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教学难点(精选9篇)
巧思妙构 突破难点-例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地方,一般表现于超出学生已有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是摆在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如果不能突破这些难点,会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数学知识,造成教学上难以弥补的`损失.要突破教学难点,应该先了解难点形成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化难为易.
作 者:宋明新 作者单位: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沈阳,110032刊 名:中小学教学研究英文刊名:TEACHING RESEARCH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
一、语音教学难点大扫描
1.“IPA (国际音标) ”有缺陷
曲刚先生说:“英语音标是中国人学英语的第一大难题, 也是中国人学英语的第一道障碍。学过英语的人大都学过音标, 但掌握英语音标的人却寥寥无几, 很少有人能自信地把每个音标发得很准。”一句话道出了中国人学英语语音的艰辛。
就音标版本问题, 我们知道音标本身就有很多种, 现行教材虽只采用IPA一种, 但因为其不断地推陈出新, 也让人很头痛。过去老师熟悉的老版本13版的IPA已经改成了14版甚至15版, 导致很多老师们不适应。比如多数老师们熟悉的符号/i/变为/i/, /蘅/成了/鬑/, 不仅难写, 也容易和大写字母I、D搞混淆。同老版本相比, 15版IPA加入的两个“弱元音” (weak vow els) :/i/、/u/这两个音和/i/、/尬/又容易混在一起。再如标音错位问题, 国际音标中用/i:/来标字母e的长音, 学生容易把/i:/和字母i搞混;音标中用/j/来标y的音, 更是让许多学生把音标/j读成字母j的名称音。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尽管现行教材采用了新音标, 但很多英语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仍然是老音标, 或者干脆各种写法都教, 弄得学生一头雾水。
2. 教材编排有待商榷
既然新课标把语音放到了一个很突出的位置, 那么就应该把语音知识列入正式教学内容。预备课程从第七单元开始才把Pronunciation (语音) 列入每个单元的结尾部分。这种编排方式, 我认为甚为不妥。因为在前六个单元里面, 学生已经要学到二三百个单词了, 在缺乏语音知识的情况下, 学生根本搞不清单词的音形关系, 不会读音标。学生只能靠死记才能记住发音, 有的甚至用拼音和汉字给单词注音了, 因为搞不清音形关系导致默写单词成为极端费劲的一项任务。学生在第七单元得以学习语音之前, 就有相当一批学生已经掉队了。
3. 语音教学的地位有待提高
实际上, 从语音部分在教材里面所出现的位置和所占的比重就应该能够看出来:语音教学身处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这种不受重视的现象比比皆是:如英语教师很少接受语音教学的相关培训;教师语音教学素材和资料严重匮乏;教学参考书中鲜见语音教学的指导方案;以语音为授课内容的公开课极为罕见。英语教师的语音知识和教学水平究竟又怎样呢?事实上很多英语教师的发音不标准或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从而导致新课标的语音教学目标很难得到实现。我不能不质疑:教育主管部门、教材编写者们是否真正重视语音教学的基础地位?
二、语音教学呼唤高效科学的新教法
在达到语音教学的目标过程中, 高效而科学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如今的中小学语音教学的整体水平虽很不理想, 但也出现了很多新的流派和崭新的理论。特别是马承先生所提出的“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独树一帜。
该法把字母的名称音、英语音素和国际音标融为一体, 集中教学。把讲授26个字母名称音作为学习音素的基础, 把掌握音素作为学习音标的前提。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 过渡自然, 易懂易记。这样, 学生的语感形成得早, 可以大大增强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 它还从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入手, 循序渐进地加大词汇量, 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 做到“见其形知其音, 听其音知其形”。
但我认为采用该教学法, 要进行若干改进, 并注意一些问题。
1. 运用该法必须先备齐一套该法的语音入门教程。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并计算好课时进度。
2. 教师应根据预备课程对该教法中所涉及的部分词汇作一些调整, 使语音教学内容和预备课程更好地衔接。
3. 该教程大都采用13版国际音标, 因此教师要作变动。
4. 该教法未涉及音标的手写法, 教师要根据新音标给学
生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训练, 如新音标的笔画、笔顺和格式, 从而让学生真正能掌握这个工具。
5. 该教法对字母组合发音总结得不够充分, 教师要增加字母组合教学内容。
6. 对同一字母不同发音问题, 尤其是非重读音节中的元
音字母发音问题, 如音节划分、清辅音浊化等问题, 该法缺乏必要的讲解。
7. 该法中有的环节需要改进。如在“字母组合记忆法”部
分中, 对zh, ch, sh和j, ch, sh发音采用了英汉对比。不像ch和sh, 汉语复声母zh在英语中没有对等的zh字母组合, 因此将其生拉硬扯地和j音对比着实让人费解。
综上所述, 语音知识是学生的基本功, 能够顺利地闯过语音关, 关系到学生的语感形成、单词记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直至学习的兴趣。但由于各种原因, 中国学生面临的语音学习困难很多。教育主管部门、教材编写者、广大英语教师应全方位努力, 切实有效地清除摆在学生面前的障碍。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国的英语语音教学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出现“费时低效”的现象, 很多学生从感觉英语难学到彻底厌学英语, 其根源在于在初一未能过“语音关”。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在语音教学的种种难点所在, 提出了突破语音教学难点需要全方位共同努力的观点。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难点突破
参考文献
[1]马承.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M].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8, (9) .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 .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始终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我校提出了“学本式”文礼课堂教学模式,即“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建构,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和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自学、互学、展学”三大特征和“先学后教,学生主教;先练后讲,学生主讲”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尝试使用学校开展的“学本式”文礼课堂教学实验模式开展词汇教学,既凸显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又达到了突破词汇教学难点学习目标,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在教授PEP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Last Weekend》第一课时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内容主要涉及较难的动词过去式,具体有五个过去式动词短语 “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和一个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visited grandparents ./….”。我尝试利用学生“自学、互学、展学”为基本特征的学本式文礼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词汇教学。
