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

2024-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精选11篇)

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 篇1

一、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

1.如何设计校园网的教育服务功能?

答:从七大部分设计校园网的教育服务功能:1)教学系统。2)管理系统。3)信息资源系统。4)课外教育系统。5)家庭教育系统。6)社会教育系统。7)通讯系统。可以用功能结构图作答。

2.从教学软件制作人员角度考虑的教学法有哪些?

答:从教学软件制作人员角度考虑的教学法主要考虑引进的计算机环境如何实现,如何设计才能有效促进教学。包括人机界面的设计、人机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效果、人机交互活动的设计、挖掘有效的教学信息等。

3.请说明探究型教学模式与问题型教学模式的异同之处。

答: 探究型教学模式与问题型教学模式的相同:两者都是以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鼓励自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和引导作用。

探究型教学模式与问题型教学模式的不同:探究型教学是指让学习者根据学习任务和学习需要,自定学习步调,自主学习媒体内容和学习方式,独立地进行探索性学习的活动。问题型教学是以问题驱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学习知识从问题开始,以问题为导向,整个学习过程是在不断探索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请说明课件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和作用。

答: 课件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课件与学科整合的紧密度是课件在教学中能够发挥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多媒体课件与学科教学整合应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结合的产物,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方面。

课件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作用:课件可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达到“授之以渔”;充分运用虚拟实验,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5.请说出网络学校中信息管理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 篇2

当人们听到,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时候, 通常会出现两种典型的反应。一种是悲观论, 认为从此以后翻译工作者将会失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计算机所能够进行的翻译, 无外乎是一些科学方面的机械性文章。作为一种机器, 计算机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像人类那样能够表达言外之意的 (仓谷直臣, 1884) 。笔者认为, 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工具, 其作用是减轻翻译工作者的负担, 但同时也对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有了计算机的辅助翻译, 翻译前期对原文的处理工作、翻译后期对译文的修改工作, 以及对软件的补充与完善都将成为翻译工作者的新挑战。

笔者在讲授大学日语笔译课程的实践中, 对计算机辅助翻译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进行日汉互译时, 发现尽管翻译软件在技术上已经有了非常重大的改进, 但是人为因素仍然是获得高质量译文的重要原因。想要更好的发挥翻译软件的作用, 首先就要对翻译软件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

目前, 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翻译软件都是基于字典和语法规则 (包括原文语法解析规则、原文与译文语法的交换规则及译文语法的生成规则) 而开发的。同时收录了大量的范文, 直接用于译文的模糊匹配。其具体流程如下图示例。

因此, 如果翻译的对象是前人曾经做过的, 则计算机辅助翻译将会彰显其快速高效的优势, 同时译文质量也会得到保证。退而求其次, 如果翻译对象与前人的重复性很大, 如一些使用说明等技术性文件, 有了计算机辅助, 翻译工作也会变得轻松, 而且篇幅越长这种优势越明显。然而对于一些寓意深刻的文学作品或时代性较强的篇章, 计算机就会明显能力不足, 这时翻译工作者将会更好地发挥人的优势。

当然, 了解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长处与不足, 开发人员也在进行不断地改进。1998年12月, 日本研发了具备真正意义上对等翻译功能的翻译软件PC-Transer V6。这种软件在开启语法登录功能后, 计算机能够分析出目标语句与数据库中语句的不同, 进而在保留已收录译文的基础上, 只替换语句中变化的要素。其具体流程如下图示例。

目前, 大多数翻译软件都装有允许用户加入新词的自定义词汇库、范文库。在对原文进行格式上、语言上的改进后, 灵活地运用翻译软件, 将会使翻译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同时更好地将人的作用发挥到提高译文质量, 改进表达效果上, 从而使整个翻译工作事半而功倍。

无论是外语还是计算机, 都是为人们服务的工具, 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两种工具, 使跨文化交流更加顺畅, 是每一个翻译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摘要:2014年8月, 德国自由大学举办了第20届世界翻译大会, 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翻译工作者与术语专家的未来”。不难看出, 在科技发展的今天, 在电脑越来越多取代人脑的当下, 如何处理好人脑与电脑的关系, 如何更好地让电脑为人脑服务, 在翻译领域也是为人们极为关心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研究 篇3

一、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的理论依据

要设计好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系统,提高其信度和效度,就必须对其指导思想的发展和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提出要建立一种基于培养交际能力的新型英语测试体系。很显然,这是一种以CLT(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为基本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测试应试者交际技能的新型考试模式。CLT是由英国语言学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由于它彻底摒弃了先前诸多语言教学法过分强调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把重点放在对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大大提高了语言教学和学习者学习的效率,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推广。交际语言能力的测试既包括语法、语篇、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在内的交际语言能力,又以真实性为准则,使应试者能同时处理清晰的语言信息和隐含的言语意义或功能意义。交际语言能力的测试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1)能对考试中的语言交际能力进行直接评估;(2)能直接测试应试者的综合语言能力(读写和听说能力);(3)重视语境化;(4)能用实际的语言材料测试真实有意义的语言;(5)能以互动为基础,展示应试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对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的研究就已经展开,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一些大型考试(如美国的TOEFL)就已经采用了这种测试。而在我国,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致力于研究如何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诸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TEM)等一些大规模语言测试中。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会进一步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使考试的内容与形式更加科学合理,测试结果更加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效度、信度的有用性分析

