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精选16篇)

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 篇1

一、儿童诗的意义

中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樊发稼老师曾说过:“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它们的想象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儿童诗虽然简单,却有深远、优美的意境与想象空间;儿童虽然简单,却有天真、稚拙的童言与奇思妙想。同时,儿童诗的劝谕教育功能往往是通过画面般的诗句、音乐般的韵律来表达的,更容易培养孩子高雅的审美情趣,陶冶孩子纯真稚嫩的心灵,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可见,儿童诗教学不仅是儿童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儿童抒发情感的有效载体。

二、儿童诗的教学

(一)“读”占鳌头

(1)读准儿童诗。

要想读准儿童诗,老师的范读很关键。诗社第一次活动是教学问好诗。当诗打上去,孩子们愣住了,我也愣住了。因为一年级学生初入小学,拼音零起步,加上农村孩子识字基本上也是零起步,所以孩子们根本不会自由初读整首诗。于是我范读了一遍给他们一个整体感觉后,就一遍又一遍地请孩子们跟我读。没有了生字这一“拦路虎”,孩子们跟读得还是蛮开心的。开心就好!后来,随着拼音和识字教学的开展,孩子们读起儿童诗来越来越轻松了。但是,我们还是会常常采用范读和跟读的阅读方法,来给儿童诗定个基调,所以说范读、跟读是读准儿童诗的基础。

(2)读出儿童诗的节奏。

儿童诗具有音律美的特点,它作为现代诗,诗人在创作时为抒情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常常出现不押韵的情况。他的情绪的波动往往通过诗的节奏来表达出来。儿童诗有诙谐活泼的,有柔和抒情的,有激情澎湃的,情绪不同,节奏各异,轻重缓急当然各不相同。我们会用音乐课中的一分音符、二分音符、三分音符、四分音符、休止符、重音让学生来感受儿童诗的节奏,特别是在感叹词后面的停顿,要让学生有一种声无意连的感觉,犹如国画中的留白处。让学生在儿童诗的节奏中,不仅感受到听觉上的美感,还感受到诗人表情达意,耐人回味的意境。

(二)想象的翅膀

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是飞翔的精灵。孩子越小,越容易物我两忘。他那敏感的心灵和奇特的想象,会把自己和万物融合一起,难分彼此。一个景物促发想象、一个课题促发想象、一个句式促发想象。在想象的这一环节,老师要多听少说,多赞赏少否定,多激发少限制。

(三)仿说创诗

台湾地区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低段的课文以韵文为主,小学生从写诗到写文,写诗是写文的基础。本人认为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多,让他写诗,是个过重的负担。根据儿童诗的遣词造句方式,让孩子口头模仿创造诗句,是行得通的。我们称之为“仿说”。儿童诗的创造手法有许多,比喻法、拟人法、摹声法、谐音法、互换法、错觉法等。根据一年级的接受能力,我们主要训练学生以下三种创造手法。

(1)比喻法。

比喻法,它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把一物比成另一物。它使得我们的语言表现更为生动形象。学罢课文《荷叶圆圆》学生都知道文中把荷叶比作小蜻蜓的停机坪、小水珠的摇篮、小青蛙的歌台、小鱼儿的凉伞。把散文诗改编为儿童诗。一个神奇的比喻,分行表述,就是一首儿童诗,师生一起编第一节儿童诗,接下去学生仿说,老师修改打字。

(2)拟人法。

把一些本不具备生命特征的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特点。当你听到孩子在跟碰倒的小板凳说对不起、跟叶上的小蜗牛聊个不停时,就会发现孩子与生俱来就会用拟人的创作手法。

(3)拟声法。

拟声法: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并赋予它新的含义。如下面这首儿童诗,孩子会知道“知了”因为学本领时骄傲自满总说“知了、知了”,所以最后悔恨说“迟了、迟了”。我们老师要帮学生揭开创造手法这一神秘的面纱——第一层拟声“知了、知了”表达自满的情绪;第二层拟声“迟了、迟了”是从“知了、知了”转化来的,赋予它新的含义,表达了后悔的情绪。学生会由此及彼,在别的儿童诗中碰到类似的手法,就会很准确直接地表达出来——这是拟声法。

儿童诗的创造手法听起来好像很深奥,你会说,怎么可以跟一年级孩子探究创造手法呢?实际上不然,当你把一首首儿童诗真实地呈现在孩子眼前时,孩子会直观地感受到这种创造的奥妙。别把术语想得高深莫测,你不告诉学生,学生更加不知所云。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捅破创造手法这层窗户纸,让学生心明眼亮、视野开阔。

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 篇2

英国教育学家约翰.洛克说: “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五至七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大约是十至十五分钟,七至十岁的儿童是二十分钟左右。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如何让他们在四十分钟内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确保每堂课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这值得每一位执教者好好深思。

下面,就如何培养一年级新生课堂注意力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

1 精心导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年级新生是一群好乐的“小天使”,上课铃响了,往往玩兴未了,“心”无法及时回到课堂上。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就在开头语上下一番工夫,巧妙生动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课堂,学生很快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教学拼音“a”时,我微笑着说:“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去玩。那里,绿草茵茵,给大地妈妈穿上了绿色的衣裳:河岸上,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一大早就来这里‘啊啊啊……’地学唱歌,大公鸡也‘喔喔喔……’地打鸣,多尽职啊!一条弯弯的小河,唱着动听的歌,欢快地流淌着;白鹅妈妈带着它的孩子们快活地学游泳……”精彩的开头,像无形的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2 把握最佳时间,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精心导课,学生的心已进入课堂。根据心理学家、生理学家的研究,这时每个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优势兴奋中心的兴奋性越高,注意力也越集中,使人感知的事物印象深刻,易于理解,就会学得快,记得牢。因此,我在教学中抓住最佳时间段,及时把握学生注意力,直奔重点、难点。例如:教学《阳光》一课,在激趣解题后,我就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再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自然段读给四人小组的同学欣赏,其他同学注意听,帮助正音,接着小组自荐或推荐一名读得较好的同学参加朗读比赛,其余同学当评委,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和最佳小评委,老师相机解决一些识字上的困难。这样,“黄金时光”得到充分利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既掌握了重点,又攻破了难点,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 巧设悬念,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大约为十五至二十分钟,容易分散。这时候,配上优美的音乐,做做课间操,轻松片刻,孩子们个个脸焕异彩。律动后,我不急于上课,而是提出一个问题:“小朋友们,刚才学到了什么地方了,比比谁记得最牢?”这样一来,就会引起全班同学的追忆。追忆是一种有意回忆。追忆的进行伴随着有意注意。这样就能把学生的注意从无意注意转换到有意注意,引导到原来的教学内容上,为课堂师生互动创造良好的氛围。

4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依据一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有好群、好奇、好乐、好胜、好表现、自尊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教学中不断创设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他们的心紧紧拴住,提高注意力。根据不同的课文题材的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

