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分类专项复习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考物理分类专项复习(精选8篇)

中考物理分类专项复习 篇1

一、压强P

1、物理意义:衡量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定义:物体 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公式:P=。

4、单位: 帕斯卡,简称,符号Pa。1帕=。

5、压力的大小: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 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 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压力可以 压强,减小压力可以 压强。

6、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

二、液体的压强

1、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

2、大小:

(1)与深度有关: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面的压强 ;(2)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 有关系,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3、公式:P=。

4、应用: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是连通器,船闸也是利用连通器的道理工作的。

三、大气压强

1、实验:能够表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有 ;可以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有。

2、测量: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在、、上就使用了金属盒气压计。

3、大气压与高度: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 帕。

3、大气压与沸点: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升高时。因此高原上的沸点 100℃,所以烧饭要用高压锅。

4、气体压强与流速: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

四、浮力

1、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2、大小:可由以下方法求(测)得。(1)两次测量法:F浮=G – F ;(2)阿基米德原理:F浮= ;

(3)二力平衡法(悬浮、漂浮时):F浮=。

五、阿基米德原理

1、阿基米德原理文字表述: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它同样适用于气体。

2、公式:F浮= =。

六、物体的浮沉条件

1、浮力与物重的关系(浸没时)(1)当F浮 < G时,下沉(2)当F浮 G 时,上浮(3)当F浮 G时,悬浮

(4)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 F浮 G

2、浸没在液体中物体ρ物与液体ρ液的关系(1)当ρ物  ρ液 时,下沉

(2)当ρ物 ρ液 时,上浮(3)当ρ物 ρ液 时,悬浮

七、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利用密度大于水的钢铁做成空心,使之能浮在水面上的道理做成的,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轮船的排水量是指。一船从海里驶向河里,它受到的重力不变,它所受的浮力不变,但它排开水的体积。

2、潜水艇:是靠充水或排水的方式改变 来实现浮沉的。

3、气球与飞艇:内充的是密度 空气的气体。

中考物理分类专项复习 篇2

中考复习, 进度相对较快, 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来说, 快速的复习更是囫囵吞枣, 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同时强化了他们内心对物理学科深奥艰难的认知, 对未来学习不利。因此, 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 弥补之前学习的不足, 成为我首要的探索方向;同时, 也希望能培养起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为未来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师上课要有激情。复习课本身趣味性就不如新课, 而且物理本身就以抽象性著称, 学生兴趣索然也很正常。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老师上课就要有激情, 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语调, 丰富的表情让学生跟着老师走。有人说:“一个好的老师, 就是一个好演员”;也有人说:“好的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导演”。我觉得老师更应该是一名全能型的演艺人才, 自编、自导的同时也要引领学生一起演绎精彩的课堂。

.复习课也要有实验。在上物理课的时候, 学生们最喜欢的就是实验课。但在复习阶段, 几乎没有实验, 即便是复习到实验的内容, 也很少有时间去实验室操作。其实, 实验不仅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内容, 同时, 反思一下自己当时做实验的错误操作和理解, 对物理学科内容的复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复习课时间有限, 可以将一类实验安排在一节课内完成, 例如电学的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测电阻、测量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等完全可以在复习电学部分时一起融会贯通进一堂课。

二、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的应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已经非常先进, 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也可以让课堂变得更精彩;如果应用恰当, 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中,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规范的例题示范非常重要;其实在复习课中, 将学生的解题步骤投影讲解, 让同学们指出其不规范的地方或者是错误的思维, 复习效果更好。这样既节省时间, 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能促进学生表现的欲望, 学习效率很高。

众所周知, 物理的力学、光学、电学都需要配以大量的分析图解, PPT与电子白板结合教学的效果就非常好, 清晰、直观、又便于分析, 操作起来也很方便。多媒体的应用不仅方便了教学, 也使得课堂的气氛不那么沉闷, 学生的注意力也不仅仅是听和写, 视觉的效果缓解的了听觉疲劳,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2.精选例题。现在的教学要求平行分班, 使得一个班级内学生学习的差距较大, 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学起来很轻松, 基础的复习对他们来讲太过容易, 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对复习也不太重视, 反而由于态度的原因经常导致简单题目的失分。而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讲, 又觉得复习的进度太快, 有点吃不消。这样, 如果选定一本复习讲义, 按部就班地复习, 即使再好的资料也容易出现优生“吃不饱”、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不消化”的现象。为了引起优生的重视, 增强弱势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选择的例题就非常重要。在知识点复习完毕之后, 精心选择几道例题, 且对其分层:基础的练习可以增强弱势学生的自信心, 再设定一些“陷阱”, 给尖子生敲个警钟, 调动起全班的积极性。在此之后再做训练, 学生就会重视很多。

3.分层教学。每节课都尽量安排一次课堂小测验, 题目不必太多, 但要包含层次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这节课是有收获的, 对物理的学习更有信心, 也期待自己下一节课的表现。作业作为当堂课内容的巩固, 题目要适中, 内容也要分层, 让优生感受到一定的挑战性, 也要让基础不好的学生体会到复习之后的进步。至于作业的讲解问题, 完全可以让学生组内解决———由做得好的学生来讲, 即刺激学生做好作业的积极性, 也解决老师分层作业不方便讲解的难处。

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学会看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尚不算强, 即便是优生, 对老师的依赖感也很重。殊不知一个教师教几十名学生, 很难个个都兼顾到, 只能从大局着眼, 选择对大部分学生都适用的方法。如果学生能掌握主动, 明确教学和考试的要求, 及时找老师协助解决自己的难处, 将能大大提高成绩和学习能力。其中, 能够解读教学大纲至关重要。学会看教学大纲即要求学生明确学习过程中教学大纲对课程要求掌握的程度、每个知识点要掌握的水平, 明确中考试卷的结构和内容分布, 使自己的复习目标更明确, 也可以随时根据要求检测自己的水平。

2.学会归纳总结。人对犯错是有惯性的, 所以曾经做错的题目对学生的帮助是最大的。如果仔细研究学生做错的题目, 你会发现, 很多学生会在同一个内容上反复出错, 即错误的思维、错误的经验很难纠正。如果能够利用错题吸取经验, 相信会对学生的学习有莫大的帮助。所以, 我要求学生整理出一个错题本, 仔细分析自己做错的题目, 务必纠正错误的经验。每一次测验之后, 及时分析自己的失分, 检验是否有延续之前的错误;小组成员之间也相互竞争, 看看谁能不在同一地方跌倒两次。

