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晨午检制度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幼儿晨午检制度(精选8篇)

幼儿园幼儿晨午检制度 篇1

1.晨午检采用保健医和班级教师分别检查的方式,保证检查到每一位幼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晨间入园时,负责晨检人员应向家长询问幼儿健康状况,并按程序对幼儿进行检查,午睡后对在园幼儿进行健康观察。

3.对幼儿晨午检的程序为:

(1)一摸:有无发热(可疑者测量体温);

(2)二看: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3)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

(4)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4.班上老师在各项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要及时送往医务室。

5.对在园幼儿的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由检查者负责记录,班上老师登记在《交接班本》上,保健医登记在《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登记册》上。《交接班本》和《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登记册》上的记录要求时间准确,语句通顺,表达清楚。

健康检查制度

(一)入园检查

1. 新生入园前必须到市妇保院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包括化验肝功能,血色素)。如有传染病接触史,须待检疫期后无症状才可入园,同时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庭史和生活习惯等。

2. 园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体检,包括胸部X光线透视、肝功能及常规检查,健康检查合格,并且无严重生理缺陷者方可就职。

(二)定期体检

1. 幼儿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析、疾病统计,及矫治缺陷,每个入园幼儿建立健康档案。2. 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县市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3. 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热),二看(咽部,皮肤,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卫生消毒制度

1. 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彻底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清除垃圾,每月检查评比项。

2. 幼儿教玩具,要保持清洁,保健医生和助理教师每周五下午做好消毒,清洗工作。

3. 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有防蚊济,防暑设备。

4. 厕所清洁通风,助理教师每日打扫并消毒二次(中午,放学前各一次)。

病儿隔离制度

1. 有专用保健室,观察床,保健室用品专用。

2. 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

3. 对患儿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

4. 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与传染病口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儿童,幼儿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5. 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6. 消毒工作具体安排。

○1三餐碗筷洗净后,放入高压蒸汽机里消毒。每餐饭前20分钟,先用干净水清洁餐桌,再用0.2%过氧乙酸消毒。

○2开水杯每天洗净后消毒1 次。

○3脸巾、餐巾每次用后消毒。

○4洗屁股、洗脚毛巾每天煮沸消毒。

○5洗脚桶编号,并每周消毒1次,厕所每日消毒2次。

○6每周五下午用0.2%的过氧乙酸消毒玩具。

○7每2周用紫外线消毒图书及午睡室、活动室1次。

○8寄宿制卧室定期给幼儿睡后熏醋1次。

传染病预防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儿童入园体检工作,健康者方可入园。

2、入园时查看儿童预防接种卡,有漏种者补种后方可入园,配合完成当地防疫部门安排的预防接种任务。

3、严格执行晨检全日观察工作常规,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发现传染病患儿应及时隔离,严格按消毒隔离工作常规要求进行消毒。所在班级实行检疫,检疫期间不要与其他班级同在一起活动。

4、发现传染病患儿后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疫情,填写本园传染病登记本。

家园联系制度

一、新生入园前后,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身体健康状况及个性特点。

二、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家、园的表现。

三、利用家长园地,公布每月教学活动计划、介绍家教方法和保健常识。

四、每学期向家长开放一次半日活动,增进家园沟通。

五、每年对新生家长举办一届家长学校,介绍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家教保健方法。

六、对因病缺席的幼儿,要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健康状况。

七、幼儿在园期间发生异常状况,要及时通知家长,并配合做好处理工作。

健康教育制度

一、对教职人员进行健康培训

1.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自觉遵守卫生法规,给幼儿做典范。

2.培养儿童早、晚能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幼儿在书写或阅读时,纠正指导正确的姿势,以保护幼儿的视力。

3.健康教育形象化,通过游戏、儿歌等向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卫生保健宣传教育。

二、对幼儿及家长健康宣传教育 1.预防常见病、传染病、多发病等。2.健康教育使家长重视各种计划免疫接种。3.宣传营养科学知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三、卫生保健宣传方式

1.随时口头宣传卫生知识,面对面的指导。

2.各班组织家长会,可以自由提问,互相讨论,使家长受教育更深刻。

3.保健与健康以宣传栏形式向家长进行卫生科普宣传资料或发给家长一封信。

全日观察制度

一、值周教师晨检:

每天按要求对幼儿进行晨间检查,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精神、皮肤和五官(外表);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和患病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患不宜入园疾病(如传染病)的幼儿入园。晨检时接受患病幼儿的家长带来的药品,做好幼儿服药登记工作,注明用药原因、药品名称和剂量,严禁幼儿私自带药入园。对晨检时发现情绪不安的幼儿,或在家情绪、身体有不适,或近日患病的幼儿,重点记录观察,予以特别的关注。

二、班级教师晨检:

1、观察幼儿情绪。

2、对值周教师晨检内容进行复查,重点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发现情况及时与值周教师和园领导报告,如需要家长配合,立即与家长联系。

三、全日观察记录:

1、对晨检记录的服药幼儿和重点观察的幼儿,上午及时将情况记录到班级全日观察表上,督促保育员进行观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2、了解缺勤幼儿的姓名、原因,及时报告给保健医生。

幼儿园伤害预防制度

一、预防烫伤

1)教室里不允许出现暖瓶、开水。

2)不允许幼儿进储藏室、配电室等危险区域,进出时须随手关 门防止孩子私自溜入、误入或跟随教职工混入其中。

3)幼儿进餐、饮水或喂药时,温度要适宜,手摸杯子不烫手为宜。4)保温桶里水必须是温的。

二、预防外伤

1)清除园内房屋、场地、教玩具等设施、设备和物品、物件所存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

2)大型玩具每天检查一次,发现隐患立即排除,隐患存在或未排除前要停止使用。

3)发现设施设备破损和损坏时要及时组织人员修复。

4)组织户外活动时,教师要随时观察每个孩子,及时清点人数,规范孩子的违规违纪行为。

5)外出活动时,范围不要太分散,要在教师的视线及可控范围内。6)进行户外活动时要避免因过于疲劳或保护不力、措施不到位,保护方法不当所造成的意外事故发生。7)幼儿使用的设备要稳固。

