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2024-12-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精选8篇)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篇1

纵观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可以发现从远古到清末,出现了几个特殊的高潮,如两汉时期,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罗马帝国为另一段的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高潮。而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几百年之后的唐王朝。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点,每一次高潮的出现都与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昌盛时期及其吻合,而两汉之后的几百年战乱纷争导致的政治不稳定,经济萧条也同时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是以政治经济发展作为载体的。

在那时国与国之间并无刻意地去进行文化交流,而开始的目的总是出于发展双边政治经济考虑的。

在汉代,东西方以汉帝国为一端,罗马帝国为另一段的丝绸之路开辟了,商人们带着自己的商品进行交易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他们将自己的风俗习惯,知识文化带到了异域他乡,进而在那里传播。为了巩固双边政治,也为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中国在丝绸沿路设立很多郡府并与其他各国互通使节,建立外交,张骞出使西域,甘英寻早古罗马……都是很好的例证。

随后几百年的战乱,不仅让他中国经济受到影响,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也受到阻碍,中西文化交流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然而唐王朝再一次是中国获得振兴,成为强大统一和繁荣的东方封建帝国,大堂帝国威震宇内的雄强国力,包含四海的恢弘气魄,无疑

大大减少了她与遥远的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阻力。

同一时期的西方阿拉伯人建立了横跨三洲的阿拉伯帝国,而伊斯兰教的传播与一方面推动了海,陆两方面东西交通的发展,跟促进了西方地中海东,南部地区的的社会发展与繁荣。

唐帝国出对外政治威望和经济交流的考虑,十分重视陆路丝道德经营,在汉以来的南,北,中三道外,有开辟2条新路线,“安西四镇”,保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繁荣,而文成公主入藏,藏关系加强以后,中印藏道也到开辟,更加强了中国与印度的交流。

海上交通远胜前代。从8世纪下半叶起到9世纪70年代的百余年间,中国海上船舶西行可越过印度次大陆南端的科摩林角,直至波斯湾、红海。中国陶瓷经由海道开始大量外销。被称为陶瓷之路。

而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贸易日渐增加,而同时带来的就是双方文化的交融;而处在中国东方的国家日本,与中国自古建交,至唐代时,派网中国的使节,商人以及学者不计其数,他们建了一座中国建筑风格的城市——奈良城,并请中国佛教大师——鉴真去日本传佛道,而”鉴真东渡”也传为一代佳话。

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往来,西方的各种教派如,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印度教和犹太教纷纷传入中国,而影响最深的当属佛教,天文学方面,的天文学,占星学,以及阴阳风水术传入中国,而唐代也因此盛行阴阳风水术。

医药方面,医学是佛教的必修科目,那些传教的高僧,大都兼通医术。他们传教的同时,也传入了医学。医和药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医学的传入也伴随着药学的传入。而且,由于地狱的诧异,外国很多药中国是没有的,这样他们带来的草药也传入中国了。

而且,当时以政治建交为保障,经济贸易为载体,中国的缫丝传入西方,而西方的毛皮,纺纱等传入中国;顺着陶瓷之路,中国的制陶技束以及四大发明传如西方,贸易的畅通让中外文化交流得以快速发展,并影响双方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合作办学,资源共享,比较优势,培养模式,文化交流

一、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意识的增强是与经济的全球化密不可分的。在这种背景下,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要求人力资源的全球配置, 这往往以跨国公司的经济组织来实现, 而支撑这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深度与健康发展的基础就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关于它的普遍理解有两种, 其一为“结果”, 所谓“化”者, 乃“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因而“国际化了的高等教育”, 应当是一个先进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体系, 它表现为一种理想的大学模式状态。其二为“趋势或过程”, 一是认为它指的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活动的发展趋势, 如教育思想、模式、内容以及课程、教材、教师、学生等国际间交流的趋势;二是指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观念融合到本国高等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诸功能中的过程。

美国在二战后通过《国际教育法》, 在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独领风骚。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环境生态问题的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化, 国际化意识也日益增强, 美国教育界认识到, 不仅要吸收各国留学生到美国学习, 也要派遣美国学生到外国去学习。

20 世纪中后期,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可喜成绩, 如南京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的南—霍中美教育中心。该中心在经济、国际关系、政治、历史等领域培养了一批具有研究生水平的优秀人才。现在该中心不仅有中美学生, 还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探索一条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高级人才的新路子, 国内的各个院校也纷纷开始寻求国际化的发展之路。

