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中心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为中心(共8篇)

学为中心 篇1

作者:沈雅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0-24 8:06:35

——读《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有感

——沈雅飞

痛苦困惑的一年

去年我经历了教学生涯中很痛苦的一年:8个班每周16课时的工作量。每天除了忙碌地备课上课,下午课上完回到办公室,四五个班的作业本已经竞相候在我的办公桌上。本着日事日清的理念,等我清掉当天的作业本,也往往成了全校最后几个离校的老师了。我把每天的这份工作戏称为愚公移山。

因为无法忍受长期高负荷的作业批改量。更是发现了由于课堂作业时间的无法保证,而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中存在的隐患。我也为此作了差不多一年的努力。我制订的学期教学目标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重点是要做到作业的当堂做、当堂改、当堂清。可是一个学期下来,几乎没有几堂课能真正做到作业的当堂清、当堂改。有时候甚至连作业都交不起来。无论我如何充分备课,课堂上如何争分夺妙,想要挤出5-10分钟来让孩子们完成作业及批改,总是那么地拮据。这个问题也着实困惑了我一年。

邂逅先学后教

暑假,在同事的推荐下,我拜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蔡林森校长苦难的经历,高昂的斗志,让我泪流不止。而他的“先学后教”却让我恍惚大悟、茅塞顿开。原来我的低效课堂症结就在于:我始终没有走出“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也就是教学的中心问题,教学究竟以谁为中心,“师为中心”还是“生为中心”。

蔡林森校长倡导的“先学后教”,就是在“生为中心”、“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先学后教的核心观念在于:一是学生在课堂上要紧张地学习;二是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教。一开始当眼睛触碰到“紧张地学习”这几个字的时候,心里还有一些疑惑甚至是怀疑。当前我们正大力提倡要给学生减负,要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要让课堂充满欢乐。怎么能是紧张地学习呢?

但通过深入地看书和理解,蔡校长所说的让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地学习,这种紧张其实就是一种高效学习。让学生能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是每一位学生。蔡校长的“先学后教”,是把课堂的主动权和学习权交还给了学生,并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都有了学习的责任感,都能像竞赛那样地看书、练习、更正、讨论,最后又像竞争那样地当堂完成作业,学习效率当然特别地高。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能够当堂准确地检测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便于老师下课后及时批发作业,准确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更正,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达到日日清、堂堂清。如果不能当堂达标,学习任务还要拖到课外去完成,学习效果就必然大打折扣。在“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因为没有学生先学中暴露显现出的问题,也就不可能有教师非常有针对性地教学。课堂上如果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

反观自己的教学课堂,虽然我也一直在努力践行着生为中心的教学,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践行的所谓的生为中心的教学,也极有可能是表面的浅层的不深刻的。备课更多在备教学技术层面的东西,而不是备学生这个中心,备让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学得更好。课堂上尽管也会精彩分层,但总是有那么一小部分孩子不在状态。茶馆喝茶听大书者大有人在。学生没有紧张高效地学习,教师也无从针对性地教学,何谈高效课堂呢!

关键是,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学生本身不想参与,而是我们老师剥夺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与热情,教师要么一言堂,要么低效互动。学生只能一味地做个听众,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更没有多向互动。自然没有了参与的机会和热情。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知识的内化都是在互动学习中获得的。没有互动的学习,学到的知识也是死的。就算孩子暂时记住了,但时间一长必定会遗忘。因为这些知识还没有内化成它自己的东西。更可怕的是,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成长的孩子,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所以,一言以蔽之,教学以谁为中心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难怪乎课堂面貌始终难以改观了!

再悟素质教育

冯卫东写的案例中说到教师一言堂、课堂话语霸权的情况,如果从“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角度来审视,那就是在剥夺学生课堂学习的权力。而老师在课堂 2

上对学生的问题置之不理或随便应付,甚至等于是在犯罪。

老师们都说,我们的学生很忙。忙着完成作业,忙着参加这个那个社团。老师们也经常抱怨,一些孩子连完成作业的时间都没有,又怎么有时间参加社团呢?其实现在想来,如果孩子们能在课堂40分钟就完成好学习任务,那么他们的课外生活就应该是既丰富又轻松的。他们就完全可以去参加这个那个社团,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那么学校的素质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然而反过来讲,我们老师不能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甚至拖堂,课内损失课外补,课外又布置大量的作业,不仅增加了孩子课业负担,也挤占了他们的课外活动时间。这就是在摧残孩子的身心,在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那罪过就大了!

