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业简介(推荐8篇)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篇1

一、学院简介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组建于2004年12月,目前设有中文系、历史系、社会学系、新闻传媒学系和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有汉语言文学(师范、行政文秘、商务文秘、新闻出版)、历史教育、人文教育、社会工作、新闻学、档案学、对外汉语、编辑出版学、社会学9个本科专业;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民俗学、古典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专门史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历史学、汉语言文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学院共有教职工94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0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硕士生导师14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有博士11人(含在读3人),硕士(含在读)近60人。近年来,全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35部,参编教材14部,参编辞书2部,在国家社会科学刊物及其他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30余项(次)。自组建以来,人文学院全体师生团结奋进,发展态势良好,现已形成师范教育、非师范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并举的教学规模与层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成果丰硕。

二、各专业简介

(一)汉语言文学(非师范)学制4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胜任中等学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等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写作、语文教学论、美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文艺创作论等。

就业方向:能在中、高等院校、中学教师,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公关或研究机构的文职人员。

毕业人数:84人(男生28人,女生56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出版方向,非师范)学制4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出版学概论、编辑学概论、书刊编辑学、图书编辑学、基本文体写作、新闻写作、编辑实务、社会调查与方法、汉字学、美学概论等。

就业方向: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可担任电台、电视台、杂志社等的记者、编辑等工作。也可从事机关、事业单位、教师等相关适当职业。

毕业生人数:40人(男生12人,女生28人)

(二)新闻学(非师范)学制4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具备全面的新闻从业能力,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学、大众传播学、广告策划与实践、新闻编辑与评论、新闻写作、广播电视学、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摄影、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普通写作学、公共关系学等。

就业方向: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事初、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可担任相关研究、教育管理工作;教育开发、培训工作;也可从事相关进修辅导教师、文秘、公务员等文科相关适当职业。

毕业生人数:39人(男生10人,女生29人)

(三)历史学(师范)学制4年,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胜任各级各类学校历史学教师的师资和社会培养历史研究、考古发掘、图书文物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及具备国家公务员素质的复合型人员。

主要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要籍、史学概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等。

就业方向:从事初、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可担任相关研究、教育管理工作;教育开发、培训工作;也可从事相关进修辅导教师、文秘、公务员等文科相关适当职业。毕业生人数:38人(男生12人,女生26人)

(四)人文教育(师范)学制4年,授历史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有较高理论素质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小学综合文科师资队伍,能胜任中小学综合文

科课程及相关课程(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能适应中学历史、政治地理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和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文科学概论、社会学概论、伦理、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地理、自然地理、自然科学基础、历史与社会、人文教育教学法研究、写作基础。

就业方向:能在中、高等院校、中学教师,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文秘、公关或研究机构的文职人员。从事初、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可担任相关研究、教育管理等文科相关适当职业

毕业生人数:37人(男生16人,女生21人)

三、2008届学生特点

专业人数:04级毕业生总人数239人,其中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非师范)人数84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出版专业(非师范)人数41人;新闻传媒学系新闻学专业(非师范)人数39人;历史系历史学(师范)人数38人,人文教育(师范)人数37人。

生源分布:本省生源118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九,外省121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一。

男女比例:男生79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三。女生160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七。

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数为63人,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二十六。

四、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邓智华(副院长、社会学系主任)6320016***

组员:贾国仓(学生科科长)6318094(8094)***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篇2

一、工商学院现状及做法

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目前有6个本科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2个本科专业方向:财务管理—税收筹划、旅游管理—饭店管理。工商院还拥有工商管理省级重点学科和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共计7个教研室, 专任教师30人其中财会类方向10人、工商管理类方向9人、旅游管理方向11人;双肩挑教师3人;工商管理方向硕士生11级10人, 12级7人, 13级4人, 总共2人, 导师15人。学院有17个教学班级, 676名本科生, MBA在校生243人。学院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主题, 以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突出“注重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创新精神”特色, 构建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走产学结合之路。

1、确定了各专业建设目标和培养方案

在专业建设方面, 优先建设社会认可度高、就业质量好的会计、财务管理专业, 精心打造旅游管理专业, 其次根据学院的资源统筹建设其余专业根据招生情况、就业质量等暂停或停办就业情况差的相关专业。完善了人才培养目标。面对大类学生选专业过程中出现的专业选择人数较少 (30人左右) , 但仍可开设的专业时, 学院重新组合与调整了限选课模块的课程。

2、建立健全大类培养模式

工商院建立健全了大类培养模式, 让学生到大二以后根据市场就业情况和个人偏好选择专业。大类培养模式, 让学生在选择就业前, 通过各专业内教师做推介性专业介绍和就业前景分析, 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师资力量、培养目标定位及就业前景等详细情况。通过学生申请、本人签字确认等环节, 来确定学生所选的专业。

3、建立了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制度

通过例会就日常教学规范、教学态度、师德、考试纪律、教案、课件制作和使用、备课等教学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同时, 加大教改力度, 加快课程建设力度, 加强多媒体课件建设。目前, 95%的专业课程建立了多媒体课件, 教学效果良好。

4、重视课程改革

首先, 推行精品课建设质量工程。先后推进了财务会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市场营销和旅游学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 派教师参与从政之要与学科文化等全校性讲座课程, 旨在打造精品课程和精品讲座。其次, 建立说课制度。通过每学期开学初全院公开说课活动, 来检查教师备课情况。通过说课, 可以实现专业内教师相互沟通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目的, 避免相互重复, 有助于合理分配有关课程的教学课时。第三, 调整课程体系。积极调整课程体系, 适应新教改变化要求。部分课程根据专业定位的变化进行了调整, 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社会保障理论”课调整为“公共关系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企业价值评估”课调整为“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等。第四, 积极推广双语教学。为了适应新教改要求, 学院积极开设了双语课程, 学院目前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和《国际贸易》两门双语课程。

总之, 工商院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 既要把握发展的节奏, 又要根据工商管理各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波动, 不断适时调整招生的数量和培养的模式, 还要敏锐捕捉各专业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特点, 充分把握各专业发展的机遇期, 将专业建设与动态的外部环境变化相结合, 使专业的发展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最终实现工商管理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二、问卷调查和存在问题分析

1、问卷调查

青海民族大学工商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 下面通过对工商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总结出了工商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下是针对青海民族大学工商院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

(1) 您认为工商院现有的课程设置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吗?

