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教案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二十四节气之教案(通用9篇)

二十四节气之教案 篇1

在“冬天来了吗?”课程中,孩子们能够了解大雪时节的气候特点,通过在自然中寻找冬意,学会根据条件在自然中寻找答案并用语言表达,同时通过毛巾操的练习克服懒惰情绪、坚持健康生活。属健康、语言领域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目标】

1、知识方面:了解大雪时节的气候特点;

2、技能方面:学会根据条件在自然中寻找答案并用语言表达;

3、情感方面:克服懒惰情绪,坚持健康生活。

【课程内容】

1、大雪感受分享(5分钟)

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节气是大雪。说到大雪,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特殊的理解呢?大雪时节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大自然中生物的灵气减弱,万物进入休养状态。小朋友们有没有感同身受呢?一到冬天早晨就想赖床,不愿出门面对刺骨的寒风……

2、寻找冬意(35分钟)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师:但在南方,初冬时节一般不会很冷,我们感受到冬天来临的过程也比较漫长,现在大雪节气已到,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身边的冬天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出家门,去大自然中感受一下吧!

(2)活动进行

①通过五感,收集自己找到的冬天特征。(感受冷风,触摸冰霜,观察枯树……)

②分享自己找到的冬天特征,绘制图画。

3、毛巾操(15分钟)

所需材料:毛巾

活动过程:

小朋友们你们找到冬意了吗?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动物们逐渐怠惰起来,不愿出门活动,只想温暖被窝。但这并不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让我们一起用毛巾操,作为今天课程的收尾吧!注意做操时,胳膊一定要伸直哦~

(1)站直,向前伸胳膊,手背朝外,手提毛巾,使毛巾与地板相垂直,然后用拧抹布的方法拧毛巾;伸直胳膊,呼气,向内转动手腕10次。最大限度的转动手腕效果更佳。

(2)伸腰站直,两手抓住毛巾的两边举向头顶。胳膊竖直举起,身体尽量伸直;呼气,慢慢的将毛巾越过身后,放下胳膊。吸气,慢慢举起胳膊,恢复原状,如此反复做10次。

(3)站直,挺直身板,一只手放于头后,另一只手放于腰后,竖直的抓住毛巾;抓着毛巾慢慢的上下移动。右手在上做10次,再换左手在上做10次,如此反复做即可。

二十四节气之教案 篇2

天气特点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 浮萍开始生长, 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 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 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 谷类作物茁壮成长。谷雨时节的南方地区, “杨花落尽子规啼”, 柳絮飞落, 杜鹃夜啼, 牡丹吐蕊, 樱桃红熟, 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 南方的气温升高较快, 一般4月下旬平均气温, 除了华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外, 已达20℃至22℃, 比中旬增高2℃以上。华南东部常会有一、二天出现30℃以上的高温, 使人开始有炎热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带业以进入夏季。华南春季气温较高的气候特点, 有利于在大春作物栽培措施上抓早。适宜红苕栽插的温度为18℃至22℃, 这时已能满足。华南老旱区的经验证明, 红苕在谷雨后早栽, 能够在伏旱前使藤叶封厢, 增强抗旱能力, 获得高产稳产。

“谷雨前, 好种棉”, 又云:“谷雨不种花, 心头像蟹爬”。自古以来, 棉农把谷雨节作为棉花播种指标, 编成谚语, 世代相传。

谷雨节的天气谚语大部分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 如“谷雨阴沉沉, 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 四十五日无干土”等等。还有谷雨节气如气温偏高, 阴雨频繁, 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 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

史料记载

《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 斗指辰, 为谷雨, 三月中, 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群芳谱》:“谷雨, 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 天气较暖, 降雨量增加, 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 自雨水后, 土膏脉动, 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 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 自上而下也。”

这时天气温和, 雨水明显增多, 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 古代所谓“雨生百谷”, 反映了“谷雨”的现代农业气候意义。但雨水过量或严重干旱, 则往往造成危害, 影响后期产量。谷雨在黄河中下游, 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 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日期计算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 D=0.2422, L=闰年数, 21世纪C=20.1, 20世纪=20.888。举例说明:2088年谷雨日期=[88×0.2422+20.1]-[88/4]=41-22=19, 4月19日是谷雨。