8)桌椅、板凳、教、玩具等要没有毛刺,饮水桶、毛巾架等要固定好。

9)剪刀、刀子、针等锐利物品要放在成人专用材料柜、储藏室内,要放在幼儿够不着、摸不到的地方。

10)通过开展游戏活动的形式,在游戏活动中经常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严防异物导入耳、鼻、喉、口、气管等处所造成的伤害(简称异物伤害)

1)给幼儿投入的玩具要较大,防止幼儿误把小玩具当食物吃进肚子或含在口中。

2)进行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幼儿是否捡了石子、小棍等物品,如发现要及时清除,防止幼儿把异物塞进耳、鼻、喉、口中。3)如发生异物进入耳、鼻、口、气管的安全事故时,教师不要随意采取措施,弄清情况后,在保健医生的协助下进行科学安全的排除。如保健医生或老师都解决不了,应及时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并立即通知家长、园长。

4)每天晨检、午检时要询问孩子是否带有异物,发现后统一收缴,由教师集中保管。

5)幼儿在进食或吃水果时要保持情绪稳定、愉快,要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防止食品误入气管。6)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佩戴各种饰物。

四、预防中毒

1)儿童活动室内不准存放有毒物品。

2)消毒液、洗涤剂、洗衣粉、洗手液等物品禁止存放在教室及活动室内,要放在幼儿摸不到的专用物品柜内。

3)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让幼儿学会并养成不把物品放在嘴里的良好习惯。

4)防止塑料或其它材料的玩具或物品对孩子所造成的中毒事故。5)所有药品必须交由保健医生或老师妥善保管,须放置于孩子触及不到的药品存放柜子里或其他恰当的地方。每个孩子所带的药要写上幼儿姓名和服用剂量。服用前,保健医生或教师要仔细核对,防止误服、错服。服药时要遵照医嘱和说明要求,防止过量服用和乱用。做好服、喂药交接工作记录。如幼儿有异常情况和服药反应要有明确记载,并及时采取措施补救或排解。

五、预防走失

1)送孩子入园时,家长要与教师见面,把孩子送到教师手里,方可离开,不得让孩子单独行动。

2)接送人员要固定,实行专人专送,专人专接。

3)家长如遇特殊情况需委托他人接送孩子时,应与班上老师提前联系或将书面委托交给受托人带回幼儿园,并提前知会园方,否则不与放行。

4)门卫要坚守岗位,发现没有家长带领的孩子,不得放出幼儿园大门,并电话通知园长办公室或当班老师。

5)进行户外活动回班或交接班时,教师要及时清点人数,防止孩子走失。

6)禁止孩子单独离园。

7)禁止未成年孩子单独来园接送幼儿,若家长执意要求,须让家长做出书面承诺和责任免除保证,以防事故发生后所引发的连带责任。

8)防止孩子偷偷溜出幼儿园。9)防止孩子被陌生人接走。10)防止孩子跟随家长偷偷出园。

11)防止一切可能导致孩子走失的事故发生。

体弱儿管理制度

1、体弱儿管理范围:包括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病,神经精神发育迟缓,中度以及上肥胖,常见畸形等。

2、一经发现体弱儿,立即进行登记,建立体弱儿管理档案。

3、对营养不良或中度以上肥胖的幼儿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每月测身高、体重一次,平时加强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防治,并把情况通知家长。要配合医院治疗,直至该幼儿得到完全纠正为止。

4、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幼儿应加强护理,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服,睡眠时应让幼儿避开窗户或空调直吹,避免受凉。加强体格锻炼,在传染病流行季度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及时做好预防用药。发生呼吸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并配合治疗。观察一年恢复后,立即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5、反复消化道感染的幼儿,每三个月测体重一次,观察体重变化,饮食上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就餐时不催饭,掌握进食量。发生消化道感染时督促按时服药。半年内未发生消化道感染就可转入健康儿童管理。

6、进餐时让体弱儿先洗手先吃;睡觉时让体弱儿先睡后起;户外游戏时注意为体弱儿增减衣服,适当调整活动量。

幼儿膳食制度

(一)饮食管理

1. 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膳管会(园领导,炊事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2. 伙食费要专款专用,精打细算,合理使用。

3. 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菜剩饭。

4. 教职工(包括炊事员)伙食和幼儿伙食要严格分开,不允许侵占幼儿伙食。

5. 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的进食量,营养员,作为营养分析,并要保证儿童的蛋白质摄入量。

6. 按时开饭,要保证儿童愉快进餐,时间不能少于20~30分钟,保证儿童每人吃饱吃好。

7.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合适的食谱,使儿童能吃到各种各样的食物,以保证得到各种营养素和足够的热量。

幼儿园幼儿晨午检制度 篇2

众所周知, 问题是园本教研的源点。有了问题, 才有研究的动力, 但是研究的问题在哪里?这些问题是否能引发教师思考的内驱力?是否源于教师实际需求和内心需要呢?基于这些困惑, 武汉市武昌区育苗幼儿园教研组希望通过创设“教研问题墙”, 引领教师们从教学小现象中自主发现现实真问题, 教研组也能据此更深入地了解教师在常态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并通过同伴互助、集体教研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研问题墙”的实施过程中, 幼儿园教研组发现了几个问题:一是教师们问题意识弱, 缺乏主动提问的态度, 基本停留在被动提问的阶段, 没有自觉思考并调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导致热闹一时的“教研问题墙”变得无人问津;二是问题墙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水平低, 许多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泛”, 问题缺乏指向性和操作性;三是教师们提出的问题角度大多关注自身“如何教”而忽视了幼儿“如何学”;四是教师缺乏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支持, 导致提出的问题常常“不了了之”。在这样的背景下, 育苗幼儿园提出基于提升教师问题意识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本文以《育苗幼儿园教研问题墙管理制度》为例, 阐述该园以园本制度建设提升教师问题意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索。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通过基于提升教师问题意识而开展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探索, 引导教师寻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客观存在的、熟悉且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去研究, 让园本教研真正做到从一线中来, 再回到一线中去, 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的园本教研机制, 构建“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提升教师问题意识, 改进教育教学实践,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幼儿园园本教研质量, 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理性分析了育苗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的现状, 指出目前园本教研中教师问题意识缺乏的状况, 着力探索如何建立一个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园本教研制度, 以逐步增强教师问题意识, 提高园本教研质量。主要研究内容:一是修订和完善园本教研制度《幼儿园教研问题墙管理制度》, 二是基于提升教师问题意识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 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园本教研制度的现状及教师问题意识现状。