语言测试不仅仅是成绩测试,也是一种水平测试,因为其测试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具体的课本内容,最终超越所学内容,形成一种能力,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辅助语言理解与表达的非语言能力。这种可靠性是任何一种考试都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特征,否则,考试成绩将无法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计算机化的语言测试能够准确地体现构成英语测试信度的几对关系,即:(1)一般因素与信度。(2)环境因素与信度。(3)个体因素与信度。相比较传统的纸笔考试,计算机化的语言测试更能全方位的考察应试者的语言能力。计算机辅助考试在信度和效度方面有着传统考试所没有的优势,并且测试结果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应试者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的独到优势

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计算机化的测试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具有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问题可以用文字、图片、声音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出现,在规定时间内让考生最大限度地展示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计算机化的测试不仅能够考查应试者的语法、语音等基本语言素质,更能考查出考生的思辩能力、理解能力和个人表达能力,对国内外文化的了解,对英语表达惯用法的掌握和人际沟通方面外语运用能力等综合素质。

总之,实现语言测试的现代化,与世界接轨是大势所趋,也是我们今后改革英语测试,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 篇4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它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以及工作方式。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生机,挑战的社会,要使我国在二十一世纪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领域,把计算机教育技术融入教育,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是时代的必然趋势。而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也是幼儿园改革的需要。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等多种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管理和控制,将各要素有机集成并通过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随机交互操作的信息技术,它能使学生在交互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实现因材施教,能创造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效率和效果。

在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提出科学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科学的重要和有趣,而计算机所具有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实现这一目标准备了良好的载体,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

一、 算机辅助幼儿科学活动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

1、 大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激起了幼儿的求知欲。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掌握任何知识的最主要的动力,是推动幼儿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在科学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要激活和加速幼儿的认知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使用CAL课件,画面丰富,生动有趣,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幼儿复习认识各种图形的,制作课件《有趣的图形》在活动右播放,先半各种图形组成合成一幅完整的农家小院图画,有小屋、花、小鸡等,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幼儿复习认识各种图形时,制作课件《有趣的图形》在活动中播放,先将各种图形组合在一幅完整的农家小院图画,有小屋、花、小鸡等,吸引幼儿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利用幼儿的视觉感知,再将各种事物分开,分解成单个图形,进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之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最后结合操作材料,幼儿自己动手,利用各种图形拼出自己想像的事物,这样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人提高了,教学活动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幼儿园幼儿理解和掌握。

由于幼儿年龄小、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比较深奥的知识难以接受,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幼儿园幼儿更加难以理解,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能改变这一现状,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动态演示等一些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功能,形象地呈现事物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帮幼儿突破知识中的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将知识的重、给点用课件形象地展示,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如:在科学活动《蚕的生活》中,幼儿对于什么时期的蚕是蛹?蚕如何变成蛹,再破茧而出成蝶的过程会比较难以理解,因而在活动中将蚕的这一生产变化过程制作成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请蚕宝宝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交待自己的生长,突出变化中的“成蛹”,变“蝶”的过程,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幼儿一下子理解了蚕的生长过程中的难点,将幼儿难以理解的知识,以形象生动的形式让幼儿欣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很快的理解知识,并记忆深刻。

3、 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体现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特别强调教师主导,幼儿主体的地位,将教学活动与计算机操作相结合,激发幼儿大胆参与的兴趣和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将所学的内容制成简单的游戏,让幼儿上机操作参与游戏中,更加直接地学习知识。

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人机的交互性,在这样的交互学习环境中,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意愿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练习的内容,整个学习过程幼儿主动参与,从而突出作为与活动相整合的主要因素的人的地位。如:在数学活动中一一对应时,设计许多相关的课件:“小兔拔罗卜”、“小猫钓鱼”、“小狗啃骨头”等,要求幼儿将两个数相所得的实物给小动物,对于操作并在屏幕上出现小红花奖励幼儿; 之则鼓励幼儿再来一次,这样给幼儿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地学习环境,让幼儿与计算机对话,老师从旁辅导幼儿这样的活动方式使幼儿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市面上有许多幼儿学习软件,以益智类小说游戏居多,将这些游戏引入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自由地选择所要练习的内容,给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游戏的机会,充分全现幼儿幼儿的主体地位。

4、 计算机网络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可以扩宽幼儿的视野,增加知识面中所包含的知识是人脑所无法比拟的,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从更宽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幼儿从更宽阔的空间中去思考,扩大幼儿的知识面。

在学习了解“1、2、3”所表示的数学意义时,幼儿的思维不活跃,想像的思维空间狭窄,回答的内容单一、重复,都是:“一支铅笔、两只鸭子、三个小朋友”等,没有一点新意,幼儿出游乐意学习,教师运用计算机互联网,广阔的天空、辽阔的大地,浩瀚的大海,欢乐激手场等展现在幼儿面前时,幼儿的眼睛一亮,情绪也振奋了,思路也开阔了。1架飞机、2艘军舰、3个秋千……”孩子们我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利用互联网络知识制作的课件让幼儿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而且还培养了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

二、 在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1、 用计算机辅助幼儿科学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思维特点