追求轻负高质

几年前开始,教育界就在推评“轻负高质”教师。我觉得所有教师类的荣誉中,这个荣誉是最实在也最有份量的。这不仅是我一直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我觉得也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一种教育理想和追求。而实现轻负高质,“先学后教”不失为一种终南捷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应该有它的适应性。作为小学科学,应该与自身学科特点及教育实践结合,创生出一种切合学生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学为中心 篇2

新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 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 那么这次教育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是什么?一是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二是“建构主义理论”。根据这两大理论, 我们对传统的教育是什么和课堂教学改革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 我们来看一张学校美景图, 这是我校最经典的图片, 点击量有几十万次, 而且每一届毕业的学生都喜欢用它作为背景,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呢, 因为它很美, 美在桃红柳绿, 生动活泼。由此我们想到了我们的教育是什么, 教育就是让姚明成为姚明, 让孙杨成为孙杨, 让桃树桃花绕绕, 让柳树柳絮飘飘, 学生要多元评价。

再请大家看两节公开课图片, 一节是宁波市的, 一节是我校2007年的数学公开课, 听课教师的关注对象不一, 有的在看任课教师, 有的在看手中的资料, 有的不知在看什么。教师就在学生身边, 但没有一位教师在观察课堂里的“学生”。

于是我们的传统课堂模式:学生在“听中思考”“听中接受”, 但也有“似听非听”。于是老师教得辛苦, 学生听得也辛苦。

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学生是天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 所以课堂教学要让“教学”走向“学教”, 让“教室”变为“学室”, 让学生在问学中增长学问, 让学校成为学习者的乐园。于是我们认为课革的方向应该是“从以教为主———先学后教, 以学为主”的转变。那么课堂教学改革有没有模式呢?

二、“三环六学”模式搞课改

学教方式改革怎么改?有没有模式, 我们借鉴了昆铜中学的教学模式, 进行自己的实践探索, 我们欣喜地看到, 我们的学生变了, 我们的课堂变了。我有一组学生上课照片, 看我们的学生讨论多热烈, 实验多积极啊, 他们天生是会自己学习的———让学生做。学生说得可能没有老师好, 但他很像老师———让学生说。在和一些年轻老师交流的时候, 我明显感到老师对新教法的向往。

我们姑且把自己的模式叫做“三环六学”模式吧。三环是指“以案导学———学生导学稿, 小组合作———先学后教, 过程评价———自主课堂”。导学稿是关键, 没有导学稿, 学生不会自学, 导学稿就像拐杖。

六学就是“预学—自学—组学—展学—研学—固学”。预学就是告诉学生学习的内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明确学习目标, 导学稿下发。第二天老师批改。当然, 导学稿也可以当堂发, 当堂学。自学就是学生自主阅读或借助其他手段, 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 解决学案中的基础问题, 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组学就是小组内交流自学的学习成果, 探讨组员中的学习困难和问题, 提出小组共性的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能力, 我听了两节社会课, 我们的学生在组学时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然后在展学时请其他小组解决。其中701班的学生提出的西亚、中东、波斯湾怎么区分, 这个问题难倒了赵老师, 也难倒了所有的听课老师, 最后赵老师只好宣布, 这个问题我也不会, 等我查了资料再告诉大家。展学就是展示学生个体和小组学习的成果, 互相质疑和探究,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研学就是师生集体研讨各组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或交流个性化学习成果和创新性思维, 提炼学习方法和策略, 分享学习成果, 提升思维。这个问题在我们同样701班的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中东的邮轮为什么有的要舍近求远绕道南非到欧洲?学生的回答就有创意, 他说一是邮轮大, 运河容不下, 二是可能南非矿产资源丰富, 顺道带点矿产, 多有创意的回答啊。固学就是及时巩固, 当堂检测, 及时反馈,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我们有了这样的模式, 但是还很不成熟, 如小组长的培训、学生上讲台大胆地讲解、评价分数的统一、导学稿的设计等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 幸好我们已经走在路上了。

