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工作报告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技创新工作报告(共8篇)

科技创新工作报告 篇1

2013年以来,区政府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发展环境,重点围绕全区优势产业发展,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科技成果,培育了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全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着增强,科技管理工作多年连续被评为全省、全市先进。区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3年通过国家终期验收;2013年区通过国家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被列为全省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市、区)。

1、落实各项科技扶持政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一是进一步强化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2013年来,区政府先后出台并完善了一批扶持力度大、政策导向明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如《市区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区专利申请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市区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二是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每年评审区本级科技进步奖,表彰、奖励科技人员,2013年来,全区累计奖励科技成果21项、奖励科技人员155人次、发放奖金21.5万元,激发了科技人才加强科技创新的热情。每年表彰奖励全区加快工业发展单项考评奖,特别设立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鼓励专利投资奖,不断激励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每年发放专利资助、创新基金立项项目配套资金等,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完善科技管理服务机制,科技管理工作硕果累累

区政府建立了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创新发展难题等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加大科技管理工作力度。培植高新技术产业,组织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专利,促进科技供需对接。以科技项目为抓手,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目前,我区有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共30家;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实施了国家“863”、“973”计划各1项,药业有限公司完成3项国家新药重大创制科技项目和2项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业有限公司、发电设备成套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均实施了省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2013年至今,成功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76项,累计争取科技项目经费5016余万元,申请专利814件、授权366件。2013年,全区科技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区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达109项,立项78项,争取科技项目经费1086万元;申请专利304件,授权专利22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57件、授权44件,均在全市前列。

3、创新科技管理宣传与培训,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一是每年开展全区科技管理业务培训班,对科技型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进行系统的科技管理培训。2013年以来,举办各类科技管理业务培训班7次,培训科技管理人员460余人次,提高了全区科技管理水平。同时,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帮助企业引进关键领域的高级人才、急需人才,全区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二是开展群众性科技宣传活动,每年都开展好“科技活动周”活动,深入开展科技入园区、入校园、入社区、入农村活动。广泛普及科技创新知识,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社会氛围。目前,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万余人,科技管理人员150余人,农业科技特派员20人。各行业科技人员投身技术研发、创新实践,认真组织做好科技成果鉴定,主动申请参评科技进步奖励,及时把自主创新成果申请为专利,推动了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团队不断涌现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组织申报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加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产学研结合为抓手,扶持开展综合性科技攻关,积极找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截止2013年底,我区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技术研究中心11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企业与各类高校、有资质的科研机构建立的合作研发平台31个,产业孵化基地3个。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的涌现和壮大,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争取多元化科技投入,科技经费逐年提高

充分把握国家、省、市科技政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争取科技经费投入,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扶持力度,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工作的资金瓶颈问题。2013年,全区研发投入8.76亿元,为2005年的18倍;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917万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62万元,较2005年增长55%;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78项,争取经费1086万元;发放专利资助、创新基金立项项目配套资金共计16万元。科技经费、政府投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61.2%。

二、存在问题

1、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不足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目前区内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主要是以稀土、药业等为代表的发展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一定数量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把企业发展定位在量产扩能上,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发展壮大之路,还没有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新增、新培植的科技创新意愿强、能力强的企业不多,科技创新对我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不足,科技创新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一是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区内具有创新能力特殊专长的人员数量不足,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复合型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较突出。二是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各类专业人才往往因为缺乏较好的研发平台、创新创造条件受限、生活待遇较低而流失严重。

3、产学研平台管理体制不顺畅

区内企业与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的合作研发平台有31个,但受制于各种因素,“产、学、研”合作平台的管理体制不尽顺畅,科技资源没有充分共享,区内企业利用合作研发平台进行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的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

4、科技投入缺口仍然较大

一是我区经济总量、新增可用财力均有限,且新增的刚性支出压力较大,科技支出虽逐年增加,但按上级对各县(市、区)科技支出应以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1%安排,政府科技投入仍显不足。二是一些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不够高,企业投入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的经费有限。

三、下步打算

1、创新驱动,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深入开展“科技入园”是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主抓手,区政府将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力争沙河工业园申报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进一步突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区内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实现科技驱动战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注重引导,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是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动力。区政府将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完善创新型人才激励措施,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是设立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建立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对在技术、研发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积极引进高端创新领军人才,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二是重视对现有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挖掘、管理好现有科技人才,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潜能,留住高端人才,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

3、搭建平台,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是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支撑。区政府将进一步积极找寻区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内生动力。以水西有色冶金基地和沙河工业园为平台,进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整合项目、技术、人才等资源,促进科技与企业有效对接。积极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科技企业合作,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推动稀土、药业、金环磁选等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稀土、生物制药、汽车零部件等优势特色产业创建或升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建立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是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源泉。区政府将进一步把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的重要位置,增加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激发企业自觉增加科研投入,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升级。完善科技投入政策体系,加强引导和激励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全社会资源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强化科技与财税、金融合作,引导和支持创业投资,银行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参与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5、强化服务,推动全区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工作报告 篇2