3.精心制订复习计划。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知识掌握的水平精心制订复习计划。教师的复习计划是针对全班同学的, 而每一个学生有自己的特点, 学习水平不同, 接受能力也不同。学生如果能了解自己, 主动找老师帮助自己攻克薄弱的知识点, 及时补漏, 复习才真正行之有效。学生的复习计划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阶段性:按照复习时间恰当地分配2~3个阶段, 将知识点复习巩固和针对考纲的练习分开。

方法性:针对不同的题型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例如选择题都为单选题, 并且答案其实已经在学生的面前了, 只需要将答案找出来即可, 排除法的应用就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目标性:每一阶段的复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又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复习要有策略, 达标同样要有策略。

4.学会主动学习。古人云: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可见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的影响很大。要教育学生主动学习, 而不是在家长老师的逼迫下无奈地学习;学习要走在老师前面, 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带着问题听课, 带着目标练习, 这样老师的讲解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到自己, 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凡响。

中考物理分类专项复习 篇3

目前关于语文知识的讨论是在继承了前几次关于语文知识问题讨论成果的基础上的深化与延伸,其最突出的成果,就是接受了“知识分类”,突破了过去单一的知识类型认识。从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角度出发,陈述性知识:个人具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的关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可以记忆获得,是一种静态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知识,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的方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是一套范式的操作步骤,回答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可以通过熟练来获得。语文中的写作也属此类。

一、中考语文中的陈述性知识复习策略

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的本质是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命题的网络,以命题、形象和线性序列的形式来表征。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用于区别、辨别事物。这种知识比较容易获得,也比较容易修正。在语文课程中这类知识一般可通过记忆获得。

中考语文分三大板块:文言文,现代文,写作。而每一块都涉及到陈述性知识,如汉字知识、作家作品等文化常识。语法修辞知识、文体知识、等。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呢?

运用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学说:在复习中运用学习的组织原则:其一,逐渐分化原则:所给知识都是从最大概念到各具体小概念。如在复习文体知识时,先将其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再细分记叙的顺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可再分为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描写可以再展开成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再展开成肖像,神态,语言,动作描写。其二,整合协调原则:教师在一定时间教学之后,对知识进行有规律的整理,“打包”。记住原理,积极遗忘,不要管过于冗余的材料。笔者认为用知识树,或脑图的形式呈现,用个性化的图标,或不同色彩标示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中考语文中的程序性知识复习策略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的知识,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知识。它主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是一种动态的知识。它的本质是由概念和规则构成,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产生式系统来表征。

在中考中实际涉及最多的就是文言文的总结启示。现代文中的品词品句、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段落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以及写作。由于运用概念和规则的指向性不同,使得程序性知识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即控制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称为认知策略。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它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身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如某学生能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记默写中的常错字:《山居秋暝》是日字旁,是傍晚的意思。而“目似瞑”的瞑则是目字旁。这个学生采用偏旁表义的方法区分形近字,提高自己记忆古诗词字句的效率,这就是一种记忆字形的策略性知识。

一类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即处理、加工信息的程序性知识,称为智慧技能。加涅将智慧技能分为五个亚类。1.辨别:区分事物之间差异的能力。如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指出材料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类比”还是“对比”,修辞是“设问”还是“反问”。2.具体概念:识别具有共同特征的同类物体。如学生阅读文章后能一一指出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定义性概念:运用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对事物分类。如学生能将词语按词性、感情色彩要求归类。4.规则:运用单一规则办事。如运用举例子或列数字的方法写说明文。5.高级规则:同时运用几条规则办事。如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作文,要运用描写和议论的方法。这些知识在中考中主要出现在阅读写作部分,在运用复述强化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冗余效应原则,尽可能降低目标的明确性。提供大量有质量的样例学习。再如写作指导,让学生阅读好的文章,准备素材,反复修改素材。再根据中心使用不同的素材。交给学生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如:首尾呼应。开头结尾。主要抓修改,及时反馈。又如当学生面临一项写作任务时,“如何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保持浓厚的兴趣、旺盛的精力、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如何确定查阅资料的手段、资料的取舍、删减或添加,如何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既定的任务。这些不仅涉及运用一些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还包括计划监控、资源管理、元认知调节等学习策略。”

运用知识分类学说可以更好的提高初三复习的效率。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语文知识”:不能再回避的理论问题[J].人民教育,2006,(5).

[3]熊德勇.基于“知识分类学说”的语文知识观辨析[J].语文学刊,2007,(24)

[4]张青民,潘洪建.语文知识分类与教学方式选择的探讨[J].教育导刊,2005,(2).

中考英语二轮专项复习汉译英 篇4

1.There will be a car show this weekend.(改为否定句)There_________ __________a car show this weekend.2.I need 40000 yuan to pay for the summer camp.(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__ __________money do you need to pay for the summer camp? 3.I found it difficult to get to sleep in the night.(改写同义句)I found _______ ________ difficult to get to sleep in the night.4.你能告诉我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吗? Can you tell me how I can________ _______these problems?

根据所给提示,完成句子。每空一词,含缩略词。

5.There is a supermarket near his house.(用next week改写)There ________ ________ a supermarket near his house next week.6. My cousin went to America and bought the expensive handbag for $300.(同义句转换)My cousin went to America and ________ $300 ________ the expensive handbag.7. They will go home in five days.(对划线部分提问)________ ________ will they go home? 8.他努力学习,以便于考试合格。(完成译句)He studied hard _________ ___________ to pass the exam.9.听音乐是有乐趣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Tom希望他的梦想成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那个短发男子教我们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我经常放学后打篮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我和Millie都是阅读兴趣小组的新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Kate是一个留着长直发的害羞女孩。

Kate is a ________ girl ________ long _______ hair.15.多么诚实的男孩啊!他从不撒谎。

What _______ ________ boy!He never ________ lies.16. 英国学生暑假比美国学生少休息几周。

British students ________ ________ weeks _______ for the summer holiday than American students.17.我弟弟总是乐于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

My brother is alway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roblems.18. 因为看演出,昨天放学比平时稍微迟了点。

Because we watched a show, school end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esterday.19.谁能再向他们提供三本书?

