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课程简介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外科学课程简介(精选11篇)

外科学课程简介 篇1

课程名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英方名称:《0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

开课单位:耳鼻咽喉科教研室

课程性质:限选课

总 学 时:24学时

学分:1.3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法医学、医学影像学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内容简介:本课程是研究耳、鼻、咽喉、气管及食管和颈部诸器官的解剖、生理

和疾病现象的一门临床二级学科。由于与周围邻近器官以至全身诸系统的联系非常紧密,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日益进步,医学各科在相互渗透和促进,耳鼻咽喉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包括耳科学、鼻科学、咽科学、喉科学、颈部疾病学、颅底外科学、颌面外科学以及激光耳鼻咽喉科学、小儿耳鼻咽喉科学等学科的综合学科。我们所讲授的理论课都有章节教案,教案中包括主讲内容及其讲授时间、目的要求、难点、重点、复习思考题、主要的英文名词、新进展等内容。所应用的课件均为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并配以动画,针对性强,使学生有直观的理解和认识。通过优质课程及精品课程的建设,建立了互动网络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查阅课程资料、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并通过网上交流与授课教师进行互动式学习。本课程采取启发式、讨论式、交换式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按大课讲授方式上课。辅导方法采取课堂答疑、网络查询的方式进行。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外科学课程简介 篇2

1 修订教学大纲, 调整教学计划

兽医外科学和兽医外科手术学被西南大学合并为兽医外科学与外科手术学课程, 学时少 (45学时) 、任务重 (设在大四年级) , 因此修订大纲十分必要。学时增加到63学时, 其中实践课为27学时;开设时间改为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明确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夯实学生外科素养, 熟练地掌握外科基础技能, 了解外科综合技能。根据教学大纲和新形势下兽医工作者的行业特点重新制订了教学计划。

1.1 删除和减少不常见病的理论教学

随着行业的发展, 兽医工作者面对的对象和常见的疾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西南地区马比较少见, 因此删除马病的治疗, 不再做重点讲解内容[1]。

1.2 夯实外科素养

在教学和临床工作中发现, 我国兽医工作者的外科素养有待提高, 特别是无菌素养。术者手臂未消毒、不穿无菌手术衣或仅带上无菌手套的操作情况屡见不鲜;因此, 除了加强外科素养的理论学习外, 也增加了手术练习, 充分锻炼学生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的技能, 提高外科素养[2]。

1.3 加强手术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

通过视频资料, 让学生反复地观摩、学习手术的基本操作;使用离体组织材料, 加强缝合、打结练习;为更好地加强手术基本操作的练习给学生提供材料和机械;实验课上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术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4 增加骨科实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养宠物的情况也随之增多。在某些宠物医院, 骨科手术甚至占到总数的一半。多年来, 骨科手术实验由于实验器械和仪器的限制未能开设, 目前开展骨科手术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增加骨科手术实验, 满足实际的需求。

2 改进教学方法

2.1 互动教学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心理和教学需求。在教学中设置提问、讨论环节, 可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有经验的临床兽医工作者是学生的楷模, 邀请他们适当地授课, 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 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2 充分合理地利用电脑、网络技术

兽医外科学和外科手术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 电脑、网络技术给本课程教学带来了方便, 提高了教学效率。合理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 将文字与视频、图片和网络资料有机地结合,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网络课程加强了多媒体的应用, 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为生动的探索学习。学校录制了网络课程, 为学习提供了方便。

3 改革考核方式

本课程设置在大四年级, 许多学生为了考研、找工作或其他原因不重视本课程的学习, 上课效果不好。为保证上课的效果, 突出实践技能的重要性, 增设了随堂测验, 加大了实践操作在总成绩中的比率, 弱化了期末考核成绩。将考核方式改为随堂测验 (30%) +实践操作 (30%) +期末考核 (40%) 。每次课前进行5 min的随堂测验, 要求学生上缴答卷, 不但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帮助学生进行复习, 而且保证了出勤率。

4 合理利用动物

实验动物为我们人类的健康和技能培养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要学生关注动物福利珍爱动物;因此, 需要合理地利用实验动物, 减少和避免对动物的伤害。在实际操作中, 基本手术操作熟悉后再安排综合手术。进行综合手术时, 重视学生手术计划的拟定, 要求计划周密并分工明确。术后, 要求提供详实的手术报告, 麻醉记录, 手术操作的优点和不足, 促进学生的总结和思考[3]。

5 丰富实践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外科竞赛。通过充分备赛、参赛, 选手的外科手术水平不但得到了提高, 还促进了行业的发展。毕竟参加全国性外科竞赛的学生数量有限, 因此开展校级兽医外科竞赛来调动多数学生学习兽医的积极性;成立兽医兴趣小组,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4], 为学生参与动物救助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马晓平, 彭广能, 钟志军, 等.新形势下《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 (10上) :151-153.

[2]白万胜, 王永.兽医外科手术基本操作的教学改革[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 32 (3) :30.

[3]王华, 周孝琼.兽医外科手术学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 2013, 16 (1) :95-97.