通过对工商院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回收50份, 其中有效问卷50份, 45%认为工商院现有的课程设置不利于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25%认为一般, 20%认为可以, 10%认为不知道。

(2) 您认为工商院在实践教学经费方面的投入充足吗?

通过对工商院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回收50份, 其中有效问卷50份, 15%认为工商院在实践教学经费方面的投入充足, 25%认为一般, 45%认为不充足, 15%认为不了解。

(3) 您认为工商院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吗?

通过对工商院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回收50份, 其中有效问卷50份, 20%认为工商院注重培养企业家精神, 25%认为一般, 45%认为不注重, 10%认为不清楚。

(4) 您认为工商院缺乏双师型教师吗?

通过对工商院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回收5份, 其中有效问卷50份, 65%认为工商院缺乏双师型教师, 20%认为一般, 10%认为不缺乏, 5%认为不了解。

(5) 您认为工商院拥有有效的实践教学操作标准吗?

通过对工商院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回收5份, 其中有效问卷50份, 15%认为工商院拥有有效的实践教学操作标准, 25%认为一般, 40%认为没有, 20%认为不了解。

(6) 您认为上课过程中每位学生掌握的知识一样吗?

通过对工商院5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 回收5份, 其中有效问卷50份, 85%认为上课过程中每位学生掌握的知识不一样, 10%认为差不多, 5%认为一样。

2、问题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 可以看出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六个问题。一是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二是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三是企业家精神培养不足;四是缺乏双师型教学人才;五是缺乏教学评估体系;六是同学们学习的劲头不足。这些不足表现在下列方面:

(1) 工商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多流于形式, 实际发挥作用不大, 还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青海民族大学虽然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培训教育, 但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 还缺乏实战性的演练和实训基地。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也导致了企业家精神培养的缺失。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各专业是从2000年开始陆续设立和招生的, 学科建设的基础薄弱、投入始终赶不上发展的速度, 师资紧缺、实验设备不足的现象一直存在。学校由于认识上的不足, 使得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明显不能满足需要。目前, 工商院实践教学主要限于一些财务软件的运用和电脑实验室的建设方面, 而对大型实验设备和证券仿真实验室等方面的建设尚未开始。在调研中发现, 学校曾采购了一些沙盘和教学用具, 但由于试验场地的限制, 很多购买的硬件设备闲置, 一放了之, 并未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去。

(2) 作为地方民族院校, 我们无法选择生源、无法提高生源质量、无法优化生源结构, 学生中学习风气普遍不浓厚。同时, 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无法统一教学标准, 面对教学对象顾此失彼, 不仅学生怨言较多, 教师教学压力也大, 教学效果始终不理想。青海民族大学是一个民族院校, 而工商院也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 学生质量参差不齐, 所学知识却都相同, 这就导致有些学生学的轻而易举, 而有些学生学习却很吃力的现象发生。这不利于学生总体学习水平的提高, 很容易打击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再从工商院采用的教材来看, 99%以上的教材以理论教学为主, 带有实践教学的教材不到开设课程的1%。这是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1、学校已经采取的措施

(1) 教学方面。为了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 青海民族大学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如先后召开20次教学工作专题研讨会并多次开会就日常教学规范、教学态度、师德、考试纪律、教案、课件制作和使用、备课提出工作要求。加快课程建设力度, 加强多媒体课件建设, 95%的专业课程建立了多媒体课件, 教学效果良好。调整加入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如针对财会类专业增加了金融企业会计, 财务软件课程相对增加了教学内容。

(2)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立了专业资料室。2012年度图书资料更新力度较大, 共购置了近717册价值30000余元的图书, 建立大学生书架。要求学生多读书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每读一本书要求交读书心得。目前大学生书架上架图书已达996册, 杂志225册, 光盘104套 (书籍、杂志、光盘来源系学院教师及学生捐赠, 都是最新的书籍, 方便学生获取最新的一些信息资源) 。另外还建立网上图书馆、通过网络硬盘www.dbank.com, 上传电子图书, 供同学免费下载最新的专业资料。

(3) 科研方面科研工作有计划、有措施、落实到位, 近3年在研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 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 正式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出版教材和著作6部。在此基础上, 学院继续动员、组织教师申报高等级课题。为进一步发展旅游管理专业, 学院组织旅游专业6名老师进行专业发展讲座, 效果显著, 得到学生的好评。

(4) 筹建实验班。为了全面落实教育部有关会议精神和我校教改工作要求, 根据青海民族大学关于2012年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项目卓越财会人才实验班 (竞争项目) 立项要求, 从2012年起, 学院实施江河源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项目:江河源卓越财会人才实验班。2012年选拔招收实验班学员40名2013年选拔招收实验班学员40名。根据实验班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财会职业素养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目标, 以在校期间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等证书和具备较强外语和计算机技能为特色, 优化课程体系, 注重实践环节, 强化师资配备, 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3年12级实验班英语四级过关人数为2人, 过关比率为58.97%。计算机二级过关人数为1人, 过关比率为46.15%。因为班级学习成绩优异, 在2013年度奖助学金评选中5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13年一大批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地区英语、演讲、歌曲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

2、对于改进的调研

虽然采取了得力措施, 青海民族大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工商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 本文对工商院部分教师进行了调查与访谈, 以便尽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下是针对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

(1) 您认为工商管理学科如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通过对工商院部分教师进行调查与访谈, 得出以下结果:10%认为工商管理学科要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学生自主学习, 30%认为需要加强实践教学, 35%认为需要培养创新意识, 25%认为需要增加企业实习机会。

(2) 您认为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否有必要?

