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题研究结题论文(精选8篇)

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篇1

一、结题提交材料

在结题时,课题负责人或所在单位应该提交的结题材料分为四类:

1、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一式三份;

2、课题研究过程概述一式一份;

3、课题研究总报告一式两份;课题组成员研究工作总结报告一式一份;

4、研究过程相关的原始材料(图片、音像、调查问卷、实验研究工作手册等);

5、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或专著以及各种相关证件(或复印件)—式一份,每类最多放三件。

上述材料必须提交文本材料,用a4纸打印,注意排版和行文格式。

二、结题报告的基本结构

结题鉴定一般需要提交研究成果的主件和附件。附件包括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性材料,包括原始数据、论文、论著、音像资料以及相关证件等,按照顺序列表于研究报告之后,并附相关材料或复印件,也可以单独装订。主件是结题报告,这是课题完成后撰写的总结性分析报告,是课题鉴定的重要依据,因此,各课题组必须重视并完成好结题报告的撰写。根据研究的内容不同,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也各异,可以分为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一般而言,研究报告大致包括以下内容。(—)导言(或前言)导言是教育科研报告的第一部分,它要求简明扼要地阐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该课题研究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该项目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对这部分所要述及的内容可以直接以“目的和意义”或者“前言”作为该部分内容的标题。也可以不使用标题。导言应简洁、明了,开门见山,字数不宜过多。其文字量不超过全文字数的5%。(二)研究的详细操作过程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主要是交待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过程,目的是为了让人们了解研究的全过程,以便评价整个研究在方法论、教育理论以及具体实践过程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并据此决定能否承认和接受该项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这部分中要对所使用的主要概念和术语进行解释,尤其是那些一般人不熟悉的术语和容易引起岐义的概念更应该解释清楚。

一是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包括研究设计的组织形式、研究对象的取样和选择,研究因素的实施与控制;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处理的方法与手段:研究所采用的特殊设备、工具等,如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或附有设计图纸、量表、测验题等,可以以附录的形式附在后面。这部分的介绍一定要简单明了,一般在对研究方法介绍时,其文字量不超过全文字数的5%。二是具体实施过程的详细阐述,包括为什么要研究这一问题(可从理论的阐释、实践或现状的调查以及专家的评述等入手)、分为几个步骤或者方面去进行落实的,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那些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等等。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从事实出发进行分析和总结,切忌使用“可以”、“大致”、“也许”、“可能”等商榷性、模糊性的词语。这部分是整个报告的主题,一定要进行详细的阐释,文字数量一般应占用整个篇幅文字数的70%或以上。在这一部分的撰写过程中,最好根据报告的格式确定标题,可以使用—、二??,下面再用1.2??.等标题确定层次,但层次不宜太多,一般以三级标题为宜。各级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概括出本段落的中心意思。

(三)研究结果及反思

主要是介绍课题研究的效果,可以使用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证件作为分析和佐证的材料,在说明研究结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数据或例子,切忌使用模糊性语言笼统地说明,如教师的理念得以转变、学生的素质明显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所使用的数据必须来自于真实的调查和分析,不能编造数据或者使用未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所选用的证件(含实验学生的证件、文章)等,必须能够说明与该课题研究密切相关,能够较好地说明本课题的研究效果,切忌把所有的证件罗列起来进行说明。该部分的文字量一般不超过全文字数的10%。通常在说明了课题研究的效果后,还需要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效果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寻找影响课题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影响课题效果的因素,并探讨下一步改进的意见、措施或者下一阶段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此外,在这部分还常常对该项研究的方法设计进行必要的反思,分析和讨论如果变换研究方法可能对研究结果带来的哪些变化等。这一部分根据实际内容的多少可长可短,一般不要超过全文字数的5%。(四)研究结论

教育科研报告的结论部分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它是整篇报告的实质部分。结论必须指出问题已经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尚待研究。有的研究报告可以不写结论,但应作一简单的总结或对研究结果开展一番讨论,有的报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有的报告不专门写一段结论性的文字,而是把论文分散到整个文章的各个部分。写结论必须十分谨慎,措词要严谨,逻辑要严密,文字要简明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其文字量不超过全文的5%。(五)其他 1.附录。

①引文注释。引文注释应按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表明数码或用符号标注,然后依次加以注释。具体格式参照正规刊物的引文标注格式,一定要规范。

②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指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参考、引用的重要文献资料的目录。通常以“主要参考文献”或“主要参考资料”为小标题列出并标明出处,一般放在报告的结尾。具体格式参照正规刊物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注意格式的规范性,切忌笼统。

③原始资料。原始资料是指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重要原始资料,如某些测量的结果和有关研究的定性观察材料等,也要在附录中简明、准确、清楚地加以介绍。

