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促进就业思考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如何促进就业思考(精选10篇)

关于如何促进就业思考 篇1

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建设完成以后,让文化理念落地是关键。将抽象的理念落实到员工具体行动中,实现从理论认知向文化落地转变,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建设完成以后,让文化理念落地是关键。将抽象的理念落实到员工具体行动中,实现从理论认知向文化落地转变,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从完善各项机制入手,探索建立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工作体系,促进企业文化理念落地,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建立组织运行机制。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首先是企业家文化,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推动力量。企业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有建设企业文化的自觉意识,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握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内在规律,带头践行企业文化理念,为员工当好表率。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机构体系,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各分管领导负责分管部门、分管工作领域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鼓励员工参加国家组织的企业文化师职业任职资格培训考试,建立内部培训师队伍。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并确保每个单位、每个部门都有一个企业文化培训师,专门负责企业文化的宣传贯彻和推广培训工作,从而自上而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体系,实现立体网络、全员覆盖,完善推进企业文化理念落地的组织运行机制。

建立宣传教育机制。企业文化理念要落地,前提是让全体员工对文化理念普遍了解并广泛认同。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宣传教育机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提高员工的认识水平,进而影响他们的行为。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要从思想认识、行为管理、典型示范、领导带动、物质激励等方面入手,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法,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要坚持宣传教育常规化,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媒体开展文化理念宣传。将企业文化理念通过宣传标语、宣传栏、文化长廊、文化理念挂图等进行宣传。将企业文化主要理念和行为规范编制成手册,发放给员工,以方便他们随时翻阅学习。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使企业文化成为指导全体员工的行为规范。

建立载体推动机制。企业文化thldl.org.cn载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选用有效的活动载体,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落地。根据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企业可以每年确定一个专题,有重点地进行宣传培育。建立企业文化经典案例搜集编写制度,以企业文化理念为指针,对先进管理经验、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加以整理,编制成经典案例,发放给广大员工。定期确定一个文化理念主题,发动员工撰写心得体会,讲自己身边的故事,并将其编辑成册。举办先进人物事迹

报告会,增强企业文化理念宣传的效果。建立和规范使用视觉识别系统,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没有一定的人员和资金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就难以开展。当前,企业管理已从经验 管理经科学管理上升到了文化管理阶段。虽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的经济收益,但企业领导干部要提高对企业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对企业文化建设投入就是对企业发展投入、对企业未来投入的理念,建立企业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在人员方面,要充分提供保障,设立专职工作人员,并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在资金投入方面,每年要总体规划,做好预算,统筹安排,分步实施,抓好落实,为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建立评价完善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否遵循规律、切合实际、富有特色、扎实有效,需要用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科学评价。目前,烟草行业已经制定了行业文化评价体系,为企业科学评价企业文化建设成果提供了依据。企业要利用好这一工具,客观地认识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首先,企业要认真学习这一评价体系,正确掌握文化评价体系的实施程序、操作方法和应用规范,熟练应用软件平台。其次,要认真制定评价规划,定期开展文化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客观总结成绩,认真查找差距。再次,要扎实做好改进提升工作。通过认真分析评价结果,进一步了解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新要求、新期望,做好理念的提升工作,不断丰富企业文化体系的内容。如果结果与评价标准差距较大,要及时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回头看”活动,确保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相吻合。组织职工参与对企业文化的评价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其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知度、认同度,加快推进企业文化落地。

关于如何促进就业思考 篇2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就业有关的法律心理、思想、观点、知识和理论的总称[1]。它决定着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判断, 引领和规范整个就业行为和职业生涯历程, 既能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又能约束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损害用人单位的利益。我从全院2000多名准毕业生中抽取了200名学生 (来自6个不同专业) 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法律意识欠缺, 法律素质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就业法律、法规及政策方面的知识欠缺。

近年来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就业政策和法规, 主要包括教育部及有关部委颁布的关于毕业生就业的规范。在回答问卷中“你认为劳动法律知识在求职过程中是否重要”的问题时, 绝大多数学生回答“无所谓”和“不重视”;在问及“你听说过以下几部关于劳动就业的法律:A《劳动法》、B《劳动合同法》、C《促进就业法》、D《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问题时, 不知道的占67%, 知道的占33%, 其中又有绝大多数只知法律名称, 不知其内容。

