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精选7篇)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篇1

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语文的表现手法吗?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

五种表达方式按功能又分为两大类,即再现客观类和表现主观类。

再现客观类,包括叙述、描写、说明;其共同点在于反映客观物象,这就是说,在某地出现的事,写出来再传告到另一地方的人,一个行业里创造的成果再向其他行业传递。作者在观察、思考与表达时,多取客观态度,力求真实表述客观事物。

表现主观类,包括议论和抒情。特点是表现主观精神。议论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见解,抒情表达的是作者主观的情感。一般议论文的写作,是作者在观察生活发现有社会意义的问题之后,有题而议才写成文章。作者在体验生活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有感而发才写成一篇抒情文。一句话,主观的东西向外转化和传递,即所谓表现。

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的区别

关于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③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综合起来,“表达方式”应当为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伏笔照应 托物言志 设置悬念 渲染环境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数量不限、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修辞手法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类别| 特点 | 本体 |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 出现 | 是、成为 |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 无 |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朱自清《春》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

(2)拟物: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 朱自清)

3.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 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 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11.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排比、对偶、拟人、夸张、反问……

13.联想:

也就是想象。例如:太阳出来了,地上好像上了火。

14.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如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15.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6.顶真

顶真也做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17.互文

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古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例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在阅读古代散文作品时,对于一些运用互文手法的句子,如果不进行仔细的思索和体味,往往容易忽略过去。例如:

(1)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意为:“她微微一笑就迷惑了阳城、下蔡所有的公子哥儿。”

(2)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如宿构。(《文心雕龙·神思》)意为:“曹植、王粲铺上纸拿起笔写作时,就象事先写好了背出来一样。”

(3)齐魏徭戍,荆韩召募。(李华《吊古战场文》)齐魏荆(楚)韩等战国时期君王为徭役守边而招募兵员。”

(4)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柳宗元《捕蛇者说》)意为:“凶暴的差吏来到我们村里,到处叫嚷喧哗,到处骚扰百姓。”这里的“东西南北”泛指“各处”。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岳阳楼记》)意为:“不因外物的影响而悲哀欢喜,也不因为个人处境好坏而欢欣悲伤。”

18.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星岛港迎港岛星。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9.移情

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 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 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③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④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白居易《长恨歌》)

⑤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⑥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牛希济《生查子》)

上面例①两句诗的意思是: 露从今夜起才特别惨白,月是故乡的才格外明亮。为什么是这样的呢?因为诗人杜甫亲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荡,在国家前途、个人命运不断遭到打击的情况下,不得不于公元前 759 年秋天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客居。在这凄冷荒漠的边塞小城里,诗人将思念故乡的感情 移到露色和月光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露色和 月光衬托诗人思念故乡的情绪,使事人一体,从而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思乡的强烈感情。例②中两句诗 的意思是:感叹国家遭逢丧乱,花朵溅滴悲伤的泪; 痛恨一家流离分散,鸟儿叫唤惊动忧愁的心。花开 鸟叫是自然界的现象,是没有人的情感的,诗人运 用移情修辞手法,才能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例③ 说渭河水只有在人愁的时候才“独向东” ;例④说月亮发出的是一种叫人看了“伤心”的光,铃子摇响的是一种叫人听了“断肠”的声;例⑤说月亮常常在人离别时变圆; 例⑥说红豆不是红豆,而是一 颗颗“相思泪”。以上各例都是运用移情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移到事物上。这样人情和事物融为一体,能够更好的表达人的强烈感情。

移情和移就的区别是: 移情是将人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客观的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客观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集中地表达强烈感情; 移就是甲乙两项事物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或人)的修辞语移来属于乙事物,是一种词语活用的修辞手法。简言之,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 ;后者是“移形容,甲事物(或人)的词来形容乙事物。”

移情和拟人的区别是:前者是“移人情及事物”;后者是“将物当作人来写”。

[编辑本段]带有修辞手法的成语

1.比喻的修辞手法的成语:

恩重如山 冷若冰霜 成竹在胸 呆若木鸡 风烛残年 挥汗如雨 浩如烟海 门庭若市 虚怀若谷 轻如鸿毛 震耳欲聋 声名狼藉 易如反掌 切肤之痛 亲如手足 人面兽心 如虎添翼 如胶似漆 丧家之犬 望眼欲穿 对答如流 刀山火海

2.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成语:

狐朋狗友 鼠目寸光 鸦雀无声 花枝招展 鸟语花香 烘云托月 风卷残云 百花争艳 鼠窃狗盗 兔死狐悲 龙争虎斗 卧虎藏龙

3.其他(除比喻、拟人、夸张)修辞手法的成语

a明喻: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寿比南山 归心似箭 如鱼得水 如虎添翼 冷若冰霜

b暗喻:车水马龙 有口皆碑 唇枪舌战 草木皆兵 冰清玉洁 明珠暗投 人老珠黄 犬牙交错 血海深仇 犬马之劳

c借喻:望穿秋水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班门弄斧 铜墙铁壁 豺狼当道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愚公移山

d对比: 口蜜腹剑 口是心非 虎头蛇尾 好逸恶劳 阳奉阴违 南辕北辙 外强中干 吃一堑长一智 挂羊头卖狗肉

e对偶: 地大物博 感恩戴德 山穷水尽 谦受益,满招损 家喻户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f借代:目不识丁 披坚执锐 扭转乾坤 迫在眉睫 拈花惹草 大江东去 灯红酒绿 咬文嚼字 青黄不接 手无寸铁

g比拟:闭月羞花 百花争艳 草木皆兵 风尘仆仆 呆若木鸡 生龙活虎 莺歌燕舞 抱头鼠窜 肥头大耳 土崩瓦解 风烛残年

h反复:登峰造极 星移斗转 提纲挈领 审时度势 情真意切 罪魁祸首 丰功伟绩 心灰意冷 真凭实据 一心一意

i反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塞翁失马,焉之非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j双关:风雨同舟 藕断丝连 立地成佛 乐在其中

k回环: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l顶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一传十,十传百 一而再,再而三

从事艺术要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篇2

作为中国文化的局部单元,中国当代油画如何以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进入全球时代,如何利用中国本土文化资源,如何给油画这种源自西方的艺术形式打上中国文化的印痕,如何在学习西方油画的表现技法和艺术精神的同时而不被其同化,如何能够一以贯之中国传统人文特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仔细思考。在中国的传统绘画、雕塑中,有许多相关理想生活、哲学思考的图形样式,如何发掘这些存储的图式记忆乃至以当代艺术话语加以表现,也正是我所想在作品中探究的。

