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登记证(推荐8篇)
一、登记企业电话联系山东省化学品登记中心,提出换证申请;
二、登记办公室收到企业申请,经审核无误后向国家安监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申请解除企业网上信息,使登记企业获得修改资料的权限;
三、登记企业使用三年前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危险化学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对单位信息、化学品基本信息进行修改;
四、参照最新标准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等资料进行更新;确认无误后,提交电子版登记信息。
五、登记办公室和登记中心对企业上报的电子版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通知登记企业上报纸质资料;审核不合格的,说明理由并令其修正;
六、登记办公室接到化学品登记中心下发的危险化学品登记新证书后,将登记证书发放至各地安监局危化处,登记企业至所在地安监局危化处领取新证书。
PS:(1)如企业登记系统用户名和密码丢失,应当向当地登记办公室或登记中心申请找回;
(2)安全技术说明书按照《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16483-2008)编写;
(3)安全标签按照《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2009)编写
(4)重大危险源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判断,仅考虑单一品种。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2500140531-82602368崔爱红
证换证准备材料
①《危险化学品登记表》一式4份;
② 营业执照复印件1份;
③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各1份;
④ 应急咨询服务电话号码;
⑤ 办理登记的危险化学品产品标准(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提供所采用的标准编号);
⑥ 市安监局的审核意见;
⑦ 过期登记证书(正副本)。
注:
1、②——⑤需要每份盖单位公章。
2、登记表最后页不要忘记签名盖章。
统计显示, 全国共有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22887家。目前, 全国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登记率接近71%。其中北京、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安徽、江西、重庆、云南、西藏、青海等11省 (区、市) 的危险化学品登记率达到100%;天津、上海、山东、广东、贵州、宁夏、新疆等7省 (区、市) 的登记率超过80%;河北、山西、浙江、河南、湖南、陕西等6省的登记率低于50%;甘肃省仍没有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
此外, 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初步建成。目前, 数据库已储存了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67273个, 具有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数据查询及统计分析功能, 在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现。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体制基本建立。继国家安监总局设立化学品登记中心之后, 全国已有30个省 (区、市) 成立了危险化学品登记办公室。
据了解, 当前我国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部分地区对登记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是登记工作进展不平衡, 各地差距较大, 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数据库尚不完整;再次是登记工作的体制没有理顺, 登记工作的机制尚未健全, 人员变动较大, 有些地区所需经费没有保障。
编者按:怎样将当下的热门事件与我们的学科学习结合到一起?用漫画来帮助理解高精尖的诺贝尔奖是怎样一种体验?将了不起的屠奶奶和青蒿素无痕地植入我们的试题中,又是怎样一种景象?以下两篇文章,你决不能错过!
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滨海新区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特大爆炸事故。事故导致170多人遇难或失联,直接经济损失达700亿。
逝者已矣,“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但对常用危险化学品,我们却不能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降低警惕性。
一、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天津港爆炸现场的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爆炸事故后,相关媒体报道中出现了多种危险化学品。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可将其中部分危险化学品做如下分类:
类别名称媒体报道中出现的危险化学品
第1类爆炸品硝酸铵、硝化纤维素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乙醇、乙醚、甲酸、乙酸、苯、甲苯、二甲苯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钙、镁、钠、硅化钙、电石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氯酸钠、硝酸钙、硝酸钾、硝酸钠
第6类有毒品硫化钠、硫氢化钠、氰化钠、苯、对苯二胺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氢氧化钠、硫化钠
题1:下列试剂中,标签上应标注和的是( )
A.C2H5OH B.CaC2 C.C6H6 D.NaCN
解析:苯是易燃的液体,且毒性较高,是一种致癌物质。乙醇是无毒易燃的液体,电石是遇湿易燃固体,氰化钠是剧毒易溶于水的固体。
答案:C
二、遇湿易燃物品及相应的灭火方法
遇湿易燃物品的特点:能与水或潮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气体和热量。常见的遇湿易燃物品有:
1.碱金属(IA族)和碱土金属(IIA族)
(1)钠、钾、钙等金属遇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
2K+2H2O =2KOH+H2↑ ΔH<0
Ca+2H2O =Ca(OH)2+H2↑ ΔH<0
(2)钠、钾、钙等金属还易与空气中的O2、H2O(g)反应,保存时要做特殊处理:少量的钠可保存在煤油中,大量的钠应密封保存,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锂的密度小于煤油,可保存在液状石蜡中;钙保存在煤油中或存放在密封的罐子里。
(3)钠、钾、钙等金属着火,会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钾和KO2(超氧化钾),这些氧化物遇水剧烈反应放出氧气,因此这些金属着火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剂、NaHCO3干粉、CO2等灭火,应该用干砂、碳酸钠干粉、碳酸钙干粉等灭火。
(4)镁条应存放于不接触明火的干燥环境中。由于镁能与热水反应放出氢气,也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因此镁失火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剂、NaHCO3干粉、CO2等灭火,应该用干砂灭火。
2.离子型氢化物(NaH、KH、CaH2等)
NaH、KH、CaH2等离子型氢化物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
NaH+H2O===NaOH+H2↑ ΔH<0
CaH2+2H2O===Ca(OH)2+2H2↑ ΔH<0
离子型氢化物都是强还原剂,易与O2、H2O、CO2反应,应密封保存,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远离火种和热源。离子型氢化物着火不可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卤代烃(如1211灭火剂)等灭火,可以用干燥白云石(MgCO3·CaCO3)粉末将火闷灭。
3.电石(CaC2)
电石遇水剧烈反应生成碱和乙炔,同时放出大量热:
CaC2+2H2O===Ca(OH)2+C2H2↑ ΔH<0
电石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中,远离火种和热源,应与酸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电石着火时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二氧化碳也无效,得用干砂灭火。
4.三氯甲硅烷(SiHCl3)
SiHCl3易燃,在空气中能自燃,有刺激性臭味,有毒,遇水剧烈反应:
SiHCl3+ 3H2O===H2SiO3+3HCl+H2↑ ΔH<0
SiHCl3应避光储存于阴凉干燥库房内,远离火种和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库房存放。失火时应用干砂灭火,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
题2:实验室里如何正确取用金属钠?
