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特点
1.人物造型特点
广西少数民族人物造型特点可以从其服饰形态上入手, 每个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 丰富多彩。壮族其服饰仍保存本民族的特色, 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 有的还以布帕缠头。女子服饰则别具一格, 蓝黑颜色是壮族妇女的共同爱好。因地区不同而式样各异, 如那坡的黑衣壮最有特色, 黑衣壮以黑为美, 以黑作为穿着和族群的标记, 因此无论男女老少, 从头衣到体衣、足衣, 全身上下都是黑的。黑衣壮服饰是至今仍然保留着最为传统, 最具有特点和内涵的壮族服饰。从黑衣壮人物形象看, 特征更纯朴, 男女个子娇小身材粗壮, 眼凹眉弓高, 脸颊宽颧骨高, 多数皮肤较黑。
鉴于广西壮人物形象及民族服饰的独特性, 在现代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手法上, 采用写实性及装饰性手法可以表现其丰富的内涵。利用中国画写意笔墨塑造的表现力, 工笔重彩材料的特性表现力, 为广西壮民族题材的中国人物画创作找到新的发展思路。
2.笔墨运用的表现特点
广西壮族人民生性豁达开朗、大方, 热情, 其生活地区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区域, 其生产生活方式较原始, 有着自然、淳朴的乡土气息。而“粗犷、豁达、乐观、真挚、善良、淳朴、秀美”是广西少数民族题材水墨人物画的显著特点。以广西那坡黑衣壮族为例, 以黑为美的服饰特征具有显著古朴、粗犷的特征。人物造型略显粗犷厚重, 根据山区少数民族人物造型特点给我们的厚重感受, 运用奔放、雄浑、大气磅礴的笔墨语言, 描绘出气象宏伟、厚实朴拙的画面。运用传统的“十八描”已不合时宜, 而生拙, 朴实, 凝重, 粗犷的线条更适合表达上去里的壮民族人物形象。塑造山区壮族人物形象偏重强调笔墨的“张力”, 突出笔墨的构成与画面的整体效果, 强调笔墨的直觉表现力, 注重人物结构造型。“墨法”上可运用泼墨法、积墨法和破墨法, 宿墨、新墨、淡墨、浓墨、清水结合, 注重块面与整体等对比关系。在墨色变化上呈现苍茫、浑厚、多变的艺术视觉效果, 以符合山区人物造型需要。壮族山民那黝黑的脸膛, 健康结实的身体, 淳朴宽厚的性格, 所有的特性都烙印着质朴的品质。为了表达这种特殊的感受, 需要用一种苍茫浑厚沉雄大气的笔墨语言与之相契合, 那些清秀细润的笔墨显然是表达不出来这种凝重沉厚的感觉。
少数民族人民原始古朴的原生态气息, 吸引着全国各地区内外的画家们来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体验生活, 收集创作素材, 尤其我们广西本土的画家, 在表现壮族题材方面得心应手。以广西本土画家梁启得写意人物画作品《唱山歌》图1为列, 其作品也可以说是一部原生态的民族交响曲, 从其作品中可见用笔流畅, 人物的活灵活现, 能体会到画家精心设计并独具匠心的用笔用墨。并且作品不仅具有典型的南方人物画特点, 清灵、秀雅、含蓄、韵致而且也结合了北方画家的某些长处, 爽直、简洁, 使作品充满了阳刚与阴柔之美共存的美学品格。
二、广西壮族题材创作的意义
近些年来, 文学界里有股“寻根热”, 美术亦然。当今社会生存压力, 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往往造成当今人们精神上的紧张、焦虑和疲惫, 这时更多人更渴望亲近自然, 回归自然, 抛弃繁杂人事以及忧愁哀闷, 寻找自己心灵深处的呼唤。而少数民族朴素, 纯美, 洁净的原生态生活特点, 正是画家们心灵深处的寄托。展现广西壮民族题材的人物画创作在画家们的心目中已占据一定的分量, 体现了壮民族的艺术魅力已深入到画家们的心中。从艺术角度讲, 美术界都希望保留其民族有特色的文化传统。因而, 在中国人物画的表现上, 以少数民族为题材, 特别是反映壮民族题材的作品具有它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因此, 表现广西的壮民族的中国人物国画艺术, 要在当代背景下获得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 也就只有深入到其民族文化结构的层面, 挖掘其内在资源, 把握其精神内涵, 才能创作出焕发生机和活力的适合当代人们审美趣味的作品。
三、结语
广西壮民族题材的人物画创作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充分反映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的现实生活和人文关怀情结而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壮民族题材以其、浑厚、质朴、壮美而适合于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意愿, 同时也符合中国人物画创作中对选题、形象、特征、韵味的要求。这种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人物画家进行创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依赖基础。因此, 建构具有广西当代文化个性的中国人物画作品及关于壮民族题材的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仍是我们远大的目标, 我们仍需不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新.广西美术50年[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 1999.
