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指导之我见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低年级阅读指导之我见(共8篇)

低年级阅读指导之我见 篇1

田永芹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 日照市 邮编 276500

语文是美好的。语文学习是美妙的。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语文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带领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神圣的职责。我认为一名合格的践行新教育的语文教师,除了站好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我们还应关注孩子的课余生活,努力让他们的课余生活因语文而更加美好。课外阅读就是一个美妙的捷径。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老师们都知道,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喜爱阅读,迷恋阅读,在课外阅读这个大花园中流连忘返,乐此不疲。课外阅读必须从低年级抓起。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学段课外阅读作出如下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要完成这些指标,我觉得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必须注重“趣”与“法”的融合,以此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趣”既指兴趣又指趣味。

这两年来,我一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在课外阅读指导上,发现难度较大,由于他们年龄小,识字量不多,理解能力低下,注意力难以持久,这一切都让他们觉得读书很费力,无法从书中很快、很直接地获得快乐,大部分孩子不愿意读书。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要培养兴趣,当然要讲究“趣”味性。怎样让学生趣味无穷地读书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1.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阅读启蒙往往来自于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对每个儿童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在一次童话阅读课上,我声情并茂地讲完白雪公主这个故事后,又请了一个学生来讲。当时有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地讲起了《海的女儿》这个故事,同学们侧耳倾听,有的小朋友听得快流出眼泪,我知道此时此刻他们已被故事中小人鱼的悲惨遭遇深深打动了。故事讲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抓住时机大张旗鼓地表扬这位同学,并询问她从哪儿学到了这么好的故事,她说是从《安徒生童话》中看到的,还告诉我她每天都安排一个多小时看课外书。于是我就借势引导学生向这位喜欢读书的同学学习,课外时间多看一些图文并茂、带有拼音的童话故事。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班里的大部分孩子喜欢上了故事,更迷上了故事书,并把自己学到的故事,懂得的道理有声有色地讲给我或同学们听。什么《八仙过海》、《精卫填海》、《七个小矮人》等等,而且他们讲起故事来个个兴致盎然、像模像样。采用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传统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珍惜文化的情感。

2.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刚学完拼音的低年级儿童来说,就要开始积累词汇了。在教学生字时,让学生对生字进行扩词,既可以增加学生词汇量,又可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春笋》一课的生字“春”,我让学生进行扩词,学生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个学生一口气儿说了“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回大地”三个成语,我马上表扬了他“你真棒,说的成语真好!”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还有„„春眠不觉晓„„”我听了非常高兴说“你也相当不错,你们能说出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词语和诗句,了不起。”我又故作惊讶地问:“你们是从什么书上看到的呀?”他们都说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于是我话题一转故作玄虚的感慨:“看来,课外书的本领可真不小,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组出很多意思不同的词语、背出琅琅上口的古诗,而且还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呢!”说完就听到孩子们在下面窃窃私语“我明天也要带一本来„„我家也有好多课外书„„我回去也要看„„”。果然第二天就看见有的孩子带来了成语故事、有的孩子带来了古诗背诵60首、有的带来了经典童话等。用这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3.开展比赛,深化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表演的欲望很强烈,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我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交流,竞赛活动,既能深化他们的阅读兴趣,又能及时检查阅读效果,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例如在每周一的班会课上总要抽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来交流自己在双休日学到了那些课外知识,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最丰富,然后评出“百科知识通大王”,评上的学生颁发一本课外书作为奖励,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非常高;每周五的下午课外阅读课上,请学生展示自己本周看到了哪些故事、童话或者是文章,看看谁交流的故事最多、童话最多、文章最多,结合我校综合素质多元化评价手册,然后评出各种不同的奖项和不同星级的阅读小能手。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使他们始终保持进行阅读的兴趣,能多读书、好读书。其他同学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知识,不知不觉中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知识的积累,智力得到开发,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可谓一举多得。每学期还要进行“三会”“三赛”“一展评”“一考级”活动,三会指班级故事会、佳作赏析会、读书心得体会,三赛指速读赛、朗诵赛、读书知识赛,一展评指各种读书卡片展出评优,一考级指学校课外阅读大考级。此外还可以开展“阅读剪贴报”“趣味成语王国”等生动有趣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读书时积累的知识学以致用,不断深化阅读。

4.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材的选择都是从小学生的年龄和心里特点出发的,适合小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立足课本,更要走出课本,引导学生补充阅读,并相机介绍有关课外书籍。学习了《丑小鸭》,我让学生去读《安徒生童话》,学习了《动手做做看》,我让学生去读《居里夫人的故事》,学习了《爱迪生》,让学生去读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故事。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随时介绍有益又有趣的书给他们看,刚开始,不能要求太高了,只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把书读懂,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即可。

随着课外阅读的开展,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了我的面前。我渐渐发现很多学生好读书却不得要领,他们读书光凭着一时兴趣,有生动情节的、插图鲜艳的故事能认真读一读,其他内容就走马观花的看看或者根本不屑一顾。很多孩子手捧一本书却不知从何读起,该读什么,怎样去读。光有一股热情,兴趣难以持久维持,怎样让孩子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还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我在激“趣”的同时,也注重“法”的指导。“法”指的是读书的方法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内容有以下三方面:(1)阅读兴趣方面:

有见到书报就想看的欲望。初步养成经常看书看报纸和近期书刊的习惯。(2)阅读方法方面:

看书时注意力集中,边看边思考;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问题,能自觉使用工具书查找答案,善于收集需要的资料。

(3)阅读品质方面:

爱护书刊,不在书上随便乱画;敢于质疑问难。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教师的榜样示范。

身教重于言教,我始终认为读书是可以互相影响的,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小学生模仿能力强,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教师、家长、同学的榜样示范,能产生极大的导向作用。要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首先要对书感兴趣。我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学校订阅的教育刊物《山东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小学青年教师》,学生订阅的《少年天地》、《童话世界》、《儿童文学》,还有我自己订阅的《读者》《青年文摘》我都百读不厌,我有一个习惯,只要走进教室,手里不光捧着教案,总有一本课外书和它相伴,那里有我读后难忘的经典片段,那是我为孩子们精心准备的一道文化大餐。每天,不管有多忙,我总会拿出3-5分钟的时间,将这些优美的文字读给孩子们听,有时是一个奇思妙想的童话故事,有时是一篇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有时是一首清新秀丽的小诗,有时是我信手涂鸦的一篇情真意切的师生故事。我喜欢用心来读,孩子们喜欢用心来听,爱屋及乌,亲其师,信其道,渐渐地,孩子们自觉地与书交朋友,课间孩子们有的在静静地读书,细心的孩子会把好的故事推荐给我,让我读给同学们听,活泼大方的孩子常常地凑在我耳边好奇地问“田老师,你又在读什么书?我能看看吗?”于是,我的好多书籍,包括女儿订阅的刊物,常常在孩子们中间传来传去,学生经常以读到我的书为荣。每次我在读书的时候,我总是对学生说我在看一本什么书,我打算什么时候把这本书读完。无形中提醒了学生读书要有始有终,这样耳濡目染,带动学生主动读书。同时,在班级内我也精心布置读书的环境,小小的读书角,发动学生开展“我献一本书,能读百本书”的借阅活动,墙壁上挂有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这些都会对学生的阅读起着良好的导向和激励。2.引领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庭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有资料表明,课外阅读积累丰富的学生,都有共同的因素:父母喜爱读书看报,还喜欢和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这些孩子从这样书香四溢的氛围中得到熏陶。毋庸置疑,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十分重要。教师应要求家长为学生创设优良的家庭读书活动,做到三个一: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挑选一批可读性的书,每天陪读一会书,实现家庭与学校的一体化运作。对家长的引领,从学生入学不久,我便及时和家长沟通交流:

记得一年级刚入学不久,学校就开始办理家校通,当时班里的孩子特别多,刚刚入学,家长什么也不放心,班里90多名孩子加入家校通的近80人,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读书习惯,为了对得起家长每月交付的六元钱,课下我阅读了大量报刊,摘录了阅读方面的一些精彩语录,用心编写了学生每天或一周的读书要求,及时发给家长,一个信息不超过100字,我节选其中的几个信息,和在座的老师共勉:

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爱读书的父母最容易带出爱读书的孩子,如果你爱你的孩子,请你首先热爱读书,很多时候,不需要你有意地培养,你只要阅读,对她,就是最好的诱惑和示范。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她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就越多,她就越需要读书。

和孩子一道安静的读书吧,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上半个钟头,你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学习呢!

又是周末了,如果您有时间,忠心地希望您能带着孩子到书店去逛逛,或许在这您的孩子能找到美丽的童话,经典的寓言。

这些只言片语,看似零零碎碎,实际要求由低到高,既有苦口婆心的劝慰,又有煞费苦心的提醒,既有语重心长的告知,又有不容置疑的要求,正是这一次次信息的传递,正是这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我引领着班中的一大部分家长向正确的教育理念前行,至少让他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每天早晨,总听到孩子这样的话语,“田老师,我妈妈又收到您的短信了,昨天晚上我们全家一起读了丑小鸭的故事”“我爸爸也收到了,他都舍不得删去。”后来召开家长会,了解到家长还是挺赞同的,特别是每次班里订课外书,订报纸,不用我做任何宣传,孩子们争先恐后订阅,我想这大多归功于放学后,我趴在讲桌前用心敲打的每一段文字。记得六一儿童节前,召开家长会,我推选了班中六名家长做发言,谈一下教育孩子的经验,五名家长不约而同选了同一个话题,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更让我感动的是魏科的妈妈,一位热情大方的朱女士,她在纸厂上班,做财务工作,不是很忙,为了让孩子读到更多更优秀的课外书,她虚心的向我请教,我建议她平常多到儿童经典阅读网,儿童有声故事吧去看看,她看后下载打印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把它装订成册,足足七八本,一本100多页,让孩子带来和班里的孩子共读,还有很多家庭比较好的孩子,把从书店刚买的新书悄悄放在讲桌上,当我问这是谁的书时,他们却说,这是妈妈刚买的,放在班里大家一起读的。

而作为农村的家长,他们学历层次低,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又没有家校通,针对此现状,老师应该利用每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家长学校上课等机会,向家长宣传读书的作用。同时对班里课外爱读书的 孩子进行表扬,让这些孩子在家长会上进行读书交流,使家长认识到读书多的孩子知识丰富,见识广泛,从而使他们得以促动。家长的认识得到提高后,再向家长提出要求,要求家长抽出时间同孩子一起看书读报,做不到天天如此,一周一次也会大有好处。另外,当今网络提供了快捷的书讯,购书的方便和价格的优惠让人惊喜不已,一些优秀外国儿童作品的引入更让人应接不暇,一些儿童阅读指导书也应运而生,像梅子涵老师的《阅读儿童文学》,邱凤莲老师的《大声读给孩子听》等,我们不妨向家长推荐一下。