谷雨典故

这谷雨二字为什么用它做节气名, 还得从仓颉造字说起。

开天辟地以后, 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黄帝时代, 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汉字的苦难, 辞官外出, 遍访九州, 回到家乡杨武村, 独自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 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 大受感动, 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

那一天晚上, 仓颉正在甜睡, 忽听有人喊他;“仓颉, 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 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这是啥缘故, 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 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 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 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 不一会天亮了, 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 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 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 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 他朝空三拜, 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 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 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黄帝宫中。黄帝问起金人来历, 他只说偶然捡的, 并说这是天下之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 自己偶然捡的, 不敢占为私有, 特来晋献。黄帝深知他的人格高尚, 笑着收受了。可是, 过了四五天, 正当黄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 突然飞来一道霞光, 金人不见了。黄帝心里非常难受, 却弄不清金人哪儿去了, 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 梦中又听到有人大喊:“仓颉, 玉帝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 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 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 我去报告玉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 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 仓颉醒来了, 一看窗外, 只见满天繁星, 知道是在做梦, 也就没有多想, 又呼呼地入睡了。

第二天, 天气晴朗, 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 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 足足下了半个时辰, 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 急忙跑出门去, 只见那谷粒铺遍了整个村子, 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 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 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 知道是玉帝对自己的奖励, 便急忙去报告给黄帝。他走到半路, 碰见了黄帝派来的人, 相互说清情况, 又一块去见黄帝。黄帝听了仓颉的一番汇报, 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 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作为一个节日, 叫做谷雨节, 命令天下的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狂舞, 感谢上天。从此, 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白水人民都把这一天作为祭祀仓颉的节日。

诗词

前日采茶我不喜, 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 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 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 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 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 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 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 龙团凤饼真无味。

———清·乾隆《采茶歌》

不风不雨正晴和, 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 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 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 一杯香茗坐其间。

———清·郑板桥《七言诗》

谷雨花枝号鼠姑, 戏拈彤管画成图。平康脂粉知多少, 可有相同颜色无。

———明·唐寅《牡丹图》

邵平瓜地接吾庐, 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 就床吹落读残书。

———唐·曹邺《老圃堂 (一作薛能诗) 》

酒阑横剑歌, 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 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谷雨, 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 故园荒薜萝。

———唐·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谷雨洗纤素, 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 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 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 无语倚朱栏。

———唐·王贞白《白牡丹》

旅人游汲汲, 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 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谷雨, 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 应怜恨不穷。

———唐·孟浩然《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农耕谚语

谷雨时节种谷天, 南坡北洼忙种棉;

水稻插秧好火候, 种瓜点豆种地蛋;

玉米花生早种上, 地瓜栽秧适提前;

闲地芝麻和黍稷, 深栽茄子浅栽烟;

田菁苜蓿沙打旺, 绿肥作物种田间;

棉花出苗快查补, 地头地边无空闲;

小麦要浇孕穗水, 查治火龙和黄疸;

树木栽上细管理, 否则成活难保险;

林木果园早喷药, 花儿过密酌情剪;

马牛猪羊饲喂好, 家禽孵化科学管;

苇藕蒲草继续栽, 亲鱼育肥多产卵;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篇3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yú),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气候特点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部分地区仍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

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叫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到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惊蛰雷鸣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昕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也不一样。

物候特征

物候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

《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

《诗》曰“黄鸟”,齐入渭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麓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又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鹛鸠。”

《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

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雉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农忙季节

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惊蛰农事

蔬菜

1.保护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

对节能型日光温室栽培的越冬黄瓜、西葫芦、番茄、辣椒的管理应进行中耕划锄,提高地温增加透气性,促进新根生长。在管理上要结合防病进行叶面追肥,对受冻害或长势较弱(沤根)的作物要尽快换茬提高春季产量。