[2]大山里的黑衣壮——广西那坡黑衣壮文化艺术考察[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1.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这是因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君主的统治地位;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古代中国农业是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其生产模式为精耕细作,经营方式是“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所以古代中国成为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促使社会风气的改观和人们信仰的进步,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中外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
2.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小块土地,成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这一条件又决定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封闭性、分散性、脆弱性、稳定性和落后性。
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制度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积极意义体现在: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王朝主要财源;是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其消极意义也很明显: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
3. “重农抑商”的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它开始于战国时的商鞅变法,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重农”使民生劳苦,善劳作,满足国家政权积累财富的需要;强化国家统治基础,稳定国家统治秩序。“抑商”绝非不准商人从事商业交易活动堵塞商人生财之道,是重征商税,稳定农业生产秩序。
【练习】
1. 先秦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个体农业的转变。推动这个转变的因素有( )
①铁器牛耕的使用 ②城市商业的发展 ③各国的变法运动 ④水利设施的兴修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4.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逐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4. DDCB
5. (1)陈亮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业和商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黄宗羲的观点是农工商皆本;雍正帝的观点是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抑商。
(3)黄宗羲的观点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并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历史的进步。雍正帝的观点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不利于社会发展,是落后的。
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并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阶级斗争甚至社会革命来解决,非对抗性的矛盾通常通过改革的方式来解决。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敌对阶级之间的剧烈的对抗和冲突,必须经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矛盾的社会革命才能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变成了公有制,社会基本矛盾已不再具有对抗的性质,而是通过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出来。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政治制度即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要求;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生产关系够不完善,上层建筑不够成熟,特别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突出,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从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上说,这些矛盾主要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应当而且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我完善发展即改革来解决。 例子看特点:
从党的十五大看: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达阶段。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又有不同于以往、更不同于以后的一系列阶段性和当代性的新特点。从矛盾发生、运动、转化的整个过程及我国实际例子来看,初级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矛盾发生和发展的非对抗差异性
即非敌我矛盾,现今是人民内部矛盾,表现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这些由诸多原因造成:如文化程度不同,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差异等,但是归根而言,国家按人均算的经济不高是重要原因,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致于要先富带后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等政策,这些或多或少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是,这些是人民内部矛盾,非对抗性,要正确对待,依靠改革,发展经济来完善。
2矛盾运动和展开的非线型双向性
从对内改革来看,如乡镇企业和名牌战略的发展实践,这既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纵向性的运动和展开,更是横向性的运动和展开。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创新重组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市场为导向把各种生产力要素或现有的各种生产力系统,按照生产过程社会结合的发展状态和组织水平重新组合起来。