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听力材料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五年级听力材料(共7篇)

人教版五年级听力材料 篇1

英语听力材料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两遍。

1.W:Do you work in a TV station, John? M: No, I’m a policeman, but my parents would like me to be an engineer.2.W: Why is Susan crying? M: I don’t know.She looks pale.May be she feels ill.3.W: Paul, you went to watch the football game yesterday evening.How did you like it? M: We played so badly.And I left at half-time.4.M: Excuse me, where the novels? W: They are over there.Turn left there, and then right.They are next to the dictionaries.5.M: I’m going to France on business next month.Helen, can I learn some French from you? W: Sure.It’s my pleasur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五段材料。每段材料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听完每段材料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有5秒钟作答时间。每段材料读三遍。

听第六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7两个小题. W: Carl, what’s this in your hand?

M: It’s an e-book.It’s used for reading.W: Is it expensive? M: A little, I think, It costs 150 dollars.W: Did you buy it yourself? M: No, my father bought it for me.He hopes that I can use it to do a lot of reading.W: Nice.Reading is good for us.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至第9两个小题. W: Seat 14A is right here.You can take your seat.M: Thank you.You’ll offer supper on the plane, won’t you? W: Yes, sir.I’ll bring you a menu shortly after we take off.M: That would be nice.By the way, how long will this journey last?

W: It will last three hours.Now it is six o’clock.We’ll arrive in Chicago around nine.M: Great!I’ll arrive in Chicago in three hours and in one more hour I’ll be at home.听第八段材料,回答第10至第12三个小题. W: Do you like your new job as a zoo keeper, Scott? M: Yes, I find my new job interesting.W: What are you doing today?

M: Well, today we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We are checking the animals.We want to find out how heavy they are, how tall they are or how long they are.W: Ok.But there are lots of animals.Do you check all of them in one day? M: No!It takes five days to check them all.W: So what animal will you check first?

M: Let me see.Animal No 1, Charlotte.She is a spider.听第九段材料,回答第13至第15三个小题. W: Good afternoon.Can I help you?

M: Yes, please.I bought this music player here and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it.W: I see.When did you buy it?

人教版五年级听力材料 篇2

一、典型失分题折射目标意识的缺失

1. 单元教学缺乏整体意识。▲题例

例1:对比着读读下面两段介绍松鼠的话, 比较两个片段在介绍内容、说明方法与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片段一:松鼠亦称灰鼠, 哺乳动物的一种。体长20~28cm, 尾蓬松, 长16~24cm。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 腹面白色。生活在松林中, 有的种类毛皮珍贵。

片段二: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乖巧、驯良, 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 眼睛闪闪发光,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 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 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 一直翘到头上, 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答题情况分析

抽样班级的平均得分率为65%, 可以想见教师平时教学中单元整组意识的缺乏。五上年级第三组共四篇课文, 其中《松鼠》这篇略读课文是文艺性说明文, 采用的是描写性的说明方法。提示语告诉我们, 《松鼠》一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教学中教师若能站在单元整组教学的高度, 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比较几篇课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这道题得分率不可能这么低。此外, 这一题例也反映出我们的阅读教学缺乏文体意识, 往往把资讯性文章也当成文学性文章来上, 尤其是像《松鼠》这样的文艺性说明文。

2. 阅读体会“泛泛而谈”。▲题例

例2:摘录文中一个带给你启示的句子, 并联系文章内容和生活, 谈谈你的体会。

▲答题情况分析

抽样班级学生所写的体会, 都是就句论句, 没能联系文章内容, 也没能联系生活, 显得空洞、单薄。从中可以反映出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体会的引导与要求存在着泛泛而谈, 不求实质性内容的弊端。

3. 单元习作“形散神离”。▲题例

例3:成长中的记忆

提示:刚刚过去的2008年, 在我们身边, 在中华大地上, 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也许, 有那么一件事, 给你比较大的启发, 让你一下子长大了不少。回忆一下, 把这件事写下来吧。内容要具体, 感情要真实, 语句通顺, 不写错别字, 字数在400以上。

