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阅读(共10篇)
原文:
⑴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革”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次为他出作品选,他在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⑵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我从来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他的人格、生活、情感、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状态运行。老子说“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⑶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⑷好些年前,日本政府部门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说是要向我请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在服式制度上出现了疑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⑸在他的客厅里,客人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
⑹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你们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舍不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好一样……”
⑺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⑻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并且说:“……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⑼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⑽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⑾“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面相遇了,他明明看到我,又装着没看到,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⑿“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⒀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有一次,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⒁又有一次,他说,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x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看,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⒂时间过得真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在河北磁县劳动了三年,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⒃钱钟书先生和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到表叔时说:“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强迫他试试!”
⒄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是从哪里来的.呢?我想,是故乡山水的影响吧。
题目及答案
16.简要概括沈从文先生“平常”的具体表现。(4分)
17.文章末尾引用钱钟书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8.文章表达了什么主题?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6分)
16.【答案】
①答疑解惑,乐观开怀,保持从容心态。
②生活困苦,但能够以写小说(或对待文学作品)一样的心态研究服饰。
③文革严酷,身处苦难,偶遇侄子,不能交流,仍然委婉地叮咛、鼓励。
④文革稍缓,虽然打扫厕所,但还自我解嘲,心态依然豁达。
⑤以幽默风趣、意味深长的话回应被人斗争,被贴标语的屈辱,保持一颗平常心。
⑥下放干校,身心凄苦,却写信鼓励侄子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心态。心境平和豁达。
(大意对即可。每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作品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17.【答案】
引用钱钟书的话,突出了沈从文先生在工作生活(或为人处事)方面“平常”之中还有“不平常”。(1分)
一方面,表现了沈从文为人处事“平常”的一面:平易近人,“永远向下”,(1分)回扣了文章标题(1分);另一方面,强调了沈从文为人处事“不平常”的一面:处事有原则,不苟且,(1分)深化了文章的主题(1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及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18.【答案】
①文章通过叙述沈从文非常时期平常的工作、生活,表现其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才能智慧和从容潇洒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尊崇之意和缅怀之情。(3分)
②我从中得到的启示:尽管世事变幻,人生无常,若一个人保持平常心,宠辱不惊,就可以从容面对困苦,潇洒战胜磨难,得到心灵的平静、智慧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3分)(言之成理即可)
1. 湘西的“文化旅游”
近年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成为了人们丰富精神生活的一大选择。为迎合人们的需求和抢占市场, 各地方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旅游产业随之兴起, 并成为了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对旅游潜在者的抽样调查中, 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较容易引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其中文化景观以其依托的文化载体的张力, 使得开发者能够进行深加工;同时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也影响着人们的旅游目的:不仅仅追求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 更追求精神愉悦的深层次审美体验。文化旅游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有学者指出文化旅游是文学艺术下产生的旅游现象, 文学艺术则包括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书法绘画、楹联题刻、园林艺术与城市雕塑、戏曲影视与杂技武术等。[1]湘西旅游业的发展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十分突出, 成为了文化旅游的一大代表, 调查数据表明, 旅游者对湘西印象的感知与沈从文文学作品中所构建的“湘西世界”关联性显著。而从湘西旅游的发展历史来看, 沈从文笔下书写的“湘西世界”对地境僻远的湘西地区能成为著名旅游地确实有重大意义。
2.沈从文作品中的“湘西世界”