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同程度地直接转换或直接融化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牵动和推进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改革,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的某些因素和力量,例如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及其力量,社会主义审美文化及其力量,在提升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经济力的同时,又复归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经济力,直接转换或直接融化为无形资产,构成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经济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促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以直接转换或直接融化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凝聚和积淀为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经济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创新重组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一方面,创新重组的社会主义生产力,经过提升而转化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力和文化力;另一方面,创新重组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以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体、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统一体,直接转换或直接融化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经济体制改革牵动和推进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改变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与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某些职能,不同程度地直接转换或者直接融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如某些政治部门改制和改组为企业集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某些职能,不同程度地直接转换或者直接融化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如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责由新建的国有资产局承担。
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之间交互渗透、整体转换,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之间交互渗透、整体转换,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取决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传统计划经济形态的运作轨道和方式,是先从国家计划到生产企业,再从流通分配到消费需求,呈直线型单向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态的运作轨道和方式显然不同,是从市场需求出发,国家宏观调控与企业自主经营相结合,国家宏观调控既要尊重企业自主经营权,又要尊重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律,企业自主经营既要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又要遵循市场需求和市场规律,从而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并且创造和开发市场需求,呈非线型双向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展开,不是直线型单向性,而是非线型双向性。
3矛盾转化和扬弃的非质变可控性
同对内全面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对外全面开放。我国对外全面开放与对内改革搞活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业绩。我国成为世界上外国直接投资的首选地点。对外开放,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和社会主义条件下引进外国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对此辩证否定、辩证扬弃、辩证转化)。
缓和途径:
针对以上矛盾呈现出来的特点,我们要立足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社会:第一,推进社会公平。第二,完善社会组织,第三,集聚社会资本,培养责任、信任和诚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在于:一,正确处理效益与公平的关系。二,扩大就业应成为重中之重。三,缩小国内的不平等程度。四,三农问题依然是最大的发展难题。五,社会安全网问题。六,教育不平等将影响我国长期发展与和谐。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文化:发展科教事业,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努力拼搏,为国家做有益的贡献,另一方面还应促进与文化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
效应。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不是孤立运作的,是一项系统活动,它将带动着其上游产业、下游产业和横向产业及其经济力的发展。例如工艺品带动工艺制造业、工艺美术品批发业发展;音像制品带动音像制造业、图书报刊零售业发展;文艺演出带动交通、餐饮、旅店业的发展;旅游业带动旅店业、游览业、市政工程管理业、建筑业、园林绿化业、观光农业的发展;电视动画片带动玩具业、食品业、游戏业、漫画业、电影业的发展等。
经济:大力发展经济,科技创新为先锋,利用外资,可向西开放,例如我国新疆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但是新疆对外资的使用是比较少的,特别是外商投资比较少。所以新疆向西开放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新疆是我们国家的前沿阵地。可把新疆办成我们国家对西开放、对西贸易的国际贸易中心。
我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我的姐姐叫王思锦,所以我也就王思开头了,大娘帮我上网查了查,说是"祁"这个字寓意好,分数最高了,所以我叫“王思祁”看来我的名字还很有时代感,通过电脑起的名字。
我的性格是一个典型的暴脾气。不用我多说什么了,从我们班男同学的举动就知道了。他们一看到我就
像缩头乌龟似的逃跑。
我班男同学给我起了很多绰号。比如“母老虎”和“暴力女”,就连我们班最胖的日本人也怕我,哈哈!我还为祖国打怕了一个日本。
我的兴趣爱好是书法和画画。因为我从上幼稚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书法和美术了。离开幼稚园我也随之换了一个新的书法班,可是不幸的是这个班一点都不好,但我也没放弃书法,又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学习,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也是一个讨厌撒放的人,因为撒谎不会给你留下开心只会留下伤心,所以只有诚实才会让大家都开心快乐。
坏处一:冤枉人
今天,我坐椅子上,我一不小心把椅子腿退到后面了,谭鑫把脚放在了原来椅子的地方,我把椅子向前去,椅子踩到了他的脚,还说是我踩的。冤枉人。
坏处二:骗人
谭鑫以前和我在一个路队,自从我转到南路队之后,我们就再也不是一个路队了。到了暑假,我们一起学作文,我问他:“认不认识我了?”他说不认识。
歌剧《党的女儿》的创作, 从故事内容出发, 大胆采用了欧洲歌剧的形式和作曲方法, 写出了中国风的音乐和中国人的气质, 用音乐精彩的表现出全剧的主题思想和典型的人物性格, 它是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江姐》三部优秀的歌剧之后, 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成功, 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中国民族歌剧之一。
一、以女性形象为主人公的歌剧代表作
1. 经典作品