答案: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钠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割得到黄豆大的钠,多余的放回到原试剂瓶中。
三、爆炸事故可能原因分析
据媒体报道,爆炸发生现场有硝酸铵800吨,硝酸钾500吨。硝酸铵是氧化剂,用于化肥、军用炸药和化工原料。硝酸钾属于二元复合肥(既是钾肥又是氮肥),在农业中用途十分广泛。硝酸钾是强氧化剂,遇可燃物着火时,能助长火势;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燃烧分解时,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
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都是强还原剂,都不能与强氧化剂在一起存放;若存放在一起,一旦二者混合受热或遇火种会发生剧烈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爆炸。天津爆炸事故后,我们从媒体报道中发现,现场的两个危险化学品仓库都堆放了硝酸钾、硝酸钠、硅化钙、硫化钠、甲基磺酸、氰基乙酸、十二烷基苯磺酸等货物。硝酸钾、硝酸钠属于第5类强氧化剂,硅化钙、甲基磺酸、氰基乙酸、十二烷基苯磺酸则属于第4类具有强还原性的易燃固体,第4类和第5类危险化学品堆放在一起是非常低级的错误。
天津爆炸事故中的爆炸威力如此巨大的可能原因:遇湿易燃物品钠、钙等与水发生反应引起第一次爆炸(相当于3吨TNT爆炸);首次爆炸后,危险化学品中的强还原剂与强氧化剂相互之间发生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引发第二次更剧烈的爆炸(相当于21吨TNT爆炸)。
题3:NH4NO3主要用来制造肥料、军用炸药、冷冻剂、笑气等。
(1)铵态氮肥NH4NO3 (填“能”或“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用盐类水解的知识简述原因: 。
(2)按如图所示装置(连通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气体)进行实验。可观察到B瓶中气体颜色比A瓶中的 (填“深”或“浅”),其原因是 。
(3)温度不同,NH4NO3受热分解的产物也不同。在185℃—200℃间,NH4NO3分解生成笑气(N2O)和水,分解生成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超过400℃,NH4NO3剧烈分解生成N2、NO2和H2O,并发生爆炸。若32g NH4NO3爆炸放出12.3 kJ的热量,则NH4NO3分解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电解NO制备 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阴极反应式为 ;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物质A,A是 ,理由: 。
解析:(3)在185℃—200℃间,NH4NO3分解生成笑气(N2O),NH4+中-3价的N失去电子,被氧化为+1价的N;NO3-中+5价的N得到电子,被还原为+1价的N。化合价升降相等,故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超过400°C,NH4NO3发生分解爆炸,反应中的氧化产物是N2,还原产物是N2和NO2。生成2mol N2,失去12mol e-;生成1mol N2(得到10 mol e-)和2mol NO2(得到2 mol e-)共得到12 mol e-。故热化学方程式为:
4NH4NO3(s)=3N2(g)+2NO2(g)+8H2O(g) ΔH=-123kJ/mol。
(4)由图可知,在酸性溶液中,阴极中NO得到
5e-(由NO中+2价的N降低为NH4+中-3价的N)被还原为NH4+:NO+5e-+6H+=NH4++H2O;阳极中NO失去3e-(由NO中+2价的N升高为NO3-中+5价的N)被氧化为NO3-:NO - 3e-+2H2O=NO3-+4H+。阴极反
应式×3+阳极反应式×5得总反应式:8NO+7H2O=
3NH4NO3+2HNO3,要使产物HNO3转化为NH4NO3,需补充的A物质是NH3。
答案:(1)不能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水解显碱性;NH4NO3水解呈酸性,二者混合会相互促进水解,CO32-+NH4++H2OHCO3-+NH3·H2O,生成的NH3·H2O易分解逸出氨气,损失肥效
(2)浅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2NO2(g)N2O4(g)是放热反应,所以B瓶温度低于A瓶,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的正向移动,NO2浓度减小,B瓶中气体颜色变浅
(3)1︰1 4NH4NO3(s)=3N2(g)+2NO2(g)+8H2O(g) ΔH=-123kJ/mol
(4) NO+5 e-+6H+=NH4++H2O 氨气 根据反应8NO+7H2O=3NH4NO3+2HNO3,电解产生的HNO3多
四、与危险化学品相关的其他问题
题4:天津港爆炸事故现场有剧毒氰化钠700吨,还有Na2S等有毒品。爆炸后环保部门在现场附近检出硫化氢、氰化氢等8种有毒有害物质。
已知H2CO3、H2S、HCN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电离常数
H2CO3K1=4.4×10-7
K2=4.7×10-11
H2SK1=1.3×10-7
K2=7.1×10-15
HCNK=6.2×10-10
写出产生硫化氢、氰化氢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读表知,K2(HCO3-) 2HCO3-+H2S。同理,生成HCN的方程式为:CN-+CO2+ H2O=HCO3-+HCN。 答案:略。 题5:NaCN、KCN等氰化物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学合成、冶金等。 (1)NaCN中C的化合价为 ,写出NaCN的电子式 。 (2)常温时, NaCN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 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已知HCN的电离常数Ka=6.2×10-10,浓度均为0.5mol/L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显 (填“酸”“碱”或“中”) 性,通过计算说明原因: 。 (3)现代金矿开采中,先以NaCN溶液浸取粉碎的含金(Au)矿石,得到Na[Au(CN)2](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再用锌与Na[Au(CN)2]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金。其中,粉碎的目的是 ;浸取反应的氧化剂是 ;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臭氧(O3)可以将剧毒的NaCN溶液氧化为无毒的NaCNO,进一步将NaCNO氧化为N2。在氧化过程中,1mol O3得到2mole-,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5)制备NaCN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N和NaCNO,(CN)2的结构式为 。另一种方法是纯碱、焦炭、氨气反应生成NaC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6)氰化钾(KCN)的氰基(CN)可以取代卤代烃的卤素(X)生成腈(R-CN)。腈可以经酸性水解成为羧酸(RCOOH),也可以被催化加氢成为胺(RCH2NH2)。请自选一种卤代烃,由它和任意无机试剂合成制取尼龙66所需要的两种原料:己二酸HCOOC(CH2)4COOH和己二胺H2NCH2(XH2)4CH2NH2 。写出各步反应方程式(需配平)。
解析:(1)NaCN中非金属性强的N为-3价,C为+2价,C与N之间为共价三键,电子式:。
(2)通过计算求CN-的水解常数,若大于HCN的电离常数,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则c(OH-)>c(H+),溶液显碱性;反之,溶液显酸性。
(3)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知,CN-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推测判断出是空气中的 O2作为反应的氧化剂,单质金作还原剂。Na[Au(CN)2]中的Au是+1价,被还原为单质Au,降低1价;置换时Zn由0价升高到+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由“1mol O3得到2mol e-”知,O3中只有1个氧原子得电子,被还原为-2价的氧,同时生成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推断第2个反应的产物有NaHCO3,这是难点。
(5)由C原子4个键,N原子3个键推出(CN)2的结构式为:N≡C—C≡N。
答案:(1)+2
(2)碱 CN-+H2OHCN+OH- 碱 CN-的水解常数计算如下:
Kh>Ka,说明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混合溶液显碱性
(3)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O2 1︰2
(4)NaCN+ O3=NaCNO+ O2 2NaCNO+H2O+
3O3=2NaHCO3+N2+ 3O2
(5)N≡C—C≡N
(6)ClCH2CH2CH2CH2Cl+2KCN→NCCH2CH2CH2-
CH2CN+2KCl NCCH2CH2CH2CH2CN+2H++4H2O→