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篇2

课题组组长———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导师蒋鸣和教授作结题报告。

现场结题鉴定会专家组成员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李天顺,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处长蔡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曾天山教授,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王民,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尤学贵, 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主任杨晓健, 辽宁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李兆君,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分社社长吴欣。

此外与会嘉宾包括: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晓芜, 中央电化教育馆学校教育技术研究部副主任黄天元, 淄博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景春, 沈阳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黄艳, 淄博市电化教育馆馆长李光良, 副馆长王迎军, 原北京市教育学院孟雁君老师, 以及英特尔、戴尔、联想等公司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学校教育技术研究部陈庆贵主任主持。

《初中合唱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3

关键词:课题;合唱

一、课题确定的背景

《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要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学习基本的指挥图示,能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确的反应”。可见,合唱是初中音乐教学中需要我们去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教师在合唱教学的实践中也必定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研究。可是我们发现,目前有关初中合唱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还不多,虽我校每年有举办校园合唱比赛和有组织开展校合唱团活动的多年实践,但一直没有很细致地去研究总结。因此,我们选择以《初中合唱教学的研究》为课题,力求在我校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提高初中学生合唱能力的有效方法,希望能为音乐教师提供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初中阶段虽是培养学生歌唱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学生正处于变声期阶段,嗓音的保护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还基本是用“白声”唱歌,因此,在合唱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训练是我校课题组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很关注的教学研究,研究总结出适宜提高初中学生合唱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为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发声能力训练的研究、提高学生音准和节奏感的有效方法研究、训练学生合唱音色统一方法的研究、合唱艺术效果处理的研究和合唱兴趣培养等有关合唱教学方面的研究。总之,我们的研究不仅要让变声期的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还要提高他们的歌唱表演能力,提高他们对合唱艺术的认识、对合唱的兴趣,为他们今后无论在声乐、还是音乐艺术表演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要进一步提升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和驾驭合唱教学的业务能力。为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随时记录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并做及时的反思、交流和总结。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由于本课题是针对我校初中学生(包括我校藏族班学生)合唱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研究。所以课题主要围绕我校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对小雏鹰合唱团实践活动过程的研究和学生参加合唱比赛实践活动过程的研究。经探讨,课题研究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完成: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小雏鹰合唱团活动训练已经开展。我们课题组教师对整个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明确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各自分工后,都认真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课题研究过程的第一阶段(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这是我们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小雏鹰合唱团的实践教学来进行研究。我们不仅做好小雏鹰合唱团活动开展过程的课时观察记录,还将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在组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交流探讨。而在这一阶段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如何培养变声期学生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在合唱中如何培养学生好的音准和节奏感”、“在合唱中如何训练学生音色的统一、情感歌唱的有效方法”等有关提高学生合唱能力方面的研究是我们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3、课题研究过程的第三阶段(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这是我们课题研究提升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们课题组教师除了继续关注小雏鹰合唱团活动的教学研究外,还对我校学生参加校园合唱比赛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和活动成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总结。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利用每周音乐课时间对各班级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并成功举办了两场校园合唱比赛。其中在2014年5月13日举办了“争当‘三爱’好学生”校园合唱比赛。还有一次是在2015年5月19日举办了“传递志愿正能量,温暖身边你我他”校园合唱比赛。为办好这两场合唱演出,我们课题组老师面对全体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进行了有效细致的合唱训练,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合唱能力,并将活动中获得的研究成果在课题组内分享和交流。

4、课题研究过程的第四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这是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和结题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们除了继续进行合唱教学研究外,还要收集、总结我们课题组这两年来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市里组织的合唱比赛活动,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也因此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们在课题组内也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而这些经验和总结都已成为我们课题研究成果的宝贵资料。总之,在课题研究的总结结题阶段里,我们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地完成了本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并以文字、光盘和PPT成册等形式完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各项成果总结。

四、课题研究目标达成情况、主要成果和实用价值

在我校课题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两年实践研究,现已基本完成预期计划,形成成果和实用价值简述如下:

1、课题组教师实践教学的经验总结和学生参加合唱演出的指导成果:合唱教学研究过程的教学经验(已形成文字)成果;学生参加合唱演出的录像资料和合唱教学过程研究成果总结(PPT打印成册);组织合唱团学员参加市“抗战歌曲大联赛”活动并获得合唱比赛三等奖的成果。

2、课题组成员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文艺演出活动的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参加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校园科技文体周文艺汇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小学校歌合唱展演活动;成功地举办了两场校园合唱比赛活动;成功举办了“青春飞扬·梦想启航”校园歌手赛活动。

3、课题研究活动对学生指导研究的成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以及视唱能力和歌唱表演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多数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尚存的主要问题和后续研究思路

