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备课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备课(精选6篇)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备课 篇1

本单元由《我从哪里来》、《人的一生》、《细胞》、《我像谁》、四课组成。主要是研究人作为生命世界的一部分如何繁殖下一代、人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构成和遗传变异现象,以及认识生命个体、科学技术研究的现状,提高学生对生命延续意义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逐步进入青春期,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他们在身体形态和功能等方面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一阶段他们难免会对自己身体发育的特点和青春期应该怎样搞好卫生保健产生疑问;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体验到在丰富多彩的生物界里,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体,也会产生“各种生物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儿女的相貌往往和父母相似,又有些不同,这是为什么”等问题。如何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了解与生命的延续相关的科学知识,解决学生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是本单元编排的主要目的。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要,根据《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来编写的。本单元相关的生命世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懂得交流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能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并做好观察记录。

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能够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6.能够对同一现象作出不同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能够尊重证据。

3、能够珍爱生命。

4、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5、愿意合作与交流。

科学知识

1、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2、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3、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备课 篇2

小学科学教师日常集体备课采用教材解读、课堂观摩、课例研究或主题报告等。我们发现:这些形式虽然信息量大, 但基本是“口耳相传”的单向信息传递。对小学科学教师来说, 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科学过程本质的理解以及学科专业精神等难以用“口耳相传”的渠道进入他们的内心, 也无法满足教师的多元需求。小学科学教师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如何让每一位科学教师最有效地参与集体备课?我们借鉴美国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的经验, 提出了“做中学”集体备课模式。

二、“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的目标

“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模式, 是基于学与教两个维度进行重构的体验式学习, 以关注教师的现实世界为前提, 以教师动手亲历的体验活动为学习内容, 以疑难问题的研讨解答为认识提升, 以教师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取得平衡为核心目标。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师, 就是希望通过“做中学”, 使教师科学教育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能力三个维度协同发展。

◆以教师的现实世界为思考前提, 让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 (特别是兼职教师) 都能提前备好每一个单元的每一课, 做到先备课后上课。

◆以动手操作的体验式学习为基本方式, 让教师下水操练科学技能, 在做中学中体悟科学教学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 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

◆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 在模拟的教学情境中移情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经验分享, 让专业精神在团队活动中习得。

三、“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的设计

以单元整体备课为活动指向, 以“教材单元”为单位进行培训内容的主题设计, 创设基于学生科学课堂的真实情景, 辅以针对性的教学材料, 形成每一单元约120分钟的参与培训时间。活动一般可分为组织、体验、研讨等三个基本阶段。

(一) 单元集体备课的活动设计:整体规划探究与研讨内容

以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为例, 谈谈具体的过程设计:

这样的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过程设计, 实际上是该单元教学的过程设计的活动浓缩。

(二) 具体体验活动设计:精选“疑、难、简、土”四类内容

一“疑”:教材中的重点疑难问题。例如《形状与结构》单元, 教材共有8课15项学生活动。我们认为其中的6项活动特别重要, 于是就相应地设计了6项教师动手的基本活动, 分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方式是精选其中2~3项如活动一、活动三和活动五进行体验, 其他活动以主讲教师演示讲解为主;另一种方式就是把参训者分成三大组, 每一组在30分钟内亲历两项活动, 然后在“研讨交流”环节中由教师汇报交流, 在分享中实现对整个单元活动的理解。

二“难”:教师“不会”的内容。很多科学教师并不是科学教育专业出身, 教材中的很多实验或活动教师自己也不会做。例如用一次性筷子“搭一个正方体框架”, 教材没有具体介绍做法, 我们就要在体验活动中让老师学会这些“不会”的技能。

三“简”:教材中语意不详的内容。教材中有一些观念对学生的概念发展很有帮助, 但是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学生活动。比如, 圆顶形这样的结构, 教材上只呈现一句话“圆顶形是多个拱形的组合”。我们补充设计了“探究组合拱形的力量”的体验活动,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1) 将一个拱条插入圆圈, 测量承受的垫圈数, 作好记录。 (2) 加上一个拱形, 与第一个拱形交叉而置, 测量承受的垫圈数, 作好记录, 并与一个拱形承受的力做比较。 (3) 如果将三个拱形叠在一起, 先预测, 再实测承受的垫圈数;再叠放一个, 它将变成什么形状呢?测量, 并做记录。随着拱条的不断增加, 教师体验到圆顶形是多个拱形的组合过程, 达到了目的。

四“土”:与本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由于教材要面向全国, 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本土科学教育内容, 不可能全部进入教材。所以, 在“做中学”学习中, 要拓展这样的关注本土科学与生活的内容。例如泰顺廊桥是温州著名的桥,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搭一座不用铆钉的廊桥”就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拓展的一个体验活动。这种活动的设计有助于教师打开教学思路, 积极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活动组织与实施策略

1. 环境创设:把重点放在材料的准备上

“做中学”模式要求现场有教学所需要的全部材料, 主讲教师就得“背着行囊去上课”。如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 我们列出的材料清单, 并备有与参与人手一致的实物份数。

我们准备的材料清单是:

主讲教师备好单元的全套材料, 提供样本或者介绍来源时, 都会融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 把握好材料准备的难易尺度, 这种类似于“现身说法”的方式最能赢得教师信赖, 让教师明确每一个活动怎样的材料最适合教学实际, 又最大限度减少教师备课时间。

2. 过程指导:注重在细节中渗透丰富的科学本质教育

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按活动的提示和步骤进行, 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描述, 及时做好真实的科学记录。并要求主讲教师相机追问: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是在你的教学过程中, 你的学生会怎么说?当我们强调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出思考时, 很多教师就会联想自己的课堂, 审视自己的过去, 并在相互启发中体悟科学教育的本质。

3. 研讨交流:设计基于学与教的问题提升

在体验活动后, 我们均要设计一组基于学与教两个层面的问题交流与研讨。在互动讨论中, 鼓励教师提出不同见解。以《抵抗弯曲》为例, 研讨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1) 教材编写的逻辑体系是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为什么不先出示桥梁、房屋的图片, 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

(2) 为什么从体验直尺的平放和立放来感受直尺承受力的不同开始教学?