通过对工商院部分教师进行调查与访谈, 得出以下结果:90%认为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有必要5%认为没有必要, 5%认为无所谓。

(3) 您认为应如何加强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对工商院部分教师进行调查与访谈, 得出以下结果:20%认为加强实践性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需要校内模拟实验, 30%认为需要学生利用假期或统一安排时间自行实践, 40%认为需要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到有关部门实习, 10%认为其他。

(4) 您认为最好的实践教学方法是什么?

通过对工商院部分教师进行调查与访谈, 得出以下结果:10%认为最好的实践教学方法是依据教材循序渐进以教师讲授为主;25%认为教师讲主要观点, 结合案例, 组织、启发学生研讨;35%认为案例教学为主, 组织、启发学生研讨;20%认为教师讲主要观点, 放手让学生查找资料, 写论文;10%认为其他。

(5) 您认为在授课过程中应怎样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学到知识?

通过对工商院部分教师进行调查与访谈, 得出以下结果:10%认为在授课过程中要保证每位同学都能学到知识需要靠学生自主学习, 10%认为需要增加课时, 70%认为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因材施教, 10%认为其他。

3、对策

通过对工商院部分教师的调查, 结合相关文献, 可以总结出工商院在今后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应该采取的改进措施。

一是增加实践环节课程所占比重。应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质量建设, 制定了《工商管理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制度》, 严抓课堂考勤、授课过程等的管理,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教风建设效果显著。应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完成了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市场营销学精品课程建设、旅游学精品课程建设、全校性讲座课程建设、基础会计讲座课程建设、商务礼仪讲座课程建设、人力资源管理英汉双语课程建设等工作。

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工商管理专业属于软科学范畴, 是专门对赢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进行研究, 并探讨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技巧的一门学科,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只不过它实质上更加强调的是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 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的。然而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 信息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就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 院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增拨经费, 用来购买实践所需的各种设备, 开发实践基地, 为工商院的实践教学打好基础,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是培养同学们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为培养同学们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 除了要积极组织工商院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培训教育, 还要加强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学生提供实地演练的机会。要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中让学生研究分析的效果与课堂上单纯让学生分析讨论问题的效果不一样, 前者更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对学生研究问题更具有吸引力。工商院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开展了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加大了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 倡导教师以《行动计划》中强调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安排旅游专业老师到省旅游局、青海大学、旅行社等单位进行了专业发展调研。要修订工商管理培养方案, 在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加入生产实习环节。本学期安排了六周时间, 安排11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51名去瑞和铝业、中国电信、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进行生产实习。要加强校企联系, 整合企业资源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本年度工商院选派15名学生去北京达内集团, 进行了为期10天的企业认知培训。本学期我们又与达内集团和千峰科技公司达成意向, 拟在每年选送30-40名学生去企业培训。

四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要通过争取到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与福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合作开展的“中国西部MBA教育师资发展项目”, 该项目由新华都慈善基金会提供了总金额人民币450万元的资金捐赠, 主要支援海南大学、宁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石河子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六所西部院校的MBA师资培训。通过该项目, 我校可选派15名MBA师资在今后的两年半内接受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的脱产进修。工商院每个学期选派3名MBA师资到浙江大学进行脱产进修。鼓励教师考博, 支持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工商院选派财会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各1名老师去天津大学做访问学者, 人力资源专业的1名老师去美国进修。工商管理专业1名老师考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旅游管理专业4名老师就读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要支持财会专业教师考取相关会计师资质证书, 目前学院财会专业教师中有高级会计师三名、高级统计师一名、茶艺技师一名。学院支持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相关旅游行业挂职进修, 目前1位老师在授课之余挂职进修学院正在起草双师型教师进修工作量核定办法, 提交学校以规范双师型教师进修管理。要注重课堂教学, 注重培养方案的及时修订, 注重教师的进修学习, 注重对教师的督促, 注重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连续几年工商院教师都获得了青年教师讲课比较省级优秀奖。良好的师资队伍, 是我们教学的保证我们要求教师及时更新知识, 以最新的知识教授学生,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

五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分类分级”教学模式。为了使全院不同生源基础的学生, 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得到发展, 在对学生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和分级培养。如鼓励学习基础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去考研、考注册会计师, 学习基础差、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去辅修第二学位和考一般资质证书, 督促基础差还不学的学生坐在课桌前, 引导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去勤工助学。使好学生学得出色, 差学生能够学会, 最终毕业时都得到了相应地提高和专业性地培养。在推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工作中, 应让学生一入学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学业生涯进行设计和规划, 使学生对自己应该学什么、什么时候该学什么、不同阶段时点的学习方式、个人时间精力的统筹分配都有清醒的认识。

六是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 并使之齐头并进, 同时发挥出协同作用。为了激发我院师生“教”与“学”的热情, 学院主要采用“拉式管理”的手段开展工作。因为硬性规定老师完不成什么工作任务就会怎样, 规定学生不能干什么而只能干什么, 可能会引发他们的抵触情绪, 从而使一些工作的推进遭到抵制。所以, 教师方面, 工商院通过不定期的、开放式的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等活动, 实现教师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力求尽快打造出一支精、强、 (创) 新的专业教学团队。工商院的教师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内部自发教学竞赛、不断自我完善、以培养高质量学生为荣的工作局面。专业教师一旦真的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 教风也就随之好转。年轻老师多得是激情, 引导好会干得特别出色, 如工商院有的班主任利用晚自习带差生默写英语单词, 有的班主任则凭借多年国外留学的优势带本班学生练习英语口语。还有些班主任请高年级成绩突出的同学到班级中交流学英语、学专业课、过等级证书的经验和方法, 或请已工作同学介绍应聘技巧、专业前景。学生方面, 从全天候监控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 围绕学生可做的各项工作入手, 狠抓学风。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考证、考研等, 再借助严格的三级考勤管理制度, 使工商院学生的学习风气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目前全院学习氛围浓厚, 大多数学生已经投身到自觉学习、持续性学习的轨道中。近几年, 工商院多数专业的毕业生已经呈现出高等级专业证书持有率高、稳定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较好、用人单位认可度高的局面。

