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团部长申请书(精选6篇)
尊敬的院报记者团领导:
您好!
我叫xxx,来自文传系xxxx,现为院报记者团发行部的一员。作为一名普通的干事,我在院报记者团已经锻炼了快一年了。一年来,院报记者团的经历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也渴望能继续留在学生会为广大同学做更多的服务。时值院报记者团换届,我郑重提出申请,竞选院报记者团发行部部长一职。
去年秋天,我有幸通过纳新,成为院报记者团大家庭中的一员。在近一年的工作中,在各位老师与学长的指导下,我对记者团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积极参与发行部的各项活动,认真完成部长交给的各项任务。在班级中,我担任的是劳生委员一职,可以说非但不与发行部的工作相冲突,反而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此次提出申请,竞选院报记者团发行部部部长一职,我认为自己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首先,我具有极大的为老师与学生服务的热情。热情是我最大的资本。没有热情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纵使再强的能力也不会成功。从小到大,我一直是一个充满热情与活力的人,我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选择。我既然选择了在学生会中服务师生、锻炼自我,我就会投入自己全部的激情——做,就一定要做好。
其次,我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组织能力。回首二十载的生活经历,我发现自己是一个乐于也善于与人沟通的人。在生活中,我善于交际,在周围有着不错的口碑;在班级工作中,我善于协调各方关系,有力的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在院报的工作中,我与各成员合作融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氛围。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具有顽强的作风和不怕吃苦的决心。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在将来的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但我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困难是用来克服的,困难更是一种提高自我能力的绝好契机。今后的工作中,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会迎难而上,走过风雨,将看到绚丽的彩虹。
当然,我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缺乏当机立断的作风。这方面的能力也是我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将要不断锻炼的。
如果我能够成功当选为 发行部部长,我将积极团结我们部门的工作,听从老师安排,提高办事效率,争取使发行部的工作更上一个台阶。我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我的工作:
(一)增强发行部内部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不同与其他的部门,发行部的工作更多的是发行报纸,需要大家聚在一起共同完成的任务。但成员之间的联系并不大,合作意识淡薄的现象。而且,团队意识的淡薄也造成了工作积极性的下降。我上任后,将加强各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定期举行经验交流活动,交流采访经验,探讨写作技巧。定期评选优秀成员,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想,如果能做到真正的有事可做,大家就不会觉得宣传部的工作单调和乏味了吧。
(二)采取适当强制措施,增加成员的写稿发稿量。写稿提高文笔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入记者团的目的之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除了继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外,还应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
以前发行部也强制性的规定过各成员的工作量,但真正实行的时候,并没有显示出“强制”二字。如果我能当选,我将明确奖罚,对热情工作者给予适当奖励,对懒惰懈怠者将毫不手软的采取措施。
(三)增加采访的主动性。目前大家写新闻,多还停留在一个“等新闻”的模式上,只是在学院有特殊活动的时候,才跑去看一下、写一些。我认为,新闻不仅在学院的重大活动中,更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这就需要大家细心的挖掘。要改变大家的观念,首先要改变大家写新闻的态度:不该只为了完成任务,更要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只有这样,写出的新闻才能真正的贴近生活,贴近本质。当然,这需要不断的引导,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我也将不断摸索,不断努力,争取早日改变大家的观念。
(四)培养新成员,使他们早日堪当大任。几个月后,又将有一批新鲜血液注入进来。作为一名学长,我将保持发行部的优良传统,像我的学长对我们一样关心指导新成员。针对新成员不了解规程,不熟悉格式的问题,我会让老成员中的佼佼者定期为他们讲解,以老带新,手把手的教他们采访,写稿。教他们报纸的发行等等,使他们不断得到锻炼,并在锻炼中快速成长。
如果这次我能够竞选成功,我将决不辜负老师和同学对我的信任,塌实工作,积极创新,干好部长的工作,以自身行动兑现自己的诺言。当然,如果这次我未能当选,说明我的能力还不够,经验还不足。我将以一个普通成员的身份留在发行部,留在这个我为之倾注热情、挥洒汗水的地方,听从部长安排,继续积极工作,努力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
此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国务院连续3年出台文件部署我国的种业工作, 最近一个文件是2013年12月份颁布的, 目前半年过去了, 请问落实得怎么样, 能不能介绍一下工作的进展?
