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奖励条例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工作奖励条例(共8篇)

教学工作奖励条例 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意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学辅助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等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我校在编在岗的专任教师、实验(实训)教学辅助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各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机构。

第三条学校教学工作奖励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对奖励的先进个人或单位,由学校颁发奖牌(或奖状)和奖金。

第四条学校设立专项教学工作奖励基金,用于支持各种教学工作奖励。

第二章教学奖励的设置和奖励标准

第五条学校教学工作奖励涵盖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管理等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

第六条教学奖励的设置与奖励标准如下:

(一)重点(特色)学科奖

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重点(特色)学科的团队,分别奖励5000元、10000元、20000元。

(二)重点(特色)专业(群)奖

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重点(特色)专业(群)的团队,分别奖励5000元、10000元、20000元。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奖

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团队,分别奖励2000元、5000元、10000元。

(四)教材建设奖

教材建设类奖励是对由我校在编在岗教师(含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任第一主编(未设主编则为第一编著者),获得校级以上精品教材或已列入国家级、省级规划并已正式出版的教材进行的奖励。精品教材按校级、省级、国家级分别奖励2000元、5000元、10000元;规划教材按校级、省级、国家级分别奖励1000元、3000元、5000元。

(五)教学名师奖

校级教学名师奖原则上从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师德高尚、长期在教学一线承担教学任务、学术水平较高、教学建设与改革成果丰富、课堂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师中评选产生。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名师者,学校将分别给予2000元、5000元、10000元奖励。

(六)优秀教学团队奖

优秀教学团队必须在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课程组、实习指导组、实验(实训)室等)中选拔。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将分别给予5000元、10000元、20000元奖励。

(七)优秀指导教师奖

优秀指导教师奖主要是奖励在实验(实训)、实践教学、计算机和外语过级辅导、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中表现突出并作出较大成绩的教师。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优秀指导教师者,学校将按项分别给予500元、1000元、2000元奖励。

(八)教学竞赛奖

教学竞赛奖必须基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优良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视频)、说课(说课程)、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等方面的奖项。获得校级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者,学校将分别给予1000元、800元、500元奖励;获得省家级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者,学校将分别给予2000元、1600元、1000元奖励;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一、二、三等奖者,学校将分别给予4000元、3200元、2000元奖励。

(九)教学成果奖

教学成果是指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在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所取得的成果。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设特等、一、二等奖若干名。获得校级教学成果特等、一等、二等奖,分别奖励5000元、3000元、1000元;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一、二等奖,分别奖励20000元、10000、5000元;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一、二等奖,分别奖励50000元、30000、20000元。

(十)教学管理奖

教学管理奖包括“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和“教学管理先进个人”两个奖项。

校级教学管理先进单位为教学单位总数的20—30%,学校除对受表彰的教学单位授予“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外,各奖励5000元;校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每人奖励1000元。

第三章教学工作奖励的管理

第七条学校教学工作奖是省级及其以上教学工作奖申报评选的基础,各级各类奖项的评选或推荐,均须坚持民主推荐、公开竞争和宁缺毋滥的原则。

第八条各二级教学单位,可以根据学校设立的奖项,结合部门实际设立本单位的教学奖项,并结合学校的奖项开展评选工作。

第九条校级教学工作奖的评选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在教学单位推荐、初选的基础上

审核和组织评审,确保评奖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省级及其以上的教学获奖,由教务处组织统计、汇总,并进行校内公示,公示无异议的获奖项目由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第四章附则

第十条本条例所指称的国家级教学奖项是指由教育部组织的各种政府评奖,省级教学奖项是指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种政府评奖。

第十一条教务处负责制定各级各类教学工作奖励项目的评选或推荐办法,教学工作奖励是教师考核、职称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教学工作奖励条例 篇2

1 奖励原则

根据学校具体情况, 按照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实施激励与必要处罚相统一的思路, 确定教学质量评估奖励原则。

1.1 精神鼓励

利用教学交班会、教学例会、教学形势分析会、教学讲评会等机会和场合, 对在教学质量建设中表现较好、取得一定成效的个人和单位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引导全校上下不断增强质量意识, 高度重视教学质量建设[7,8]。

1.2 物质奖励

在进行精神鼓励的同时, 要区分不同情况, 建立教学质量奖励制度, 完善奖励机制, 明确奖励范围, 控制奖励等级, 把握奖励时机, 选准奖励对象, 用好有限的奖励经费, 真正使物质奖励发挥效益[9,10]。

1.3 奖惩挂钩

要把教学质量评估奖励与广大干部尤其是教员在教学质量建设过程中的表现挂起钩来, 对取得显著成绩、做出积极贡献者, 予以表彰奖励, 对因个人或单位主观因素导致评价不合格或造成不良后果者, 按学校制定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以维护评估奖励制度的严肃性[11,12,13]。

2 奖励范围

教学质量评估奖励系统是整个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质量评估奖励范围应涵盖教学质量建设和管理的主要方面, 经过梳理包括17大类。

2.1 课堂教学

凡在课堂教学专项检查评估活动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2 重大教学活动

凡在学校、军区、总部组织的重大教学质量检查评比和教学评价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3 教学竞赛

凡在精品课评比、教学比武竞赛、统考等校内外组织的教学竞赛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4 课程评估

凡在课程质量建设、课程质量评估活动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评为校级优秀课程、课程教学优胜奖或在上级检查评估中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5 信息化建设

凡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教学等工作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6 学科专业建设

