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共11篇)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1

教学目标

1.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点

知道镜像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体会镜像对称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引入: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镜子,好吗?你在镜子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书;我看到了黑板)

2.教师提问:这是怎么回事?通过今天的学习就知道了。

二、引导探索

1.出示69页的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

提问:这幅图画中,怎么会出现两栋房子、六只天鹅?怎么岸上有树,水底也有树?(下面的房子、天鹅、树是水里的影子。)

2.提问: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吗?它们的方向怎样?(样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教师:其实这也是数学知识,是一种镜面对称。3.学生活动照镜子。

1)学生在镜子面前表演各种动作,同时请学生说出镜子里面的自己动作是怎样的。(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其中。)

(小组汇报:我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2)学生用手中的镜子做游戏,发给学生只有半边图像的卡片,请他们想办法猜出另半边图像是什么?(小组活动)(小组汇报:用镜子照;把卡片对折)3)用镜子照自己的脸并做各种面部表情,同时观察镜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变化。4)出示第69页的小朋友照镜子图(例3)

提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镜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学生汇报:镜子里的我左手拿笔,右手拿本子,镜子外面的我左手拿本子,右手拿笔。我往左走,镜子里的我往右走。)

三、运用拓展

1.判断,哪个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圈出来。(第71页练习十五的第5题)2.思考题:(第71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可动手做)

(1)看镜子写数字。(2)看镜子写时间。

四、课堂总结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2

图114.如图1所示物体从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2m,|BC|=3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 ).

A.34m B.89m C.98m D.43m

15.某同学在实验室中找到一根拉力弹簧,经测量发现其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如图2甲所示(图中F0、F1、x1已知).现将这根弹图2簧上端固定,下端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2乙所示,待小球静止后,将小球向下拉一小段距离(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在竖直方向振动.弹簧质量可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当小球速度达到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

A.mgx1F1 B.mgx1F1-F0

C.(mg-F0)x1F1-F0 D. (mg-F0)(x2-x1)F1F0

16.“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平均分布在倾角为55°的三个平面上,轨道高度约为21500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00km,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小的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比质量大的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要低

B.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小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C.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D.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 km/s

17.无限大接地金属板和板前一点电荷形成的为 ( ).

A.A+1A-1 B. A-1A+1

C. 4A(A+1)2 D. (A+1)2(A-1)2

解析设碰撞前后中子的速率分别为v1、v1′,碰撞后原子核的速率为v2,中子的质量为m1,原子核的质量为m2,则m2=Am1.

根据完全弹性碰撞中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m1v1=m2v2+m1v1′

12m1v21=12m2v22+12m1v′21

结合m2=Am1,可解得碰后中子的速率

v1′=A-1A+1v1

因此碰撞前后中子速率之比v1v1′=A+1A-1,所以A正确.

反思与小结:利用动量和能量的观点解题的技巧

(1)若研究对象为一个系统,应优先考虑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

(2)若研究对象为单一物体,且涉及功和位移问题时,应优先考虑动能定理.

(3)因为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都只考查一个物理过程的始末两个状态有关物理量间的关系,对过程的细节不予细究,这正是它们的简便之处.特别是对于变力做功的问题,就更能显示出它们的优越性了.

(收稿日期:2014-12-14)电场区域,和两个等量异号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图3场等效.如图3所示P为一无限大金属板,Q为板前距板为r的一带正电的点电荷,MN为过Q点和金属板垂直的直线,直线上A、B是和Q点的距离相等的两点.下面关于A、B两点的电场强度EA和EB、电势φA和φB判断正确的是( ).

A.EA>EB,φA<φBB.EA>EB,φA>φB

C.EA>EB,φA=φBD.EA=EB,φA>φB

图418.硅光电池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具有低碳环保的优点.如图4所示,图线a是该电池在某光照强度下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图象(电池内阻不是常数),图线b是某电阻R的U-I图象.在该光照强度下将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硅光电池的内阻为( ).

A.10ΩB.8.0ΩC.12ΩD. 12.5Ω

图519.如图5所示,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甲、乙两光滑半圆轨道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之间由一光滑水平轨道CD相连,在水平轨道CD上有一轻弹簧被a、b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夹住,但不拴接.同时释放两小球,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两球的动能,若两球获得相等动能,其中有一只小球恰好能通过最高点,两球离开半圆轨道后均做平抛运动落到水平轨道的同一点(不考虑小球在水平面上的反弹).则( ).

A.恰好通过最高点的是b球

B.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为5mgR

C.a球通过最高点对轨道的压力为mg

D.C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R+2r(5R-4r)

20.如图6所示,质量为M=0.1kg粗细均匀的导线,绕制成闭合矩形线框,其中长AC=50cm,宽AB=L=20cm,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中间有一磁感应强度T=1.0T,磁场宽度d=10cm的匀强磁场.线框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2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运动,使AB边进入磁场,从右侧以v2=1m/s的速度匀速运动离开磁场,整个过程中始终存在大小恒定的阻力f=1 N,且线框不发生转动.线框AB边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为I,线框AB边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线框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则( ).

图6A.I=5A

B.E=0.2V

C.Q=0.25J

D. Q=0.5J

图721.如图7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该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竖直杆运动到B点,已知OA长度小于OB长度,弹簧处于OA、OB两位置时弹力大小相等.在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 ).

nlc202309040825

A.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位置有两个

B.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的位置有两个

C.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

D.小球与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不是一直减小的,而是先减小后增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图822. (6分)在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在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上,从实验中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9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4个点A、B、C、D,各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s0、s1、s2、s3,已知重锤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1)从打下起始点O到打下C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ΔEP=,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

图9(2)若f=50Hz,且测出s0=1.9mm,s1=7.6mm,s2=17.1mm,s3=30.4mm,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

23.(11分)LED绿色照明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某实验小组要精确测定额定电压为3V的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已知该灯正常工作时电阻大约500Ω,电学符号与小灯泡电学符号相同.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A1(量程为0至50 mA,内阻RA1约为3Ω)

B.电流表A2(量程为0至3 mA,内阻RA2=15Ω)

C.定值电阻R1=697Ω

D.定值电阻R2=1985Ω

E.滑动变阻器R(0至20Ω)一只

F.电压表V(量程为0至12 V,内阻RV=1kΩ)

G.蓄电池E(电动势为12 V,内阻很小)

F.开关S一只图10

(1)(3分)如图10所示,请选择合适的器材,电表1为 ,电表2为 ,定值电阻为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编号)

(2)(4分)将采用的电路图补充完整.

