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精选10篇)

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 篇1

关于校舍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

堕却乡党委、政府和中心校: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开学前,我校相关人员在学校主要领导的带领下对校舍进行了拉网式的安全隐患自查,发现存在如下的安全隐患。2015年3月12日堕却乡中心校安全检查组在对学校检查时,也发现存在以下安全隐患:

1、教学楼墙体有裂缝;

2、三楼顶楼梯口无防护措施,学生随意上楼顶;

3、楼顶边沿砖块腐坏、容易脱落;

4、教学楼右侧面墙开裂,所贴瓷砖容易脱落。经学校安全工作小组处置后,仅能处置上列1的安全隐患。学校财力和人力无法彻底解决上列1、2、4存在的安全隐患。

特呈此报告,请上级有关部门给予重视和处置是谢!

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 篇2

1 应尽快制定《饲料法》, 进一步完善饲料管理法律体系

当前, 一些发达国家为解决“二恶英、疯牛病”等全球性饲料安全问题, 都相继制定和完善了饲料法规。欧盟新制定的动物饲料卫生法规, 将动物饲料卫生管理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类型的饲料及整个饲料生产链。加拿大在《饲料法》的基础上, 制定了《动物饲料限制和禁止规定》和《加药饲料生产管理暂行规定》。日本和韩国新修改的《饲料安全法》和《饲料管理法》, 对饲料安全源头和生产过程监管作出了新的规定。我国也应当按照从源头开始、实行全程监控的管理原则, 尽快制定《饲料法》, 抓紧完善饲料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为饲料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体制和制度基础。进一步修改、起草有关饲料、饲料添加剂的配套法规和管理办法;完善生产记录、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和质量安全追溯等监管制度;尽快起草并出台《饲料法》, 为依法查处违禁药品提供法律依据。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饲料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各项质量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 而且要努力与国际接轨。进一步理顺饲料标准制定程序。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要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以提高质量标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2 完善饲料管理体制, 切实加强饲料安全监管工作

2.1 进一步完善饲料管理体系

各级政府必须明确饲料行政执法的具体办事机构, 固定专人负责, 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要稳定、充实执法力量,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进一步推进饲料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扩大国家饲料安全主管部门的权力和责任, 提高其业务指导的权威性, 并逐步建立起地区间饲料管理工作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新机制。

2.2 对饲料安全实行全程监管

首先, 要加强对饲料风险的研究, 并着手建立饲料及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其次, 要组织开展饲料行业HACCP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管理模式的研究和试点, 逐步在饲料行业推行HACCP管理制度;第三, 要进一步规范和健全饲料标签和标识管理办法, 保证饲料产品在各个环节的可回溯性。与此同时, 在监督执法工作中要逐步实施对饲料原料、生产、经营和使用等环节的全过程监管。

2.3 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切实履行饲料管理和监督的职责。加强对进口饲料、饲料添加剂的检验检疫, 严密监控动物性饲料、转基因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流向, 消除各种隐患, 确保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坚决查处在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中添加禁用药品的行为。对于生产不合格饲料产品和安全隐患多的企业, 要停产整改, 跟踪监测。对于违法使用禁用药品和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饲料企业, 要取消其生产和经营资格, 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2.4 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饲料安全监督

饲料安全与养殖产品安全乃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有关部门应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 广泛宣传饲料安全法规, 安全饲料及相关产品的选购和使用常识;要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等形式, 为社会监督提供便捷的渠道和必要的手段, 向社会各界征询饲料安全问题的线索, 以期尽可能地解决业已暴露出的饲料安全问题;要增强服务意识, 及时回复社会各界的咨询和建议, 及时通报有关问题的处理结果;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 对提供重要线索和建议的人员给予表彰或奖励。

2.5 全面实施国家饲料质量安全监测计划

根据饲料和畜牧业生产布局,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从饲料源头管理、生产监控和市场准人三个环节制定国家饲料质量监测计划。建立全国饲料安全信息网络, 完善饲料业信息采集和发布程序, 逐步把饲料监测机构建设成产品质量检测评价中心、市场信息发布中心、技术咨询服务中心和专业人才培训中心。加快实施饲料安全工程, 改善饲料监测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 提高饲料监测体系的检测水平。重点扶持一批骨干科研机构, 建立饲料安全评价基地, 为饲料安全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要整合畜牧业生产资料和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 加大投入力度, 建设并形成统一的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 强化畜产品安全检测。进一步加大饲料质量全程监督抽查力度, 扩大检测覆盖面, 对饲料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加强养殖环节监管, 对重点养殖地区、外调生猪主产区和重点企业进行“拉网式”监测, 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实施违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 根据检查情况与检测结果依法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处罚, 彻底追查“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源头, 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努力保证饲料和畜产品安全。

3 加大财政支持、强化基础研究, 加快产业重组, 促进饲料业及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1 加大财政支持

饲料安全监管是政府行为, 而对饲料安全实行依法监管, 必须以科学公正的检测数据为依据。因此, 各级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饲料检测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饲料和养殖产品重点区域饲料检测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 确保饲料检测机构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 将饲料安全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稳定并逐年增加饲料安全监管财政专项经费, 保证饲料检测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强化基础研究