七是狠抓本专科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发展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 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工商学院作为全校最大的学院, 2011年本专科应届毕业生达300人, 占全校毕业生的七分之一, 巨大的就业压力下, 通过学院各项工作的层层推进, 仍然取得了总体就业率92%的成绩。其中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筹划专业的财会类专业的总体就业率为96.77%, 高质量就业率为63.92%表面的数字可能会带来后期较好的招生局面, 但是数字下面积淀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就业促进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常态工作, 送走一茬, 接着又是一茬。所以, 工商院通过尽早部署、全面部署来逐步推动包括财会专业在内的各专业各届毕业生的就业。为促进11届就业工作, 工商院又推出了“各专业教师团队对口负责本专业毕业班就业”的办法, 即按照工商院工商管理类、财会类、旅游管理三大专业方向, 组建以毕业班班主任为核心的三个专任教师团队, 以分专业包干、分工协作的方式, 由专任教师团队对口负责各专业毕业班的就业工作, 各专业就业情况直接和第二年的招生计划挂钩, 整体就业率的上升说明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7) :17-18.

[2]于连涛, 刘伟主编.创新与创业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99-109.

[3]J.F.Volkwein:Changes in Quality Among Public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Vol.60, No.2, 1989.

[4]张建华.生存——20个卓越的企业领袖20家有影响力的企业25年生存发展历程[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4.

[5]胥悦红.推进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J].民族教育研究, 2007, (4) :101-105.

[6]李秀荣.一般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刍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6, (12) :176-178.

[7]刁振嘉.工商管理实验教学浅谈[J].才智, 2014, (1) :22-25.

[8]岑丽阳等.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篇[J].高教论坛, 2007, (4) :136-139.

[9]吴天舒.谈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思路[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35-46.

[10]向秀英.地方商科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思路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7, (4) :77-78.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篇3

(一)招收对象

在体育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的在职人员,从事专业运动训练(包括中小学和大学)的运动训练人员,各级运动竞赛的管理人员、中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是体育硕士专业培养的群体。

(二)报名条件

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体育运动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或2004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具有“运动健将”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的在职人员。

(三)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招收办法

针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培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从2006年开始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实行单独招生,录取规模不超过本院当年招生名额的20%。

(四)报名时间及招生名额

网上报名时间为7月上、中旬。

招生名额:50人

(五)其他

1学制:一般为2年。

2学位:课程考试合格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者授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3授课形式与时间:一般采取寒暑假或阶段性集中授课。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篇4

简介和专业介绍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创建于1984年,现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三个本科专业。拥有浙江省基础生物实验示范中心、基础环境实验室、动物标本陈列室、植物标本陈列室、人体标本陈列室等多个实验室;设有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所、系统动力学研究所、农业与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水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和温州大学海螺挑战生物制品研究开发中心。

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生物科学专业已成为校级品牌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环境科学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生态学实验室为校级重点学科实验室,生态学为市重点学科及学校A类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生物技术专业开始一本招生,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方向开始招生,同时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00多人。近几年,学院向高水平院校看齐,加大了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不断更新基础实验室设施,购置了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配置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美国哈希BOD、COD测定仪、日本岛津双飞点薄层扫描仪(CS—930PC)、冷冻高速离心机、各种特殊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荧光定量PCR仪等仪器设备,建立了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分析检测平台和分子生物学平台。目前,学院实验室面积达11000平方米,设备总值3000万;两万余平米的新实验大楼2009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

全院现有教职工54人,专任教师3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2人,博士15人,副高以上职称占81%,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占84%。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浙江省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151人才工程)7人,浙江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温州市拔尖人才3人,温州市跨世纪学术和学科带头人(551人才工程)15人,温州大学“高级人才工程” 5人。学院还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院士、教授作为客座教授。

近几年来,学院承担国家863高科技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市科技计划项目40余项,企事业横向合作项目30项,科研经费合计1000多万;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温州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研奖励30多项,在国内外

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15篇论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12部。外来科研经费总额和发表论文数量连续几年均列全校前列。2007年校首届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双百联动”活动中获“先进学院”、“先进研究所”、“先进个人”等全面奖励。

学院不断加强传统生物科学专业的建设力度,强化教学实践环节,突出师范特色,毕业生在各地教师编制招考中成绩优异,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同时,学院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水污染监测与治理为环境科学专业办学特色,以“突出技术特点、强化海洋特色”为生物技术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为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毕业生的考研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及实施环保战略,已经成为国家意志。我们将结合地域特色、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努力将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建成面向浙南地区,乃至浙江省和全国的相关人才培养基地。

生物科学(师范)本科专业是以生物师范教育为主的理学专业。培养既具备宽厚的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又具备扎实的教师教育基础理论;受到扎实的师范技能训练,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能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能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化学及实验、植物学及实验、动物学及实验、微生物学及实验、生物化学及实验、细胞生物学及实验、遗传学及实验、植物生理学及实验、分子生物学、普通生态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及实验、中学生物教学论、微格教学、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等。

环境科学(含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环境科学方向)是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的复合型办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方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的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应用型人才。专业分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培养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各级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环境监测部门和企业的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污染处理设备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与运行的技术与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环境工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

微生物学、环境经济学、工程制图与CAD、给排水工程设计、化工原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仪器分析、环境污染治理综合实验、环境评价综合实验等课程。

