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感受(精选10篇)
王树华
摘 要:借助几个场景阐述儿童作文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感受力上,并说明什么是感受力。从作文是表达内心感受的角度阐明培养感受力是当前儿童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从“停下匆忙的脚步”“留下思考的时间”“推动细腻的对话”“记录点滴的感悟”几个方面谈怎样培养儿童的感受力。关键词:感受力 儿童写作 首要任务
传统的习作教学在文章结构性知识学习上花费太多精力,如何积累素材,如何构思选材,怎么谋篇布局等等方面反复讲述;在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上也是煞费苦心,写景的方法、写人的方法、记事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联想的方法无不关注,甚至如何开头结尾、怎么点明中心、引用名言警句的技巧等等也无不穷极。现今,一些新潮的习作教学流派,注重激发儿童的习作兴趣,强调释放儿童天性,鼓励创新作文。放胆作文、自由作文、创意作文、绘图作文等等各有侧重,各领风骚。儿童不再说假话、空话、套话,敢于讲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但是这类作文思想内容普遍欠缺深刻,观点也常常偏激,甚至价值观缺失,文字运用相对随意、轻薄,无论是实用性还是艺术性都可能留下“后患”,值得充分关注。传统与新派,各有利弊,那么儿童作文教学,到底应该如何入手?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在于培养感受力。
一、什么是感受力
何谓感受力?先来看几个场景:
场景1:五年级某班观看中央电视台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十位少年不同家庭背景下,用实际行动践行孝心的故事。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故事,都打动人心。一部分孩子很快被吸引,认真倾听每一位孝心少年的故事,情不自禁鼓掌致意,常常感动得泪流满面;同时,有部分孩子也在观看,但从始至终看不出什么感动,甚至其中个别还嘲笑孝心少年不标准的普通话和穿着。
场景2:准备写《小动物园的早晨》一文。大清早,四年级某班跟着老师一起去学校的小动物园实地观察感受——“几只小兔懒洋洋地,好像刚刚醒来,母鸡悠闲地踱步,公鸡抖动着羽毛,时不时还叫几声,一群鸽子扑棱棱飞起,在空中盘旋一阵,停在体育馆的顶棚上。”有几个孩子完全被这场景吸引了,他们默默地欣赏着,悄悄地一句话不说,连走路都那么小心,似乎怕破坏了这样的宁静。同时也有一些孩子完全不在意,只顾说笑,偶尔逗一下小兔和山羊。
一、通过自然界丰富的音响世界,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与感受能力
因此, 对音响的感受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 通过不同形式与手段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千世界的音响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如风雨声、雷电声、鸟鸣、狗吠、马嘶、狮吼、涛声、流水声、机器马达的轰鸣声、战场上的枪炮声、抑扬顿挫的叫卖声……作曲家们为表现这些丰富音响和自身感受而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及情感。如我在讲三年级第六册《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时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 去探索大自然的声响, 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为歌曲的歌词进行二度创作,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表现和创造。
教学中, 教师指导学生聆听欣赏作品时, 让学生感知音乐与大千世界的密切关系, 感知大千世界丰富的音响和音乐所富有的特殊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心窗, 利用各种生活物品, 自己动手制作模拟大千世界音响的“乐器”进行表演。在教师的启发、鼓励下, 有的学生将塑料纸揉成团, 放在掌心里揉搓, 使其发出“刷刷刷”的声音, 用来模拟潇潇细雨的声音;有的学生手握塑料饮料瓶发出“咔吧、咔吧”声, 模拟雷声;用筷子敲击出简单的乐句……这些信手拈来的普普通通的生活物品, 被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赋予了新的概念, 虽然简单、没有固定音高, 但却在孩子们的音乐启蒙中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二、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启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音乐具有“有声无形”的艺术特点, 人们对音乐内涵的感知比较抽象。但是, 音乐的各种要素组合起来, 所表现的内容、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情绪, 总是能被人们所感知,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方面, 有的教师充分利用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 启发学生利用想象力将所听到的音乐用语言描述出来, 同时也描述出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音乐是听觉艺术, 音乐教学应该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 感受和表现音乐。如我在讲三年级第六册《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时, 我设计了多种活动,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聆听歌曲, 如听记歌词, 听辨节奏, 节奏接龙, 师生对唱等。解决歌曲学习的难点, 使歌曲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深入, 水到渠成。然后进行歌词创编教教师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贴切的语言表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学生对老师给予的赞赏兴奋不已。这表明, 只要细心引导, 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会得到发掘和提高的。同时, 教师则需要尊重学生的纯真天性和独立感受, 对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给以鼓励。