走进科学课程 开展科学探究 篇3

关键词:科学探究 学生 主体

一、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明确教师、学生间的分工与合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分工与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也需要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我认为教师和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都应该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学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组织、引导的主体,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角色,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什么都不管。课前,教师的准备要十分充分,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材料”单元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各类研究材料,同样也应布置学生收集相关材料。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不同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让他们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去探究。

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积累一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当然,这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达到。

二、合理安排教材,有选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现在的《科学》教材的设计也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观念,给了教师、学生很大的自主权。如“生命”单元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自由研究内容,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最终实现育人的功效。

三、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与传统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 “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科学探究之后要组织学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科学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美国有一位博士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

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样就激起了许多“矛盾”,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五、重视引导学生把科学探究活动向课外延伸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探究。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可以这样处理,如:探究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调查家乡的水资源情况;一天中气温变化有什么秘密?等。另外,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科学探究在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困难

一是时间问题。学生活动本身就很耗时间,再加上小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科学探究中往往会转移注意,这样时间变成了突出问题,传统课堂40分钟,已经无法满足科学探究的需要。

二是调控问题。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就算教师准备非常充分,也难免会经常发生一些意外。再加上学生人数多,活动空间又那么小,如果又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非常费劲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还往往会出现失控的场面。

三是评价问题。很显然,通过科学探究,学生的科学素质以及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培养。但是如何去评价学生,用传统的评价方案去评价他们当然不行。因此,现在急需解决“用什么评价方案去评价学生?”

四是教师问题。科学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非常多,而现在科学教师的课务繁重,教师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再学习、去研究,这就大大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使科学探究教学很难落到实处。

小学科学课程教案 篇4

1、*******。

2、*******。科学能力:

1、*******。

2、*******。科学态度:

1、**********。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演示活动材料:

2、小组活动材料:、活动记录单: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设计意图: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本环节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安排了****的情境,满足学生获得新知识经验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饱满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

二、组织讨论,设计方案:长”,“动”有所“获”。故本环节让学生讨论交流活动方案,制订出具体详实的实施计划,为后面的探究活动

三、活动探究,深入感知:

2、[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科学家简介 篇5

东汉时期,也就是距今约一千八百多年前(公元117年),一台利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大型天文仪器――“水运浑象”在东汉的京都洛阳制造成功。相隔二十年后(公元138年),安置在京都洛阳的又一台仪器――“候风地动仪”,准确地报告了西方千里之外发生的地震。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

这两台著名仪器的发明者就是张衡——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对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震学和机械力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传说他还制造过指南车、记里鼓车等,因其机械制造水平很高,被尊称为“木圣”。

张衡生平

张衡,字平子,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诞生于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今河南省南阳市城北五十里石桥镇)。祖父张堪是地方官吏,曾任蜀郡太守和渔阳太守。张衡幼年时候,家境已经衰落,有时还要靠亲友的接济。正是这种贫困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到社会下层的劳动群众和一些生产、生活实际,从而给他后来的科学创造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当时的南阳是经济和文化都很发达的地区,有“南都”之称。张衡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加上他自幼刻苦好学,在青少年时代就已经为后来从事文学和科学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家中的经卷典籍慢慢地不能满足张衡的求知欲望了,于是从十六岁开始,他便离乡游学,广结学者名流。他曾到汉朝故都长安一带,游览了当 1

地的名胜古迹,考察了周围的山川形势、物产风俗、世态人情。后来他又到了当时的首都洛阳,就读于最高学府——太学。并成为学识比较渊博的学者。当时,地方上曾经推举他做“孝廉”,公府也多次招聘他去做官,但都被他拒绝了。

张衡自幼就对文学有特殊的爱好和研究。他的文学作品很多,风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如《归田赋》。有的气势磅礴,广写景物,如《二京赋》;有的特色突出,独树一格,如《四愁诗》、《同声歌》等。

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二十三岁的张衡应邀回乡出任南阳太守鲍德的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并在办理政务之余,潜心于文学创作。他以游学长安和洛阳的见闻作为素材,先后花了十年功夫,精心雕琢、反复修改,于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写成著名的《东京赋》和《西京赋》,总称为《二京赋》,为人们广为流传,他画的画也很出色。

后来,鲍德调任,张衡便辞职回家。掌握朝政的皇亲邓骘为了笼络士人,几次派人邀请张衡作他的幕僚,以增强自己这一派的势力。但张衡一方面厌恶外戚专权,一方面想专心钻研学问,都坚决地拒绝了。

在张衡三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研究兴趣逐渐转到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他很喜爱扬雄的哲学著作《太玄经》。《太玄经》的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太玄经》里的一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也给了张衡以很大的启

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1年),张衡应征进京,先后任郎中、太史令、公车司马令等低、中级官职。其中担任太史令时间最长,前后达十四年之久。太史令是主持观测天象、编订历法、候望气象、调理钟律(计量和音律)等事务的官员。在他任职期间,对天文历算进行了精湛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汉朝时,关于天体运动和宇宙结构的学说已经出现了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又称天圆地方说,认为天是圆的,像一把张开的伞,地是方的象一个棋盘;浑天说认为天地的形状像一个鸡蛋,天与地的关系就像蛋壳包着蛋黄;宣夜说认为天没有一定的形质,日、月、五星(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等都飘浮在气体中。

张衡根据自己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和实际观察,认真研究了这三种学说,认为浑天说比较符合观测的实际。他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浑天理论,大胆地对天象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张衡在西汉耿寿昌发明的浑天仪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浑天说,创制了一个比以前都精确、全面的多的“浑天仪”。创制了一个能够精确在表演浑天思想的“浑天仪”。