生物技术本科专业是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的复合型办学专业。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受到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扎实的专业技能训练;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教学,从事生物医药及功能食品产业技术开发、应用以及生产与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文社科学院与专业简介 篇5

专业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 汉语言文学 文秘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专业、双学位

公共事业管理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管理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系统掌握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

3、具备的能力:具有独立地获取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及一定的适应相邻专业工作的能力。

4、优势或特色:具有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在文教、经济、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

2、主要专业课程:行政管理学、保险学原理、社会保障、教育管理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

3、主要实践项目:公共管理、社会保障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面向各级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具有广阔的就业面。自2004年以来,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有169名同学考取硕士研究生,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达到19.79%,其中有105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牌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录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考试、国家、省级和各级公务员考试录取率具有较大优势。

汉语言文学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四年本科,文学学士

2、掌握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汉语与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古今文学历史发展、文学理论批评的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教育与专门训练,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发展,了解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3、具备的能力:具备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汉语言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基础写作、文学概论、逻辑学、语言学概论、普通话、文献学。

2、主要专业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比较文学、美学原理、外国文学史。

3、主要实践项目:文学概论、普通话、基础写作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可以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文秘等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面。2009年,我院第一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研究生上线率达到23%。

文秘(秘书与公共关系)

一、培养目标

1、学历层次:三年专科

2、掌握的知识:掌握扎实的秘书学理论知识、档案学管理知识、公共关系知识、现代行政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观念,能够熟练写作各种公文;掌握基本的法律与法规、国际贸易等有关领域的基本知识。

3、具备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有树立企业、事业单位、党政机关良好形象、协调公众关系、出谋划策、充当智囊、推销产品的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4、优势或特色:具有较强社会活动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掌握秘书基本理论与事务,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能胜任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秘书工作。

二、学习经历

1、主要基础课程:管理心理学、基础写作、计算机应用、微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社会学、管理学原理。

2、主要专业课程:企业管理、市场学、公关策划学、秘书学、国际贸易、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礼仪知识与训练、公关谈判艺术。

3、主要实践项目:公关教学实习、“两课”社会实践。

三、就业情况

秘书与公共关系专业毕业生可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具有较广阔的就业面。近几年来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专业、双学位

一、专业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意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创造新资产的重要源泉,我国正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急需大量既有理工或农医或经济或管理等类专业的知识背景,又懂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从现在的法律人才需求情况看,越来越多的部门、行业、企业开始招聘知识产权人才,有关知识产权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更是各大企业、单位招聘的重点。

为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满足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的需要,学校设置了实施双学位、双专业教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

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产权方向)双学位、双专业学习的学生,以第一专业知识背景为依托,学习与第一专业相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专业素质

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就业空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二、就业前景

主要的就业方向有:

1.大中型企业知识产权部

山东省现有大中型企业2000多家,中小型企业90余万家。而且山东省作为我国沿海吸收投资的大省,三资企业数量也很多,国外企业普遍对知识产权比较重视,需要大量的拥有专业知识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人才。如:海尔、海信、华为等大型高科技企业都开出高薪专门聘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知识产权事务人才。

2.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

3.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

4.在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5.在知识产权中介绍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或人民法院等单位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或审判工作。

三、资格考试

从2007年开始,全国性知识产权管理师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由全国高科技知识产权委员会与保护知识产权联合会合作开考。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由知识产权管理师考试中心独立开考与合作开考的知识产权管理师。此外,理工科专业毕业生还可以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统考”,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成为知识产权工程师,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四、主要课程

民法总论、合同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管理学原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新型知识产权战略、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与应用、知识产权代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英语、专利审查概论、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知识产权国际许可与转让等。

咨询热线:王老师(电话:***)郭老师(电话:***)张老师(电话:***)

咨询地点:人文社科学院法学教研室(文经楼B501室)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篇6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能掌握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独立从事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并具有一定的预防保健和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专业主干课程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必修课程和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选修课程。

临床医学专业(麻醉学方向)(五年制本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的麻醉科、急诊科、急救中心、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药物依赖戒断及疼痛诊疗等领域从事临床麻醉、急救和复苏、术后监测、生理机能调控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主干课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麻醉解剖学、麻醉药理学、麻醉设备学、麻醉生理学、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等必修课程和医学心理学、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

护理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及护理教学与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其特色为加强英语能力和急症护理能力的训练。

二、专业主干课程

基础医学、护理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基础、人体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护理管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预防医学、急救护理学等必修课程和医学心理学、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

临床医学专业(专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加强临床能力培养、加强预防医学战略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医德、掌握一定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通科助理医师。

二、专业主干课程

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 1

学等必修课程和医学心理学、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

口腔医学专业(专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培养具备医学基础理论和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技能,从事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和预防保健工作的口腔科助理医师。毕业后主要面向县、乡级医院及口腔病防治机构。

二、专业主干课程

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基础、生物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影像诊断学、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材料学等课程。

中西医结合专业(专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从事中西医临床诊治和卫生保健工作。

三、专业主干课程

中医基础医学、中医临床医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著、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等。

护理专业(专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培养能从事临床护理和中等护理专业教学的护师。除加强护理实践能力培养外,还注重心理学、人际沟通和护理美学的教育。

二、专业主干课程

基础医学和护理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基础、护士人文修养、护理心理学、人体结构学、人体机能学、母婴护理、儿童与青春期成人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等必修课程以及卫生经济学、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

药学专业(专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独立从事一般药物制剂、临床用药和药事管理等技术工作,熟悉药物营销工作。

二、专业主干课程

化学和药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基础、解剖生理学、药用化学、生药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等必修课程和医学心理学、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加强从事检验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能掌握临床检验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能独立开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工作。

二、专业主干课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基础、医用化学、临床生化与检验、微生物学与检验、免疫学与检验、仪器分析、临床基础检验学、血液学检验等必修课程和医学心理学、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专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加强医学影像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能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独立开展临床影像诊断和技术工作。