上世纪八十年代, 全国兴起了对沈从文文学作品的研究, 沈从文作品中“湘西世界”也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对象, 正如沈从文个人自序中所谈到的, 他笔下的湘西是“优美, 健康, 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湘西人民的淳朴、湘西景观的优美神秘、湘西爱情的凄美浪漫, 都构成一副理想的生活画面:这种理想的生命形态, 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一种完全和谐状态, 在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世界里, 人与自然谐和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中, 令人神往。[2]这种自然和谐近乎桃花源的状态对生活于现代化环境的读者更具有吸引力, 促使更多人们去亲近、去探访真实的湘西世界, 渴望能体验到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份闲适与自然。
3.阅读主体的阅读体验
笔者针对是否有到湘西旅游意愿之人的年龄阶层进行调查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愿意去湘西旅游”的主要人群集中在青年群体, 其后针对沈从文文学作品阅读情况的调查显示, 青年人群的阅读体验集中在沈从文的《边城》选段, 高中语文教材的收录为读者接触沈的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边城》作为代表沈从文艺术成就的中篇小说, 被选入高中语文必修教材, 不仅让学生靠近了充满魅力的“边城”, 更让学生了解了作者。这一阅读主体从作品中感受湘西的风土人情, 领略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 从调查中看“淳朴的民风”“古色古香的湘西景观”“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成为了读者印象深刻的部分, 这不免也成为了影响湘西旅游的因素。
二.阅读主体的阅读体验与湘西旅游的互动
1. 读者阅读体验对湘西旅游的影响
文学作品作为文化中的一大组成部分, 对旅游地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旅游地最好的宣传广告;文学作品为景区的规划了提供方向;同时, 文学作品可以提高旅游地的内涵, 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有“人情与景情交融”的体验。[3]旅游学表明旅游地形象定位是影响旅游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 据此构建旅游地独特且能吸引读者兴趣的旅游形象成为各大旅游地的首要目标。沈从文作品具有广泛影响力, 势必影响着湘西旅游形象的定位。
问卷“引起旅游者前往湘西旅游的因素”一项显示, 多数人选择“凤凰古城”“翠翠岛”“沈从文故居”“沱江”“吊脚楼”等与沈从文及其作品密切相关的景观。学习沈作品的前提, 以及阅读过程中带来的体会, 给读者心中的“湘西世界”创造了一幅不同于其他旅游地的特殊且富有魅力的预期画面:“传着悠悠歌声的吊脚楼”“多情淳朴的湘西人”“清澈的沱江”“守望着远方的翠翠”……如无形的广告给湘西旅游做着最传神的宣传, 引发着阅读主体的旅游动机。此外, 在湘西旅游的实地建设中, 沈从文作品的主要元素仍有迹可循, 沈从文的文学作品对湘西旅游的形象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何更好地开发这些元素并进一步吸引游客成为了今后湘西旅游规划的一大方向。
2. 湘西旅游对阅读主体的反作用
阅读主体阅读作品, 获得文字审美的感受, 并由此引起阅读主体想要体验作品中描写的景、寻访作品中的原型的愿望, 从这方面引发的旅游动机带有强烈的旅游预期, 即对旅游地的期待值, 这为后期阅读者对旅游地的评价设定了参考标准:若在旅游过程中体验到与作品相似的感受, 便认可旅游地的价值;若感受偏离则影响其评价。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具有湘西旅游经验的阅读主体对旅游地民风的期待很高, 对于氛围的感受则大于对景物的期待。
此外, 笔者对于阅读主体旅游前后期的行为做了初步统计, 数据表明, 旅游前期, 不少读者表示愿意阅读更多的沈从文作品, 全面了解“湘西世界”, 同时在其旅游活动完成后也愿意重新阅读文学作品, 以旅游中获得的视觉形象反观作品, 加深对作品中描写的景物、人物、甚至情感的理解。湘西旅游活动激发了阅读主体再次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加深读者对沈从文文学作品的理解。
近年来, 阅读主体的“再创造”成为了旅游活动完成后的又一形式的反作用, 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兴起, 为“再创造”的阅读主体创造了便捷的平台, 使得阅读主体的“再创造”活动增多。首先是相关著作的出版, 具有代表性的是卓雅的系列摄影集《沈从文和他的湘西》、《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湘行散记》 (岳麓书社出版) ;其次是将湘西世界与沈从文结合起来研究的论著跳出了传统的文本框, 在现实中寻找解读的方法;再者便是网民们的随笔创作, 体现于发表在各大旅游网站上的湘西旅游攻略以及在论坛里简短的旅游心得, 这些微型的创作中都能看到沈从文文学作品的影子, 特别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频繁被引用, 作为一种文艺抒情的方式而被年轻人所喜好。
三.对未来湘西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特定的文学内容与旅游有天然的互动关系, 利用这一特点弥补湘西旅游地的不足并促进它的发展至关重要, 笔者根据上述观点提出几点建议:
1.重塑湘西特色旅游形象:学者表明旅游地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具有差异性、特色性的旅游地形象能与其他旅游地区分开来并成为此地主打的旅游品牌。沈从文文学作品阅读主体对湘西旅游地建设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 湘西旅游形象的重塑应依据阅读主体的阅读体验:在调查中, 阅读主体对“民风主题”、“爱情主题”这两大沈作品的主题元素印象深刻, 在旅游过程中营造原汁原味气氛是首要目标, 具体在实际做法中则是规范景区的景观与商业区的布局:第一, 商业区布局不能多于景观布局, 不应使湘西的文化旅游蜕变成游客们心理上抗拒的商业旅游;第二、景观中不要插入过于明显的商业化广告, 否则会削弱游客们的整体感受, 破坏游客们先前想象中的湘西世界;第三、旅游部门可以策划相关主题活动, 使游客在参与活动中感受氛围。
2. 宣传方式的现代化:
当下是信息快速更新和流动的社会, 网络因其便捷的特点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之一, 相关部门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宣传湘西旅游是必要的。近年来新浪微博成为了人们关注信息的中心平台, 微博简短有效且频繁转发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青年的价值判断及选择。沈从文文学作品的阅读主体集中在中青年群体的事实更应让现今湘西旅游部门重视这一宣传平台, 利用好网络媒体的力量, 使“魅力湘西”的身影时刻徘徊在潜在消费者心中。
3. 影视作品的推广:
视频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受到了中青年群体的喜欢, MV的制作、电视剧电影的拍摄对旅游地宣传的作用是巨大的, 例如一部《人再囧途之泰囧》为泰国旅游收入创新高, 湘西旅游地也因《边城》《血色湘西》等影视作品吸引过游客, 但时隔多年不免令观众遗忘。鼓励湘西题材影视剧的拍摄, 甚至重拍《边城》等与文学作品密切相关的湘西题材视频, 都会令湘西以新的面貌展现在更多人眼前, 让更多人向往这一充满神秘色彩的“湘西世界”。
湘西地区本身具有众多充满意境的自然文化资源, 如何去把握这些优势, 为沈从文文学作品的阅读主体营造一个开放、共鸣的旅游环境仍是值得相关部门乃至湘西人民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罗明义:论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 经济问题探索, 2009年第9期;
[2]宋阜森、郭晓平:沈从文的“湘西世界”与《边城》[J], 泰安师专学报, 2002年7月;
①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
