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精选16篇)
瓦屋中心幼儿园
为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工作责任制,抓好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学校是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易感人群聚集场所,一旦传染源引入,极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我们要以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必须统筹兼顾,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学校对风疹、腮腺炎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和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等的预防控制工作。
学校成立防病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明会 副组长:吴殿斌 成员有吴殿斌、李国忠、陈福德、邱明立、杨亮、蔡德明、王磊。领导小组要配合疾控部门规范执行预防控制措施,加强日常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法制意识,及时报告疫情。
各班级必须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发现学生患呼吸道等传染病,在向学校报告的同时,应按照规定时限向学校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每天上报疫情进展、控制措施实施等详细情况。因疫情报告不及时导致疫情
扩大蔓延,要依法追究疫情报告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规范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各班级要坚持晨检和巡回健康检查制度,发现有发热、出疹、腮腺炎、腹泻等症状的学生,应督促患病学生立即去医院治疗,及时了解掌握病情。学校发生暴发疫情后,要按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专业机构的工作要求,实施必要的消毒处理、疫苗应急接种、密切接触者隔离和停课等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坚持科学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保护易感人群。风疹、麻疹、腮腺炎、水痘和病毒性肝炎等大多数传染病已经有免疫效果确切的疫苗,是预防和阻断疫情发生蔓延的治本之策。各班主任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科学防治,把相关疫苗接种作为防病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研究制订学生常见传染病免疫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管理工作。
要经常性保持室内室外环境的整洁,教室等场所的空气要保证流通。严格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总务处要认真排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3年4月1—25日全国主要官方网站、媒体、论坛等平台的舆情数据, 百度、谷歌等主要搜索引擎关键词指数数据。
1.2 方法
按照以“H7N9”为主题词, 进行监测, 监测工作包括每日汇总前一日各网络媒体的H7N9禽流感相关新闻及检索量。按照疫情发布、国家防控、各省动态、科研进展、国际关注、专家论点、公众关注度、网民之声、谣言应对等9类模块分类分析, 形成每日媒体监测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1.3 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录入数据, 利用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媒体及公众关注度情况及变化趋势
4月1—25日, 网络媒体共发布各类有关“H7N9”的新闻总数为114.15万件次[7], 媒体发布数量最多的为4月8日, 达到18.0万件次的峰值, 4月21日最低, 为930件次;公众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检索频次为210.52万次[8], 检索频次最多的为4月5日, 达到14.1万次, 4月24日最低, 为3.74万次。见图1。
网络媒体新闻发布数主要集中在4月3—11日, 共发布103.67万件次, 占总新闻发布数的90.82%;而公众检索频次在4月5日达到峰值后, 关注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2.2 影响媒体及舆情的主要事件
从媒体及公众关注度情况及变化趋势上看, 在4月3日, 媒体新闻发布数激增, 比前1日增长29.11倍, 分析主要原因是受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卫计委) 在4月3日下发了《关于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对全国疫情情况进行了通报与进一步工作的部署从而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 公众关注度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4月13日, 北京确诊了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部分地区出现有关H7N9的谣言, 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公众检索频次大幅提高, 但新闻发布数一直保持较低的状态。4月20日, 我国雅安地区发生7.0级地震灾害, 对于H7N9新闻媒体的新闻发布数和公众关注度, 均有所降低。4月24日, 卫计委公布, 按照信息发布的有关要求, 每日发布信息改为周发布, 再次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2.3 公众检索主要关键词分析
公众咨询前4位的关键词问题分别为H7N9禽流感疫情、H7N9禽流感症状、H7N9禽流感变异、H7N9禽流感诊疗提示对公众而言, 网络信息的快捷查询功能, 为公众获取动态信息、防治知识等创造了条件, 也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2.4 谣言应对情况分析
4月1—25日, 媒体共报道2 550篇有关H7N9禽流感谣言的公开声明, 与媒体报道的有关H1N1禽流感谣言公开声明 (10篇) 相比, 上升254倍。这说明在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中, 各部门更加注重有关信息公开及公众舆论引导。
3 讨论
我国政府在最短时间内主动公开了境内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信息, 并且每日更新公布疫情。疫情信息的及时公开透明, 为科学决策、科学防治、各方联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也最大程度地遏制了社会恐慌情绪, 并赢得公众的密切配合, 而且还通过共享病毒信息获取必要的国际合作支持。
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防控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相关新闻的网络分布、聚焦热度等舆情指标均很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引导公众舆论、及时准确掌握社情民意、提高信息利用水平及危机处理能力, 是我们在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同时, 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9]。
4月3日, 根据当前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的需要, 由信息管理人员、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等相关人员组成媒体舆情监测组, 建立了舆情监测体系与规范, 通过对卫计委及农业部等官方网站;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监测, 以全国疫情动态、国家防控措施、各省防控动态、国际关注、联防联控、专家论点、公众关注度、网民声音、谣言应对等9个模块为主体, 全面及时地向各级领导、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信息与服务。
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工作中, 舆情监测工作, 成为领导关注的重中之重, 截至4月25日, 通过21期的专题分析信息,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为我市进一步调整防控策略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在网站上建立防控专题信息, 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引导。
在舆情监测工作中, 以国家防控方针为基础, 以疫情发展动态为主线, 通过不断的摸索与讨论, 建立了网络舆情信息获取、处理、信息挖掘分析、信息利用4个方面的模块, 来全面及时地进行监测。
3.1 传染病网络舆情信息的获取
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 对新闻、论坛/BBS、博客、即时通信软件的动态网页等松散的结构化信息进行有效的抽取,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动态网页数据的抽取与集成, 具有一定的处理准确率以及抽取效率[10]。
3.2传染病网络舆情信息的处理
利用结构化抽取方式, 通过信息过滤、内容检索、搜索引擎、网络挖掘等方式, 将抽取后的可满足一定需求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处理, 并以更为清晰的结构化形式表示, 从而为后续的信息分析处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来源。
3.3传染病网络舆情信息挖掘分析
利用数据挖掘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从海量的相关舆情数据中, 通过网页内容权威性、网页引用频次、用户访问信息等关键角度, 挖掘潜在的有意义的和有规律性的信息, 对集合的内容进行总结、分类、关联分析、趋势预测等, 从而提出关键的舆情信息进一步对网络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11]。
