的养老服务机构的示范作用,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借鉴。目前,南京市在全国开拓了唯一一个由政府引领、民间管理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较好地满足了南京市老年人养老的需求。
2 转变政府角色,确立以监督、考核和评估为主的地位
当前,政府在养老机构中充当的角色较多,不仅是养老机构的出资者,而且还是养老机构的服务提供者,这在发达国家是极为少见的,事实上在欧美发达国家根本没有政府办养老机构的养老模式。政府可以委托民间机构对养老机构进行管理,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但是政府并不是对养老服务不管不问,而是作为监督者的角色对民间服务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估,从而为民间机构提供意见和治理措施,为进一步完善民营机构的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如南京市鼓楼区对居家养老服务和养老福利机构的社会化服务进行专业评估,正确落实优惠政策、优化民营养老机构的补贴、资助方式、服务项目,让养老服务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3 调整管理模式,运用招投标方式确定养老服务机构
目前,市场对养老服务的前景认识不足,参与性较低。政府往往只有通过鼓励补贴的方式吸引民间力量,然而也给了某些投资者投机倒把的机会,出现了借助建设养老机构骗取政府资金的情形。鉴于此,南京市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只有入住率达到10%-15%政府才提供相应的补贴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对养老服务的重视,不少投资者参与到养老服务行列中来,为了避免投机者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在养老服务政策和经验还不完善的今天,政府委托多家养老服务机构投标,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养老服务机构。若老人对服务机构的满意率较低,可以要求更换服务机构,政府也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为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效率提供保障。如集托老、康复、临终关怀等功能为一体的南京市“金康老年护理中心”通过参与投标、竞标取得了250张床位的经营权,两年间由原来的80张床位扩展到390张。
4 完善财补贴政策,由局部试点向整体转变的补贴制度
通过走访南京市白下区民政局社会福利科周科长得知,如果新建一个民营养老院,就可以得到市政府每张床位一次性4000元的补贴,改扩建新增1张床位市政府补贴2000元。在此基础上,南京市白下区、鼓楼区和玄武区对于改扩建的床位每床区政府补贴2000元。由于区政府的补贴,使得其他区的老人有向以上三区集中的趋势,对此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协会会长钱国亮先生介绍,以上三区主要是通过试点的方式,加大老年人的补贴力度,未来南京市会统一补贴标准,为广大需要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提供服务。
5 推进居家养老模式,逐步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路
南京市鼓楼区早在2003年就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居家养老服务网”,以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具体运作的创新模式,免费为孤寡、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家庭提供照应起居、卖菜做饭、清洗衣被、打扫居室、陪同看病等生活照料服务,探索政府与民间组织互动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新思路。为满足老年人的多种需求,“居家养老服务网”又及时推出了“1+2”服务方式,即在生活照料服务的基础上增加“安康通”呼叫服务和老年人家庭探访服务。南京市玄武区则改变传统居家养老方式,把政策调整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成立了“南京市玄武区居家养老评估中心”,对各街道、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等进行评估,拨给资金。建立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方式是健全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养老的必然选择。通过扩大社区照顾来扶持居家养老的老人,首先要意识到不是政府出资金扶持居家养老的老人,而是政府出资金购买社区照顾,不断扩大政府在社区照顾中所承担的责任、服务水平和能力。目前主要是政府出钱购买社区照顾,随着养老模式的创新,南京市目前也正在积极考虑将民营机构也参与到将社区照顾中来,实现政府和民营机构结合的方式扩大社区照顾。“小政府,大社会”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改革的共识和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由政府引领、民间管理的养老服务模式,大力扶持民间组织、民营养老机构和社会积极参与,实现政府与民间组织和谐互动,共同推进我国养老福利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晓英.保民生、促发展、促稳定、在服务大局中实现民政事业新发展[J].中国民政,2009,(1).
[2]白友涛.城市老年问题和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3).
[3]税肖.完善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策略[J].魅力中国,2010,(1).