首先,我布置了《名校学案》练习册上的课前预练习,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即将学习的动词的过去式。同学们通过自学,翻阅单元教材和单元词汇表,完成练习,初步感知动词的过去式。
其次,我引导学生利用“Lets start”中的图片和词组,让学生互学,采取互问互答来复习一般现在时状态下的动词词组。然后把问句“What do you do usually on the weekend?”改为“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要求学生组内完成改变动词为过去式形式,并板书反馈学习情况。
最后,教授“Lets learn”时,我采取给过去式形式“ed”注音的学习方法,比如:watched/t/,washed/t/,cleaned/d/,played/d/,visited/id/。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动词变化后的音形义。在此基础上,学生展示会读、会拼动词的过去式,展示会问会答:“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并自由替换。整堂课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却教的极少。正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因此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本节课通过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试验 “先学后导,互助展评”的学本式文礼课堂的教学模式,锻炼了学生的自学、互学和展学能力,达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 (供三年级起始用)六年级下册》[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夸美纽斯(捷克)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小学的英语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应该探索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教师运用激励机制,营造语言环境,创设交际情境,扩充语言材料等方面入手培养小学生的口语水平。
随着人们对外语的广泛重视,英语已成为小学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小学教育中,将英语排入日常教学中,并且要求教师在上课期间尽量使用英语上课。尽管这样,小学的英语教学效果仍然很差,尤其是英语口语教学。
一、造成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差的原因
(一)学生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家长绝大多数都不会说英语。平时学生所听,所想,所说的都是汉语。
(二)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
英语口语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立足于要多听。一般的学校没有语音室,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并不多。
(三)学校,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现在大力要求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多数学校还是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在考试中,英语并不要求考口语。并且学校的领导对此的重视也不够。在课程表上,英语课每班也只有两节课。一旦临近期末,这些课还要改成语文或数学课。而且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对孩子的督促也不够。
(四)学生的词汇贫乏
由于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实在太有限了,所知道的词汇并不多。可能教师所说的很多东西都不明白,或者是一知半解。从而有可能对英语失去兴趣。
(五)学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
在课堂上仍有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话。担心自己会说错,会遭人耻笑。这些不说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习一门语言,如果不开口说,那一定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改变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从几个个方面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培养兴趣,大胆开口。
首先,应寻找一些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来引道学生开口。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拿出点时间把已经准备好的供学生训练的题目列出,让学生表达。题目应当简单化,同时内容也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人或事。如天气情况,自己的家庭,见面的招呼等。让学生发言。
其次,教学形式要活泼有趣,使学习气氛变的轻松愉悦。可以教英语儿歌,不少的小学英语的内容可以用英语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穿插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融入。
(二)用英语上课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师要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说慢一点,反复重复,反复感受,让学生渐渐地学会熟悉教师的语言。这样教师带动学生讲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语言环境,提高口语水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语感。
(三)加强听力训练,在听的基础上培养口语能力。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难以讲清的教学点。其实质是学生与教材之间较为突出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往往成为教学活动的严重障碍,使学生在学习中“知难而退”,丧失信心,视学习为苦役,甚至产生不学的念头!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教学概念,同一教学内容,因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思维能力的状况不同,有的易于接受,有的则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但一般说,抽象性、综合性、灵活性强,分散性大的教材内容,常常成为地理教学的难点。教学难点的“难”处不同,突破的方法也不同。
一、抽象性强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只有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而通过准确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方可认识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形成系统的科学原理。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隐蔽性、无法被人直接感知。而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在感知过程中,事物的真象、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的现象,往往作为刺激信息,同时输入人的头脑。科学的概念,是人们从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现象中,经过抽象、归纳等思维过程而形成的,而反映事物非本质属性的现象,对人的认识都起着干扰与破坏作用。所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认识发生飞跃的关键性环节。因此越是抽象的教学内容,往往成为教学上的难点。