HOOCCH2CH2CH2CH2COOH+2NH4+ NCCH2CH2CH2CH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 立法目的】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减少危险化学品向环境的释放,防范环境风险,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 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危险化学品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活动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
进出口危险化学品的,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有关规定办理进出口环境管理登记。
第三条
【 基本原则】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实施释放与转移报告。
严格控制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向环境的释放,对涉及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实施重点监督管理。
第四条
【 重点管理目录】
环境保护部依据危险化学品的危害特性及环境风险程度,确定、公布《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目录》,并适时调整。
第五条
【管理职责】
环境保护部负责组织开展全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并监督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按照本办法开展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的环境管理登记工作。并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相关规定,对辖区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
【 公众监督】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二章
登记申请
第七条【生产使用登记】
生产危险化学品和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企业(以下简称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向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环境管理登记申请。
本办法施行后新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在环境保护验收合格后3个月内办理环境管理登记。
第八条【资料要求】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办理环境管理登记手续时,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环境管理登记表,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生产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品种及数量、用途、使用方式、危险化学品水生毒性等环境危害性数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
(二)营业执照等证明材料,涉及行政许可的,提供相关许可文件;
(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涉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还需提交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第九条【报告内容】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应当对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环境暴露、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提出评价结论。
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按环境保护部有关要求执行。
第十条【 报告编制要求】
涉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专业领域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评价单位应当对评估结论负责。
编制人员应当接受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培训,并通过考核。
第三章
登记办理
第十一条 【分级登记】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环境管理登记实行分级登记、属地管理。
(一)非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由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环境管理登记证;
(二)涉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企业,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环境管理登记证;
负责颁发环境管理登记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
“发证机关”。
第十二条 【登记办理程序】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环境管理登记按下列程序执行:
(一)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登记资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资料审查,符合要求的,签署意见,报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二)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申请资料及意见
后,对非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在10个工作日内签发登记证;对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在20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检查,签署预审意见,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三)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收到登记资料及意见后,组织对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进行技术审查,确定管理要求,在 20 个工作日内签发登记证。
第十三条 【登记证】
环境管理登记证载明生产使用企业名称、危险化学品品种及数量、生产使用设施地址、用途、使用方式等内容。
涉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环境管理登记证载明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相关污染物允许排放途径、排放强度或者数量、工艺设备及污染防治措施设施改进、废弃危险化学品安全处置等管理要求。
登记证有效期3年。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在登记证有效期满前 3 个月,提交延续申请,办理登记证有效期延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第十一条规定的程序,在登记证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
第十四条 【整改】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根据登记证载明的管理要求,制定、落实整改方案。
整改方案报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变更登记】
登记的企业名称、危险化学品品种、最大生产使用数量、设施地址、用途、使用方式等事项在登记证有效期内发生改变的,应当自变更后30日内办理变更登记,提交变更申请及相关的证明材料。对于符合要求的,按照第十一条规定的程序,换发登记证。
涉及的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品种、数量、用途、使用方式等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更后 3 个月内变更登记,提交变更登记申请表及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第十一条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查后,换发登记证。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 【释放转移报告】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于每年的1月31日前,向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填报危险化学品释放转移报告表。
释放转移报告表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向环境介质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情况;
(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转移情况;
(三)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转化至产品中的情况;