在南京,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一些研究,而且多年一直实践着。他就是南京“养老4S店”庄泰健康品连锁机构总裁、“娱乐养老”生活方式创始人——侯国新。
老龄化带来的伤痛和机遇
侯国新和老龄服务产业结缘是在1999年。那年,父亲被查出胃癌晚期,并很快去世。这件事对侯国新打击很大,他的母亲也深陷伤痛。为了让母亲尽快走出阴影,在外工作的侯国新决定请假两个月呆在老家陪母亲,没想到这一决定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农村陪母亲的两个月,侯国新深深体会到留守老人们的孤独。侯国新隐约感觉到,将有越来越多和母亲一般处境的老年人,和自己一样纠结的年轻人,即将会经历到来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阵痛。
如何让母亲和像她一样的老年人生活过得开心?如何让和自己一样的年轻人不被养老压力逼得喘不过气来?侯国新带着这样的思考回到了南京。
我们可以“娱乐养老”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2004年,侯国新提出了全新的“娱乐养老”的概念:“娱”是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展示自己;“乐”是过程,让老年人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得到快乐;“养”是基础,通过各种调养方法让老年人实现健康养老;“老”是结果,尽可能让老年人延年益寿。
核心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十二字:学学、走走、练练、聊聊、聚聚、调调。每一项都忠于“娱乐养老”的宗旨,每一环节又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维持公司运转。
学学,就是老有所学,居家养老,以剪纸或舞蹈等技能交换教学,但是剪纸用的纸,舞蹈用的道具需要交纳一定费用;走走,就是组织旅游,通过旅游调整老年人身心,同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来达到收支平衡;练练,就是组织练习健康操之类,通过运动来延缓衰老,相关动作图册及光碟等要收取费用;聚聚,就是定期把有同样兴趣爱好的老年人,组成圈子,发起活动,老年人通过聚会拓展生活圈,而组织者却能从中收获“聚会经济”;调调,就是食疗、保健养生,老年人配餐的原料都从相关农场定点采购,调理时用的器材、保健品则直接从生产厂家直接提货。
当公司把众多的老年人用“娱乐养老”的理念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集群效应。老年人就不再是社会负担,转而成为一种社会资源。在公司成立之初,每名老人配备专门人员服务,仅人力资本一项就让人喘不过气,但是通过成立“社区互助小组”让老年人互帮互助,为老年人找到固定玩伴,能极大地发挥老年人的潜能。
在“时间银行”存储“服务”
在美国考察期间,侯国新听到一个名词“时间银行”。所谓时间银行,是一位名叫埃德加·卡恩的美国人提出的一个推广公益服务的概念:参与公益服务的志愿者每个人首先在银行账户开个户,以后无论他做何种公益服务,帮人盖房也好,照顾老人也罢,都量化成时间存进时间银行。以后,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让其他的志愿者为自己服务。
从美国考察归来,侯国新开始打造中国人的“时间银行”。但是,美国的“时间银行”运作模式到中国很快就水土不服:美国人有做公益的习惯,年轻人把做义工当成一种时尚,所以时间银行“存款”多,有账户盈余。中国人口虽多,但年轻人做公益的底子薄。更重要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侯国新的“时间银行”能支撑到他们年老时。
侯国新很失落,经过深刻自省,他体会到:要想让“时间银行”在中国落地生根,就不能生搬硬套,得有中国特色,符合国情。
重新来过,侯国新决定把目光再次放到老年人身上,变长期储蓄为短期存款:老年人随时都可能“提取服务”,因此在他健康时,有强烈的“存储服务”的动机。果然,“老年时间银行”一经推出就在老年人中间引起强烈反响。
当教人唱歌、陪人聊天、教人打拳、护理病人等都可以换算成“服务”存入时间银行后,“娱乐养老生活馆”里的歌手、拳师、护士就一夜之间多了起来,时间银行的“账上余额”不断的增长。
“养老4S店”走向全国
2011年,是侯国新的“娱乐养老”狂飙突进的一年:在南京苦心经营了7年后,侯国新终于开始向全国“扩散”自己的娱乐养老模式。没想到,娱乐养老发展超出了所有人想象,从南京一个城市扩散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几十个城市;从南京仅有的几家娱乐养老示范基地到全国100多家加盟店;养老会员从7万爆涨到100多万。
娱乐养老之所以能够迅猛发展,是因为侯国新做好了一件重要事情:制定养老标准店的服务标准。
侯国新把娱乐养老基准店叫做“养老4S店”。汽车4S店是包括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等“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每个标准的4S店拥有统一的外观形象,统一的标识,统一的管理标准,只经营单一品牌,是一种个性突出的有形市场,具有渠道一致性和统一的文化理念。4S店在提升汽车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形象上的优势是不可估量的。
侯国新的娱乐养老产业,就是要做成这样的“4S店”: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 “四位一体”。只不过,它的核心是老年人。时间银行会和会员数据库、“养老4S店”联网,老年人不仅仅是“4S店”客户,而且是店员:每个会员每次为其他会员提供的服务都会被量化成标准的“时间”,每个“养老4S店”都会为会员提供标准化的服务。这样会员在南京“存储”的“时间”,可以随时随地在北京“支取”出来享受相应的服务,就像你在上海存的钱在北京可以取出来,在北京随便一家麦当劳买一个汉堡,味道绝对和南京买的一模一样。
1、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态度热情、和蔼、有礼貌,不可冷言冷语,更不得指责、吵骂;
2、照顾老人日常生活,做好老人卫生工作,定期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拆、洗、晒衣被;衣服做到春季三日一洗,夏季每日一洗,秋季每周一洗,冬季每旬一洗,被褥每月拆洗一次;重病人随换随洗;
3、负责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房间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新鲜,衣物摆放有序、被褥叠放整齐,杂物放置有序,无蝇、无蚊、无异味、无破乱,地面墙壁整洁;
4、关心老人生活,及时照顾护理,对卧床不起、行动不便、饮食有困难的老人要饭菜端到床前,喂饭、洗脸、洗脚、处理便溺,不嫌脏怕累;
5、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经常与老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掌握他们的要求,说服疏导他们的思想;
6、积极动员并帮助老人参加有益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帮助他们多运动、多晒太阳;
7、学习掌握有关卫生保健和营养知识、督促帮助老人理发洗澡,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协助建立健全医疗档案,掌握每位院民的身体健康状态、每次用药情况,让院民都能安度晚年完成工作责任区和公共区或包干区的卫生任务。
9、工作时间要准时上班,请假需提前办理手续临时有事不能上班者,要打电话通知,便于安排人员代班
卧室
1、当需要护理时,床位长边离采光外墙的墙面间距不应小于0.60m;
2、床位长边的间距不应小于0.85m;
3、靠通道的床位端部与墙面间距不应小于1.05m。
4、室内家具宜采用圆角。
5、卧室内应设置顶灯、床头灯(或台灯)、床脚灯等照明设备,光源宜采用暖和型。