尚存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我们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的时间很有限(每周只有一节课时间)而且能利用的课余时间也很少,导致许多研究成果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由于没有升学考試的压力和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合唱训练的态度还不够积极认真;三是由于参加小雏鹰合唱团活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女孩,男孩很少参加,导致我们对变声期的初中男孩进行声乐训练这方面研究积累的经验还比较少。后续研究思路:一是继续在实践中研究、积累初中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二是继续研究对变声期的初中生所进行的有效声乐训练;三是进一步提升我校合唱团学生的歌唱表演能力;四是进一步完善对小雏鹰合唱团活动的管理制度等等。总之,在后续的研究中不仅要继续提高我们在合唱教学实践中的业务能力还要不断提升我们的研究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两年来的实践研究,总结了我校课题组教师在学生合唱能力培养方面所实施的有效途径、提升了我校课题组老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最后,期盼本课题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音乐老师的合唱教学实践和相关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启迪。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4

课题名称:《高中生物兴趣教学法探究》 课题研究背景:

1、《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既让学生获得生物的知识理解,又让学生在这些知识理解形成与获得的过程中,增进生物的学习情感,掌握生物的思维方法,获得生物活动的经验,培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实现不同的学生的个体心里都得到不同发展。因此高中生物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探索教育教学的新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逐步学会学习。打破传统满堂灌,激发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高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传统的授课模式大多数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效果比较局限。而兴趣教学法的探究要使教师在上课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也要提高探究的水平,提高科学素养。通过兴趣教学法的探究和实践,寻找有效途径,在保证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乐学、好学,实现自主学习、创新学习,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能力,为以后的自然科学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课题研究目标: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2)引导学生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的新的学习方式。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4)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体意识、合作精神,主动探索、学会学习,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人。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3月—2015年5月),建立组织,学习文献、制定和完善实验计划。在本阶段的调查研究中,首先通过查阅大量有关教学的资料并通过利用网络等资源不断扩增自己的认识,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另外与本年级教师进行探究和讨论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在第一阶段主要通过调查、对比整合资料,和与组员的讨论最后确定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降低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有丝分裂》4节内容进行重点的探究。

第二阶段——探索实验阶段(2017年6月—2015年11月),按研究计划、步骤进行实施,并通过“研究——实践——修正---再实践”的方式,研究变量,调控变量。本阶段的研究中重点针对所确定典型课程选用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兴趣教学法进行实践,并对比同等层次其他班级的教学效果。

在第二阶段的实践教学中对第一阶段确定的章节进行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检验兴趣教学法的可操作性和教学效果,具体进行情况如下: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通过多媒体展示预备节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图片导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归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学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小组内进行做实验。《降低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以改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通过竞猜游戏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使所有学生积极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然后再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直观教学。4《有丝分裂》一节,用橡皮泥做染色体的模型,模拟有丝分裂的过程。

通过第二阶段的实践发现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班级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更高,学习成绩也较好。

第三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1月)——修正正实施阶段,本阶段主要对上一阶段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后,再次实施。

第四阶段(2018年2月--2018年3月)总结阶段,分析总结实验结果,汇集各种实验材料,撰写实验报告。本阶段主要是总结前一阶段教学实践中的优点与不足,并将其进行整合,撰写课题相关论文。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完成了一篇关于《高中生物兴趣教学法的探究》的论文。

通过课题研究初步认识到兴趣教学法在高中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能量不容忽视,如在《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降低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等不同内容教学种等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兴趣点,借助不同方式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也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且有个性。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在实施兴趣教学法的过程中发现对于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对比同层次两个教学班,发现兴趣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究能力中效果明显,且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案:

1.通过设立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比对,实验班存在的问题是,优秀率不如对照班,几次考试,最高分也不会在实验班出现。

2.与多位教师进行探讨,对网络课程进行学习,观摩兴趣教学课堂后,有一些感触,有效课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理念,方法、模式可以多样化,传统优秀的教学经验完全可以适时揉入到新的课堂模式当中,更好地解决生物概念的教学问题。课题研究反思:

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篇5

内容较多,要求复杂,为了能顺利规范结题,请各位课题主持、各学校和市县科研主管部门课题管理负责人耐心看完,认真理解,如有不明之处,请在此页留言咨询,我办第一时间在线解答。

请各位课题主持人严格按照以下流程申请结题、准备和提交结题材料,如有任何问题请在此页面按要求实名制留言咨询:

第一步:逐字逐句认真阅读我办预通知和此文要求,请各市县、学校转发我办预通知,并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补充明确本单位递交材料、上报信息等各项具体细节和要求。收藏并经常访问省规划办网站:http://my.hersp.com/9036

第二步:根据需要下载相关表格:【课题相关表格模版汇总】立项、开题、结题、材料装订目录等,以前下载过的也请全部重新下载(立项申请表不用重新填写,用立项时我办盖章的原件),表格全部更新,请仔细阅读和理解每个表格里面的说明文字,看清楚填写要求,严格按要求填写。