突破这类教学难点,决不能用教师无私“奉献”和学生机械背诵概念定义的方法,要强化对典型事物的感知过程和抽象、归纳过程,抓好“两去”和“两存”这一关键性的认识环节。为此教师要研究:事物的真象、假象、反映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的现象,某类事物的个性、共性各有哪些;制订观察计划,明确观察目的,确定观察内容,安排观察顺序;去什么,存什么,如何去,如何存,如何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用语言准确地表述概念和原理;如何利用“变式”,检查学生对概念、原理认识的是否正确。如讲解“天气”这一概念时,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教学:让学生说出每天电视台预报天气的内容;将天气预报内容进行如下分析:
(1)空间范围的有限性。
(2)时间上的短暂性。
(3)大气的某些物理性(温度、湿度、降水、风力等)。
按上述三性表述“天气”这一概念;待讲完“气候”的概念后,将二者进行比较;举出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天气”与“气候”两概念的正反实例,启发学生辨认正误。
概念的本质属性越多,认识与掌握它的难度自然也就越大。如“太阳常数”这个概念,是指在下列条件下,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
(1)日地平均距离。
(2)在大气的上界。
(3)垂直光线。
(4)一平方厘米。
(5)一分钟内。
为了防止学生遗漏其中的任何条件,或无端增添其他条件,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每个条件,在形成概念中的作用。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到,科学概念内涵的表述必须完整和准确。
由于地理事物存在空间的广阔性与演变时间的漫长性,和人视野的狭小性与感知时间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学生对许多地理事物(或现象)都无法直接感知,认识这样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自然也是十分困难的。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除了充分借助图象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外,还可进行形象化的比拟和鲜明对比。即选取与新学事物有某种相似之处,而又为学生所熟悉的旧事物来说明。从比较两事物的异同点的过程中,使学生想象出新学事物的形象,并认识其本质属性。如为了使学生认识洋流的形象与属性,用学生已有的河流的表象讲解:象河水在陆地上流动一样,洋流是一部分海水在海洋中的流动。接着又从以下三个方面将两者进行对比:
(1)洋流(指风海流)是一部分表层海水常年稳定地作水平流动,而河流则是由河面至河底,整个河床内的河水在流动。
(2)洋流规模之大远非河流所能比拟(如墨西哥湾暖流在英国附近的流量,相当于长江的2600倍)。
(3)河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呈不规则曲线流动,而大多数洋流系统则是呈环状路线流动(通过观察世界洋流图而得),即流动有定向性。
通过上述对比,使学生能想象出他们从未见过的洋流的形象,对其本质属性和流动规律也有了正确认识,最后要求学生概括出洋流的定义。
一般地理事物多是呈三维状的实体,而表示它们的图象多是二维状的平面图。看平面图识立体物,对于缺乏立体概念和想象力的学生来说,的确是十分困难的。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首先要通过观察模型或实物,使学生对地理事物获得正确的表象。进而通过演示教具,使学生理解立体物如何转化为平面图,转化后原物的各部分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如面对缺少测量知识的初中学生讲授等高线平面图,可用画有假想等高线的地形模型,先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地表形态的名称及其特点,进而向学生说明,等高线平面图的形成可以这样设想: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按比例缩小后,垂直降落于同一平面而形成的(演示教具)。平面图上的等高线与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形状相似,但大小与空间位置却各异,后者分居于不同高度的平面内,而前者则位于同一平面内,其高度只能用相应的数字标注。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将图象还原成原物。如把表示山地的等高线,按其标高将它们迁移,置于相应的高度,再按比例扩大,就变成地面上假想的等高线了。
二、综合性强、应用灵活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地理概念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地理事物之间相互制约的反映,地理概念之间的多种关系是地理事物复杂结构和多种属性的反映。地理概念体系就是对地理事物之间的多种联系和关系的高度概括。一般来讲,具有多因、多果、多层次关系的地理知识,因涉及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较多,而且因果关系、主次地位也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掌握这样的知识,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故而成为教学中最为突出的难点。
比如有关气候的知识层次较多,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也十分复杂,每个层次又含有多个知识要点。如气候分布规律若按纬度位置,可分为低纬、中纬和高纬;若按海陆位置又可分为大陆东岸、西岸和中部,以及靠近大陆东、西两岸的岛屿和大洋中部的岛屿。气候因素可分为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等。各知识要点的主从地位,又常因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在一般情况下,太阳辐射是一地气候形成的最基本的因素,但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来说,地势高则成为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即是同一层次的各知识要点之间,也有比较复杂的联系和关系。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举一反三,灵活应变的能力是难以掌握的。
突破这样的难点,必须按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制订总体“战略战术”规划,实行先“个个击破”、“步步为营”、稳步前进,一旦时机成熟,再立即发动“总攻”。具体作法如下:
第一、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地理概念,并通过“变式”,锻练学生准确识别地理事物(或现象)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二、在充分揭示地理事物各种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选择适当的时机,通过小结建立起某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与其他多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多端思维,并培养学生全面论述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三、通过章节或者专题
总结,在理清相关概念多联系、多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地理概念体系。因为知识是由概念与原理组成的体系,没有一个概念、原理不与其他概念、原理发生联系,也没有一个概念或者原理不包括在一定的知识系统之中。只有当学生了解一个概念、原理与其他概念、原理的相互联系,和它在知识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时,学生对这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才会深刻,记忆才会牢固,运用起来,才能灵活易于迁移。
地理概念体系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引导学生揭示相关概念之间纵横联系和各种关系的过程。随着揭示活动的深入,宜将揭示的结果,尽量用图示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因为在图示中,需用最简炼的文字显示出各个知识要点,使它们犹如闪光的“珍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图示中使用的各种符号,就好像人们探索各知识要点之间联系的通道。这些通道犹如人们思维活动的“金线”,将颗颗“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一条的知识链,从而使分散孤立的知识点,组合成一个排列有序的知识整体。
地理概念体系的建立,能够使学生头脑中的各段思路相接,各支思路相通,从而构成庞大的四通八达的思路网络系统。实践证明,地理概念体系能够为学生分析、论证地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也能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线索。当他们探索地理问题时,容易做到目标明确,思路广阔,逻辑严密,思维敏捷,结论正确。
