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精选9篇)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篇1

梁柳清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但问题情境创设我同意以下原则:

1.针对性:数学情境具有针对性,才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2.启发性:数学情境具有启发性,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新颖性:数学情境具有新颖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4.趣味性:数学情境具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互动性:数学情境具有互动性,才有学生的一直参与,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

6.简洁性:数学情境具有简洁性,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篇2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的原则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 问题情境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让他们在进行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能够有正确的方向和目的。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时,不是任何问题都符合要求的,教师需要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 能在探究过程中有效掌握知识。同时, 教师还要考虑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使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在他们的积极思考过程中顺利解决。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趣味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对学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问题情境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究。所以,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保证问题的趣味性,使其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知识探究中,实现问题情境教学的目的。例如,可以把问题和游戏结合起来进行创设或者把问题和故事相结合。 根据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进行问题创设,有利于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能够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高效完成。

(3)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由易到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时,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通过分层次地设计问题,让学生探究的问题从易到难,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深层次探究,达到使他们整体掌握知识的目的。在逐渐深入的问题情境引导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励他们继续深入探究, 使其数学理解、分析能力获得提高。

二、采用多种方法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随时变化问题情境的创设方式,让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感受到不同的情境,使他们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充分发挥探究积极性。

(1)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好胜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来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发掘自己的潜力,充满自信地进行知识探究, 形成“我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用语言给学生创造竞争性的氛围:看看谁能快速解决这个问题。在面对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时, 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为了取得胜利,积极地进行思考,有效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完成对问题的解答,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

(2)结合生活进行问题创设。生活化的问题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探究,提高他们探究的积极性,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挖掘数学素材,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年月日》 之后,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小明每4年过一次生日,请你算算他的生日是在哪天?问题提出之后,学生进行了探究,他们通过分析每个月份的天数,正确地推导出小明的生日是闰年的2月29号。 在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使他们体验到知识的作用,产生要学好数学的信念。

(3)结合游戏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小学生对游戏充满兴趣。在进行问题创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积极思考,使问题获得有效解决。在游戏的过程中,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 教师把题目和答案分别写在不同的卡片上,然后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一个“找朋友”的游戏,使他们找到题目的正确答案。在游戏过程中,课堂教学变得十分有趣,学生积极参与,使教学在快乐的游戏问题情境中顺利完成。

(4)创设动态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维深刻性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中的知识都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而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往往经历了从量到质的动态变化过程,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动态材料往往比静态材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静态教材中所包含的动态因素,变静为动,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一年级的《认识几和第几》时,练习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目:我前面有4个小朋友,后面有5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很多学生都没有答对。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题目,我选出几个学生,按照书上的题目要求他们来站一站。 由于学生自己亲身经历了这个问题的过程,很快就明白了计算的时候不仅要把前后的小朋友相加,还要把“我”算进去。通过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知识探究,能够促进他们进行深入思考,有效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难点,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五段式”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篇3

一、课例

(1)导读自学。在上节课的最后15分钟,我引导学生预习本课内容,依据导读提纲自行阅读教材,并与小组成员或同桌对预习成果进行讨论与交流,完成导学案上的达标检测题。我在课后批改达标检测题。

(2)交流解惑。在本节课前10分钟,学生依据导读提纲展示预习成果,然后我在此基础上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批改,我发现学生不太明白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区别。对此,我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教材中三者的概念,明确自发性强调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盲目性强调盲从、一哄而上,滞后性强调时间差。这样,学生就纠正了错误,并完成了训练。

(3)探究拓展。情境创设,讲授新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改编了高庆堂老师的一则小品《兰州拉面》,并让学生上台表演。

总结:在市场竞争中,生产者为了获利会积极调整生产,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4)总结提升。课堂总结:市场能有效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但市场也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不足。有些企业会为了追逐利益不择手段,如三鹿奶粉事件、白酒塑化剂事件。所以,我们要从国家、经营者、消费者等多个角度规范市场,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5)巩固落实。引导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当堂检测部分,并留15分钟让学生依据导读提纲预习下节课内容。

二、注意事项及思考

1.有效安排时间。

一般来说,教师可在上节课的最后15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下节课内容,在下节课前10分钟引导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并有针对性地讲解学生遇到的问题。

将自主学习的时间安排在上节课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能够很快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学生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课后弥补的机会,否则就会忽视那些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