第三步:按结题鉴定材料目录要求逐项准备结题材料。准备材料注意事项:

1、结题鉴定材料纸质稿和电子稿各提交一份(建议自己多做一份纸质留底)。

2、纸质材料按照课题结题鉴定材料装订目录格式进行装订成册(A4双面,左侧装订,特别注意材料顺序、活页单独放置)。

3、电子材料格式要求:所有文件都应是word文档格式(word文档中可插入少量必须要的图片,图片请压缩),按以下方式放置在一个文件夹中,特别注意统一规范文件夹和文件的命名格式,打包发送,打包后大小必须少于20M:

(1)每个课题建立一个结题鉴定材料总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格式(用:或+连接):结题材料汇总:课题编号+主持人姓名+课题分类+所在单位(可简称,下同)+课题名称(不要副标题,下同),例如:结题材料汇总:QJ1250012+张三+初中教育+海口一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

【课题分类

在此选择】

1、小学教育。

2、中学教育(初中或高中)。

3、高等教育。

4、职业教育(高职或中职教育)。

5、学前教育或特殊教育。

6、其他。

(2)文件夹中的每一个word文件按纸质材料顺序排列,文件名命名格式:序号-材料类型:课题编号+主持人姓名+课题分类+所在单位(可简称)+课题名称,例如:1-结题鉴定申请表:QJ1250012+张三+初中教育+海口一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

【 材料类型

在此选择】结题鉴定申请表、立项通知、立项申请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研究总报告、成果公报、问卷分析报告、学业成绩监测报告、调查问卷、教学设计、会议记录、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成果证明、研究论文、课题信息变更申请表等等,也可根据本人的课题结题材料类别自行命名材料类型。文件名前面的序号请按纸质材料装订顺序依次编号1-2-3-4-……

(3)图片、视频、PPT等其他多媒体材料(优秀课例录像也可用U盘形式提交):除了以上文字材料中需要少量的配图可以一并放在word文件中外,其他多媒体材料一律不能放入此文件夹中,否则文件夹内容太多,体积太大,不利于邮件发送。请将这些多媒体材料全部分门别类整理好上传到自己的课题研究博客或自己的好研博客或其他网络空间,然后建立一个word文件放入结题材料总文件夹中,命名为:其他多媒体佐证材料:课题编号+主持人姓名+课题分类+所在单位(可简称)+课题名称,然后将这些多媒体材料的网络链接按顺序放在此word文件中,并设置好链接,以便专家通过此文档打开链接查阅。例如(红色字体为说明文字):

1-课题研讨会照片(照片上传在博客中,此处设置链接到该文章)

2-课题优秀研究课视频(视频可上传在优酷中,此处设置链接到该视频)

3-课题开题PPT(PPT可上传在百度文库中,此处设置链接到该PPT)

……更多佐证材料都注意分门别类整理上传到网络空间,把链接按顺序放此word文件中。

材料准备必须符合以上顺序、格式、印刷、排版、装订、字数等要求,否则不

予结题。

准备材料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在此页下方留言咨询↓

第四步:纸质材料装订装盒后送达给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高校、职校、直属学校)或市县科研管理部门(中小学幼儿园),同时将电子材料打包发送给上述部门指定的邮箱(各单位转发预通知时告知的邮箱),并按他们的要求填写相应的课题信息表(以便各单位汇总)。同时请将课题主持人(如2人请选择1人,课题主持人必须用此身份证开户工商银行账号)的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1份(要求正反面,清晰)同时提交。身份证复印件用来发放课题成果奖励报税用。

温馨提示:省财政要求课题成果奖励需直接打入课题主持人工商银行账号,如您还没有工商银行账号请尽快开户,开户人姓名和提交的身份证复印件姓名和银行账号姓名三者必须一致。银行账户暂时不用提交,在第七步填写结题信息登记表时才提交。

以上步骤2015年4月10日前完成,课题主持人的工作到此步告一

段落!

以下步骤工作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高校、职校、直属学校)或市县科研管理部门(中小学幼儿园)2015年4月30日前完成:

第五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高校、职校、直属学校)或市县科研管理部门(中小学幼儿园)应组织专家严格审核课题主持人所递交的材料(含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则盖章签字(包括其他地方需要补盖章),不符合要求则返回修改或补充,限时重新提交审核。

审核的重点包括:

1、材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特别是必备材料是否齐全(点击下载查阅:课题结题鉴定材料装订目录格式);

2、材料的顺序、格式、排版、装订、字数、大小等是否符合要求(点击下载查阅:课题结题鉴定材料装订目录格式);

3、课题研究是否真实有效开展,过程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查看课题研究博客和结题材料);

4、课题研究成果是否达到结题要求,成果的科学性、价值性、规范性等,是否有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