20世纪40年代中期, 在歌剧《白毛女》演出后, 仅是在延安就演出了30多场, 后来又在不同的国家和场合中又不断的演出, 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 中国歌剧的创作和表演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它以中国戏曲和民歌为主要的参照音乐设计和人物的塑造, 不仅奠定了整个剧目创作成功的基础, 而且还带动了歌剧艺术创作和表演方面的创新与改革。中国歌剧是在我国特有的戏曲和民歌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西洋歌剧的各种特长才开始谱写自己的辉煌历史的, 因此, 中国歌剧女性主题的形成、发展与戏曲艺术, 尤其是女性文化, 不仅有着创作上的巧合, 又有一脉相传的文化渊源。”
我国在建国初期也就是上个世纪的50、60年代所创作的一大批歌剧作品中, 例如《洪湖赤卫队》、《江姐》、《小二黑结婚》、《红珊瑚》等都是以女性的形象做为主人公, 而且往往具有非常高尚的革命精神。因此, 这些经典的女英雄的形象, 不仅受到当时观众的热烈欢迎而且对现在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建国初期歌剧创作也可谓非常的成熟, 在《白毛女》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相继创作了小芹、韩英、江姐等一大批可谓是人人皆知的歌剧女性形象, 可爱的小芹、机智的韩英、勇敢的江姐都给我们展现了不同的歌剧人物魅力。
20世纪90年代, 民族歌舞剧《党的女儿》中的主人公田玉梅出色的表现, 浓重的民族主义以及深厚英雄主义情结也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 歌剧《党的女儿》
(1) 歌剧《党的女儿》的创作
歌剧《党的女儿》是改编自一部同名名电影, 它从内容上就具备了爱国情怀和《白毛女》那个时候所不具备的浪漫主义情怀, 单从情节上就很是精彩。在剧中, 剧作家并没有把党的女儿写的多么伟岸, 反而是更加真实, 更加贴近生活的展现了“党的女儿”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完成任务的英雄心理。在悲壮的音乐氛围中将田玉梅的英雄主义描写的淋漓尽致。创作过程的细心和用心更使这部歌剧成长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2) 歌剧《党的女儿》的故事梗概
1935年, 在杜鹃坡上, 红军英勇抗日, 杜鹃坡上到处都非常恐怖。在刑场上, 主人公共产党员田玉梅在老支书的掩护下才死里逃生。然而田玉梅不但没有被敌人的残酷所吓倒, 而是擦干了身上的血迹, 下定决心和敌人抗争到底。她找到原来的书记, 讲述老支书临刑前对她说的话, 党内有叛徒。但玉梅不知道的是, 叛徒恰恰就是马家辉。田玉梅差点遭遇叛徒的暗算, 马家辉和日本鬼子设下圈套, 企图一举消灭游击队。就在这危机关头, 田玉梅的一片诚心感化了七叔公对她的误解。她再次深入虎穴, 把马家辉的丑恶嘴脸告诉了马家辉的妻子桂英, 寻求了她的帮助。田玉梅, 七叔公和桂英找游击队报告敌情, 可游击队已经转移。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危急时刻, 桂英和田玉梅被七叔公的大无畏的精神感动, 三人自觉成立了抗日小组。游击队收到了七叔公的情报后, 经过严密安排, 给了敌人致命的打击。桂英和玉梅在筹盐过程中与马家辉相遇, 她们勇敢的杀死了马家辉。桂英为能保护玉梅而牺牲。但是枪声引来了敌人, 玉梅为了阻止敌人, 保护游击队员, 被敌人抓住。但是她视死如归, 怀着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慷慨就义。她那崇高的精神, 化作了满山盛开的红杜鹃。
二、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特点
1. 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英雄性
以女性形象为主角的歌剧作品, 几乎都是以战争为题材的, 突出女性英雄人物形象, 剧中主人公高尚的情怀和英雄气魄, 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并且激励了好几代人的成长。比如韩英的英勇、江姐的崇高、珊妹的无畏等等, 这些形象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其“英雄性”, 实际上为了配合英雄性的发展, 人物的情感的唱腔上处理往往比较大气, 而且具有宽广的旋律线条和高大的语言表达, 人物形象处理上一般都是注重女英雄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 其中很少有郎有情女有意的缠绵场景, 所以人物的发展一切都是为了革命、为了国家。比如歌剧《党的女儿》, 纵观全剧, 在表现层面上以革命英雄主义为基调, 在美学风格上以悲壮美贯穿全剧。以自己的生命换取民族的解放, 用个人的牺牲来换取更多人的幸福, 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的理想信念而奋斗的精神, 集中体现在剧中主人公田玉梅的身上。其中田玉梅英勇就义前唱的一段《万里春色满家园》, 是该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大篇幅唱段。其中, 当玉梅唱出六个“告别”时的依依不舍, 以及后面“我走, 我走, 不犹豫不悲叹”“万里春色满家园”等内心独白时, 字字铿锵有力, 掷地有声, 将全曲推向高潮结束, 把田玉梅宁死不屈的气魄和内心坚定的革命信念以及英勇的崇高无畏表现得淋漓尽致。
2. 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形象的阳刚性
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大部分都是男作家, 因此他们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容易忽略女性的思维习惯, 而且在剧作家创作的过程中也为了配合“英雄性”的人物创作特点, 剧情中的人物形象又往往具有浓重的阳刚之气。这些表现女性性格的唱段, 不仅鲜明地展现了中国女性的柔情之美, 而且也反映了时代所赋予的女性特点, 但同时又令人感到她们缺少了一点最动人、妩媚的另一面——婉约。如歌剧《党的女儿》, 整体看来, 是以革命英雄主义为表现基调, 以悲壮美为美学风格贯穿整个剧本。为换取民族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众人的幸福, 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精神, 都体现在剧中女主人公田玉梅的身上。其中描写田玉梅死里逃生的唱段《血里火里又还魂》, 在第一部分中, 田玉梅一人身处荒郊野外,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独自为亲人们和英勇牺牲的战友伤心流泪。可是田玉梅和一般的农村妇女不一样, 她是一个经历了艰苦磨砺的很成熟的革命者。在她发泄完内心的痛苦与悲伤之后, 她很快地认识到自己不能因为失去了亲人就一蹶不振, 祭奠亲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和敌人顽强抗争, 只有斗争, 歼灭了敌人就是对已逝去英灵最好的告慰, 要化悲痛为力量, 担负起革命战斗的重担。“天有情不让火绝灭……我要再和你们拼一拼啊!”表现出了田玉梅坚定的信念和激昂的情绪, 既怀有无比深切的仇恨, 又有坚定的革命必胜的信心, 展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革命信念和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 也因此体现了她的阳刚性。
三、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的演唱特点
1. 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演唱的字韵美
咬字的清晰和准确是我国的民族声乐演唱中最基本的要求和技术, 也是歌唱演员最基本的技巧之一。歌唱家彭丽媛等在演唱田玉梅的唱段时, 对于每个字句都交代得非常清楚, 使欣赏者能清楚的了解歌词的意思。
在传统的戏曲里字韵美是较高的审美追求, 例如《党的女儿》的经典唱段《万里春色满家园》中字韵的要求上, 这个唱段使用了较多韵辙, 如灰堆辙、发花辙、言前辙等, 特别是以言前拖腔居多, 在演唱当中要特别注意韵辙的使用特点, 例如气息要求从鼻腔送出去, 归韵至前鼻腔, 在归韵的那一瞬间, 舌尖要前伸舔抵在前腭部位, 小舌及软腭下垂。另外。在江西地区的方言中, 一些方言因为着重突出韵尾, 这些有方言地区的民族歌曲在演唱方法上肯定比鼻腔共鸣要用得多。另外, 在假声的使用上也提供了方便条件。比如在萍乡方言无“言前”和“人辰”两辙, 全部都归入到“江阳”辙, 所以此辙的字就较宽。演唱时需通过鼻腔共鸣, 真假声相互结合, 才能富于韵味。而这种要求也是中国声乐在咬字方面所特有的风格。
2. 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演唱的声韵美
声韵美是说在我国声乐艺术中, 声音的拖腔, 婉转都需要一套完整的歌唱方法来进行表现和控制。首先, 是要重视行腔的音乐感, 咬字、吐字的强弱轻重、抑扬高低、急徐快慢、连接顿挫以及语式、语气等, 全部要依据音乐和情节的故事性来进行全面的处理和分析。然后, 要掌握很强的结构性, 依据曲式的要求和变化, 区分出段落之间的层次呼应与衔接。其实“气韵生动”自身就已指出了整个唱段的布局要求, 注重气韵, 布局生动, 开始、发展、高潮、结束, 一定要有一个整体的声腔结构和造型, 每个字句都有讲究。
