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委员(精选13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名称: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英文译名为(Guangdong Provincial Preventive Medicine Food Safety Professional Committee)
第二条 性质:本团体是我省食品生产企业以及这个行业的科技、经济、管理人员自愿结成社会团体,是我省食品工业的行业组织。它的性质是依法自愿组建,非盈利性,是自律性的社会团体。
第三条 宗旨:本会的宗旨是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围绕新时期下行业管理新精神、新模式当好政府参谋,发挥行政管理机关与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维护行业合法权益,组织行业协作,加强行业自律。为企业、行业、政府服务,推动我省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和食品安全质量不断提高。
第四条 接受省经贸委、民政厅、省科协协会的领导及业务指导,是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属下专业分会。
第五条 本团体的办公室地点设置在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76号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内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1.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食品安全工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法规和行业规划要求,组织企业贯彻执行,结合当前国际上食品发展方针趋势进行食品安全标准管理行业调查、综合分析提出行业发展方向的建议和意见。
2.制定并监督执行本行业行规行约,建立行业自律性机制,规定行业自我管理行为,协调价格协议,促进企业平等参与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
3.参于制订、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做好食品企业标准备案技术咨询工作。组织贯彻实施并进行监督:开展行检行评工作,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和企业,协助督促整改,并提出建议和采取相关措施。
4.按照行业特点,加强行业统计工作,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为调控宏观经济提供依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服务。
5.组织行业内各种形式的技术经济协作,促进我省食品行业横向经济联系,组织国内外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展览活动、人才交流、加强对外技术经济合作。使企业经营理念与世界经济发展接轨同步。
6.接受政府委托和授权参与制订行业规划,协助省行政主管组织食品工业科技规划论证、交流科技成果及管理经验、培训人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
7.组织本行业有实践经验的食品安全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为企业开展诊断、技术咨询服务、为企业开展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标准化、质量管理等技术培训。
8.承担省行政部门委托的其它有关任务,全方位服务于企业、政府和行业,做好政府或有关单位委托的有关食品安全及企业申办业务咨询调研项目的前期论证。
9.反映会员要求,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
10.参于协助行业生产、生产许可证发放的有关工作,协助参于资质审查。
11.参于相关产品市场建设。
12.发展行业和社会公益事业。
第三章 会员
第七条 分会员分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
第八条 申请加入本团体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不论其行政隶属关系、企业所有制性质凡有加入本团体意愿,拥护本团体章程的均可申请加入本团体意愿,拥护本团体章程的均可申请加入本专业分会,作为单位会员。
2.单位会员:(1)已取得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并持有工商行政机关颁发营业执照及产品检测报告的生产企业:(2)有关这个行业的科研、设计、教育、食品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相关配套厂。
3.个人会员:凡从事工业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均可申请加入本分会作为个人会员。
第九条 会员入会程序:
1.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提交入会申请书,经分会常务理事会审批通过履行入会手续。
2.由常务理事会秘书发给会员证书。
第十条 会员义务
1有选举、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有对分会工作的建议权和批评权。
3.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优先享受本协会提供的信息、资料、技术培训技术转让等本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有权要求分会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以解决企业生产、技术、经营、人才培训等方面的问题,有权要求分会协调有关难题。
4.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5.有参加革命本分会组织的各项活动的权利。
第十一条 1.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团体的决议,承担协会委托的工作。协助专业委员会完成政府部门交办的任务。
2.积极参加本团体组织各项活动,积极真实向分会反映情况,为专业对口委员会提供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有关资料及建议。协助专业委员会做好行业统计工作:
3.维护本团体合法权益,履行会员职责,按规定按时缴纳会费。
4.严格遵守《行约行规》,会员 间不互相攻击,自觉维护行业利益和平等竞争,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第十二条1.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加会员证。
2凡会员一年不缴会员费提出警告:连续二年不交会费或不积极参加活动者视为自动退会。
4.决定副秘书长、各专业主要功能负责人的聘任。
第十三条 常务理事会
1.本社团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由理事会选举产生:
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负责履行理事会第十八条第一、三、五、六、七、八、九项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2.常务理事会设会长一人。副会长若干人。
3.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由秘书长一人及秘书苦干人组成。理事会秘书处由秘书长主持并处理日常工作及组织实施计划和工作协调。
4.在换届时,由常务理事会提名推荐产生新一届主要领导 候选人名单(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并由理事会表决通过。