三、教给学生简明的课外阅读方法

“一篇带多篇,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教学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在课外阅读中,既丰富了语文材料,又扩大了知识面。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知识水平,我着重教会学生以下方法:

1.图文结合法。

低年级课外读物大都是图文结合,可坚持引导学生从看图到读文。如指导他们看书可先看封面和书名,想想书中可能写些什么事。阅读的时候可以先看图,再看文,文章中经常有学生不认识的字,我也允许学生猜读或跳读。因为图画基本上能帮助儿童理解文字意思。

2.培养低年级孩子的默读能力。由一开始的小声读,到只张嘴不出声的读,到心里读即默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鼓励,和同学间的相互评比,这样孩子们才会掌握得更快些。培养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运用实物投影给孩子们示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示范时针对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教给孩子们一些最简单的方法,如用直线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段;用小圆圈圈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最后还要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每当孩子们拿着书过来问我时,我总是让他们站在边上继续读,反复读,在真正读不懂时才告知,这样可让孩子在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道理.在积累活动中中,有些学生不能辨别哪些是该积的好词句,我就通过几篇课文,告诉他们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平日和学生说话的时候,我也经常会用一些成语,并加以简要解释;如果学生说出了好的词句,及时加以鼓励。后来,又进一步要求他们搜集好的句子,刚开始识字少,就在书上划一划,读一读。到了现在,形式就较多了:有学生自制的读书卡,小报,摘抄笔记,读书记录表等。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兴趣;播种一个兴趣,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低年级阅读指导之我见 篇2

一、“稳”中有序

稳:阅读的内容要由易到难,拾级而上,循序渐进。市场上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读物很多,很多阅读练习内容深,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感知。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学生由于受到生活水平的限制,与城市孩子的阅读能力存在着很大差别,用同样的阅读教材去指导显然不合适。维果茨基说过:“书面语言是口头语言的代数学。”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与其口头语言是直接联系的,而其口头语言又与他们的社会经历息息相关,学生是社会的一分子,阅读材料的选择也应该反映与之社会相关的人和事。教师选择的阅读材料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让儿童读有所趣,读有所感。

一口气吃出个胖子是不可能的,阅读亦如此。教师选择的阅读材料偏难,就容易造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情况。阅读材料的选择是第一步,第二步教师针对阅读材料设计问题,启迪学生的智慧,引领学生感悟文字。某教师指导二年级学生读《小猪唏哩呼噜》时问:“小猪的哪种精神吸引你?你想到了哪些英雄人物?”(当时学校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这样的问题问孙幼军老师,我想他一时还真答不上来。原本充满童趣的阅读变得泛化,机械地成为思想教育的阵地了,这只是一群天真的孩童,将他们的阅读无限挖掘、扩大,严重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制约孩子们审美情趣的发展。阅读要有层次,学生的阅读之路每一步要走得稳才能攀登得高,一飞冲天的神话不适合学生的阅读成长。

二、“精”挑细选

精:精挑细选,精益求精。教师在选择阅读文本时首先得以学生的视角和身份阅读文本,与文字里的人物,文字后的作者进行对话交流,选择能引起共鸣的文章。阅读并非越多越好,多而滥会让学生难以咀嚼,引发消化不良,继而厌食。阅读追求在学生积累初期让他们快乐地记住“精品”,为后续阅读打下基础。鲁迅先生也曾提出凡拿来的东西都要“取其精华”。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一味地强求学生多阅读,而忽视了读精品,学生读得口沫横飞、心烦意乱,但理解、表达能力依旧达不到良好水平。曾带过三年级的班,接班时发现这班孩子喜欢读书。为摸清孩子的阅读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孩子们手不释卷的多是漫画、笑话之类的书籍,阅读文学故事、诗歌、科普知识类书籍的学生凤毛麟角。我为学生们的阅读前景开始担忧,一周后的作文课上问题逐一暴露,学生们词汇量缺乏,描写空洞无味,没有语言文字的美感。于是就有了指导学生挑选读物的想法,并马上实施。晨读课上除阅读课本的基本篇目,再阅读古诗词感受古代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教师辅导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等知识。中午阅读课上根据推荐书目朗读、摘抄、写简单的读书笔记。一个月后,班上的阅读氛围与往日大不一样,讨论的不再是兽神,而是书中人物的特点,最感人的段落。学生交流时脸上洋溢着幸福感,那是阅读带来的快乐。好的文学作品如春花冬雪般补益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学会感恩,享受阅读的馈赠。

三、“博”采众长

博:博采众长,阅读面广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今多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贤哲都是先博览群书而后知天下。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各种题材的文章,读各年代的文章,读各国的文章。读书的面越广,学生获得的刺激越多,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同时,多面的知识产生化学反应,不断涌出新的属于学生自己原创的知识,在脑海中建立独特的具有自我认知、理解、情感特色的知识体系。打个最直观形象的比喻:人的成长需要钙、铁、锌等多种营养物质,缺少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就成亚健康了,只有多种营养素互相补充才能相得益彰。学生拓展阅读面的途径除了教师指导的教材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获得许多阅读材料,如新闻类报刊,网上的电子书籍。我就经常鼓励学生交换家中藏书,如此既避免了指导选择上的缺漏,又提高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正应了那句话“书非借而不能读也”。不同书籍的阅读决定着不同的心灵层次,阅读面广,学生的德、智、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完善,超越自我,心灵更加强大而丰富。

