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小学化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前教育小学化(精选8篇)

学前教育小学化 篇1

一、学前教育超前化的弊端

作为教师都知道。因为孩子的家庭因素成长环境不一致,导致孩子身心发展不统一,这就要求教师要发现孩子的个性差异,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们不能制定统一的标准。要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全面发展。作为教师对教育超前化,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升学后有自我满足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你想,在幼儿的学前阶段就机械式学习知识,升到一年级后对老师所说的化不以为然,会出现教师和学生各行其是的现象,他们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孩子要如何面对更深的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学习兴趣。父母忙于工作,爷爷奶奶只负责孩子的温饱,不关心他们在想什么。我们都看到事物的表面,不知道督促孩子在课外进行学习。急于求成的给孩子灌输知识,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受阻,孩子付出很多努力牺牲了很多方面的发展。由于急于求成的心理和所运用的方法不当,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要正确认识儿童观、教育观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一位著名的学者说过“人心不是空白的,经验都是积累出来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孩子未来有什么发展是由我们的教育方式决定的。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孩子在幼年时需要运用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表达多倾听,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书要组织一定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互相合作,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要进行因材施教,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进步和产生的问题,发现他们的优点。对学生进行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重视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积极引导学生。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只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机械性得让学生进行记忆。没有采用创新式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教育既不超前又不滞后。真正做好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教育超前的形式下不要产生满足心理。只要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在教学中改变这种传统观念,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1、作为小学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宣传。以孩子为教学主体成为教育的主导者。

2、家长要和教师保持沟通,明确学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时不会产生超前的`感觉。

3、社会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进行宣传,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避免超前教育对学生的危害。

三、“教育超前化”的危害

1、“超前化”教育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造能力被局限。让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超前化”教育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结果没有取得理想效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积极性。“超前化”只追求表面效果,忽略了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由此演变出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的手段。幼儿园应该为儿童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幼儿的童年在欢乐中度过。学校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对小学生的教育要从启蒙是开始,可是对学生的教育教师一直采用死板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方法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超前化”所取得的成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对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很多家长觉得对孩子教育越早越好,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实验表明:两个双胞胎,在出生的一年后开始练习爬楼梯,另一个孩子在出生两年后开始练习爬楼梯。“超前化”的教育会随着学生的成长逐渐显示出优势。为了追求这种优势,家长们煞费苦心,花费了大量的金钱。为了使孩子的学习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给孩子报一些辅导班,购买了复习资料,对孩子的特长更是尤为关注,花费了大量花钱。学校实行“超前化”教育只考虑当前的优势,学生进入大学后更重要的是发挥创造能力。这就是“超前教育”往往忽略这一特点,导致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四、结束语

学前教育小学化 篇2

众多家长, 甚至教师,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极力主张让孩子很早就学习基础知识, 认为基础知识应该从孩子的早期教育为主, 忽略或者从来就不重视孩子智力的启迪与开发。孩子周一至周五在学校上课, 本该是休息时间的周六周日仍然被家长送去辅导班、特长班学这补那, 这简直是对孩子精神的摧残, 严重违背了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好多家长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是看看孩子会不会做加减法, 学习了多少汉字, 这无形之中就让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发生转变, 偏离了幼儿教学的正确方向。这不但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会严重束缚孩子的创新思维, 对孩子的终身学习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所以说, 我们必须要坚决抵制和反对幼儿教学小学化, 摒弃陈旧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鼓励创新, 开拓进取。笔者现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弊端总结如下。

一、严重阻碍孩子智力的发展

有相当一部分幼儿园无视幼儿教育的规律, 想当然地制定不切实际的幼儿培养目标, 他们将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 有的甚至会要求幼儿在上小学前认识上千个汉字、会做三位数的加减法、能将上百个英语单词背诵出来。这样会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 不利于孩子入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他们的个性差异被忽视, 学习兴趣也被扼杀掉了。总之, 过早地接触规范化的教育, 会扼杀想象力, 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培养和兴趣的发展, 也容易使孩子较早地厌倦即将到来的小学阶段。

二、伤害孩子的自信

众所周知, 幼儿园开展各种游戏活动, 促进幼儿动手、动脑比简单地识字、算题要科学得多。幼儿园教学的重点不是教孩子写汉字、做习题, 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 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帮助孩子学会认识, 懂得做事、做人和养成适应集体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如果我们在幼儿园就开始让孩子写汉字、做习题, 孩子写不好、做不对就会受到家长的训斥、教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 这样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在漫漫学习长征路的一开始就失去信心, 产生消极心理, 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上学, 这样的开始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无疑制造了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总之,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很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首先, 教育难度增大, 会减弱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次, 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学会了的知识, 会导致他们在上小学的时候上课不认真听讲, 无法形成良好的听课及学习习惯。所以, 我们要转变思想, 适应现代教育形势发展的要求, 从培养孩子兴趣、良好人格品质开始, 应以唱游为主, 愉悦孩子的身心, 培养孩子的兴趣, 提高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性。

三、扼杀孩子的潜能

对于孩子来说, 已经逐步趋向于“小学化”的教育是对他们思维发展的一种强力拉伸。他们的思维没有与生理上的成熟相结合, 同时又接受了超过他们接受能力的训练, 这种学习已经远超过他们的认知发展, 是“拔苗助长”的一种准确诠释。在这个阶段, 幼儿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 与年龄不符的学习会强制性地将他们的专注力延长, 给他们的神经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 时间一长, 就会让孩子的神经系统受到伤害, 阻碍他们的正常发育, 甚至会危及他们的身心健康。