6、卧室的床头柜旁、卫生间、公共浴室的更衣室等场所应设置呼叫系统,并将信号直接送到护理室或值班室。
卫生间
1、卫生间地面与相邻房间地面不应有高差,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2、卫生间墙面应设安全扶手。与坐便器相邻墙应设0.70m高的“L”型安全扶手或“冂”型落地式安全扶手;贴墙浴盆的墙面应设0.60m高的“L”型安全扶手,入盆一侧紧邻盆缘处应设落地式立杆安全扶手。浴盆底应有防滑措施。
3、坐便器高宜为0.40m,浴盆不宜高于0.45m,浴盆一端应设不小于0.40m宽的坐台。
4、卫生间、公用小厨房的水龙头把手宜采用杠杆式。
一、出入口设计
1、人员出入口不应兼作遗体、废弃物出入口之用。
2、主要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0m×1.50m的轮椅回旋余地。
3、主要出入口室内外高差不宜过大,除设台阶外,还应设轮椅推行坡道。台阶踏步宽宜为380~400mm,高宜为100~120mm;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2,坡道宽度不应小于900mm,台阶与坡道两侧应设栏杆扶手。
4、主要出入口顶部应设雨篷,其覆盖宽度应超过平台宽度,雨篷挑出长度宜超过台阶首级踏步0.50m以上。
5、平台、踏步及坡道应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平整材料。
二、过厅、走道
1、公共过厅及走道宜以单面走道为主。过厅应具备可供轮椅、担架回旋的条件,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8m。
2、老年人出入的过厅、走道、房间不得设门坎,地面不应有台阶。当地面必须有高差时,应设置坡道,其坡度应符合规定,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3、走道两侧应设扶手,扶手距地面高度0.80~0.90m,扶手形状应方便把握并注意坚固。
4、室外的连通走道应设防风避雨设施。
该虚拟养老院位于苏州葑门西街。这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的“虚拟养老院”里没有一个老人, 实际上是该养老院的指挥中心, 葑门街道480户老人的资料都已被录入系统数据库中。养老院可以提供6大类53项服务, 凡是老人所需要的服务, 他们都应有尽有。需要服务的老人可以像进饭店点菜吃饭一样根据自己的需要, 只需一个电话随意下单, 丰俭由人。
该养老院负责人说, 从老人的视角来看, 他们提供的标准化服务是从员工进门前敲门开始的, 按门铃, 每按一次间隔6秒再按一下, 等待10秒再重复。类似的标准化要求, 被一一列入“虚拟养老院服务标准”。据了解, 沧浪区与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共同研发了一套名为“居家乐”的养老服务系统, 通过该系统, 居家养老的老人只需依托一部电话, 就能24小时实现享受标准化服务的梦想。
关键词:社会嵌入理论;嵌入式养老;养老服务
一、 嵌入式养老:一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上海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据统计,2014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共计413.98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8.8%,较上一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据上海老龄科研中心的研究预测,预计2020年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540万人。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养老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为尽快破解养老难题,上海一直着力探索符合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供给模式,初步形成“90%家庭自我照顾、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的“9073”养老服务格局。这种养老服务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养老压力,但是相对老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而言,还存在功能不足。主要表现为机构养老一床难求,且由于跟子女疏隔存在亲情伦理的缺憾;社区养老资源发掘不足,缺乏專业化的养老服务供给;居家养老难以享受到膳食、洗涤、清洁卫生、预防保健等养老服务。如何通过改造利用社区现有公共设施或闲置资源,提供嵌入式、多功能、小型化社区养老设施,为老人就近提供便利的专业化养老服务?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长者照护之家”在上海应时而生。
嵌入式“长者照护之家”被称为“家门口微型养老院”,它跟机构养老的区别,在于规模上可根据资源条件灵活掌握,地理位置上更加接近家庭,便于亲情互动;它丰富了社区养老功能,可以把机构的服务资源最大程度向社区辐射;它为居家养老提供多样化服务,包括膳食、洗涤、清洁卫生、预防保健等都可以直接送到家里,让老人足不出户得到养老照顾,从而有效改善机构养老“一床难求”的局面。总的来看,嵌入式“长者照护之家”从功能上使“90”、“7”、“3”三个板块有机衔接,实现了养老服务体系内的分层与融合,尽管这一模式还处于试点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它无疑代表了上海未来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的方向。
二、 社会嵌入理论:养老服务模式创新的理论视角
作为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理论范式,社会嵌入理论1985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人是嵌入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依托其社会关系支持,获得必要的社会资源与服务。因此,个人往往也根据所嵌入的社会关系背景,作出符合自己主观目的的决策和行动。格兰诺维特还指出:在人与社会互动过程中,既要避免社会化不足,又要防止过度社会化,个体必须与社会结构间融合互动中获得平衡。
社会嵌入理论是解释“嵌入式养老”模式创新较有说服力的理论工具,具体关系可如图1所示。根据社会嵌入理论,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社会化不够,难以获得足够的社会资源;机构养老过度社会化,难以满足老人的家庭情感需要,而嵌入式养老符合老人适度社会化要求,它以社区为依托,充分嵌入社区各种养老资源,在不脱离老人熟悉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背景下,为老人适度社会化养老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平台。
三、 上海嵌入式养老模式的创新特点
1. 政府主导,搭建嵌入式养老服务平台。为了缓解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资源紧缺的压力,2014年4月,上海市政府颁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2014]28号文),提出“因地制宜兴办家庭化、小型化养老机构”。根据此文件要求,2014年9月,上海市民政局开始在部分区镇开展“长者照护之家”嵌入式养老服务试点工作。2015年,“长者照护之家”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试点单位由5家扩充到20多家。该模式的特色突出在四个方面:一是“嵌入型”。即嵌入于社区,与社区环境融为一体,老人在社区甚至在家就可享受养老服务。二是“微型”。即规模小,投入门槛低。根据试点方案,床位规模在10张~49张,单床面积足够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就可运作。三是“运营专业化”,由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四是“功能多元化”。不仅有日间“托老”服务,而且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护、康复护理和医疗卫生等多方面。