(二) 法律认知和判断力差。

大学生是素质相对较高的一个群体, 法律知识和意识应该高于社会平均程度, 但是在就业实践中, 大学生的法律认知力和判断力明显不足。通常表现为消极地接受就业歧视, 认同就业中的不公对待, 比如求职过程中的男女歧视、身高歧视、形象歧视。为迎合用人单位, 得到就业机会, 许多学生有过伪造荣誉证书、毕业证书、国家等级考试证书的经历。大学生就业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欠缺, 已影响到了当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使得许多大学生卷入了劳动纠纷, 也影响到了高校, 使得学校的声誉降低、就业诚信度不高, 当然也殃及用人单位, 使人才使用不畅通, 继而使整个人才市场不规范、不和谐。

(三) 合同意识较差。

在我国, 合同和契约并没有区别。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 合同或契约主要为就业协议书的订立和劳动合同的订立等一系列的有关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的约定。有没有合同契约观念显得非常重要。现如今, 部分大学生持不慎重态度轻率签约, 同时与多家单位签约, 签约后擅自违约卷入多家单位的劳动纠纷等现象屡见不鲜。保守统计, 当前大学生违约率占10%。问卷调查中, “当你已和用人单位签订了有效协议又有更适合你的岗位时”, 回答置协议书而不顾, 只管去新岗位的占20%;仍有30%的学生对协议书持无所谓和不在意态度, 无视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和法律效;20%的学生表明不签劳动合同不知劳动合同对劳动关系的保护。在就业过程中采用口头形式不采用书面合同也普遍存在。调查中, 面对“你同用人单位达成口头协议后会主动提出签订就业协议书吗?”的问题时, 10%的学生回答是否定的。我掌握的本地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不签协议书的比例还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还有的毕业生对合同格式和内容不甚了解, 签订的合同有明显的瑕疵等。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法律盲点。调查中, 当问到“当你遇到用人单位不能按就业协议书约定内容履行时, 你采取的办法”时, 65%的学生表示和单位协商解决, 10%的学生会自认倒霉, 一走了之;明确表示用法律途径解决的只占25%。回顾对策调查中针对“就业招聘中对男女性别招聘机会不等和条件不同, 甚至有的单位公开拒招女生时你所持的态度”时, 50%的学生认为很正常;41%的学生表示无可奈何;只有9%的人明确表示会积极应聘。据调查数据得知, 近24%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协议书没有法律效力, 有80%的学生不清楚大学生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和联系, 54%的学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是道德中的诚信而不是法律。由此看来, 当大学生自己的合法利益被侵害时, 他们也不懂得及时保护。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 保护大学生就业权, 应对就业法律问题的需要。

新的就业机制, 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 使他们终身从事单一职业的可能性变小, 从而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路径产生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为以不变应万变, 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教育, 使他们牢固树立就业法律意识, 以达到无论怎样就业, 无论面对怎样的法律问题, 都能依法办事, 以实现自己就业权的目的。

(二) 应对严峻就业形势的需要。

高校扩招以来, 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但专业过硬、拥有良好就业法律意识的优秀人才在社会上仍然非常抢手。因而, 社会上的人才不是过剩, 而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它要求每个经济活动主体都要依法办事, 以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 培养、提高他们的就业法律意识, 才能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顺利上岗[2]。

(三) 应对大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的需要。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 心理发育快而又未完全成熟, 心理脆弱起伏大, 易冲动, 自我控制能力与承受力较差, 人生体验浅, 做事欠考虑,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若没有正确的引导, 则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 甚至诱发犯罪。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几点思考

正是基于以上对于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教育的调查和对高校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培育与强化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 提前对大学生进行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教育。