三、结合各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音乐、舞蹈、诗歌、绘画是文学艺术范畴中的几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各有其表现特征, 但相互间又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在审美意义、表现手法方面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其目的是一致的。
音乐、诗歌有声无形, 而绘画、舞蹈则有形无声, 它们相互结合后的表现形式更加完美。如欣赏《乘着歌声的翅膀》该作品原是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以德国诗人海涅的诗为歌词而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 作品富有诗意, 充满了自由幻想的浪漫色彩, 后被改编成管弦乐作品。课堂上先是播放这段音乐, 在乐曲声中, 教师饱含深情地朗诵了海涅的诗, 并踏着音乐的节奏轻盈地跳起了华尔兹, 让学生直观感受音乐舞蹈与诗歌融合一体的完美与和谐, 在有声有形中加深了对音乐表现内容的理解。
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对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 挑选部分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随着音乐即兴轻歌曼舞, 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在这次音乐活动中, 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结合自己对音乐作品《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感受写一首小诗。随后, 教师挑选出部分学生, 在音乐课上伴随着音乐, 朗诵他们自己创作的诗歌。他们用稚嫩的声音, 朗诵他们稚嫩的作品, 自豪和成就感写在脸上。一些没有交出作业的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情不自禁地即兴创作, 浓烈的艺术气氛弥漫在课堂上。
艺术感受体验总是要通过一种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态度, 无论是对艺术家本人还是对观赏者, 我们不可能身处于艺术形式的王国中而不参与到这些形式的创造活动中去。要做到了基础音乐教育应将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在对学生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上, 我认为, 以下几点值得总结和借鉴。
1、教育者应重视每一受教育的个体。
作为教师, 对学生的音乐启蒙教育要有耐心, 要从学生对音乐的最初的感知水平开始, 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 不否定任何一个学生。
2、教师应善于启发,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感知音乐的耳朵”。
让学生学会欣赏, 是培养学生听觉、感受音乐的前提。过去曾片面认为, 小学音乐课就是教一首新歌、识几个音符, 音乐欣赏不是这个年龄段所能感受的。事实证明:只要不断启发, 学生还是能够懂得欣赏音乐的。学会欣赏, 将带给学生音乐感知的快乐, 在这一点上, 教师的循循善诱尤为重要。
3、教师要善于利用综合艺术, 通过各种艺术门类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教师在课堂上用肢体语言帮助诠释音乐, 其教学手段变音乐的无形为有形, 变抽象为形象、直观、鲜活, 极易带动和感染学生参与亲身体验并获得感受。
4、鼓励学生参与音乐的创作过程。
艺术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巨匠。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过程的重要方面, 音乐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音乐创造给以鼓励和奖赏。
5、音乐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及综合素质, 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新理念。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还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 不断更新知识, 要有独创性和知识包容性。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从而进入遮蔽的文本与作者对话呢?
一、教给方法:语言还原成生活图景
语言文字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载体。作者通过语言文字将无形的情绪具体化,对象化,形成鲜明的生活图景,并力求将这些图景修饰得让其他人也仿佛感受或部分感受到他内心的颤动。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学生在阅读这些语言文字时,进行了感知活动,投入了自己的情感,不断产生新的期待。他们的人生智慧也常常由这一个个鲜明的图景来启迪、开化。所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图景,是理解的第一步,也是培养语言感受力的开始。
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图景,既要还原到位,防止“过度诠释”,又要还原到家,防止“肤浅”。
苏教版四年级有篇课文《特殊的葬礼》,第2小节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
课文中的语句是:“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文中用了这些词语:“流量最大、汹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从天而降、巨大水帘”,来描写大瀑布的壮观。如何让学生借助这些词语真切地体会到这一景象呢?还原!还原其形、其声、其情。
师:(出示:“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从天而降”)反复读读这些词语,想想能从中看到什么画面,或者听到什么声音。生1:我从咆哮而下这个词中仿佛听到了瀑布声音很大、很响亮。
师:你能用声音演示一下吗?生1:哗
师:声音不够大全班来一遍。
师:你知道吗?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声音大约在30公里以外就能听到,30公里可不是一个很短的距离。继续聊!