昆山市石浦中学是“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学校长期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全面普及科技特色活动,使科学教育贯穿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课程外教育和育人环境之中,借助科技周等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在校内外科技辅导教师的指导下,既动手又动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创造了一系列创新作品,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级大奖三百多个,成功申报科学发明专利14项,6名学生当选中国“小院士”,其中张海浩同学的“盲人磁性插座”在2011年第2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高士其科普奖,创昆山26年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类获奖最高纪录。张海浩同学被授予“江苏省青少年发明家”“中国十佳小院士”光荣称号;科普教师胡云华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一届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耕耘奖”;2012年学校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苏州市青少年发明摇篮”,成功创建“苏州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2013年学生创新发明再创佳绩,两件作品获江苏省一等奖,其中一件获全国创新大赛二等奖。2013年10月,学校创新工作室成为“首批苏州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创新科技服务工作 篇3

立足科技成果评价、转化,发挥科技服务优势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科技产业化过程中,科技成果评价对推动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和产业化已经迫在眉睫。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精神的号召,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专门成立了中国生产力科技成果评价与产业化促进工作委员会,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增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战略地位。

“中国生产力科技成果评价与产业化促进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评价与产业化专委会在科技成果评价和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方面的专业经验和专业服务能力,整合资源,与全国生产力体系对接,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评价、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引进、技术攻关、资本对接等一站式科技服务,竭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和服务支撑。”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刘玉兰如是表示。

“后期科技成果评价与产业化专委会通过对科技成果的可行性、创新性、成熟度、市场应用前景及推广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价,真正挖掘出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的成果,利用技术孵化、合作开发、技术转让、技术交易、资本对接等方式,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在中国生产力科技成果评价与产业化促进工作委员会主任严长春看来专委会可做的事情很多,未来,专委会愿与协会一道致力于全社会科技成果的评价和转化工作,同时继续发挥协会在科技服务层面的资源优势。

加强行业、区域合作夯实科技服务体系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从成立之初就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与行业生产力中心、地方生产力中心不断加强合作,陆续为数十万家企业提供了优质的科技服务。协会引领着国内生产力中心系统在国家科技服务工作领域不断做大做强。为了一进步推进科技服务工作,完善生产力中心科技服务体系,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通过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座谈会形式分享服务经验,为夯实科技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纺织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生产力智慧城市专业委员会、生产力绿色制造生态管理系统专业委员会等数十个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专委会分别从自身的服务资源和服务经验出发,先后登台宣讲,共话科技服务。大家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期望形成良好的资源共享氛围。通过交流,各行业中心与地方中心加强了了解,达成了合作共识,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良好的行业、区域合作模式。这一举措为行业和各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科技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宣传和实施渠道,取得了良好的局面。“20多年来,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已发展成为国家自主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中小企业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作为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的领导,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刘玉兰欣喜地看到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科技服务体系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也期待生产力促进中心系统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加全面的科技服务。

涉足文化创意产业,深化科技服务内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如何有效发挥其科技服务平台优势是协会领导需要时时思考的问题。“深化科技服务内涵是协会推动科技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日前,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产力品牌孵化专业委员会联合小满文化集团旗下北京小满橙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力打造了囊括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盛事—“中国创意品牌盛典”。这一“盛典”将围绕“创建‘中国生产力发展基金’,投资企业品牌孵化器、中国好技术等机构和国家项目的入选企业;联合各地企业共同建设新型‘品牌孵化器、加速器和众创空间’,培育优秀初创企业和优秀创业人才;联合国内外及港澳台地区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传媒单位以及海内外相关机构的专家力量共同发起‘创新竞争力’研究,推出‘亚太(中国)创新竞争力排行榜’,表彰各领域优秀创意创新典范;发起‘一带一路’产业促进联盟,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等工作展开,旨在深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全面深化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的科技服务工作。

“协会发起的创意品牌盛典,不仅能促进‘文化与科技’、‘创意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大众参与和关注,创造全新价值链,更能形成政府、企业、创业者和社会大众的多赢格局,是协会深化科技服务内涵的有力探索。”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刘玉兰对于协会跨界融合文化领域自信满满,并期待迎风破浪!