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 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性的、探索性的学习, 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 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 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 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四、不利于幼儿正常发育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 容易造成儿童的不良学习态度、习惯和后果。孩子越小, 其动力定型越容易建立。幼儿园应通过训练, 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使其终身受益。“小学化”重知识传授, 重各种技能训练, 轻视乃至忽视幼儿良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不仅贻误了幼儿良好习惯发展的关键期, 还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 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负担, 影响身体健康。

从生理上讲, 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 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 长时期伏在桌子上学习, 易导致孩子身体发育不良。由于一些家长只着眼于让孩子获得知识, 而忽略了孩子的用眼卫生, 造成孩子患近视眼等多种疾病。不仅如此, 如果强制幼儿长时间集中注意, 他们的大脑容易疲劳, 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 使孩子变得表情呆板;过早过多地进行束缚性学习, 不利于孩子肌肉、骨骼的发育, 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上的不良症状的产生, 给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学前教育小学化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  小学化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221-02

前言

学前教育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然而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由于受到家长以及教师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其出现了“小学化”倾向,这样幼儿的学习压力过大,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针对这种状况,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小学化倾向,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分析

现今来看,学前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首先就是家长的教育理念落后[1]。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很多家长对其不够了解,导致自身的教育观念无法有效摆脱,仅仅是重视自己孩子的分数,忽视了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就是家长的盲目从众以及攀比心理,很多家长看到别人孩子学习,便激发了家长的竞争心理。开始不断为自家的孩子施加压力,让其不断去学习,导致孩子超负荷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

其次就是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不达标,现今学前教育不断发展,这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幼儿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并且基本教学素质无法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无法有效对幼儿进行教学。并且很多幼儿教师中专毕业,这导致其实践教学经验较差,并且教学能力不够高,在教学中采用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最终直接影响到对幼儿的教学,产生了小学化倾向。

最后就是课前管理不完善,日常监管力度低。目前在我国的幼儿园官不理中,其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主要是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教育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这样幼儿园则是自行进行课程的设置,但是由于幼儿园自身的限制,导致课程设置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幼儿园都是针对小学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并且相关部门对其的监管力度较低,导致小学化倾向的出现。

二、学前教育去小学化的对策

1.改变家长的错误教育观

在学前教育中,需要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配合,以此来对幼儿进行全面的教育,因此要想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那么必须要有效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2]。幼儿园要为家长介绍保育工作的进行过程,以此增强加强的主动参与度,进而不断改变家长的观念,为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路。幼儿园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并且举办一些家长开放日,从而来让家长去参与幼儿的教学中,以此来为其传播正常的教学理念,让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的配合,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与质量,避免出现小学化倾向。

2.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

对于学前教育来说,要想有效提升对幼儿的教学质量,同时避免出现小学化倾向,那么必须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够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幼儿园教师必须要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并且幼儿园要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以此来了解教师的综合能力,以便于保证教师可以有效对幼儿进行教学。另外,幼儿园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培训体系,能够对在职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以此来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从而来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从而来促进教师更有效的对幼儿进行教学。

3.完善课程管理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对于幼儿园来说,必须要有效进行课程的设置,不能仅仅是照搬小学课程模式。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并且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保证课程的设置能够符合社会的发展。并且相关的教育机构必须要成立专门的监管队伍,能够加强对幼儿园业务的指导以及监管,同时采用定期检查以及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指导。对幼儿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若是出现了小学化倾向,那么必须及时进行指导,从而来避免对幼儿的成长造成影响。设置有效的奖罚机制,以此来鼓励幼儿园遵循健康的教育观念。同时要发挥媒体新闻以及舆论监督的作用,能够将正确的学前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传播,以此来避免幼儿教学小学化倾向的出现。

4.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去除小学化倾向。同时也要采用有效的方式来进行幼小衔接工作的完成。因此,这就需要在进行学前教育教学中,要合理优化资源的配置,坚持教育公平的原则,能够完善学前教育资源的布局,将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在一些薄弱园以及农村幼儿园上,能够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有效的教育,保证其站在同一位置进行学习,避免其在小学学习中出现掉队的状况。另外,在进行课程设置上要做好幼小衔接,以此来保证幼儿在小学阶段能够尽快适应,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3]。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也逐渐出现,学前教育小学化会给幼儿造成较大的学习压力,这样导致幼儿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因此针对这种状况必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改变幼儿园以及家长的教育理念,能够坚持科学有效的模式,合理对幼儿进行教学,去除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肖鹏.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9):40-41.

[2] 甄洪芳.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2015,(02):55-56.

从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篇4

课程

富锦市实验幼儿园 柏桂华

共同探讨三个问题:

一、教育部全国幼儿园园长2012年第1期园长研修班简介

二、再谈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三、如何建构幼儿园本土课程——迈向发展适宜性实践

要求:

1、双向交流,可随时发问;

2、如时间够用,可互动答疑;

一、教育部全国幼儿园园长2012年第1期园长研修班简介

(一)大势所趋——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的成立

1、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迅猛

◆ 学前教育的入园率迅速增长,重视学前教育就是重视国家的未来竞争力,法、英、德、荷兰等国的学前三年入园率已达95%以上,美、加、澳、意及捷克、匈牙利等国也已达80%以上。

◆ 学前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巴西教育经费占GDP的5.6%,学前教育占总教育经费的8%,墨西哥学前教育占总教育经费的9.7%,并与2009年实现了全民义务学前教育。