生2:我从“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这两个词中仿佛看到了瀑布从悬崖上飞泻而下之后,又快速地流向远方,波浪滔天。生3 :瀑布又高又大,仿佛从天上落下来,这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当人们看到这么壮观的景象,听到这么巨大的声响,他们心里怎样?生4:激动,情不自禁地赞美。生5:对大瀑布充满了热爱,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的向往。
对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抓住这些关键的词语或句子,通过还原其形、其声、其情,将语言文字包含的信息,释放出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可以说,还原是一座桥梁,一座沟通语言文字和作者心灵的桥梁。
二、经历细读:阅读之后不再是原来的你
“书是恒河的水,读书好比沐浴其中,从水中走出,我已不是原来的我了”,要成为“不是原来的我”,读书就要投入。朱光潜说:“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在对象中取得多少,就看他在自我中能够付与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得。”阅读教学,就要强调学生投入自己的理解,在细微处发现一分美妙,一个世界。
1.在忽略处看到别样的风景
《特殊的葬礼》第2小节中,有一个词语在阅读的时候许多人会忽视,这个词语是“曾经”。忽视了这个词语,第二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因为“曾经”告诉人们的是塞特凯达斯瀑布的辉煌是过去的,流露的是作者惋惜、哀痛之情。忽视掉了,你就会认为这是作者在礼赞“塞特凯达斯瀑布的雄伟壮观”呢。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留心这个词。
教学片段如下:
师:读时你们留心过这个词了吗?(课件出示段落中红色的“曾经”)从这个词中你读懂了什么?生:塞特凯达斯瀑布壮观的景象,已经成为过去了。
师:说得好!是的,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它的雄伟壮观了(擦去黑板上的“雄伟壮观”),也看不到它的——生:滔滔不绝,一泻千里了(师擦去黑板上的“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它不再是世界上——生:流量最大的瀑布(师擦去黑板上的“流量最大”),它再也不能让游客——生: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师擦去黑板上的“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生:失望、惋惜、悲伤、痛心……
师:再读第二小节,请你读出失望、惋惜、悲伤……这些心情。(自由读,指名读)
同样的一段话,因为对细微处的关注,体会出了不同的情感。这些细微的地方,是解开文本情感密码的钥匙,抓住了,你就能发现作者内心的秘密,你就能触摸到一个鲜活的言语生命的脉动,感悟其汹涌起伏的悸动和激情。
2.在精彩处发现缜密的心思
文章是作者表达思维过程(思路)的书面语言形式,思路的雅俗决定着文章的优劣好坏。开豁的思路必然会产生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起伏的思路就会构成优美的文章结构,严谨的思路就会使遣词造句围绕一个意思生发与铺展……文章的精彩,是细致思量的结果。
《莫高窟》一文,为了再现敦煌的杰出艺术,纷繁复杂的内容,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来浓缩文字。这些四字词语还显示了文章的节奏,文章的意境。读懂这些四字词语的美妙之处,也就看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
师:“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书上这段话,后面有个省略号,表示什么?生1:还有其他各种“飞天”。
师:我以前的学生写过,你们看——
有的仙女,在花园里嬉戏、追逐,银铃般的笑声不时传来;
有的仙女,轻轻舞动着长长的衣袖,正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曲;
有的仙女,观赏着美丽的山水,流连其间,不肯回去……
师:我请一位同学读书上描写“飞天”的句子,一位同学读屏幕上的“句子”,其他同学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生2:前面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后面不是,感觉别扭。
师:就请你们四人小组,挑一条,改为“两个四字词语”,试一试。(生讨论后全班交流。)生3:有的追逐嬉戏,笑声不断。生4:有的衣袖轻舞,放声歌唱。生5:有的观赏山水,流连忘返。
师:现在,都是四个字、四个字了,再连起来读,请你辨别一下是否有不完美的地方?生6:我还是觉得有点不顺,不舒服,可是说不出来。
师:有这样的感觉的同学请举手。
师:你们的感觉是对的。原因在,书上的那几组词的“意境”,是柔和的,有一种柔和的“美”,接上去的呢?“放声歌唱”“笑声不断”,没有这种柔和的“美”。——要是你的表达,不只是意思,不只是字数的对称,还能考虑词的“意境”,那你就是高手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语言运用也是有境界的。当语言能营造出一种意境的时候,当所有的词都和谐地围绕在这种意境周围的时候,你看到的就是美丽的境界。感受言语精华的“提纯”,对于读者的言语生命滋养和了悟是至关重要的。
书面语言的学习就需要这样专注地凝视,反复地品味。含英咀华,才能散发语言的芬芳,窥见言语的奥秘。也只有这样,语言感受力才能有深度地发展。
三、阅读实践:让感受力植根在大地上
教给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方法,引领他们经历细读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为了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产生阅读的自主性。有了这个基础,就该放手让学生阅读文本,交流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教师要做的就是示范与提醒——“课文是怎样写的?边读边画出主要词句,然后通过解词析句来理解、体会”;就是不断地组织交流,不断地点拨评价。在不断地阅读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阅读的能力只有在读的训练中,在自主阅读的实践中才能形成。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当我们感觉到了冷暖,触摸到了温度,便有了敏銳的感受力,便能走进美妙的文本世界。
侯芳玲
一是教育者应重视每一受教育的个体。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启蒙教育要有耐心,要从学生对音乐的最初的感知水平开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否定任何一个学生。
二是教师应善于启发,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感知音乐的耳朵”。让学生学会欣赏,是培养学生听觉、感受音乐的前提。过去曾片面认为,中小学音乐课就是教一首新歌、识几个音符,音乐欣赏不是这个年龄段所能感受的。事实证明:只要不断启发,学生还是能够懂得欣赏音乐的。学会欣赏,将带给学生音乐感知的快乐,在这一点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尤为重要。
三是教师要善于利用综合艺术,通过各种艺术门类来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用肢体语言帮助诠释音乐,其教学手段变音乐的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形象、直观、鲜活,极易带动和感染学生参与亲身体验并获得感受。
四是鼓励学生参与音乐的创作过程。艺术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艺术巨匠。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过程的重要方面,音乐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音乐创造给以鼓励和奖赏。
五是音乐教师自身应具备较高的音乐素质及综合素质,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新理念。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知识,要有独创性和知识包容性。