在基础研究方面, 要以研究、开发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的生产及高效利用技术为重点, 大力开发非常规饲料。加速研制并推广安全、无污染、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大力推动专用饲料和饲料科学配方技术, 以及大型饲料加工设备及成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加强生物工程技术及饲料营养理论的研究, 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信息网络技术在饲料生产和经营中的应用水平。逐步形成一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饲料生产新技术, 增强饲料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3.3 加快产业重组

要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支持企业走扩大和兼并之路, 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饲料企业数量多, 设备简陋, 技术力量薄弱, 资源严重浪费, 产品良莠不齐, 恶性竞争的落后局面。要把深化企业改革和强化科学管理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应积极鼓励和引导饲料生产企业构建稳定的营销网络, 积极扶持发展饲料产品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 通过销售和技术服务的紧密结合, 促进饲料进乡入村。要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饲料营销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从事饲料经营的人员必须要接受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要鼓励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等形式, 把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 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

4 开展动物源性饲料监测, 千方百计防止疯牛病的发生

疯牛病对畜牧业的危害是灾难性的。2003年加拿大和美国各一例疯牛病就造成了巨大损失, 加拿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多亿加元, 美国损失达60亿美元。英国、德国和法国等欧盟国家因疯牛病造成的损失更是惨重, 甚至还引发了社会动荡。我国是养牛大国, 必须高度重视疯牛病防范工作。

4.1 加大监管经费投入, 提高监测技术

一是将动物源性饲料例行监测计划作为专项, 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用于对动物源性饲料生产、经营 (包括进口) 和牛羊养殖环节的监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动物源性饲料安全监测, 对重点地区进行跟踪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 调整监管政策和措施, 公布风险信息。二是在现有的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选择3~4家, 作为动物源性饲料检测定检测机构, 增加检测设备, 提高其检测技术, 与国际接轨。

4.2 完善监管制度贯彻《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一是做好 (办法) 的配套工作。根据《办法》第七条的规定, 做好申请书、审核表的设计和申报审核指南的编写, 开展动物源性饲料评审员培训工作。各级饲料管理部门要对本辖区的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进行摸底调查, 全面掌握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情况, 为企业设立审查做好准备。同时, 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使生产企业了解《办法》的内容, 促进企业设立审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办法》的规定, 农业部颁布了《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目录》。由于目录中部分产品数量很少或只是进口产品, 因此, 各级饲料管理部门在审批过程中要把握重点, 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二是加快制订《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登记管理办法》, 尽快完善进口环节管理。三是加快制定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 确保动物源性饲料原料产地和动物种属来源清晰、生产原料清洁、无致病病原体, 生产规范, 使用合理, 以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

4.3 开展动物源性饲料普查和风险评估

要严格执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 尽快组织中国动物源性饲料生产、进口和使用情况普查, 积极开展防范疯牛病的饲料监测, 重点检测动物源性饲料和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牛羊源性成分, 严肃查处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牛羊源性成分的行为, 坚决切断疯牛病的传染源, 严防疯牛病在我国发生, 确保牛羊生产安全, 为农民增收和食品安全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动物源性饲料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和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信息, 对动物源性饲料质量安全状况进行系统研究分析, 制定相关对策。对目标动物源性饲料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评估, 对疯牛病等动物疫病发生的隐患做到早准备、早发现、早处理。

5 加强交流合作, 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检测技术

当前, 加拿大、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饲料安全监管制度比较配套, 体制比较完善, 机制比较健全, 技术手段比较先进, 及时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 跟踪和引进吸收先进检测技术十分必要。应当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检测机构的人力资源优势, 成立专家组, 专题研究发达国家的饲料和畜产品安全法规、政策措施和检测技术, 定期举行专家研讨会, 交流研究成果, 对具备应用条件的成果, 应当尽快予以推行, 努力提高中国对饲料和畜产品安全的监管水平。同时, 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高饲料管理和质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 篇3

关键词婴儿输注静脉内门诊医疗

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称之为静脉输液法。儿科病人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对口服给药不合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医生往往会选择静脉给药。现介绍如下。

输液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药物剂量与患儿的实际年龄、病情不符: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发现医生对药物的规格不熟悉,导致药物剂量过小而达不到治疗目的或剂量过大而引起不良反应。

穿刺过程中忽略了病情观查:小儿静脉细,穿刺难度大,家长要求高。特别对1岁以内的婴儿,护士为了力求达到“一针见血”,注意力往往过于集中在穿刺过程中,而忽略了对患儿病情的观察。

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儿科输液室环境嘈杂,工作量大,护士的情绪容易急躁。有时护士只注意护理技术操作,而忽略与患儿或家长的沟通交流,从而产生误解引发纠纷。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儿科输液室病人密度大,患儿同名同姓或名字音同字较多,由于环境嘈杂,护士叫患儿姓名时,家长容易出现错误应答。加上家长此时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将注射的孩儿身上,确认名字时不够专心,造成相互交叉错用药物。

巡视不及时:小儿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婴幼儿。一旦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不适,不能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达。若护士巡视不及时,未发现病情变化,将延误抢救时间。