凡在全科医学 (边海防军医) 专业、卫生学兵专业建设、学科 (教研室) 建设、教研中心建设中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专项评估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7 教学资源建设

凡在教材建设、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课件制作、教研室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工作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8 训练实习

凡在军事医学演练、野营拉练、临床实习、部队实习、应急保障等驻外训练活动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9 落实教学制度

凡在集体备课、试讲、互相听课、专家帮带、年轻教员培养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1 0 教学资料管理

凡在教学档案建设管理工作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1 1 教学设备器材管理

凡在教学设备器材引进购置、使用管理工作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1 2 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凡在网管中心、图书馆、训练场地设施、实验室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室评估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1 3 卫生保障

凡在卫生保健、防病治病、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等工作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1 4 学员抽测和体能达标考核

凡学员 (兵) 在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技能体能抽测、达标考核等活动中,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2.1 5 教学质量管理

凡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机制创新、模式构建、平台开发、理论研究等方面, 成绩突出、效果明显、得到学校或上级认可和推广的个人和单位。

2.16服务部队

凡在教研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改革、联合办学 (班) 、技术咨询、现场指导、技能认证、远程教育等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 得到部队推广及部队认可的个人和单位。

2.17教学评价

凡在学校教学评价年度自评、全军教学评价中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经学校或上级检查考评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3 奖励办法

教学质量评估奖励除进行必要的表扬鼓励外, 要对各类评价或评比中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奖励, 奖励办法分为4种情况。 (1) 凡在上述教学质量检查评比中评取得名次者, 个人发给奖励证书和一定数额的奖金, 单位发给教学建设先进单位奖牌。 (2) 凡在教学质量建设检查评比中取得名次的单位, 作为年度评选先进单位的加分因素和重要依据之一。 (3) 凡在教学质量建设检查评比中取得名次的干部, 作为年度综合素质考评、职务职称晋升、争先评优的加分因素和重要依据之一。 (4) 凡在教学质量建设检查评比中取得名次的学员 (兵) , 作为年度争先评优和评选三好学员的加分因素和重要依据之一。

4 组织实施

教学质量评估奖励分校内、大单位和解放军总部3种情况组织实施的具体组织实施作出如下规定。

4.1 校内奖励

结合课程评估、其他专项评估、年度模拟教学评价、教学比武竞赛等检查评比活动实施, 统一在年度教学总结大会上进行表彰。

4.2 大单位奖励

参加大单位 (军区、协作组) 评比竞赛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除大单位奖励外, 对取得评比竞赛第1名的个人和单位, 学校另行表彰奖励。

4.3 总部奖励

参加总部评比竞赛取得名次的个人和单位, 除总部奖励外, 对取得评比竞赛前三名的个人和单位, 学校另行表彰奖励。

摘要:根据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实际需要, 就教学质量评估奖励系统建设重新进行了思考。认为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奖励机制, 对于充分调动教学人员参与教学质量建设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围绕教学质量评估奖励系统建设, 从四个方面开展了讨论。

评优奖励条例 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好地发挥学校评优表彰的引导、激励、示范作用,促进校风和学风建设,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评选范围

(一)凡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职专升本、高职专科学生(不含国外和境外留学学位生、进修生)

可参加个人奖项的评选。

(二)凡全日制普通本科、高职专升本、高职专科学生班集体和学校批准建立的团队(不含外国留学学位生、进修生集体和团队)可参加集体奖项的评选。

第三条学校对学生的表彰和奖励坚持以精神鼓励为主,并适当给予物质奖励。

第二章评优奖励项目分类

第四条评优奖励项目包括:

一、荣誉称号

(一)“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二)“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三)“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四)“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二、奖学金

(一)校长特别奖;

(二)优秀学生奖学金;

(三)新生入学奖学金;

(四)考取研究生奖。

第五条我校学生“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设校、院两级,学生各类奖学金由学校设立,学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各单项奖励。评优工作要在学院评选的基础上,推荐符合条件的校级优秀个人和集体,在获得校级奖励的学生和集体中推荐优秀者参评市级相关奖项。

第三章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

第六条评选条件

学校对于班级建设成绩突出的学生班集体,授予“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校级先进班集体应在各学院院级先进班集体中产生,并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思想品德

全班同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党团组织生活制度化,能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教育活动活跃且富有成效。

(二)遵纪守法

全班同学能够模范执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违纪违法行为,评选学年内班级无违反政纪、校纪和党团纪律的现象发生。全班同学讲求社会公德,积极参与校园文明建设,敢于与不良行为作斗争,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助人、集体观念强、朝气蓬勃、文明健康的班风。

(三)学习风气

全班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纪律严明,学风严谨;学习勤奋踏实,互帮互学,积极参加学术科技活动;遵守课堂和考场纪律,成绩优良。

(四)文化体育

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坚持体育锻炼,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环境意识好,注意校园与宿舍内外环境卫生。

(五)社会实践

全班同学热爱劳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能结合专业特色,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巩固专业知识,服务社会,锻炼自己,了解国情民情,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六)班级建设

团支部、班委会成员团结一致,相互协作,能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订学年工作计划,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带领全班同学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完成校、院、系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学生干部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热心为同学服务,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在广大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学生党员政治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认真学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

第七条校级先进班集体按照学院参评班级数的10%申报。

第八条学校对于获得校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的班级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第九条院级先进班集体

各学院可参考校级先进班集体的评选条件评选院级先进班集体,评选比例不超过学院参评班级数的15%,由学院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第四章三好学生评选办法