【摘 要】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重要发展期。学前阶段很多能力都在培养中,笔者结合多年在音乐方面的实践和探讨,从聆听、生活、想象三方面对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培养经验与同仁们做一分享,以期音乐教学更加精进。
【关键词】 幼儿音乐;感受力;培养
音乐课程教学可以说是幼儿学前教育的一个基础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与欣赏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步骤。在音乐教学课程中,通过音乐这一学科的自身的特点和音乐本身的独特的感染力可以使幼儿加深对于音乐的独特理解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幼儿的音乐素养,增加幼儿的音乐积累,开拓幼儿的音乐视野。可以说从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的音乐的感受力加以培养,为今后激发幼儿的音乐潜能做铺垫。
一、借助聆?,培养音乐感知能力
在学前阶段,幼儿的年纪较小,对于音乐的感知也较为敏感,所以教师应当抓住时机,及时地在幼儿阶段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培养,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音乐欣赏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选取符合他们兴趣的一些轻快音乐,充分地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在积极的教学氛围中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对于音乐的整体感知。学前音乐教学课堂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传授给幼儿大量的音乐知识,提高幼儿的音乐水平,更多的是为了训练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所以在学前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加强幼儿对于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音乐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借助辅助的教学工具和适合的教材来引导幼儿,使幼儿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感知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丰富的音乐内容。
学前音乐教学课堂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聆听教学,幼儿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还比较差,所以教师无法要求幼儿能够掌握大量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合适的教材来引导幼儿的音乐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旋律简单,歌词内容积极向上,易于理解,唱来朗朗上口的歌曲,比如《虫儿飞》、《月亮船》、《采蘑菇的小姑娘》等,这些他们非常熟知的的儿童歌曲往往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幼儿在进行聆听的过程中可以跟随着音乐进行轻声的附和,在聆听和附和的过程中,幼儿往往能够感知到音乐的特殊的旋律和节奏,激发幼儿潜在的音乐潜能。
二、融入生活,增强音乐感受能力
生活,是最丰富的教学课堂,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音乐情景和音乐活动,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地结合生活,通过生活来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在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指导幼儿、使幼儿能够学会倾听、学会感受音乐是学前音乐教学课堂的主要教学目的,这或许是幼儿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不断提高自身音乐欣赏能力的重点或关键因素,也是幼儿能够实现音乐素养的提升的必要途径,所以在进行幼儿的音乐教学课堂时,教师要注意不能像普通音乐教学课堂一样,忽略幼儿知识的掌握能力,一味地要求幼儿掌握足够多的音乐技巧以及音乐技能,教师应当结合生活进行幼儿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教师要从能够通过结合生活、结合自然的音乐课堂,激发幼儿对于音乐课堂的学习热情,使幼儿能够在结合生活的音乐课堂中充分地培养对于音乐的独特的感受能力。
在进行音乐课堂的教学时,教师有时也可以将幼儿音乐教学课堂延伸到课外,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课外探索活动,将幼儿代入到自然中,让幼儿从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入手,逐渐地积累幼儿对于各种声音的理解经验,这是促进幼儿增强音乐感知能力的基础。与此同时,如果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感受音乐,教师不妨在音乐欣赏教学课堂中设计音乐教学情景,使幼儿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能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游戏,歌曲和表演来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和感受能力,使幼儿能够在音乐欣赏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肢体动作以及生活的经验全方位地提高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通过想象,促进音乐欣赏能力
处于孩童阶段的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于故事的理解能力较强,教师一般会在幼儿音乐教学课堂中,将幼儿喜爱的故事和音乐欣赏相结合,通过故事和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使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和趣味性,与此同时,音乐形式的故事教学也可以使故事更加丰富的进行呈现,促进幼儿在故事中对音乐进行欣赏。通过故事教学,幼儿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了解音乐的相关节奏和风格,于是进一步的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以此提高音乐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例如,在进行《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欣赏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杀敌的故事来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中先给幼儿放一遍义勇军进行曲,然后在课堂中,教师在根据配乐,进行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斗争,努力解放中国的故事讲述,教师在进行故事的讲述时,可以着重强调在音乐中涉及到的内容,使幼儿对此提高重视。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幼儿分为小组,进行相关的“历史还原”表演,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儿对于音乐的欣赏能力。