②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的沈从文先生,1912月28日,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光。这给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③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④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从文妻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①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既蕴涵“从文让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山上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亦慈亦让”的沈从文!
⑤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
——选自第6期《散文百家》
【注释】①星斗:泛指星星;比喻超群的才华。
1.细读第②自然段,说说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源于何处?(2分)
2.仔细体会,说说沈从文先生手迹中三个加点的字具体指代哪些人?(3分)
“照我( )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
3.联系张充和先生撰书的挽联,请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沈从文先生为什么能够“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 (3分)
4.细读第③自然段,完成下列读书卡片,了解沈从文先生的文学创作。(4分)
创作题材
创作特色
语言格调朴实传神,句式简洁峭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创作主题
阅读【答案】
1.(2分)沈从文先生一生的创作源泉和文学基础主要来自“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
2.(3分)“照我(我;或者作者;或者沈从文)思索,能理解‘我’(你;或者与“我”相对的个体;或者读者);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他;或者社会中人;或者他人;或者人们)。”
3.(3分)沈从文先生的文章如日月星斗光被人间,沈从文先生的人品亦慈亦让令人如坐春风,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德艺双馨的文学大师。所以,能够“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凡是能扣住文学创作方面的崇高地位,突出“星斗”之意和表现不求名利,谦逊让人的品格两方面来回答的,均可得分。内容有缺失和表达不准确的相应扣分。)
4. (2分)创作题材: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只答前半句的亦可。)
创作主题:主要凸现了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只答后半句的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抓住文段中“凤凰古城”“社会大书”两个词来理解生活经历社会实践是作者创作的源泉。第二题,根据作者语境理解作者所说的三种人:作者自己、阅读自己作者的读者、统指社会中的人。第三题,理解“不折不从,星斗①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的意思,从作者文学成就和人品两个方面概括。第四题,根据表中提示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文字信息即可。
考点:理解文意、语句含义分析、人物形象理解。
①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教创作靠“讲”不成,沈先生把 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 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还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 屋子里的空气”!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做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②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 亚里士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 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听“懂”了他的话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 隅而三隅反”。
③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
④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看。记得我写过 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 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 摞书。
⑤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作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⑥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 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 动手,细心耐烦。
⑦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 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 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 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 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外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 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⑧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 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⑨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一九八六年一月二日上午
19.请依据本文,概括沈从文先生的性格特点。(4分)
答:【①诚恳朴实,不哗众取宠②教学认真,伯乐般地提携学生③做事细心耐烦④善于谈天,对朋友真诚⑤生活上不讲究(每答对1点得1分;答对3点即可得4分)】
20.联系本文内容,请你简介沈从文先生是如何教学生写作的。(5分)
答:【①切实的出题②主张片段习作③从实际出发,朴实诚恳,以身教使学生感悟受益。④认真批改学生习作,写很长的读后感。⑤介绍学生看一些与他们的习作写 法相近的中外名家作品,让学生借鉴提高。⑥学生写得好的习作就主动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鼓励学生写作(每答对1点得2分;答对3点即可得5分)】
21.文章的第七段提到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有什么作用?(6分)
我原以为我是个受得了寂寞的人。现在方明白我们自从在一起后,我就变成一个不能同你离开的人了。三三,想起你,我就忍受不了目前的一切。我想打东西,骂粗话,让冷气吹冻自己全身。我明白我同你离开越远反而越相近。但不成,我得同你在一起,这心才能安静,事也才能做好!