科技创新工作报告 篇4

项目名称:钻井自动灌浆液位监控装置

单位名称:胜利油田海胜钻井泥浆制剂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46-8665106 传 真: 0546-8679908 日 期:2011年9月15日

目 录

1、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2、项目基本情况

3、项目资金落实与支出情况

4、项目产品开发进度与取得成果情况

5、项目产品市场开拓与销售情况

6、合同技术、经济、质量、资产指标完成情况

7、项目验收时与立项时企业的资产、销售、利税情况

8、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9、项目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及其效果

一、企业基本情况

胜利油田海胜钻井泥浆制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井下工具制造修理、泥浆制剂生产销售及泥浆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公司共有员工6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有35人。公司成立了研发中心,拥有技术研发人员10人,长期与石油大学进行技术合作。近年来,公司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先后研发了钻井自动灌浆液位监控装臵、除沙除泥一体机、油料净化机等高新技术产品。

公司拥有各类机床、自动焊机、等离子切割机等生产设备20余套。2011年3月,公司又从德国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定位精度0.006mm,实现了工件的全自动加工。同时,公司还具有超声波检测仪、磁粉探伤仪、硬度计、材料试验机等先进的检验检测仪器。

胜利油田海胜钻井泥浆制剂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大力实施市场、科技、人才“三大战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现代化的用人机制,培养和锻炼了各类管理、技术人才,建立了三个市场体系(即胜利油田内部市场体系、国际国内石油行业市场体系以及社会产品市场体系),建立了自我研发系统、营销网络系统,企业实现了稳定发展,企业总产值实现了快速增长。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本“钻井自动灌浆液位监控装臵”是应用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2 并采用了PLC与上位机结合、超声波传感技术、计算机串口通讯技术等的智能监控系统,除了可以在整个钻井施工过程中进行自动灌浆外,还可以在起钻、下钻、钻进等各工况中对钻井过程中的泥浆总量、可燃气体、泥浆密度等各项参数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送计算机分析、处理,处理结果送相关显示、执行机构去显示、执行。当井下发生井涌、井漏等复杂情况时系统报警提示,可以让钻井现场操作人员迅速准确的掌握井下动态。自动灌浆液位监控装臵是钻井作业的必备安全设备,在整个钻井作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装臵能够自动识别起钻、下钻、钻进、起停钻井泵等工况,自动灌浆,自动测量和计算取出或者下放的立根数、钻进进尺,通过超声波液面监测器监测钻井液罐液面的变化,判断钻井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井涌井漏,并可对多种可燃性气体进行监测,以防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该项目在系统稳定性、扩展性、功能单一性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该装臵为国内第一套集自动灌浆、液位报警监测与可燃性气体监测于一体的自动化安全装臵,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该装臵专为超深井钻井系统设计,其环境温度为-40℃~85℃,适用于各种复杂施工环境,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矿、盐矿钻井。

2、项目主要创新点

(1)采用总线结构和模块化设计技术,集自动灌浆、泥浆总量监测及可燃性气体监测功能于一体,并可以方便的扩展其他功能。各模块独立工作提高系统对电磁的抗干扰能力。

(2)系统采用PC104单板机+电阻式触摸屏,现场操作人员可以非 3 常方便的操作和查阅各种信息,极大的方便了人机的交流。

(3)起下钻时,利用现有的钻井仪表(指重表),PLC自动采集 起下钻立柱信号,及时准确(起出立柱立刻填补,灌满即停)的往井筒里填补泥浆并比较判断。

(4)系统以每秒一次的采样速率采集,对采集的数据做周(10min)和瞬时(1min)比较,大大的提高了其测量精度、反应速度和报警灵敏度,有效的减少漏报警。如当系统检测到泥浆的瞬时变化超过0.1m3/min,或者10min内变化超过0.5 m3,系统立即报警输出。

(5)系统将所有采集的数据(泥浆总量、密度、变化量、可燃性气体含量等)及各种记录通过组态以报表、曲线等形式显示出来,操作人员可随时查阅打印,大大减轻了泥浆工坐岗的劳动强度。

3、项目技术路线

(1)系统稳定性 井场现场条件恶劣,信号干扰强烈,采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和屏蔽线缆有效的屏蔽干扰源。

(2)系统功能扩展性 电气控制装臵的系统无法扩展各种监控性能接口,需考虑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将系统模块化。

(3)测量精确性 由于钻井液黏度较大,一般接触式液位计误差较大,无法达到测量精度,需考虑采用非接触式的超声波液位计,这种传感器性能稳定精度高。

(4)系统报警及时性 对井底钻井液的返出流量及各个泥浆罐钻井液的变化量,做到实时测量监控,数据实时刷新和显示,快速报警。

(5)系统简单化 系统功能的齐全性,势必会将系统复杂化,因 4 此需考虑将系统模块化设计。

(6)监控数据的保存和查阅 通过系统软件(MCGS组态软件),计算机将所有的报警信息,数据采集结果以报表的形式存盘。方便查询,浏览及打印。

技术路线:

三、项目资金落实与支出情况

本项目是2009年12月立项。立项前,本项目已经完成投资100万元,此费用为企业自筹,其中项目研究经费:30万元;设备更新改造费:10万元;材料费:10万元;市场调研开发费:10万元;产品检测认证费:5万元;其他费用:5万元;专用生产制造设备投入经费30万元。本项目的执行期是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按照合同规定,本项目在合同到期时,应完成总投资250万,在项目执行期内,新增投资150万元,其中地方资助22万元,国家资助14万元,企业自筹114万元。按照合同约定的投资计划,公司积极筹措资金,加强项目技术研发,购臵设备仪器。项目验收时,公司实际完成本项目总投资265万元,本项目获得地方科技经费22万元,获得国家技术创新基金资助14万元。企业自筹新增投资额为129万元。资金分别投入到本项目的研发与试制、购买仪器设备、流动资金、销售及其他费用。本项目资金支出分别为:项目产品开发及试制128.5万元,购臵生产设备9.5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销售费用30万元,其他管理费用17万元。