教育部及有关部委颁布了关于毕业生就业的规范, 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 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实施条例, 如2010年1月22日, 由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 于2010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高校学生实习难、国家尚没有正式的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的法规条例的背景下, 该条例的制定和出台显然恰逢其时, 广东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高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见习条例的省份, 又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也说明了国家对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愈发重视。然而为什么一部部关于就业的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 大量公益广告的渲染却仍未能使当今法制社会的大学生懂法、用法呢?原因在于大学生入校时对就业法律知识了解甚少, 职业理想、职业规划、就业市场离他们尚且遥远, 大多数学校临近毕业那个学期才对大学生进行毕业教育, 孰知那时学生的半只脚已经伸进就业市场“一试深浅”或正在“以身试法”了。因此, 高校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切入一个模块, 提前抓就业规划, 把就业法律中涉及学生自身具体权益如平等就业权、知情权、隐私权、财产权、救济权等作为知识重点教育, 引起同学们的广泛关注, 使其对就业市场、就业法则有系统的了解, 从而在大学生涯和实习中自主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就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

(二) 改变目前就业指导课程的定位, 增加法律理论教学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的比重。

目前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多侧重于学生就业思想定位和求职技巧, 如教育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 如何着装、写简历、应对面试等, 却忽视了就业法律保护意识的宣传与教育。

2005年, 中宣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合成了一门新课程, 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 使得法律容量学时比以前更少, 加上教师授课往往蜻蜓点水, 简单罗列, 如走马看花, 不能结合案例加以分析, 理论联系实际少, 使学生学习时应接不暇, 不胜其烦, 结果导致学生对就业法规知而不信, 淡化了法律意识, 收效甚微。因此, 加大就业法律教育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的比例, 加深法律知识的教育, 引起学生对就业法律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和理解尤为重要。

(三) 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使法律理论和就业指导课程有机结合。

为了更好地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 在实习或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就业合同之前, 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帮助大学生解决相关法律的实际问题。因为大学生就业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尤其在当今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之下, 很多问题现有教学环境难以预见, 其法律环境也在随着时代的变革不断地完善。因此相关的法律课程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不应是一成不变的, 在毕业之前, 高校应强化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教育, 结合目前劳动纠纷的热点问题、疑难问题适时、及时采取弹性教学, 强化教育。其次, 要使常态化教学与专题讲座有机地结合起来, 适时开展一些与学生就业有关的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 如《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这样的讲座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理论联系实际, 灵活多样, 教学互动, 加强大学生对就业法律的认同感、需求感。再次, 在法律教学中, 应尽量预测毕业生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 规避可能发生的就业风险和就业陷阱。

(四) 加强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平等协商, 确定劳动关系,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依据[4]。在现实中, 处于弱势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遭遇这样或那样的陷阱, 而《劳动合同法》对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撑起了一个“保护伞”, 保护着大学生在试用期、保险、劳动报酬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这样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一旦遭受侵害, 也可有法可依, 这也使整个就业市场的发展更为规范。因此, 高校可在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签订合同的意识。如在签订就业协议或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 在参加专升本考试可能被本科学院录取、报考研究生、准备出国留学或者想当兵的时候, 由于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为了防止法律纠纷的发生, 高校教师有责任对学生加强签订合同的指导, 使大学生与用人单位或学校达成共识, 并在协议书或“备注栏”中明确相应条款。

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 法律知识缺失、法律意识淡薄, 这成了社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话题。有更多的大学生即将走入社会, 在当今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中他们将会遭遇到更多的问题, 这对于理论工作者及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希望。我们应该与时俱进, 全面准确把握法律的思想, 分析大学生思想动态, 对他们作出正确的引导。

摘要:近年来,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大学生求职心切, 缺乏必要的就业法律意识, 时常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同时也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造成劳动关系的不稳定、不和谐。因此, 加强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是有效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平等就业权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树青.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马长山.公民意识:中国法治进程的内驱力田[J].法学研究, 1996, (6) .

[3]刘松, 顾土东.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德与法的融合[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11) .