(1) 调查对象: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育苗幼儿园全体教师。

(2) 调查时间:2014年9月~10月。

(3) 调查内容:发放《园本教研制度建设教师问卷调查表》《园本教研中教师问题意识现状的调查问卷》。在调查过程中, 幼儿园设计调查问卷, 针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反馈汇总, 分析归因, 初拟实施策略。

2.行动研究法

针对教师问卷调查, 作出归因分析, 初拟实施策略, 先行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 本着寻找问题、分析原因、调整措施、再寻找问题的螺旋形上升的过程, 再次进行行动实施, 不断提高教育教研的成效。

(1) 研究对象: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育苗幼儿园全体教师。

(2) 研究时间:2014年10月~2016年1月。

(3) 研究形式:在教育研究实践中, 遵循“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行动路径, 不断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及经验, 形成相关成果。

(二) 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关注问题意识, 确立价值取向问诊制度 (2014年9月~10月)

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天, 罗素问大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 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 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 老是有一大堆问题问我。”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旁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解读这个经典的故事, 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个人的专业成长与他能够产生的专业问题密切相关, 即专业问题产生的频率和质量是个人成长活力的重要表征。幼儿教师的问题意识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情境中, 经常针对自身存在的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感到有收获的重要问题, 主动产生一种犹豫、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过程, 某种意义上, 教师的问题意识也反映出教师个体的自觉反思。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目的所在。制度是为教师服务的, 教师也是制定制度的主体, 只有让教师真正认识到问题, 并拥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愿望, 有制度保障问题解决的需要, 制度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呈现出它的意义和价值。作为幼儿园管理者, 我们要摒弃过去所认为的, 制度是由管理者制定的, 是标准的章程, 是约束教师行为之类的价值认识, 认真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精神以及当前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先进思想及理念, 积极转变观念, 树立“制度是为人而设, 而非人为制度而设”的价值取向, 避免制度建设以权为本, 全凭领导主观决定;避免制度建设过于章程化, 见章不见人;避免制度建设过于考评化, 简单地与考评结果挂钩。

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 幼儿园首要考虑的是教师的需要和想法, 要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 坚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 而非单一的“上令下行”。教研组通过发放问卷和教师访谈, 了解到教师冷落“教研问题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大部分教师认为工作忙, 教师参与“教研问题墙”多出于“命令与服从”, 而不是“兴趣与内需”, 处于“被教研”和“被参与”的状态;二是年轻教师们不知道如何提炼问题, 有的则觉得提问题会显得自己没有水平;三是部分老师看到提出的问题不了了之, 没有很好地解决, 感觉教研问题墙只是一种形式。

由此可见, 教师的问题意识来源于自身的需求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们不愿意提问题, 首先是缺乏反思的动力, 对教师专业角色认同不足;其次, 教师专业水平欠缺, 对问题捕捉和提炼的能力不够;最后, “教研问题墙管理制度”自上而下的单一性指令, 带有一定的强迫性、指令性, 制度建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规范、指导和激励作用, 这些问题导致园本教研制度形同虚设, 不能达到规范教研、促进有效教研的目的, 也得不到教师的认可, 显露出诸多弊端。

2.第二阶段:提升问题意识, 民主推进完善制度建设 (2014年10月~2015年6月)

任何一项制度从无到有, 不能凭主观经验, 管理者“拍脑袋”产生, 制度建设要基于对本园教师实际情况的调查分析, 任何一项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都不能“按图索骥”“一蹴而就”。对幼儿园而言, 只有制定符合园所实际, 符合教师需求, 突出园所特色的园本教研制度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 在园本教研制度建设过程中, 要凸显可参与性和生成性, 让制度从教师出发、回归教师、使教师收益。

(1) 细化制度文本, 树立“问”的意识

园本教研制度的内容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和严格的标准, 制度的范式也各不相同, 有描述式、条款式、表格式等, 但都要求必须全面具体、明确清晰, 有规范性的制度文本形式, 是一个有序的整合体。它系统地总结和固化教师们在活动中所积累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为教师提供了一套教研问题墙中角色行为的规范模式, 使教师知道该做什么, 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去做, 让教师能有章可循。

例如:针对教师提出的“平时工作太忙, 没有时间或者忽略了问题的收集”的情况, 幼儿园在《教研问题墙管理制度》中增加细则:“发布收集问题时间是两周, 每月15号前为问题收集时间, 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发现和提出1~2个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这样既给了老师们思考的时间, 又避免时间过长, 让老师们出现懈怠和遗忘。

此外, 幼儿园还在制度文本中细化发布问题的主体, 从单一变成多元, 由原来教师个人提出问题, 变成现在教师、管理人员、教研组三个层面发现问题。第一层面, 零存整取:教师们随时可以把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问题、困惑、关注点写成小纸条并投放在教研问题墙;第二层面, 调研把脉:由幼儿园班子成员及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调研小组, 定期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 收集教师在生活、运动、学习、游戏等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第三层面, 案例启思:教研组提供有针对性的案例引发讨论, 教师提出自己的困惑。

(2) 制定激励细则, 激发“问”的热情

依据教师在点子信箱中的贡献度实行积分制, 鼓励每位教师共享教育智慧, 开展“问题之星”评选。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研活动主题的可纳入“问题之星”的评选。

(3) 建立问题筛选流程, 提升“问”的质量。

为了让老师们学会提问, 区别问题和真问题, 幼儿园在“教研问题墙管理制度”中增加了问题筛选流程:

(4) 跟进行动研究, 焕发“问”的活力

一是区分不同群体的问题, 开展“助推式专题教研”。针对年轻老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推行以“1对1”、“1对N”导师贴身指导服务, 有针对性地帮助青年教师渡过成长瓶颈。对于骨干教师, 幼儿园通过“微课题”研究, 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思想, 帮助教师深入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是整合重点问题, 开展“聚焦式主题教研”。聚焦教师们关注的问题, 开展聚光灯式教学研讨, 如《科学观察型活动中教师回应的有效性研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 正是一个一个学习故事和游戏故事组成了教育过程, 如何让教师们从这些众多的“唯一”事件中, 寻找相同与不同, 领悟和把握教育规律, 提升教育实践智慧呢?教研组开展了案例式叙事交流, 如在“幼儿园区域游戏”研究主题中开展“我的游戏故事”分享会。教育的复杂性正说明了这些“不可穷尽, 挂一漏万”案例的价值所在, 正是这种不完美、草根性, 成就着教师“微研究”的力量。