在我看来,首先要弄清中国艺术的精神气质,中国文艺自始至终贯穿着悲壮、深沉的忧患意识,是一种沉郁的美。中国的人文精神,萌动于西周,形成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在两汉、魏晋、隋唐、两宋、明清这些朝代都有较小的曲折的发展。中国人文精神的萌动、形成、发展、转化都是在内忧外患下发生的;中国人文精神的内涵也是以忧国、忧民、忧己、忧人的忧患意识为主体的。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三百多首诗歌中绝大多数即是忧愤之作。司马迁对《诗经》和中国古代的文艺作品作出一个判断:“诗三百,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也。皆人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孟子还作了一个适应性更为广泛的结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心,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章句下》)。

就近三十年来看,八十年代初当意识形态的铁箍出现松动时,中国油画开始突破“革命现实主义”一统的局面,西方美术史中的各种流派都被中国画家们逐一“温习”。正如八十年代人文精神领域的“文化热”,出版了大量西方哲学、美学书籍,许多学者对这些西方学术领域早已耳熟能详的思想展开讨论、研究,相对于西方一脉相承的学理渊源以及发掘的深度,实际上起到的只是知识普及的作用。而近十年来,伴随着经济的繁荣、信息的便捷(主要指与海外)、体制与意识的混沌,中国却又形成了 “文艺娱乐化、学术快餐化”的奇特现实文化背景,当今的中国油画无疑正是这种奇特現实文化背景的鲜明映照。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电视和电脑正在取代印刷机,印刷文化正在成为绝唱,图书的‘阐释年代’正在成为过去,文化的严谨正让位于快速、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快感”。娱乐化的效果涉及到对文艺本体的理解,文艺的重要功能是娱乐,但文艺的本质不是为娱乐而生,“游戏说”不是文艺的整体。这种“娱乐化”的后现代主义借助于消解语言中间固有的意义,从而消解人类的价值观。中国与产生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化环境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说西方后工业社会,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思维方式过分规范化的话,那么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最大问题刚好相反。“五四”以来,持续的各种革命,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思想、学术、道德、价值上失去规范并且一直没有停止,我们不需要“消解、解构”而是需要建构。中国文艺需要寻找为人生为社会的精神源头。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篇3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第一节

叙述

一、叙述的定义

叙述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述出来的一种写作方法。它是写作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性文章和文学作品主要的表达方式。

叙述往往与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结合使用。

古华在《话说<芙蓉镇>》中说:“我读小说就特别喜欢巴尔扎克作品中浮雕式的叙述,自己写小说也常常津津乐道于叙述。”

叙述有多种功能。(1)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给读者以整体感。如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曾经写过25字的小说《陨盗》:“蔡裔有勇气,声若雷震,尝有二偷儿入室,裔附床一呼,二盗俱陨。”故事叙述有头有尾、形象生动。(2)介绍人物的经历和事迹,给读者以概述性的了解。(3)介绍人物生活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交代时间、场面的变化和转移。(4)为议论说理的文章提供论据材料。(5)黏合作品中散乱无章、支离破碎的描写。可以联系故事情节,过渡、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二、叙述的分类

叙述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类别。1.按叙述详略分

按叙述详略分,有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

概括叙述又称概叙、略叙,是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简略、概要的叙述或交代。具体叙述又称详叙、细叙,是对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所进行的详尽、具体的叙说。

2.按叙述人称分

按叙述人称分,有第一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和第二人称叙述。

第一人称叙述又称“我字叙法”、“自称叙法”,文章用“我”的口气进行叙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想。用第一人称写的文章中的“我”,有两种指代,一种为“我”即是文章的作者,另一种为“我”只是文章里所写到的一个人物,并非本人。如鲁迅先生所写的《狂人日记》里的“我”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封建宗法社会里的一个“狂人”,不是作者自己;而《自题小像》中“我以我血荐轩辕”中的“我”是作者自己。

第三人称叙述又称“他字叙法”或“他称式”叙述。第三人称叙述的叙述人从文章里被隐去,用“他”或“他们”的人称来叙述。第三人称叙述方法大都从“全知叙事”(文章的叙述者对被叙述者的一切情况全然知晓,他有权利知道并且说出文章中任何一个人物都不可能知道的情况)。例如《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叙述武松景阳冈打虎的事情便是如此。关于第二人称叙述比较特殊,有的人甚至否定有“第二人称叙述”,认为“你”既然指代的是读者或是被叙述的对象,就不可能在文章里替代叙述人来叙述,像这样的以第二人称出现的叙述,实际上是由“我”在向“你”说话,所用的还是第一人称。

3.按叙述方式分

按叙述方式分,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

所谓顺叙,是指按照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事。

所谓倒叙,是指把事情的结局,或事情中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的叙述。

所谓插叙,是指在原来叙述进行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而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叙有追叙、补叙、逆叙等几种情况,追叙是把追忆过去的片断插入其中,补叙是对上文补充叙述、对下文进行必要的交代,逆叙则是所插入的叙述是逆行的,即由近及远,由今至古的叙述。

所谓平叙,是指叙述两件(或更多件)同时发生的事,平叙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述一件,再叙一件,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另一是并行交叉叙述。

此外,还有预叙、复叙、意识流叙述、环状叙述等等,这里不作介绍。

三、叙述的要求 1.头绪清楚

有些事件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叙述起来要交叉采用多种方法,因而必须理出一条主要线索,以使叙述有条不紊。如果叙述线条清楚,层次井然,就能头绪不乱。那么,叙述怎样才能清楚呢?(1)抓住主要线索。(2)抓住人物(主人公)活动、场面转换叙述。(3)处理好叙述的断与续,衔接要自然。(4)人称要统一。

2.交代明白

叙述事情应该做到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向读者交代清楚,使读者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交代的方法有直接交代和间接交代。在不影响理解和接受的情况下,有的文章可省略某些要素。文学作品则可写得含蓄些。

3.评略得当

根据主题要求或故事情节的需要,对事件叙述有详有略、有繁有简。对重要的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重彩浓墨;对一些次要材料则应概括简略,惜墨如金。

4.波澜起伏

写文章切忌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写作要有高潮有低潮、有松有弛、有快有慢、波澜起伏、曲折动人,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

第二节

描写

一、描写的定义

描写就是对人物、事件和环境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和刻画。描写是文学中最基本、最生动的东西,是文学作品最感染人的地方。但描写在议论文和应用文中的应用很少。描写和叙述方式相近,它们同是对具体事物的反映与表达。但描写与叙述有本质的区别。叙述的着眼点是交代、介绍,是对事物的总体概括和过程的反映,其作用在于使广大读者明白了解某个客观事实;描写则着眼于刻画、描摹,重在表现事物的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描写的作用在于使读者感受客观对象,唤起想象,得到情感的体验。叙述完成的是记叙事件的过程;描写完成的任务是塑造形象。叙述是最常见、运用最广泛的表达方法;描写是最生动、最感人的表达方法。叙述具有整体性、概括性、独立性、客观性的特点;描写则具有局部性、细致性、辅助性、主观性的特点。