关于如何促进就业思考 篇3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思考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88-0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继续强调“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的同时,特别提出“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这是针对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作出的重要部署。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返乡农民工日益增多,同时也带回了先进的技术、信息及理念。面对农民工返乡潮,只要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在政策的支持下,一旦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不仅不会形成地方失业人口的大量集结,还会带动一方就业,撬动一方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意义与面临的主要难题,提出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措施建议。

1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意义与面临难题

农民创业有三种类型,一是就业谋生型的,二是发展成长型的,第三才是先进企业。一般而言,主要是前两种。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今年大概有将近2000万的农民工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引导返乡农民工中有技术、有资金、有能力的群体开展创业,用创业来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方式之一。它对有效缓解现阶段严峻的就业压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的途径,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减少城乡差距,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鉴于农民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现有政策的一些局限性,很多人对于农民工创业的可行性并不乐观。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不少难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

首要问题是资金不足,缺乏金融支持,是面临的最重要困难。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他们都有创业的激情,但是他们缺少的是创业的条件,尤其是缺乏资金和项目。由于创办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却很有限,由于缺少抵押,难以得到金融服务,流动资金短缺,是当前严重制约返乡创业的一个问题。通过调研,近八成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得不到金融机构的支持,不仅贷款渠道单一(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而且贷款的利息高,加上申请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贷款年利息实际超过12%。贷款难,利息高,成为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中最大的绊脚石。

其次,政府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缺少相关政策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涉及到工商、税务、银行、劳动、农业等多个部门,尽管各部门开展了一些扶持工作,但配套服务严重滞后,相关制度尚未成熟,没有形成一个合力。有些政策尚不够具体,可操作性差,缺乏吸引力,或老因宣传不到位而不被回乡创业人员了解。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仍然困难重重,创业办理各项手续费时费力费钱,有的要辗转多个部门,往往每道手续又都要收费,增加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本,大大降低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

第三,创业者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经营管理经验也制约了农民工回乡创业。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和初中文化程度占大多数,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小。而返多创办的也以小规模企业居多,而他们虽然在外打工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现代营销知识,家族式管理居多,企业缺乏民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企业又以劳动密集型和手工操作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偏低,技术水平低,产品品种单一,档次较低,缺乏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企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措施及建议

鼓励农民工创业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把农民工就业和创业摆在工作首位,增强农民工的创业能力,提供优质的创业资本,不断强化创业服务,努力降低创业成本,积极营造创业环境。因此,要想让农民工回乡创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还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首先,明确创业扶持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尊重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权利,制定完善的优惠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凡是外出务工经商后返回家乡创办各类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无论规模大小,只要符合法律和国家产业政策,并吸纳一定数量的当地劳动力就业,就应予以鼓励支持,实行优惠政策。

其次,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实行免税政策或者优惠税率。在财政方面,可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贴息、创业培训和资金担保等。在税收方面,农民工返乡创业应享受与外地客商同样的优惠政策。对为城乡低收入群体就业再就业作出贡献的企业,可比照城市相关政策给予优惠政策。农民工返多创业应按规定享受国家和地方扶持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三,创新金融信贷服务,解决农民工创业资本问题。创业融资是创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相当多的创业者在创业的过程中都遇到创业资金筹措困难的问题。农村是我国金融体系中尤为薄弱的地区,农户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力度,缓解农民工返乡创业融资难、资金供给短缺、贷款利息高等问题;进一步发展重点服务中小企业和农村社区的金融组织;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活跃的市县分支机构授权,按照规范提供贷款;适应创业者的多样化需求,开办固定资产抵押贷款、动产质押贷款以及信用贷款与抵押贷款组合等信贷方式,放宽贷款额度和还贷时间;放宽农村地区抵押物的范围;建立信贷扶持担保机制。

第四,优化创业服务环境,开辟农民工创业绿色通道。强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到企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等服务。尽可能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办事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克服部门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

关于促进乡村学前教育的思考 篇4

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现就目前我县乡村的学前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乡村学前教育主要是以各小学的学前班为基础,乡村偏远地区尚未开设学前班,只有县城开设幼儿园,进行学前教育。我县乡村学前教育仍处于启蒙阶段,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前教育现状

当前我县农村尚未开设幼儿园,只设一年学前班或一学期春季班,更无教师,只有小学教师兼任。没有课本,只教一些学校常规和简单的语数知识。这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2、存在问题

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学前教育意识不强。通过入户走访统计,认为孩子不必要进行学前教育,等上小学后再正规学习也不晚的农村家庭占60%,认为孩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接受学前教育的占25%,认为孩子必要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只占15%,这个数字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县农村整

体对儿童学前教育观念的滞后,反映了各有关部门对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做的还不到位,全民办学前教育意识还有待加强。