2.做好病虫害防治

由于温度低,阴天较多,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早疫病、晚疫病、根腐病发生较为普遍,要及时喷施各类杀菌剂,防止病菌扩散造成更大危害。

nlc202309020243

果树

惊蛰后气候逐渐变暖,万物开始复苏,是梨、桃、李等落叶果树的开花抽梢期和柑橘、杨梅等常绿果树的萌芽前期,也是果园年周期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在生产管理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清除越冬病原菌和越冬代害虫

一是及早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僵果及杂草等,并集中烧毁:二是清理刮除枝干上的粗皮、烂疤,处理后用百菌敌1~10倍液涂抹伤口;三是抽梢前选晴暖日子全园喷石硫合剂一次,落叶果树用波美3~5度(也可用晶体石硫合剂20倍代替,已开花展叶的李、桃等应改用百菌敌300倍液),常绿果树用波美1度(也可用晶体石硫合剂100倍代替)。

2.加强芽前肥施用

主要施用尿素和有机质肥料,梨、桃、李等在惊蛰前开环状沟或放射沟株施有机复合肥2.5~5kg加尿素0.1~0.2kg,施后覆土;在新梢展叶期和花蕾期各喷一次有机液肥或绿芬威2号1000倍加0.2%硼砂液;梨、桃、李等在花蕾期喷“果大多”每包加水90kg,谢花后再喷“果大多”每包加水45kg。

3.合理用药适时化学防治

梨在花蕾期,桃、李在花谢后即用2,5%消虱蚜1000倍加40%毒死蜱1000倍及80%果菌速净800倍液(梨再加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或20%粉锈星1500倍)喷1~2次。

4.及时疏花或花序

梨在现蕾期先疏去弱花序,再根据需要每隔5~10cm留一花序,其余一律疏除(仅疏去花蕾),授粉条件好的每花序留一半左右的边花蕾,疏去中心花蕾;桃、李等也宜加强疏花和疏果工作。

畜牧

惊蛰后气温开始回升,降雨量增加。此时,田野间青草开始生长、绿肥红花草子和黄花草子生长旺盛,给草食家畜开始提供青绿饲料。这一时期,畜禽重点是抓好耕牛补料催膘,家畜的春防、春配及防病工作都必须抓紧。一般在春耕前半个月至一个月开始给牛增加营养。

1.春季也是母牛配种季节,为不失时机抓好春配,适当加强种公牛和繁殖母牛的饲养管理。

2.生猪重点抓好春季猪瘟和牲畜“五号病”的预防注射,同时预防猪只受凉感冒发热。

3.春季是家兔繁殖的黄金季节。要抓好长毛兔和肉用兔的春繁工作。要做到适时配种。

4.早春三月,天气多变,养鸡专业户必须采取薄膜保温室育雏,提高育雏成活率。

5.防止饲料霉变,日粮中应添加抗霉剂,同时防止孕畜流产。

6.防止兔、禽球虫病、流感等病。

惊蛰时节天气晴好,气温逐渐回升,阳光充足,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农民朋友们搞好病虫防治以及畜牧的防护工作。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篇4

进入芒种以后,尽管天气已经炎热起来,但由于我国经常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有些地区的气温有时仍很不稳定。比如东北地区在此期间有时还会出现4℃以下的低温,华北地区有时也可出现10℃左右的低温,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曾出现过12℃以下的低温,因此在芒种时节春天御寒的衣服不要过早地收藏起来,必要时还要穿着,以免受凉。

免受“湿邪”的保健措施:

1 注意劳逸结合

过度疲劳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同时还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体质,助消化,促进血液流通。

2 饮食

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冬瓜等,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必要时可服用健脾化湿药物,如藿香正气水、保和丸等。

3 避免外湿伤身

尽量少在潮湿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抽湿机或在墙角放置干燥剂,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阴雨天气时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外出时携带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

4 芒种期间的饮食宜以清补为主。

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因此,芒种期间要多食疏菜、豆类、水果,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要多吃瓜果疏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这对血管有一定的修补保养作用,可把血管壁内沉积的胆固醇转移到肝脏变成胆汁酸,能在一定程度E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介绍 篇5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节令的这种变化,自然也在农事上有所反映。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 “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所以,此时节要注意防燥,饮食起居均要调剂周到。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因此,为了保证冬春农田用水,必须认真抓好这段时间的蓄水工作。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天气预报,做好充分准备,抓住每个晴好天气,不失时机地搞好抢收抢晒。