5、材料中需要盖章或补充盖章的地方是否已经盖章或签字。【重要文件】琼教研[2012]5号: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第六步:汇总符合结题要求的课题材料(纸质和电子材料),填写汇总表(表中各项信息请各单位注意提前收集),纸质材料、课题主持人身份证复印件(按汇总表名单顺序排列好)统一递交到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204室,伍海云、王女、谢炜老师收;电子材料请统一放入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单位或市县名称结题材料汇总:共*项,比如:海口市结题材料汇总:共15项,打包后连同《2015年集中结题申请课题信息汇总表》电子版一起发送到省规划办邮箱:hnkt08@163.com,我办不接收个人递交纸质和电子结题材料。

第七步: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高校、职校、直属学校)或市县科研管理部门(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各种方式4月30日前正式公布审核通过并递交我办的课题结题名单(公布途径或网址请各单位在转发预通知时提前告知课题主持人),并告知审核通过的拟结题的课题主持人务必做好以下重要工作:

1、在2015年5月5日前到省规划办网站在线填写《2015年课题结题申请信息登记表》(此表非常重要,发放成果奖励、打印结题证书、课题评审等用),2、准备课题陈述PPT(10分钟内,PPT可在正式结题答辩前完成,PPT文件命名统一格式为:课题编号+主持人姓名+课题分类+所在单位(可简称)+课题名称,PPT大小控制在10M以内,尽量不要用链接,图片要压缩,PPT内容简洁,层次思路清晰,观点鲜明,PPT现场答辩时再提前拷贝到答辩现场电脑中即可,不用发送提交。);

《2015年课题结题申请信息登记》4月30日-5月5日开放填写,填写方法如下:

1、电脑在线填写请点击:http:///jq/4419744.aspx

2、手机填写: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开表格用手机填写。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摘要) 篇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强化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改革语文教学积淀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市教研室的带领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达标”课题在我校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我们学校广大教师积极实施“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工程,引导学生走进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的游畅。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们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王火金老师执教的《和你在一起》参加景市课堂教学开放月公开教学,并被评为优质课,同时《和你在一起真好》获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并发表在有语文报社主办的中华语文网之《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网页上;朱婉贞老师带领学生课外阅读课《走进安徒生》荣获乐平市二等奖;章子琴老师执教的电教录像课《妈妈的账单》获景德镇市二等奖。

参加研究以来,课题组教师共撰写了几十篇文章,其中胡志红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默读教学》和《让新课程绽放绚丽之花》获全国小语论坛论文比赛二等奖,并在语文报社主办的中华语文网之《语文教学通讯》(小学组)网页上;刘岚老师的《课外阅读中问题和对策》获全国小语论坛论文比赛三等奖;江汾老师的《让孩子学会倾听》获小学论文比赛省级二等奖,同时她的论文《读教育专著,写心得体会》获市一等奖;章子琴老师的论文《浅谈对小学生自主学习预习习惯的培养》获小学论文比赛省级一等奖;朱婉贞老师的论文《让语文作业活起来》获省级二等奖;王火金老师的《乘着课外阅读的翅膀》在全省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学术论文中获三等奖;何丽云老师的《让阅读陪伴孩子成长》获江西省三等奖,她和胡志红老师共同撰写的论文《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发展》获景市三等奖,同时她的《与书为伴》在乐平教研上发表。还有很多很多论文获乐平市一、二、三等奖。

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篇7

1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评价

对科研项目结题质量的评价主要是针对项目产生的成果以及实际成果与预期成果相符程度的评价。以医学科研项目为例,其项目成果的形式有:论文(含调查报告)、专著、专利、新药证书等。其中以论文、专著较为常见。由于项目在申请结题时往往是刚刚完成了理论研究环节或预期的研究计划,来不及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的推广运用同样需要时间,这些成果所产生的附加价值也主要是作为后期申请各类成果奖的重要支持,而对于刚完成的项目申请结题验收基本还来不及产生积极作用,故可忽略。

1.1 论文质量评价

一般认为,论文的质量评价主要是评价其所发表的期刊等级,审查该期刊是否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及是否被国际知名检索工具如SCI、Medline等收录[3,4]。当然,核心期刊对评价论文有重要价值,但未必能体现其中每一篇的质量和价值,因此论文的质量评价还需要结合其所发表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5]。收录在核心期刊目录的期刊未必就同样的权威,因此结合期刊影响因子的评价更为合理。同时论文自身的情况也应重视,例如医学论文可以分为论著、综述、短篇报道等形式,不同形式的论文其涉及的科研难度、篇幅和价值也有区别。