(四)释放与转移数据的核算依据等。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释放转移填报、估算相关指南由环境保护部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 【监督检查与监测】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登记情况、登记证上载明的管理要求等,组织对辖区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的生产使用、污染防治现状、环保法规、标准的执行情况、管理要求及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等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对企业提出改进要求。
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工作。第十八条 【确定重点监管对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及监督检查情况、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规模、危险化学品环境危害程度以及企业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要求,确定重点环境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行业、企业和区域,实施重点污染防控。
第十九条 【信息公开】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定期向公众公布企业环境风险点、环保设施、污染治理、排放及事故信息、环境应急收集设施和措施等情况。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还应当公布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信息、释放转移信息及自行监测结果。
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开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名单及环境管理登记状况。
环境保护部负责汇总、适时公布全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相关信息。
第二十条 【企业责任】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如实提供登记资料及数据,定期对企业的环境风险进行自查,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进行纠正,并保存检查记录。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减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建立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信息档案,保存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有关的信息。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逐步减少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向环境的排放。
第二十一条
【企业监测】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对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的排放进行监测。
不具备监测能力的,可委托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或者经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实施监测。
第二十二条
【信息通报】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1月31 日前将上一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证的颁发情况逐级上报至环境保护部,于每年3月31 日前将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释放转移情况逐级上报环境保护部。
省级、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证的颁发情况逐级通报至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部根据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信息,建立全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三条
【对登记部门的监督检查】
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环保部督查】
环境保护部应当组织对各地的登记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的,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与处理。
环境保护部根据全国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信息,开展区域评估,对涉及的重点地区、行业、企业、化学品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及减少排放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
【登记证注销与撤销】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应当在30日内告知发证机关,并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由发证机关注销环境管理登记证。
对发现在环境管理登记、释放转移报告过程中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伪造、变造、转让环境管理登记证的,发证机关有权吊销登记证。
已取得环境管理登记证的企业主动申请注销登记证的,可向发证机关提交注销申请,经发证机关审核后,办理登记证注销手续。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六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未按规定办理环境管理登记手续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两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未按规定办理登记变更手续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未按规定报告释放转移信息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在环境管理登记、释放转移报告过程中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公告,责令改正,并处两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未按第二十条的规定进行信息公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企业,未按规定保存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有关信息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
接受委托为企业编制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的机构,在报告编制过程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报告失实的,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其违法行为,并处所收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三年内不再受理该机构编制的化学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一条 从事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的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纪依规给予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术语定义】本办法中下列术语的含义:
(一)危险化学品,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化学品。
(二)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是指:
1)不易降解且易蓄积在生物体内、长期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物产生严重危害的化学品;
2)极难降解且极易蓄积在生物体内的化学品;
3)急性或者慢性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的化学品;
4)具有严重健康或者环境危害特性的化学品;
5)国际化学品环境公约管制的化学品;
6)易发生事故且对生态环境可产生严重危害的化学品;
7)需要优先降低风险的其他化学品。
(三)释放,是指工业生产活动中化学污染物向大气、地表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排放和无组 织排放。
(四)转移,是指废水或固体废物从企业场地内转至企业场地外进行处置或者回收利用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其他说明】
