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校长观后感600字(精选4篇)
最牛校长观后感1
为什么叶志平能够创造这地震中的奇迹呢?桑枣中学校舍是上世纪80年代盖的,师生刚搬入新楼时,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叶志平当校长后,用了40万元来加固楼房,并制定了一套安全演练规程,每周二都会进行安全教育,每学期都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练。如此一来,能够创造这个奇迹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桑枣中学并不是四川最好的学校,资金也受一定的限制,但全校师生能够防患于未然,处处为以后着想,才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唐太宗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也应该学习叶志平校长这种“为将来做准备”的理念。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学五年级寒假的生活,那是我从不为做寒假作业做打算。刚放假时,我每天才做一点作业,就不耐烦了,心想:现在还早呢,明天再写也不迟!结果到了第二天,又被同样的念头驱赶到了电视机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再加上“逝者如斯夫”,整个寒假就这样糊里糊涂,稀里哗啦地快过完了,离开学还剩一星期,我才发现作业还有一大堆。这回我可不敢迷恋电视了,每天都是在“龙飞凤舞”与“狼吞虎咽”中度过,恨不得一天写25个小时的作业。这时我才明白什么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十分希望能用“一寸金”去买“寸光阴”。还好,最后我在报名的前一天赶完了作业。经过这次教训,我每个假期里都会制定好每日的.工作量。有时想甩笔不写了,但一看到贴在墙头的“假期作业分配表”,又咬咬牙写下去。最后,我在开学的前几个星期就写完了所有的作业,自己也能放心地玩了。
最牛校长观后感2
在2008年5月12大地震灾难中,有一个学校全体师生毫发无伤,带领他们成功脱险的人——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名叫叶志平,被网友称为“最牛校长”。《最牛校长》讲的便是这件事情。
为什么叶志平能够创造这地震中的奇迹呢?桑枣中学校舍是上世纪80年代盖的,师生刚搬入新楼时,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叶志平当校长后,用了40万元来加固楼房,并制定了一套安全演练规程,每周二都会进行安全教育,每学期都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练。如此一来,能够创造这个奇迹也就不足为奇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桑枣中学并不是四川最好的学校,资金也受一定的限制,但全校师生能够防患于未然,处处为以后着想,才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唐太宗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也应该学习叶志平校长这种“为将来做准备”的理念。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学五年级寒假的生活,那是我从不为做寒假作业做打算。刚放假时,我每天才做一点作业,就不耐烦了,心想:现在还早呢,明天再写也不迟!结果到了第二天,又被同样的念头驱赶到了电视机前。“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再加上“逝者如斯夫”,整个寒假就这样糊里糊涂,稀里哗啦地快过完了,离开学还剩一星期,我才发现作业还有一大堆。这回我可不敢迷恋电视了,每天都是在“龙飞凤舞”与“狼吞虎咽”中度过,恨不得一天写25个小时的作业。这时我才明白什么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十分希望能用“一寸金”去买“寸光阴”。还好,最后我在报名的前一天赶完了作业。
经过这次教训,我每个假期里都会制定好每日的工作量。有时想甩笔不写了,但一看到贴在墙头的“假期作业分配表”,又咬咬牙写下去。最后,我在开学的前几个星期就写完了所有的作业,自己也能放心地玩了。由此可见,为将来做好准备是多么重要啊,我们做任何事都应该为以后考虑,并不要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
最牛校长观后感3
梅贻琦的教育理论还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中国三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梅贻琦的教学理论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梅贻琦的教育理论给后世起到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都离不开梅贻琦这个人。
梅贻琦担任了校长以后,清华大学在梅贻琦担任校长的这十七年里,清华大学的发展得到了空前盛况,梅贻琦的教学理论讲究的是学术自由,不能死板的教育学生,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能够汲取更多的知识。
梅贻琦的教学理念的先进,生活上的人格魅力也令人钦佩,曾经一位初中学历的人因为论文写的非常好,梅贻琦看后就邀请其到清华大学当老师,后来这个人成为了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先生,他也被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八十八位数学方面的伟人之一。
