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一认4》的语文教学反思

2024-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认一认4》的语文教学反思(精选12篇)

《认一认4》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1

《认一认》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认识《认一认》中出现的16个汉字。“认一认”中的生字注音,有的是红色,有的是黑色。红色的表示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拼音,黑色的表示没有学过的。当大屏幕出示“东西南北,前后左右”8个字时,我要求学生仔细看图,鼓励学生大胆拼读,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轻声认读。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拼读,学生在拼一拼、读一读的过程中既能复习已学的汉语拼音,又能发现哪些拼音读得不够准确,哪些音节自己掌握得还不够熟练,及时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学生充分享受自己念读的过程,即是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肯定和鼓舞,也体现了学生主动识字、认字的课标精神。试教中,我教完生字以后便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口头造句,但学生的回答并不理想,我才意识到要求坡度不够,甚至是拔苗助长。学生刚开始识字,目标最好是单纯一些,涉及的内容多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冲淡了识字、认字的主要任务,结果是会适得其反。

一、整体入手,发挥韵文识字优势

“认一认”是四言韵语,每行的四个字,椭圆形的浅蓝色块串连在一起,成为韵语的“一句”。《认一认4》中,“东西南北,前后左右”就是固定词组。认读生字的时候,我请学生一行一行地读,两行连起来读,始终把这8个字作为一个整体出现,通过自由读,开火车读,男女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同时,《认一认4》在编写中注意了押韵,每四句中的第二、四两句最后一个字都是韵脚,“走”和“右”韵脚是“ou”。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个规律,让学生读,而且还要如儿歌般诵读。齐读“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时,我示范4种节奏的拍手诵读,学生兴致勃勃地随我击掌练习,兴趣浓厚,“口、脑、手”并用,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巧设游戏,巩固识字效果

这节课,我设计了几组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喜欢做游戏,于是我“投其所好”,将游戏适宜穿插于“方向、位置”的教学中,学生沉浸于愉悦欢乐的气氛中,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认字反应迅速。在“玩中学,学中玩”,加深了印象,初步理解“东西南北,前后左右”所指的方向和位置,巩固了识字的效。

四、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要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当学生打开书本,翻到第46页,我应及时提醒学生拿好书,坐端正,并检查一下学生的习惯姿势,纠正不良的读书姿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每天、每一节课上反复提醒,反复纠正、指导,只有常抓不懈,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注意教学节奏的适时调整。课堂教学前半部分我的教学节奏略有些慢,学生思维运转速度也随之慢下来,学生的状态显得缺乏精气神。我想,通过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始终处于注意力集中状态中,学生的积极性在最大程度上被激发起来,学生有学的兴趣与激情后,还怕学生不跟着教师学吗?

《认一认4》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2

关键词:表格,数量,变化

生活无时无刻在发生变化, 数学上也有很多的变化, 如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图形的变化、图像的变化等, 学生对这些变化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直接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尤其近几年中考数学中动态型问题频繁出现, 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善于找到数学中的数量、位置、图形、图像等变化并学会分析利用这些变化解决问题。其中, 数量变化是最直观、最常见也是最基础的一类。下面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1数量的变化 (1) 》教学设计为例, 阐述笔者是如何借助表格, 让学生感受并利用数学中的数量变化解决问题的。

一、教学目标

1.感受可以用表格记录、表示变化的数量及变化规律 ;

2.能根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 , 探索数量变化的某些联系 ;

3.通过探索活动 ,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变化的数量关系 , 并体且这些变化的数量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联系, 培养用变化的观点分析数字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 探索数量变化的某些联系和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表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采用探究式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两组生活中的照片, 一组是昆山正阳桥四十年前和现在的2张照片, 一组是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不同时期的几张生活照。让学生观看、对比、体会照片中的变化后引出课题, 并板书“§4.1数量的变化 (1) ”。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照片感受生活无时无刻在发生变化, 同样的, 数学上也有很多的变化, 如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图形的变化、图像的变化等, 让学生知道本课学习最直观、最常见、最基础的———数量的变化, 引出课题。

(二) 说一说。

教师让学生先阅读一段文字:某报报道:贺奶奶从1958年起, 连续46年记录了家里每天的花费, 每年年终还对收支情况进行结算, 以下是她家某些年份的收支情况:[1]

提出问题:你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 说出46年来贺奶奶家的生活发生的变化吗?

让学生阅读后说出表格第二行和第三行的数据代表的实际意义, 引导学生总结出结余越来越多, 贺奶奶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在同一个问题中, 往往有多个数量在变化着, 而且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这种变化与联系常用表格记录。同时, 和学生一起探讨出要知道一个数据的意义要分别看这个数据所在的行和所在的列, 把两者结合起来, 就是这个数据所表示的意义。告诉学生本课要和表格打交道, 要年会份读表格19, 5会8年用表19格79 , 年为下19面89的年教1学996做年好铺200垫0年。2004年

(三)读表格

本环节教师设计了2道用表格表示数据的题目, 让学生学会支从出表总格额 /中元读取798信. 26息并10加03.以91分1析927, . 从98而7解800决. 12问1题370。0. 18 26533. 78

题一:国内邮寄物品需付邮资如下表:

(1) 上表反映的是% %和% %之间的变化关系 ;