▲答题情况分析

这个作文题, 尽管似曾相识, 但学生的现场作文还是存在以下问题:审题没有抓住“长大”这一题眼, 选择了普通的玩耍、嬉戏等事情, 造成偏题;叙述事情不具体, 语言表达索然无味, 不通顺;套作现象依然存在。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可以归结为两点, 一是教师对于新教材单元作文的呈现形式与编排意图把握不准。二是教材中的每次习作, 讲评、修改不够到位, 只写不改或者少改, 造成学生作文水平原地踏步, 不能循序渐进地从每次习作中得到提高。

二、把握教学目标必须“三观并重”

目标意识的缺失直接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意发挥, 学生学习低效甚至无效。那么该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呢?面对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 教师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去把握教学目标。

1. 宏观把握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所述的总目标与学段目标是编写各年级教材的依据, 把握目标首先要认真解读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 比较课程总目标是如何循序渐进地分解在各个学段当中的。比如, 各种文体阅读的能力与方法, 对第一、二、三学段《课标》的阅读, 我们会发现:不同学段, 适合阅读的文体有别;同一文体, 在不同的学段, 阅读要求也有别。

再比如句子的阅读, 《课标》要求第一、二、三学段从“了解”到“理解”到“推想”, 逐步提升, 并且越来越强调个体阅读、生活积累与体验的过程。前文例2题, 学生谈体会空泛现象就与教师没有把握第三学段句子阅读教学的目标与策略直接相关。因为教师在教学中没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联系相似文章的阅读等方法来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 学生对于重点词句含义的体会与表达自然也不能做到具体化。

2. 中观把握学段目标在各册教材中的呈现。

一个学段有两个年级、四个学期, 学段目标是怎样在各册教材中呈现的呢?从呈现方式上来说, 有明、暗两线, 明线指“单元导语”中的第二自然段以及“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栏目, 暗线指课后练习;从目标的承接性和发展性来说, 有一以贯之的, 也有循序渐进的。

细读、比较、分析学段目标在九到十二册教材中的具体呈现, 我们可以领悟到编者的意图。首先, 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与阅读水平, 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进行了分解。其中前者分解为“思乡情、童年生活的情趣、父母之爱、令人震撼的感动、热爱祖国的情怀、关爱他人、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人与动物的情感、热爱艺术的情操、对人生的感悟、关心人物命运”等等;后者又分解为描写的方法、表达感受的方法、抒情的方法等等。其次, 这些分解后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方法”又按照由浅入深、由一般到个别的规律在各册呈现, 比如表达感受的方法是从“留心观察, 用心感受, 真实表达” (十册) —“展开想象与联想, 表达独特感受” (十一册) —“用不同方法表达感悟” (十二册) ;描写的方法是从“描写人物方法” (九册、十册) —“描写景物、风情的方法” (十册) —“写出风俗特点的方法” (十二册) ……第三, 同一种表达方法的领悟, 在不同年级与不同单元的教材中所要求达成的目标度也是不同的。比如领悟描写人物的方法, 九册 (第六、八组) 只要求领悟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而十册 (第七组) 则要求在习作中学习运用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是贯穿第三学段始终的一个阅读训练要求。本着读写结合的思想, 第四册教材中有近十个单元像十册第七组那样在习作中提出了学习文章表达方法的要求。这样的单元在习作教学中教师把握目标难度不大。而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中, 大多数单元的习作编排是扣住单元专题的, 习作要求的呈现则重在打开学生写作思路、帮助丰富写作内容, 往往为学生提供多个选材的角度。像上文列举的五上年级第四组“生活中的启示”这次习作, 教材提供了三个选材的角度:小事、漫画、格言, 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进行写作。教材这样的作文呈现方式往往使老师只关注了形式, 即让学生自选一个材料进行习作, 却忽视了每次习作虽然可以有不同的选材角度与题材, 但并非没有统一的目标与要求。“生活中的启示”这次习作, 就有三个目标: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生活、关心生活、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有所发现, 得到启示;能写清楚事实, 记清事情的过程;能写明白自己所得到的启示。而从上文的例3作文题 (成长中的记忆) , 学生现场作文出现的种种问题, 可以想见单元习作训练在选材、表达上都没达到目标。