2.引导学生预习。

预习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完成训练。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提炼、归纳、反思等能力。自主学习主要是对教学文本的阅读和思考,如果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交流的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合作学习效率较低,学生参与热情往往不高。这是因为学生缺乏预习,无法把握学习重点。只要学生充分进行预习,就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再次,课堂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开展课堂训练是违背新课改理念的。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学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牢固掌握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课堂训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创设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因此,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契合教学内容,以使学生通过情境获得体验、理解、感悟。

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篇4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课程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型的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对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问题的情境创设做出了一些研究和探讨。关键词:初中课堂 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符合我们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新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明显地注重了问题情境的设置,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情感作用,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习的成果更加的有效。注重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参与其中,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的效果。

一、在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的原则

1、遵循真实性原则。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既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多种多样的学习材料,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在实践中运用学习的知识的机会。学习的情境创设的越真实,其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可靠,学习的知识就很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应用,从而使化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更加容易达到。

2、遵循时效性原则。时效性指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能够针对于学生的现在发展水平,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发展现状。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还包含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思考新的问题。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要能够引发学生们进行独立思考和品味,要唤醒学生们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并且提升学生进行自主发展。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样才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提供有利基础。

3、遵循合理性原则。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对信息的理解、加工以及主动地构建知识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所以在教学中要合理地设计问题,才能够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转移到问题情境中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二、初中化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方法

1、把我们生活中的实际的生产实例作为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初中化学课程有很多可以联系到我们实际生活,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把化学技术和一些科学的原理结合起来进行思考的思维方式。比如在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之间的化学平衡和移动教学中,就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火箭升空的实例。在火箭点火后会出现很多的棕色气体,而这种棕色的气体就是四氧化二氮的分解体—二氧化氮。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为了保证贮箱的安全,由于自动保险门在高气压时排除四氧化二氮,在气压突然减小的情况下,其迅速地发生分解,从而生成了二氧化氮。在化学平衡的角度来看,温度的升高以及气压的降低都利于平衡向二氧化氮的生成方向移动。

2、把语文诗词引入到化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中。把诗词朗诵的形式引入到化学教学中,这样不尽可以增加授课的感染力还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碳酸钙时,就可以饮用于谦的《石灰吟》,在这首诗中不仅仅包含着一种民族气节的高尚爱国精神,同时其中还包含了化学中的三个化学反应,这样的讲解方式会让学生感到新鲜感,同时也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多媒体屏幕上出现石林溶洞、石笋以及石柱的图像,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同时也掌握了课堂的教学内容,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变成生石灰,熟石灰与空气接触变出白色的碳酸钙等化学变化的知识,进而了解了在诗中的化学反应,学生也可以很快的完成化学方程式的学习。

3、利用化学实验实现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化学教学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化学实验使化学教学显得生动形象且富有吸引力,更加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有着极大的好处。所以通过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是一条很好的渠道。比如学习化学的相关性质时,可以增加滴水生烟这种趣味实验,学习焰色反应的时候可以通过烟火晚会这样的小实验来创设问题的情境,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使学生由产生兴趣到引起疑问,再由疑问引起思考,这样对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益。

4、引导学生在完成课题时创设问题情境。在化学作业中学生会遇到很多自己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难点或者疑惑指导学生生成问题,同时教师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有研究价值的课题,让学生们主动地探讨和学习,让

学生进入到认识与实践当中去。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学生的学习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知识到如今的带着问题去学习,只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要让学生们主动的去动脑思考,引发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要勇于创新和探索。在教学中要提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够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以及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化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活力。参考文献: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篇5

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江苏 徐州 宗鹏程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解释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积极适应新课改理念,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灌输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教学,不敢轻易地改变教学模式,担心学生的成绩会因此受到影响,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远远达不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学生只会被动地学,不懂得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那么,教师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优化物理教学呢?