5.常务理事会须有2/3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6.常务理事会至少半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以采用通讯形式召开。第十四条本团体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需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十五条 本团体理事会(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4年。[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最长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 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2/3以上会员(或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干关批准后方可任职。第十六条 本团理事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开和主持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
情况:
(三)代表本团体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十七条 本团体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以及各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
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
决定: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十七条 本会设秘书处及技术培训咨询服务部、专家顾问组。
第四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十八条本团体经费来源
1.单位会员及个人会员缴纳的会费
2.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3.单位或个人捐赠。
4.政府部门资助
5.利息
6.其它合法收入
第十九条 本分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费,副会长::20000元 常务理事:10000元 理事:5000元一般会员:1000元
第二十条本分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作其他开支。
第二十一条 本分会的经费。任何单位、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五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二十二条 对本分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学习后报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二十三条 本分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后生效。
第六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财产处理
第二十四条本分会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的动议。
第二十五条本分会终止动议须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同意。
第二十六条 本分会经社团上级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终止。
第二十七条 本分会终止后经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在省卫生厅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章程经二零零九—月—日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二十九条广东省预防医学会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接受广东省卫生厅、省民政厅、省科协及省预防医学会领导及业务指导。
第三十条本章程解释权属本会常务理事会。
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针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治疗痛证新技术新进展培训班于2013年11月22日至24日在济南市举办, 来自山东省16个地市68个单位的200余名针灸界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仇冰玉,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调研员葛玉芝, 山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主任刘运, 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理事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医科主任刘德山, 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院长贾春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韩涛等应邀出席了会议。
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针灸专业委员会, 山东名中医、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贾红玲当选为第一届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这是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成立以来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
在专委会主任委员、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桂昌的主持下,参会领导和代表在参观了仙湖植物园引种区、科研区之后,针对“园林植物区划及专利花木的市场应用”“乡土植物的开发与应用”及“植物与生态景观规划的创新思路”三方面展开了讨论。与会人员认为我省园林植物应用存在科研不受重视、水平较低、人才流失严重;重大树,轻中小规格植物;大树进城导致大树原生地生态受到破坏;园林行业法规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重视乡土植物科学研究及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开展外来园林植物对生态群落影响的研究,优选适宜的外来植物这两个思路。建议由专委会牵头,加强保护新优园林植物专利权,引导乡土植物产业链开发,引导规范化、标准化的行业行为,开拓创新、提升科研水平,以引导园林植物科学应用,发挥园林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彭承宜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对专委会采取委员单位轮流承办会议的方式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专委会不仅是委员单位的交流平台,更要能解决行业共同关心的问题,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一条 为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下设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管理和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司法助理员负责。