(2) 物4说品说质量上/ 克5表中00 <. 8r6n0≤、210 .2027、0 1< .m6≤04的0 8实40际 < m意≤9义6 0 ;1…0

(33) 6王. 邮4先资/生3元6邮. 48寄的306.物. 8 506品的36重. 91量. 20为365.1 7克8 , 13.他660. 需65付邮36….资65% 36%元. 63。36. 6

题二:某人在某天的一段时间体温统计数据如下:

水位变化/ m 0. 11 - 0. 03 - 0. 22 - 0. 24 - 0. 15 - 0. 09 0. 26 (1) 上表反映的是% %和% %之间的变化关系 , 它们有什么变化星关期系 ?一二三四 五六七

(2水) 当位变体化温/ m是03. 161. 78-℃0. , 03相 - 应0. 2的2时- 0间. 24是 -% 0 . 15 -% 时0. 0 , 9 120.时26的体温日期15日16日17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是% %℃;

气表显示读数 (3) 4时到12时, 此人的最高温度24与9最低25温9度之27差0是%2 79 %℃。290 (单位日期15日16日17设:m3220 229 241计) 日18日19日20日21日22日年份意图:19读58懂年表1格97是9年用好198表9年格的19前96提年, 因20此00这年个2环004节年教天然气表显示读数师先让270 279 290收入总 (单学额位生 / :元m观3220 229 241 249 259) 察表格后思考表格中反映的是哪2个变化的量971. 20 1568. 30 4560. 44 15039. 31 30595. 12 42549. 36及它月们份之间的变一化月关系二。 月第一题三月教师让四学月生口五答月0 .80、六1.2月0、1.6支用0出的总实额际 / 元意义79 8. 26 1003. 91 1927. 98 7800. 12 13700. 18 26533. 78电度数月 , 旨在检验学生是否能读懂表格 , 还能为分段x份110一月1二80月三27月0四月35 6五月452六月552函数打好基础。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 学生基本能找出同一问所题付中电变费用化y (电的元度数) 数量x 110及其关系3158, 0 2认识并4705读356懂表4格3 452 , 从表4格8 552中获取50有物品所质付量电/费克y价值的信息为 (用元) 表0 <格rn打≤2好0基35 2础0 < m45≤40 434 0 < m4≤8 60 50…。

(四) 用表格

本环节教师设计了3题, 旨在让学生学会利用表格中的相关信息解决问题。

间/ 时题一4 : 下表5是某水6库管理7人员记8录的一9周内水10位的变11化12温情/ ℃况 (正36数. 4表示36高. 48于警36.戒56水位36的. 9部分36., 7负8数36表. 6示5低36于. 6警5戒36水. 6位3 36. 61的部分) [1]

(1) 说出表格第二行数据的实际意义 ;

日 (期2) 指出哪15一日天的16水日位变17化日最1大8、日哪一19天日的水20位日变2化1最日小2。2日表显示读数

设邮计资意/ 元图 :本题0 .重80点是第1 (. 220) 小题 , 1教. 6 0师可在黑… 板上画出红色警戒线代表0水位, 然后请学生逐一将一周的水位用吸铁石放在黑板上制作出散点图表示出来, 并引导学生正时确间列/ 时式计算4水位5变化的6数值7 , 体会8后一天9的水10位与1前1一天1体的温水/ ℃位36. 4 36. 48 36. 56 36. 9 36. 78 36. 65 36. 65 36. 63 36.年份差值是1负958数年的1话979则年水1位98 9下年降了199 , 6正年数2 0的00话年水2 0位04上年升了。

收入总额题二/ 元971. 20 1568. 30 4560. 44 15039. 31 30595. 12 42549. 36星期:为估算一冬季取二暖一三个 月使四用天然五气的六情况, 七从11月15日支出总额 / 元798. 26 1003. 91 1927. 98 7800. 12 13700. 18 26533. 78水起位 , 变化小/ 强m连0.续11八天- 0.每03天 -晚0. 2上2十- 0点. 24记 -录0.天15然-气0. 0表9显0.示26的读数 (注:每晚十点后不再用天然气) , 如下表:

小强的妈妈买了一张360m3的天然气使用卡, 请你估算这间/ 时月4份5一月6二月7三月8四月9五月1 0六月11张卡够小强家使用一个月 (按30天计算) 吗? 为什么?

体温/ ℃教用电3师6度.引4数导x 3学6. 4生81 1理0 3解6. 5每61 8天0 3使6. 9用27天03 6然. 78气35的63 6数. 65量45并326估. 65算55一326.个63月36.使用所付天电然费气y (的元数) 量, 并板书35。45 43 48 50

设计意图星期 :一本题只需利用表格计算出二三 四五7天的天然气使用六七量, 就可作出判断。而7天的天然气使用量可先计算每天的使用水量位再变算化/ m 0. 11 - 0. 03 - 0. 22 - 0. 24 - 0. 15 - 0. 09 0. 267天的, 也可直接用22日的读数减去15日的读数即可。同时, 本题中表格中给出的虽是8天的天然气读数, 但只能算出日7期天的用量15, 日这也16是日个难17点日 , 体18现日了1理9日解表20格日中数21据日实2际2日意义的重要性。天然气表显示读数

259 270 279 290 (单位题:三m320 229 241 249 2) :下表记录了某市一居民1月到6月的电表读数 (注:每月最后一天记录读数) 及2月到6月的缴纳电费情况:

(1) 该居民二月到六月的用电量是% %度。

(2) 该市电费标准是每度% %元。

(3) 假设该居民用电x度, 所付电费y元, y与x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本题中的表格不同以上几题, 出现了三行, 难度加大。但由于有第2题的铺垫, 学生还是能独立完成。本题旨在让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进行计算的同时, 还能出变化的数量之间的规律, 并把这种规律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从而学以致用。

(五 ) 列表格。

用10米长的篱笆围成长方形生物园饲养小兔, 怎样围可使小兔的活动范围最大? 请你用列表的方法解决。

学生自主探索、交流。

设计意图: 列表格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本课内容的升华, 也是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因此本题旨在让学生体会列表格的两个步骤:1.确定变化的量;2.赋予变化的量合理的数值, 从而为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

(六 ) 总结提升。

我们生活在变化的世界中, 数学上也存在很多变化, 我们可以用表格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并且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或变化规律, 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

(一 ) 层层深入 , 循序渐进 。

本课关键在于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或变化规律, 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 读懂表格是前提, 会用表格是关键。故笔者在设计本课时, 采用了情境引入→说一说→读表格→用表格→列表格→总结提升的教学环节,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层层深入, 循序渐进,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 来源生活 , 服务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真实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因此, 本课一开始就以生活中两组变化的照片引入课题, 课堂气氛活跃。同时, 本课的例题也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吸引了学生, 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服务生活的本质。

生活在变化, 数量也在变化, 通过本课学习, 我们知道可以用表格记录表示变化的数量, 并能根据表格所提供的信息, 从表格中获得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或变化规律, 探索数量变化的某些联系, 培养用变化的观点分析数字信息的能力, 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认一认4》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篇3

在“民主导学”环节中,我采取自读、互拼、互认,游戏、动作体验、课中操等形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很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在“检测导结”中,抽读生字卡片,检验了孩子的识字,对对子环节检测了孩子对相反词的认识。“反思总结”这一小环节中,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不同收获,比较欣慰。

说实在的,我也没有想到孩子们配合这么好,孩子们的大胆精彩发言给了我信心,让我也更加深信:“播种行为,收获习惯”的道理,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语言组织能力还比较差,有时会出现一些口误,特别是对学生精彩回答不能给予更准确及时的评价,今后要在语言斟酌上下功夫。

二、课堂时间把握不准,课堂密度出现前松后紧,以至于拖堂五分钟,我认为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辨别方向上浪费了时间。

《认一认4》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4

1、能正确认识16个汉字,能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能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想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吗? 生:想。

师:游戏的名字叫“跟我学”,请小朋友听清楚,看准了,咱们现在就开始。

请你跟我拍拍手。(师拍手)生:我就跟你拍拍手。(生跟着拍手)

师:请你跟我笑一笑。生:我就跟你笑一笑。

师:请你跟我坐坐好。(师做坐端正的姿势)生:我就跟你坐坐好。(生跟着坐端正)

师:请你跟我来认字。生:我就跟你来认字。

师:小朋友喜欢认字吗? 生:(非常高兴)喜欢。

师:的确,认字是很有乐趣的,我们在《认一认1》中知道了身体某部分的名称,《认一认2》中知道了一些动物和植物的名称,我们还在《认一认3》中知道了大自然真奇妙,《认一认4》中我们也已经学习了8个生字,你们还记得它们吗?

1、复习第一课时中出现的“出入开关坐卧立走”。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棒极了!

2、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看,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树上结满了一个个大苹果。(出示苹果树)这可不是普通的苹果,是智慧果,在它的后面藏着拼音呢,谁能把它读准,老师就把这个苹果送给他。(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的拼音)

3、进行摘苹果游戏。Rjl?

(设计意图:直接让学生上台摘取苹果并拼读出字音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让他们上台来实际操作,学生更感兴趣,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更直观。】

qe #vQ)= 没有摘到的小朋友不要急,只要你表现好,以后老师就把机会给你。

二、新授

前后左右的教学

1、认一认4中还有八个字也很有趣,生:想。

2、师:那好,咱们现在就来学认这八个字。出示“前后左右”

学生交流是如何认识这4个字的,并请学生指读,领读、齐读。

评价:你真棒!请你再读一遍给大家听。(生读)

你是位爱读书的好孩子,我们大家都要向你学习。你教大家读一读。(生跟读)

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处处留心学习识字。你教大家读一读。(生跟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汉字的,这是一种成功的体验,也为其他学生指明识字的途径,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识字。)

3、教学图文结合的方法识字,学生自学这4个字。

剩下的字,怎么学呢?老师教你几招。瞧(师指投影),每个字上面都有图,你可以看图识字;咱们正在学拼音,这里面凡是用红色标出的音节你已经会拼了,你可以拼读音节来认字;还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和老师。就这样来学,谁学得好,我们就请谁来当小老师。请小朋友把书打开,翻到 页,拿好书,坐端正,姿势不对不读书,检查一下你的读书姿势。(学生坐好后,自学这八个字,师巡视指导,并注意纠正学生的读书姿势)

(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4、自学反馈。指读、齐读。

师:这位小朋友读书姿势最正确,送你一颗小星星。(送星星)

都会读了吗?谁来读一读?

师:大家都能读准了吗?请小朋友一起连起来读。

谁在前,谁在后?