四、项目产品开发进度与取得成果情况

本项目自立项以来,公司积极调配人员,同时从外面引进了几名本领域专业人员,成立了项目研发小组。

公司研发人员对国内外的钻井自动灌浆监测设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认真分析了产品特性及市场需求,了解到传统的钻井自动灌浆监测设备存在着稳定性差、操作复杂、功能单一等问题,研究人员从解决老产品存在的不足入手,并结合实际应用现场情况,初步设计了钻井自动灌浆监测装臵技术方案,生产出样机一套,并对生产出的样机进行反复实验,并对实验结果与设计要求相比较,进行了近一步地改进和完善,使其达到设计要求。本项目产品钻井自动灌浆液位监控装臵在项目执行期结束时,完成了合同约定的所有技术指标,实现 了产品功能,已完成产品各项性能测试,并已现场应用。

钻井自动灌浆监测装臵在项目执行期内,完成了如下成果:

1、产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专利名称为:钻井自动灌浆液位监控装臵。专利号为:ZL 2008 20021992.6。同时公司申请了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名称:钻井自动灌浆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申请号:200810016037.8,目前该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受理并通过了实质性审查。

2、产品执行的企业标准完成了起草、审批和备案,标准号为:Q/SLHS 0025-2009《钻井自动灌浆液位监控系统》。

3、完成了产品各种性能检测,公司委托胜利石油管理局质量监督

检验所对该项目产品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外观 质量、自动灌浆试验、井漏试验及井涌试验。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并出具 了检验报告。

4、产品经胜利石油管理局技术监督处检验合格并颁发产品质量认可合格证。证书号:2515号。

五、项目产品市场开拓与销售情况

项目研制成功后,为更好更快的将产品打入各个油田,公司成立了营销队伍,增强推销力,接近市场。并规范企业的推销行为,改善推销业务,提高推销效率,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成功的推销员,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推销力。产品先后在胜利渤海钻井、胜利海洋钻井现场试用,试用效果良好,性能稳定,报警准确,操作简便,获得了用户的好评。然后,产品又在胜利西南钻井和石油工程西南公司临盘分公司 得到了应用,现在产品已成功应用到中原油田、新疆油田、江汉油田等全国各大油田,产品累计销售达到50多套。

自动灌浆液位监控装臵,已经成为近期各国石油设备生产厂家的重点研究发展的重要装备。根据目前国内市场需求情况,该系统的国内市场年需求量应该在300套以上,而且国际市场的需求还远远大于国内市场的需求。因此,该产品的发展势头会越来越迅猛,在国际国内市场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后,公司凭借着产品独特的竞争优势,将以胜利油田为中心,向各大油田推广后,逐渐打入国际市场。

六、合同技术、经济、质量、资产指标完成情况

在项目在执行期内,本项目产品已经完成了合同约定的验收考核指标。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如下:(1)技术指标

本项目采用的主要(关键)技术及应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完成情况与申请材料一致。

该装臵是集自动灌浆、液位报警监测与可燃性气体监测于一体的自动化安全装臵,其关键技术如下:

1.采用总线结构和模块化设计技术,集自动灌浆、泥浆总量监测及可燃性气体监测功能于一体,并可以方便的扩展其他功能。

2.采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和屏蔽线缆,有效的屏蔽干扰源,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3.采用非接触式的超声波液位计, 监测循环罐中的泥浆液位,精度可达±1mm。4.当系统检测到泥浆瞬时变化超过设定数值时,系统自动报警。5.通过系统软件(MCGS组态软件),将所有采集的数据(泥浆总量、密度、变化量、可燃性气体含量等)及各种记录通过组态以报表、曲线等形式显示出来,操作人员可随时查阅、打印。

主要完成的技术指标:

电源:AC380V/220V±15% 50Hz 工作方式:24小时连续运行 环境温度:-20℃~65℃ 介质温度:0℃~100℃ 防爆等级:ExdⅡBT4 灌浆泵:排量50m3/h、扬程20m、配套电机11kw,用于往井筒里填补钻井液以平衡地层压力。

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精度±1mm,用以监测循环罐中的泥浆液位。液流传感器:用于监测井口泥浆的返出情况。

系统数据采样周期:1~30min,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设定采样周期,然后系统根据所设定周期将采集数据存盘。

工控机:主频不低于1.6G,内存不低于512M,硬盘不低于40G。显示器:17″彩色液晶显示器,用于显示系统监控画面。LED显示屏:用以显示系统当前工作状态及工作参数,尺寸420×270(mm)。