不重视健康教育:1—3岁的幼儿好动,部分患儿无法在输液区完成整个输液过程。家长因缺乏医学知识或担心孩子哭闹加重病情会尊从孩子的意愿带到户外活动或逗留。但一些药物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导致药效下降;由此还可能引起药液污染,导致输液反应及其他意外。部分家长希望尽量缩短输液时间,因此擅自加快输液速度导致心衰、肺水肿的发生。

讨论

制定规范化的输液流程:①认真执行医嘱:护士收取输液治疗单后,首先将门诊病历医嘱与电脑医嘱单核对,包括患儿姓名、年龄、药名、剂量及体重是否有误,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发现医嘱有疑问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在病历上签名,执行人签字。这样大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②实行发号对号系统:收药护士按秩序将排好队的门诊病历,逐本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用药天数,确认无误后发号给家长拿着在输液区等候,一式2份,1份给家长、1份贴病历内。当轮到该患儿注射时,护士先叫患儿姓名叫号,家长拿号与护士对号相符,护士在注射前不仅和家长共同核对患儿的姓名,并再次核对输液单与病历医嘱药名、剂量、浓度、用法、用药天数相符,防止错用药物,从而也使输液室秩序大为改观。实行发号对号系统以来,没有因姓名相同或音同字不同造成错用药物。

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①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门诊输液药物品种繁多。护士不仅要掌握输液相关理论和技能,还要掌握新药的药物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对于输液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制定相关的处置流程。护士长经常对护士不定期进行口头提问,并遇到实际患儿进行操作演示,使每位护士熟练掌握。②加强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静脉穿刺水平:对于1岁以内且病情较重的患儿最好选择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穿刺,此处静脉不仅易固定,便于家长看护,更重要的是护士静脉穿刺时有利于观察患儿病情。尽量避免选择耳后静脉、枕静脉,穿刺此处不仅容易造成药物的渗漏,而且穿刺时不利于病情的观察。

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5~30分钟巡视1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穿刺部位的情况。使用特殊药物应增加巡视次数,并做好巡视记录。此外,对3岁以内哭闹不安的婴幼儿要特别引起重视,需排除因静脉刺激、药液外渗或恐惧所致的哭闹,警惕是否为药物过敏、输液反应等所致的不适。

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儿科门诊输液室的健康教育应采用家长教育为主,患儿教育为辅的方法。注射前口头简单告知家长用药目的、注意事项、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特别强调擅自调节输液速度所造成的危害,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将健康教育处方分发给家长阅读,主要内容是输液过程中家长需配合的事项。例如应将患儿抱在注射部位肢体的对侧,以防家长身体触及针头;避免将衣物覆盖患儿的头部或穿刺部位;不能外出输液,以免发生药液污染、输液反应或其他意外事件等。在输液大厅安装电视机,将健康教育的内容以及媒体的形式滚动播出,中途穿插孩子爱看的动画片或喜欢听的音乐,这样可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消除其恐惧感;同时口头、书面、电视宣讲教三者相结合,使患儿在气氛融洽、愉快而安全的环境中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电厂存在的安全隐患 篇4

经检查电厂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和问题 :

一、加压站

1、机房二号机和三号机正在安装中周围无盖网并且无警戒线有高空坠物及人员坠落的隐患,四号机正在安装中而五号机已开始运行之间无警戒线有非工作误操作的隐患。

2、机房一层地面管道排放混乱、杂物、易燃物较多,地面未预制,高低不平。存在火情和人员伤害的安全隐患。

二、化水车间

1、所有电机无防护罩,存在操作人员伤亡的隐患。

2、车间内部分地沟无盖板和盖板不规则,存在人员坠落和跌倒的隐患。

3、配电室北侧窗户无窗玻璃,当阴雨天气时存在雨水刮入配电室造成电路短路及电子元件损坏的隐患。

4、化水车间东边蓄水池的东侧两阀门盘根漏水、蓄水池北侧、东侧、南侧池体均存在渗水,蓄水池四周及化水车间东侧配电室南侧基础长期浸泡在水里,存在水资源浪费和建筑基础沉降的隐患。

5、化水车间内无灭火器,当发生突发火情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

6、化水车间反洗水直接排放并且排放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经公司化验室和污水化验室,化验反洗水COD和氨氮均为0,PH值7至8之间属于可直接回收利用资源。

三、发电机组

1、发电机组周围和配电室内部分地沟无盖板及配电室门口无挡鼠板,存在造成人员坠落、跌倒及触电的隐患。

2、三号、四号机组施工现场电缆乱拉及临时使用的管道无序连接现象严重,存在造成人员触电、设备短路及人员跌倒的隐患。

3、机组水泵房内有大量积水,部分水泵及管道存在跑冒滴漏现象,泵房内施工设备、易燃施工材料及待安装的设备摆放混乱,存在人员滑到、水资源浪费、发生火灾的隐患。

4、机组现场无任何警示牌及警戒线,因外来施工人员众多混杂各个施工队伍交叉施工存在人员伤亡的隐患。

5、分汽包保温不到位,存在人员烫伤的隐患。

6、发电机组周围排污地沟内有大量油污并且地沟内排污、排废气管道无接地,存在火灾、爆炸的隐患。

四、柴油罐及泵房

1、泵房内所有泵无防护罩,存在人员伤亡的隐患。

2、泵房内只有一个八公斤灭火器数量不足,存在当发生突发火情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控制。