二、专业主干课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影像诊断学,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英语、计算机基础、人体解剖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影像诊断学等必修课程和医学心理学、文献检索等选修课程。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专科)

一、专业适用范围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医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加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教育,使学生能从事卫生信息管理工作。

二、专业主干课程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招生专业简介 篇7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学院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建院以来一直是学院的重点专业。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人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卓有成效,2007年被评为市级高职示范性专业,拥有市级高职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目标:立足首都,服务社区,面向青少年,培养政治素质好,掌握青少年工作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工作技能,从事基层共青团工作、青少年发展服务与引导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社会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岗位群:基层共青团工作人员(街道团工委、企事业单位团委和农村基层团委工作人员);青少年社会工作人员(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和社区矫正人员);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培训人员(青少年宫辅导员和各级各类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人员)。

学前教育专业

专业优势:在新一轮人口高峰期背景下,本专业针对北京市幼教人才需求量大的客观现实和落实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培养符合北京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应用型幼教人才。本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室建设方面都得到了学院的重点扶持。本专业拥有一支实践技能强、业务素质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高级职称比例占专职教师比例的60%以上,有1名职教名师,3名市级青年骨干教师。本专业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强调“知行合一”,拥有一流的数码钢琴实训室、舞蹈实训室、学前教育实训室,与北京市多家市级示范园、区级示范园、一级一类幼儿园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培养合格的幼教人才奠定了基础。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教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掌握弹、唱、舞、讲、画、做、操七项基本技能,善于沟通,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就业岗位群:幼儿园教师;幼儿园行政人员;早教机构工作人员。

社会工作专业

专业优势:本专业1999年正式招生,2007年被批准为北京市高职示范专业,在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拥有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本专业专任教师都毕业于国内知名高校,兼职教师由北京市、区两级社会工委社会办领导和经验丰富的教学专家、行业专家组成,是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市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本专业办学先进事迹。

培养目标:能够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能在街道社区、社会福利机构、社会服务组织等领域从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就业岗位群:街道、社区工作者;社会福利机构工作者;社会服务组织工作者。

心理咨询专业

专业优势: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准的首个高职心理咨询专业,2007年正式招生。本专业专任教师均拥有知名大学心理学硕士以上学位,全部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还有一批知名心理学者和心理咨询实务专家作为兼课教师。现已建成设施齐备的校内实训基地和一批包括心理热线、心理咨询机构、中小学、社区等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市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本专业办学先进事迹。

培养目标:能够掌握心理咨询基本理论、方法和心理咨询基本技能,能在中小学和社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在心理咨询机构、培训机构、社会服务机构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辅助工作的专门人才。

就业岗位群:社区及区县中小学的心理辅导人员;专业心理机构的心理咨询辅助人员;培训机构的心理训练师。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针对北京市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紧缺的现状,于2010年新增设的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人员结构合理,校内专职教师来自国内知名学府,校外兼职教师均是相应领域的专家;本专业拥有国内一流的老年实训室和大量的校外实训基地,在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市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本专业办学先进事迹。

培养目标:能够掌握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老年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能在社区和社会福利部门等基层单位以及老年产业等领域,从社会服务、资源整合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同时从事适合老年人的产业设计与开发工作。

就业岗位群:街道、社区、社会福利机构和涉老企业社会工作者等。

金融与证券专业

专业优势:为适应首都金融服务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院于2010年设置本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聘请了一大批优秀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及金融监管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贵金属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建设了多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培养目标:面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贵金属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柜台业务人员、大堂经理(引导员)、客户经理等职业岗位,培养满足首都金融业发展市场需求的,熟悉并掌握金融机构相关业务服务实践环节,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有较强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金融服务业务,胜任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行业综合柜员、引导员、客户经理、理财顾问助理或其他领域相关岗位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就业岗位群: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柜台业务人员;大堂经理(引导员);客户经理;投资理财顾问助理和金融产品营销员等职业岗位。

会计电算化专业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学院开设较早的专业之一,历年来招生及就业情况在学院名列前茅。本专业注重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核算技能为基础,培养审计、税务、证券投资、企业财务管理等应用技能。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应用技能,能够胜任出纳、记账核算、内部审计、财务分析、税收筹划、财务咨询、纳税代理、外部审计等专业岗位工作的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企业财务会计方面的基本专业知识,掌握企业财务会计、会计核算、报表分析、纳税处理、审计等技能,熟练掌握通用财务管理软件应用,能在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能胜任会计中介机构的会计核算、企业内部审计等岗位,能参与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就业岗位群:企业与行政事业单位:出纳、记账核算、内部审计、财务分析和税收筹划;会计与税务中介机构:财务咨询、纳税代理和外部审计等。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专业优势:本专业创建于1986年,是学院开设最早的专业之一,多年来招生及就业情况在学院名列前茅,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口碑。本专业拥有一支热爱学生、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建有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现代商务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拓展了几十家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将学生的课堂学习、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及就业有效对接。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很多都已经走上了单位的领导岗位,为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修养,有较全面、系统的工商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理论与方法,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及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熟悉各项管理工作的流程,适合在各类企业单位从事基层管理、营销策划、公共关系、客户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强应用的实用型管理(商务)人才。

就业岗位群:市场营销、企业商务/行政助理、公关人员、客户经理等。

电子商务专业

专业优势:学院于1998年创建本专业,是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较早的院校之一。2007年被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授予“中国电子商务名校”称号,拥有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名师,建有先进的校内现代商务职业教育实训中心,是中国条码推进工程高校实验室示范基地。本专业为学院重点专业,拥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就业提供宽广的平台。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熟悉国家的政策和法规,掌握电子商务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营销与网络贸易、网络财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岗位群:网络营销与网络贸易、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电子商务专员。

文秘专业(商务秘书)