总而言之,在学前音乐的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尤其重视音乐课堂的教学实施,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依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以及合适的音乐作品,使幼儿能够在学前阶段就提高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为幼儿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打下很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摘 要:音乐素养是学生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的作用,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受“金字塔”学习理论的启发,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感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音乐,开阔学生视野,进而实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升?W生人格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音乐;感受参与;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97
音乐素养是学生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的音乐意识、掌握的音乐技巧和音乐鉴赏能力,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意义。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今天,初中生音乐素养的养成也成为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因此,音乐教学如果能抓住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是抓住了音乐教学的本质和核心,能极大地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对音乐学科的教学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金字塔”学习理论认为,只有采用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方式,才能使学习效果达到50%以上。因此,我们把“感受”的方法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参与、探究、实践中习得音乐素养,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有其创作的时代背景,而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又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顽强拼搏的动力,甚至能够引领学生的一生。因此,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动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提升音乐技能,还能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使音乐成为学生永久的爱好与享受。例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时,我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搜集《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其有关的故事等等,对《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清晰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振奋、激昂、慷慨以赴以及对胜利充满信心的旋律,最后再让学生演唱。这样的音乐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二、挖掘音乐教学资源,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人往往对自己亲自参与的活动关心度更高。让器乐进课堂,让学生参与音乐的创作和表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音乐,更迅速地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音乐乐器或多或少地已经渗透到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娱乐用品。如果把器乐引入课堂,就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开发。器乐包括口琴、竖笛、电子琴等,应用器乐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真切地感受音乐。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合适的乐器分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播放的音乐的节奏为乐曲进行伴奏,让学生在伴奏的过程中体会音乐的音准、节奏等。当学生对乐曲熟悉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乐曲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根据乐曲情绪的变化适当调整节奏快慢与强度变化。在为乐曲伴奏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注意力高度集中,既可以获得某种乐器的演奏技能,也可以深刻体会音乐的美感。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对音乐形成持续的学习兴趣,它既有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作用,又有培养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三、让学生在合作中感悟音乐的魅力
新课改背景下的音乐教学需要教师更加具有开放的意识,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当好学生的指导者、引路者、评判者,允许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进行各种尝试,表达各种感悟,使其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开展与教师、同学、与音视频资料之间的交流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要实行开放的评价方法,允许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接受程度。开放性的评价方式,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合唱比赛,开展小组、班级、年级之间的拉歌竞赛活动,也可以利用校会、重大节日等开展音乐比赛活动。竞赛会使每个学生的协作精神逐步养成,会使学生形成严格按照规范的旋律掌握节奏和音准及音量变化的习惯。
四、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
充分利用音乐教学对学生进行高尚人格和美德的培养。教材中的歌曲通常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和声丰富,艺术性极强,再配以具有诗情画意的歌词,可对学生的情操产生直接影响。这种影响不是显性的,是不可量化的,但作用是巨大的。对教材选用的歌曲,教师可以深入地挖掘其内涵,还应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向学生推介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国内外音乐艺术和作品,让学生能接触到全球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增长见识、丰富感受能力。
不论是教授课本中的歌曲还是课本外的音乐艺术作品,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认识人性、体验情感,感受音乐作品中真、善、美的力量,达到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教学中,容易教的是歌词,不容易教的是乐曲,这不仅仅是因为识谱比识字难,还是因为乐曲包含的意境远远比歌词更深奥。《七色光》的节奏轻快、流畅,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团结就是力量》则更加具有雄浑有力,其曲调在不知不觉中就对学生产生了感召力、凝聚力,特别是在合唱中,更能体现其呼唤合作、团结的思想意识等。