本办法中由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的监管职责,在直辖市行政区域以及省、自治区直辖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由所在区域的区或者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使。
第三十四条
【相关表证】
环境管理登记表、环境管理登记证、变更登记申请表、释放转移报告表的样式和填报要求,由环境保护部另行制定。
第三十五条
【收费】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费。
第三十六条
【生效】
1、承运人应按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准的经营范围受理危险货物的托运。
2、承运人应该核实所装危险货物的收货地点、时间以及托运人提供的相关单证是否符合规定。
3、危险货物装运前应认真检查包装的完好情况,当发现泄漏,承运人应拒绝运输。
4、承运人自按接货起至送达交付前,应负保管职责。双方应做到点收、点交,有收货人在运单上签收。
5、承运人有权拒绝运输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货物。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危险化学品论文和危险化学品管理论文: 危险化学品论文和危险化学品管理论文:国内外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体系探讨
摘 要:长期依赖法律法规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危险化学品安全技
术的研究,使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基础薄弱,已经 严重阻碍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本文介绍了国 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在结合国际研究热点 和先进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应对 措施、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关健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技术 1 引言 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较完善的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1~4],我国 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和 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它们并未完全与国 际化学品管理接轨,在化学品危险性鉴定、分类和评价等方面,仍 然缺少相应的主管部门和检测机构,无法应对国外危险化学品领 域的技术法规[5]。建立完善的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已经成为我国 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2 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1928 年,美国国家防火协会的化学危险品和爆炸物品委员会 协同化学学会编辑了常用化学危险品表(NFPA49)。美国道化学公 司开发了火灾爆炸指数。英帝国化学公司和日本劳动省分别创立
了 Mond 法和六阶段评价法。随后,美国政府又相继颁布了 《有毒 物质控制法》《职业安全卫生法》《消费产品安全法》《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危险物品运输法》《有害物质、、包装危害预防法》 资源保护和回收法》 联邦环境污染控制法》、《、《 和《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等法律法规。为使欧盟各国在化学品管理上保持一致, 1967 年,欧盟制定 了第一部指令 67/548/EEC。1996 年,欧盟修订了 1982 年颁布的 《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2001 年 2 月欧盟发布了《未 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2004 年 1 月欧盟向 WTO/TBT 委员 会通告了“关于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建立欧洲化学 品管理局并修订 1999/45/EC 指令和法规(EC)(有关持久性有机污 染物)的欧州议会和理事会法规提案”的文本。2007 年 6 月 1 日, 欧洲委员会开始全面实施新的化学品管理政策———化学品注 册、评估和许可制度。此外,日本、韩国、加拿大、墨西哥、泰 国和菲律宾等也相继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1954 年,根据《关于危险品运输问题的提案》,联合国召集了 危险品运输专家委员会。随后,该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危险货物 运输的建议书》。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联合国创立了国际有害化 学品登录制度及国际化学安全计划。此后,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 专家委员会编写了 《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 规章范本》(桔 皮书)、国际海事组织制订了《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国际航 空组织制订了《空运危险货物安全运输技术》、欧洲铁路运输中
心局制订了《国际铁路运输危险货物技术规则》、欧经会(ECE)制订了《国际公路运输危险货物协定》和《国际内河运输危险货 物协定》,这六部规范目前已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为解决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环境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 定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1992 年 6 月,里约地球峰会通过了《21 世纪行动计划》。1998 年 9 月,联 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了 《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 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公约》。在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UNEP)第七届理事会特别会议后联合国危险物品 运输和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标记系统专家委员会制订了 GHS 系 统,并在世界范围推广使用。2006 年, 140 多个国家采纳了《国际 化学品管理办法》,并通过了《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总之,到目前为止,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先后制订 了较完善的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和监控体系,各国正根据可持续 发展的目标,调整化学品管理方针、政策和战略,进一步强化和完 善本国的化学品安全立法。发展中国家虽然也制定了相
应的化学 品管理法规,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3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 在石化工业建设初期,国内各大化工企业就相继建立了职业 病防治所,开展了化学事故的救援抢救工作。部分省市和自治区 也相继设立化工职业病防治研究所。1994 年,原化工部颁布了 《化 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1996 年,原化工部和国家经贸委联合。
印发了《关于组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通知》,成立了 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按区域组建的 8 个化学事故 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同年,原劳动部和化工部联合颁发了《工作 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随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更 名为“国家经贸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系统”。中石油、中石 化和中海油三大集团公司都各自组建了事故应急救援体系。1999 年 10 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关于开展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 的通知》。随后,公安部、交通部、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局和国 家质量监督局联合发布了 《关于加强化学危险品管理的规定的通 知》。2000 年 9 月国家经贸委颁布了《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 规定》。2002 年,国务院通过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同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危险化学品 安全生产和管理进入了新阶段。此后,《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 法》《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定点生产管理办法》等相继实施。2005 年,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发布了《危险货物品名表》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项 标准。随后,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关于在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环 境管理登记过程的违规行为的公告》。国家环保总局海关总署发 布了《关于修订中国严格限制进出口有毒化学品目录的公告》。目前我国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已达 40 多 部。此外,我国也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国际行动和国际公约,如 POPs
