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
我们都需要一份感恩的心,没有责任感,缺少感恩意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思考自己应该对社会、家庭负什么责任,这也使得很多的孩子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变得缓慢而曲折。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之下,教师设计了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学会感恩》,在课上学生的言行感动了教师,教师也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了自己在社会角色中的位置。整堂给人感触很多。
一、情感初显,让学生从爱的故事中得到共鸣。
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颗红红的爱心。在这颗心上,记载了一个个怎样的爱的故事!让我们来听一听。
二、爱的故事 1《爸爸的爱》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你想对他的爸爸说什么?(贴树叶:您的的唠叨让我温暖。您的怀抱让我幸福。爸爸我爱您!)树叶飘出一份爸爸的爱。
2《妈妈背我上学》、《奶奶的手》
小伙伴的妈妈和奶奶是这样疼爱着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妈妈奶奶也是这样地关爱着我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妈妈和奶奶说什么呢?(1-2)说一说。
3(亲爱的妈妈谢谢您!)(亲爱的奶奶,您的手又漂亮又温暖!奶奶我爱您!)(树叶飘出妈妈和奶奶的爱)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多次创设情景,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他人的内心情感,置身其中受到感染,这其间,有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分析能力,朗读能力的提高,有高尚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孩子们从平常的骚动,慢慢每个孩子的眼中出现一丝的明悟,一丝的不知所措。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从而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动的事例浮现眼前,让万般感慨涌于心头。
二、喷发情感,让学生懂得爱是需要相互的。
三、自己的故事
(图片)是啊,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那浓浓的爱包围着。亲人们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在成长的路上,一定有也有一分爱深深地感动着你。让我们静静地回忆一下。再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1、同学说说自己的故事。(像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那我们同桌互相来说说听听彼此的故事吧?)
2、让自己的故事,让父母对我们的那份爱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同 学们请把父母对你的爱与同学分享(指生逐个叙述自己的故事)。在本环节的设计中,加深了学生对“爱”的含义的理解,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学会关爱他人,实行知与情、情与行的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其中学生在讲自己的故事时,是那样的感情真挚: 生甲:爷爷把我拉扯大了的,回想起爷爷每天要早起为我做早餐,每天送我上学,是那样的辛苦。看着爷爷越来越驼的背,有时吃力的咳嗽,我好后悔那时不任性有多好呀。
生乙:我的爸爸很爱我,只要是我要求的,他从不拒绝我,可我总是要 那要这,从没有为他们想过一次……
生丙:我的母亲一直有头痛的病,但还是为了我的学习经常烦恼,她总是苦口婆心的跟我说轶虹你要认真读书呀,我总把那话放在脑后……可是现在我的妈妈永远离开了我。(这时的孩子已是泣不成声,眼泪不住的往下流。)……
感恩之心是对施予者最起码的回报,是道德良性互动的一种润滑剂。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已经慢慢地认识到了自己所欠缺的那份感恩的心。这些话语说得局外之人都感到了,孩子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平常之中,家人对自己的浓浓的爱和情,让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必须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善良之心。
它激起了埋藏在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爱心、感激、善良、亲情,使之冲破了种种的表象,如冷漠、麻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未来的美好希望。
三、升华情感,使学生能够主动体会爱的真谛。
1、要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收到你这样的感谢,你觉得他们会怎样?
2、学生谈谈
3、教师用一首《送给母亲的一首小诗》送给自己的母亲为引导,让学生畅谈。
4、你愿意把这分快乐带给他们吗?
5、拿出树叶,这就是你的一颗爱心,把你想说的话,想做的事,写在这张你的爱心上。(音乐)
6、写写自己想说的话和想做的事。
7、缓慢的音乐声中,孩子读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激发渲染感情)
设计了感恩卡,这也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整个环节以感恩的心为背景音乐,通过写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激发学生对爸爸妈妈的爱,并充分理解爸爸妈妈对他们的一片苦心。让学生明白,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学要人关爱的,不能只接受别人的爱,还要学着去爱别人,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老师同学,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生甲:妈妈,我好想您,我再也不会调皮,再也不让您劳累……
生乙:爷爷,我再也不嫌弃您动作慢,不愿意跟你散步和聊天了,我会天天陪您,锻炼身体,我希望您健健康康的……
生丙:妈妈,我不再调皮,我会好好学习的,一定不让您伤心。……
听着这些稚嫩的声音,听着他们内心那种真挚的表达,教师也被他们深深地打动了,这时孩子已经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劳,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并想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四、在学生发出了内心的情感之时,让所有的爱凝聚成一棵亲情树
1、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要感谢的人。只要我们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一定会拥有更多的快乐和爱!
2、我们捧起这颗爱心的树叶,把她贴在这棵爱心树上,让我们的爱在这课亲情树上闪闪发光。
3、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伴着这首动听的歌曲,我们的 这节课将要拉下帷幕,最后,让我们集体把我们对爸爸妈妈的爱通过大声的朗读告诉爸爸妈妈吧!