综上,论文的主要评价指包括期刊收录情况、期刊影响因子、论文体裁等,各指标权重不同并需要进一步细分。

1.2 学术专著的指标筛选与评价

专著的质量评价比较难,目前也无统一可行的评价办法,而能够反映图书情况的指标如出版社、印张或字数、发行量、获奖等并不能突出地反应一本图书的价值。例如当前大多数出版社很少投资给作者出版图书,只要作者可以支付一定的费用,从国家级出版社到民间出版社都可以获得出版机会;印张也难以反映图书的价值,不能说字数多则价值高;印刷量则往往是一个模糊的数字,难以实际统计,也不能说明其发行范围的多少,现在很多图书也未见标注具体印刷量。对一个项目而言,在有限的时间里出版的学术专著,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需要较长的时间,获奖则是更后期的计划,可以忽略。

因此,学术专著的评价指标由出版社等级、印张或字数组成,印刷量和获奖情况缺乏实际价值,应忽略不计。但出版社应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的合法出版社。

1.3 专利的指标筛选与评价

专利主要有三类: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其中外观设计是外观保护,不是成果的实质保护,科技价值不足,应排除。根据政府对专利资助的标准[6],可将专利的评价分为:国内发明、国内实用新型;美日与欧盟国家发明、其他国家发明、美日与欧盟国家实用新型、其他国家实用新型。不同的专利资助标准也不同,其对应的权重也不同。

1.4 新药证书的评价指标

由于新药证书的获取较为复杂,申请周期长,耗资大,一般少见以新药证书作为结题成果进行申报。但是新药证书无疑具有很高实际价值,未来可以产生具体的经济效益。根据《药品管理法》以及2007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我国将新药根据创新程度分为6类:一类是指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二类是指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三类是指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四类是指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五类是指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六类是指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一般而言,新药的类别可以较好地反映新药的科技创新情况,因此可据此判断其质量。

1.5 结题成果与预期成果相符程度评价指标

项目所产生的成果一般早在立项申报书中(相当于项目合同)列出,实际产生的成果与合同成果应保持较高的相符程度,这对于项目的顺利结题验收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出现“跑题现象”。当然,项目在申请时的计划成果出于能够顺利结题的考虑,但良好的实际成果更利于后期申报各类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等,因此其取得的实际成果往往高于合同计划。

实际成果与计划成果相符程度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实际成果与计划成果在种类、数量上的差异。例如论文、专著的数量。一般而言,一个合格的项目结题成果应与计划成果形式与数量保持一致,优秀项目应高于原有计划。

2 项目结题验收评价过程中使用的评价方法

项目验收结题质量评价过程中将会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其中一些较为成熟和先进的科技评价方法应合理地运用到其中。笔者主要借用的科技评价方法为平均影响因子法与布拉德福定律,其他涉及的公式均经过预先的实践模拟演算后择优提出。

2.1 平均影响因子法

由于科学研究领域的大小、研究人员数量和读者群的不同,各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学科,各分支学科的大小不同,影响因子值也存在差异。这种局面在期刊质量评价中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为此,泰国学者N.Sombatsompop等人提出了影响因子分数平均值(impact factor point average,IFPA)的概念[7]。其计算公式为:IFPA=(Iα/IA)(1-R/(N+1))n。其中Iα为某刊的影响因子,IA为某刊在本学科的影响因子排序,R为某刊在本学科的影响因子排序,N为某学科期刊总数,n为某人发表论文总数。

2.2 布拉德福定律法

布拉德福定律法(Bradford law)主要是研究文献分布的一种方法[8,9],并已用于期刊、出版等多个行业的评价[10]。运用布拉德福区域分析法,选用期刊或书目等有关的检索工具中所列的有关数据为统计资料,用等级排列方法列出布拉德福型数据,然后把数据分为若干区域,最后通过对区域数据分析划定核心区域。布拉德福定给出的核心期刊规律公式为1∶α∶α2。

3 项目质量定量评价公式的提出

3.1 基本计算公式

式中:Wi—第i项指标的分数;Kij—第i项指标第j个等级量的权重;e为无理数e,其值是2.71828……(根据模拟计算,e值大小更合理);n—赋分等级值,n=1,2,3……;m—选拔对象在第i项指标上获得的等级数量。先计算单个指标各级评定分值,然后逐级逐项相加。

3.2 论文的贡献分数计算法

论文所发表期刊权重计算联合影响因子计算法得到联合公式(2)

论文的体裁计算公式按照基本公式

(1)进行计算,然后再将其分数与公式

(2)计算结果相加得到论文的总分数。

3.3 专著的贡献分数计算方式

专著的出版社等级计算按照基本公式(1)进行计算,专著的字数按照出版社给出的字数进行评价,以10万字为基数(不足10万的按照10万计算),前10万字算50分,以后每增加2万字算1分。然后与出版社等级计算结果相加得到专著的贡献分数。