(3)(4分)写出测量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表达式RV=(填字母),当表达式中的(填字母)达到,记下另一电表的读数代入表达式,其结果为LED灯正常工作时电阻.

24.(12分)两个小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两物块间的距离d=170m,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现令它们分别以初速度v1=10m/s和v2=2m/s相向运动,经过时间t=20s,两物块相遇,试求:两物块相遇时m1的速度.

25.(18分)如图11(a)所示,在空间有一坐标系xoy,直线OP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第一象限内有两个方向都垂直纸面图11向外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直线OP是它们的边界,OP上方区域Ⅰ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质子(不计重力及质子对磁场的影响)以速度v从O点沿与OP成30°角的方向垂直磁场进入区域Ⅰ,质子先后通过磁场区域Ⅰ和Ⅱ后,恰好垂直于x轴进入第四象限,第四象限存在沿-x轴方向的特殊电场,电场强度E的大小与横坐标x的关系如图11(b)所示,试求:

(1)区域Ⅱ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质子再次到达y轴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三道物理题、三道化学题、二道生物题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如图12所示为两分子势能 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选对1个给3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图12图13A.当r等于r1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B.在r>r1区间,分子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增大到r2过程中分子作用力做正功

E.在r由r2减小到r1过程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都增加,但分子斥力增加的快

(2)(9分)如图13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左端封闭,O处由橡皮软管连接,左右两端竖直管内有高为19cm的水银柱封住两部分理想气体A和B,右端水银柱上方和大气相通.大气压强等于76cm汞柱,初始平衡时B部分气体总长度为96cm,现将U形管右边倾斜α=37°角,同时改变环境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发现左边水银柱恰好在原位置,且右边水银柱没有进入水平管内. 试求:(1)U形管倾斜前后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之比为多少;(2)右管内水银柱沿管移动的距离.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图象如图14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14乙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图14A.这列波沿x轴正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25 m/s

C.质点P将比质点Q先回到平衡位置

D.经过Δt=0.4s,A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m

E.经过Δt=0.8s, 质点通过的位移为零

(2)(9分) “道威棱镜”广泛地应用在光学仪器当中,如图15所示,将一等腰直角棱镜截去棱角,使其平行于底面,可制成“道威棱镜”,这样就减小了棱镜的重量和杂散的内部反射.从M点发出的一束平行于底边CD的单色光从AC边射入,已知棱镜玻璃的折射率n=2.求光线进入“道威棱镜”时的折射角,并通过计算判断光线能否从CD边射出.

nlc202309040825

图15图1635.【物理——选修3-5】(15分)

(1) ( 6分)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16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粒子中,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54.4eV (光子)B.50.4eV (光子)

C.48.4eV (电子)D.42.8eV (光子)

E.40.8eV (电子)

图17(2)(9分)如图17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体A和B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A左侧被很薄的油泥层粘在竖直墙壁上,AB之间用一轻质弹簧相连.现用一水平向右的外力作用在B上,外力作用一段时间后,A离开墙壁开始运动,此时撤掉外力,且弹簧此时的弹性势能为E1,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E2,设外力对B的冲量为I.求从静止到A开始运动的过程中A受到油泥层黏力的冲量.

参考答案

14.C解析设物体通过AB的时间为T,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根据“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为定值”可得:|BC|-|AB|=aT2=1m;根据“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B点的速度vB=|BC|+|AB|2T=52T.由x=v2t-v202a得:|OB|=258aT2=258m,进一步可得:O、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98m,答案C正确.

15.C解析题中所述弹簧是一种特殊的弹簧,自然状态下,弹簧的各圈是紧密挨在一起的,并且相互是挤压的,如果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一个从零逐渐增大的力拉弹簧,弹簧并不会马上就伸长,而是要大于某一值时才会发生形变,也就是题中的F0,这个力叫做这个弹簧的初始张力.实际上F0是一个临界状态,当作用力为F0时,我们认为弹簧没有伸长,此时弹簧各圈间还接触,但已经没有挤压作用了.对于这样的弹簧我们要注意,F=kx(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已经不适用了,题中所述弹簧的弹力可表示为F=F0+kx(F0为初始张力,k为劲度系数,x为形变量),由题中的图2甲可知,k=F1-F0x1.

当小球在竖直方向振动的时候,当弹簧的弹力F=mg时小球的速度最大,设此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则有F0+kx′=mg,代入上面k的表达式,化简可得x′=(mg-F0)x1F1-F0.