这船已到了柳林岔。我生平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好看的地方——千方积雪,高山皆作紫色,疏林绵延三四里,林中皆是人家的白屋顶。我的船便在这种景致中,快快地在水上跑,什么唐人宋人画都赶不上,看一年也不会厌倦。奇怪的是,本省的画家,从来不知向这么好的景物学习。学校中教员还是用个小瓶插一朵花,放个橘子,在那里虐待学生“写生”,其实是在那里“写死”!
三三,我这时还是想起许多次得罪你的地方,我的眼睛是湿的,模糊了。我先前对你说过:“你生了我的气时,我便特别知道我如何爱你。”我眼睛湿湿地想着你一切的过去!我回来时,我不会使你生气面壁了。我在船上学会了反省,认清楚了自己种种的错处。只有你,方那么懂我并且原谅我。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乐,我想应同你一起快乐;我闷,就想你在我必可以不闷;我同船老板吃饭,我盼望你也在一角吃饭。我至少还得在船上过七个日子,还不把下行的日子计算在内。你说,这七个日子我怎么办?我不能写文章就写信。这只手既然离开了你,也只有这么来折磨它了。
为了只想同你说话,我便钻进被盖中去,闭着眼睛。你听,船那么“呀呀”地响着,它说:“两个人尽管说笑,不必担心那掌舵人。他的职务在看水,他忙着。”船真的“呀呀”地响着。可是我如今同谁去说?我不高兴!
梦里来赶我吧,我的船是黄的。尽管从梦里赶来,沿了我所画的小镇一直向西走。我想和你一同坐在船里,从船口望那一点紫色的小山;我想让一个木筏使你惊讶,因为那木筏上面还种菜;我想要你来使我的手暖和一些。我相信你从这纸上可以听到一种摇撸人的歌声,因为这张纸差不多浸透了好听的歌声!
一切声音皆像冷一般地凝固了,只有船底的声音,轻轻地轻轻地流过去。这声音使你感觉到它,几乎不是耳朵而是想象。这时真静,这时心是透明的,想一切皆深入无间。我在温习你的一切。我称量我的幸运,且计算它,但这无法使我弄清一点点。为了这幸福的自觉,我叹息了。倘若你这时见到我,我就会明白我如何温柔!