左和右怎么分?写字那笔的是哪只手?

5、分清左和右的字形

左和右,两兄弟,比一比不同之处在哪里?(6、左和右长的很像,下面有工就是左,下面有口就是右,因为我们吃饭拿筷子的手是右手,和吃饭有关系,所有右字下面有个口。

教口诀:左下工,右下口。

7、老师领读左右,拿生字卡片辨读。边读边举起相应的手。

8、游戏:“跳房子”。

一名学生出示卡片,两名学生听口令“跳房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全身,不仅增加了学生识字的兴趣,更易记住字形,也促进了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9、儿歌

有一首儿歌里就有这几个字,请学生上台找一找,指一指,其他学生跟读。

学生跟老师读一读儿歌。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就像一条小花狗。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就像我的好朋友。

课间操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音节、欢快的节奏中,让孩子们动口、动手、动全身,消除了疲劳,使学生很快又以饱满的情绪继续学习。)

东南西北的教学

1、猜谜语:东边升起西边落,又发光来又发热,万物生长离不开,八大行星围它跑。

2、你知道太阳从哪边升起,哪边落下吗?

认读东西,东西都是表示方向的`名词。

3、你还知道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

认读南北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组织教学。既交给了学生相关的生活常识,又创设了一个语境,为学生后面学习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突破难点,准备了条件。)

4、齐读

5、儿歌

太阳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教学儿歌

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6、把东西南北4个字贴在教室的墙上。

(设计意图:寓识字教学于游戏和活动之中,音、形、意三者结合,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7、出示中国地图。祖国的很多省份和城市的名称中都有这4个字,请学生借助拼音读一读。会说的同学带领大家读一读。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注重实践。出示中国地图以及省份城市的名称,充分体现让学生在生活中巩固、在生活中认字这一思想,培养学生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都可以学习语文的意识。)

三、巩固

1、对口令

这几个字都是表示方位和方向的,而且像东和西,左和右等等都是相对的,老师和大家一起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

我说左---

我说前面----

我说南极-----

我抬左手------

2、找朋友。把第一环节中的苹果拼音卡片贴在汉字的下面。

把8个字的拼音分发给学生,将卡片贴在汉字下面,并带着其他学生读两遍。

3、读书

师:咱们今天学了八个字,你能把这八个字连起来读读吗? 生:能。(生练读)

师:谁愿意读?(生争先恐后要读,齐读)

师:拍着手打节奏会读吗?(生边拍手边练读)

师:你能把《认一认3》所有的字连起来读吗?(生练习有节奏地诵读)

背诵认一认3(师生共同背韵文,并逐步加快节奏)

师:今天小朋友读得不错,如果还想读,我建议咱们课后在班里搞一个诵读比赛。

四、作业

1、有位学生,名叫贝贝;走出家门,进入校门;坐的位置,前面是东。猜一猜:贝贝的后面是什么?右边呢?左边呢?

2、这些字在生活中都能够见到,你可以在爸爸妈 妈的带领下找一找,认一认,你们一定能成为亲密的好朋友!

五、板书设计:

认一认4

东南西北前后左右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认一认4》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东”、“西”、“男”、“北”四个主要方向。

2、利用图画和生活实际理解“前”、“后”与“左”、“右”是相对的。

3、16个字每8个一组,指导学生诵读,利于感悟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所需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几分钟和学生交流

教师自我简介:

1、姓名:许睿

2、单位:郑州市教委教研室

3、职务:语文教研员

请学生自我介绍或向老师提问:

1、学生的姓名、年龄、爱好……

2、入学后的感受……

3、面对教师此时都想说些什么……

以上两个程序的目的:缓解师生关系陌生而紧张的教学气氛,努力和在坐的学生沟通;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使教学中师生间能更好的互动、交流、合作;创设愉快、、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融洽、亲密、友好的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吗?愿意和老师合作上一节课吗?

2、愿意认汉字吗?前一段的学习中认过汉字吗?都认了那些汉字?

3、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过去认过的汉字(出示字卡)。

4、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些汉字好不好?

5、让我们共同学习汉语拼音部分的《认一认4》(出示板书)

二、出示课文情景图:

1、每幅图都找个学生说说意思。

2、借助拼音读准16的汉字.3、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组开火车读。

三、解释每组词语的相对意义:

1、先提问,让学生试着说说一对或一组词语的意思。

2、教师进一步讲解,如:卧——躺、立——站、入——进。

3、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日出东方,日落西山。”

4、“前后、左右”是相对的。(可让学生上台表演)

四、反复认读16个汉字:

1、出示字卡,打乱顺序,分组开火车读。

2、集体齐读。

3、指名认读。

4、集体看图拍巴掌有节奏的诵读。

5、自己随意朗读。

6、联想情景图画面,集体背诵16个汉字或抽查个人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一、继续学习《认一认4》,做“找朋友”的游戏。(拼音、汉字连线,学生演板)

二、提问:《认一认4》汉字歌?然后大家齐背。

三、提问: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16个汉字的?