3、泵房内强制通风机没有接电源,存在当发生柴油蒸发气浓度过高时,不能及时进行放散,存在人员中毒、燃爆的隐患。

4、柴油罐围堰过管道口没有及时封堵,存在当发生柴油泄漏时不能及时进行封堵易发生火情蔓延的隐患,柴油围堰到泵房管道地沟没有盖板,存在人员坠落、跌倒的隐患。

五、电厂厂区

1、所有地下雨水管道口没有盖板,存在人员坠落、跌倒、淹溺的隐患。

2、厂区内各种废料及待用的材料摆放混乱并且管理混乱,存在人员伤害、材料浪费的隐患。

3、电厂所有压力容器未按照规定办理开工告知和检测检验手续。

4、蒸汽产生量大不加利用而直接经安全阀排放,噪音大、浪费严重、对安全阀周围生产工段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5、厂区内动火作业混乱,动火作业人员对现场情况不熟悉,对厂区内危险危害因素不清楚。

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请立即安排整改,整改情况务于四月二十六日前报安环部,不能按时整改完成的要协调有关部门及施工单位作出施工方案并且汇报公司相关领导并与一个月之内完成整改。

接收人签字:

我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方案 篇5

大麻中学

房访平

一、食堂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措施:

1、我校是一所乡镇完全中学,在校学生1002人,教师98人,住宿生201人。住宿学生都在学校食堂用餐。我校食堂由私人老板承包,学校负有监管责任。经检查,食堂存在几个安全隐患:食品来源没有索证;每餐学生食用的饭菜没有留样;生熟食品混在一起冷冻。

食品无索证,难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是否“三无”产品,是否质量合格,都无从考证!

南方早餐吃米饭面条,午餐晚餐吃米饭蔬菜鱼肉等,如果贪图方便,心存侥幸,饭餐都不留样,一旦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很难确定何时何地何故中毒!

冷冻食品不规范,生熟混淆在一起,造成交叉感染,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2、针对我校食堂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采取以下整改方案:

(1)印发《食品卫生法》及《食堂管理制度》,要求老板认真学习法律,切实遵守法规,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2)加强食堂检查。把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发现第一次违规,提醒注意、责令整改;第二次违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罚款;第三次违规则吊销营业执照。

(3)加强与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的联系,定期邀请监督员前来指导食品安全工作。

通过一段时间整改,食堂没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二、另一安全隐患:学生骑摩托车。

未成年人是不允许骑摩托车的。尽管学校三令五申,严禁学生骑摩托车,但仍然有个别学生在节假日或放学后骑摩托车。有的是背着家长偷偷骑车;有的是家长同意骑车;有的甚至载着同学在公路上骑飞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为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杜绝摩托车交通事故,我校立即制定整改方案:

1、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通过班会课、学校广播、黑板报等途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2、各班做好学生骑摩托车的调查摸底工作。经过调查摸底,我们初步掌握了各班骑车的人数,为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3、值班老师在上学放学时间学校门口巡查,发现情况立即通知当地派出所或交警部门。

4、联合当地交通警察,上路查扣骑摩托车的学生。

5、经常发信息教育家长,使家长明确孩子骑车的危险性,提醒家长注意加强对孩子的监管,不让孩子骑摩托车,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通过一段时间的整改,安全情况大有好转,安全事故大

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 篇6

当前校园安全问题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切实肩负起这一政治责任。这一问题也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媒体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响非常强烈,如何让学生安全,让家长安心,让社会放心,确实既是对学校,更是对各级政府部门的严峻考验。当前我校校园安全至少存在以下隐患:一是周边社会治安状况不良,存在殴打、勒索小学生钱物的现象。二是一些校舍依然是危房,对学生安全构成隐患。三是对学生管理教育不到位,存在一些学生之间打群架,甚至有个别学生走极端报复行凶造成人员伤亡。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农村学校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意识和生命意识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举办宣传栏、开设法制课、安全教育课等途径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还可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开展安全自救训练活动,增进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观看安全警示影像,举行安全大讨论,进一步体会安全的重要意义。

2.加大投入,明确责任,积极营造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学校建设投资环境,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担负起学校安全管理职责,加大安全校园建设的投入力度,保证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一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中小学安全和管理工作。二要将加强学校管理和安全工作纳入各地政府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加强力量,健全制度,从思想上、组织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三要指导学校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四要在政府领导下,及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寄宿制学校出现的治安、卫生、饮食、交通等问题,要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食堂等建筑用房建设和使用标准严格把关,不留建筑上的安全隐患。五要认真抓好学校防火、学生食堂和宿舍管理、学校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六要组织开展常年性的安全检查,排查隐患。

3.加强教育,注重防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与当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围绕“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主题,采取讲解方式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利用班会、团队活动、人防课、学科渗透等途径,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还可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和举行主题班会、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特别是要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强化法制副校长工作力度,将法制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开展法制专题讲座,提高师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园法制宣传活动,一方面增强在校未成年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校园暴力等在校生犯罪,另一方面增加在校生自我保护、预防被害方面的宣传、教育内容,切实加强校园安保工作。