幼儿认识事物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这一特点,就要求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画面要设计得优美,形象要生动逼真,声音要优美幼儿动听。把声音、动画、图象、实物等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感知,认识事物,将抽象知识转变为形象的事物,逐步引导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让幼儿通过直接参与认识,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等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

2、 在制作课件时,应遵循“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原则

在运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时,要求课件在教学活动中能紧密联系,课件的名字之间能够灵活地切换,所有的链接都要求简单,使操作者能够轻松地操作,教学各环节紧密,一环扣一环,要使教师在使用课件时,不必为课件中繁琐的符号,标记所困扰,而耽误时间,让幼儿一味地等待,使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3、 多为幼儿提俱人机交互,对话的机会

幼儿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喜欢自己动手,动脑参与活动,因而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迎合幼儿的这一特点,多为幼儿幼儿提供人机对话的机会,能够自己亲自参与到教学活动,自己操作鼠标、键盘,在操作中不断地获得满足感,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 篇5

远程教育中网络空间辅助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分析

远程教育是一种与传统的学校面教育不同的`教育形式,其中目前发展最迅速的为网络技术.随着校园网的日趁完善,要把网络空间的优势融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去,使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形式生动化,从而有效的增强教学关键设备效果.

作 者:朱炯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上海,34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7)分类号:G642关键词:远程教育 网络空间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 篇6

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一节 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一、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特点分析

二、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分析

一、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需求分析

二、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销分析

三、中外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对比

四、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五、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需求结构分析

六、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下游行业剖析

七、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世界重点需求客户

八、2013-2018年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市场前景展望 第三节 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供给分析

一、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生产规模现状

二、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产能规模分布

三、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技术现状剖析

四、世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市场价格走势

五、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世界重点厂商分布

第二章 国内外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生产工艺及技术趋势研究 第一节 当前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技术发展现状 第二节 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品技术成熟度分析

第三节 中外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技术差距及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四节 提高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技术的对策

第三章

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需求市场现状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需求层次分析

四、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走向分析

第二节 2008-2013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分析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产销运行分析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利润情况分析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周期分析

四、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机遇分析

五、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利润增速预测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四节 对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的分析及思考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特点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分析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变化的方向

四、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五、对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四章

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运行态势剖析 第一节 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动态分析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新动态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主要品牌动态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需求新动态

第二节 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运营格局分析

一、市场供给情况分析

二、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三、影响市场供需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进出口形式综述 第四节 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价格分析

一、热销品牌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五章

2013-2018年中国各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状况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华北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一、2011-2012年华北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11-2013年华北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3-2018年华北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13-2018年华北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2013-2018年华北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第二节 2013-2018年华东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情况(同上下略)第三节 2013-2018年华南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四节 2013-2018年华中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五节 2013-2018年西南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节 2013-2018年西北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七节 2013-2018年东北地区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情况

第六章 2011-2012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出口状况及预测分析 第一节 2009-2012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口情况分析

一、2009-2012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口量分析

二、2009-2012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口金额分析

第二节 2009-2012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出口情况分析

一、2009-2012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出口量分析

二、2009-2012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出口金额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 2009-2012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主要进出口国家和地区分析 第四节 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出口预测分析

一、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进口预测分析

二、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出口预测分析

第七章

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需求分析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的需求变化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的需求情况分析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品牌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需求市场状况分析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需求特点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需求分析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四、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存在的问题

五、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的需求方向 第三节 主要应用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

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市场调查分析

第一节 2011-2012年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调查分析

一、主要观点

二、市场结构分析

三、价格走势分析

四、厂商分析

第二节 2011-2012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用户调查分析

一、整体市场关注度

二、品牌关注度格局

三、产品关注度调查

四、不同价位关注度

第九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上下游产业分析 第一节 上游产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行业新动态及其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的影响

四、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的意义 第二节 下游产业分析

一、发展现状

二、发展趋势预测

三、市场现状分析

四、行业新动态及其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的影响

五、行业竞争状况及其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的意义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十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一、现有企业间竞争

二、潜在进入者分析

三、替代品威胁分析

四、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五、客户议价能力分析 第二节 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竞争格局综述

一、2011-2013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集中度

二、2011-2013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竞争程度

三、2011-2013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企业与品牌数量

四、2011-2013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国内外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竞争分析

二、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竞争分析

第十一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增长潜力分析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主要潜力品种分析

三、现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四、潜力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竞争策略选择

五、典型企业产品竞争策略分析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一、后危机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二、后危机后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三、2013-2018年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竞争趋势

四、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五、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竞争策略分析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机会分析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前景与机遇分析

一、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前景

二、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发展机遇分析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发展机遇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趋势分析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趋势总结

二、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三、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发展空间

四、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业政策趋向

五、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技术革新趋势

六、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价格走势分析

七、2013-2018年国际环境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的影响

第十三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 第一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发展潜力分析

一、市场空间广阔

二、竞争格局变化

三、高科技应用带来新生机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品牌格局趋势

二、渠道分布趋势

三、需求趋势分析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战略综合规划

二、技术开发战略

三、业务组合战略

四、区域战略规划

五、产业战略规划

六、营销品牌战略

七、竞争战略规划

第四节 对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四、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企业的品牌战略