3. 微观把握单元目标在课文教学中的达成。

人教版教材以专题 (人文专题为主) 组织单元, 学段目标在各册教材中循环呈现, 螺旋上升, 这样的教材编排与导学体系客观上导致了教师在把握单元、课文教学目标上的难度, 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整体把握能力, 不仅从宏观、中观把握, 还要能从微观上把握单元目标在每篇课文教学中的达成。

人教版五年级听力材料 篇3

[摘 要] 《桥》这篇课文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 教学设计;随文蓄势;借势入境;融境释义

《桥》这篇课文以山洪暴发的情势为线索,紧扣“桥”的人文内涵,以迅猛的暴雨,狂飙的山洪,窄窄的木桥为事态场景。以人群惊慌地过桥为情境,抓住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脱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最后以老支书与儿子的牺牲为结局。故事题义内涵丰厚,情节险象迭起,悬念暗藏潜伏,人物个性鲜活,结局豁然悲壮。课文在表达手法上巧妙地在场景渲染中蓄势,在人物对比中塑造,在事态叙述中设伏,体现出势、境、情的统一。教学设计时遵循课文的叙述特点,以读为主线,以联想为主导,以体验为主轴,从山洪危急之势入手,再现危急,追求蓄势而发。借势入境,在险境中复活老支书个性,塑造老支书形象,实现顺势入境。在老支书与桥的联系中设疑,设疑解义,诠释文题内涵,升华学生情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构建随势而就,顺境而生,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一、在随文蓄势中感知课文

根据各种因素的相互影響在语言铺陈中随文蓄势,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层层渲染中再现危急,既交待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又为后面人物的出现提供了富有情境感的背景。《桥》一文的前五个自然段中紧扣“危急”,从雨势之大、山洪之猛、人群之慌、桥窄之危四个角度进行蓄势。“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两尺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造成“百多号人你拥我挤的疯狂与惊慌”。在山洪狂飙与人群惊慌之下,一句“窄窄的木桥”为危机埋下伏笔。形成危机相叠,势势相逼的场面,勾勒出危机四伏的客观环境。这种危急之势的铺陈与积蓄,在老支书指挥人群过桥时,又生动地烘托出老支书的坚毅、镇定、果敢的形象,体现出客观描述与主观烘托的统一。教学中,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遵循课文由远及近的叙述顺序,围绕危急之势,紧扣关键词、句,抓住雨势之大、水势之猛、慌势之乱、窄桥之危,让学生在初读中读懂文意,把握突发事件的形成要素。让学生在扣词扣句进行联想的基础上再读,读出画面。眼中有画,心可入境。在学生对语言描述的情境获得危急感悟的同时,进行再品读,采用多样化与个性的朗读,运用气息控制、节奏与声调变化等朗读方法的指导,品味中读出暴雨、洪水交织的声势感,读出事态发展的紧迫感,读出人群在灾难逼近时的恐慌感。依势推进,层层渲染,顺势而入,在朗读声中外化紧张之态,再现危急之势。

二、在借势入境中塑活形象

故事场景不仅仅是为了点明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环境,同时也在追求表达手法的主观需要。人物传神的表情、语言、动作描写蕴含着人物鲜活的个性,只有在情境的烘托与渲染中去解读人物,才能让文学表现的人物个性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复活为丰满的人物形象。文章在描述老支书指挥群众时,着力从他的凝重和愤怒表情、不容置辩的话语、果敢有力的动作三方面,集中笔墨围绕老支书的鲜活个性,进行形象化的精神刻画,语言简洁明快,巧妙把老支书的鲜活个性与闪亮的党性浓缩在“他,像一座山”的形象化描述中。教学中,紧扣“他,像一座山”,联系人群之慌的情境,结合“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乱哄哄的人群……”的慌乱情势,从老支书站立桥头的姿势与神情中读懂老支书像大山一样无畏、沉稳的个性与党性;联系水势之猛的情境,结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的情境渲染,从他指挥人群过桥时的嘶哑喊话与冷冷的反驳中,读懂他像大山一样无私而博大的胸襟与党性;联系刻不容缓的危急情势,结合“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的紧迫情势,从他把儿子从人群中揪出的动作读懂他像大山一样威严而深沉的父性与党性。让学生在情境与情势中,从人物个性入手,读中联系情境,读中联想情势,读中人物比较,读中揣摩心理,把人物话语的焦虑与果断,人物神情的凝重与威严,人物动作的迅捷与有力等形象要素读活,由外向内,点滴积蓄,层层塑造,从感受人物形象走向感悟人物境界,从感受人物个性走向感悟人物党性,多维度地感悟“他,像一座大山”的深刻内涵,最终实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复活的人物个性,体验出人物崇高的党性光芒,也为下一环节的融境释“桥”之义奠定基础。