公约、PIC 公约、IFCS、全球汞评估等,并实施了农药登记、化学 品首次进口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危险废物转移登记、合格 实验室(GLP)认证等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政府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的制 定、安全管理政策的实施和危险化学品国际合作等方面已经初步 形成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4 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管理体系,但是危 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严峻。41 基础工作薄弱,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差我国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技术基础薄弱,尤其缺乏危险化学品安全关键技术的研 究能力。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滞后,至今尚未建立起全国危险化 学品及企业数据库。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缺乏;大量危险性不明 化学品及混合物急需危险性鉴别分类,确定其危险性。危险化学 品安全管理体系尚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提供 足够的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42 硬件条件缺乏,实验技术支撑差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规范标准,大多数科研单位的化学实 验室和环境实验室均未建立和执行合格实验室规范并通过国家 认证,无法保证化学品安全数据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相互可接受 性。43 应急救援标准薄弱,救援力量过于分散我国的危险化
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起步较晚,应急救援标准薄弱。受人 员、资源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所编制的应急预案适用性较差,无 法有效地发挥作用。应急救援力量分散在各系统、各部门中,彼 此间存在不协调的问题,难于协同作业,发挥整体救援优势。此外, 应急准备工作不充分,特别是应急救援的装备、物资、经费不落 实。44 安全评价体系不健全,辅助技术不完善目前,国内的新
化学物质申报许可制度刚刚实施,风险评价正处于摸索险段,特别 是由于难以预测暴露数据,暴露评估难度较大,现阶段的安全评价 还主要侧重于危害评估。国内尚未建立完整的危险化学品安全评 价体系,至今仍没有一个专门的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评价方法,无 法对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进行全面实际的安全评 价[6]。此外,相关的参数数据库、分析模型、风险表征计算系统 和不确定性分析评价系统等也尚待完善。45 法律法规不协调,监管部门协同性差《化学危险物品
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主要侧重安全生 产方面,对化学品的环境和健康安全关注远远不足。此外,原化工 部、交通部和环保总局等部门也都有相关的安全规定与标准,而 这些标准和规定间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的问题,缺乏系统性。企 业自律意识淡漠,咨询服务机构服务方式简单,加上机构改革,安 全监督管理队伍发生较大变化,部门行动的协同性较差,造成危化 品管理工作不到位和滞后,存在众多事故隐患。
安全监管机制薄弱,监管网络尚待整合化学品安全监
管体系存在较严重的部门分割、职能交叉和各自为政等问题。对 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仓储、经营、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的 监管存在严重的监管缝隙、漏洞,甚至是监管空白。不同省市间 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合作机制尚未建立,跨区域安全监管网络 尚未形成,省际间联动监管存在困难[7]。47 法规标准不健全,国际合作需加强我国虽然建立了可
持续发展的化学品安全与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体系,但是涉及化 学品安全的法规、标准还不健全。如:尚需建立和完善新化学物 质上市前申报制度、重点管理化学品登记许可制度、重大化学危 险源报告制度等国际通用的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法规和标准 [8]。此外,由于国内安全管理部门众多,在进行国际间交流与合作 时不能全面反映化学品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和取得的进展,无法取 得国际组织的理解和支持。5 建议和措施 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和措施:(1)开发低风险化学品和替代技术研究;积极开展化学品理化 性质、生物系统效应、蓄积与降解、健康效应测试方法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研究,建立化学品分类基准,完善全国危险化学品及企业 数据库;加快建立和完善 MSDS 制度。(2)我国已有部分实验室基本具备了合格实验室的条件,能为
管理中所需的测试指标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资料,目前的关键是建 立并完善化学品测试合格实验室认证体系,促进合格实验室的建 设[1]。(3)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信息技术的研究工作,化学品事 故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以及应急救援、环境修复等技术储备工作, 发挥各成员单位安全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交流、合作与协调,建立 一套测定、分析、报警、应急措施的完善的应急体系,及时、正 确地实施现场抢险救援措施。(4)在考虑我国研究水平和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安 全评价和风险管理在新化学物质申报、新农药等新化学品登记、现有危险化学品管理、化学品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等化学品管理专 项领域中的作用,制定并执行科学可行的质量标准[9],建立一套完 整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安全评价体系。(5)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应该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彼此间的沟 通与合作,进而使管理制度协调一致,部门行动的协同。(6)快速传递和共享各种安全管理信息资源,实现对危险化学 品安全信息的有效管理。建立监管部门之间的常态合作协调机 制、无缝隙化城市安全监管平台以及跨区域合作监管机制,整合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7],为化学品管理提供服务。(7)应该进一步系统化建设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 系、制定作业场所危险化学品卫生要求、修订《危险化学品安全 管理条例》 同时,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建立国际通行的化学品统。
一协调系统。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及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 国情,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危险化学品的 安全管理水平。参考文献 [1] 菅小东,周红,高映新.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