3.4 传染病网络舆情信息利用
对重大传染病防控舆情数据变化情况动态监测, 进行同比和环比分析, 对公众关注情况及可能出现的扩大化、恶性化的舆情信息及时预警。通过对舆情信息的分析, 实现对舆情信息的数据化、动态化研判。
通过舆情专报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对各地区公告、媒体关注、群众反映的热点、敏感问题以及变化态势形成“舆情专报”, 服务领导及疾病防控决策。通过“全国疫情更新”通报全国疫情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研究新进展”对H7N9禽流感研究进展进行追踪与报道;通过“国家防控、各省动态”对国家及其他省份的防控动态信息进行分析与借鉴;通过“国际关注”对在重大传染病防控下, 国际卫生组织等组织及机构对我国防控工作的关注与研究;通过“联防联控”对防控工作中, 农业部门、畜牧部门、检验检疫机构等相关机构对重大传染病相关防控工作的进展与信息发布;通过“专家论点”对医疗、疾控、农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防控工作的研究, 提出可借鉴与参考的信息;通过“公众关注度”对在重大传染病防控背景下, 公众对于传染病防控的关注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通过“网民声音、谣言应对”对可能引发群体事件、造成公众恐慌的问题进行风险评估, 深入分析群众诉求的变化态势, 抓住“关注点”和“炒作点”, 重点关注。通过日、周、月分析报告, 全面及时地向各级领导、相关专业人员提供信息与服务。
参考文献
[1]许鑫, 章成志, 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2 (3) :115-120.
[2]田向阳.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教育策略[J].中国健康教育.2009, 25 (8) :606-608.
[3]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2013年第2版) [Z].2013-04-10.
[4]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4月24日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信息公告[EB/OL]. (2013-04-24) [2013-04-28].http://www.moh.gov.cn/mohwsyjbgs/s3578/201304/1872ab5a8e06429ea71e61f1b084d2ec.shtml.
[5]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 2010, 436 (3) :151-152.
[6]陈晨, 刘丽丽, 兰月新.网络舆情预警研判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 2012, 32 (5) :13-16.
[7]百度.H7N9关键词新闻检索[EB/OL]. (2013-04-26) [2013-05-04].http://news.baidu.com/ns word=h7n9.
[8]百度.H7N9主题词公众关注度统计[EB/OL]. (2013-04-26) [2013-05-04].http://index.baidu.com/main/word.php word=h7n9.
[9]王敬波, 何毅亭.公共危机管理案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典型分析[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276-284.
[10]刘毅.内容分析法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 (4) :307-310.
【关键词】 传染病;特点;防控措施
传染病总是存在于人类的发展进程中,直到20世纪中叶之前人们都对很多传染病束手无策,而随着二战之后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医学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对传染病的防控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抗生素的出世对很多传染病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全球传染病死亡率也从50%左右下降到10%以下1。但是由于近年来很多新病原的爆发和一些旧传染病的复活让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1 传染病的发病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交际更加频繁,人员流动量增大,这样一来传染病的发现难度和控制难度就更大。
1.1 病原体 任何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病原体所引起的,这里的病原体包括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按照病原体分类也是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的方法之一。
1.2 传染性 这是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特征,传染病的传染性意味着病原体将会通过各种渠道导致人们感染,这种传染性的强弱一般与被感染者的免疫能力和免疫状态有关。
1.3 感染后的免疫性 在传染病人康复后,往往会对其之前感染的病原体产生免疫能力,而根据其所获传染病的不同,这种免疫状态也不一致,比如有的人在传染病康复一段时期后又会感染同一种传染病,而有的人只经过一次感染并痊愈,今后都对某种传染病有免疫作用。
1.4 流行性和季节性 传染病的流行性指的是在某一地区的某一时间段内,某种传染病发病率超过历史同期水平;其中大流行指的是在短时期迅速传播的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和范围超过流行的强度;而暴发就是在更短的时期内,传染病的蔓延和传播速度远远超过大流行2。另外传染病还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某些特别的病原体会在特定的季节滋生蔓延3。
2 传染病的防控对策
2.1 提高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而应该依靠全体社会人员的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对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应该放在防控工作的首位,只有从根本上切断传染病的根源才能够对传染病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和防治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具备科学的预防知识,那么传染病也就失去了蔓延的机会,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把防控重心放在指导人们科学防治上来,从根本上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2 建立合理的医疗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医疗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特别贫困的地区,医疗基础建设还处在建国时期的水平,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还不健全,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设施,传染病在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健康人之间就很容易流行。要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就必须改善医院的治疗环境,完善医院的医疗条件,构建科学合理的医疗控制体系,最大限度的避免病原体在医院中传染。
2.3 完善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机制 一是要对传染病加强监测,这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要求加强发病、死亡和病原体的监测力度;二是要建立健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体系,如卫生监督体系、公共卫生治疗救助体系等;三是要加强卫生检疫工作,特别是在国境检疫,以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进入国内。除此之外,我们应当认识到,单纯的预防工作并不能让传染病得到彻底遏制,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其的控制力度,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履行职责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2.4 其他措施 除了上述几点措施之外,还可以加强传染病疫苗的研制和普及工作,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的对现有的传染病疫苗进行全面推广,让人们认识到接种疫苗是防止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应该加大对传染病防控的资金投入,加快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促进对传染病的防控研究;最后还可以通过建立传染病防控相关的研究机构来提高我国对传染病的预防能力和控制水平。
3 结 语
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等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各种交通工具日渐增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如果不加强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人们的恐慌和社会的动荡。
综上所述,在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时,我们首先必须对传染病的特点充分了解,并结合每种传染病不同的发病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要加强传染病防控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全员参与,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薇薇,梁景青.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4(09):P194.
