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工作成效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三农工作成效(通用8篇)

三农工作成效 篇1

来源:上海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日期:2012-02-01

一、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

2011年,本市夏粮喜获丰收,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二麦单产达270.86公斤,比上年增3.88%,总产达28.33万吨;水稻单产达到558.6公斤,比2010年增加3.4公斤,再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4.39亿斤,比2010年增长3.0%,连续8年实现粮食丰收,也是本市2004年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以来粮食总产量最高的一年。崇明县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松江区新浜镇姚向东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浦东新区祝桥镇张正权、金山区枫泾镇包永华获得全国种粮、售粮大户称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顾玉龙、光明米业有限公司施士忠获得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

上海今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279.53万亩,比去年268.8万亩增加10.73万亩,增幅为4%;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21.95万吨,比去年118.4万吨增加3.55万吨,增幅为3.0%,今年全市建立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1106个,合计面积42.43万亩,比去年增加1.23万亩。整建制推进的9个乡镇2个农场以及61个村高产示范方合计面积28.8万亩。从测产情况看,全市1106个水稻高产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635.7公斤,较全市水稻平均亩产增加77.1公斤,增幅达13.8%;整建制推进的乡镇和村平均亩产分别为605.3公斤和612.6公斤,比面上分别增加46.7公斤和54公斤。光明食品集团长江及跃进万亩方、崇明耀全粮食合作社、松江泖港、奉贤庄行万亩方实割亩产超过700公斤。

二、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城市供应

目前,上海蔬菜年消费量达560万吨以上。为了确保大城市农产品的供应,上海在依托大市场、大流通的同时,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率先建立地产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切实加强地产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的生产供给,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推进产销对接,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2008年,上海建立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明确2009-2012年蔬菜、生猪和家禽等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目标。到目前为止,全市现有常年菜田53.8万亩,季节性菜地55.7万亩次。地产蔬菜上市量348万吨,约占年消费量的50%;地产绿叶菜上市量166万吨,占年消费量的90%左右。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以后,上海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地产蔬菜生产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工作,进一步抓好 “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强化最低保有量制度,推进新一轮设施菜田建设。市委书记俞正声多次做出批示,要求把确保地产蔬菜特别是绿叶菜生产作为上海稳定物价的关键措施来抓。韩正市长多次实地检查指导蔬菜生产,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蔬菜生产供应和稳定菜价工作。今年蔬菜“夏淡”时节,韩正、杨雄、屠光绍、艾宝俊和姜平等5位市领导分别带领检查组实地检查蔬菜生产供应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菜园子”、“菜市场”区县长负责制。上海市政府与9个郊区县政府签定《确保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责任书》,建设“菜园子”,明确蔬菜种植面积、绿叶菜种植面积、绿叶菜年上市量、蔬菜质量安全等考核内容和奖惩措施。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纳入市对被考核区县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实行绿叶菜的上市量与市对区县财政转移支付相挂钩。市政府与9个中心城区区政府签定《保障蔬菜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工作责任书》,建设“菜市场”,明确各区县要加强菜市场的规范和管理,加强市场信息监测和分析,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等行为,维护良好经营环境。要推进食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销地有准入、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查、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市民买到无公害产品。确保各区范围内蔬菜市场供应、质量安全及价格基本稳定。

三是强化淡季绿叶菜供应保障措施。上海率先突破农业保险范畴,建立了淡季绿叶菜生产成本价格保险机制,对市民食用量较大的五种绿叶菜实施生产成本价格保险,并做到“申保尽保”。市级财政给予50%保费的专项补贴,各区县结合各自情况,再给予相应配套补贴,菜农自负保险费一般在10%左右。保险价格采用市统计局提供的18家标准化菜市场前三年绿叶菜平均零售价,若在绿叶菜上市期内零售价低于前三年同期平均零售价的,则按其跌幅同比例对菜农进行相应补偿。高于前三年零售价的则不发生赔款。今年“夏淡”保险期77天,保险面积14.4万亩,已付保险赔款812万元。今年“冬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方案已经启动,将“保淡”期限适当延长,“冬淡”期限从12月15日至次年的3月15日,“冬淡”保险品种适当调增为青菜和杭白菜两个品种。上海实施淡季绿叶菜价格保险虽然是一种探索,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有力促进了淡季绿叶菜种植面积的落实,确保了淡季期间地产绿叶菜生产供应稳定;二是当绿叶菜价格跌落菜农受损时,通过及时理赔,弥补了菜农的生产成本支出,调动了菜农生产的积极性。

四是提高菜农生产积极性。上海已实行蔬菜种植与水稻种植同样补贴政策,制定蔬菜生产特别是绿叶菜生产扶持政策,市区两级财政加大对蔬菜生产的支持力度。一是完善农资综合补贴。2011年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金额。对原10亩以上规模化蔬菜生产的农资综合补贴,扩大到2亩以上,补贴标准从每亩60元提高到每亩90元。二是加大绿叶菜种植补贴力度。2011年开始设立夏淡期间种植绿叶菜专项补贴,市级财政每亩补贴80元。针对今年受灾情况,在80元补贴的基础上,每亩一次性增加70元补贴。三是推进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2011年启动蔬菜标准园创建,“十二五”期间将引导市、区县两级各创建150家蔬菜标准园,覆盖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市级财政对蔬菜标准园创建实行“以奖代补”,对达到创建标准的蔬菜标准园每个奖励50万元。区县级蔬菜标准园由区县财政给予奖补。四是支持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市级财政安排的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的50%用于扶持蔬菜产销,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建设预冷冷库、购置周转箱、运输车辆、喷滴灌、净菜清洗设备等固定资产。五是推进设施菜田建设。“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共投入建设资金30.3亿元,建设设施菜田近21万亩,大大改善了市郊蔬菜生产条件,提高了蔬菜生产能力。近期,结合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菜田排灌设施,改善水利装备,增加菜田强排设备,增强抗灾能力。

五是加强流通设施建设。上海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改造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建和升级一批设施装备好、服务能力活、辐射范围广的大型蔬菜批发市场。推进蔬菜冷链物流发展,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地产蔬菜预冷设施、批发市场冷藏设施、蔬菜低温配送中心建设,推广节能环保的冷链运输车辆及相关配套设备。对建成的设施基地配备预冷设施,并配备采后整理、清洗、分级、包装流水线等,引导鼓励地产蔬菜向商品化处理方向发展。市级财政安排的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每年有不少于50%用于蔬菜销售,主要用于建设预冷冷库、购置周转箱、运输车辆、喷滴灌、净菜清洗设备等固定资产。继续加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在坚持标准化菜市场公益性的同时,大力推进标准化菜市场的改造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对暂时没有条件建设标准化菜市场的地区,引入社区菜店等其他零售形式加以补充。目前,上海市已建成标准化菜市场800个。

六是促进蔬菜产销对接。上海推进“农超对接”、“农标对接”、“农社对接”和团购直销。通过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配送中心,与超市、标准化菜场、居民社区和学校、企业等蔬菜销售和消费单位进行对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稳定蔬菜价格。2011年9月份开始,开展周末蔬菜进社区工作,城市超市、都市菜园、万有全和江桥配送等4家配送单位,在9个中心城区落实71个社区销售点,蔬菜销售价格较市场价格平均下降三成左右,受到市民普遍欢迎。目前,上海通过配送直销进入消费终端的蔬菜量占地产蔬菜上市量的近一半。为了降低农副产品的流通成本,上海从去年12月1日起,对所有通过收费公路的、装载着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免收“菜篮子”工程车的贷款道路建设车辆通行费。同时,为市郊蔬菜运输车辆进城销售提供方便。