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上海市民政局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牵头召开了“长者照护之家”工作部署会议,并制定《“长者照护之家”试点工作方案》。各区县民政局负责试点工作的指导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区镇政府是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体,对试点中的问题予以及时协调。同时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如规定参照保基本类养老机构的扶持政策对“长者照护之家”予以支持,从市级福利彩票公益金中对新增养老床位给予建设补贴等。
2. “以需定供”,满足“家门口养老”的精神赡养需求。与传统的机构养老相比,“长者照护之家”嵌入式养老模式体现了政府在建设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方面的供给理念创新:即不仅满足老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而且注重其情感方面的需求。此模式创新性地通过将养老机构“嵌入”老年人居住的社区,使老人在不离开熟悉的人际关系、社区环境背景下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既满足老人各种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又满足老人家庭团聚的情感需求和保持原有社区关系的归属感,打通了老人的生活圈和养老圈。从上海的实践情况看,这种“以需定供”模式较受老人欢迎。而传统机构养老存在“中心城区一床难求,郊区床位大量闲置”现象,究其根源在于政府的供给理念陈旧,政府在郊区建养老机构增加供给时主要考虑的是郊区可利用土地多且成本低,增加养老床位比较容易,而没有考虑老人是否有去郊区养老的需求意愿。其实质是“以供定需”的传统供给理念不受市场认可的一种反映。
3. 养老服务功能补缺,完善“9073”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上海自“十一五”期间提出“9073”养老服务格局以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功能独立、各自发展,老人获取的养老服务也相对单一。嵌入社区的微型养老机构,定位于为周边社区老人就近提供集中照护服务的社区托养设施。其规模虽小但服务功能多元化,既是“日間照护中心”,提供日间“托老”服务,也是“长者照护之家”,提供24小时全天候养老服务。另外还是连接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务的桥梁。嵌入养老机构收住的老人,多是护理等级界于中度与重度之间的老人,通过一段时期强化医疗护理和康复,部分老人的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可以进入日托所接受照料;身体状况日趋严重而无法改善的老人,则转入养老院或者护理院。另外,嵌入养老机构利用其嵌入社区的优势,可把其拥有的养老资源和专业服务直接辐射到家庭,为居家养老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撑。如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等基本生活照料服务以及为老人家属提供“喘息”服务等。因此,嵌入式养老模式从服务功能上打通了“90”、“7”、“3”三个板块,实现了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融合,完善了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4. 养老服务方式创新: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医养结合是当前养老服务中老人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根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数据,沪上老人总体患病率为77.3%,6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占3.7%,其中8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3.1%。对这些老人来说,养老和就医是同等重要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传统的养老服务中,医疗护理和生活护理是分离的,老人常被迫疲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目前试点的“长者照护之家”,开展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具体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养老机构与社区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由社区医院派遣全科医生,定期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另一是内设医疗机构,由全职的医生和护士全天候服务。如洋泾街道长者照护之家虽只有30张床位,但一般的康复、诊疗、开药、挂水等都可以在机构内进行,极大地方便了老人。
四、 嵌入式养老模式面临的问题
1. 社会资本参与度较低。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市场机制,激发社会活力,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然从上海试点的“长者照护之家”来看,其被列入“政府实事项目”,是由政府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带有较浓厚的行政色彩。“长者照护之家”前期的建设都是政府唱主角,“公建公办”或“公建民营”,社会资本参与度较低。这种局势下社会资本因处于缺少话语权的配角地位导致其参与积极性不高,难以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另一方面,政府会因自身财力所限使得这种模式难以大范围推广,可持续性令人堪忧。
2. 规模效应不明显,运营收支平衡难。嵌入式养老模式在使老人维系原有社区关系的同时获得了机构式的专业照护服务。可对运营机构而言,由于床位数量少,收入有限,规模效应难以发挥,运营收支平衡难是制约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据业内测算,要拥有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床位须在300张左右。床位若少于50张,靠床位费收入收回房租、硬件、人力资源等成本支出较困难。目前试点的“长者照护之家”床位基本都在50张以下,规模最小的只有14张。这些试点机构在试点期间主要靠政府补助以及与周边养老院共享服务资源才得以支撑。若此模式要复制推广,则如何拓展社区养老服务是可持续运作的关键。