基层人民法院从业务上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
第三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必须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以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为重点。
人民调解委员会应经常倾听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改进工作。
第四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得收费。
第二章 人民调解组织的设置和人员配备
第五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三百人以上的厂、矿、场要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自然村、居民区以及不足三百人的厂、矿、场要设立调解小组或配备调解员。
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可在已形成人口集居的工业区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管理属下工厂、企业的调解工作。
第六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由委员三至七人组成,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以设副主任。
调解小组由三人组成,设小组长一人。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人员及分工,要张榜公布。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除由村民委员会成员或者居民委员会成员兼任以外,由群众选举产生,每三年改选一次,可以连选连任。
多民族居住地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有少数民族的成员。
第七条 为人公正,联系群众,热心人民调解工作,并有一定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的成年公民,可以当选为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
第八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因年龄过大、兼职过多、工作调动或户口转移等情况,造成不能任职或不利于工作时,由原选举单位及时补选;有严重失职或者违法乱纪的,由原选举单位撤换。
自然科学联合基金实施细则
第一条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设立自然科学联合基金(以下简称联合基金)的框架协议》,为加强联合基金的有效实施和规范管理,结合本联合基金的特点,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联合基金旨在吸引和凝聚广东及全国优秀科学家,重点解决广东及珠三角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广东的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第三条联合基金由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广东省政府共同出资,双方出资比例原则上为3:7。
第四条联合基金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组成部分,按照专项基金进行管理,以资助重点项目为主。
项目依托单位应将资助项目纳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体系,主要参照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管理方式,认真执行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项目和经费管理办法。
第五条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广东省政府共同建立联合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成员由双方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管委会下设联合基金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管理办公室),管理办公室挂靠在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成员由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和广东省科技厅有关人员组成。
第七条广东省科技厅每年提出联合基金年度项目指南建议,由管理办公室协调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相关科学部进行审议,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管委会对项目指南进行审定,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
第八条联合基金面向全国。为促进广东省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鼓励申请者与广东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实力和研究条件的大学或研究单位开展合作研究。
第九条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项目承担者应保证具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承担本联合基金项目的研究。
项目申请者(或负责人)只能申请(或负责)本联合基金项目1项,并不能同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其他项目的申请和承担研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项目组主要成员参加申请(或参与承担)本联合基金项目最多不超过2项。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研究人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及本联合基金项目总数不超过3项。在研项目结题当年可以申请或参加申请本联合基金项目。
第十条联合基金项目申请材料按每年项目指南规定的具体要求,经项目依托单位审核后报管理办公室。根据申请项目领域分布情况,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科学部在全国范围选取专家进行通讯评议,每份项目申请的有效同行评议意见不得少于5份。
经同行评议后,申请项目按一定差额比例提交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评审组进行会议审议,要求申请者到会答辩。必要时,可根据申请项目的领域分布情况特邀部分评审专家或单独组建专家评审组。会议评审后,专家评审组写出综合评审意见并列出择优资助顺序。
通讯评议和会议评审专家中原则上应有熟悉广东实际发展情况的专家,部分特邀评审专家由广东省科技厅推荐。
第十一条管理办公室汇总项目评审结果,将建议资助项目和资助强度,报自然科学基金委务会审定;对非共识和战略研究等项目,必要时可进一步听取专家的意见,由管理办公室提出资助建议,报管委会主任审定。
第十二条资助项目批准结果由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广东省政府共同发文对外公布。管理办公室负责通知项目依托单位。资助项目由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科学部与管理办公室共同管理。