一、创设故事型问题情境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物理的趣味小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讲述一些形象生动的物理小故事,带领学生进入到特定的人文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并且能够领会到研究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声音的传播”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两个人第一次坐飞机,听说飞机的速度比声音还要快,于是他们就找到机长,说:“机长,能不能不要让飞机的速度超过声速,因为我们在飞机上还要聊天呢。”学生听了哈哈大笑,继而就产生疑问:“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呢?”这样,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利用一些趣味物理小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物理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二、创设迁移型问题情境

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创设迁移型问题情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发散、深化新知识,使学生的知识得到有效的迁移和发展,这对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利用旧知识创设情境时,教师应仔细研究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定好知识的衔接点,设计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层次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努力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密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怎样用有关密度的知识来鉴别铅球是否为纯铅制成的?在体育课上我们用的铅球一般是用铅和铁做成的,那么合金球的密度范围应该是多少?(2)如果给你一卷很长的并且粗细均匀的细铜丝,再给你一个带有砝码的天平和一把直尺、一把剪刀,能不能设计出确定这卷细铜丝长度的最快方法?学生在听完问题之后,可以联系旧知识,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创新思路,力求做到一题多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创设实验型问题情境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物理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性、形象性以及趣味性的物理学习资料。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形象、直观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从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发现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例如在教学“压强”时,教师可以用两块和物理课本差不多大小的木板作为教具,在其中一块木板上钉上一个钉子,在另外一块木板上钉上9 排7 列的同样的钉子,然后再准备两个气球、一块砖。实验时,教师把两个气球分别放在钉子上,并且用砖分别压两个气球,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学生看到这个实验都非常好奇,注意力被牢牢地吸引住。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一个气球会爆炸,另一个则不会呢?”学生的求知欲立刻被激发,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压强的知识,启发学生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寻求实验原理,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新知识。

四、创设生活经验型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恰当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利用学生的生活实践来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比热”之后,教师可以引入这样的生活情境:在相同的条件下,煮沸一锅牛奶比煮沸相同质量的水要快,这是为什么呢?请运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猜想,并简单描述一下验证猜想的实验方法。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牛奶的比热容比水的小这一物理知识,很容易就能回答出原因,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又如在教学“改变压强的方法”时,教师可以先让一位学生把一根缝衣服用的针穿过一块较硬的布中,学生感觉很困难,手也觉得很疼。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顶针,让学生在顶针的辅助下再把针穿过硬布,这一次学生觉得轻松很多,手也不觉得疼了。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两次感受会不同呢?顶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教师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感受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中去,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物理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物理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践行新课改理念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出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课堂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打造出高效的物理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篇6

【摘要】我国初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整个教育领域的最基础部分。它对初等教育的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是初等教育中最基础打好根基的重要学科。因此,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造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有效途径,值得重视推崇。教师可以从体验性、情境性、启发性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研究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下,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注重数学问题情境的创造。由于问题情境在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突出作用,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将在课堂上设计问题情境。在关注问题情境的重要优秀价值的同时我们认为需要更加关注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以及实施性。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并不是随随便便创造出来的,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创造出一个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教师还应研究有效问题情境的特点,结合多方面各种因素,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问题情境。

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数学教学中,最传统的方法是在老师课堂上不断地循环讲授最新的知识点,然后为学生布置作业对错误习题纠正和继续在讲授新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学的单一性、死循环、枯燥。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点强制被迫接受,教师讲解最新的知识点,通过家庭作业巩固课堂上所讲授新的知识点,然后对课堂上的学生进行灌输教育。一个学期一直都是这种枯燥无味死循环的学习过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会严重降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产生厌学讨厌数学等思想。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不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创新,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求学阶段,小学生年纪较小,贪玩本质还是存在身心发展相对不成熟,教师在创造问题上,这就更具困难性,合适的问题设置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食物分割方法,然后等分。然后让学习可以计算出每一块西瓜占整个西瓜的份量,计算完毕可让学生进行品尝西瓜环节,同时教师还可以增加多媒体显示,向学生展示动态情况,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

教师想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应该使用问题情境,通过创造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的思想状态,创造出适当的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通过小学生的内心心理活动不断创造一些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数学障碍,对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是处于引导者。所以对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观察能力尤为重要。只有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方式,才能使用正确的问题情境模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性合作能力可以运用问题情境模式。基本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数学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问题情境大部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更愿意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中进行创新,提高小组讨论中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策略

(一)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情境意识

第一,教师自身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在手机多媒体阅读小学数学教育书籍,查询有关问题情境信息,全方位深入地了解创造问题情境的含义、特征和意义,不断完善加强教师的情境意识。第二,学校数学教师探讨:每一个数学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绝大部分数学教师思想是略微古板,每节课都是按照课时讲授新的知识点或者错题,然而大家聚在一起谈论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将问题情境教学深化到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课堂中,使小学数学教师树立“每一个班级都要完成全心全意”,不是仅仅在公开课上使用有效情景方式而是每一节课。