不同的歌曲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探究与合作的乐趣和喜悦,从而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强调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之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需要精雕细琢,需要施教者不断挖掘教学资源,拓宽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音乐教学转化为学生感受、体会、表现的一种过程,才会真正实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感受音乐直观美, 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当我们在学唱 (欣赏) 一首音乐作品时, 让学生的第一直觉———听, 有“悦耳”的审美体验, 如果学生从直观听觉上喜欢上这首作品, 被其所吸引, 那么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音乐的审美教育由此顺利开展。音乐教学中必须根据作品本身选择不同的感知方式。
1.用最合适的示范来表现推荐音乐。在教学中, 教师要选择最合适的示范准确地展示给学生, 可以用学生熟悉的表演者的示范给予学生第一印象, 给予他们美的享受。例如, 学习红色经典歌曲《浏阳河》时, 老的编曲、配器已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们可以选用玖月奇迹演唱的版本, 从听觉、视觉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 学生就能在兴趣中学会经典歌曲。
2.寻找生活中和音乐知识相似元素帮助学生感知音乐。音乐知识有时很难在短时间记忆理解, 比如音高、节奏等, 所以学生在感知、理解音乐时往往把握不准。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采用形象具体的直观形象的方法教授音乐知识。例子:在学习音阶认识唱名时, 我们可以用楼梯的高低来标识, 也可以让七个高度不同的学生来扮演不同的音高, 让他们多次记忆、分辨音高;培养学生节奏时, 可以寻找生活中的节奏来感知, 如农民挑担时的吆喝声、机器的转动声等, 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来感知音乐。从生活中找到音乐元素, 再回归音乐本真, 这样, 学生们就能更容易接受这些枯燥的音乐知识。
二、多种形式感受作品, 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这是感受音乐作品美感的第二阶段, 通过让学生了解作品内容、意境、内涵, 然后让作品与学生的心灵交融, 达到“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教师在此阶段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通过多媒体音画效果,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等, 让音乐对学生的心灵感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1.发挥音乐作品内在的美育功能。用多媒体表现手段体现音乐作品的艺术美, 进而感染学生, 使之得到心灵的感化。例如, 《苗岭的早晨》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 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 描绘了苗岭山寨清新秀丽、春意盎然的景象。我用乐曲“飞歌”的旋律, 把人们带进山峦叠嶂的苗岭山寨, 用小提琴模拟百鸟在晨曦中争相鸣唱, 表现出欢快的场景和人民愉悦的心情, 然后在课前制作好多媒体音画效果展现这一情境, 课堂上再把音乐与画面相结合让同学们欣赏, 和同学们一起感受, 让学生们走进音乐作品, 从而心灵获得感化。
2.给学生广阔的空间, 张扬学生个性, 展示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与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学生的审美标准不一, 因此, 教师不能给学生限定统一的审美标准, 应通过引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理解。例如, 欣赏歌曲《天堂》时, 同学们各抒己见, 有的同学从腾格尔的歌声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有的同学感受到演唱者的沧桑;还有的同学感受到大草原的宽阔美丽。就这样, 把对同一音乐的不同的审美理解有机结合,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
三、融入创造元素, 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这是音乐美感效应的高一级要求, 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发挥音乐审美的作用, 并应用于音乐的学习和创造中, 获得“悦志悦神”审美体验。
1.鼓励学生本能的表现音乐,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体会感受。例如, 学唱歌曲《长江之歌》, 这首歌曲要求学生能用连贯而有气势的声音演唱歌曲, 那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学来说, 演唱时要气息连贯很难做到, 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2.再创造,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 在欣赏《瑶族舞曲》时, 为了让同学们融入音乐中, 更好的体会音乐所表达的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愉悦心情, 我们可以在不同的主题音乐出现时教师提供情境不同的画面, 然后让学生欣赏音乐, 并选择合适的画面和和音乐情绪相匹配, 之后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创造, 用自己的体会方式 (如舞蹈、打击乐器等) 再现音乐情绪, 这样, 学生既对音乐作品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 而且在此基础上有了自己对音乐美的理解与创造, 从而培养了审美能力。
我家米米喜欢听交响乐,于是我希望他接触一样乐器。但他似乎没做好相应的准备,特别对钢琴,能看出他愿意尝试,但又担心太难,没有信心接触,平时练琴都是走进琴房,猛按一通琴键,不出五分钟就走掉了。
我得做点什么。一天,当他照常走进琴房的时候,我也跟了进去,关上房门,安静地坐下来,闭上眼睛认真地听他弹着。见此情形,他也开始变得认真起来,不再是那种猛敲键盘,而是把手指轻轻地落在键盘上。
我告诉他:“我听到了小鸟在唱歌。”他弹得更起劲儿了。
“嗯,还有一只喜鹊落在了树上,晃着它的长尾巴。”“现在是太阳升起来了,还一跳一跳的,慢慢地向上升,嗯,我看到一轮金色的大太阳,阳光好温暖。”“现在我好像来到了森林里,嗯,好像闻到了草的香味儿,还有风吹着树叶在晃动……”
这些都是我真实感受到的,闭上眼睛去感受那些音符,发现那种没有任何技术成份的随意组合竟然可以那么动听。就在我这个忠实听众的实时解读中,他那天就这样谱曲谱了半个多小时。我也丝毫不觉得累,本来学习音乐或者让孩子学习音乐,都是因为我们能感受到那些音符的美好和音乐带给我们的满足。
因此,保持孩子对某样事物的兴趣,首先得让他自己感受到该事物所带来的美好。我并不担心他对乐器“感不感冒”,我也并没有责备他为什么只会乱弹一气,一个人如果可以真正感受到音乐的美好,那学一样乐器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只要他做好准备。退后一万步讲,即使到最后没有去学,他也可能比那些学过乐器的人更能体会和欣赏到音乐带给他的幸福感,在我看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把做事的新鲜感内化成自我成长的动力
不知从何时起,米米养成了睡前把第二天要带的东西整理好放进书包的习惯,开始自己剪指甲,每天张罗着喂家里的鱼……这些事情不是我要他做,而是他想去做。