[2] 姜建明.试论传染病的预防控制[J].医学信息,2010(07):P1933.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护幼儿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工作责任制,抓好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幼儿园是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易感人群聚集场所,一旦传染源引入,极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我们要以对师生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必须统筹兼顾,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加强幼儿园对风疹、腮腺炎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和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等的预防控制工作,加强日常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法制意识,及时报告疫情。
各班级必须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有关规定,发现幼儿园患呼吸道等传染病,立即向幼儿园负责人报告,幼儿园负责人应按照规定时限向幼儿园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三、规范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各班级要坚持晨检和巡回健康检查制度,发现有发热、出疹、腮腺炎、腹泻等症状的幼儿园,应立即向幼儿园负责人报告,并及时督促患病幼儿家长到园,带领幼儿去医院治疗,及时了解掌握病情。幼儿园发生暴发疫情后,要按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专业机构的工作要求,实施必要的消毒处理、疫苗应急接种、密切接触者隔离和停课等预防和控制措施。
四、坚持科学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是保护易感人群。风疹、麻疹、腮腺炎、水痘和病毒性肝炎等大多数传染病已经有免疫效果确切的疫苗,是预防和阻断疫情发生蔓延的治本之策。各班主任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科学防治,把相关疫苗接种作为防病工作的重要措施来抓,研究制订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免疫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
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幼儿园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管理工作。
要经常性保持室内室外环境的整洁,教室等场所的空气要保证流通。开展多形式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卫生防疫健康宣传的强大声势,使广大幼儿了解和掌握传染病防治的知识,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之有效的防病措施,抵御疾病的侵袭。
—
END
一、宣传教育:
1、学校把学生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学生流行病、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院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师生员工一齐抓。
2、切实开展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必需保质保量上足课时,了解流行病、传染病的有关知识。同时要利用学校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利用黑板报、讲座、广播、班级活动、升降旗仪式、校运会等各种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防病知识。
3、健康教育课每学期安排一至二节课,由班主任兼课。
二、传染病防控:
1、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学校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和主任为副组长;班主任和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2、坚持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传染病消除在萌发之中。学校一旦发现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要求逐级负责、逐级报告,如有知情不报或隐瞒事情真相,将按照有关法规严肃处理。
3、学校人群集中、最容易暴发传染病和流行病,应高度关注。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预防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4、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应根据医生对其患传染病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愈前不得到校上学。
5、凡患有各类传染病的师生员工和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不得承担教学任务。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学校突发事件“沉着应付、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总体要求。在认真做好学校消毒、预防等工作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时,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
学校“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一旦发生传染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置领导小组协调开展工作。
三、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预防措
1、我园幼儿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手足口、禽流感、风疹、流脑、乙脑、麻疹、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甲肝、水痘等传染性疾病,在家中发现的应及时就医并向幼儿园请假,不得带病入园、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园上课、上班。
2、幼儿或教职工在园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患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幼儿园隔离室休息,并由幼儿园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医生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园的,由班主任老师、保健医生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园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园的由工会主席、保健医生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园内发现传染病的幼儿或教职工,幼儿园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幼儿园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幼儿园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医生马上打“120 ”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幼儿园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任何老师、同事前往探望,要征得医生同意。
6、幼儿园教职工、幼儿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社区或乡镇医院,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 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1]。
1 传染病健康教育的作用
我国传染病防治明确规定: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 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国家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 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加强环境卫生建设, 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开展传染病的健康教育一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参与传染病防控的意识;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卫生防病知识, 改变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有利于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提高就诊率和治愈率;四有利于减轻社会经济负担;五健康教育在突发及爆发疫情中对消除群众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稳定起着的重要作用[2]。
2 传染病健康教育对象及内容
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应当根据不同的宣传对象采取不同的宣传方法, 有效、合理、科学的宣传能使健康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针对各级领导干部要开发他们重视和支持传染病防治工作, 争取他们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在突发疫情的应对中发挥领导和指挥作用。明白传染病防治工作是长期和艰巨的社会工程, 要保持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持续性。同时强调他们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表率作用。
针对社区公众要向他们宣传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知道传染病的早期表现, 懂得传染病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懂得传染病预防知识, 懂得传染病“可防、可治、不可怕”, 消除公众对传染病的恐惧心理, 积极采取传染病防控的各项措施, 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 科学应对传染病。