一、清幽的田园:自然的歌谣
《边城》独具地方特色, 自然风物感性而迷人, 在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风俗长卷中, 纤索悠悠的溪渡、依山凭水的小城、苍翠欲滴的竹篁、草色青青的崖壁, 无不蕴蓄着蓊郁的乡土气息。
在这水边小城, “走长路得住宿到桥边与渡头, 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生活其中充满率真善良人性的人们, 沐浴着湿润, 环境赋予这片土地以清雅和灵动, 宛如本色天然的世外桃源。
“风滩、茨滩不为凶, 下面还有绕鸡笼;绕鸡笼也容易下, 青浪滩浪如屋大。”汹涌的江水激发了边城人的豪情, 赛龙舟、对情歌、闯险滩, 民俗的风情与自然的风光融为一体, 清丽的家园就像脍炙人口的歌谣, 幽远而流长。
二、清纯的人物:生活的歌者
美丽纯洁、情窦初开的翠翠, 滚滚江流中押船闯滩的天保, 龙舟竟渡生龙火虎的傩送……《边城》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个纯净自然、极富性情的人物形象, 通过一群湘西儿女特有的生活方式, 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翠翠, 如翠竹般执着的农村少女, 她清秀温婉, 心地善良, “为人天真活泼, 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 和山头黄鹿一样, 从不想到残忍事情, 从不发怒, 从不动气”。在日益成熟的生命中, 朦胧的情爱意识在心头萌芽, 母亲的故事使她倾心, 傩送的歌声让她神往, 但却因无以释怀而内心充满孤寂, 只能在情歌和梦境里感悟美好的爱情。李商隐说:“春心莫与华争发, 一寸乡思一寸灰。”鲍照说:“两相思, 两不知。”翠翠这样一种没法对人诉说的朦胧的表达, 便默默地融入那片青山绿水, 那片烟雨晨昏。
祖父是一位阅尽世事、饱经风霜的老人, 他“硬扎结实”, 坚韧通达, 因此在摆渡的职务上毫不儿戏, 他把对不幸女儿的哀思寄托在对翠翠的关爱上, 希冀排解孙女的凄凉迷茫, 却并不理解她的躁动情感, 他盼望翠翠找到爱的归宿, 又担心孙女重蹈她母亲的悲剧, “觅渡, 觅渡, 渡何处?”他心头充满矛盾, 并在无奈的孤独里顽强地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走完了他一生的航程。
天保兄弟同时爱着翠翠, 天保以千百年来沿袭“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方式求爱, 后来又以复杂的心情退出角逐, 显露出敦厚持重的秉性。傩送借唱歌的风俗表达对翠翠的爱慕之情, 因哥哥的死内疚地远走他乡, 有纤尘未染的爱恋之心, 也有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
三、清越的情歌:人事的歌诀
《边城》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 读来却感人肺腑。在牵连的人事中, 小说像一首清越的情歌, 反复吟唱的是人间至情的主旋律。
翠翠的父母在对歌中相爱, 她的父亲“便是当地唱歌的第一号”, 母亲性情乖巧, 性格强硬, 他们的爱情美好纯洁, 却为世俗不容, 因此含恨殉情。父亲“能用各种比喻解释爱与憎的结子”, 爱也可怜, 恨也缠绵。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
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nuó)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天保告诉傩送一年前他就爱上了翠翠,而傩送告诉天保他两年前就爱上了翠翠,天保听了后也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
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采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傩送的歌声。
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老大唱的,却得知:唱歌人是傩送,老大讲出实情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老船夫听说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
码头的船总顺顺因为儿子天保的死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船总顺顺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 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创作背景
《边城》
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生存真是一种可怜的事情。
《边城》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但我也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
《湘行散记》
日子平平的过了一个月,一切人心上的病痛,似乎皆在那份长长的白日下医治好了。
《边城》
水是各处可流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月亮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边城》
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
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边城》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 明天 回来