七是确保蔬菜质量安全。一是明确工作责任。各区县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种植户之间层层签订安全监管责任书,把各项任务逐级逐项落实到人。二是做好宣传告知。开展蔬菜质量安全生产的宣传活动,安全使用农药告知书发放率和质量安全承诺书签订率达到100%。三是开展技术培训。指导菜农科学使用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四是健全检测网络。重点加强对蔬菜分散种植户的检测,实现快速检测全覆盖。五是建立可追溯制度。统一印发田间档案记录本,建立农事操作档案,规模化生产基地、龙头企业等160多家单位建立了信息上网质量可追溯制度。六是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农药经营市场的执法力度,从源头上控制不合格农药进入生产环节。今年,农业部例行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上海地产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9.9%,名列全国第一。自2005年以来上海未发生一件因食用农残超标蔬菜而引发的质量安全事件。

三、多项举措联合发力 确保上海地产生猪产品有效供给

今年以来,针对国内生猪供应紧张,猪肉价格持续大幅走高的严峻形势,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市、区两级农业部门积极落实各项应对措施,确保了上海生猪生产的稳定和地产猪肉产品的有效供给。据统计,全市生猪累计出栏266.2万头,同比增长0.1%,累计平均头重106公斤,同比增长6.4%。12月末生猪存栏184.05万头,同比增长7.1%。

一是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在《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的通知〉的实施意见》中,提高了生猪疫病防控相关的补贴标准,适度增加了对新建标准化规模猪场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对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建设用地和生猪分散养殖户(点)整合争取用地支持,加大了对生猪养殖场、养殖基地粪污综合利用和处理的支持力度。

二是积极推进畜牧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2011年批准建设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10个,评选国家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个。一大批在建的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竣工投产,已经形成新的生猪生产能力。同时,规划在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浦东东滩、崇明东滩、嘉定外冈和江苏大丰等地新建高标准的规模化生猪养殖基地,着手启动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60万头新增生猪扩能项目建设和崇明东滩6万头生猪项目建设,以进一步提高地产生猪生产能力。

三是启动浦东新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东滩基地建设项目。借助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获得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契机,申报了财政部2011年现代农业生产资金发展建项目,整合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8000多万元,在浦东新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东滩基地启动新建1200头规模的祖代种猪生产线和1600头规模的父母代种猪生产线,年提供纯种猪和商品肉猪可达5万头。同时,新建一座上海市种公猪站。上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展示现代养猪装备水平和饲养模式的崭新窗口和实现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典范。

四是探索适应大都市要求和各区县特点的种养结合生态养猪模式。研究出台了《关于本市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粪污处理系统开展生态还田试点的实施意见》,协调完成了30个种养结合生态还田建设项目。结合崇明生态岛建设,探索出适合崇明生猪养殖特点的沼气工程片处理模式,完成了60个生猪中小型场(户)沼气项目建设。

五是加强生猪价格监测和预警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密切关注产销情况,引导生猪养殖企业正确认识和重视猪价周期性波动,防止下一轮猪价可能下跌带来的损失,研究适时启动能繁母猪补贴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农民养殖积极性。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加强

一是积极配合做好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来沪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督查,本市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受到督查组的充分肯定。配合市人大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抽查检测的所有地产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二是制定《2011年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实施方案》。从6月份开始到年底,开展为期半年的8个确保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业投入品三个方面。

三是参与保障第十四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农产品安全。世游赛期间,本市指定农产品供应企业共提供蔬菜75596.1公斤,水果19134公斤,鸡蛋562800枚,鸡肉2015.51公斤,圆满完成供应任务。同时,对3859批次的供赛农产品进行检测,合格率100%。

四是加大地产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抽检力度。截至11月底,市郊菜区定量检测蔬菜5240份,农药残留合格率达99.9%;抽检地产水产品653份,合格率为99.8%;地产生猪出栏前“瘦肉精”及其替代品监测67537批,结果均为阴性;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监测817批,合格率100%。

五是有序推进“三品”认证工作。目前,本市经农业部门认证,并在有效期内的认证企业达551家,认证农产品总数达2263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442家,产品1946个;绿色食品企业96家,产品134个;有机食品企业13家,产品183个。

六是做好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制定了种植养殖环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部门衔接工作规范、农产品安全及食源性兴奋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方案;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紧急部署本市地产农产品核污染检测。

2011年,市农委根据《2011年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治理、“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监控检测、生鲜乳中违禁添加物专项监测、兽药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假劣农资问题专项治理、种子执法年活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经营使用专项整治等八大整治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3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1.25万家次,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363起,从面上推动了本市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本市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五、市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继续加大

2011年,市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继续加大。市农委部门预算中,用于区县的支农惠农专项合计19.39亿元,同口径较2010年18.71亿元增加6800万元。

一是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宣传力度。为充分宣传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挥好政策的示范引导作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各项政策和资金真正落到实处,2011年3月,上海市农委在发布2010年支农政策公开信的基础上,起草了《2011年致全市农民支农政策公开信》,继续将2011年执行的有关中央、市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通过公开信的方式告知全市农民。《2011年致全市农民支农政策公开信》共列出水稻种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渔业油价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补贴、农民培训补贴等17条中央及本市市级出台的扶持农业产业发展的普惠制政策,涉及种植业、蔬菜、畜牧、水产、农机、农民培训等方面,惠及全市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是完善出台市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出台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在落实原有粮食政策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实施麦子拔节弱苗施肥补贴,增加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药剂补贴,对粮食高产创建重点示范方实施奖补,提高农作物良种补贴标准;采用先预拨再清算的办法,加快补贴资金拨付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大绿叶菜生产政策扶持力度。新增“夏淡”绿叶菜种植补贴每亩80元;蔬菜农资综合直补由每亩60元提高到76元;对蔬菜标准园建设给予每个50万元的奖补资金。探索绿叶菜淡季成本价格保险。2011年,上海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原则,开展了绿叶菜淡季(冬淡、夏淡)成本价格保险试点工作。“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共投保面积5.85万亩次,保费收入574万元,保险赔款发生424万元,简单赔付率为73.5%。“夏淡”绿叶菜成本价格保险的投保面积14.44万亩次,按照“均衡播种、均衡投保、均衡上市”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承保,保险保费收入1128万元,保险赔款发生812万元,简单赔付率为72.0%。市级财政对“冬淡”、“夏淡”保险给予50%的保费补贴。通过绿叶菜淡季成本价格保险试点,有效保护了郊区菜农的生产积极性,避免了市郊青菜集中种植集中上市可能产生的“菜贱伤农”的情况。明确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使用范围。经与市水务局、市财政局协商,初步确定将原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建设中涉及的道路、灌溉排水沟渠、管道及土地平整等建设内容纳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使用范围。从2012年起,市农委部门预算中主要安排设施粮田、设施菜田的农业设施建设内容。建立了地产绿叶菜上市量与市对区县财政转移支付挂钩制度。市级财政确定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地产绿叶菜上市量考核和奖励。

三是继续开展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绩效评估管理。在2010年支农惠农政策后评估的基础上,2011年上海市农委继续开展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绿肥种植补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补贴、农民培训补贴、科技兴农推广、科技入户等政策后评估工作。本次政策后评估工作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407份,各评估小组通过问卷调查、电话抽查、专题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认真听取意见、了解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各项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分别形成了后评估报告。后评估报告客观反映了补贴政策实施情况与主要成效、存在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与整改对策措施及相关政策建议。针对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市农委及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建立疫苗、农药补贴与价格联动机制,完善绿肥种植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补贴资金的投入力度。

六、实现农民增收

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15600元左右,同比增长13-14%。

一是积极促进非农就业,保障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全市农村逐户开展农村劳动力专项调查摸底,摸清本市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分布、就业状况等基本情况,初步建成农村劳动力信息数据库。目前,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达到90.8%,总体就业情况较好。继续落实《关于推进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指导意见》,聚焦本市农民群体,执行稳定岗位、促进跨区就业和低收入农户就业等8条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低收入农户专项就业补贴工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员名单认定工作的通知》,完善工作环节和操作流程,进一步提高公信力和准确性。各区县、乡镇积极落实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措施,采取安排就业专项补贴资金预算、推行企农联合、居家就业和建立手工业合作社等方式,推进非农就业工作。2011,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长14.3%,为农民就业增收起到了托底作用;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岗位超过11万个,另有6万多公益性岗位为就业能力较差的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跨区就业、低收入就业等专项补贴政策,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