第十三条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批准通知要求,认真填写资助项目研究计划书,经项目依托单位审核后一式2份报管理办公室,经核准后,作为项目经费拨付、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依据。对合作研究项目,必须在原项目申请书及项目研究计划书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有关问题。
第十四条批准项目按照课题制管理方式,资助经费以项目为单元进行整体预算和决算,分年度安排拨款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广东省政府分摊的资助经费按照拨款计划由双方分别直拨至项目依托单位。
第十五条项目依托单位在收到项目研究经费后,按照研究计划书要求,须将应拨付的合作经费在30天内转拨至合作单位,不得重复提取转拨经费的管理费。
项目负责人须认真撰写项目年度进展报告或结题报告,经依托单位审核后一式2份报管理办公室,协调有关项目的中期检查或结题与验收工作。
第十六条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研究形成的论文、专著、专利以及其他形式的研究成果,均须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广东省政府自然科学联合基金资助”和项目批准号。
第十七条研究成果及其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按照科技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执行。
各方面积极促进研究成果在广东省的推广与应用。
第十八条联合基金项目实施跟踪管理,项目结题后3年内项目负责人须将项目成果的后续情况报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1-5-12 17:49:23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
粤府〔2011〕48号
━━━━━━━━━━━━━━━━━━━━━━━━━━━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对我省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全省食品安全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组织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全省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二、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组成人员
主 任:朱小丹(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副主任:雷于蓝(副省长)
佟 星(副省长)
林木声(副省长)
刘 昆(副省长)
姚志彬(省政协副主席、省卫生厅厅长)
委 员:李捍东(省政府副秘书长)
秦通海(省纪委常委、监察厅副厅长、省政府纠风办主任)
张庆宏(省委政法委综治办专职副主任)
杨 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局长)
杨建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
谢悦新(省农业厅厅长)
陈元胜(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副厅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
卢炳辉(省工商局局长)
郑伟仪(省海洋渔业局局长)
赖天生(省质监局局长)
张 军(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粮食局局长)
李小鲁(省教育厅巡视员)
刘 炜(省科技厅副厅长)
郑 东(省公安厅副厅长)
欧 斌(省财政厅副厅长)
周 全(省环境保护厅党组成员、环境监察局局长)
朱泽南(省外经贸厅副厅长)
黄 飞(省卫生厅副厅长)
陈春生(省法制办副主任)
赵 民(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
黄伟明(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
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省卫生厅),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李捍东同志兼任。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省预拌混凝土行业协会预拌砂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1年12月7日下午在惠州市博罗凯泉高尔夫渡假酒店召开,这是我省预拌砂浆行业的一件大事。广州石井力展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市盈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长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市乾山混凝土有限公司、广州市三骏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建材行业协会砂浆分会、深圳市鸿生建材有限公司、深圳市伟沦建材有限公司、梅州市锦发有限公司、深圳圳驰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大学、广州基业长青化工有限公司、南方路机、东风广州汽车贸易公司等广东省内从事预拌砂浆生产、输送、配套服务及设备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校负责人或代表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广东省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袁庆华主任、原广州市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主任宋府生先生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本次会议通过了专委会《工作准则》,选举专委会领导成员,组建了秘书处,聘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名誉主任及专家组成员。
广东省预拌砂浆专业委员会是省混凝土行业协会成立的第一个专业委员会,专委会在省混凝土协会的领导下开展砂浆行业的活动,以维护行业利益、反映会员的诉求、加强行业的交流、提高行业的活力、扩大行业的影响、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立足点,优先为会员单位服务,积极为全省预拌砂浆行业服务,努力为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把专委会办成真正的企业之家。
尊敬的各位常务委员/委员/青年委员: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牙周专委会的职责与工作计划,专委会拟于3月25日至2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重度牙周炎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会议”及“2016年牙周病学学术研讨会”,具体安排如下。
会议日程:
1. 2016年3月25日 重度牙周炎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会议
内容:讨论重度牙周炎诊治过程中具体问题,并达成中国专家共识
参加人员:专委会常务委员 秘书
2. 2016年3月26日 2016年牙周病学学术研讨会(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
内容:①国外学者讲座;②国内学者讲座;③国内学者大会/壁报交流
参加人员: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投稿学者
参会要求:
专委会常务委员需参加上述两个会议,专委会委员及青年委员需参加26日的.“牙周病学学术研讨会”。有特殊情况需请假者,请于2016年2月20日前发送邮件至专委会秘书(谢玉峰或刘大力)。