二、今后的发展思路

1、随着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按照“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幼儿园”的发展思路,各乡镇村一级都要设幼儿园,并配有相应的幼儿教师、设备,才能保证幼儿园的健康、稳定发展。

2、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教师身心愉悦,减轻工作压力,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因此应呼吁主管部门和社会给予农村幼儿园教师多一点关爱,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搞好农村幼儿教育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幼儿园教育的良好氛围。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社会捐助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配齐配全学前教育的有关设施、器材,增补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和品德培养的教具和玩具,定期维修、更换园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具和玩具,使办学条件逐年有所改善。

4、加强短期培训。这种培训时间短、见效快。定期举办培训班,经常对农村幼儿教师、幼教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及管理能力,并要求他们回乡后再进行“二级培训”,使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幼教知识和

技能得以推广和普及,从而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5、加强巡回指导。农村地域辽阔,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时无法配齐配全幼教队伍,仍可能存在一人独当一班,甚至一园的现象,要把他们集中起来外出培训确有许多困难。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人力,成立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县幼儿园的作用,派遣教师骨干,深入农村,送教下乡,并根据当地实际的需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

6、关心农村幼儿教师,落实他们的教师教师资格,建立相应的职称评定制度,核定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提高工资待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等。还要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对自学成才、工作出色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让各方面条件合格的教师有“民转公”的机会,工资待遇不低于乡村同等劳力平均收入水平等。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篇5

(三)学校: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四)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关于农民工就业工作的思考 篇6

握好以下几点:

加强宣传,帮助农民工正确认识形势,坚定就业信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要加大对国际国内经济运行形势的分析预测宣传,既要让农民工对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继续下行趋势有正确认识,做好迎接挑战的各项准备;又要让农民工认识到,我们国家有信心、有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冲击,下半年将实现经济回暖的总体形势,就业难问题只是暂时的。同时,要加大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返乡民工就业安置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工体会到,他们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正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加以解决的问题,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心。要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宣传,让广大农民工相信,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也大有可为。特别要抓好对农民工创业典型的宣传,激发农民工的创业热情和信心。

加强引导,千方百计稳妥安置农民工,缓解就业压力

当前,稳妥安置农民工的生产生活,缓解农民工就业压力是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件大事。一要抓住中央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集中开工建设一批符合本地实际、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消化一批劳动力。二要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时机,引导农民工投身农村建设,着力在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上下功夫,鼓励、支持农民工围绕本地产业和土地做文章,使他们增收有保障,化就业压力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三要创新农民工技能培训的体制机制,将就业困难时期转化为农民工的“充电”时期。安排专项资金,创新技能培训方式,开设“适销对路”的培训专业,加大对“充电”农民工的支持和保障力度,吸引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着力解决我国农民工供给市场长期存在的技术断档难题。四要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致富是我国劳动力转移中一个积极现象。要加快出台更有针对性、扶持性、鼓励性的政策,降低创业门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设立创业专项基金,放宽信贷审批政策等,为返乡民工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大力培育农民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导掌握技术和拥有经济实力的农民工合作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

加强服务,全力解决农民工实际困难,优化就业环境

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思考 篇7

一、大学生自身要做好职业定位

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 有志之人立长志”, 大学生在找工作前应建立明确的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 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避免就业的盲目性, 降低就业失败的可能性, 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做好职业定位, 必须做到:

1. 了解自我。

正确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等, 问问自己想干什么, 能干什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行摸底, 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 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根据其他应聘者的经验、经历, 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 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

2. 了解职业。

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仔细地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 根据自己的特点仔细地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得失, 还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最终达到目标的方案。

二、高校要努力推进教育改革, 为高校学生就业奠定扎实基础

当前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陈旧、特色不明显, 缺少根据社会有效需求结构对学校予以合理的分工。有的学校重科研轻教学, 本科生教学质量存在严重的滑坡。设想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欠缺使大学生职业意识也表现出一定的偏差。加强高等教育改革, 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应该刻不容缓地摆上议事日程, 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将这些改变落实到实处。