二、打破地域限制与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结合

我国在高等教育加剧扩张 (扩招与合校) 的时候, 985院校、211院校凭借自身的历史优势与政策优势, 越发吸引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包括优秀的师资、优秀的生源与办学资金, 这样, 普通地方高校, 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高校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而又得不到国家的扶植和各种基金的青睐, 形成恶性循环。所以高校必须主动寻求改变, 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打破地域的限制与国外相对的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 因为对方也在寻求这样的合作, 大家都有这样的意向, 是双赢的一种选择。

佳木斯大学发挥综合大学学科齐全的优势招收国外留学生, 在汉语言、经济、医学教育类专业中吸引了八百多名留学生, 他们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韩国、印度、尼日利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 每个留学生都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这是学生民间的文化交流;而校际间的互访则是官方的文化交流, 这两种方式都同样的重要。

佳木斯大学自2000年开始筹办中外合作办学, 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国际学院, 先后与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开展了7个合作项目。采取3+1 (前三年在学校学习, 后一年到对方学校学习) 、2+1+1 (前两年在学校学习, 第三年到对方学校学习, 第四年回国学习) 。学院的教学计划统一纳入学校教务处管理, 师资共享, 并由学校统一精选调配。国际学院是学校与国外院校开展合作办学的窗口;肩负着对内培养合格人才、对外开展合作办学, 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的重任。

佳木斯大学国际学院为了实现“引进国外课程, 引进英文原版教材, 引进外籍专业教师”的教学形式, 依托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师资共享优势, 以及学院现有的4个现代化语音实验室、12个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室、一个66座的计算机实验室、一个容纳60人的计算机拆装实验室和6名英语专任教师优越的教学资源, 确立了以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为主体, 以强化外语和计算机为“两翼”的特殊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外语听说能力和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 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人才需要, 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创建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在强化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同时, 加强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从灿烂的古文化中汲取营养。

三、实事求是, 夯实基础, 注重应用, “两翼”教学模式的实践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外语教学, 增加了外语课程门类, 课时量达到840学时, 是其他学院公共外语课时量的三倍, 开设了英语精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专业外语、外贸英语函电等课程。学院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外语教学优势, 尤其加强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和英语写作能力培养, 使得学生外语水平不断提升, 为出国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以实现国外优质课程的引进和学分转移;学院重点加强了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和硬件拆装的动手能力培养, 强化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教学环节, 计算机过级率不断提高。学院举办外语、计算机培训班, 成立英语沙龙和英语角,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计算机和外语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进一步巩固了“两翼”教学的成果。

“两翼”教学模式, 为学生的“双向定位”提供了特殊教育。学院针对有出国学习意向的学生, 着重强化外语教学, 达到语言测试水平要求,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途径送出学习, 毕业后取得中外两校颁发的双学位证书;不出国的学生夯实专业基础, 根据外向型企业人才需求量体裁衣, 强调外语过级率和语言能力, 加强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就业打好基础。学院在强化“两翼”教学的同时, 在本科专业教学上下工夫, 着眼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 适应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以及外向型企业人才需要,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保证本科教学质量, 努力培养扎根祖国边陲的“外语精、专业通”应用型人才, 使之在就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四、发挥与俄罗斯毗邻地缘优势, 深化与俄院校的联合办学

随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经济的发展、同中国不断深入的贸易往来, 目前俄语人才奇缺。学校俄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全校各专业中不仅就业率最高, 而且就业所在城市和待遇也都最好, 这是一个信号:俄罗斯语言专业、懂俄语的其他专业的人才一段时期内将呈现需求旺盛的状态, 发挥现有的俄语师资力量的优势与俄方联合办学, 培养精通俄语的人才将是联合办学的一个亮点。从2006年开始, 我们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 (原共青城国立师范大学) 已有合作四年的办学历史, 专业从单纯的语言发展到现在的经贸管理和师范教育等多个专业。办学层次也将从本科向研究生推进。已经有五十多名学生在对方的院校学习, 他们是在国内进行半年的俄语 (从零起点开始) 学习和高密度的强化, 以及俄罗斯文化习俗的学习后通过俄方的入学俄语考试, 开始留学生涯的。这些学生在俄罗斯的大学里学习生活状态很好, 部分留学生还受到了表彰奖励。