三、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改革中一定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 甚至有反对的声音, 这是很正常的, 表现在:

1.是很多老师在担心课改能持续坚持吗?关键是什么?我认为关键是校长—教师—团队。校长是否信念坚定是关键, 教师是否乐意奉献进取是关键, 团队是否和谐是关键, 有时候不和谐的团队会毁了一个单位、一个团队。

2.要理性看待前进中的回退和调整。我们看到公开课之后老师重新把座位调整了。所以要理性看待前进中的回退和调整, 这不是课改方向错了, “战略”方向并没有错, 这是战术的调整, 以后可能传统的公开课会更多。我把传统的公开课比作“国有企业”, 我把今天的公开课比作“乡镇企业”, 它的潜力一定会更大。

学为中心,重视探究 篇3

【关键词】学为主心 高中英语 生态课堂

“学为中心,重视探究”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需要高中英语教师转变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对生本教育理念进行全面的贯彻和落实,这样才能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积极转变,构建起生态化的英语教学课堂,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知识应用意识,实现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高中英语课堂上“生态失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师生关系的失衡。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处于统治性的地位,学生作为英语课堂上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却只能处于从属性的地位,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均等的,师生关系式失衡的,学生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常常缺失话语权,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有的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教学权威,甚至一味“打压”学生、限制学生,从而削弱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意识,师生关系也日趋失衡。

2.教学输入与输出的失衡。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只有实现教学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有的英语教师为了扩大课堂教学容量,习惯于采取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比较少,教师教的知识学生未必能够消化和吸收,没有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有效衔接,所以容易造成教学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失衡,最终导致高分低能、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不正常的英语教学现象。

3.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失衡。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育的内在功能就是育才,但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与评价机制,主要是面向高考而言的,纸面闭卷考试也就成了考核学生英语学习成果的唯一手段,但是这显然无法对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口语能力等语言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与评价,有时甚至会误导学生的英语学习方向,从而造成了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失衡。

二、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策略

1.树立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课堂。针对高中英语课堂上师生关系的紧张与不和谐等情况,高中英语教师需要树立生本教育理念,科学转变自身教育角色,这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也是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对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组织与教学设计等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的充当教学组织者和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突出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这样才能引领学生主动走进丰富多彩的英语知识世界,让学生在平等、民主、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下,自主的汲取英语课程的知识和营养,实现英语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同时,高中英语教师要主动放低教学姿态,努力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促进高中英语和谐与生态课堂的构建步伐。例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开展单向灌输性的教学,而是应当积极同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如导入问题:What endangered wildlife do you know? Can you introduce some endangered animals to us, such as panda, Milu deer, south China tiger and so on? 这样学生可以更多的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营造出和谐化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实现课堂和谐。

2.坚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由于学生在小学、高中阶段的英语基础不一样,英语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同一教学课堂上,教师的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标准等不能过于统一,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突出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让任何一个学生脱离课堂教学体系,保护好每个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并建立起英语主动学习的积极情感。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充分顾及到不同层次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个性化差异,要立足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获。例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学会简单词汇和常规句式的写作应用,而对于优秀生则是要适当增加难度,让学生多运用复杂一点的句型结构,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基础差的学生要多进行激励和表扬,这样可以有效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实现班级学生在整体上的共同进步与和谐。

3.强调互动与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在应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无论学生以后从事什么职业,主要都是应用英语的交际功能,这就免不了同他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多开展互动、合作与分享,这对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和综合素质是很有帮助的。在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紧密联系的两个环节,如果孤立开来不仅难以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是不利于教学成果的获取。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合作、互动性的学习活动,在英语课堂上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经验,这样能够在学生中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起积极的英语学习态度和情感。例如,在 “body language”的教学中,教师单向性的知识灌输对学生的吸引力非常小,所以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些互动、竞争的学习任务,如One group act out and let the others guess what the body sign means while the other groups should explain ,using the sentence pattern like “Doing——means/is to say——”。这样的互动教学与合作,可以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尤其是学困生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有助于学生在整体上的共同进步与提高。