西南联大的时候,学校经费经常无法供正常运营,梅贻琦为了解决学生的温饱和学校教学设备的更新,梅贻琦想都没想就和妻子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产,并且还捐了自己两个月的薪水,后来穷的只能住草屋,但是梅贻琦还是没有停下为学生授课的脚步。
梅贻琦的小女儿梅祖芬,当时报考了清华大学,但是到录取线查了两分,但是大家都觉得梅祖芬的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校长肯定会被破格录取的,谁知道清华大学直接拒绝了,梅贻琦告诉女儿,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学校也必须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差两分就是差两分。
梅贻琦在教育行业深耕了四十七年之久,也有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梅贻琦总结的这些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后世去学习总结。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牛校长观后感4
故事源于我在10月参加的中央电视台《咏乐汇》节目,在节目现场,我把自己一直珍藏的一块手表捐献给了节目组,希望通过他们的爱心拍卖活动将所募得的善款捐献出去用来帮助更多生活困难需要帮助的人们。
年关将至,我接到节目组邀请,将以“温暖中国行动温暖大使”的身份拜访节目组长期援助的对象,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李灵。这是位于河南省淮阳县许湾乡的一所希望小学,简单、破旧。我的到来打破了沉寂许久的平静。校园内挂满了彩带灯笼,孩子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在寒风中拍这小手,喊着口号欢迎我。这一刻,看着他们冻红的小脸,我眼眶湿润了。
这里的孩子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无暇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他们身上,教育问题更无从说起。这所希望小学正是为这些留守儿童而创办,带给了他们受教育的机会,带给了他们光明未来的一缕曙光。正如横跨于简陋铁门之上的横幅所写“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位就是故事的女主角——李灵老师。初次听到“李灵”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感觉有些似曾相识,当把她人民教师的身份联系起来的时候,我才想起来这不就是曾一度在网络上特别红的80后最美乡村女校长——李灵么!82年出生的她现在刚刚只有27岁,正值风华正茂的时期,可岁月似乎在她脸上留下了比别人更多的印记。
20岁那年,她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本可以离开这个穷困的农村到大城市好好发展,可当她看到家乡这些稚嫩的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时,她做了也许是她这辈子最大的`一个决心:留下来,给这些留守儿童一个和别的孩子一样平等学习知识的机会!
最牛校长观后感5
在全国都学习“最美校长”杨建一的英雄先进事迹之际,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举行杨建一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议,认真学习杨校长那种一身正气、坚守岗位、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敬业精神和他那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勇献身精神;缅怀最美校长的英雄事迹。
当听完杨建一的先进事迹后,他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回荡。杨校长是身体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楷模,是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危急关头冲得上去的时代英雄,是网友口中的“最美校长”,是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校长”。
杨建一同志是当代教师的杰出代表,展示了当代教师的高尚师德和精神风貌。我们要学习杨建一同志立足岗位、扎实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使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以此为契机营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而努力奋斗。
(期末作业)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正在绵阳办事,大地突然剧烈的震动,他很清楚的意识到,地震了。手机打不通,电话断了,第一波震荡过去后,他立即驱车往地处重灾区的学校赶。他开得飞快,心里惦记着学校那栋没有通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最怕那栋楼出事。他从绵阳疯了似的开车回来,冲进学校,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房,他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孩子,都挨得紧紧的,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他最为担心的那栋实验教学楼没有塌,地震时,有700多名学生和老师在那楼里上课。学生没事,老师也没事。而学校墙外的镇子上,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在这次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师生无一伤亡,该校校长叶志平则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史上最牛校长”。“史上最牛校长”这一可爱而又幽默的称谓,无尽地饱含了广大民众对叶校长千万个感激。