第十条评选条件

对于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授予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校级三好学生应在各学院院级三好学生中产生,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上要求进步,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靠近党组织,能很好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二)在集体活动中起带头作用,模范遵守国家法令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敢于抵制不良现象,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在班级和学校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三)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成绩优良,在学年内获得过二等及以上奖学金。

(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五)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第十一条校级三好学生按照学院参评人数的3%申报。

第十二条学校对获得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的学生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第十三条各学院可参考校级三好学生的评选条件,在获三等及以上奖学金的学生中评选院级三好学生,评选比例不超过学院参评人数的5%,由学院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第五章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

第十四条评选条件

对于品学兼优、社会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授予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应在各学院院级优秀学生干部中产生,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上要求进步,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积极靠近党组织,积极组织、参与各项工作和集体活动,很好地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

(二)在集体活动中起骨干带头作用,带领同学模范遵守国家法令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同不良现象作斗争。

(三)积极贯彻校、院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及时反映学生意见,热心为同学服务,工作责任心强,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善于团结周围的同学,与其他学生干部协作配合,在自己负责的工作范围内成绩显著。

(四)学习认真刻苦,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能较好地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综合素质测评在班级的前50%之内,无不及格科目。

(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七)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第十五条评选比例

(一)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按照学院参评人数1%申报。

(二)校团委每学年在校级学生组织中,按其学生干部数的10%评选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不占各学院名额);评选条件依照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具体实施由校团委执行。

第十六条学校对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的学生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第十七条各学院可参考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条件评选院级优秀学生干部,比例不超过学院参评人数的3%,由学院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第六章 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

第十八条评选条件

对于在校期间一贯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届毕业生,毕业时授予“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校级优秀毕业生应在各学院院级优秀毕业生中产生,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校级优秀毕业生评选条件

1.关心时事,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在校期间,各方面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在校期间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

3.热爱所学专业,学习认真刻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良;

4.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各项文体活动,表现优良。

(二)市级优秀毕业生评选条件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关心时事,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在校期间,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各方面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热爱所学专业,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良,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秀。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身体健康,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5.在校期间获得校级以上(含校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

第十九条校级优秀毕业生按学院毕业生人数的5%申报。

第二十条学校对于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的学生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发《北京地区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证书》。

第二十一条各学院可参考校级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条件,在院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以及热爱所学专业,学习认真刻苦,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良的学生中评选院级优秀毕业生,评选比例不超过学院应参评人数的8%,由学院进行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

第七章校长特别奖

第二十二条校长特别奖是奖励德、智、体、美等方面取得特别优异成绩、有特殊专长、突出贡献和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的各级各类学生个人或集体。凡申报校长特别奖者,应在校期间表现良好,并符合下列推荐条件之一:

(一)学习成绩特别优异,在学生中有突出的表率作用。

(二)参加重大科技、文化、体育交流竞赛活动,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且有突出表现,产生较大社会影响。

(四)维护公共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见义勇为,产生良好社会影响。

(五)关心、热爱学校,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有突出贡献。

(六)在其它方面有优异表现,取得良好社会声誉。

第二十三条校长特别奖由校、院学生工作部门推荐(原则上每个学院推荐1个),每学年评选不超过10个。

第二十四条对于获得校长特别奖的个人或集体,学校将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10000元。

第八章优秀学生奖学金

第二十五条优秀学生奖学金是奖励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

第二十六条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分设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四个等级。

第二十七条评选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模范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和校规校纪。

(二)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通过全部课程。

(三)积极参加社会工作、社会实践、文体、学术活动。

(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育课成绩合格,体质测试达标。

(五)积极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模范履行公民义务。

(六)特等奖学金要符合当学年一等奖学金参评条件,并且在校期间曾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要达到当学年考试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且综合素质测评排名前5%者;二等奖学金要达到当学年考试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且综合素质测评排名前15%者;三等奖学金要达到当学年考试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且综合素质测评排名前30%者。

第二十八条学校对于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学生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特等奖学金奖励金额为3000元/人;一等奖学金奖励金额为1500元/人;二等奖学金奖励金额为1000元/人;三等奖学金奖励金额为500元/人。

第九章新生入学奖学金

第二十九条新生入学奖学金是奖励被我校录取的高考总成绩优秀的本科学生。凡被我校录取并报到注册的本科新生(不含艺术类、单招师资本科),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给予新生入学奖学金:

(一)第一批次第一志愿录取的京外生源学生中高考总成绩文、理科前10名;

(二)第一志愿录取的高考总成绩超过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的北京生源文、理科学生。第三十条学校对于获得北京联合大学新生入学奖的学生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2000元/人。

第十章 考取研究生奖

第三十一条考取研究生奖是奖励我校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凡考取国内外高校、研究所的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学校将给予表彰并奖励1000元/人。

第十一章申请、审批和发放

第三十二条校级评优工作由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宏观指导,负责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讨论评优与奖励中的重大问题,校学生处具体组织实施;各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评优活动实施细则,院学生处(办)组织本院的学生综合测评及各种奖励的评选、审核与申报工作。

第三十三条评选时间

(一)评优工作一般在每年9-10月份进行,12月进行表彰;新生入学奖学金在9-10月份进行评选和表彰;优秀毕业生和考取研究生奖评选工作在每年4-5月进行,6-9月份进行表彰。

(二)凡逾期不申报的视作弃权。

第三十四条评选步骤

(一)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由各学院组织评选和推荐。

(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初评并提出名单,学院予以审核并公示。新生入学奖学金由校招生就业处根据录取情况提出名单,校学生处汇总并公示。