4.加强合作,齐抓共管,建立政府主管、校为主体、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体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继续加强与公安、安监、卫生、文化、建设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重点问题,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把中小学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要建立家校协作机制,学校应把学生家长动员起来,组织家长们与学校携手建立校园安保机制,共同教育、督促孩子遵纪守法、注重自我防范。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把各种保障制度落在实处,靠制度来保证各个部门对学校的安全承诺能够长期执行。

5.加强整治,优化环境,创新社会管理。

积极开展正面舆论宣传,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建设,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创新信访工作,畅通基层矛盾解决渠道,通过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和实际困难,从源头上减少对立和矛盾;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干预和疏导,协助获得司法救助,落实法律援助;发挥犯罪预防职能,排查校园及周边地区安全防范的薄弱环节,提出有针对性的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检察机关会同综治部门、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单位,做好安保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和治安整治活动。联合公安、文化、团委等部门对校园及周边地区进行专项治理,以出租房、网吧、娱乐场所为重点,适时组织集中清查,净化农村校园周边环境。

6.加强学校安保,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订出可操作性强的事故处理流程,以及事故报告流程,并进行实战演练,让广大师生熟悉突发事故处理方法,明了事故发出时应当采取的正确应对措施。这样,既做到“防范于未然”,又便于出现了责任事故时有序应对,并第一时间准确上报。建议在上学、放学等重要时段加大农村基层派出所警察巡逻力度,尤其做好校园周边安全巡逻;建立专职安保队伍,替换老龄化、非专业门卫人员;将学校监控与就近派出所联网,实现全程监控,或在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地段设立警务室、治安岗亭,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建立完善安保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至少涵盖火灾事故、食物中毒、传染病疫情、雷电灾害、校园交通事故、晚上突遇停电、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案、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突发伤害事故等10类突发事件预案。

7.建立校园安全管理巡查制。

交通运输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 篇7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是如今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行业, 人们的日常出行、商品的流通、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交通运输。在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交通运输带来的安全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 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飞机失事、沉船事件、列车脱轨, 特别是公路交通事故, 乘客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环境, 下文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1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现状

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是近几十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在七八十年前, 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还是以公路运输为主, 海上运输行业和空中运输行业几乎处于空白, 特别是空中运输。随着这些年的发展, 我们国家的铁路几乎铺满了祖国大地, 客机无时无刻不在高空掠过。近几年我们国家不断的加大地铁和高铁的建设力度, 日后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便捷的交通必将带给我国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发达的交通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安全问题, 如今的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 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安全。其实这种情况不只出现在我国, 全世界都面临着这类问题, 因此我们更要重视起来, 尽快解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进入21世纪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高达120万, 受伤者多达5000万人。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每年有上百万的人因为交通事故去世, 受伤的更是多出几十倍。这些数字足以可见如今的交通运输存在着多么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我们一定要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的交通运输环境, 让人们可以更加安全的出行。安全的交通运输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2 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的影响

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问题是如今面临的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各个国家都面临着这类的问题, 从去年的马航事件到最近的长江沉船事件, 这些严重的交通运输事故都在敲醒人们心中的警钟。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并不只有保证人身安全这一点优势。安全的交通运输可以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可以促进世界贸易的进一步流通, 可以减少人们出行的顾虑, 可以进一步促进各国的文化交流, 促进经济的发展, 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总之, 安全的交通运输对于社会的进步, 世界的和平, 商贸的往来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交通运输是上述几项的基础, 保证交通运输的良好发展才能上升到上一层面的建设。

3 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隐患

3.1 环境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

影响交通运输安全的因素有很多, 这里讲列举出最主要的几项为读者分析。首先我们将介绍环境因素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环境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但由于在交通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大多发挥的是间接作用, 除重大自然灾害外, 环境因素并没有引起交通安全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人文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通环境。其中影响比较大、不太容易控制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中的气候环境, 气候对于交通运输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是陆地、空中、还是海洋的交通运输方式都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有多少的重大的公路交通事故是由于大雾、暴雨、暴雪等天气原因造成的;飞机在飞行时最怕遇到的就是暴雨暴雪天气, 穿越云层的时候都要格外小心;船舶在航行的时候受到的气候因素的影响就更大了, 自古人们出海的时候就要注意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所以说环境因素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对环境因素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重视起来, 才能有效的处理这类问题, 减轻环境因素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

3.2 驾驶员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

驾驶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 但是如果驾驶员的驾驶状态都不正常又怎么能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是交通系统设计的基础性指标, 也是影响交通系统安全性的本质性因素。与交通安全紧密相关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包括:视野与视力、人眼对光线变化的适应和眩目、立体视觉、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驾驶疲劳、驾驶员的错觉、驾驶员的群体差异、饮酒和药物对驾驶员的影响、驾驶员的动态判断等。也就是说驾驶员自身对于交通运输的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里的驾驶员不只是指机动车的驾驶员, 轮船的驾驶员, 飞机的驾驶员都有上述的特点。驾驶员的良好驾驶状态、驾驶员对于交通工具的良好控制、驾驶员对于紧急情况的良好处理方式都对交通运输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

