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的赏析(精选8篇)
一
三首诗表现声音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首先, 这些诗中, 诗人充分运用了形象思维, 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 赋予音乐的音色、旋律、节奏以鲜明的形象化色彩, 吸引读者目光。例如,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 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 将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音乐本身的特色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江娥啼竹素女愁”“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凭箜篌引》) , 诗人通过一系列形象, 不仅描写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 而且运用形象思维, 使绚烂的色彩、奇妙瑰丽的意象纷至沓来, 使读者身临其境, 增强美感;《听颖师弹琴》中的“昵昵儿女语, 恩怨相尔汝……喧啾百鸟群, 忽见孤凤凰”也和前面这两首诗一样, 诗人广泛运用了形象化思维, 营造出一系列生动可感的意象, 将颖师琴艺的高超推向了极致。
其次, 在表现手法上, 诗人都运用了通感、比喻等手法。例如,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莺语”“冰泉”等把音乐的珠滑玉润、变化和谐描摹得细腻生动, 透纸而出, 贯入双耳, 使读者好像听到音乐一般;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用“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短短十四个字的比喻, 直接把声音的激越清脆、舒适柔和、凄淡哀愁、明丽舒畅四种不同的音色都表达了出来;《听颖师弹琴》几乎通篇比喻, 诗一开始就用了比喻, “昵昵儿女语”“勇士赴敌场”, 从轻柔细碎到雄壮高昂, 再接着一个“浮云柳絮”的比喻把音乐的悠扬致远、空灵飘忽表现得十分真切, 如闻其声。
再者, 这三首诗所表达的感情大致相同, 都是以哀怨、不幸为主调, 这主要都是由于三个曲子的哀伤引起的。这乐器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关于箜篌的起源, 东汉蔡邕的《琴操》中有如下记载:朝鲜津卒霍里子高见一狂夫涉河而死, 其妻鼓箜篌曲, 作《箜篌引》。这支曲调在生成期就饱含悲哀, 倾诉的是人生的不幸。李贺诗中用“江娥啼”“素女愁”准确地把乐器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关于琵琶的起源, 《宋书?乐志》引傅玄《琵琶赋》称:“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 念其行道思慕, 故使工人裁筝、筑, 为马上之乐。欲从方俗语, 故名曰琵琶。”这则传说道出了古人对琵琶情感负载所做的认定, 它所表现的是幽怨、哀伤。《琵琶行》中诗人在描绘琵琶女弹奏乐曲时, 从物象、色彩、声响等方面营造出一种清冷、凄凉的气氛, 形成和自然界深秋、人生晚秋相协调的境界。至于琴, 它的音域比较广阔, 可表达各种音色, 有“雄”“急”“清”“淡”, 这也刚巧与韩愈当时在仕途的经历相仿, 所以在听到“失势一落千丈强”时, 深有同感, 不禁潸然泪下。
二
这三首诗是唐代音乐诗的“三绝”, 又有各自的特点。
(一) 意象
三首诗虽都用形象化的手法来表现音乐, 但是各自意象方面却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 乐器不同, 音色不同, 选取的描述声音的意象也就不同。三首诗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琴声容易表达各种音色, 接近人声, 所以韩愈选取了“昵昵儿女语”“勇士赴敌场”来表现。箜篌音色比较古朴、纯净, 仿佛天籁一般, 所以李贺就选取了各种神人神物来展现。琵琶铿锵有力, 所以白居易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比喻再恰当不过。
其次, 创作风格的不同, 诗人选取意象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一点上, 韩愈和白居易大致相同, 他们都对音乐形象作现实主义的描摹和比拟, 声音的节奏、旋律、和声、高低快慢和强弱都用现实生活中的寻常事物来比拟, 让读者能很快了解。但李贺的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的, 他思维自由飘荡, 上天入地, 所以诗中用了很多神话典故, 有“江娥啼竹素女愁”“老鱼跳波瘦蛟舞”“女娲炼石补天处”“露脚斜飞湿寒兔”。
(二) 结尾处
三首诗都有对声音结尾的描写, 但是却各不相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是还没听完, 就“推手遽止之”;白居易的《琵琶行》由“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来结束, 让读者从音乐中回来, 从而为下文的展开准备好条件;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是由快渐慢, 由强转弱, 断断续续, 悠悠远远, 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去, 曲已终, 而意犹未尽, 有所寄托, 但藏而不露。
(三) 音乐效果
乌衣巷