比如《血里火里又还魂》这个唱段里面有很的多字拖腔都很长, 像“去”、“魂”、“灵”等等, 演唱者要能根据剧本的需要, 咬住字之后合理的处理拖腔, 就会让人听着婉转。在“昏昏天……是真?”这个句子中, 首先, 第一个字“昏”要求集中声音后延长, 力度要渐强。“昏”字体现了玉梅的迷茫心情。接着又从迷茫当中显现出玉梅的恐慌和惊吓。其中“是梦?是真?”需要用说的语气唱出来, 需用气声效果更好, 因为这是主人公万分疑惑的自问, 也是在她迷茫和受到惊吓的感情的自然流露。“手被捆……血里火里怎么又还魂?”是玉梅眼看自己的满身鲜血, 怀疑自己是否还活着的恐慌心理的描写。当中“里”这个字是这一句的高潮和难点, 要在“火”的声音位置上拢住声音后, 延长, 力度要渐强, 还要在高位置的共鸣点上咬字, 然后再逐渐变弱, 哽咽地在唱出“怎么又还魂?”“怎么”语气要急切, 紧促来表现主人公慌张复杂的心情。“魂”字要声断气不断地唱出来, 像哭泣一样。接下来的旋律非常忧伤, 也是整部歌剧中出现多次的主要旋律, 它在情节发展中起到人物演唱情绪过渡转换的作用。因此可以看出, 声韵美在歌剧的演唱当中也是相当重要的。
3. 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演唱的情韵美
情韵美是指在歌剧演唱当中首先要有非常丰富的感情, 才能表现神韵出或神情。也就是传统民族声乐中要求的声腔规律。演唱者的感情要很好的和作品相融合, 才能更深刻的感动观众。
彭丽媛在演绎田玉梅时, 是身心的投入于作品, 小到主人公每个细节的演绎, 大到对作品的背景的掌握, 她都经过了细心的安排和准备。田玉梅剧中的唱段时而兴奋, 时而伤感, 时而柔情, 演唱者在情感处理上要准确表达, 细腻地感受, 才能够完美演绎。为了能真实地表现田玉梅誓死如归的革命信念, 歌唱家彭丽媛在练习时, 经常忘记自我地全心投入到剧情里去, 她觉得自己就是田玉梅, 泪水一次次地打湿衣襟。她以农村大嫂的形象做为原型, 来表演田玉梅, 流露出农家妇女的淳朴本色。就是凭着她的这种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她才塑造了田玉梅的这一成功的女性形象, 也使这个女共产党员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观众的心里。只有经过了这样的悉心准备, 演绎角色, 表达感情就能使歌唱增光添彩。也是因为这样全心投入情感的创作, 我们才欣赏到了中一个淳朴善良, 英勇无畏的田玉梅。
通过这篇论文的分析, 我对中国歌剧又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明白, 女性形象在建国初期中国歌剧舞台上几乎是独领风骚, 并在人们的文化审美活动中占据着无法替代的位置, 这并不是偶然出现的, 因为有那些真实的革命历史的存在, 也因为有那些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家的存在。通过对中国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歌剧中女性人物的演唱特点的分析, 更让我们对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的演唱特点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些内容不管是在今后对歌剧的演唱还是欣赏方面, 都有了一定的帮助和提高。
当然, 刚开始研究中国歌剧不管是在论点、论据还是论证等方面, 观点都有可能不是很透彻, 角度也可能不很全面, 还有待进步和研究。这些我都会通过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 也请大家能多提意见和建议, 帮助我进步。
参考文献
[1]阎肃.党的女儿.六场民族歌剧.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5.
[2]徐福梅.夏郁.彭丽媛在歌剧党的女儿中的歌唱艺术探微.黄河之声, 2011, 11.
[3]张静.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艺术特色探析.大众文艺, 2009, 6.
[4]安文静.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演唱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8.
[5]孙俊钰.演唱中国民族歌剧唱段的要求及前期准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1.
[6]李力.浅谈民族歌剧中演唱技巧与形象塑造的关系.菏泽师专学报, 2001, 8.
[7]李芳屹.女性、审美、文化——20世纪中国歌剧女性主题研究.音乐创作, 2010, 3.
[8]王保华.中国歌剧女性人物的演唱分析.音乐创作, 2007, 5.
[9]田亚茹.中国歌剧史上的三次高潮引发的思考.人民音乐, 2004, 4.
一个特点鲜明的人,总是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偶然见上一面,他(她)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会留在心中挥之不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这样一个人,可以是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是偶然见到的陌生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出他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完以后,同学之间互相评一评,改一改,让人物特点更加突出。
脑洞大开
在生活中,你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有的乐于助人、有的善交朋友、有的坦诚爽快、有的内向怕羞……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她)有什么性格特点?拿起你手中的笔,描绘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吧!
指点迷津
1. 精心选择事例。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只能融入具体的事例中,才会令人信服。因此,写人时要精心选择“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特点。比如一个同学写“活到老学到老”的爷爷:“有一次,爷爷抱着字典问我:‘小颖,这个报纸上总是说粉丝,什么意思呢,字典上也没有解释啊?哈哈,看着爷爷拿着字典的可爱样子,我强忍住笑,连肚皮都发痒了!于是,我便开始给他老人家讲这个‘fans(粉丝)的意思。爷爷听完,开始呵呵地傻笑,大概也是觉得自己很搞笑了吧!”高龄老人抱着字典去查一个时尚热词,实在是少见。事情虽小,但爷爷勤学好问的特点却表现得淋漓尽致!
2. 细致刻画言行。除了把事情的经过叙述清楚之外,还要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的细致刻画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如一位同学写谦逊的朋友:“我正要向她发火,却见她一个劲儿地向我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坐爸爸的便车来,没想到路上堵车了。让你久等了,实在对不起!一下子,我满肚子的怨气烟消云散了!”正因为小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朋友真诚的言行,所以一个勇于认错、谦逊友好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教室的门被轻轻地推开了一条缝,门后探出一张圆乎乎的脸,一双小眼睛往教室里快速地扫了一下。接着,门缝越来越大,一个矮胖、大脸、小眼睛的男生挤了进来。
“贪吃强!”不知道谁喊了一声,班上发出一阵响亮的哄笑声。“贪吃强”不由得眯起眼睛,脸红得像块大红布,油乎乎的小嘴噘了起来,在老师的允许下嘟着嘴回到了座位上。嗯,这就是我们班的“贪吃强”,做事慢半拍,贪吃却是出了名的!
那一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同学和“贪吃强”一起逛街。大家逛文具店、商场,“贪吃强”却在搜索美食!“云南过桥米线”“武汉热干面”“南京珍珠包”……在每一处美食摊点前,“贪吃强”的脚都像被粘住了一样,迟迟不愿走。最后,我们只能任由他,独自“单飞”了。
天黑时分,我们班的微信群被“贪吃强”的妈妈找孩子的信息刷屏了――“谁见我家强子了?”“哪位同学和我家强子一块儿走的?”
当看到这些信息时,我和同学们立马告诉了“贪吃强”的妈妈,并和她一起去那条街找“贪吃强”。当我们找到“贪吃强”时,他正在吃烤肉串呢!他面前桌子上的竹签、铁签都堆成了小山。他已经吃得满嘴都是油,肚子溜圆儿了!