第四、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思考习惯。学生灵活应变能力的高低,集中反映了其思维品质的优劣。法国数学家笛卡尔曾说:“那些只是极慢前进的人,如果总是遵循正确道路,可以比那些奔跑着然而离开正确道路的人走在前面许多。”欲有正确行动的路,必先找出正确思维的路。正确的思路从哪里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才是正确的思想。根据这一基本原则,地理概念是人脑对地理事物(或现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地理原理是人脑对相关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反映。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认识的形成过程,都能使他们地理思路随之得到一定的“延伸”,或增添新的思路支脉。
而每个地理概念则成为地理整体思路网络上的思维点,每条思路都是由若干相关的思维点之间固有的联系渠道,在人脑中的反映。
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思维品质,在地理概念、原理的教学中,应着重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揭示地理概念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应着重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时,应着重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
为了使学生善于思考,还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应三思而后行。要通过各种实例,使学生懂得:具体情况是分析问题的出发点,要尽量挖掘问题中的已知因素,已知越多,掌握事物间联系的渠道也越广,按事物间联系的渠道和层次,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步骤;从地理知识的结构和地理概念的含义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纲与目。
分析问题时,始终遵循地理事物的联系渠道和层次关系,采用归纳法或演绎法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要灵活,但步骤环节要严密。决不能朝令夕改,逻辑混乱,使学生无所适从。
三、分散性大的教学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任何版本的地理教材内容都具有两重性,既有集中性,也有分散性。这是因为:
(一)编写教材只能按某一种概念体系展开由于各部分知识出现的先后顺序,受到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认识规律的制约;每个章节只能围绕着有限的几个中心编写,涉及的知识范围,只限于与中心内容有联系的知识。但是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却是复杂的,同一地理事物可能有多种属性和复杂的结构,形成了不同的地理概念。
从而造成同一地理事物出现于多个章节,同一地理概念又可能与多个地理概念发生联系,同时成为不同知识体系中的知识要点。如纬度这个概念,在“经纬网”、“地球公转”、“大气环流”、“洋流”等多处出现,而每处只阐明它在某个方面的作用。
(二)为了避免基础理论过于集中编者有意将一些地理基本理论分散在区域地理各章节之中讲述,把枯燥乏味的地理原理,与千变万化生动形象地理事物有机结合,起到分散难点,提高信心的作用。如影响气候的诸因素分散于《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讲授,最后在《高中地理》中才作了系统的总结。
知识的分散性虽有有利的一面,但也有不利的一面。由于将同一地理事物的不同属性、各部分结构、不同的作用和某个地理问题各个方面分散于多个章节之内,使学生对它们难以形成系统的整体认识。讲授新课时留给学生的印象较为淡薄,教学时间相隔又长,所以极容易遗忘。从而造成学生知识上的重大缺陷,势必影响他们继续学习,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突破这样的教学难点,要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注意同遗忘做斗争,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专题知识的总结。具体作法如下:第一,要认真熟悉教材,对知识的分散状况作到心中有数。教学时注意以旧带新,或以新带旧,边讲边归纳,讲多少,归纳多少。像滚雪球一样,把与它们相关的知识化零为整。
第二,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选择适当的时机,打乱章节,做好专题总结,如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总结。这样可使学生对某个地理问题,某种地理事物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四、突破难点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难点既是教学活动征途上的“堡垒”和“坚城”,欲取得“攻城”和“破垒”的胜利,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深入了解学生,认真钻研教材
教学难点既然是学生与教材之间较为突出的矛盾,首先必须遵循“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作战方针。对于教师来讲,学生与教材都是教学活动中的“彼”。智育要求的实质是:把学生的已有知识,扩展和加深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水平;将学生的认识,提高到理解、掌握和运用新知识应达到的水平。了解这两方的基本情况,是教师备课时进行“运筹惟屋”的重要“情报”和“依据”。
学生的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现有知识的圈子,为其主动求知开拓思路,指示方法。所以应着重了解学生以下诸方面的情况:学生对本学科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知识中,都学过了哪些;学生对上述知识的掌握尚存哪些漏洞,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有哪些混淆与片面之处;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实际、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的状况如何。钻研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的每个字、词,每句话都要弄清。对教材的了解做到由“薄”到“厚”,由局部到整体。透,就是对教材的系统性和联系性,新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哪些旧知为基础,又为哪些未知作辅垫都能了如指掌。把“厚”的教材经过加工、提炼,变为很“薄”的完整而系统的纲领性知识。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思维方法、认识水平,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化在一起。达到了化的境地,就算精通教材了。
在上述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可能有哪些困难;在探索知识的联系中,思路会出现哪些叉道;学生在感知、理解、掌握,运用新教材中各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地确定如何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程序,把教材的文字、图象储存信息,转化为符合认识规律,又富有严密逻辑性的教学输出信息。
(二)正确处理学好基础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一个相对的教学概念,同一教学内容是否能成为教学难点,与教材本身的难度,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的程度和认识水平的高低都密切有关。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欲减少教材难点的数量,降低教学难点的难度,决不能用削减教材内容,降低大纲要求的办法,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学好基础知识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关系。