(3) 公平实验在本节课中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4)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测和解释?

这几个问题则是对教材乃至课程思考的理性提升。

4. 活动组织:创设和谐的团队氛围

我们在活动前的人员组织, 角色分配, 任务驱动等课堂教学组织中常用的手段, 在这里也有一定的适用价值。比如一次培训中, 主讲教师让教师做一个“找对子”的游戏, 抽到同样号码的对象被自然编为一组。大家相互认识, 组建小组,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教师才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团队学习活动就会彰显同伴互助的魅力, 专业精神在彼此交流中浸润。

参考文献

[1].吴卫东.体验式培训: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教师发展研究, 2008, (15~16) .

[2].陈素平.参与式培训:小学科学教师集体备课新模式[J].科学课, 2009, (11) .

基于“儿童”的小学科学备课策略 篇3

一、基于“儿童” 的备课原则

基于“儿童”的小学科学备课,应把握好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在备课预设中,必须要体现科学课程特点,尊重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用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教学预设,让儿童在有趣的任务情境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从中习得方法。有时教师教得有感觉,并不代表学生学得有感觉。多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期待和迷茫,备课才能找准方向,教学行为才能有效跟进。

(二)目标性

“儿童”的科学课,应有其鲜明的目标和特征:用儿童立场,观照自己的整个备课活动。教学活动设计应以儿童学习目标为核心,重视对儿童的科学概念、科学语言、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指导,倡导以单元培养目标为单位的目标性教学预设,宏观构建,微观入手,统筹兼顾。教师应该用发展的视角和创新的思维,宏观设计课堂。落实到具体活动和环节,则要考虑对儿童来说,课程是否有趣,是否有平等而自由的空间,是否能受到心灵的震撼,等等。

(三)趣味性

基于儿童的备课,备课的立足点要建立在儿童的兴趣点和生活经验点上,应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小学科学课堂的学习主体是儿童,教师备课时要争取备出有童趣的课。处理教材时,要将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找到儿童学习科学的“最近发展区”,用儿童喜欢的方式设计教学预案,激发儿童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整体性

科学课程的内容丰富,涉及人文地理、理化生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年级培养目标中又有不同的层级目标。教师备课时要将系统性和层级性统筹兼顾,随堂渗透和集中培养有机结合,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二、基于“儿童” 的备课策略

基于“儿童”的备课,怎么备?从实践探索中,我们归纳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宏观策略的动态优化

1.将“思考”升华为“思想”

拿到教学内容时,我们常常根据教材、教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特别关注课堂上知识概念的建构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建立在这些思考基础上的备课,更多的是呈现 “教”的预案。如果我们把思维打开,反思备课与教学的关系,就会自然产生三个本质问题:教学关注的是什么?改变的是什么?努力要实现的又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科学教师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更需要教师用巧妙的预设来实现主张。基于“儿童”的备课,要突破单一教学目标的达成,就要让儿童发展的理念统领教学预设的各个环节。

2.将“主张”生成为“目标”

当教师将教学追求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目标行为(学习目标)时,才可能实现教学主张。这就像将许多散乱的珍珠串联起来的“目标线”,要在众多教学内容中,提炼出这根“线”,对教师是不小的挑战。

以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物体形状改变以后》备课为例,下图呈现了从教材追求的目标中提炼出的两条儿童学习“目标线”。

3.将“任务”立足于“发展”

科学教师要努力突破完成教学任务的单一式思维,建立切实促进儿童多元成长的发展型课堂。教师应研究教学对象——儿童,了解儿童科学学习的前概念,关切儿童生活中的科学认知,遵循儿童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用丰富的探究材料和有结构的探究活动,激活各项成长“基因”,备好有利于儿童科学素养发展的课。

例如《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一课,备课时我们作如下思考:

(1)儿童的原认知:儿童对有弹性的物体感兴趣,并有一定的直观体验,但未作过系统研究和规律表述。

(2)儿童可能存在的学习困难:弹性与弹力混淆不清,有时成人区分两者也有一定难度,这一事实不容回避。

(3)确定促进儿童发展的目标:由教师引领探究走向自主化探究,使学生会用科学的方法思考、解释生活中有关弹性和弹力的科学现象。

只有在备课时关注了上述问题,才能在教学中为儿童学习提供方便,使儿童科学素养的发展成为可能。

4.将“活动”优化为“体验”

好的活动设计,能让儿童提升思维,掌握方法,享受成功。教师应通过浅显的探究活动,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变得形象可感。准备“活动”时要考虑以下三个要素:

(1)备关键活动:设计活动时,对于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联,设计者要清晰了解。探究活动设计应以简单、精练、有趣为原则。