4.加强情感沟通与引导,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面临着高考方面的压力,所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容易出现功利心理,也容易出现畏难、焦虑等心理问题,加上很多高中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认知是非常感性的,尤其是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如果教师不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情感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很容易丧失英语课程的学习信心。所以说,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加强情感教育手段的应用,多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对高中生的英语求知欲、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有效的保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如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多给学生赞赏与微笑,激发出学生尊师、乐学的情感,从而促进高中英语课堂上师生关系的互动与合作,实现生态化的英语教学。

三、结语

总之,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需要高中英语教师坚持生本教育理念,一切教学活动要做到“学为中心,重视探究”,实现师生关系、教学输入与输出、教学与评价之间的均衡,加快高中英语生态课堂的构建,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珺.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外语教师的定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7).

[2]张瑾. 论课堂展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5).

[3]刘向辉.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3,(12).

学为中心 篇4

行在路上――以《星星变奏曲》为例谈“学为中心”新诗教学

林微娥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郭溪塘下中学)

摘 要: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对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基于这一原因,初中语文课本编选了不少诗歌作品,但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诗歌也是被认为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需要语文教师找到教学的“切入点”,传授学生有关诗歌的知识,教给学生欣赏诗歌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话、感悟、体验等方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诗歌教学;品读;诗歌知识;学为中心

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诗歌难懂,不喜欢,甚至根本不感兴趣,除了课堂学习的几首诗外,几乎没读过其他的诗歌作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诗歌也被公认为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让学生亲近现代诗歌,让教师重拾现代诗歌教学的信心,是现代诗歌教学急需重视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丰富新诗知识,让读诗不再是畏途

要使学生阅读和鉴赏新诗的能力获得真正的提高,就必须千方百计从质和量上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1.挖掘现代诗歌的形象美――意象

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形象来思维,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是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

抒情诗《星星变奏曲》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赋予星星以丰富的内涵,“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另外,还用“夜、冰雪”等意象来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整首诗的诗意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如果学生能捕捉到意象,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探讨“星星”的意义,也就探讨了诗歌的主题,教学难点会迎刃而解。

为了引出意象这一知识,导入时教师出示了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形象(蜡烛、夕阳、月亮、杨柳、流水、落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联想和感受。基于阅读经验,这些事物都是有共识的,学生很快说出了这样的精彩句子:夕阳的光辉灿烂,让人联想到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心中有无限的惆怅……从感性到理性,由此引出意象的概念,从而教给学生读诗的一种基本方法:借助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这种通过创设新旧知识迁移的教学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入,教给学生欣赏现代诗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投入学习中。

2.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通感

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要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语言背后融入的作者情怀和观念。现代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大大拓展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师生多元化的解读。

在品读“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时,学生对闪闪烁烁这个词的使用产生了疑问,这样一个用来描述视觉效果的词,现在却用来描述声音,似乎不妥。通过品读设计:“ 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展开讨论。在生生、师生对话之后得出,这是一种新的修辞――通感。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习得了一种诗歌解读的重要知识――通感。

3.挖掘现代诗歌的意蕴美――意境

现代诗歌不仅为学生的感官提供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还通过形象,表达出一种更深沉、更丰厚的意蕴。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透过这一系列的形象,联想和想象,体验感悟其中的哲理意蕴,使现代诗歌因其富有深层次的意蕴而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审美内涵与价值。

《星星变奏曲》第一节通过对星星、蜜蜂、萤火虫、鸟、白丁香的描绘,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意、温暖、光明、充满希望的世界,第二节诗,诗人的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意象的选择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冰雪、僵硬的土地、旗子、火、瘦小的星,那种僵硬、寒冷、孤寂、苦闷的情境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朗读第二节诗歌,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这节诗歌配乐的话,你们觉得哪种或几种乐器配乐会更适合呢?有学生回答,前面用大提琴,低沉,能传达诗人在黑暗环境中低落、痛苦,后半部分用大鼓,能传达诗人自己幻化为星星照亮大地的决心。也有学生选择二胡,因为二胡凄美的音调跟诗歌的情境相匹配……通过配乐器,学生更直观地与意象接近,能更真切感受到作者创设的情境。

4.挖掘现代诗歌的结构美――变奏

现代诗歌的结构常常是诗人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映,是诗歌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情感的表达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诗歌的结构分析也是审美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星星变奏曲》引入了一种音乐术语――变奏,这首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多媒体出示:

如果…… 如果……

谁不愿意…… 谁还需要……

谁不愿意…… 谁还会……

谁不喜欢…… 谁愿意……

谁不喜欢…… 谁愿意……

直观的结构,再借助前面品读时随机生成的板书,学生很快能理解诗歌的情感在发生变化,“变奏”的概念,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关于这首诗,还必须了解朦胧诗以及朦胧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十年文革。此外,还要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朗读的方法、技巧、形式等知识,这些都会对学生准确解读诗歌起到很大的帮助。《星星变奏曲》是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一首朦胧诗,习得这些知识,就是给了学生一把打开朦胧诗大门的钥匙。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越丰富,发现新概念、新思想的机会越多。

二、摆正教师的位子,让教学不再畏难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教学《星星变奏曲》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问题,帮助老师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突破教什么的难题。我们设计了这样五个问题:

1.你喜欢现代诗歌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你都知道哪些现代诗歌?(作品、作者)

课内:_____

课外:____

3.你知道诗歌的意象是什么吗?

4.给《星星变奏曲》中的重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àn)动 (jiāng)()硬

凝()望 安慰()

静mì() 憧憬()()

字词方面,你还有哪些疑问:()

5.初读《星星变奏曲》,你对这篇诗歌有哪些疑问(语句、题目、主旨、结构等等)

我的疑问有:()

这五个问题,帮助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形成了教案,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的教案,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而学生对于自己实实在在的困惑,当然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参与热情自然高涨,教、学都不再是畏途。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只提供相应的工具,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形成正确认识。比如,我们在教学《星星变奏曲》第二节诗时,有一个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乐器配乐的环节,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设计的。不同的乐器在表情达意上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就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更需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我们在观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个别老师出于预先的教学设计,在学生课堂发言时很难真正听进去学生的话,有些老师会简单地重复学生的话,有些老师甚至会着急地打断学生,使劲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答案上拉拢,非要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可。其实课堂的最后,可以留下多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是诗歌教学不同于其他课型的一点,也是基于诗歌本身特点决定的。你在抱怨学生不能理解诗句,想拉也拉动学生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是你自己造成的恶果。假如你能静下心来,耐心地聆听孩子们真实的体验,会有意外的惊喜等着你。

当然,当学生的体验达不到理解的层面时,老师也要适时地“引导”,所谓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所不为”,也要“有所为”.曾经听过某位老师执教《我爱这土地》,他在指导上就出现了一个大失误,在学生多次反复朗读诗句都没法到位的情况下,老师并没有给予适时的示范指导,他可能在为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何时出现才是合适的。这位老师的朗读基本功是非常好的,在示范指导上肯定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听的老师都在替他着急。这就是典型的老师“不作为”,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办法得到提升,从而影响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解读。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确立,是对教师教学诗歌畏难情绪的对症之药,有药到病除的功效。

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培养他们对文字的感受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发现诗的意境美、形式美、节奏美,让他们学会用心去感悟美、创造美,让学生在课堂中去体验真善美的境界,让现代诗歌教学成为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这样,现代诗教学才能真正地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行在路上,我探寻的脚步永不停歇。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福建教育出版社,.

以学为本的教学设计 篇5

一、说教材

“信息及其特征”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说学生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的应用和歉意能力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有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

三、说课程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四、说教法

依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确立以下教法:设定特定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法,以解决问题来驱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适时地结合演示法、讲解法、引导法来完成教学。通过辩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形成团队协作的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等。

五、说学法

依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确立以下学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记理论内容,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在辩论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

六、教学环境

计算机网络教室:以极域电子教室控制系统为平台进行统一教学和管理。

七、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八、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过十字路口,看红绿灯可以告诉我们交通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电视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讨论)找不到。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师:(课件演示)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2)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3)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超时的优惠活动是昨天的,今天我们知道后对我们来说还有用吗?