三、在融境释义中升华内涵

象征是作家运用形象化的事物对情、义、理等抽象化的人文内涵进行形象化的诠释。如何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立链接点,让学生从人物形象感悟人文抽象,实现顺理而明义,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桥》这篇课文依托“桥”这一形象化事物,运用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借助老支书临危赴难、舍生取义的党员形象,构建出党与群众的生命之桥、联系之桥。由于“桥”的象征意义深刻,五年级学生缺乏对象征手法的感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在理解上从“窄窄的木桥”过渡到老支书用生命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设“生命之桥”,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运用学生在感悟人物形象后形成对老支书的崇敬之心,直接碰撞悲壮性的结局——“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引发学生对老支书牺牲的悲痛之情,顺势创设问题:“群众成功脱险了,老支书和他的儿子却消失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在危难时刻,是什么让老支书选择群众,放弃了自己和儿子逃生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文本信息和自己的阅读感悟畅所欲言。老师以“责任”作链接点,从老支书的选择代表党的选择,他的责任就是党的责任这一角度,顺势引导,实现老支书与党的结合。学生明白老支书代表着党形象之后,再次整合文中的句子,形成“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一背景描述,以桥的不同意义作链接,再次创设问题: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窄窄的木桥轰然倒塌,但是另一座桥却在群众的心中高高架起。那么,群众心中的桥又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激励学生再度思考。老师根据学生的感悟随机点拨、归纳,自然而然地从“窄窄的桥”过渡为视责任如泰山的“生命之桥”、党联系群众的“精神之桥”,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学生的感悟。依托感悟,抓住“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的结尾,老师运用课堂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如“为了群众,老支书永远离开了他们。如果你们是前来祭奠老支书的群众,此时此刻,你们定是泪流满面,百感交集,那么又会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呢?”用写出群众的心里话作为小练笔,升华内涵,外化情感,实现读写结合。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语文教学设计时尊重文本,遵循作者的作品立意与表述方式,注重势、境、情的融合,层层推进,随势而就,顺境而生,让学生视觉与情感在文本的客观图景中与作者的主观情思相碰撞,再现情境现场与人物形象,构建道法自然的教学风格。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 篇4

班名:阳光班

班风:敬 净 静 竟 精

班训:懂礼仪 守纪律 爱学习善思考好习惯我养成今日事今日毕

班级目标:健康、干净、向上、纯真、和谐、快乐!

我们的约定:

勤奋好学争分秒,贵在自觉效率高;

铃声一响教室静,专心听讲勤思考;

出操集队快静齐,动作规范做好操;

课间休息不吵闹,文明整洁要做到;

班级公约牢记心,行为习惯常对照;

互帮互学又互助,阳光灿烂暖心间。

用良好品质成就未来(大标题1)用进取书写成长 用快乐记录时光(大标题2)

我的园地我做主(画)真我风采(钢笔字)佳篇有约(作文)跃动的音符,温暖的瞬间(照片)

班主任寄语:用微笑迎接每一天,用真诚对待每一个人,尽心做好每一件事。

人教开国大典版五年级上册 篇5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抓住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