(唐诗)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释】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时,则皆衰落不知其处。
【赏析】
这是刘禹锡怀古组诗《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对夕阳野草、燕子易主的描述,深刻地表现了今昔沧桑的巨变,隐含着对豪门大族的嘲讽和警告。
诗歌开头两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就居住在这里。“朱雀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的盛况。但而今桥边却只有“野草花”。一个“野”字,揭示了景象的衰败荒凉。而“乌衣巷”又处在夕阳斜照之中。“夕阳”之下,再加一“斜”字,有力地渲染出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诗歌开头用了工整的对偶句,写今日的衰败景象,它与昔日的繁荣盛况,形成强烈对照。
三、四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这首诗通篇写景,不加一字议论。诗人从侧面落笔,采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诗人简介】
身加一日长③,心觉去年非④
燎火蚕虚烬⑤,儿童街彩衣⑥
异乡无旧识, 车马到门稀。
《元日感怀》作者简介:
【原文】
终日望夫夫不归, 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 只似当时初望时。
【赏析一】
这首诗是深有寓意的。刘禹锡在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政治上备受打击和迫害,长流远州,思念京国的心情一直很迫切。
此诗即借咏望夫石寄托这种情怀,诗意并不在题中。同期诗作有《历阳书事七十韵》,其中“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两句,就是此诗最好的注脚。纯用比体,深于寄意,是此诗写作上第一个特点。
【赏析二】
此诗用意虽深,语言却朴质无华。“望”字一篇之中凡三致意,诗意在用字重复的过程中步步深化。这种反复咏叹突出主题的`手法,形象地再现了作者思归之情,含蓄地表达了他坚贞不渝的志行,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作峰头望故乡”,与此诗有相同的寄意。但柳诗“望故乡”用意显而诗境刻意造奇;此诗不直接写“望故乡”之意,却通过写石人“望夫”,巧妙地传达出来,用意深而具有单纯明快之美。陈师道因而称赞它“语虽拙而意工”。这是此诗写作上又一特点。
综上两方面,可以说此诗体现了刘禹锡绝句能将深入与浅出高度统一的艺术优长。
【赏析三】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妇女思念远出的丈夫,立在山头守望不回,天长日久竟化为石头。这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在民间流行相当普遍。这首诗所指的望夫山,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唐时属和州。此诗题下原注“正对和州郡楼”,可见作于刘禹锡和州刺史任上。
全诗紧扣题目,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一、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有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望夫”而“夫不归”,是女子化石的原因。“夫”字叠用形成句中顶针格,意转声连,便觉节奏舒缓,音韵悠扬。次句重在“苦相思”三字,正是“化为石,不回头”(王建《望夫石》),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 这大大突出了那痴恋的执着。“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理。因为 “初望”的心情最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和深切。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三、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这首诗是深含寓意的。刘禹锡在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政治上备遭打击和迫害,长流边州,思念京国的心情一直很迫切。此诗即借咏望夫石寄托这种情怀,诗意并不在题中。同期诗作有《历陽书事七十韵》,其中“望夫人化石,梦帝日环营”两句,就是此诗最好的注脚。纯用比体,深于寄意,是此诗写作上第一个特点。
此诗用意虽深,语言却朴质无华。“望”字一篇之中凡三致意,诗意在用字重复的过程中步步深化。
作者: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竹枝词》注释:
1. 竹枝词:巴渝(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的民歌。歌词杂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优美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引起一些诗人爱好并仿制。刘禹锡仿作的《竹枝词》现存十一首。
2. 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
古诗刘禹锡《竹枝词》赏析
《竹枝词》赏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①浪淘沙——唐代曲名,来自民间。与后来的词牌“浪淘沙”不同。