齐读:爸爸和妈妈,哺育我长大,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为我勤劳,总把我牵挂。我爱好妈妈,我爱好爸爸。
品德与社会是全班学生开展的一项集体活动,所以在活动的现场,全员参与很重要,给亲情树添树叶这一环节,全员参与,并且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很乐意参加。在末尾设计一个全班感情朗诵,目的是让学生更加了解父母对我们深深的爱,由此更加爱自己的父母。
一、借力社区义工,知晓“社区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社区是许多人共同生活的同一个地方。”这是教材中简单的一句概述,如何让孩子能够真实地触碰到、感受到呢?首先,老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电子地图直观、立体、伸缩自如的优势,将地图的呈现方式由中国地图——福建地图——厦门地图——思明区地图——鹭江街道地图,进而找到学校所在的厦禾社区的大致轮廓,从空间上建立起“社区”的概念及自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
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我们邀请社区义工进入课堂,就社区的范围、辖内的单位机构、商家店铺、公共设施及人口情况等对孩子们专题介绍。其中,义工阿姨带来的自制的手绘地图,更是将这林林总总的分布绘制其中。孩子们一目了然,亲切之感油然而生,课堂上叽叽喳喳的互动声不绝于耳:“这是消防三中队,就在我们学校对面,我和叔叔曾去那打过篮球。里面有好多消防车!”“这家超市叫金盛园,里面的物品琳琅满目,有好些还是进口食品,而且价钱比别的地方便宜。”“快看,我家就住这——凯旋广场,和厦禾社区居委会很近”……这就是孩子们平时生活的环境,生活的家,哪能不熟悉?在这片叽里呱啦声中,“社区就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的概念悄然进入学生的心里。
义工们的资源先导,让孩子们的学习激情洋溢,教师趁热打铁,布置了课外实践作业,让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到社区采风,拍摄自己最喜欢或感兴趣的社区一角,可以是街巷,可以是商场,可以是公园,可以是社区里的劳动者,并上传到家校平台进行宣介、分享、互动……就这样,社区圈在孩子们生动的照片中丰满了起来,“社区”就这么活生生地呈现在孩子的眼前,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
二、借力共建单位,探究“社区有什么”
课堂上的学习永远满足不了孩子们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在理论上知晓了“社区是什么”后,“社区里有什么”是孩子们进一步渴望了解的内容。
社区是个大家庭。在我校所属的社区里有许多关注学校、热心教育的共建单位。借助这些资源,我们开展了一次“社区深度游”的社会实践活动。事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围绕“社区的居委会”“社区的工作单位”“社区的商店”“社区的公共设施”四个主题进行实地探访,旨在让孩子们从书本中的“社区”真正走进了生活中的“社区”。
走访前,指导孩子们设计“调查报告”,教师给个简单的报告模板,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商议,梳理出小组成员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并拟定访谈程序。走访中,老师只起牵头、带路的作用,问什么、怎么问、谁提问、谁补充、谁记录、谁整理等,在之前的活动准备会上已做了较为细致的分工。活动中,孩子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生涩地完成了第一次的调查实践活动。
调查活动后的分享会上,四个小组就各自的调查收获进行了汇报,走访居委会的小组介绍了居委会的工作性质、人员组成、日常工作及发挥的作用;走访消防三中队的小组介绍了消防队员们平时的刻苦训练、抢险救灾的事迹及消防营房的布置装备等;走访社区商店的小组介绍了商店物品的进货环节、分类摆放、售货员的工作情况等……在分享会上,老师特地邀请了消防兵叔叔和邮储银行的阿姨,对孩子们的发言进行了相应的补充与适时的引导,并就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或疑问做出了回答与解释。
课堂引进社区人脉资源,让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只停留于表象,停留于物态的认识。在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中,孩子们真正认识到社区各行各业工作人员的劳动价值与社会意义,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之情油然而生,“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在为社会出力”的切身感受也同时迸发,更可喜的是整个活动过程锻炼了孩子们的合作协调能力、沟通交往能力及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
三、借力家长资源,践行“能为社区做什么”
明晰了社区的概念,了解了社区的构成,知晓了社区人们的劳动,孩子们在感恩、惜福的心理驱动下,主动提出了“我是社区小主人,我为社区添光彩”的雏鹰假日小队行动意愿,这体现了他们逐渐树立起的社会归属感,体现了他们身为社区小主人、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与学生的安全问题,我将此番活动的意图告知了班委会,家长们反响热烈,都愿意为孩子们的活动保驾护航。
首先,以住家靠近为基本原则,学生自主搭配,组合活动小组,并根据生员情况配置相应的家长义工。其次,组建小组微信群,带头家长任群主,就活动的点滴环节进行商议、沟通,理出一套较为具体的活动方案。接着,家长义工进行现场踩点,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规整活动方案。就这样,“社区小主人”雏鹰假日小队行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护幼小队”亮相于社区幼儿园,为小弟弟小妹妹们讲故事,和他们做游戏;“交通卫士小队”身披志愿者红马甲,活跃在喧闹的十字路口,耐心提醒行人遵守交规;“陶笛小队”的“笛韵悠扬荡社区”活动在社区的大商场门前开演,可爱的笑脸、稚嫩的表演博得了来往过客的阵阵掌声……
在家长的鼎力相助下,孩子们为社区添砖加瓦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开开心心地过了一把“社区行,我能行”的瘾,在此活动中,自我价值感得以满足,社会归属感得以强化。不仅是孩子,家长的社会意识也得以相应的提高与增强,家长与孩子的同成长是社会实践活动最出彩的收获。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呈现的是第八课《安全才能回家》中的第三部分《我当小交警》。(出示课题)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在课外,我了解到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一些交通法规常识,学习交通法规的有关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出发,引导学生探究、体验使学生明确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学生要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因此,本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现状,结合教材,我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理解交警工作的辛苦,培养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2.认识交通标志,理解交通手势,学习交通常识,掌握交通法规。培养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学习有关的交通常识,了解并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学会自我保护。
2.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理解交警工作的辛苦,服从交警的指挥。学会珍爱生命。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这节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活动参与法。这节课我以活动为载体,学习有关的交通常识和规则,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学生的品德形成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身边的榜样,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五、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我引导学生采用了以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搜集的资料,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实践体验法。让学生参与表演,知道服从交警指挥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课堂活动设计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课堂教学活动:
活动一、情境导入,争当小交警
1.让我们走进生活中最近的榜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荆门交警李白杨。他是荆门人民的骄傲,2013年12月他站在了中央电视台的颁奖台上,他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人民播放。(播放视频)
2.看完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通过说一说,我让学生了解交通警察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交通警察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指挥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守护大家的安全,他们的工作平凡而重要。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李白杨是我们荆门交警的形象代表,借助学生对本土英雄的敬仰、崇拜之情,通过学习先进让学生理解交警工作的意义,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激发学生想当小交警的愿望。)
活动二、合作互动,探求新知
1.认一认:让学生识别有关的交通标志。(课件展示)
2.识一识:交通手势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3.说一说: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知识。
4.辨一辨:让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法规辨认图片中的人们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课件展示)
(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通过认一认、识一识、说一说、辨一辨这些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通过所学的知识进行辨别,运用到生活中,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活动三、体验生活,珍爱生命
1.说一说:首先让学生说说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然后播放本地交通事故的录像。(播放视频)(解说词:我放这组图片,就是让学生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2.小组讨论:播放完以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看了录像以后有什么感受。
(我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危险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遵守交通秩序的重要性,交通秩序要靠我们大家共同维护,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要珍爱生命。在这个环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主动参与,指导行为