余欣荣:你所指的是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109号文件。这个文件集中体现了种业界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 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促种业安全,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文件, 我们通常称之为“国七条”, 集中聚焦种业改革进程中有关体制创新的问题, 尤其是种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问题。大家知道, 农业的出路在于科技, 种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在科技, 科技能否顺利地提升, 关键在于不断地创新体制机制优势。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七条”, 就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科研体制改革碰到的一些问题作出了新的、明确的规定。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 农业部牵头会同17个部委和海南省政府, 围绕贯彻落实“国七条”, 进一步强化种业发展部际、部省协调机制, 明确落实各项措施的分工方案, 并且将文件的精神分解成21项具体的任务, 实行按月督导、按月调度。目前, 各责任部门和参与单位都制定了详细的落实方案。
具体进展情况包括5个方面:
一是改革技术创新主体。过去种业创新主体主要在科研单位, 现在按照国办109号文件要求, 加快推动向企业技术创新主体转变, 同时进一步提高科研单位基础创新、公益服务能力。农业部面向企业建立了品种审定绿色通道, 设立了扶持企业的创新项目;科技部通过一系列措施支持种业基础性、公益性和前沿性研究, 优先对企业研发成果进行后补助支持;发改委将在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中, 对符合条件的种业企业予以倾斜;教育部继续通过公派留学项目支持企业科技人员的培训。
二是改革创新激励机制。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比例的改革试点, 加强种业人才培养, 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科研人才的创新积极性。科研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不仅来源于精神的激励, 还有他们通过自主创新应该获得的, 也是依法获得的合理收益。为此, 我们按照文件精神会同财政部、科技部, 提出了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比例的试点方案, 这在中国种业界还是第一次。因为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 既有政策问题, 也有法律问题, 还有在具体方案中的制度安排。所以为了稳妥起见, 我们将选择中国农科院及部分省市的科研单位进行试点, 这项工作进展顺利。教育部还将引导高等院校开展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试点。
三是改革创新组织方式。中国在杂交水稻上获得了重大突破, 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创造性成果, 其中重要的就是发挥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 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要加快赶超也必须继续发挥制度的优势。为此, 国务院决定支持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 推进种业集成创新、协同创新, 加快选育突破性的品种。目前这项工作进展顺利。
四是改变成果转化方式。目的就是要建立种业科研成果的公开转化平台, 发挥市场配置、公共成果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禁止私下交易。目前, 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即将正式运行, 这项工作将为种业界科研人才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有一个在市场上公开竞价、交易、转让的好平台, 将极大地增强种业科技创新的活力。
五是改善种业创新环境。2013年年底, 农业部会同公安部、工商总局组织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假劣种子专项行动, 这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国家层面加快种业改革创新的同时, 各地也在积极地推进, 如四川等省份已陆续出台了符合本地的改革措施。现在可以讲, 深化种业改革正在有序地进行, 将会极大地推动现代种业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建设种业强国要“踏石留印”
人民网记者:我曾经在《求是》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您的署名文章《强国必先强农强农必先强种》, 提出要加快实现种业强国的战略目标, 从文章当中和您刚才发布的内容, 可以看出您对种业强国充满信心。我想请问, 农业部下一步打算如何建设种业强国?