立柱传感器:用于检测起、下钻的立柱数。本产品实现的功能有: ● 液位监测功能:系统可对最多达8个泥浆罐的液位进行监测,其监测精度可高达±1mm。

● 泥浆总量实时累计功能。

● 泥浆变化量异常的监视和报警功能。● 自动灌泥浆功能。● 实时显示、数据分析功能。● 数据保存及查询打印功能。(2)经济指标

合同约定在本项目执行期内,本项目实现累计销售收入1500万元,累计缴税100万元,累计净利润500万元。

实际项目执行期内,累计销售收入达到1560万元,累计缴税 104万元,累计净利润520万元。经济指标已完成。(3)质量目标

合同约定本项目在合同到期时,项目产品形态为工业产品;项目所处阶段为研发阶段,项目产品销售达到批量阶段,产品化拟执行的质量标准类型为企业标准。

实际本项目完成了约定的所有质量指标。合同到期时,本产品已经达到了批量生产,项目产品销售达到批量阶段,同时完成了企业标准备案,企业标准号为Q/SLHS0023-2009,备案编号为SL-2009。

(4)资产指标

合同约定本项目到期时,完成总投资250万元。(其中新增投资150万元);企业资产规模达到200万元,就业人数达60人,其中因 本项目实施新增就业人数10人。

实际项目执行期内,完成总投资265万元。(其中新增投资165万元);企业资产规模达到1442 万元,就业人数62人,其中因本项目实施新增就业人数10人。

七、项目验收时与立项时企业的资产、销售、利税情况

2009年项目立项时,企业总资产为771.2万元,销售收入756.1万元,净利润38.3万元,缴税50.8万元。在本项目执行期内,公司有了较好的成长和发展,不但将本项目产品自主研发成功,而且销售业绩良好。通过本项目产品的研发,锻炼了公司技术人才队伍,从而带动了公司其他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研发,推出了高新技术产品多项,得到用户好评。其中几项产品均已达到量产销售,增加了公司的销售收入,使公司有了较大的发展。到项目验收时,企业总资产规模达到 万元,销售收入 万元,净利润总额 万元,缴税总额 万元。

八、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项目从2009年开始自主研发到目前批量生产,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以及资金支持。本产品在国内属于首创,项目技术填补了国内钻井自动灌浆监控系统的技术空白,项目产品具有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但由于本产品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方面需要进一步地开拓。为此,公司成立了项目营销队伍,制定了市场营销策略,进行了市场营销人才培训及目标市场定位。目前,我们已经与胜利油田、新疆油田、江苏油田等国内各大油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品已在全国各大石油钻井行业中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为油田安全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今 后,公司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增大推广应用力度,并在此项目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完善功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九、项目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及其效果

该项目获得的创新基金已全部用于本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的仪器设备购臵、购买材料、试制、检验检测等项支出。创新基金对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的资金支持,加快了该项目的研究开发步伐。通过创新基金的支持,钻井自动灌浆液位监控装臵项目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同时对项目产品开拓市场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目前项目产品已在全国各大油田钻井行业推广使用。通过本项目产品的研发,锻炼了公司技术人才队伍,从而带动了公司其他高新技术产品的创新研发,推出了高新技术产品多项,得到用户好评。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润,带动了企业规模的发展和壮大,同时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在创新基金的支持下,企业将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创造出更好的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生存发展能力的企业。

科技创新工作报告 篇5

根据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2021年X月上旬,先后XX县、XX县、XX区、XX区等地开展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专题调研,了解我市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智能制造、农业科技、产学研合作等领域科技创新工作,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就推动我市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等,听取市直有关部门及科技型企业代表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及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中央及省委、市委战略决策部署,强化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站在“十四五”新起点,大力实施“开放+创新”,深耕“科创+产业”,不断集聚创新要素,深化协同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创新实力不断提升。紧紧围绕“科技兴农”做文章,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尤其是把茶产业作为山区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全市茶叶年综合产值达XX亿;工业企业效益稳步增长,上半年来,全市工业投资、技改投资、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技术输出合同成交额、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较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初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XX%。全市现有国家火炬XX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1家,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X家,全社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XX%,增幅居全省前列,有X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不断提升了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今年X月,XX市荣获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市”表彰。

二是政策支撑不断加强。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制定了《关于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加快建设创新型XX》《XX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创新激励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积极性。由市发改委牵头制定《XX市加快建设技术和产业创新体系工作方案》《XX市加快建设平台和企业创新体系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完善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和创新政策体系。

三是创新主体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主体。今年,第一批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XX家,其中新申报XX家,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66家;净增战新企业X家,战新企业总数达XX家。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826”行动计划,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XX家,其中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XX家;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XX家(其中省级联合体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X家(其中省部级示范合作社X家)。