专业优势:文秘专业创建于1987年,是学院第一批开设的专业之一,也是北京高校甚至全国范围内开设最早的秘书专业。为适应社会发展,多次调整专业定位,先后开设文秘、中文秘书、中英文秘书、商务秘书、涉外秘书等专业方向。其中,1999年开设的商务秘书专业是北京市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第一个试点专业,在业内和社会各界具有很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本专业拥有市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多项优秀教学成果,2007年创建为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专业,2011年专业教学团队成为市级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秘书职业能力综合训练基地成为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

培养目标:立足首都,面向基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适应基层管理需要的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熟悉行政管理与现代商务活动基本规律,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掌握秘书工作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具备办公管理和商务管理能力的秘书人才。

就业岗位群:基层政府机关行政管理人员、信息员;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办公室秘书、行政助理、档案员;企业单位的商务助理、人力资源助理、客户经理、办公室文员等。

法律事务专业(法务速录)

专业优势:本专业设立于1996年,始终坚持严谨、务实,注重实效的办学风格,形成了“人本、法治、责任”的人才培养理念。法律系是北京市法院系统书记员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培养书记员的任务。本专业主要培养“会速录的法律人才和懂法律的速录人才”,主要为各级法院培养书记员,就业渠道稳定。本专业是北京市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技能与职业技能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有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了以法律职业技能为目标导向的讲、训、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合理实用的法律知识结构,熟悉我国法律和政策,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法律事务操作能力、一定的行政组织能力,熟练掌握速录技能,从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律师助理等法律辅助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岗位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书记员;律师助理、秘书;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电视台、大型网站的法务、行政秘书、速录员;速录培训员等。

法律事务专业(公司企业法务)

专业优势:本专业设立于1996年,始终坚持严谨、务实,注重实效的办学风格,形成了“人本、法治、责任”的人才培养理念。本专业主要培养“懂人情、知法理、会沟通、强操作的公司、企业法律事务人才”。本专业是北京市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也是北京市法院系统书记员人才选拔基地,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技能与职业技能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有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了以法律职业技能为目标导向的讲、训、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合理实用的公司、企业法律知识结构,熟悉我国公司、企业法律和政策,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公司、企业法律事务操作能力,一定的行政组织能力,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公司、企业法律事务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就业岗位群:公司、企业法务岗位、综合行政岗位、办公室文员、销售、外勤岗位、律师助理等。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网络编辑)

专业优势:本专业始创于2002年,是全国最早设立的高职网络编辑专业,十多年来紧跟技术步伐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良好职业前景的专业。本专业立足于网络编辑、网络运营类等新媒体岗位。由于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传统行业迫切向互联网转型,本专业学生就业舞台十分广阔。北京市几十万家大中型网站、所有的企事业单位与各类机构网站、移动客户端都急需网络编辑人才。学生每年在毕业前被众多企业预订,学生择优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目前,部分毕业生已活跃在中国互联网界,成为媒体精英。我们的专业教学团队由知名大学毕业教师与知名网站一线专家组成。腾讯、新浪、北青传媒、龙源期刊网、酷6等众多传媒机构作为本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既吸收学生实习,又择优录用毕业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紧密结合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发展需求,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能采编、会美工、善运营,懂制作,熟练掌握各类网站、微博、微信、APP内容运营的,能在企事业等各类机构从事以网络媒体为工具的采编、运营等岗位的新媒体复合型专业人才。

就业岗位群:各种类型网站的内容采编与网站优化及营销岗位;各类机构的移动客户端、微信、微博等的内容维护与运营岗位;广告公司的文案策划岗位,报社和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岗位;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等机构的宣传工作岗位。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影视制作)

专业优势:本专业依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而建,是学院重点发展的朝阳专业。专业师资雄厚,教师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重点高校,同时担任电影电视策划、摄像、特效、录音等工作。专业建有校外高端实习基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青网、北青报、酷6网、新浪秒拍等。学生走进基地实习就业,基地一线人员进课堂授课,基地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专业近年获批中央财政、北京财政上千万建成符合影视行业最新标准的数字媒体制作实训基地,包括虚拟演播室、录音棚、苹果机房、后期制作实训室等,校内即可实现采编播制作。学生在校内即可参与节目制作,实现技能的全面提高。

培养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合成等专业技能,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够完成影视节目摄像、剪辑、包装和合成等。培养学生能在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从事摄影、摄像和影视后期剪辑合成工作;能在各类网络公司从事数字影像编辑合成工作;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工作。

就业岗位群:电视台记者、编辑、剪辑岗;影视公司编导、剪辑、摄像岗;杂志、报纸、网站新闻记者、摄影记者、编辑岗;视频网站编辑岗;企事业单位宣传人员。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媒体资产管理)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适应媒体融合、大数据时代开办的朝阳产业,在未来媒体发展的技术体系和业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北京地区媒体资产丰富,每年传统媒体、新媒体、移动媒体及企事业单位对媒体资产管理人员的需求量逐年递增。目前,北京市较少有专门为媒体资产管理培养人才的专业,加之与企业定向培养计划,近年来毕业生全部被各大媒体、企事业单位预订。

培养目标:培养媒体融合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媒体协同作业模式下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二次开发人才;培养大数据时代,对数据进行专业组织整合、开发利用、增值管理的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媒体内容制作能力、技术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后续各项衍生业务的服务能力。

就业岗位群:中央电视台及各级电视台音像资料馆、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媒体机构的编辑、技术与管理岗;传统媒体编辑与营销岗;网站编辑与营销岗;移动媒体编辑与营销岗;媒体资产管理外包公司技术与管理人员;企事业单位宣传人员。

旅游英语专业(出入境服务与管理)

专业优势:旅游英语专业教育教学一贯以学生为本,坚持就业、创业和升学并举。学生英语类课程获证率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就业单位多为出入境服务及国际旅游行业中的佼佼者,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个签证外包服务中心和出入境服务单位,以及凯撒、凤凰、众信等国际旅行社。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和岗位竞争力在国内同类专业中优势显著。