Wh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桑蒂留着长发。

Sandy ________ long ________.21.我希望他的梦想成真。

I hope his dream will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2.他不擅长网球,放学后他不打网球。

He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ennis and he doesn’t play tennis after school.23.埃迪一天要走向他的碗好几次。

Eddie __________ to his bowl _________ __________ a day.24.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打排球。

________ ________ is playing ________.25.你想要其他的什么? do you want ? 26.在他的空余时间,他在电视上观看篮球比赛。

In his ________ time, he ________ basketball ________ on TV.27.Kitty带领她的妈妈参观她的学校。

Kitty ________ her mother ________ her school.根据所给汉语完成下列句子,词数不限。28.我们英语老师善于讲有趣的笑话 29.Kitty每天花大约两个小时读英语。30.昨天他们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学校的旅行 31.将来我想成为一个著名的歌手并周游世界。32.在扬州有许多景点,你们可以在那里玩得开心 33.玛丽比琳达高,也比琳达唱歌清晰。

Mary is ______ ______ Linda,and s he also sings ______ ______ than Linda.34.我弟弟打败了王林,赢了比赛。

My brother ______ Wang Lin and ______ the match.35.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过得开心。

We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____ __ ______ ______.36.你比你妹妹友好 还是和她一样?

Are you ______ than your sister or ______ ______ ______ her? 37.在北京期间,他们尽最大的努力使我们感觉到了家一样。

They _______ their best _______ _______ us feel at home when we were in Beijing, 38.人人天生具有学习的能力。(be born with)39.我想知道是否我们的足球队能赢。(wonder)

40.老师说得是如此的快以至于大多数时间我都不能理解他。41.后羿多么希望嫦娥能回来吧!(how)

42.你如何为考试而学习?我和小组一起学习。(how,by)A.翻译句子

43.一个人在选择朋友的时候无论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A man __________________ in the__________________ his friends.44.据说虎年出生的人很勇敢。

_________________that peop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re brave.45.Hobo说粉红色没什么问题。

Hobo says that _______ ____wro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我宁愿步行去上班也不愿意乘公共汽车。

I’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n foo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us.47.昨天这个生日蛋糕被分成八份,我开心地与朋友们分享它。

Yesterday the birthday cake_________________ parts and I ___________my friends happily.48.明天要么你去那儿,要么我去那儿。going there tomorrow.49.我的新电脑出了点问题。with my new computer.50.你做任何事情前要三思

You should befo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1.你能告诉我那个小男孩为什么在哭吗?

Can you tell 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根据你所拥有的时间选择你的爱好怎么样?

What abou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time you have? 53.一分钟前西班牙得分了。Spain ____ ______ _____ _______.54.你怎么了?____ _____ with you ? 55.吃水果对健康有益。____ ____ is ____ ____ your health.56.让我们尽可能多地说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7.所有学生中,吉姆里李老师最近。

Of all the students,Jim is_____ _____ _____ Mrs Li.58.中国的天气与美国的不一样。59.她面带微笑,看起来高兴。

60.中国学生比起英国学生的暑假放多了几个周。61.她的钱比我多但朋友比我少。62.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很重要。

参考答案

1.won’t,be 2.How,much 3.it,was 4.deal,with 【解析】 试题分析:

1.句意:这个周末有一个车展。一般将来时的否定句在will后加not,won’t=will not。故答案为won’t,be。

2.句意:参加这次夏令营需要付40000元。对金钱进行提问要用how much,故答案为How,much。

3.句意:我发现晚上入睡很困难。本句同义句可以改为由一个句子做found的宾语,故答案为it,was。

4.deal with译为“处理”,故答案为deal,with。考点:完成句子。

5.will be 6.spent on / paid for 7.How soon 8.in order 【解析】 试题分析:

5.There be句型表示“某地(或某时)存在有某人(或某物),而并非某地(某人、某物或某时)拥有什么东西”,句中有若干个名词作主语,动词be常与后面主语中的第一个名词在数上一致。将来时态there will be 或 there is/are going to be。故填will be 6.spend人作主语,宾语是时间和金钱,结构是人+spend+时间/金钱+on+名词,人+spend+时间/金钱+(in)V-ing;pay,付款人作主语,常用词组pay(some money)for sb ;根据结构,故填spent on / paid for 7.划线部分是表示频率,故填How soon 8.以便于,为了,in order to do sth ,根据句意,故填in order 考点:翻译句子。

9.Listening to music is fun.10.Tom hopes his dream will come true.11.The man with short hair teaches us Chinese.12.I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13.Millie and I are new members of the Reading Club.【解析】 试题分析:

9.根据汉语意思,“听音乐”是一件具体的事,应用现在分词短语作主语,表示做某事是有趣的。在英语中,“听音乐”应表达为:listen to music。综合上述可知应译为:Listening to music is fun.10.根据汉语意思可知,这是一个宾语从句。主句是“Tom希望……”,从句是“他的梦想会实现”。在英语中,“希望”表达为:hope,“实现”表达为:come true。根据语境,这里是希望一个动作即将发生,因此从句应用一般将来时。综合上述可知应译为:Tom hopes his dream will come true.11.根据汉语意思可知,“那个留短发的”应该是介词短语(with short hair)作后置定语,修饰“男子”。因为这里指的是“一个男子”,即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根据主谓一致原则,在一般现在时句子中,动词应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综合上述可知应译为:The man with short hair teaches us Chinese.12.根据汉语意思可知,“打篮球”应表达为:play basketball。“放学后”表达为:after school。因为是经常性的动作,应用一般现在时,综合上述可知应译为:I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13.根据汉语意思可知,“是---的成员”应表达为:be a member of---。“阅读兴趣小组”即:Reading Club。因为主语是Millie和我,根据主谓一致原则,be动词应用are,member应用复数形式。综合上述可知应译为:Millie and I are new members of the Reading Club.考点:句子翻译。

14.shy, with, straight 15.an honest, tells 16.have fewer, off 17.ready to help others with their 18.a little later than 19.can offer them three more books/ can offer another three books to them 【解析】 试题分析:

14.a shy girl一个害羞的女孩。with long straight hair做后置定语,修饰the girl。故此处为shy, with, straight。

15.感叹句的结构:What+a/an+形容词+单数名词!honest“诚实的”,是元音音素开头的形容词,故用不定冠词an来修饰。因为主语是he,故谓语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tells。故此处为an honest, tells。

16.“少休息几周”可知用短语have fewer weeks off。Weeks是可数名词,故用fewer修饰,off做后置定语修饰weeks。故此处为have fewer, off。

17.“乐于助人”用短语be ready to do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help with sth.故此处为ready to help others with their。

18.表示“比……稍微晚”a little later than。19.根据短语offer sb.sth.=offer sth.to sb“向某人提供某物”three more books=another three books“再三本”故此处为can offer them three more books或 can offer another three books to them。考点:完成句子。

20.has ,hair.21.come true。22.isn’t good at.23.walks, many times.24.his favorite,vollyball。25.what else.26.spare,watches,match.27.shows, around.【解析】 试题分析:

20.have…,长着···。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has;头发不可数。因为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故填has ,hair.21.come true,实现。Will后加动词原形,根据句意,故填come true。22.be good at擅长。根据句意,故填isn’t good at.23.因为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故填walks, many times.24.根据句意,他最喜欢的运动,his favorite,故填his favorite,vollyball。25.else,其他的,经常放在不定代词或特殊疑问词后。根据句意,故填what else.26.in his spare time,在他的空闲时间。He是第三人称单数所以谓语动词用watches.故填spare,watches,match.27.show sb around.带某人参观···。因为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故填shows, around.考点:句子翻译。

28.Our English teacher is good at telling funny jokes.29.Kitty spends about two hours reading English.30.Yesterday he couldn’t wait to join the school trip.31.She wants to /would like to be a famous singer an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future.32.There are many /a lot of places of interest in Yangzhou, you can enjoy yourselves there./have a good time there.【解析】

28.句意:我们英语老师善于讲有趣的笑话.故答案是Our English teacher is good at telling funny jokes.29.句意:Kitty每天花大约两个小时读英语。故答案是Kitty spends about two hours reading English。

30.句意:昨天他们迫不及待地加入了学校的旅行.故填Yesterday he couldn’t wait to join the school trip.31.句意:将来我想成为一个著名的歌手并周游世界。故填She wants to /would like to be a famous singer an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n the future.32.句意:在扬州有许多景点,你们可以在那里玩得开心.故填There are many /a lot of places of interest in Yangzhou, you can enjoy yourselves there./have a good time there..考点:句子翻译。

33.taller than;more clearly 34.beat;won 35.to have fun 36.friendlier;the same as 37.tried, to make

【解析】 试题分析:

33.本题考查比较级句型。第一处为形容词的比较级;第二处为副词的比较级。34.本题考查动词beat与 won。35.本题考查短语 have fun。

36.本题考查形容词的比较级以及短语the same as。

37.本题考查短语try one’s best to do sth尽最大努力做某事。考点:汉译英。

38.Everyone is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learn.39.I wonder if our football team will win.40.The teacher spoke so quickly that I didn’t understand him most of the time.41.How Houyi wished that Chang’e could come back.42.How do you study for tests?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解析】 试题分析:

38.考查的be born with天生具有。

39.考查的是wonder想要知道及其if引导的宾语从句。40.考查的是so……that句式。

41.考查的是去看电影,how引导的虚拟语气。

42.考查的是how怎样,还有介词by通过后加动名词的用法。考点:句子翻译。

43.can’t be too careful, choice of 44.It is said, born in the Year of the tiger 45.There is nothing, with pink 46.rather go to work , than take 47.was divided into eight, shared it with 【解析】 试题分析:

43.根据汉语提示此题应填can’t be too careful, choice of。44.根据汉语提示“据说”是It is said, “出生在虎年”是born in the Year of the tiger。45.根据汉语提示“粉红色没有问题”是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pink。

46.根据汉语提示“宁愿……也不愿……”是“would rather do sth.than do sth.”,所以填rather go to work , than take。47.根据汉语提示“被分成八份”是was divided into eight(parts), “与……分享它”是shared it with… 考点:翻译句子

48.Either you or I am 49.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50.think twice;doing anything 51.why that lilltle boy is crying 52.choosing your hobby according to

【解析】 试题分析:

48.本句是考查“要么……要么……”的英语表达。在英语中,“要么……要么……”应表达为:either---or---,这一结构连接两个主语,谓语动词应与其最近的主语在“数”上保持一致。根据语境可知应填:Either you or I am。

49.本句考查的是“---有问题”的英语表达。根据语境可知,这里表示存在“有”,应用there be 结构,“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sth/sb”表示某人或某物有问题或毛病。故应填: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50.本句考查的是“三思而后行”的英语表达。在英语中,“三思而后行”是俚语,应表达为:Think twice before you do。结合所给汉语意思可知应填:think twice;doing anything。

51.根据语境可知,这是一个宾语从句。从句的意思是“为什么那个小男孩在哭”。在英语中,从句应用陈述句语序,这里引导词应用why,时态应用现状进行时,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故应填:why that lilltle boy is crying。

52.根据语境可知,这里应译出“根据”以及“选择你的爱好”的意思。在英语中,“根据---”应译为:according to,“选择爱好”应译为:choose your hobby。由于what about后接名词或动词ing形式,故应填:choosing your hobby according to。考点:句子翻译。

53.scored a minute ago.54.What’s wrong 55.Eating fruit good for 56.Let’s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57.the closest to 【解析】 试题分析:

53.结合语境可知本句描述的是过去发生的动作,故用一般过去时态。短语a minute ago一分钟前。故填:scored a minute ago.54.考查固定句式What’s wrong with,……怎么了?

55.考查动名词作主语。注意动名词作主语表示抽象动作,短语be good for对……有好处。根据汉语提示,可知填Eating fruit good for 56.考查祈使句。注意let后面一般接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短语as much as possible.尽可能地。故填:Let’s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57.考查形容词最高级。结合语境可知本句表示在多个中对比,故用形容词最高级,填:the closest to 考点:考查补全句子

58.The weather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meirica.59.She wears/has a smile on her face and looks happy.60.Chinese students have more weeks off for the summer holiday than British students.61.She has more money but fewer friends than I.62.It’s very important to keep the classroom tidy.【解析】

试题分析:

58.本句中比较了中国的天气和美国的天气,the weather in China和the weather in America,为了避免重复,第二个weather 我们可以用that来代替。谓语动词应该用短语be different from,和……不同。

59.面带微笑这个短语,我们可以直接用has a smile on her face,还有一个更好的词是wears;look 是看起来的意思,是一个系动词,后面跟形容词。

60.这个句子是把中国学生们的假期跟英国学生们的假期相比较,中国的更长,我们可以说have more weeks off,这里off 是休息的意思,或者have a longer summer vacation。后面用than来表示比。61.根据句意可知,这里也是考查我们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有更多的钱是has more money;更少的朋友是fewer friends。最后还是用than来表示比。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篇5

复习目标 :1.回顾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点。

2.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切入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难点: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 教法:1.启发引导法;

2、整理归纳法。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今年的中考增加了议论文知识的考查,所以,今天由老师带领咱们同学一起复习一下有关议论文的阅读知识。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有所收获!

二.中考考查方向

师: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比较明确,《新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生齐读)屏幕(显示):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通过 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学生齐读一遍。

师:其中“观点”就是我们常说的—— 生(齐答):论点。【板书】 师: “材料”就是—— 生(齐答):论据,【板书】

师: “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就是 生(齐答):论证。【板书】

师: 我们就称这三点就是议论文的—— 生(齐答):三要素。

三、知识梳理 文体回顾:(屏幕)

师:梳理了知识,我们就有了底气,那么,我们现在做考题是不是就能百战不殆了?不是,那还需要我们知彼!