针对医护人员重点进行传染病诊断、治疗、自我防护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和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在我国虽然传染病已不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但是有些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狂犬病、结核病等仍广泛存在, 而且新发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甲型H7N9、H5N1 禽流感时有发生, 同时国外流行的传染病亦有可能传入我国。因此在医务人员的培训上, 我们不仅要注意对本地已经发生的传染病的培训更要加强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及可能传入的传染病的培训。教育他们应关注疫情动态, 增强疫情防控的警惕性, 特别是掌握外出返乡人员的情况。
针对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要求他们密切配合治疗积极采取相关防治措施, 要使他们明白:传染病防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 更是关乎家人健康、社会安定的大事。
3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3.1 发放健康教育资料
一是发放印刷资料。太乙镇每年都要根据疫情形势印制《狂犬病防治知识》《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等宣传资料放置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候诊区、诊室、咨询台等处, 供居民免费索取。同时将相关资料发放到学校及幼儿园。二是播放音像资料, 包括VCD、DVD等视听传播资料 (如结核防治、肝炎防治、流感等防治知识) 在公共卫生服务区、在门诊候诊区或观察室内循环播放。
3.2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统一制作、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卫生院设置宣传栏2 个、社区设置宣传栏3 个、每个村卫生室宣传栏1 个, 根据工作需要制作相关传染病防治宣传内容。同时制作传染病防制宣传画张贴到街头、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及各村人口集中处的显要位置。
3.3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
结合爱卫月、预防宣传周、肝炎防治日、结核防治日组织医务人员上街头、进集市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3.4 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利用镇村干部会议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到学校开展“正确洗手、手筑健康”“冬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夏秋季传染病防控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健康讲座, 同时将相关核心知识印发给每位学生并张贴于教室。
3.5 举办广播讲座
卫生院与镇广播站设立了“健康之声”专题广播知识讲座, 于每周三开展广播宣传。结合农村实际, 广播宣传具有覆盖面广、快速、可重复利用而且老百姓听得明白的特点我们利用农村广播站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
4 讨论
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同是也要认识到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持续、长期坚持开展。使用科学合理的传染病防控教育, 提升广大群众对传染病的认识, 健康教育应结合各地实际, 多形式、多渠道开展, 加强广大群众的防控意识, 提高健康素养, 从而达到防控传染病的目的。
摘要:传染病是危害农村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而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重要措施之一, 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现重点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传染病健康教育的对象, 介绍了太乙镇开展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的多种形式, 探讨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果永宽, 杜胜利.我国农村健康教育问题浅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15) :197-198.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8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30-01
近30年来,新型的传染病近乎以1年1~2种的速度被发现,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1] 。各级医院是抵御呼吸道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在医院的呼吸科或感染科,容易造成一些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2] 。为预防、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我院进行了强化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线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2012年度及2013年度于我院呼吸科住院患者150例。2011年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76例,年龄17~84岁,平均年龄(49.1±13.4)岁。2012年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75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8.8±13.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①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建立院内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②完善卫生监测及消毒监督,若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报告。此外,对接触的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必要的检查。③严格执行抗生素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必须规范抗生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如患者并非必须使用或紧急使用抗生素时,均需要经过科室主任医师的同意方可使用。⑤定期组织进行专门的感染管理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⑥告知患者的家属或陪护人员注意自身身体情况,如出现感冒、发烧等情况时,不可来院探视患者,以防将病菌体带入医院,引发感染。
1.3评判标准 ①院内感染发生情况:随机选择2012年度以及2013年度呼吸科住院患者各150例,对患者住院期间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②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价采用业务评比,主要的评比内容包含了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履行职责、制度实施、优质服务等5个方面,每条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012、2013年度呼吸科呼吸道传染病发生情况比较 2013年我科患者感染率为14.67%,较2012年的25.33%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护理业务水平比较 2012年我科共有护理人员16人,2013年为19人。与2012年比较,2013年各项业务水平均有显著提高(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的研究认为,引起院内呼吸道传染病发生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偏大、侵袭式操作、住院时间较长、时常伴有精神症状,如意识障碍等[3] 。目前,我国对于院内感染已经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处理措施[4,5]:①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加强对院内感染源的管理;②监测院内感染情况,加强医用物品的消毒;③制定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原则;④加强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自身清洁与消毒;⑤严格执行院内探视与陪护制度;⑥做好高危人群以及重点科室的院内感染管理;⑦易感人群可以進行保护性隔离措施;⑧定期进行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
为进一步降低院内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我们进行医院感染管理。2012年度住院患者的感染率为14.67%,较2011年度的25.33%有了明显的下降(P<0.05)。说明现阶段院内感染虽然无法进行完全的控制,但通过一定程度的感染管理的强化,还是能在短时期能起到有效的作用。此外,通过1年的实行,我科2013年医护人员在服务态度、专业水平、履行职责、制度实施、优质服务等5个方面较2012年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P<0.05),充分说明医院感染工作管理的实施在我科中具有良好作用。不但减少院内感染率,还能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促进护患关系更加和谐,在科室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综上所述,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率,能够尽最大程度保护患者、医护人员以及院内工作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王小会.影像科介入导管室的护理管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0):23-25.
[2] 李露芳,练贤惠,谢迭来,等.不同消毒方法对介入导管室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4064-4065.
[3]方岁妹.连台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感染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6):88-89.
[4]赵雪芳,狄韵漫.心脏介入术后血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7):1349-1350.