认识能力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思维能力是其核心。列宁指出:“我们需要用最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这充分说明,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依赖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知识是认识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常说的“无知必无能”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学生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既是人类知识长期积累的结果,又是他们认识能力的结晶,其本身就隐含着极为丰富的认识方法。教师只有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运用教材中所隐含的认识方法,去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各种联系,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认识能力也得到逐步发展。恩格斯说:“头脑的辩证法只是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这足以证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是主观自生的东西,而是在自觉地认识世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
遵照恩格斯的教诲,在教学中应当组织好教材,使教学输出的信息既具有严密的科学性,极强的系统性,又符合学生实际,具有易接受性。不论选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采用启发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演绎、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刻理解知识所反映的客观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需要凭借自己的认识能力。实践证明,认识能力发展水平高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对知识理解的深,学习效率高;相反,认识能力低下的学生,学习中往往有较多的困难。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无论如何是教不完的,教师欲从“教”达到“不用教”的境地,更需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学习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既矛盾又统一,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能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则二者必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差距,相对地减少教学难点的数量,降低教学难点的难度。
使学生总是在愉快中进行学习,既使遇到障碍,也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办法,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克服学习中的障碍。
(三)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分配使用学生的精力
突破教学难点,需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排除一切外界事物的干扰,使其思维活动的方向和精力,完全转移到要探究的问题上来。为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而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忌千篇 一律,要选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对于在实际中有直接用途的知识,要先向学生说明其实际意义;对于在知识的联系中,处于关键性地位的知识,要阐明其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用新颖的问题揭示旧知或现有认识方法的“无能”,使学生心理暂时失去平衡,促其知难而进;对于学生司空见惯的地理现象,可巧设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其形成原因;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把书本知识与千变万化的地理事象相结合;用生动的故事,简练生动的语言,或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描述或展示各种地理事物在时、空上千变万化,妙趣横生的景象;用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古今中外新奇的见闻,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层层揭露教材中的矛盾,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层层深入。
一、比喻说明法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就是运用人们熟知的、形象的具体的事物来比喻生疏的、抽象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来比喻深奥的道理,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一个巧妙的比喻,可以很快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概念、规律和方法。所以说比喻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机智,难怪有人说比喻是语言艺术中的艺术。 二、练习法 练习是增强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选题很重要,我们认为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知识点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儿童的英语学习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在教学中通常可以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体势语、板书、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儿童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因其集图、文、声、像等突出的综合表现功能,体现了直观教学法的优点。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英语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的培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四、游戏活动法 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应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和创造力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
一、误入歧途时, 归谬析疑, 反省重难点来龙去脉
有些时候, 由于学习品质和惯性思维的影响, 导致有些学生在学习初期, 就走入了歧途。这时, “就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 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郑毓信先生说。此时, 辩论的另一方就可以顺着对方的错误结论, 利用例子归谬的做法, 让对方感受到结论是错误的, 恰到好处地揭露对方认识的荒谬性, 促使对方在思想碰撞和自我反省的过程中, 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
下面是笔者教学人教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片段:
在学生尽情猜想, 思考确定后, 交流汇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生1 (甲方) : (信心十足) 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用长乘宽。
生2 (乙方) :我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是长乘宽, 应该是长乘高。
师:两位同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到底谁正确呢?赞成生1的请起立, 赞成生2的先坐着。 (学生分成了两队) 如果听了同学的发言, 你想帮助任何一方, 也可以举手发言;如果听了同学的发言, 改变主意了, 你也可以马上调整。现在哪方先说?