1.演一演: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讲台前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
2.说一说:我当小交警的感受。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通过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学生不仅能学到简易的交通指挥手势,而且能切实体验到交警叔叔的辛劳。自觉做到尊敬交警,服从交警的指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活动五、遵守规则,发出倡议
1.写一写:翻开书53页,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
2.说一说:交流写给警察叔叔的话。
3.谈一谈: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秩序以及如何告诉别人遵守交通秩序,将好的合理化的建议写下来,发出倡议,贴到黑板上。
(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让学生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当好一名合格的小交警做好充分的准备。教育学生要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一定的辨别能力,孩子对这门课比较感兴趣,乐于学习。但学生的自制力差,对课文中的一些要求虽然能够理解也能跟着做,但持久性不够,需要老师经常提醒、督促。
教材分析:
本教材第一单元是:《诚信是金》第二单元是:《伸出我们的手》第三单元是:《我的绿色日记》第四单元是:《交通连着千万家》第五单元是:《祖国真大》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是自尊自爱的表现,爱惜自己的荣誉。
2、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要做到,都是守信的表现。
3、懂得社会需要诚信,诚信是事业成功的法宝,是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
4、感受弱势人群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他们产生尊敬之情。
5、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了解常设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
6、引导学生用具体的行动来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7、探究家乡水资源的一些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8、关注家乡的空气质量,探究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9、关注家乡的动植物,初步了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给自己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10、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1、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2、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以及自己家乡的主要交通方式。
13、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
14、学习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15、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初步了解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相应的位置。
16、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状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17、让学生了解台湾,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领土神圣不可浸犯。
18、知道盼望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体验诚信的可贵。
2、引导学生关注家里的长辈,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爱。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
4、了解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5、了解中国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及其概况。
四、具体措施:
1、创设情景教学,给予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从而让学生以积极、欢快的情趣去学习。
2、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3、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4、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5、建立新的教学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6、加强课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1
2、10—————2、14
诚实,不需要理由
2
2、15—————2、21
拍手拉钩不要变
3
2、22—————2、28
诚信就在身边
4
3、1——————3、7
同在蓝天下
5
3、8——————3、14
生活因爱更美丽
6
3、15—————3、21
我们的爱心行动
7
3、22—————3、28
流过家乡的小河
8
3、29——————4、4
我们时刻在呼吸
9
4、5——————4、11
大自然中的朋友
10
4、12—————4、18
呵护绿色家圆
11
4、19—————4、25
马路修道家门口
12
4、26——————5、2
交通海陆空
13
5、3———————5、9
平安走天下
14
5、10—————5、16
在世界的东方
15
5、17—————5、23
我们的大中国
16
5、24—————5、30
壮丽的河山
17
5、31——————6、6
麦忙假
18
6、7——————6、13
海峡两岸盼统一
19
6、14—————6、20
复习
20
6、21—————6、27
期终考试
21
6、28——————7、4
新课程为德育课堂注入了活力。
教师们以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涨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改革的研究中,使课堂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存在着“形似而神异”的现象,甚至在某些地方也步入了误区,这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新课堂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参与活动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在亲切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要扎实的上好这门课程,首先应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性质,又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行为规范,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文化教育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为他们的成长奠定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儿童意识,效益意识对德育新课程的实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教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课。本年级共有二个班。根据了解,大部分学生文明守纪,勤奋上进,天资聪颖。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自觉性差。还有些学生纪律观念薄弱,自制力极差,不遵守课堂纪律。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 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 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第一周 9月1日—9月7日 《可爱的家乡》
第二周 9月10日—9月14日 《富饶的物产》
第三周 9月17日—9月21日 《日新月异的变化》
第四周 9月24日—9月29日 《我为家乡做贡献》
第五周 10月8日—10月12日 复习写作业
第六周 10月15日—10月19日 《家庭的日常消费》
第七周 10 第八周 10 第九周 11 第十周 11 第十一周 11 第十二周 11 第十三周 12 第十四周 12 第十五周 12 第十六周 12 第十七周 1 第十八周 1 第十九周 1 第二十周 1 第二十二周月22日—10月26日 月29日—11月2日 月5日—11月9日 月12日—11月16日 月19日—11月23日 月26日—11月30日 月3日—12月7日 月10日—12月14日 月17日—12月21 月24日—12月29日 月2日—1月4日 月7日—1月11日 月14日—1月18日 月21日—1月25日 月28日—2月1日 《学习选购商品》 《做文明顾客》 《尝试买与卖》 复习、写作业 《家庭生活的安全》 《学校生活的安全》 《活动场所的安全》
《交通安全宣传日》 复习、写作业 复习复习复习考试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个主题《不能忘记的屈 辱》中的第三个话题, 教材以数字和事例说明侵略的血腥及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根据让学生“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这一课程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材编排“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为主线串联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的基本思路,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了解“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 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血腥历史及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的屈辱与苦难, 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心及强国之志。在这一节课中, 我认为通过直击“30多万遇难者”这个点, 剥离出“30多万”这个群体概念背后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从而挖掘出“30多万”这个数字背后所隐含的遇难者人数的多、被杀害对象的无辜、日军杀人手段的残忍这三个层次, 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侵略军的暴行, 引发学生共鸣。
如“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教学片段:
体验一:了解日本侵略军屠杀的人数之多。
引入课题后, 教师出示一张图———
师:这是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一面墙壁。在这面墙壁中,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个怒目圆睁的头颅, 张大的嘴巴似乎在呐喊。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还看到一串数字, 是30多万。
师:这面墙壁上这个怒目圆睁的头颅、这个冰冷的数字, 在告诉我们什么?
