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

2024-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通用11篇)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 篇1

填表说明

1.《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是我校为了及时了解本校家庭经

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而印制的,是我校学生享受校内外各项帮困助学政策的基本依据,专门用于我校开展帮困助学工作,不涉及其他事项。

2.《调查表》由申请首次认定的学生本人按实填写。

3.按照认定工作要求,需要随本表同时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如下(按照实际情况对应提供):

(1)家庭类型证明(提供复印件):

□ 户口簿,含首页联和所有成员页面。

□ 烈士或优抚对象证明。

□ 离异家庭,需提供离婚协议书复印件或其他法律文书复印件。

□ 家庭成员残疾证。

□ 学生本人结婚证。

□ 其他孤儿、父母双亡、单亲等情况,提供相应的可说明情况的证明材料。

(2)家庭收入证明(除本人外,按照家庭成员,一一提供原件或复印件):

□ 在职人员: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收入证明原件。

□ 退休人员:由退休前所在单位的人事部门开具或提供退休工资单复印件。

□ 低保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提供低保收入证明或低保卡复印件。

□ 非农无正规就业人员:由所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部门出具就业情况及收入情况证明原件。□ 务农人员:由所在村及以上单位开具收入证明原件。

□ 在读学生:由就读学校开具在读证明或提供录取通知书复印件。

□ 未成年子女:学龄前儿童和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家庭成员可用户口本复印件代替。□ 其他情况的相应证明。

(3)其他影响家庭收入和重大支出证明(原件或复印件)

□ 家有成员为重病的,由医院提供相关证明或者病历卡、药费清单、出院小结等。受自然灾害影响情况,可在表中叙述说明,并在父母收入证明里体现。受意外事故影响情况,可在表中叙述说明,并提供相关医疗、赔偿等证明材料。其他影响收入和支出的相应证明。

4.“家庭基本情况”一栏家庭成员只限父母、本人及未婚的兄弟姐妹。每位家庭成员的信息要填写完

整,须一一提供有具体数字的收入证明或相应证明。有其他成员明显影响家庭收入和支出的,可在家庭经济情况详述里具体说明,并单独提供盖有政府相关部门公章的证明。

5.调查表上的“街道、乡镇的社会救助所或民政部门意见”一栏必须由街道、乡镇的社会救助部门或民

政部门填写并盖章确认,并留民政部门经办人的姓名、固定办公电话,否则调查表无效。

6.本表(含必须附带的其他证明材料)一式两份,填写打印,涂改无效,开学后交学院。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塑料袋,使用

1 引言

从2008年6月起, 我国开始实施“限塑令”, 规定在全国范围内,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mm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 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限塑令实行7年, 为了解当前我国家庭使用塑料袋的状况, 笔者利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 成立了调查小组, 选取了河北省北方学院学生及其家庭为调查对象, 调查了我国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况。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对象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在校大学生, 按本科、专科分层抽样, 再按1、2、3、4个年级分层随机抽样, 共选取396名在校大学生。

2.2 调查表设计

按照每个调查对象设计一张调查表, 包括个人资料、使用情况等内容, 个人资料有本人和父母的文化程度;使用情况包括个人在学校每天的使用情况和家庭每天的使用情况。要求学生将调查表在暑假期间带回家, 仔细调查自己家庭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情况后认真填写。

2.3 调查的实施

2015年7~8月, 在暑假的时间内, 将调查表分发至调查对象, 大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将调查表带回家, 利用假期认真填写, 共发放调查表400张, 最后收回调查表396张。

2.4 数据的统计

将调查对象收集, 整理, 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父母亲的文化程度

共收回调查表共计396份, 填写父亲文化程度共计393人, 其中高中文化程度最多, 为90人, 占父亲总数的22.9, 其次为专科83人, 占21.12%。母亲文化高中文化程度最多为83人, 占总数的21.01%, 其次为本科和初中, 各78人, 各占总数的19.75% (表1) 。

3.2 大学生及家庭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情况

此次调查共计调查了396人, 其中没有填写家庭使用情况的共计4人。填写家庭使用情况的共计392人, 即392个家庭, 塑料袋使用每天共计1135个, 平均每个家庭每天2.90个。在校大学生填写个人使用情况的共计396人, 塑料袋使用共计896个, 平均每人使用情况为2.26个, 见表2。