二、描写的分类

描写的种类因划分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方法。这里把描写分为:细描与白描,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1.细描与白描

细描即细腻的描写。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颇像绘画里“工笔画”。如《荷塘月色》中对荷花的描写。

白描,即抓住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荷花淀》对水生肖像的描写,《背影》对父亲背影的描写。

2.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直接描写即正面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以及环境等直接描绘和摹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

间接描写即侧面描写,是对所要描写的人物与环境不进行直接描绘,而是通过对与之有关的其他人物与事物的描述,用间接烘托、衬托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如用“衣带渐宽”来写“人憔悴”。

3.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是文章中对人物的刻画与描绘。人物描写可分为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体态、神情、服饰等描写。肖像描写不只是介绍人物的长相,重要的是通过外貌的描写去表达人物的精神世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要“以形传神”,使所写的人物“形神兼备”。

行动描写也叫“动作描写”,是对人物的行为和动作的刻画。高尔基说:“为了使艺术作品有教育说服的力量,必须尽可能地使主人公多行动,少说话。”由此可见行动描写的重要性。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它包括对人物的思想、情感、精神、梦幻等方面的描述。常见的心理描写方法有直接描写、内心独白和通过对话、梦境、幻觉等进行描写。心理描写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富有“立体感”,因此,心理描写是打开人物心灵奥妙的钥匙,是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思想的手段。语言描写是指文章中人物言语的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的描写。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现,所谓“言为心声”。在文章中主要是要写出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以表达他的思想、性格。

景物描写是对社会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中的景色、风土、物体、设施等各种事物所进行的形象描绘。如对春夏秋冬、晨午昏夜、阴晴雨雪、风云雷电、山川湖海、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烈日星空等描写。

三、描写的要求 1.有的放矢

描写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描写的目的是为了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所以一切描写均要与人物、主题相关联,并为之服务。为描写而描写的描写是多余的。

2.捕捉特征

抓住特征描写人物、事物和环境是描写的最基本要求。只有抓住特征才能突显人物个性,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表现事物本质,只有抓住特征才能营造典型环境。没有特征的描写必然千篇一律、千景一色、千人一面,毫无意义。

3.真实可信

描写是很富主观色彩的表达手法,因此使用描写手法往往比较“理想化”或“美化”,这是正常的。但不能过于“夸张”,以致使人明显感到“失真”,这是不行的。鲁迅说“燕山雪花大如席”可以,但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就不真实,不可信了。

4.形象生动:“形象性”是描写的基本特征。所以描写时要求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形象逼真,描写什么像什么。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做到形神兼备,形神毕肖。只有这样才能给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节

抒情

一、抒情的定义

抒情是指用来表现和抒发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感情的表达方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五情发而为辞章。”《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狄德罗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

抒情的作用是:(1)以情动人,感染读者。(2)创设情境,深化主题。(3)显示基调,贯通文脉。

二、抒情的分类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动人心,但是“打动人心”的方法也不同,可以直接抒情以打动别人,也可以间接抒情以感动别人。

(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是作者或作品中的某一人物直接表白或倾吐自己的感情。真切动人的直接抒情能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接抒情大致有三种方法: 一是针对所写内容抒发感受,表达对所写的人、事、景的强烈的感情。如余秋雨的《自发苏州》第三部分中先叙述了关于西施姑娘的种种传说,然后写道:“可怜的西施姑娘,到今天,终于被当做一个人,一个女性,一个妻子和母亲,让后人细细体会”。

二是以所写内容为基础生发开去,扩大抒情范围,表现对同类事物的一种感情。

三是以所记叙的内容为基础,由表及里地抒发自己的感情,透过抒情的文字来显示由所记内容引起的体会、感受。

(二)间接抒情

抒情可通过叙述抒情、议论抒情、描写抒情等等,这便是间接抒情。1.寓情于事,把情寓于叙事之中,即事抒情。这又可分为叙中带情,以情带叙,情叙相间三种。朱自清《背影》是典型的叙事抒情。

2.寓情于景,把感情抒发寄寓于写景之中。这种写法移情入景、借景抒情,看似写景,实则抒情。作者将主观感情融化到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使描写对象渗透了浓郁的主观情调。正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3.寓情于物,通过记叙,状写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的方法。这种方法又叫“托物言志”,它是通过对具体物象的描写,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常借用比喻、象征、拟人的手法。作者往往借助咏物,曲折委婉地将情感透出,使文章情深意远。

4.寓情于理。通过议论来抒发感情。理与情是孪生兄弟,有理才有情,有情才有理,情总是产生于理性判断之后。例如,“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三、抒情的要求 1.自然而然

所谓自然而然是说所抒发的感情应该是在非倾诉不可的时候,从心底自然地流淌出来的。抒情文字忌生硬、别扭,忌故作深沉状。也就是说抒情要掌握好“火候”,“该出手时才出手”方为上品

2.深切真挚

“为情造文”是文章的本意、正道,反之“为文造情”则从根本上违背了写作的宗旨。所以,文章所抒发的感情必须是真挚的、发自肺腑的。虚情假意、故作多情、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不仅不感人,反而会令人作呕。

3.丰富细腻

感情的丰富性、复杂性决定写文章抒情时要多因素、多层次地表达情感,这样的抒情才丰富细腻。古诗《思夫》写道:“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短短四句把一个思念丈夫的妇女复杂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4.蕴藉含蓄 对于艺术来说,含蓄是重要的审美追求。艺术总是既让人明白,又让人思索回味的,可谓处于“露与不露间”。抒情的艺术也是这样,要含而不露,蕴藉让人回味。

第四节

议论

一、议论的定义 议论即评议论说。

议论即讲道理。作者通过事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刘勰说:“理形于言,叙理成论”,用语言把道理表达出来便成为议论。

议论要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议论的中心要素,它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主张。论据是基础要素,作为材料为论点服务。论证是联集要素,即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点统帅论据,论据为论点服务。论点是论证的目标,论据是论证的材料、手段。三者缺一不可。

议论可以与其他表达方法连用。议论如果与叙述一起使用,就是“夹叙夹议”;如果与描写相结合,就是“借端生议”;如果与抒情相结合,就称为“寓理于情”;如果与说明一起使用,就称为“寓理与事”。

二、议论的分类

议论的方法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立论”与“驳论”。

(一)立论

立论又称“证明”,它是一种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论据证实论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的一种方式。证明常用的方法有:

1.例证。例证就是摆事实讲道理,是一种直接列举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事例,也可以举个别的典型例子进行分析解剖。

2.引证。引证是引用别人的论点或论据,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方法。这些被引用的材料包括经典作家的言论、名人格言、民间谚语、寓言故事、公理、定律、法律条文等等。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是指直接引某文原文作为论据;间接引用指摘引大意,并不完全引用原文。