2、我国发展学前教育的春天到了

2010年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3.66%,而学前教育经费只占整个教育经费的0.03%。市场经济调控模式不适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市场调控或者市场控制不应该成为学前教育服务事业的行动机制,因为它不能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也不能保证教育质量。为此,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11年我国学前教育计划投入500亿元,实际投入700亿元(不包括新疆单独拨款80亿元,新疆、西藏幼儿园收费低廉,月收费50-80元,部分地区甚至实现了共产主义——不收费),用于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教师队伍培训、设备设施的购置等。

3、现阶段两支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多年来没有编制,还属于游击队式的散兵游勇,还没有从能歌善舞的技能型向终身学习的研究型转化(中学校长培训结束后能出版培训系列丛书,而幼儿园园长培训期间每天一篇心得都十分吃力:做—100分,说—60分,写—40分是最高的了)园长尚且如此,教师队伍更不堪言,很多地方建好幼儿园,却聘不到园长,教师队伍也极不稳定,幼儿园的数量增加与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没有达到同步提升。

◆我国四个教育黄埔培训基地:

A国家教育行政学院——

1980年成立于北京大兴区,教育局长和大学校长培训基地;

B中学校长培训中心——

1989年成立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中学校长培训基地;

C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2000年成立于北京师范大学,小学校长培训基地;

D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

2011年成立于东北师范大学(筹),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

2011年6月教育部批准东北师范大学筹建全国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柳海民任中心主任,同年11月28日第一期全国园长高级研修班开班,我们是中心的第2期、2012年第1期研修班,被称为我国幼儿园园长“黄埔二期”学员。

(二)高山仰止——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

1、向教育家一样思考和实践

柳海民:东北师大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主任

2、儿童与教育的意蕴

于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体现的现代教育理念

姚伟: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4、基于课程事件的幼儿园课程开发与设计

严仲连: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王小英: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副主任

6、幼儿园家长工作与幼儿的发展

王萍: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党支部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7、园长领导艺术的心理学分析

缴润凯: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常务副主任

8、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基本方法

吴琼: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

9、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

马云鹏: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

10、学前教育的案例分析

成子娟: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幼儿教育硕士课程主任、教授,香港幼儿园课程专家委员会主席

11、幼儿的入学准备

盖笑松: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2、园长在幼儿园核心竞争力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

张向葵: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筹)副主任

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学园校长

13、健康快乐从“心”开始

刘晓明: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心理学院党支部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14、为幸福而教育

勇颜:长春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幼教部主任

15、依法治园与幼儿的法律保护

曲正伟: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博士后

16、幼儿园环境建设的进步

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17、美国幼儿园的保教活动及管理

陈蓉晖: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8、中国现代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

曲铁华: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19、教育现场与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顾荣芳:南京师大教科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如何制订学校发展规划?

邬志辉: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

21、迈向“发展适宜性实践”

霍力岩:北师大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2、从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势解读我国学前教育政策走向

周兢: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3、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杨颖秀: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4、中国传统的启发教学思想及现代启示

王凌皓:东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三)苦中作乐——形式多样的研修方式

成年人长时间的正规学习需要很强的毅力。要保持一种积极思考、互动的状态很难,每天坐在第一排,以强制自己保持最佳状态。

幼儿教师是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我们的工作任务很大一部分是对儿童进行养成习惯的教育,但恰恰我们很多幼教人的行为习惯还有待提高,比如不守时、课堂说话、吃东西、手机上课时叫等等。本次研修全程录像,课堂纪律很严——王教授语:上课说话可以,比如说我的心脏起搏器掉地上了,麻烦你帮我捡起来。在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和大容量的学期内容中,我们也从疲倦中慢慢适应了,共记录学习笔记235页,撰写学习心得20篇,管理叙事1篇。

学习内容与研修方式——◆专家讲座24次◆管理经验分享2次(12名园长发言,本人主持)◆主题沙龙4次(一组: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策略、二组:把游戏还给孩子、三组:幼儿园绩效管理考核漫谈、四组:漫谈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考察2次(东北师大附属幼儿学园、长春市直机关幼儿园)◆简报4期◆作业:学习心得每天上传1篇,管理叙事1篇,园所风采PPT1个◆每天要如实给专家的讲座打分、提建议,并对培训提出总体评价及建议◆总结

(四)朝阳事业——我国发展不均衡的学前教育

我国地域广阔,虽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但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学前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一是地区差异大:北、上、广、江浙一带的县镇级的幼儿园也堪比像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吉林、包括我们黑龙江这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二是城乡差异大;三是理念差异大(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标准、办园理念、管理模式等)

(五)极具个性——才华横溢的园长们

本期园长研修班的58名学员来自31个直辖市、省、自治区,办学层次差异很大,从地域上看——有来自上海、北京、重庆、天津这样的直辖市,也有来自广东广州、浙江杭州、福建福州这样教育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还有地市级的幼儿园(多属于当地的幼儿园航母-规模大。办有多个分园),也有我这样来自县级幼儿园,南方的乡镇幼儿园的园长们;从办园层次上看——大多是省级示范园。从办园体制上看——大多数是公办园的园长,只有2名园长来自民办园——湖北黄石和宁夏银川,他们都来自幼教集团,办园规模都是在招生千人左右,银川的甚至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各1所,在当地非常有影响,看来全国都是这样,幼儿园规模化发展、规范化发展已成总体的发展趋势。从年龄分布上看——最大的56年生人,最小的是88年生人,后生可畏。从工作阅历上看——大多是遵循幼儿教师、保教主任、副园长、园长这样的成长规律,空降的园长很少;从任职年限上看——大多任职达5年以上,当然最长的达20年,最短的西藏日喀则的索朗多吉只有1年多时间,当然他还只有24岁。