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齐)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

(1)信息资源共享。(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2)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设计意图]:总结问题,突破难点。通过填空、案例和列表等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有步骤的掌握知识点,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 信息的特征

1、载体依附性

(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2.信息的价值性。

(1)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信息可以增值; 3.信息的时效性

(1)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1)信息资源共享。

(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八、说教学反思

1.教材内容较多,涉及面比较广,需要进行一定的取舍。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讲,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课堂需要精心的设计,有目的的取舍,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压力。

改革语文教学坚持教以学为本 篇6

此外,我还让学生每人每天收集一条名人名言,以此来作为学习力量永不枯竭的源泉。这样,全班学生,特别是在这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已经在学习上初步形成了自觉的学习习惯。通过每天的早自习就可以看出,全班学生到校早,人员齐,学习自觉,都按自己的计划学习,做到了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天气好与坏一个样,学校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

(二)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便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和主动性,学习效率高,但兴趣的培养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多种形式进行。

我班的丁可、李小会、郑宁等同学,学习较好,但课堂发言不积极,我就在上课前和他们一起研究问题,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对问题有更深的认识,上课时安排他们做学习小组的组长,组织同学一起学习并在讨论中谈自己的见解。

这样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信任,也感受到了帮助别人,提高自己的乐趣。老师又安排他们在班会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多次反复,他们不但敢发言,而且爱发言,发言的质量也高了,在每次的公开课上,他们都善于在众人面前正确而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说的兴趣浓了。

也有的学生虽然天资聪颖,但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我班丁明同学就是这种类型的。对这样的同学,我就引导他一步步地学,一点点地提高。生字学会了再学词,修辞学会了再学语法,文章读懂了再去作文,他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我对他微小的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这样他一步步地赶上来了,因为他进步幅度大而受到了奖励,这更增添了学习的兴趣。激发兴趣的形式是多样的,只有因人而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通过培养自觉性,培养坚毅的学习意志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自己的行动,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的的心理过程。

学为中心 篇7

我们应该从“学为中心”的视角,来关注我们的语文课堂。

那么什么是“学为中心”呢? 张丰曾说过:“学”是指“学习”,且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学习。就是要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情分析为教学的依据,以任务为学习活动的基本组成单元,以促进有意义的思维为教学活动的目的,以主动而有质量的参与为有效学习的标志。

概括一下其实就是:学生、学情、学法、学得。关注了“学情”与 “学法”,语文教学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才能促进学生有意义思维的学得,才能真正服务于学生。因此,“学情”与“学法”是语文教学时最应关注的两点。

一、关注学情

学生是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生命,他们来到我们的面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各自的家庭、经历以及自我独特的个性、兴趣。当我们面前出现这么多个性迥异的孩子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相信他们对我们要学习的主题,一定已经有了某些方面或深或浅的了解。而这些了解中,一定存在着共性的东西和个性的方面,存在着孩子们知道的和未知的,存在着孩子们感兴趣的,也存在着孩子们不感兴趣的。因此,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 “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方面去关注学情,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视角下,除了进行课前静态学情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关注课堂生成过程中对学生动态学情的迅速反馈与分析。

因为课堂的生成性决定了师生在独学、问答、讨论、合作探究时,学情会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发生动态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各种看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观点,让动态学情呈现出来。这样,教师能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哪些地方感兴趣,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很欠缺,学习的状态及气氛如何,然后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认知的可能出发,从学生学习心理和有效达成出发,顺势而动,及时调整预设的教学策略,改变教学内容。

那么如何关注学情呢?具体有以下五种方法:

1. 依据学生自主回答选择教学内容。李镇西老师在教学《山中访友》就两个问题———“读出自己, 读出问题”,学生提出了大量的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引导,解决学生未知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学生的自主回答与教材的重难点是通过教师的指向来达到的,这一教师地位必不可少。

2.找到学生疑问与教学预设的切合点。马骉教学《河豚子》一文,先让各小组展示读了文章后的20多个疑惑,然后他根据学生的想知点与未知点,即兴提炼出4个与预设的切合点来进行教学。(4个切合点:A.小说从哪些地方看出当时的灾荒很严重?B.父亲为什么用这种方式让家人结束生命?父亲是一个负责的男人吗?用文中词句回答。C.是什么使他们全家最终免于一死?D.灾害这么严重,为什么小说没有写到政府的救济,统治阶级干嘛去了?)