二是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农业经营性收入。一是粮食生产取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24.39亿斤,是本市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以来粮食总产量最高的一年。水稻单产达到558.6公斤,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超过305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去年略有增长。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实施麦子拔节弱苗施肥补贴,新增“夏淡”绿叶菜补贴每亩80元;首创绿叶菜“冬淡”“夏淡”成本价格保险机制。市级财政安排农业直补资金6.25亿元,比上年增加7000多万元。三是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以建立支农贷款担保专项资金为依托,创新“银保联合”贷款信用保证保险新模式,贷款额度上限由原来的50万提高到100万,较好地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难问题。全年扶持合作社发展项目104个,市级扶持资金3929万元,为440家合作社提供贷款贴息1830万元。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超过4000个。四是大力推进农业旅游发展。崇明县被评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20个景点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年涉农旅游总人次约1500万,同比增长12.5%;直接带动各类涉农总收入22亿元,解决当地农民就业约4.5万人次(包括季节性就业)。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促进转移性收入增长。市人保局、市民政局、市卫生局等部门努力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2011年,参加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49万,继续保持乡镇、行政村新农合全覆盖,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应保尽保,人均筹资水平超过900元,政府扶持与个人缴费之比2:1,门诊和住院补偿比例较去年有所提高。全市政策统一、区域补偿均衡、筹资稳定增长、管理规范便捷的新农合制度正在逐步形成。2011年1月1日起,“农保”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45元左右,对年龄偏大、月养老金低于364元的人员给予适当倾斜,全市人均月养老金水平420多元,39万人领取养老金;“镇保”养老金每人每月增加90元,全市人均月养老金水平850多元,42万人领取养老金。4月1日起,农村居民“低保”救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4320元,比上年增长20%,为近年来增幅最大,覆盖对象(含农村重残无业人员)4.5万户、7.03万人;城乡低保标准联动比例从原来的1.5:1调整为1.4:1,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到9月底,各区县新农保办法都已发布,提前完成“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市政府实事项目,实现新老农保制度平衡转轨。

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通过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增加土地流转收入。完成9个区县、97个乡镇、1113个村的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工作,权证签订率为99.68%,权证发放率99.44%。累计组建74家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涉农地区承包地流转管理与服务的全覆盖。开展农村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股份收入。全市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和农龄统计工作全面启动,36个集体经济组织开展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其中已完成改制的19家;另外,全市已有5个镇级单位启动了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其中完成改制1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房租收入。稳妥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工作,规范和协调嘉定区外冈镇、松江区佘山镇、嘉定区安亭镇、徐行镇、工业区、菊园等新一轮试点工作深入开展。积极实施村庄改造,有118个村、3.5万农户纳入市级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范围,批复奖补资金2.29亿元。

五是加强新型农民培养。重点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培训、创业培训和农业生产技能培训。按照农业部工作要求,推进落实本市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会同财政部门,推进本市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积极开展农民培训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价工作。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七、完善二轮延包登记试点工作

一是从2009年启动的本市稳定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承包关系工作已在今年11月底完成,共涉及9个区县、97个涉农乡镇、1113个村,并顺利通过了市级检查验收工作。至11月底,承包合同签订率为99.68%,权证发放率已达99.44%。

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全面建成并正常运行,累计建设完成74家乡镇流转管理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本市涉农地区承包地流转管理与服务的全覆盖。每个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中心配备3-5名管理人员,各村明确1名流转信息员,指导规范农村土地流转行为,逐步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农村承包地流转市场机制和管理服务体制。

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已形成。9个涉农区县全部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共配备仲裁工作人员35名,聘任专、兼职仲裁员102名;97个涉农乡镇均建立了调解机构,聘请了调解员237名。至11月底,本市已受理的824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案中,已调处818件,调处率99.3%。

四是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市档案局和市农委制定了《关于做好本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档案管理的意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注重档案形成质量,规范档案收集整理,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档案内容真实有效、信息完整,使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工作经得起历史检验。此外,金山、奉贤两区9个镇11个村的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

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工作的顺利完成,有利于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八、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成效 开展扩大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课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和《加快推进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发展若干意见(送审稿)》。10月24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若干意见》,并已准备提交市委常委会讨论审定。着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的建设,年内9个涉农区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框架基本建成,相关信息数据有序录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和农龄统计工作全面启动。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扩大试点,至11月底,开展改制的村共有36个,其中已完成改制的19家;另外,全市已有5个镇级单位启动了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其中完成改制1家。

九、加快推进农村三个平台建设

涉农补贴资金的发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土地有序流转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必须切实加强服务和监管。今年,市委农办继续按照“制度加科技”的要求,抓好涉农 “三个平台”的建设。

一是继续抓好涉农补贴资金监管平台建设。在2010年13项普惠制涉农补贴政策上平台的基础上,新增公示农村村庄改造项目,并在全市1391个涉农行政村推广应用,实现全覆盖。共公开信息近140万条,涉及补贴资金14.33亿元、农村村庄改造建设项目资金21.58亿元,查询点击量共14.97万次。

二是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建设。今年上半年顺利完成监管平台的软件设计和试点工作,下半年全市推进建设。截至年底,全市1683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其中1659个村完成数据导入,占98.6%;121个镇有104个镇导入了数据,占86%;数据导入总量达2115亿元。

三是抓好农村土地承包流转信息管理平台建设。该平台建有土地承包、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和政策管理四大功能,已在全市9个区县74个涉农乡镇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市农村62.5万承包合同(占总承包户的91.4%)已建立了电子档案,录入了1.27万份流转合同,实现了对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和流转的前置监管和执行监管。

至年底,全市1683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数据录入已完成98%左右,121个镇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数据录入已完成85%左右,集体资产数据导入2100多亿元,约占集体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

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

为满足广大农民渴望享受城乡一体公共服务的需求,市委农办、市农委牵头市民政等部门整合条线优势资源,把乡镇“三个中心”服务功能延伸到行政村,目前全市1695个行政村全面建设了社区事务代理室、标准化卫生室、综合文化活动室、为农综合服务站、便民直销店的“三室一站一店”村级公共服务设施。为保证“三室一站一店”的正常运转,协调相关部门建立了村级公共服务基本运转经费补贴的政策机制,研究制定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指导性意见,指导农村开展各种活动,推动农村公共服务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为理顺郊区大型居住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并管理好社区,市委农办开展了社区管理模式的调研。通过调研,对大型居住社区的管理体制,提出了完善“镇管社区”体制的具体建议,为市委决策提供了依据。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郊区按计划新建的幼儿园已全部进入结构封顶阶段。完成第二轮郊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绩效评估工作,启动第三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委托管理工作。推进郊区学校建设,重点推进年初计划的5所公办初中的新建工作,做好郊区新城、大型居住社区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工作。按计划继续推进郊区三级医院“5+3+1”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农综合服务站和农村群众健身活动场所建设。

十一、实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 深入推进农村村庄改造

2011年,本市村庄改造全面实行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纳入中央财政奖补范围。5月上旬,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建设交通委、市农委《关于加强本市村庄改造长效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市农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下发了相关的实施意见、奖补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5月11日,市政府召开实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推进村庄改造现场会。郊区9个区县共有118个村、3.5万户农户纳入市级财政奖补范围,批复的市级财政奖补资金(含中央财政奖补资金)达2.29亿元。

一是在结合实际、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农村村庄改造为抓手,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工作方案,并得到了国务院综改工作小组的批复。