3.3 交通工具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

如今主要应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有三个方面:空中运输、水上运输和陆地运输, 陆地的运输方式又包括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空中运输的方式的主要优势是速度快, 但是相应的安全性是最差的。水上运输的特点是速度较慢, 同时风险性也较大, 但是成本低, 因此多用于货物运输。公认的最安全的运输方式就是铁路运输, 也是当今社会人们选择的最广泛的出行方式, 我国的铁路运输的发展也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公路运输速度较快, 最适合的是短途的运输, 但是如今事故率最高的也是公路运输。还有新型的地铁和高铁这两种运输方式。所以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安全隐患, 不能一概而论。

结束语

自古以来, 发达的交通运输行业就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的交通运输行业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 但是只是交通运输方式多、范围广、速度快是不够的, 我们还要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 如今的交通运输行业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各种交通事故不断的发生。因此, 我们要做到如上文分析的一样, 具体分析了现阶段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 找出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 解决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隐患, 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可靠度。

参考文献

[1]杜连柱, 王斌.向交通事故无死亡目标迈进——瑞典开展智能速度适性实验[J].道路交通与安全, 2010 (1) :45.

[2]王岩, 刘伟铭.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综合分析[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14 (5) :54-57.

食用淡水小龙虾存在安全隐患 篇8

关键词:淡水小龙虾 重金属 肺吸虫 横纹肌溶血症

淡水小龙虾(以下简称小龙虾)又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于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是著名的外来入侵种[1]。目前,除了澳大利亚和南极,小龙虾已分布所有大陆地域。小龙虾已成功入侵亚洲(中国和日本)、非洲(肯尼亚、乌干达、赞比亚)、欧洲(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地。在美国,小龙虾引入的目的主要是作为一种经济水产资源和观赏动物。在非洲,小龙虾被尝试用作一种生物控制的动物,因为小龙虾是一种传播血吸虫的蜗牛的积极捕食者[2]。

小龙虾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由日本引入我国南京附近,近年来,由于其蛋白质含量丰富,营养成分高,作为一种食用虾在湖北、江西、安徽等十几个省市得到推广养殖,由于其积极扩散,适应能力强,可利用的栖息地广,已在河流、沟渠、池塘、水田等各种水体建立了野外种群,并在一些地区成为优势种[1]。

1 小龙虾的营养价值

小龙虾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水产品,不仅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较高,而且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也高。据报道小龙虾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分别占鲜重的18.02%、2.05%,其蛋白质中含17种氨基酸,总量为17.13%,其中有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8.86%,鲜味氨基酸占35.26%,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超过FAO/WHO的标准[3]。另外,小龙虾脂肪含量较低,富含亚油酸等人体必需脂肪酸以及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小龙虾含有15种脂肪酸,其中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占43.40%,EPA+DHA为3.69%。这些特点使小龙虾有较高的营养及良好的风味,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因此,小龙虾作为一种淡水水产品,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3]。然而,由于小龙虾有一些特殊的生物学习性以及加工小龙虾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食用小龙虾必须采取一些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食用安全性。

2 食用小龙虾的安全隐患

2.1 重金属含量高

朱玉芳等[4]对苏州地区3龄期幼虾对重金属的富积实验结果表明,小龙虾对Cu、Cd的富积量很大,且随浓度增大而上升,与浓度呈正比关系;在相同时期内,对Cd的浓缩系数为200~250倍,对Cu的浓缩系数为377~1036.6倍。小龙虾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高于淡水螺蛳、草鱼、鲤、鲫。因此,食用小龙虾时一定要选用在水质较好环境中饲养的个体,而不要在市场上购买来历不明的个体,因为有些个体是当地农民在野外捕捉的非养殖虾,可能生活在污染较重的水体中,可能有较高的重金属蓄积。

2.2 寄生肺吸虫

小龙虾体内寄生肺吸虫的事实早有“记载”。据说,某笑星曾因食用“麻辣小龙虾”而被感染了肺吸虫。其实,在小龙虾火爆之初,就不断发现吃小龙虾致病的纪录。卫生专家表示,由于这种症状很像肺部肿瘤症状,CT检查也会显示出阴影,加之患者多半记不起是什么时候食用过不熟的蟹、虾等,因此不少人都会误以为是患上了肿瘤疾病,当作肿瘤疾病来治疗,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严重的肺吸虫病还会侵入人的肝胆、肌肉、眼睛甚至脑部,危及人的生命。不过,只要注意预防,该病一般不会缠上市民。

肺吸虫不仅相当耐高温,而且在动物体内的抵抗力也很强,浸在酱油、黄酒、盐水、醋里都不会被杀死。这种寄生虫在70℃以上的环境里至少可以存活5分钟,有时加热温度不高或者加热面积不全面,如烤、炸等,它尚能存活。因此最好在烹调时使温度达到100℃,并持续几分钟直到其熟透,并配合醋、蒜等佐料。如果是存放在冰箱里的小龙虾,煮的时间需要更长,因为龙虾壳比较硬,冰过之后会使肉更难煮透。

由于肺吸虫通常寄生在水产品的消化系统内,因此市民最好不要食用小龙虾的头和腮等部位。如果在家做龙虾,在清洗的时候就可以将其两边腮剪下,然后挑出砂包,再把嵌在其体内的一条黑色肠子给抽除(也就是背上的那根茎)抽去,煮透了再吃。一般而言,餐厅很难做到如此“精加工”,所以吃时一定要把头去掉[5]。