3.考证。考证指的是通过考核论据的真实性证明论点。它可以用于立论,又可以用于驳论。考证方法,一般是先提出要考证的问题,说自己的见解;而后列出不同的说法;接着进行考核、鉴别真伪是非,否定错的,肯定对的;最后得出结论。

4.喻证。这是一种通过类比推理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也称“类比论证”。作者往往是通过讲个故事,打个比方或引用一些成语典故等,就把较为抽象的道理说明清楚了。

(二)驳论

驳论又称反驳。它是通过驳斥对方的错误,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一种方法。反驳通常有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和反驳论证三种方法。1.驳论点。就是指对论敌的论点进行批驳,通常用正确的理论和确凿的事实来指出论敌谬论的荒谬和虚假。

2.驳论据。就是针对论敌的虚假论据进行批驳,指出这些论据是不真实的。因为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批驳了论据,论点就站不住脚了。

3.驳论证。就是指出论敌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错误,进而指出其论点错误。有的文章常常由于作者使用诡辩和运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推理,把错误的论点说得似乎很有道理。这种文章就要反驳他的论证。

三、议论的要求

1.论点要正确、鲜明、集中、新颖和深刻

论点是作者针对某一个所要论述的问题提出的主观见解、个人主张。议论首先要有自己的论点,才能“言之有理”。自己的论点要正确、鲜明、集中、新颖和深刻。所谓正确就是论点要符合客观事实。所谓鲜明就是论点要旗帜鲜明地亮出,反对什么就反对什么,赞成什么就赞成什么,决不含糊。所谓集中,就是论点要单一,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论点,并且论点概括成一两句话,或标题显旨,或开宗明义,或片言居要,或卒章言志。所谓新颖,就是要言前人所未言,发前人所未发,论点有创见。所谓深刻,是指论点能反映人的认识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事物发展的规律,要含哲理,理论有高度。

2.论据要确凿、权威、典型、充分和生动

论据是用以证明论点的根据,它是议论主体用以确立自己所提的论点的理由。为使论点能建立,使人信服,论据必须做到确凿、权威、典型、充分和生动。所谓确凿,是指材料来由具有可信度,论据引用值得相信。所谓典型,就指论据的代表性,能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所谓充分,是指论据能充分地论证论点。论据不以多少为充分,而是看能否充分证明论点。所谓生动,是指论据具体新颖,让人读来亲切、耳目一新。

3.论证周密,合乎逻辑

议论文概念要清楚、判断要正确、推理要合乎逻辑。用论据论证论点时,不应留有漏洞,要稹密、完整。做到证明可信、反驳有力。

第五节

说明

一、说明的定义

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等,解说清楚;或者把人物的经历、特征等表述明白的方法,就是说明。简言之,说明就是对事物、事理、人物进行简明扼要的解说和阐释。

说明运用广泛,教材讲义、科学报告、字典辞书、类书方志、著作注释、文物介绍、产品说明等等,都离不开说明。

二、说明的分类

常用的说明有八大类。1.定义说明。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给人以清晰的概念。定义说明要求把事物的内涵解说清楚,下的定义与被定义事物的外延彼此应该相等。

2.分类说明。就是把被说明的事物,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逐类进行说明。通过对说明对象的分类,显示出不同类别的差异性,使人们掌握不同类型事物的特征。叶圣陶在《作文论》中说:“分类的事情有三端必须注意的:一是包举;二是对等;三要正确。”他的意思是,说明事物划分要穷尽,级别要清,子项与母项不可混淆,并且划分要有标准。

3.举例说明。就是选取某种事物、现象中最有代表性的实例,用以说明诸种事物、现象的共同点、共同规律。有三种方法,一是典型举例法。如茅以升在《没有不能造的桥》中列举了泉州的“洛阳桥”、赵县的“赵州桥”、四川的“沪淀桥”用以说明我国古桥中的梁桥、拱桥和吊桥。二是列举法。如中国著名的大学有很多,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三是设例说明。如《语言的演变》中有一个假设:孔子与弟子谈话,朱熹闯了进去;朱熹估计也听不懂孔子他们在说什么。

4.比较说明。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揭示事物的特点,把握事物的本质。这种方法是用已知之事用比附当前要说明之事,用以比较。比较说明的方法很多:有用同类事物的纵比和横比;也有相近事物的比较和相反事物的对比。

5.引用说明。就是援引权威性资料、典籍、名言、诗词等对说明对象加以充分说明。

6.数字说明。有些事物、现象的本质和特点,表现在数量上,这就需要用数字加以说明。运用数字说明,一要准确无误,二要来源可靠。

7.比喻说明。就是在两件性质不相同的事物之间找到相似点,用比喻的方法来突出被比喻的事物的特点,比喻说明有助于确切具体、简洁生动地说明事物,还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活泼形象。

8.图表说明。有些问题,用文字不容易说明清楚,需要借助图、表,与文字的解说配合起来,才能使人一目了然。一般来说,图表说明孤立使用比较少,它往往是一种辅助性说明,与文字解说、介绍结合使用,其说明力量不可低估,有时候甚至比其他手段更清楚、更引人注目。

三、说明的要求 1.抓住特征

任何事物都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个事物的特征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如果我们介绍事物抓住特征,就能把事物的本质、特点解说清楚。当然要抓住特征,首先是透彻地了解说明的对象。

2.客观冷静

说明要有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所以一般不以主观好恶而随意褒贬。作者要置身局外,用客观的态度、冷静科学地说明事物。说明时尽量不掺杂作者个人的主观见解、评论或感想,以防变成抒情、议论。3.条理清楚

写文章要言之有序,说明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一般来说,依据事物本身的条理就能把事物说明清楚。如果要说明事物的结构,可按照其构成部分的秩序说明。如果是写发展,则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

4.通俗易懂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篇4

阅读议论文要把握论据。事实和道理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分析论据在文中的作用时,应始终把握论据是用来论证观点的这一点。补充论据主要考查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要求补写出能够证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1)辨析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语言表述为:

举例论证:举出……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地论证了……的观点。

比喻论证:以事喻理,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读者接受。有时一段文字中运用了不止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时要找全。分析关键词语、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答这类题时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分析作用时,首先要找出论点,确定本段在文中的地位,然后分析其对论证论点的作用(更严密、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如果考查的是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6 理解议论文中非议论成分的作用。例如文章开头叙述的故事或神话或引用的谜语,这些记叙成分的作用是引出论点或引出论题,同时有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议论文准确严密的语言风格。解题思路是:(1)这个词写出了什么;(2)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仿写。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仿照所给出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仿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句式一致。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把例句中每一句话分割成几部分,确定保留与变化的部分。