处暑天气:全国大部雨水助凉 暑气消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意为暑气至此而止矣,天气也将逐渐由炎热转为凉爽。应景的是,受到降雨影响,全国大部地区今天的气温都不会超过35℃,较为凉爽,而随着雨水的逐步蔓延,未来气温还会进一步下降,暑气尽消。据气象专家介绍,处暑节气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气温将明显下降,北方地区的雨季也将宣告结束,不过近期,东北、华北以及江淮等地还有一次宝贵的降雨过程,对改善当地土壤墒情,缓和旱情比较有利。

处暑时节防“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秋乏”是人体要休整

暑天结束后一般早晚的温差增大,且秋高气爽,人们会感觉比较舒服。此时人们为什么还会感觉乏呢?这是因为在炎热的夏季,人的皮肤湿度和体温升高,由于大量出汗使水盐代谢失调,胃肠功能减弱,心血管和神经系统负担增加,再加上得不到充足的睡眠和舒适的环境调节,人体过度消耗了能量,失去了较多的“老本”。

秋乏

秋季虽然人体出汗减少,体热的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也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由此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一些潜伏在夏季的症状就会出现,机体也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如不少人清晨醒来还想再睡,这种状况就是“秋乏”。

预防“秋乏”四步曲

一是睡眠充足

夏天昼长夜短,天气闷热,很多人长期睡眠不足。处暑后天气变凉,就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晚上10时前入睡,并要早睡早起,以提前进入“备战“状态,防止上班犯困。也可以适当午睡,这样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二是饮食清淡

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从中医上讲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和豆制品等。

不吃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应少吃;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利于提神醒脑。这是因为果蔬中的维生素作为辅酶能协助肝脏把人体疲劳时积存的代谢物尽快排除掉,同时蔬菜和水果为碱性食物,其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三是加强锻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以早晚为好。只有体能充足,才能战胜季节交替时身体的不适。

1.登山、散步、做操等,简单运动有助于情绪平静解除秋乏。

2.伸懒腰也可缓解秋乏。

即使在不疲劳的时候,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

四是室内养植物

吊兰是不错的选择“秋乏”状态与人体缺氧有一定关系,因此,室内适合放置一些能吸收二氧化碳等废气的花草。

宜选择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和绿萝等。

客厅适宜养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和普通芦荟。这些植物不仅能对付从室外带回来的细菌和小虫子等,甚至可以吸纳连吸尘器都难以吸到的灰尘。

办公室适宜养芦荟和吊兰,它们能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把被认为能致癌的甲醛转化为像糖或氨基酸那样的天然物质。

处暑节气的习俗与活动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时至今日,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

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诗词 篇6

徐勉

“夏景厌房栊,促席玩花丛。

荷阴斜合翠,莲影对分红。

此时避炎热,清樽独未空。”

诗说夏夜纳凉,从房中来到花丛中,席地而卧,欣赏水中莲荷,眼前又有美酒相伴,十分惬意。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山亭古树参天,人迹罕见,蔷薇飘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

《夏日山中》

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写出了盛夏时节赤身取凉的狂态。

《消暑》

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诗人认为在室内少放东西,心平气和坐于窗下,清风便会自然而来,凉爽也就由心而生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认为,只有古树参天、宁静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消暑纳凉的理想去处。

《暮热游荷花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把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意趣盎然,可以说是描写傍晚在荷花池畔纳凉的绝妙之作。

《消暑诗》

江堤

“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

风来无质堆纸上,巧借柳枝相形容。”

则写出了一个柳下纳凉、清风拂面的清凉世界。

《大暑》

左河水

“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两厌是蝇蚊。

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

描写了我国在大暑季节天气酷热、干旱少雨、蚊蝇叮人情景。

《大热》

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诗写极盛夏的炎热,更衬托出农夫耕种的艰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农事诗