四、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师:在中考中,议论文阅读怎么考,老师课前统观了历年中考议论文阅读考题题型,归纳了以下几点,大家齐读一遍:

(屏显)1.明确中心论点; 2.分析补充论据; 3.分析论证方法; 4.理清论证思

路; 5.品味语言特点。

6、联系实际,开放拓展谈看法

师:怎样阅读议论文,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那这节课我们先探讨前三种类型(屏显)

题型一: 把握中心论点

题型二:分析论据的作用,并补充论据 题型三: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五、探讨议论文阅读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一)链接中考:[热点题一(论点题)]

1、如衡阳市2007年中考题第16题:胡适先生在做北大教授和校长时,对青年人很关心,在演讲过程中,胡适先生反复强调并关心学生的中心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答:不要抛弃学问

师:指名回答

怎么找到的呢?

师:那么,如何准确而迅速地把握文章的论点呢? 技巧点拨:

看标题,看开头,看结尾,有些文章还可能在中间,比如《怀疑与学问》; 温馨提示: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不能是疑问句,不能是短语,不能是修辞 格式:“什么”是“什么”/应该+动词短语 /要(能)或不要(不能)怎么样 师:北京中考实例:【09年】《俯而学与仰而思》(不是完整的句子、没有明确的判断)

[10年】《创新的快乐从哪里来》(不是陈述句、没有明确的判断): 考考你:(屏显)

链接中考:[热点题一(论点题)]

2、再如衡阳市2008年中考《不完满才是人生》第12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答题技巧:

1、注意语言提示,有的议论文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所以我说”等

2、通过论据反推论点。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是为了证明论点服务的,我们借助有代表性的论据来推断论点,也是可行的方法 总结归纳:(屏显)论点题 一看标题 二看开头 三看结尾 四看中间 五看提示 六看论据

(二)【中考热点论据题】屏幕显示:分析论据的作用并补充论据

1、论据作用题

链接中考:【热点题二(论据题)] 衡阳市2008年中考《不完满才是人生》第13题:在第2自然段中引用苏东坡的词、方岳的诗有什么作 用?(2分)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答题技巧:

1、分析论据本身所隐含的信息。

2、区分清楚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判断论据所证明的观点(联系上下文)。

3、注意体会两种论据 在文章中使用的基本作用:事实论据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权威性等;

2、论据补充题

【链接中考】:又如2008年成都中考《善待挫折》第15题: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善待挫折,请你针对这一个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2 分)师:文中举了什么事例?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 :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师:谁 遭遇什么挫折,如何对待挫折,结果怎样 生:回答

答题技巧:

1、仿照文中已有的事实论据进行补充。

2、分析论据要紧扣中心论点,可以从正 面或反面下手 师:举越王勾践例子

总结归纳:论据题 分清(事实)和(道理),判断证明的(观点),体会论据的(作用),补写论据靠(仿照)。

(三)【中考热点论证方法及作用】屏幕显示

1、[热点题三(论证题)] 2008年湖南衡阳中考题《不完满才是人生》:选文2、3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

答题技巧:根据四种基本论证方法的概念,仔细分析文章语句得出论证方法。(要全面把握文章)

2、【链接中考】[热点题三(论证题)] 又如2008年四川成都中考第12题:第③ 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采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3分)

学生回答:

师总结答题技巧:

1、明确论证的过程,即运用什么论据证明什么观点。(注意区分论据证明的是中心论点、分论点或是本段的小论点。)

2、明确常用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的特殊作用(举例论证能使道理具体可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能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和权威性;比喻论证能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对比论证能让观点更鲜明,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

师总结:分析要点,订正答案(屏显)师总结: 分析论证方法的答题模式: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师:总结归纳议论文答题技巧:根据(概念)判断方法,根据(格式)解答作用。牛刀小试:

师总结:子曰:“温故而知新。”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善于思考,探寻规律,总结方法,就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会有更大的收获。温馨提示: 论点前有提示语,论点论据分明确。

论证方法要写明,防止混淆和空缺。

论证方法作用多,记注模式准没错。

判断方法找观点,表达效果要全面。

补充论据要注意,点明观点重联系。提出见解要鲜明,作者观点应在先。

掌握答题技巧易,贵在运用与分析。

六、布置作业

请你根据本节课的学习要点为《打造心灵的韧度》自编问题,并做出解答。板书:论点

论据 论证

相关材料1:

不要抛弃学问

胡适(2007年湖南衡阳中考题)

①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②这一句话是: 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

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⑥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学问更是铸器的工具。抛弃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链接中考:[热点题一(论点题)]如衡阳市2007年中考题第16题:胡适先生在做北大教授和校长时,对青年人很关心,在演讲过程中,胡适先生反复强调并关心学生的中心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材料2: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2008年湖南衡阳中考题)

①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最常见的比如

苏东坡的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南宋方岳(根据吴小如先生考证)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都是我们时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类似的例子还能够举出成百上千来。③这种说法适用于一切人,旧社会的皇帝老爷子也包括在里面。他们君临天下,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小事一端,按理说,他们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然而,实际上,王位继承,宫廷斗争,比民间残酷万倍。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如坐针毡。虽然捏造了 龙御上宾 这种神话,他们自己也并不相信。他们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他们最怕 一旦魂断,宫车晚出。连英主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辈也不能 免俗。汉武帝造承露金盘,妄想饮仙露以长生;唐太宗服印度婆罗门的灵药,期望借此以不死。结果,事与愿违,仍然是 龙御上宾 呜呼哀哉了。

④在这些皇帝手下的大臣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极大,骄纵恣肆,贪赃枉法,无所不至。在这一类人中,好东西大概极少,否则包公和海瑞等决不会流芳千古,久垂宇宙了。可这些人到了皇帝跟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可见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时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皇恩浩荡,钦赐极刑,连忙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立即涅槃,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一批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谈不到什么完满的人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在第2自然段中引用苏东坡的词、方岳的诗有什么作用?(2分)

材料3: 善待挫折(2008年四川成都中考题)

①漫漫人生,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不充满坎坷。如生活困难,高考落榜,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办事受阻,无端受控等等。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挫折随时都可能降临。

②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③历史上许许多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17岁失去母亲,26岁耳

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 不气馁,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④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动,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⑤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有删改)

第15题:本文所论述的中心论点是善待挫折,请你针对这一个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并作简要分析。(2 分)