参会者将获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08-05-082)。
会议征稿:
1.征稿对象: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青年委员所在单位。
2.征稿要求:牙(种植体)周病学基础研究或临床应用研究,且尚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稿件内容包括,中英文题目、作者、单位和中文摘要(600字以内),英文摘要(300单词以内),中英文摘要均包含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方面。
3.投稿需打印稿1份,电子版1份(E-mail投送),来稿请寄: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30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 李厚轩 主任 收,邮编:210008 Email:lihouxuan3435_0@163.com,联系人:李厚轩 电话:18795863036
4.稿件将由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统一审稿,并确定是否作为大会交流或大会壁报展示。
5.投稿截止日期:2016年2月20日(以邮戳为准)。
会务事项:
1.会议注册(牙周病学学术研讨会):
1)提前注册 银行汇款 会务费 1000元/人(研究生 500元/人),截止至2016年3月15日
汇款单位:中华口腔医学会
银行账号:007609014459190
开户行:工行紫竹院支行
汇款用途:姓名(牙周南京)
注:请于会议报道现场领取发票:使用公务卡者,请务必提前注册,现场不接受公务卡付款;注册完毕请短信或微信告知专委会秘书
2)现场注册 会务费 1200元/人(研究生 600元/人)
现场注册时间:3月24日 11:00-18:00;3月25日 7:30-18:00;3月26日 7:30-8:30
现场注册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307号,钟山宾馆一楼大堂(江苏省会议中心)
现场注册负责人:陈斌 联系电话:15905150878
2.会议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307号,钟山宾馆(江苏省会议中心),电话:025-84818888
①公交:5、9、25、29、51、65、9、游1、游2 解放路站;52、91 黄埔路站。
②火车站:地铁1号线(南京站-新街口站)-转地铁2号线(新街口站-西安门<军区总医院>站下)-步行往东200米。
③机场:a. 地铁S1号线(南京禄口机场站-南京南站)-转地铁1号线(南京南站-新街口站)-转地铁2号线(新街口站-西安门<军区总医院>站下)-步行往东200米;b. 地铁S1号线(南京禄口机场站-南京南站)-转地铁3号线(南京南站-大行宫站)-转地铁2号线(大行宫站-西安门<军区总医院>站下)-步行往东200米。
主任委员:孙莹璞 候任主任委员:黄国宁
副主任委员:孙海翔 范立青 冯云 沈
浣 常务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范立青 冯
云 黄国宁 黄学锋 刘
平卢文红 全
松 沈
浣 师娟子 孙海翔 孙莹璞 王秀霞 伍琼芳 张松英 张云山 周灿权 周从容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曾
勇 邓成艳 段金良 范立青 冯
云 高
颖 郝翠芳 郝桂敏 胡
蓉 黄国宁 黄学锋 康跃凡 腊晓琳 李艳萍 刘
平刘睿智 卢美松 卢文红 马金龙 马学工 马艳萍 冒韵东 全
松 沈
浣 师娟子 孙海翔 孙晓溪 孙莹璞 覃爱平唐运革 滕晓明 王
磊 王蔼明 王丽岩 王树玉 王晓红 王秀霞 魏兆莲 伍琼芳 武学清 徐
雯 徐
阳 杨业洲 姚元庆 张
玉 张宝鹏 张松英 张学红 张云山 钟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20800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09571主任:徐华东
副主任:张参平王旭光 于向阳 肖金明
委员:顾倚龙 于维兰 陶祥英 吕灿华 赵历男 马琳 黄克云 韩文学 陈广平韩国俊 宋焱
秘书长:张参平(兼)
青岛仲裁委员会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18号福泰广场B座9层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768508 主任:袁光辉
副主任:王恒东 冯守成 高益民
委员:于宜法 王丽艳 王勇 王春芳 甘行茂 江敦斌 张军 李
/ 11
焕亭 吴衡 赵先星 郭永军
秘书长:袁光辉
淄博仲裁委员会
地址:淄博市张店区人民东路6号
邮编:255040
电话:0533-216338主任:李灿玉
副主任:霍自国 张敏 张元利 徐俊国
委 员:吴耕 国先彧 陈维刚 卜德兰 王树银 徐和平刘波 张景民 马龙 傅国普 崔冠军
秘书长:徐俊国(兼)
办公室主任:徐俊国(兼)
办公室副主任:张景民 马龙 傅国普
顾 问:江平赵承璧 高存山
枣庄仲裁委员会
地址:枣庄市新城财政大厦201室
/ 11
邮编:277800
电话:0632-3352110
主任:霍高原
副主任:王其勇 项云泰 梁克国 张成铎
委员:丁志红 杨列兵 王占军 张壮田 张守信 张厚杭 姜山 王华勤 李冬梅 褚衍民 高来喜
秘书长:王其勇(兼)
调研员:殷宪均
副秘书长:寻文君 罗贤河
东营仲裁委员会
地址:东营市府前大街67号万达大厦九楼
邮编:257091
电话:0546-8339223
主任:刘美华
副主任:赵永刚 李竹辉 郑少锋 裴秀峰
委员:王建明 耿丽霞 孙继承 常淮诚 张俊国 马英华 王新立 徐皑华 徐小林 马清彪
秘书长:裴秀峰
/ 11
副秘书长:张俊国 马英华
办公室主任:裴秀峰(兼)
烟台仲裁委员会
地址:烟台市芝罘区通世路1号
邮编:264000
电话:0535-6699277
主任:宋卫宁
副主任:于向明 王瑷坡 房绍坤 韩长安
委员:张明玉 姜仁奎 王鹏胜 宋毅 孙丽芸王悦宏 孙忠杰 郝宏 王建平
秘书长:王瑷坡(兼)
潍坊仲裁委员会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鸢飞路688号
邮编:261041
电话:0536-8251234
/ 11
张跃华 于徐东
主任:胡岗
副主任:韩国庆 张宝胜 尹凤来 王相金
委员:王志刚 张振木 单连功 赵坚 万新 李玉伟 张树彬 张启云 赵潭溪 丁子信 马东宁
秘书长:王相金(兼)
济宁仲裁委员会
地址:济宁市建设北路147-1号
邮编:272005
电话:0537-207693主任:崔洪刚
副主任:仲伟金 陆亚东 吕文柱
委员:赵广方 马光辉 江心田 张为俊辉 曲洪德 刘敦平刘振光 焉立迎
秘书长:陆亚东(兼)
副秘书长:刘敦平(兼)
泰安仲裁委员会
/ 11
韩梅 刘世奎张作
地址:泰安市直机关青年路办公区
邮编:271000
电话:0538-8262298
主任:李琥
副主任:孙运飞 皇甫炳胜 亓宗宝 刘传国
委员:杨传文 吕桂平韩绪国 赵东润 石建民 李胜 王仲修 马兆龙 马 琳 赵发栋
秘书长:刘传国(兼)
办公室主任:刘传国(兼)
办公室副主任:赵发栋(兼)
威海仲裁委员会
地址:威海市文化中路59号文昌大厦8楼
邮编:264200
电话:0631-5800322 主任:梁良
副主任:杨占述 丛培祥 刘建
委员:张宗军 邹智良 袁文丽 于胜涛 李文高 张建强 吴力
/ 11
刚 黄强 滕世斌 曲吉光 汪全胜
秘书长:周永艳
日照仲裁委员会
地址:日照市北京路188号日照大厦7楼
邮编:276826
电话:0633-8816166
主任:解世增
副主任:张成全 朱纪友 王洪国
委员:杜克成 周忠君 张守凤 杨洪亮 杨成波 汲长虹 袁兆春
办公室主任:侯佃晓
办公室副主任:董向平、张玉宝
纪检组长:王郡宏
莱芜仲裁委员会
地址:莱芜市莱城区龙潭东大街1号
邮编:271100
电话:0634-8891799
/ 11
主任:范真
副主任:董立志 刁建国 王中山 秦军
委员:程勤芳 孟昭龙 刘进亮 吕恕良 周美明 张兆传 赵建华 李德林 李玉祥 刘健
秘书长:秦军(兼)
副秘书长:赵建华(兼)李德林(兼)
办公室主任:秦军(兼)
办公室调研员:赵建华(兼)
办公室副主任:李德林(兼)
临沂仲裁委员会
地址:临沂市北城新区三和二街市人防办大楼三楼
邮编:276000
电话:0539-8729605
主任:左沛廷
副主任:陈霖 李宗涛 路宝莹 李永国
委员:谷恒广 刘沂成 主如彬 朱士泉 李洪亮 王安春 厉建仁 李峰 李长存 李培苍 郑胜元