共同特点:

1、才华四溢

张春炬——1998年任河北保定青年路幼儿园园长,园舍15500平米,招生千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特级教师、河北省省管专家,河北省国培专家组首席专家,2000年率先在河北省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形成著名的幼儿园六级十八档绩效管理模式,出版专著四本——2006年出版《幼儿园管理决策与实践》、2010年出版《幼儿园管理创新与执行》、2011年出版《孩子入园,你准备好了么?》、2012年出版《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导》,现即将出版的有关幼儿园绩效与管理流程的另一本书。

谭佳颖——广州市开发区第一幼儿园,领办分园,两天将我们的一个月学习制作成微电影——《我们这个班》

赵洁珺——安徽省铜陵使五松新村幼儿园,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30名,以高校专家学者为主,基层园长教师只有5名)

2、进取心强

每次活动进取心强,绝不服输——园长的进取心有多强,幼儿园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反之,如果园长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那么他所领导的幼儿园也不会有好的发展,无论是公办园还是民办园,这种思想在今天学前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不进则退,是非常危险的。

3、有思想

每个园长都是在本地有思想、有号召力的人,管理幼儿园都是行家里手,同时在教育理念上都各具千秋:沙龙上的争论,观点上的对峙——做有思想的园长,行有智慧的管理,办有文化的幼儿园,园长的幼儿园核心竞争力中流动的鲜活的血液,是灵魂,一所幼儿园,如果有资金,一年就可以做大,三年就能做强,但是要是做长,得用文化、十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园长作为一园之魂,文化建设的统领者,有思想至关重要。

(六)痛定思痛——我们的短板在哪里?

1、思想僵化,创新意识不强

2、目光不够长远,缺乏忧患意识,安于现状,小富即安

3、不患贫而患不均

4、常常归因到我们力所不能及的问题,而没有想过当下我们能做什么

5、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

我的感悟:

我们生活在一个学习的时代。

有一种学习叫听讲。这是任何一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终身难以忘怀的学习方式,它给了我们人生的启蒙,世界的认知,发展的基础和工作的能力,这种培训中的听讲,又把我们带回了学生时代,但是不同的是,由于精心的安排,能让大家在听讲中领略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听讲会使我们的专业知识更前沿,专业理论更系统,专业事业更开阔,专业思考更深入。

有一种学习叫读书。人生的不同阶段,读书的目标和价值是不同的。学生时代,读书时为博取功名,因此而有:学而优则仕“之说。工作阶段,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而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说。当你摆脱考试,进入到没有功利追求状态的读书时,那肯定是一种享受,享受读书给你带来的乐趣、拓展、升华和深刻。

有一种学习叫反思。孔子有句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中所以需要反思,是因为反思可以深化理解,可以明确问题,可以发现差距,可以确证价值。心理学将其称之为“统觉”,教育学将其称之为“内化”,所以说建议大家一定在学习后给自己在安排一个反思的环节,设法在大家接收大量信息的听讲之后,把你们的所思、所得、所获诉诸于笔端,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认识自己,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工作,更是岁月留痕。

学习的过程是建构——重新搭建自己的教育思路

学习的价值是提高——不是姑娘的衣服、鸟儿的羽毛,他不是装饰,也不是为别人学,是为了自己学、为了自己的职业发展、为了你的幼儿园发展而学。

学习的目的是生成——现阶段学前教育虽得到高度重视,但是各种理论思潮一浪高过一浪,很多规则尚在制定中,很多教育思想还没有定论,当然,也就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够解决所有幼儿园问题的傻瓜方案,甚至有关课程,也没有向中小学那样有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为此这就需要我们作为一名幼教人,把我们当成一名教育行业的专业人员(现已出台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而不是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缩小与中小学教师在专业素养上的差别,达到医生、律师那样的行业标准。同时在学习中坚决杜绝拿来主义、照搬思想,自觉抵制课程外包(蒙台梭利教育),努力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生成自己的办园思路、理念、文化和课程。以下我的讲座就是基于学习后的思考和生成,仅供大家参考(所有资料来自于教育部2012年第1期园长研修班)

二、再谈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小学化?

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违背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律、幼儿的学习规律。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把应在小学阶段达成的目标要求和学习内容下发和提前安排到幼儿园来,在学习方式上违背幼儿园以游戏、活动、体验学习、密切结合生活的区域、活动学习和学习领域整合的综合学习委主要特征,采取分科、讲授、单纯的知识技能训练和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育价值和教育重点上,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忽视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情感的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身心的发展、创造力和个性培养;在幼儿园活动结构上,漠视保教并重和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原则,破坏了儿童学习、休息、生活的均衡以及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导致儿童的身心发育得不到保证。

主要表现:学习方式小学化、教学内容小学化、课程设置小学化、教 学方式小学化、作息时间小学化、管理模式小学化、评价标准小学化。

(二)小学化问题得到全社会空前的关注

学前教育小学化已成为继教育三乱(乱办班乱补课乱订资料)后的第四乱——教育部专门下发通知: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

(三)幼儿园教材是导致小学化倾向的祸首么?