浑天仪是一个可以转动的空心铜球。铜球外表刻有二十八宿和其他一些恒星的位置;球体内有一根铁轴贯穿球心,轴的两端象征北极和南极。球体的外面装有几个铜圆圈,代表地平圈、子午圈、黄道圈、赤道圈,赤道和黄道上刻有二十四节气。凡是张衡当时知道的重要天文现象,都刻在了浑天仪

为了使“浑天仪”能自动转动,张衡又利用水力推动齿轮的原理,用滴壶滴出来的水力推动齿轮,带动空心铜球绕轴旋转。铜球转动一周的速度和地球自转的速度相等。这样,人们坐在屋子里,便能从浑天仪上看到天体运行的情况了。

从公元89年到140年,东汉都城洛阳和陇西一带,共出现过三十三次地震。特别是公元119年,洛阳和其他地区连续发生了两次大地震,促进了张衡加紧对于地震的研究。他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并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架测报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张衡制造的这台地动仪,相当灵敏准确。公元138年的一天,地动仪精确的测知距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陇西发生地震,表明他的精密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欧洲在1880年才制造出类似的地震仪,距张衡已经晚了一千七百多年。

在气象学方面,张衡还创造了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侯风仪,又叫相风铜鸟。是在一根五丈高的杆顶安放一只衔着花的铜鸟,可以随着风向转动。鸟头所对的方向就是风向。这个仪器和欧洲装在屋顶上的候风鸡相似,但是后风鸡是在十二世纪才出现的,比起张衡的候风仪晚了一千年。

张衡一生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谦虚谨慎、勤学不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几十年如同一日,在所从事的事业中表现出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畏强权、勇于进取的研究风格。而他不慕名利的高尚品德更值得我们学习。

准,又被调到朝中做尚书,但只任职一年就与世长辞了,终年六十一岁。

《灵宪》

张衡一生所著的天文学著作,以《灵宪》最为著名。这是一部阐述天地日月星辰生成和它们的运动的天文理论著作,代表了张衡研究天文的成果。它总结了当时的天文知识,虽然其中也有一些错误,但还是提出了不少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独到见解。例如,在阐述浑天理论的时候,虽然仍旧保留着旧的地平概念,并且提出了“天球”的直径问题,但是张衡进一步明确提出在“天球”之外还是有空间的。他说:“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就是说,我们能够观测到的空间是有限的,观测不到的地方是无穷无尽,无始无终的宇宙。这段话明确地提出了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穷无尽的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张衡在《灵宪》中指出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月光是反射的太阳光。他说“夫日譬犹水,火则外光,水则含景。故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景就是影,魄指月亮亏缺的部分)。他生动形象地把太阳和月亮比做火和水,火能发光,水能反光,指出月光的产生是由于日光照射的缘故,有时看不到月光,是因为太阳光被遮住了。他这种见解在当时是十分新鲜的,也是正确的。

同时,张衡还进一步解释了月食发生的原因。他说:“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

月”时,应该能看到满月,但是有时看不到,这是因为日光被地球遮住的缘故。他将地影的暗处叫做“暗虚”,月亮经过“暗虚”时就发生月食,精辟地阐述了月食的原理。至于“在星则星微”一句,说的是星星碰上“暗虚”就隐而不见了。

现在看来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由于星星距地球极为遥远,又大都是发光的恒星,不象月球一样属于行星,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星星会进入地球的影子之中而失去了光芒。这是张衡的不足之处。这也可以看出在当时的水平下,古人的研究不可能作到尽善尽美。今人也一样,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不可能将事情作的绝对正确,但一定要最大程度的正确反映客观现实。

此外,张衡在《灵宪》中还算出了日、月的角直径,记录了在中原洛阳观察到的恒星二千五百多颗,常明星一百二十四颗,叫得上名字的星约三百二十颗。这和近代天文学家观察的结果是相当接近的。

《生命科学》课程总结 篇6

本学期由牧医教研室开设了《生命科学》选修课程,课程由牧医教研室教师轮流上课,由×××老师讲授了生命的系统发生和个体发育的课程;由×××老师讲授了宠物生命的遗传现象的课程;由×××老师讲授了营养学课程;由×××老师讲授了用药常识的课程;由×××老师讲授了肿瘤和结核病的课程。大家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至课程结束,最后以学生写论文的形式结业考试。

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了很多关于生命现象的知识,教会了学生一些简单的生命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怀。

牧医教研室

外科学课程简介 篇7

长期以来, 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一直承受传统的政治、文化、经济因素限制, 包括课程实施研究方式单一、后期教学质量低下、关注人群少等问题频繁衍生。因此, 今后改革的方向将锁定在孩子科学素养培养结果之上, 特别是在国际愈加重视科学课程改革环境下, 我国有必要针对小学课程结构加以适当调整, 避免和当今科技社会发展趋势产生任何冲突矛盾。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布置规划期间弊端问题的提炼研究