培养目标:适应北京涉外、旅游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为涉外、旅游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一定英语基础水平、基本的出入境服务和旅游行业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

就业岗位群:学生对口就业岗位包括:出入境签证业务操作员、出入境旅游销售与业务操作员、旅游公司网站翻译员、旅游计调师、旅游咨询师、中英文导游、出境领队等。往届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单位以签证代理服务机构、出入境国际旅行社(旅游公司)和出国留学英语培训机构等为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专业优势:本专业围绕当前信息技术和移动智能开发技术进行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直接与行业人才需求的专业技能相对接。本专业与中软国际等国内知名软件公司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由企业一线工程师按照“5R”实训体系在真实工作环境进行企业真实项目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从事企业应用软件和移动软件开发以及IT测试工作。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教育部全国高职技能大赛和工信部主办的各种技能大赛,近三年本专业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本专业毕业生可获得教育部和工信部双证书,按比例获得就读本科的机会。毕业生的薪酬待遇在同行业中处于前列,并有良好的职业可持续发展空间。

本专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美国伯米吉州立大学对口专业交换生以及“3+1+1”的合作培养机会。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软件开发、测试、维护、网站建设与管理、销售等岗位的初、中、高级应用技能。

就业岗位群:移动智能开发工程师,网站开发工程师,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师,数据库应用与管理工程师,软件测试、IT产品服务、维护及销售人员。

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专业优势:网络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巨大,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本专业师资雄厚,有一支责任心强并且网络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拥有良好的校内外实训环境,多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行“双证书”教育,与思科、H3C共建认证实训基地,课程设置与认证课程并轨;坚持就业与升学并举,依据市场需求推进学生向网络工程师转变的职业之路,鼓励学生进入本科阶段深造学习。

培养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管理、网络系统管理、网络工程施工、网络数据库管理、网站开发应用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就业岗位群:面向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高等技能岗位群,培养网络工程师、计算机系统管理员、布线工程师、网络安全管理员、网站开发工程师、网络软件测试工程师、网络售前和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服务器运维工程师。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平面设计)

专业优势: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队伍,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与丰富的行业从业经验。本专业注重实践与技能培养,校内建有“苹果机房专业实训室”“视觉传达工作室”。与北京泰美广告公司、北京风之力广告公司等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所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修养全面、动手能力强、合作意识强,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图形图像设计软件进行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等各种专业设计的高素质实用技能型人才。毕业生面向广告公司、图文设计公司、出版行业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电脑艺术设计与制作工作。

就业岗位群:平面设计师、平面设计员、电脑美工等。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

专业优势:本专业主要围绕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开设各类专业课程。拥有实力雄厚的教学团队,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设计实践经验。本专业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训能力培养,强调专业学习的实用性,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以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制图为主,具备艺术鉴赏能力和设计制图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图像、图形及三维设计等多种软件,进行展览展示、室内装饰等设计项目的高素质应用型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毕业生面向商业、设计、装饰装修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室内环艺设计与制图工作。

就业岗位群:室内设计师、室内设计绘图员等。

美术专业(油画)

专业优势:主要围绕造型的基本功和油画技巧开设各类专业课程。本专业拥有老中青搭配得当的教学团队,教师具有较强的学术水准,在油画创作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本专业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及油画技巧的训练,并注重学生对当代艺术的了解,为学生今后就业或进行艺术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艺术创作人才,掌握油画绘制的各种技法并熟练应用电脑软件进行辅助设计。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创作实践,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毕业生面向商业美术、出版社、广告业、印刷业、美术基础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可从事绘画创作、插图设计、艺术家助理、艺术设计、制作等多种工作。

湛江师范学院简介 篇8

湛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636年的雷阳书院,1904年开始设立师范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更名为湛江师范学院,2000年成为全国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凝练了“崇德、博雅、弘志、信勇”的校训精神,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和“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是一所以教师教育见长的综合性师范院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49个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九个学科门类。建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教育部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各2个、省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6门。面向全国15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6750人,其中本科生20581人;继续教育在读在册生16000多人。

学校重视优化办学资源配置,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校本部占地面积近1200亩,校舍面积4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185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期刊2000多种、电子期刊22000多种。建有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以及广东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艺术教育实验示范中心、化学教学提高型重点实验室、新材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热带边缘特色植物资源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小学教师培训省级基地、职业教育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和幼儿园园长培训省级基地,设有教育科学、化学与材料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三个校级研究中心及46个研究所。

学校坚持办学以优师为本,拥有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46名,其中专任教师926名。现有教授114名、博士17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1%、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73%。设有11名校级特聘教授和首席教授,97名教师成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8名教师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51名教师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教师勤教力学、崇尚学术、为人师表,学校获授“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基层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着重推行“教学研做”互动合一,培养具有驾驭课堂的教学力、体验反思的教研力、协同创新的实践力、心志专一的坚持力和为人师表的引导力的“五力型”优质教师。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及省级学术科技、专业实验、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外语口语、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就业率居省内高校前列,在麦可思公司发布的“2009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榜”上,学校位列中南地区非211本科院校第4名、全国非211本科院校第24

名。

学校注重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培训长短期留学生300多人。同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韩国、越南和港澳台地区的20多所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2008年,学校被命名为“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学校重视加强校地合作。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驻地部队等各类单位紧密联系,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法律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在积极拓展办学资源的同时,不断提升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目前,学校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国家和省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争取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动力,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实施“错位竞争、内涵发展、特色兴校”的办学策略,加快转型升格,建设幸福湛师,不断推动教育教学上质量、学科建设上水平、内部管理上效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院校。

学校现任党委书记梁英,院长罗海鸥。

上一篇:流水打印申请书下一篇:语文选修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