江苏省2009年取消幼儿园教材。《江苏省学前教育条例》2012年3月1日生效,条例明确规定:禁止以集中授课方式实施汉语拼音以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等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教育行为,对违背上述规定的,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处理,按照“遵循标准、专业引领”的原则,《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都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行业标准。2012年开始进行专项检查,包括幼儿人数、教学内容安排、教师指导用书、幼儿园活动用书、分班填写幼儿一日活动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等。

(四)纠正“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就应该“禁教”吗?

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受应试教育与高考重心逐步下移的影响,甚至出现了愈演愈烈的倾向。在此形势下,众多专家都在呼吁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如上,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出台了相关条例,严禁幼儿园传授小学内容,这本是针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一现实顽疾采取的有效措施,值得肯定和推广,但是由此就禁止幼儿园实施任何知识教学,宣扬所谓“禁教”思想,则又过犹不及,也是值得反思的。

有研究者把“家长的愿望、幼小衔接机制的缺乏、民办园的逐利、幼儿教师素质的低下”归结为“小学化”现象存在的现实原因。事实上,若在深究,我国几千年传统的学校教育所秉承的“一教论”思想(即统一思想、统一价值标准的教育教学观)、新中国建立初期模仿前苏联以作业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都直接间接得到导致了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这些都与幼儿园的知识教育无关,因此,因为纠正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就要禁止进行知识传授是缺乏理论依据的。

(五)专家的观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

造成小学化的根本原因有三个:

一是观念的原因。在中国百姓的大众意识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重成就、重学业、重知识”的倾向,很多人一直期待和支持他们认同的以知识学习甚至是读写算为主的幼儿园教育,这种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幼儿园教育。二是资源的原因。幼儿园班级空间过小、幼儿人数过多,教师无法真正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变成了奢求,班级人数超过国家标准的幼儿园在县及3县以下大量存在,甚至不少班级达到80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端坐静听成了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前教育师资匮乏也是造成小学化的重要原因:师生比严重超标,合格教师大量缺乏,尤其是近年来为缓解幼儿教师紧缺而出现的小学转岗教师,如不加强培训,则会成为小学化的推手。三是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学前教育欠账太多,这也是造成小学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学前教育的投入还没有纳入公共财政投入体制,和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相比,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没有专列,队伍的发展缺乏制度保证,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收入完全来自于家长或者大部分来自于家长缴费的幼儿园,政府如何有效控制和管理,如何积极引导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六)我们的思考

纠正“小学化”倾向的重点在于弄清对于幼儿来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些有价值的知识应该怎么教。

幼儿的知识学习不在于他学到了什么,而在于他学习时付出的成本与获取的知识孰重孰轻。

三、如何建构幼儿园本土课程——迈向发展适宜性实践

“掠夺开发”“拔苗助长”——发展主义的误区?

“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防止与纠正”——科学发展的坦途?

们给孩子什么?童年的苦难换取一生的苦难:竭泽而渔

童年的幸福奠基一生的幸福:内在驱动

“学前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大学教育学前化”:恶性循环何时了?

冰山一角缠足现象

引言:中国人的热点与世界性的话题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园”

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公共场所接受他人照料,特别是在公办园接受幼儿园教师给予的学前教育实践。

这自然地引起一个问题:对于儿童发展而言,什么是最适宜、最有益的学前教育实践?

进一步界定:课程决策与决策依据

课程需要综合决策:最好的教育实践建立对儿童的了解基础上,但仅仅依靠儿童发展理论并不能为实践者提供设计课程所需的全部答案。

教育项目是是各种决策的综合产物,这些决策包括课程内容(儿童将学习什么)、学习过程(儿童如何学习)、指导策略(教师如何教)和评价方法(如何知道儿童已经学会了什么以及如何制定未来的方案)。

情景1、2、3、发展适宜性实践的判断

判断是否是发展适宜性实践需要复杂的思考。因为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它并非“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处方”,而是“用多种方法在特定背景下为特定的儿童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案。

请在心里默念:

“发展适宜性实践取决于……”

1、是否尊重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特点,并提供符合年龄范围的活动、材料和互动。

2、是否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能力特长和兴趣,并对个体差异做出反应和支持。

3、是否尊重了有关儿童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并确保尊重了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场景1、2、3、请判断:这是发展适宜性的语言环境吗?1、2、3展望未来学前教育发展,可以确信:

中国学前教育必将逐渐超越以模仿西方为主的借鉴之路,进入到自主发展与创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吸取借鉴各国先进经验,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将成为主要特征。

(一)蒙台梭利教学法在我国的应用

已进入我国15年

美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200小时集中强化培训,理论联系实际的30余份作业,720小时的高品质的幼儿园实习——2年的时间最终可获得蒙氏教师资格。我国7天初级证,15天中级证,30天高级证——培训者。

难以回避的现实挑战:

蒙氏教育的精髓是什么?

儿童还是教具?

儿童还是教师?

(二)幼儿园课程外包现象

各种加盟,我们可清楚它的内涵?

如果把这些教育法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我们很可能漏读、误读、误解和误用了这棵大树最重要的树根部分、树干部分的观点和经验。

走出对这些教育法的漏读、误读、误解和误用,走向对课程真正理解和有效运用,走向对于本园问题的本土解决方案。

(三)什么是幼儿园课程?

从幼儿的角度看一日活动,一切幼儿参与的活动,包括生活、教育、运动等皆为课程,从教师的角度讲所有与幼儿有关的正式教育活动和预备活动皆为课程——计划、活动等

(四)幼儿最近发展区与幼儿园课程的发展适宜性原则

上课还是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真谛何在?