(二)选择与生活合适的情景

创造问题情境不是漫天想象的,也不并是说所有的数学课堂上所教的教学内容都需要创造情境。在选择创造问题情境的方式时,应考虑许多因素。根据每节课所讲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数学科目所具备的特点就是高度抽象性以及理解困难,在讲课过程中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那么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自己参与,学生可以获得直接的经验和了解每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在小学学习生涯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然后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实际操作的过程就是双手和大脑同时使用的过程。问题情境就是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重要手段。数学源于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只注重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一口气灌输给学生,忽略了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生命内涵,将课堂的氛围尴尬死气沉沉,有的教师努力尽可能的营造情境,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教学内容偏离主题,每节课堂大家在嘻嘻哈哈欢笑中度过,没有掌握重点知识,课堂效率低。为了避免以上情况发生,数学教师在知识传递过程中需要将情境创造与生活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将生活与问题结合一起,使学生从自己实际的生活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做好情境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问题。

(三)有效利用活动调动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学情境的创造中,互动环节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环节可以丰富学生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更容易将学生带入课堂。在课堂传授知识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加强,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更积极的情感,能够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依据情境创造的问题案例研究,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应当采取教师作为引导者,与学生的学习问题情境相符合,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协调,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情绪,使数学课堂氛围不再枯燥,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小学数学情境教学需要更多的关注研究,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的学习效率,在问题创造情境上必须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解决问题的情境教学模式初探 篇7

一、引导学生读题

要理解题意学生必须先读题。老师要求学生分三步读题:一步是“初读”应用题, 学生读题后对应用题中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二步是“细读”应用题, 要求学生边读边理解, 边在草稿本上摘录条件, 目的是让学生对此题有个较清晰的轮廓;三步是“研读”应用题, 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题中每一个字、词的含义, 包括标点符号在此处的作用。学生对摘录的条件有了更为准确的理解, 读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将题中的内容转化成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

在学生熟悉题意的基础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题中的内容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进行类比, 或借助教具操作演练此题目中所叙述的内容, 让学生对此事物进行理解, 然后借鉴到此题上的理解就可以了。

三、建立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题中提出的条件, 学生通过对此题的理解, 建立各代数式。

四、建立方程

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 最难的就是不知道怎样建立等式。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等式, 先让学生通过对实例的理解, 从实例中找到等量关系, 然后让学生先建立起文字等式, 由文字等式过渡到代数等式。在建立等式之前, 先让学生明白一定是不同含义的同一个量相等, 绝不能是不同的量相等, 此应用题就轻松解决了。

五、作业

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 也要分层要求, 不同层次的同学做不同的题。

六、作业完成后再分组讨论

在小组内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 将自己对这个题进行操作、类比、应用的方法进行交流, 从而可以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这不仅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的学生, 他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遇到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时候, 就会轻松自如、迎刃而解了。

此外, 有些题得寻找规律写出公式, 并引导学生掌握公式得来的途径。

1. 案例一 (七年级教材第79页例2)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 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 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 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我当时组织学生按上述方法读题后, 引导学生分析此题时, 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河。设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 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 则船在顺流的时候速度为 (x+3) 千米/时。我指着图讲解, 假设一小时内水不流动, 用力划船可行驶x千米, 若不划船只是水流动, 一小时水会把船带走3千米。当水流动时, 同时船又在划动着, 这时船的行驶速度为 (x+3) 千米/时。此时学生疑惑不解, 呆呆地看着我, 我无能为力了。只好带他们到河边折一纸船, 进行演示, 把纸船放到流水处, 在无外力作用下让纸船顺着水流行走, 这是水流速度。又把纸船放到河边静水处, 此时纸船不动, 我用外力作用在纸船上让纸船行走, 这是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然后又把纸船推到流水处, 用外力顺水推纸船前进, 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此时船在顺水中行驶是水速加船速 (划速) , 所以船在顺行时的速度是 (x+3) 千米/时。相反逆行时, 船在逆行的速度是 (x-3) 千米/时。至此, 此题难点攻破。

公式:顺行的速度=划速+水速

逆行的速度=划速-水速

速度 (速度总量) =速度[速度甲 (划速) +速度乙 (水速) ]