三农工作成效 篇2

1 加强思想教育, 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作为基层农机工作者, 只有把“三农”服务同自身工作、自身事业发展紧密结合, 使广大职工充分意识到为“三农”服务就是以实际行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 从而进一步增强为“三农”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必须端正工作态度, 明确服务导向, 激发服务热情, 形成不怕吃苦、刻苦钻研, 乐于深入农村, 积极推广新型农业机械, 落实中央支农惠农政策, 为广大农民服务的良好风气。切实转变农机部门只抓农业机械牌照管理, 只抓农机安全生产, 而忽略广大机手的经济效益的工作思路。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树立了为“三农”服务的标准, 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才能把基层农机工作做好做实, 做到农民群众的心坎上。

2 强化服务措施, 促进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落实

(1) 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每年春播、“三夏”、“三秋”生产等农业生产关键时期, 正是科技下乡的黄金季节, 广大职工应深入田间地头, 支援“三夏”、“三秋”生产。作为基层农机主管部门更应加大资金投入, 组织专家顾问、技术人员会同农业部门, 开展现场新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和指导, 手把手交给农民朋友使用、操作、保养维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把新的适用的机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带领农民大胆使用新型机械, 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 提高生产效率, 解放农村劳动力, 从而推动农村经济更快发展。

(2) 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带动农民利用农业机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作为基层农机管理部门, 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利用好乡镇一线农机工作人员, 开辟科技示范基地, 并率先利用新型农业机械, 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机械化播种、施肥、杀虫、收割, 缩短农时, 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进而全面推广新型农业机械和技术, 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另外, 切实增强示范基地的带头作用。要让农业大户、产粮大户、蔬菜大户率先使用新型农业机械, 加大扶持力度, 实行大面积耕作, 提高产量, 提高效率, 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 健全工作机制, 维护农民利益, 促进中央支农惠农政策落实

(1) 健全工作制度。要全面发动, 广泛宣传, 统一部署, 整体推进, 确保支农惠农政策顺利实施。要充分利用乡镇基层组织、村干部的人力资源优势, 利用集市、电视、广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 严格做到“乡镇造册、村村宣传、户户皆知”, 将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农村场院, 使新型农业机械和新型技术尽快被农民领悟、掌握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为农村经济服务。

(2)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合理利用农机补贴资金, 严格把关, 层层落实, 是维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为此, 从宣传、发动、报名、再到真正购买几个环节都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合理分配购机指标, 并张榜公布, 真正使国家的购机补贴专项资金落到实处、用到好处, 更大程度上减轻农民购机资金困难, 切实解决农民想买买不到、想买买不起的问题。另外, 作为农机推广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 坚决拒绝倒买倒卖补贴机具现象的发生。为此, 要加大身份核实力度, 充分调查, 张榜公布, 坚决拒绝挫伤农民群众购机积极性的行为发生。

对于农民反映突出的新问题, 农机部门应及时汇总上报, 及时解决, 以便使先进的农业机械更好地为农民朋友服务。对于机械操作、维修方面的问题, 要及时指导, 及时解决, 不断提高农民朋友的操作技能, 提高生产效率。

4 以“阳光工程”为载体, 搭建科教兴农的工作平台

阳光工程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布局优化的有力载体, 以“阳光工程”培训教育为基础, 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 通过开展实用技术人员培训、技术能手专业培训、技术人员田间地头示范培训等方式, 培养一部分科技兴农的带头人, 使这部分带头人率先利用新型机械, 率先得到实惠, 进而示范带动广大群众利用新型农业机械提高生产效益的主动性、自觉性。

5 组织好跨区作业生产, 提高先进大型农业机械的利用率, 增加农民收入

做好农村档案工作 服务“三农” 篇3

关键词:农村档案;服务;“三农”

中图分类号:G27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07-1

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应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立足基层,强化措施,构建农村档案服务体系,创新档案服务机制,这样才能深化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三农”。

1 农村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 建立健全农村村务档案,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民主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许多工作都需要以档案工作为支撑,如“村级组织健全、工作有力”要求选举有原始档案记录;“村务公开全面真实”明确村务公开,相关的档案齐全并按规定管理;“民主决策科学规范”则必须保证相关会议上的表决和会议记录等档案的完整性;“民主管理扎实有序”,要求制订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档案管理规范。农村基层政权中的村镇及农户档案,记载村民活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化解农村基层矛盾和维护农村稳定等奠定基础性作用,为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

1.2 建立健全农民(户)档案,受益万千农民

1.2.1 建立健全档案,服务新型医疗和养老保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政府采取各项措施,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新型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就是政府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逐步推进,使占我国人口绝大多的农民受益。在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中,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农民家庭健康档案,便于相关工作开展。

1.2.2 建立健全档案,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向城市甚至国外,中介劳务机构也相继产生。中介劳务机构工作的开展,需要档案管理工作做支撑。通过建立档案,外出务工农民的个人信息、就业市场信息得到交流,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工就业。

2 如何做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

2.1 提高认识,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度

基层档案管理普遍存在档案意识淡薄,认识模糊,档案资料无人收、无人管、无处存,损坏遗失比较严重的现象。应加强领导,提高此方面的认识。

2.1.1 提高认识 尽快转变基层干部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如政府发文、档案培训、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加强对《档案法》的学习,明确村级建档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和意义,营造依法治档的良好氛围。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认知度有了明显提高,实现了档案工作从不需做到要做的思想转变。

2.1.2 培训学习 工作应有统一的规范,另外,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相关的规范及管理工作,如需要,基层政府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档案工作培训班,印发相关工作标准,培训相关人员,统一归档要求。

2.1.3 完善基础设施 各基层镇、村(居)成立组织,明确了分管领导,确定专、兼职档案员。抽出资金,购置档案设备,腾出办公室作为档案室,硬件基础设施完善,方能有效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对部分经济比较困难的村,当地政府应给予适当补助。

2.2 加强领导,规范制度,确保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应成立档案工作领导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形成了层层有人负责、级级有人落实的工作局面。可以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管理,进一步强化监督指导力度,切实做好各种门类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工作。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度是工作的规范,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制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鉴定、销毁制度以及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并明示。上级部门适当时期开展相关工作的检查,以利于监督。

2.3 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农村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

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给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基层档案管理可以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积极探索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可以新农村示范村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示范点,完善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各项制度,规范档案工作行为。并以其为样板,通过现场会形式,组织档案员进行现场观摩,全面推广。

2.4 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方式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选好工作切入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层次,丰富档案工作内涵,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创新地开展工作,如完善并提供失地农民保障、土地、城建、社保、计生、合作医疗、农业科技等农民群众高度关心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等,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档案服务中心,农民凭有效证件,可以查阅相关文件,让“红头文件”走出“深闺”,这是一项开拓性的保障农民利益的工作。类似的工作形式,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郭惠兰.如何做好农村档案管理工作[J].新农村,2006,(07).

[2]郑平.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建设探析[J].兰台世界,2007,(22).

[3]陈春啸.如何搞好农村档案管理[J].农村财务会计,2006,(10).

[4]黄美春.谱写档案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篇章[J].档案学研究,2007,(2).