中外合作办学填补了国内高校许多专业甚至学科的空缺, 能够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 提高了国内教师的国际竞争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经验, 一方面可以在国内培养出高水平的国际人才, 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整体教育水平。通过合作办学, 国内教师可以获得出国考察、学习、培训的机会, 开阔视野, 掌握双语教学技能, 了解国外的教学模式。中外合作办学还可以引发我们对现有教育的反思。“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现在的官本位依然是这种文化的延续, 其实这是落后的, 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美国教育哲学家诺丁斯 (N.Noddings) 说“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 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 两相对比, 我们缺少的是对学生的公民教育。国内人们对社会上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看法, 这都是一种文化的浸染, 所以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 在增加双方办学收入的同时, 切莫忘了学习对方先进的教育文化, 改变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观念和做法, 以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居毅, 程刚.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 (3) .

[2]张华英.引进教育资源, 优化课程体系, 改进本科生的培养模式[J].高等农业教育, 2004 (11) .

[3]陈屏.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 2005 (24) .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中华文化;传承;思考

进入21 世纪,随着全球化的不断进展,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凭借其强势地位,全方位地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并以西方语言所特有的穿透力给中国的民族语言与文化注入了异族成分,形成了全球的西方文化。这种渗入的形式主要有语言和教育两种:以英语作为西方语言的代表,西方文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中国。同时,我国的一些学校开始尝试与国外境外的学校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初步形成了教育改革的一种新模式,一方面,与国外联合办学为我国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入侵已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面对这种强势文化心态的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将面临极大危险,进而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推向了弱势边缘甚至有被完全异化的可能。促动了中华文化的觉醒,中华文化传承势在必行。

一、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文化失衡问题

21 世纪的到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为顺应这种潮流,我国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越来越受欢迎。中外合作办学正是整合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学优势,拓宽教育培养模式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益尝试。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其双语教学特点是将学习者的外语学习与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为实用目的而采取的双语教学,其目的往往是某一职业性的要求或规定。这种模式下的双语教学应即有实用性,又应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目前在中外合作办学中进行的许多尝试和实验中发现,由于主体来源、教育环境、信息来源、思维方式等多元化以及社会习俗的多元化,其人才培养过程必然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失衡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中中西文化导向失衡的现状以及中国元素缺失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还在为进一步提高语言技能的习得效率而大力提倡目标语言的文化导入,无形中加大了中国文化处境的危险程度。如何传承中华文化,保护本国文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中华文化传承途径

语言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最重要手段, 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语言交流差异问题。语言教学作为中外合作办学最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但是目前的语言教学存在一个误区, 教者往往仅仅简单把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来加以传授, 强调受教育者语言能力或技能的形成,而忽视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语言可以看作是文化内涵的影射,是文化内涵的载体。通过语言教育,能够引起受教育者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注意,逐步体会交际中语言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从而达到实现跨文化教育功能的目的。在合作办学跨文化意识培养中应主要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我国的教育政策和考试制度必须合理化

我国实行“双语教学”的目的无非是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考、学习以及两种语言随意转换的能力。这并不意味着实行“双语教学”后,英语就处于主要地位,成为学习、晋升、评职和考试等必过的关卡;而汉语则称为被人遗忘的“角落”。处于被忽视、冷落的境地。因此,我国的教育政策应该更加合理化和理性化,给与正确的教育导向。这样就能提高汉语的地位,纠正英语和汉语地位在国内失衡的现象,使双语教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目的。

在实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提高母语应有的地位外,还要保护母语,防止母语因受外语的“侵略”而被取代,从而丧失民族文化。在当今经济潮流的推动下,阻碍交流的语言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已经面临消失的危机。面对这种情形,如何保护母语(包含本族语) 就显得尤其重要。我认为实行教育考试制度改革很有必要。这种改革是将以往的单一的外语考试制度改为“双语”考试制度,即对各类招聘、晋升、评职和学位考试,除了实行外语考核制度外,还应追加母语的考核。将对母语考核的要求提升到外语一样的高度。在国内各类学校增开母语课程(除汉语外,在少数民族地区开设本族语课程) 。除此之外,在招聘、录用各类人才时,应择优录取那些具有双语能力的人。这样,母语和外语就能同时并存,确保母语承载的文化传承下来。