中国人历来崇尚“时势英雄”说,特定的历史背景,冠以特殊的环境,造就成事之雄。于是,就有人说是地震成就了叶志平。是的,若没有这场破坏性如此之大、震动范围如此之广的特大地震,恐怕不会有人知晓那个叫桑枣的中学以及该校校长叶志平。但单用这场夺去数多亲人命的地震来成就“史上最牛校长”,这付出的代价未免也太过沉重。我们亲眼看到一个个孩子花朵般的生命在废墟的掩埋下就此凋竭,看到一位位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用身躯抵住横来的断墙生命却就此终结,而这些无辜的生命是否就该这样嘎然而止呢?很显然,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并无法接受的,因为用无数条无辜生命的逝去去成就这么个“史上最牛”,是对死者的不敬、对生命的漠视、对美誉的讥讽。
收拾内心的悲痛,我们不妨把时间调至20世纪80年代,彻底的回顾过去,重现情景,让事实说话。
上世纪80年代,桑枣中学要建造实验楼,学校没有找正规的建筑公司,断断续续地盖了两年多。因为没有人敢为这栋楼验收,师生们都不愿意也不敢搬进去,这栋楼也就是开头叶校长最为担心的那栋教学楼。当时,叶志平还是普通教师,是学校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别人不敢搬,他只好带头搬。搬进新楼时,新楼的楼梯栏杆都是摇摇晃晃的。灯泡各式各样,参差不齐,教室本应雪白的墙上,只有底灰,什么都没有。后来,他当领导了,下决心一定要修这栋楼。1997年,他拆除了与新楼相连的存在同样质量问题的厕所,并在一楼的安全处搭建了新厕所。1998年,他发现新楼的楼板缝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纸袋,于是找到正规建筑公司,重新在板缝中灌注了混凝土。1999年,他花钱将楼里那些华而不实、却又很沉重的砖栏杆拆掉,换上轻巧美观结实的钢管栏杆。接着,他又对这栋楼动了大手术,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这栋实验教学楼,建筑时才花了17万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万元。学校没有钱,他一点点向教育局要,修楼的钱就这样左一个5万元、右一个5万元的化缘而来。教学楼时刻要用,他就与施工单位协调,利用寒暑假和周末,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楼修好。楼外立面贴的大理石面,他让施工者对每块大理石板都打四个孔,然后用四个金属钉挂在外墙上,再粘好。从2005年开始,叶志平还规定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学校紧急疏散时,他让人记时,不比速度,只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每周二是学校规定的安全教育时间,他让老师专门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让我们再此将时间调回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地震来袭,安县桑枣中学的教师迅速组织所有人趴到桌子下,然后把教室的前后门都打开了。震波一过,学生们按平时学校要求、他们练熟了的疏散方式立即冲出了教室。那天,连怀孕的老师都按照平时的学校要求行事。地震强烈得使挺着大肚子的女老师站不住,抓紧黑板跪在讲台上,但也没有先于学生逃走。唯一不合学校要求的是,几个男生护送着怀孕的老师同时下了楼。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在这次地震中,我们不断地听到学校倒塌(倒塌的原因在于建筑质量不合格)、数千师生被埋遇难的噩耗,与这些不幸相比,桑枣中学的两千多条生命顺利脱险着实让心弦紧绷的中国人都微微松了口气。可以说,这两千多条生命顺利地脱险要得益于那宝贵的1分36秒钟,而这点滴时间背后埋藏着叶校长常年不懈修固“危楼”、坚持疏散演习、重视安全教育的辛劳。
身为一校之长,摆在叶志平面前的是大大小小的抉择,大至学校办学理念制定、教学楼修建,小至厕所拆建、大理石贴置等,他所能及的就是为每个抉择作出合理的决策。两千多条生命成功脱险则再一次证明他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在面对是否要斥巨资修缮教学楼时,他毅然地选择以学生安全为重,彻底修缮;在面对修缮资金不足,工程面临停工时,他选择放下校长的尊严,厚着脸皮向教育局一次次的讨要经费;在教师学生不能理解他组织疏散演习举动时,他选择坚持演习,并亲自把好演习的质量关,不将演习流于形式。正是他一次次正确的抉择,他的所有学生和同事才得以保命,这意味有将近4400多位父母不必失去孩子,100多个孩子不至于失去双亲而沦为孤儿。因此,可以说他的“史上最牛校长”的美誉是他自己坚持不懈、高度的责任心等造就的,是他自己成就了自己。
假设桑枣中学的校长并没有做出正确的抉择,没有加固危楼,没有演练疏散演习,教学楼可能会在地震的顷刻间倒塌,学生们可能会被坍塌的横梁砸伤,更严重地可能会丧命,我们不敢想象。但事实上,这个假设的后果已经被无情的事实验证。北川中学、茅坝小学、茅坝职中、聚源中学、新建小学、向峨坝中学、平通镇小学、漩口中学、映秀小学、东汽中学、实古镇小学、蓥华镇小学和中学、八角镇小学、洛水镇小学、红光小学、东湖小学、木鱼中学、汉旺镇一所中学一所技校,红白中学、红白小学,绵竹县富新二小等,这些倒塌的学校的名字不断充斥在我们面前,而一张张被压在废墟下孩子的图片也在不断的占据着我们的眼球。