秘书长:李永国(兼)
/ 11
德州仲裁委员会
地址:德州市东风东路1566号新城综合楼B区5层
邮编:253000
电话:0534-2687263
主任:徐春福
副主任:刘文元
委员:张德生 邵自升 刘长青 周天峰 马绍省 牛洪春 陶志春 蔺新河 郭仁军 刘波 张懿 张成民 高振强
办公室主任:刘文元(兼)
办公室主任助理:张成民(兼)高振强(兼)
聊城仲裁委员会
地址:聊城市昌润南路8号市政府综合楼3号楼12楼
邮编:252000
电话:0635-6955000
主任:李吉增
副主任:叶晓旻 范高潮 李丙刚 张玉录
/ 11
委员:张文峰 蒋玉尚 张春华 刘立水 李新英 王广升 李秋涛 李海平刘继军 甄廷华 孔繁军
办公室主任:张玉录(兼)
滨州仲裁委员会
地址:滨州市黄河五路385号
邮编:256603
电话:0543-3162655
主任:张兆宏
副主任:及建冰 崔明月 赵永金 刘金华
委员:王秀夫 王建泉 邵立勇 李庆胜 耿同庆 刘来河 马兴盛 王殿章 周红 周新国 袁金平
秘书长:刘金华(兼)
办公室主任:董建平
办公室副主任:金勇 郑滨占
办公室副调研员:刘金华(兼)
菏泽仲裁委员会
/ 11
地址:菏泽市中华路1009号
邮编:274000
电话:0530-5310071
主任:张存金
副主任:樊护华 梁志成 王振华 马志伟
委员:于松巍 鹿令聘 李瑞峰 任晓红 徐平佩 王念哲 宋桂平
办公室主任:张铁柏
/ 11
2016年5月13日上午,中共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党支部成立大会在学会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学会会长庄志雄主持,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孙景明副局长、市社会组织总会陈炳昌副秘书长、市社会组织党委专职组织员刘辉同志、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廖晓东同志以及深圳市预防医学会下属27个专业委员会秘书等3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由党支部筹备组负责人、深圳市预防医学会秘书长刘学宁同志向与会人员汇报了支部筹备情况,深圳市社会组织党委刘辉同志宣读了中共深圳市社会组织委员会《关于成立中共深圳市预防医学会支部委员会的批复》。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党员代表林晓阳同志发言。
学会党支部当选书记刘学宁同志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学会党支部对内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认真贯彻和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外要积极挖掘和吸纳学会中的优秀同志加入党组织,组建一支高素质、高觉悟的党员队伍,做合格支部书记,建设优秀党支部。
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孙景明副局长在会上致辞,首先孙局长高度肯定了学会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学会能够在明年的社会组织等级评审中,能够由4A级升级为5A级,最后孙局长表示希望学会党支部按照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的指示,切实开展“两学一做”等系统性学习教育工作,确保学会党支部良好发展。
中共深圳市社会组织市社会组织党委专职组织员刘辉同志在会上致辞,对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党支部筹备和成立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在习总书记提出要“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背景下,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党支部的成立是深圳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丰硕成果,本次党支部成立大会是一场“高规格、盛大且隆重”的会议。他勉励学会支部要建设成为深圳市“优秀社会组织党支部”,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及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建设“两个100年”和”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做出贡献。
医学伦理委员会
主 任:李和平(院长)副主任:刘晓清(副院长)
委 员:平峰 马振国 靳宏梅 吴风姣
李 敏 闫志刚 董国梅 万文晔
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平峰(兼)
制度及职责:
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是一独立的群众组织,以规范医务科技行为,保护受试者、研究者及应用者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制意识和医德观念为主要任务。
二、医学伦理委员会以《纽伦堡法典》、《赫尔辛基宣言》、医学国际组织理事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文献为指导原则,并受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及道德规范的约束。
三、医学伦理委员会成员由10人组成: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委员8人。
四、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一)审核涉及人体的药品临床试验、医疗新技术、新仪器设备、器官移植、医疗辅助生育、安乐死、克隆技术与基因工程以及其他涉及医务科技行为的项目,是否符合医学伦理道德要求。
(二)审核临床科研、教学医疗或其成果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
(三)定期审查和监视上述项目的医务科技行为,审查上述情况条件下所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
(四)通知没有预见的安全问题,并监督缺陷的整改。
(五)进行有关医德国际原则、政策法规、道德规范的咨询,组织专题培训班或研讨会。
五、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应是独立的,不受任何参与试验的申办者、研究者的影响。医伦会和知情同意书是保障受试者的主要措施。
六、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和审批工作程序
(一)首先,申请者向医伦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必要的资料:申请报告;主管部门的有关的批件;技术质量检查或药品检查报告;临床前和临床有关资料,知情同意书样本,试验研究/治疗方案等。
(二)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请后定期召开会议,审阅讨论。每次会议参会人数不应少于总人数的2/3。对申报方案的审查意见应在讨论后,以投票方式做出决定。必要时,可邀请非委员专家出席会议,但非委员专家不参加投票。
(三)审议后,主任委员签发书面意见,并附上出席会议人员的名单、其专业情况及签名。
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意见可以是:
1、同意。
2、作必要修改后同意。
3、不同意。
4、终止或暂停先前批准的试验。