《边城》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一辈子最怕的是在同一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热情既使人疯狂糊涂,也使人明澈深思。
为什么要挣扎?倘若那正是我要到的去处,用不着使力挣扎的。我一定放弃任何抵抗愿望。一直向下沉。不管它是带咸味的海水,还是带苦味的人生,我要沉到底为上。这才像是生活,是生命。我需要的就是绝对的皈依,从皈依中见到神。我是个乡下人,走到任何一处照便都带了一把尺,一把秤,和普遍社会总是不合。一切来到我命运中的事事物物,我有我自己的尺寸和分量,来证实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水云》
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边城》
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边城》
凡是我用过的东西,我对它总发生一种不可言说的友谊,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湘行散记》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边城》
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躲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边城》
我要建一座希腊小庙,里面供奉的是人性。
倘若你的眼睛真是这样冷,在你鉴照下,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
一、自然美与人性美的相映相衬
在作品中, 沈从文细心描绘出了一幅幅乡野秀美的山水画, 所绘人物大都生活在背景纯美的山水之中, 展示了人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鲜活生命力, 也表现出了人性中那种深蕴的善, 这是自然美与人性美的高度统一。沈从文笔下描写了众多的湘西人物, 我们在此以辰水、沅水上的水手和山乡里的苗民为对象, 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们依然保持着古朴淳朴的风俗习惯, 他们和汉民不同, 他们没有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宗法制度和等级观念, 他们与自然同在, 人与人之间交往是赤诚的, 没有尔虞我诈, 纯属一片天然。
沈从文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人物的人生哀乐, 反映出边地人民那种至善率真的人性美。人性是沈从文在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始终探索的东西, 建构人性的小庙或展现美好的人性, 也一直是沈从文为自己设定的目标, 旨在着手民族道德的重建, 希望能够修复拯救现代社会人性的逐渐消失及溃败。他曾经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中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在沈从文描写的众多人物形象中, 青春少女形象是最为动人的。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代表作《边城》中的翠翠, 《三三》中的碾坊主人的女儿三三, 以及《长河》中的夭夭, 等等, 她们这些天真俏丽的少女无一不散发着原始生命的美质, 无一不散发着那种沁人心脾的善, 无一不具有澄澈可人的美感。《边城》是优美、率真、自然、健康人生形式的深刻表现, 同时也是一首道德人性美的颂歌。在这里, 人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于生命完美的形态之中, 作家表现了一种超越“自在”的“自为”性的人生形态。大老、二老和翠翠他们对于自由爱情的美好幻想和追求, 体现了他们生命中的纯粹神性和自由意志, 说明了他们是湘西古朴人性的新一代继承者。首先, 沈从文在以优美的笔触描绘故事发生地“茶峒”秀丽的自然风光时, 注重景致画面与人物心境的色调统一。[1]自然山水在相当程度上陶冶了人物的性情, 强化了主人公道德感。在沈从文笔下, 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几乎都充满灵性, 作品中的景与人物既相映相衬又相互融合。“翠翠在风日里养着, 把皮肤变得黑黑的, 触目为青山绿水, 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了她且教育她”。[2]翠翠的乖巧, 翠翠的朴质, 翠翠的善良, 在相当程度上都是秀美大自然的山水风光日夜熏陶的结果。其次, 在大自然风景秀丽的背景之下, 沈从文刻画了边地乡民之间友好、互助、互爱的淳朴民风。尤其在人物形象翠翠的爷爷身上充溢着厚道淳朴的人性美, 他对待钱财的态度和他为人处事的方式, 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继承下来的传统美德。本地首富船总顺顺, 也没有高人一等的傲气, 处处显示着豪爽、仁厚的淳朴品格。在沈从文所描写的边地, 人与人之间仿佛没有地位等级的差异, 没有位尊位卑, 更没有钩心斗角, 所见到处都是助人为乐、淳朴善良的人物形象。在《边城》之中, 沈从文想传达的其实是一种世俗生活中的人类本性之美, 这种美不是存在于乌托邦之中, 而是一种对平淡世俗生活的积极肯定。
二、道德与生命美
道德在更高一级层次上体现了人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进一步延展。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 也是人类个体的心灵律令, 它体现了人性与生命之间的一种渗透与交融。