(二)适当创新型中华文化才能达到跨文化教育的良好效果和目的

在今天的跨文化教育环境中,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是不复存在的,文化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一体化,更不是文化西方化,文化全球化指的是文化多元化。全球文化不断地相互融合,不断地碰撞、冲击。中华文化是中华全体成员的智慧结晶,中华文化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保持自身文化,必须穿越国家、语言的界限,在文化交际、混合中不断传播发扬,寻找机会以求自我更新和发展。

跨文化教育者,必须要对这一问题有一个适度的定位和把握。成为一个坚持中华文化传播的跨文化交际者、继承者和传播者。关注自身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期待,并且开创性地进行文化实践。

运用创新方法,勇敢、大方地传承、输出和发扬中华文化,承担起传承、传播民族文化的义务和责任,承载跨文化交流的发展趋势,在促使中华文化更新和繁衍的同时,推动共同发展繁荣。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道路,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跨文化素质,以增强其跨文化能力,进一步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传承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王 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星谕,王欣枫.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探讨.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5.

[3]王明利. 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行为之分析.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1.

[4]柏云彩. 论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12.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篇4

——《看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朱有为

学号1210520126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饮食本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但若将问题提到为什么吃、怎么吃的层次,它就体现为一种意识或观念了。在饮食观念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即便是口味千篇一律,甚至味同嚼蜡,他们也会遵从理智的告诫,将它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在饮食上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性。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份,多从“色、香、味、形、器”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

二、食物种类

首先中卫饮食文化的差异表现在于食物种类或者说是食材上,比如中国人是以米饭、面条、面饼为主食,而西方人则不同,它们则以面包为主食,几乎不吃米饭。如果从三餐角度来分析的话,早上中国人喜欢喝粥、吃面条、吃大饼油条、喝豆浆、吃榨菜、萝卜干,而西方人则吃三明治、面包、牛奶,佐以花生酱,奶酪等等。午餐的话,他们喜欢吃汉堡包,配以可乐,咖啡等饮料,而中国人的午餐则是米饭,面条,炒菜加上一个汤,晚饭的话中国人的晚餐和午餐区别不大,而西方人则会享用牛排,土豆泥(羹),一整只烤鸡等等。

三、烹饪方法

中国烹饪方法奇多:溜、焖、烧、汆、蒸、炸、酥、烩、扒、炖、爆、炒、砂锅、拔丝等无所不有,做出的菜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中餐工艺的变化较为复杂,很多菜点都费工费时,点缀过多,进盘的很多不能食用,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好。中国厨行有句话:“厨师三分艺,用料七分功”强调厨师个人对原料的选择、分档使用的重要性,也就是原料的标准对菜肴的出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人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肴制作规范化,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再者,西方人进食的目的首在摄取营养,只要营养够标准,其他尽可宽容,因而今日土豆牛排,明日牛排土豆,厨师在食客一无苛求极其宽容的态度下,每日重复着机械性的工作,当然无趣味可言。西方的烹饪方法不像中国那样复杂多变,西餐的装盘立体感强,可食性强,所有进盘的食品绝大多数都能食用,点缀品就是主菜的配菜。西餐的原料多选择新鲜、无污染、天然、操作工艺自然的,尽量发挥其本味,干货原料用的不是太多,牛奶在西餐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供应商已根据原料的特点,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厨师不再是单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和确定使用哪种原料。

四、食用习惯

饮食方式也即怎么吃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它是以氏族宗法观念为基础的。会食方式首先在家庭及家族中普遍存在,继而推广到家族之外。中国人常通过这种用餐方式来教化和表达各种“礼”,来反映长幼、尊卑、亲疏、贵贱等关系以及交流感情。由于这种围坐共饮的方式迎合了传统家族观念,客观上起到了维护家庭稳定和促进家庭成员团结和睦的作用,所以长久地流传下来。合家老小,欢聚一堂宴饮也确是一种天伦之乐。但同时这种用餐方式也有它的弊端,主要是不讲科学、不卫生,浪费也很大。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这种弊端,开始改革,如我国的国宴已实行了分餐制,但在全社会尚有待于普及。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饮食纪录片中,这种亲情、团圆,家的感觉或许比那些美食更加明显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在一些电影中经常可以看见。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五、使用器具的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不仅要一饱口福,还要从中得到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主要有不锈钢餐具,以及各种杯、盘、盅、碟,也是各司其职,不能混用。但西餐在装盘配器上不象中国人这样强调艺术美,其餐具的种类、菜肴的造型,都较为单调。简言之,西方人重在食物的内容,而中国人则强调菜肴的形式和从中获得的感受在上海的西餐馆这种感受尤为明显。

中外文化交流史 篇5

客观题预算成绩:100 分

注意:客观题是指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能自动判分的题!