选文2、3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2分)

中考物理分类专项复习 篇6

考纲解读

试题探析

(一)真题呈现

1.(2015·广东省)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B.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C.“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D.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2.(2014·广东省)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D.“光盘行动”“十面霾伏”等词语从众多网络新词中脱颖而出,获评2013十大新词语。....3.(2014·广东考纲样题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________出光彩。②传统书信________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③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________了无尽的力量。A.散发 承载 凝结

B.焕发 承载 凝聚 C.焕发 承担 凝结

D.散发 承担 凝聚

(二)综合探析

2014—2015年广东省中考词语运用题的特点

知识解说

(一)词义和语境

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称为单义词,如小轿车、松树、欧阳修、原子、克隆等。不过,汉语中的单义词比较少。更多的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联系的意义,称为多义词。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意义,叫本义;有的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有的引申义是通过比喻的方式产生的,称为比喻义。如“包袱”一词,本义指包衣服等东西的布,引申义是用布包起来的包儿,比喻义是指某种负担。

词语在语句中出现,出现在它前面或后面的其他词、短语、句子,是该词语的“上下文”或语境。语境对词语的意义起限制作用。在词语使用时应注意:

1.虽然多义词有诸多意义,但在具体语境中却只能呈现一种意义,否则就会出现歧义。例如“自然”是个多义词,有“天然,非人为的”“不勉强,不拘束”“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当然”等义项,但在“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的语境中只适用“当然”这个意义。

2.有些词语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语境会赋予该词临时的意义。例如“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中的“热烈”常用于形容人的心理,指“情绪高昂、兴奋激动”,在此语境中则带上了“热情四溢”的临时意义。

掌握了以上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使用词语或准确判断词语使用的正误。

(二)成语 1.成语特点

成语是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有以下特点:①结构定型,不能拆开使用。②意义整体,不能拆解。③形成的历史性,大多来自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和古典文学作品等。④字数限定,多为四个字,只有极少数少于或多于四个字。2.成语误用

①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

有些成语中的语素,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意义、比喻意义等,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意义或字面意义去解释。例如:成语“一文不名”中的“名”是“占有”的意思;“名不副实”中的“副”是“相称”的意思;“凤毛麟角”的字面义为凤凰的毛、麒麟的角,但实际上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如果理解错了,使用自然会错。

②用错对象:即因不能准确把握成语固定的使用对象、范围而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范围,如果把握不准,就会误作它用。例如“文不加点”“一挥而就”“倚马可待”“行云流水”“脍炙人口”“洛阳纸贵”“不落窠臼”等只能用于形容文学才能突出;“鳞次栉比”“美轮美奂”只能用于描述建筑物„„ ③褒贬颠倒

很多成语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赞扬、夸奖的时候要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要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例如: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句中的“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是贬义词。④不合语境

使用成语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与语境不合,会造成误用。例如: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句中的“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句中说挪威队已经是上届的,表现十分出色,再用“刮目相看”,显然不合语境。⑤谦敬错位

谦词,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词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运用中,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例如: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句中的“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别人的敬意,用在“我”的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⑥前后重复

前后重复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唆。例如:劳苦大众民不聊生、百姓生灵涂炭、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一天天地日臻完善、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众多的莘莘学子、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目前当务之急等。

(三)近义词 1.近义词特点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宽敞”与“宽阔”等。汉语中的近义词非常丰富,精心选用,能充分表达思想感情,但不仔细辨别词义上的细小差别,也会导致误用。2.近义词辨析

①词义轻重不同: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词义的轻重不同。

例如: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__________(称奇 称道)的事。

分析:“称道”是称述,称赞;“称奇”是称赞奇妙。“称奇”比“称道”语义重。经过比较,这里用“称奇”最恰当。

②范围大小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

例如:“保卫钓鱼岛”网站遭受黑客袭击,(目前 日前)仍在修复当中。

分析:“目前”指说话的时候,“日前”指几天前。这里指直到说话的时候“仍在修复当中”,因此用“目前”。

③适用对象不同:有些近义词所表示的概念相同,但适用对象不同,有上下、内外等之分。例如:今年1月1日,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馈赠 捐赠)的历史画上了句号。分析:“馈赠”是赠送(礼品),“捐赠”是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这里“中国26年来粮食接受联合国”是赠送物品给政府,因此用“捐赠”。

④语体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等不同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例如: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拳王阿里就患有(该 本)病。

分析:“该”是指示词,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物,多用于公文;“本”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⑤感情色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

例如: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仍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探索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 编造)的规律。

分析:“臆造”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编造”: 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②凭想象创造;③捏造。“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因此应该选用“臆造”。⑥搭配关系不同:有些近义词基本义相同,但搭配有别,不能混用。

例如: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适当“新发现”

(涵盖 囊括)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

分析:“涵盖”是包括,包容;“囊括”是把全部包罗在内。这里“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从搭配关系来看,应该用“涵盖”。

(四)同音词 1.同音词特点

同音词指的是词的读音(声、韵、调)完全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同形的同音词,如“打毛衣”的“打”和“打今天起”的“打”;另一类是异形的同音词,如“保鲜”和“保先”“反应”和“反映”等。2.同音词运用

同音词只是读音相同,而意义则完全不同,甚至毫无关联,运用时要特别注意分辨语境、场合、对象、词义等。例如“度过”和“渡过”:“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由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而“度”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此到彼”“过”的意思,但专指时间,如度日、欢度春节、度假、虚度光阴等。

(五)词语色彩 1.词语色彩特点

词语色彩一般指词语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

词语的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的语体倾向、特征。一般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口语语体用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平易朴素;书面语体用词庄重典雅,讲究分寸。如“小气”“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吝啬”“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口头语常用于日常生活的谈话,比较随意;书面语常用于书面写作和庄重场合。当然,也有既用于书面语也用于口语的词,叫通用词,词汇中大部分都属于通用词。

词语的感情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情感倾向、态度、评价等内容,主要有褒义、贬义和中性。褒义词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表扬、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的词语,如“纯洁”“高尚”“坚韧”“刚强”“淳朴”“谦逊”等;贬义词是指贬斥、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的词语,如“毒辣”“卑鄙”“愚蠢”等;汉语中大量的词是不带褒贬的感情色彩的,它们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这种词称为中性词,如“发动”“保护”“结果”“害怕”等。2.词语色彩运用(1)语体色彩

首先,要看文章的体裁和具体内容。议论文,语体比较庄重、谨严,应多用书面语;记叙性的文章,语体比较生动活泼,就可适当运用口语词。

例如:孟子是“亚圣”,从学问渊源上讲,他也算是孔子的嫡传,这正统地位,连唐代韩愈都不敢有任何微辞。(“嫡传”“微辞”都是书面语,用在这里显得庄重。)