四是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技术创新平台,强化技术创新,全市共有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X家,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X家、院士工作站X个、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X家、博士后工作站X家,引进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X家。XX高新区开展国家级高新区争创工作,强化“以升促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辐射作用,着力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二、存在问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一项艰巨繁重的系统任务,科技创新内容丰富,在工作推进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一些企业科技创新意识不浓,自主研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市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创新平台功能不强,企业产品不少处于中低端,优质科技项目不多,牵动性大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缺少。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1.04%,低于全省2.03%的平均水平,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布局不够、投入不足,尤其是原创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突破较少。

2.创新链产业链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学研用链接不畅通,科技服务机构不健全,多元化、较灵活的创新协作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创新链较弱,对产业链支撑力度不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机构有待健全。

3.科技创新资源不足。企业科技创新离不开高校的智力支持,我市高校大院大所数量也屈指可数,缺乏国家级大院大所和“双一流”高校,现有的研发平台规模小、能极低,高水平创新平台缺乏,省级以上科研机构、研发平台数量较少,一些企业技术革新、产学研合作,需要寻求市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产业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端、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比较匮乏。

三、工作建议

1.要进一步增强加快科技创新的意识。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实施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开放+创新”、“科创+产业”的战略决策部署,加快我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和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方案编制,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要充分调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培训力度,帮助企业充分了解掌握政府各项扶持政策,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助推我市实体经济发展。要营造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2.要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总体实力。要建设高层次科技创新载体,积极推进企业、社会及校地合作创新平台、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量质齐升,深入学习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X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完善适合本地实际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惠政策,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和优化配置,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大力扶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在内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吸引技术、知识产权、市场营销、金融投资等多方面人才,推动建立专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保障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做好资本运营文章,加速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要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将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成果应用的主体,以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意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要深入实施高企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稳增长机制,逐步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新创业全链条孵化体系,培育催生更多的创新主体成长壮大。要支持行业领军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及上下游企业联合开展重点研发活动,突破一批“卡链”“断链”及“卡脖子”关键技术,强化科技赋能,着力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科技创新对我市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作用。

3.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协同合作。要深化协同创新,坚持开放创新,强化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着力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强与G60科创走廊、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对接协作,不断深化与上海市和杭州都市圈等地区域战略合作以及与中科大、合工大、安大、XX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全面合作。要继续加大“双招双引”力度,以开放集聚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健全开放共享合作机制,开辟多元化科技交流合作渠道。要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科技创新合力,为重点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要通过“揭榜挂帅”、“科研飞地”等模式,吸引一批“候鸟专家”、“飞行博士”,集聚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篇6

一、实施人才工程,夯实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

企业之争实际是科技之争,而科技之争的根本是人才之争。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注重人员培训,人才使用,但由于靠统配充实技术队伍,造成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带来的是产品单

一、多年一贯制,没有技术实力去搞开发、搞创新的局面,企业发展徘徊不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

解信息,搞新产品开发和参与一些技术攻关。并在工资待遇、奖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让他们有荣誉、有地位。如:原技术中心主任×,是一位从外地引进的人才,近几年中,他带领导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连续奋战,先后开发出多种压力机新产品,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和效益,所以公司现把他聘为总工程师。再如,技术工人×原是一位获得过潍坊市工人技师、技术能手称号的车工,公司在××××年底购进了一台大型进口镗铣床后,决定让他转岗学习操作其设备。由于他勤奋好学,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该设备的操作技术。为此,他不仅受到了公司的表彰奖励,××××年还被评为×市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我们还对各类人才放开使用,目前公司名中层以上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了%,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化使企业接受新科技、新管理理念的水平与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企业抓好技术进步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加大投入,提高企业技术进步硬件建设水平。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实力,不仅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必须具备一流的加工设备,没有好的设备就不会生产出好的产品。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断的抓投入、抓设备更新,使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得到大的提高。

一是把投入作为兴企战略,靠投入推动企业创新。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投入作为兴企的一项战略,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每一都要确立目标,制定计划,把技术改造、投入项目、资金与销售收入、利税同等纳入考核指标,做到生产、销售、技改三同步,确保企业技术进步保持强劲后劲。自年以来,我们用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项目开发的资金累计达到亿元,对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我们自去年开始,投资亿元,建起了占地亩的冲压中心项目。目前,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式投入了生产。仅此企业年可增加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万元。

二是兴建科技中心,形成科技网络。年投资二百多万元,兴建了科研楼,建起了以产品设计开发为主的技术中心,又投资多万元,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用现代化的手段设计开发产品,并在内部实行了联网,构筑起一个集资料、数据及管理为主、资源共享的科技网络,加快了产品开发速度,实现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的目的。年公司的技术中心被验收为×市级技术中心。

三是加速设备更新进程,提高产品加工水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公司是一个老企业,陈旧设备多,不进行更新就要落后,自改制以来,我们采取逐年更新的办法,投入资金多万元,先后购进了多台套精密及大中型关键设备。如:从俄罗斯购进的大型镗铣床后,使公司的镗铣加工能力提高了三倍,同时解决了新产品系列压力机的加工难题。为了满足新型建材机械新产品的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在国内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的大型立式车窗和磨床各台。为了满足冲压中心的生产和产品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大型油压机和大型机械压力机台。等等,这些设备的购进既满足了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又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水平。