1.抓住群众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资料。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2.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3.学习课文第一段,感受典礼的盛大与隆重,感受人们参加典礼的激动、兴奋心情。4.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所包含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 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那么谁又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个什么日子呢?(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板题:开国大典(“典”是本课的生字,让学生注意其写法)

2.揭示课题:谁能说说“典”在这里的意思?那“大典”呢?(隆重、盛大的典礼)“开国”又是什么意思?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3.读课题:是呀,这是为了庆祝一个新的国家诞生而举行的庆典,多么盛大而又隆重呀!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对课题的解析、朗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开国大典的隆重和盛大,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随着作者的描绘走入这盛况中。请大家带着要求,自由高声朗读课文。2.出示自学要求:

①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②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 3.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及良好阅读习惯。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理清文章的脉络,初知写作特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反馈自学情况:

①正确认读生词(课件出示),指导个别难读、难写的生字。认读: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指导书写:奏

瞻(师指导生练习)【设计意图:字词教学从字音和字义两方面进行有重点性地点拨,扫除生字词语的障碍,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②通过阅读,您把握了这篇课文的哪些主要信息呢?

课件:你了解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参加总人数吗?(开门见山)

③理清课文脉络: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写了哪几个场面?(学生快速阅读后汇报,课件同时出示)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利于与文本进行初次对话,对开国大典的盛况有整体的印象,抓住文本的主线。】 2.体会场面描写的方法。

根据板书导读写作顺序,这是写大场面的一个重要写法。(板书:有顺序,有条理)【设计意图:场面描写是本课学习重点之一,让学生对场面描写有所了解。】

四、学习“大典前”这部分 1.现在一起来学习“大典前”。这部分除了介绍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物,还介绍了什么?(会场的结构和布置;群众进场)

2.(课件展示:会场平面图)看着图片,读读课文,把会场的布置记在脑海中。3.指名看着平面图介绍开国大典会场的布置。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去读,通过汇报交流,找出典礼前会场布置的情况,使同学们对典礼前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4.从这一部分,你能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从哪里感受到? 5.学生汇报,品读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2.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黑起床,不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抓住关键词“直奔”“赶”,理解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6.指导朗读。注意体会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字、词、句和段去体会开国庆典场面的隆重和热闹以及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心情。】

五、课堂总结,铭记“大典”。

六、布置作业:

1.画一画“丁”字形广场,并按书上讲的方位标上相应的位置名称。2.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3.挑你最感兴趣的场面,多读几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第七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

抓住群众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资料。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引出新课。1.听写生字词。(典礼

协商

诞生

瞻仰

排山倒海)

2.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板书“群众进场”“典礼仪式”“阅兵式”“群众游行”)【设计意图: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快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重点。层次清楚,有条不紊,为下面学习场面描写做好铺垫。】

3.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

二、品词析句,深入探究。

(一)研读“典礼仪式”

1.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第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描写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的反应的语句勾画下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生默读课文。)

【设计意图:根据课后练习提示,“一问能抵许多问”,引导学生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并形成教学的主线。同时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读自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交流,使课堂在“静”中增效。】 2.汇报交流。

(1)出示: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从“排山倒海”,你读出了什么?从“一齐”中,你读出了什么?

三十万人动作一样,有人指挥吗?这就叫不约——而同。正因为这30万人拥有着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谁来读第五自然段?(指名读)(2)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

出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A.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 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一定能读好。谁来读?(指名读)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你感受到了什么?没错,这声音传得多远呀,传到了祖国的各个角落。谁再读?通过朗读把声音传远一点。(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B.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师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听出不同了吗?(把第二处“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换成“它”)哪一句更好?为什么?(反复的手法,起到强调的作用。)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生齐读。)

C.“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指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板书:新中国成立了)

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再读读这宣告。

D.师配乐讲解: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有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有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有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有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