七、医学伦理委员会对临床试验方案的审查,主要是看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等伦理道德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研究人员的资历、能力,人员配备及设备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二)试验/治疗方案是否适当。受试对象的选择是否合理,并且使受试者在试验中可能获得的治疗利益大于承受的风险。方案中应事先确定在什么条件下必须终止试验,以保护受试者不受严重损害。试验设计前应充分掌握情报资料;了解药物、技术、仪器、设备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力求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三)受试者入选的方法和向受试者或其家属或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料是否完整、易懂,获取知情同意书的方法是否适当。
(四)受试者因参加临床试验而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死亡时如何给以治疗或补偿以及相应的保险措施。
(五)临床试验的最后结果要对病人有利。试验全过程,自始至终要充分考虑受试者获得的利益应大于承受的风险。
(六)对试验方案提出的修正意见是否可接受。
(七)审查受试者所承受风险的程度。
八、任何受试者在参加试验前必须获得知情同意书,经仔细阅读、充分考虑后做出自愿参加试验的决定,并签署姓名和日期。
九、医论会所有会议及其决议均应书面纪录。记录保存及申报审核资料应保存到试验结束后5年。
在过去的2009年,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开展学术交流为主线,以提高全省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己任,在学会的组织建设、学术交流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对学会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为了活跃我省口腔学术气氛,促进我省口腔医学对外学术交流,全年学会邀请了来自国内外著名口腔医学专家教授前来讲学,共举办了14次专题学术讲座,内容新颖,学术性和应用性强,既加强了对外交流,又促进了各学科的发展。1、4月20日邀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儿科诊所Raymond Wang博士作“美国儿童口腔牙科的现状”和“树脂充填材料的临床应用”专题报告; 2、5月12日邀请阿姆斯特丹大学牙科研究中心主任Wim Crielaard教授作“口腔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微生物菌群动态相互作用”(Dynamic Microbial Community Interactions in Oral Health and Disease)专题报告; 3、5月19日邀请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牙科学院Georg-H.Nentwig博士和Paul Weigl博士作“平台转移种植体设计理念”和“短种植体与扩大种植适应症和保存牙槽嵴顶骨质”专题报告; 4、6月4日邀请德国Holger Dennhardt博士作“成功根管治疗秘诀”“Mtwo镍钛根管预备及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技术”专题报告; 5、7月9日邀请香港大学名誉教授原牙学院院长韦汉贤教授作“牙体牙髓病治疗的行为管理”专题报告; 6、9月4日邀请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牙学院院长Junji Tagami教授作“直接美容修复的新材料”(Direct aesthetic Restoration with innovative materials)专题报告; 7、9月11日邀请美国James Gutmann教授作“牙髓治疗的复杂性及临床意义”专题报告并就ProTaper Universal治疗锉、再治疗锉进行操作培训及疑难问题现场解答; 8、10月23日邀请新加坡牙科学会主席黄敬文医师作“牙科全瓷修复”专题报告; 9、11月10日邀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组织工程研究实验室主任戴建武博士作“生物材料与创伤修复”专题报告; 10、11月20日邀请香港大学牙医学院副院长金力坚教授作“An update on clinical periodontology”和“ Periodontal care as the foundation of general dental practice”专题报告; 11、11月27日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王大源教授作“植牙手术及修复的美学考虑”专题报告; 12、11月28日邀请德国Bernhard Giesenhagen教授作“环状骨移植一次性垂直骨增量技术”专题报告; 13、11月29日邀请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Peter Moy教授作“all-on-4及Nobel guide的应用”专题报告; 14、2010年1月7日邀请美国太平洋大学牙学院院长Fatrick J.Ferrillo 教授作“全球牙科教授面临的挑战”专题报告。
二、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
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组织本专业领域的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加强与本专业领域同行的联系。
1、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第三次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技术研讨会、第二届IADR泛亚太联盟会议第一届IADR亚太地区暨中国分部第十届科技年会等学术会议,委员们在会上作大会发言,得到全国同行专家的好评。2009年4月,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广东省第一届根管治疗技术竞赛”,历时近3个月,得到省内广大同行的支持和响应;2009年8月,举办华南地区口腔专家蔡司显微牙髓治疗操作培训班;2009年11月,举办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牙体牙髓疑难病例显微治疗临床新进展》研修班,为广东省牙体牙髓病学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在省内组稿参加2009上海第19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会议暨第8次中国口腔颌面外科会议、2009天津国际暨第十届全国头颈肿瘤大会、第二届中国微创外科研讨会、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等,展示了我省口腔颌面外科的实力和风采。2009年11月,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在珠海召开第五次广东省口腔颌面外科学术年会,收稿近300篇,到会近200人,学术气氛浓厚,得到了广大同行一致好评。
3、口腔修复学专委会委员积极参加第十四届华南国际口腔器械展技术研讨会、第二届IADR泛亚太联盟会议第一届IADR亚太地区暨中国分部第十届科技年会等学术会议、第六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会议等学术会议,在与国际国内同行的学术交流中,有力地扩大了我省口腔修复学专委会的影响。
4、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积极组织参加第五届世界方丝弓技术研讨会、全国第九届口腔正畸学术会议等学术会议,精彩的报告得到参会的广大同行的一致好评。2009年初,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广东地区正畸医师参加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专科会员及世界正畸联盟(WFO)会员的申请,共109人成功完成了WFO会员的申请,会员人数列全国第二。2009年2月,在珠海举办第二届全国临床高效矫治论坛,来自美国的Dr.Anoop Sondhi以及国内70多位临床专家就“高效正畸”主题分享宝贵的临床实践与体会,会场学术气氛热烈。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受邀在国内各地讲学,得到广大同行的一致好评,使广东省口腔正畸的学术水平得到了认可和推崇!