生3 (甲方) : (不以为然) 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 现在只是把有的边动了动。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长乘宽。
生4 (乙方) :边动了动就不一样了。
生5 (甲方) : (始终不解) 大家看, 平行四边形框架这样 (反向) 不就又拉成一个长方形, 所以面积就是长乘宽啊。
生6 (乙方) :那我们就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我也用这个框架吧, 他边拉框架边说, 大家看现在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怎样的变化? (其他学生说“面积变小了”, 他继续拉继续说) , 那现在呢? (越来越小了)
这时, 赞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的学生, 大部分渐渐坐了下去。
生7 (乙方) : (不可思议) 长乘宽的积是多少? (30平方厘米) 难道面积很小时是30平方厘米, 面积很大时也是30平方厘米?
站着的学生都纷纷坐下了。
……
用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相乘, 这是一些学生在探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的真实想法。当然, 部分真正思考过的学生还有另一种做法——长乘高。这样辩论的两方就产生了, 由于是重难点的尝试学习阶段, 学生说不出到底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只能根据对方的结论, 用不同的例子来说明结论是错误。这里的生6 (乙方) 说:“那我们就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就是假定对方是正确的, 然后慢慢操作平行四边形说:“看现在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有怎样的变化?”同学们说“面积变小了, ”后来又说“越来越小了”, 这样提供了适当的外部操作因素来促进学生“自我反省”。让对方同学慢慢发现“两条边长度没变, 乘积也就没变, 可是框架里面的面积变小了”这么一个现象。再加上乙方的一位同学又说:“长乘宽的面积是多少? (30平方厘米) 难道面积很小时是30平方厘米, 面积很大时也是30平方厘米?”自相矛盾的结论, 深深刺激着对方固有的认识, 促使其展开更深入的思考, 思考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
二、以偏概全时, 暗度陈仓, 促使重难点显山露水
有的学生在学习时, 由于认知的不完整, 在重难点的自主建构时就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如果从正面去辩论, 他们就会固守原有的认识。这时, 辩论的另一方就应该将真实的意图藏在非一般的行动背后, 表面上承认或回避对方的观点, 分散对方的注意力, 让对方的错误全面暴露, 再一招制敌, 巧妙驳倒对方, 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败北。
特级教师吴正宪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把一张圆纸片分成两份, 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 (话音刚落, 学生有的说对, 有的说不对。分歧很大, 基本形成了两个阵营)
师:老师最喜欢不同的声音, 那能说说你们的理由, 让大家信服吗?请正反两方各推选代表, 展开辩论。
经过准备, 小小辩论会开始了。
生1 (甲方) : (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 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
生 (乙方) :是。
生2 (甲方) : (举起其中的半个圆) 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生 (乙方) :是啊。
生3 (甲方) : (当仁不让) 既然是二分之一, 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
此时, 乙方同学虽然口称“是”, 心理却很不服气。只见, 乙方一个代表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块纸片, 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
生 (甲方) :是。”
生4 (乙方) : (举起小小的一份, 用挑战的口吻) 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
生 (甲方) : (小声说了声) 不是。
生5 (乙方) : (咄咄逼人) 既然不是二分之一, 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
甲方同学服气地点了点头, 不好意思地站到了乙方的队伍中。
……
案例中, 吴老师没有简单评判孰对孰错, 而是巧妙地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会。当甲方的同学举着二分之一圆而趾高气扬地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乙方同学口头上称“是”, 没有针锋相对。然后“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小块纸片, 高举着分得的两部分大声问:这是分成两份吗?”让甲方不由自主地回答:是。此时乙方表面上看似问了一个隔靴搔痒的问题, 实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潜伏”问题。在一大一小的两份中, 取其中的一份, 将不是二分之一的真实意图, 藏于这前一问和接下来的后一问中。当乙方拿着小小的一块再问:“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甲方就明显感觉陷入了绝境中, 由此十分清晰地感到:要说二分之一必须加上“平均分”, 从而深刻地意识到分数意义中重难点“平均分”的要求。
三、模棱两可时, 就坡骑驴, 明确重难点内涵外延
有些时候, 虽然部分同学对重、难点的理解是片面的, 但是他们的回答却有可取之处。此时, 辩论的一方就可以利用这可取之处, 作为己方的话柄, 加以发挥。所以, 当对方的观点对己方有利时, 辩论的另一方不妨先承认对方的说法, 然后在对方的观点上添加一些自己所独有的而对方缺少的认识, 一语胜人, 一招胜敌, 就如同就坡骑驴或阶梯登高一般。
下面是笔者教学人教版四下“三角形的特性”的片段。
师:下面第三个图形是三角形吗? (大部分学生用手势表示“×”)
师:请认为是错的同学立正, 认为是对的同学坐好。所有同学边听也可以发言, 如果你改变主意的话, 也可以坐下或站立。谁先说?