3. 养老服务专业护理人才缺失严重。专业护理人才缺乏日渐成为制约我国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瓶颈。根据规定,“长者照护之家”应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其中养老护理员须持证上岗,与老年人最低配比标准为日间1∶8~10,夜间1∶15~20,夜间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而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为1∶2至1∶3,即一个护理员护理两到三位老人。由此可见,护理员数量上严重供不应求。另外,目前从事养老护理的人员,大多是四五十岁的女性,存在年龄偏高、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相对专业的护理知识、经验和技能,在护理质量上更是难以满足高层次的服务需求。
五、 完善嵌入式养老模式的主要举措
面对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上海“嵌入式养老”创新无疑丰富了养老服务的供给模式,给老年人带来更多样化的服务选择。然而,新模式要释放出更持久的活力并具有广泛推广价值,还需结合“嵌入式”特点,采取有效举措,完善相关的制度环境建设。
1. 建立有效市场机制,改善养老服务市场供需关系。当前养老服务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够健全,迫切需要政府改善养老服务社会环境,积极培育养老服务市场,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市场有效需求”与“市场有效供给”之间的平衡发展。从增加市场有效需求看,政府需要加大购买养老服务的力度,创造更多的有效需求,重视对“应保尽保”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购买,还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经验,采用“现金+养老服务代金券”的方式发放高龄补贴,也可以鼓励单位为职工购买养老服务代金券,以此促进对养老服务的消费从而创造市场需求。从增加市场有效供给看,政府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供税费减免、土地供应、场所支持等方面优惠扶持政策,激发更多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的供给。
2. 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老年护理服务是嵌入式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主要难点在于费用来源。部分国家依托社会资源分担养老护理风险,通过建立和发展养老护理保险制度解决费用问题,为嵌入式养老服务提供了基础性制度保障。如日本专门制订《护理保险法》,建立养老护理保险基金,强制要求40岁以上人群缴费,用于支付65岁以上老人需要长期护理照料的费用,养老服务事业也得到极大推动。国内也有相关实践,山东青岛2012年7月开始探索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规定老年居民的护理服务费用纳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但凡参保人员包括老年人在定点医疗机构或者居家接受医疗护理照料,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护理费,可以由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基金按比例支付。青岛的做法对于实质促进嵌入式老年服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目前上海医疗保险基金结余比较充分,可以尝试从结余医疗保险基金中划拨部分资金,用于支付老年护理费用。上海更可以根据老龄化特点和制度环境特点,积极探索更具特色的老人护理保险制度。
3. 扶持养老连锁化运营。养老连锁化运营是养老服务的管理创新,能够提升养老服务的效能。首先,连锁化运营可以统筹产业资源,降低采购和管理成本,快速扩大服务规模。其次,连锁化运营可以通過建立连锁化培训系统提高各种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由于连锁化运营机构不仅可以提供服务型岗位,还可以提供管理型岗位,专业化培训与层次性职业化发展前景有助于吸引和留住养老服务人才。此外,连锁化运营可以培育自有品牌,发展规模经营,有利于未来养老服务企业融资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政府集中资源扶持重点企业。当然,对于连锁化运营的成功与否,仍然需要政府在顶层解决一些重要问题:一是政府政策支持,发展养老服务需要政府在政策上为中低收入老人特别是低收入的老人提供有效的养老扶持,包括人力和财力的补助;二是大力推行公建民营,政府可通过免费或低偿的形式将微型养老机构委托专业化连锁养老机构运营,将服务质量优、管理规范的连锁机构扶持起来;三是建立行业标准,微型养老机构发展还缺少标准和规范,也亟须政府在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有针对性地扶持几个品牌,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树立标杆。
4. 建立养老服务志愿者激励机制。嵌入式养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嵌入社区,更多统筹各种社会资源,既争取有偿的服务,更要发掘无偿的社会资源,志愿服务就是其中需要大力发展的方面。志愿服务虽然是基于自愿,但也离不开政府积极倡导和必要的激励。上海各级政府应尝试建立志愿服务激励制度,促进嵌入式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和稳定化与持久化建设,这是推动嵌入式养老服务的必要举措,也是“嵌入式”模式题中应有之义。香港等地的做法具有可借鉴性,通过专门的志愿者机构建设,志愿者服务登记制度,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公益事业,对坚持志愿从事养老服务公益事业的机构、团体和个人,成绩突出的应给予表彰和宣传。国外经验也启示我们,结合学校教育培养养老服务志愿意识,是最为有效也是最有社会影响力的渠道。上海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德育实践,应将养老志愿服务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并落到实处,进而带动家庭乃至社会形成尊老、敬老、为老的良好服务风气。
参考文献:
[1] 钱蓓.上海:“医养结合”牵引新一轮养老改革[N].文汇报,2015-06-13(7).
[2] 杨燕英.调整财政税收政策推动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3,(6):55-56.
[3] 王建民.嵌入性与中国社会的伦理场域[J].晋阳学刊,2006,(1):33-38.
[4] 郭林.香港养老服务的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探索,2013,(1):150-154.
[5] 李翔.社会嵌入理论视角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问题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4,(4):132.
[6] 张楠,卢敏.制度嵌入性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2):26.
[7] 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5):1-16.
[8] 胡宏伟,汪钰,王晓俊,张澜.嵌入式养老模式现状、评估与改进路径[J].社会保障研究,2015,(2):10-16.
[9] 章萍.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有效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9):76-78.