三是关注教师群体之间的联动分享, 开展“协同式自主教研”。首先, 发挥教师能动作用, 顺应教师实际需求, 开展“教师研究互助组”, 形成自主自愿的学习共同体, 立足研究优秀的课例, 开展“课例漂流”:第一研由1~3年的青年教师执教, 通过课例翻版, 展现自己对课例原生态的理解与感悟;第二研由教龄5年左右的教师执教, 积极面对课例漂流中产生的新问题, 寻求解决方法, 目的在于优化课例;第三研由青年教师自主申报, 集中集体的智慧, 推动课例的补充和完善。

3.第三阶段:建立监督机制, 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2015年7月~2016年1月

制度的实施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体现其强制性和制约性, 又要在实践中灵活把握, 体现其人文性。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度, 才能真正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

首先, 保证落实。刚性的制度管理是规范人、约束人必不可少的条件, 同时它也是维系园本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与推进的保障机制, 因此, 刚性的制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然而, 再完善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落实, 也只是一纸空文。因此, 在园本教研工作的管理中, 我们坚持把握原则, 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园本教研制度, 做到有出台有落实, 有落实有成效。

其二, 以人为本。制度是一把双刃剑, 它能管理人, 也能制约人。园本教研制度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过于死板、苛刻, 只在“管”和“卡”上做文章, 必然会导致教师怨声载道, 从而影响教研活动的质量。园本教研最本质的特点是以园为本, 以园为本不仅仅是以幼儿园为本, 更重要的是以幼儿为本, 以教师为本, 因此, 以园为本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园本教研制度实施中渗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有助于形成合作的、充满活力的教研环境。

其三, 刚柔并济。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 管理者要有适当的“感情投资”, 要把对教师的呵护、关怀、体察贯穿于日常管理工作中, 让管理工作饱含真情、热情和鼓励。将刚性的制度与柔性的管理相结合, 这样才能“管而不死”, 较好地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收获与思考

(一) 收获

1. 以保证教师主体参与为特征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园本教研不再一味追求研究的高起点和盲目创新, 而是关注教师的真实需要, 从基础的、本质的地方开始, 立足解决本园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真正为改善教学实践服务。

教研管理者尊重教师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 深入班级调查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寻找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努力让常态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成为园本教研活动的支点。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 幼儿园关注问题研究中的逐步推进, 关注教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努力让研究回归实践。我们注意将研究成果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转化为园本资源, 让研究成果服务于日常实践。如幼儿园开发的“布一样的精彩”布艺课程已融入到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之中, 现在正进行新一轮实践验证;幼儿园总结的《集体教学中教师的适宜回应行为》《观察型科学活动的基本流程与实施要点》《引导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创造表现的操作策略》等, 已转化为日常教学工作要求;幼儿园编制的《线性集体备课流程及活动反思框架》已应用于常态日常教学管理中……这些教研成果, 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善着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实践, 也让教师们拥有了参与研究的自信与成就感。

2. 基于提升教师问题意识的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培植了“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

在以往教研活动中, “权威话语”淹没了“大众声音”, “感性评价”替代了“理性思考”, 教研活动面临有形无实、苍白无力的尴尬局面, 而如今教师问题意识的提升润物无声地培植出了幼儿园“和而不同”的教研文化:一是自己独立思考, 不随波逐流;二是允许别人有自主权, 不强迫别人服从自己;三是善于与别人友好合作, 共同成长。在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过程中, 教研管理人员重新审视园本教研制度的关注点, 在修订与完善制度时从教师出发、回归教师、使教师受益, 极大地提高了园本教研的有效性。幼儿园注重教师的参与, 以此转变教师对园本教研的认识与态度, 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教师们也重新思考了“我们为什么而研究”“研究什么”等问题, 增强了问题意识, 成为了反思型老师, 使教师摆脱了“被教研”的状态。

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同伴互助作用。教师们积极开展自下而上的研究, 提升了幼儿园园本教研的质量, 完善了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管理。

(二) 思考

规范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的研究 篇3

关键词: 幼儿园 财务管理 问题 规范

2015年实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的4%。2013年安徽省各级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中,学前教育占到了2.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随着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及社会各方投资越来越大,如何在全民的监督下发挥资金最大的效益,让幼儿园作为公共产品实现普惠性,对幼儿园的财务管理政策制度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一、公办园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办园是政府财政支持的主要对象,但是多年重教研轻管理的观念,导致财务管理政策制度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公办园在岗位设置上并不能完全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由于体制改革编制紧缺,缩减人员经费形成的一人多岗和聘用人员专业素质不够,导致岗位不能相互制约和监督。有的公办园会计账务处理粗放,票据不规范,会计制度没有统一标准,按企业和事业单位相结合,甚至有大型设备和教具不按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登记制作卡片和折旧的情况。

2.财务管理粗放。

很多附属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办园预算按总额控制,很多公办园编制预算时没有分收支分项目分科目,编制过程不细致,有的没有召开园务委员会会议进行充分的下年度计划安排,并根据安排提供详尽的计算过程和预算说明。

筹资基本靠向依附的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有的依附主体存在截留挪用幼儿园经费的现象。另外,往往在经过层层审批后,需要开展的事项已经过了时机。

在资产管理方面,除了政府采购的项目外,其他需要批量采购的如服装、被子、玩具等,没有正规的招标程序,甚至没有比较分析报告。资产的购置、验收、保管、使用、交接、维修、处置等,很多公办园缺少管理细则,对于使用频率低、超标准配置的资产没有实现资产在其他幼儿园的流动,造成资产的闲置和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日常支出上存在食品库存管理不科学、成本核算不准确等导致资源资金浪费和失衡的情况。

3.缺少财务分析和内控监督。

大部分公办园都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岗,会计出纳往往还是兼任,由于工作繁忙和交杂并不能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更重要的是很多园长没有足够重视财务分析,财务风险观念淡薄,没有要求财务部门根据园区发展做定期的财务分析报告,导致对影响收入的内外因素不了解、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配置不科学。

由于对财务分析的不重视,财务内控制度的不细化,无法做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往往在事情结束后再分析总结,使得财务管理发挥不了“指南针”的作用,造成了很多决策和计划的失败。