16. B 解析由于地球的静止轨道卫星就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地球的同步卫星的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都是T=24h,由GMmr2=mr4π2T2可得:T=2πr3GM,所以所有地球的同步卫星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定值,和同步卫星的质量无关,答案A错误;由ω=2πT可得: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相同,即ω赤=ω同,设地球的半径为R,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由a=rω2得:a赤=Rω2赤,a同=(R+h)ω2同,可得:a赤

图1817.A解析如图18所示,空间有一正点电荷,电量为+Q,先计算AB两点的电势差.设A、B到Q的距离分别为rA、rB,把正检验电荷q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为W,由于是变力做功,不能直接求W,现把AB分成n段,当n足够大时,W可表示为:W=kQqrAr1(r1-rA)+kQqr1r2(r2-r1)+…+kQqrBrn-1(rB-rn-1)=kQq(1rA-1rB)

由电势差定义得:UAB=Wq=kQrA-kQrB=φA-φB.若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即把rB→∞,φB=0.则φA=kQrA.即: 若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正点电荷在离正点电荷距离大小为rA的A点的电势为φA=kQrA

无限大接地金属板和板前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区域,和两个等量异号的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等效,本题中设AQ=BQ=d,则:φA=kQd+-kQ2r-d=kQd-kQ2r-d,φB=kQd+-kQ2r+d=kQd-kQ2r+d,φA<φB;EA=kQd2+kQ(2r-d)2,EB=kQd2-kQ(2r+d)2,EA>EB,A正确.

18. B 解析由图象可得:硅光电池的电动势为E=3.6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可得:3.6=2+0.2r,解得:r=8.0Ω,答案B正确.

19.BD解析小球a恰好通过最高点时,轨道对小球a的压力为零,小球a的重力提供向心力,则:mg=mv2aR,解得:va=gR,同理若小球b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小球b在最高点速度为vb=gr,由于R>r,所以va>vb,若小球b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小球a未到达最高点就已经脱离轨道,所以本题中恰好通过最高点的为a球,轨道对小球a的压力为零,答案A和C都是错误的.同时释放两小球,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两球的动能,两球获得相等动能,设两球获得的相等动能为EK,对小球a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K=12mv2a+2mgR=52mgR,对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得:EP弹=2EK=5mgR,即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为5mgR,答案B正确;小球b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b′,对小球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K=12mv′2b+2mgr=52mgR,解得:v′b=g(5R-4r),小球b离开最高点后做平抛运动,则:xb=vb′tb、2r=12gt2b,解得:xb=2r(5R-4r);小球a离开最高点后做平抛运动,则:xa=va′ta、2R=12gt2a,解得:xa=2R;由几何关系可得:

nlc202309040825

C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CD=xa+xb=2R+2r(5R-4r),答案D正确.综合上面分析可得:本题答案选BD.

20. AC解析由于线框离开磁场时已经匀速运动,由物体的平衡可得:F=f+BIL.

所以线框AB边离开磁场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为I=F-fBL=5A,答案A正确;线框AB边进入磁场前,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f=ma, 解得: a=F-fm=10 m/s2,设AB边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v1,由x=v2t-v202a得:v21=2as.解得: v1=2 m/s,所以线圈AB边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BLv1=0.4V,答案B错误;线框在穿越磁场的过程中,运用动能定理得:(F-f)d+W=12mv22-12mv21.

解得:线框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W=0.25 J,答案C正确,答案D错误.综合上面分析可得:本题答案选A、C.

21.AC解析不妨设弹簧和杆垂直时,小球的位置为C点;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的位置为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小球在C点和D点时,小球的加速度都为g,答案A正确;由功率的公式P=Fvcosθ可得:小球在A点,小球的速度为零,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小球在C点时,小球的速度方向和弹簧的弹力方向垂直,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小球在D点,弹簧处于原长,弹簧的功率为零,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综合上面分析可得: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的位置有三个,答案B错误;由于弹簧的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EP=12kx2(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由于OA长度小于OB长度,弹簧处于OA、OB两位置时弹力大小相等,所以小球在 A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和小球在B点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弹簧的形变量大小相等,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又由于弹簧对物体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小量等于弹簧对物体做正功的多少;弹簧对物体做负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等于物体克服弹簧做正功的多少,所以在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答案C正确;

小球从A点到C点,弹簧的压缩量越来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大;小球从A点到D点,弹簧的压缩量越来越小,弹簧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小;小球从D点到B点,弹簧的伸长量越来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大;综合上面分析可得:在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再减小最后增大.由于弹簧、小球与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所以小球与地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减小,答案D错误.综合上面分析可得:本题答案选AC.

22.(1)ΔEP=mgs (2分)ΔEK=m(s3-s1)f 28 (2分)

(2) a=9.5 m/s2 (2分)

解析(1)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gS2.打C点时重锤的速度vC=vBD=s3-s12T,T=1f,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12mv2C=m(s3-s1)f 28.

(2)AB=s1-s0,CD=s3-s2,CD-AB=2aT2, 即:s3+s0-s1-s2=2aT2

可得: a=s3+s0-S1-s22T2=(30.4+1.9-7.6-17.1)×10-32×0.02×0.02m/s2=9.5m/s2

23.(1)(3分)F B D

(2)(4分)如图19所示

(3)(4分) Rx=I2(R2+RA2)URV-I2I21.5mA

图19解析⑴由于额定电压为3 V的LED灯正常工作时,电阻大约500Ω,所以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为I灯=U灯R灯=6mA.由于某实验小组要精确测定额定电压为3V的LED灯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所以定值电阻和电表2上的总电压为3V.电压表V(量程为0至12 V,内阻RV=1 kΩ)相当于量程大小为Im=12 mA的电流表.

若电表2为电流表A1,定值电阻R1=697 Ω,LED灯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大约为6 mA,电表1无论是电流表A2,还是电压表V都不可以;所以电表2为电流表A2,定值电阻为R2=1985Ω,LED灯正常工作时流过电流表A2的电流为IA2=U灯R2+RA2=1.5m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大约为7.5mA,电表1.

选电压表V.即:电表1为F,电表2为B,定值电阻为D.

(2)如图19所示

(3) 由电路的串并联知识可得:I总=IA2+I灯,即:URV=I2+I2(R2+RA2)Rx

解得:Rx=I2(R2+RA2)URV-I2

24.6 m/s解析由于两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两物块加速度相同,设为a.