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

洪涝灾害时出现,防洪排涝任务急。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

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

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

顶尖分次来打掉,最迟不宜过月底。

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

雨季造林继续搞,成片零星都栽齐,

早熟苹果拣着摘,红荆绵槐到收期。

高温预防畜中暑,查治日晒(病)和烂蹄(病)。

水中缺氧鱼泛塘,日出之前头浮起,

矾水泼洒盐水喷,全塘鱼患得平息。

二十四节气之教案 篇7

从春秋战国到清末的2 000至3 000年间, 在任何史料中, 虽未见殷周贞人 (占卜者) 的甲骨刻画有书道方面的意义, 而在汉、晋以后, 书道资源却日益丰富, 尤其是楷体、行草的出现推进了世人书写的活动, 对书写规律的探索与研究日益丰富并深入开展起来。在诸多书论者中, 不乏学者、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等具有自身学养的有识、有胆、有心之士。他们均有专论或相关看法, 内容非常丰富, 涉及美学、哲学、技法、感悟等多个层面, 且多有超群不凡的见解, 使探寻“书道”成为历久弥坚的主题。

进入到21世纪, 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在重新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文化, 推进相关的研究、活动和产业发展, 已成为重要的趋势。而在中国, 由于文化遗产极为丰富, 所以, 在方兴未艾的事业发展中, 需要找到能够承载千钧之力的最佳着力点。笔者认为, 作为最重要、最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 中国的书道堪当此任, 书道的复兴就应该是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机杼。

2009年中国的书道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 使世界上更多的人在印象中用书道替代了京剧脸谱, 将其作为认识和感受中国文化最典型的表征;使全世界的人都能逐渐认识到, 在中国有一种古老的文字及其附带的文化、技法、艺术等, 依然可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继续发展、创新的空间。而对中国人自己而言, 是局限在“书法”的层面, 追求对古人效法的“似与不似”, 还是深入探索中国“书道”的全貌, 在美学、文化、技法、感受等方面继往开来, 选择其发展思路也可谓重要的挑战。

由此可见, 中国书道的复兴不只是形式上的, 更重要的是挖掘其内在的规律与文化。书道的“复兴”不是简单地恢复模仿, 而是经过提炼、总结、反思、感受和调整之后的探索与创新。对比日本、韩国在向中国书道方面学习的经验, 他们都非常注重有自己的本土化感悟, 经过学习、实践、研究和争论, 日本、韩国不仅在其文字中依然保留了汉字, 其书道 (或书法、书艺) 的现代价值依然受到重视。他们认为汉字与书道不仅是信息的载体, 也是提升生活品质、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渠道和方法, 有着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早在六朝及隋唐时期, 日韩等国的学者、僧人等就很重视中国书道的价值, 并将书道引归本国, 结合本国文字和其所用汉字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如日本的代表人物空海和尚即为当时第一, “有晋人风”, 同时名人还有小野道风、行成卿、鱼养等。及至明清, 不仅日韩商人争购当时书家董其昌等人的作品, 杨守敬等人还亲自指导过日本学者研习中国书道。而在“兰亭”诸传本中, “高丽本”亦有其重要价值, 赵孟頫的字帖印本在日本也存量较多。日本人改过的蔡襄字, 中国书家都难辨真伪, 难怪清初学者杨宾叹道:“外国人亦可畏哉。”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 文化的存续都需要通过不断地“复兴”加以激活与弘扬, 而一旦这种“复兴”不能兼顾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各自价值, 其整体的优势就会丧失。中国的文化自古以来就以追求和谐、自然、蕴含文化和人类精神为最高境界, 其在书道的探索中也最为典型。可见, 挖掘和倡导复兴中国的书道, 并非是出于狭隘的民族观点, 而是要为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提供一个鲜活的、延续不断的活体样本。可以说, 这是中国人自己首先要了解和学习的主要内容, 也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使命所在。在西方近代, 追寻古希腊、古罗马精神的文艺复兴, 受惠者不仅仅是希腊和意大利, 整个欧洲和全世界都从中获得了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重要思想资源。