二、民办园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民办园由于类型多样,办园模式各异,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基本呈现两端化。部分高端园,采用连锁经营、集团管理等企业型办园模式财务管理方面相对要规范一些。另外,部分民办园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比于公办园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1.会计核算不准确,成本费用不匹配。

部分民办园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证,会计账目混乱、收据入账、白条抵库都存在,同时存在长期待摊、固定资产等不分摊折旧的问题,费用报销制度不够细化、经费开支随意性大。

2.经营过程资金缺乏管理。

民办园由于政府财政补助力度小,范围窄,举办者投资有限,筹资成为其生存发展最大的困难。“以生养园”是民办园的生存根本,学杂费成为民办园的主要收入,一旦生源得不到保障,其办学质量必定下降,从而进入恶性循环。提高收费标准,虽提高了资金量,但是与政府推广普惠性幼儿园的政策相违背,因此稳定生源、合理收费是民办园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

银行贷款也是筹资的重要渠道,由于很多民办园未合理核算成本费用,未能合理估算出最低还款额而超出支付能力范围大量贷款,带来财务风险。

部分民办园由于规模较小,管理粗放,基本没有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资源配置不够优化,发展缺少长远性。同时,由于管理者关系较为复杂,日常经营支出随意性较大,还有将学杂费用于购置不动产,甚至直接装进举办者的口袋的情况,这都容易使幼儿园面临资金失控风险。

三、如何规范幼儿园财务管理制度

1.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出台政策和相关制度。

近期天长市依据《安徽省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结合全市民办幼儿园实际,出台了《天长市民办幼儿园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办法分总则、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三部分,对幼儿园经费管理和建账作出了明确规定和规范要求,同时规定各园要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这说明政府对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渐重视,并正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规范幼儿园的管理。

另外,除了利用制度规范外,还应该营造有利于幼儿园发展的环境。要使得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提高,就要加大幼儿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幼教者的社会地位,吸收更多的人才。此外,政府在学前教育的投入应该加大,重点应该倾向于有发展特色的民办园,增加中档民办园数量,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按照公办园管理模式管理,取缔办学条件差、场地小、管理混乱的低档家托,并对困难家庭给予学杂费补贴和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上下贯通、横向联合的幼儿教育财政和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财政投入发挥效益并兼顾公平,使得幼儿园筹资更加方便和便捷,发挥其普惠性的特质。

2.社会资本和社会监督要发挥作用

应该多鼓励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企业投资入股幼儿园,引进企业化的财务管理模式,使得会计岗位设置、会计核算、票据管理、资产管理等更加规范。虽然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势必与建立普惠性幼儿园的改革目标相违背,但是政府可以规定收费标准,限定利润率,并不定期检查和年审,保证幼儿园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可以在税收、土地资源等方面对投资企业进行政策倾斜。

幼儿园除了要靠投资企业、教育部门等的监管外,还应该长期公示幼儿园收费情况、师资情况和数量、入园幼儿数量等接受社会监督。此外,信息化管理也应该尽快全面建立,可以规范管理,方便财务公开和社会监督。

3.幼儿园自身要加强财务分析和内控制度建设

无论公办园还是民办园,都需要有适应改革发展的组织架构,公办园一般是园长负责制,民办园要建立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同时应该建立园务委员会或经费管理委员会,发挥群策群力,在全面预算管理、重大项目招投标、支出细则制定发布等事项上体现全面性和民主性。

在园长和董事会需要做决策的时候,财务部门要及时提供各种分析报告,以便适时规避风险,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决策。每个月和每年要定期提供财务分析报告,供相关投资者、管理者了解幼儿园的发展情况,以便更好地做出长期规划。

结合财务数据分析,幼儿园还应该制定各种内控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规避财务风险、减少法律纠纷等情况的出现。幼儿园要严格执行相关的会计制度,做好会计基础核算工作、实行收支两条线等资金管理制度,做好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发挥财务管理的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监督控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0-7-29.

[2]叶峰.幼儿园财务管理应着重分析.中国教育报,2013-12-22,第002版.

幼儿园晨午检制度规章 篇4

晨检是幼儿园每天必须进行的一项严肃的保健工作,它的内容包括:

一摸——幼儿的额头和手心,怀疑发热时测体温;

三问——幼儿食欲、大小便;

四查——幼儿指甲及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

保健老师经过晨检,做到心中有数,幼儿带入园的治疗药物,由保健老师交给本班老师定时喂服。晨检结束后,还要详细登记患病幼儿的病状,体征、进行全日观察和追踪,明确最后诊断,为学期或年度多发病,传染病的病率统计提供依据。

为此,希望家长配合我们做好以下工作:

1、来园时必须带孩子参加晨检。

2、疑有疾病或传染病迹象,应主动与保健医生联系,我们将视病情进行全日观察、追踪、隔离。

3、不要让孩子带危险物品。

我们宝博幼儿园不仅严格的执行晨检制度,还让班级老师每天对幼儿进行午检,以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晨午检制度 篇5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构建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预防传染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疫情扩散和蔓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1、各班主任为本班学生健康情况检查报告第一责任人,各班疫情报告人。

2、实行学生晨检、午检身体健康状况自查报告制度。每天早上7:00学生到校,由学校进行统一的入校体温检测,以测量体温为主。学生进班后,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晨检,主要内容为发热、腹泻、咳嗽、咽痛、皮疹、呕吐等黄疸、结膜充血等,还要查看每名学生前一天的体温日报表并签字。在每天中午午自习期间进行午检,以温度测量为主(体温计每班配备两支),由班主任负责检查记录本班学生出勤及健康情况,并亲自填写晨检午检登记表,校医负责查验统计分析工作,晨午检记录每周上交一次。

3、晨检午检中一旦发现学生中有发烧(体温超过37.5℃)、头痛、咳嗽或身 体异常有可疑症状者要密切观察,立即报告学校,将学生送至隔离室,并及时联系家长,由家长带离学校就诊,直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才能返校学习。

4、实行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各班主任对发热、头痛、咳嗽的学生,做到每天两次追踪了解病情变化及诊治情况,并进行记录,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或疑似病例,应对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期满才能返校。班主任要对发热、咳嗽的学生情况进行追踪,每天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班主任要将患病学生情况记录及时上报德育处。