1、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的传染病传播的危害,保障宾馆客人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制定本条例。
2、突然发生可能造成宾馆客人及工作人员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事件后,宾馆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小组,由宾馆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宾馆领导担任组长,负责对宾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区域内疏散客人、维护秩序等应急处理工作。
3、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向市疾控中心报告 ;不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4、严格隔离传染源,并积极协助卫生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
5、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接听报修电话或报修单时应礼貌用语,并仔细听取和记录维修地点及内容等情况。
2、维修人员应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如客房已经出租,应由客房中心服务员配同,在征得客人同意或不打扰客人的情况下迅速抢修,修理完毕后,维修人员和服务员共同检查验收签字,并向客人致歉。
3、如遇设备损坏较严重,应向客人解释,并告知客房中心,由客房中心征得客人同意后为客人换一新房。
4、如客人挂“请勿打扰”的警告牌,而在当班时间内无法维修时应在交接班记录本上注明,并叮嘱客房中心当客人同意维修后及时通知再次维修。
5、未住人的客房如需停电停水维修或一时无法修复时,应立即通知客房中心做为维修房。
6、餐饮部或大厅需要维修时,原则上要避开早晚营业高峰,在无人用餐的情况下进行维修,特殊情况应征得客人同意后迅速抢修,修复后做好清理善后工作,并向客人至歉。
实验中学 二O一七年
实验中学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以及卫生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5]8号)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切实按照《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去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使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积极营造一个健康的学习场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
校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以邬建芬校长为组长,金忠国副校长为副组长,由综教处、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年级段部领导及全体班主任和校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2.疫情报告人即校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3.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校医、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
4.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
(1)晨检在校医的指导下进行,由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及时告知年级部,然后由年级部统计报告给校医,校医进行进一步排查,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2)班主任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及时报告给校医。校医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5.认真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校医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校医必须在24小时内最好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5)专门制定春季传染病及病愈情况日报表,日报表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于每天(包括周六和周日)上午9:30前经年级部交校医室,即使无新发病例,也必须每天作“零报告”;
(6)校医要以最方便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县疾控中心和岱山人民医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县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6.认真做好消毒防患措施:
(1)教室门窗要打开,尽量保持通风,课间要求学生尽量不要待在教室里,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2)加强锻炼,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活动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3)认真做好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勤换衣服,保持教室和宿舍的清洁卫生;
(4)自觉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5)每天晚自修结束,由专人在教室里喷洒消毒液,并关好门窗,第二天早晨由专人提前半小时开好门窗通风;
卫生队是传染病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承担着传染病病例报告、统计等工作,在疫情突发情况下,及时报告疫情是防止疫情擴散,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沿任务,同时协助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专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个案病例调查、重点传染病检测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我们从以下七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
1 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把传染病防治摆到重要位置
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将传染病防治工作列为日常重点工作之一,从思想上把传染病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从领导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 健全机构,分化责任,发挥作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健全传染病防控组织。成立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单位主管领导任领导小组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传染病监测、医疗救治、应急处理、消毒隔离、后勤保障等职能小组,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完善制度,做细做实各项规章制度,靠制度管人
一是卫生队明确医生首诊负责制和传染病首诊报告责任制。二是各相关单位做好疫情报告管理登记、自检自查等工作,奖惩等各项规章制度要上墙。三是各级医务人员都通过培训掌握传染病报告的病种、时限,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是卫生队制定具有极强操作性控制应急预案,做到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防患于未然。
4 科学培训,抓好从事传染病工作人员,多层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
每年都详细地做好全年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计划体现层次性,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分三个层次,即卫生队医务人员、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和卫生员。应急培训列入培训计划中,发现新的传染病就立即启动应急培训计划,请有经验的专家给予指导,重点放在传染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上,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一是定期组织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及测试,通过专业试题测试,使医务人员掌握和增强对传染病工作的能力和自觉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二是对新进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相关方面的业务培训。合格上岗,不合格者建议调离岗位,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管理知识、传染病报告管理、职业防护、消毒隔离等。
三是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传染病目标分级管理要求,对从事者进行制度培训。通过培训让大家明白和掌握卫生队肩负着本单位内传染病预防、报告、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流行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责任。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规范》规定每位首诊医生是法定传染病报告第一责任人,负责相关传染病的报告制度、预检分诊制度、传染病信息登记制度、职业防护制度及职业暴露处置流程等相关知识及各类人员职责。使大家行有规范、做有准则,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分量和意义。
四是做好疫情发生过程中的培训。采取多元化、多层次对参入应急工作的医生的培训,使他们尽快了解和掌握传染病及职业防护等知识,增强共同参与传染病报告管理意识,避免传染病迟报、漏报而引起疫情播散、流行,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坚定一个信念:传染病不可怕。只有正确认识,防范措施得当,就能有效地控制、避免引起大面积流行播散,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转诊、早救治就会有效控制并完全治愈疾病。