展趋势[J].环境科学研究, 2004, 17(3): 7~9 [2] 章莉娟,钱宇,冯建中.欧盟新的化学品控制体系和我国的对策[J].现代化工, 2005, 25(10): 6~11 [3] 刘建国,胡建信,唐孝炎.化学品环境管理全球治理格局
与中国管理体制的完善[J].环境科学研究, 2006,19(6): 121~126 [4] 梁韬,陈国华,张辉,等.区域战略安全管理———历史、现 状与未来[J].中国安全科学学
报,2005,15(2):19~24 [5] 王利兵,于艳军,李宁涛,等.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 究现状及趋势[ 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 4(1): 82~85 [6] 狄建华,甄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评价方法初探[J].辽
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3, 22(4): 506~508 [7] 赵来军,吴萍,刘寅斌.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整
合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2):47~52 [8] 李政禹,化学品环境无害化管理的国际发展趋势[J].化
1 认知危险化学品危害
危险化学品, 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 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与腐蚀品等[1]。
从以下事故中认知危险化学品危险因素预知、危险源识别与控制的重要性。
1.1 事故危害
1.1.1 盐酸伤人事故
2005年8月2日某军校化学实验楼王某、赵某等人在安装高压釜的坚固件和和阀门。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排出, 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 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 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 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 此时正值王某俯身坚固螺丝, 来不及躲闪, 正好喷到脸上和手臂上, 将其灼伤[2]。
1.1.2 中石油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2010年7月16日晚18时50分, 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一储油罐输油管线发生起火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以及大量原油泄露, 周边海域污染严重, 事故救援中一名消防官兵牺牲, 事故造成的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影响难以估计[3]。
1.2 事故原因
1.2.1 盐酸伤人事故主要..原因
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 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 棚内温度超过40℃, 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 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2]。
1.2.2 中石油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主要..原因
在外籍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 某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 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
1.2.3 两起事故原因分析
间接原因:监管缺失、管理不倒位。
直按原因:化学品存在不安全状态与人的不安全行为, 未做好危险源识别与预防、对策控制等工作。
1.3 事故后面的“隐患”
事故发生往往只是冰山上的一角, 人们看到的只是浮在水面上的事故危害, 并没有意识到隐藏在水下大量危险的存在, 潜在危险因素不预知、不预防、不进行消除, 事故隐患就不会减少, 可能会导致更大规模事故危害发生。
美国安全专家海因里奇为保险公司研究分析工伤事故时, 发现:一件重大灾害的背后, 平均有29次轻度灾害, 和300次有惊无险的经验[4]。它告诉我们一件重大事故的背后有29件轻度事故, 还有300件可能发生的隐忧。对潜在的事故如果毫无察觉或者视而不见, 往往会导致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2 危险化学品特性与危害途径
2.1 危险化学品特性
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主要有易燃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1]。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废弃越来越普遍。在使用、处置危险源过程中, 不了解其理化性、燃烧爆炸危害性、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不懂得储运条件、泄漏处理方法及灭火、急救方法, 不进行危险因素预知、危险源识别与控制等工作, 一旦发生事故, 将造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2.2 危险途径
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才对健康产生危害, 进入人体的途径有皮肤、眼睛、食道和胃以及气管和肺。在工作中, 良好的个人习惯是安全使用化学用品的前提, 如接触化学品后要洗手, 在化学品场所禁止吸烟、禁食, 搬运化学品时不要奔跑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的是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化学品特性的熟悉、危险因素合理的预知、危险源有效的识别与控制,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消除或减少工作场所不安全危险因素, 预防事故灾害的发生。
3 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在面对危险化学品, 如何让职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是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 然后进行危险源识别、危险因素预知、危险源的预防控制, 最后形成安全的行为活动。其中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安全使用危险化学品工作的核心内容, “预防为主”就是消除或减轻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3.1 危险化学品的认知
在使用、储运存放、泄漏处理危险化学品时, 应当熟悉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 做好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防腐、防渗漏、中和、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工作。
每个化学品都有属于自己的理化特性, 了解它的易燃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 才能认知它的毒性、健康危害性、燃烧爆炸危害性以及对环境的危害性, 更好地识别危险源, 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急救措施以及消防措施。
3.2 危险源的识别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况[5]。危险源辨别方法为工序 (活动) /设备/人员分析法[5]。
危险化学品危险源识别具体方法:将活动划分为具体岗位 (工序) , 针对岗位 (工序) 的人员活动、仪器设备、作业环境和危险化学品的输入和输出, 分别识别出仪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突发事件等各种类型的危险源。以危险化学品贮运为例, 简要说明危险源识别流程:
针对危险化学品贮运活动, 从化学品运输、运输车辆、运输装卸化学品的输入与输出等方面分别识别各类危险源, 将识别出的危险源评价, 形成有效危险源清单, 然后根据清单内容实施对策, 进行有效针对危险化学品贮运活动, 从化学品运输、运输车辆、运输装卸人员及危险化学品的输入与输出等方面分别识别各类危险源, 将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汇总、评价, 形成有效危险源清单, 然后根据清单内容实施对策, 进行有效预防控制。
3.3危险因素预知与危险源控制
危险因素:一般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者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5)
危险化学品危险预知是识别化学品危险因素的重要手段, 通过KY活动, 可以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与转换, 是挖掘识别与控制危险化学品危险源、消除其隐患、预防事故灾害发生的活动。
1) 危险因素识别
全员参与, 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开展危险化学品KY活动全员参与, 识别出危险因素。
2) 评价与转换
将识别出来的危险因素进行记录, 然后经过评价转换为危险源源