余欣荣:“种业强国”是“中国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强国梦”, 而“种业强国”是一代代种子工作者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梦想, 也就是种业的“强国梦”。李克强总理也强调, 我们国家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农业、最丰富的种质资源, 也应该有最具竞争力的现代育种产业。汪洋副总理就推进种业强国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种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也对种业强国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建设“种业强国”, 把中国的民族种业搞上去, 关键是要有创新的精神, 要有务实的态度, 要有持之以恒、踏石留印的艰苦创业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种业强国”的梦想。为此, 我们应该具备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 科技创新能力强。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种业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有序流动。加快构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有序分工、密切合作的种业创新体系, 改变过去种业科研主要在科研院校的状况, 现在既要继续发挥科研院校种业创新的优势, 同时又要推动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进一步加快开发出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
第二, 种子企业强。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就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投入, 支持企业在科研、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能力, 推动种业领域的企业重组, 尽快缩小与跨国种业企业的差距。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努力, 力争到2020年前50家企业的集中度要达到60%以上, 力争中国的企业在国际种业有更强的竞争力。
第三, 种业知识保护体系强。在这方面要重点采取一系列措施, 进一步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 要进一步完善和保护农民、品种权人、企业的合法权益, 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社会秩序。还要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促进各方面种业人才、种子企业投身种业发展, 使我们整个体系不断强大起来。
第四, 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交流平台, 加快种业国际化步伐。要积极推进国家间、区域间种业的双边和多边合作, 拓展合作空间, 进一步引进人才, 支持各方面种业人才在中国发展。同时, 支持我们的企业到国外建立分支机构, 服务所在国的农业发展, 通过国际交流合作, 实现我国种业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地对外开放, 加快我国种业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中国网记者:我们知道, 国际种业巨头在研发领域有很强的实力, 请问我国在激烈的竞争中能继续保持自育品种的主导地位吗?如何才能保证做到这一点?
余欣荣: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第5句话就是“科技支撑”。那么, 科技支撑重要的支撑点就是种业科技, 种业科技支撑点的强弱关键又在于育种的创新能力, 也就是新品种创制能力。我可以很高兴地告诉大家, 我们在这方面正在积极地推进, 而且正在取得成效。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育种理论技术方法材料的创新。不断培育突破性新品种, 缩小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是理论、技术、材料的创新。我们正在借鉴发达国家在种业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 转变育种理念和思路, 利用分子育种等现代技术和方法, 逐步改造和武装我们的传统育种, 加大种质资源的深度挖掘和评价力度, 创制优异的育种材料, 扩大新品种培育的遗传基础, 提升我们国家新品种研发和创新的效率及其能力。
二是加强育种机制的创新。也就是要加快改变长期以来育种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原始创新不够的局面, 加大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要集中培育育繁推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 它既能进行材料的研究和创制, 还能不断推动新品种的推广, 进一步缩小了这方面的差距, 提高了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能力。同时, 在国家层面, 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实施国家良种重大科研攻关规划, 组织全国优势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我想讲得具体一点, 突出水稻、玉米、大豆等这些重点作物, 农业部和科技部重点进行统筹规划, 由骨干种子企业牵头实施, 联合全国优势科研单位协同攻关。这个科研攻关和过去有所不同, 企业作为这次攻关的主平台, 联合各方面的优势力量进行协作攻关, 把育种、繁育和推广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攻关的效率和能力。
三是进一步加强品种管理制度创新。我们在《种子法》品种审定框架下进一步创新品种的管理机制, 提升新品种开发能力。近期农业部将发布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指南, 这是我们第一次发布, 正式文本将会按照有关程序向社会发布。这一条将会对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新品种研发推广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是加大品种权的保护力度。依法保护新品种各个环节的知识创新、品种权人的权益, 只有这样, 各方面的人才、智慧才能够在种业领域得到尽情发挥, 他们的积极性、创新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发挥。我们优势的科研人才通过他们的智慧应得的合法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种业研发能力和创新活动就会进一步提升, 种业强国就有了重要的基础。
建设一批优势种子基地
新华社记者:我的问题是关于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的。下一步在种子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规划和考虑?
余欣荣:种业基地的建设发展是我国进一步加快“种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措施。从3年前开始, 国务院明确在海南、甘肃、四川先行启动一批国家级的种子基地建设, 同时对于一些制种大县、大市进行重点支持。3年来, 这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在一些气候、自然条件有优势, 但财政又相对困难、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地方, 他们得到了应有的补偿, 通过种业特别是制种、育种获得了比较好的收益, 进一步调动了这些地区为国家生产优质种子的积极性。实践证明, 国家重点支持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优势种子基地的决策是正确的, 而且将会进一步发挥明显的作用。
积极推动种子企业“走出去”
新华网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 近些年来, 在与“洋种子”的国际竞争中, 中国种子的出口情况怎么样?第二个问题, 接下来农业部在帮助中国种子企业“走出去”方面有没有相应的措施和规划?