(2)修辞相同。如果所给例句运用了某种修辞,仿写句子时一定要注意与例句所用的修辞相同。

(3)字数相等。仿写时字数要尽可能与所给例句一样。

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篇5

While (they were) in Beijing ,they studied Chinese. (时间状语从句)在北京期间他们学习了汉语。

He won’t come unless (he is) invited. (条件状语从句)不邀请他,他不会来的。

Although (I was) criticized by the teacher, I didn’t give myself up as hopeless. (让步状语从句)我尽管受了老师的批评,但没有自暴自弃。

The boy is walking up and down as if (he was) in search of something. (方式状语从句)/You should go where (you are) most needed by the motherland. (地点状语从句) 你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如果从句的主语与主句的主语不同,但从句的主语是主谓结构呈it is形式,那么也可以把it is一起省略。

I didn’t notice it till (it was) too late. (时间状语从句)等我注意到这事已经太晚了。

Please come again tomorrow, if (it is) possible. (条件状语从句)如有可能,请明天再来。

Improve your composition where (it is) possible. (地点状语从句)

It is better to repeat a noun ,though (it is) unnecessary ten times than to have the pronoun mistaken once. (让步状语从句)把一个名词重复十次尽管没有必要但也比使用代词而被人误解一次要好点。

As (it was) scheduled, they met on January 20at the Chinese Embassy. (方式状语从句)他们按原计划于一月二十日在中国大使馆见了面。

表达志向的诗句有哪些 篇6

32、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汉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 《出塞》

3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4、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35、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

3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

38、新诗句成相借问,闲来议尽共寻思。终今三十余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张籍《逢王建有赠》

3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40、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潜 《读山海经》

41、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42、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郑板桥《秋荷》

4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4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45、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魏源《晓窗》

微信公众号上的励志文章有哪些 篇7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那个屋子,我大概永远无法想象生活到底有多么艰难。

那还是好多年前,在我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顺便探望了一个久别的朋友。这个姑娘从小便和我相识,就住在我家隔壁。小时候,我们曾一起跳过皮筋,踢过毽子,吵过嘴,打过架。直到后来要升高中的时候,她因为成绩不好,便去了另一所职业高中。高中的学习任务很重,我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后来,她家搬走了,便彻底断了联系。我还是从父母的口中得知,高中毕业后她便去了北京读了一个民办的高职,不知是学会计还是外语。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她不知道从何处打听到了我的电话。当电话中传来她那熟悉又陌生的声音的时候,我有些心酸,亦有些想念。丝丝的尴尬,在彼此之间萦绕,但这并不影响我怀念曾经和她两小无猜的时光。我们约定好,如果我哪天去北京玩,一定要去看看她。那时,她已经有两年没回过家了。

那个暑假,我带着简单的行囊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至今记得,整整十五个小时的硬座,早已让我分不清哪条才是自己的腿。烟味,酒味,汗味,鞋味,在小小的车厢中汇聚成了一种诡异的气体,让人闻之即吐。当我头重脚轻地走出站台后,我看见那个美丽的姑娘穿着一件大红色的毛衣在冲我使劲地挥手。

她带着我五道口吃饭,那是我第一次吃呷哺呷哺,新鲜,畅快。那时候连锁店还没有开遍中国,我还是第一次这种一个人的火锅。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对呷哺呷哺感到莫名的牵绊,或许就是因为在我最虚弱无力的时刻,它给了我一丝丝的温暖和力量。

姑娘其实和我一边大,但是,我却觉得她的眉眼间有着比我更加浓烈的忧愁。我看的出她为了见我画了妆,可是,厚厚的粉底仍然遮挡不住她眼底的青黑。我问她是否平时休息不好,她笑了笑,不愿多解释,只拼命地往我的锅里下着羊肉,生怕我不够吃。水开始慢慢沸腾,渐渐又恢复平静,恰若此刻,我难以道明的心情。

北京的夜色很美,却也带着热闹的疏离。在宛若流水的灯光中,她牵着我的手回她口中的家。我就像一只聒噪的麻雀,一刻不停地在问着她各种问题。你租的房子到底在哪里啊?我们走着就可以到吗?是不是一个人住特别开心?你有没有把家里那只大大的玩具熊也带去陪你?等以后我毕业了也要一个人住……

那一年,她刚刚毕业,在北京拿着两千块钱的工资。

那一年,我还在读大三,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向往和期待。

她带着我绕啊绕啊,来到了一栋高层居民楼的门口。我刚想问她我们住在几楼啊,却没等我开口,她带我走到了楼房另外一侧。这边有一扇不甚宽敞的门,门是打开的,里面有往下去的楼梯。她看着我抱歉地说,我住的地方是地下室,我住惯了倒没什么,只是委屈你了。

我看着幽暗的楼梯,嗅着潮湿阴暗的气味,内心已经觉得有些受不住。只是,此时此刻,我若是转身离开,未眠太过矫情和娇气,辜负了她的一份好意。我笑了笑,安抚了她有点紧张的情绪,主动进了楼梯往下走。楼梯看似很狭窄,下面却是别有洞天。楼梯尽头向右看去,那条一望无际的长走廊真的是深深地震撼到我了,恐怖片也不过如此吧。走廊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木门,木门上头便是一个巴掌大的排气口。每个门上边都有一个号码,大概是老板为了方便管理。大约快走到走廊尽头的时候,姑娘终于停下脚步,掏出钥匙,打开了右手边的房门。

因为是地下室,所以屋子散发着潮湿的霉味。刚刚入秋的温度并不算低,但屋子里却格外阴冷。我缓缓地在床边坐下,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小小的房间。很小,真的很小,大概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和一个小桌子。地上放着电饭锅和电炒锅,桌子上还有上顿剩下的一点点饭菜。唯一让我觉得给房间增加了几分色彩的,莫过于桌子角落里高高的一摞书,还有一只装了一朵白色玫瑰花的细口玻璃瓶。

见我一只盯着那朵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居民楼旁边有一家花店,总有打折卖的花,我见了十分喜欢,便偶尔买一朵。瓶子是我和同事逛宜家的时候看到的,九块九,觉得便宜还好看,正好可以装一两只花。这屋子已经够阴沉了,总得添点生气吧。

那一晚,我们挤在一张床上聊天。我知道了她桌上的那一摞书是为了通过自考的考试,我知道了她现在正在给一家个人的小公司做会计,我知道了她这个房间每个月才五百块钱,我知道了她过得如此艰难只是为了给自己攒继续读书的学费。

她说,我真的特别后悔以前不好好学习,可是,那时候我真的特别笨。

她说,这是你一次住这么破的地方吧,没办法,北京的房价实在太高了。

她说,我听说好多明星以前都住过地下室,想想就不觉得委屈了。

她说,你看这床单,这门帘,这桌布,都是我精心挑选的呢。

她说,我的生活已经足够廉价,但我不能让自己也变得廉价。

这是自我认识她以来,她第一次和我说过这么多的话。我看得出,她应该很久都不曾这般与人说话了。见我没有回她的话,大概以为我睡着了,便替我掖了掖被子。我背对着她,眼泪放肆地淌着,那般灼热,就像我此时此刻燃烧的心。我狠狠地拽着被角,忍住抽噎,生怕让她看到我此刻的失态。我知道,她不需要我的同情和怜悯。