“强子,你妈正找你呢!”“来了啊,哥几个,一起,一起……”说着,“贪吃强”用肉乎乎的手拉着我们,让我们坐下来,然后又开始了一番新的“战斗”!
看着“贪吃强”这样子,他妈妈可真是哭笑不得。
放学了,我站在和爸爸约定的地方等他。
开始我东瞧瞧西望望,快乐极了,一点不累。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大约20分钟,我的脚开始疼了,我只好活动活动。咦,那边有热闹看了,我真想去看,可是我不能离开位置,要不然爸爸找不到我怎么办呢。天渐渐暗下来了,我急了,我还要做作业呢,忽然一阵香味扑向我鼻子,我的肚子都被饿得咕咕叫了,我想:“爸爸忘记接我了吗?或是还没下班呢。”,在以前这个时候我都在吃香喷喷的米饭了。我真想一个人走回去,可是我走了,爸爸找不着我会着急得,我硬让自己等了下去。我忽然眼前一亮,爸爸来了!我和爸爸一起回家了。
如果那时爸爸没来的话,我还会等爸爸温暖的手把我的小手牵起,一起回家。
关键词:唐代;敦煌;人物;色彩
唐代政治开明,国力雄厚是敦煌壁画发展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敦煌壁画在色彩的运用上,充分体现了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唐代敦煌壁画主要采用渲染和叠晕。叠晕是指同一色相,不同色度的晕染,有明显的色阶和立体感。渲染多用于表现人物的凹凸结构,如对天王、力士面部表情、肌肉的刻画,叠晕法是外来的产物,渲染法源于中原,经过不断地融合和创新,在唐代形成了新的风格。一种是在脸颊上晕染一团红,一种是在粉底上以淡色微微渲染,还有一种“经过改革西域式晕染法,鼻梁上有一条表现高光的白线,保存在来自印度的某些影响。”
一、初唐时期--明快和谐
敦煌壁画初唐时期的人物色彩特点主要是:赋色清新淡雅,富丽堂皇。纵观初唐敦煌壁画,归属于这种赋色清新淡雅风格特征的洞窟有321窟,321窟的天女散花,背景色以石青色为主,背景中加一些石绿的图案,使整个画面感到清新自然,所创作出来的蓝天白云给人以清新之感,几身飞天轻盈地倒立成各种不同的姿态在天空中自由地飞舞,天女在凭栏观望着人间的一切,似乎想要做些什么,整个画面内容丰富而又充满意蕴。
220窟的胡旋舞,赋彩清新自然,飘带主要采用石绿色,裤子运用赭石色,在皮肤的刻画上,主要采用蛤粉,略微晕染,人物的皮肤变得自然、鲜活。在色彩的搭配上倾向于淡雅的风格,用线流畅,色不压线,线不压色,线与色的融合达到了极致,丝带随着舞动而在空中飞舞,画面虽是静态的,但我们从舞动中感受到了活泼与韵律之美,飘带随着旋转的角度不停地在空中飞舞,为洞窟增添了活力。同时,也看到了舞者内心深处的投入与陶醉。
敦煌壁画57窟说法图,画面精致细密,富丽堂皇,整个画面内容丰富而又不乏生动,用线流畅遒劲,整个画面色彩华丽。在人物的刻画上主次分明,释迦牟尼佛交脚端坐在莲花台上,身着朱红色与石绿相间的袈裟,阿难、迦叶侍立两侧,左右两菩萨装饰华丽,头戴宝冠,身挂璎珞,灿烂辉煌。肌肤细腻,富有光泽,脸颊略有晕染,姿态优美。整个画面疏密结合,简单与复杂,人物内心刻画的惟妙惟肖,不愧是敦煌壁画中的精品。
二、盛唐时期--灿烂辉煌
盛唐是唐代的辉煌时期,国力雄厚,政治开明,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起着促进的作用。盛唐时期敦煌壁画的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壁画中的人物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在色彩的表现上丰富多样,对人物面部的刻画主要运用渲染和叠晕,人物塑造具有立体感,对壁画的描绘趋于厚重,色彩表现上愈加丰富。
103窟的维摩诘经变,壁画中的维摩诘侧坐在床,身体略微前倾,眉毛微微上挑,双目注视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虽然面有病容,但整个面目表情看起来非常亢奋,嘴巴微张,似正处于紧张的辩论当中,对维摩诘的塑造,使用铁线描一气呵成,用线的轻、重、缓、急勾勒出人物的内在情绪,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把人物的内在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中唐时期—清新自然
敦煌壁画人物在中唐时期的赋彩上倾向于清新自然,此时期清新的风格成为敦煌壁画人物色彩的主旋律,对于人物面部的刻画不求繁复,而是简单地略加晕染,达到以少胜多。中唐时期工匠们常用原色,铅丹的使用极少,因此,中唐时期的敦煌壁画变色较少。虽然达不到盛唐时期的金碧辉煌,但中唐的敦煌壁画亦有它独特的美,清新淡雅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敦煌著名的112窟的反弹琵琶,世人皆为称赞,画面中的女子面白如玉,翠眉朱唇,黄绿相间的飘带缠于腰间,石绿色的衣裙,整个画面线条精简,用线抒情达意,通过线条的简单勾勒,飘带的动感,画面的节奏感被表现的淋漓精致,在整个画面中,色、线彼此呼应,把画面表现的美轮美奂,印证了六法中“气韵生动,随类赋彩。”整个画面以石绿、藤黄、云母粉、赭石为主,整个色调和谐,赋彩清新自然,亦不失其生机。
159窟的文殊经变,整个画面以石绿为主,配以朱红,画面轻松、清新自然,亦不失活力。尤其是壁画中的乐舞供养,她们手握笛子、笙等乐器。肌肤白如玉,眉目清秀,神情专注,身姿端庄优雅。身穿石绿色的衣服,披石绿色的飘带,整个画面清新淡雅,给人一种飘飘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乐舞的世界,忘记了俗世的忧与愁。
四、晚唐时期—柔和
晚唐时期,常采用白土色和土黄色做底色,壁画的整个色调柔和,壁画中人物的色彩以朱红为基调,整个画面和谐,舒服。
17窟的近侍女,位于洪辩右侧,她身形丰腴,身着当时唐代所流行的男装,右手执杖,左手放在宽大的衣袖中,眼睛注视着右边的树木和一个简单而与众不同的包袋,若有所思,画面虽精简,但是颇有意境。
五、结语