沈从文是一个非常关注生命的作家。他描写的这个仿佛与世隔绝的湘西世界, 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健康率真的生命形态, 这里处处体现出了一种生命对美的强烈追求。首先, 沈从文非常赞美“生命的力”, 认为人生有两种对立的形式:一类是生命, 一类是生活。其次, 他认为“生命”的基本属性是对抽象的“爱”与“美”的执著追求[3]。在沈从文所有的小说中, 爱几乎都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贯穿于作品的始终。什么是爱呢?爱是自身必须具有爱的能力, 有一颗善爱感恩的心;爱是对他人的给予, 爱是一种真诚的奉献, 爱也是一种牺牲;爱是生命的支柱, 爱越强, 生命力越旺, 就越能体现一种生命的美, 若没有爱, 人类的生命将是一片黯淡。
在宛若世外桃源的湘西, 有着原始农耕文明所遗留下来的痕迹, 这儿凝聚了人们宽厚淳朴的道德风尚:“兵卒纯善如平民, 与人无侮无扰。农民皆勇敢而安分, 且莫不敬神守法。……一切事保持一种淳朴遵从古礼。”“每个人民皆正直而安分, 永远想尽力帮助到比邻熟人, 永远皆只见到他们互相微笑……向善为一种自然的努力。”[4]对沈从文来说, 自然、健康的生命美同时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精神。沈从文从农耕社会边地少数民族人物身上发现了真诚淳朴的道德精神美, 并在他文学作品中热情地加以表现和歌颂。在沈从文的作品中, 生命的内涵除了表现在人本身具有的自然属性之外, 也表现在作品人物的道德或社会属性之中。沈从文向来十分推崇人的善, 他觉得人的内在心灵美最为重要。在沈从文看来, 人的内在心灵美是指人心地善良、公正、质朴、本真、彼此坦诚、毫无心机。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 道德关系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社会交往关系。这种道德关系, 主要就是一种普遍的人类之爱, 是亲情、爱情、友情等基本人伦之情。颂扬种种人间真情或揭示真爱的温暖, 在讴歌两性之爱的同时也讴歌人与人之间自然、和谐的亲情与友情关系。《边城》中翠翠父母过早离世, 仅剩下外祖父老船夫与翠翠还有一条养育多年的黄狗相依为命。维系在这一老一少之间的, 是天然又深沉的亲情与温情, 这种情感使一老一少相处得那么和谐。老船夫甚至认为, 翠翠简直就是他的生命所在, 他给予翠翠的, 不仅是生活上十几年的细心养护与照料, 更有情感上无私宽厚的亲情之爱。由于年老体衰, 他有时怕会突然离开人世, 以至于他时时担心外孙女的未来, 最后在翠翠与二老婚事受挫后, 急火攻心,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忧虑而亡。翠翠也把外祖父认作唯一的亲人, 她行为乖巧、懂事听话, 船上的一些活儿她因为心疼老人总是自己抢着去干。在老船夫、翠翠与当地首富顺顺, 天保、傩送兄弟, 杨马兵, 街上卖肉屠夫, 以及众多过渡人之间, 乃至众人相互之间, 也普遍存在一种谦让、亲和、坦诚、信任、互爱、互助的关系, 丝毫没有虚伪与欺诈。类似《边城》中这种真挚感人的亲情与友情关系, 或爱的温暖, 在《长河》、《三三》、《丈夫》、《柏子》等作品中也有着广泛的表现, 文章中处处可见真情的流露。
在沈从文看来, 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或者是高尚的道德精神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超功利的交往关系。沈从文描写的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纯厚民情和田园牧歌时代沉淀遗留的民族道德古风, 都是属于这种超功利的道德精神, 它也反衬了现代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金钱主义和道德精神所面临的可怕沦丧。《船上岸上》中, 卖梨的老妇人几乎丝毫不想贪图钱, 买梨的青年甚至就觉得她“像”他“伯妈”一样对他。在《长河》中, 那个橘园的主人宁愿免费将橘子送给过路人解渴, 也不愿掺进买卖关系, 他觉得, 橘子都是自家地里生长的, 吃几个完全不用要钱, 是天经地义的。
三、沈从文作品伦理美学研究意义
沈从文是一位具有博大人道主义情怀的现代优秀作家, 人们对沈从文的文学史地位的评价,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 迭经变迁。鲁迅认为沈从文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之一, 也有人认为他是北平文坛的主将之一, 然而, 在1949年, 他却被宣判为反动作家, 沈从文自杀未遂, 从此退出了文坛, 长期被社会尘封土埋。直到“文革”结束以后, 人们才开始对沈从文进行重新评价, 重新肯定了他的文学大家地位。
一个作家的文学史地位, 主要取决于其文学创作的价值, 学者们公认沈从文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颇具有丰硕成果的作家, 他为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沈从文是崇尚人性与生命的一位作家, 他的作品让我们更懂得了善的真正含义和对生命本真追求的真正意义。他也让我们更深地了解、同情并理解湘西少数民族, 他笔下的众多人物, 无论老少, 都是正直、善良、热情的, 目的是想保留些善的本质在年轻人的血里或梦里, 以实现民族道德的重建。一方面, 他担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包括故乡湘西在内的“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的“消失”[5]。另一方面, 他非常痛恨现代都市被财富、权势所包围, 虚伪的道德、公式化的生活规则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人间似乎被完全扭曲。《八骏图》中八个所谓“人人皆赫赫大名”著名的大学教授, 有的自诩清心寡欲, 有的是满腹社会道德, 而其实皆是自私、怯孺、自大、庸俗之徒, 在他们变态的行为中处处流露出其虚伪的本性。现代文明进程所带来的全民道德水准的下滑, 迫使他把沉甸甸的希望寄托于民族道德的重建。他作品中所处处显现的道德人性美, 既是他对湘西民族地区古朴民风的美好生活的回忆, 又表现了他着手重建民族道德所付出的努力。沈从文在此努力的基础上, 提炼升华出了一种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的新民族性格, 这种新民族性格, 在建设现代民族大国的伟大实践中找到了合适的和最终的归宿。沈从文的作品清新而自然, 在读的过程中美感时时不自觉地侵入心脾, 细细品之, 真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美餐”。从这些意义上讲, 沈从文的创作在善与美方面是有其独特的现实研究意义的。