余欣荣:我们要看到中国种业的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实现的发展。所以,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既有引进人才的发展, 推动国际合作这方面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积极推动优势种子企业“走出去”, 服务所在国农业的发展。近年来, 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目前我国种子出口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种子年出口总额已经超过3亿美元, 目标市场也在日益扩大, 除了周边的像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 现在非洲、中亚这些市场也在加强和所在国的合作。
目前, 我们国家的种业企业已经和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杂交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种子的贸易关系。种子“走出去”方式也是多元化的, 除了传统的种子贸易外, 现在投资并购、本土化研发战略的协作方式也在积极探索, 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对下一步中国种业“走出去”, 中国政府持积极支持的态度。为此, 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和制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规章, 争取出台金融、税收等配套优惠政策, 进一步加大信贷信用的保险支持力度, 解决制约“走出去”的制度限制, 减少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风险。
二是探索创建跨部门的协同协作工作机制。构建农业部、商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体制, 协同解决“走出去”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积极服务于企业。
三是建立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推动种业“走出去”, 需要良好的服务, 在这方面政府将依照法律法规支持企业, 同时要求企业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有关规定, 积极服务于所在国农业的发展,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品种结构性过剩, 是压力更是契机
经济日报记者:据了解, 当前国内种子市场处于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 很多企业面临着压力, 是否意味着行业会出现重新洗牌的局面, 请问农业部对此是什么态度?
余欣荣:从目前情况看, 我们国家主要农作物的种子供应充足, 市场价格平稳。其中, 主要的粮棉油作物无论是需种量和生产量, 这几年都基本上保持供应充足、总体平衡的态势。如果说有些问题的话, 也主要是在玉米种子供大于求, 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剩, 大多是老品种存在一些压库的问题。这也恰恰会加速我们种业的科技不断进步, 无论是生产方、种子的提供方还是需求方, 农民对新品种的要求、对种子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所以, 对新品种的开发能力、新品种的供给能力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这也是驱动种业发展强劲的市场动力, 对不仅是国内企业, 包括外商投资企业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也为我们从事种业研发的各方面机构和人员提供了新的目标, 要通过各方面努力, 不断提升种业研发和推广的能力, 进一步促进种业的发展。
记者:为什么要修订《动物防疫法》?请您介绍一下修订《动物防疫法》的背景及必要性。
尹成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动物防疫法制化建设,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并于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现行《动物防疫法》的实施,对于加强动物防疫工作,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动物疫病的防控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了高致病性禽流感、亚洲1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情,对养殖业的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现行《动物防疫法》由于存在动物疫病防控制度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防控动物疫病的要求。为此,需要尽快修订《动物防疫法》。同时,修订《动物防疫法》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依法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防控工作非常需要,基层同志也盼望尽早修改出台。
记者:与现行《动物防疫法》相比,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修改和增加了哪些内容?
尹成杰: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共十章八十四条,与现行《动物防疫法》相比,增加了三章二十六条,修改了大部分条款。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在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实践基础上,重点对免疫、检疫、疫情报告和处理等制度作了修改、补充和完善,新增了疫情风险评估、疫情预警、疫情认定、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官方兽医、执业兽医管理、动物防疫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记者:预防是防控动物疫病的基础,请您介绍一下《动物防疫法》在动物疫病预防方面有哪些新的规定。
尹成杰:做好动物疫病的预防,既是有效提高疫病防治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动物防疫法》在动物疫病预防方面新增了三项措施:
一是完善强制免疫制度。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做好强制免疫工作。
二是健全疫情监测和预警制度。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和动物疫情预警作出了明确规定,对动物疫病监测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是建立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制度。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借鉴国外经验,明确提出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记者:我国已建立起公开透明的动物疫情公布制度。请问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情的报告、认定和公布有哪些新要求?