5 强化宣传,提高公众传染病预防能力和配合预防工作能力
健康教育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十分重要。一是利用健康教育讲座,进行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二是根据季节的变化,收治病种不同,结合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流行规律、预防措施,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三是向家长普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特别是在传染病容易流行的季节到来前积极进行的传染病预防接种宣传。四是利用手册、墙报和宣传板等形式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五是通过走访、上门服务宣讲科学生活方式,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公众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6 严格程序,全面强化对传染病的质量控制保证无遗漏
6.1对报告的所有传染病进行“六对照”核对,即核对门诊日志、收治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纸质卡)、传染病接收登记本和传染病报告卡(电子卡),以确保无误。
6.2定期到相关科室查漏补缺,查看各科室工作日志、病人登记本,询问医生,逐一核实,确认无误后填写报告卡及各种登记本,进行系统编码、网络直报,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迟报漏报发生,发现漏报传染病例,及时与科室主管医生联系,确认后及时补报。
6.3重大疫情或特殊传染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联系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到病区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掌握充分资料和可靠线索,确定传染源或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暴发或流行。
7 重点监测,认真应对各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7.1做好肝炎相关知识信息教育普及,发放宣传资料,使大家了解不同类型的肝炎的传染途径,正确认识肝炎,帮助大家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7.2做好结核病的防治宣传工作。①宣传结核病的防治知识,让大家懂得结核病的危害情况,早期症状是什么,有症状的人应该到哪里去检查。②宣传结核病流行情况,以引起重视。③做好结核病病人的服药、督导和访视工作,给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和关爱,让他们不要恐惧,正确认识结核病,积极治疗,按时服药,早日康复。
1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
我们的身体为了抵御自然界各种病原体的侵袭, 在不断进化过程中自身具有三道防卫线,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 可保护人体身体各器官不被细菌侵蚀, 当细菌通过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后, 吞噬细胞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可以杀死细菌, 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当前两道防线均无法阻止细菌的繁殖,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与免疫器官会借助淋巴和血液循环产生抗体, 使机体产生抗原来达到保护身体的目的。人体虽然具有三道防线, 但一旦出现体质变弱或免疫功能异常, 或是无法完成保护功能, 就会使各种至病因子乘虚而入而致病。
2近年我国的常见流行传染病及传播方式
目前我国的流行传染病主要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甲型H1N1流感、小儿手足口病、结核等, 流行性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接触传染、唾液传染以及血液传染等, 根据传播速度及危害性, 为便于预防与控制, 世界卫生组织对传染病进行了分级。甲类传染病是指危害性大, 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传染性病病, 包括霍乱、鼠疫等;乙类传染病仅次于甲类传染病, 包括SARS、炭疽、狂犬病等;丙类传染病主要是进行监测管理或地区、季节流行疾病, 包括流感、伤寒等。
3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3.1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又叫人工免疫, 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方法是将某疾病的生物制剂接种到人体内, 使机体产生对该疾病特异性的免疫力[3], 以提高整体的免疫水平, 如乙肝疫苗、天花疫苗等, 预防接种从婴幼儿做起, 有效的预防了流行性传染病的发生。
3.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 一方面可提高公民对各种流行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危害性及预防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另一方面对提高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传染病的知晓率均有重要的作用。健康教育可通过各种途径包括电视、传单、社区讲座及机关、学校等, 使之达到普及, 使公民改变不良卫生习惯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3.3 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流行性传染性疾病要流行需要借助合适的媒介, 对生态环境加以改善, 消除细菌耐以生存的因素, 对控制与预防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 改善居民及农村的饮用水条件, 保持饮水卫生, 对饮用水要进行消毒。第二, 做好城乡垃圾、污水及粪便的排放与无害化处理工作。第三, 各社区、机构、社会团体及学校要积极贯彻《食品卫生法》, 做好消毒、灭鼠和杀虫工作。第四, 严格管理医院与致病性微生物实验室, 严防院内感染和致病性微生物的扩散。
4流行性传染性疾病出现手的控制
4.1 传染病的报告及报告各类
发生传染性疾病后, 应首先将疫情的种类、性质逐级上报, 疫情报告是一个国家与地区疫情管理法定制度, 通过疫情报告, 各级卫生部门才能根据报告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全面、迅速做好各项工作。《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三种类型的传染病[4], 共38种, 甲类传染病属强制性管理性传染病, 包括霍乱、鼠疫等;乙类传染病仅次于甲类传染病, 属于严格管理的传染性疾病, 包括SARS、炭疽、狂犬病等;丙类传染病属监测管理或地区流行、季节流行疾病, 包括流感、伤寒等。
4.2 传染病出现后的控制措施
第一, 当流行行传染性疾病发生后首先应在2 h内通过疫情报告及时上报, 立即成立疫情应急小组。第二, 对传染病感染患者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疫区实行封闭管理, 同时加强宣传, 避免出现恐慌及混乱;第三, 凡与传染病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应安排进入隔离观察区进行观察;第四, 用消毒剂如过氧乙酸、双氧水等早晚进行消毒;第五, 确定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第六, 做好疫情检测的记录工作。
综上所述, 传染病之所以能快速传播, 必须具备必要的条件, 即易感者、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三者缺一不可。要控制和预防传染病归根结底就是要破坏传播的条件, 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切断疾病的传播环节, 就能做到有效控制与预防疾病的传播, 在进行控制与预防时, 要根据各种传染病的特点, 找出致病菌的弱点, 并加以充分利用, 才能有效地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
参考文献
[1]汪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指南/全国在职卫生人员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应信忠.慈溪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圆形分布分析.浙江预防医学, 2011, 23 (6) :35-36.
[3]王子军.我为1990-2000年传染病流行态势.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23 (4) :312-313.
姓名:
分数:
一、填空
1.儿童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等。2.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等。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疾病,蚊子传播();虱子传播()狗()苍蝇传播()等。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病有()、()、()、()等。5.通过血液传播。如()、()、()、()等。
6.传染病的传播有三个环节有()、()、()。7.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主要通过()、()、()。8.控制传染源必须做到三早:()、()、()。9.学校出现较大范围的传染病疫情,必须即时上报()、()。10.学校出现传染病疫情,必须在()的指导下进行有效防控。
二、判断题
1.易发传染病的季节,不到有传染病人的家里串门,尤其是儿童。()2.割断传染源,必须对病人的排泄物、接触物应进行及时的彻底消毒。()3.打疫苗可使人得到保护,打过疫苗就意味着进了“保险箱”。()4.流行性感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5.发现孩子得了传染病要迅速隔离,切断传染途径。()6.患了传染病可以去公共场所了,反正已经染上了。()7.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可以马上接种腮腺炎疫苗。()
8.麻诊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9.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防止病情传染。()10.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场所,因此传染病更加容易传染蔓延。()
三、问答题
1、控制传染病有哪些途径?
2、怎样提高自身免疫力?
3.去医院怎样避免交叉感染?