四、提问:谁能说说,16个汉字的特点?(一人说一个即可,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

五、提问:能将这16个汉字组词吗?(分组讨论一下再发言)

***谁说得好就奖给谁一朵小红花或五角星。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认一认4》】相关文章:

1.《认一认4》教学设计

2.《认一认4》的教学设计

3.《认一认4》教学设计范文

4.课文《认一认4》教学设计

5.《认一认4》语文教学反思

6.一年级语文上册《认一认4》教案

7.一年级语文《认一认5》教学设计

8.《认一认4》的教学反思

认一认教学反思 篇5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认一认2》16个汉字中前八个是关于动物的,教学中,我将这八个生字串连在一个情境中――动物王国。以儿歌《找朋友》迁移出话题“小朋友们,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很到好朋友。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热闹的地方结识更多的新朋友,愿意吗?”激发了学生认识新字的积极性。整个课堂便在认识动物王国中的新朋友这一情境中开展了。

二、多样化诵读,保持学生识字热情

《认一认》与拼音穿插进行学习,在满足了儿童识字需求的同时,也激发了儿童继续识字的兴趣,使孩子们保持识字的热情。关于《认一认》的教学,可以利用学生的前期识字经验,启发学生进行自主识字。教学《认一认2》时,在引导学生认识了本课汉字的基础上,我通过采用多种形式如师范读,指名读,分组读,比赛读等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在生动多样的读中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三、注重引导,培养学习能力

《认一认2》中,红色的音节都是学生在前面的课文中学过的。教学时,首先我引导学生看图认识鹿,其次追问“除了看图的方法,我们还能从哪知道这个字读鹿?”引导学生认识到还可以通过用拼音节的方式拼读出来。随之,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可真不简单,已经知道可以通过拼音节和观察图这两种方式学习了。既强调了学习的方法,又给予学生肯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学生形象思维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想象空间拓展极小。

教学“羊”字时,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描述羊的样子时,相机在黑板上画出“羊”的甲骨文,引导学生感知“羊”字的变化。如果是这样教学,孩子在图画和文字之间就可以建立非常形象的联系,发挥它们的形象思维来记忆汉字。这样既可让学生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有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孩子的印象,帮助孩子理解、记忆。

教学“竹”字时,我只是让孩子通过图片直观的知道那就是“竹”音是这样读的。没有考虑到怎么样能让孩子第一次认识这个字“竹”的时候就对字的那个钩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认一认4》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6

英语的阅读教学一直在学校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四大语言技能中,阅读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讲,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

目前英语阅读课常用的模式为“略读—细读—语言解释或话题巩固”,这样做的弊端之一就是:文本阅读只停留在文本表层信息上,未能解读文本深层次信息,特别是对文本情感线索的解读非常欠缺(赖朝晖,2006)。所以,很多学生学完文本之后,并没有留下深刻印象,语言运用也不扎实。

职校3+4班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即中职学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行分段培养,三年中职结束后通过考核进入本科段继续学习。学生总体英语水平接近或达到普通高中生的平均水平。跟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3+4班级的学生无需参加高考即可进入本科段学习,这就要求3+4的学生在中职阶段务必打好基础才能从容面对本科段的英语学习。

笔者不久前在本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3+4班级开设了一节英语阅读公开课,经过专家同行的点评后,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反观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以求在反思中成长、进步。

二、理论基础

(一)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

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所写文章的解码(decoding)过程,需要解读文本的表层信息、深层信息和批判性阅读分析(梁美珍,2013)。

布鲁姆(Bloom,1996)认知目标分类法(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将认知层次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价六个层次。从阅读教学来看,识记和理解是对文本字面意思和字里行间信息的理解;分析和综合是重组文本、挖掘文本深层含义(葛炳芳,2013);综合和评价是读者结合自身认识对文本信息的再评价,属于批判性阅读范畴。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需要使用相应的问题类型,以帮助学生提升理解深度。

(二)脚手架理论

脚手架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维果茨基(Vygotsky,1986)从社会文化理论和邻近发展区中发展而来。在阅读教学中该理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搭建脚手架和拆除脚手架,其中拆除脚手架过程包含文本深层理解能力的培养;初步学习、运用、内化语言知识的过程;分析作者写作意图、评判阅读等过程。

三、课例反思

(一)文本分析

1. 教学内容

An Adventure in Africa是作者通过书信形式描述去非洲的旅行计划,文本以书信的形式,以旅游为话题,给学生展现了非洲大陆令人神往的自然美景。

2.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和训练,学生能了解非洲之旅的主要路线并能复述。

(2)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增加对非正式文体书信的了解。

(3)丰富对非洲背景文化的了解并唤起学生对世界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

(1)A questionnaire about travel

Do you like travelling?/Is there any place you want to go most?/How will you get there?/What will you do there?/Have you done anything special in your travel?

(2)Show some pictures of well-known sightseeing in Africa for Ss to know more about Africa.

教学反思:通过提问和图片激发起学生的原有知识图式、图片呈现的同时也引出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词汇。但由于文章较长,光有几个简单词汇还很难理解整篇文章,教学设计时可适当考虑加进一些词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2. 阅读

(1)Fast reading

(1)Tick the name of the places mentioned in Toby’s travel place.

(2)Find out Toby’s route of travelling in Africa.

教学反思:快速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找文本中所涉及的地名,能够快速找出作者非洲之旅的路线图。为学生进一步阅读理清思路,构建文章框架。

(2)Intensive reading for details

(1)Para 2.How to get there?

What to do?

(2)Para 3.What is Toby going to do there?

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from danger?

(3)Para 4-5.True or False

A.Toby and his brother will live alone in Kenya.

B.Toby will eat and drink whatever he likes.