[10] 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关于印发《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
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镇(办、场)民政所:
根据民政部《关于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民发[2017]51号)及湘民发[2017]1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工作实际,特制定《开展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4月8日
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部署要求和第14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关于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全区养老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加强养老院服务质量监管,坚决依法依规从严惩处欺老、虐老行为,根据湘民发【2017】17号文件精神,决定在全区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为确保专项行动有序有力推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关于“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监管”的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以人为本、安全为先、诚信守法、以质取胜”的工作原则,着力解决影响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养老院服务发展机制,塑造养老院“安全、诚信、优质”的服务品质,打造人民群众住得起、住得好的养老院,让养老院的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都能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
二、总体目标
到2019年底,全区养老院服务质量明显改善,各项服务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全区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初具雏形,50%以上的养老院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40%以上,涌现出一批质量有保证、服务有标准、人员有专长的专业化养老院。
到2020年底,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养老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更加完善,养老院服务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升,养老院管理服务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所有养老院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0%。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功能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连锁化养老院,专项行动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区老年人及其家庭,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一)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
**
区民政局局长
副组长:
**
区民政局副局长
**
区民政局副局长
**
区民政局副局长
成员:
**
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
**
区民政局救助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
**
区民政局计财股股长
**
区民政局社救股股长
**
区民政局社会事务股股长
**
区民政局老龄办副主任
领导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全区专项行动,协调解决专项行动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社救股,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和检查评估等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民政局社救股长李成钢兼任。
(二)区民政局内部股室职责
局办公室负责协调做好专项行动的宣传报道工作,组织电视、网络、微信、报纸等媒体,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主题活动及典型经验进行正面宣传,营造质量为先的社会氛围。负责向上级部门报送活动信息。负责牵头做好有关养老院政策文件合法性审查;协调做好行政应诉等工作。
局社会事务股负责做好区级养老机构民办非企业登记和取缔企业的公示工作;支持鼓励指导民办培训机构开展社工、护士、医生、养老护理员等培训工作;负责牵头做好全区流浪救助站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有关工作,加强救助站服务质量建设和管理服务。
局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负责牵头做好全区敬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有关工作,加强全区敬老院服务质量建设和管理服务。
局社救股处负责牵头做好全区福利院、民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及有关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做好养老院质量监督大检查有关工作。
局计财股负责做好全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资金投入方案;确保50%以上福彩公益金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争取区财政保障专项行动活动经费。
局老龄办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入住养老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组织开展养老院质量万里行和“敬老院文明号”创建活动;加强专项行动的宣传动员。
局纪检组负责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专项督查,及时查处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中的违纪违规案件。
四、重点行动内容和2019年主要任务
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从2017年开始,暂定四年。重点行动内容包括: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大整治活动、养老院服务质量标准化和认证建设、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养老院安全管理、养老院管理服务人员素质能力提升、操作运用全国养老院业务管理系统、养老院服务质量万里行、“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养老院服务质量监管等。根据工作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每年确定专项行动主要任务并制定实施方案,逐一解决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实现养老服务质量年年有提升。
2019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以“五查五改、对标达标”为主要内容,对照《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的影响养老院服务质量的运营管理、生活服务、健康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安全管理等五个方面115项,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大整治工作,推进养老院服务质量大转变。2019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从4月开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和自查自纠阶段(4月上旬—5月中旬)
1、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4月10日前,区民政局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
2、组织业务培训,推动工作落实。4月20日前,区民政局参照省民政厅培训分工完成养老院负责人和基层护理员培训。培训重点学习***关于全面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的指示精神和大检查、大整治工作要求,学习掌握全国养老院业务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
3、组织摸底调研,全面掌握情况。4月21日前,区民政局集中时间依托全国养老院业务管理系统完成辖区内养老院信息摸底工作并做好上报。
4、开展自查自纠,制定整改方案。组织辖区内所有养老院(包括未取得设立许可证的养老院),对照《指南》认真开展自查自评,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强制性标准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确定整改方案及期限。养老院要向负责设立许可的民政部门报告自查结果及整治方案,并承诺自查结果的真实性。