(2)备板块安排:对预设好的关键活动,怎样呈现,分几个板块,则要根据预定的学习目标来定。活动板块的呈现,要遵循计划性、层次性、系统性的原则。

(3)备探究材料:探究材料是儿童完成探究活动的重要保障。对应于关键活动,探究材料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结构性、易准备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先做“下水”实验,提前验知材料功效,从而优化和改进探究材料。

(二)微观策略的辩证优化

1.“变”中有“立”

“变”,即改变不适宜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编排、活动、材料,使之更适合儿童的科学学习;“立”,则是将改变后的内容、活动、材料等优化呈现,建立新型课堂结构和序列,促进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变。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一课的备课,如果按教材设计就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容量大。学生通过活动,既要掌握弹性物体的共同特征,能区分弹力与弹性,还要能够完成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间关系的探究实验。二是探究活动针对性不强。教材安排了三组活动:第一组实验探究并发现物体具有弹性;第二组弹硬币活动,发现物体具有微观形变;第三组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关系的实验。三组活动对弹力体验以及弹性与弹力的区分,均未突出体现,而这恰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鉴于以上思考,“变”就显得非常必要。较好的方案是将本课设计成两课时。第一课时以解决科学概念和理解概念间的关系为主。指导学生探究弹性与弹力,知道两者的区别,发现物体受外力后产生形变的普遍性。第二课时,学生自主探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之间的关系,了解不同材质弹性不同这一规律。整个设计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着重考虑如何将难以理解的“点”,转化成深入浅出的“活动”,变得具体可感,这便是“立”的过程。

2.“增”“减”相宜

“增”,指的是在教学时间内,增加贴切研究主题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有探究意义的内容、活动、材料等;“减”,则是去掉一些重复的、无意义的、儿童难以理解的活动,难准备、效果不明的材料等。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的第一课时设计,在导入部分增加“摸球游戏”,选取相同大小的弹力球、玻璃球、不锈钢球。不用眼睛,用最快的方法区分三种球,从而引出弹性的话题。在弹硬币的活动后,针对硬币瞬间产生的微小形变难以观察等特点,增加了微小形变显示器。另外,选取玻璃圆底烧瓶,瓶口胶塞装有细玻璃管,在实物投影下,挤压玻璃瓶壁,就可以明显观察到细玻璃管中红色液柱的升降变化。这一“增”,放大了现象,使其直观可感。

3.统“整”兼“个”

“整”,指的是教学目标所要达到的概念体系与能力层级,强调系统性。课时教学目标应置于整个单元目标的大框架下建构,做到统筹有序,不重复、不交叉。“个”,则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具体概念、内容和方法,强调关联性、递进性。

4.“动”中取“静”

“动”,即以“动”促学。儿童在做中问,做中思,做中学。教师要做到“四动”:情感要激动、肢体要活动、思维要灵动、交流要生动。

“静”,即以“静”促思。探究的环境要“静”、倾听的过程要“静”、深度思维要“静”。

《物体形状改变以后》第一课时的设计中,当学生“动”起来完成弹硬币活动时,安排学生“静静”地观察圆底烧瓶的微观形变过程,再转而运用到硬币的形变上,第三枚硬币没有被碰到却飞出去的原因,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动”“静”结合的预设,是备课的重要策略之一。

三、结语

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科学课堂应成为解放“儿童”的课堂。儿童立场下的备课,需要教师进一步打破常态备课思维,逐步变革自己的教学预设,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为追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成为学生的向往。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备课 篇4

第一单元

课题 1 观潮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日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 屹 鼎沸 贯崩 恢,会写八个生字:潮 称 盐 笼罩 蒙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用谈话法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到过江边吗?你们可知道,大江大海不仅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有波涛汹涌的时候,还有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会发生定时涨落的现象,这就叫作“潮”。板书“潮”。

一位曾亲眼看见潮水涨落的人,把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板书“观”。

展示学习目标

1、会认读7个生字:罩 屹 鼎 沸 贯 崩 恢,会写八个生字:潮 称 盐 笼罩 蒙

薄雾。

2、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和观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们观潮时的心情。

3、读通课文,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有关段落,初步感受大潮的壮观景象。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3、运用所学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理解字词的意思。

4、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流利地朗读课文。实施导学诊断

1.看拼音写词语

lǒngzhào

báowù

()

()

méngméng

qí guān

héngwò()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堤岸(dī

tÍ)恢复(huī

fēi)风号浪吼(hào háo)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钱塘江大潮奇观在我国的省,每年的农历

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2).钱塘江大潮的形成与杭州湾特殊地形有关,杭州湾,呈

。小组互查互教

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

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

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 师生引导释疑

阅读资料袋,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会认会写生字以和本课多音字(号 蒙薄)以及易读错的字(堤

恢)细读一、二自然段,联系上下文和诗句(苏东坡赞钱塘江秋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理解“奇观”,联系生活理解“笼罩”。

联系全文,从“人山人海

昂首东望”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观潮人什么心情?这个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当堂检测

1.文章中“人山人海”说明了,“昂首东望”一词体现人们观潮时的心情。这个侧面描写衬托出钱塘江大潮。

2.用“笼罩”写一句话。

。教师导练

1.易错的字:昂(左下不多点),蒙(中间不少横)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2.难解的词:“人山人海”体现观潮人多,“昂首东望”体现观潮时急迫心情。这两个词侧面描写了大潮之奇。

3.初解“奇观”:声音之奇

形态之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1 观潮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2日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五个生字:昂