立场声明:了解儿童+实现发展目标

发展适宜性实践不仅要满足儿童的现有水平,即建立在对儿童的了解基础上(适宜),而且能够促进儿童达到有挑战性且可实现的发展目标(有效)。

(五)本土课程的建构

第一,了解儿童发展和学习的知识,用来尊重年龄特征,并对与年龄有关的各种行为特征做出反应。

第二,了解集体中每个孩子的力量、兴趣和需要的知识,用来适应个体差异,并对不可避免的个体差异做出反应。

第三,了解儿童生活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知识,确保儿童的学习经验对儿童来说是有意义和相互联系的,并且尊重了参与其中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不存在绝对适宜或绝对不适宜的教育实践

请在心里默念:

“发展适宜性实践取决于……”

1、是否尊重了不同年龄段儿童发展和学习的 特点,并提供符合年龄范围的活动、材料和互动。

2、是否尊重了每个孩子的能力特长和兴趣,并对个体差异做出反应和支持。

3、是否尊重了有关儿童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并确保尊重了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共勉:重塑游戏精神,还给孩子童年!

只是玩玩

让当你问我,今天在学校里做了什么,而我回答:“我在玩。”

请不要误解我。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

我正在学习如何享受工作

并在工作中得到成功。

我正在为明天做好准备。

而今天,我是一个孩子,我的工作就是玩。

当你看见我爬进树丛找虫子,或是把偶然发现的玩意装进口袋。

请别用“只是玩玩”这一句带过。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有一天我会当上科学家。

当你看见我全身陶醉,听着音乐,或是花花绿绿,忙于装扮,请不要感觉时间在“玩玩”中浪费。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感受音乐,释放和宣泄,有一天我会成为有名的音乐人。

当你看见我坐在椅子上,给一位想象中的听众朗读。请别笑我,认为我“只是玩玩”。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有一天我会当上老师。

当你看见我在学习跳跃奔跑,和运动我的身体,请不要说我“只是玩玩”。

因为,你看,我正在玩中学习,我在学习我的身体如何运作。

有一天我会当上医生,护士或是运动员。

学前教育小学化 篇5

成 绩

指导教师 作者姓名 张爱新 学号 201617009 工作单位 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车家上章幼儿园 专 业 学前教育 类 别 教育学

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与 措施

摘要: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并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模式,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难度和课程数量等方面,根本原因是幼儿教育的市场竞争激烈、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和教育标准失衡造成的。因此,应通过积极宣传学前教育理念,正确对待学前教育和制定正确的教育评价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对策

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就是在学前教育中纳入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育重心趋向于小学,缺少对幼儿行为习惯、生活能力和良好品质的培养,脱离幼儿园办学理念。这种忽略小学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小学化”教育背离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初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更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原因及改善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

1.教学方式上,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活动为教学手段。游戏作为幼儿最基本的日常活动,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副产品。我国学前教育法规明确要求,学前教育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采用灵活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等方式开展游戏教学。但是,幼儿园为了追求学习效率,采取小学课堂教学形式。幼儿与小学生一样在教室里接受知识,如读卡认字、讲解字词和书写练习等。幼儿教育方式与小学完全一样,毫无游戏色彩可言。

2.教育内容上,侧重知识数量和难度。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还处在表象认知阶段,思维能力比较差,无法完成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但是,普遍存在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甚至将小学低年级的课本作为教学材料,把学习数学运算、学习读写和背课文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并要求幼儿掌握一些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和语文知识。如此强化知识的教学内容严重偏离教育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教学的规定,使幼儿生活常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得不到落实,很难实现幼儿全面发展。

3.在教学管理上,用小学制度对幼儿行为进行管理。幼儿每天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运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这些活动时间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幼儿园课节数一般控制在2~4节,每节30分钟,而小学课节数一般在5~6节,每节40分钟。但是,许多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与小学一样,基本以集体教学为主,规定了统一的作息时间,安排了统一的教学内容,实施文化课教学,游戏教学活动占据的课节很少。

4.幼儿园课程超载,早期专业特长过度开发。许多幼儿园为了吸引学员,常常开办特色教学班,幼儿除了学习生活常识之外,还要学习英语、计算机、钢琴、绘画和舞蹈等课程。家长为了从小培养幼儿的特长,花时间和金钱进行某方面特长训练。使幼儿超负荷学习,影响正常成长。

二、学前“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1.父母“望子成龙”的急躁心态。近年来,家长对幼儿的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顾幼儿能否承受压力,强迫幼儿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和专业特长。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急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这种强迫性的学习行为,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阻碍幼儿身心发展。

2.幼儿园之间的生存竞争。近年来,幼儿教育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各种特长形式的民办幼儿园兴起。民办幼儿园由个人或者合伙创办,以营利为目的,大多数幼儿园财力有限,教学设施不全,办学条件比较差,师资力量薄弱。民办幼儿园为了盈利,开办特色班,增加小学教学内容课程,以弥补资源不足。许多家长会选择这些教幼儿识文断字的学校,迫使大多数幼儿园为了争夺生源改变幼儿园教育初衷,使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

3.幼儿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不科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评价主要是幼儿掌握的知识和考试成绩,而忽视幼儿健康成长。教育教学评价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为了满足考试需要,教师注重教科书中知识的灌输,忽视幼儿兴趣爱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幼儿学习任务繁重。虽然教育部门明文规定小学不许进行相关招生考试,但是许多小学还是喜欢优秀生源,通过成绩筛选学生。因此,在应试教育的指引下,幼儿园成为进入小学的预备班。