虽然说如今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有所改善, 可课程实施环节中仍然承受多重制约效应, 这和领导本身对该类事务关注度不高现象有着直接性关联。因为当下小学教材版本繁多且应用难度难以估计, 使得小学科学教育立体认知和注入精力严重不足, 加上教学辅助设备不够先进, 使得教师备课上出现严重漏洞。以上细节如若长期延续, 必将严重削弱小学科学教育的实效价值。再就是一些偏远山区, 先进教师资源供应不足, 使得大部分专职教师被动地去当地参与语文、数学等基础性学科教学事务中, 在其思维体系中, 科学教育可有可无, 学生视野范畴和素质水准也随之大打折扣。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个案的调查解析

(一) 调查对象和组织方式方面

笔者在此选取分层抽样手法, 在黑龙江省内抽取三个城市, 分别进行参与科学课程实施的小学教师状况调查, 保证每个城市小学科学教师数量为100名, 当中女教师为80名, 男教师为20名。至于这部分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基本限定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监管体系、教师当下指导理念、教学模式和后期教学质量评估等细节之上, 为了更加清晰透彻地掌握新课改环境下所有教师面临的困境和实践应对经验, 调查主体还额外设置一些开放向的问答题目。

(二) 调查结果的验证解析方面

首先, 科学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考察。新课标将社会大众在特定领域的基础素质规范准则设定完全, 力求令今后小学科学教材内容、教育引导模式、评价手法变得更加完善, 这一切结果都将取决于教师对整个科学课程顺利推行的把握实力。调查结果呈现出大约37%的教师顺利贯彻新课改标准, 59%的教师只能做到一般了解, 而4%的教师则对此毫无头绪。而选择科学教学职务兼任的教师, 其科学知识掌握数量不足, 势必不能全面胜任科学教育工作, 今后面对课程系统化改革压力倍增的人数则同步上升至85%, 需要积极透过网络技术了解国家政策和科学教材内容, 主动参与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培训活动, 保证今后承接此类教学事务时, 不会产生突兀状况。另外, 感觉压力比以往更大, 但是无法获取进步的教师比例为4%, 剩余11%的则是能够完全适应新课改诸多要求的。

其次, 科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引导模式论证。新课改步伐日渐加快, 作为现代专业化科学教师, 有必要深度遏制以往鸭架式口语灌输行为, 及时扮演学生辅助者角色, 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化感知情境, 令学生主观能动性全面激活, 自觉参与各类实践研究项目。调查结果显示, 鼓励学生自学的大约占据63%, 组织学生外出考察的为47%, 总体上他们都会赋予小学生适量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 小学生科学课程学习模式发生本质性变化结果, 该类群体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得到有机凸显, 但是仍不乏存在部分教师, 认定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 因此为人为地限制其执行进度。

最后, 教学质量评估手法补充。归根结底, 科学课程整体教学质量评价, 其核心点始终锁定在小学生学习应用技能和人文素质拓展层面上。因此, 其评价特征时刻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全面化、方式灵活化、时机全程化等。调查发现, 能够顺利贯彻此类准则的教师数量不到18%, 改善效果优良的为42%, 31%的教师受到多方面条件限制无法顺利落实, 而9%的教师认定自身无法胜任该类职务。

(三) 日后应对措施方面

科学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等, 直接决定新课改方案实施进度, 同时更为科学课程资源开发鉴别、实践经验累积、创新素材内容吸纳整编, 提供标准适应载体。日后小学应该结合各类激励管制手段, 令从事科学课程教育的教师自行组织简易器材实践活动, 确保小学生能够在其精确指导下, 利用网络搜集更为丰富的资料和辅助资源, 将师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致, 全面解决以往小学科学教育的资源缺乏问题。如若特定学校条件允许, 则可以考虑和特定企业、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协议, 将它们新型的实验器材和教学辅助资源引进, 令学生在诸多新奇实验中体会科学课程的趣味, 从此严于律己, 虚心向教师和其余同学学习请进, 从此真正将小学科学教育条件低下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实施科学课程改革调试, 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需要全面考虑教师专业技能、日常引导模式、教学评价策略等, 笔者在此提供的建议着实有限。希望相关教师在日后规划实践中多积累丰富经验, 自主进行思维创新, 为今后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大幅度提升, 贡献自己应有的辅助力量。

参考文献

[1]谢强.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0 (06) :77-89.

[2]杨承莉.科学课堂教学低效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5 (09) :78-94.

外科学课程简介 篇8

对小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有关部门规定,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意识,它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强烈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后,设置科学课程教学方法也成为教师工作的重点内容,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的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随着新课标的实行,科学课程成为重点课程之一,科学知识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的社会,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来满足对知识的需求,所以对人才的培养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心理学家曾表明,人类对于生活中事物的理解能力并不是天生形成的,而是由于人类通过对不同知识的接受而形成对事物的不同看法。由于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小学阶段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国家人才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一特点,在小学阶段实行科学教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为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必须要实行的重要内容,小学教育的完善,对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当前小学科学的教育现状

随着新课标对小学科学的重视程度,小学科学课程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对于课程的改革抱有很大的期望,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反响,有一些教师还是沿用传统理论的教学方法,对于科学课程投入的精力不足。学校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很多实践性的课程无法实现,使学生认识主体的能力大大降低,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进行课程计划和目标设置的过程中,教学思想也较偏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完善小学科学课程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的专业化能力