四、业精于“勤”

勤: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有所得,业精于勤而荒于嬉,阅读也讲究一个勤字。学生阅读像农民耕作,想要收成好付出的汗水就要多一些。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不去,很多都是因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持之以恒。想到了就读一读,倦怠时就把阅读扔一边,这是阅读习惯的问题。作为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养成每天坚持阅读的习惯。习惯的培养如同修行是辛苦的,但只要教师能坚持督促,学生跨过阅读的瓶颈后,一切就好办了。

思想上的惰性每个人都有,更何况是一群小学生。当学生们不能自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时,教师可结合家长的力量帮助学生慢慢养成阅读习惯。学生备一本联系本,内容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阅读任务;第二部分家长的评价,包括阅读态度、时间、效果;第三部分学生自己的收获。每次任务后教师坚持检查,中高年级可采取学生互查,教师抽查等手段。每一阶段的阅读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合力,让学生勤于读,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开阔了,新的阅读观产生了。新的阅读观是什么?是学生自我知识拓展,智慧成长的内需的形成;是学生高雅阅读习惯的形成。

指导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篇3

一、进行快乐识字,拓展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识字是进行阅读的基础。而低年级的学生识字量有限,给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尽早大量阅读,首先就必须进行快速地识字,这样就会给大量的阅读带来流畅感。

1.让识字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在校园里,可以利用校园文化识字。校园中有种种宣传栏,有许许多多名人名言,友情提示,校规等等,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主动认读这些文字,回到家里向父母介绍自己学校的情况。还可以在带领一年级的新生熟悉校园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读班牌。日积月累,孩子的识字量就增加了,而且在生活中养成了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2.让识字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社会中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识字,不但使学生乐于识字,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路上,认识所见到的商店、标语、广告牌的汉字,互相指读,不会读的询问路人,同学。双休日,让家长带领自己的孩子逛商场、超市、再让学生读出物品外包装上的字,不懂读的字问家长。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喝的饮料瓶,零食的包装物等剪下贴在本子上。在家中,低年级的学生都爱看动画片,鼓励学生看字幕,培养了学生见字识字的良好习惯。

二、采用多种方法,激发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的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再加上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意志薄弱。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榜样激励法

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我就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以及身边的人成才的关键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好书推荐法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因此帮助孩子选择读物非常重要。当电视台正在播出连续剧《西游记》时,齐天大圣孙悟空、红孩儿、火焰山、盘丝洞,成了孩子们课余时间讨论的话题。在这种氛围里,我就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西游记》(少儿版)。当电视台正在播出《小鲤鱼历险记》,孩子们在津津乐道地谈论小鲤鱼泡泡的勇敢时,我就向学生推荐《小鲤鱼历险记》这本儿童读物。教完了《快乐的节日》一文,我就介绍和引导学生去学习一些简单的歌词和儿童诗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但逐渐养成了,而且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在教室里,我创建了图书角,动员学生把自己家里的好书带来放在班级的图书角里,推荐给同学,这样为全班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外读物,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3.名言鞭策法

在教室的墙壁上,我张贴了几条名人名言,如高尔基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的“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托尔斯泰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这样即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氛围,又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教师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多样的题材,体裁及风格才能构建起一个五彩缤纷的课外阅读世界,激发课外阅读的广泛兴趣。

三、减轻负担,让学生轻松进行课外阅读

随着新教学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语言学习,乃至他们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于是家长们大大增加了对孩子课外阅读的投入,各种各样的书纷纷摆在孩子的书架上。老师们也加大了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力度,要求学生读多少课外书,做多少读书笔记,这样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课外阅读是种负担。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认识不够全面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写出多少的读后感,更是一种负担。阅读是一种很个性化的行为,作为我们老师,只简单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读完书后,懂得讲什么,摘抄一些好词佳句就可以了,不要求太多或太高的要求。我们宁愿让孩子在一身轻松的状态下,主动积极地阅读,启动思维,激发情感,有所理解,也不愿在课外阅读时因为读后感成为无形的重压而使课外阅读陷入干涸的沙漠。

四、交流展示读书成果,促进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

1.课前3分钟展示法

每一节语文课的前3分钟,我都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有读自己摘抄的好词佳句,背诵古诗,有向班级同学讲讲自己看到的笑话或有趣的故事等等,学生自主选择。刚开始有些胆小的学生不敢上台讲,只有一些胆子大的或表现力强的学生积极参与。不久,全班学生对这个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课前3分钟,大家都特別高兴,都争先恐后地想上台展示。这时,为了照顾全体同学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读书成果的机会,我干脆让学生每次按照座位顺序轮流上台表演。从展示中,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促进阅读能力不断提高。

2.手抄报展示法

学生将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知识、体会通过办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分享,是一种很好的展示手段。这样学生的很多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培养。每个月,我都办一次“手抄报”竞赛,由全班同学当评委,评选出最优秀的“手抄报”10名,然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同学们在欣赏自己作品的同时,欣赏别人,在欣赏别人的同时自我激励。学习他人长处,增强审美和情感能力,促进课外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3.表演展示法