尹成杰:建立和完善动物疫情的报告、认定制度,是发现和迅速控制动物疫病的前提。同时,规范动物疫情的公布制度,对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动物防疫法》一是明确疫情报告主体。规定从事动物饲养、屠宰、诊疗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疑似染疫的,要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兽医技术机构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瞒报、谎报、迟报,也不得阻碍他人报告。二是明确疫情认定程序。规定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要经过省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由农业部认定。三是规范疫情公布制度。规定农业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公布当地的动物疫情,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动物疫情。
记者:动物防疫工作需要稳定的基层防疫队伍和健全的动物防疫保障机制,请问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在这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尹成杰:一是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向乡镇或区域派驻兽医机构。同时要求县级人民政府、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财政投入。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动物防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将所需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应当储备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所需的防疫物资;对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强制扑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免疫应激死亡的动物,要给予补偿。
记者:您刚才介绍,现行《动物防疫法》存在处罚力度小、操作性差等问题。请问《动物防疫法》在这方面作了哪些修改?
尹成杰:为了确保法律得到全面、正确实施,针对现行动物防疫法中存在的处罚较轻、有些违法行为没有设定法律责任等问题,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重点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强化政府主管部门的责任。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要求,增加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动物防疫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细化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检疫等执法活动中的责任追究规定。
二是进一步明确饲养者、经营者的责任。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饲养者、经营者不依法履行动物疫病预防、疫情控制、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义务等行为设定了法律责任,特别是增加了责令改正、采取补救措施、主管部门代作处理等方面的规定,为把动物防疫制度落到实处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是针对违法行为的不同性质和危害大小,区分单位与个人等不同的违法行为人,加大了处罚力度,提高了法律的威慑力。
记者:刚才您谈到要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请问什么是无规定疫病区?建立无规定疫病区对动物产品出口有什么重要意义?
尹成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具有天然屏障或者采取人工措施,在一定期限内没有发生规定的一种或几种动物疫病,并经国家评估合格的特定区域。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有利于在我国分区域有计划地根除主要的动物疫病,有利于促进动物产品国际贸易,有利于我国畜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建成的5片6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的动物产品出口,已占全国动物产品出口的一半以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对消灭重要动物传染病、促进畜产品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下一步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需要做哪些工作?
尹成杰:下一步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宣传。各级兽医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带头学习,认真领会和掌握这部法律的精神,准确把握《动物防疫法》的各项制度,牢固树立依法防疫的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加强《动物防疫法》的宣传,提高宣传效果。
二是抓紧配套法规研究工作。要根据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积极开展《动物防疫法》配套法规和有关标准的制定工作,进一步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三是抓好《动物防疫法》的培训工作。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兽医行政管理和动物防疫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兽医管理和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一、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喉舌,影响面广、事关全局,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性原则,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但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感,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审时度势、顾全大局,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关键时刻不动摇。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和热点、焦点问题,对改革开放的新举措要善于冷静思考,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敢于打破一切陈旧的思想束缚和羁绊,明辨是非,及时应对处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管新闻的根本原则不能变,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
新阶段,我们要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把坚持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理论武器,把是否符合“三个代表”要求作为检验新闻工作的根本标准,始终做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动摇,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喉舌功能,使新闻宣传工作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的纽带和桥梁。
二、坚持正确的新闻观,努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肩负着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神圣使命。因此,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把自己武装好、塑造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断加强新闻队伍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的宣传艺术水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领域的体现,是指导我们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思想基础。持之以恒地抓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性质的客观要求,是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动摇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新闻宣传队伍素质、打牢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根底的迫切需要。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广大新闻工作者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显得至关重要。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操守,强化新闻职业道德,既是提高新闻工作者思想情操和道德水准的需要,也是保持新闻工作者队伍纯洁的必然要求,更是改进和加强新闻队伍作风建设、树立新闻队伍良好形象的一项长期任务。广大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新闻职业精神,切实遵守敬业奉献、诚实公正、清正廉洁、团结协作、严守法纪的新闻职业道德。要甘于淡泊,守得住清贫;要恪尽职守,耐得住寂寞;要净化心灵,抵得住诱惑;要防微杜渐,守得住小节。在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学技术,学习党的新闻知识以及历史、文学、艺术,不断扩展自己知识面的同时,要毫不放松职业操守的养成、职业道德的提升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强化。要自觉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以自身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形象,真正使新闻工作者成为时代进步的忠实记录者、“三个文明”的建设者。
三、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强化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感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我们的一举一动关乎是非曲直、惩恶扬善、毁誉奸忠,用得好、把得准,就能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团结鼓劲;反之,就会混淆视听,误导添乱。因此,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强化社会责任感,做到文格与人格的统一,文风与作风的统一,作品与人品的统一。新闻作品实践,生活,群众,强化新闻工作责任感最重要的是坚持“三贴近”原则。只有贴近实际,才能贴近中心,贴近大局;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抓住生活的本质,解决生活难题;只有贴近群众,才能充分体现群众意愿,把握群众脉搏,捕捉到群众喜闻乐见的好新闻。“三贴近”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增强新闻宣传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途径。广大新闻工作者要从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出发,自觉坚持“三贴近”,认真落实“三贴近”,把镜头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推动新闻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同志们,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十一五”规划即将编制实施,新闻宣传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希望大家以改革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团结一致,克难奋进,扎实工作,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大家节日愉快!工作顺利!