传统的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只是选修课程,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新课程改革后对于科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能够意识到科学课程的重要性。且教师的专业素养差,大多数科学课的教师都是由语文和数学等主要科目教师担任的,教师的专业性不强,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课程的要求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因此在任用科学课程教师的时候,首先应该选取与科学相关专业的教师,以确保教师的专业水平。其次,应该对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教育,注重教师专业素养能力,强化科学探索的能力,让教师可以深刻地了解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的必要性,给学生更多展现探索能力的机会,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最后,要对教师进行相关的思想教育,促使教师职业水平的提高。

(二)学校加强对科学课程的重视

科学课程能否顺利实施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学校重视学生主要科目的学习,而忽略了科学等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对科学课程在思想意识里就没有重视,导致实践课程无法正常开展。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学校领导应该对科学课程给予高度的重视,学校领导应该从根本上意识到科学课程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对相关课程的教师应该实行更加严格的标准和奖励制度,要从根本上了解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在学校基础设施方面更应该加强科学实验室的建立,为课程的实践创造提供相应的环境和场所,意识到科学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重要性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对教学评价进行深度的完善

教学评价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建立教学评价小组,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也对科学课程的教育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在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将科学素养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四)加强多方合作

在进行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学生和教师,也应该涉及学校领导和家长,师生和家长都应该意识到科学课程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为了使课程能够更好地实践,大家应该互相交换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更加充分地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观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以媒体为传播的重要形式,让社会各界都能够充分了解小学科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到科学教育建设中来,这对于新课程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

四、总结

在新课标的推动下,小学科学课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对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要不断地对教育事业进行完善。教育事业的完善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所以对于在小学中实行科学教育,需要引起师生和社会的重视,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让科学教育的程度为小学阶段的发展提升新的高度。

科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 篇9

一、课程性质的理解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它跨学科,综合性极强,需要教师有极强的综合素质。必须通过平时积极的学习才能够驾驭好这门课程。

二、基本理念的理解

1、人人都能学的科学

科学不是科学家的专利,也不是部分大脑聪慧学生的专利,每一名普通学生只要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积极动手、动脑参与,都能学习好这门学科。无论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性别、天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科学课程均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和科学潜能发展的基础。

2、学习“四位一体”的科学

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科学的四个层面,应全面体现在课程内容中。

3、以生活中的科学为逻辑起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以科学探究为最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以获得最佳的学习结果。

5.科学课程具有开放性

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

三、设计思路的理解

1、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小学科学课程从1年级至6年级开设。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考虑与平行开设的相关科目的联系,也要考虑与7—9年级相关科目的衔接。

3、课程通过三条主线,即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4、课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选取了24个核心概念作为学习的科学知识。

美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简介 篇10

随着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美国科学界和专业从事科学素养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认为,必须定期对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进行调查,以便能够及时了解公众的科学素养发展的状况,及时了解公众对于国家科学技术政策和最新科学技术的应用的看法和态度。这些调查数据对于美国国会制订科技政策和对公众进行科学技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内,美国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在调查理论、调查指标体系、调查方法、调查数据处理和应用等方面日趋成熟,尤其是以芝加哥科学院副院长、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TIFIC LITERACY)主任米勒先生领导的调查对世界范围内的调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所创立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手段为各国的调查所普遍采用。我国在1990年引入他的调查思想和调查方法,对我国的调查工作起到了重要的借鉴和帮助的作用。

一、调查思想

美国人和大多数现代工业社会中的公民都生活在科学技术的时代。大多数美国人生活在由电脑芯片控制的自动恒温调节的居室内,通过卫星转播的彩色电视观看世界各地新闻节目,吃由多种技术进行处理的储存的食物。这一切是他们的父母那一代人所闻所未闻的。当他们生病时,服用最新生产的药物。这些药品是由20世纪的抗体研究、病毒学或基因工程中先进技术研制而成。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为了上班、娱乐或与家人团聚,经常乘坐飞机往返于国内各地或地球另一边的某个国家。无论是杰弗逊、林肯,还是西奥多·罗斯福都无法预见到当今科学技术的十分之一。

现在的儿童,即下一代人,毫无疑问将生活在更为重要的科学技术文化之中。电脑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预示着人类将从大量机械和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农业和植物遗传学的最新进步表明,人类花费在养活这个地球上的人而付出的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越来越少。医药、通讯和运输方面的进步使人类的寿命大为延长,使世界上的人类的聚居区可以互相走访和交谈。科学技术进步的曲线继续呈上升的趋势。

21世纪的民主政府,只有在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生存。这与经济上的问题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内,需要有效地借鉴科学技术知识才能得以解决的公共政策议题越来越多。50年代和60年代,在美国的社区进行的关于加氟作用的争论和公民投票说明了选民具有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进入90年代以后,关于建造核电站、核废料处理设施和重组脱氧核糖核酸实验的争论再一次说明具有科技知识的公民参

与公共政策的制订是很有必要的。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时间内,在美国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主要技术争论是关于能源生产中核能的作用的辩论。随着辩论的话题扩展至继续使用矿物燃料对全球生态所具有的潜在的影响时,掌握基本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必要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美国政府和专家认为,如果要保持决策的民主程序,就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公民具有理解议题、选择方案和确定公共政策的能力。

因此,提高公众的基本科学知识需要不断加强公众理解科学技术的教育工作。而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查和了解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