1. 要进一步重视本科教学工作, 摆正教学与科研的位置, 切实把本科教学工作抓好, 解决好本科教学滑坡的问题。

2. 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结合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 抓好专业设置的改革, 改造原来不合理的专业设置, 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 要加强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引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

4. 要加强大学生实践动手环节的训练。当前这一环节是本科生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 要加大投入, 进一步重视各种实验的建设, 切实把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落到实处。

三、社会:观念与时俱进, 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 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 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 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 “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 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 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 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 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 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四、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1. 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2. 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 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 始终坚持市场取向,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 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 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 挤占就业机会, 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 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 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五、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1. 提升就业指导的教育指导职能, 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和“精神成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因该充分体现大学的教育职能, 应该有助于每个学生牢固树立这样的共识:就业就像自己的健康一样, 它的钥匙永远或最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倘若我们忽略了这点, 缺乏独立思考, 独立工作的学生, 即使找到工作, 其就业压力仍然会转化为从业的压力。

2. 培训、提高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同时把就业教育纳入学生能力训练和品格培养、思想教育中。

3. 宣传和提倡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 引导学生灵活就业, 采取多种方式就业, 净化舆论环境。观念可以变成生产力, 观念也可以变成就业率。

4. 辩证的看待社会中的就业压力, 使其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转变就业观念, 爱岗敬业促进终身学习的客观环境。与其怨天尤人, 不如与时俱进。

总之,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 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 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丹平 张建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 2005, (2) :85~88

[2]马东太 王竹芹:高校就业指导的反思与创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4, (9) :69~71

[3]黄联国:论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新模式—全程就业指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4) :40~42

关于高校就业基地的建设与思考 篇8

关键词:就业基地 教育学院 建设 思考

一、高校就业基地建设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就业基地是连接学生与社会的有效桥梁,也是切实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践能力,拓宽就业视野的重要途径,对减轻社会压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有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许多高校为了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向,建立了既有利于大学生锻炼就业创业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就业基地。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些就业基地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高校对就业基地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高校与就业基地联系不紧密,就业基地缺少对毕业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基地认识不足,态度不端正。

二、高校就业基地建设的内涵

高校就业基地的建设大致包括两种:一种是在校内建立就业基地,另一种是在校外建立就业基地。目前,高校就业基地大部分都是第二种,即挂靠或者依托大学生生产实习的国家机关、部队、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这样的校外就业基地虽然能满足各专业学生就业实习的需要,但无法长期、系统、细致地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和指导。因此,非常有必要在高校内部建立就业基地,以模拟演练的方式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发展的整个环节和全过程。

三、对保山学院就业基地建设的思考

保山学院是云南省保山市的一所地州本科院校,学生就业渠道比较狭窄,学生对就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不充分,因此,有必要加强就业基地的建设。笔者以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本科专业为例,对就业基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1.校外就业基地

教育学院与当地的一所幼儿园和小学合作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并与其他几所学校保持着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就开始定期去幼儿园就业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和实践教学。教育学院还专门聘请了幼儿园资深教师来学校进行学前教育课程的授课,聘请资深小学教师承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试讲指导工作。然而,不论幼儿园还是小学,真正提供给学生进行教学技能锻炼的机会并不多,虽然在大四的下学期,学生会有三个月的实习期,但绝大多数学生因为要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教师考试,真正实习的时间也就一个月左右,导致很多学生在毕业时教学知识和技能不足,缺少核心竞争力。

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尽管绝大部分学生的第一选择都是国家特岗教师,然而最终能被录取的人数并不多。结合目前人才市场的需求,教育学院有必要和各类早教机构以及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合作建立就业基地,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2.校内就业基地

目前,教育学院并没有专门在校内建立就业基地,已有的校内就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各种类型的教学技能比赛来进行的,例如,说课比赛、讲故事比赛等。除此之外,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还有专业汇报表演以及手工展。结合校外就业基地暴露出来的学生教学技能锻炼不足这一问题,教育学院可以建立教师技能培训中心,在学生大一到大四期间专门进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技能模拟演练;还可以从大一开始,每月组织一次讲课比赛、一次说课比赛,统一规定题目,引导学生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求新求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多元化。同时,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成长经历,增加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针对未来会遇到的工作和生活问题以及教师的价值组织主题班会讨论;假期组织学生去偏远山区的学校参观学习,熟悉未来的工作生活环境,提前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高校就业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第二校园”,是提供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高校应该加大对就业基地的重视程度,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和人才培养入手,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就业基地的建设,为学生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华蕾.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的创建和维护[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9).