(三)学院评优集体和个人由各学院院长办公会审批,学院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校级评优集体和个人(新生入学奖学金除外)要经学院院长办公会通过,报校学生处复核,并经校长办公会审批,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新生入学奖学金由校学生处上报校长办公会审批,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五条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取消个人评优资格:

(一)触犯国家法律,受到法律制裁者;

(二)评选当学年内,违犯校纪校规,受到纪律处分者;

(三)评选当学年内,因各种原因(保留入学资格、休学、参军等)未完成本学年规定课程者;

(四)评选当学年内必修课程有不及格者;

(五)按学籍管理规定未修满学分而延长学制者;

(六)评选当学年内无正当理由不参加校院及以上(含院级)重大活动者;

(七)在参评过程中,弄虚作假者。

第三十六条在评选当年有学生受到违纪处分的班级,取消参评先进班集体资格。

第三十七条评优奖励学生个人受奖记录存入个人档案。

第三十八条评优奖励的评定工作要公开、公正、公平,评定结果要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对评定程序或结果有疑义的,可逐级向各级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举报、申诉,各级领导小组要认真查证,并答复举报和申诉人。

第三十九条如发现获奖学生在评优过程中有舞弊行为,表彰当学期出现违纪行为,受到行政和组织处分的,将取消已获荣誉,并追回奖金。

第十二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实施。2009年7月颁布的《北京联合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评选办法》(京联学〔2009〕93号)、《北京联合大学学生评优奖励条例(修订)》(京联学〔2009〕92号)同时予以废止。

第四十一条本条例由校学生处负责解释。

员工奖励、处罚、赔偿、申诉条例 篇4

为公司更好的发展,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提高从业人员放入自身素质,特制定以下条例作试行。

一、奖励:对有下列突出表现行为的员工,按不同表现给予奖励。

1、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受到客人书面表扬者加10分。

2、发现事故苗头及时准确采取应急措施,避免事故发生者加10分。

3、拾金不昧者按上交现金金额给予不同奖励。

4、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改善经营状况,提高服务质量或降低成本消耗有重大贡献者加20分。

5、得到客人点名表扬者每次加10分。

6、每月无迟到、早退、事假可获全勤奖50元(如有,每次扣除10元)。

7、节假日补休的实施办法:a.按照白班1:3,晚班1:2的比例补休。b.排休听从前台经理的统一安排,在不能排休的情况下当月补发薪水。

二、处罚:对有下列违规行为的员工,按不同程度给予处罚。

1、仪容仪表不合格,上班不着工装、不戴工牌、留长指甲、随身配备不齐,女员工不着淡妆,头发散乱、男员工发过耳、女员工发过肩着,每项扣5分。

2、迟到、早退在30分钟至两小时以内按旷工半天处理,超过两小时按旷工1天处理(如遇特殊情况导致迟到,告知总经理事件前后,可酌情处理);*事假一个小时的处理办法:允许每月1次的1小时事假申请(前提是不影响前台工作进展的情况下);病假,事假无假条亦按旷工处理。

3、工作时间擅离岗位,闲逛,工作场所内闲聊、高声喧哗、吃零食、吸烟、干私活、睡觉者每项扣10分。

4、工作时间携带手机进入工作区域,每次扣5分,上班时间在公共区域接听私人电话或接听私人电话超过10分钟,或私用酒店电话者每次扣20分。

5、工作时间对客人不使用普通话或站立服务不标准者每项扣5分。

6、不微笑服务,对客人不使用敬语,无迎送语,每项扣5分。

7、乱扔纸屑、烟头、垃圾、随地吐痰或不及时清理本职工作区域内流动垃圾每项扣5分。

8、私自挪用客用品,每项扣5分。

9、前台物品摆放不合乎规范,少放、漏放、及责任区卫生不合格者每项扣5分。

10、下班后无故在酒店逗留,高声喧哗,影响秩序者每项扣5分。

11、私拿公司财物者,小样物品每项扣50分,超过三次者作开除处理。

12、不爱护公共财物者每次扣5分,如有损坏按实物原价赔偿。

13、私自调换班次者,每次调换双方各扣20分(由于员工事假原因需改动班次,统一听从前台经理安排)。

14、服务态度差,导致客人投诉者每次扣20分,三次以上工作开除处理(注:根据实际情况作分析、处理)。

15、不服从领导的合理安排,导致前台工作无法开展,予以劝退。

16、一个月累计旷工三天或一个月累计迟到六次者作开除处理,当月事假五次劝其离职。

17、任何员工不得以任何形式拒客,一经发现视情节轻者扣50分处罚,情节严重者开除处理。

18、每月累计处罚5分以上50分以下作警告处分于公示栏,50分以上(含50分)者直接影响绩效奖金。累计处罚100分予以劝退,开除及劝退都不发放当月奖金。

19、贪污、盗窃、赌博、营私舞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者作开除处理,视情节严重者送有关部门查处。