顺行的速度×顺行的时间=逆行的速度×逆行的时间

路程 (顺行的航程) =路程 (逆行的航程)

结束后和学生一起来回顾, 我们是怎样把此题轻松解决了的呢?一句话, 靠实验, 把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具体的实物演示来理解, 这样对题的理解就轻松多了。

案例告诉我们:今后遇到难理解的应用题, 应要求学生尽量把抽象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具体的实物演示,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 案例二 (七年级教材第94页11题)

一列火车匀速行驶, 经过一条300米的隧道需要20秒的时间。隧道的顶上有一盏灯, 垂直向下发光, 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是10秒。根据以上数据, 你能否求出火车的长度?若能, 火车的长度是多少?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组织学生读题三遍后摘录了条件。再用一只灯管代替火车, 用黑板代替隧道, 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火车头与隧道口接触时, 火车过隧道就开始了, 到火车尾离开隧道口时, 火车过隧道才结束。让学生反复观察, 火车过隧道时, 火车头经过的路程是 (隧道长+火车长) 。设火车的长度为x米, 此时火车过隧道所行驶的路程为 (300+x) 米。

我用一只红外线玩具灯, 演示灯光照在火车上的过程。灯光照在火车上的时间为10秒钟, 让学生明白灯光照在火车上, 这10秒的时间内, 火车所行的路程为火车的长度x米。火车头刚被灯光照着火车在10秒内行驶就开始, 到火车尾刚离开灯光时, 火车在10秒内行驶的路程就结束。这时火车头离开灯光的距离刚好车长x米。

知道火车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各自行驶的路程、时间, 求出各自的速度。即:

做完演示后, 学生建立了两个代数式 (火车在两种情况下的两个速度) , 老师再组织学生反复读题, 寻找那些词组可帮助我们建立等式。学生通过反复读题找出“匀速行驶”而建立了等式即:问题得到了解决。

速度 (火车穿过隧道的速度) =速度 (火车经过灯光的速度)

案例告诉我们:再难的应用题只要把抽象的文字内容转化成形象的实体运动, 让学生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 他们就能轻松地理解题意了, 这样的应用题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 要让学生反复读题, 将题中的问题转化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这样学生理解题意就轻松了, 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教学成效 篇8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讨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因此,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应抓住时机,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创造旧知识能解决新问题的情境,或在观察演示时提出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二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我抓住100以内不退位减法与20以内退位减法,这两个旧知识与新知识的不同点作为衔接点。新课前,出示两组口算题,第一组28-3=? 46-5=?……第二组15-7=? 12-6=?……让学生自己说出结果,又要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让学生提出这两组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35-7=?同时问,个位上的5-7不够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探索新的问题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开启学生思维大门。

二、创设启发式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善于应用启发式教学,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如何思考,从思路受阻到另找捷径,教师应适时给予点拨,切中要害,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在思维上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突破思路的重困,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使学生学会参与学习,能自己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教乘法的简便算法。我先出示一道题25×36,问:“同学们,谁能口算出这道算式的积?”学生摇头表示不能。我立刻写出积是900。接着又写出算式25×44,说:“这道题我也能很快说出答案。”接着写上1100。学生说:“老师好棒,你是怎么算的,教教我们吧!”这时我没有直接讲解,而是给学生做了适当的提醒:“同学们都有好朋友是不是?”学生回答:“有”。“那在乘法中,25有没有朋友?”学生马上说:“在乘法中25和4是好朋友,因为4乘25得100。”这时教师再不失时机点拨:这个好朋友在另一个因数中能找到吗?于是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探寻老师为什么能很快口算这两道题的秘密。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很快归纳出口算方法:因为36和44都有因数4,并以此拓展开来,让学生再去探寻其余的简便算法。

三、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求知欲望

问题意识是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核心所在,没有问题的学习是肤浅的、被动的学习。因此教学伊始,教师要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一般是指学生较难用原有的知识技能加以解决的问题。问题最好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实际中提出,在矛盾冲突中提出,使问题的提出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准备,使问题本身具有动机功能,变“教师要教什么”为“学生要学什么”满足了学生的心理、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激发求知欲望,自主地参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上课一开始,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圆形的?”学生回答:“钟、车轮……”教师用设疑的方法提问:“有些物体的形状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改变,比如窗户框,它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你们想象一下,如果车轮也做成是长方形的,可以吗?”学生认为长方形有棱角,车子走不动,教师马上追问:“椭圆形(像鸡蛋样子)没有棱角,那么,车轮能做成椭圆形的吗?”引起学生的争议,然后通过动画演示验证,紧接着提出:“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样,把学生引入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教学情境中,同时导出课题,让学生带着希望解决问题的渴望,投入到自主探索的活动中去。