3.4 专利与新药的计算方式

专利按照不同国别和级别,以及新药计算按照新药证书所取得的药物类别等级按照基本公式(1)进行计算。

3.5 项目实际成果相符程度的计算公式

此部分的计算放在最后,即其余4个大指计算完毕后逐一累加得出初步的总分Wb,设某项目合同计划成果种类为x1,数量为y1,实际产生的成果种类为x2,数量为y2,则设u=x1+y1,v=x2+y2,则某项目结题总评分Wa的计算公式为:

4 项目结题验收定量评价方案的实际运用

4.1 β项目研究成果与指标权重及等级

以某医学科研项目为例(β项目)说明,设β项目产生的成果主要为:论文5篇,其中SCI论文1篇,国内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具体信息见表1;出版专著1部,出版社为省级,字数16万字。预期成果种类为2种,数量分别为论文3篇,专著1部,实际完成论文5篇,专著1部。

根据有关科技常识,设期刊、论文体裁、出版社等级等的权重和等级划分如表2、表3。其权重和等级可进一步由同行专家评审来准确修订。

4.2 论文发表期刊与体裁的计算

论文发表期刊的计算按照公式(2)计算,分别按照SCI、中文期刊进行计算,结果如下:

4.3 专著的计算

先进行出版社等级计算,按照基本公式(1)计算,结果为12.87.

专著16万字,按照前10万字算50分,以后每增加2万字算1分,可得字数得分为53分,则专著的总分为65.87

4.4 成果相符程度的计算

以上计算得到该项目的初步总分Wb=155.62+65.87=221.49,又因预期成果种类为2种,数量分别为论文3篇,专著1部,实际完成论文5篇,专著1部,可得u=x1+y1=6,v=x2+y2=8,代入公式(3)计算如下:

5 项目群批量结题评价结果的处理技巧

一般而言,项目只要完成预期计划成果,基本可以允许结题,但是不少立项部门还对成果的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如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SCI期刊才允许结题。还有的项目资助部门根据项目完成质量评选优秀,颁发证书。但一个项目的计算总分出来了,是否达到结题要求,又是否可列为优等,则无可行的方法和标准。有比较才有鉴别,因此一个项目的质量到底好不好,应该和同期申请结题的全体项目进行比较。

5.1 百分制核算法

由于每个项目实际评价后的得分可能远高于或远低于100分,而对人们常用的百分制更容易体现一个项目分数的高低情况。因此,将项目群的批量得分换算成百分制,更方便直观地体现一个项目的分数高低情况。

①换算方法一:以项目群中最高得分者为基准,将其换算成100分,其余项目按照换算比例进行换算。设Wa为项目中最高分,Wx为其他任意项目得分,Px为某项目换算得分,其中最高分项目的Pa=100。则换算公式如下:

应用举例,某项目群中最高分为322,则4.4节β项目得分换算方法为:

②换算方法二:如某项目中,最高分与仅次项目得分差距悬殊,换算后可能导致排名第二的项目分数反而很低,这同样不利于直观体现每个项目分数的真实情况。这种情况的换算应将总分排名靠前的项目进行取平均值来换算。设某项目中排名前n位的项目得分依次为:W1、W2……Wn,其他项目总分为Wx,相对应的换算得分设为Px,则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所划取的总分最高的前n名项目数,且前n名得分一律计为100分,不再换算。

应用举例,某项目中,排名前5个项目的分数依次为:580、320、305、300、280,则4.4节中β项目换算分数计算方法为:Px=100×5×255.75(580+320+305+300+280)=71.64。在这种情况下,如继续按照公式(4)计算,则Px=100×255.75/580=44.09,这样就容易让人给出项目不合格的误判。

全部项目经过百分制换算后,再按照人们通常对百分制运用常识和习惯去划定优秀和合格分数线,整个项目群经处理后就显得直观简洁。

5.2 布拉德福规律法

布拉福德的核心分布规律呈l∶α∶α2关系,借此来评价一个项目群批量的结果。布拉福德给出的α约为5,即核心区域的期刊约占总数的3.2%。应用举例,某卫生厅2010年度对200个申请结题的项目进行结题评审,根据系列定性计算后,全部项目按照得分高低从1到200依次排名。

根据实际情况,此次评审将α取值为2,即核心分布规律呈现为1:2:4。计算及处理方法如下:①排名在前1/7(14.3%×200=29,结果取整)的项目列为优秀项目(一等),即前29项为优秀项目,结题质量为优等;②排名在1/7~2/7(即排名30~57名)之间者列为良(二等),结题质量为良等;③项目排名在2/7~4/7(即排名57~114)之间的列为合格项目(三等),结题质量为合格;④奖排名在4/7~5/7(即排名115~143)之间者列为基本合格项目;⑤其余项目,排名为144~200名者,则表示需要返工,暂不合格。

根据被评价项目的实际数量,α赋值范围适当降低或提高,其取值范围可以在2~10之间。即项目数越少,α值越低,反之α值越高,这样做的目的利于筛选比较。布拉德福定律的引入,可以帮助对项目群批量结果进行优秀、合格的管理。但是,由于定量评价公式及过程较为复杂,面对大量需要结题评价的项目人力就显得不足,因此可以根据评价方案编制相关软件,化繁为简,使其更方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京萍.对科研结题工作一些问题的思考[J].地方病通报,2002,17(3):100.