20、殴打、恐吓、要挟客人,同事或领导,作开除处理,视情节严重者送相关部门查处。

21、工作严重失职,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严重后果者,开除处理。

22、拾获财物隐匿不报,据为己有者作开除处理,视情节严重者送相关部门查处。

23、因病不能正常工作者,予以劝退。

三、赔偿

1、收银员漏收、服务员少报、漏报、由责任人全额赔偿。

2、违章操作,损坏财物及导致失误的一切损失由责任人按实际损失情况作赔偿。

3、值班人员下班不关好水、电、气带来的损失由责任人按实际损失情况作赔偿。

4、交由个人保管的用品、用具及所属区域的公共财物的遗失或损坏照价赔偿。

四、员工申诉

员工在工作中无论与同事、领导发生纠纷、对各级管理人员有不满之处或对工作安排不满,均可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本部门领导逐级投诉,但必须遵守以下条例:

1、领导不得无理由拒绝员工的合理要求。

2、不得固执己见、强词夺理、不服仲裁。

3、不得公开或私下散布不满情绪。

4、不得在事情未得到解决之前,拒绝执行工作。

5、不得提供伪证。

五、前台新到员工工资待遇执行办法

a.观察期14天,观察期间:日薪25元/每天+工作餐,没有节假日补休和奖金。若三天人离职(不论辞退或辞职),不结算工资。两个星期之后若留任,享受基本工资及待遇。b.工资结算办法:底薪1250元+奖金100元(在职满月的计算方法); c.在职人员要求离职,请提前1个月递交辞职报告,新人员到岗,交接手续完毕后方可离职。否则按旷班性质处理。

六、排班的执行办法

1、A.B.C.D四班倒的制度,每班两人,搭班人员确定后不再更改,不允许员工之间私自调班(私自换班扣发当月奖金),具体排班方式如下图所示:

2、排班方式以上图为一个周期延续下去,部门经理不得随意对排班顺序进行修改(发生特殊事件或人员流动导致前台人员不足,无条件启动A.B.C三班制排班制度,如下图所示)。

上海市育才中学学生奖励条例 篇5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建设“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优良校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德、智、体全面发展,切实提高整体素质,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育才中学实际,制定本条例:

一、奖励项目一、三好学生

二、优秀团员

三、优秀学生干部

四、先进集体(优秀班集体、红旗团支部)

二、评选条件

(一)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

1、《育才中学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素养评价》中13项以上为A,无C、D。

2、体育成绩优良并达标。

3、优秀团员:除具备上述条件以外,熟悉团基础理论知识,热心团的事业,按时保质参加团的组织生活。

4、优秀学生干部:除具备上述条件外,必须做到工作积极主动、责任性强,并具有创造性。能带领同学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主持正义、办事公道、团结同学,在同学中具有较高的威信。

(二)先进集体(优秀班集体、红旗团支部):

1、班委会、团支部工作积极配合,班级干部能以身作则,模范作用好,在同学中具有较强凝聚力、号召力。

2、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并取得好成绩。

3、在军训、学工、学农、社会考察、养成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多数同学表现好,成绩突出。

4、班级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并有突出事例。

5、班级学风良好,学习及四项评比活动,本学期内全班平均成绩在年级内名列全茅。

6、“合格寝室”在95%以上,且无最差寝室。

7、95%以上同学达到《中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8、本学期内没有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

三、评优名额

1、三好学生每班3名。

2、优秀团员每班3名。

3、优秀学生干部每班1名。

4、优秀班集体每个年级1—2个。

5、红旗团支部每个年级1—2个。

四、评选程序及表彰时间

一、个人总结鉴定、小组评选、班委会提名、班主任初审,交年级组复审,报学工部审核并表彰。

二、先进集体总结鉴定、本班自荐,年级组复审,报学工部审核并表彰。

三、要求有具体材料附页,鼓励做成图文并茂的形象化的材料,并有电子版。

五、时间安排

1、第一学期期末报初评名单。

2、每年三月份年级、团委、学工部复审和审核。

3、第二学期结业仪式进行名单公布和表彰。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能参加评选活动

1、本学期内有旷课行为者;累计事假超过五天以上或病假超过十天以上者。

2、集体组织的活动和布置的工作无故不参加或借故不参加者。

3、养成性劳动评价不合格者。

4、不合格寝室成员。

5、本学年内五次以上不出席早操或不参加自习者。

6、学工、学农、学军成绩不合格者。

7、本学年内因违纪受到纪律处分者。

上海市育才中学

教学工作奖励条例 篇6

案例1

“认识角”一课中“做角”的环节(苏教版第四册)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在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面上也找到了许多角,下面请各小组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出几个角。获胜的小组每人得一颗智慧星。(出示贴画★)

师:我们还要比一比哪组在做角时既安静又快,将奖励他们每人一颗文明守纪星。(★)

顿时,教室里安静多了。各小组成员边低声商量着边做着,做完的小组便立即坐正,安静等待。

师:哪组的小朋友愿意到实物展示台前展示你们做的角?

各小组成员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去展示角。

师:大家动脑又动手做出了这么多角,真了不起。经过评比,第二小组做的角最多,奖励他们每人一颗智慧星。第四组和第五组最守纪律,奖励他们每人一颗文明守纪星。

反思

在“做角”环节中,通过智慧星和文明守纪星的激励,学生们创造性地做出了许多角,而且小组合作井然有序,活而不乱。课堂物质奖励作为一种外部诱因,在课堂上能起到以下一些作用。

1. 激发学习兴趣,开启思维之门。

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有时他们会觉得数学枯燥,很难理解,进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逐渐对学好数学失去信心。孩子们在奖品的刺激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思维变活跃,一个个问题被主动解决,一个个知识点被自觉掌握。