生:在告诉我们, 在南京大屠杀中, 有30多万个遇难者。
师 (加重语气) :是呀, 仅仅在南京这一场大屠杀中, 就有“30多万”个遇难者。孩子们, 是30多万哪! 你们能想象一下, 这30多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没有人举手。 (学生回答不出来)
“30多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是这个教学环节的一个“主问题”。但也许是我所提的这个问题过于统笼、过于抽象, 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于是, 立即调整思路, 换了一个方式提问。
师:我们这个学校有2000多名学生吧, 平时大家在操场上做操, 感觉怎么样? 挤吗?
生:很挤。如果站在二楼看大家做操, 那就是密密麻麻的。
师追问:估算一下, 这30多万人, 是我们学校人数的几倍呀?
生:有100多倍吧。
师再追问:这30多万人, 是我们这所学校生数的100多倍。想象一下, 如果30多万人集合在天安门广场上, 会是怎样的情景?
生:我学过《开国大典》, 课文说参加典礼的群众也有30多万人, 整个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这么多人挤在一起是人山人海。
生:教材里还说, 这30多万人的游行队伍分成两队出发, 要走好几个小时才能走出会场呢。
师:是呀, 30多万人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哪。这30多万人在那70多年前, 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哪, 可是在那场惨绝人寰的屠城之后,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从此消失了。
师:孩子们, 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 请看课件:
在这场惨无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中, 共有30多万人死在日军的屠刀下!
如果让这些死难者手牵着手, 可以从南京一直延伸到苏州, 长度达200英里。
所有死难者身上的血液重达1200吨, 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
此时的追问, 就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 为解决“主问题”服务。理解“30多万人”这一个抽象的群体概念中所蕴含的人数之多就是这一个环节的“主问题”。在学生卡壳的情况下, 教师应立即调整思路,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追问“这30多万人, 是我们这所学校学生数的几倍”, 在学生对这个庞大、抽象的数字有一个较为感性的理解与认识以后, 又抛出“天安门广场”这个场景, 再次追问“30多万人集合在一起会是什么情景”, 意在引导学生联系五年级所学过的课文《开国大典》里关于“30多万与会群众”壮观场面的描写, 从而比较直观地理解日本侵略军所屠杀的人之多、南京大屠杀屠城之惨烈。这样的追问设 计, 就是紧紧围绕主问题并为解决主问题服务, 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
体验二:了解惨死在屠刀下的30多万是哪些人。
师:请大家联系你们所搜集到的材料、看过的电视剧、读过的文章、百度到的图片, 想一想:这30多万人是谁呀? 他们都是谁呀?
学生交流。
生:在这些人中, 有被俘的中国军警人员、有官兵、有市民。
生:课文里说“南京超过30多万军民先后被杀害”, 所以这是一些官兵和居民。
“这30多万人是谁”是这一个教学环节的主问题。此时, 学生的回答还停留在浅层次上, 是基于文字表面的, 仅限于他们从课本上得到的信息, 并没有真正理解“30多万军民”数字下这些遇难者具体的身份信息, 未认识到简短的文字叙述下面那些个体生命的存在。他们的体验还是很肤浅的。我继续追问:
师:这军民里面都有谁呀? 他们是些什么人?
生:这些人当中有年老的工人、有农民、有商人、有教师、还有学生。
生:我搜集到的资料里是说日军如何残杀小孩子的。有一个小男孩被日军抓去灌自来水取乐, 一直灌到肚子滚圆。然后日军当着孩子父母的面, 像踩皮球似的把孩子的肚子踩破。这些人中, 就有被杀害的小孩子。
生:还有逃难来的难民, 有无辜的村民。
生:我百度到一张图片, 一个孩子就挂在日军的刺刀上。在这一些人中, 就有孕妇、有咿呀学语的婴儿, 也有这些尚在母亲肚子里的胎儿。
生:课文里戎秀英老人控诉, 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妹妹都被日军打死了。日军杀死的都是一些手无寸铁的老人、孩子。
师:这些人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重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品德与社会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已经搜集到大量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信息资料, 难的是对现有资料的加工与有机整合。此时教师“这军民里面都有谁呀? 他们是些什么人”的追问,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帮助他们围绕问题就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思考, 丰富学生的感知, 激起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所以在交流肤浅处追问, 能激活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在高层次继续思考, 这样的追问是为突出重点服务的, 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
体验三:了解日本侵略者屠杀手段的残忍。
师:在这些人中有老弱妇孺。他们有的是年老的居民, 有的是可爱的孩子, 还有的是血气方刚的年轻军人……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生命呀, 可现在他们变成了……
师停顿了一下, 追问:变成了什么?
生 (呈现图片) :我搜索到的这一张图, 图上是日本侵略者把遇难者的头颅摆在一起, 而他们就在这些头颅后面合影。所以, 这些活生生的生命已经变成了一个个惨不忍睹的头颅。
学生哽咽, 教室空气似乎凝固。
师:这些侵略者, 杀完人后, 竟然把头颅摆在一起照相, 这说明他们是以杀人为乐, 以杀人为豪。这真是一群———
生:一群没有人性的禽兽!
师:在侵略者血淋淋的屠刀下, 这些鲜活的生命转眼成了一个又一个恐怖的头颅, 看着这些头颅,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不甘与恐惧。此外, 他们还变成了什么?
生:他们变成了缺头缺胳膊缺腿的残骸余骨。
生:他们变成了一具具血淋淋的尸体。
生: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调查报告, 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 约19万人, 被零散屠杀的约有15万人, 这些死难者人数太多了, 多得数也数不过来。所以他们变成了一个个冰冷的数字。
师:这些无辜的受害者, 这些鲜活的生命转眼逝去, 只给亲人留下永远抚平不了的伤痛。
通过“他们变成了什么”的追问, 战争的创伤被逐渐揭开, 历史的真实、历史的真相, 也在被逐步还原。通过教师的追问, 再一次告诉学生, 遇难者是无辜的。通过追问, 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 呈现出“30多万遇难者”遇难后的惨状, 强烈谴责日军以杀人为乐的兽行。这样的追问编织起一个强大的气场, 震撼学生的心灵, 这样的追问是为突破难点服务的, 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
师:那么他们是怎么被杀的?