Xinhua News Agency:This year, China will host two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the Summit of the 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and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Asia(CICA)and the 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Can you talk about these two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share with us your expectations for them?
王毅:今年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是“主场外交”,我们将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两场大型的国际会议。5月在上海举办的是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峰会,这是亚洲一个十分重要的安全合作论坛。11月在北京举办的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探讨亚太经贸合作的一个主要平台。这两大会议一个聚焦安全,一个聚焦经济,都是今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作为东道主,我们将发挥主场优势,提出中国主张,汇聚亚洲智慧,同大家一道,为这两大机制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Wang Yi: A key feature of China’s diplomacy in 2014 is that we will play host to two maj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respectively.In May, we will hold the Conference on Interaction and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 in Asia(CICA)Summit in Shanghai.CICA is a very important security cooperation forum in Asia.And then in November, we will hold the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Economic Leaders’ Meeting in Beijing.It is a primary platform for discuss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So you can see that the two conferences focus on security and economic issues respectively.And both will be key priorities for China’s diplomacy this year.We will make the most of our role as the host country, put forward China’s proposals, pool Asia’s wisdom and work with the participants to inject new momentum into these two mechanisms.对亚信峰会,我们希望倡导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和综合安全,形成新的亚洲安全观,共同建设和平、稳定、合作的新亚洲。
At the CICA Summit, we hope to advocate common security, cooperative security and comprehensive security, bring into being a new Asian security concept and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new Asia of peace, stability and cooperation.关于APEC会议,我们希望围绕亚太伙伴关系这一主题,在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制定互联互通蓝图以及促进经济创新发展三个方面取得新成果,尤其是就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实现新的突破。
At the APEC meeting, we will focus on the theme of “Shaping the Future Through Asia-Pacific Partnership” and achieve new outcomes in advancing Asia-Pacific economic integration, adopting a blueprint for connectivity and promoting economic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In particular, we will strive for a new breakthrough in launching the process of the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在过去的一年中,您认为中美关系发展得怎么样?您认为今年两国关系的发展会遇到怎样的挑战?两国将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将怎么本着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精神,以更加透明、更加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方式维护亚太的和平与稳定? 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 of the United States:China-US relation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bilateral relations in the world.How do you ass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 in the past year? What major challenges do you see this year? And how exactly do you propose to build the new type of great-power relationship? Will there be more transparency and more coordin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spirit of the new type of great-power relationship and joint responsibility in maintaining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王毅:2013年中美关系的最大亮点就是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实现历史性会晤,双方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是双方共同确定的努力方向,是两国向世界发出的一个积极的战略预期,也是两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Wang Yi: The biggest highlight of China-US relations in 2013 was the historic meeting between President Xi Jinping and President Obama at the Sunnylands.The two sides reached important consensus on working together to build a new model of major-countr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At the heart of this new model of major-country relationship is no conflict or confrontation, mutual respect and win-win cooperation.This is the common direction the two sides have set.It is a positive strategic outlook the two countries show to the world and a solemn commitment we’ve made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中美关系极为重要,也极其复杂。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35年的发展趋势是中美对话与合作越来越深入,合作的需求远远大于分歧。35年的经验教训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相互尊重。
The China-US relationship is both very important and very complex.This year marks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Over these past 35 years, China-US dialogue and cooperation has increasingly deepened.And the needs for cooperation far exceed our differences.Our experience and lessons of the past 35 years come down to one point, that is, we need to respect each other.如果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比作建造一座大厦,那么相互尊重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只要中美双方真正做到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个地基就一定能打得牢,就能抵御风吹雨打,真正建成一座合作共赢的宏伟大厦,不仅惠及中美,也会造福世界。If one compares the new model of major-countr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a building, then mutual respec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at building.I believe when the two sides truly respect each other’s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social system and development path, and core interests and major concerns, the foundation will be a solid one that can withstand storms and truly grow into an edifice of win-win cooperation.That will not just benefit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so the whole world.我们愿意同美国一起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这一地区实现良性互动。我们认为,亚太地区应该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实验田,而不是相互争斗的博弈场。
We stand ready to work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o uphold peace and stabil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nd carry out positive interactions in this region.An in our view, the Asia-Pacific should be the testing ground of our commitment to build a new model of major-country relations, rather than a competitive arena.Thank you.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中国的周边形势非常受到关注。有人认为,中国的周边问题很多,还有人认为,近来中国在处理与周边邻国争议问题上越来越强硬。请问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观点?