2.唤醒竞争意识,自觉规范言行。

课堂也是培养学生竞争能力的小天地。学生们为了得到为数不多的物质奖励,就必须考虑自己的表现在群体中的地位,只有做得比别人好才能胜出。因此,他们积极地思考每一个问题,同时牢记各种课堂常规,有意规范自己的言行。比如,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耐心倾听别人的发言等。

案例2

“认识线段”中“找线段”环节(苏教版第三册)

师: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上有线段?找到的小朋友奖励一张贴画。

学生纷纷举手,师逐一点名回答。得到贴画的小朋友满心欢喜地欣赏着,根本无暇听取其他孩子的发言。没被点到名的小朋友边举手边喊着:“让我说,让我说……”由于学生们热情高涨,虽然已过了五分钟,但老师不忍心中断,继续点名回答,发贴画。帖画发完了,没被喊到的孩子垂头丧气,嘴里还说:“真倒霉,怎么不请我呢?唉,得不到贴画了。”

反思

“找线段”环节在贴画的吸引下,虽然学生们情绪高涨,在许多物体的面上找到了线段,但拖延了教学时间,课堂上一度失控,呈现出乱而无序的状态。没有得到贴画的孩子情绪也受到了影响。物质奖励在课堂上使用不慎,将会产生以下一些弊端。

1. 分散注意力,不利于学习。

物质奖励具有直观性,很受孩子们欢迎。当得到奖品时,他们会拿在手上一遍一遍地欣赏,还会偷偷向旁边的同学炫耀一下。此时,也就无心再倾听别人的发言或老师的讲课了。

2. 异化价值观,不利于成长。

小学生年龄小,但可塑性较大。在物质的诱惑下,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只是一种外部动机,逐渐对物质诱惑形成了依赖,而内在的学习动机没有得到发展。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丧失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甚至会导致将来不论做什么都要以得到物质为目的。

建议

尽管课堂物质奖励利弊共存,但只要我们在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儿童心理的基础上合理、正确地使用,一定能将弊转为利,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不妨尝试以下几点做法。

1.加强奖励的针对性。

要发挥奖品的真正作用,就不能滥发奖品,要加强奖励的针对性。应该对有一定难度、有价值的问题或是很精彩的回答给予奖励,切忌一窝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长久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定好发奖的时间。

学生的注意力易因奖品而分散。因此,课前,老师应该将奖品放在学生看不到的地方。课上,学生达到了获取奖品的资格时,不要急于将奖品发给他,可以口头承诺一下,课后再发。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奖品的神秘色彩,而且能使他们更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 降低奖品的价值。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 篇7

一、将第六章中“异议处理”部分的规定单独作为一章,作为第五章,其他章节序号顺延。第四章“推荐”修改为“推荐和受理”。第七章“授奖”修改为“批准和授奖”。第六章“监督及异议处理”调整为第八章,并修改为“监督及处罚”。

二、第三条修改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和培养世界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加速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三、第四条修改为:“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科学的评审制度,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

四、将第十三条、第二十条和第三十一条第二项中的“一年以上”修改为“三年以上”。

五、第二十六条修改为:“奖励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 (四) 所称‘重大工程项目’,是指重大综合性基本建设工程、科学技术工程、国防工程及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等。”

六、第三十条修改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5人,授奖单位不超过10个;二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0人,授奖单位不超过7个;特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50人,授奖单位不超过30个。”

七、第四十四条修改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各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因故不能出席会议,可能影响评审工作正常进行时,可以由相关评审组的委员或者经科学技术部认定具备评审资格的专家代替,并享有与其他委员同等的权利。具体人选由评审委员会秘书长提名,经相应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

八、删除第五十条第二款。

九、第五十三条修改为:“凡存在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并正处于诉讼、仲裁或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程序中的,在争议解决前不得推荐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

十、删除第五十四条中的“且直接关系到人身和社会安全、公共利益”。

十一、第五十六条修改为:“经评定未授奖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如果再次以相关项目技术内容推荐须隔一年进行。”

十二、第五十九条修改为:“符合奖励条例第十五条及本细则规定的推荐单位和推荐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奖励办公室提交推荐书及相关材料。奖励办公室负责对推荐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经审查不符合规定的推荐材料,不予受理并退回推荐单位或推荐人。”

十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一条:“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如被发现存在本细则规定不得推荐的情形的,不提交评审。”

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二条:“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经奖励办公室公告受理后要求退出评审的,由推荐单位(推荐人)以书面方式向奖励办公室提出。经批准退出评审的,如再次以相关项目技术内容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须隔一年以上进行。”

十五、将第七十三条调整为第六十三条,并将第二款修改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等持有异议的,应当在受理项目公布之日起60日内向奖励办公室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十六、删除第七十四条。

十七、将第七十七条调整为第六十六条,并修改为“奖励办公室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并能提供充分证据的异议,应予受理。”

十八、将第七十八条调整为六十八条,并修改为:“涉及候选人、候选单位所完成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真实性等内容的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协调,由有关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协助。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接到异议通知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核实异议材料,并将调查、核实情况报送奖励办公室审核。必要时,奖励办公室可以组织评审委员和专家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

涉及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排序的异议由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负责协调,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报送奖励办公室审核。涉及跨部门的异议处理,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协助,其处理程序参照前款规定办理。

推荐单位或者推荐人接到异议材料后,在异议通知规定的时间内未提出调查、核实报告和协调处理意见的,该项目不提交评审。

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项目的异议,由有关部门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奖励办公室。”