沸 贯 旧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

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展示学习目标

1、会写五个生字:昂

沸 贯 旧恢,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

2、默读课文,根据词句,想象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

1、圈出自己认为难读难写、易混易错的字词,在生字本或写字本写一写。

2、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2、说一说你认为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3、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实施导学诊断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水天相()横()江面

齐头()进

山崩地()风()浪吼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潮来前,只听见远处传来的响声,好像。

潮来时那声音如同

,好像

。当大潮过去后,江面上依旧。

(2)潮来前,在远处的江面上只是出现,随着大潮越来越近,那“白线”,当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大潮,犹如

当大潮过去后,江面上的余波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

。小组互查互教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感悟发现法)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导发现大潮雄伟壮观(想象和实践表演);d.感情朗读。(引导发现法)师生引导释疑 1.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联系课文幅插图,想想钱塘江大潮来前,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第一幅插图)画出有关的词语和句子;想想大潮来时声音和江面景色有什么变化?(第二幅插图)画出有关的比喻句;想想钱塘江大潮过去后,江面的又是怎样的呢?画出有关词句。2.同桌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想想要怎么读出大潮气势和变化。然后把第三、四自然段背下来。

3.联系课文和插图,理解“横贯江面、并齐头进、沸腾”等词

学生当堂检测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钱塘江大潮“奇”在 2.选择背诵课文3、4自然段其中的一段。

3.根据课文和你想象的画面,创造性复述大潮来前、来时、过后江面上的不同画面。4.模仿课文3—5自然段,写一场大雨,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写。教师导练

“奇观”:声音之奇——隆隆、闷雷、山崩地裂;形态之奇——白线、变粗、两丈水墙。体会大潮声音、形态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和课文的形象比喻。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2*雅鲁藏布大峡谷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体会课文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所采用的说明方法。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课文中标有音节的词语。

2、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实施导学诊断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秘鲁(mì bì)

咫尺(zhsuǐ

chǐ)

青藏(cánɡ

zànɡ)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咫尺为()

不容()疑

云()雾()

神秘()()

()()苍苍

人迹罕()()来之笔

千姿()()小组互查互教

1、文中有哪些词语被你发现并记住了,有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吗?

2、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吗?

3、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师生引导释疑

1.阅读课文,自主识记“穆、玛、涓、滔、脉、卉、罕”7个生字和多音字(秘、藏)。2.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来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一事实,在句子旁边作上批注。

3.细读第三、四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4.你能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了解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吗?

学生当堂检测

1.下面句子各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举例子)(1)雅鲁藏布江河床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2)它的下游围绕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形成一个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条长504千米的巨大峡谷。()()

(3)峡谷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处达6009米,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4)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曾被列为世界之最,但他们都不能与雅鲁藏布大峡谷一争高下。()

2.你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大峡谷?

教师导练 易错的音:“秘鲁”读bì l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鸟的天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4日220日日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茫

耀

抛”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竿、茫、桨、规、律”等7个会写的字;积累词语“应接不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重点难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

2、说一说。

展示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茫

耀

抛”等8个会认的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竿、茫、桨、规、律”等7个会写的字;积累词语“应接不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出示自学要求

1、能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认真预习的孩子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一说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4、你能收集到关于鸟的天堂的图片或资料吗?

实施导学诊断

1.下列词语中,带点词读音错误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

①榕树(róng)

②船桨(jiāng)

③抛出(pāo)

④应接不暇(xiá)2.看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fèng xì

guīlǜ

()

()

()

jìng jì

zhào yào()

()小组互查互教

1、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生字词?

2、讨论交流: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什么时候去的?看到的景象一样吗?

3、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师生引导释疑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认真观察方格里的生字,注意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笔顺、结构。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4.一边默读,一边想: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什么时候;每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

学生当堂检测

1、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音节。

缝隙(féng fèng)应接不暇(yīng yìng)

不可计数(shǔ

shù)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作者巴金_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在____________。第一次看到了____________,第二次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导练

想一想,下面的长句子该怎样读?注意读通顺。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鸟的天堂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4日220日日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支、株、缝、隙、耀、梢、寂”等7个会写的字,正确读写、理解“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2.找出描写南国风光的重点句段,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这到底是棵怎样的树呢?

展示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支、株、缝、隙、耀、梢、寂”等7个会写的字,正确读写、理解“灿烂、竹竿、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白茫茫”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好词好句。

2.找出描写南国风光的重点句段,边读边想象,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出示自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找出你喜欢的优美的句子,读一读,并进一步体会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3、文中几次提到了“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而有的地方又加了引号呢?

实施导学诊断

1.联系课文内容太,写出下面词语的尽、反义词。

静寂

近义词()

反义词()

2读了课文第七自然段,我知道“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互查互教

1、合作完成: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了些什么?