当我问他“你明天想带什么去幼儿园?是把小汽车还是把恐龙放进书包?”当他拿起恐龙放进书包的时候,我很赞同地告诉他:“你提前就做好了这么多准备,很有计划性,明天就可以直接拿着书包去幼儿园了。”他又赶紧把水壶也放进了书包里。
结果是,他每天都会提前一天装好书包。
当我看到他拿着指甲刀自己剪指甲的时候,他才刚好五岁。还好,那是一把儿童的安全剪刀,他很认真和小心地一点点剪着,因为动作不熟练显得格外小心翼翼。我很欣赏地告诉他:“剪得好认真,你已经能自己照顾自己了,还把指甲里的小细菌都给剪没了。”我们还一起把剪完的指甲拍了照片发给爷爷,他当时的自豪溢于言表。
结果是,他这一年来都是自己剪手、脚的指甲,并且认为这就是他自己该做和乐于做的事情。
当我看到他喂家里的小鱼,我就告诉他:“我发现只要你一走过去,小鱼就会向你游过来,它们肯定特感谢你照顾他们,给它们送好吃的。听,它们嘴里发出的声音是不是在说‘谢谢你’……”
结果是,他真的把喂鱼当成是一件令他自己很开心很满足的事,看到小鱼们向他游过来,他觉得照顾他们就是自己的责任。
所以,要让孩子把做一件事情的新鲜感内化成自我成长和需求的动力,最重要的是让他真正体会到这件事带给他的意义和价值。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观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一的,虽然人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约有90%来自视觉和听觉,但还有10%左右的信息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视觉和听觉的训练。笔者曾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来感受秋天的到来,绝大部分同学说从落叶或黄叶,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风的声音,秋天的气息,还有秋风掠过脸庞的凉意等等。这些体验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激发,或者说没有被有效地训练。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八十亿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7页)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我们从“感”字的字形来看,“感”是从“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则作者必须是一个精诚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因之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的情感因素。“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她)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她)所表现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什么会感动几代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于漪老师说:“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发情感思维的因素。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时不能拿到篮里就是菜,至少要把握两点:不是着力写景状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仅仅以它们文章的由头,为思绪的触发剂,认清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选择的事物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于漪语文教育论集》第50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因此,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进行情感浸润的意识和习惯,让入眼入耳入鼻的事物最终入心。只有入心,方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否则只是文字的堆砌而已。
三、思考要深刻
观察着眼于外界的客观存在,以获得外界信息为主要目的;感受是受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思考,则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在写作中,思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作者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之上,产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那是不完整的。认识生活既要感性,又必须理性。任何优秀的文章、作品都体现着作者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这些认识都是思考的结晶。文章从生活中来,又要反映生活,因此,写作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思考才会有思想。人是有思想的动物,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思考不是简单、平面地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而是要能够从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得出一个人生或社会的命题,其中最重要的标志是深刻性。最新的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地提出了对作文深刻性的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对生活的思考,是从偶然到必然、从特殊至普遍、从表象到本质的逐步深入的过程。一般说来,应遵循以下原则:由此及彼,以已知的经验为基础,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由表及里,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由个别到一般,将自己的个别情感上升到对人们普遍情绪和情感的概括。这种概括越广泛就越具有典型意义,就越能引起共鸣。且看2001年一高考考生对“茶”的一段思考:“用温水泡茶,茶叶漂于水上,平静但无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叶几经沉浮,终于落定,茶香袅袅,茶味宜人。浮生若茶,你可以厌恶苦难,但换个角度,也得感谢苦难。不正是若沸水般的苦难让你在人世中翻转沉浮,才使你最终释放出生命的翠绿与人生的清香吗?”《野茉莉的幽香》这篇作文之所以能够获得高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作者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发出了独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
我们经常说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进入学生的心里。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进入学生的心里呢?要进入学生的心里,就要首先感受学生的心,有句话说:相由心生。学生的行为是在其心的主导下的外在表现,感受学生的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感受学生的感受并不等于认同学生的感受,感受学生的感受就是回应和了解学生的感受。而认同学生的感受经常会采用肯定的语言,这会影响学生的自省能力的形成,失去应该有的生活的判断力,久而久之会产生依赖的心理,其外在的表现是遇到问题总是征求别人的意见。例如:
学生:那个学生会的当裁判太不公平了,都给我们队判错了好几次了。老师:是的,确实太过分了。
老师对这个学生感受的认同,使得学生对裁判进一步产生不满,甚至会产生敌视的情绪。下面我们从感受学生的感受的角度再来看一看学生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学生:那个学生会的当裁判太不公平了,都给我们队判错了好几次了。老师:你心里很不舒服。
学生:为了这次比赛我们准备了很长时间了。要是输了比赛,我们该多亏啊!老师:哦!
„„(过了一会,学生接着说)
学生:哎,也没有办法,他也不是体育老师,他也给对方判错了好几次呢!