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三条:“初评可以采取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奖励办公室负责制订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七十六条:“必要时,奖励办公室可以组织国家科学技术奖有关评审组织的评审委员对候选人、候选单位及其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二十一、将第六十二条调整为第七十七条,并将其中的“初评结果”修改为“评审结果”。

二十二、将第六十六条调整为第七十九条,并将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一) 初评以网络评审或者会议评审方式进行,以记名限额投票表决产生初评结果。”

二十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一条:“奖励办公室应当在其官方网站等媒体上公布通过初评和评审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候选人、候选单位及项目。涉及国防、国家安全的保密项目,在适当范围内公布。”

二十四、增加一条作为第八十六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每年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400项。其中,每个奖种的特等奖项目不超过3项,一等奖项目不超过该奖种奖励项目总数的15%。”

二十五、将第七十一条调整为第九十一条,并修改为:“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对评审活动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对在评审活动中违反奖励条例及本细则有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分别情况建议有关方面给予相应的处理。”

二十六、增加一条作为第九十二条:“对通过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弄虚作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个人,尚未授奖的,由奖励办公室取消其当年获奖资格;已经授奖的,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由科学技术部报国务院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并公开通报。情节严重者,取消其一定期限内或者终身被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资格。同时,建议其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处分。”

二十七、增加一条作为第九十三条:“推荐单位和推荐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被推荐单位和个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由科学技术部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建议其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处分。”

二十八、增加一条作为第九十四条:“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的专家在评审活动中违反评审行为准则和相关规定的,由科学技术部分别情况给予责令改正、记录不良信誉、警告、通报批评、解除聘任或者取消资格等处理;同时可以建议其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处分。”

二十九、增加一条作为第九十五条:“参与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组织工作的人员在评审活动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由科学技术部或者相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相应的处分。”

三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九十六条:“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宣传应当客观、准确,不得以夸大、模糊宣传误导公众。获奖成果的应用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

对违反前款规定,产生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理。”

此外,对条文的顺序做了相应调整,对个别文字做了修改。

本决定自2月1日起施行。

教学工作奖励条例 篇8

(2012年9月27日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3次会议通过 2012年9月27日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33号公布 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见义勇为,是指在法定职责或者特定义务之外的人员,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适用本条例。

本省行政区域外见义勇为的本省公民的奖励和保护,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四条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保护实行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抚恤优待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将其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规划,加强见义勇为法律、法规的宣传,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县级以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具体组织、协调和指导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司法行政、工商、税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的相关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团体,应当支持、帮助见义勇为人员主张和实现其合法权益。

见义勇为基金会或者见义勇为协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做好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

第六条 全社会应当尊重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支持见义勇为;鼓励单位和个人向见义勇为基金会、见义勇为人员进行捐赠或者捐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为见义勇为事业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七条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各类媒体应当积极宣传报道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倡导科学合理实施见义勇为,营造关爱见义勇为人员的社会氛围。

第二章 确认

第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且符合本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

(一)同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

(二)同侵害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

(三)在发生自然灾害或者事故灾难时,救人、抢险、救灾的;

(四)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的其他行为。第九条 县级以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会同见义勇为基金会或者见义勇为协会,作为见义勇为确认机构。

第十条 行为人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向行为发生地的县级见义勇为确认机构申请确认见义勇为;行为人所在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其他人员可以向行为发生地的县级见义勇为确认机构举荐确认见义勇为。

申请、举荐确认见义勇为应当自行为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情况复杂的,不超过两年。

第十一条 对事实清楚、证明材料齐全的确认申请、举荐,符合见义勇为条件的,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应当提出拟确认的意见。

对事实不清、证明材料不齐全的确认申请、举荐,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应当要求申请人、举荐人补齐证明材料;必要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收集证明材料,见义勇为受益人、见证人和有关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对情况复杂、争议较大的确认申请、举荐,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应当组织由有关机关、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对符合见义勇为条件的,作出拟确认的评审意见。

拟确认的意见和拟确认的评审意见应当自见义勇为确认机构收到申请、举荐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

第十二条 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民政部门的证明材料,可以作为确认见义勇为的依据。下列证明材料,经查证属实,也可以作为确认见义勇为的依据:

(一)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人民团体或者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证明材料;

(二)受益人、见证人的证明材料;

(三)其他了解情况的单位和个人的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对拟确认为见义勇为的,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应当将见义勇为人员名单和主要事迹向社会公示,对公示期届满无异议或者经审查异议不成立的,予以确认,并颁发见义勇为证书。因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安全或者其他情况需要保密的,可以不公示。

对不确认为见义勇为的,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应当作出不予确认的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举荐人。

第十四条 申请人、举荐人对不予确认的书面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该书面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见义勇为确认机构申请再次确认。上一级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应当自收到再次确认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组织评审或者重新评审。

对依照前款规定重新作出的不予确认的书面决定仍有异议的,见义勇为确认机构不予受理。

第十五条 禁止弄虚作假,骗取见义勇为称号和相关待遇。

第三章 奖励

第十六条 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包括:

(一)授予荣誉称号;

(二)颁发奖金;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奖励。

见义勇为人员符合其他奖励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第十七条 对事迹特别突出,在全省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见义勇为人员,经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推荐,由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见义勇为英雄”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享受省级劳动模范或者先进工作者待遇。

对事迹突出,在全省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见义勇为人员,由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会同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山东省见义勇为模范”称号,颁发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见义勇为人员,授予相应称号,颁发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

见义勇为人员所得物质奖励,税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个人所得税。

对见义勇为群体的表彰和奖励,参照本条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需要由上一级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由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向上一级见义勇为确认机构申报。