【设计意图:文本的情味是通过对言语的研读“品”出来的。我紧紧围绕文本,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此外,利用文字资料刺激学生的感官,触动了学生积淀的情感,饱满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有效地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让我们亲眼见证这伟大的时刻吧!(播放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视频。)一起背,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生齐背第七自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视频,感受开国大典当天的激动人心的盛况,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调,此时以情促读促背,升华情感,积淀语言。】(3)接着,升国旗。群众的反应是怎样的?谁接着读?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A.师播课件:这就是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岁月流逝,我们的新中国刚刚度过了63岁的生日,在这63年里,五星红旗一次次地升起。这是香港回归仪式上升起的五星红旗,这是奥运赛场上同时升起的三面五星红旗,这是神州七号飞天时飘扬在茫茫太空的五星红旗。这是神舟九号起飞前鲜艳的五星红旗。

B.这一面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一定一次次激动着你的心灵。假如你亲眼见到这些时刻的五星红旗的升起,你的心情会如何呢?你有什么想说的?

说话训练:看到五星红旗在 升起,我。

C.师小结:孩子们,这一面面五星红旗升起,一次又一次向世界宣告:昏睡的雄狮苏醒了,发威了;东方的巨人崛起了,强大了。这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升起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是因为,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此时,我们才真正读懂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这掌声,这欢呼都是因为: 引读板书: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适时补充有关“五星红旗升起”的典型资料,利用课外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加深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4)谁接着读描写群众反应的句子。引读第九和第十自然段。

(二)学习“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1.这掌声就是人们心情的流露。让我们再从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这些盛大隆重的场面中感受开国大典吧!

2.交流最难忘的镜头。3.相机点拨:

(1)文中描写几种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哪三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描写海军、陆军、空军的语句。

(2)从“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你体会到什么?

(3)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从“抛”“盖”你读懂了什么?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5)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体会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的无比幸福的心情。)(6)“红流”指什么?说说“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的意思。

三、创新文本,拓展延伸。1.创新文本,将内容重组。出示;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当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时,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当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当毛主席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整热烈的掌声;

当毛主席向空中招手时,群众看见了,都把帽子、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当人们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时,毛主席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1)朗读这段话,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指导激情朗读。2.拓展延伸:《七律•长征》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的风采,《开国大典》让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领袖的风采,那么,作为普通人时,毛泽东的情感世界又是怎样的呢?以后我们将再走进《青山处处埋忠骨》,走进《毛主席在花山》,走进毛泽东作为普通人时的情感世界。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毛泽东”,因此,本课教学并不拘泥于一城一地,而是用大单元的视野来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让每课时的教学成为单元主线上闪光的一颗珍珠。】

四、小结写法,片段训练。

1.作者是怎样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具体,写清楚的? 小结板书: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层次清楚 2.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写学校升国旗的场面。3.写作点评及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小练笔,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场景描写中去。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最终回归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2.观看电影《开国大典》。3.制作“伟人风采”手抄报。

4.课外建议:网络搜索《毛泽东纪念馆》和《民族魂》等网站。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让语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如此拓宽语文学习领域,提高学生学习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此外给有条件的学生提供《毛泽东纪念馆》《民族魂》等网站,那里有更多同学们想要了解的关于伟人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了课余自主了解知识的平台。】

板书设计: 26 开国大典 群众进场

典礼仪式

新中国成立了

阅兵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案例 篇6

香玉小学 闫远波

教学案例

巩义市河洛镇香玉小学 闫远波

【案例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做数学”便是这一过程的充分体现,人人“做数学”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重要措施。“做数学”的实质是把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向学生的活动,并且从感觉效应转向运动效应,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我们要把“做数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并形成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建构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和有个性学习的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做”数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智慧,养成品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实验等多种感官参与,亲身体验,互动合作,获取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2009年四月中旬,我在太和镇一所村小谢埠小学上了一节示范课,上课内容为《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于农村小学没有多媒体电教设备,于是我准备了一些教学图片和卡片,设计了引导学生动起来,“主动”做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课后,听课教师和学生反映效果很好。有听课老师评价说:动起来,就拥有精彩的课堂。

【案例描述】

片段一:引导学生“动”耳听、“动”脑思考。

一、故事引入:

1、教师讲故事。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讨论: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在新课前插了猴王分饼这样一个故事,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急于想要知道到底是哪只猴子分得多一点,很好的营造了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新课教学打下了基础。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的进入数学学习情景。

片段二:“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用事实“验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哪只猴子分得的多?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有不同意见。

师:到底谁分的多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圆来(表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别

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的1/

4、2/

8、3/12。

(板书:1/

4、2/

8、3/12)

(教师观察,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有平均分的,有涂色的,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师:比较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结果怎样?