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生动的故事通过表演展示出来,更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学生读了神话故事片《后羿射日》,把后羿射日的过程表演得活灵活现,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激发了学生课外读书的热情。

4.朗读会展示法

每周我都开展一次“朗读会”活动。只要是适合孩子的都可以读,但必须是课外的书。学生可以是个人朗读,也可以邀请自己的小伙伴一起朗读。我们班的“朗读会”,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很高,准备得也较充分,气氛不错。这样不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高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 篇4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下面我就高年级阅读教学方面,谈点自己的心得:

一、理清专题的脉络,弄清楚课文在专题中的地位、作用,吃透教材,把握训练重点。

以前的讲读课文,我并不重视单元专题的导读,但通过一件事,改变了我的看法,让我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去年3月底,我有幸被县语文教研室杜主任推荐到市参加小学语文优质课的评选,我参选的课题是六年级的一篇议论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知道课题后,我就着手与本课的教学设计,在备课时,我只注重了这一课的情感目标,而忽略了它的文体,当然更没有注意这个专题所要体现的教学重点。所以当我自以为准备得较为充分,满怀信心地试讲了一遍课文后,杜主任却摇着头,皱着眉头说:“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首先你要弄明白,这是一篇议论文,不能当成记叙文来讲,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没有接触过这种文体,所以你又不能告诉他们哪是论点,哪是论据,只能说通过一件什么事证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这是需要老师点拨的。要想上好一堂课,首先要吃透教材,注意结合专题训练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而这一点,正是你欠缺的。”听了杜主任的评论,我刚才试讲时的激情与自信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心里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因为刚才的那些点评,句句切中我的“要害”,这都是我在组织教学中所忽略的。

杜主任也许觉察到了我的情绪变化,鼓励我说:“没关系,还有几天时间,你再进一步研读教材,把握住教学重点,然后注意这一课的文体,调整一下教学环节,老师概括、提升的语言再跟上,就没有什么问题了。相信自己的能力,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对,我还有时间,要相信自己,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不能让在我身上倾注了这么多心血的杜主任失望。”我暗暗地告诫自己。回到家,我就打开教材,反复琢磨、体会,然后把这些心得再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去„„

终于在我的第二次试讲之后,杜主任的脸上有了笑意:“这一次比上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文体的把握上应再突出一些。你看这儿„„”“哦”我如梦初醒一般,自己

感觉不好把握的环节,经杜主任一点拨,竟轻而易举地解决掉了。

引用《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中的一句话“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执教的这篇课文在市优质课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其中当然离不开杜主任不辞辛苦地精心指导,通过这堂课,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要吃透教材,把握训练重点来组织教学内容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把握教学重点。

1、指导朗读、默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因此,每篇课文都应让学生充分地读,要让学生以读为手段,在书中“走几个来回”。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教师可根据朗读要求,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如在执教《牧童》这首古诗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诵读,想象一下那充满情趣的画面,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如果学生表达不到位,老师可以范读,同时适时播放音乐《牧童短笛》渲染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意境中去感受、体会。

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情感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篇幅较长,我让学生反复读小女孩五次美好的幻觉,而幻觉消失之后就是残酷的现实,通过反复品读,学生深深体会得出:主人翁小小年纪却有如此悲惨、痛苦的生活。这样在情感上引起了共鸣,也深刻认识到了沙皇统治下穷苦儿童悲惨命运和社会的黑暗;相比小女孩所处的贫富悬殊、人情冷漠的社会,体会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所以我们更加要珍惜这份幸福,还要传递这份幸福,让世界充满阳光,洋溢温情。

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关系。老师要注意引导、点拨,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3、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表达效果。

如去年我在县公开课中执教的课文《慈母情深》中“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在这一句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立刻”来体会。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词句,学生体会到了母亲工作的紧张,为生活所迫的艰辛与挣钱的不易,尽管这样,母亲还是给“我”钱,叫“我”买书,母亲那份浓浓的慈母情怀可以说渗透字里行间。

又如,课文《凡卡》中“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在这一句中,引导学生抓住“揪”、“拖”、“揍”这几个词来理解。学生们体会到了老板的凶残及凡卡的可怜。甚至有的学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仅因为一件小事老板就对只有九岁的凡卡大打出手,更不要说大事了,让我们难以想象!这个老板太没有人性了!”

再如,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中有一句对居里夫人美丽外貌的描写“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但是,文中还有一处对居里夫人容貌的描写“她美丽健康的容颜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到底是什么让居里夫人的容貌有了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可以让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用简单的话语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这样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提示学生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议课文中需重点体会的部分。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积累在于运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最好能与运用结合起来。教师可以教学生归类整理语言材料,做好读书笔记。如,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分成“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等几大类,再分别抄写下来;还可以补充以前课内外学习中积累过的词语,如,从课文中摘抄了“万紫千红”一词,可以补充描写花美丽的词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等。这样归类整理语言材料,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有助于积累运用。

另外,还要使学生积累的词能够学以致用。课文中的某个词语或词句用得好,可以随机设计相关练习,交流课文中的语句好在哪里,可以用在什么样的语言环境中,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中“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老师可以根据情境解释 “应接不暇”:(课件出示花繁多的画面)