相遇时,两物块位移大小之和为d,有d=(v1t-12at2)+(v2t-12at2) (2分)

根据上述列式计算得到a=0.175 m/s2,(2分)则20 s后m2已经停止运动(1分)

d=(v1t-12at2)+v222a (4分)

解得:a=0.2 m/s2 (1分)

vt=v0-at=6 m/s (2分)

图2025.(18分)解:(1)由几何关系知:质子再次回到OP时应平行于x轴正向进入Ⅱ区,设质子从OP上的C点进入Ⅱ区后再从D点垂直x轴进入第四象限,轨迹如图20. (2分)

由几何关系可知:O1C⊥Ox,O1C与Ox的交点O2即为Ⅱ内圆弧的圆心,△OO1C等边三角形.

设质子在Ⅰ区圆运动半径为r1,在Ⅱ区圆运动半径为r2,则:

r2=r1sin30°=12r1 (2分)

由qBv=mv2r1得:r1=mvqB, (2分)

nlc202309040825

同理得: r2=mvqB2

即区域Ⅱ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2=2B (2分)

(2)D点坐标:

xD=r1cos30°+r2=(3+1)2mvqB (2分)

质子从D点再次到达y轴的过程,

W电=qU=qEiΔxi=12q(3Bv2+Bv2)×(3+1)2mvqB=(3+1)2mv2 (2分)

设质子再次到达y轴时的速度大小为v′,

由动能定理:

W电=12mv′2-12mv2 (2分)

得:v′=(2+3)v=2+62 (2分)

因粒子在y轴方向上不受力,故在y轴方向上的分速度不变

如图有: cosα=vv′=2-3=6-22

即方向向左下方与y轴负向成arccos2-3(arccos2+62)的夹角 (2分)

33. 【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CDE

(2)(9分)

(1)由题意可知, 部分气体等容变化,而其始末状态压强分别为PA、PA′

PA=h0+h-h=76 cm Hg0 (1分)

PA′=h0+hcosα-h=72.2 cm Hg (1分)

根据查里定律:T1T2=PAPA′=7672.2=2019 (1分)

(2)对B部分气体其始末状态压强PB、PB′分别为:

PB=h0+h=95 cmHg

PB′=h0+hcosα=91.2 cmHg (1分)

设U形管的横截面积为S,倾斜后气体的总长度为l′,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BlST1=PB′l′ST2 (2分),所以l′=9596l (2分)

解得:l-l′=196l,即水银柱沿管向下移动了1 cm (1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1)BDE

(2)解由折射定律得:n=2=sin45°sinγ (2分)

光线进入“道威棱镜”时的折射角:

γ=30° (1分)

全反射临界角:sinC=1n=22 (2分)

即C=45° (1分)

图21如图21所示,光线到达CD边时入射角:θ=75°>C (2分)

光线不能从CD边射出 (1分)

35.【物理——选修3-5】(15分)(1)ACE

(2)(9分)设A开始运动前弹簧对B的冲量为I0,A开始运动时B的速度为v0,A开始运动前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

I-I0=mv0 (2分)

而A开始运动后,到弹簧形变量最大时,A、B速度相等,且该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则:

mv0=(M+m)v (1分)

12mv20+E1=12(M+m)v2+E2 (2分)

解得:I0=I-2m(M+m)M(E2-E1) (2分)

而A开始运动前油泥层黏力的冲量与弹簧对A的弹力的冲量大小相等,则:

I0′=I-2m(M+m)M(E2-E1) (1分)

(收稿日期:2014-12-10)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3

㈠知识教学点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初步形成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使学生了解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㈡能力训练点

1、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主选择合适的秤称物品。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

㈢情感教育点

1、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2、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提高审美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盘秤、有奖竞猜的物品、一个1角硬币

(学生用)六人一组:10个1角硬币、10克、20克、30克、50克、100克的物品,2包500克的盐、苹果、饼干、石头、米、花生米、果冻等......

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我们也去凑凑热闹好吗?

生:好!

师:我们去看一看。

1、观看课件演示:(熊猫森林超市开张情景)

咦,什么声音,这么热闹?

噢,原来今天是熊猫森林超市开张的日子。

2、课件显示(超市内部场景)

师:好,我们进去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出看到的商品名称、质量、有数字、有克和千克...)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4、请打开课本P86页。

二、认识称。

师: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用秤来称。

师:那么你知道哪些称呢?

生:(多媒体课件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生1:我在超市卖食品的地方见过电子秤。

生2:卖水果的地方有盘秤。

生3:我见过夏天卖西瓜的用磅秤。......

师:大家真留意身边的事物。

三、感觉体验,形成质量观念。

1、认识1克。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1角硬币)你猜一猜有多重呢?

生:1克......

师:我们用天平来称一称。请看屏幕。(播放录像)

师:你们真棒,一枚1角的硬币约重1克。请大家拿一枚1角硬币放在手中掂一掂,好啦,感觉怎么样?

生:很轻。

师:大家知道1克的重量了,现在找一找生活中有那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克。

生:乒乓球、小发夹、药片、小螺丝、纽扣、图钉......

师:你们真利害能找到这么多大约1克的物品,那你还能找出10克、50克、100克的物品吗?

生:......

师:大家真聪明,找到这么多以克为单位不同重量的物品。

师:请大家从篮子里找出100克的物品。看哪一组找得最快。准备开始。

师:大家都来感觉一下。

2、认识千克

师:刚才第二小组找100克的物品又快又好,现在我们再来找出1包500克的物品,准备开始!

师:找得好快啊!这是一包500克的盐。(500克)

师:一袋盐500克,那么两袋呢?(生答师板书:1000克)

师:我们在验证之前一齐来认识盘称。我们一齐来观察一下。(观察盘称认识盘称)

生:(汇报)

师:现在我们把两袋盐放在一起,用盘秤称一称。那么大家知道有多重啊?(学生操作称量)

生:1千克

师:1000克里面有几个1克呢?(1000个)

师:那么1000克和1千克哪一个重呢?(相等)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师:老师想到超市买几样东西你能帮帮老师吗?(能)

[要求:请各组合作帮忙称出1千克的物品]

学生汇报:我们组称了6个苹果是1千克......