三农工作计划 篇4

20___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奋发前行的一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区农业农村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农业发展,谋划好“十二五”规划,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转型调结构,增收惠民生,监管保安全,强基增后劲,改革促统筹,管理重提升”的工作主题,以“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为主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打造全省及至全国一流农产品品牌。在功能定位上,以建设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主,努力把三大片区建设成为最美的生态园区和城市后花园,达到市民“百玩不厌”的效果;在选择品种上,重点引进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优新品种,且栽培方式多样化,陆生与水生作物共存;在生态模式上,要合理布局,作物涵盖苗木、花卉,农产品等各个方面,着力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展示区和湿地公园观赏区,做到一年里季季有实物、有亮点、有成果。

二、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型都市农业

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充分利用秋种换茬之机,立争完成每年传统粮油种植面积平均压减1万亩,农作物秸秆产量减少XX吨;新增特色商效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5000亩,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3500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新建1个乡镇土地流转中心的工作目标。

(一)完善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结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复垦、现代农业园区等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农民开展土壤改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重点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促进农业生产高产稳产。

(二)合理规划,大力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坚持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和规模农业高效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依托合理的规划和科学技术,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在全区各秸秆禁烧区内,要创新种植模式,利用秋种换茬之机,引进一批高效、特色的农产品,努力推动“一油一稻”向多品种经营的种植模式转变。要从营销包河的战略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依托近城优势和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等资源,打响“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大圩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集聚区,提升农家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注重开发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垂钓、采摘体验等旅游新产品,延伸开发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礼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把观光休闲农业打造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致富的支撑点。

(三)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明确1个目标:即20___年计划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新建1个乡镇土地流转中心。做到2个夯实:一是夯实思想认识。大力宣传土地流转重大意义和土地流转政策,提高基层广大干群的思想认识。二是夯实流转服务机制。鼓励建立有经营资格、有经济实力、有资信度的土地流转合作社。狠抓3项管理:即合同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和信息管理。把握4项原则: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原则,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坚持有序流转、规模经营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

三、健全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继续加强指导服务力度,争取打造1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新增5个农民合作组织,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2%以上。

(一)加快农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坚持“扩面、规范、提升、扶持、创新”的原则和“发展一批、壮大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创新一批”的思路,按照“公司(市场、协会、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外接市场、内联农户的桥梁作用,重点扶持一批入社500户以上的规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2-5年内,全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一村一社”或“一村多社”的水平,成员数和农户数达到总户数的50%以上。

(二)加快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按照“大、高、新、强、多”五字方针,坚持引外龙、扶强龙、培小龙、育新龙四措并举,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地发展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减少农民市场风险,充分发挥一个龙头企业“带一片农户、创一个品牌、带一个乡镇”的辐射作用。

(三)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引进具有牵动性的大企业。按照“项目引进上要有新定位、招商重点领域上要有新思路、引进战略投资上要有新突破、培育招商载体上要有新进展、创新招商方式上要有新拓展”的要求,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中心、休闲观光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引企力度,引进一批有牵动性的大企业、好项目。一要树立首位意识。坚持把招商引资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做到对上争取项目,对外招商引资。二要加强沟通。加强与区招商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及时了解招商信息和实际需求,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三要明确责任。制定考核标准,细化任务,确立责任人,并严格执行。

(四)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一要建立以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制度,加大对农产品的检测力度,严把产地准出关,实行日常监管与专业检测相结合,保证20___年新增“三品”认证3个,产地2个。二要加大引进和推广优新特农业新品种的工作力度,促进品种、技术、项目、资金的积聚集合,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为统揽,打造一批农业观光展示区,新增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5000亩,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3500亩,努力构建出“组组有大户、村村有特色、业业有龙头”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三要加大重大病虫害防控和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力度,以完善农技推广责任制为重点,推进农业机械化,逐步引导农民转变种植观念,打造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绿色农业品牌。

四、创新思维,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以滨湖新区建设和打造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为统揽,牢固树立“全域合肥”理念,围绕“三个集中”和“四个优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实现“五个提高”,全力打造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

(一)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承包权,坚持村务公开,力争今年新增流转土地3000亩。

(二)深入推进农村基层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机化服务体系、农技服务体系和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农业技术管理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

(三)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以“信贷+保险”为基础、以财政补贴为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新体系。按照政府推动、农户自愿、市场运作原则,以保大灾、保大户、保主要农产品为重点,扩大农村政策性保险范围。

(四)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示范带动、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活动为抓手,以“一镇十村”示范点为重点,切实改变中远郊腹地农村、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脏乱差”面貌,打造一批“产业发展一村一品,村庄建设各具特色,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社会事业基本配套,管理制度率先创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农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的全市新农村建设样板区。

五、科学规划,全面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

一是抓好午秋两季秸秆禁烧和利用。实行包片网格化管理机制,调动区、镇、村三级力量,按照“标本兼制,疏堵并举”的原则,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突击战,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骆岗机场飞机飞行安全和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保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目标实现。

二是全力铲除一枝黄花。拟上半年组织农技人员药除一次一枝黄花,下半年争取政府专项经费,组织区、镇、村三级力量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铲除一枝黄花,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联系,探索根除一枝黄花的`方法并付诸实施。

三是抓好日常食品安全检查。参与全区组织的市场食品安全检查和督查;每月组织一次区域市场食品安全检查和督查;组织节假日食品安全突击性的检查和督查。对检查和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和健康安全。

四是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坚持集中免疫和月月补免相结合,坚持双轨四级防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城区活禽经营市场监管;坚持每日24小时值班制;抓好每月免疫效果血清检测;每季度一次动物防疫汇报通报制。对于突发性动物疫情即时启动应急预案,确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适时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发放病虫害防治明白纸;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严重袭来时,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灭虫救灾,保证粮食丰收

六是抓好区水产良种场改制后续工作,力争在上半年全面完成改制任务

七是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及时调解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信访稳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不出偏差。加强农民负担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建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制度,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八是认真落实渔业安全生产。积极协助巢湖渔业局加强对在巢湖作业的我区义城、烟墩两街、镇渔船和渔民的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九是抓好农民技能培训。农技人员要常下田头,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且重点在农业优新品种引进、转变农民种植观念和提高种植水平上下功夫。

十是抓好农村沼气民生工程建设。完成大圩、淝河的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以及区级沼气服务中心和大圩镇沼气服务网点建设。

六、加速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坚定不移地在“抓效能、抓创新、抓重点、抓落实”上下功夫,不断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要狠抓学习提升。坚持学习制度,倡导自学;坚持学习考评,激励好学;坚持学以致用,用于实践;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努力提高单位人员能力和素质,多多培养善思多谋能干者。

二要狠抓思想解放。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和改革开放意识,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实干,在转变观念中突破难题,在创新思路中转变发展方式。引领和促进系统上下在思想上适应大机遇、跟进大发展和大跨跃。

三要狠抓机制创新。坚持埋头苦干和有智慧的干,充分发挥单位集体作用和整体合力,建立任务分解制、项目保障制、督导巡查制、实绩通报制、绩效考评制、责任追究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工作任务又好又快的落实和完成作为衡量实绩的标准。

三农贷款取得的成效 篇5

试点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建立和完善农行服务“三农”信贷业务管理和内部经营管理的基本制度办法,为全国农行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发展“三农”业务的经验,为农行全面推开面向“三农”金融服务做好制度上的准备。因此,农行广西分行及时出台《服务“三农”试点实施方案》,并组织精兵强将,由一名行领导牵头,抽调专业人员封闭编写有关定价管理、内控管理、绩效管理、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20多个制度办法。这些制度办法的制定,为再造一套农行广西分行面向“三农”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涉农行业调研方面,农行广西分行结合广西农业经济实际,成立了4个调研课题组对广西的糖业、蚕茧、木薯、藤编等四大行业进行调研,分析四大行业的现状、发展前景、金融需求,提出了信贷支持的建议和金融服务措施,为下一步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找到了方向和对策。

面向农村、农民的金融产品少和贷款难等突出问题,是农行广西分行试点工作中致力解决的重要方面。试点工作展开后,该行推出了“公司+农户”模式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支持农民发展家庭种养业,除了给都安瑶族自治县腾王编织公司、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等发放贷款共500万元,用于收购蚕茧、发展桑叶基地或赊销给农民以外,还通过联保方式给宜州市三湾村、恒山村的甘蔗、桑蚕养殖户贷款53万元;由农行与制糖企业、蔗农三方共同签订合作协议,向农民发放甘蔗种植贷款;针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尝试推出只具有身份识别功能、不加载金融功能的服务“三农”连心卡,让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和服务“三农”业务的高端客户到农行办理存款、贷款、理财等业务时,凭卡享受VIP式服务,等等。今年头11个月,农行广西分行已累计发放涉农贷款49.0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81.21亿元;累计发放县域贷款172.49亿元,县域贷款余额507.69亿元(占总贷款余额的56.50%),比年初增加46.53亿元,同比多增15.32亿元。同时,该行还与全区40多家糖厂签订或意向签订新榨季兑付甘蔗款协议,预计整个榨季代兑付甘蔗款41.06亿元;拟提供授信约100亿元,用于支持新榨季蔗糖生产和储备。