五、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十四章

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预测 第一节 未来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需求与需求预测

一、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品需求预测

二、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市场规模预测

三、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总产值预测

四、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五、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总资产预测

第二节 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供需预测

一、2008-2012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供给预测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二、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量预测

三、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需求预测

四、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供需平衡预测

五、2013-2018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品价格预测

六、2013-2018年主要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产品进出口预测 第三节 影响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3-2018年影响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二、2013-2018年影响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三、2013-2018年影响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四、2013-2018年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五、2013-2018年我国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第四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投资风险及控制策略分析

一、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市场风险及控制策略

二、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政策风险及控制策略

三、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经营风险及控制策略

四、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技术风险及控制策略

五、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同业竞争风险及控制策略

六、2013-2018年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行业其他风险及控制策略

附表略……

网 址: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应用研究 篇7

1.1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定义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是以计算机化学为基础, 通过模拟和计算药物同受体间的关系来设计先导化合物的方法, 先导化合物的计算机模拟过程主要是针对于受体和配体间的相互作用。[1]其中受体是指细胞内或者细胞膜上具备特殊功能的生物大分子, 通过结合外源药物或者内源激素而产生的特殊功能, 间接导致的固有生理变化;配体是指能够和受体进行结合的活性物质。配体与受体结合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激动剂和拮抗剂。

1.2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基本原理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包括三种方式, 即:基于小分子的药物设计方法, 基于受体结构的药物分子设计方法和计算组合方法[2], 其一般基本原理是以X-单晶衍射为基本技术, 其他分子技术为辅助, 设计的过程主要分成以下几个步骤:a.获取受体大分子的结合部位结构;b.分析结构性质;c.根据受体作用点的结构来寻找同之具有相互配合的理化性质和形状的分子;d.合成分子, 并反复循环测量其生物活性, 完成化合物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分别应用到X-单晶衍射技术, 分子模拟然间, 数据库搜索和全新药物分子设计。

2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相关研究方法

2.1 定量构效关系

定量构效关系是指运用统计, 数学等方式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 它包括:二维定量构效关系,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和多维定量构效关系, 而定量构效关系包括活性参数和结构参数。其中活性参数是为了反应分子的理化性质, 研究者选择活性参数是定量构效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其依据主要为整个研究体系的差异性, 比较常见的有:半数有效浓度, 半数致死量, 最小抑菌浓度等等。[3]而结构参数的使用是在药物设计中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步骤的重要数据指标, 它可以充分的表现出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 对于和受体作用点相互配合的分子意义十分巨大。一旦结构参数分析错误, 就会使最终的分子组合出现巨大误差, 影响模型结构的稳定性, 导致最终药物设计偏离预期效果。

2.2 分子对接法

分子对接法是分子模拟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计算机辅助药物模拟设计中属于基于受体的直接药物设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从已知分子和配体的结合作用出发, 通过相关软件中的计算测量方法来完成配体与受体结合的模拟过程, 从而预测设计出复合化合物的结构。分子对接过程主要包括四个步骤:a.假设结合位点;b.计算完成假设结合;c.在受体表面投映配体, 计算结合效果并加以评价。[4]

分子对接主要分为三类, 即:刚体对接, 半柔性对接和柔性对接, 其分类标准主要是通过结合过程中受体和配体的机构是否可以改变, 全部构象为刚性结构的成为刚体对接, 反正为柔性对接, 介于两者之间的配体结构可以变换而受体结构不可以变化的成为半柔性对接。[3]分子对接需要应用相应软件来配合完成, 最为常用的包括有DOCK (应用半柔性拼接方法) ;AUTO DOCK (应用半柔性拼接方法) ;Flex X (商业) ;GOLD等等。

2.3 高通道虚拟筛选

高通道虚拟筛选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完成的, 当掌握了靶标和靶标有关的化合物基本信息时, 就可以使用高通道虚拟筛选方法来辅助设计。首先需要使用计算机来模拟配体的构效关系模型, 靶标大分子的三维模型以及受体和配体的对接模型, 然后根据模型特点筛选小分子。由于具备一定的针对性和确定性, 一次在药物设计时, 可以节省很大成都的降低试验繁琐度, 从而达到缩短药物开发周期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 DOCK程序对数据库筛选速度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

3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应用案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进入21世纪,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 人口老龄化成为一段时间内的人口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现状所带来的不仅是社会劳动力的普遍下降, 同时老年发病率也逐年升高, 其中老年痴呆症, 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在诸多老龄化疾病中位居首位, 尤其是老年痴呆症更为严重,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高, 且危害巨大。老年痴呆症属于神经性疾病, 科学家认为乙酰胆碱是神经传输的重要部分, 如果大量缺失就会造成脑内神经传输障碍, 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以及识别功能下降等典型老年痴呆症状。而乙酰胆碱酶酯酶抑制剂能够有效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大量分布, 从而增大乙酰胆碱含量, 达到治愈的效果。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在医药学领域已经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获得了成功的研制和开发, 无疑使老年痴呆症的治疗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设计最为成熟和成功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 即体外筛选和分子对接。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是通过计算机构造模型来完成的, 其中他克林 (一种乙酰胆酯酶异质结) 的衍生物就是由此设计而来, 将乙酰胆碱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分别作为受体和配体, 建立一种比色分析筛选模型, 即通过他克林和乙酰胆碱相似物大分子进行对接, 然后根据特点模型特点来筛选小分子, 最后进行活性评价得到衍生新化合物, 且具备同他克林相似的化学性质。乙酰胆碱酶抑制剂的分子对接使用半柔性对接方式, 也就是保证受体分子区域结构不变, 适当的允许配体分子移动或者结构发生小的变化, 即乙酰胆碱酶模拟化合物保持刚性结构, 乙酰胆碱酶抑制剂为柔性结构, 这样乙酰胆碱酶抑制剂在收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会发生游离状态并向乙酰胆碱酶靠近, 最终多分子结合就会形成一个新的稳定化合物。然后再对化合物进行计算分析, 是否符合预期设计效果, 如果符合则完成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设计。