详细信息: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西域诸国理解有误的是()

A、大宛、大夏、安息属于土著国

B、匈奴最强

C、大月氏败给了大夏

D、汉得乌孙马,称为“天马”,后得到大宛汗血马,改称乌孙马为“西极”。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A、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A、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A、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D、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

A、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

B、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

C、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

D、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

B、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

C、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

D、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A、大秦有类中国

B、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A、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B、羌的对音

C、“茶”的对音

D、“秦”的对音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 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

A、人种矮小,不高

B、长寿,寿逾200岁

C、红头发、蓝眼睛

D、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A、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东临大海

C、与印度、大夏相邻

D、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A、发展的不平衡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隔离机制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A、武威

B、酒泉

C、张掖

D、吐鲁番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A、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

B、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

C、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

D、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

A、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

B、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

C、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D、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A、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B、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

C、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

D、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A、蒙古人种

B、高加索人种

C、尼格罗人种

D、不确定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公元前一世纪,古楼兰国改称为()

A、于阗

B、鄯善

C、乌孙

D、月氏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2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A、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学员答案:A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策划方案 篇6

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 & TechnologyReader’sAssociation

中 外 文 化 交 流

晚会

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 & TechnologyReader’sAssociation

策划书

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

读者协会

一、活动宗旨

为了更好地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同学的语言学习、推动读者协会的健康发展、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文化交流,使更多的人了解外语,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校同学的校园生活,为我校开展一个属于自己的并且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活动。

二、活动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更好地加强同学们对外国文化的学习热情,以此推动校园内文化修养的建设,使校园中的文化气息更加浓厚。

三、活动时间:2011年11月13日

四、活动地点:学生活动中心二楼

五、活动主办方: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

六、活动承办方:长沙理工大学读者协会

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 & TechnologyReader’sAssociation

七、活动流程:

1.17:30 工作人员到场,布置会场

2.19:00晚会正式开始

3.入场前15分钟先用PPT展示外国文化风情,并配有英文歌,提升会场气氛。

4.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以及应邀前来的外国朋友

5.节目演出

6.中外学生同台互动

7.外国留学生介绍自己国家风土人情或讲诉留学生活心得体会

8.20:30晚会结束

六.活动宣传:

1.宣传时间:11月7日至11月13日

2.宣传内容:

在汀香园,甘怡园门口分别挂横幅

宣传栏上帖宣传海报

飞信通知协会各会员前来观看

3.向到场人员发放入场券

七.经费预算

横幅15*8米*2条=240

宣传海报40*5张=200

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 & TechnologyReader’sAssociation

奖品5*12份=60(互动环节给上台参与者)

会场布置150

场地租借100

总计750

附件1 演出节目表中外学生同台互动活动安排:

(1)正话反说 游戏规则: 主持人要事先准备好一些词语,邀请一位外国留学生上台。说一个词语,参与者要反着说一遍,比如“新年好”,游戏者要立刻说出“好年新”。说错者要接受惩罚。

(2)双龙戏珠 游戏规则:

1、主持人选四个人分成两组上台。

2、队员背靠背,夹住气球,从起点运到终点,终点放有一个椅子,到终点以后要把气球放到椅子上坐爆,再返回起点继续夹气球,可以在队友坐气球的同时,另一个人回起点准备气球。注意:如果在跑动过程中气珠落地或因其他原因提前爆炸,要回到起点重新运气球。

(3)成语接龙 游戏规则:主持人选8个人,分成两组,根据指定的字说一个成语,第一个成语的尾字为第二个成语的首字,一直接下去,哪个组用最少的词接回第一个成语的首字为胜。

注:前两个活动中都必须有一到两个外国人参与其中3 游戏惩罚项:各部门工作安排:

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 & TechnologyReader’sAssociation