真心实意为“三农”,一心一意谋发展。农行广西分行不仅想方设法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优化县域网点布局,切实增强县支行的经营活力。该行对农村支行陈旧、内部设置不合理的营业网点进行了装修改造,增加配置ATM机、POS机、补登折机、排队叫号机、自助终端和存取款一体机等自助设备。1-11月,全行已经投入1360万元,装修改造县域营业网点33个,配置县域ATM机69台,自助终端219台。目前,全行县域网点ATM已多达283台,自助终端222台。同时,该行扩大了金穗田园卡、农民工金穗卡特色服务、网上银行、‘三农’保险代理等一批金融产品的服务范围,将差异化服务理念带入了农村。

(二)现代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农业发展银行向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步伐加快,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全面实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营业,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获准开业,初步构建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为了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推新,“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便捷化、人性化、个性化的信贷产品层出不穷。

农村金融机构实力明显增强。作为支农的主力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各项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资本实力不断增强,资产质量不断提高,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开始步入健康发展轨道。

农业银行在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在承担扶贫贴息贷款和开展信贷扶贫工作中,农业银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始终把扶贫贷款的发放和管理放在全行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主动探索多种经营管理方式,在推动扶贫攻坚和“三农”发展中作用突出、成效明显,位居当时全国农行系统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前列,而直接扶持贫困农户数量则为全国第一,并创造了小额信贷健康持续发展的盘县模式,在全国引起了高度关注。

农业发展银行向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转型步伐加快。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以中间业务为补充的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内部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营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有待拓展、金融体系有待完善、金融服务“三农”的方式有待提高、农村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有待挖掘、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政策和激励机制有待健全,等等。

发展路径

首先,努力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作用。坚持“小额、流动、分散”的方针,大力发展农户、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积极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根据贷款对象适当扩大贷款额度。建议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将各县(市、区、特区)联社支持“三农”的贷款规模和增量纳入考核体系,确保对“三农”信贷投入的稳定增长。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县级社法人地位稳定,发挥为农民服务主力军作用。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完善农村信用社“三会”议事规则,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体系。

拓宽政策性银行信贷支农功能。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对我省农村金融的资金导向作用。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鼓励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的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教育和卫生、农业产业化、林业产业化、农村流通体系、农村中小企业、农村扶贫、农业科技转化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

加大商业银行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鼓励各商业银行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机械化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园艺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服务好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开发业主联保贷款、订单贷款、供应链融资、厂房按揭贷款、通用设备贷款等多种信贷品种,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农村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合作机制,共同组织涉农和县域大型客户(项目)银团贷款,开展代理和批发性融资服务。促进大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资金互助组织等加强业务合作,把大银行的规模优势和专业优势与小银行的灵活性和地缘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延伸农村金融服务触角。积极开办流动银行服务。扩大各类商业银行对农村基层机构的信贷授权,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办法。

坚持农业银行为农服务方向。农业银行县域机构筹集的资金,总体上都用于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并以农民生产生活经营、农村中小企业、现代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金融服务需求为主要服务领域。完善服务组织架构和优化网点布局,下沉经营重心,扩大二级分行、县支行审批权限,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创新担保方式,简化业务流程,构建向“三农”业务倾斜的内部资源配置机制,改进激励约束机制,强化风险管理,逐步建立起一套有别于城市业务的信贷政策制度体系。

发挥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鼓励邮政储蓄银行发挥网点渠道优势,通过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保证贷款、商户联保贷款、商户保证贷款以及小额质押贷款为县域内的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经济主体服务,推动小额贷款扩面增量工作。邮政储蓄银行可与涉农金融机构探索办理资金批发业务的途径,全方位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

拓宽开发银行支农领域。鼓励国家开发银行运用开发性金融产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开发和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及城镇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

积极稳步推进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继续稳步推进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办好以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重点的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引导和督促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以面向农村、服务“三农”为目的,扎扎实实依法开展业务经营,在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和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的基础上,立足地方实际,坚持商业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农村提供低成本、便捷、实惠的金融服务。优化农村金融基层机构的功能,赋予其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努力把基层网点打造成专注为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经营单位。减少银行机构在网点空白乡镇增设网点的成本,增设成本可算、安全到位,具备存款、取款、汇款等基本功能的简易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满足贫困地区基本金融需求,逐步解决全省乡镇金融服务空白问题。

其次,大力拓展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方式和途径。

继续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逐步完善信贷联络员制度,不断加强对农户日常经营管理、信用情况的了解,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农户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确定贷款期限和额度。小额贷款期限可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贷款项目生产周期等决定;贷款利率按照优惠的原则合理浮动;贷款发放鼓励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动态管理”的管理办法。完善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帮助低收入农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增加收入。

大力推广农户、个体工商户、农村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由居住在本区范围内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农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有借款需求的借款人自愿组成联保小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多户联保、按需贷款、到期还款、强化管理、控制风险、共同发展”的原则,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贷款。

积极开展动产和权利抵(质)押贷款。稳步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提高林农直接贷款比例,鼓励各金融机构对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鼓励发放订单农业贷款,合理确定贷款对象和贷款额度,贷款期限与订单农业合同期限匹配,对信用较好的农户实行较为优惠的利率。

试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农户”的统一贷款方式。组织农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一定规模的合作经济,农村金融机构在做好信用评定和偿还能力评估的基础上,试行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贷款,或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统一为成员农户贷款。

探索“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方式。探索农村信用社、农户、龙头企业、保险公司和政府“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方式,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农村信用社负责提供贷款,保险公司承保,保险费由当地政府和农户双方按一定比例支付。

改进金融服务手段。推广使用具有小额贷款自助、小额信贷循环使用、资金汇兑、电子化缴费、生产消费“二合一”、涉农补贴资金兑付等功能的银行卡。扩大现代化支付系统在农村地区的覆盖面,畅通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渠道。

第三,积极发展农村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

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试点品种和试点地域,用好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通过逐步扩大政府财政保险补助范围等措施,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探索通过财政对农户投保给予补贴、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办农业保险的方式,逐步建立农业保险发展的长效机制。

鼓励支持开展农村商业保险。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其他涉农保险业务,引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保险机制,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有效作用。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鼓励和支持证券经营机构提供更多面向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探索农村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试点。

探索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原则,可将部分农业部门产业化发展资金、乡镇企业发展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作为引导资金,带动社会资金,率先探索围绕做大做强茶产业等优势产业建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产业发展基金要充分发挥杠杆作用,集中使用,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优势产业等。产业发展基金运作实行专业化管理,强化风险控制,做到基金使用、管理的规范、透明。

第四,探索构建农村融资性担保体系。

鼓励发展支农贷款担保组织。由政府引导,省级每年从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乡镇企业发展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业担保机构扩大资本实力和风险补偿。支持农村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开展市、县两级现代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组建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由政府出资引导、农民和农村企业参股,成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制担保公司,带动各类担保机构的发展。

推动担保公司与金融机构的有效合作。合理确定担保额放大倍数,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有效完善农村信贷风险分担机制,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农村的融资服务。

扩大农村有效担保品的范围。按照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要求,将大型农用生产设备等纳入抵押品范围;将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财产权利纳入质押品范围。对现行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在农村能够作为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可实行“三农”贷款担保试点。探索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与抵押办法,选择部分县(市、区、特区)开展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或经依法流转取得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农产品预期收益担保试点,带动更多信贷资金支持“三农”发展。

完善农村担保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农村担保抵押管理办法和相关配套政策,加强规范管理。建立适应农村要求的专业化评估机构,改进对农村担保物的评估方式。明确担保抵押的登记部门,降低或免收担保抵押收费。建立开放、规范的抵押物流转市场,通过加强包括初始、流转、抵押的登记和办证制度,使抵押物的权能得到充分利用。积极探索抵押物登记进入征信系统的方式方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