师:通过称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这六袋物品重量相同,都是1千克。

生:我发现1千克的石头少,1千克的饼干多。

生:我发现虽然1千克的石头少,1千克的饼干多,但是他们的重量是一样的。

师:你们的发现可真多!谢谢大家的帮忙。

师:现在我们每人轮流掂一掂,试一试这1千克的感觉,各小组也可以交换物品试一试。

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1千克很重。

生:我觉得1千克比1克重多了。

生:我觉得1克比1千克轻很多。

师:真的吗?好了,我们拿出1克和1千克的物品比一比。

师:感觉怎么样。

生:1克很轻,1千克很重。

生:1克比1千克轻很多。......

师:一般情况下,我们称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称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P86,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四、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熊猫老板很想请大家去他的超市帮忙,你愿意吗?听听熊猫老板的要求吧?(想成为我的职员可不容易,要经过三关的考验。勇敢的小朋友请来吧!)你们有信心吗?

第一关:1、书P88页2。

2、书P89页4。

3、书P89页5。

第二关:判断提。(学生用动作判断)

(1)一个1角硬币重1克,10个1角硬币重1千克。

(2)5千克比5000克要轻一些。()

(3)小明重25千克。()

(4)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第三关:亮亮去春游写了一篇日记请小组合作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改正。(课件出示)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两个,150克重的一个...他们班游玩的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许多动物,他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和脖子长达3克的。

五、有奖竞猜活动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这么好,老师想送些礼物给大家。请看,想要吗?

师:呵呵,都想要,不过,得先猜猜它有多重?哪个小组猜对了奖品就是你们组的!

(每组一分物品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说出重量。)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读准字音,重点写好“之”、“现”、“轮”“直”“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

3、初步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听狮子的声音,说一说谁来了? 2、出示狮子图片,“狮子”(提示学生狮子是“万兽之王”),指名读、齐读。 如果你们就是小动物,会不会听狮子的“命令”,想象感受。生说一说“之”几画,师范写“之”生书空,描写,自己写一个。

3、板书课题“从现在开始”,边说边写,学写“现”字,生组词师范写、生书空,生描写,自己写一个。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学生自己认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次熟悉词语。(同桌检查读、小组读、齐读)。

3、说一说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师:“你们的识字办法真多!”

4、说一说那个词你还不懂得?(出示词语的理解方法)

那么老师把这些生字和词语放到课文里,你们还认得它们吗?(自读课文,并按要求做到。)

三、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1. 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通顺、读完整,并标出自然段。)说一说本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学习“现”、“轮”、“当”。(当上下结构,是“小”字头,轮字先撇后竖弯钩。)

(1).帮他们找找朋友(组词)。

(2).说一说写这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3).师范写,生书空,生描写,自己写一个。

3、再读课文

1.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平翘舌、前后鼻,注意重音和轻声。)

2.把课文读流利,把参加“万兽之王”选举的三只小动物圈出来, 并用“ --”划出他们宣布的命令。

(1).解决第一个问题:哪三只小动物参加了选举?

猫头鹰 袋鼠 猴子

(2). 解决第二个问题:他们宣布了什么命令?

①. 猫头鹰:“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跟我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小练习(神气极了)

②. 袋鼠:“从现在开始,你们都要跳着走路!”

③. 猴子:“从现在开始,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3.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制造悬念,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狮子为什么说不用再轮下去了?那我们下节课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课后拓展

1、找一找尊重别人的事例。

板书设计:

从现在开始

小动物图

猫头鹰 夜里做事

袋 鼠 跳着走路

小猴子 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过日子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5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

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1、每人分2枝铅笔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游戏。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10枝铅笔,请每组的1号同学分一分,每人2枝,可以分给几个人?

学生小组活动。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的结果?

分完了没有?

其他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我们把这一次分铅笔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填2),分给了几人?(填5)。

还剩几枝?没有剩余,我们就画上一短横。(划横线)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铅笔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5个人正好分完。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填3),会怎么样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们一起试着来分一分。

从2号同学起,每人试着分一种,并把分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把它记录在这样的一张表里。(出示学生的表)当一个人分的时候,别人要注意他分得对不对,组长填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组长填对了没有。

学生小组活动。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活动的结果告诉大家?我们请这组的同学说,每人分3枝,谁来说?……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其中剩下的枝数用红色填写。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提问:

这里剩下的1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这里剩下的2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其他组有没有不同?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同组的小朋友。

学生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学生说:我发现前两个数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数都等于10。师提问:为什么都等于10呢?)

(如学生说:我发现每人分的枝数越多,分的人数就越少。师:反过来每人分的枝数越少,分的人数就--越多。)

如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指最后一拦),10 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对!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吗?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引导: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这三次没有分完的,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先来看每人分3枝的这一种分法。

出示在表格右面: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3  )人,还剩(    1  )枝。

师读这句话,在写这道除法算式时,被除数是多少,(填10÷)除数是几?(填3=)商是几?(填3)这个3表示什么?(填“人”)还剩几枝?

还剩1枝怎样表示呢?我们可以在3人后面点6个小圆点(边说边点),再写上1枝(边说边写),这个1就表示还剩1枝,根据它的意思,你想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自由说。

对,这个剩下的1就叫作余数。板书:余数

这个算式(在算式下划红线,单位名称不划出)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跟我一起读一读,再齐读。

把单位名称带进去,谁会读?(指2人读)

这个1 叫作什么?

生:这个1叫作余数。

根据刚才分的结果,10÷3=3(人)……1(枝)表示什么意思?