2、交流: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3、说一说:为什么说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师生引导释疑

1找出描写榕树和小鸟的段落反复朗读,画出关键句子,重点词语,思考 “榕树”和“鸟儿”各有什么特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2一边读,一边想象,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当堂检测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列举文中三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____________了,到处都是____________,到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的,花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 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

从这个句子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导练

写一写你最喜欢的一种树木,注意把它的特点写出来。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4*火烧云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4日220日日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识“檀、盈、凶、庙、惚”5个生字。

2.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重点难点

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导入新课

揭题,引起兴趣。

1、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2、出示课题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火烧云”

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

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

展示学习目标

1.识“檀、盈、凶、庙、惚”5个生字。

2.体会火烧云颜色极多、形状丰富、变化极快的特点。出示自学要求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勾画文中优美词句,多读几遍,并积累好词句。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观察自然界的火烧云。

3、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火烧云的成因。实施导学诊断

1.多音字组词。

zhuǎn()

mó()转

zhuàn()

mú()2.按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描写火烧云现状多,变化快:先是出现的马,忽然又来了

的狗,接着又来了的狮子。

课文表现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极快的词语有不少,如:一会儿,。

小组互查互教

1、能描述火烧云的美丽景象。

2、给大家介绍火烧云的成因等课前所了解的知识。

3、学会了以下生字新词:紫檀()

笑盈()盈

一模()一样

恍()恍惚()惚

庙()门

凶猛()

4、读一读喜欢的语句。师生引导释疑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模糊

一转眼

一模一样 紫檀色

红彤彤

笑盈盈

二、读课文,什么叫“火烧云”?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变化极多”的特点?

三、阅读第二、三自然段,划出片断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四、默读第四、五、六、七自然段,作者描写了火烧云几种形状?你还能说几种没写出来的形状?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形状变化很多。

学生当堂检测

1.色彩世界多丰富啊!找样子写一写。

黄(澄澄)

绿()

金()

白()(茄子)紫

()黄

()灰

()红 2.形容颜色多的词有:五彩缤纷、()、()、()形容形状变化多的词:变化多端、()、()

教师导练

课文主要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2.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单元

课题 语文园地一 课型 新授课 主备教师 xx 备课时间

20xx年下期日2日日 第1-3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重点难点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课前准备

基本环节

集体备课

资源共享 个人增减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篇5

珍爱生命

热爱生活单元备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2、树立新的生态道德观、自然观,善待大自然,尊重其他生命。

3、认识生命的价值,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

4、认识青春的美好,珍惜青春年华,激发创造有意义人生的热情。

能 力

1、发展对生命的可贵与美好感受、体验的能力。

2、逐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能够自觉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3、观察、认识各种生命和自我生命的独特性,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 识

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应该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

2、认识人类生命具有独特性,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独特性。

3、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4、知道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懂得实现人生的意义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

5、知道青春是美好的,懂得如何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教材分析:

本主题单元主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教育并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美好,感悟生命的意 义,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以满腔的热情投入生活,追求生命的价值。本单元主题设计分两 个专题: 专题一: 生命最宝贵; 专题二: 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专题一: 生命最宝贵。此 专题旨在进行生命教育,主要进行生存意识、生存能力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认识世界因生 命而精彩,人类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维护生命多样性;认识自己生 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的生命;引领学生认识、体会生命的美好,知道法 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专题二: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本专题主要是 进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引导学生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就要不断地创造和奉献,生命的价值要 靠行动实现;引导学生认识美好的青春时光,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 获取青春的硕果,提升人生的价值。

专题一和专题二分别从生命的特殊性、生命的可贵性、生命的价值及实现进行阐述。各方面 内容层层递进,进而又相互渗透,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落实本单元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1、“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即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多数 学生已经很少能够亲自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同时因为人类的破坏,许多生物已经灭绝,学 生难以体会到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因此这是教学重点。同时在很多人的意识中,总认为人是 地球上的主宰,为了谋求自身的功利,往往牺牲其他生命和环境,要把热爱生命、保护环境 这一思想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价值取向,有难度,所以是难点。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也是本科教学的难点。只有引导学生感受每个人生命的独特性,才能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激发学生内心对生命独特性的敬仰之情

3、珍惜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只有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和美好,才能珍爱生命,热爱 生活。加强生命的宝贵性教育则会增强学生的生命意识,增强学生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 的自觉性。因此,“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是教学的重点。初中生年龄小,社会经验少,法律 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而因而进行生存能力教育会有一定的难度,及“珍惜爱护 我们的生命”是教学难点。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些发人深省的数字让我们看到,导致未成年人受伤害的事件 时有发生,这里有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原因,更主要原因的是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和 自我保护能力极差。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让他们珍爱生命,热爱生命,提高自 我保护能力,十分紧迫,十分必要。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人生的意义何在,都是 极为重要的人生问题。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些问题 都有了一定的思考,然而他们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说呢只会产生偏激或错误的认识,这是 更需要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他们的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同步增强,往往对“自尊”很看重,对生命却异常的漠视,不懂的尊重、珍爱生命。如何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生命,形成正确的生 命观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注意事项: 本单元提出开展一次“赞美青春,赞美生命”为主题的诗歌、散文朗诵会和一次当地 的公益活动。朗诵会应注意课前让学生搜集或创作诗歌、散文,做好小组分工与选拔工作; 课堂交流,有学生挑选的主持人主持,中间可以穿插一些歌曲演唱等内容,有助于活跃气氛;

同时,设置“最佳选文奖”和“最佳朗诵奖”等奖项,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青春的热情与 力量。公益活动的内容教师应结合当地的实际,与社区居委会联系,开展一些学生力所能及 的活动,可以是全班参与,也可以是部分学生自愿参加。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教学方法建议:

1、第一课可用创设情境法、活动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考的积 极性,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以较强的感性认识,了解生命的美丽和人的生命的独

特 性。

2、案例教学法、讨论合作法等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懂得生 命的重要性。课时分配: 本单元共两课,总共七课时。第一课两框题,每框题一课时,共两课时;第二课两框 题,每框题一课时,共两课时。单元复习测试三课时。