2.3 骨骼肌溶解症

20 09年,媒体报道南京发生近20例进食小龙虾发生横纹肌溶解症患者。除南京外,北京、福州均出现了进食小龙虾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目前关于进食小龙虾导致骨骼肌溶解症的具体毒素有待毒理方面的进一步分析。而且并非所有吃了小龙虾的都人出现了症状。因此,对此也不必惊慌。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性有两种:一是小部分小龙虾在生长过程中富集了某些能导致肌溶解的药物,导致只有吃了这种“有毒小龙虾”的人不幸中毒;二是小龙虾没有问题,但是有一部分人对小龙虾严重过敏。由于骨骼肌溶解后大量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并在肾脏淤积,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建议医院的急诊大夫留心此病,同时提醒广大市民吃小龙虾时,要注意正确的食用方法。小龙虾体内的细菌和毒素大都集中在外壳、鳃和内脏中。所以,吃小龙虾时只能吃小龙虾的肉,而避免吃其头和内脏(包括很多人喜欢吃的虾黄)。小龙虾食用前要妥善处理。小龙虾在买来以后,最好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使其吐净体内的泥沙等杂质;在加工小龙虾时,最好把鳃剪掉,虾壳最好用刷子刷洗干净,同时要避免过量食用[6]。

2.4 洗虾粉引起中毒

一些饭馆在清洗小龙虾时会使用洗虾粉,并称是食用碱。其实,洗虾粉不是食用碱,其主要成分为柠檬酸和亚硫酸盐,属于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不会引起肌肉溶解。但《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洗虾粉作为一种化学物质,不得用于虾蟹等水产品。有的专家认为,洗虾粉中还有很多没有分离出来的成分,目前这些成分到底是什么,是否会引起肌肉溶解,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也有专家怀疑,假如南京小龙虾事件中始作俑者确实是洗虾粉,那么这种洗虾粉可能是为了某些商业目的添加了其他成分。因此,市民不要食用洗虾粉浸泡过的小龙虾。

3 结束语

食用小龙虾尽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是只要食用方法得当并多加注意,如不吃头、鳃、内脏,将虾外壳洗干净,将虾放在清水里养24~36小时后再食用,不吃非养殖虾等,则可以将安全隐患将到最小,尽享美食。

参考文献

[1] 李振宇,解焱.中国外来入侵种.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 蔡凤金,武正军,何南,宁蕾,黄乘明.2010.克氏原螯虾的入侵生态学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9(1):124-132.

[3] 丁建英,康琎,徐建荣.2010.淡水小龙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水产科技情报,37(6):298-301.

[4] 朱玉芳,崔勇华,戈志强,洪法水,许雅香.2003.重金属元素在淡水小龙虾体内的生物富集作用.水利渔业,23(1):11-12.

[5] 冯兰兰.2004.贪吃小龙虾谨防感染人畜共患的肺吸虫病.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4(1):58.

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 篇9

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必然产物,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城中村”消防安全问题就要全面掌握其现实状况及成因,从政策机制、管理体制、法制监督、科学规划、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宣传教育等多个层面实施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当地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社会监督、群众自觉参与的工作格局,依靠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形成立体整治、强势推进的局面,确保“城中村”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得到扎实开展和彻底根治。

一、“城中村”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城中村”的形成、发展、分布和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就其形态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完全成型的“城中村”,居民为原无地队农民,住宅区域相对狭小,均为城市建成区河网、路网的边缘和交叉死角;二是与城市建成区毗邻的“城边村”,居民大部分已失去土地,仅有少量农用地;三是已列入城区发展框架的“城郊村”,居民大部分保留原农村的生活形态,仍有较多农用地。调查发现,一定规模的“城中村”、绝大部分“城边村”和部分“城郊村”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普遍存在着违法建设泛滥、环境质量低劣、社会问题突出、消防安全状况严峻等“四大顽症”,消防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一)建筑规划杂乱无章、消防隐患突出

“城中村”绝大多数的民房系私人违章建造的“六无工程”,即无规划设计、无报建审核、自请无资质人员设计、自雇无资质的泥瓦工施工、事中无工程质量监管、事后无质量验收。建筑材料低劣,建筑外型粗燥简陋,建筑质量差。在建好的楼房上违章加层,平房层挤占公路、挤占绿化带等公共面积搭建房间作为摊点、门面等营业性出租房的现象突出,形成“家家违章、户户乱建”的局面。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引导,“握手楼”、“一线天”等建设现象普遍存在,消防安全防火间距严重不足。“城中村”大多是无序发展而来,抗灾防灾设计和设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防火间距远达不到要求,特别是村内布局杂乱,冲充斥流动摊贩和违章搭建的摊点,进出十分不便,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无法顺利进入,救灾应急得不到保障。