②九曲——形容河流转弯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数。
③浪淘风簸——大风荡起波浪,大浪冲走泥沙,形容风大浪大。
④天涯——天边。
⑤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赏析
夜间,当你仰望星空和银河出神的时候,你也许会想,银河两岸的牛郎织女现在怎么样了?要是能到他们那里去作客该多好啊。这首诗写的就是那样美妙的幻想。不过,启发诗人幻想的不是天上的银河,而是地上的黄河。
雄浑壮丽的`黄河,百转千回,风涛万里,泥沙滚滚,从天边浩荡奔流而下,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可是,天上不是有一条银河吗?这来自天上的黄河一定是跟银河相通了。于是诗人欢呼起来:来吧,沿着这黄河往上走,直走到银河边上,上牛郎织女家瞧瞧吧!诗人在召唤谁和他同去呢?当然是他的读者,有我,有你,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朋友。
那么,这首诗是赞美银河的吧吗?不,是赞美黄河。正是万里黄河的磅礴气势,触发了诗人的豪情和联想,使他从黄河望到天边,想到天上,又从天上的银河想到牛郎织女的。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乐
作者:刘禹锡朝代:唐 报白君,别来已渡江南春。江南春色何处好,
燕子双飞故官道。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
丫头小儿荡画桨,长袂女郎簪翠翘。郡斋北轩卷罗幕,
碧池逶迤绕画阁。池边绿竹桃李花,花下舞筵铺彩霞。
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坐中皆言白太守,
不负风光向杯酒。酒酣襞笺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报白君,相思空望嵩丘云。其奈钱塘苏小小,
【原诗】: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回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释】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弟。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诗风受民歌影响,平易活泼,自然质朴。
【翻译】:去年欣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你分别,而今一听到秋蝉的鸣叫,我便又回到了你的身边。五更时分,凉风飕飕,一听到着熟悉的声音,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一年不见,“你”还是那么劲疾肃爽,而我那衰老的颜状却在镜中显现出来。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眼睛,顾盼着万里青云。辽阔江天,山明水净,我就是抱着这衰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为“你”――胜过春色的秋光引吭高歌!
【赏析】:赏析一:
这首《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封建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
开头两句“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就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知有情的形象──“我”,即诗题中的“秋风”,亦即“秋”的象征。当她重返人间,就去寻找久别的“君”──也就是诗人。她深情地回忆起去年观赏黄菊的时刻与诗人分别,而此刻一听到秋蝉的鸣叫,便又回到诗人的身边共话别情。在这里诗人采取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创造了一个奇妙的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
读到这里,颇有点儿秋风依旧人非旧的味道,然而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头,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扶病”二字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但是,尽管如此,豪情不减,犹上高台,这就更表现出他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可见前言“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所以沈德潜说:“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
刘禹锡晚年写的这首《始闻秋风》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跌宕雄健的风格和积极健康的美学趣味,正是诗人那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倔强进取精神和品格的艺术写照。
赏析二:
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意思是说,昔日,在观赏黄菊的时与“君”分别;今天,听到秋蝉的鸣叫,又回到“君”的身边。“看黄菊”点明了离别的时间。“黄菊”即秋菊。这里代指秋季。据《礼记?月令》,菊黄当在季秋,即秋去冬来之际。“听玄蝉”即黑色的秋蝉。据《礼记?月令》记载,蝉鸣当在孟秋,即暑尽秋来之时。这两句,诗歌采用拟人手法,并从对方(秋风)的角度来写,也就是代秋风设辞,匠心独具地创造了“我”(即秋风)形象,及其“我”的老朋友(“君”即诗人)。诗人用了一个“惜”字和一个“今”字相联系,不但表明了时序的变化,而且也为诗歌营造了一个秋韵浓郁的审美意境。