生1:我从电视上看到日本侵略者还常常把无辜的村民抓去活埋,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就有一个“万人坑”。
生2:有的村民被他们浑身浇上油, 点火烧死。而日本侵略者却在一旁哈哈大笑。
生3:他们有的是被当做活靶子射杀的。
生4:有的是机枪扫射的、被集体枪杀的。
生5:有些战俘被拉去注射含有鼠疫、疟疾病菌的血清。当他们濒临死亡时, 就解剖他们。这是一个原日军731细菌部队的士兵在为中国受害者出庭作证时所说的。
生6:这些死难者中, 有的是被刀劈死的, 有的是被鬼子强奸后杀死的。
生7:我找到一张图片, 是一个孕妇被侵略者挑开了肚子, 她的孩子就挂在刺刀上……
师:日军杀人手段之残忍, 令人发指。那么, 这一群无辜的村民, 放下武器的战俘, 他们又为什么被杀?
生1:他们把我们中国人当实验白鼠, 称为“马路大”。很多战俘不是被集体枪杀, 就是被送到731细菌部队, 被注射细菌折磨而死。
生2:我搜集到一段资料, 说两个日本兵举行杀人比赛, 看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杀满一百五十个中国人。他们看见中国人, 不论男女老幼举刀就杀。比赛结果是一个杀了105人, 一个杀了106人。这两个野兽一个叫向进敏明, 一个叫野田毅。他们是把杀人当做游戏, 以杀人为乐。
生3:他们还喜欢往人的身上浇上煤油, 活活把人烧死, 说这是“点天灯”, 然后他们看着身上着火的人惨叫乱窜, 他们却非常开心地大笑。
师:他们是把杀人当游戏呀。我们中国人的命在这侵略者的面前轻如毫毛!
生:日本侵略者说, 中国人连猪都不如, 因为猪肉还可以吃。
……
师: 侵略者蔑视我们中国人, 把我们中国人当做实验白鼠, 任意宰杀。他们在我们中国犯下了滔天罪恶! 杀人手段令人发指! 不管是哪国人, 都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惨无人道, 灭绝人性”! 他们是一群———
生:他们是一群禽兽, 不, 他们是禽兽不如!
师追问: 为什么? 为什么这群禽兽敢在我们中国大地撒野、横行?
生:当时我们中国太贫穷太落后了。落后就要挨打!
师:是呀, “落后就要挨打! ”一个贫穷积弱的国家的百姓连生存权都没有, 还怎么能谈得上尊严?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生命 感受和体验。此处的追问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追问, 把这些遇难者一个一个地剥离出来, 还原他们遇难时的情形。在追问中, 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及心灵上无法抚平的创伤;在追问中, 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被杀害者的无辜及日军杀人手段的残忍; 在追问中, 进一步感受到什么叫做“惨无人道、灭绝人性”;在追问中, 激发出爱国之心与强国之志, 体验不断加深, 情感不断升华。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
教师出示“南京炼狱图”。
师:孩子们, 这是一幅“南京炼狱图”, 从图中,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表示看到了侵略者举着血淋淋的屠刀在狂笑、堆积如山的尸体、头颅随地打滚、鲜血染红了土地、可怜的宝宝绝望地哭泣、悲愤的僧人还在不停地搬运尸体……
师:这就是南京大屠杀! 日军在南京城里烧杀淫掠, 无所不为。整整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呀, 大火连天, 几天不熄, 无数的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 大街小巷都横陈着被害者的尸体! 这就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的震惊世界的滔天罪恶“南京大屠杀”。这是一个血腥的日子, 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日子, 一个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怀的日子! 30多万中国人倒在了血泊中 , 南京城“江边流水尽为之赤 , 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南京城到处血流成河, 到处残垣断壁, 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
展示“南京炼狱图”, 给予学生最直观的视觉冲击。教师追问学生“从图中, 你们看到了什么”再一次直击“30多万”遇难者人数之多、被杀害对象的无辜、日军杀害手段的残忍这三个层次, 进一步激发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悲怆与激愤。此时的追问, 再一次把学生的思维聚焦, 凸显主旨, 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目标明确画龙点睛, 这样的追问是有效的。
师:周恩来总理说过, “可以原谅, 但是不可以忘却”, “忘记过去就是意味着背叛”。孩子们, 面对这些受难的同胞, 你想说些什么……
本着“简约教学”的理念, 在这一节课中, 我并没有准备大量影视资料, 而是紧扣教学目标, 利用一个数字两幅画, 设置三个“主问题”:“30多万人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他们都是谁”, “他们是怎么死的”, 然后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随机应变, 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将“主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相整合 , 用巧妙的追问激活学生思维, 聚焦学生已有的认知, 引导学生理解南京大屠杀被杀害的人之多、遇难者之无辜及日军杀人手段之残忍, 层层推进, 带着学生穿过历史的隧道, 走近历史真相。在追问中, 学生认识到侵略者的残酷本性; 在追问中, 学生碰撞信息交流情感, 知道日本侵略军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种种苦难;在追问中, 学生从内心深处激起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在追问中, 学生懂得“不能忘记过去”、“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通过巧妙追问, 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被引向纵深。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追问是为落实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服务的。要追问有效, 教师就要深入解读教材,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置“主问题”, 然后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紧扣“主问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开拓学生思路, 激活学生思维。有效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与灵活的教学机智, 如果教师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握好追问的契机, 在关键点上有效追问, 就能演绎精彩课堂, 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实效, 从而让品德课堂教学魅力无限, 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思维可视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20-2一、引言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与晨会、班队会等相比在诸多德育途径中居于特殊的、重要的地位,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以下简称“品社课”)却是这样的现状:公开课热热闹闹、常态课冷冷清清;教师教得无奈,学生学得无趣。通过品社课来促进学生心智模式的发展,形成做人的良好素养似乎已经成为了奢望。
改变教育观念,更新教与学的模式,让品社学科的课堂摒弃枯燥、乏味、说教式的陈旧教学法,已成为我们迫不及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思维可视化技术的运用,尝试通过在教学目标的统领、学习方法的改变、评价方式的转向等方面的实践研究,让品社课真正成为学生良好品行形成的主要途径,成为学生思维能力持续提升的有效载体。
二、思维可视化技术概述
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刘濯源教授着力于《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提出了“把教学关注点从‘知识转移到‘思维,从而持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教学效能的倍增”的理论。
所谓“思维可视化技术”,就是把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通过图示技术(思维导图、模型图、流程图、概念图、图像、图示等)、生成图示的软件技术、图示的呈现、传播、存储、交互等一系列信息技术呈现出来。被可视的“思维”更易被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可见的“知识加工”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火把能够被充分地点燃起来。[1]
目前,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已有一定的实践与研究。笔者认为,借鉴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其他学科的运用经验,在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的学科教学中合理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学习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心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笔者尝试以小学高年级品社教材为例,对思维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做一探索。