(二)公共消防设施不足、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城中村”房屋多为一、二十年前建造的砖瓦结构建筑,有的甚至是有上百年历史的砖木结构建筑,建筑耐火材料等级低。“城中村”房价低、消费低,生活成本低,外来人员高度聚集,居住场所空间狭小、杂物乱堆乱放、用火用电混乱,居住条件差。房屋的出租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方面见缝插针搭建简易棚,一方面极尽所能用木板等可燃材料隔断成数个小间出租,电气线路老化和乱接乱拉、超负荷用电现象普遍,通常只设一部楼梯出入,一旦发生火灾,紧急疏散和逃生线路严重受阻。此外,城中村外来人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尤其欠缺,违法阻塞消防通道、违章用火用电、乱倒液化气残液、无防护措施丢弃火种等情况时有发生。一旦遭遇火灾,他们缺乏必要的灭火常识,逃生自救能力差,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三)公共管理机制不健全、消防安全监管不到位

从理论上讲,“城中村”已经被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原来的乡镇一级管理机构已经撤销,但是政府对“城中村”的管理机构不统一、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力量不足,很难真正深入内部,公共消防安全管理更是处于真空状态。“城中村”存在大量的小商业、服务业、小作坊等寄生于城市而又有自己独特功能的产业,形成了迎合“城中村”独特社区功能需求的经济单元。这些小场所大多没有合法经营许可,成为行政管理上的软肋,“城中村”商业、娱乐业常显示出另一番“繁荣”、“兴旺”的景象。这些营业性场所往往都没有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且多数存在“三合一”现象。因此,在繁荣的背后,到处充隐藏着火灾隐患。

二、治理“城中村”存在的困境

城中村存在的历史问题,涉及到房改、市政、规划、迁移、补偿等方方面面,给改造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极易陷入困境:

(一)产权困境

城中村大量违法建筑的存在与土地产权的特殊性,令改造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承认违法建筑的产权,则鼓励了违法行为,会引起新的抢建,而且城市环境也不允许;如果不承认产权,考虑到法律依据不足及违法行为的普遍性,对该部分违章建筑难以强制拆除,令改造无法进行。

(二)规划困境

存在安全隐患的报告 篇10

(三)拆迁补偿困境

城中村住宅面积大,建筑成本高,每年还可以为业主带来相当可观的租金收益,需要补偿安置的资金数额巨大,这给改造单位带来巨大的改造成本(包括交易成本)与风险,令开发商望而却步。

(四)土地供应困境

为保证改造单位在改造中有赢利或至少不亏损,政府需要给改造单位实行大幅度的地价优惠,或进行大量资金补贴,这不仅影响到地价收益,进而延缓城市建设步伐,而且容易造成土地供应失控,冲击商品房市场。

三、加强“城中村”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思考

“城中村”不是被城市遗忘的角落,就其本质来说,它是落后或偏离于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城中村”问题同样也是西方国家城市的“痛”。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城中村”消防安全水平,预防和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科学规划城中村建设

城市规划时城市建设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中村各项改造应以规划改造为龙头,根据城市的特色和具体实际,坚持规划先行,注重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从房屋布局、道路系统得改造、公共服务、绿化通风条件的改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突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局限,坚决制止违章建设,要兼顾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使城中村与城市真正融为一体。

(二)建立管理整治“城中村”的长效机制

“城中村”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载体,日益成为个人、家庭与社会、集体、单位联系的重要纽带。“城中村”消防工作越来越多成为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城中村”中,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滞后,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脆弱,已成为消防工作面临的尖锐矛盾,必须建立管理整治“城中村”的长效机制加以解决。对原有建筑物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原则,采取边检查、边指导、边督促的方式,通过部门联合执法、信息通报以及定期汇报政府等机制,强力推进火灾隐患的整改。在检查、整改中,实行“发现一家、挂牌一家、销案一家”的办法,坚决减少火灾隐患的存量。对新建建筑物严把审核关、加大施工过程检查力度,坚持“零隐患”标准。

(三)建立健全“城中村”消防安全联防机制和联动机制

要依托各“城中村”村委会,加快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消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各“城中村”村委会都要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城中村”消防安全巡查、村民家庭和单位的防火检查,对“城中村”内消防设施器材进行为维护保养,督促“城中村”内单位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和灭火预案等工作。各“城中村”都要组建专门消防安全队伍,配备专(兼)职防火人员,将防火消防安全管理纳入到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落实消防安全措施,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自防自救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中村”消防工作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中村”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机制,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机制等各项制度,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城中村”村委会为依托,驻村单位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城中村”消防工作运行机制。

(四)加强“城中村”公共消防设施建设

基层政府要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有关规定,把“城中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同步实施。一要按照村整体规划,新建多个消防蓄水池,为消防灭火提供充足水源。迎水或背水而居的“城中村”要充分利用自然水源或水流,建立适量的小型“蓄水坝”,确保发生火灾时,能够为轻型消防车、摩托车、浮艇泵、手抬泵等提供水源。二是彻底消除消防车通道地面和架空的所有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阻碍物,并派专人负责管理,保证消防车道通行畅通。消防车道宽度不足,或不能正常通行的村,要建立专门的消防队伍,购置小型消防车辆和消防器材,保证村内消防安全。结合当前辖区火灾扑救规律和实战需要,辖区政府配套出资购置消防三轮摩托车装配“城中村”,条件好的三、四台、条件差的达到每村一台至两台,落实专人维修保养,遇有灾情时,迅速展开扑救,将火灾控制和消灭在初萌阶段。

(五)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上一篇:注税税法历年真题下一篇:读书笔记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