近代以来, 西方艺术、西方美学、西方文化, 以及与之相关的材料学、表现技法和装饰方法等外来因素, 都对中国书道的探索与实践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促进了现当代书道的发展, 给予书界以往时代不能给予的重要影响与支持。但在“道”与“法”、与“艺”的融汇、创作与感受方面, 西方的探索是难以直接借鉴的, 必须要有中国人自己的觉悟与实践。众所周知, 日本是善于学习的民族, 从古代学习中国, 到近代“和魂洋才”, 尤其在“书道”方面, 有自己本土化的探索和改造。但在2004年我访问日本, 以及在此前后的相关考察中, 我发现在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下, 日本的书道也在衰落, 也遇到了振兴和发展书道的种种困惑。可见,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 曾经的辉煌都会不断遇到新的挑战, 都必须在尊重传统、发现问题、认清挑战的基础上不断地寻求创新与发展, 否则, 优势便会变成劣势, 曾经的辉煌可能沦为悲哀。

显而易见, 中国书道的复兴关键在于国民对书道的认识, 在于对书道人才的培养。而在这些方面, 中国的传统是极为丰富和源远流长的。在历史上, 各类人才的培养, 首先要通过学习“礼 (礼仪、法规、祭祀等规矩) 、乐 (具有陶冶作用的宫廷乐舞和淳朴真挚的民间音乐歌曲) 、射 (射箭等强身卫国的武艺) 、御 (骑马驾车等本领) 、书 (书写及文字表现能力) 、数 (计算规划能力) ”等“六艺”的学习, 为日后成才成圣奠定基础。继之, 还须懂得“天人合一”、系统思考、探索方法、相反相成、因势利导、躬行实践、优势迁移、学思结合、问难质疑、标新立异、讲求意韵、和谐适度、终身学习等重要的人生哲理和思想方法。而学书如同做人、品书如同品人的传统也使书道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可见, 中国的人才培养是以书道的培养为基础并贯穿人生的。尽管专业化的书道人才培养是晋唐以后的事, 但其作用和价值始终受到极大的关注, 人们对“道”和“书道”的认识和感受均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基础。

在计算机网络时代, 不少人担心在“无纸化”的现实和未来社会, 书道将会逐渐消失, 但近年来的事实证明, 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带给今天人们的, 不仅是快节奏的生活和信息爆炸, 更是学习、检索的极大便利, 使以往只有帝王将相可以临摹、欣赏的书道遗产也能使寻常百姓随意欣赏和学习。而因生活、工作效率的提高增加的休闲时间, 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书道、修身养性、研习文化、提高素养、完善人格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和机会。

在此基础上, 在全球信息一体化和多元文化共容、共赢的和谐发展环境与开放趋势中, 中国的书道将更有条件发扬光大、汲古创新, 并将用自己的历史为世界文明作出突出的和个性化的贡献。近年来, 在继续挖掘传统资源、倡导宗法汉晋、追求意韵风骨、探索技法表现的同时, 中国的书界也开始研究传统的遗产和借鉴国外的思想来加强书道探索, 涌现出众多的研究成果, 为中国书道的复兴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撑和思想资源。

在具体的表现方面, 自改革开放以来亦呈百花齐放的和谐势态:涉及甲古书法、钟鼎文书法、简牍书法、敦煌写经书法、少数字书法、现代书法、文人书法、硬笔书法、简化字书法、混体书法、叠加书法、实用书法、装饰性书法等作品, 以及书画融合作品、现代刻字作品等, 也层出不穷。在作品章法和装饰方面的探索异彩纷呈, 运用了现代审美和先进技术作支撑, 人们都试图通过探索新的书道表现形式来跳出传统窠臼的束缚。有书家编写各种形式的教材、文献, 甚至在书写工具方面也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造;有的学者试图在晋韵、唐法、宋意之后, 为当代书道寻求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概念;也有专家在汲取西方文论和美学概念的基础上, 以论代史, 几乎将书学变成“玄学”;以首都师范大学为代表的书法研究则将研究生的系统训练与理论研究较好地结合起来。尽管书界对各方面的探索议论不一, 但都不能否认这些研究与尝试的积极作用与借鉴价值。在中国书道发展的未来, 虽不可避免地依然存在“道不同”的差异, 但多元兼容的襟怀和殊途同归的法则, 确应是中国书界不容忽视的铁律。应允许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索中国书道的标准和规律, 要为中国书道的复兴和多元发展提供更加开阔、和谐与充满活力的平台。