这里的花多而美丽,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然后引导学生: “应接不暇”还可以用在哪里?学生很快答出: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我们眼睛都看不过来,可以说应接不暇;爷爷过生日,来了很多客人,全家接待不过来,这也叫应接不暇。

当然还可以用词语写几句话,让学生在习作时,尝试借用相关语句或学习它的写法。

三、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因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要做到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分层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人,也就是备课根据学生来备,什么样的问题适合谁来回答,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不拿过难的问题去难住学生,而是让他们在教学中都获得成功,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对以后的学习充满向往。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每个学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克服了自卑的心理障碍,提高了课堂的主动参与。当然,在教学中也应避免为了让学生能回答,提一些浅显、毫无意义的问题,要提一些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问题,这样既可让学生真正尝到成功的喜悦,达到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为进入探究性学习作好准备。

四、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人是喜欢听表扬的,尤其孩子是最爱听表扬的,教师在课堂上应不吝啬激励的语言。当学生成功时,适时地表扬一下,使他更增添成功的喜悦,更爱参与课堂学习。切忌学生回答不出时,用挖苦、嘲笑的口气对待,因为一句随意挖苦的话,可能埋没孩子一辈子的灵气。我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总用“你真棒!”“说得真好!”“你的想法跟我一样。”“你和老师真是心有灵犀呀!”等等加以肯定、赞扬。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我总用“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同学们明白了吗?谁能再说一说?”“你已把意思说出来了,谁能再补充一下?”等等。在这种激励的语言下,学生的自信心自然培养起来,自我参与探究意识明显增强。

五、课外扩展阅读,提供学生课堂参与时的需要。

现代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因为学生所面临的世界是一个高信息化的世界。因此,要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还可以通过课外扩展阅读来实行。

如,我教《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前,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任务:明天,我们要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一课,今天大家可去收集有关的资料,准备上课时告诉我。第二天,我在讲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时,由于学生收集了许多资料,参与气氛浓厚,且理解得很深。可见,课外扩展阅读,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低年级阅读指导之我见 篇5

——《微格教学之指导读书技能》心得体会

芹池中心学校 燕晓霞

“微格教学”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它熟悉,是因为早就在继续教育中学过;说它陌生,对“微格教学”的理解只是浅尝辄止。通过这次“微格教学”学习,我才知道它就像一面大镜子,能让自己更直观的看到教学中的不足,并找到解决的办法。下面我就如何指导学生复述阅读过的材料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复述即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完整而连贯的叙述,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复述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原文,而是经过读者的理解、消化、组织、加工,自己的适把文章讲出来。

一、复述方法

复述常用的方法有三种:详细复述、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详细复述。

1.详细复述要求学生按照课文的片段或全文的顺序,进行清楚、明白、连贯的复述。详细复述课文,一般可采用下面三种方法:(1)看图复述。语文课文中的插图比较多,基本上是一幅图就是课文一个自然的内容,依据图就可以较为详细地复述课文内容了。

(2)列提纲复述。这种复述方去多用于篇幅长,内容较复杂的课文。在进行这类课文的算述时,我们要指导学生把复述的课文或片断的内客写成提纲,然后根据提纲进行有序地复述。

(3)对照重要词语复述。这是指抓住文中的一些能够反映课文内的重要词语,抄记在本子上,将其有顺序地排列出来,作为复述的支持点和连接点。然后根据这些词语记忆扩充,把要复述的课文片断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详细复述。

复述的好处:①利于发展记忆力;②利于学习文章中的语言,复述时应注意用自己的话,不能用背通代替复述。

2.简单复述

简单复述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复述。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对语言的加工、整理、表达能力。简要复述是概括原文的复述。这种复述训练就是要求抓住课文的内容进行复述。简要复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可以训练学生言语的精炼性、思维的敏捷性。中高年级的学生一般可以用简要复述的形式进行复述,高年级的长课文也可以把详细复述和简要复述结合起来练习。

简单复述有两种情况:

一是简要复述课文的全部内咨,可以采用列提纲的办法,或依据老师课堂上的板书进行复述。

二是简单复述课文的部分段落。3.创造性复述

创造性复述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挑选某些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的见解补充进去,用自己的语言做复述,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

二、复述前提

1.要求学生熟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叙述顺序,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

2.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文章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的加工。3.复述内容正确而连贯,语句通顺而合理。

课外阅读之我见 篇6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徐州市城东小学 张夫侠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国家规定的教学作息时间以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效”还意味着人们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的一切付出(包括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等)要符合“经济原则”或“节约原则”。

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在进行独立阅读活动时,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从而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获得知识、情感和能力、价值观方面有所收益。

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国外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年度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强调多读多写多体会,此一“多”字意蕴深刻。著名语言学家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启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

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遗憾的是目前我校虽然很多老师、家长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过于浮躁,读书意识淡薄,阅读质量低下,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如

何让学生喜欢读书?读哪些书?怎样去读?对学生的阅读行为又该做出怎样的评价?这也是笔者教学当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虽有点滴经验,但尚未探索出系统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希望能以这次课题研究为契机,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构建有效的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活动模式,同时,积极投入到系统的教育科研中去,提升自身的教育素质,增加工作的科研意识,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及至校园。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一)预期目标: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喜欢并主动进行课外阅读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3、探索并构建有效的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活动模式

4、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

(二)研究内容

1、深入调查,了解当前小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质量低下的原因。

2、读什么书?如何调动他们读书的积极性?