答案
一、填空
1.如麻疹、水痘、流脑等 2.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3.传播乙脑、传播斑疹、伤寒;能传播狂犬病;痢疾等。4.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5.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6.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7.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传播。8.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9.教育主管部门 卫生防疫部门 10.卫生防疫部门
二、判断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对 9.对 10.对
三、问答
1.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到影剧院、商场等人员多的公共场所去,尤其是儿童、孕妇、老人。
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戴口罩。
去公共浴池最好洗淋浴,自带毛巾、拖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病从“口”入。
凡是可能沾染上病菌、病毒的地方以及食物、用具等均应进行彻底消毒。2.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合理营养,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抗病能力。按时注射各种防疫针,提高特异性免疫力。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通告,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普通高等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编号WS/T642—2019)。该标准自20xx年7月1日起施行。该标准规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法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范围、预防、控制和保障等要求,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其他可能导致群体流行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可参照执行该标准。该标准的发布为今后切实做好高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维护高校师生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和依据。
该标准要求高校应定期对学生、教职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技能的健康教育。新生入学后1个月内健康教育培训应不少于1学时;在校期间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学时。
该标准要求高校建立体检制度和师生健康档案,做好学生预防接种管理。对出现的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例,高校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
该标准要求高校应按照现行相关国标的规定为学生提供饮食饮水安全、环境卫生安全。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加强教室、图书馆等人群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公共设施及公用器具的保洁和消毒工作。
他杀、意外窒息、触电和火灾。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为33.66/10万, 标化率为35.83/10万, 农村人群则为78.28/10万, 标化率为89.94/10万, 是城市的3.44倍。城市居民前5位伤害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自杀和其他伤害, 农村则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意外中毒和溺水, 其中切割穿刺、自杀、溺水、自然环境意外事故、他杀和意外中毒分别是城市的5.22倍、5.09倍、4.78倍、3.80倍、3.75倍和3.38倍。
2.4伤害PYLL分析
2011年昆明市居民因伤害造成PYLL损失为75 196.50人年, 居全死因减寿顺位第一位, 伤害前五位减寿顺位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意外中毒和其他伤害, 分别占全市居民伤害PYLL损失的36.85%、12.44%、11.88%、10.65%和6.76%, 其中城市居民伤害造成PYLL损失为14321.50人年, 前五位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其他伤害和自杀, 分别占城市居民伤害PYLL损失的45.13%、14.41%、10.07%、9.50%和7.16%;农村居民伤害造成PYLL损失为60 875.00人年, 前五位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和溺水, 分别占农村居民伤害PYLL损失的34.90%、12.99%、11.97%、10.79%和9.82%, 见表2。3讨论
我国每年发生各类伤害约2亿人次, 2010年全国死因监测伤害造成人群的死亡率为51.19/10万, 占总死亡人数的8.90%[2], 而昆明市居民伤害死亡率为60.29/10万 (标化率为56.89/10万) , 占全人群死亡的9.48%, 表明昆明市居民暴露于伤害的危险因素比全国水平高, 并且是造成居民早死的第一位原因, 可见, 伤害预防控制工作已刻不容缓。
各年龄组伤害死亡原因差异较大, 儿童组主要死因依次为溺水、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 应根据儿童心理和活动特点, 开设以典型案例、实物、照片、动画和互动等形式的安全教育课程, 提高对伤害危险因素的识别和预防能力, 同时对家长的安全教育和行为改变也有助于预防儿童伤害的发生;交通事故伤害是中青年的主要死因, 行人、非机动车辆驾驶员和机动车辆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30天内的交通违章行为分别为36.70%、30.30%和41.40%[3], 这是造成一。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防控传染病中的作用, 现就有关社区传染病的防控问题进行探讨。
1 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目前, 大部分新发传染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疫苗, 预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是实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的普适性措施, 是对人群应急控制策略的主要手段。宣传教育包括医务人员和普通民众两个层次。对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以及处理新发传染病的能力, 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个人防护意识。对普通民众进行宣传教育, 目的是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 是让其了解急性传染病的形
交通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则以意外跌落为首位死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 反应日渐迟钝,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是导致跌落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 应根据不同年龄的死亡特征制定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在性别方面, 男性伤害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 (P<0.05) , 是女性的2.49倍, 说明男性从事的职业、心理行为特征以及环境因素是影响伤害发生和伤害高于女性的主要原因, 加强男性伤害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降低男性伤害发生及死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由于社会、自然、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城市与农村人群伤害水平和伤害谱的不同, 昆明市农村人群伤害死亡是城市的3.44倍。交通事故均是城市和农村的首位死因, 但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农村地区人群死亡水平较高, 是城市的1.77倍, 且呈现上升趋势[4]。自杀在城市居第四位死因, 而在农村则为第三位, 是城市的5.09倍, 高于2010年全国监测水平, 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总之, 伤害的预防工作应从小抓起, 特别是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增设伤害健康教育课程, 是预防伤害发生的关键措施;对社区居民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社区干预, 是预防伤害的重要措施;对伤害的高危人群, 如驾驶、建筑和外来务工人员以及男性居民进行交通安全、防溺水、中毒和跌落等专题宣教, 是预防伤害的必要措施。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社区干预, 提高全人群的防范意识, 改变其危险行为, 才能减少伤害的发生和死亡。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伤
害医院监测数据集 (2008)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王宇.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数据集[M].北京:军
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12:26.
[3]刘娜, 杨功焕, 马杰民, 等.中国人群2002年与伤害有关行为
的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5 (10) :746-750.
[4]李志坤, 张茂镕, 杨昭, 等.2006—2010年昆明市居民伤害死
亡原因比较及特点分析.疾病监测, 2011, 26 (9) :732-735.