4 结论和展望

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相关方法以及设计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项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相当成熟, 并且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新药物开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未来社会也必将会有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对医药学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使通过药物使用来战胜多项顽疾成为可能。

摘要:1964年, Hansch建立起了定量构效关系, 计算机技术开始得以进入到医学领域并应用于药物设计, 发展到20世纪七十年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分子学, 量子学等多门学科的加入,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正式的发展为一门新兴技术。经过近40年的发展, 这门新兴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 并已有多项成功设计案例,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为药物设计提供了最为直观的模型, 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新药的开发。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新药开发,计算机模型

参考文献

[1]许军, 李伟.药物化学选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10.

[2]陈小平, 王效山.新药发现与开发[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6.

[3]陈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筛选研究[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 2013, 4, 10.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研究进展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工业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1)33-0140-01

工业设计是从技术、艺术、社会、经济等多种角度,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的构造、形态、色彩、功能、材料、表面处理、装饰等要素进行综合性的设计,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需求的新产品。工业设计在产品成型、技术创新及商品销售、服务和企业形象的树立过程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灵魂,是现代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也是经济与科技、文化的高度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对产品的性能、价格、交货时间的要求愈加严格,要求产品的开发周期短、品种多样化、小批量、趣味化、个性化。这些都要求生产企业能够迅速的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21世纪的竞争核心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作为从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的一个纽带,工业设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概念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omputer Aided Industrial Desi,简称CAID)技术是CAD技术和工业设计理论的融合。传统的CAD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外观的模拟设计。CAD技术的重点是设计建模、渲染、视觉表现。为适应新型的工业设计模式和市场竞争的要求,工业设计活动必须包涵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产品定位、生产制造直至产品投放市场,并根据市场反馈进行产品改良及维护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为此涉及到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CADCAMCAE、优化和模糊设计方法、设计技巧、虚拟现实、设计过程、设计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内容的CAID,不仅局限在设计工具的层次,更重要的是CAID技术为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基础。CAID技术包涵了数字化建模、数字化装配、数字化评价、数字化制造以及数字化信息交换等方面。CAID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目标就是为了使产品的研发能够满足繁杂的市场需要。

2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主要特点

CAID技术比传统的工业设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工业设计师掌握了它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构思创意、施展才智,它能提升产品整体设计质量,强化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主要有以下特点:高质量三维空间软件系统,集三维实体造型、静态着色、复杂光照模型、多媒体动画创作于一体,产生的图像生动逼真,能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通过先进设计手段,保证设计的高质量。灵活性采用计算机这种高科技工具,可直接在系统上进行创造性设计,采用三维实体造型技术,作物体几何造型,如色彩设计、材料编辑、形态构成、质感描绘、实时旋转变换,快速真实图像生成输出,多种造型方案的评判与测试等。可简便地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系统优化在造型设计中,可以综合模拟设置配套环境、外表装饰等相关因素于一体;并在基础图库上任意组合多种多样设计方案评价优选,能使设计人员及早发现缺点与不足,更加合理与科学化。真正实现“人机系统”的优化设计。高效率计算机能迅速将设计构思形象化。不但可采用数字化仪等实现图形等信息快速输入,而且可利用绘图机、打印机输出设备,自动输出绘制设计图像和图形。可部分或全部取代预想效果图绘制、模型制作和产品摄影等过程。提升设计速度、降低设计周期,压缩设计成本,使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据统计CAID技术可以提高设计效率6倍。

3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发展三维数字多媒体技术支持虚拟设计。通过虚拟环境、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创造多感官交流,为设计师营造智能化设计环境中,实现真正的设计过程与人的融合。研究适合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设计方法论和知识基础。这包括对创新方法的研究、产品信息的统一交换平台和真正意义上的CAID体系。发展更有效的产品形态生成方法。目前曲面造型多是通过改变控制点或控制线产生。将来设计师可以通过草图造型方式,便捷、快速地产生产品的形状。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工业设计活动的支持向概念设计、需求设计发展。通过设计自动化,设计师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决策设计层次,通过决策过程实现与辅助设计系统的交融。同时需要展开需求设计中的数据收集和挖掘方法研究。发展网络协同设计,使设计过程成为集体创新过程。关键是要解决信息的有效交换方法和复杂设计信息冲突的分解。发展本体化的信息共享方式和基于实例的冲突分解方案。实例化的优势是便于实现知识库,本体化的优势在与语义无关。建立面向工业设计的设计知识库,方便设计师的表述,让设计师集中精力进行设计创新。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计算机辅助技术极大地改变了工业设计的工作方式,通过数字化的效果图及模型,尤其是有效的三维数据模型将工业设计的整个流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快速、准确、高效的设计系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优化理论和并行设计等均是研究发展的热点。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技术无论发展的多么强大,归根结底也只是工业设计的辅助手段,决不可能替代人的主导工作。必须将人的主导因素与计算机辅助系统结合起来,才能使工业设计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鲁晓波、覃京燕.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Research Progress

Miao Cuijie, Chen Yanping , Pan Chunling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mputer aided industrial design(CAID)technology of the basic concepts, analysis the computer aide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industrial desig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the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dustrial design level for a certain reference.