三、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一)思维可视化,让教师的教学目标更清晰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笔者认为,三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互为影响、共同提升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之中。因此,教师只有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才能使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学生发展的起点,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但是,品德与社会课程越推进到高年级,面对教材中出现的大量社会知识,一线老师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也就越容易出现偏差,一不小心就把品社课上成了知识型的社会课,忽视了品德学科的特性。合理运用思维可视化,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1.用思维导图统领全册目标,有利于整体把握教材的目标体系。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为例,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一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二是地球生病了,三是世界问题还不少,四是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纵观全册教材,每个单元都反映了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了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围绕这一单元主题,教材安排了3~5课,引导学生学习、研讨。本册教材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社会生活实际,努力“帮助儿童把握好少年期的生活,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引导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2]笔者认为,为开展有效教学,教师在涉及每篇课文前应整体感知教材内容,明晰教学目标。而教师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便是熟悉教材体例的过程,也是熟悉编者编排意图的过程,更是整体研究教材、思考教学方法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六年级下册品社学科的三维目标便一目了然。教学中,我们还能通过信息技术的超链接展开全册教学内容和具体的三维目标。
2.用思维导图勾勒单元目标,有利于实现单元教学法,省时提效。再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外面的世界怎么样”为例。
如上图所示,我们在整合单元内容和目标后不难发现,这一单元的编排体例是并列的,实施教学时完全可以打破原有的编排顺序,整合单元教学目标,进行单元教学法。
本单元总目标为:简要了解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世界公民意识。教师根据总目标先确定单元三维目标,设计学生自学提纲。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单元内的4篇课文,再自主选择预习问题之一,画出解答问题的思维导图,然后组织课堂交流。本单元计划学时为8课时,经过整合后,实际4~5课时即可完成教学任务,大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
除此之外,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四单元和六年级下册的第一、二、三单元,虽然单元主题不同,但目标指向是相同的,即培养走向世界的下一代。教师在吃透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也能运用思维可视化的技术,将教材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有效地把知识教学与品德教学融为一体。
(二)思维可视化,让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开放
学生在品社课上的学法绝无定法,但贵在教师的教学得法。教师如果能利用思维可视化技术,从一篇篇课文里挖掘出一个个符合学情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将教学变成一步步可以操作的学法程序,就能将学生的知、情、意、行揉合于教与学之中,让学生学得更自如。
1.预习中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学生学得更自主。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能力,能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趣。当然,要想达到预期目标,教师要做到“三要”:预习目标要明确,特别是在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方面,定位要精准;预习指导要有效,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情,制定预习提纲;预习任务要具体,即任务目标要有可操作性和可视化。
例如,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跟着唐僧去西游》《金字塔下留个影》《奥林匹克的故乡》《我做志愿者》。笔者在第一课时设计的预习题为:1.通过电脑的百度、google等其他搜索引擎查找印度、埃及、希腊、澳大利亚、朝鲜、中国等国家的地理位置,并绘制方位图;2.了解四大文明古国的气候特征、风俗人情,选择其中的一个国家,根据预习所得绘制思维导图。为了保证预习的实效,笔者把授课地点放在电脑房,让学生上机预习,当堂完成预习任务并开展组内交流。整堂课中,思维导图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程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手段之一。
2.探究中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学生学得更生动。目前,探究性学习已被品社课广泛地进行运用,但仍有不少教师简单地认为只要在课堂上采用讨论、辩论、表演等形式,便是探究性学习。于是,课堂热热闹闹,学生高高兴兴,学习成了表演,但学生缺乏深层次的思考,也就不可能形成探究能力。笔者认为,小学高年级的品社课只是探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和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通过图示的方法整理知识概念,加工教材信息,制定活动计划,在整理中产生问题,学习思考,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才是真正的探究性学习。
(三)思维可视化,让课堂的实效更彰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时,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一个依靠知识灌输的传递过程,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就不会有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性。在品社课上引入思维可视化的技术,将大大提高品社课的课堂实效性。[3]
1.思辨时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品社课堂的生命力借助于对话,植根于思辨。但对话式的思辨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能先让学生根据思辨的中心内容画出思维导图,教师就能发现每个学生的思考过程,然后有选择地进行对话式交流,课堂的效果会更佳。
六年级下册第四课《网络连接你我他》,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同时,又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其消极因素对自身造成不良影响或侵害,而后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笔者认为,教学时切忌简单说教,只有通过学生的自学、自悟,才能达到自省与自醒。教学中可以以“我看电脑热”为中心议题,让学生画出思维导图,交流思维过程,从中有效地辨析网络的“利”与“弊”。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有效的引导,明确正确的做法。如图所示,教师做适当引导后,学生可以只完成图中的空白处,也可以重新思考、罗列利与弊的表象。
2.评价时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学生的发展更多元。众所周知,一线教师在品社课堂的评价语往往极其简单教条,针对性不强,个性化很弱。而学期结束时,“试卷+印象”便是品社课的任课教师给学生成绩的依据。而笔者却认为,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的一个结论,它应该是双向的,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它应该是多向的,师生间,生生间,家长也可参与。品社学科中,评价对于促进课堂的实效及学生的发展,作用尤为重要。因为评价本身就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学生在评价中享受,在评价中痛苦,在评价中反省,也就是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会慢慢成长,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也正是品德与社会学科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六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我的这六年》,实施教学的前一周,笔者就布置学生做准备:以“我的成长记录”为话题,收集六年中代表性的照片或故事,绘出一棵成长树。话题是树的主干,照片或故事是片片树叶,每张照片或故事边都伸展出枝桠,那是自评、互评的空间。那一周,教师四周贴满了学生自绘的,别具风格的“成长树”,老师、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可以在树上点评或留言。即将离别的师生是多么珍惜这样的机会,他们在互相欣赏、互相评价的同时,情感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净化。
四、结束语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鲁塔戈拉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4]笔者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把,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提高道德辨析能力、情感生成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心智模式发展的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濯源.聚焦思维可视化,找到减负增效的新支点[N].思维可视化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2013(06).