策划部:活动策划与安排

组织部:汇总晚会节目,发飞信邀请会员来观看晚会

读书部:想好横幅和宣传海报上的文字

宣传部:做好晚会宣传海报以及其他宣传工作

活动部:想好互动环节活动内容,奖品内容;收挂横幅

办公室:购买奖品以及晚会现场奖品发放;晚会当天人员入席安排; 信息部:晚会当天摄像,PPT的制作

书记 XXX:邀请嘉宾,联系晚会场地

会长 XXX:联系演出人员以及邀请外国留学生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篇7

1 探析中外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不良影响

1.1 语言、文字的不良影响

语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国际贸易中, 其都是运用最为有效和广泛的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是文化的根本, 世界上有很多种语言, 包括英语、中文、阿拉伯语、日语、法语、德语等, 不同国家的不同语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在国际贸易合作中, 各种语言之间的理解、交流和转换是普遍存在的, 直观的来说, 语言的转换其实就是在另一种文化氛围下对语言进行合理的翻译, 但是由于不同国家文化氛围的差异, 这种语言上的“翻译”常常会遇到困难, 如果语言转换的不合理, 就会阻碍国际贸易合作。这里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用汽车公司的广告语:“身在比利时” (Body in Belgium) 译作法兰克斯语则为“渔夫旁的尸体” (Corpse by Fisher) 。同一则广告语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 转换成了两种明显不同的语义, 最终阻碍了市场的拓展。可见, 国际贸易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交际形式, 语言的合理转换在国际贸易中极为重要。从本质上来说, 同一事物、同一词句、同一现象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可能被赋予了不同的语境、寓意和文化含义, 进而产生跨语言交流障碍。国际贸易的语言沟通就是要避免误会和冲突的产生, 这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前提条件, 而许多国内商家常常不加关注。比如, 国内某企业在向英国出口羊绒被时, 虽然质量等级为优, 但还是销售不出去, 究其原因, 原来这家企业把“山羊牌”翻译为“Gosts”, 而在英国文化含义中, 其有“色鬼”的意思, 滞销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 在对外贸易中, 只要对文化加以学习了解, 并且在语义的表达和词汇的选择上多加留意的话, 这种贸易损失完全可以避免。

1.2 人情与政治法律对国际贸易的不良影响

在对外贸易合作中, 中国和西方国家在解决问题所使用方式的倾向性是存在差异的, 中国人更偏向于人情的角度, 而西方人则偏向于以法律规则为基准。东西方这种处理问题倾向性的差异体现在人和社会的关系层面上。古时候, 中国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 体现在现代社会关系中就是“以和为贵, 人情为先”。中国人一旦遇到难题或是纠纷, 首先想到的不是用法律的武器来解决问题, 二而是尽可能地通过调解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如果自己的行为和观点能获得舆论的广泛支持, 就会认为这种方式比法律手段更为有效和对自己有利, 这种人情处事方法在国内贸易中普遍适用, 已经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贸易涵义。中外贸易中, 由于合作方是西方国家, 所以我们要恰当地处理这层文化关系。律师在西方国家是一个需求量很大的行业, 远远超过中国, 西方国家的个人和公司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律师和法律顾问, 一旦遇到纠纷, 即使没有上升到法律解决的层面, 他们也会首先咨询律师, 这是一种法律上的文化习惯。中国人和美国人贸易合作谈判时, 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美国人为谈判准备了一叠厚厚的法律文件, 而中国人则是准备了谈判的主要内容和提纲, 一旦遇到分歧, 美国人以法律作为处事原则, 而中国人以“人情”为先, 如果感到没有人情、和谐的氛围, 中国人通常不会再有合作的意愿。

1.3 历史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对国际贸易的不良影响

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都是在各自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 文化风俗的外在体现常常是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和反应。在中外国际贸易中, 不同国籍的人在决策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存在差异, 中国人决定签订协议的时间平均起来是美国人的十倍。中国早有“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之说, 体现了中国人注重的是集体决策和强调集体智慧, 相比之下, 美国人较崇尚个人主义, 喜欢在被授权的范围内自行作出认为正确的决策, 他们会将自行决策认为是个人能力和个人积极性的体现。这种历史风俗文化的差异常常使得在贸易谈判中, 双方相互不理解, 难以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