二、科学素养的概念和指标体系

米勒教授认为,界定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的概念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而是一种评价。科学素养应该被看作是社会公民和消费者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科学素养的概念并不是指公众对科学已经达到很好的理解程度,而是指一种基本程度。他认为,科学素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理解基本的科学技术术语和概念;(2)理解对现实的设计进行科学检验的过程和方法;(3)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科学素养的首要标准就是要理解科学技术基本术语的含义。如果一个人不能理解原子、分子、基因、引力或者辐射这些基本术语,那么参加公众对科学成果和科学技术政策的讨论几乎是不可能的。总而言之,如果一个人要掌握科学基本知识,首先要理解科学词汇。

科学素养的第二条标准是要理解科学的探究过程,或者说,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一个公民对科学研究工作是否具有足够的知识决定了他是否能够分辨科学和伪科学。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比如,在50年和60年代展开的那场对氟的作用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公民是否具有科学素养,是否有能力分辨出在科学基础上写出的论文和报告与用其他思维和探索方法编撰出来的东西的能力是值得重视的大问题。

科学素养的第三条标准,就是要理解科学对社会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和对消费者和公民的个人影响。

三、调查手段

米勒设置了与指标体系相对应的调查题,以了解公众的科学素养的基本程度。他设置了以下9个问题了解公众对科学术语和概念的掌握程度:(1)我们吸入的氧气来自植物(对);(2)我们生活的陆地几百万年来一直在移动,并将继续移动(对);(3)光和声音,哪个速度快(光)?(4)知道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5)最早期的人类曾与恐龙同时期

生存(错);(6)人类是从最早期的动物种类进化而来(对);(7)电子比原子小(对);(8)激光利用集中声波进行工作(错);(9)宇宙产生于大爆炸(对)。

米勒用无限制提问的方法要求被调查者对占星术是否科学或科学程度进行回答,以了解公众对于科学研究的含义的理解程度。按照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的最低标准来衡量,被调查者必须能够对科学研究的定义做出令人满意的无限制解释,并要指出占星术是毫无根据的。美国的学者还设计出“三部分指标”作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衡量标准。被调查者如果能够回答抗菌素不能杀死病毒、能够说明4个里有1个的概念、任何辐射现象都不是人为造成的、并能清楚地了解“电脑软件”这个术语的意思就可以被算作达到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影响具备基本了解的水平。

根据测试的结果,美国在1990年达到具备科学素养的标准的公民达到6。9%,没有达到标准的为93。1%。

另外,美国的学者还通过其他手段了解了美国公众对科学技术政策的态度、获得科学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对科学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利弊等重要的问题进进行了调查和了解,从而了解到美国公民中科学决策人、政策领导人、科学热心公众、感兴趣公众和非热心公众的中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

美国的调查方法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并在各国的调查中采用。

四、公众对生物医学的理解程度调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核能利用、空间探索、军事工业、生物遗传技术、生物医学、防止污染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使得美国人对于这些技术到底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为了弄清楚美国公众对于科学新发现和新发明所持的态度,米勒等科学家于90年代初开始对公众对有关科技态度问题开始了专项调查。公众对生物医学的理解和公共政策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米勒认为,20世纪是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特别是在本世纪过去的30年时间内生物医学的发展更为引人注目。从1953年华生(WATSON)和克里克斯(CRICKS)发现了DNA中的双螺旋结构到8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的出现人类对于基因的结构、基因密码与疾病和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关心程度急剧上升。人类正处于广泛利用基因治疗方法医疗疾病的时代。20世纪的后50年,医学和生物医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新医药和治疗手段给许多人类疾病提供了医疗办法。美国公众对所导致癌症和心脏病的环境因素的日益增加的了解,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饮食、吸烟和其他行

为的习惯。20世纪的最后10年,人类将亲眼目睹生物医学重大的发展和对人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了解美国公众对生物医学的理解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消费者和病人,大多数成人要面对数量众多的生物药物和生物医疗方法,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程度的有关知识,才能作出有效的 选择。在最近的10年时间内,各种有关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的政府议题将需要更多具备相应科学知识的美国公民参与讨论,美国政府同样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的公众支持医学事业的发展,生物医学市场的成熟与开拓同样需要公众的理解和支持。鉴于以上原因,了解当前公众的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所具备的知识程度和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调查内容涉及公众对生物医学政策的理解、公众对生物医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公众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公众对研究中使用动物的态度、政府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的态度等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1)大约15%的美国公众具备分辨科学报道中不准确的科学报道内容以及公众讨论中的观点是否是科学的基本程度。他们基本具备识别生物医药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的知识。(2)尽管美国公众理解基本生物医学概念和术语的程度比较高,但是大多数美国成年人基本不懂DNA或基因结构的基本知识。他们也不太了解有关病毒的基本知识,他们将细菌和病毒混为一谈。(3)调查结果发现,公众对于生物医学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程度与他们所受的正规教育程度的高低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接近50%的具有大学毕业或学位的美国成年人能够对科学研究的概念作出基本正确的回答。而只有13%的只有高中文凭的成年人能够作出同样的回答。但是令人十分失望的是,将近3/4的获得过学士学位的美国人不能说明科学研究的概念。根据这个调查结果,一些美国学者认为,应该对学院和大学中非科学专业的科学课程进行重新考察。(4)男性和女性在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5)美国公众对生物医学概念和科学研究的理解程度与他们对重要的生物医学政策议题的态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在研究中使用动物的看法上,公众的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公众对于科学研究的本质的理解程度也是影响公众对政府有关政策的重要因素。