积极探索其他担保方式。推行农户联保、农村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担保等多种保证形式,发展留置、定金等担保方式,探索非金融的融资租赁机构,为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和广大农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提供多样性的融资服务。

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户信用档案和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以信用档案为基础,积极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引导、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第三方外部信用评级,加快推进农村地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机制。

第五,加强对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政策支持。

加强资金流向农村的政策引导。加强政策引导,健全和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认真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有关规定。对坚持市场筹资且涉农信贷投放达到一定比例的农村信用社,人民银行分支行可及时给予再贷款支持。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资金拆借等方式将资金更多地用于当地。

实行从宽的农村金融准入条件。执行农村金融机构在最低注册资本、存款准备金等方面比商业银行更低的要求和特殊规定。对农村地区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监管,同时可适当放宽“只贷不存”类金融机构在信息披露、会计准则、风险控制等方面的标准,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继续鼓励成本低廉、开展简单业务、能够维持微利的各类贷款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按照“宽准入、严监管”和“区别对待”的原则,对不同性质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实施不同监管,使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财税支持。以市场化为导向,按贷款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出发,建立利息补贴机制。省、市、县三级财政和农业部门要从每年预算安排的支农资金中调整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贷款贴息,帮助降低农村借款人的融资成本。对于农村金融中具有政策性特点的业务,财政给予一定扶持,扶持方式可根据业务和机构运作特点采用招标等形式进行选择,事先明确扶持机制和内容,提高扶持资金的运用效率。税务部门应加强对支持“三农”发展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税收政策。完善扶贫贴息贷款制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下放管理权限,引入竞争机制,固定贴息水平,灵活补贴方式,逐步探索建立风险防范和激励约束机制。

第六,进一步形成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合力。

关于“三农”工作思路及建议 篇6

一、抓思路创新,确立用抓工业的方法抓农业的观点

我街是农业大街,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步伐,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近年来,我街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根本上看,与建设农业强街、经济强街的目标仍有不小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创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抓工业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农业,就是要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走一条以工促农,工农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这应该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同时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街农业努力的一个大方向。

二、抓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为农村工业化打造强势主体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件带全局性、战略性的工程。近几年,我街已引进了味来调料、天牧种禽、中排粮油、思维特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明年,我们要在着力提升壮大、培育发展这批龙头企业上做文章。今年,我街为味来调料公司配套建立了500亩蔬菜原料基地,明年力争扩大到1000亩,以天牧种禽有限公司为龙头,积极支持引导发展养鸡业,重点发展专业喂养大户。做好中排粮油和思维特食品引进后的基建协调工作,促其早日投产。除提升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外,还要着力引进嫁接一批龙头企业,利用我街现有农业资源,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兴办农字型企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新型利益分配机制逐步由契约联结、服务联结向资产、资本联结方向发展,形成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抓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建好“第一车间”

根据我街自然资源实际,着力在特色、品牌、规模、效益上下功夫。区域布局上,南部和东部濒湖地区以发展水产养殖为主,逐步形成以螃蟹、甲鱼、鲫鱼、才鱼为特色的武汉近郊高精水产品生产基地。种植结构上,在稳定发展粮油种植的基础上,利用东部油砂土壤的自然条件优势和农户有种植蔬菜习惯及种植技术的优势,突出发展蔬菜种植。养殖结构上,除狠抓水产业发展外,要着力发展畜禽业和养蜂业,目前,全街养鸡、养鸭、养猪、养牛、养鹌鹑等专业养殖大户达50多家,已成为我街新兴农业产业,我们将大力扶持,积极引导,促进畜禽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思维特食品公司为龙头,整合现有养蜂资源,成立养蜂协会,扩大养蜂规模。依托味来调料、中排粮油等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一地一品,一乡一特的优势产业带,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格局,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区域特色。

四、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我街农业农村实际,在现阶段,仅仅依靠发展农业,难以达到加快农民增收的目的。农民收入正逐步以依靠非农收入为主。近年来,这一趋势十分明显。因此,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建议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注重发展农业中专学校、农村职业高中、农村富余人员就业培训学校,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发挥现有成人教育机构的作用;三是建议区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培训的公共财政支出,以降低农村剩余劳力就业的成本;四是要发挥劳动保障部门的作用,适时举办劳务输出供需洽谈会,定期发布劳务供求信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五是要重点抓好失地农民的安置,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五、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工业化奠定基础

三农工作成效 篇7

(一) 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

发展农业保险积极发展农业保险, 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 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二) 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中央预算向农业倾斜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 576亿元, 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

推动区域发展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崛起,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支持力度。

(三)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

确保粮食安全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 提高耕地质量,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 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 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 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增加对粮油猪等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 扶持牛羊肉生产。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 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不管财力多么紧张, 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今后一个时期, 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 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 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 建立居住证制度。使更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城镇教育、实现异地升学, 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五) 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建设。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 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 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 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

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巩固全民基本医保, 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 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 覆盖农村5亿人口。

(六) 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

(七) 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实施土壤修复工程。整治农业面源污染, 建设美丽乡村。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 坚决向污染宣战。

三农工作成效 篇8

上海“三农”工作创新发展若干问题思考

● 陈国权

“三农”工作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不同时期,“三农”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不同。近年来,上海“三农”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适应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上海的“三农”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研究相关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创新提高,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三农”各项工作新发展,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农;创新;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问题

新农村建设是广大农民的企盼,近年来,上海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新农村建设不只是改造农村某些形态,而是农村面貌的全方位改变,所以许多问题不能就农村解决农村,而必须寓于城乡一体化之中,与“三化”同步推进。

“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的基本内涵包括:一是要求在现代农业文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吸纳现代工业文明的理念,不能只在第一产业上做文章,要积极融入二、三产业,一、二、三产业联动,上中下游一体,产加销互促。既要用现代技术、现代管理和现代设备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又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业,构建全新的产业体系。二是现阶段农村正在向社区化、城镇化发展,要加快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码头,走进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也要贯彻城市建设的理念,建设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农村。三是要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村农业的带动作用,并建设相应的长效机制。

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是两个轮子,不能互相取代,但要以城带乡。以城带乡机制要不断创新。南汇并入浦东新区后,大大拓展了浦东新区的发展空间,也使原南汇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这表明,中心城带动郊区农村大有文章可做。试想,如果将郊区部分镇域划入中心城区管理,使管理梯度向郊区推进,郊区部分区县辖区适当精减,强化精细化管理,全市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可能会大大加快,也可避免中心城各区无休止的在弹丸之地重复建设,造成极大的投资效益递减浪费。

目前,上海城乡发展存在三方面同步不同幅:一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同步不同幅,全市农村非农就业率达85%以上,但真正离土离乡进镇进城落户的人口只有60%左右。二是城市化与市民化同步不同幅,本地非农就业和进镇进城落户劳动人口中,真正农转非的比例不高。三是农村市民化与城乡国民待遇一体化同步不同幅。近十多年来,上海市农转非人口以“小城镇社会保险”人口为主,水平较低,且并没有正式纳入国家财政,许多问题还要依靠当地集体组织解决,这些人口本质上还是农民。

上海市统筹城乡发展有些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明确:一是市区与郊区统筹和城市与乡村统筹关系。不能把对郊区新城建设、市级工业区建设和大交通干道建设等投资,都算作统筹乡村发展投资,虽在实践中不能截然分开,但也不能相互取代。支持农村发展具有特定的政策聚焦点,从实践来看,对农村的实际投资仍有被边缘化可能。二是市级层面统筹和区县级层次统筹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考核要求。上海市统筹城乡发展主要职责和推动者应在区县级。郊区新城建设不能过度消耗区域资源,要防止片面造城和过度都市化建城倾向,新城建设应是一个区域城市化体系建设和以城带乡的过程,应同时带动部分中心镇和小集镇建设。三是城乡统筹既需要政府积极性,也要依靠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积极性。应允许农民带地参加农村“三化”部分项目建设,使农民也能成为建设和管理的主人,调动基层和农民统筹城乡发展的积极性。