3、怎样进行阅读指导,使其掌握适宜的读书方法并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4、怎样建立读书激励机制、开展读书评价方案,使课外阅读的量化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三、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

(2008年11月——2009年1月)准备阶段

1、调查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

2、搜集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

3、整理课题申报相关材料,完成课题申报;

4、制定研究方案,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第二阶段: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2、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3、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论文

第三阶段:

(2009年8月——10月)总结阶段

1、总结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参加论文评比,争取发表。

2、努力推广研究成果

四、研究方法:

调查法:采用问卷的形式,了解教师、学生、家长对课外阅读现状的看法,就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细致调查,客观分析,找准问题所在,明确研究对象。

文献法:广泛收集整理研习文献资料,如经典书籍,名人格言,课程标准,为学生阅读提供正面教材,要体现时代性,专业性,传扬祖国优秀文化。

行动研究: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立足所教班级,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制定科学的研究方案,并针对实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采取新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逐步构建适合本校学生的、较为完善、有效的课外阅读的模式。同时积极撰写阶段科研成果,从而转变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科研水平。

经验总结法: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注重积累第一手资料,不断进行概括和归纳,最终提炼出切实可行,前瞻有望的研究成果。

五、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及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2008年11月——2009年1月(准备阶段)

1、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

2、搜集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

3、阅读教育专著《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版,每天读书不少于40分钟,读书过程体现在博客中。

第二阶段:

1、阅读教育专著《《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 颜真 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2、阅读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可•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山版社

第三阶段:

2009年8月——10月(总结阶段)

阅读教育专著《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完成读书笔记。

六、完成读书笔记及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2008年11月——2009年1月(准备阶段):

a)搜集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完成读书心得。

b)调查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完成分析报告。

第二阶段:

2009年1月——8月(实施阶段)

1月——2月:阅读教育专著《《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 著 颜真 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完成读书笔记。

2月——3月:课例分析一:让孩子喜欢阅读(就学生阅读兴趣探索分析)3月——7月:课例分析二:实实在在读书(阅读有方法)

7月——8月:阅读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苏)瓦•阿•可•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山版社,完成读书笔记

第三阶段:

2009年8月——10月(总结阶段)

1、阅读教育专著《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完成读书笔记。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之我见 篇7

1. 激发阅读的兴趣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中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总体来说, 不是很高。但青少年个性的可塑性很强, 只要教师肯下功夫, 想办法, 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是完全可以激发起来的。相信权威、崇拜名人是青少年特征之一, 现在的歌迷、球迷、影迷, 都是青少年居多, 倘若再培养一批书迷, 不是好事吗?这意思是可以利用中学生头脑中的权威意识作名人效应, 把优秀作家作品的权威地位和名人对作品经典性的评价介绍给学生, 是可以激发他们兴趣的。有人说, 名著就是人人都不爱读, 但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的那种书。不爱读是因为读名著有相当难度, 希望自己读过, 则从一定角度说, 就是崇拜权威的微妙表现, 这正是教师可以抓住的契机。从电影、电视这个社会热点着眼, 利用中学生在这方面的热心, 由此及彼地引导读一些高层次的书也是可行的。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改编成了影视剧, 一些外国名著也搬上了屏幕, 如果以此为契机, 促进学生阅读名著, 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兴趣的办法。还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的节选, 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范进中举》、《美猴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趁热打铁, 深入到全本原著中去, 引向高层次阅读。譬如学了鲁迅的《故乡》, 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其他小说, 学了《崂山道士》可再读《聊斋》, 学老舍的《茶馆》后, 向学生介绍老舍的其他戏剧。对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想办法把这种兴趣转移到更有益的地方去, 唤起他们对书本的热爱。

2. 培养阅读的习惯

习惯是靠一个人长时期坚持而形成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可以通过定时、定量、定计划等几方面来完成。中学生要限定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是客观事实, 课余时间要娱乐, 要锻炼, 要参加兴趣班, 确实非常紧张。但真的一点时间都挤不出来吗?也未必, 我们可学习宋代文豪欧阳修利用“三上” (马上、枕上和厕上) 的时间, 也可以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 比如每天读一个小时, 或每周固定读多少次, 每次读几个小时。已经固定的时间和次数, 就要尽量排除种种“特殊情况”的干扰, 如精彩的电视节目, 临时外出活动, 过度痴迷网络等。特殊情况太多, 思想上的惰性就容易养成, 固定的时间也就会被挤掉。如果定时有困难还可以定量, 即固定读书量, 定计划按计划阅读, 也有助于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定量就是规定每天, 或每周, 每月须读完多少本书。这种方法是可以效法的, 为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个学生都可以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语文教材每学期都推荐有名著阅读, 可以根据这个步骤制定读书计划, 如七年级阶段课本推荐了《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 《繁星》、《春水》、《格列佛游记》、《鲁宾孙飘流记》等。当然, 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不论用什么方法, 不论读什么书, 贵在坚持, 总有所得。读书的收获不会立竿见影, 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3. 训练阅读的能力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以有限的时间面对无涯的书海, 首要是选择。有些书可品读, 有些书可泛读。先选择哪些书该品读, 哪些书只需泛读。总的来说, 用于发展性阅读和功能性阅读的书要品读, 用于消遣性阅读的书只需泛读。那么, 如何品读呢?伏尔泰说:“每当第一次读一本好书的时候, 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 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所以好的作品, 应提倡品读, 即是一书多读, 在品读的过程中, 重视积累, 做读书笔记。如果是自己的书, 可用圈点批注方法阅读。凡读过的书籍, 应注意里面的闪光点, 积累下来, 如名言警句, 名人轶事, 历史典故, 典型人物的描写, 精彩的场景, 精辟的论辩等, 都是有益的资料。当你写文章感到词穷意塞之时, 来一番点化移植的改造功夫, 有了自己的构思布局, 再充实以血肉, 可说是锦上添花, 避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这就是品读、细读的好处。品读是这样, 那么泛读该如何呢?如果是消遣性阅读, 则随便翻翻或走马观花地看一遍, 看多少算多少, 如果不是消遣性的, 可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大致情况。比如阅读报纸, 不能用读书那样的方法去读, 一般宜用泛读、快读的方法, 只有极重要的文章才品读。泛读就是浏览式的阅读, 目的是为了知道报纸大致说了什么, 可以先读大标题, 然后读小标题, 再读每段开头和结束的句子, 如果文章要点已经知道, 就不必去琢磨每个词或每个句子的意思。快读就是快速阅读。快读要求视野广阔, 眼和脑反应快, 甚至可以一目十行。只要集中注意力, 有意识地注意阅读速度, 阅读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低年级阅读指导之我见 篇8