生1 (甲方) :这不是三角形, 因为它上面的线都出头了。
生2 (乙方) :我觉得它是三角形, 只要看里面的就可以, 就是一个三角形。
生3 (甲方) :我觉得是错的, 因为它不是线段。
生4 (乙方) : (不屑一顾) 多出的就看成射线, 里面不是三条线段吗?
生5 (甲方) :三角形线段的头都要连着的, 可是这里相邻线段的端点没有相连, 那能说是三角形吗?
生6 (乙方) : (得意地说) 我把多出来的去掉, 或者不看它, 它的端点不就是相连了吗?
生7 (甲方) : (急切地说) 多余的去掉或不看, 的确是端点相连。可是这里不能去掉, 也不能不看啊。照你这么说, 把第一个图形的一条曲线掰直就可以了, 把第二个图形的一条线段延长就可以。
(同学们都不自觉地点点头, 坐着的同学站起了几个。)
生8 (甲方) :不能随便去掉, 正因为多了才是错了。
同学们都站了起来。
……
“只要看里面就可以, 就是一个三角形”是部分同学的美好想法。但这如同管中窥豹, 只看到了其中一部分, 而忽略了其他部分。“多出的就看成射线, 里面不是三条线段吗”是死鸭子嘴硬, 同样也把自己模棱两可的认识暴露无遗。这时, 甲方先是承认了乙方的说法“多余的去掉或不看, 的确是端点相连”, 但是“去掉或不看”恰恰是错误的根源。此时, 甲方同学再说“可是这里不能去掉, 也不能不看啊”“照你这么说, 把第二个图形的一条线段延长就可以”, 这里的甲方同学先承认对方说法, 再补充己方观点“不能去掉, 也不能不看”。使对方发现错误的原因是不能随意取舍, 要整体观察。这样不仅知道三角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而且明白整体思考的要求。
四、生搬硬套时, 类比譬喻, 感悟重难点是非曲直
数学的抽象性是学科的基本特征, 而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那么在辩论时, 针对一部分学生对重难点生搬硬套的现象, 另一部分学生就可以根据两类事物之间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推出他们可能有其他相同或相似的逻辑方法, 这样一部分学生就能从中启发联想或触类旁通。
笔者在教学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时, 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书架高2米, 每层高0.3米, 最多可以分成几层?”
笔者首先请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在巡视时, 发现他们的作业大致出现了两种情况。于是挑了两位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在黑板上板演。
第一种:2÷0.3=6.66…≈7 (层) ;第二种:2÷0.3=6.66…≈6 (层) ;
师:同桌检查, 你的同桌是黑板上的第一种请起立, 是第二种的先坐着。 (结果发现有不少同学选了第一种) 既然, 每种都有不少支持者, 那我们来辩论一下。其他同学一边听也可以发言, 如果你改变主意的话, 也可以坐下或站立。辩论开始。
生1 (甲方) :我觉得是7层, 因为6.66……就接近7层。
师:那我们现在确定认为7层为甲方, 6层为乙方。乙方有什么想说的?