计算机辅助绘图技巧 篇9

无论应用哪一种绘图软件,前面所述施工图的绘制原则及表达方法仍然适用。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或Computer Aided Draw)使设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绘图工作中解放出来,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创造性设计,便于反复修改和减少重复性的劳动,使出图速度和图面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通过毕业设计,应学会运用一种绘图软件绘制、修改、打印结构施工图,

下面以天正系列CAD软件为例加以说明。天正结构CAD或天正建筑CAD是以AutoCAD R14为平台开发的绘图软件,它涵盖了AutoCAD R14的全部功能,针对某些复杂、难懂的AutoCAD R14命令,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分布式工具集,采用模糊设计、以智能图形交互方式及参数化绘图,具有强大的专业设计功能,可以快速完成和修改结构施工图。“天正CAD”所有的绘图命令都有相应的图标菜单或屏幕菜单(下拉菜单),初学者仅需记住几个简单的AutoCAD控制键(如光标正交状态的切换键F8)、会使用拾取框或窗选功能选择物体、会用捕捉开关等,就能够通过用鼠标选择菜单和对话框的方式完成所需要的设计图纸及表格。当然这只是初步掌握和简单应用。

有关AutoCAD R14及天正结构CAD详细的绘图命令可参考软件的使用说明。以下仅介绍笔者在应用该软件及指导设计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技巧:

简历-计算机辅助设计 篇10

姓 名:

性 别:女

个人相片

民 族:汉族

出生年月:

身 高:

婚姻状况:未婚

毕业学校:

学 历:大专

专业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毕业年份: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职

职位名称:文员

工作地区:深圳

待遇要求:-350元/月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可随时到岗

语言水平:普通话 标准,会说白话!

电脑水平:熟练各种办公软件操作(如:word 、excel ) 等办公软件,并熟悉掌握ERP系统操作

教育培训

教育背景: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6月

湛江进修附属中学 初中

209月 - 6月

湛江技工学校 中专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安东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月 - 1月

公司性质:港资企业

所属行业: 电子

担任职位:统计文员

工作描述:主要负责统计各部门每天生产效率,工时损耗,生产进度,ERP的录入、考勤以及各类报表,文件的整理和分类存放 ;并协助部门主管做好本部门日常工作,

 

简历模板-计算机辅助设计

 

所在公司:人本电子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2月 - 12月

公司性质:私营公司

所属行业:电子

担任职位:QA

工作描述:主要负责公司最终成品入库和出贷前的测试与检验及标识;库存超期品的复检及资料反馈,各类报表的填写汇总分析:出贷检验报告的制作及填写;品质异常的反馈及改善后的追踪确认;顾客退贷不良品的确认;并协助主管做好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品质稽核工作;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面对当今社会激烈的人才竞争,我很清楚自己知识有限,但我更清楚我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愿望,我更需要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如果贵公司能给我一次机会,在工作中,我一定会是一个负责优秀的员工。

联系方式

电话:

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 课堂协作 语言输出 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薛小杰(1973- ),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文体学和功能语法。(陕西西安710128)李莹(1970- ),女,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外语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陕西西安71000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143-03

21世纪是信息社会,利用因特网的网络教育正在引起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革命。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 学习理论成为这场教育革命中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而现代信息技术则为实施这种新型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手段。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必须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例如,小组成员之间的会话、商讨,合作完成任务等)才能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即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成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②

在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影响下,有意义的任务性教学(task-based learning)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通过专题学习活动 (thematic learning)、项目型学习活动 (project-based learning)、协作式学习 (collaborative learning) 、跨文化学习 (cross-cultural learning)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兼学知识、文化的同时学习语言。任务性教学模式要求大量的协作活动,学生之间语言交流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他们的语言使用特点也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注意。那么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在该特定条件下学生语言使用的特点和规律更为恰当?本文通过描述和评估可用于研究学生在计算机辅助的课堂活动中使用的语言的几种研究方法,指出应在现有的可行的研究方法中进行选择。使用定性法还是定量法,使用实验法还是自然观察法,都不应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最恰当的研究方法,因为现有的研究方法并不仅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输出研究,而是可以用于教学活动中的所有语言交流研究。

一、定性和定量方法

(一)定量分析法(Quantitative Analysis)