5、实行零报告制度。如果全班学生无一例可疑症状,各班主任也必须亲自 填写晨检午检情况登记表,学生缺勤追访登记表并将表格由上交到医务室。

6、处理确诊传染性疾病学生制度。对已确诊患传染性疾病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说服工作,要求学生在家治疗休息,不得边上课边治疗,同时将就医结论报告班主任,由班主任报告给学校医务室做好登记工作,对治疗完毕后要求返校上课的学生,必须携带正规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地段医院保健科开具得复课证明到学校医务室进行查验,班主任在见到医务室的回班复课证明后方可允许其返校上课。

7、各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双休日、节假日及因其他原因离校后在返校时的健康排查工作,仔细询问在家期间有无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有无及时诊治,并安排学生体温检测。

8、学生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制度和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制度。各班必须坚持每日彻底打扫教室、宿舍等区域,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并配合医务室开展的定期消毒工作。同时要求班主任督促学生每天做到:教室、宿舍开窗通风,坚持饭前便后勤洗手,坚持课后的户外活动,提高身体免疫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尽量不要与外来人员接触,坚决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做到不扎堆、睡眠足、饮食均衡合理。告知学生每天晨起后感到不适,要及时测量体温。如有发热、咳嗽等可疑传染病情况,班主任要及时处理,不可在原因不明情况下带病到校上课。

9、晨检、午检以外时间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小学晨午检工作制度 篇6

为坚决有效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市发生和扩散,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晨午检制度。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 长:谢文东

副组长:刘

永、孙家武

成 员:所有主任、班主任

二、晨午检人员

1.校门口安排值班领导及教师共同负责晨午检,值班领导负责协调。

2.值班领导安排: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带班领导

刘永

孙启

孙家武

王恒东

王前胜

值班成员

房贵明、庄文慧

董小敏、程芳

臧伟、庄全召

张雷、李屯军

束红侠、陈业侠

3.老师安排:

每个年级各安排1位老师

4.晨午检台账资料管理:张雷

三、晨午检时间

上午早读前40分钟(6:50),中午午读前40分钟。

四、晨午检方式

1.为避免学生进校拥堵聚集,影响晨检,学生早晨进行错时上学。五六年级6:50—7:05进校,三四年级7:05—7:20进校,一二年级7:20—7:30进校。中午

学于午读之前40分钟内进校,到校后在校门处尽可能拉大距离,依次测量体温。

2.家长如实填写当天体温记录单,学生手持直接进校持记录单在校门口排队依次进行体温复检。家长如实填写记录单,如不诚信填写,疫情期间学校有权拒绝学生进校

3.班主任注意观察学生状态,发现学生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校就餐的学生值班老师负责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如有特殊情况联系家长带去医院就诊,老师保持联系。对没来校的学生,班主任要打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

4.班主任每天做好统计患病学生人数及情况,及时上报级部主任和分管校长处,及时规范做好清洁消毒,切断传染途径。

5.所有学生进校门就不得出校门。迟到学生进校园由保安负责检测并做好记录,如有特殊情况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带走并登记。

五、责任追究

1.值班领导是当天负责人,负责值班人员考勤和协调管理,要求老师准时到位组织测量体温。

2.值班领导和老师要遵守值班时间,不得迟到,如果无故迟到罚款50元每次,无故旷工100元每次。

2.值班老师7点50之后可以离开测量点,值班领导留下完善台账之后方可离开测量点。

附:

泗阳县临河小学学生体温记录单

班级

姓名

时间

上学前体温(℃)

学校检查

备注

家长签名:

幼儿园幼儿晨午检制度 篇7

一、英国“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

(一)“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诞生缘起及基本理念

为了改变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之间脱节的传统,架起一座连接教师整个专业发展的桥梁,英国教师培训署(Teacher Training Agency,简称TTA)于1998年实施“入职档案”制度,并规定自1999年5月7日起获得教师资格(Qualified Teacher Status,简称QTS)的新教师还必须参加三学期的入职培训,才能继续充任中小学教师的角色,“入职档案”从1999年起就作为教师入职培训的文件记录形式而存在。因此,在入职培训期间,英国的初始教师培训机构(initial teacher training provider,简称ITT)必须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份“入职档案”,对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表现情况予以记录,在学生结束职前教育之时由学生保管。学生入职培训所在学校可根据“入职档案”中的相关记录,在“判断新教师各方面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由学校指定的入职指导教师(induction tutor)和新教师一起确立入职培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拟订行动计划,帮助新教师达到入职培训的标准,“有的放矢地支持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更好地帮助新教师建立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和稍后阶段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建设性衔接,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署(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for Schools,简称TDA)于2003年又推出了“入职与发展档案”(Career Entry and Development Profile,简称CEDP)制度,作为对“入职档案”制度的修缮,还于2004年提供了网上支持,即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获取指导自身专业发展的信息。

该制度基于使教师专业发展统一连贯的理念,细致入微地记录了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经历与发展方向,为教师的职前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和职后教育连续有效的发展提供了制定新目标新发展的基准参考。

(二)“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的特点

英国“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作为法定的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档案性文件,记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给设计新的发展策略和计划提供详尽的已有个体专业发展材料,它的设计体现了如下三个特点:

1. 尊重新教师发展的主体性。

“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要求每个新教师在入职发展培训阶段保存自己的档案,在发展的每个转折点上总结回顾前一阶段自身的发展情况,写出总结报告,并以前一阶段的情况为基础,制定出后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与具体发展方案,体现了尊重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原则。

2. 强调合作。

“入职与发展档案”的填写是在全面分析新教师已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由新教师本人和入职培训指导教师共同完成的,并要求职前导师的参与评价,三者协调一致后才能制定出的新发展方案。

3.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性与连续性。

“入职与发展档案”不是强调某一个阶段的发展,而是要求对每个阶段的发展都不容忽视,包括职前教育、入职前培训和在职教育三个阶段的整体发展,强调教师专业终身发展的理念。

二、以“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为参照,看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以“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的三个特点为参照,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是:

1.专业发展主体的缺失。

我国的幼教师资培养,无论是高等师范大学,还是大中专师范院校,都是由学校按照整体课程规划统一制定培养目标,规定教育教学课程,很少考虑学生作为个体的特殊需要。这就使得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职前学习阶段即专业发展的初始阶段,就失去了作为发展主体的舞台。在职期间,由于我国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工作量和心理压力较大,加之工资待遇低下,他们非常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很少有主动的姿态来顾及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