外科学课程简介 篇11

摘 要:科学发展历史能够作为理科教育中重要课程资源,不同年代由于科学教育目标的不同,人们对科学史在理科课程中的价值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回顾了科学史教育价值随时间发生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科学史 理科课程科学教育 价值演变

【中图分类号】G301

本文系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科史的化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为D/2013/01/049)部分成果

孟献华(1971-),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理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倪 娟(1972-)女,江苏南通人,江苏省教学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理科教育

引言:学科发展的历史能够促进科学教育已成为一种共识,不同时期科学史内容所处地位、呈现形式和教育目标不断发生变化,它既受制于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水平,也随社会对学校科学教育目标的变化而改变。

一、科学史教学的缘起

西方课程传统源于古希腊,直到19世纪自然科學仍属于附属性质的地位。古希腊时的教育者认为,文法、修辞和辩证法结构对塑造儿童的心灵或理智方面能起到独特作用,算术、几何也可以促使儿童思维锐,而对于天文等实用性课程则受到忽视。

18世纪以后,自然科学逐渐进入学校教育课程。但因为对自然科学固有的轻视思想,早期的科学课程只能以有利于学生感官训练的价值引入课堂实践,倡导科学教育最为积极的斯宾塞也不能不屈从这一传统,强调科学对人思维的训练价值:“只就训练记忆这一点看,科学如果不比语言更好,至少也同它一样好;语言使我们熟悉一些不含推理的关系,而科学使我们熟悉一些推理的关系”。[1]

注重学生官能训练的科学教育,针对的不是科学方法的掌握或科学本身的理解,它更多集中于对知识的准确记忆和应用方面,教学中采用了大量和古典人文学科学习相似的记忆方法。所以,早期学校教育的科学课程面临了内容偏难、学习方法单一、缺乏人的本性关怀等指责。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者们认为引入科学的历史能够赋予科学教育人文性的特点。物理学家马赫认为:“每一个年轻学生都要切身体验一些数学和科学的发现,并达到其最终的逻辑结果。这样教师就能够使少数有影响的、简明易懂的科学思想在学生头脑中生根,促成学生思想的成熟发展。”[2]

二、科学史对科学方法的阐释

上述思想最早被英国科学教育者和一线教师接受,20世纪初一些教师逐渐在课堂应用科学史进行教学,教育人士也开始将科学史引入科学教育,并试图建立一些科学史的课程。实践者认为科学史在教学中的使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形成未来作为科学家的热切希望。

英国教育家、化学家阿姆斯特朗提出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和发现法的学习方式。他认为,科学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和科学发现的实际图景相一致,即实验或现象的观察先于理论呈现、形象直觉先于抽象概念、学生学习科学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科学史教学能够让学生有机会通过接触第一手资料进行学习。大学理科教学中,有较多使用历史内容或历史导向的实践活动,霍尔大学的化学教授布拉德利在自己的化学课堂中,积极倡导使用历史实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传授学科方法。在讲授铜的性质时使用了历史上拉瓦锡推翻燃素说的相似方法:①将铜加热到表面发黑,观察铜的内外两层不同颜色;②学生讨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这一过程中铜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及其原因;③让铜在没有空气的环境下加热,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判断反应过程中空气所起的作用;④讨论化学反应中诸如氧化还原等问题。[3]

三、学生中心的科学教学

20世纪初科学教育转向实用价值,从注重个人智力发展转向关注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强调科学史在学生科学精神形成上的作用,认为科学的历史表现出科学理性对克服人类出于无知而遵从权威的倾向,理解科学发展的进步有利于促进社会民主的进步。1944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的一份报告《面向全体美国青年的教育》,提出对大学入学前学生的科学教育建议,它认为应该向学生介绍有关科学在人类进步中所起的作用、对人类和外部世界的科学理解、科学的历史以及对历史上的科学家和他们主要科学研究经历的正确看法。[4]

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编著的《最新实用化学》教材反也映了这一思想。在课程内容上,该教材加强了化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由于强调科学是一种探究活动,而化学实验又是化学学科的主要探究手段,所以这一教材也强调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在他的另一名著《实验科学史——哈佛案例(二卷)》(1957)中,科南特搜集了波义尔的空气实验、燃素学说的推翻、气压和热的概念早期发展、原子—分子学说的建立、植物与大气、巴斯德(Pasteur)对发酵机理的研究、生物生长过程以及电荷概念的发展等8个专题,说明实验在科学探究中所起的作用。

四、学科知识结构中心

20世纪60年代科学教育的学科结构化运动,起因于西方各国对自身科技水平发展落后的思考,它们将改善这一状况的希望寄托在本国科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上。受社会对高标准科学教育的要求,这一时期,理科课程体现为学科结构重要性的强调。

在科学史教学方面,60年代的理科课程现代化运动,采用了布鲁纳、施瓦布等人的课程结构和探究教学理论。科学史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转向理解学科的概念结构。如克洛普佛和沃特森首次把科南特的案例教学法引入中等学校,开发了《历史案例教学课程》,他们认为:“现代课程采用发现探索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在高中学生学习诸如物理、化学、生物的过程中,通过科学案例研究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有效地理解科学和科学家”。[5]