【走近中考】

学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要注意联系“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落实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容。学习“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要注意联系“法律保护公 民的生命健康权”、“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内容。本部分通 常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要注意联系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例如感动中国人 物、道德模范等。出题形式以选择题居多,也有材料分析题的可能。1. 【2010 广东】在玉树地震中,已及时安全脱险的香港义工黄福荣又冒险迅速返回废墟,英勇地救出了三名孤儿和一名教师,而自己却在 6.3 级的余震中、被残余的楼房压下而遇难。港府追封黄福荣“金英勇”勋章,成为下葬香港景仰园的第一人。网民称其为“伟大的志愿 者”。上述材料说明 ①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与个人的无私奉献是紧密联系的 ② 当别人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要不顾一切去帮助别人 ③ 积极奉献社会和他人的精神比珍惜个人的生命更有价值 ④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帮助他人,能使生命价值得以延伸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010 聊城】 【和谐社会共建】一个周未,孟杰和他的伙伴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公 益宣传活动。一位大妈和两位大叔向他们咨询了以下问题。假如你是孟杰和他的伙伴中的 一员,请你来作答。酒后驾车,伤及无辜,甚至致人死命,血案触目惊心!目前,依法严治“酒驾”已成为 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严治“酒驾”的认识。

【跟踪训练】

方法指导:选择题是中考的必考题型,解这类题时要注意:首先要读懂“题干”,读懂 题干中的“题眼”,读懂“题项”,读懂“题干”、“题眼”与“题项”的关系。其次是在解 决选择题时采用排除法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选项中一样看上去就知道错误的首先排 除,其次对于选项本身并没有错误,但不符合题目要求的也要排除,以减少对题目判 断的干扰性,最后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最后材料选择题首先必须读懂材料,在材料中 提炼出观点,把观点与“题眼”、“题项”连接起来,就能选出正确答案。3.经过 8 天 8 夜的救援,2010 年 4 月 6 日,随着山西王家

岭矿井当中 115 位工人被成功 救出,大家都在赞叹这伟大的生命奇迹。下列对生命的理解正确的是(① 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② 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无限的欢乐,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 ③ 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和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④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也是不可重复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从汶川到玉树,多少人瞬间选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多少父母 用双臂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多少老师用身躯为学生挡住死神的威胁„„在他们身上()①.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③.实现了既定的人生目标 A.①②③ 这()B.②③④ ②.树立起生命的丰碑 ④.体现了生命的价值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一单元整组备课 篇6

1.站在泰山顶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泰山的壮美经管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

教学分析:

本课包括登临泰山,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俩个主题活动。以登临泰山为线索,展示泰山的壮美及其灿烂的文化。

教学时间:4课时

教学准备:电脑。书籍资料报纸杂志

第一课时

登临泰山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的假期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交流

(2)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板书 : 一山(……)

一水(……)

一圣人(……)

把学生的答案都写出来,然后一起讨论确定答案。

(学生理解会有不同的解释。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二、基本部分

1、播放泰山投影旅游地图

(1)学生分组游览泰山。总体认识泰山的风格。

讨论:泰山到底怎么样呢?你想说些什么?

(2)投影有关景观图片。认识泰山自然风景的美丽。泰山景色壮丽无比,攀登泰山需要 有坚强的毅力。

(3)师:你了解泰山吗?

生:回答(……)在学生回答后补充小结

师:你们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回答。

(4)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

(5)教师总结

二、欣赏泰山

播放泰山的图片或视频图片(教学的图片从四个方面准备:泰山古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存)以上资料也可让学生分组准备。

生:看完后谈感受。

三、活动总结

第二课时

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泰山的自然风光,但人们心目中泰山为五岳之尊,大家请谈谈你的看法。

板书 泰山 源远流畅的文化

2、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

投影泰山旅游图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曾经的实地旅游来谈谈泰山的文化。

3、自然分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泰山主要景点进行分类.学会如何整理资料(板书设计 泰山文化调查表)

1认真阅读搜集的资料

2根据研究的问题对资料进行适当取舍

3按资料的不同类别进行分类

4分析比较资料,找出异同,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

5归纳出问题的结论

泰山古建筑

泰山石刻

帝王封禅

泰山奇石 文化遗址

其他

寺院楼阁亭坊塔桥梁

秦泰山石刻经石峪唐摩崖石刻

宗教活动 祭祀

象形石头 石敢当

大汶口遗址文物繁多

诗词传说

4、学生根据自己的资料和教材提供资料填写表格,并介绍这些代表景点、作品

得出结论.更真切的了解泰山喜欢泰山敬重泰山.5、课后欣赏:泰山挑山工 雨中登泰山等文学作品。

关于泰山的诗句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泰山的自然风光,泰山源远流畅的文化。古今往来有许许多多的诗人和文学家写下了赞美泰山的名句和文章,大家知道有哪些吗?