[2]蒋阳飞.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7).

关于如何促进就业思考 篇9

江西省湖口二中(332500)秦书典

在共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教育的和谐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以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协调,形成合力。作为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环节相对薄弱,参差不齐,发展不均衡,社会、家庭和学校没有很好共促教育和谐发展。

一、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外出务工浪潮此起彼伏,许多农民朋友外出淘金,大多将孩子留在家中由祖辈或亲友照看,年龄小的甚至是学龄前儿童,稍大些的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孩子成了“留守孩子”。这些孩子虽能得到物质生活上的满足,但从此就失去了父母亲的家庭教育机会,极易染上沉迷于网络、游戏等恶习,生活散漫自由,变得不原意接受学校教育。《共同关注》栏目曾播出一农村少年因母亲早年去世,父亲因此变得有些痴呆,不得与年迈的奶奶生活,因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染上恶习多次向奶奶要钱上网,甚至拿着菜刀向奶奶要钱,不得而已奶奶只好向派出所报案。无不令人触目惊心。

笔者所在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绝大部分来自农村。记得去年教完的一届高中学生,全班62名学生均来自农村,其中13位学生因双亲均在外务工由祖辈照顾;28位学生因父亲在外务工与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生活;12位学生因父亲在外务工与有初中以上文化的母亲生活;另有9位学生双亲在家,但忙于农活和做小买卖。

由此可见,家长(监护人)的素质和水平有限,也缺乏必要的时间和良好得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农村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几乎处于蒙昧状态。因此,农村学生缺乏必要有益的家庭教育,学生本应受到的家庭教育转接到了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势必造成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

育相脱节。

二、农村孩子接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启蒙学校,父母的影响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有学校教育无法替代的功效。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家庭教育是良好的,也有一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畸形的,对孩子的影响不良。必要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孩子形成了“隔代型”,“上代型”和“自管型”的监护家庭。这些孩子往往能得到只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思想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心理和精神缺少关注。缺乏必要良好家庭教育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接受学校教育,有碍于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和谐发展。

三、促进农村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改革发展,家庭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家庭教育不再纯属家庭问题,而是个社会问题。

1、针对留守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的较普遍的现象,社会应积极宣传倡导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使家长提高思想认识。“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对绝大多数家庭已成为过去,改革开放外出务工,使不少农村家庭富裕了,物质生活提高了,孩子辍学不受教育的少了,但家长却忽视一个很重要的家庭教育环节。社会应倡导外出务工的家长回乡务工或创业,重在照看子女,让子女能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不能误了下一代。

2、各中小学校应承担起辅导家庭教育的责任。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开好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及学习发展规律,更新家长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共同营造孩子成长的和谐环境。

3、《中央8号文件》特别提出“要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强调“家庭教

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的特殊重要作用”。要求各级妇联,教育行政部门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为此县区妇联,教育行政部门、关工委要积极送文化下乡,为广大农村家长定期编印可读的家庭教育素材以及开展多种教育活动。促进家庭教育风气的形成和家庭教育的健康发展。《宝安日报》曾报道的深圳宝安区实施的“家教工程”就是一例典范。

4、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委会可设立“家庭教育协会”,以各村民小组的组长、长者等有威望的人士为会员。各会员指导、协助家长(监护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并不定期反映本小组的家庭教育问题和进展情况。协会并可对家庭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的家庭张榜表扬,如荣获优秀学生、三好学生的情况,中、高考录取结果,参军入伍,好人好事等事情予以张榜,以促成各家庭对家庭教育成果的积极攀比。

关于如何促进创新的调研报告 篇10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人民各方面生活水平均取得了重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追求不仅仅是能吃饱穿暖那么简单了,而是逐渐追求精神层面更高的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人们不免对于以前旧社会的一些传统、习惯也渐渐生出了许多不满,迫切要求整个社会的创新,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而如何实现不断创新从而让世界、让我们更精彩呢?就此问题我对身边各行各业的人们做了关于如何促进社会创新的调研报告,现就调查的结果做一下分析报告。