(二)核查整改阶段(5月—9月底)
1、逐一核查,重点抽查。对照《指南》,对辖区内所有养老院逐一核查并打分,根据核查结果确定为优秀(80分以上)、达标(60-79分)、未达标(60分以下)三个等级,其中强制达标项中有一项不达标不得列为优秀等级。核查结果在当地政府网站或民政网站上公示。获优秀等级的养老院进行表彰,并在相关激励扶持措施中给予适当倾斜。对在专项行动中成效明显的养老院以及组织工作得力、推进有序的部门,民政部门优先向上级老龄部门推荐申报全国“敬老文明号”单位。
2、全面排查,督促整改。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全面排查,狠抓整改。对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强制性标准的要依据法律法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于强制达标项未达标的养老院,督促在3个月或6个月内尽快整改到位,整改不到位的由相关部门进行约谈。对存在未经许可设立、未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开展服务的养老院进行约谈整改;负责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等行为的养老院进行约谈整改。对整改后再复查仍未达标、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且不整改甚至因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事故的养老院,则依法依规提请政府关闭或法院强制执行。
3、找准问题,精准发力。结合自查自纠和重点核查情况,针对问题清单中存在的普遍性、共性问题,及时报请当地政府集中解决;对个性化问题,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
4、集中曝光,及时公示。对专项行动情况及时进行公示,对违法违规拒不整改和依法关停的养老院在当地政府网站和电视媒体上进行集中曝光公示。
(三)巩固深化阶段(9月—11月底)
1、联合督查,合力推进。9月10日前,区民政局对辖区内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做好迎接省、国家督查组检查的有关工作。
2、全面总结,建章立制。9月30日前,依托全国养老院业务管理系统对辖区内养老院进行第二轮情况摸底,并与第一轮摸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盘点工作进度及成果,并形成分析报告逐级上报;10月15日前,对专项行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将总结报告逐级上报。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推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3、积极谋划,部署2019年专题活动。11月底前,总结分析2018年专项行动工作成效和不足,对“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通报,确定2019年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主题及内容。组织对服务质量特别优秀的养老院进行宣传表彰。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切实履责。当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将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纳入当地党委政府2017年—2020年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好专项行动。各部门、各机构要切实履责,按照“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严肃认真对待专项行动,检查要全面细致、不留死角。对专项行动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报请当地党委政府研究解决,并作出重要安排。当地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将专项行动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民政部门要将福彩公益金应优先安排用于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
(二)建立应急机制,维护大局稳定。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建设为核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目标,按照“属地负责、分级管理、分类整治、疏堵结合、保障安全、提升质量”的原则,在加大养老院整改力度的同时,注重应急预防管理,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全区养老院安全无事故。对专项行动中出现的事关全局、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对在专项行动中依法取缔关停的养老院,要妥善安置好院内入住老人,切实保障养老对象生命财产安全。
(三)强化宣传,营造社会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养老院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开展养老院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的重要意义,要结合“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强化工作目标、重点内容、工作要求,按照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积极推介宣传养老院建设的典型经验、专项行动的好做法,着力营造养老院质量为先的社会氛围。
(四)把握节点,健全台账资料。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明确的时间节点、方法步骤、任务内容等要求,及时、客观、准确上报各项书面材料和电子文档,并做好台帐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附件:
养老院服务质量大检查指南
养老院名称:
检查时间:
检查人:
检查条款
序
号
检查内容
是否具备
整改建议
服务社会老年人的养老院
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
(敬老院)
依法取得相应
服务资质
依法办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
提供餐饮服务的养老院,应当依法办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食品经营许可证》
如有内设医疗机构,应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配备适应服务需要的服务人员
负责人应参加相关培训,具有养老服务专业知识
持有国家职业资格的养老护理员占养老护理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或所有养老护理员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合格
养老护理员应接受岗前培训
餐饮服务人员必须经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后上岗
在养老院内开展服务的医生、护士等依法需要持证上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或执业证书
配备社会工作者、康复师、营养师等专业人员
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爱老尊老孝老服务理念、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服务技能
建立服务人员绩效考核、优秀员工奖等激励制度
规范服务管理
对老年人进行入院评估,根据老年人需求特点提供服务
老年人确认入住后签署入住合同
特困人员入住办理入院手续
有负责接待和处理老年人投诉建议的专门部门、人员或电话
建立老年人入院、出院制度,协助老年人及家属办理入出院手续
建立老年人生活和健康档案,包括入住合同、入住人员及其家属(监护人)或代理人(机构)基本信息、老年人身份证及户口本复印件等有关资料,并妥善保存
养老院服务费原则上按月度收取,价格变动应提前告知老年人,不得强制收费
收住社会老年人的敬老院应符合此要求
未经老年人及监护人同意,不得泄露老年人及监护人个人信息
对入住老年人定期开展评估
对初次入住的老年人开展短期试入住服务
定期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或考核,无虐老、欺老现象
至少每年开展一次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
委托第三方服务的应签订外包合同
积极推进养老院标准化建设
对外公开养老院基本信息,包括地理位置、联系方式、服务时间等
院内公布服务管理信息,包括服务管理部门、人员资质、相关证照、服务项目及流程等
设施设备及物品要求
养老院接受社会捐赠应统一登记,按捐赠方意愿和相关规定使用受赠物资
老年人居室面积适宜,自理、部分失能老年人的房间不超过4张床位,失能老年人的房间不超过6张床位,老年人房间床位平均使用面积不低于6平方米,配备相应生活设施设备和物品
设置公共浴室、公共卫生间、接待室、餐厅等共同活动区,并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和物品
配备厨房、洗衣房、垃圾处理场所(存放点)等服务运营需要的后勤保障设施设备和物品
食品管理应符合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老年人能接触到的各种设备无尖角凸出部分
地面做防滑处理
老年人床头、使用的厕所安装呼叫装置
药品管理应符合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营造安全、舒适的服务环境
机构不设置在自然灾害易发、存在污染的地域