唐代敦煌壁画中人物的色彩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壁画中人物的色彩特点各不相同。初唐时期壁画中的人物在赋色上比较明快淡雅。盛唐时期,大唐气象恢弘,国力达到空前雄厚,赋色厚重,富丽堂皇。在色彩的表现上更加丰富,对人物面部的刻画采用渲染和叠晕,人物塑造具有立体感。中唐时期,壁画中的人物色彩倾向于清新淡雅,由于画师作画时常用原色,变色较少,保存相对完整。晚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人物色调柔和,和谐自然。总的来说敦煌唐代壁画中人物在赋色上表现手法多样,色彩丰富。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阮立《唐敦煌壁画女性形象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3] 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一) 早期追求动静相合的装饰性
魏恕早期的工笔人物画创作, 通过简约的线条和稍带夸张的造型表现出动静相合的装饰性审美趣味, 这是魏恕此阶段工笔人物画作品的鲜明特色。这里所称的装饰性是指基于对人物原本造型基础上的变形夸张, 更加注重以一种或“静态”或“动势”的画面效果来呈现画面中所蕴含的意义——无论是表现母与子、夫与妻, 抑或是少数民族的日常劳动、田园牧女的内心情怀等。能够带装饰性趣味的作品有《摇篮曲》《牧笛归去弄斜阳》《一川红映夕阳间》《纺线图》等。以她在1994 年创作的《摇篮曲》为例, 表现的是一幅充满母爱的温馨画面。母亲慈祥的目光凝视摇篮中酣睡的孩子, 手中还持有孩子玩耍时的气球, 这样一幅宁静的画面又被奔跑而来的家犬打破, 动静之感和谐相融, 充满生活的趣味性。作品中人物造型做了变形的艺术处理, 吸收了一些装饰画与连环画的艺术效果, 设色艳丽明快, 画面有点、线、面处理的设计感, 装饰趣味十足。
(二) 2000年以来追求形神兼备的写实性
魏恕2000 年以后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主要追求形神兼备的写实性。她通过严谨的人物造型, 细腻的勾线与渲染, 生动地刻画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女性美, 《苗女》《盛装》《银花》《乡妇》等都属于此类作品。这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遵从人物的现实状态, 以一种具象的表现方式来再现人物的样貌神态, 如其代表作品《盛装》中细致刻画了三位身着传统盛装的苗族少女, 手捧民族特产喜迎盛节的场面。在这幅作品中, 魏恕将苗族服饰纳入视域表达的中心, 将繁复琳琅的服饰以线的形式勾勒出来, 在服饰颜色的表现上她也极细致地层层晕染, 既强调了服饰颜色的生动性, 又强调了颜色的丰富性。虽然是细致的刻画、强调了对客观物象的真实性, 但却并没有给人繁琐的印象, 而是将浓厚的民族情怀缓缓注入她所刻画的细节之中, 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热情、一种亲切, 是对少数民族风情与古朴情怀的阐释。这种将情感抒发与技巧表达的完美结合及呈现也是她不断思考的结果。
二、魏恕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纵观魏恕的工笔人物画艺术, 不管是早期人物画创作中追求的装饰性审美趣味, 还是2000年以来追求的形神兼备的写实性, 都体现出她对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思考, 只是不同时期, 思考与探索重点不同罢了。但不管是早期作品还是如今的创作, 她的工笔人物画整体上呈现出了以下艺术特点:
魏恕 / 金花 中国画 40cm×40cm 2013年
魏恕 / 剑兰 中国画
魏恕 / 桃花 中国画
(一) 线性造型, 形神兼备
在传统中国画的表现中, “线”是最基础的绘画造型语言, 对于刻画精细的工笔人物画来说, 线条在画面表现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自明。在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方式中, 对造型的关注集中在对“意象”的探求, 而在工笔人物画的创作过程中, 表现物象的线性造型则是基础工作。虽然在表现效果上来说, 工笔人物画更注重对象的再现,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以线造型的过程中画家已经将客观物象与自身的情感体验做了有机的结合。对于“线”的作用, 魏恕在她艺术实践过程中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 她认为“中国艺术中线的审美最主要的是画家的一种情感表达, 是画家自身对生活感悟的宣泄, 精神世界的写照”①“中国画中的线一直是东方精神的体现, 如果不理解中国画用线的法则, 就无法理解和品味中国画及书法的奥秘。”②因此, 在她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中, 线性造型的另一种深层含义是通过线来传达她内心对人物形象、对工笔绘画以及生活感悟的理解, 说到底即是追求一种形神兼备的绘画气质。
在魏恕的工笔人物画作品中, 线条缓缓流于画面, 其中蕴含她对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与表达, 如《乡妇》表现的是一位年轻母亲背着熟睡的孩子侧坐的情形, 设色淡雅, 意境隽永。对于人物形象, 尤其是母亲形象的刻画上, 魏恕准确地用线条表现出一位母亲担心打扰到孩子时那种欲言又止、欲动还静的状态。线条布置疏密得当, 流畅舒展, 她能够把人物神态表现与线性造型较好地结合, 这与她深入生活去观察、体悟是分不开的, 她曾说:“画家在纸上绘出的每条线都应是生活的历练, 也是画家在生活之中最原始的情感释放, 并回馈给观众的是她们对生活的感触与‘冲动’……每一根线都会与自己表达的情感相统一, 这样才能完成画家从发现客观对象到对描绘对象的主观审美表达的转换。”③我们也确实在魏恕的工笔人物画中见识到她对线的把握和控制, 见识到她运用线性造型对人物神态与自身情感的有效表达。