[2]张喜梅,王静,王楠.我国科技成果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2):32-34,39.

[3]常思敏.科技论文质量评价的研究和实践[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5(1):127-132.

[4]周少丽,赵新法.管窥核心期刊与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J].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79-80.

[5]王艳,王婷.影响因子与科技期刊评[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32(12):1769-1770.

[6]吴红.论地方政府在专利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从地方政府的专利资助政策谈起[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2):243-245.

[7]Sombatsompop N,Markpin T,Yochai W,et al.An evaluation of research performance for different subject categories using Impact Factor Point Average(IFPA)index:Thailand case study[J].Scientometrics,2005,65,(3):293-305.

[8]Karmeshu,Lind NC,Cano V.Rationales for Bradford's law[J].Sciento metrics,1984,6(4):233-241.

[9]Alabi G.Bradford's law and its application[J].International Library Review,1979,11(1):151-158.

课题研究结题论文 篇8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实依据及必要性

1、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大纲》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课标》中指出“美术教育在于激发学生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美术欣赏是学生通过对大自然、美术作品、生活环境的感受、想像、体验、理解和判断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达到以美促知,以美启智,以美怡情,以美促能的教育效果。从而获得终身的、可持续的审美创造力。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

2、目前小学欣赏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课程(课型)不被重视。我区现使用人美版教材每册美术19课,专题欣赏只有1-2节课。市区级赛课活动中,容易出課堂效果的往往是实作课,许多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只看学生的绘画作品……于是,美术课程偶被挪作他用,各级赛课的“指挥棒”导向,学校的评价标准,让许多教师放弃上欣赏课。

(2)欣赏课教材与学生认知脱节。我区现用人美版美术教材,每册一般在开始和结尾各安排一节专题欣赏课,但这些课程的内容普遍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脱节。出现知识性、专业性上浮,趣味性偏低的局面,课程一旦游离于学生感知之外,欣赏难以直抵心灵,触动共鸣。长期下去,学生与老师都会丧失教学兴趣。

(3)美术教师专业素养与欣赏课发展的不均衡关系。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欣赏能力。尽管,我校的美术教师均为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专职教师,但欣赏课教学关乎这个教师的美术专业知识、其他领域知识、理论结构、表达方式等综合人文素养。对于综合性强的欣赏课教学,大家都感到难以驾驭。

(二)课题界定及研究的重要性

1、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

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

2、小学美术欣赏的重要性

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课业形式,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同时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因此,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美术教研组确定了《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收集整理适合各年段的欣赏媒材。

2、探索小学各年段适合学生欣赏的美术内容,形成专题欣赏课。利用平时的教学,养成随堂欣赏的习惯。

3、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了解一位名家或欣赏一幅名画。

4、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鉴赏水品。

5、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美与生活的认识及应用。

6、使欣赏课程专题化,常态化,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欣赏课程。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我校各年段的学生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他们感兴趣的美术学习内容。

2、文献检索法:查阅资料,了解欣赏课教学已有的研究成果。

3、实验法:将我校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分年段进行实践探索及研究。

4、案例分析法:针对具体的课例进行研讨、分析。

(三)研究过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1)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兴趣;(2)收集资料、学习理论;(3)讨论制定实验研究方案,撰写课题申请报告及开题报告;(4)尝试研究。

2、中期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3年2月)

(1)调整课题实施计划;(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3)进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4)撰写中期报告,总结反思。

3、后期总结阶段(2013年3月—2013年5月)

(1)全面总结,归因分析;(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3)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文字与光盘资料。

三、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通过两年时间的实验和研究,教师和学生都欣喜地感受到了自己的收获。

(一)学生方面

1、学生掌握了欣赏作品的方法,提高了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研究之前,一件作品让学生评述,他一般都只会说色彩鲜艳、非常有趣、好看或不好看等简单、表面的评价词。这是由于学生对作品缺乏深入感知,作品内涵没有深入挖掘。通过欣赏教学后,学生逐渐明白,鉴赏一幅作品,是由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过程。一般欣赏一个作品,先要看整体——看局部——看神态,进行初步感知;接着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因——了解作品技法来自何种流派,进行深入了解、理性理解;最后结合自己的已有生活感受,思维作者意图及作品思想、价值意义等,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陶冶了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审美能力的人。

2、提高了学生的美术欣赏评价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上一篇:感恩自然演讲稿下一篇:合同分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