[2]鲁洁.品德与社会教师用书六年级下册[G].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2).
[3]马乃根,丛立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建议[J/OL].凤凰教育网,2009.
四年级学生虽然掌握的基础知识比较牢固,但有些综合应用、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知道的比较少,同学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在过去的教学中只知道在课堂中学品社,没有让学生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感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这是我们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克服。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三个单元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示活动,第一主题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从学生身边最为熟悉的人和事为切入口,了解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应该为他们伸出友谊之手。第二主题单元《我的家乡在变化》通过设计一系例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懂得怎样保护家乡的一草一木。第三主题单元《我与外界的联系》。学生随着年龄的长大与外界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如何正确让学生处理媒介的利用,了解我国的媒体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这样的编排目的是:一是在学生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的自己的交往面越来越广
三、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教师的角色和任务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学活动指导的注意点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教案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教学措施:
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2.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4. 充实教学内容,联系丰富生活。
本学期来,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与杜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措施:
本学期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注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从他们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促进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实践,在白然生活中观察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目标达成
1、初步形成了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2、学习了利用规则调整关系。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3、初步了解了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了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4、了解了一些社会规则,初步懂得了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珍爱生命,有良好的生命意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有贡仟心、自尊心、自信心的品质。
6、能够初步认识自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了解了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知道邪教的危害。
8、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热爱大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9、学会了看交通图;学会了乘坐一般性的交通工具;能发现交通中的问题并有不同解决问题方法。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王兰
一、课堂教学的自觉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自觉性顾名思义就是加强班级组织管理的纪律性。一个好的班级, 首先要有好的班风;我作为一名教师, 从教开始就注重抓好班级课堂纪律, 不管接任什么年级, 任教什么学科, 我都把管理学生当作首要问题来抓, 只要有了良好的班风班纪, 教师的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今, 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网吧游戏机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加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是父母、爷爷、奶奶等的掌上明珠, 长辈们的宠爱, 使孩子们养成纪律散漫、目中无人的不良习惯, 为了改变他们的思想行为, 端正自觉性, 我主要抓好以下几点:其一, 确认学生, 做好座位表。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课的科任教师, 难度大的是学生不把科任老师放在眼里, 上课出现随意性大, 无所谓态度的现象严重, 特别对上思品课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甚至做小动作、我行我素等等, 为此, 我事前先与班主任沟通, 落实好班级学生的座位情况, 制定学生的座位表, 确定每位学生的位置。在上课时我可以直接点出做小动作学生的姓名;曾经有一位学生这样对我说:“老师您真厉害, 第一次上课就知道我的名字, 但我从今天开始一定听您的话, 认真上课。”如此一来, 全班学生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上课也专心听讲。其二, 准备充分, 落实班级公约。为了让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特意制定班级公约, 上第一节课时, 我逐条讲解落实, 做到人人遵守;具体内容: (1) 上课不迟到, 不早退, 有事要请假, 见到老师有礼貌; (2) 在家要预习, 准备要充分, 上课不忘带课本; (3) 课堂上要专心听讲, 大胆举手发言, 声音要响亮; (4) 上课要坐端正, 不做小动作; (5) 课前值日生桌子排整齐、黑板要干净, 课本要放好; (6) 全班同学要团结向上, 每周争第一。其三, 精心备课, 熟记课文内容。课前教师要精心备课, 把课文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件制作等都熟记在心, 课堂上我基本不看书讲课, 重点观察学生上课情况, 面向全体, 并做到常抓不懈;再者是教师做到情、理、 爱, 教师与学生建立深厚友情,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 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教师做到, 这样才能以理服人, 学生才会对教师心悦诚服,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关爱学生。因此, 我班学生的纪律特别好, 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高, 学风好。
二、课堂教学的激励性
马克·吐温曾有这样的感慨:“靠一句优美的赞扬, 我能活上一个月。”作为一名教师要使《品德与社会》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教师运用激励性语言至关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学习产生良好的心理刺激, 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自信心。因此,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催人上进, 教师的激励语言、激励动作, 对每一位学生来说, 犹如一缕阳光, 照耀在学生的心头上, 使他们树立了信心和勇气。
三十多年教学经历的我, 不知听过多少老师的课, 但有许多老师上课, 声音低沉, 平淡如水, 又有许多老师上课, 声音尖锐, 整节课处于亢奋之中, 缺乏应有的抑扬顿挫, 让听课者在烦累中煎熬。当然, 教师的语言, 应该做到有张有弛, 有抑有扬, 忽而给人以江河奔涌之觉, 忽而给人以小溪潺潺之感, 只有这样富有生动的语言才能深深感染学生, 只有这样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产生“教”与“学”的和谐美。例如: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学会了》一课, 教学时如果教师面对学生的精彩发言, 只是嘴里应声“嗯、嗯”或点点头, 没有其他的任何动作等, 这样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而我上课先给学生一个悬念, 对学生说:昨天老师学会了做什么?有谁知道, 猜一猜。引发学生的好奇, 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 你们都学会了什么?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好吗?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这时我特别注意激励语言的使用, 如“不错、很好, 太好了”、“完整点就更好了, 比刚才好多了, 讲得太棒了”, 随着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一个美好的境界, 这样学生的思维、智慧的火花被点燃, 因此, 不仅活跃《品德与社会》的课堂, 还让学生的思想感情、知识能力得到双重的升华。