三、运用科技成果,加速产品升级换代。

企业要适应市场,就必须顺应市场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在具备了人才、设备优势的同时,我们坚持不断把内在的与引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优势,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竞争力。

科技创新工作报告 篇7

一、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不全面

为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文件, 也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倡导这项活动, 但是对相当多数的师生而言, 科技创新活动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和书面中, 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缺乏鼓励创新、参与创新活动的良好氛围在一些高校中还明显存在。一些参与科技创新的学生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 为了获奖而活动, 其实并没有完全认识到活动的教育意义所在; 将科创与专业学习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也是很缺乏的, 这就导致科创活动与教学活动连接不紧密、教师和学生对科创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 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科创活动影响学习, 妨碍专业发展。因此, 端正思想态度, 树立科学的科创工作理念是开展科创工作必备的前提条件。

2. 科技创新活动的资源投入不足

学校投入相应的教育资源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这包括教师、设备、场地、经费等。其中, 精力投入不足是专业教师指导科创活动的时较为突出的问题。拿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来说, 学生设计一项创业计划往往涉及多个学科专业、需要不同教师从多方面对其知识和能力进行系统化的指导。但目前, 许多学生的创业项目都没有专业教师的系统指导, 一方面, 这是由于部分专业教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经验很欠缺, 或者根本没有; 另一方面, 学校在鼓励教师投身学生科创工作方面的激励政策也毫无吸引力, 部分教师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而在科创指导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也有部分教师片面认为学生科创是学生管理部门的责任, 与自己无关, 对指导学生科创工作缺乏热情和, 更没有主动性和责任心。

3. 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的整体水平不高, 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作品数量、质量较之以前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大提升。但从总体看, 除了极少数作品达到国家、省级奖励水平外, 大部分作品的水平还比较低。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新求异的探索精神是大多数学生在科创活动中的通病, 采用临时突击方式完成的作品源源不断, 内容简陋, 没有实效。部分作品与现实相脱离, 纸上谈兵, 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没有真正结合起来, 相应的也就无法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而即使个别作品存在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但由于学生与相关企业、政府等缺少长期的沟通与连系, 最终成果也无法及时转化。

二、对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几点建议

1. 提高认识

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是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实施创新驱动社会发展战略。全面大规模的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性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全面人才。可见, 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型大学生, 已经成为当今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应加大对学生科创工作意义的传播力度, 让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认识到, 学生科技创新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同时, 科创活动也是建设校园新文化的重要源泉, 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对于构建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 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 树立全新大学文化理念, 提升大学文化品位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

2. 全员参与

据相关统计, 高校中参与科创活动的学生人数仅占在校生人数的5% , 科创活动的初衷是育人, 参与面太小就无法实现科创活动最原本的作用和宗旨。学校要广泛开展科创活动宣传, 通过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 积极宣传各类科创竞赛、国家和地方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等, 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科创报告团、大学生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积极弘扬宣传学生科创活动先进典型, 点面结合, 大力营造浓厚的大学创新文化氛围, 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科创活动中。同时, 要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尤其是专业科技社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社团参与人数多, 多个专业的同学在一起, 学科交叉融合, 活动形式多样, 对提升学生的科创思维效果明显, 因此, 要切实发挥社团在大学生科创活动新主力军的作用。

3. 科教结合

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是创新和创业。目前与第一课堂有较大连系的学生科创作品较少, 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 高层次的成果更是难以找到。高校应加大对科创的重视度和资金投入力度, 像团委、学工处、教务部门等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 在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有效的纳入创新创业教育, 建立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着力突出专业特色, 以学科为载体, 使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能与专业课程体系做到有机融合, 有效连接起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时同行改革。

4. 制度保障

保障和落实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是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从大的方面来讲, 学校可从创新型人才长期培养目标、创新型人才管理模式、创新型课程改革等方面制定方向性规章制度。从具体方面来讲, 要明确规定与大学生科技活动开展相关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奖励激励制度、成果转让、财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科创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行为尤其是弄虚作假等恶劣学术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 必须教育学生先做人, 再做事, 养成脚踏实地, 刻苦钻研的优良学习、工作作风。只有这样, 科创活动才能更有活力, 有生命力, 才能更持久地开展下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校, 需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加大科技创新工作的改革力度, 勇于探索, 积极实践, 努力构建具有创新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以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 在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艰巨使命。

参考文献

[1]单耀军, 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教学研究, 2008, (2) :140-142.