把伦理学和美学结合起来对沈从文作品进行研究, 即从善与美方面对之进行研究, 对当今匮乏的伦理美学理论是一个极好的拓展。
摘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善,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美, 伦理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伦理美现象, 它是美与善的关系, 也是善与美的统一。从伦理美学的角度研究沈从文, 可以更深地进入其精神世界理解其创作内涵。本文通过对他的文学作品进行自然美、人性美、生命美与道德的多角度分析, 对他的伦理美学进行较为全面的阐发, 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作品,伦理美学,善与美
参考文献
[1]王菊琴.沈从文湘西小说人性理想浅探[J].学术交流, 2009.9, (9) :167.
[2]沈从文.沈从文经典作品选[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82:3.
[3]谌华.从《边城》看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J], 作家研究, 2010.11:72.
姓名:彭凤婵学号:2011192131
初识沈从文先生是高中节选的<<边城>>,翠翠的故事让我着迷,于是到了图书馆借来看,现在印象还很清晰,是本薄薄的集子<<边成集>>,.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边城>>,即便是现在我还记得当时的心情,一种很莫明的悲伤.《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在小说中,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青山绿水,美不胜收。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化着茶峒白塔下两个相依为命的摆渡人。外公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翠翠情窦初开,善良而清纯。他们依着绿水,伴着黄狗,守着渡船,向来往船客展示着边城乡民的古道热肠。谁又能想到,在这古朴而绚丽的湘西画卷中,铺衍的竟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爱情故事。翠翠与外公失散,幸得美少年傩送相助,从此翠翠平添了一件不能明言也无法明言的心事。正是“以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而愿“两心永相依”的美好爱情的萌芽,谁知傩送的哥哥天保也爱上了翠翠。为了成全傩送与翠翠,天保外出闯滩,不幸遇难,傩送也因此离开翠翠驾舟出走。疼爱着翠翠并为她的未来担忧的外公终于经不住如此打击,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溘然长逝。翠翠守着渡船深
情地等待着那个用歌声把她的灵魂载浮起来的年轻人,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翠翠也知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她也希冀,“也许明天回来!”,令人无限感慨。翠翠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那双清明如水晶的眸子,以及她清澈纯净的性格。她天真善良,温柔恬静,在情窦初开之后,便矢志不移,执着地追求爱情,痴情地等待着情人,不管他何时回来,也不管他能不能回来。那白塔绿水旁翠翠伫立远望的身影,是如此的娇艳灿烂!我虽理解傩送的出走,却也不能释怀他的出走,因着他的决定最后让一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三个人的悲剧!这不禁令我想起韦庄的那首《思帝乡》:“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一寸相思一寸灰,翠翠的爱情不若词中女子那般冲动炽烈,却也分外耀眼,志不可夺。她一生都在用她那份脉脉的温情守候一段飘渺的希望,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段爱情,是如此可悲、可叹、可敬!
边城里的文字是鲜活的,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可每每读起便会不由自主的忧伤,像是触及到什么,是童年某个太阳温暖的下午,还是现在有些把握不透的世界.沈从文先生带给我们的他的边城,一座沉默的城,从开始到结束似乎都在隐忍着什么.翠翠就是这座成的化身,从恋上那个可以让她连做梦都能被他的歌带吸引.《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
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边城》是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
【沈从文阅读】推荐阅读:
沈从文边城美11-20
沈从文的《边城》赏析10-11
沈从文边城的读书笔记06-01
沈从文《边城》的三重结构01-07
沈从文萧萧读后感01-17
《沈从文小说选》读后感05-27
沈从文的《边城》读后感07-22
湖南沈从文故居导游词12-24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读后感优秀05-24
培养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