所谓的中国书道的复兴并非狭隘地从中国人的角度论述“书道”的原创权, 而应在充分认识和挖掘中国书道传统的同时, 将中国的书道体系梳理和建构起来, 同时注意吸纳相关国家、相关文化的有益经验, 营造更为适宜、宽容和具有博弈情趣的发展氛围和环境。

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也还需要普及与提高并举、理论和实践结合, 既要注重雅俗共赏, 明确大俗可能蕴涵大雅, 大雅必定涵容大俗;也要意识到高雅毕竟有自己的内涵, 能够发挥引领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做“阳春巴人”“下里白雪”的探索和努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和创新的努力, 推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高雅作品, 彰显中国传统书道的魅力与潜能。

当然, 作为一个命题、想法提出来, 仅是抛砖引玉, 希望有同样想法和担当的书界朋友也一起来探索中国书道的问题与中国文化如何更好传承的问题。由此开始, 通过对中国书道的研究与实践, 很可能为中国本土文化的发展、创新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典型的案例。相信这些探索不仅对中国有着文化和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 对于世界各国如何存续和弘扬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文化的特色优势, 也会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后记

早在我18岁准备当教师的时候, 就有了关于“书法”和“书道”差异的强烈感受。记得那是在我的启蒙老师叶希豪的住所, 我看到了多卷本的日本出版的《书道全集》几乎囊括了古今书道的绝大部分精品和相关内容, 而在当时 (1974年) , 在中国的书店里, 除了《毛主席诗词》和鲁迅作品的书法作品外, 根本买不到任何古代书家的字帖。

真正让我郁闷的还不是因为当时买不到字帖, 因为字帖可以借来拓写复制, 而是在于我初步感受到了在日本提倡“书道”和中国现实讲求“书法”之间的重要差距。尽管当时我对这种差距还说不清, 还没有最基本的能力来作出判断, 但这种感受积压在心中始终是挥之不去的心病。在此后的30年中, 我一直关注这些差异, 并在出访日本、研读书道经典的基础上逐渐意识到, 在中国历史上对“书道”的探索是一以贯之、川流不息的长河。可见, 对“书道”的实践和研究并非日本的专利, 只是日本善于向别人学习和精于选择而已。

反思近代以来中国对自己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有不少是舍本求末、未能提纲挈领的草率实践, 所缺的主要是疏于对历史的深入考察与起码尊重、疏于用科学的方法审视历史和本土文化的深层价值、疏于在人类文明的历史平台上挖掘中国原创的思想和改革实践、疏于在文化的多元表现中提取规律性、引领性的内涵。在世界进入21世纪的今天, 中国的发展已从重点关注经济和科技拓展到全方位的发展, 尤其是文化教育的发展, 而在其中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弘扬与教育已经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小雪篇 篇8

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今年的立冬是11月7日。立冬单从字面上可解释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冬季的来临。早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清晰准确地标志了四季转换的过程。

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每逢这天,南北方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说是只有这样到了寒冷的冬天,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立冬日我们到底该注意些什么呢?

在此节气,起居调养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而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以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冬季西北地区的天气寒冷,宜以大温大热的牛、羊、狗肉等进补;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应以甘温之味的鸡、鸭、鱼类清补;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要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的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小雪篇】

小雪,望文生义,表示降雪开始的时间和程度。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民间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涨,斗指己,斯时天已积阴,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这时的黄河以北地区已到了北风吹、雪花飘的孟冬,此时我国北方地区会出现初雪,虽雪量有限,但还是提示我们到了御寒保暖的季节。小雪节气的前后,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的,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是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朋友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这个节气里,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在光照少的日子里要学会调养自己。