Lianhe Zaobao of Singapore: The situation in China’s neighborhood is closely watched by many people.Some people see many problems.Some believe China is more assertive in handling its disputes with its neighboring countries? What is your response to these views?
王毅:你提了一个有点尖锐但确实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中国的周边形势总体是好的,也是稳定的。
Wang Yi:This is a quite critical question but one that everyone is interested in.Let me first say that the general situation in China’s neighborhood is both positive and stable.去年中国首次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明确周边是中国外交的首要,而且形成了一整套更加友善和包容的睦邻外交理念,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互利双赢的重大合作倡议,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周边国家的高度重视。
Last year, China held its first neighborhood diplomacy conference.We made clear that the neighborhood tops China’s diplomatic agenda.We unveiled a whole set of diplomatic guidelines to show we are more friendly and accommodative.And we have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major cooperation proposals aimed at delivering win-win results.This fully shows that China attaches a great deal of importance to neighboring countries.中国与邻国打交道已经几千年了,我们历来秉持以和为贵,以诚待人,人敬一尺,我还一丈。今天的周边外交,我们将更积极地践行亲诚惠容的理念,让周边国家和人民更多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更好地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当然,我们也愿意倾听周边国家的声音,回应大家对中国周边政策的疑问。China has been interacting with its neighbors for thousands of years.And all along, we have valued harmonious relations and treated others with sincerity.When others respect us, we respect them even more.Going forward, we will more actively practice the guideline of “amity, sincerity, mutual benefit and inclusiveness”.We will help our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peoples benefit more from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We will help them better appreciate China’s commitment to peaceful development.We are willing to listen to voices from our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respond to their doubts about China’s neighborhood policy.对于我们同一些国家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我们愿意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基础上,坚持通过平等协商谈判,以和平的方式妥善处理,这一点今后也不会改变。我们绝不会以大压小,但也绝不接受以小取闹。在涉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坚定而明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土必保。As for China’s territorial and maritime disputes with some countries, China would like to carry out equal-footed consultation and negotiation and properly handle them by peaceful means on the basis of respecting historical facts and international law.There will not be any change to this position.We will never bully smaller countries, yet we will never accept unreasonable demands from smaller countries.On issues of territory and sovereignty, China’s position is firm and clear.We will not take anything that isn’t ours, but we will defend every inch of territory that belongs to us.中央电视台记者:最近这段时间,乌克兰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我们注意到,您一直在和一些国家的外长通电话讨论乌克兰问题。中方如何看待乌克兰局势?您觉得乌克兰危机应该如何解决?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The issue of Ukraine has been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in recent weeks.We know that you’ve been on the phone with the foreign ministers of some countries discussing this issue.Can you talk about China’s view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Ukraine and how do you think the Ukrainian crisis should be resolved?