科技情报机构科技档案工作浅析 篇8

关键词:科技档案;收集工作;档案管理

科技档案管理是科技情报机构在生产建设、科技研发、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形成的具备保存价值的科技材料。这些材料包括图表、文字、声音、影像、图纸、光盘、磁盘等文件资料。科技档案是对历史真实客观的记录,它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客观事物活动的本来面目。因此科技档案在基层单位的工程管理、生产经营、设备检修、技术改造等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六个工作环节中,收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没有它就谈不上之后的任何环节,所以档案工作者应予高度重视并倾注更多精力搞好收集工作。

一、科技档案管理的问题分析

目前,很多科技情报机构的科研项目管理还处于部门分管状态,各有各的办法,对科技档案资料的处理很不统一,大多还保存在业务处室和课题组中,也有保存在个人手中,极其分散,损坏和丢失现象较为普遍。科研项目有相当数量是多学科、多部门联合进行的,课题组往往由多个单位人员组成,属于临时性组织,由于编制、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很少配有专兼职档案人员,这很容易造成记录不准、不全,资料收集残缺不全,不符合归档要求。这就为科技档案后续加工,实现系统化、规范化设置了障碍。即便有了科技档案管理机构也是有名无实,形如空壳。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来看,大部分项目内容也很不齐全。有些只有正式公文形成的立项批复、项目指南等文件,而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调研资料、阶段性评审、验收意见等方面都缺少凭证,正所谓该归档的没归档,不该归档的倒有一大堆。另外在归档手续上也很不完备,大部分材料没有进行规范化的整理、编目,没有履行归档手续,还处于原始文件状态,很难受到档案法的保护。

二、科技档案整理的方法

(一)以“案卷”为单位整理

以“案卷”为单位整理就是立卷,即按照文件材料在形成和处理过程中的联系将其组合为案卷。所谓案卷,就是一组密切联系的文件的组合体。立卷是一个分类、组合、编目的过程。分类即按照立档单位的档案分类方案,对文件材料进行实体分类;组合即将经过分类的文件材料,按一定形式组合起来;编目即将经过组合以后的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排列和编目。以“案卷”为单位整理的档案,其基本保管单位是案卷。案卷卷皮有软卷皮和硬卷皮2种,硬卷皮型号有1.2,1.5,2.0cm三个规格,以软卷皮装订的档案必须按案卷顺序装入档案盒。以“案卷”为单位档案整理的依据是1987年12月国家档案发布的《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和《文书档案案卷格式》。

(二)以“件”为单位整理

以“件”为单位整理就是按照文件材料形成和处理的基本单位即“件”来进行整理。一般来讲,一份文书材料、一张图纸或照片、一盘录音带或录像带、一本表册或证书、一面锦旗、一个奖杯等均为一件。文书材料的正本与定稿作为一件,正文与文件处理单为一件(处理单包括:收文处理单、拟办单、发文稿头纸及领导批示的签批条等),转发件与被转发件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作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刊物等每册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及其他相关文件可为一件。以“件”为单位整理的档案,其基本保管单位是件。以“件”为单位整理的文书档案最后要装入档案盒内。以“件”为单位文书档案整理的依据是2006年12月国家档案局发布的8号令和2000年12月发布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三、科技档案整理的对策分析

(一)扩大馆藏规模

按科技档案存放材料的性质, 分不同的密级, 专设保密科技档案库,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对没有得到当事人授权的情况下发生外泄或丢失机密材料要承担责任, 严肃处理, 要让科技人员放心归档, 方便使用。要努力开拓科技档案的服务项目, 在管理办法中要鼓励计划外科技档案、科研系统外的科技档案自觉归档或委托代管, 要让科技档案涵盖更广的领域, 扩大馆藏规模和种类。

(二)进行同步管理

严格执行“三纳入”制度, 即将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和归档纳入科技管理工作程序, 纳入工作计划, 纳入科技人员职责。严格实行“四同步”管理, 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科研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 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 验收、鉴定科研成果与验收、鉴定科技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和评审奖励科技成果以及科技人员提职考核与档案部门出具专题归档情况证明材料同步。在制度上切实保证按质按量完成科技档案工作。为了发挥科技档案的监督作用, 在职称评定、项目验收评奖时, 必须要有科技档案部门出具的证明, 否则不予办理, 使科技档案成为科技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建立科技档案信息平台

尽快建设适应新疆实际的科技档案信息平台, 将其纳入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 同时从经费划拨、人员编制及相关配套条件等方面予以保证, 逐步实现科技档案网络化管理和信息资料共享。众所周知, 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心也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转移, 档案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 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将现代信息手段运用于科研管理工作, 也是提高科研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从会议的交流情况来看, 绝大多数省市已开发有自己的数据库, 有的省份在科技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做得相当成功, 比如福建省、北京市、安徽省等。它们在科技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开发与建设方面相对成熟一些。

综上所述, 辽宁应加大推进科研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 努力建起资料翔实、管理科学的科研档案系统, 对加强科研人员的横向联系, 实现学术资料的科学整理和便捷查询, 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和透明度, 实现科研管理资料的共享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1]杨友秀.档案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J].科技与世界,2014.

上一篇: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下一篇:家长会孩子妈妈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