4.1 运用讨论方法,提高群体的注意力。讨论作为群体活动,有利于群体成员集思广益,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阳光》这课,对“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这句话的理解,采用四人小组讨论的方法,小朋友们十分感兴趣,情绪活跃,思维得到充分的调动,有个别小朋友还超水平发挥。这时,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问题上,答案的精妙真叫人拍案叫绝。记得过于腼腆而极少举手发言的陈志腾小朋友满脸通红地站起来回答道:“金子有钱就可以买到,金子是扮漂亮的,没有金子就少些漂亮;阳光是大家的,你就是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如果没有阳光,到处都是黑乎乎的,很冷,人们的生活不方便,说不定有很多东西活不了……”虽然个别的词用得不恰当,可你不得不承认他已投入并认真思考了!小朋友们在讨论时是那么的专注,他们的“心”此时就在课堂上,这一点不容置疑。

4.2 寓教于乐,提高学生注意力。好玩、好胜、好表现、自尊心强,这是儿童的共性。依据这一共性,老师要投其所好,寓教学于游戏、竞赛活动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浓烈,还能持久稳定地、高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下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如“找朋友”的游戏,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小朋友都喜欢,人人参与热情高,提高了注意力。又如拼音教学中,开展声母、韵母接龙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哪一

小组接龙越长,得分越高,反之,得分就低,最后,得分最高小组评为冠军组。全体学生对竞赛活动很感兴趣,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效果好。还可以开展“男女生朗读大比拼”、“比一比,谁的红旗多”等各种游戏竞赛活动。

4.3 巧用光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运用光碟进行识字教学,通过多彩、生动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创设美妙的情境,告诉学生生字的语音和字义,并将字型和生动的表象统一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对字的音、形、义的掌握。

5 评价、奖励,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结尾是学生注意力最容易分散的时候,如果把这段时间用来评价、奖励学生,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因为一年级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是很强,他们还没有远大理想,在学习中起驱动作用的可能是某一物品或老师的赞扬。当老师在评价、奖励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会特别集中,这时相机对整堂课进行总结和布置作业,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六年级六一作文 篇3

分别后,我们将要各奔东西.也许以后不能再见面,也许可以,可见面的感觉还会像以往那样吗

当把自己的同学介绍给自己的朋友时还会是那句“这是我的同学”吗

不,不会了,这句话将变成”这是我以前的同学”这变化多大.

十年后,当我们成家立业后一定要来学校再看一看.抬头望一望我们的天空,回想一下我们的欢笑,我们的痛苦,我们的矛盾,我们的第一名,我们的运动会,还有那我们雨过天晴的微笑.

浅析小学一年级的作文教学 篇4

一、作文与写作

要分析小学一年级进行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需要分清“作文”与“写作”这两个概念。“作文”与“写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不能混为一谈。

人们常说写作文, 写作文可以拆开成“写”与“作文”。“写”为动词, “作文”为名词, 这样拆开就会发现这里的 “作文”一词与“写作”一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实“作文”与“写作”两者之间是一个量与质的关系。《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写作”的解释为“写文章 (有时专指文学创作) ”[1];对“文章”的解释为“ (1) 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2) 泛指著作”[2];对“作文”的解释分为两种, 一种“作”为动词:“写文章 (多指学生练习写作) ”[3], 另一种“作文”为名词:“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4]。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可以发现“作文”是一个练习的过程, 练习是为了达到“写作”的水平, 达到能够完成一篇篇幅不很长的作品或是一本著作的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分学段的, 对小学1—2年级学段提出具体要求:“1.对写话有兴趣, 留心周围事物,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5]显然小学一年级就进行“写作”教学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实属超纲。

二、写作与写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对不同学段的作文教学有不同的名称。 第一学段 (1—2年级) :写话;第二学段 (3—4年级) 和第三学段 (5—6年级) :习作;第四学段 (7—9年级) :写作。 每一个学段的课标要求是不一样的, 那么写作与写话在课标上有哪些不同呢?

上文中已经提到写话阶段的要求, 这里不再重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对第三学段写作的要求:“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表达的需要, 围绕表达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 表达意图明确, 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 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 做到观点明确, 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 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 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 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 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 修改自己的作文, 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 互相评改作文, 以分享感受, 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 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6]

首先, 从篇幅上, 写作的要求明显增多, 并且要求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其次, 写作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写出思想, 而写话则重在培养兴趣。 再次, 相较于写话, 写作提出了文体的要求并且要求学生学会缩写与扩写。 最后, 写作额外提出了练习的时间、篇幅、次数的要求, 这些都是写话中没有的。 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够完成这样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吗?

三、小学一年级进行写作练习的可行性

以上论述仅能够证明在小学一年级进行写作练习是一个超纲的要求, 那么在小学一年级进行写作练习到底是否可行呢? 写作是一个“采集—构思—表述”的过程, 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同时, 学生写出的文章好坏也与其知识的储备积累的多少有关。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 写作的一大障碍是该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储备足够多的字词, 也存在会说不会写的情况。 这是以往在小学低段作文教学中遇到的一大障碍。 通过学习, 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否会影响一年级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呢?

(一) 一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写作练习的可行性

一年级是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一个转折时期, 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生理方面有自控能力较低、注意力易分散、理解能力较低等特点。 由于以上特点, 在这一时期的学生并不能够静下心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对教师的讲解也并不能够完全准确地理解, 因此并不能够完成写作过程中的采集写作素材的部分。 同时因为自控能力较低, 这一阶段的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对每个问题或事物进行良好的长时间的思考与分析, 而注意力易分散更是会导致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被周边事物吸引, 从而中断思考。 这同样不利于完成写作过程中的构思整篇文章的部分。

由于一年级学生生理方面的特点并不能够很好地完成“采集”与“构思”部分, 因此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的可行性是不大的。

(二) 一年级学生的心理与写作练习的可行性

一年级是学生由“依附父母“的“小霸王”转变为“独立生活”的“小个体”的过渡时期。 学生在心理上需要一个适应期, 这一时期的学生会因为例如被同学欺负或是听不懂课程而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 对于学生来说, 写作是一个较枯燥的过程, 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 在小学一年级, 这个可能存在负面情绪的时期, 进行写作训练可能会造成学生更强的抵触心理。 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想要进行写作练习的可能性亦是不大的。

由上述论证, 可以看出,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存在一些特定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在一年级进行写作练习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本身的作文能力, 亦可能在日后的作文教学中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 但这并不代表小学一年级不可以进行作文教学。 那么,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以便解决学生日后写作难的问题, 在小学一年级应该展开怎样的作文教学活动呢, 下文将进一步进行分析。

四、小学一年级应该如何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培养观察能力, 培养收集材料的能力, 培养构思能力,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以及培养表达能力都是作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但是小学一年级的作文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该阶段的学生存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征。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首先需要培养的并不是上述的写作能力, 而是针对该阶段学生的特点, 为后期的作文教学做铺垫性的、准备性的作文教学。