第十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人民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及见义勇为人员所在单位,可以依照本条例对见义勇为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 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应当公开进行。但是,见义勇为人员要求保密或者有关部门认为应当保密的除外。

第四章 保护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合法权益,按照有关规定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子女在基本生活、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应当会同见义勇为基金会或者见义勇为协会,建立、完善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回访制度和长期跟踪服务制度,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各项优惠待遇。

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成员表达谢意、予以慰藉。

第二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人身、财产安全需要保护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应当依法采取措施予以保护;对恐吓、侮辱、殴打、诬告、陷害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依法及时处理。

第二十三条 见义勇为人员负伤、致残、死亡的,其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等,由加害人或者责任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没有加害人、责任人,或者不能确定加害人、责任人以及加害人、责任人无力支付的,按照下列方式支付:

(一)见义勇为人员符合社会保险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待遇的,由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支付;

(二)见义勇为人员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按照规定从公费医疗经费中支付;

(三)见义勇为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四)见义勇为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应当给予补助;

(五)见义勇为人员无工作单位或者工作单位无力支付或者未参加社会保险的,从见义勇为基金中给予适当补助;

(六)情况特殊确有实际困难仍需救助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救助。见义勇为人员遭受财产损失的,由加害人或者责任人依法赔偿,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二十四条 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者致残人员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公办幼儿园应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接收;接受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应当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接收。见义勇为人员和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者致残人员的子女参加高级中等教育招生考试或者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优待。

对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者致残以及经济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家庭,教育部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优先给予教育资助。

第二十五条 因见义勇为负伤的人员,在国家规定的治疗期内,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应当视为正常出勤,原享有的劳动报酬等待遇不变。

因见义勇为致残不能适应原工作岗位的人员,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其工作岗位,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辞退、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

第二十六条 对有关部门和个人送治的因见义勇为负伤人员,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先救治、后收费的原则及时抢救,对急危重症的优先救治,不得拒绝、推诿或者拖延。

因紧急救治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支付。

鼓励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减收或者免收见义勇为人员救治期间的医疗和康复费用。

第二十七条 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因见义勇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请求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人民法院受理因见义勇为受到损害提起的诉讼,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申请司法救助的,准予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用。第二十八条 因见义勇为死亡的人员被评定为烈士或者经有关部门认定为因公(工)牺牲(死亡)的,其近亲属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关待遇;未被评定为烈士或者未被认定为因公(工)牺牲(死亡)的其他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不低于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加四十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的标准对其近亲属发放一次性补助金。

因见义勇为人员死亡致孤的其家庭成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供养待遇或者基本生活补助。

第二十九条 因见义勇为致残的人员,符合残疾人标准的,由残疾人联合会核发残疾人证,享受残疾人优惠待遇;符合《工伤保险条例》或者《伤残抚恤管理办法》规定范围和条件的,享受相关待遇。

第三十条 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直系亲属有就业需求的,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服务,优先向用人单位推荐,参加技能培训的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就业困难的按照规定由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

因见义勇为死亡的人员生前扶养的直系亲属、见义勇为致残人员及其扶养的直系亲属,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民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救助。

见义勇为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的,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优先办理证照,并减收、免收有关行政收费,税务机关应当依法减征、免征有关税款。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符合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条件的城市见义勇为人员家庭,应当优先纳入住房保障体系,优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或者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对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见义勇为人员家庭应当优先给予安排。见义勇为人员无工作单位、无固定收入,生活困难,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条件的,民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救助。见义勇为人员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时,其获得的政府抚恤金、补助金,按照有关规定不计入家庭收入。

第三十二条 确认见义勇为、鉴定行为人的劳动能力以及颁发证书、出具鉴定意见,不得向申请人、举荐人、行为人收取任何费用,相关费用由见义勇为基金承担。

第五章 经费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款项作为见义勇为资助资金,用于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人员。

第三十四条 见义勇为基金来源包括: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资助;

(二)社会捐赠;

(三)投资收益;

(四)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三十五条 见义勇为基金用于下列事项:

(一)见义勇为人员的确认、表彰、奖励、慰问;

(二)见义勇为人员劳动能力鉴定;

(三)见义勇为死亡人员近亲属的抚恤;

(四)见义勇为人员的补助、救助;

(五)见义勇为事迹的宣传;

(六)依法应当支付的其他费用。

对见义勇为人员及其近亲属的抚恤、补助、救助,国家和本省已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支付。

第三十六条 见义勇为基金会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筹集、使用和管理见义勇为基金。向见义勇为基金会捐赠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三十七条 见义勇为基金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和捐赠人的监督,必须每年向社会公布使用情况。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见义勇为确认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见义勇为不及时确认,或者对见义勇为确认申请、举荐应当受理而不予受理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造成不良后果和影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见义勇为确认、奖励和保护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主管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拒绝、推诿或者拖延救治因见义勇为负伤人员的,由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卫生部门或者所在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见义勇为人员在国家规定的治疗期间劳动报酬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见义勇为人员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见义勇为人员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其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见义勇为证明材料的;

(二)诬告见义勇为人员的;

(三)损害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弄虚作假,骗取见义勇为称号、奖励、救助、捐助和抚恤的,经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部门核实,由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撤销其相应称号,追缴发放的奖金、救助和捐助款物、抚恤金、补助金等,并取消相应待遇;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其他行为,法律、法规已有处理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七章 附则

上一篇:《雨花石》歌词下一篇:防溺水安知识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