一、要教会学生看书

说到看书,这也要讲究一个方法问题,很多学生的反映是他都把书看了几遍了,你问他某个知识点,他能很熟练地说出来,但一落实到做题考核知识点时他就不知道了,我们老师的职责就是要教会学生怎样看书,看了书之后能明白一些道理,能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能用来解题,能灵活运用。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哲学教材编写的总体思路是: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基本运用。就是从基本事实引出基本结论,即从大量事实中筛选基本事实而且是学生熟悉的,再对基本结论进行分析即分析基本概念,最后从基本结论到基本运用。也就是先举大量的事实来引出理论,以便于学生理解,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论证其正确性,让学生懂得,理解了再来得出与之相应的结论以及怎样运用。这就是哲学教材的编写思路。其中的大体框架就是:事实作引子,引出结论,再分析,再论证,再讲如何运用。而其中的大量的材料都有很强的可读性,是帮助学生理解的辅助性材料,要求我们学生掌握的内容就是一个结论以及如何运用罢了。其次,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学生看书大部分人是把书浏览一遍了事,或者是浏览几遍,就算把书看了,没去多想过;而有很多人看书是看着看着就走神了,或者在打瞌睡,或者是在神游,从而导致学生的感觉是时间花了不少,就是没效果。而老师则认为给了时间给学生看书就对了,你自己不专心看是你自己的事,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是缺乏自觉性的,自制能力是很弱的,我们应加强监控,同时要加强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去看书,学生是想看书,想学好的,只是不懂得方法,所以才会导致以上各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在要求学生看书的时候,要一边提出适当的要求,一边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看书。如在要求学生看书前先把该课时的主体内容讲一遍,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然后提出要求,要求学生在书上找出相应的知识点,讲课时再详细阐述该知识点,并辅以适当的学生易懂的事例,再结合书上相应的材料,让学生明白书上的知识点与材料的关系。最后就是涉及到实际运用的问题了,要把该知识点扩散开来,让学生做到触类旁通。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才能让学生懂得看书,如何看书,而不致于浪费时间。

二、要教会学生弄懂每一个概念

对于高中这种能力培养型的教学,考概念背诵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同样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考概念。如“物质”这个概念,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其中“客观实在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物质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但同时它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这种“客观存在”就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学生把它弄懂,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世上万事万物的共性,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共性,然后举一些例子如石头、桌子、人、书、空气,我们的活动等等,这些事物的共性是什么?就是“客观实在”,而且是不以我们个人的主观好恶为转移,这种“客观实在性”就是从这些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东西。那么总括起来物质就是我们人类能够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事物。弄懂了这一概念以后,就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出我们现实中能看得见,感觉得到的东西包括我们的一切实践活动是否是物质。而且要让学生能够把相关的概念区分开来,比如“物质”与“意识”这两个概念。弄懂了物质概念之后,要知道与之相对应的意识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是主观的东西,物质是客观的实在的东西,能够在做题与实践的现实中区分出什么是主观的,什么是客观的。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则是主观的东西,如理论、观点、法规条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工程设计方案等。

三、要教会学生学以致用

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通过学习来认识世界然后来改造世界,那么我们学了相应的理论,就应得出与之相应的改造世界的办法即方法论如通过学习物质与意识概念,就应知道我们所接触的世界是客观的、物质的,具有物质性,而我们就是要改造这个物质世界,而我们改造这个世界的行动又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是经过人的大脑活动来指挥的也就是通过意识来指导我们的物质性的活动,即意识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性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性的东西从而使之发生具体的物质的形变,这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们的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歪曲与正确之分,歪曲的意识指挥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肯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已有很多的历史事实为证,那么与之相反的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而且是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行,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事实也因为种种原因有可能要发生变化,以此为基本理论,我们学了第一课就应树立一种基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因此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是从实际出发。

上一篇:地产开盘前营销方案下一篇:争分夺秒 做时间的主人-珍惜时间的倡议书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