其次,要看场合。例如,外交场合往往谈及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事项,要讲究礼仪,所以,语言往往比较庄重典雅,常用“会见”“接见”“谒见”“拜见”等。

有些词语只适用于某一类文体。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用得不合适,就会使人感到很不协调。(2)感情色彩

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爱憎感情和褒贬评价。使用词语,特别是使用同义词,不仅要弄清词的意义,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还要分清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用。3.备考事项

重点关注同义词、近义词(包括成语)的运用。例如“鼓励”和“怂恿”是同义词,但“鼓励”意在勉励人做好事,是个褒义词,“怂恿”意在挑动人做不好的事,是个贬义词。下面各组同义词或近义词,前面的都带褒义,后边的都带贬义。理想——妄想 揭发——告密

领袖——头子 赞扬——吹捧

果断——武断 团结——勾结

有些成语也带有褒、中、贬色彩,如使用不当,也属语病。例如“国外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句中的“耸人听闻”的意思是夸大或者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在此语境中意义和感情色彩都不当。

(六)关联词语 1.关联词语特点

关联词语是指在语句中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如“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等,多用在复句中,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一般有并列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和假设关系等。2.关联词语运用

常用关联词语简表和使用举例(见九年级上册课本后的附录)

强化训练

(一)判断词语运用对错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马航失联事件牵动亿万民众的心,人们在心中为失联人员默默祈祷。..B.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的降落的瞬间„„ ..C.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B.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C.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D.宽甸河口的上万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然后,她又戏谑地问我:“大雁,告诉二姨,你拣麦穗做啥?” ...B.“2014年放假安排”高居百度热词排行榜首,假日安排引发了专家、网友和社会公众的“吐.槽”和“自嘲”。.C.为观看《抗战英烈事迹展》,同学们趋之若鹜,提前半个小时进入了展厅。....D.“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铿锵有力的表态,体....现了中央打击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态度。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B.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C.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D.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D.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包含有一种新的东西。....B.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C.斯文·赫定坐着船兴味索然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D.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B.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C.“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D.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了主要贡献。

8.下列加点的词语或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来越南在对我国西沙群岛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其手段之卑劣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B.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演了自己准备的精彩节目,不论是吹拉弹.........唱,还是舞蹈小品都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C.2013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传递的正能量,将激励全社会人心向善,见贤思齐。....D.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拆迁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B.马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C.多么宁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D.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B.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C.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D.拿到最新一期的《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二)判断准确选用词语

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南岸。

② 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③ 上帝久久地伫立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④ 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和认真。

A.渡过 肃穆 凝视 专注

B.度过 肃静 凝望 专心 C.度过 肃静 凝望 专注

D.渡过 肃穆 凝视 专心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 他眼睛里的那个黑夜的世界,渐渐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银亮的雾着周围的一切。② 物候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③“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A.覆盖 观察 根深蒂固

B.笼罩 观察 坚不可摧 C.笼罩 观测 根深蒂固

D.覆盖 观测 坚不可摧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不要,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才能,是你自己荒废了你的天赋。正确地自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会有荆棘,同样会开出鲜花。A.怨声载道 审视 必须 而 B.怨天尤人 审查 必须 但 C.怨声载道 审查 必然 而 D.怨天尤人 审视 必然 但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而且我的心里一直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

②宇宙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③到了秋天,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了。A.训诫 创造 销声匿迹

B.训斥 创作 销声匿迹 C.训斥 创造 杳无音信

D.训诫 创作 杳无音信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公益与每个人。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你没有亿万身价,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A.休戚相关 因为 所以 传递 B.休戚相关 即使 也 传承 C.息息相关 即使 也 传递 D.息息相关 因为 所以 传承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 我们外出旅游的时候,要带好自己(必需、必须)的生活用品。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启事、启示)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③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换、变幻)。

④“老虎”和“老鼠”一起打,(反应、反映)出我们党反腐倡廉的决心。A.必需 启事 变幻 反应

B.必须 启示 变换 反映 C.必须 启事 变换 反应

怎样做好中考物理复习 篇7

一、周密计划,合理安排,把握进度

初中物理考试内容是初二、初三上下两册书,学生接触的比较晚,但又与我们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时间如此之少,内容如此之多,任务如此之重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对照《中考物理考试大纲》,合理安排课时,把握教学和复习进度,能将有限的时间合理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取得较好的中考成绩.

我个人认为初中物理复习要有三轮:第一轮复习,对照书本与《考试大纲》,安排好课时,逐一复习,让学生对课本的基本内容要能熟记;第二轮复习以《中考复习指南》为主,让学生接触题型,找准重点、难点,进一步理解,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强化记忆;第三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纵横结合,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迁移转化能力得到提高.我相信通过三轮的复习,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复习的进度,学生一定能够很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二、明确方向,把准考点,打好基础

《泰州市初中物理考试大纲》中的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及能力考查目标要认真钻研,它是我们复习的依据.

1. 精确掌握考试范围,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严格按照大纲规定的知识范围,组织教学,把握考点,凡是大纲中罗列出来的知识点一个不漏.我们现在考试的依据是苏科版八年级至九年级的物理教科书,考纲中规定的书上有的我们就讲以及书后WWW的内容.

2. 注意大纲的能力层次要求

物理试题中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是命题的原则,识记与理解应用的结合,识记什么,如何识记,理解如何理解,应用如何应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精心备课,加强学法指导,备课、题型要有梯度.物理试题中有很大一部分题目是由教材的例题、习题经过变式、引申、改变而成,是按照物理新课程要求确定的试题的难度与计算量,虽然有些试题考察的思路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但考察目标仍不失基础性.

3. 揭示教材内容的联系,从大纲中找题眼

从能力立意来看,中考考查的重点一定是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识记、理解、应用能力,具体:(1)与社会热点密切的内容;(2)图文材料丰富的内容;(3)思维角度宽、社会价值高;(4)易区分难度、易拓展延伸;(5)与生活紧密联系.

4. 明确知识点,夯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狠抓基础,落实到位.成绩好坏落实很重要,基本知识点一定要学生记全、记准、记牢,主观题必须落实到书面上,加强检查力度.

三、注重迁移,适当比较,加强引导

1. 增强对基本知识点的了解与理解

教师须整理各个知识点内容,建立知识点基本内容速查表,以备查用.对各知识点要反复抓,抓反复,要精选相关试题,坚持滚动练习,促进知识总量的积累.