生: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师: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

生:三个分数相等。

(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

通过师生分饼、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依托折纸的活动,感悟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让学生通过折纸、涂色,感受1/

4、2/

8、3/12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发现,最终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片段三:“动”眼观察比较变化,“动”口归纳揭示规律

1、教师引导: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板书课题)

2.组织讨论。

(1)既然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1/4=2/8=3/12,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2)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

(3)我们班有56名同学,分成了四组,每组14人。那么第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 28/56=2/4=1/2

3.引入新课:黑板上三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

4.出示思考题。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先看3/4=6/8=9/12这一组):

(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讨论交流。

5.集体讨论,归纳性质。

(1)从左往右看,由3/4到6/8,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6/8。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现

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6/8。

(2)3/4是怎样变化成9/12的呢? 怎么填?学生回答后填空。

(3)引导口述: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6/8,分数的大小不变。

(4)在其它几组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几名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乘以相同的数)

(5)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除以)

(6)引导思考:都乘以、都除以两个“都”字,去掉一个怎么改?(去掉第二个“都”字,换成“或者”)再对照教科书中的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出少了什么?(少了“零除外”)讨论: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板书:零除外)

(7)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找出性质中关键的字、词,如“都”、“相同的数”、“零除外”等。然后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师生共同读出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此过程主要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设疑激趣,层层深入,由此牵引到其他的具有同等规律的分数中,从而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在教师初步引导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几组等式的填写、观察、发现,通过交流,调整、深化认识,接着引导学生探究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先从左往右看,再反过来从右往左看,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反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教育家陶行知这句浅显易懂的话,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悟出道理。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让学生多动动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才是记得最牢、理解最深的。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之所以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也可随之展开。而本节课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通过折、涂、说、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发现,在交流中总结, 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了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怎样让学生愿意动,善于动,有效的做数学呢?我认为:

一、创设生动有效的数学情境,在情景中激发“动”的兴趣和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知识情感的内化,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交往所必须的动力。因此,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

求知欲,很自然地引出了一组相等的分数为下面研究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做好了准

备,随后又设置了一个活动来通过学生动手来验证这组分数的大小相等,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启动了数学思维。

二、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在活动中发现、感悟。

有效的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思维外显为直观的活动,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发现,最终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在本节课中我在把握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处理了教材,把例题转化成了学生的操作材料,从而为学生的探究学习留出了较大的空间。让学生用折纸的办法感悟1/

4、2/

8、3/12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学生边折边观察,每次对折后,圆纸片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份,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从中悟出表示涂色部分的这些分数都相等。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合作交流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效率高。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如在本节课中我让同学们观察一组组相等的分数,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来参与,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并完整、正确地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就个过程就采取了让学生体验“说数学”,学生在“说数学”的过程中,探究活动得以有效地进行。

人教版五年级听力材料 篇7

一、理读文路, 走入文本

所谓理读, 就是寻找式地读, 清理式地读, 整理式地读;就是梳理文本的思路或特点, 找出那些最有用的、最能落实课文教学要求的、最需要教给学生的语言知识或其他内容, 把它们罗列出来, 以确定学习过程的“对话”思路。《桥》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 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 极富韵味。但课文所蕴涵情味, 思想内涵却不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因此, 我采用理读文中语言, 引导学生走入文本:1.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为了使学生读有方向、读有收获, 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多读几遍课文, 并借助字典自学生字词, 注意读准“咆哮、狞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生字新词, 并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为读通课文扫清障碍。2.读熟词语, 感知大意。在检查预习这一环节中, 先让学生圈画出描写洪水 (咆哮狞笑放肆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人们 (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乱哄哄) 和老汉 (拥戴清瘦揪出沙哑 豹子) 等词语, 再分组朗读, 引导学生理清文路, 并选用这三组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读懂句式, 认识人物。这篇课文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增强了表现力。教学时,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桥、洪水、人们、老汉的比喻句、拟人句并分类重组, 再细加指导朗读。如“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水渐渐窜上来,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让学生边读边想, 把洪水形象化, 在脑子中形成表象, 感受洪水的凶猛;在读到“村庄惊醒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时, 我让学生用成语形容当时村民逃难的情形和心情, 体会人们的惊惶失措;之后, 通过对比朗读文中描写老汉的句子, 初步认识老汉镇定如山的形象。