从上面的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来,学生自己在积极地思考和反思,为心中不满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所以,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的时候,不需要别人来跟前“指点江山”,更不喜欢别人逼着他做无休止的解释,同样不喜欢在此时此刻面对无休止的提问,仅仅只是需要心灵的抚慰。想要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首先要学会接纳学生的感受,对于他的心理困境给予安慰。
很多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很差,当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对于这种爱发脾气的学生,你不但要感受他并给予理解,更重要的是要指导他安全的适当地发泄出来。
我们来一起看一看下面这个案例:
××是我遇到的脾气最掘的一个学生,他的与人相处的理念是用拳头解决问题,谁的拳头“硬”就要听谁的。在参加新生军训的第一天就跟教官打了一架,在之后的班级学习和校园生活当中,老师总能感受到他的暴力倾向。经过几次交谈,了解了他的暴力倾向的根源:家庭暴力。老师试图帮助他。
首先寻求他父亲的协助教育,帮助他父亲怎样克制自己暴躁的脾气,帮助他的父亲怎样去面对自己的有“问题”的孩子,怎样让孩子愿意去接受他的父爱。帮助家长彻底改变教育孩子的方式,那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在这种教育方式中,也同时会让这个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的感受。感受对方的感受需要相互理解和彼此尊重,是有效人际交流的基础,是有效沟通的桥梁。做家长工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家中能感受到家长对他的感情,当他能够接受自己的父母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为什么要从他的父母开始?因为这个学生暴力倾向的根源来自于他的父亲,“病”要从根上治。
在帮助学生家长的同时,与这个学生探讨“泄气”的方法:每当感觉到心里有气的时候,就闭上眼睛,长长地吸一口气,让胸部膨胀起来,然后再轻轻地释放出去,往复3---4次,这样就可以使得心中的“气”卸掉一半。如果手边有纸,就狠狠地把纸撕成碎末,再狠狠地摔在地上。(或者在纸上乱画,乱画的过程就是泄气的过程。)这个时候,心中的气已经被卸掉了大半,理智就可以进入心里,控制你的脾气。此时,就要给自己心里暗示:我能控制自己的脾气。
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一定先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暴躁脾气已经到了非控不可的地步,这样他才能在潜意识当中使用这些方法。
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安排班干部随时配合就更有效了。比如说,他的脾气上来的时候,如果班干部在旁边,就默不作声地递给他一张纸,他就能很快意识到该做什么。
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不要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提出自己的建议,而是坐下来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是老师自己提出来的要求或建议,学生在心里不会重视,在他的潜意识中会认为跟自己没有关系。在这个学生纪律意识不强和老师威信不够高的情形下,学生就会我行我素,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对他来说没有任何的约束作用或指导作用,反而使问题复杂化。
XX学生因为从同学的信用卡里偷取了一部分钱,在还钱的问题上,老师是这么做的: 学生:老师我来了。
老师:哦!见到XXX了吧?(XXX是被偷了钱的学生。提到XXX的目的是让这个学生意识到,将要谈到什么话题。)学生:见到了。老师:谈谈你的想法。
学生:老师,我错了。(学生不愿意说错了什么,是因为她羞于启齿,是为了维护自尊。此时,老师也就没有必要重提此事,以免她的心理受挫。)
老师:知错就好。往下我们该怎么办?(此处,有的老师会大讲特讲知错就改的大道理。其实没有必要,要是讲起来,有的学生比老师讲得还要好。)
学生:把钱还给她。(学生说到这的时候,老师报之以微笑。目的是让学生体察到老师的赞赏和鼓励,使她的行为继续下去。)老师:想好了怎么还?
学生:……(学生犹豫了一会。显然她还没有想好怎么还。)
老师:咱们在一起说说看,用哪种方式还钱最合适。咱们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学生:写一个纸条,一起把还的钱夹在她的书里。你觉得还有什么可行的办法? 老师:把还的钱夹在她的书里,这是一个方法。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学生:请老师交还给她。
老师:哦!这个方法比刚才的要好。还有什么方法?(用微笑的眼神鼓励她。)学生:亲自送给她。
老师:哦!这个办法不错!(老师用赞赏的语气接着话茬,用微笑且赞赏的眼神看着她,目的是鼓励她按这个思路想下去。)学生:……(学生说到这儿,犹豫起来。)
老师:你打算怎么亲自送给他?(此时,学生犹豫的时候,老师一定及时引导。)学生:找个没人的地方。(这是怕别人知道,伤自尊心。)
老师:你觉得办公室合适吗?我把她叫来,你俩在这谈,到时候我离开一会儿。学生:老师你不用离开。(说明这个学生已经对老师产生了信任的心理。)
后来,老师把那个丢钱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还钱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是的,还钱的问题是解决了,还有其他的问题需要解决,这就另当别论了。
从这个对话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老师对学生心理的理解和尊重,使得问题的沟通很容易进行下去。说到底,就是老师感受到了学生的感受。
有时,当学生在众人面前表示不满的时候,会使得老师的心情难以平静,尤其是学生所表示的不满,挑战到老师的威信的时候。这种心态下的师生沟通,往往以失败而告终,通常引发的是师生冲突。
学生的发型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学生越来越追求个性,社会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只是在容忍度上稍稍宽松了一点,其他的似乎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师生冲突的一个焦点。有一次,学校按照制定的标准,把一部分发型不合格的学生集中起来,按标准统一理发。
学生:(看到一个个有个性的或不合标准的发型被修理了,一个学生再也忍不住心中的不满了)理得啥么,一点也不好看。(流露这个不满的时候,还不时地用眼睛瞄着在场的老师。)
老师:这是学校的要求。(有的在场的老师也显得无奈。有的学生把自己的头发搞得特别古怪离奇,这应该不能容忍。对于有的学生的头发虽然稍长了点,但并不影响校风,就没有必要给“制度”掉。)学生:理得这么难看,还不如理个秃子算了。
老师:你理一个,我看看?(对于学生的“顶撞”,老师有点不满。)学生:本来就难看么。
老师:哪来的这么多废话,让你理你就理。(有个学生因为“难看”的发型,在一边抱着头哭起来。)
这种冲突是以学生驯服下来为最后结果,如果学生长年处在这种教育环境下,他只能成为一个“听话”的学生,而不是一个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