四、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我们教师在上新课时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学生所学的新知识一种是旧知识的深入,一种是了解或解决日常生活的某一类问题。而且小学数学多是由问题构成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总是带着“问题”的心理参与学习。因此,教学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教师经常以课前设置问题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内驱动力,使学生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发展综合能力的目的,并以此来全面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统计”,我就结合班上要进行数学课小助手选举,作为数学教学题材,从中蕴含了“统计”在这部分内容的知识点。首先我说:“咱们班的宏伟同学由于在班上同时担任了好几个职务,非常忙,因此老师征得他的同意后,决定不让他担任数学课代表。这节课我们就从现任的8个数学小组长中选一个来担任数学课代表。”(课前把组长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但是,总共8个数学小组长,我们选谁最合适呢?怎么选才公平?”“投票后又该怎么办呢?”学生:“投票之后,再统计出谁的票数最多,谁就是我们新的科代表。”于是就在这样一种轻松的氛围教学之中进入教学,由于“科代表”本身就是非常关注的一件事,因此,一开始便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很自然地把选举和统计联系起来,这就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趣味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浅谈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篇9

作者:陈跃忠 文章来源:论文网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11-6-29 15:53:29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维从问题开始,问题又从情境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根据目前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该如何创设良好的物理教学情境呢?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科学性。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依据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科学实验方法来精心的设问。如果设计的问题经不起科学的经验,那么反而会误导学生,弄巧成拙。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针对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要求、物理考试大纲,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问。设计的问题要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可行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学习的知识储备进行设问。问题难度不易过大,否则可能会导致“启而不发”;当然问题难度不易过小,否则学生会感觉生物知识“索然无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问题要能够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不断的向上爬。另外问题和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剃度,所创设问题应按教学知识的发展过程,组成一个循序渐进、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体系,涉及的知识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接近到“最近发展区”。遵循思维的规律,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新颖性。在设计问题时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耳目一新,给学生带来意外之喜,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途径

所谓问题情境创设,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1、利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各种物理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学习“压强”时,用两块和物理课本一样大的木板,一块钉上一根钉子,另一块钉上8排6列的同样的钉子,准备两个气球、一块砖,把这两个气球分别放在钉子上,用砖分别压在两个气球上。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这时全班学生眼睛发亮,被这个实验紧紧吸引。老师进一步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积极思考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在学生欲知不能、欲罢不休的时候,教师顺势引入压强知识,启发学生自主寻找答案的欲望。

2、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将解决学生从不知到知,从错误、片面、肤浅的认识到正确、全面、本质的认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这就要求我们构建目的明确、价值率高的问题,通过找出教材内容中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来构建问题情境。

例如《液体压强》一课在新课导入时,可从固体压强引入了液体压强。学生通过创设的情景,了解固体产生的压强和液体产生的压强的相似之处,对前面所学的压强知识进行了复习。又根据两者产生的压强的不同之处,了解到液体产生的压强有其自身的特点,为接下去的探究学习打下基础。创设这样的情景,使学生在提高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发现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在领悟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同时,明确了研究液体压强的目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促进新知识的增长。

3、运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时要“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恰到好处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事件来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创设的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更多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一系列来源于生活的问题,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已有经验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矛盾,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比如学习比热后可引入情境:同样的情况下,煮沸一锅牛奶要比煮沸同样多的水快,这是为什么呢?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针对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个猜想,并简述验证这个猜想的办法。《改变压强的方法》引入时,老师可请一位学生将缝衣针用力穿过一块较硬的布,学生感到很困难,手也感到疼,此时老师拿出一只顶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顶针帮助下它,将缝衣针穿过硬布,有了顶针的帮助,学生感到容易多了,手也不感到疼了,同时产生了为什么两次手的感觉会明显不同的问题。利用此情景很自然地引出了课题。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物理,从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利用物理史料创设问题情境