生:……

二、活动一:

诵读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习此诗内容

活动二:阅读: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内都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青色的泰山。这座奇形异状的高山,好像是为神灵所特意创造,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会聚在泰山了,山势崇高,遮断阳光,把山南山北分割成了明暗不同的两个天地——这边已是明朗的早晨,而那边还是昏黑的夜晚。遥看层积的白云在生出,自己的胸怀像经受了一次洗涤:极尽目力眺望,远处归鸟的影子也投入了眼帘。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这样朝下远望,周围的群山都显得矮小了。

交流搜集其他有关泰山的诗词。了解泰山的伟大。

三、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泰山

(写诗歌、手抄报、……)

四、课后延伸

调查了解我们家乡的山 祖国名山

第四课时

1、导入

背诵望岳

2、请学生介绍我们家乡的山。学习千佛山英雄山的知识

板书: 济南名山:千佛山 英雄山华山 腊山 鹊山

3、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资料来了解千佛山也和泰山一样从风景与文化方面学习,了解我们的千佛山文化。了解我们济南的历史。

4、开展活动:祖国名山知多少

板书:祖国名山:五岳 四大佛教名山 新疆三山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主要是介绍华山黄山峨眉山等天下名山,可以以一座座山为主介绍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让学生认识到这个基本国情。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搜集介绍自己喜欢的山、熟悉的山。

4、总结延伸。美丽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

2.来到黄河岸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情感目标: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行为目标:进一步培养认识地图的能力,提高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感受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黄河精神,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起源、生存、延续都离不开水的滋养。自古以来,人类就懂得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的生存方式。从古代的祖先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一直生活在世界上两条著名江河的怀抱之中,这就是黄河和长江。黄河、长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自豪地称她们为我们民族的母亲河。

二、创设情境,感知探究

1、讨论:“为什么人类要择水而居,沿河湖而居?为什么几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以河流为标志?”

2.课件展示黄河奔流图,播放歌曲《黄水谣》。出示《黄水谣》的歌词。朗读《黄水谣》歌词。

生生合作、师生互动,讨论提出的问题。

3、观看课件,感受黄河奔流向东方的雄壮气势。

三、小组合作,布置任务

1.布置任务。师述:“看着照片,我们感受到黄河以她英雄的气概出现在亚洲的原野,我们想知道她是怎样从高山之巅,穿过中原大地,流入大海的怀抱,更想知道自古以来,黄河母亲是怎样哺育我们中华民族的。要想探究这么多的内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确定调查了解的方向。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确认调查的范围,做好分工,然后分头进行准备。”

2、教师出示探究、调查的方向和范围:

(1)黄河的发源地、流程情况;

(2)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3)黄河凝聚的民族精神;

(4)变“害河”为“利河”;

(5)拯救母亲河。

3、在各组间巡视,帮助各小组制定出合理的计划,以确保探究、调查任务的完成。

4、小结。

四、课外探究,激发情感

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课堂上制定的计划进行资料和图片的收集,并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和补充。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

2、师述:“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了解黄河。现在,我们先一起去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程。”

(1)引入:“我国古代伟大诗人李白曾经有过歌颂黄河的著名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们明白其中的含义吗?诗句其实是描述了黄河的流程,形象地说明了万古奔流直向大海的黄河之水,发源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因为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青藏高原地处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2)出示中国地形图,在地图上找黄河的发源地。

(3)出示黄河流域图,指导学生在图中找出黄河流经的9个省(自治区)。

二、认识黄河

1、观察中国地形图和黄河流域图,寻找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经的省(自治区)。

2、朗读歌谣并记忆。《九曲黄河天上来》。

三、练习

在中国地形图上查找黄河的源头、流经的省(自治区)和入海口。

四、成果汇报

1、组织学生开展“探究黄河源头和流程”活动的成果汇报。以小组为单位,指中国地形图汇报黄河源头青海段的情况。

2、组员补充说明。其他小组可提问。

3、小结。

第三课时

一、黄河风光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母亲河的风采。

师: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荣辱复兴。这节课就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黄河,认识黄河。

二、分组讨论研究。

师:上一节课我们对黄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根据大家研究决定,我们这节课将分别从四个方面来进一步去认识黄河,了解黄河。(出示幻灯片)

黄河文化 黄河对两岸农业的影响黄河的水利资源 黄河的旅游资源

师:请同学先在组内进行讨论,之后我们请同学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资源共享。……

三、汇报

师:哪个组先来汇报?

(一)黄河文化。

1、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原始人居住。在180万年以前,黄河流域就已经有人类在活动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育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2、大家熟悉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都生活在黄河流域,并把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注目的辉煌顶峰。还有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也产生于黄河流域,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全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二)黄河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

1、黄河是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等。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油、铁矿等,有中国著名的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有许多古老城市,如北京(蓟)、邯郸、开封、商丘、淮阳等。

2、由于黄河流域泥沙沉积而形成了河套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渠道纵横,农田遍布。有可耕地面积960多万亩,现已开垦500多万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糜麻、葵花、甜菜、酒花、瓜果、大白菜等作物。这里是自治区小麦的主要产区。蜜瓜、大白菜、酒花、葵花、枸杞等,是驰名全国的特产。河套平原以盛产粮食而著称,被誉为“塞上粮仓”或“塞北江南”,是膏腴殖壤的肥美之地。黄河流经巴彦淖尔盟340公里,年经总流量315亿立方米,水利资源非常丰富。由于黄河水浇灌着河套的肥沃土壤,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他们用悠扬的爬山调唱道:“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渠道交错密如网,阡陌纵横似江南”。

3、师:同学不仅提到了黄河两岸的农业,也提到了许多农产品,那大家还知道我们黄河流域有哪些著名的农产品吗?