哈佛大学在美国国家科学基?会的赞助下,在60年代至70?代科学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出以科学史为导向的高中“物?课程计划”。该课程计划包括?加入大?科学史作为内容的教科书、教师手册、补充读本、相关的录像带和实验器材等,是一套相当完整的课程。生物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施瓦布主持设计的生物科学课程研究,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科学史实教育,突出“作为探究的科学”的教学思想。endprint

从实施效果看,当时科学教育界秉承了一种实证主义的观点,即科学发现过程是一个毫无疑义的直线发展过程、科学是被实验验证了的确定知识。并没有真正应用科学史的内容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质的理解,所以课堂上有意义的探究很少实现。

五、理解科学知识背景

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面临了科学教育危机。首先,从1969年开始的美国教育过程评估项目发现,在校学生接受的科学教育效果低下、他们很少关注科学学习、科学学业水平普遍较低;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显现,人们的普遍要求是有必要让公众理解科学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科学教育界提出有关学生科学素养的概念。一些学者倾向于通过学习科学历史、哲学的方法使公众了解科学的本质,弥合科学高度专业化引起的与人文学者之间的鸿沟、扭转公众对科学的不良印象。

美国高等质量教育委员会1983年的《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呼吁加强学生对科学和数学的认识:“通过了中学科学学习的毕业生,应该能够在下列几方面具有基本认识:物理和生物科学的概念、规则和过程;科学探究和进行科学推理的方法;将科学知识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的科学教育变革也发生在英国:《基于科学的教育》(1981)指出:所谓科学作为文化的教育意味着“更多地从科学历史、哲学和社会活动中理解科学,从而理解科学和技术对各种社会和世界观形成的作用”。英国教育行政部门资助的课程计划——社会背景中的科学(1983)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关于“科学教育中,如何或是否能够融入科学史的讨论”。该课程的每一个主题都加入了历史视角,教材编写者认为:“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各种事件,能够让我们很好地反思社会和技术的作用,同时有助于认清我们现在面临的各种危机”。

总之,出于科学素养的提倡,这一时期课程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各种背景理解科学,包括将更多的科学历史、科学哲学、各民族的科学发展、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等内容加入科学教育。

六、当代课程文本中的科学史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科学史的内容被许多国家重视,其中最有代表性并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是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改》和美国《普及科学———美国的2061计划》系列文件,它们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将科学史与科学本质联系在一起。

80年代初,科学教育改革中的科学史教学重新被重视起于英国。《英国科学课程》具体列出了各年级科学史教育的目标,学生通过对历史上著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重大科学概念发展的研究,能够获得对科学的真正理解。如11~14岁的儿童通过科学史的学习,应该①探索不同时代科学家们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的观念和理论;②理解这些过去观念和理论与现代的科学和技术知识之间的关系;③对历史上的各种观念、理论在当时的知识背景和相关证据下加以理解。到了14~16岁科学史的了解目标则是:①能够知道科学家的各种断言或辩论中哪些是建立在科学实验数据和证据上,哪些不是;②探讨某一特定科学观念或理论的发展与它的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包括精神、道德和其他背景方面的内容;③通过研究科学历史中的各种具体争论以及科学观念的变化方式理解科学。

在美国,1985年启动的“2061计划”旨在全美范围内改革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科学教育,希望所有美国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能够达到科学普及的要求与标准。该计划的总报告《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1989)第10章,专门论述了“历史观点”的问题,提倡在科学教育中包含一些科学历史知识的理由,因为“离开了具体事例谈科学发展就会很空泛”。该章选取了10个意义重大的科学发现范例,作者认为这些历史既能说明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和影响,也具有显著的文化特色。

90年代中期颁布的《科学素养的基准》(1993),从科学素养角度指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①科学教育应该给学习者提供用于发现或解决问题工具。科学史可以将学习者的个人经验和历史上科学家相联系,扩展学习者的经验,同时科学史能够起到提示文化的作用;②科学教育应该同时考虑个人与社会两方面的需求。科学史能够说明科学家个人与他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学习者提供学科知识以外的更多内容。

六、总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或教育目标,经历了从早期科学知识实用性认识到科学方法的掌握,再到近年来对以“科学本质”为题的综合性理解,这一转向既和西方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现代科学哲学有关,也体现了科学教育面向大众的科学素养形成目标。

具体而言,通过引入科学史形成学校的科学教育內容,可以起到的作用主要有:①在不同历史文化环境中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理解;②形成对科学在人类文化地位的历史反思;③从历史角度阐述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功能,它们在当代社会问题解决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为理科教师基于学科历史进行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教学设计方向。

参考文献

[1] 赫·斯宾塞. 胡毅,王承绪译.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1

[2] Matthews, M. R. The Nature of Science and Science Teaching. Fraser, B.J. & Tobin, K.G.(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ience Educati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986.

[3] Bradley, J. A. Scheme for the Teaching of Chemistry by the Historical Method. School Science Review, 1964(5): 366~387

[4] Hurd, P. D. Biological Education in American Secondary Schools 1800-1960.Washington,DC: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 1961:38

上一篇:二年级下学期安全教育教学计划下一篇:项羽的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