2 跨越文化差异进行中外国际贸易的对策

2.1 充分了解各国语言文字特点

企业在进行贸易合作前, 需要充分学习和了解各国语言文字的表达特点。国际营销活动中, 应由精通双方国家语言文化的人士担任翻译。翻译人员要对自己国家和对方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特点做到了如指掌, 在翻译中才能将原意准确地传达。惟有如此方能体现原文精髓和创意。并且在翻译时应避免使用生僻的成语和俚语, 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在品牌名称或公司名称翻译时, 有一条经验是可鉴的, 即不是将名称译成十分合适的目标国语言就是巧妙的选用目标国语言的谐音词。

2.2 完善决策制度和机制

政治民主化和经济改革使中国社会中利益的多样化逐步得到政府的承认和重视, 并且可以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和机制进行利益表达。中国加入WTO之前, 企业的对外贸易受当地政府机构和中央对外经济贸易制度的影响较大, 少数特殊利益团体的利益丰厚, 政府干预机制较强, 对外贸易的开放性不够。现今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新格局下, 国外投资者、利益团体和消费者的意见需要被政府倾听和适当采纳, 这些群体在政府决策和支持贸易的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凸显, 显然, 在全球经济贸易的时代, 中国需要建立完善、简明、公正和透明的对外经济贸易制度。

2.3 价值观和风俗习惯的“本土化”发展

对于价值观及风俗习惯对国际市场营销所带来的影响, 最行之有效地方法就是“本土化”。中国“本土化”战略涉及的内容颇多, 比如:技术本土化、品牌本土话以及高级人才本土话等。技术本土化和品牌本土化有助于拓宽企业的利润点。在对外贸易中, 高级人才本土化显得最为重要, 高级人才在当地往往有广泛的商业人际关系, 而且对风俗习惯、文化以及价值观念有很好的理解, 引进这类人才, 能有效避免由文化差异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况, 能大大提升市场开拓的速度, 提高对外贸易合作的成功率。

2.4 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

中外国际贸易合作中之所以对文化差异如此关注,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极力避免对合作者的“不尊重”。这种文化上的尊重意义广泛, 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人格、风俗习惯以及对方利益等方面。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不同国籍的人对世界的认知, 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评判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有小有大, 大的差异是指对同一现象完全相反的认知。在对外贸易交流中, 切忌不要用本国的文化标准去判断和衡量异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尤其是在合作双方代表的利益不同时, 将本国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强加给对方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国际经贸合作的破裂。所以, 我们提出“求同存异”的文化交流原则, 即求大同存小异, “大同”是指在经贸合作领域达成一致, “小异”指的是在不影响合作大局的前提下, 在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上的看法和理解可以存在差异。这种沟通方式需要合作双方都具备一定的沟通技巧以及能在小的方面做出相应的妥协和让步。跨文化沟通是一种深奥的交际技巧, 从打招呼到营销谈判都需要把握“火候”。

2.5 善于利用宗教信仰

企业的决策人应该了解东道国的宗教信仰, 要利用宗教为其服务, 而不是让宗教成为其拓展国际市场的绊脚石。首先, 不同的宗教节日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出口销售日程, 企业要了解宗教节日才能抓住推销商品的旺销时机。其次, 各种宗教都有其独特的要求和禁忌。企业要重视这些宗教的要求和禁忌, 业务经营才会成功。最后, 宗教组织本身往往在经济事务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企业要占领东道国市场, 就不得不根据产品的特点、迎合不同教派的要求、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

2.6 文化适应和文化介入双管齐下

在跨国经营和贸易合作中, 企业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使营销策略快速融入异国文化中去, 显然, 深入了解当地人群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合作者的心理以及价值观念能很好地促进这一过程, 有利于多重文化视野的形成。当然, 充分适应对方的多重文化视野并不意味着对合作者一切要求和言论表示赞同, 适当地进行文化介入和文化渗透能帮助当地人了解异国文化, 有时反而能促进合作和市场的拓展, 有助于当地人接受本国的文化, 刺激其购买本国的产品。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文化介入要做到“完全合理”, 需要考虑到当地人潜意识下的排外思想和排外意识, 对于抵触情绪强烈的方面要学会融入和适应, 对于抵触情绪薄弱的方面 (比如饮食方式、工作方式和购买习惯等) , 应通过介入和引导, 逐步使之朝着有利于本企业经营和贸易方面转变, 在这方面, 美国的肯德基和麦当劳等企业经营就是成功的范例。这些企业在中国成功地介入和渗透了本国文化, 同时取得了巨大的利润。

3 结语

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 没有优劣之分。在国际经贸合作领域, 文化差异的影响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对外贸易合作中, 合作双方应在保证各自利益的基础上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风俗, 这样才能促进合作。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越发凸显。这体现在语言文字、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人情和政治法律等文化构成的各个层面。本文分析了中外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并提出了跨越文化差异进行中外国际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中外,文化差异,国际贸易,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玉平.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文化因素[M].大连: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7 (06) .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6 (07) .