王毅:我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秉持公正和客观的态度,我们已经多次阐明了我们的立场。
Wang Yi: First, let me tell you that China follows a just and objective position on the issue of Ukraine, and we have stated our position on multiple occasions.乌克兰的局势发展到今天,事出有因,令人遗憾,同时也折射出这个问题背后的复杂历史经纬和利害冲突。越是复杂的问题,越需要慎重对待。
It is regretful that the situation in Ukraine has come to what it is today.Yet it is not by accident that the situation has reached this point.There is a complex history behind it as well as conflicting interests.The complex the problem is, the more necessary that it is handled in a prudent way.中方呼吁,从维护乌克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考虑,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当务之急是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要通过对话协商把乌克兰问题纳入政治解决的轨道。中方正在继续与有关各方进行沟通,我们愿意为乌克兰问题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China urges that keeping in mi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all ethnic communities in Ukraine and the interests of regional peace and stability, the priority now is to exercise calm and restraint and prevent further escalation of the situation.The parties should carry out dialogue and consultation to put the issue on the track of a political settlement.China is in communication with various parties, and we will play a constructive role in bringing about a political settlement of the Ukrainian issue.Thank you.法国《巴黎竞赛画报》记者:本月底,习近平主席将访问欧洲,他将带去怎样的信息?他还将访问欧盟机构,这背后有什么考虑?
Paris Match of France: Mr.Minister,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 President Xi Jinping will be in Europe.What kind of message does he want to deliver to the countries he will visit? And also, what will be the intention of President Xi Jinping when he goes to the European institutions in Brussels?
王毅:欧洲在今年中国外交议程中排在优先位置。习主席将于3月下旬对欧洲进行访问。这是中国为推进大国关系所采取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必将开辟中欧关系新的历史篇章。
Wang Yi:Europe has a priority place in China’s diplomatic agenda this year.As you said, President Xi Jinping will visit Europe in late March.This will be yet another major diplomatic action taken by China to advance major-power relations.The visit will open a new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a-Europe relations.中欧关系的关键词是“合作”,作为当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文明和两大市场,我们之间的合作理应是全方位和战略性的。尤其是在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当中,欧洲是我们极具潜力和空间的战略合作伙伴。“Cooperation” is the key word in China-Europe relations.China and Europe are two major forces in the world.We are two large civilizations and two big markets.So it’s only right and proper that our cooperation is comprehensive and strategic in nature.Particularly when China shifts its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embarks on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reform, Europe is a strategic partner with whom our cooperation will have great potential.习主席的这次历史性访问,将会推动双方就各自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度对接。双方将重点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新型城镇化、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加强互利合作。我们还希望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并且着眼于今后的中欧自贸安排。当然,我们也愿意同欧洲加强国际事务中的战略沟通,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进程。
部长:
你好!
不知不觉,在团委秘书部工作接近一年了。对于是留还是退这个问题,我早已考虑清楚。或者说,我从一进来那天就打算要留下来,陪10级的小朋友度过下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段时期,它让我受益匪浅,因此我渴望继续留下来为下一届的同学做更多的服务。每一个我们举办的活动,都能收获一份实践的愉快;每一份自己写下的策划,都是一种新的体验和锻炼;每一次会议,都是自我反省和自我期待的经历。经过一年的锻炼,我对本部门的各项职能和各项工作有了具体的了解和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我学会了如何成功举办一个活动,以及活动中应注意的每一项细节。无疑,在部门的工作不仅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给了我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还教会我如何与团队合作、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等,还有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当然,自己的有很多方面还是有待提高的,例如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果断处事的作风,这些都将要在我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改变。如果还有地方做得不好的,只要提出来我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改正。
曾经担任过各职位的班干的我,对于管理有不少的经验,其次,我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善于协调各方关系,有不错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凭借我对工作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我想我有足够的能力和自信去担任团委秘书部下一年的副部。大一里,自己还参加了辩论队和红会,或许有时候自己会由于工作多而兼顾不了,导致团委有些任务不能及时完成,但在下学期,我将会集中精力在团委的工作里。虽然每个组织都给了我锻炼自己的平台,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所以我最终只选择了秘书部。一旦选择了,我就会投入自己全部的激情,下决心做好。
【记者团部长申请书】推荐阅读:
见习记者转正申请09-13
记者团工作计划01-02
记者节优秀记者演讲稿12-21
大学生记者团制度06-24
记者团学年工作报告02-14
记者团的工作总结报告09-14
竞选校报记者团演讲稿10-10
校报记者团活动策划书12-07
记者团纳新策划书01-09
记者团纳新策划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