三、避免幼儿园“小学化”的对策分析

1.大力宣传学前教育的目标,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与家长对学前教育的态度有关。各级部门要通过公益广告、电视广播、权威讲座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幼儿教育目的宣传,使家长对学前教育形成一个正确认识。幼儿园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多交流和沟通,让家长对学前教育有所了解,认识到学前教育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给幼儿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形成对社会的简单认知,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教育的错误观点。

2.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幼儿园要端正办学理念,采取正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教授幼儿这个年龄段应掌握的科学知识。学期教育“小学化”教学模式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教会孩子独立生活才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学前教育活动中,必须严格按照幼儿身心发育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如通过游戏教学活动,增强幼儿对社会事物的认知、对好坏行为的辨别,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帮助幼儿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各个方面的变化。

3.加强规范管理,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教育部门应该担负起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加强对幼儿园教学的监督管理,明确幼儿教学内容,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一是科学合理地分配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二是取消小学入学考试制度,划片区分配学生,根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根基;三是做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幼儿园教育重点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幼儿为小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创造优雅和舒适的学前教育环境,推进幼儿教育科学化和制度化。参考文献:

[1]李婷婷.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5):96-98.[2]贾楠.浅析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5):97-99.[3]甄洪芳.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2):19-20.结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还处在表象认知阶段,思维能力比较差,无法完成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但是,普遍存在的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甚至将小学低年级的课本作为教学材料,把学习数学运算、学习读写和背课文作为教学重点内容,并要求幼儿掌握一些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和语文知识。如此强化知识的教学内容严重偏离教育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教学的规定,使幼儿生活常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得不到落实,很难实现幼儿全面发展。采取正确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教授幼儿这个年龄段应掌握的科学知识。学期教育“小学化”教学模式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教会孩子独立生活才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学前教育活动中,必须严格按照幼儿身心发育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如通过游戏教学活动,增强幼儿对社会事物的认知、对好坏行为的辨别,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帮助幼儿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各个方面的变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辨析 篇6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该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幼儿园、教师及家长齐心协力,并肩作战。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 辨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涵

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其内涵。在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的理解上,国内学者虞永平认为,“小学化”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方式[1]。所谓显性的表现是指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工程中的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小学生无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始终处于讲解的状态。隐形的“小学化”现象的表现有可能是间歇性的,最典型的特点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存在着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幼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了应有的自由,教育过程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和快乐闭。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不仅要关注显性现象,更要注意隐性现象,要从观念上和行动中彻底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及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并且这种影响已经渗透到了幼儿教育领域,成了促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上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

2、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经费投入不足

政府对幼儿园的监管不力,缺乏对幼儿园进行审批、考评、奖惩的法规,幼儿园随意制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内容,直接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幼儿园只有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根本谈不上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育观念的滞后,幼儿教育“小学化”就出现了。

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

由于不少家长不了解什么是幼儿教育,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导致很多家长就把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作为衡量幼儿园好坏的标准。如果幼儿园不教孩子“识字”“计算”和“背诗”,家长就认为这样的幼儿园不合格、老师不会教。

4、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

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改革,使不少幼儿园走上了自负盈亏的道路。要自给自足,生存问题首先摆在了眼前。有些幼儿园认为,如果不教孩子“识字”“计算”和“背诗”,家长就会对幼儿园的教学有意见,为了迎合家长、吸引生源,就要进行“小学化”教学。

三、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及建议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这一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书本为主、忽视幼儿存在的教学模式。教育应当顺应幼儿自然成长的规律,任何违背这一规律、揠苗助长的行为都将得不偿失。

2、强化政府行为,增加经费投入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提高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监管、评审力度。只有不断增加政府投入,才能改变幼儿园基础设施差、幼儿教师待遇没保障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为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创造条件、打下基础。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些条件的创设,没有政府的投人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完全靠政投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该是公办园以财政投入为主,民办园给予部分投入,即根据民办园的盈利情况作适当投入。

3、大力宣传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文件

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政策、文件,使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一方面,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幼儿园要承担起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科学知识的重要任务。通过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加深家长对幼儿园及幼儿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好做好教育工作。使家长既了解了幼儿教育的政策、文件,又掌握了幼儿的在园情况,密切了家庭与幼儿园的关系,为更好地教育幼儿提供了平台。

4.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通过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彻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其次,建立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切实做好培训工作。最后,幼儿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学历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才会有希望。

5、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要使家长明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知识准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在心理素质、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社会交往等方面做好准备。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惯,尽量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小学化”现象透视 [J] 幼儿教育 2011 第7-8页 [2] 赵艳燕 浅谈如何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J] 课程教育研究 [3]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 百年中国幼教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页

[4] 于京天 对学前教育研究自身去向的思考 陈帼眉 刘焱主编 学前教育新论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第29—43页

[5] 赫.斯宾塞[英]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M]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2 [6]朱敬光 幼儿教育 [M]五南图书出版社 2005 [7]崔华芳.教育的奇迹—把笨小孩培养成天才的12种方法 [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8] 王小丽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研究 [J] 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第9页

[9] 唐典芳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成因及对策 [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第四页

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弊端的讨论 篇7

一、损害孩子的兴趣

有研究表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 而是孩子是不是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是否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是否引发了孩子对知识的好奇心, 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否培养了孩子知识的迁移能力, 是否帮助孩子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是否教孩子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孩子学会探索、学会合作等等。过度教育的内容大多超出了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 如再采取强制的方式来进行, 必然会激发孩子的厌烦情绪和抵抗情绪, 最终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受到损害。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 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 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家长和老师, 非要像对待小学生一样要求他们, 这正如还没有长出牙齿的婴儿, 非要他吃坚硬的食物一样, 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对孩子的危害可想而知。