一篇课文, 经过这样的理读, 无形之中增加了知识的含量, 增加了知识的厚度与深度, 现出了知识的斑斓色彩, 有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提炼课文的精髓, 同时也为品读课文找准了切入点和对准点。

二、品读文意, 深入文本

所谓品读, 就是在阅读中对课文着意揣摩、体味, 抓住文章的精髓, 读出深度, 读出韵味。语文课堂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 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 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在教学《桥》这课时,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思想沟通、情感交流, 把握文本的主要意思, 领悟文本的思想蕴味, 体会文本的行文技巧, 并在言语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文本言语, 掌握一定的言语规律, 我以“老汉”为切入点, 以描写老汉语言、动作、神态的句段为重点引导学生品读文意:1.自主朗读, 感知重点。让学生抓住描写老支书的句子自主朗读、自主思考、自主解决。学生通过读、思、找、画、议等一系列阅读活动, 大都能明白课文主要是写老汉的无私无畏、临危不惧、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风貌。2.赏析朗读, 理解重点。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重点, 我着力引导学生朗读、咀嚼、品味关键字词句段上, 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引导学生从“他像一座山”进行个性化朗读, 读出不同的理解。有时, 即使是同一个字, 在不同的环境中也在表达着不同的意思。如课文的两个“吼”, 学生有的读出生气, 有的读出批评, 有的读出命令, 有的读出威严, 有的读出不容争辩……通过个性化的理解, 学生读出重点词语的意思, 读出字里行间的感情色彩。3.配画朗读, 内化重点。即在抓好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 我渐次播放与以上重点语段相关的课件, 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 指导学生通过读、听、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理解、快速内化。通过这样的设计, 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 还积蓄了学生内心的情感, 使语文课达到了“享受语文”的目标。

三、悟读文境, 融入文本

所谓悟读, 就是解读文本时, 要潜心会文, 去抓住作者的思路, 体会作者的心境。具体表现在对文本一拍即合的呼应, 一种心心相印的认同, 一种怦然心动的体验, 一种生活阅历的接轨。悟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个目标, 我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指导:首先, 创设情境, 为情感体验奠基———我让学生观看山洪暴发、人们惊慌失措的录相, 营造紧张氛围, 借此为学生潜心会文、表情达意奠定基础。其次, 重点引读, 为情感触发助力———第一次引读:“当人们惊慌失措时, 木桥前, 没腿深的水里, 站着……”学生动情接读:“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 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引导学生描述:这是一位 () 老汉。然后我通过说的训练, 引导学生走出文本, 走近老汉, 从而使老汉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第二次引读:“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 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老汉突然冲上前……”学生深情地接读:“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读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一位 () 的老汉。第三次引读:“最后, 只剩下了他和那个小伙子。小伙子……”学生接读:“推了老汉一把,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 猛然间, 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读后学生由衷地称赞:这是一位 () 的老汉。教师的导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功效, 学生在读中情感得到了升华。通过以上读的训练, 学生情感激奋, 心融文本, 言出心声, 读出了真情, 读出了意境:那位老汉为了村民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就如同一座生命之桥, 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最后, 反复诵读, 为情感升华添翼———课文结尾三句话, 完全可以合并为一个自然段, 作者写了三个自然段, 是为了让读者有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让读者为老太太难过, 从而更加敬仰老汉。这样的特点, 教师要点给学生,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感染,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高贵品质, 领悟作者表达方法的精妙, 领悟作者为什么以“桥”为题, 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上一篇:货车驾驶员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书下一篇:2022年七月中元节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