2. 建立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归纳、综合

这就是我所说的中考复习的第三轮复习,专题复习.把知识综合起来,打破章节界限,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加强热点、焦点问题与物理知识的联系

以当今社会与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有意识的训练思维的整体性与逻辑性

4. 强化思维能力训练,学会多角度迁移和转化知识

要求学生认真做《中考复习指南》,做选择题忌“似曾相识”,“似是而非”,要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未学的知识.材料解析题,要认真阅读材料、看清题意,回忆所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做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可归纳为四步:审题、读题、链接、答题.

四、讲练结合、兼顾能力、综合运用

优化训练,要做到练、导、讲,重在巩固、以评为主,师生互动,要强化督促检查,要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要通过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要坚持适度适中的原则,优化训练过程.

要求学生适当做题,但不能以做题代替复习,做错的题目要找出原因,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教师要精选题目:一类是书本的基本知识,纯粹的历史知识再现;一类是对书本知识的变通,改头换面的“新”知识;一类是与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有关联的题目.

另要重视评讲.讲题是关键一环,既要讲知识,又要讲方法,教师要让学生保证做过的题都会做,会做的题都对,作对的得满分,让不会做的题也能得分.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谈 篇8

策略一:把握复习的节奏

毕业班的同学们一定要按照本地本校老师制定的复习方案,有步骤地去复习。一般而言,中考物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系统复习,时间为初三新课结束到4月中下旬。这个阶段主要进行单元过关复习,主要目标是全面把握考点,消灭知识“盲区”,并且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复习方法和策略是:①在教师指引下,通读课本,构建知识框架。对每个单元涉及的概念、规律按照构建的知识框架去理解,对重要知识点的类型题的解题方法形成一套自己的模式。②关注学习过程,强化动手操作能力。对课标规定的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力争到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一遍,写好每个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对其他的实验也要充分理解。

第二阶段为专题训练,从4月中下旬开始,到5月下旬结束。这个阶段是熟练解决物理问题的阶段。主要目标是把握整体知识体系,按照声、光、力、热、电等知识体系进行专题复习。熟练掌握定理公式和解题技巧,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复习方法和策略是:对中考命题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复习;突破自己遇到的易混淆、易丢分以及畏惧的知识难点。在概念与规律、图像与信息、实验与探究、综合与计算以及社会热点问题方面下大力气、用大功夫,紧密结合老师的指点去攻克难关。

第三阶段为模拟训练,时间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这个阶段是验收检测阶段。希望同学们认真对待每一次模拟考试,要认真上好每一次老师对试卷的讲评课。主要目标是增加信心,进行临场训练,增强临场应变的能力,切实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分数。

策略二:掌握知识梳理的方法

抓住教材资源,确保复习资料的指向正确。在单元复习中,要以教材为本,认真梳理教材,补全教材中有而平时学习时遗漏的部分。在迎考的最后阶段,还要重拾课本,再次熟悉教材,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对基础试题的熟悉程度,稳定考试心理。在阅读教材时注意以下四个问题:①各单元内容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几个基本规律的形成过程。 ②各个实验的原理、器材、步骤。③定义概念和形成规律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④重视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搞清其立意。特别不要忽视教材中的想想议议类内容。

策略三:构建知识网络

在专题训练阶段,要构建知识结构体系网络。单元知识网络应该细化,体系知识网络应涵盖知识的核心内容,反映相互间正确的逻辑关系。

一、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章凸透镜成像为例,构建单元知识网络

(1)第四章《光现象》的单元知识网络(见P27图1)。

(2)第五章《凸透镜及其应用》的单元知识网络(见P28图2)。

二、以光学知识体系为例,构建知识网络

光学部分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切入,同一知识内容可以构建为不同的结构,不同的结构给人以不同的启发。要建立自己喜欢的结构形式, 多多涉猎不同的知识结构形式。如果理解了这些知识体系结构,那么对光学知识的掌握就达到了熟练程度,解决光学问题就会轻松自如。下面给出实例,请同学们认真领会。

(1)以光的传播为线索构建光学知识体系网络(见P28图3)。

(2)以主要的光现象为线索构建光学知识体系网络(见P28图4)。

(3)以光路图及其成像为线索构建光学知识体系网络(见P28图5-1至5-8)。

关于力学、电学、热学等的单元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网络,同学们可以参考以上例子进行构建。也希望在升入高中继续学习时,同学们能保持这个做法。

策略四:进行针对性训练

一、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能力的训练

2016年开始,我省各地市中考实验探究题分值加大,也会出现其他方式的考查,所以现在就要做好充分准备。要重视必要的实验技能:仪器的使用与测量方法、原理、实验技巧、设计数据记录表格、现象归纳与总结、简单故障分析等。探究型试题主要考查:①对科学方法的掌握;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能力;③根据经验或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假设,并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证明的能力。

二、强化物理规律应用的训练

每年中考试题都离不开物理规律的应用。这方面的答题策略很重要。许多同学在答题时觉得遇到的问题比较容易,但走出考场,又感觉没有把握,原因是答题不规范,不会用语言文字进行必要的说明,有时在一道题里出现一个字母代表两个不同的物理量,结果得不到高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要按照教师讲的示例,精选的典型题,自己说清答题思路,写好规范的解题过程。答题前,要学会读题、说题,读懂物理情景,说准题中已知条件、隐含条件,说出所求物理量,说清解题思路,最后再书写答题过程。经过这样的训练,成绩提高一定会很快。

三、提高科学素养,加强图表信息题的训练

信息能力是现代信息社会中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生存、发展能力。对信息能力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广泛存在,且日益深化和成熟。其呈现的方式主要有:机械名牌、表格、图画、图像等。

例:物体的质量和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下表给出了一些物体的动能,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质量和速度相比,对动能影响更大的是物体的 。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已有信息的分析与归纳能力,不是简单地考查同学们对概念的死记硬背。这样的信息题是今后全国各地市命题的必然趋势。

四、联系实际,走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突出学生“STS”(科学—技术—社会)意识的培养,是新课标的理念。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的编制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试题的设计都从生活实际现象或实际问题入手,都来源于同学们熟悉或熟知的生活现象。这使同学们体会到日常隐含着丰富多彩的物理知识,学的是“有价值的物理”。社会热点问题更是命题者首选的素材。例如磁悬浮列车、三峡水电站、神舟飞船、能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的热岛效应、体育赛事(冰球、足球)等。根据十八大精神,环境保护、海洋开发、军备武器等在今后都是热点问题。因此,同学们要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

上一篇:以面对苦难为题的作文下一篇:施工管理个人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