(一) 培养兴趣

由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强行提前进行写作训练并不是良好的开端。 虽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已经被说过千万遍, 但对于每一个初学者来说, 培养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提出:“对写话有兴趣, 留心周围事物, 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想象中的事物。 ”[7]如果学生没有建立起用文字表达自己想法的兴趣, 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作文教学中出现语言缺乏色彩, 如同记流水账一般乏味的现象。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作文课上, 教师可以不急于让学生提笔练习, 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激发学生对上作文课这件事情产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将作文教学与阅读及口语交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铺垫式的作文教学。 例如, 多鼓励学生读一些有趣的小故事, 体会用文字所表达事物的乐趣。 再如, 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表达自我感受的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作文教学并不应该急于催促学生为了写作而写作。 打好基础, 为后期的提笔练习做好准备工作才是该阶段学生需要的作文教学。

(二) 对学生思维的正确引导

近几年, 一个热门词汇引领着整个语文教育界———语文核心素养, 这其实是重提双基。 但过去的双基更加侧重停留在语言本身的层面上, 现在重提双基则加入了以前忽视的人文性。 教育本身, 一为教书, 二为育人。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 也应该在教书的基础上,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语文课堂, 帮助学生塑造完整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 尤其是作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该阶段的学生心智都不成熟, 如同一张白纸。 因此他们所想象的事物很多都是不符合逻辑, 是天马行空的, 该阶段的学生是需要成年人进行引导的。 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学生思维的正确引导, 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够的。 下图是某小学四年级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

这段看似让人哭笑不得的文字, 却令人感慨颇多。 这段文字不仅逻辑不通, 用词也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现在的社会飞速发展, 经济、文化、政治都在不断进步, 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通过一些事物, 间接地接受一些正确或不正确的信息, 从而导致学生写出与上述段落类似的语句。 如果学生出现这类问题, 在作文教学中, 课上可以通过口语交际教学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鼓励学生将心中所想通过口头语言表达出来。 例如, 每周请2到3名学生讲述一个自己编的小故事, 在帮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 亦可了解学生心中所想, 及时纠正学生思维中的错误;课后可以推荐学生看一些科普读物, 多与大自然接触, 让学生减少与媒体不必要的接触, 同时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帮助学生端正三观, 避免使用一些错误的词汇。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以上两点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训练。 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时期习惯了以游戏为主的生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帮助学生练习。 如造句接龙, 教师给出一个情景, 并让每一位同学设想在这个情景下会发生的事情, 给学生2分钟的时间用简短的句子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情, 并请学生逐个读出自己的句子, 以此丰富整个情景。 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结语

虽然教育一直在不断改革, 但是教书育人的初衷是不变的, 不能因为目标的提高而不断超前教育, 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有时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最终适得其反。 作文教学如此, 其他语文教学亦是如此。 揠苗助长的故事众所周知, 但仍然有很多人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选择不顾后果的不适合学生发展情况的超前学习。 我国的教育方式被世界称之为“中式教育”或是“精英教育”, 但是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出现了不少被人们称为“死读书”的学生。 这样的学生在走上社会后并不能做出很好的成绩, 反而一些在学校里成绩一般但思维活跃的学生在社会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而进行不适合的超前, 真的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不败的成绩吗?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总结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李娜.谈谈小学低段写话兴趣的培养[J].大庆:作文成功之路 (上) , 2014, (12) .

[4]姚晴.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问题及对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5.

[5]高敏.小学低年纪写话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2014.

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 篇5

我们使用的是苏教版教材,为使测评内容更切合六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笔者选择了人教版教材中的儿童诗《我想》,这是教材中的自读课文,但自读中教者毕竟要做必要的点拨甚至讲解,因此用它来测试六年级学生独立阅读儿童诗的水平,在难易程度上应该是合适的。

我 想

我想把小手

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把脚丫

接在柳树根上。

伸进湿软的土地,

汲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把眼睛

装在风筝上。

看白云多柔软,

瞧太阳多明亮,

望啊,望——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我自己

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变小草,绿得生辉,

变小花,开得漂亮。

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飞啊,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

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为了从情感感悟、内容理解、语言品味、写作迁移等方面了解学生儿童诗的阅读水平,我设计了如下测评试题,要求他们在40分钟内完成。

一、认真阅读儿童诗《我想》后填空。

1.这首诗表达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诗中写“我”想做的三件事分别是:“我”把小手按在树枝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喜欢这首诗吗?如果喜欢,请写出自己喜欢的主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是你,“悠出声声春的歌声”,目的是____________;“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目的是________;“飞到遥远的地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二、《我想》中有不少对应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味,请从中找出与下列句子对应的句子。

1.按在桃树枝上:___________。

2.带着一串花苞:___________。

3.看白云多柔软:___________。

4.变小草,绿得生辉:________。

三、诗中有很多句子想象神奇,请找出两句写在下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仿照句子进行补写。

1.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看白云________________,望群山________

____________;看_____________,望_______________。

2.我想把我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变小草,绿得生辉;变小花,开得漂亮。变小树,________;变麦苗,________;变________,__________;变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想把(写一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儿童诗情感真切,意境优美,语言精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引导阅读,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力。为此,这次测评着重于评价学生对诗句情感感悟、内容理解、语言品味和写法迁移的水平。

第一题第1小题,是评价学生对诗句情感的把握,有78%的学生把握比较准确,虽表达方式不同,但都知道:表达了“我”对春天的喜爱,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去欣赏春天,装扮春天。其余学生则难以正确感悟诗句的情感,主要表现为顾此失彼,对诗句缺乏整体感悟的能力,难以用准确的语言显化自己感悟到的情感。

对诗句内容的理解,是借第一题的2~6题来测试,正确率为92%;学生能结合诗句,谈自己的理解,多数学生不仅理解正确,而且推测合理。想象神奇,是学生喜欢这首诗的主要原因,可见,这是儿童诗的生命,也是诗句吸引孩子的根本所在。

问卷第三题,从“大胆想象”和“对偶句式”两方面评价学生语言赏析的水平,测评要求不是很高,正确率在95%以上。

写法迁移水平借助第四题测评,第1、2小题是对偶句式的模仿,第3小题是整体迁移。从答题看,第1、2小题正确率在90%以上,主要问题是少数学生在补充时,前后句子的联系不紧密。第3题只要求学生能写出三五句话,句式上不作强求。因为要做到像提供的诗句那样,既注意想象奇特,又注意句式对偶,是比较困难的。从学生答卷看,90%以上的学生都达到了要求,其中20%的学生能比较好地运用对偶句式,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

小学一年级六一口号 篇6

2. 忽视教育等同于忽视儿童未来的希望!

3. 保障儿童权益 关怀儿童成长

4.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你我!

5. 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6. 祝普天下的儿童健康活泼、聪明伶俐 幸福成长

7. 忽视教育等同于忽视儿童未来的希望!