2.专业合作发展还处在低级阶段。

首先是窄化了合作的含义,即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互相合作仅仅体现在教师和教师之间,而且一般是同一个园所,甚至是同一个班级间教师的互相合作。很少有跨园的教师交流和合作,更不要说有多少机会能与幼教高级专业人员进行直接的接触和交流,获得有关专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了。这样的专业合作发展仅仅是间接的、局部的。其次是合作方式的单一性。虽然随着网络的发展,幼师网络日志、教师博客的蓬勃发展,为幼儿教师专业的合作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的途径,但这种合作发展也仅仅是粗放的、松散的。

3.专业发展阶段的断层。

我国幼儿教师入职前的培训没有专门的培训计划,没有统一的要求与标准,更是缺乏具体的评价指标。仅有的入职前训练就是指各类学校自行组织的教育实习,时间在2个月左右,但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往往收效甚微。这种专业发展阶段的断层,致使新教师往往很难独立应对职业生涯初期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造成了新教师职业适应期偏长,给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加了难度,影响新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进程。而对于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和专业发展同样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

三、如何推进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英国的“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对我国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1.发挥专业发展的主体性。

一是职前教育阶段的主动出击。我国目前幼儿教师的教育机构及其培养模式培养出的幼儿教师要么是技能型的教师,要么是研究型的理想主义者。由于机构属性及其培养模式的转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那么当职前师范教育体制还不能满足专业需求时,作为在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要主动出击,积极寻求专业发展的途径。比如,课程偏重技能的大、中专学校的幼师学生要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反思和研究的能力;偏重理论课程的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则要适当加强技能训练,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二是珍惜入职前的实践机会。在我国,幼儿教师入职前的教育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因而常常包括在职前学习阶段,即教育见习与实习。这对幼儿教师入职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作为见习或实习生应努力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寻求专业支持。三是在职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教育实践中的点滴信息,进行行动研究与专业反思,发展自己的实践智慧。就幼儿园而言,应该把教师发展的权利下放给教师,也可以借鉴“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营建专业发展的共同体。

教师的发展光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在与同行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中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有必要营建一个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空间,营建一个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不仅仅指在一所幼儿园内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体,还包括多所幼儿园和高等教育学院幼教专业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仅只通过开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展开交流,还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幼儿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网站,开通教师个人博客、园所博客、BBS等,充分发挥虚拟学习共同体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3.树立终身发展的理念。

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不停地前进,英国“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的建立便是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长期性。为此,幼儿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发展的理念。同时,在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有必要加强职前职后的专业联系的研究,在各阶段(职前教育、入职培训、进入工作岗位以及在工作中)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建立一系列的标准和可操作性实施要求,虽然标准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下限要求,但是,如果有一个专业标准,让幼儿教师专业得到普遍认同,那么幼儿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不仅有了可供参照的目标,而且也有了努力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洪明.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2].The induction period for newly qualified teacher (NQTs).http://www.teachernet.gov.uk/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nduction/guidance/introduction/inductionperiod /2006-4-28

[3].黄绍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J].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2006(6).

幼儿园幼儿晨午检制度 篇8

[关键词]归口管理;幼儿园;安全制度;建设

近年来,幼儿园安全事故不断见诸报端,不论是校车安全事故还是园内设施长久失修造成的事故,以及食品安全事故,其背后均反映出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2006年9月,教育部联合多部委颁布施行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三章对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对于校园安全是重要的基本保障。

对于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引入归口管理的方式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辞海》对“归口”二字做了如下解释:归,专任;口,渠道;归口,即指按性质分类划归有关部门,如归口管理。归口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式,一般是按照行业、系统分工管理,防止重复管理、多头管理。在我国,归口管理主要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赋予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职,按照特定的管理渠道实施管理。通过梳理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整理反思幼儿园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发现不少幼儿园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归属并不明确,于是“归口”这一关键词在研究者的思考中渐渐明晰起来。通过对归口管理的深入了解,我们整理出幼儿园安全制度归口管理的两大保障,即制度分类明确和制度管理与执行的归口。

幼儿园安全的归口管理应从两大方面推进: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分类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制度执行的归口明确;其次,要形成有效的安全工作归口管理、执行机制,并建立归口明确的安全教育牵头执行机制,这是减少安全事故的执行落实保障。

一、建立完善的、分类明确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幼儿园一日活动特点及规律我们对幼儿园安全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分类,这样做有利于幼儿园安全事务管理的归口,同时也有利于安全责任的落实。

(一)幼儿人身安全保障制度

这里所说的人身安全特指幼儿身体本身的安全(狭义的定义)。由于3-6岁幼儿身心处于未成熟阶段,不论动作协调亦或认知能力发展都不够完善,且自我保护能力差,因此极易因各种因素造成身体上的伤害。为确保幼儿从入园到离园的整个过程都能够处在成人的保护下,我们将幼儿接送制度、校车接送制度以及幼儿园活动安全制度整合为幼儿人身安全保障制度。

《幼儿接送制度》包括《门岗幼儿接送管理制度》及《班级幼儿接送管理制度》,即幼儿入园时应凭卡入园,而且家长必须将幼儿送到各班教师手中:幼儿离园时,家长应到幼儿所在班级接幼儿,且离开园区应再次划卡登记,如果非幼儿家长接孩子则必须办理相关的委托以及确认手续并依接送程序将幼儿接走。这样能够保证幼儿在入园与离园的过程中的安全,也便于幼儿园及时了解全园幼儿入、离园情况。《校车接送制度》必须与《幼儿接送制度》相衔接,以保证乘坐校车幼儿的人身安全,即幼儿上校车时必须划卡登记并由父母亲自交接到校车老师手中,幼儿入园、离园则遵循《幼儿接送制度》划卡登记,当幼儿回家,下车时也应划卡登记由校车老师亲手将孩子交接给其父母。为保障幼儿在校车上的安全还应制定校车老师跟车的注意事项,并填写好接送老师轮班表做好接送记录。幼儿园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班级教学活动安全制度》《幼儿在园生活常规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大型集体活动安全制度》。其中,《班级教学活动安全制度》主要保证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幼儿在园生活常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幼儿在园五环节(就餐、就寝、入厕、户内外活动、幼儿出入园)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出了严格规定:《幼儿园大型集体活动安全制度》则主要保障幼儿在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大型活动时的人身安全。