用中医病因学的观点“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也就是说,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三种,即内因(七情过激所伤)、外因(六淫侵袭所伤)、不内外因(房室、金刀、跌扑损伤、中毒)。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古人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对外,要顺应自然界变化和避免邪气的侵袭;对内,要谨守虚无,心神宁静。即思想清净,畅达情志,使精气神内守而不失散,保持人体形神合一的生理状态,也是“静者寿,躁者夭”的最好说明。

另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季节变化对抑郁症患者有直接影响,因为与抑郁症相关的神经递质中,脑内5-羟色胺系统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春夏季,5-羟色胺系统功能最强,秋冬季节最弱,当日照时间减少时,引起了抑郁症患者脑内5-羟色胺的缺少,随之出现失眠、烦躁、悲观、厌世等一系列症状。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介绍 篇9

立春是什么意思

立春时节气候如何

立春又叫“打春”吗

立春的节气特点是什么

立春的风俗特点

立春是什么意思

立春,俗称打春,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这一天万物复苏,春回大地。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立春之日,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在这一天起,一直到立夏的这段时间,一直都被我们称为“春天”。

<<<返回目录

立春时节气候如何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我国地域广阔,位于低、中、高纬度。低纬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纬度30度间的空间范围,即30°N至30°S以内地区,包括热带、副热带两个热量带,是全球太阳辐射和热量比较集中的地带。低纬地区,多雨、多风暴、光照足、湿度大,季节转换时降雨量、风暴等变化明显。中纬度是指南北纬30度-60度之间的纬度带,高、低纬度的盛行气团在这一带相互交迭,气旋活动频繁,季节转换时气温变化明显。高纬度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纬度60度到南北极之间的区域,是地球表面接受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带。不同的纬度,其气候有很大差异。

<<<返回目录

立春又叫“打春”吗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史书上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那样说的话,年头几乎和我们中华民族一样的老。

《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将春牛打碎,有鞭策老牛下地耕田的“催耕”之意,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返回目录

立春的节气特点是什么

气候特点:

一是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

立春节气期间气候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乍暖还寒:一是日夜温差较大;二是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常因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明显降低,经常是白天阳光和煦,让人有一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感觉,早晚却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

立春到了,但是气温并不会回升的那么快,并且老话讲春捂秋冻,不建议大家过早的脱掉冬装换上亮丽的春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更应该注意保暖。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所以立春后还冷的情况是正常的。

阴阳特征:

干支历法是上古文明的产物,上古历法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立春”,地域分界线在今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当节气立春时,那一线以南地区,已有春的气息了。立春是一个略带转折色彩的节气,这种转折在全国范围并不是十分明显,但立春后白天渐长,意味着最严寒的时期基本过去,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在南方岭南,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而在北方,立春,更多只能说是春天的前奏,并没进入春天。

<<<返回目录

立春的风俗特点

立春乃“二十四节气”之首,“立”乃开始之意,意思是从立春这天起,时序就进入春季了。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变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早在上古时代古人“观象授时”,并确定了天干地支及二十四节气。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干支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往复岁的周期。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家,古人相当重视立春岁首。“斗柄回寅”为立春(“春正”),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早在上古时期我国一些地方便传承着以立春岁首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雏型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在秦汉以前,“春节”(正月节)这一称谓原本就是在立春这个节气过的“岁节”,而非指现在阴历一月一日(阴历一月一日古称为“元旦”)。汉后各地历法统一,立春“岁节”被挪到了阴历一月一日,称“年节”。自立春岁节的民俗功能被挪到了一月一日后,立春成了单纯的节气。先秦时期各地风俗习惯不同岁首节庆的民俗不同,历法不同其岁首日期亦不同。在历法上,“岁”和“年”,在古时是有严格区别的: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从一月一日到下一个一月一日,谓之“一年”。汉代是我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这对节日习俗的传播普及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主要的传统节日民俗在汉代已经普及到全国各地。此后在文献上渐出现了岁首祭祀的记载,如东汉崔寔《四月民令》中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汉之后过新年的习俗活动在全国民间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丰富了。节日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涵盖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易理术数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上一篇:一年级开幕式入场词口号下一篇:官僚主义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