8. 感谢社会各界对儿童的关心!

9. 好生保育儿童 发展德智体美从娃娃抓起

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儿童诗 篇7

1、沙发

(台湾)林良

人们都说,

我的`模样好像表示

“请坐,请坐”

其实不是,

这是一种

“让我抱抱你”的姿势。

2、问答歌

李光迪

谁的个子大

长条长尾巴

谁的个子小

长调大尾巴

是谁看了就想笑

笑呀笑,啊呀----

嘴唇裂成三瓣花

大象个子大

长条小尾巴

松鼠个子小

长条大尾巴

兔子看了就想笑

笑呀笑,啊呀----

嘴唇裂成三瓣花

3、打开小窗

严有梅

我不知道阳光从哪里来

当我打开小窗

阳光扑了满怀。

4、蝴蝶飞

金波

追,追,

蝴蝶飞,飞远啦,

不见啦,

飞过竹篱笆,

变成一朵花

5、影子

林煥彰(台湾)

影子在前,

影子在後,

影子是隻小黑狗;

常常跟著我。

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

影子是個好朋友;

小学低年级儿童画教学及兴趣培养 篇8

【关键词】儿童画;小学美术;兴趣培养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有时由于条件限制不能写生,老师可利用其他途径让儿童进行描摹、感知,如:各种范画、标本、图片、视频、模型等。让儿童感知的越多,观察的事物越多,在儿童脑中的形象就会越清晰,表现就会更充分,更生动,更富有想象力。

儿童学画,教师除了引导正确地观察事物外,还应教给儿童学会合理的绘画步骤和方法,如先画前面,再画后面;先画大,再画局部小东西;先画主体,再画背景等作画方式,便于儿童更好地表现事物。如画房子,应先画外形轮廓再加窗户等小的细节;画人先画头再画身体,最后画四肢等。在组织画面时,还必须教给儿童较为简单的构图方式,主体要画得大一些,画在前面,中间偏左或偏右的地方,再想象添画些背景和其他事物,要求画满整张纸,使画面充实、丰富。

对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讲,绘画的题材相当广泛,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乃至脱离生活的想象都可以成为绘画表现的题材。当然少儿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经历,命题提出一定要符合少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经历,只有这样才能被少儿接受与表现。

一、从少儿的生活出发寻找命题

谈到少儿的生活,应该从生活环境方面加以考虑,少儿接触最多的环境,一是自己的家、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家;二是学校;三是公园及游乐场所等。如学校里的课间活动场面就是很好的题材。画面里小朋友在进行各种活动,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追跑等,可以表现得十分生动有趣。再如,表现家里的情景,可以是“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听妈妈讲故事”,“帮妈妈干家务”等,还可以表现双休日及节假日爸爸、妈妈带孩子逛商店,到儿童乐园的情景。

二、从少儿的游戏中寻找命题

现在孩子的生活十分丰富多彩。玩是孩子的天性,做游戏是孩子最开心的事,因此我们可以以各种游戏的场面“我最喜欢玩什么”来扩展孩子的思路,提出命题,如“老鹰抓小鸡”、“切西瓜”、“捉迷藏”、“踢毽子”、“放风筝”等都是很好的题材。

三、从少儿的想象出发寻找命题

儿童的想象比较自由和大胆,不受时空和现实环境的约束,也不受客观情理的限制,老师可以根据儿童的想象组合画面,如“未来的生活”、“未来的交通工具”等。老师可根据儿童的画面,不断进行启发,尽可能的挖掘儿童的想象力,画出别人想象不到的新颖有趣的画面来。

四、从少儿的个性爱好出发找命题

儿童最愿意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有些儿童在学校里绘画表现一般,但画起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来却津津有味,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积极性很高,如“变形金刚”、“怪兽”、“恐龙”等。因此,老师可以从这点出发挖掘潜力,让儿童自由创作。

以上四种命题都是创作性较强的情节画,对那些没有基础的儿童来说,一下子要他们来表现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老师应有计划地安排单个物体的练习最后进行组合。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儿童运用多种技法各种材料来表现画面,除使用油画棒的渐变色绘画之外,还可让儿童尝试水彩笔或用油画棒与水粉结合的方法来表现画面。油画棒是种油性绘画工具,它作为一种儿童适用的绘画工具经常出现在儿童画当中,老师可以引导儿童利用油水分离的原理,使用水粉与油画棒结合的排油法进行绘画,不仅在技法上有了创新,还可以使画面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以上教学方法外,培养儿童积极向上自信的绘画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颗幼小的心灵,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多表扬少批评,激励教育是儿童学画走向成功的秘诀。

在低年级美术教学过程中,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它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内容,它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结果和评价当然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探索构建适应现代教育的美术教学模式,从培养儿童对学习美术兴趣入手,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儿童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认真分析和研究儿童的年龄特征、认知习惯和个性心理,采用能使学生快乐,符合她们的认知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儿童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并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代,童心无瑕,天真可爱。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十二岁以前可塑性强,是学画的黄金时期。爱美是人的共性,爱画是儿童的天性,每个儿童或多或少都潜在着这种本能,通过绘画的训练,锻炼了手、眼、脑的高度和谐统一的能力,还激发了儿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不论将来是否成为画家,极有意义的。

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国东、西、南、北、中的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省15个大、中、小城市内进行抽样,对小学四~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 166份,回收有效问卷6 587份,有效回收率为80.6%。其中男生3 244名,女生3 343名。

1.2 方法

调查表由研究者查阅相关文献后设计,经专家反复评定、修改,预调查后定稿。问卷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学生的一般情况。即性别、年级、家庭类型、父母职业、文化程度等。(2)攻击行为测定。采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国修订版(Buss-W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Revised in China, BWAQ-RC,简称AQ问卷)[6]。该量表在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间接攻击5个因子水平上检验攻击性行为倾向。BWAQ-RC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4,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26。表明攻击问卷在中国中小学生攻击行为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亲子依恋关系测定。采用于海琴[7]修订的亲子依恋关系量表 (Kerns Security Scale)。该量表为儿童自评量表,共有15个条目,分数越高,说明依恋安全水平越高。父、母问卷各自独立但问题内容相同,分别施测后得到儿童对父、母各自的依恋安全性得分,简称为“父子依恋得分”、“母子依恋得分”。研究表明,2个量表均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分别为0.84(父亲)和0.8l(母亲)[7]。

1.3 质量控制

正式调查前对问卷进行统一编号,调查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进行团体测验。小学四、五年级学生由调查员或班主任逐一读题,确定被试听懂后作答。填写前统一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要求,且强调对受测者资料保密,问卷完成后当场收回;剔除有漏项或填写不明的不合格问卷,保证所得数据的可靠性。

1.4 统计分析

用EpiData 3.1数据库对全部数据双份录入,并进行数据的唯一性检验和双份检验,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 小学高年级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