尾联“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意思是说,秋风使长天澄澈,大地清明,正好可以登高四望,为感谢秋风的深情厚意,我就算抱着这残病之躯,也要登上高台,欣赏秋的美景,领略秋的情韵。其中,“扶病”二字暗合了“一年颜状镜中来”,不但更进一步写出一年容颜衰变的原因,而且也表明了不减豪情,还要登上高台。为什么要登高呢?登高可以愿望,可以畅怀,可以激发文思,更可以真切感触宇宙,感悟人生。这正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里,诗人在这极度的“扶病”中,也“为君”“上高台”,不但表达了诗人对秋的爱,也表现了诗人顽强不息的意志和高远的情怀。
总之,这首诗歌形象而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刘禹锡在遭贬之后,仍然能保持着对“用世”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着。从艺术手法来说,诗人变换视角,代秋风设辞,使情感的抒发得到更好的`表现。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更表现出诗人虽然衰老,但没有消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
【阅读训练】:
一:
1.首联中的“君”是指____。“我”是指____。“看黄菊”“听玄蝉”点明___的时令。
2.诗中点题的诗句是__________。
3.古人评价此诗“后四句衰气一振”、“英气勃发”。说说你的看法。
4.简析颈联中“思”和“眄”,“动”和“开”这四个字的妙处。
二:
⑴这首诗中哪两个情境形象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特征的?(2分)
⑵结合全诗内容,请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表现镜中诗人的“颜状”;并说明为何会有如此“颜状”。(4分)
⑶诗中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除对偶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4分)
(4)首联中哪一个物象暗扣着题目?第二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涵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5)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4分)
三:
1.与诗题中“秋”字直接照应的意象有“黄菊”和“ ”。(1分)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悲秋之作,表现了由此生发的人生易老之感。
B.首联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个有情有意的“秋风”形象。
C.颔联是诗人从自己的角度来写,正面点出“始闻秋风”。
D.尾联中的“天地肃清堪四望”表现出跌宕雄健的风格。
3.赏析“马思边草拳毛动”中“动”字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诗人 秋风 秋风去而复返
2. 五夜飕飗枕前觉
3.评得对。因为第四句“一年颜状镜中来”写自己始闻秋风时为自己颜状衰变而感叹,而颈联借马和雕表达自己对用世的渴望,尾联又描绘了自己登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直接抒发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精神。
4.颈联的意思:骏马思念边塞秋草,昂起头,抖动拳曲的毛;鸷雕睁开眼睛,顾盼着万里青云。正是秋风,使骏马心动,使鸷雕睁眼。“思”和“眄”为因,“动”和“开”是果,这四个字,不仅写出了骏马和鸷雕内心驰骋疆场和搏击长空的渴望,还显示了一种潜藏的力量。似乎只要时机一到,它们就可以或奔赴疆场,或搏击长空。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描绘了秋风的魅力,展现了自己振奋昂扬的精神面貌。
二:
⑴看黄菊(1分);听玄蝉(1分)。
⑵衰老(衰惫、衰弱、衰颓)(2分);生病(扶病)(2分)。
⑶比喻(2分)(如仅答“拟人”则不给分;如既答“拟人”,又答“比喻”则给1分)。
以马、雕自比,具体形象。表现出作者渴望驰骋疆场、搏击长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
(4)①玄蝉(或“蝉”)。②对比(或“衬托”“反衬”),蕴涵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5)①骏马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拳曲的毛,大雕盼顾万里青云而睁开双眼,诗人笔下的骏马和大雕蕴涵着生气和力量。②诗人就是抱病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身老有病却豪情不减。
三:
1.(1分)玄蝉
2.(3分)A
【刘禹锡诗的赏析】推荐阅读:
刘禹锡《陋室铭》注释赏析06-24
诗,诗阮?r,诗的意思,诗赏析07-05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刘禹锡07-25
清河作诗,清河作诗曹丕,清河作诗的意思,清河作诗赏析06-25
鹊桥仙赏析05-25
满分作文赏析05-27
登高杜甫赏析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