一、人们对创新的了解和重视程度

大部分人认为创新的作用异常重要,小到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服饰,大到一国治理与昌盛中均有体现。创新便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概括,更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创新不仅能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更能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

个人生活中的新意萌动不仅能给自己带来身心的愉悦更能成为丰富整个社会文化的不竭动力。企业的不断革新则能在充实管理学理论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促进上也多有的裨益,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一个人、一个种族以至于整个人类要发展便必然缺不了理论及实践的创新。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最前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一刻也不能缺乏源源不断的新奇的浇灌。创新于我们而言相当于维持我们生命的新鲜空气

与血液,没有这样的沁人心脾更何谈我们生命中那样的辉煌?

二、人们热衷于不断创新的事物的原因

创新对我们来说固然重要,但,是什么样的因素促成了人们世世代代不断追随着创造革新的脚步呢?现实中的不如意,制度上的不完善,身边小物件小东西功能上的称心,无时无刻不在诉求着、督促着我们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一味的反复、一味的遵循让这世间的一切似乎沾染上了那份令人厌烦的燥热,于是,渴望着那样的革新,渴望着那样的新意能够冲破那般如夏日暴雨即将到临时的烦躁,渴望着一场甘霖冲走自己身边久未清理的污秽。国家边防事业的严峻形势无时不刻不提醒我们要推进注重军队中武器设备更新换代。服饰、日常百货的千篇一律固然无味,于是对于新款式及性能的需求便是必然的。这些个需求皆是来自于人们内心的,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可谓是人类文明场合中的一次巨大变革,其引领者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带来的益处正是这次伟大变革的意义所在。人们对于创新的需求就是出于对旧事物的不满意,即对新想法新需求的满足。人们寄希望于各种新兴事物将人类文明推向更高层次的辉煌。创新让世界更精彩,正是这份精彩吸引着人们不断创造革新。

三、人们认为谁应该挑起创新的重任

不断走在新型事物铺垫上的创新道路是固然重要,那么在大众眼中谁应该挑起创新重任,换句话说怎样实现创新大业呢?大部分人认为不断创新是那些从事于产品改革、各种理论研究的人需要时时考虑的。

广告策划者应注意推陈出新,以另一个视角向产品的使用者潜在购买者展示其独特功能,从而在第一时间吸引住消费者的眼球,以达到将新产品推而广之、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效果。企业中新产品开发部则应不断从生活工作中搜寻灵感,推出新产品,以达到快速满足消费者新型需求、实现企业利益的更大化的目标。各经济学、管理学的自身研究者应着眼于社会中不断变化的因素,寻找建立更适应于实际的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体系,为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公共管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后盾。文艺工作者在追随传统经典作品的同时要发挥自身才能,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新曲子、新节目,丰富大众的娱乐生活,在物质财富不断得到满足的现在满足精神层面的愉悦。

除了这些专门工作者之外人们觉得创新似乎离自己的日常生活较远,自己也对一些灵感创造之类的事情较不精通,创新似乎变成了这些专门的脑力工作者的特权,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仿佛遥不可及。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该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对创新的了解都较为深入,对促进社会创新也是颇为重视的,渴求创新的原因也都出于常理,只是在谁应该担起创新大业的问题上的认识不够深刻。广告策划者、企业新产品开发者、文艺工作者等专门工作者必然应该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那么其他人呢?其他人的思维就不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事物吗?其他人的主观能动性难道就不会产生令人咋舌的绚丽吗?

仅从事于创新工作的人的不断努力不能满足这些日益增长的对新兴事物的渴求,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也有义务扛起这重任,促进生产生活等个方面的创新。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才能,在没有完全了解自己的这些能力前,怎能轻易说不行。世间人皆有不同也皆有长处,最最普通的人也有着自己对事物独到的见解,身边简单事物的组合便会碰撞出那样的别出心裁。

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合大众的智慧,在前行的道路上不落窠臼,世界才能更精彩,我们也才能在这样精彩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喜欢、自己的幸福、自己的怡然自得。

五、附录

上一篇:关于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情况报告下一篇:成长中的第一次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