物理学发展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在这块宝地上,遗留着物理学的前辈们进行科学研究,不懈追求真理的足迹。物理学家本身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典范。物理学史中包含着许多真实可信的创设问题情境的素材,通过物理学史创设问题情境也是很好的途径。例如:浮力教学中,可以接着阿基米德称皇冠的史料展开教学,可以有目的的展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方法。这样,使学生认识到探究并不神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欲望和勇气。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恰当地创设问题情景,用新信息刺激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使他们在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文仅供参考,若您需要原创论文定制服务或论文发表服务,请联系本站客服,谢谢 客服联系方式

本论文转载于易起论文网:http://www.17net.net/Article/Class27/23379.html

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初探 作者:罗兴云 文章来源:论文网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11-7-7 16:38:39

一、有效提问的涵义

关于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的涵义,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有效提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有效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桥梁与导航,它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将学生的学习反馈给教师;有效提问即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开动脑筋。

二、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1.问题生活化策略。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所谓问题生活化策略是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在学生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与自然界、社会发生联系,许多问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使学生心存疑惑、充满好奇的物理问题。如在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中,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有一辆汽车原来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遇到紧急情况刹车,已知汽车质量为m,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恒为f,设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t0,问从驾驶员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共经过多少距离?若将这一习题改成:某一特殊路段的速度规定不能超过40km/h,有一辆卡车遇紧急情况刹车,车轮抱死滑过一段距离后停止。交警测得刹车过程中在路面擦过的痕迹长度是14m,从厂家的技术手册中查得该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7。假如你是这位交警,请你来陈述该卡车是否超速行驶。很显然,后一种提问比前一种提问有效,它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2.问题搭桥策略。搭桥策略是指教师为使学生对当前问题做进一步理解的需要,事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以便学生能自行构建知识体系和物理思维来达到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种行为活动。在教学中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有效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知识的意义构建里,教师的作用是搭桥引领探求知识结论的方向,而不是把答案都告诉学生。如一位教师在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教学。

演示(1):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演示(2):一辆车(轮子朝上,倒放)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提问1:谁能描述刚才这两个实验中的现象?根据看到的现象,你有什么想法?请说明理由。

提问2:(1)与(2)现象中,小车在桌面滑行的距离不同说明了什么?

提问3:如果将小车放在水平气垫导轨上来做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结果会怎样呢?

演示(3):一辆车(有轮子,正放)静止在水平气垫导轨上,用力推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用力。

提问4:如果老师将水平气垫导轨再加长一点,那小车的运动情况将会怎样呢?

提问5:如果水平气垫是光滑的,而且很长很长,同学们推理一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又将会怎样呢?

提问6:你现在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有力物体必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会停止。这个观点对吗?你现在能描述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吗?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以看出,这样的提问很有效。教师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告诉学生“运动与力”的关系,而是先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提问层层深入,逐步搭建问题桥梁,让学生能顺藤摸瓜,自主寻求答案,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搭桥策略进行有效提问,以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取知识。

3.以问引问策略。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以“问”引“问”策略,就是要发挥有效提问的这种功效作用。我觉得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最高价值性应该就在于此。这里的以“问”引“问”策略中的第一个问是指教师提出问题,第二个“问”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即以“问”引“问”指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能引导或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下面是教师A利用科学探究法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的教学片段。在初中我们知道,当一部分导体在闭合电路中做切割磁感线时,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今天同学们亲自研究一下,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另外的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方法呢?请大家选用桌上的实验器材,两个同学一组,共同探究利用磁场怎样才能产生电流。将你们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接着让学生进入探究阶段。学生探究完毕后收集记录表,挑选几张有代表性的记录表,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探究过程,但许多学生因为不会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下结论,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老师,把教材上的答案填写在记录表中,并不是自己探究的结果;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时间不够来不及研究,所以没有完成记录表。这种教学生成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不难看出,教师A把课本上的课堂演示实验改成随堂探究实验,在课堂上重视利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物理教学,注重结论的获得与描述,这是一大亮点,但却没有提出合适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具体探究,忽视了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实验中就会缺乏问题意识,探究的效果不理想。

总之,在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上述相应的策略达到有效提问的目的,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使物理课堂中不断地动态生成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提问教学的真正功效,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自传我的自传作文范文下一篇:技能比赛优秀学生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