生:……

(三)黄河的水利资源

1、黄河流域上的刘家峡水电站,中央排列着五台大型国产水轮发电机组,分别担负着供给陕西、甘肃、青海等省用电的作用。刘家峡水电站可蓄水5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为57亿度。它还是一个兼有防洪、灌溉、防凌、养殖等综合利用价值的大型水利枢纽。由此可见,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经济都带来的巨大的便利条件。

2、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既可较好地控制黄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运用,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

3、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也是我国三大灌区之一。目前引黄灌溉控制面积已达1679万亩,现有灌溉面积862万亩。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50多年的建设,内蒙古河套灌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油、糖、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4、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我们在来看黄河流域有哪些旅游资源。

(四)黄河流域的旅游资源

1、黄河流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说河湖瀑布景观资源。沙漠草原景观资源。山峡景观资源等等。说道山峡景观,人们不免会想到三门峡。在这里,黄河流域奔流而下,切穿高山形成了三道峡谷,以其险峻被人们称之为“人门”“鬼门”“神门”,号称三门,黄河在三门峡风光无限,被人们称为“黄河明珠”。壶口瀑布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以神奇、壮观而闻名于世。

2、师:刚才大家说得都不错,那谁能根据我们这节课的讨论学习,3、结合自己的认识总结一下呢?通过刚才大家的讨论交流,你能总结一下吗?

四、这一节 课我们分别从四个方面对黄河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有得同学还有其他的认识,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学习。

3寻迹孔子故里 教学目标:

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孔子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建立一个有关孔子的资源库。教科书最后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资料。以简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将大家收集的资料进行展览交流。教学重难点: 探究孔子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在中国历史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位伟人的神采:

板书:至圣先师孔子(出示孔子图)

二、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

1.课件出示:你从课文、课外了解到有关孔子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先结合书、查阅的相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可结合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投影片)

三、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对孔子有一定的了解。孔子的成就确实在中国古古代文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被推祟为“至圣先师”。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影响。

1、汇报调查情况:

2、交流一些有关孔子的纪念活动及有关孔庙、孔府等资料。

3、讨论: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

(1)“仁”、“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学思并重,传习结合(3)他编写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被统称为《六经》。把2000多年前的古文明典籍保存流传下来,是孔子给世人的巨大贡献。

4、小结: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在世界上也很有影响力,被尊称为世界文化人。

(①提倡“仁”学,仁是其思想核心;②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③维 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保守的一面)④教育上:“有教无类”,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四、学习孔子格言,指导践行

1、读书中名言:书中有两句孔子的名言,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2、交流收集到的名言:你还知道孔子的其它名言吗?

3、互赠孔子名言。

4、总结:同学们搜集了许多孔子的至理名言,这些格言教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有效学习,对同学的成长很有帮助,我们不仅仅是把它记在头脑里,更重要的是用它指导自己践行。

五、开展活动,拓展延伸

继续查阅资料,更深入了解孔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提问学生去过曲阜吗是否了解曲阜的意思。

因为什么而了解曲阜。

2、板书曲阜解释曲阜的意思。介绍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录象三孔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曲阜因孔子而著名。

3、简单了解空庙孔府孔林,认识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学生介绍孔子生平事迹,以及三孔资料。

4、学生分组研究了解孔子

孔子生平组、孔子名言组、孔子学生组、孔子作品组、三孔建筑组

5、投影:孔子内容

介绍孔子生平重点学习孔子名言,谈感想通过他忠孝智礼义 信思想对号入座加深对孔子言论的理解。

6、学生通过教育博客多浏览各样的日记,寻找自己喜欢的课题去研究。

并学会浏览有关孔子以及曲阜旅游的网站.阅读孔子的生平事迹.特别是论语的内容.并阅读论语,写一写自己的论语心得.根据自己所学,在博客里与同学老师其他网友交流所学所得.7、写一篇我心目中的孔子或者我的论语心得.第三课时 历史人物知多少

一、导入 师:同学们,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又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大家知道多少,你最喜欢的是谁?

生自由发言

二、历史人物交流会

1、古代帝王:

(1)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是一组很美丽的草原风情画,象同学们刚才说的一样,有辽阔的草原,雄健的奔马,成群的牛羊,雪白的帐篷,那么从这些画面中,大家能不能看出蒙古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生答:过着游牧和狩猎的生活。

师结: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蒙古高原上,多数过着游牧生活,被称为“毡帐中的百姓”,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勇敢、豪放纯朴的民族,是我们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它曾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元朝并统一全国,而且它的疆域比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要辽阔。

你知道是谁吗?(铁木真---成吉思汗)

师:他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敢坚强的性格,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于1206年统一蒙古,建立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那么,如果你来到鄂尔多斯草原上,有幸瞻仰了成吉思汗陵,你最想在留言簿上对成吉思汗说一句或一段什么话呢?

生:自由回答

(2)师:讲述“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那么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否对。隋朝是怎样建立的?大运河是如何开凿的?

(3)你对我国的女皇帝知道多少?

生:自由讨论

师总结:唐朝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女政治家。

(4)“贞观之治”的局面出现在谁统治时期,你知道多少?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有关故事你会讲吗?

2、古代对外友好往来

出示图片、观察坐在这头装饰华丽的大象上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受此隆重礼遇?(激发学生兴趣)板书:

隋唐对外交往盛况

鉴真东渡

玄奘高僧在天竺受到最高礼遇的故事

学生自选题目进行小组讨论。

3、古代文化和历史名人

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唐诗 李白、杜甫、白居易

颜真卿与柳公权的书法,阎立本、呈道子的绘画、莫高窟、乐舞。

三、谈体会、谈收获

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激励自我

上一篇:合同托管协议下一篇:天然气安全专项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