3.根据学生展示调整教学。俞志涛老师在全国课改展示活动教学《雨说》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内合作:这场雨如何点亮孩子们的内心?然后把各组答案用磁板贴在黑板上展示,教师根据学生展示随机调整教学内容,或先讲第五节,或先讲第七八节;对“押韵、关键词品味、重复”等写法内容,根据学生的品味先后,不着痕迹地顺势而为, 从而顺应了学生的需求。

4.面对“学情估测”的差异作出调整。张春晓老师在区公开课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当学生只知“四盲”原因后即兴追问:能否去掉“盲目”?这一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从四盲背后指向了“人类”的环境意识与责任意识。当学生仅停留在对作者痛惜感受但缺失家园意识时,张老师又随机设计两个层递性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消逝的仅仅是一个湖吗?我们消逝的难道仅仅是罗布泊吗?这个合作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好,合作时机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选择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的时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张老师动态地干预学情,弥补课前对学情的估测不足,从而调控并提升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5.根据学生注意状态、情绪状态调整学习环境。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或者不愿合作交流时,教师适时介入,或点拨提示, 或表扬鼓励,或组织小组内继续讨论,让他们在民主、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中,及时调整学习状态,享受学习过程带来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关注学法

现在教师普遍关注学的结果,忽视学的过程,这是知识为本的传统观念所造成的。在“学为中心”的生动课堂中,老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并不是“问题的提出者”,也不是“学习的组织者”,更不会是“课堂的主导者”。 其实,在站在“学为中心”的视角, 教师应通过倾听、观察、引导、点拨、等待、协调等来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的主动学、合作学、探究学生提供可能;学生通过合作、 对话等进行学习,从而使教师的 “教”向学生的“学”转变。要关注学法,具体有以下四点做法。

1.倾听。让学生养成热闹展示背后倾听的习惯,是课堂合作对话的前提。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并捕捉价值点,根据动态学情及时介入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耐心倾听,发现与同学不同的想法,然后乐于表达,在质疑问难中思辨,享受思维的碰撞,浸润成长的生命。

2.对话。(1)教学对话:就是师生、生生对话。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学生能够与教师和同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互动。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踊跃回答,且有自己的见解。当教师让学生展示时,学生们也能够积极响应。当小组讨论时或同伴交流时,学生也显得如此活跃。他们很乐于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分享,也对同伴的问题作出积极反馈。这样,学生主体的尊严被唤醒,自我实现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学生在合作中相互生成、相互促进,在互助中和谐发展、共同成长。这种课堂教学实现了学生主体性的回归,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学中有“我”,激发了学生无穷的学习动力;在学生心灵里种下我能行、我能做、我会做的金种子;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自主、自信、自强性格的人。

如学生对“罗布泊消失了。” 独立成句有一定的理解,但还缺乏深入的感悟。教师介入师生、生生对话之中,让学生比较句号换成感叹句的不同,使学生感受到句号里有作者残酷事实中的冷静,而背后压抑着作者揪心的伤痛,从而更深入地解读文本,触摸到作者的心灵。(2)阅读对话:就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理解是无人能够代替的,因此,在阅读对话时,教师不能用导入语、背景介绍、图片、 个人感悟、预设结果等来代替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应从语文学科的特质出发,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采用指导、引领和点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独特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品句悟情,与文本对接,来唤醒学生的情感,从而与作者所蕴藏的情感对接,产生情感共鸣,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充分体现文本细读的温度与深度, 培养学生文本意识,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如有教师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把第22段课文改为诗歌形式,然后师生反复进行朗读。教师这样介入对话,架起了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在关注停顿及重音时,以诗歌感性的情感去朗诵这段文字;同时, 又配以悲凉而又伤感的音乐,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情感很容易地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同样, 在学生感悟“善待家园”后,介入王开岭《每一个故乡都在消逝》中的一段外部材料,学生思维进一步提升,打开了学生解读文本的另外一个视角,使学生从一篇课文到一类课文,从一个主题上升到一个人生观、价值观。

3.合作。在“学为中心”视角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成功运用组内互相合作的方式,一起来探讨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把问题的筛选权和解决权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合作、组间质疑,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享、 共识、共进的目的。学生运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由自我构建到集体共建的转变,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共同认知的基础上,提升积累、辨识、发现、创新的能力。