二、农民问题

发展是解决一切农民问题的根本。镇域经济是上海郊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郊区农民经济的真正主体和依托。近十多年来,上海镇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而周边苏南等地区镇域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苏州市1200个村,98%的行政村集体经济自营可支配收入在100万元以上,120多个村集体经济自营可支配收入超过千万元。2011年太仓市全市行政村集体经济自营收入平均逾500万元。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产业转型、农业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使农村面貌发生深刻改变。

上海的农民问题,不只是针对30多万全职务农农民,而是包括整个上海农村居住人口。如果把大量离土不离乡的农村人口、市区导入人口、数以百万计外来农民等都计算在内,目前上海市农村常住人口不少于400万人。400多万人的民生问题,市、区两级财政难以持久根本托底。

农村经济缺乏支柱,就业不足,大批农民非农就业岗位不稳定,增收困难,村无集体经济之米,镇无强劲经济调控能力,这是当前上海许多“三农”问题的根源。

一切农村社会管理只有以发展为支撑,并为发展和实际改善农民生活服务,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才是农民真正欢迎的管理。有强劲经济基础支撑,才能更有效的化解农村社会各种矛盾。农村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农民的积极响应,政府一头热,新农村建设难以实现各种目标。要正视现实,倾听基层和农民诉求,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适当调整农村经济政策,高度重视镇域经济发展,鼓励“产镇结合”,大力发展镇域二、三产业,鼓励村域多种经营发展,在严控污染的前提下,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长期坚持,农民和农村面貌一定会大变样。

三、上海都市农业发展问题

都市农业是上海城市特定需要与农业现代化一般特征的有机统一,是农业现代化的特殊形态。1997年中共上海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人大十届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促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任务。

不同时期,都市农业的功能不同。现在上海周边地区的农产品运到上海,距离已不成为问题,上海农业拼品种、产量和成本也已没有明显优势,上海农业需要挖掘更大的潜力。未来上海农业生产的基本功能是“拾遗补缺”和保障市场平稳供给,传统的“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功能必须转型。“拾遗补缺”稳定市场供给,需要对市场具有深度了解和快速反应,需要建立起全方位的“信息农业”系统,需要明确市场主体定位和阶段品种细分,需要充分调动全市涉农软硬件综合优势。上海农业“拾遗补缺”保障市场平衡供给的手段也要创新。多年来,上海农业重视“产能”建设,“储能”建设却没引起足够重视。到处可见规模化设施菜地,却难见逾万立方米的大型田头农产品保鲜冷库。如果上海有上百万立方米容量的田头保鲜冷库,每个农业大镇都有逾万立方米容量大型田头保鲜冷库,上海地产农产品时常出现的“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矛盾可大大缓解,也必将促进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和分销等产业的发展。

为保障市场平衡供应,上海地产农产品要有“最低保有量”。从长远看,上海“最低保有量”菜园子走地区协作共建之路也属必然趋势。然而,“最低保有量”多少才算是合理,菜园子是否必须都建在市内?建在市外可控性如何?香港的基本经验是,副食品生产基地建在哪里无关紧要,关键是支持系统要到达,一要充分保障产地农民利益,二要有利于当地产业发展,三要有科学的监管机制。没有这三条,基地就在跟前问题也会很多。当然,菜地建在城市周边地区,相关设施配套和社会管理成本可能更低些,基地稳定性可能更好些,也值得积极尝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市民渴望有更多的物美价廉、自然生长和有机化方式生产的农产品,这是城市消费的新变化,也是高端农业市场,要对其及时跟踪和服务。上海生产高标准的有机食品的条件有限,但上海完全有条件大力推广有机化农业生产方式。同时,上海也需要大力发展农业服务贸易、出口保税加工、农业总部经济等新兴产业,以进一步提升上海都市农业发展水平。

四、上海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问题

目前,上海农业比较突出的矛盾主要有:一是生产与加工不协调,加工滞后,影响农业附加值提高。二是产出与流通不协调,城市大流通发达,地产农产品流通却不发达。三是点与面不协调,一些“点”有形象有水平,但面上整体发展不平衡性较大。四是组织化与社会化服务不协调,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农业组织化建设且已取得明显成效。除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发展外,松江区的家庭农场、宝山区集体合作农场等探索都已取得积极成果。

松江区家庭农场的特点已有大量报道,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是现在大多数家庭农场土地主要通过流转租赁,用地成本高,稳定性相对差,户主对长远投资有顾忌。建议进一步探索组建“家庭式合作农场”或“农户合伙型农业经营共同体”,以降低用地成本,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二是要进一步引导家庭农场走企业化经营管理道路,避免成为小农经济的简单放大。西方国家、中国台湾地区家庭农场之所以发展比较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遵循企业化经营规则,以市场配置资源,严格计划和核算,注意应用新技术,注重研究市场,追求利润而不是产量的最大化。三是要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开发农业旅游等多种经营,争取更多的效益叠加,要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农场大胆走出去。同时,积极探索蔬果花卉等领域家庭农场新形式。四是条件成熟时可以积极探索村域或镇域组建股份制性质“家庭农场联社”,争取在更高层次形成组织。五是政府要推出优化扶持政策,提供更多社会化服务,如帮助农民进行科技和技能培训等。

宝山区集体合作农场起步于2007年,经过五年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村委会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办合作农场,易出现政企不分、长官意志、“官办”作风、经营不灵活等问题。二是作为集体企业就要五脏俱全,专业或兼职的党群、行政、财务、技术、业务等管理人员不能少,相关公费接待也不能少,管理成本自然提高,许多集体合作农场赢利主要靠政策补贴。三是集体合作农场“三公开”、民主管理、内部责任制、职工权益维护等缺乏切实的保障机制。四是在多种农业经营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合作农场在实现政府和集体补贴的国民待遇、避免不必要的业内矛盾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宝山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系列办法和要求,成效已初步显现。

上海在推进农业组织进一步创新方面,还应积极探索农业经营共同体新形式。如组建由集体经济组织发起,以政府补贴并提供必要服务为支撑,有实力有技术的农户为骨干,以农户土地、劳动力、资金入股为纽带的股份制合作农场等。农场可以以300-500亩为一个单元,政府和集体以补贴方式对农场进行农机、科技,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种养加工等基本要素进行标准化配比,经营规模越大,要素配比系数越大,品种越多。农场完全由股农自主经营管理,政府和集体依法监管和加强服务,以此进一步推动上海农业组织化的发展。

五、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管理创新问题

集体经济,特指广义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运行过程和关系的总和。目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既要解决确权确股和管理本身等技术层面问题,更要解决组织和管理架构及资产增值问题。首先资产管理人员的产生方式要有创新突破,应探索股农直选和竞争上岗等新机制。镇村制定规矩,明确职责权利,重在依法监管和服务,然后大胆放手。鼓励群众持股自由重组成若干小集体经济,自主创业,变大锅饭为群众自有的小锅饭,让群众真正成为自己资产的主人。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既可以减少行政管理费用,又可以让农民自己解决切身问题。镇级农村集体经济是镇域全体农民所有,镇域城镇街道里弄集体经济有明确的资产来源和权属,要注意二者的严格区别,避免混淆。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关系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只有切实做到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真正让农民安居乐业,才能有效化解群众矛盾。现在一些基层组织解决群众困难心有余而力不足,要就业没有岗位,要补贴没能力,要政策基层说了不算,维稳难度增大。村民委员会不能简单等同于城镇居民委员会。城镇居委会辖区本质上只是一个居民居住性社区,居民生产、就业、保障等可能大部分在该社区之外,居委会手中没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因而,生产发展和居民增收等问题不是工作重点。农村行政村域则是农民生产、生活和政治文化活动的实体和主要空间,村委会也是全村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代表。村委会全面负责全村群众民生事宜,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村委会有责任组织和带领农民发展村域经济,这也是《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的明确规定。

F320

A

1009-928X(2012)12-0048-03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上一篇:服装厂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下一篇:鲁迅文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