势, 提高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 掌握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增强面对各种突发疫情的心理承受能力。对高危人群进行特定目标健康教育, 也是控制和预防新发传染病的重要武器。从实践层面看,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是基层百姓防病知识可信、可及的首要来源。针对民众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如广播、电视、宜传栏和咨询台等, 通过文字、图片和语言等方式将传染病防控信息传递给广大居民, 使之掌握相关的防病知识, 形成科学的防范观, 有助于其自觉行动并配合卫生机构搞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1]。通过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 为社区传染病的防控奠定基础。
2 及时控制传染源是社区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性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健康保护的前哨站, 它应当承担起在第一时间发现传染病人、管理传染源、报告传染病疫情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职责。针对传染病的流行, 最紧要的是掌握最及时最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及时发现可疑的传染源。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只有做到“五早”才能控制传染源, 防止疾病在人群中传播蔓延。疑似病例必须在指定场所隔离观察、治疗, 尽早做出诊断。对确诊的传染病患者, 需要进行隔离治疗, 如有必要, 可以采取强制隔离措施。当前社区服务中心为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 发现疫情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报告, 提高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控制和转移传染源是社区控制传染性疾病和减少二代病例的关键性措施。社区全科医师是传染病早期诊断和控制的最佳执行者, 当前, 要格外重视其配备和培训, 使之人能留, 心能安, 业能专。
3 加强信息共享与风险沟通是实现区域疫情控制的前提条件
不断促进急性传染病信息的共享, 包括疫情暴发情况、病原体检测方法和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等多方面内容, 目的是提高区域内传染病防控主体的主动控制能力。2003年国内非典疫情实际控制过程及成功经验表明, 有效的风险沟通可以增进公众信任, 让利益相关者自觉参与到疫情控制中来, 利于减轻心理恐慌, 降低暴发疫情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2]。社区内外加强信息共享与风险沟通是实现区域疫情控制的前提条件。对新发传染病的出现,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4 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播媒介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领导力的具体领域
导致急性传染病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常是环境改变, 因此环境治理不仅有助于控制疾病, 还可以减少新的疾病发生。环境治理包括环境改造、环境处理和改变人的卫生习惯以及改善居住条件, 如整顿环境, 清理卫生死角、及时清除生活和建筑垃圾、铲除杂草及不乱堆杂物等。消灭老鼠和蚊虫栖息场所是针对目标疾病常见的卫生措施。经验表明, 辖区环境的保持和改造是控制肠道和虫媒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其具体内容随新发传染性疾病的出现而变化, 针对区域特点应保证主辅分明、重点突出。改善环境卫生控制传播媒介, 在辖区疾病控制工作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发挥出最大的领导作用。
5 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报告, 减少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 医务人员应基本掌握疫情报告、医学观察和病例排查、转运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 一个年度内至少实战演练一次, 认真履行传染病发现和报告的职责, 加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强化对疫情报告制度的管理, 特别是对甲、乙类传染病的疫情报告工作要严格监督, 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和网络报告预警机制, 严防传染病疫情的漏报。一旦发现就诊病人异常增多等情况, 应尽快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 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同时采取积极措施, 做好应对工作, 减少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6 把握流动人口信息成为完善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当务之急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人口流动日益增多, 其管理对传染病防控尤显重要。流行期对人群进行鉴别分类,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不同的管理, 是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常态。流动人口住址频变, 是常规卫生管理难行的主要因素。目前, 多数流动人口未被纳入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建立社区基础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时, 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辖区人口状况, 定期收集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 在大的疫情到来之际, 及时将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进行有效的动员、分配和调整, 保证社区公共卫生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流动人口信息作为传染病防治的基础, 应运用计算机网络, 实行数字化、电子化管理, 建立以公安为核心的全国统一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 逐渐把对常驻的流动人口户籍管理纳入到居住地日常户籍管理中, 实行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协同管理。系统掌握流动人口的真实数据, 实现各部门流动人口信息共享, 需要改革现行的《暂住证》管理制度, 使《暂住证》成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一个身份证明, 保证社区疾病控制能涵盖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所有服务和管理对象。
7 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防治作用
当新发传染病大流行发生时, 大量的新发病例在短时间内出现, 远远超出了医疗机构所能承受的能力;另外, 也不可避免地有大批医务人员受到感染, 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 大量的病例及感染者必须在社区得到管理, 社区将成为主要的疫情防治战场, 应贯彻“专业应对与社会动员双结合”的方针, 让社区防御的策略在抗击疾病大流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疾病群防群控、流行病学调查、易感人群保护、传染源控制以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并为有效防控传染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力度, 在预防保健、人员素质、机构建设和体制改革等方面进一步支持和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进而提高社区传染病防控的综合实力, 使社区居民获得更多的预防为主、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彭邦来.新形势下基层社区传染病控制有关问题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2010, 21 (15) :118-119.
一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打喷嚏、咳嗽、玩牌以及清洁鼻子后,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不要随意吐痰。做到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衣服和被褥,每天室内应通风换气,保证居室空气清新。及时打扫房间卫生,清理卫生死角,不给病菌留滋生之地。在呼吸道传染病多发期应减少集会,尽量少到人群密集和通风效果差的公共场所去,尤其不要带小孩到医院探望病人,以免交叉感染。在使用公用健身器材健身后,要马上洗手,不能不洗手就直接吃东西、抽烟、用手揉眼睛等。家中应备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过氧乙酸消毒液等,定期对室内表面进行消毒清洗。
二是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每天散步、慢跑、打球、做操、打太极拳、郊游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另外,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处事不要过激,力求心平气和,情绪安定,减少心理压力,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三是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安排好饮食。冬末春初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要补充足够的水分,以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注意防寒保暖,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平时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
四是要积极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作用,防控传染病流行。采取中医药防病防疫方法,如采取中草药(大青叶、板蓝根、贯众、白芷、藿香、苍术等)蒸汽空气消毒、内服中草药制剂(大青叶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等)等。并且经常按摩、针刺、艾灸足三里、三阴交、风池、合谷等穴位,能够明显地提高人体正气、防御邪气入侵,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简单易行的中医保健方法,如晨起用冷水洗脸、洗鼻腔及按摩面部的迎香穴,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及按摩涌泉穴,也具有很好的防病保健效果。
五是要及时接种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目前我国已研制成功的疫苗、菌苗、类毒素等自动免疫制剂多达30余种,可以成功地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甲肝、霍乱、伤寒等传染病。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积极手段。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推荐阅读: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预案07-24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综述11-03
预防传染病工作06-20
学校预防传染病工作06-22
传染病预防与管理制度06-17
学校传染病预防防控工作工作小组10-12
《传染病预防》课件09-30
传染病预防教案10-19
预防传染病班会主题10-01
预防春季传染病须知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