因地制宜进行适老化改造,实现无障碍环境
有醒目、规范、易懂的标志标识
为自理老年人提供基础生活照料服务
每日送开水到楼层或房间
提醒和指导老年人做好洗漱、沐浴等个人清洁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容貌整洁、无长指(趾)甲、身体清洁无异味
定期更换、清洗、晾晒老年人衣物及床上用品
及时维修或更换居室、护理区域设施、设备及物品
每日房间巡查,观察老年人的身心状况,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
提供24小时当班、值班服务,并做好记录和交接班
为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基础生活照料服务
每日订餐、送餐、送开水、打洗漱用水
提醒如厕,清洗便器
协助老年人做好洗漱、理发、修剪指(趾)甲等个人清洁卫生。保持口腔清洁、容貌整洁、无长指(趾)甲、身体清洁无异味
及时整理床铺,及时更换、清洗、晾晒老年人衣物及床上用品,保持床铺整洁
指导老年人使用拐杖、步行器、轮椅等辅助器具
及时维修或更换居室、护理区域设施、设备及物品
注意观察老年人身心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通知监护人
提供24小时当班、值班服务,并做好记录和交接班
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基础生活照料服务
协助老年人用餐、饮水
提醒、协助老年人如厕,清洗便器
为老年人穿(脱)衣、洗漱、剪指(趾)甲、剃须、理发、洗浴(擦浴)、清洁会阴部。保持口腔清洁、容貌整洁、无长指(趾)甲、身体清洁无异味
及时整理床铺,及时更换、清洗、晾晒老年人衣物及床上用品,保持床铺整洁
协助老年人按时服药
及时维修或更换居室、护理区域设施、设备及物品
注意观察老年人身心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通知监护人
提供24小时服务,并做好记录和交接班
做好褥疮的护理及预防工作。褥疮发生率Ⅱ、Ⅲ度为0,Ⅰ度低于5%
提供安全、营养均衡膳食服务
建立膳食服务制度、流程及岗位职责
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及需求、地域特点、民族、宗教习惯提供膳食
食谱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向老年人公布并存档
建立食品留样备查制度,留样时间不少于48小时
做好餐(饮)具消毒,餐厨垃圾每日处理,餐(饮)具、厨房和就餐区卫生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做到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分开制作、存储
膳食的采购、处理、储存、烹饪、供应过程全程可控
每周至少检查1次老年人房间有无过期食品,提醒老年人处理过期腐烂的食品
建立老年人伙食(膳食)委员会,监督膳食质量,定期了解老年人膳食需求
提供居室清洁
卫生服务
每日定期清扫房间、整理老年人个人物品及生活用品、清洗消毒卫浴设备,保持老年人居室整洁、地面干燥、无异味
提供公共服务区域清洁卫生服务
定期对走廊、功能活动区及设施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公共服务区域整洁卫生、无异味
提供物品洗涤
服务
提供衣物、被褥、尿布等织物的收集、分类、清点、清洗、消毒与送回等服务,保证洗涤后的织物干净整洁
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衣物、被褥、尿布等织物的收集、分类、清点、清洗、消毒与送回等服务,保证洗涤后的织物干净整洁
开展医疗卫生
服务
设立院内医疗机构或与医疗机构建立协作关系
院内医疗机构管理服务符合卫生计生部门规定
促进老年人健康管理
定期为老年人体检
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
配备适合老年人需要的基本健身器具和康复辅助器具,并指导老年人正确使用
开展健康管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等工作
对失智老年人进行非药物干预益智康复训练
防止养老院内
感染
建立机构内感染预防和处理办法,有消毒和隔离制度
有养老院内个人卫生的规定,包含洗手操作标准、配置手套口罩等必要防护性物品的规定
有传染病预防措施
有专人负责机构内感染控制,做好记录
协助新入住老年人适应养老院生活
帮助新入住老年人及亲属认识和熟悉机构的生活环境,使其尽快适应机构生活
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导、矛盾调处、危机干预等服务
了解掌握老年人心理状况,对出现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提供相应服务,必要时请专业人员协助
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关怀服务
有危机预警报告制度,对老年人可能出现的情绪危机或心理危机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干预
应家属要求,可以协助老年人去世后的后事处理
办理机构内特困人员去世后的丧葬事宜
开展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文化娱乐活动
开展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歌舞、书画、手工、棋牌等文化娱乐活动和康乐活动,培养老年人兴趣爱好
开展节日、特殊纪念日活动
通过讲座、培训班、老年大学等形式,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
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有助于感知觉恢复的文化娱乐活动
为卧床老年人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化娱乐项目
组织志愿者服务老年人,倡导老年人互帮互助、老有所为
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倡导老年人参与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确保消防安全
制定消防安全、特种设备设施安全、突发事件等相关管理制度、预警机制及应急预案
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按规定建立微型消防站,并达到“三知四会一联通,处置要在三分钟”要求
人员住宿和主要活动场所严禁使用易燃可燃装饰装修材料,严禁采用夹芯材料燃烧性能低于A级的彩钢板搭建有人居住或者活动的建筑
对不需要设置自动消防系统的建筑,应当加强物防、技防措施,在人员住宿和主要活动场所安装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和简易喷淋装置,配备应急照明和灭火器材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防火检查,每日防火巡查,夜间防火巡查不少于两次,并做好记录
加强消防设施设备运行和维护保养,每年至少全面检查一次,参加区域联防组织,实行联防联治联控
保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畅通,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完好。保证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关闭状态
制定消防演练、应急疏散和灭火预案,每半年至少演练一次。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设立吸烟室,人员住宿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定期组织对电器产品及其线路、管路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及时整改电气火灾隐患
燃气安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定期维护保养燃气设施设备
燃气设施使用正确,无私自拆、移、改动燃气装置,无私自使用燃气热水器、取暖器和其他燃气器具等
燃气设施清洁干净卫生,周围无可燃物品和其他杂物堆放
确保特种设备
安全
购置、使用和更换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应符合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
对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修保养,定期自检,有记录
112
指定(有资质)机构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有检查报告并备案
妥善处理突发
事件
113
建立出入、探视、请销假等制度,防止老年人走失
114
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对养老院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监控或实行24小时巡查
115
建立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预案,对自伤、伤人、跌倒、坠床、噎食、误吸、走失、烫伤、食物中毒等事件有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报告制度
注:1.养老院是养老机构的通俗称谓,具体是指符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规定的养老机构。
2.入住社会老年人超过60%的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应按照养老院检查内容开展检查。
3.没有配备相关设施设备的养老院,针对该类设施设备的管理内容不做检查。
【养老院服务标准】推荐阅读:
养老院护理考核标准06-14
养老院服务管理制度09-27
养老服务协会会长09-06
居家养老服务现状10-18
居家养老家庭支持服务07-09
居家养老服务公司10-01
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示本)10-19
居家养老服务申请表11-03
养老服务事业发展规划11-20
城乡养老服务工作汇报材料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