攻击行为及其各维度得分比较,男生的攻击性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表1显示不同年级小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各维度得分经方差分析,言语攻击、间接攻击以及攻击总分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级增加攻击性增高(P值均<0.01)。

2.2 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发展特点

对双亲依恋及其各维度不同性别儿童得分情况比较发现,女生在母子依恋、母亲信赖、母亲亲近、父子依恋、父亲信赖等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值均<0.01),但在父亲亲近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不同年级组亲子依恋及各维度得分的方差分析显示,亲子依恋在不同年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对儿童的母子依恋和父子依恋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母子依恋显著高于父子依恋(P<0.01);在依赖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亲子依恋安全性与攻击行为的关系

由表3可见,亲子依恋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攻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1)。

注:**P<0.01。

依恋质量的研究一般有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回避、焦虑/反抗型) 之分,以此为依据,用快速聚类法将亲子依恋得分高的划分为安全型依恋、得分低的划分为非安全型依恋,2种类型的儿童在依恋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异质人群,所以聚类分析是有效的。根据父母依恋的安全性与否,将家庭依恋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母非安全-父非安全、母安全-父非安全、母非安全-父安全、母安全-父安全,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家庭依恋类型攻击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母安全-父非安全与母非安全-父安全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家庭依恋中,母子依恋为不安全型的儿童其攻击性显著性地高于母子依恋为安全性的儿童(P<0.01)。

2.4 不同家庭类型儿童攻击行为、亲子依恋差异

方差分析显示,不同家庭类型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攻击性、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表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单亲家庭的儿童攻击性最高,重组家庭次之,核心家庭与大家庭儿童攻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亲家庭儿童亲子依恋得分最低,核心家庭与大家庭儿童亲子依恋关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小学高年级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男生的攻击行为显著高于女生,此结果与以往研究[8,9]结果一致。男生在攻击各维度的得分也显著高于女生,与纪林芹等[10]的一项跨国研究不一致,这可能与不同的国家文化习惯差异有关。对不同年级攻击及其各维度做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增加,言语攻击、间接攻击以及攻击总分增加。同时,身体攻击、愤怒和敌意在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小学高年级儿童在行为控制以及情绪稳定性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3.2 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关系的发展

本研究数据显示,女生的亲子依恋普遍高于男生,与以往研究结果[11]基本一致。随着性别认同的发展,男生的独立性在小学阶段已经逐渐显示出来,所以男生在亲子依恋上的得分要低于女生。另外,母子依恋关系比父子依恋关系更加紧密,这可能是因为大多数家庭的儿童都是由母亲来抚养教育,儿童和母亲在一起的时间远比父亲要多,建立起来的亲子依恋也是母子依恋高于父子依恋。但是在依赖维度上,双亲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高年级儿童在独立性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对父母的依赖性降低。随着年级的增加,亲子依恋明显降低。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儿童自身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生活范围不断向外延伸,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儿童对父母的亲近度和信赖程度会随之下降,所以儿童对父母的支持性、可靠性的体验也逐渐减弱。于海琴[7]的研究结果显示,四年级到五年级亲子依恋得分变化平稳,六年级急剧降低。

3.3 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关系与攻击性行为显著负相关。说明青少年依恋关系越好,就越不容易引发其攻击性行为。其中母亲依恋与青少年的攻击性相关度高于父亲依恋,说明母亲依恋的程度高低与其攻击性有密切关系。其中双亲依恋安全型的儿童攻击得分最低,提示双亲安全型依恋对于儿童攻击行为的积极作用最明显,双亲非安全型的儿童攻击得分最高。而在双亲依恋不一致的家庭里,母安全-父非安全依恋的儿童攻击的得分低于母非安全型-父安全依恋的儿童,可能是因为在这种依恋类型的家庭里面,儿童与母亲的关系疏远,不信任母亲,而偏向于信赖父亲,更多地与父亲接触、沟通,可能会使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更多地受父亲的男性特征的影响,如霸气、粗鲁、冲动等,从而导致儿童攻击性较高,也进一步说明了母子依恋对儿童攻击行为的重要影响。母亲是儿童重要的抚养人,通过长时间地与儿童相处,母亲与儿童建立了非常密切、融洽的母子关系,母亲的情绪状态、行为、处事方式以及价值观都会对儿童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能够让儿童产生安全感,也能帮助儿童建立起对自己以及对别人的尊重感,有助于儿童形成对人对事的正确认识,同时对自己的消极行为与情绪形成良好的自我监控和约束能力,有效抵御不安、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干扰,从而可以减少攻击行为的产生。父与子之间的交往与母与子之间的交通常存在质的不同;父亲通常与孩子一起从事一些游戏活动,而母亲的行为更直接地以减少孩子不安且满足、抚慰孩子为目的。本研究也发现,父子依恋与儿童攻击行为也呈现显著性负相关,所以,父子依恋关系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

3.4 不同家庭类型儿童攻击行为、亲子依恋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单亲家庭的儿童具有更高的攻击性以及较差的亲子依恋关系,与以往研究结果[12]一致。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来自父母充分的爱与关怀,与父母的依恋关系较低,会因此产生悲观、猜疑、忧郁、孤僻等不良心理状态,从而较易发生攻击行为。

本研究结果显示,亲子依恋在儿童攻击性发展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母亲作为最主要抚养人,对儿童的行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我们在对攻击性儿童采取干预措施时应注重改善亲子关系。另外,单亲家庭以及重组家庭的儿童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以预防其攻击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纪林芹,张文新.儿童攻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122-127.

[2]BRUMARIUL,KERNS K.Mother-child attachment and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in middle childhood.J Appl Dev Psychol,2008,29(5):393-402.

[3]TALEBI BZ,VERMA P.Aggression and attachment security.Iran JPsychiatry,2006,2:72-77.

[4]GOMEZ R,MCLARENS.The inter-relations of mother and father at-tachment,self-esteem and aggression during late adolescence.Aggres-sive Behav,2007,33(2):160-169.

[5]李霓霓,张卫,李董平,等.青少年的依恋-情绪智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91-96.

[6]MAXWELL JP.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buss-w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Person Individ Differ,2008,44:160-169.

[7]于海琴,周宗奎.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4):36-41.

[8]吴汉荣,余毅震,徐学俊.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81-281.

[9]詹方方.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7):891-893.

[10]纪林芹,张文新.中小学生身体、言语和间接欺负的性别差异—中国与英国的跨文化比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49(3):21-24.

[11]李天莉,刘毅.青少年依恋关系与攻击性的相关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96-197.

六一儿童节一年级作文 篇10

每年的六月一日是儿童节。在那一天,爸爸会带我去吴山广场玩,去动物园看动物,去儿童公园坐海盗船......总之丰富多彩。

我和爸爸坐海盗船时,总在中间,因为中间安全。开始啦!爸爸吓得魂飞魄散,紧闭着双眼。我胆大包天地哈哈大笑,还流露出舒服的样子,不停地喊着“呜”!海盗船也跟着起劲,来了个“后滚翻”---有点像倒立。爸爸吓得好像心都要蹦出来似的,不敢睁开眼睛。我倒有一点点怕,心很难受,我用手按住心。停了,爸爸才睁开眼睛。......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还要让爸爸带我去儿童公园玩海盗船,看看爸爸是不是还那样胆小如鼠.