生2 (乙方) :我觉得应该是6层, 因为6.66……不到7层, 多出的地方可能放不了书。
生3 (甲方) : (理直气壮) 我们在做题时基本是四舍五入。
生4 (乙方) (不客气地说) 你们家楼房二层半, 难道可以说三层楼吗?说二层楼倒是绰绰有余。 (这时有个别同学陆续坐了下去)
生5 (乙方) :二层半的房子, 真正用的只有两层。书柜6层多, 但真正用的只有6层, 因为多出的一点, 不一定能放书。
这时, 选第一种做法而站立的同学都坐了下去。
……
辩论中, 这里的乙方没有陷入甲方的就事论事中, 而是用楼房作比喻 (生4) 说:“你们家楼层二层半, 难道可以说三层楼吗?说二层楼倒是绰绰有余。”通过书架层数和楼房层数的可比性、类似性, 非常清楚地表达了, 这里要去掉小数点后的小数部分, 书柜应该是6层的意思。其他同学也从这个比喻中, 形象地领悟到书柜层数的近似数和楼房层数的近似数是相通的, 应该把小数点后的小数部分去掉。可以说远比教师的说理, 更能使学生明白灵活取舍近似数的生活应用。
关键词:创新器材;出手角度;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3-0071-01
三年级原地侧向沙包掷远技术第一次课的教学重点是肩上屈肘、背后过肩,快速挥臂的投掷动作,难点是出手角度恰当。在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动作是出手角度偏低,沙包在空中运行轨迹不是抛物线,而是斜向下;个别同学不会肩上屈肘、背后过肩、自然挥臂动作而出现直臂投掷沙包现象。在动作技术正确的情况下,影响投掷远度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挥臂速度和出手角度。因此解决出手角度问题可为今后学习投掷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问题简要分析
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出手角度偏低”这一典型错误,我就原地侧向持沙包掷远技术动作进行了分析,发现以下原因造成了这一错误动作的频繁出现。
1.教师在讲解动作要领时虽然反复强调向前上方投掷,但因为对“前上方”描述比较笼统,学生头脑中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不能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预备姿势中,学生上体未向右倾斜(右手投掷为例),右手臂未做好充分的向右引申动作,上体较直,导致出手角度偏低,影响投掷远度。
3.教师讲解、示范动作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不认真或未深入思考动作要领。
为此,我进行了器材上的创新和教学策略的调整。
二、器材的创新与教学策略
1.器材的创新
沙包一角缝上一个纽扣,准备一根约85厘米的彩色丝带,丝带一端系在沙包的纽扣上(扣眼稍大于纽扣,丝带可以自由扣上或取下),另一端系皮筋。
2.教学策略
在主教材的学习中,为了解决学生直臂投掷的错误动作,要求两人一组背对背站立,右(左)手拉丝带一端,两人通过手臂一屈一伸的动作,练习肩上屈肘自然挥臂;为了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要求学生将系有皮筋的丝带套在手腕上集体体验完整动作,提高学生练习密度;在两人一组的合作学习中,一人听信号投掷,一人做“小老师”,针对预备姿势中“上体未向右倾斜,右手臂向右后引申不充分”这一错误,“小老师”帮助纠正动作;为了解决出手角度这一难点,两人一组前后相距1.3米同向站立,一人双手抓丝带两端并两臂上举,另一人听信号完成向远处掷沙包动作(要求沙包从丝带上方通过)。
通过这几天在培训中心的学习,观摩了两位教师的示范课,与授课教师及各位同仁面对面的交流,让自己收获不少,进步不少。同时也反思了自己从教以来对教育的肤浅认识和理解,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和体会。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学生感到难以理解或接受的内容。那造成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认为有语言的障碍、知识本身的抽象、知识复杂难以理解(如极限的概念)、事实材料概念多而杂,容易混淆且不便记忆(如三角公式)、学生基础及相应的能力较为薄弱(如学习立体几何时空间想象能力不足)、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等。而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准确确定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因此可以说,学生的学习难点即是教师的教学难点。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学习困难呢?
1、研究教材,研究学生。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出所授课内容的难点在哪里。其次研究所授课的对象即学生,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基础怎样,事先探究在本节课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在哪里。
2、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项关于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调查发现: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兴趣和信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才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恰当合理规范地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复杂抽象的认识活动变得简单而直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考虑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3、揭示本质,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 既要讲推理,更要讲道理。要通过在学生自主探究基础上的有效讲解,使学生不仅知道数学知识的形式化的表达,更要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4、正难则反。对正面解释、理解较为困难的问题,通过举反例、用反证法证明等逆向思维方法予以说明。
5、分散渗透,设置台阶。通过在多次课堂教学中涉及与教学难点相关的问题,将教学难点分散,逐步实现突破。
6、联系实际看问题。数学知识是实际生活诸多现象的抽象,将一定的数学问题放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去,放到他身边的具体事件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慢慢体会。
7、加强分析,启发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题目的分析,设置有层次、有一定台阶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矛盾,解决矛盾。从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启发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同时拉萨中学的田金有老师的讲座对我的帮助也很大,他讲的主题是西藏高考数学复习方法和应试策略,这个对我们现阶段新建学校的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这中间还提到了现阶段西藏数学高考现状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了它,才能找到应对之策,因此这个培训对帮助很大。当然还有对教育大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更进一步了,总之,我将把在这次培训上面所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地推动我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突破教学难点】推荐阅读:
重难点分析与突破05-28
化学课堂突破重难点06-07
突破小学语文识字的难点06-17
识字教学三突破09-09
《“0”的突破》教学设计一课时10-27
以突破为话题作文07-10
突破主题的初二作文10-01
自我突破作文600字11-01
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09-11
如何突破自我的拓展训练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