那一夜,我睡得并不好。

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墙是假的,没有丝毫隔音的效果。我听着隔壁打工夫妻调情做爱的声音,听着走廊半夜有人走过大声吵闹的声音,听着不远处的公共卫生间冲水的声音,听着朋友已经熟睡浅浅的打鼾的声音,心中一片沉寂。当生活将它隐藏的伤口赤裸裸地撕裂给我看的时候,我除了接受,还能做什么呢?我知道生活从来都没有那么美好,却也没想到会有这般糟糕。

至今我都记得在深夜的时候,有人驻足在门外时,我内心的慌张。

只要足够高,即使是从排气口也可以看到屋子里,还有什么比这更没有安全感。

我带着少年气的倔强,在那个屋子里继续住了两晚,直到我要离开。在这短短的三天里,我好似见到了人生百态。在那个长长的走廊里,住着外地打工的中年夫妻,住着心怀明星梦的流浪歌手,住着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住着渴望成功的职场菜鸟……每个人都在努力地活下去,以各自认为合理的方式,无论好坏。

在我离开之前,我悄悄地从网上给姑娘买了一套特别美丽的日系纯棉四件套。淡淡的蓝色棉布,印着一只只白色的小鲸鱼。恬淡,美好,可以让人看一眼便想到蓝天大海的味道。我问她是否喜欢,她却连声拒绝,掩住眼底绽放的光芒。或许是那片蓝色太过美好,越发衬的这屋子简陋不堪。但谁在乎呢?难道就因为屋子简陋不堪,就不配精心装扮吗?

我告诉她,我喜欢她说的那句,生活可以廉价,但梦想不可以。

我告诉她,谢谢她收留了我,让我真正地触碰到了她的生活。

回去的火车依然是十五个小时的硬座,但这一次,我却丝毫不觉得苦。或许是想到了等待我的温暖的床铺,或许是想到了食堂中便宜又好吃的饭菜,或许是想到了刚刚到北京吃的那一顿火锅,或许是想到了那个无眠的夜晚,我听到的关于人世间的种.种烟火声音。活着,或许不易,但我们总是可以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归属。

时间如流水,后来的后来,我也辗转来到了这座城市。

依然是她来车站接我,依然是吃呷哺呷哺的火锅。但是这一次,她离开了那个阴冷的地下室,换到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十三楼。我去做客的时候,带了鲜花,正好可以插在她床头的玻璃花瓶里。小鲸鱼的床单依然在,大大的玩具熊也被从家邮寄到了这里。她给我做拿手的饭菜,再也不需要蹲在地上了。

依然是夏末秋初的季节,却丝毫不觉得寒冷。

我想,生活就像天气,有晴天,有阴天。在晴朗的日子里开怀大笑似乎很容易,但在阴雨天里放歌起舞或许需要更多的勇气。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的形式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内心的满足感才是获得幸福更重要的途径。我们现在拥有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未来拥有什么。我们可以穿廉价的衣服,住廉价的房子,吃廉价的食物,这些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心也变得廉价,精神也变得廉价,从而梦想也变得廉价。

这世间最无价的宝贝叫作梦想。

只要我们还怀有梦想,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低头。

愿在外奋斗的所有人,都好。

励志文章2:不要在最苦逼的时候与人谈梦想

1

有那么几年,我小心守着一个写字的梦想,就像守住一份秘密,只与三两个亲人般的挚交分享。 天底下只有她们知道我对人生的决定,支持我出了格的浪漫,余下的时光,我混进人群,做庸常的女生。

看起来就和那个大学毕业后匆匆嫁人做了主妇的小红或是小丽一样,正走着同一条琐碎而平凡的路。 不是自私到不想把梦想与人分享,也尝试过把心打开和身边的人交谈,可每每总是碰壁,撞到我心里流血。

仿佛现实世界里人人都是悲情主义,爸妈、朋友、半生不熟的人,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发表着滔滔的反对。 我就这样从十几岁长到二十几岁,我的脸庞变了,我的人生观变了,我的朋友和爱的人都变了,仿佛什么都变了,只有写字的梦想和身边人的反对,十几年间都保留着同样的相貌。 我在二十三岁踏上了一条远行的路。

这件事令我至今都觉得,远行是保护梦想也是验明真心最好的方式,一场远行,让我开始了在梦想与现实之间长久的挣扎,我亦为此付出高昂的心理代价。 那些年过得并不轻松,开始在异国独自养活自己,扎猛子般地投入到无止境的工作里,失去的爱情更加让我意识到梦想的重要。

2

人大概总是习惯不顾理性地把矛头指向人群中的异类,我为生计所挣扎的圈子让我看不到梦想的痕迹,大概有些人的成长过程就是把十几岁时的梦想一点点遗忘掉吧。

我成为一个不被欢迎的异类,在不小心把写字的欲望表达的时候,我听见那讽刺和反对的声音再一次排山倒海地来。 这些嘲讽与反对让我意识到一种残酷的道理,没有人愿意从一个看起来失败的人身上耐心搜寻希望。对于弱者来说,在梦想实现之前,一切的努力在别人的眼中都是毫无意义的。

那时,生活的窘迫已经出卖了我,我居无定所,钱包空空,工作忙碌,看起来就是那种“不可能实现梦想”的弱者,除了心有一万种对文字的热爱,我并不具备以写作为生的实际条件。

我能做的,只能是憋住这股不甘,用努力赌一场,并告诉自己,不要在最苦逼的时候与人谈梦想。

那几年我一个人过,成为一个静默的人,这静默让我有了融入人群的伪装,不再因为梦想的话题而遭到排挤。

我工作起来很卖力,在金钱与时间之间奋力争着平衡,旁人笑说我爱起钱来不要命,然而我知道,自己为生活付出的所有辛苦,只为了铺垫一条写作的路。

这样的生活多多少少考验了我对梦想的真心,那几年我看见太多的清晨五点和夜半时分,承受过太多来自并不热爱的工作的委屈,我不买衣服,不参加聚会,守住白面包和白开水也能快乐地活一整天。 文字带我超越了贫困,饥饿与孤独,它让我更加认定自己的真心,从凄苦的日子里活出一种洒脱,泡面里是梦想,旧衣服里是梦想,午夜台灯缓缓的灯光里也是梦想。

我对文字的热爱,比励志的故事,更早地到来。

3

什么样的幸运都不如努力持久。

一个死守住梦想的人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静默抵住了反对的声音,静默给了我不受干扰的条件,静默让我在苦逼的现实里看清自己对于梦想的需要,让我看到文字终于慢慢成为我生活里最重要的部分,让我听到那些曾经的反对声音如今变成了一种认可。