六一儿童节作文一年级 篇11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真是高兴万分。我来到教室,老师说“把凳子搬到操场上去,今天看演出。”同学们都匆匆忙忙的把凳子搬到操场上去了,到了操场,同学们怀着高兴的心情挨挨挤挤的坐在一起,随着音乐响起演出开始了。

第一个节目是团体舞蹈,一个个大姐拿着一把把鲜红的扇子,舞来舞去,那动作真是优美极了;第二节目是二胡独奏,曲名叫“赛马”,那位大哥拉的如痴如醉,我们听的津津有味;第三个节目更精彩了,这个节目是单人舞蹈,是杜加强他姐姐单人的演出;第四个节目,第五个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

当散场时,就象一锅粥炸了一样,同学们拿着各自的凳子飞快地跑回教室。

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 篇12

一、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存在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在生活上缺少关爱和照顾,在学习上也缺乏辅导和督促,许多学生由于放任自由,缺少管教,形成了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不按时完成作业,课前不预习等.由于长时间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孩子在学习方面受到了很大影响.

据我们调查,这部分学生中大多数学生缺少辅导和管理.学习习惯差.主要表现在不能主动学习,没有主动看书、不能按时预习、阅读的习惯,常违反纪律,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做家庭作业.做事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以自我为中心,书写差,怕思考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弱化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棘手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要从小帮助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作为农村教师,必须正视留守儿童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关心他们的学习困难,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培养他们养成主动学习,及时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认真听课,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创造性思维习惯.

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而关注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儿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更为迫切.

二、低年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1. 教授留守儿童课前预习的方法,并形成习惯

留守儿童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来照看,由于文化程度低不能给孩子正确的学习指导,导致留守儿童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短,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这一特殊群体生活、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在数学学习习惯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倾向[2].这不仅需要教师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还要教授学生如何进行预习的方法,让学生的预习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感.例如,教师布置预习“认识钟表”这部分内容时,要求学生把这部分内容通读一遍,并掌握钟表组成的各个部分的名称,试着自己理解钟表整点的表示方法.对于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部分要求学生用记号笔进行标记,以此作为课堂听课的重点,或者向教师询问.有的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会对着自己生活中的小闹钟进行比对,通过实物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教材的内容,尤其是时间的表示.教师在正式教课之前首先就是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掌握学生预习的成效,发现学生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帮助纠正,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学生体会到预习的好处自然就能主动的进行预习行为的持续,从而形成习惯.

2. 教学中注重留守儿童听课习惯的培养,增强学习自信

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取得学习成效的关键,因此,注重留守儿童的听课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增强数学学习自信心.首先课堂听课一定要集中精力,不能走神,开小差,要注意听教师讲授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学生中普遍出现问题的知识点是学生课堂听课的重心,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做出提醒和暗示.此外,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学生在预习中认为很难的知识点也是自己听课的重点.教师也要采用积极和肯定的语言来鼓励学生,从而激励学生高效听课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对于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而言,对于加法尚能勉强理解,当时对于减法总是转不过弯来,这就需要教师课堂教学中重点讲解运算的方法,用多媒体或者电脑演示的方法来减轻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当学生成功的做对一道练习题时就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授留守儿童如何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学生正确的记笔记习惯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那么如何做笔记就是学习的关键,学生不仅要记录教师教学知识的重点,还要将教师讲课外的精华部分也记录下来,尤其是教师做数学题目的经验是学生注重记录的重点.此外,学生完成课堂笔记记录后通过整理发现其中的错误也要进行及时的修正,这个修正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学生字记录“克与千克”笔记中,学生详细记录克与千克的使用场景,并记录用于称量的工具有哪些,如何进行称量等,最重要的就是克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掌握的重点.学生可以根据实际生活情况来对这部分进行理解,在超市购物、买菜时都会涉及到克与千克单位的计量.当学生在这部分换算关系中出现问题时,教师教授学生方法,便是学生记录做题经验的重点,或者将自己出错的题目记录在本上,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为高效的复习奠定基础,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留守儿童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小学数学学习对学生各种思维习惯的形成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的低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会受益终生[3].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多数是无人监管,行为散漫,即使爷爷奶奶看管,对于学生的学习无助,不能辅导留守儿童,成为课堂学习有效的延伸.这就需要教师教授学生复习的方法,并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即学生首先将教师课堂的讲课内容复习一便,检查自己是否还有没有弄明白的知识点,并将掌握的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将笔记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例如,学生在复习“长度单位”内容时,首先对教师课堂上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掌握长度单位的种类以及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练习掌握测量的技能,并能准确的读数.然后学生再完成作业和课后练习,这种先复习后做作业的方法不仅提高学习效率,还避免了学生做作业拖拉,时常翻书找相关知识点的不良习惯,从而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成效.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由于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受到隔代亲人的抚养,出现了一系列学习异化的问题,影响到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能够有效的解决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注重学生预习、听课、记笔记和及时复习习惯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这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需要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目的.

摘要: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低年级数学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培养农村小学低年级留守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作业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课堂听讲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鲁云武,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数学学习习惯的一点思索[J].新课程学习(中).

[2]苏瑶.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0):89-90.

小学一年级六一儿童节作文 篇13

【关键词】回民小学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研究

【中图分类号】G521

回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在朱家沟回民小学就读的小学年段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的回族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回民不重视学习,常年在外开饭馆、搞生意或打工。对这些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

不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这里的“不良学习习惯”是指回家不预习;课前不准备;上课不专心。不交流讨论,不练习思考;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不做作业或作业拖拉;爱抄袭别人的作业等。长此以往,使孩子在偏离学习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研究:研究就是用观察、问卷、和访谈的方法重在找到适合培养回民小学中年级留守儿童克服学习上的坏习惯,养成好习惯的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本人任教的回民小学是榆中县唯一一所农村回民小学,学生大多是来自这附近的四个社的回民,现有学生58人,全校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在这些留守儿童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严重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他们课前不准备;上课不专心。不交流讨论,不练习思考;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不做作業或作业拖拉;爱抄袭别人的作业等。本人所任教的班级现有小学生12人,有6名留守儿童,其中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学生有四人。他们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些孩子1.不遵守纪律,随便,不会同别人合作。具体表现为课堂上自由散漫,不听从指挥,不能与别人进行合作学习,不能接受别人。2.上课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即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课本上,总爱说话,玩弄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东西。比如两手总是喜欢放在课桌下面。3.讨厌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表现出厌烦的态度。4.课堂作业马虎、应付、拖拉。课堂作业总是马马虎虎,不仔细,经常出现错误,能看出有明显的应付,甚至有时还会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5.对待问题不求甚解,得过且过。对待问题不会身如入研究,探其究竟,总是得过且过,没有学习的动力。6.上课不善于发言。即不回答问题,也不提出问题,不参与讨论学习,不愿意表明自己的观点,总是不自己置身与教学之外。