生:10除以3等于3余1在这里就表示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每人分4枝,每人分6枝,也都有剩余,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先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讨论好的把书上第2页试一试中的除法算式填写完整(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题目)。请一个同学填在小黑板上。

都填好了吧,我们来看××同学填写的,填得对不对?

谁来把第1题读一下?表示什么意思?

第2题谁来读?表示什么意思?

指第一个除法算式,谁来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二个算式的除数是几?商呢?余数是几?

3、揭示课题

请同学们看,这3道除法算式(指三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这2道除法算式(指两个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对!这三个除法算式都有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4、练习

(1)、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先看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第1小题。

师读:8个圆,每3个一份,分成了( )份,还剩( )个。

请同学们拿出8个圆片摆一摆,再把摆的结果填在括号里,并且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我们来看××同学摆的,他摆得对不对?算式呢?谁来把这个算式读一遍?

第二题,谁来读题?

小黑板出示第2小题。

生读:11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 )个,还剩( )个。

我们用圆片代替三角,先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摆好后,再填。(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都填好了吧,看××同学摆的,对不对?算式呢?

谁来读这个算式?

这2题都对的同学请举手。(帮有错的同学纠正,哪一题不对,错在哪里)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

小黑板出示第2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2道题,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其余同学填在书上。

学生填写,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

我们看××同学填的,他填得对吗?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题对不对?表示什么意思?

仔细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最后看第3题。

小黑板出示第3题。

请同学们看黑板,这里有4道题,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2道题在读一读,并说说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5、全课总结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平均分一些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有剩余。这两种分东西的方法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余数的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6、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看这幅田园风光图,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西瓜,小兔,猪,小朋友)请每个同学先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说出哪些除法算式?想好了就下位找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6

教学目标:

品读重点词、句、段,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学步,要勇敢地、独立地、脚踏实地地走。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感悟文章的重点词、句、段,感悟文章要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学步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学步》(齐读课题),这篇课文是一位父亲对孩子的寄语,什么是寄语呢?(学生说)

2.过渡:那是怎样的期望和嘱咐呢?

3.课件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再读变色的句子。(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

师:生命的过程非常丰富,为什么作者却说大概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

板书:学步--(生命的过程)--寻路

4.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文中的父亲的回忆,看看儿子刚会走路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二、品读课文第一段(1-3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看看父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着儿子学步的。(学生自由读)

2.交流体会父亲和儿子的心情。

学生找到表现父亲惊喜的句子品读感悟。教师相机指导感悟。

预设:

学生找到写父亲惊喜的句子谈感受。

1.出示课文第一句: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生惊喜地齐读)

师:从沙发到房门不过四五步路,为什么父亲会如此惊喜?(生独立行走)难怪父亲会发自肺腑地说:“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生特别惊喜地齐读)

2.指名读写父亲惊喜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感。

3.儿子能独立行走了,这就意味着靠自己的两条腿就能……(出示课件说话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的经历补充)

4. 儿子能独立行走了能干许多自己以前从未干过的事情了,此时儿子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说说)

5.过渡:学步带给父亲的是惊喜,带给儿子的是兴奋,惊奇,美好,然而,学步带给我们的仅仅只是这些吗?(不是)还有什么?(代价、纪念)

二、品读课文的第二段(4.5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想边找,儿子学步时付出了什么代价?

2.学生交流,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体会碰痛、碰伤、流血、伤疤、父亲的心如刀割的代价。相机理解“心如刀割”的意思。

3.过渡:付出总有回报,儿子学步时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留下了什么纪念呢?

预设一(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调控)

1. 出示句子:已经数不清…...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第一次摔倒(轻轻地)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第二次摔倒(读语气略重)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第十次摔倒(语气强)

生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

生齐: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这句话读了好几遍,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读这句,练读--指读--范读--学读--挑战读

2. 教师小结:

摔跤摔不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这种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的勇气不正是学步留给我们的纪念吗?

学步还留给我们什么纪念?

预设二、

1.出示句子“你似乎对平坦的路不感兴趣......乐此不疲”结合文中的几个“哪里”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指导理解“乐此不疲”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是什么样的路。

师:这样的路你却走得乐此不疲,愿意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练读--指读--评读--学读)

师:如此艰难、坎坷的路你却走得乐此不疲,这是多大的勇气啊,这样的勇气不也是学步留给我们的纪念吗?难怪父亲说:“在你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学生齐往下读)......那份勇气。”

2.望着儿子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在曲折的路上走得乐此不疲,父亲的心情怎样呢?(担忧、赞美、期望)

3.默读这一段感悟父亲对孩子的深深地爱。

4.小结:

如此平常的相比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体验,说“人生亦如学步”最恰当不过了,这也是父亲想告诉我们的,父亲还希望儿子怎么做呢?

四、品读感悟第三段(6自然段)

1.再次出示,齐读

现在你知道父亲为什么说生命的过程还是寻路的过程的含义了吗?(学生各抒己见)

2.父亲希望孩子怎么走?(板:勇敢地走  脚踏实地地走)

师:这也是每个父亲想对自己的孩子说的。同学们,我们就要告别童年,就要小学毕业,就要升入中学踏上新的人生旅程,这时你的父亲也会这样对你说(齐)“生命的过程......脚踏实地地走。

听着父亲的话我们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此时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3. 出示小练笔,学生选择一项写写,练写,交流。

五、总结全文

1.同学们,其实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一个学步的过程。人生的道路有无数条,希望你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条勇敢地走下去,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走一步是暖春,无论你选择了那条路都不会一帆风顺,请你记住这句话:(课件出示)路有弯弯曲曲才成其为路,人在路上有磨难才成其为人。(齐读)

2.齐读课题,完成板书

师:父亲要通过学步告诉我们人生亦如学步,无论在路上遇到什么磨难,我们都要(生)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希望我们能记住父亲的嘱托!(下课)

板书设计:

学步

代价                  纪念

学步----(生命的过程)----寻路

(难)         勇敢地走          (更难)

脚踏实地地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7

教学内容:

加减两步计算(应用题)(P2情境图、例[1]及练习一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自主地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尝试、讨论、交流,学会用加减两步或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2.通过合作交流探究,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休息日的时候,你最喜欢做什么?