我在梦想照进现实的这一刻,感谢最苦逼日子里的静默,给了我此刻眼前的光明。

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子和我聊梦想,她说自己正游走在崩溃的边缘,迫切需要用诉说来解脱。 她说自己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来到远离家乡的城市打拼,从事自己所喜欢的编辑行业,自己也期待着哪一天能用双手去写小说,而不是用来做什么别的工作,然而不仅家人持反对意见,连在把梦想分享给朋友时也遭到怀疑和轻视。

她问我,追求梦想有错吗? 我询问了她的生活,知道了姑娘的基本生活状态:她每个月工资不多,勉强满足温饱,和五个人合租,时常因为谁起得早谁睡得晚而发生争吵。

她很少出行,金钱和时间都花在阅读和写作上,为梦想倾尽全力,但每次回家身无分文的状态让父母和朋友都对她的梦想表示“怎么可能呢”。

我能够感受到姑娘甘愿为梦想做出的奋力挣扎,也绝不怀疑她对此事倾注的认真,更相信她的努力总有一天会把她带到一条光明的路上,但我也想象着她刚刚及格的生活,只能告诉她,“不要在最苦逼的时候与人谈梦想。”

越长大越发现世界的残酷,人们走得那么急,没有时间听一个看似失败的人诉说梦想,那么多人捧着一颗真心却被冷言冷语刺到流血,就这样在现实中败下阵来,但却不知道实现梦想和发财的道路有点相像,闷声低头走的人,往往走得最远最踏实。

每天在后台收到很多朋友的留言,其中很多人都有过梦想不被认可的经历,均对此大为苦恼。 年轻时我们总是抱怨世界的不宽容,忘记了自己的一无所有恰恰是不宽容的导火索,殊不知这样苦逼的状态怎样换来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真正的成功者,不拿真心,而是拿事实去说服别人。

今天早晨,照例坐在电脑前打字,敲键盘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刺激着肾上腺激素,昏黄的灯光令我产生一种回到过去的错觉,就这样想起那些年保持着静默的姿态。奋力向梦想奔跑时听见的一句鼓励:强者的梦想不语人知。

一直记到了梦想来临的那一刻。

励志文章3: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生活,就像是一条河流,无论前方是潮平岸阔还是暗礁密布,你只许往前走,不允许往后退。从跌倒后哭哭啼啼的不知所措,到奔跑时脸蛋上那自豪的微笑,不经历跌倒的孩子永远也学不会走路。

成功的路上,必定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有梦,当然也有梦破碎的时候……人生的道路也总会有许多坑坑洼洼,摔倒后,每一次的抱怨和愤懑,会停滞你前行的步伐,而每一次的接受和改变,将激励你勇往直前。

刚毕业的苏小姐在一家公司做文案,工资不高,但她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从踏进公司的那一刻起,抱着学习态度的她处处小心留意,一心要把工作做得最好。别人不加班,她加;别人不想做的脏活、累活,她做。无论是会议纪要、领导致辞,活动方案、新闻通稿,没有什么职场经验的苏小姐,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公司的认可。

但她的努力并没有引起老板的注意,相反,却让她的同事心生怨念。他们认为苏小姐太爱出风头,一个人完成整个部门的工作,不把前辈放在眼里,没有一点团队精神,而且“屡教不改”。慢慢地,大家开始在背后诋毁她,在工作中孤立她、欺负她,几次三番地打她的小报告,她的主管也认为她不称职。

两个月的试用期后,苏小姐被叫到人事副总的办公室,人事副总对她说,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团队精神,如果所有人都觉得你不行,那说明,你并不适合这个公司,特别是在私企,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像苏小姐这种人,不适合出来工作。

苏小姐被说傻了,她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更没有想到她的付出竟然得到这种评价。不过她没有生气,微笑地说:“你说我不适合出来工作是你的看法,这并不代表我的能力就是如此!”

人事副总也毫不客气,他说任何一家企业都不需要苏小姐这种爱出风头的人,任何一个团队都不需要苏小姐这样的老鼠屎。

面对人事副总的刁难,苏小姐一直保持冷静,她说她尊重他的看法,但无论他怎么说,苏小姐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的认真。并且,很正式地宣布,从今天开始,她辞职了!

辞职后的苏小姐,并没有受前公司的影响,更没有因此而怀疑自己的能力。相反,她开始总结,为什么自己的辛勤劳动却会被人诋毁?被指责没有团队精神?正是这次的辞职,让苏小姐理解了,并不是每一个团队都适合自己的理想。

之后,苏小姐从销售做起,被无数人骂骗子,遭到无数人的白眼,被主管一次又一次劈头盖脸地说没用。每次受挫时,苏小姐冷静地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不足之处,再乐观地前行。没几年光景,她成为了某品牌大区金牌销售,带出了数十个精英销售团队。

相信,很多人都遭遇过这样的情况,被客户骂是猪,被同事说没团队精神。有时候,是因为能力不足,是还不清楚自身在团队中的支点。在面对同事的误会时,不必急于反驳,没有人会无来由地误会你,除非是你的行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遇到辱骂,首先要冷静,这样你才能看清自己的缺点,才能看清辱骂背后的起因和机遇。

面对打击,不要一蹶不振或者怨天尤人,而是要冷静的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准问题、改正问题,跌倒了,就爬起来继续勇敢地走下去,何惧没有鲜花和掌声?

每一个团队其实都有自己的气质,有些团队适合做事业,有些团队适合混日子。对于你来说,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决定了你未来的生存方式,以及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团队出了问题,你不站出来,或者勇敢离开,却坐在那里怨天尤人,路不会在你的脚下,只会在你的前方。所谓的成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选择,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前行、再跌倒、再前行。

通往成功的大道上,困难、挫折必不可少,每一次跌倒后的深思,每一次爬起后的前行,都将助力于你披荆斩棘,把困难踩在脚下,拉近与梦想的距离。每一次跌倒后的领悟,便是一份成长;无数次跌倒后的领悟,便是成功!