二、伤害孩子的自信

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一律要求他们写字、算数, 如果写不好, 家长呵斥、打骂, 老师批评, 孩子在这种小学化的教育过程中, 得不到快乐, 而得到的常常是消极的情绪体验, 自然会认为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孩子们在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之后, 如果依旧难以达到家长的要求, 那便会体会到越来越多的挫败感, 这样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而这些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关键期在学前, 这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所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养成会使孩子终生受益。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 培养孩子学会认识、做事、做人、共同生活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 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三、扼杀孩子的潜能

学前教育“小学化”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 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 忽视了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身体各部的运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自然观察能力等多智能的全面开发。而正规的幼儿教育, 教师每设计一个游戏活动往往使幼儿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 孩子在这种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健康、活泼、聪明, 比那些会写多少字、会算多少数的孩子在正式上学以后更有潜力。

四、不利于幼儿正常发育

从生理上讲学前阶段的幼儿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 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 长时期地伏在桌子上学习, 易导致孩子身体发育不良。由于一些家长只着眼于让孩子获得知识, 而忽略了孩子用眼卫生, 造成孩子患近视眼等多种疾病。

从智力上讲, 那些在轻松、自由、快乐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语言的训练, 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强, 能很快的将应用题中复杂的数据理顺关系并做出灵敏的反应。因此, 从上学开始, 学习很轻松没有太大压力, 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与其相反, 学前教育“小学化”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 因长时间的“灌输”学习, 智力没有到全面开发反而受到抑制, 头脑僵化, 反应不灵活, 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五、影响全面平衡发展

孩子某一方面的发展可能是以牺牲其他多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的, 孩子的眼前发展可能是以损害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过度教育能使孩子学到一定的知识或掌握一定的技能, 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却在逐步丧失, 主动学习的能力也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 幼儿天性是爱游戏的。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 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此,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更应该顺应幼儿的天性, 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否则, 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

六、破坏亲子关系和谐

许多家长不懂得学前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什么, 而是提前把上小学才学的知识硬填给孩子。学前阶段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够不上, 所以必定学不好, 其结果是使孩子扫兴和反感, 再加上家长的责骂和老师的批评, 孩子厌学是必然的。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是对孩子极大的伤害, 无异于拔苗助长。有的孩子即使勉强学了, 但入小学后成绩也未必好。到了小学再学就等于留级一年, 孩子似懂非懂, 毫无新鲜感。无味枯燥的重复使他们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 容易因我已懂而不专心听讲, 养成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 反而影响了所有学习任务的完成, 成了老师和同学眼里的“差生”, 从而使孩子产生对学校、对学习的厌恶、厌烦情绪。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忽视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 2008 (03) .

学前教育小学化 篇8

关键词:学前教育;小学化;分析

笔者以“小学化”为关键检索词,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对近些年来相关文献研究进行搜集整理。通过不同维度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其深层原因,以此进行思考,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论文发表的年代和数量(见表1)

表1以发表研究时间为横轴、发表数量为纵轴,绘制折线图。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 2010年之后,并呈波动中逐渐上升的态势,说明学前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关注。

从2010年开始,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研究增多。究其原因是在2010年1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这其中的第八条意见是: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指出学前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并且在文件中明确指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随后人们开始关注学前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并对其进行研究。

二、作者单位和数量(见表2)

由表2可知大学、专科学校、教育机构和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研究的主要群体。其中大学中的师范类院校所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相对大学而言,专科学校、教育机构、幼儿园所占比例偏小。

以作者单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学前教育工作者进行研究。而在幼儿园一线的教师,以及小学教育方面却缺少研究。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应当鼓励身处幼教教育一线的教师多探究、多思考;同样也要启发小学教育方面的专家、教师,对小学化这一问题进行更多关注和研究。

三、论文研究主题

通过整理文献资料,发现人们把研究的视角投射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的研究

主要表现有:在教育内容上传授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如,学习加减运算、拼音识字、英语等等;在教育方法上教师以讲授为主,幼儿“安静”倾听;在教育管理上把管理小学生的一套照搬到幼儿身上;在教育评价上对幼儿进行评分评价。

2.关于形成学前教育小学化原因的研究

主要原因有:社会、家长对学前教育价值导向的偏差,过于放大早期教育的作用,夸大早教的功能;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小学化。一些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园,为迎合市场需求,满足家长的愿望,开设一些补习班,以此来吸引生源;应试体制的影响。现在上小学都要进行入学考试。应试内容为识字、算数等,应试体制使得小学化更加普遍。

3.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危害的研究

其危害主要是损害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打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幼儿独特个性的发展。

4.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解决策略的研究

其中主要策略有:社会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幼儿园要端正办园理念以及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转变错误教育观念;教育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引导幼儿园市场向良性方面发展。

以上是对学前教育小学化研究的大致梳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前教育小学化对幼儿危害至深,因此小学化显得尤为重要。其实小学化主要表现在幼小衔接上。所以幼儿园和小学是扭转这一现象的关键。这其中不仅要有幼儿园方面的努力,同样也需要小学方面进行一些改变。然而通过整理资料发现,大量文献都是以幼儿园为出发点进行策略研究。而对于小学方面,却很少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因此在未来关于小学化的研究中,我们应当多方面进行研究,从小学、幼儿园等不同角度解析问题。

上一篇:中考语文高分作文技巧下一篇:安全事故处罚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