C.Toby will see and take photographs of the wild animals.

D.The guides w ill have guns with them to shoot the animals dead if they come to close.

(4)Para 6.Fill the blanks

They are going to climb Mount Kilimanjaro.Mountain climbing can be very_________.Many people feel______as the air gets________,so they will get enough_______after sunset.

教学反思:这是细读找寻细节的阅读过程,笔者在设计阅读题时尽量考虑到了题型的多样化,通过逐段阅读完成相应练习,使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堂上顺利完成任务,但课后仔细思量之后发现,阅读题设置的梯度不够,大部分题目无需深挖,利用文章表面信息即可解决,这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

(3)After-reading

(1)A brief summary:Retell the route of Toby’s adventure.

(2)Do you think it is worthwhile to take an adventure?Why or why not?

教学反思:读后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运用语言。本活动设计中,笔者通过图片展示及关键词提醒,帮助学生复述非洲之旅的路线,同时对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意思有所启发。但是在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和思考方面明显暴露出部分学生对文章理解仍然不够,未能顺利给出言之有理的想法,这跟之前的铺垫不够不无关系。

(4)Assignment

Send an adventure plan by e-mail to the teacher.

教学反思:把写作任务延伸到课后,紧扣上课所授内容,并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有利于学生复习阅读材料,将读写结合起来。

总的来说,本节课从概况文章的大意到文本内涵信息的挖掘,阅读层次设计和问题设计较好地运用了脚手架理论和图式理论,过程比较完整,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策略。但在某种程度上,文章核心词的内涵挖掘还不够,题目中的“adventure”为本文的核心词汇,而这个词除了有“冒险的旅程”这个意思之外含有“令人兴奋的”“不同寻常的”之意,可以考虑多角度挖掘核心词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

四、体会

通过本案例分析反思,为了提升学生对所学文本的理解深度,提高3+4班级的英语阅读教学实效,在今后的英语阅读教学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应引起注意:

充分发挥导入部分的作用。课堂导入需简洁、切题,激起学生原有图式的同时,适当渗入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词汇或词块。

阅读部分的题目设计要紧扣文本,以便学生充分熟悉文本,掌握文本中出现的语言知识;问题的设计需要注意梯度,以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时候逐步深入理解;读后活动的设置要起到强化主题升华主题的作用。

作业布置要关注阅读的延续性,文本阅读应该延伸到课外,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

总之,对于3+4类型的班级,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后续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引导以及学生的密切配合,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多多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实效性。

摘要:以一篇英语阅读公开课的教学反思,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从教学实际出发,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不够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深层理解文本内涵这一现状谈了体会,以期对后面的阅读教学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深层理解,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Bloom,S.Engelhart,D.Frost.J.Hill,H&Krathwohl,R.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Handbook 1,Cognitive.Domain[M].New York:David Mckay,1956.

[2]Vygotsky,L.S.Thoughts and Language[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6.

[3]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内容、思维和语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4]赖朝晖.高中课型课例交流与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5).

认一认2教学反思 篇7

单纯的识字教学是很枯燥乏味的,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本节课上我创设了有趣的识字情景,为动物乐园的小寿星小狗过生日,采取了低年级孩子喜闻乐见的玩游戏、看图片、读儿歌等学习方式调动孩子学习生字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认读过程中,我采用图字结合的方式,用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让学生读一读、动一动、唱一唱,做到在玩中学,学中记,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

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喜欢模仿,喜欢游戏,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儿歌表演、听小羊叫、小鸟飞、小鱼游、唱一唱和小动物打招呼等,将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不仅达到了认识生字、学习运用生字的目的,而且还体验到了识字的乐趣。

二、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一生。而对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开始。在教学中,我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口令引导孩子注意课堂纪律,在学生读书时,注意学生读书的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不断地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课堂。

《认一认4》的语文教学反思 篇8

教版)

教学内容:《认一认4》

教学目标:、认识本的16个汉字,读准字音。

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理解本汉字的字义。

教学重难点

本16个字是互为反义词,要引导学生理解含义,同时拓展了解还有哪些反义词。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学生在实际运用中的难点,要教会学生记忆方法及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汉字卡片。学生准备小卡片。

时安排:两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时目标:、认识“出入开关坐卧立走”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知道什么是反义词。

一、自学、教师走出教室,又走进教室。刚才老师怎么了?

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出”、“入”。

理解“入”是什么意思。(结合“出口,入口”)

2、直观演示,学习“开”、“关”

学生看图,根据拼音,试读。

3、看看这两组词,你发现了什么?

像这样意思相反的一组词我们把他们叫做——反义词。

4、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我的十分钟:

今天我们还要认识4个表示动作的字,他们也互为反义词,看看是什么、自主尝试,看图,说说图上的人在干什么。

2、学习“坐”、“卧”、“立”、“走”,根据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3、四人小组交流,理解汉字的意思(强调“卧”“立”)。

二、交流所学、你认识了哪个汉字朋友,上来说给大家听

示范:我认识了坐,请大家跟我读——坐。

2、坐是一个什么样的动作?

你能给它找到词语朋友吗?