三、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运用多媒体已是教师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 我深刻体会到采用多媒体教学, 不但使《品德与社会》课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且让我们开阔了视野, 为学生提供了崭新的感性材料,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记得以前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加粉笔”, 不管教师在课堂上怎么讲, 都显得枯燥和空洞, 学生听得不知所以然, 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调动, 而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给思品课注入活力, 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唱独角戏, 它可以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等音频、视频, 在课堂中创造出一种特殊感知环境,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快乐、兴趣、好奇等, 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产生求知的欲望, 使之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动性、扩散性和求异性, 引发学生思考, 愉快地学习、探索。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 《江山多娇》一课, 如果传统的教学, 教师无法形象、生动讲清巍峨的高山、秀美的湖泊、蜿蜒的河流, 而运用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又能通俗易懂地突出了重点, 深入浅出地突破了难点,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又难忘的印象,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真正成为创新学习的主人。
四、课堂教学的感染性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教学中, 怎样激发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 使其受到感染?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上应积极创设情境, 努力做到形式上求趣、内容上求真、方法上求活, 激发学生的情感, 以境生情, 以情促行, 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使品德课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我爱我的家》一课时, 我这样巧设情境, 对学生说:有一首优美动听的歌, 相信同学们听后一定会喜欢上它, 你们想不想听?同学们, 你们听了这首温馨而又深情的歌, 想到了什么?———“人人都有自己的家”。是的, 这首歌它能唤起我们美好的回忆, 使我们想到了自己的家, 想到了关爱自己的亲人。请问同学们你们都在什么情景下特别地想家呢?为什么?请你们讲给大家听听, 好吗?学生听了纷纷议论起来, 并踊跃举手发言, 听着, 听着……一种强烈的亲近感与归属感驱使着我, 让我感受到学生真正对生活体验的追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位孩子心中最神秘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你讲的话发生共鸣, 你自身就需同孩子的心灵对准音调。”作为一名品社课的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奏出和谐的一曲, 应该要紧紧围绕生活创设情境, 只有这样, 才能让《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收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情境效果。
五、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自觉主动参与学习, 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抓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之产生求知欲望。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我担任《品德与社会》课以来, 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对 《品德与社会》课所产生的无情、无味、无趣、无信、无劲的消极心态, 变成有情、有味、有趣、有信、有劲的局面。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 教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给学生“读”的权利,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先把课文要掌握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 然后规定每人至少提出一个问题, 在课堂上说给大家听, 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现象, 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给学生“议”的时间, 课堂上给学生5~10分钟, 围绕课文要求分组讨论, 并要求学生提出异议, 这样不仅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而且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给学生“讲”的机会, 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 做到有的放矢, 还要大胆展示自我, 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给学生“练”的情趣, 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难度不一的课外作业, 让学生去分析、解决、完成,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也尝到其中的乐趣。因此, 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是每位科任教师的共同心愿。
我认为,品德课不是对儿童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要以儿童参与其中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课堂资源应来源于生活,通过课堂活动和思考,又运用到生活中去。我以《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这一课为载体,综合了许多孩子身边有关的交通问题,来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思路,让课堂更多贴近生活。
就本堂课,我想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第一,着眼观察。
我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整个课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挖掘学生的情感。
(1)我利用新闻导入本课,让孩子们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的车多。
(2)运用本学校校门口“周末接学生造成交通堵塞”的照片,让学生真实感受交通问题就在我们身边,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有话可说。
(3)用身边的事例,感染学生,让他们更理智地看待安全问题。随后,我利用学校周边交通图,让学生对安全问题畅所欲言,进而介绍一些身边的交通标识。学生看到熟悉的路段,发言积极,十分投入。
第二,着力轻松。
我的教学对象是儿童,交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所以,我根据教材的特点着力营造、渲染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第三,着重思考。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是采用活动化学习的形式进行,因而活动的全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所以提问也是开放性的,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查找相关的资料,充分体现了认知的多元化,感受的差异性,提高的层次性。如在小组讨论如何减少尾气危害时,学生能展开想像的翅膀,从能源、绿化、过滤等多个方面思考,从而解决汽车带来的污染问题。
这堂课最后一个环节是“金点子征集活动”,让学生展望家乡未来,为家乡的交通出谋划策。学生充分的把自己的想法发挥出来了,我感觉到了孩子作为社会的一员,也在承担建设的重任。
限于本人水平与能力,总觉得有些不尽人意之处,还可以再加以改进。上完这堂课后,经过几个老师的互相交流,我进行了归纳整理如下:
第一:所设计的环节太多了,整堂课的容量太大了。在出示一些交通事故数据后,我让学生谈谈该对司机朋友说些什么。学生很积极,我也没来得及适时调整引入下一环节,所以后来在讨论解决“尾气危害”时,时间有点仓促。老师应该理性地掌握时间,后来想想其实这个环节可以简单带过,学生在讨论自己平时要注意的交通安全时就已经达到了遵守交通规则的目的,再让学生说说司机朋友要注意的交通规则,有点画蛇添足。
第二:我在和学生一起观看交通带来的问题时,因为要考虑下面的思路,没有和学生一起观看感受,没有做到和学生共情。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从容清晰地思路,这是我以后要注意追求的。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07-07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11-04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6-11
未来版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07-22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12-20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09-14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11-02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期末试卷11-14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06-05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