(二) 色彩清丽, 雅俗共赏
魏恕的工笔人物画设色细腻淡雅, 她不是刻意地去模仿、表现对象的自然色, 而是加入了她所理解的主观色彩, 表现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美。工整细腻、淡雅清润、色彩清丽的艺术风格让她的作品雅俗共赏, 而这也是她所要追求的目标, 其曾说过:“不追求怪异, 不迎合潮流, 画我所爱, 抒我心声, 只求平和近人, 雅俗共赏, 求真求美。”④
如《苗女》中, 画家将人物形象的色彩表现与画面底色进行了有机融合, 对人物服装的花纹装饰并未着力刻画, 巧妙地描绘出了苗族少女幽雅娴静、朴素端庄的内敛之美, 让观者感觉所面对的是一位邻家小妹, 让我们能够体察到一种来自于平常生活中的朴素与亲切。她对工笔人物画用色的理解一方面切合了传统中国画对色彩的整体要求, 另一方面也契合了魏恕内心中的审美诉求。不管是绚丽的用色还是素朴晕染, 能够达到对绘画意义、画家情感的升华, 不流于孤赏之风, 都可以算是画家在绘画表现上的积极追寻了。她的工笔画中充满了真性情, 画家自身的情感体悟在画面中得以释放并达到了她所乐意追求的“平和近人, 雅俗共赏”。
魏恕/毛主席和广西各族人民在一起中国画200cm×400cm 2012年
魏恕/盛装中国画220cm×160cm 2009年
魏恕 / 侗族少女(局部) 中国画 85cm×150cm 2005年
(三) 求真求美, 民族情怀
在中国绘画的发展进程中, 尤其是20 世纪以来的中国绘画, 无论是何种绘画形式, 何种绘画方法, 有关民族性的表现永远是画界最炙手的话题。魏恕虽是汉族人, 但她却在广西桂北的大山民寨中长大, 每日浸染在风光旖旎、丛林幽深的景色中, 加上广西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淳朴善良的民族文化, 使她在工笔人物画创作时将这种真挚的情感、朴素的民风纳入表现题材, 并成为她表现最多的、最具代表性的绘画题材。
在她的少数民族人物画作品中, 表现情感真切动人, 展露内心深处对民族情感的认同。若综合来看, 前文所述中她对线性造型的思考、对设色晕染的探索可以说都是在为她表现内心真实情感、表现民族情感服务的, 它们集中在一起便是从画家内心而来的民族情怀, 是她在经历了幼时积淀、下乡采风以及不断思索探寻之后外化的艺术语言。她认为:“情感的贫乏只能导致作品丧失艺术感染力。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艺术离不开情感, 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情感表现是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核心。”⑤她笔下的少数民族人物画并没有故意安排的造作姿态, 如《苗女》《京族渔女》中只是“让”少女们面带微笑地端坐在画面中央, 未加矫饰, 而这却正能表现出少数民族人们内心的那份真实、朴素, 告诉我们最自然的即是最舒心的。她还善于描绘民族服饰以及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大场景, 如《盛装》等, 表现出少数民族节日人们盛装出行的场景, 传达出少数民族人们的淳朴情愫, “使观者从那些平凡、常见又充满浓厚生活情趣的村女牧牛、纺织、母与子的感情体会到人情味, 让人感到真诚、亲切、温馨的存在。”⑥她所重视的不仅仅是一些能够代表民族风格的绘画符号和绘画语言, 更重要的是传达出一种真善美的情态。
总而言之, 魏恕的工笔人物画线性造型能传其神态, 用笔收放自如, 饱含情感, 晕染设色细腻雅致。她把视点集中在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情怀、最能抒发自己内心感受的题材与场景上, 她作品中蕴含着浓浓的民族情怀, 有着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作为广西地区优秀的女性画家, 她对绘画表现题材、表现方法等的探索, 包括近些年在工笔人物画中对现代综合材料的运用, 使她的作品在层次与表现维度上得到了丰富, 也为她今后艺术创作的进一步创造奠定了基础。
汉族, 河北石家庄人, 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现任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西女书画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 漓江画派促进会理事, 2007年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材料工作室访问学者。
出版个人专著多部, 多次参加全国性及省级美术展览并获奖。
注释
113魏恕.再论中国画创作造型中的“线”[J].美术界, 2012 (2) .
22 魏恕.线性素描与现代工笔人物画[J].艺术探索, 2010 (2) .
346 魏恕.心灵的呼唤[J].美术界, 2011 (3) .
【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特点】推荐阅读: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观后感05-31
感动中国人物材料10-28
中国创业人物励志故事07-1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专题11-06
感动中国人物师昌绪的事迹及颁奖词11-13
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素材09-12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打印)11-10
感动中国2020中国女排人物事迹个人感想07-09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素材摘抄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