4.活动。教师运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教学活动既要有记忆活动,也要有理解、互动、情感、反馈和评价等活动。就组织形式而言,既要有学生的个体活动,又要有小组内活动和组间活动。就学习方式而言,既要有自主学习的活动,又要有在竞争中学习和在合作中学习的活动。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从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开放性问题、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在立足教材基础上又不拘泥于教材,并进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教材走进学生的生活, 使课堂在活动中开放。

“学为中心” 激励学生乐于创新 篇8

一、以情导学,发现创新的魅力

在教学中,笔者较多通过引入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做,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科学探究的欲望。有了探究的动机,整堂课就能事半功倍。

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用探究科学奥秘的求知欲来滋养童心,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有效途径,能让学生的心灵世界充实,情感生活丰富,想象天地广阔。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如何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童心童趣呢?笔者认为,要不断丰富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为学生开辟一条与他的生活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我们应让学生走入生活,亲近科学,体验科技,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增长科普知识,发现创新魅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科学与人文的相融。

二、以趣激学,激发创新的意识

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

这个月,通过和学生一起“做实验,谈发现”,我就很有感触。特别是《制作生态瓶》这一课。生态瓶是需要课后长时间观察记录的,一节课达不到教学效果,我就让学生把生态瓶放在教室里,并让各组安排好记录员。有的瓶里的泥鳅养了几天死了,预示着生态瓶的失败,于是学生及时调整生物及非生物的数量关系。也有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联想到了自己家养的金鱼,在科技兴趣小组上提出:鱼缸能不能也像自然界中的生态圈一样,可以不用人工换水喂食?我表扬了他这个创造性的想法,并让他课后自己先思考有没有解决的办法。果然在下一周的兴趣组活动上,在我照例为大家讲解了《玩中学发明》的案例之后,这位同学受到了其中的“宠物自动喂食器”作品的启发,立刻想到要发明一个自动喂食金鱼的自净鱼缸,还说了他的简单构想。我提示他,可以将构想化成简图,并且附上一定的说明。他信心满满,对创新充满了希望。

这次的教学经历引起了我的思考:对于科学实验,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如何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科学?课后的分析、反思,兴趣组上的讨论、启发也相当重要。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学生的一个想法得到了同学、老师的认可后,他们就更有信心,就从内心深处打破了一直以来对于发明创造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同时,这也提醒了我们要尽快地帮助学生打开这扇创新之门,为学生建设一个科技乐园。

三、以习助学,提升创新的能力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从教育为人生的角度来说,教育要培养习惯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习惯的养成即自我教育的机制形成,这便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以这样的出发点来思考教育,提升科学课堂效率,能更好地将发明创造的思想贯通课堂内外,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

在我校,科技发明制作兴趣小组活动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同学们都养成了分组学习、合作交流的习惯。每节课上学生都很感兴趣,有时候做完一个小制作之后,还经常与我讨论改进的方法。比如,完成了牛顿摇篮的装置之后,各小组就开始比赛,看谁摆动的次数多,他们自己研究出了摆球高度和摆动次数的关系,有的甚至开始自己增减材料,改进这个装置。大家都玩得津津有味!创新意识就这样慢慢地在学生心中萌生,创新能力就这样慢慢地得到提升。

一天课间,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对我说,他发现同学们上厕所的时间往往很集中,下课时一拥而上,男厕里常因排长队而起争执,这样非但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而且候厕很浪费时间。我问他有什么办法解决?他说想设计一种新型小便池,它有三个小便位,可以同时供三个同学一起小便,这样一来不用排长队,省时间;二来能节约用水,只要按一次冲水按钮,就可以冲干净整个便池;三来提高了空间使用率……

我当即表扬了他,并且鼓励他把想法写下来,把简图画下来。事后,我向专家咨询了这个创意的可行性,并且进行了专利查新,发现目前还没有对此类实用新型洁具的研究。于是,我们便开始了对这项创新作品的研究,希望将来能把这项创新发明广泛运用于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惠及更多的人。

综上所述,概括为古希腊哲人普罗塔戈说的一句话:“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枝需被点燃的火把。”当今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学校科学教学工作者,应该在科学教学中坚持“学为中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上一篇: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经验材料下一篇:上海市首发《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