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使用编码系统(coding schemes)的方法,如系统观察法和一些社会语言学方法。计算机辅助的文本分析法如果用来统计特定词汇或语言形式的使用频率,也属于量化分析。这类分析方法可用于处理大量语料,且效率很高,并可用于统计分析中的对比研究。使用定量方法分离出来的变量和标志,其信度、效度和可信度都可以量化。但在量化分析的过程中,原始语料会在分析初期就被弃置,如研究者会对出现在真实话语交流中的某个预定研究范畴进行分析,而不考虑整体话语的结构和内容方面的研究意义。由于预设了研究范畴,研究者只着眼于既定目标的寻找和研究,对真实话语交流的敏感程度会降低。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是研究者无法处理整个交际过程中交际各方构建意义的方式,势必漏掉许多重要信息。

(二)定性分析法(Qualitative Analysis)

定性分析法包括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和会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等。与定量分析法相反,这类分析方法研究的对象是语料的原始状态,而不是在研究初始只在其中挑选需要的范畴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基于原始语料分析,而不是预先假设。在研究报告中,具体的会话可作为例证用于分析,而不是仅仅列出抽象的理论。话语交际过程可以通过谈话录音进行研究。定性研究不预先确定分析方案,因此可以根据语料中出现的任何新的交际特点进行扩展研究。使用定性方法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的复杂性、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环境的影响和精细差异等方面。③ 但定性方法耗时较多,不能用来处理大量的语料。此外,定性分析的结果说服力不强,难以具有代表性。

二、定量方法举隅

(一)系统观察法(Systematic Observation)

系统观察法是研究课堂交际活动的典型方法。其系统性指在研究之始,先确定观察中所用的范畴,再将观测到的会话(有时也包括非语言行为,如手势)根据预定的研究范畴用系统化的编码分类,编码系统可以用已发表的,也可以用自己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产生量化的结果。针对计算机辅助的协作学习,很多研究者把所得的语料根据预定范畴分类后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意在找出协作学习者的某些特定语言类型和他们的学习成果之间的联系。如安德伍德就曾使用回归研究试图确定小组话语交流的某些特点能否用来预测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④

编码系统除了可以用来分析协作学习中的言语交流和协作学习的成果之间的联系之外,它的便捷性也是一大优点。用编码系统可以快速处理大量的课堂语料样本,而不一定要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研究者在课堂观察或听录音的同时就可以对语料进行分类,所有的观察结果可以很快汇总,并进行统计分析。语料分类的标准清晰,范畴较全面,这为比较各小组的交际行为提供了基础。系统观察法无疑是观察小组语言交流的有效方式,但它也有缺点,即在处理模糊性语言和多功能性语言时会有困难。此外,用系统观察法不易确定恰当的分析数量,特别是语料中出现持续较长的对意义的反复或渐进性讨论。系统观察法存在的另一个缺陷是,如果不能把语言交流特点与任务进行情况相结合进行分析,就不能作为研究协作学习中语言输出的有效方法,而变成了单纯记录语言交流的过程。

研究持续时间较短的协作学习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如果学习者刚刚建立协作关系,还处于开始互相理解的阶段,范畴化的编码系统则不适用于该阶段语言输出的研究。计算机辅助的课堂活动如果持续时间较短,使用实验性的研究方法也不理想。要更深入了解协作活动的过程,研究者应认识到协作活动不仅仅是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内的合作,协作者实际上处于更广阔的历史、制度和文化环境下。协作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有一定的背景的。在特定的课堂协作活动中产生的交流背后,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甚至决定协作活动的有效性。

(二)计算机辅助的文本分析(Computer-based Text Analysis)

计算机为分析大规模的语料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语料索引软件(Concordancer)可以帮助使用者迅速在语料库中找到含有某一关键词或词组的所有实例。常用的语料索引软件有Oxford MicroConcord,WordSmith Tools,Word Pilot等。在没有语料库和语料索引软件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因特网上的一些语料库。语料索引软件也可以用来研究课堂协作活动中的语言交流特点。研究者将口头语言以书面形式记录并使用该软件处理后,即可在特定词汇和整个文本之间迅速转换,对研究有特殊意义的词汇及其搭配、形式变化和所处的上下文的特点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用这种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始终保留语料的原貌。此外,如果将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整个研究过程可兼容定性和定量的特点。

三、定性方法举隅

(一)社会语言学分析法(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一些针对课堂语言输出的研究方法源于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社会语言学家感兴趣的是各种语言变体的地位和意义(如口音与方言,双语社团中的不同语言的使用)、这些变体的使用情况和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使用这些变体的效果。社会语言学研究既使用定量法,也使用定性法。例如,有些研究者通过对课堂活动中语码转换的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男孩和女孩在课堂语言交流中所占的地位。⑤ 社会语言学也使用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如用描写方法确定有区别意义的音位、语法结构和词汇。

(二)“语言学”话语分析法(“Linguistic” Discourse Analysis)