痛定思痛,很多人开始着手剖析校舍倒塌的原因,以告慰死者在天之灵。首先是四川省教育厅对倒塌校舍做了初步调查和评估,他们将倒塌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这次地震首先是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如此强烈的地震;
二、灾情发生在上课期间,集体伤亡人数比较多;
三、学生上课时集中在教室,楼面负荷大,疏散时又集中在楼梯间,这些走廊楼梯相对来说是建筑比较薄弱的,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四、根据四川省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的材料,四川省倒塌的相当多的校舍建筑时间比较长,校舍陈旧落后,这也是导致部分校舍垮塌的重要原因;
五、学校的建筑在抗震方面本身就存在着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
对于以上评估,不少人发出质疑,“为何倒塌的聚源中学旁边即是没有倒塌的聚源小学;倒塌的北川中学同一地区,还有没有倒塌的刘汉小学”,这些均从侧面说明,所谓“设计缺陷”决不成为其学校倒塌的原因。“为何新建的校舍倒了,而十几甚至几十年前的建筑物没有坍塌”。对于有关部门这种近乎推卸责任的解释简直难以服众,这让生者愈加悲愤,死者难以瞑目。
桑枣中学那栋曾令人“堪忧”的未被修缮的校舍,事实上是现在坍塌校舍的真实取照。我们从网络上看到很多令人心寒的图片,一些坍塌学校的横梁中竟然没有钢筋,一些校舍的断梁中惊现铁丝,墙体没有水泥填筑,纸板被当作砂石制成楼板,这些偷梁换柱、偷工减料的建筑群竟然是孕育祖国花朵的地方?实在令人发指。应该说,这场浩劫三分是天灾所为,七分乃人祸所致。
首先,这些校舍没有按标准建造。我国70年代就有了相应的房屋抗震标准,唐山大地震及其后几经修改,现行的有2001年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但我们看到的倒塌的校舍可能就没有依照标准实行,没有或抗震设计不到位,以致抗震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其二,就是工程质量不过关。即使这些校舍按照标准设计了,但没有进行严格地施工建造,偷工减料,依然会酿成惨剧。我们知道,质量问题可能有管理,技术和腐败等等因素,需要动用通过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和制裁腐败等措施加以解决。建筑设计、质量监控等都是人能控制的因素,因此说这场浩劫七分乃人祸所致一点也不为过。
当然,现在这种局面并不仅因为管理疏漏、制裁腐败所致,它着实存在着更深层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尽管财政一直把教育支出作为必保的一个重点,财政教育投入增长幅度较快,但教育总体投入水平较低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目前的财政体制只是各级义务教育机构经费短缺,无以为继。200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有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是由县、乡两级财政提供。事实上,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长期以来乡镇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比重达到78%左右,县、省、中央则分别只有11%、9%、2%左右。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央财政层层收权,县、乡财政明显削弱。多数县、乡财政(特别是贫困地区)成了“吃饭财政”,能给教师按时发放工资已属不易,根本不理提供公用经费和基建经费,这直接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管理的松懈和硬件设施的落后,特别是多年提出的危房问题不但没有缓解,而且还有恶化的倾向。就是在这样一种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由于无力修缮校舍,才致使如此多的学校坍塌。这是此场人祸的致命原因。
经历了这次特大地震后,我们的有关部门显然应该对学校建筑物进行彻底的质量排查,对教学楼做一次全国范围的普查和维修,对存在问题建筑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严厉的惩处;加强建筑质量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检机制;加强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不光是针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学前教育和普高同样也应列入财政投入重点中来,及增加农村教师收入等。让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成为“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和群众放心工程”。
叶志平凭借着自己的意志保全了师生的性命,但仍然势单力薄。我们希望透过政府的力量,社会人的良心,成就更多的叶志平,保全更多人的性命。
“5.12”强大地震严重地破坏了桑枣中学教职工居住的房屋,看到无房可住,露宿在学校操场上的两百多个教职工及其亲属,叶志平校长无比悲痛。大震刚过,他强行忍住痛苦的泪水,迅速组织大家亲自动手搭起了简陋的帐篷,让大家能暂时遮风避雨。大地震不仅毁坏了房屋,还破坏了水电气等生活设备设施。叶志平校长为了不让教职工和他们的亲属遭受饥饿干渴,他带领大家搭建起了简易的厨房,用红砖支起了一口大锅,找柴找水,为教职工和他们的亲属烧水煮饭,让他们能喝上井水,吃上热饭。接着,他又利用国家科技部和四川省科技厅捐赠的帐篷和纯净水设备,为教职工建起了临时生活区,全校教职工和他们的亲属都住进了安全舒适的帐篷,喝上了甘甜的纯净水,过上了较为正常的生活。