(二)幼儿卫生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除了保障幼儿人身安全的制度,幼儿的卫生、健康安全也是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幼儿园管理条例》指出:“幼儿园应当建立卫生保健制度,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流行。”在这里根据卫生安全所涉及的饮食卫生、环境卫生以及幼儿疾病防控等方面的要求将幼儿园卫生、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分为《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园区环境卫生安全制度》《幼儿疾病防控制度》等三大类,以确保在园幼儿的身体健康。《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应该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规定,根据各类幼儿园实际情况以及食品制作流程分环节、分类制定。《园区环境卫生安全制度》则应对幼儿园内各个不同区域、各类玩教具的卫生消毒工作进行精细、严格的规定。《幼儿疾病防控制度》要按照不同季节、不同流行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防控制度。

(三)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幼儿在园能够有一个安全的环境,幼儿园还应制定一类专门保障环境安全的管理制度。我们认为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幼儿园建筑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以及《幼儿园消防、水、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幼儿园建筑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制度》主要保证幼儿园建筑以及大型设备的安全使用与运转,其中最为特殊的设备为校车,为此幼儿园应该专门制定校车运行制度,包括《校车安全责任书》(附校车司机健康检查证明、校车司机驾照登记)《校车安全检测制度》《校车维护保养制度》以及《校车运行记录表》等。《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主要涉及对幼儿园内外部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清理,将可能发生的危险预先考虑到位。这类安全制度包括《幼儿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幼儿园安保人员定时巡视制度》(附巡视记录表)《外来人员登记制度》等。《幼儿园消防、水、电、气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按照相关部门的规定,与专职部门及专业人员充分沟通、交流后制定,并通过定期由专职人员检修,以杜绝这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工作归口管理

着力强调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归口管理,主要是基于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现状的了解。由于幼儿园安全工作涉及方面多,对管理人员专业性要求高,使得安全工作的管理很难由个人来完成。通过对幼儿园安全制度进行分类后,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大模块的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幼儿人身安全保障制度、幼儿卫生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和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对于上述安全制度的归口管理并非简单地归由某个部门或某几个人负责,本文所说的归口管理应该包含几个层次的归口,即分类安全制度的管理归口、安全工作执行的履责归口及安全教育的牵头归口。

(一)安全制度的分类管理归口

之所以提出要将安全制度进行分类并且将分类后的安全制度交由幼儿园不同的部门主管管理,是因为专业的事务应当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幼儿人身安全保障制度主要涉及幼儿从入园到离园整个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保障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与幼儿相处时间最长的、最亲密的是带班的各位保教老师。由于对保教工作各环节熟悉,该类制度应该由幼儿园主管保教工作的副园长或保教主任管理落实。幼儿卫生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涉及的安全问题较为专业,从园内卫生消杀到幼儿饮食卫生与营养配餐,以及不同季节幼儿常见病、流行病的防控,这些制度的执行均需要有着卫生保健专业知识的人员进行管理,因此该部分的安全制度实施应由幼儿园专职保健医生管理。幼儿园环境安全管理制度所涵盖的方面比较杂且琐碎的,既要对全园建筑、大型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还要对幼儿园内外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排查,既要与园内相关人员协调,还要与各安全主管部门沟通。因此,该类安全问题的管理是复杂、繁琐的,由主管行政的副园长或幼儿园行政后勤主管进行管理比较合适。

(二)安全工作执行的履责归口

安全制度制定出来后执行落实是关键。这里提出的安全工作执行的履责归口是指执行安全制度的人员根据自己所履行的不同类型的安全職责对不同的主管负责。例如:班级的保育老师执行幼儿在园五环节(就餐、就寝、入厕、户内外活动、幼儿出入园)的安全防护措施时,其当前的工作就是在严格执行幼儿人身安全保障制度,就是对保教主任履责:当保育老师对班内环境进行清扫、消毒工作时,她就应该按照幼儿卫生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中《园区环境安全制度》的相关要求执行,此时她又对保健医生履责。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这些安全制度由幼儿园教职工执行、落实时总是存在个人对多个主管履责。也许有人会担心管理混乱,但是如果捋一捋安全工作管理执行的线索,就可以看到非常清晰的流程,即教职工执行安全工作制度——不同类型安全工作对不同管理者履责——管理者按照不同类型安全制度定期检查安全工作并收集安全工作过程资料——管理者根据各自分管的安全工作执行情况对相应人员进行评价并反馈意见。在进行履职归口后,可以看到每位教职工对于自己所做的每类安全工作都有了清晰的规程,同时各部门的安全管理者也能明确找到相关事务的执行者,这样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精细化、流程化。

(三)安全教育的牵头归口

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中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对幼儿园全员(含教职工、幼儿、家长)实施定期的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是将幼儿园安全工作由被动防范提升为主动防范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全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可以使大家掌握初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自救技能,尤其能够有效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所谓安全教育的牵头归口,就是指根据安全教育类型的不同,由不同的安全工作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人员积极配合,共同协作实施的安全教育工作制度。一般来说,幼儿园玩具安全教育、生活安全教育因涉及保教工作的比重较大,应由保教部门牵头实施。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则主要由保教医生牵头实施,因为保教医生拥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卫生主管部门所颁布的政策熟悉,并且熟悉幼儿疾病的季节性规律与防控,在进行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时往往能提供专业的意见及实施方案。但是,由于该类安全教育工作的普遍性,在由保健医生牵头实施过程中其他部门、人员必须积极参与、配合。另外,幼儿园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触电溺水教育均有行政后勤部门牵头实施,这是因为这类安全教育除园内自行开展的方式外,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联系共同开展,由行政后勤部门出面联系、协调更为便捷。

安全教育牵头归口的具体运行方式可以以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为例。首先,由行政后勤部门牵头,先期将消防安全标示、消防安全通道等园内消防设施梳理一遍。之后,行政后勤部门与保教人员共同商定消防安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若需要进一步进行消防演练,则需行政后勤部门先提出实施预案,并与保教人员讨论、确定方案后,联系消防主管部门,全园共同参与进行。

安全教育牵头归口后,不同类型的安全教育由不同的专业人员引领实施,这样就使幼儿园安全教育既专业又有效。

三、结语

上一篇:急诊科护士周记范文下一篇:朋友圈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