2.出示游乐园情境图,谈话:“我们看看画面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探求新知

1.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画面集中放大到木偶戏场景中(见课本图)。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明确画面中所提供的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级交流解决问题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1)22+13=35(人)(2)22-6=16(人)

35-6=29(人)16+13=29(人)

5.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联系。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提问: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该怎么办?

学生自己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选取了中国国家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的内容,通过计算总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不必强求学生必须利用多种方法,只要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解答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加深理解。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3.让学生互相交流,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来解答。学生自编题目,互相解答。

四、全课总结

1.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2.教师强调:请同学们尝试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五、课后练习

1.口算:

78-1745+5471-3435+24

6l-4529+5629+4191-45

2.补充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有20个乒乓球,17个小皮球,_____________?

(2)飞机上有儿童和大人一共57名,其中大人38名,____________?

(3)小明用了5张电脑磁盘,还剩下19张,____________?

3.妈妈买了一些蛋糕,上午小朋友吃了9根,下午来了8个客人,每人吃一根,冰箱里还有

21根。妈妈一共买了多少根雪糕?

4.二年3班的小朋友为了迎接新年活动,做了27个红灯笼,18个黄灯笼,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15个,还剩下多少个?

5.幼儿园第一次买来小象洒水壶12个,第二次又买来29个,现在分给17个小朋友去给花浇水,还剩多少个洒水壶没有分?

6.图书馆有故事书54本,第一次借出16本,第二次借出28本,剩下的第三次全部借出。第三次借出多少本?

7.1996年和2000年我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获奖牌情况如下:

金牌银牌铜牌

1996年162212

2000年281615

(1)1996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2)2000年共获奖牌多少块?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8

年    级 二年级 课     题 表内乘法(一)

上课教师 第  二  单元(组)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2和5 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计算。

2、能用1、2、5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一些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 难点 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小研究设计 你知道哪些乘法口诀?试着说一下

教       学        过        程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杂技表演吗?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欣赏画面,在感受精彩杂技的同时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有序观察、描述并根据画面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二、探究活动: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你能接下去编吗?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出示儿歌,

师:我们把儿歌整理一下吧!怎样整理呢?引导学生把轮和人分开

学生整理儿歌

师:一辆小车5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列出1×5=5

学生列出算式1×5=5

课件出示算式

师:为了计算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一五得五

出示口诀:一五得五

给学生示范编口诀的方法

师:。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学生独立试编乘法口诀。

个人补充意见

教      学      过      程 三、实践应用

师:应用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

2、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3、一共挂着多少个灯笼?……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xkb1.com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讨论研究,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呢?说给大家听一听。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

把口诀填充完整:

二二得( )   二( )一十    ( )四得八

三( )十五   四五(  )      ( )五二十五

设计板书 1、2、5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一一得一

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年    级 二年级 课     题 表内乘法(一)

上课教师 第  二 单元(组)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练习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2、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 难点 利用1、2、5的乘法口诀解决乘法问题

课前小研究设计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1、2、5的乘法口诀了吗?

这节课,我们来比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背出5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

一五()() ()()一十   四五()()

三五()() ()()二十五   二五()()

3、听口诀写算式。

4、计算并说口诀。

5  ×  1       口诀:

2       口诀:

3       口诀:

4       口诀:

5       口诀: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

(1)出示第三题

第3题提供的是看口诀说算式的练习形式。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多做几组,借助一句口诀可说出两个得数相同、乘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巩固口诀的应用。

(2)出示第四题

第4题是借助口诀进行计算的练习。除了让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外,还应注意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3)出示第七题

第7题是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再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 个人补充意见

教      学      过      程 2、拓展练习

(1)、比一比。填上“<”、“>”、“=”。

5×2 ○10    5×5 ○20   4×5 ○ 16

3×5 ○17    5×1 ○1    2×5 ○ 9

(2)、连一连。

5×3       15       17-7

14-9      10       5 ×1

5×5        20       4×5

30-13+3   25       33+2-10

2×5        5        5+5+5

(3)、列式计算:

①每个盘中有5个杯子,3个盘中共有几个杯子?4个、5个呢?

②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③每个人有2只手,每只手有5个手指,4个人共有几个手指?

四、总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同学以及爸爸妈妈听。

个人补充意见

练习题设计 一五()() ()()一十   四五()()

三五()() ()()二十五   二五()()

5×2 ○10    5×5 ○20   4×5 ○ 16

3×5 ○17    5×1 ○1    2×5 ○ 9

设计板书 1、2、5的乘法口诀

布置作业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9

1、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二、综合练习

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3、随堂练习。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10

课    题 角的初步认识 编写者:李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有关角的一些知识。能正确辨别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正确画角。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经历学会知识、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和探索性。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分层教学的重要作用。

4、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用尺子正确的画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引出角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的角,三角板有三个角,(指两条边夹一个角,画弧)剪子的两片刀口形成一个角(指)凳子的每两根木条形成一个角(指)。指一指,在下面这些图形中哪部分是角。(出示吸管、水龙头)

在生活中只要你留意,可以看到很多的角。请你想想,说说,你看到过哪些是角。

2、摸一摸

同学们请你们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一个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你们说的很对,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点,这个点叫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板书:

顶点

3、做一做

在你们的手里都有两根硬纸条,下面请同学们用这两根硬纸做出一个角,做好后摸一摸它的边和顶点。

老师也做了一个角(1),下面请和老师一起转动这条边,看看这个角(2)和刚才的角比较有了哪些不同?再这样转呢(3)?