二、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的内容

1.农村回民小学中年级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情况调查。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回民小学中年级不良学习习惯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础。同时,调查品中年级学习习惯较好的留守儿童的人数及其比率,准备分析原因,为转化不良学习习惯留守儿童提供借鉴。

2.农村回民小学中年级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因调查与分析。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分析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原因,学校包括学校对留守儿童不够关心;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行为不当;家庭教育包括留守儿童所成长的不良学习环境;家长不良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正当的教育方式。留守儿童自身的心理因素、能力因素(留守儿童学习时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身体因素以及性格因素。

(二)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制造学生个性的工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指出:"学生的学习习惯大多来自与家庭。(1)家长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就拿三年级的5名留守儿童来说,有3名同学的家长都在经营餐馆,有的在外地,有的在本地,整天忙于赚钱,不管孩子的教育,有的对孩子上学淡漠,阻挠,甚至让孩子弃学做工、经商、做家务、念经,有的花巨资盖房、买车、买电器,却不愿向孩子的教育投资,这些在无形中对孩子的品造成了影响。(2)家长过于宠爱孩子,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怕孩子吃苦受累,被别人欺负,吃亏,并常常教育警告孩子:我花这么多钱,让你到学校读书,如果成绩不好,下学期就甭想再读。因此孩子时时紧张焦虑,总担心成绩不好,总感觉压力大。

2.学校因素。学校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摇篮,矫正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的主要力量,但事实上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不仅在不良学习习惯转化时收效甚微,而且对一些严重存在不良学习习惯的经屡教不改后放弃。原因如下:(1)是老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一味强调师道尊严,不追求民主与和谐,要求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话,老师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容学生争辩。(2)是教育缺乏耐心,学生学习出了问题,就怨天尤人,甚至推脱,撒手不管,将问题学生作为另类看待。

3.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这些留守儿童自己心理上的某些主观原因也会造成其不良的行学习习惯习惯。有的学生意志薄弱,正确的学习认识不能战胜不合理的个人需要。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盲从,没有动力,应付的成分多,凡是敷衍了事。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无关动作多,东看西看,不愿动脑思考;作业,要么乱涂乱画,草草了事,要么磨磨蹭蹭,一会儿玩橡皮,一会儿东张西望,一小时的作业两三个小时都写不完,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与成果

课题研究前,中年级留守儿童严重存在不良的学习习:回家不预习;课前不准备;上课不专心。不交流讨论,不练习思考;书写歪七扭八浮皮潦草,不做作业或作业拖拉;爱抄袭别人的作业等。严重影响了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例如四年级的班主任白老师,是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文学渊博的老师,他所带的四年级班优秀率高。可是差生也多造成的后果就是学生平均分很低,就是被存在不良学习习惯的留守儿童脱了后退。年终考核时与优秀失之交臂,就是因学生学习成绩低无缘参与优秀教师考核。而今年参与了课题研究后,他对班上的存在不良学习习惯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转化教育,班级管理蒸蒸日上,每次考试都,学生成绩都有大幅度提高。2014年末白老师被评为优秀老师。本人所带的四年级也在纪学习、纪律各方面受到学校表扬,2014年2月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一年级作文六一儿童节优秀 篇14

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我尽情的吃啊、玩啊,可高兴啦!我还去了绣山公园。

那里的游客还真不少,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的小朋友,也有跟爷爷奶奶一起去的。看,他们一个个玩得多开心啊!

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花儿们仰着可爱的笑脸,大鱼池里的金鱼吐着梦幻般的水晶泡泡,小朋友们特别喜爱。只见那池里各种各样颜色的金鱼有大有小,大的有两三斤重,小的只有我的小手那么长。那些鱼儿都特别聪明,如果有人撒点饲料下去,它们就会迅速地游过来。好家伙,一眨间的工夫就围上来了上百条金鱼。它们张着那可爱的小嘴,只见它们的小嘴一撮一撮的,争先恐后的将游人们丢下去的饲料一扫而光。

欣赏完了金鱼,我和妈妈接着又登上了山的最高点,真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啊!在上面向四周眺望,周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真的是很漂亮哦!

英国小学一年级历史课堂随想 篇15

听到最最活泼可爱的一节课, 是在DawnsSchool的一年级课堂上。孩子们6岁。

高大的英国女教师邀请我去听他们的历史课, 一脸的微笑:会很有趣。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要上历史课?我有些好奇。怎么样给儿童上历史课?为什么要给儿童上历史课?带着这样的期待, 我走进了他们的课堂。

课堂的话题是:回到维多利亚时期的学校。

孩子们没有教材。老师给孩子们出示了几张图:有维多利亚女王的家庭合影, 让孩子们认识维多利亚女王;有维多利亚时期的教室, 和孩子们一起分析教室里有什么与现在不同。孩子们都能发现, 纷纷表达:那时候教室里用黑板, 现在用白板;那时候孩子们坐在椅子上上课, 坐得很端正, 现在坐地板上上课;那时侯没有电视与电脑……

老师还出示了一张维多利亚时期教师正怒斥学生的图片, 告诉孩子们:在维多利亚时期, 教师可以惩罚学生, 学生们也特别尊敬老师, 见到老师要起立, 老师没有同意不能坐下, 要尊称老师为Ma’am……正在讲述过程中, 依次有三个孩子因为讲话被教师罚出教室, 理由是:今天我们要回到维多利亚时期的学校。

孩子们很激动, 每个人都期待如何体验回到维多利亚时期。教师走出了教室, 助教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姓名卡片, 上面是维多利亚时期流行的名字———听起来很古老的名字。

一会儿, 教师进来了, 一脸肃穆, 威严之极。她换下了刚才的长裤, 穿上了一条黑色的曳地长裙, 白色的上衣上加了一条黑色的大披肩。走过孩子们身边, 大披肩的流苏几乎都静止不动。原来披在肩头的头发, 也梳了个很有意思的辫子。

回到维多利亚时期的课堂了。孩子们看着神态凛然的老师, 自觉起立, 跟老师问好:Goodmorning, Ma’am.

这还只是开始。

在助教协助下, 已经把一个五年级教室的课桌椅摆放齐整, 像我们的中国教室。五年级孩子大概去外面活动了。 (他们学校里的教室可以随便共享, 实在有趣。)

孩子们悄无声息地列队进五年级教室, 开始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课堂”正式上课。这次与老师的问好更规范了, 上课时坐得笔直。老师不停地巡视每个孩子的坐姿, 用他们刚得到的维多利亚时期的名字与他们打招呼。安排了两节课, 英语和数学。只是形式, 每节课就十几分钟。之间有孩子轻声说话, 一律被惩罚出教室。老师会告诉孩子:这是维多利亚时期的惩罚。还安排课间活动, 男女生分别有老师、助教带领, 出去散步。必须严格执行那时候的规矩, 慢慢地、很优雅地散步。散步也只是一个过场, 几分钟后, 孩子们被带回教室, 开始上艺术课。老师安排了孩子们写生, 临摹一盆花。在孩子们快画好时, 老师作“突然想起”状, 询问助教:校长先生今天是否要来参观我们班级?他现在有没有空?