3) 预防与控制
补充与更新危险源清单, 纳入危险化学品危险源范围进行实施对策管控, 消除危险源隐患。
4) 应急响应
对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火灾、爆炸、辐射性、有毒等重大危险源控制, 应采取预案, 通过规范管理, 加强控制, 避免或减轻紧急、突发性的重大风险事故发生。
4 危险化学品的预防行动
建立一个PDCA循环模式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框架, 强调预防为主, 持续改进, 消除危险化学品不安全状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减少危险化学品灾害的发生。
4.1 掌握危险化学品
每个危险化学品都有它固有的特性, 熟悉其理化特性、危险性, 就能了解其防护措施、急救措施、消防措施以及泄漏应急处理措施, 做好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不断消除不安全隐患, 杜绝或减少事故灾害发生。
4.2 预防行动
1) EHS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
2) 建立岗位责任制, 明确不同岗位不同责任;
3) 培养教育员工“预防为主”意识, 开展KY活动与事故学习, 提升每位员工能力;
4) 文件的制定与运行控制;
5) 做好应急准备与响应;
6) 定期检查, 对策问题,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4.3 持续改进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 常常引发急性中毒、职业病以及火灾等较大灾害, 为避免给员工身体健康、社会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应以持续改进的方式, 不断分析新问题与新事故, 提出新的保障措施, 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命通道, 为企业建立一个安全职业的健康管理架构, 为社会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5 结论
关爱地球、关爱公民、保护环境, 从我们每一个员工身边工作做起, 认真对待每一个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降低作业风险, 减少各类事故发生, 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保障社会秩序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
[2]豆丁网 (www.docin.com) , 实验室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2012.
[3]新华网 (www.news.cn) , 2010.
[4]美国安全专家海因里奇, 海因里奇法则.
一、要建立统一、高效、协调、务实的管理机制
在单位内部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涉及到的部门多、环节多、人员多,这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显著特点,以笔者所在的港口单位为例,危险品安全管理部门就涉及到:港公安局、业务处、安全质量处、科技处、卫生环保处、港湾医院、培训中心等。针对危险品安全管理这一特点和要求,要想发挥好各部门的主观能性和管理优势,要促使各部门做到高效统一,就必须要建立一种统一、高效、协调、务实的管理机制。机制是建设分为两部分:
1、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危险化学品管理领导小组是实施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组织保证,也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领导组织,作为涉危单位,要成立以分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为组长的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该组织是本单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方面的领导组织,该组织主要负责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解决危险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部门都应有明确的管理权限和职责,只有明确的职责才能督促其部门做好本职工作,防止出现扯皮、推委等现象。各职能部门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落实责任、齐抓共管;充分发挥指导、协调和综合管理作用;主动争取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尽职尽责,从而全面推进和深化本单位的危险品安全管理工作。
二、对辖区内的危险品进行普查、评价、分级,突出管理工作的重点。
对辖区内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等过程,要按重大危险源的普查技术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和系统风险评价工作,在普查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其危险性进行宏观的分级监控和管理,从而明确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的监管对象,确保不发生疏漏,并实行有效管理。
1、对辖区内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普查,通过普查从而全面反映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客观状况以及影响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普查所反映的信息应能满足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以及快速评价的要求。普查的有关信息包含下述内容:
(1)危险品所在地的基本情况;
(2)危险品的基本情况;
(3)危险品周围环境的基本情况;
(4)其他信息。
2、应根据危险程度、可能受事故伤害工人的数量,生产的技术水平、运行的历史情况等因素进行系统风险评价工作,风险评价包括:
(1)确定最严重的事故情景;
(2)辨识生产过程中超过临界量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使用、贮存、装卸其他可能发生的严重事故形态;
(3)分析最坏情况和其他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情况下的后果;
(4)研究规定物质发生事故的规律(历史)。
3、在普查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应根据辖区内危险化学品的风险性进行宏观分极,分极标准的划定原则应使单位级重大危险源总量自下而上呈递减趋势。例如用重大危险源的死亡半径R作为危险分级标准、定义:
一级重大危险源:R≥C1
二级重大危险源: C2≤R<C1
三级重大危险源: C3≤R<C2
四级重大危险源: R<C3
C1、C2、C3的取值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酌情进行调整。
三、强化依法管理,完善配套规章
要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尽快组织制定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从不同层次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依章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依法依章整治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工作。另外,还应充分认识辖区内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事故并估计事故的后果,预先制定事故应争对策,决定紧急处理方法和措施,以及落实实施对策及人员。通过健全规制,使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有依据,推进走向给纵深发展,有利于长效机制作用发挥。
四、对从业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做作业队伍的安全素质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技术性强的工作,任何制度的实施都必须靠做作业人员来完成,因此建立一只素质高、作风强的从业队伍,是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加强和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保障,要把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并根据作业特点制定具体培训工作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地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通过举办危险品专业技术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对于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任务重的部位,要结合实际情况,注意选调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确保各项操作规范、措施落实。
五、强化管理、狠抓落实、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