你自己来做一做。

你们的小手真灵巧,做出了那么多的角。下面老师还要考考大家:

在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张纸(各种形状),请大家动动脑筋,用你们灵巧的手来折出一个角。

学生展示自己折出的角,贴到黑板上,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生和老师一起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我们认识了角,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角画到纸上好吗? 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角。(描、印、画)

同学们的方法真多,画的也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比一比。(师板演画角)你们想学习老师的方法吗?

回顾画角的方法。

谁来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画角的?

强调:先点一个点,再从这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生用老师的方法再画角。(画大小不同的几个角)

三、巩固练习

1、1、完成P40页的1、2、题。

2、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讨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要看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大,角就大,张开的小,角就小

3、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4、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5、学生创作画。

修改意见:

备注

科目:数学 第  课 执教时间:20月日

课    题 连加、连减 编写者:李锋

教学目标: 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鼓

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教学难点: 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教学准备: 算术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

金色的秋天来到了,秋姑娘想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发电报,催它们快点收集食物,准备过冬

(出示口算卡片)

谁能把电报发得又快又准?

生读题说结果:

13-5=    18+7=

86-4=    64-40=

(说出计算方法)

9+4+3=  14-5-4=

8+7+3=  7+4+6=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松鼠一家首先接到电报,就立即行动起来了,忙着收集松果(出示图文并茂的情境图)

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板书:

松鼠爸爸收集34个松果

松鼠妈妈收集28个松果

小松鼠收集23个松果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机指导

当学生提出“松鼠一家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松果?”时贴出问题卡片

2.探究交流:

www.xkb1.com

1)三个数相加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把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生汇报交流:

(到黑板板演,并讲解计算过程)

2  8       6  2

+ 3  4      +2  3

6  2       8  5

2 8       2   8

+3  4       3   4

6 2      +2   3

+ 2  3        8   5

8 5

师:同学们有三种计算方法,第一中象平房,第二种象楼房,第三种象一座小塔,你喜欢哪一种呢?

3.收集了这么多的松果。小松鼠一家真高兴呀,瞧它们又忙着往洞里搬运松果了。出示信息条

爸爸运走29个,

妈妈运走27个

剩下的要小松鼠来运,这可愁坏了小松鼠,我们快帮它算一算吧!

1)生独立解决问题

2)独立计算,如果有困难请身边的伙伴帮助

3)指生板演计算方法并讲解计算过程。

4)你喜欢哪种方法?

4.师生小结

比较不同,小结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三、实际应用

现在,小松鼠可高兴了,坐在家里吃起松果来,它的松果上还藏着有趣的知识呢!

48+25+17=

76-28-19=

同桌合作完成题目。

再出示一些松果。你能又对又快地计算。

7+59+20=   72-6-40=   37+10-5=   81-7-70=

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知识,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修改意见: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 平均分 篇11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信息窗1

上课教师 刘启凤 第一单元(组) 课时 一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前置自学提纲设计 观察课本第二页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一场。(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个性设计)

1、观察图画,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奇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鱼有几条?我想问花儿有几朵?我想知道小女孩托着的盘子里有什么?

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一共有多少?那就请你来数一数,好吗?谁有和他不一样的办法?怎样列算式呢?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要用2+2+2呢?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你说得很好,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规律。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

3+3+3+3+3=15(个)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串灯笼有三个,一共有5串,所以要用3+3+3+3+3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4、问题口袋,要计算这样的20个灯笼的个数,怎样列算式呢?

5、解决第三个问题: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

4+4+4+4=16(条)

说算式的意义:一个鱼缸里有四条鱼,有四个鱼缸。

(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

1、教师指着算式:2+2+2=6,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

三、巩固练习www.xkb1.com

(一)练习一:下棋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

(二)练习二:摆摆算算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四、作业设计:

练习100以内的加法;思考老师最后留下的问题。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2+2+2=6(朵)

4+4+4+4=16(条)

3+3+3+3+3=15(个)

教学反思

木李镇小学数学备课用纸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信息窗2

上课教师 刘启凤 第一单元(组) 课时 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

前置自学提纲设计 观察课本第五页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你还有其他算法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部曲”中的第二场。(出示挂图)

二、新课

(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观察图画: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仔细观察,你还看到了什么?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

3、分小组进行提问:

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鸟有几只?我想问葫芦有几个?我想知道舞台灯的灯孔有几个?

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

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个宝葫芦?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葫芦那么多,数有些麻烦,有没有简单的办法?

提示: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办法?

怎样列算式呢?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2、教师进行讲解。

在这个算式中有几个加数?8个,加数是几呀?5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教师板书:8×5=40读作:8乘5等于40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渗透:这个算式也可以写作:5×8=40读作:5乘8等于40。讲解各部分名称:

新课标第一网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只小鸟?

4+4+4=12(只)

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个鸟笼有4只小鸟,一共有3个笼子,

所以要用4+4+4=12

教师提问:怎样列乘法算式?为什么这样列?

学生说算法,教师订正。

4、问题口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记录在问题口袋里

5、解决第三个问题?舞台灯一共有几个灯孔?

3+3+3+3+3+3+3+3=24(个)

说算式的意义:一行灯孔有3个,有8行。

你能列乘法算式吗?

三、巩固练习

(一)练习一:乒乓球赛

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列成乘法算式你会吗?引导学生说算理:2个8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8或者8×2

(二)练习二:填一填

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

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

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

作业设计:

初步认识乘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5+5+5+5+5+5+5+5=40(个)

8个5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8×5=40读作:8乘5等于40

也可以写作:5×8=40读作:5乘8等于40

上一篇:进修人员报到通知书下一篇:食品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