[3]冯丽云.现代市场营销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01) .

[4]冯俊英.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探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2) .

[5]刘白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北京:商场现代化, 2005, (10) .

对中外文化交流的思考 篇8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的跨国企业并购过程中,文化差异对于企业的并购、并购后的管理、并购后企业的发展模式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对企业并购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现阶段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过程顺利进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文化差异;并购;整合

一、文化差异的表现形式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不同特点。文化差异既存在于文化的各个层次上,也存在于企业的环境、组织之间、组织及经营等各个层次上。

1并购企业的自身文化差异

不同的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摸索出来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由于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习惯性等原因,在企业并购后并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凌越”和“妥协”进行整合,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购双方各恃一端,导致了冲突在所难免。

2并购企业的区域背景差异

文化的异质性不仅体现于企业文化的差异,而且体现在企业生存发展的国别、产业及地域的差异上。

(1)治理理念的差异。在经营管理中,西方管理者的根本出发点是企业效益,而中方企业的管理者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中国文化以关系为导向,崇尚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一种以情为特质的软管理。而国外很多企业则更注重以“法”治企,将法律条文作为其行为的根本依据。因此,企业购并后,“情治”与“法治”激烈冲突。

(2)价值观的差异。国内企业由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员工形成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抱残守缺的价值观,却易使得外方管理者认为其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思变革,创新意识不强等。国外企业员工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机会均等和冒险挑战为特色的价值取向,表现在更习惯于主动工作,坚持己见。可能被认为纪律性差,缺乏群体意识等。

(3)人员管理的差异。中国企业强调情感沟通,员工归属感较强,对待成绩和责任习惯由集体接受,不轻易突出个人作用。在西方企业,人员关系由等级和职位来确定,强调的契约和理性,人与企业之间为简单的契约关系,归属感较弱。

3并购企业的员工个体文化差异

每个员工在其成长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个性特征。而这种个性由于其存在年限及员工自身的习惯性导致了其根深蒂固的特性,不论通过公司的严格培训,还是个别思想教育,都较少由于并购而被冲淡或消失,而这些在并购过程中极有可能引起冲突而增加并购的困难。

二、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文化差异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其对企业并购的双重作用。

1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积极作用

(1)企业文化差异促进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l生的体现,可通过各方共管促进企业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甚至技术方面创新。不同文化能扩大员工的视野,激发员工的灵感,更好的挖掘员工潜力,逐渐聚合成—种新的适应当前企业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2)企业文化差异有助于人们客观审视企业不足。企业并购后,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可以让原来安于现状、盲目发展的企业看到自身比较隐蔽的问题。对于大企业,它可以提醒其盲目自信,从而从机构规模精简的小企业中学习。对于中小企业,也可以帮其树立信心。因此它可以增进人们的理性态度,借助于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暴露企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扬长避短,有助于解决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3)企业文化差异能增强企业活力,丰富员工生活。并购企业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使得员工感受到公司的人本关怀,同时企业文化差异的碰撞也增加了员工的阅历,为员工提供了文化选择和生活方式选择的空间,最终为整个企业的文化注入了活力。

2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的消极作用

(1)文化差异易产生“文化冲突”,影响并购企业发展。由于并购企业双方在并购前都已经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及企业核心价值观,因此,并购之后,如果不能很好的做到文化融合,则容易疏远员工之间的社会距离,进而影响沟通,由文化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2)企业文化差异降低并购企业的运转效率。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管理程序及组织沟通等方面,造成思想难统一、行动不一致、管理程序混乱、组织沟通不畅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内部管理上,必然导致管理费用和组织协调难度的增加,造成组织运转低效率;表现在外部经营中,由于企业内部的文化冲突,导致公司不能发挥出全部的潜力,往往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上一篇:四年级暑假作文:善良下一篇:美国电影英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