话语分析没有确定的定义,可指研究书面语和口语的几种不同方法。在语言学范畴内,话语分析的对象是比句子更大的单位,研究语言如何组织。使用这类方法的研究者着眼于课堂话语的内在结构。调查显示,在教师引导的课堂上语言输出有其特殊之处。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基本模式是教师通常以提问开始交流(initiate),学生回答(respond),教师随后予以反馈(follow-up或feedback),这种模式被简称为IRF模式,很多研究课堂活动和语言输出的研究者都采用了这种模式。IRF模式最显著的功能是使教师处于控制交流的主导地位。IRF模式也应用于和教辅软件的交流。⑥ 这类软件一般的操作模式是计算机提问,使用者回答,计算机给予评估。针对使用IRF模式的教辅软件和课堂交流虽然有很多批评,但大量使用提问在交际上有很大优势,学生的回答不会被严格限制在教学内容之内。再者,作为交流伙伴的计算机有其特殊性,使用者可以花较长的时间考虑之后再回答问题,这在教师—学生交流的情形下难以做到。计算机的这一优势在学习者分组活动时表现得尤为明显。计算机提出问题(initiate),学生在给出回答(response)之前可以有讨论(discussion),再等待计算机给出反馈(feedback),这样就出现一个新的教学交流模式IDRF。⑦ 在这个模式中,学习者对自己知识的建构和使用更加积极主动,计算机的优势也得到了发挥。IDRF模式使用计算机对学习过程提供支持,包含了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元素,也融入了发现式学习方法。

(三)“社会文化”话语分析法(“Sociocultural” Dicourse Analysis)

在“社会文化”范畴内,语言是用来引导儿童的认知发展和社会能力发展的工具。“社会文化”话语分析法与“语言学”话语分析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不关注口头交际的话语结构,而着重研究其内容、功能和交际者之间在社会语境下互相理解的发展的方式及过程。研究者通常从谈话录音的书面记录中选取材料加以分析研究。“社会文化”法将教学看做是人际交流的(interpersonal)和个人交流的 (intrapersonal)过程,计算机是辅助这个过程的工具。⑧ 在计算机辅助的课堂活动中,计算机和协作伙伴都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式。

四、综合法(Combinging Methods)

从对以上各方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同时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方法研究语言输出可以取长补短。但也应注意到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出发点,用于研究语言输出得出的分析和结论会有一定差别。辛德根据对学生计算机能力的研究认为,综合几种方法用于研究是可行的,而决定综合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应有高度的理论敏感性,并应能够灵活使用理论。⑨

莫斯就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小学数学课和科学课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在协作中交流的有效性。⑩ 这是一项持续一年的干预性研究,被试是小学五年级9~10岁的学生。莫斯假设,如果教会学生在协作过程中使用探究性语言(Exploratory Language),并在计算机辅助的数学课和科学课活动中加以运用,学生协作的效果会得到提高,学生个人在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会进步。莫斯采用的第一种研究方法是统计方法。被试在干预研究前后都参加了“标准评量测验”(StandardAssessment Tests),这是英国在小学每一个关键阶段完成后对学生进行的全国性的标准测验,测验结果有公认的权威性。莫斯统计了被试两次测验的成绩,把实验组被试(参加干预研究的学生,学习使用探究性语言)的第二次成绩和控制组被试(来自另一同类学校的学生,未学习使用探究性语言)的第二次成绩加以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的成绩有明显提高。莫斯针对这项研究采用的第二种方法是社会文化话语分析法。他对两组被试的计算机辅助的课堂协作活动进行录音,摘录了被试在协作中的谈话进行对比分析,控制组的被试谈话内容显示协作者之间没有互相提供信息,缺乏共同的知识,对对方的建议没有做推动性的发展,当自己提出建议时也没有提供必要的理由来说服对方给予支持。活动总体缺少合作,这从协作者的交流语言上可以反映出来。同时,没有使用探究性、建设性的语言,也使协作的效率不高。而实验组的情况就大不相同。被试在讨论中能互相询问相关信息,了解对方想法,对自己的建议加以说明解释,并对别人的建议进行评估,这些探究性语言的使用促进了协作建设性的发展,协作的成果也很显著。用社会文化话语分析法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莫斯的假设。此外,他又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的文本分析法对定性研究的结果进一步加以核实。他对两组被试在研究初期和末期的协作活动都进行了录像,取得了相关语料,并使用语料索引软件对被试关键词汇(与教学内容和推理过程相关的词汇)的使用进行量化研究,再在两组之间、研究初期和末期进行对比。最后,又将这些词汇还原到语境中以了解被试对这些词汇是否理解。第三种方法再次肯定了前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从莫斯对研究方法的使用可以看出,综合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可靠,更具有说服力。

[注释]

①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OL].http://www.etc.edu.cn/论著选摘/何克抗/jiangouzhuyi-gexinjichu.htm,2007-03-23.

②陈洪.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A].王松美主编.中学英语教学研究动态专题[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9-193.

③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93-107.

④Underwood,J.& Underwood,G.Task Effects in Co-operative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with Computers,in K.Littleton & P.Lights(Eds)[M].Learning with Computers: Analysing Productive Interaction. London: Routledge,1999:143-159.

⑤Swann,J.Girls,Boys,and Language[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2:110-

143.

⑥Crook,C.Computers and Collaborative Experience of Learning[M].London: Routledge,1994:56-90.

⑦Wegerif,R.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Directive Software[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1996(12):22-32.

⑧Kleine-Staarman,J.Face to Face Talk to Support Computer Mediated Discussion in a Primary School Literacy Practices[J].Reading,2003,37(2):73-80.

⑨Snyder,I. Multiple Perspective in Literacy Reseach:Intergrating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J]. Langauge and Education,1995(9):2-3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催化车间安康杯竞赛活动总结下一篇:中考文言文伤仲永练习题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