如今,震后的桑枣中学校园,尽管到处断垣残壁,破败不堪,但生活在这里的教职工和他们的家属都感到无比温暖,人人精神饱满,个个斗志昂扬,投入到紧张的抗震自救之中。
坚韧不屈,带领教职工积极抗震自救
“5.12”强大地震,震不垮叶志平校长这位共产党员顽强的意志。大震刚刚过,余震不断,叶志平校长不悲观,不失望,不等不靠,以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带领全校教职工迅速开展紧张的抗灾自救。他立刻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成立了以他为组长的学校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全校抗震救灾。他身先士卒,不怕余震危险,不怕吃苦受累,成天奔赴在抗震自救最前线,认真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他带头冒险排危,带头清除断砖破瓦,带头打扫卫生,带头消毒防病,带头搭建防震棚,带头解决教职工的饮水吃饭问题,带头当好志愿者,带领教职工为桑枣镇政府卸下各种救灾物品物资100多吨,带头为搭建临时过渡校区租地平整地基。在他的`模范行为感召下,全校教职工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把抗震自救不断向前推进。
心系教育,千方百计筹划学生复课
叶志平校长最着急的是学生的复课,“5.12”强大地震严重地毁坏了两千多名学生赖以学习和居住的所有教学楼和宿舍,学生无法上课,只好辍学在家。为了让学生特别是参加今年中考的500多名初三学生能早日复课学习,叶志平校长千方百计为复课进行准备。他利用国家科技部和四川省科技厅捐赠的帐篷和纯净水设备基本上解决了学生住和喝的问题。他把在大震中未遭到严重破坏的学生餐厅作为临时教室,解决了学生学的问题。他把可以使用的厕所交给学生使用,解决了学生拉的问题。学生复课在他的筹划中正在紧张有序地准备,一旦条件成熟,学生就可以重新走进课堂,投入到充满乐趣的学习生活中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叶志平校长最关注的是今年参加中考的500多名初三学生的学习,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放飞自己的中考梦想,在初三学生暂时无法复课的情况下,他组织初三年级组的教师在全县各乡镇办起了临时校外学生学习辅导站,把各种复习资料和训练题亲自送到初三学生手里,指导他们复习,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学生和家长无不感谢地说:有这样的好学校,这样的好老师,我们一定会考出好成绩。
人间奇迹,大震中全校师生平安无恙
时间凝固在5月12日14点28分,山崩地裂,大地在剧烈抖动,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没有让全校两千五百多名师生惊慌失措。大地抖动的那一瞬间,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全校多名刚刚从午眠中醒来即将开始学习的学生,在各班教师的命令下,立刻趴在课桌下进行自我保护。当震波刚过去的一刹那间,各班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挥迅速有序地疏散到了操场上,全校31个班2000多名学生疏散完毕,仅用了1分30多秒。强烈的地震严重地破坏了学校的所有房屋和各种设备设施,但两千多名师生却无一人伤亡,这简直是一个人间奇迹。
创造这一人间奇迹的是正是叶志平校长。学校有一栋是20世纪80年代花了17万元修建的没有经过竣工验收就投入使用的教学楼。95年叶志平同志担任校长后,怕这座教学楼出安全事故,就自筹资金40多万元对这座楼进行了防危加固。在这次大地震中,这座被加固的教学楼尽管损坏严重但没有垮塌。坐在这栋教学楼里的700多名学生全部平安地从楼里疏散出来。叶志平校长有着强烈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他平时十分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在突发事故面前不惊慌失措,他坚持每一学期要对学生进行一两次应急安全疏散演练,让学生自觉养成面临突然事故,沉着应对的良好习惯。由于学生训练有素,所以在这次强大地震面前,人人都能从容自如,平安无恙地跨过了伤亡线。
您好!
我是&tims;&tims;班的一名学生,
给校长的建议书600字作文
。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学校、老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育,使我们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
2.上英语课、美术课到语音室、美术室去上,不要让他们空着不用。早日把电脑安装在教室里,使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把有关资料展示出来,
5.在体育课上多开设一些课程,比如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这样可以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技巧,再加上长期锻炼,我们的身体会更加好的。
敬爱的校长,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成长、生活,请您接受我提的建议吧!
最后,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最牛校长观后感600字】推荐阅读:
给校长的一封信600字11-10
写给校长的一封信作文600字07-14
八佰观后感600字12-24
革命电影观后感600字06-14
东京审判观后感600字06-20
战狼1观后感600字06-26
《冰峰暴》观后感600字09-08
辉煌中国观后感600字09-13
叶问观后感600字09-15
孝女彩金观后感600字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