励志文章4:内心若是笃定,何惧未知风雨

1

前几天,跟朋友聊起一位高中时的女同学。她原本是属于那种扔在人堆里半天都找不到的普普通通的女生,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了一家外贸公司的副总裁。

朋友是在一个酒会上偶然遇到她的,半天没有认出来。相比于明媚的外表,让人印象更深刻的是她落落大方的气质,那是一种经年沉淀之后的笃定与从容。

高中时,她相貌平平,极少说话,总是戴着厚重的眼镜躲在教室的角落里,一个人闷头看书,但成绩并不算好,所以很少有人注意到她。

高考填报志愿,很多人都报了离家很近的高校,只有她一个人跑到了北京。那时候,大家都在背后说她,不过考了一个大专而已,还跑那么远,真是够傻。

大学期间,她努力地专升本,考研,考博,出国……没有闲过,也没有跟人说过太多,只是一直在做,不停地做。直到今天,那个在别人眼中傻里傻气的姑娘,终于光芒万丈。

我不知道一个人茕茕孑立、蝺蝺独行需要多大的勇气,只知道她在千难万险的征程中从来都不曾有过怀疑,不怀疑努力的意义,更不怀疑自己。

一个始终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最不会对未来感到焦虑的。因为她内心清楚,只要方向正确、步子稳定,何时抵达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内心若是笃定,又何惧未知风雨。

2

前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他本科毕业时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留校当辅导员。

说实话,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我永远都不知道做老师是一件这么费心又费力的事。他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看得我直接傻了眼。

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他有一位学生半夜发高烧,凌晨两点他冲进学生宿舍,一路小跑把学生背到医院,陪了学生整整三天三夜,整个人几乎崩溃掉。但看到学生病情好转,所有的劳累都烟消云散了。

原本以为留校当老师,工作量这么大,薪水会很高。可他说,并不是。他的薪水远不及一些普通企业的实习待遇,但他心里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首先是跟学生的积极沟通,使他更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其次是团队建设、各种活动的策划,使他思路清晰,更懂得顾全大局……

朋友甘心将自己沉下来,做一个普通的辅导员,不过是在虚心扎根。有自己想法的人,最不容易随波逐流,无论别人怎么看,他都始终坚持内心所守,安营扎寨,步步为营。

3

而始终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最容易迷茫和迷失的。我有位读者就是这样。

她刚毕业一年,在一家公司做财务。但她说,自己一点都不喜欢这份工作,无聊,薪水又低。我问她,为什么不尝试着换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呢?

她犹豫了一下,说,我也不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小时候吧,喜欢画画,但听人说很难出头,就放弃了。后来又喜欢摄影,但一架好的相机要好几万呢,还是算了。再后来,想写作,就试着投了几篇稿,但陆陆续续都被退回来了,感觉自己没有天赋,不是那块料……

时间久了,就开始迷茫,不断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于是,生活就变成了一片望不到边的沼泽地,自己越是焦灼,越是挣扎,就越是往下沉得厉害。

看到别人意气风发地走在路上,自己别提有多慌了。为什么别人的人生都像开了挂一样,而自己只会后退呢?

4

听她说完,我止不住地感慨。像她这种情况,又何止是个例?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总是看起来特别努力,但却做不出多大成绩。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越往前走,脚步越是不稳,等风一吹,就直接倒了。

所以,如果你感到迷茫,请务必静下心来,先跟自己对对话,明确方向和目的,做出清晰的规划,然后再一步步地去努力。而一边抱怨一边又无力改变的你,只会变得越来越无趣。

其实,要想做出改变并不难。首先,给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然后把大目标化成若干个小目标,挨个击破,每天给自己一点成就感,只要做出成绩,就没有理由放弃。只要今天的自己优于昨天的自己,就是最大的成绩。

而我们最终都会明白:经年之后,人欲横流,唯简单笃定,方能不乱一心。

励志文章5:属于我的卑微青春岁月

“没钱买漂亮衣服一点也不可怕,因为青春无限好,我可以花三块或者五块钱买几块花布,于夜晚的灯下,缝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穿着它们,意气风发地走在街上,感受着身体里有朵大花,开得哗啦啦做响,那个内心的自己,美得自由而狂野。”

回想起我的青春岁月,毫无疑问,是卑微的,卑微到流言可以肆无忌惮飞来中伤,而我,在这陌生的、荒无亲人的城市里,除了独自拭泪疗伤,别无它法。在那么多流完泪的第二天,当阳光莅临这座城市,我又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昂扬着出门了。那时候很苦,但几乎没人见过我的眼泪。

很多时候,和朋友说起人生的遗憾,我的遗憾有两样,一是没读大学,二是没有少女时代。因为从高密到青岛,严格地说我只有16岁半,在城市里,这个年龄的女孩子独自上趟街,家长都不放心的,可是,我已在远离家乡的城市里独自谋生了,没时间撒娇卖萌,要在一夜之间懂得为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迅速少年老成,以应对陌生而充满着未知的生活。

很多朋友都觉得,那个时候的我,是苦的,包括我在乡下过着苦日子的母亲,来看了我在青岛城中村租住的小房子,她一夜没睡,哭了,要我跟她回高密,我坚决不肯,然后母女俩在长途站的尘土飞扬中泪眼相望着道别。现实生活上的苦,在我来说真不算什么,乡下进城打工的人,所谓的苦,不外是出力多点、钱拿得少点、吃穿住差一点,对年轻气盛的我来说,这些算不了什么,只要我可以继续做我的梦。

其实,我很喜欢那段光阴里的自己,没钱买漂亮衣服一点也不可怕,因为青春无限好,我可以花三块或者五块钱买几块花布,于夜晚的灯下,缝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穿着它们,意气风发地走在街上,感受着身体里有朵大花,开得哗啦啦做响,那个内心的自己,美得自由而狂野。永远穿着廉价的平底鞋子,大街小巷地串着,阅读这座城市,阅读它的表情,领略她淳朴而恬淡的美好里,像我一样,内心也有一朵狂野的大花,随时绽放。

我的青春,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困苦中挣扎,但对我个人而言,永远是一场营养过剩的盛宴,虽然因远离父母而无所依靠,但我也因此获得了最大限度上的自由,自由得我可以所心所欲地变成任何一款与现在的我以及老家的我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我,可是,因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因为读书,我变成了现在的我,一个至少不让我的父母汗颜的我。

记得我二十一二岁的时候,春节回老家,我老家的一位至亲,端着一脸鄙夷的严肃跟我说那谁,你在青岛可别弄些见不得人的景,咱老连家门里不出那样的人。当时我震惊,呆住,但我什么也没说,因为卑微,所有辩解都终将以无力而收场,除了沉默地做好自己,我还能如何呢?只是,那一句呵责式的质问,在我的心上,划上了深深的伤痕。很多年后,我可以坦然地对那位业已去了天堂、且不知从哪里听说我在青岛不务正业的亲戚说了:其实,你们不了解我,我是个有精神洁癖的人,所以,龌龊人生不会和我沾边。

远离父母管束,我会不会变成一个令父母颜面扫地的孩子?我的父母或许曾担心过,但从未说出口,后来,我问母亲,母亲淡淡地说:自己孩子什么人自己不知道啊?我说那别人说呢?母亲说我的孩子我知道。语气从容平淡,那一瞬间,我想落泪,我父母或许不懂太多大道理,但他们知道,有些担心,说出口就是对我的伤害,在这一点上,我至今感激我的父母,感激在那些对于我来说充满着卑微和不确定的岁月里对我的信任。

上一篇:与书的对话作文600字下一篇:英语协会户外英语角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