5、口腔种植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组织参加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会议,多位委员在大会上发言,受到大会组委会的好评,扩大了广东省口腔种植学界在全国的影响力。2009年11月,召开第一次广东省口腔种植学学术年会,经过半年的会议筹办,论文征集,会务安排等,学术年会取得圆满成功,大会共收到论文136篇,参会代表250多人,大会发言27人,为广大同行和青年才俊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6、预防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在今年“9∙20爱牙日”期间,积极开展工作,撰写科普文章,出版《爱牙日专集》,派发到全省各地的口腔医院及医院口腔科,促进了各地在“爱牙日”期间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受到了欢迎,配合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组织各口腔医院和医院口腔科开展免费的口腔检查活动,提高人群中的口腔健康意识,促进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
7、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共举办省内牙周学习班三次,培养我省口腔医师进行牙周规范化专业治疗500余人次。2009年6月,成功举办第二期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培训班,学员达130人,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亲自授课,精彩纷呈;2009年12月,成功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牙周规范化治疗》学习班,对来自全省100余人牙周病学专业医师以及普科口腔医师进一步讲授牙周病学专业知识,受到广大同行的欢迎,同期召开广东省第一届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委员们对今后专委会的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8、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在全体委员及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广东省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进展顺利。2009年,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病学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广州医学院口腔系首届口腔医学本科生顺利毕业,南方医科大学首届口腔医学本科生进入口腔专业毕业实习,全省口腔医学教育形势喜人。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我省我省六家口腔医学院系共同参与和撰写《广东省口腔医学教育现状研究》一文,已在《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上发表,共同探讨广东省口腔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举办第一次民营口腔学术大会
2009年2月24~25日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一次民营口腔学术大会,来自全省民营口腔医疗界的代表及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兄弟省的民营口腔医生近500人参加会议,会议论文83篇,大会发言20篇,在口腔正畸、种植修复方面出现一批较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成果,显示一部分民营口腔医疗机构正向特色专科和高端服务发展的趋势。大会邀请五位国内外著名专家进行了学术讲演,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在这次民营口腔医学大会的召开,对推动口腔医疗的规范发展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承办广东省“„微笑中国‟全国口腔健康教育项目”
为提高广东省居民口腔健康整体水平,学会承办广东省“„微笑中国‟全国口腔健康教育项目”,旨在动员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力量,利用2009~2011两年时间,围绕幼儿园儿童、小学生、妊娠期妇女、中老年人四类重点人群,开展以“阳光宝贝”、“微笑少年”、“健康夕阳红”、“孕妇学校”为主题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2009年8月28日,学会举行广东省“„微笑中国‟全国口腔健康教育项目”启动仪式暨“关注牙本质敏感”首届口腔医师演讲大赛广州赛区预赛,提高了大众对牙本质敏感问题的认识。
五、积极开展调研,深入了解我省民营口腔发展现状 为了促进广东省民营口腔的发展,学会积极开展调研,继2008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兼民营工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会长黄洪章、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副秘书长兼民营工作委员会主任欧尧等,对珠三角地区民营口腔医疗服务状况进行调研后,2009年6月黄洪章会长、欧尧副秘书长等继续走访粤西地区,深入了解县镇一级口腔科、口腔院校和不同层次不同管理模式的民营口腔诊所的口腔医疗服务状况。
六、成功举办第一期牙种植培训班
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民营口腔工作委员会主办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一期牙种植培训班,受到民营口腔医师的欢迎和好评。种植班学员完成基础理论学习70学时,模拟训练20学时,相关学习12学时,并参加手术观摩或临床治疗助手,初步掌握常见牙种植技术。
七、大力协作华南国际口腔医疗器材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的举办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广东省科技厅主办的华南国际口腔医疗器材展览会暨技术研讨会。从2009年第十四届华南国际口腔展起,广东省口腔医学会作为协作单位与华南展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学会的主要领导被华南国际口腔展组委会聘为学术顾问,协助展会组织学术交流专场和专业会议,审核参加学术交流和专业会议的选题和内容。
八、积极开展“9∙20爱牙日”义诊活动
学会与高露洁公司合作开展“百家医院爱牙日咨询和义诊联合活动”,为患者免费进行针对性的口腔知识宣教、口腔检查,赠送牙膏及口腔保健宣传资料,给市民带去更多牙防信息。
九、做好届满专业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工作
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和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分别于2009年7月9日、2009年11月6日和2010年1月17日举行换届选举,严格参照学会章程,以专委会提名和单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民主选举产生第二届牙体牙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和第二届口腔正畸学专业委员会。
十、筹备成立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口腔健康越来越关注,全科口腔医学的重要性更加明显。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全科口腔医学界的学术交流,提高全科口腔医学专业水平,促进我省全科口腔医学的发展,学会积极筹备成立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
十一、积极协助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委会的换届改选工作 认真做好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换届中我省委员的推荐工作和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一届口腔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我省委员的推荐工作。
十二、认真做好学会网站建设和网页宣传
为在更大程度上展示学会形象和实力,给学会会员提供更广泛的学术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团体与组织加入学会,2009年学会积极筹备网站改版和升级工作。
十三、认真落实学会各项日常工作,坚持民主议事制度 本年度召开三次会长办公会议,讨论学会的重大事项。学会日常管理工作和各项财政收支合理规范。学会办公室向民政厅提交了年度检查报告和财务报告,顺利通过 2008年社会团体的年检。
回顾2009年学会的工作,学会的学术交流已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学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展望2010年,学会将继续坚持学会宗旨,工作重点是:
1、进一步促进各学科的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我省口腔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水平;
2、积极申报和举办继续教育班及各专业学科的培训项目;
3、继续完成我省欠发达地区民营口腔调研和技术规范化指导,协助欠发达地区开展口腔专业交流和技术培训;
4、做好届满专业委员会的换届改选工作;
5、做好集体会员登记,依托各专业委员会做好个人会员登记;
6、加强学会网站建设、网页宣传;
7、启动2011年“广东省口腔医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筹备工作;
8、启动2011年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