旁听课程的我, 觉得一节课最精彩的莫过于这个环节了。让孩子们不断地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感悟与体验, 是英国课堂上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 学校的所有教职工都会积极配合, 争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话说校长先生, 他风度翩翩, 平时也总是衬衫、领带。可今天显然有备而来, 炎炎夏日里, 外面还加了件西装, 更显无比庄重。孩子们一看见校长先生推门进来, 居然不约而同都站了起来, 站得笔直。平时哪会有这种情形发生呢?他们看见校长先生会主动问好, 但该干嘛还是会干嘛, 不会停下自己的活动。所以常常看见孩子们躺在地毯上向校长先生问好, 今天能不约而同地起立, 非同一般的肃穆, 看来是真回到“维多利亚时期的课堂”了。

校长先生“有点傲慢地”询问教师孩子们的表现, 老师“有点惶恐地”汇报三节课的学习情况。校长先生“比较满意”, 检查了孩子们的画作, 表扬了几句, 也非常认真地感谢老师的辛苦工作, 然后他就“扬长而去”。孩子们居然从头到尾站在那里, 听老师向校长汇报、听校长致辞, 直到校长先生走后, 老师示意他们, 他们才敢坐下。

把一节历史课上成了话剧课, 演员是校长、老师和所有的孩子们。在这个剧中, 孩子们不是道具, 不是观众, 一开始就是最重要的演员, 亲身体验, 亲自感悟, 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期的学校特色。

在情境中学习, 在历练中感悟。———是否可以这样简练地概括英国小学的历史课堂?或许, 我们也可以如此效仿, 带孩子们循着中国历史的年代, 来演演我们祖国曾经发生的大事、小事。

小学一年级学生预习谈 篇16

【关键词】预习;正确引导;主动探索;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预习时,会动眼、脑、口、手,这样就经历了一个自动获取知识、解决疑难的过程。上课时学生则会带着疑问主动探求问题的答案,再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这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今年,我执教一年级,我深知预习的重要性,因此我将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教会一年级学生预习呢?

一、教给预习方法

俗话说:“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一渔,可享一生。”低年级学生正处在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发展阶段,老师的指导必不可少。刚开始时,我将预习放在课内进行,在学生熟悉了预习的步骤之后再逐步放手。

(一)自学生字新词

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我们的课本中安排了大量的让学生必须会写、会认的生字,除此之外文中还有很多的生字孩子不认识,只能借助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去朗读。如果专等课堂上四十分钟,既要掌握会认会写的字,又要熟练朗读这么长的课文,再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我们就会发现,对于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长此下去,就会打击这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失去语文学习的信心。你会看到课堂上他们不敢把小手举起来,就连熟练朗读一段课文,有的同学都没有勇气站起来,课堂效率可想而知。因此必须课前预习,扫清了“生字拦路虎”的障碍,课堂效率才能大大提高。

预习时,首先我让学生圈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音。读完之后让他们用铅笔蒙住拼音,自己考考自己,也可以让家人考考自己。

接着让他们猜一猜新出现的笔画名称。记得一天上课我教“横折提”这个笔画,我问学生:“昨天预习的时候,你跟这个笔画打过招呼了吗?”一些大胆的小朋友举起了手,其中一个站起来说:“我觉得它的名字应该叫横折提。”我追问:“你怎么知道他的名字啊?”一个小朋友说:“我是这样想的,这个笔画开始写的是横,然后向下拐弯就是折,最后写提,所以我觉得它的名字会叫横折提。”听了孩子断断续续的表达,我迫不及待地带头鼓掌,表扬这个孩子真会动脑筋,还会自己总结学习方法,接下来教笔画名称就轻松多了。那天教“横撇弯钩”这个笔画,这个笔画比较复杂,我怕学生一时说不出名称,可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一个平时怯生生的女孩子站起来回答:“横撇——弯钩”,我忍住内心的喜悦追问:“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它是横撇和弯钩组成的……”哈哈,教室里又是一片掌声。

最后,让孩子们想一想打算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随着识字量的增加,生字中合体字越来越多,孩子们学习起来可起劲了。每次教生字的时候,我总是会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的?”孩子们总会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老师看不见自己。记得那天教“明”这个字,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知道这个字为什么读明,因为又有太阳又有月亮,肯定很明亮。”还有一次教立交桥的“交”字,一个学生组词“交水(浇水)”,另一个学生摸着脑袋,有点迟疑地说:“我感觉这不是浇水的浇,浇水要用水,可是这个字没有三点水旁啊!”“哈哈,你的感觉对了,浇水的浇真的有三点水旁,可不是这个交哦!”我表扬了他。多可爱的孩子啊,别看他们年纪小,却已经学会思考。我想这大概就是不断训练孩子们预习的成效吧!

(二)熟读课文

扫清了生字词的障碍,接下来该通读全文了。我对孩子们的要求是:不管你读几遍课文,直到读熟为止。一年级的孩子的自学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学习能力弱一点儿的,只要熟读课文就可以了。学习能力强一点儿的孩子,还能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他们会对课本上感兴趣的话题主动探索,会从课外书上或者爸妈的口中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记得在教《我叫“神舟号”》时,一个女孩子站起来说:“我知道,中国已经有好几个宇航员乘上宇宙飞船上天了,他们的名字叫杨利伟……”还有一个孩子说:“我知道嫦娥为什么会跑到天上去,因为她怕那个坏蛋偷吃长生不老药……”在教《秋姑娘的信》时,孩子们发言就更加踊跃了,有的说:“我知道燕子也是飞到南方去过冬的……”有的说:“我知道蛇也是要冬眠的……”看来孩子们在预习的时候已经不光在读书了,预习已经变成了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

二、争取家长配合

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老师的悉心指导外,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家长的协助和配合。因為预习方法里有一些是需要家长帮助的,而且孩子的行为也是要家长督促的,所以老师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预习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方法,指导家长做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导师,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我还利用“家校路路通”这个平台,每天把孩子预习的内容发到家长的手机上,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

三、及时检查反馈

老师检查学生的预习,不但可以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还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预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学生预习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表扬预习做得好的孩子,使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另外还要严把学生预习的质量关,防止预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切实发挥预习的真正功效。

实践证明,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学生对课文预习透了,教学的效率才能提高。只要预习的方法得当,并且持之以恒,这样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上一篇:哈药小儿百部止咳糖浆说明书下一篇:乡人民政府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