(剩下的3个用同样的形式学习)

结合“卧室”“立正”等词语理解汉字意思

三、检查识字情况、(出示)8个汉字,用各种方法读记

2、游戏一:“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

游戏二:“找朋友”老师指字,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3、齐读

第二时

时目标:、认识“东西南北前后左右”八个汉字

2、理解汉字的意思,知道如何区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授、小朋友们,上节,我们认识了八个汉字朋友,还记得吗?(出示)

多种形式认读。

2、这些都是表示相反动作的字,我们又叫他们——反义词,说说:进的反义词?等等。

3、意思相反除了动作之外,还有方向呢?

二、认识汉字、(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这是什么时间?

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从哪里落下?(认识东、西)

2、认识了东西,还有两个方向,谁认识?

谁会读?做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2——3组)

3、“南”:这个字谁会读?(强调读音:鼻音,前鼻音,读准确)开火车

“北”,借助拼音认读。

4、了解,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我的十分钟:

小组活动:、除了东西南北,我们还有一种最为熟悉的区分方向的方法,是什么?

读一读:读准字音

说一说:说一说你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三、交流所学

四、检查识字情况、(出示)8个汉字,用各种方法读记

2、游戏:“谁的眼睛快”老师指字,学生抢读

3、齐读

四、总结、16个汉字一起出示

读一读,读出韵味

2、学生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认一认4

出入开关

坐卧立走

东西南北

前后左右

《认一认3》教后反思 篇9

课堂教学中,我以一个《云姐姐的故事》串联了整个生字教学,打乱了书本中的呈现顺序,给学生以新奇和期盼,最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故事情景的引导下,富有童话性的.语言与生字教学,学生学的轻松,记忆也深刻!

本课的教学的目的,我觉得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我觉得更多的是学以致用,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在本课教学中,我没有为了教而教,在每个生字的教学中,我还不失时机的进行常识渗透,如“电“的教学,教育学生节约用电,安全用电;“食”的教学让孩子们节约粮食;“月”的教学,渗透了古诗词《静夜思》,“云、月”的教学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培养了孩子平时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认一认3》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日月星光云电风雨”等16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创设识字情境,在快乐的学习中自主识字,图字结合,初步了解字义,积累丰富语言。

3.激发学生爱学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16个汉字,读准字音。教学难点:

1.“星、风、兄”的读音,读准后鼻音。

2.调动学生学字的兴趣,发展学生语言,激发学生继续识字的愿望。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图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日、月、星、光、云、电、风、雨”8个汉字,读准字音,图字结合,认清字形。

2.创设语境,说话中巩固识字,积累丰富语言。

3.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重点:正确认读“日月星光云电风雨”8个汉字,读准字音。

难点:

1.“星、风”的读音,读准后鼻音。2.调动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语言,激发学生继续识字的愿望。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行自主识字,并通过各种情景以及游戏来帮助学生识字

教学准备: 图片,字卡,苹果图。

教学设计:

一、自主识字,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8位新朋友,它们都是谁呀?(出示8幅图片)2.学生自由回答。

3.这8幅漂亮的图画都有一个汉字朋友,老师也带来了。(出示8个生字)认识的小朋友可以自由地读一读。

4.看来,我们有的小朋友已经认识这些朋友了,你愿意把你认识的汉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吗?(要求读读字,再说说有关这个汉字的知识)5.学生自主识字过程中,教师正音。(难点:星、风的读音)6.齐读8个生字。

二、创设情境,活跃想象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和这么多可爱的小伙伴一起到有趣的汉字王国里走一走,看一看吧!1.教师边画边描述:清晨,天边泛起了红光,越来越亮。一座座小山看得也越来越清楚,小河的水哗哗地流淌着。青山绿水,可美啦!这幅美丽的图画上少了些什么?(学生贴图)2.贴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太阳?太阳就是“日”,练读日,“红红的太阳”又叫“红日”,练读词。给“日”再找几个朋友。(扩词练习)重点练读“日光”。

3.加上这轮红日,这幅画变得更美了。谁能用

一、两句话说说这幅画的美景。4.老师还为这句话配了两句儿歌:一轮红日上山冈,露出笑脸闪金光。(学生练读编动作)5.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天渐渐的黑了,此时的天空中该有些什么?(学生贴图)6.月亮:贴得是什么?练读“月”。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像什么?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月亮?(圆圆的月亮)中秋节的夜晚,月亮发出了皎洁的(月光),练读词。

7.星星:贴得是什么?练读星。有多少?什么样的?读词:星光。8.诵读日月星光。

9.看见红日从山下升起,老师为它配了儿歌,当你看到这幅图画,你能为我们的月亮、星星配上几句儿歌吗?(小组活动:自己想一想,编一编,再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选你认为最好的说给大家听。

10.一起做动作,念儿歌。

11.刚才,我们学习的日月星光,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自然中还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想去看吗? 12.贴晴天的云,这是什么?看到蓝天白云,让我们想到今天一定是个(什么样的天气?)13.俗语说:六月的天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教师边画边描述并启发想象:天边飘来几朵(?摇)小树怎么呢?天空中闪过什么?想想,这时你会听到什么?最后,什么从空中落了下来? 14.小伙伴互相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15.集体交流,交流中读读汉字再给每个字找朋友。

三、集体游戏,玩中巩固

1.我们刚才学习的汉字就在书上,打开书,看看自己认识这些朋友了吗?指读。

2.谁来做老师带大家读。3.猜字游戏。4.摘苹果游戏。

四、小结:

(识字的方法: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识字。)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语文书上的汉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汉字朋友,比如:商店的店名,车站的站牌„„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留心看一看,动口问一问,用脑记一记,就一定能认识更多的汉字。

板书设计

日 月 星 光 云 电 风 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父母儿女兄弟姐妹”8个汉字,读准字音,图字结合,认清字形。

2.创设语境,说话中巩固识字,积累丰富语言。

3.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重点:正确认读“父母儿女兄弟姐妹”8个汉字,读准字音。

难点:

1.读准翘舌音。

2.调动学生认识本课生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语言,激发学生继续识字的愿望。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行自主识字,并通过各种情景以及游戏来帮助学生识字

教学准备: 图片,字卡,苹果图。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认读“日月星光云电风雨”

二、自主识字,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又带来了8位新朋友,它们都是谁呀?(出示8幅图片)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8个生字,认识的小朋友可以自由地读一读。

4.看来,我们有的小朋友已经认识这些朋友了,你愿意把你认识的汉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吗? 5.学生自主识字过程中,教师正音。(难点:儿女兄的读音)6.齐读8个生字。

二、引导读准字音

1.出示红色注音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音节,事实上我们已经学过了。2.学生自由拼读。3.谁能把它们读好? 4.指名读 5.去拼音认读 6.打乱顺序读

三、集体游戏,玩中巩固

1.我们刚才学习的汉字就在书上38页,打开书,看看自己认识这些朋友了吗?指读。

2.谁来做老师带大家读。3.猜字游戏。4.摘苹果游戏。

四、小结

齐读“日月星光云电风雨”以及“父母儿女兄弟姐妹”16个汉字。

板书设计:

认一认教学设计 篇11

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理解“东、西、南、北”四个主要方向。

教学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前面“认一认”中学过的10个生字。

多种形式读

二、学习16个汉字

1、认读生字中学习过的红色音节

小黑板出示: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2、小黑板出示本课16个生字

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字是已经认识的。教师相机表扬能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学生。

(1)师范读

(2)学生结合插图识记字形

(3)检查读

3、运用游戏巩固。

(1)第一组词语(做游戏识字)

过渡:小朋友们读得这么好,下面老师请大家玩个送字游戏,根据老师的动作,找一个字送给我。

a、教师走出教室

指名说,领着大家读

b、老师出去后进来

学生齐说入,齐读

c、老师打开灯

指名说:开开火车读

d、关上灯

指名读

e、练习用开关说话

我们还可以说开关什么?

(2)第二组词语(运用动作识字)

a、运用动作识字

看老师做动作找字,和可以说字请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

b、多种形式读

(3)第三组词语(运用儿歌识字)

过渡:小朋友们学得这么认真,做得这么端正,老师奖励你们一首儿歌: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面是南。(为下文做铺垫)

a、小朋友们,你知道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吗?

用手指着东的方向读东

b、到了傍晚,太阳从哪边落下?

老师走到西面,学生用手指着西读。

c、根据儿歌内容读南、北

南边同学、北边同学拿着南北读

d、学生比赛读

(4)第四组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a、指名前后两人说说谁在前,谁在后,生拿卡片读

b、练习说话:我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

c、我们回答问题举哪只手?写字呢?

d、生举卡片读,多种形式读

4、打乱顺序检查读

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三、写音节

过渡:你们真的和16个汉字交上了朋友,现在自己选三个音节来写一写,比一比谁写的漂亮。

1、师生同做写字操

2、写音节

《认一认5》教学设计二 篇12

1、能够正确认识16个汉字,能够读准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够根据图画初步了解这些字的意思。

二、设计思路

本课是认一认的最后一课,共有16个汉字,其中有的是古代兵器的名称,有的是牲畜和交通工具的名称,有的是农作物和动物身体某一部分的名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识字特点和规律,认一认有一个复现的过程,因此采取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逐步加深印象,采取多种方式如小游戏、情景故事等调动学生认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记。

本课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比较侧重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方法及兴趣的培养。在第二课时教学时,将对第一课时的内容加以巩固练习、检查,比较侧重结果。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认一认5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现在已经会认许多的字了。老师发现咱班的同学特别喜欢认字,而且认起字来还特别快。今天我们再来一起认字好吗?

我们今天来学《认一认5》。(齐读课题)

(二)出示汉字,初步识记

1、同学们看,你们认得这些字吗?

出示带拼音的16个汉字:刀、戈、弓、矢、牛、马、车、舟、羽、角、齿、革、瓜、果、麦、豆。

先自己试着读一下。

2、谁想说一说,你都认得哪些字,还有哪些不认得?

让学生自己认一认,说一说。

会认的同学教一教不认得的同学。

3、初记之后,自己再来读一读。

(三)引导激趣,再记汉字

1、出示前四个字:刀、戈、弓、矢及图画

·大家看这四样是什么?

随机出示卡片,引导学生读刀、戈、弓、矢教师正音。讲解:矢就是箭。

·你会用这四样兵器吗?自己试着表演用一用。

·小游戏:用兵器

老师随便出示四样兵器的名称,你能读出它,并用一用吗?师生共玩。

·开小火车,卡片巩固读刀、戈、弓、矢。

2、创设情景故事《送信》

·出示图片:身上带有刀、戈、弓、矢的古代将军。

·大家看这是谁?身上都有什么武器?

上一篇:七夕活动营销方案下一篇: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时间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