3.3 中国家庭塑料袋使用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 共计调查396个中国家庭, 每天共计使用塑料袋2031个, 平均每个家庭为5.13个。

4 结果与讨论

4.1 此次调查起因

塑料袋俗称购物袋, 现阶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率较高, 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但是塑料袋也给我们的自然环境带来挑战, “白色污染”一直是困扰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政府部门难题。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生虽然没有走向社会, 但是在我们学校学生们使用塑料袋的情况也非常普遍, 这时时刻刻敲击着我的心灵, 为了能够比较准确的摸清我国家庭塑料袋的使用情况, 笔者利用暑假期间与张家口一中的同学决定对我国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进行一次调查。

4.2 调查对象的选择

对调查对象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现在校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调查对象, 从文化程度和城乡分布上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所有的家庭。从调查结果看, 共调查了396人, 填写父亲文化程度的共计393人, 填写母亲文化程度395人。从父亲文化程度分析,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为94 人, 占父亲总数的23.92%。母亲受过高等教育的有92人, 占母亲总数的23.29%, 与我国人口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基本相同[1], 这也进一步说明我们调查的对象有一定的扩展性。

4.3 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结果是在我国家庭中每天平均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为5.13个。我国的家庭数量为4.3亿个家庭[2], 按此计算, 平均每天我国家庭塑料袋使用为22.059亿个。

4.4 塑料袋的危害

家庭常用的塑料袋材料是高密度聚乙烯, 在自然界是很难降解, 俗称“白色污染”, 也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 以致造成城乡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当温度达到65℃时,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 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塑料袋的腐烂也会使土壤环境恶化, 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 通常至少需要200年。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 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 不但产生大量黑烟, 而且会产生二噁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噁英进入土壤中, 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 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噁英对环境的污染, 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 它能很快填满场地, 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 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 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 污染地下水, 危及周围环境。

4.5 破解白色污染的建议

(1) 在现阶段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途径。其实, 塑料和其它材料比, 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 经过处理, 既能重新成为制品, 亦可制得汽油与柴油。近年来, 在德、日、美等国家, 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 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而在我国, 回收废塑料的工作已经起步。我们应呼吁在生活中配合政府有关部门, 把废弃物分类, 以便回收工作能顺利地进行。

(2) 深埋地下的长期规划。可以在每个城市选择一块废地用于垃圾的填埋, 将这些垃圾深埋地下, 再在上面种上植物, 养殖甲壳虫等昆虫深入地下进行降解, 这样即美化了环境, 又能解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这需要我们的政府进行统一的规划。

(3) 找出塑料袋的替代品。找到或重新合成一种有机物的、制成可以包装物品的材料, 但是又可以用来食用, 当人们把物品用它包装后, 再经过简单的加工可以作为一种食材, 这样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又可以减少用于包装所产生的费用, 降低在包装领域的成本。

参考文献

[1]苏俊, 薛二勇.中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路线图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4) :11~16.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 篇3

关键词: 经济困难大学生 积极贫困观 消极贫困观

大学生的贫困观,无论是非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和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之间,还是经济困难大学生个体之间,在内容上上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然而,当大学生遭遇贫困时,他们对待贫困的态度和应对贫困的方式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经济困难大学生对待贫困的态度和应对贫困的方式的不同,有必要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贫困观区分为积极取向的贫困观(积极贫困观)和消极取向的贫困观(消极贫困观)。

为进一步了解经济困难大学生个体之间贫困观的深层次差异,或者说积极贫困观与消极贫困观在经济困难大学生身上的体现,以及这一差异对经济困难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笔者在参与问卷调查的经济困难大学生中,根据现实表现的差异筛选了20名经济困难大学生,对他们进行了访谈调查。

1.积极取向的贫困观

“积极”一词,拉丁文的原意是指“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或“潜在的”。在汉语中,“积极”具有两重含义,一是“正面的;促进发展的”,二是“努力进取的”。随着积极心理学在美国的崛起和中国社会的传播,近年来,“积极”取向备受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青睐。社会学中的“积极”,指人们在研究观察各种社会现象时,应以人固有的实际或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以引导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幸福生活为最终目标。在心理学学界,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总之,“积极”以人的潜在的建设性力量为出发点,强调正面的努力,旨在促进人的发展。基于对积极的这一解读,所谓积极取向的贫困观(后文简称积极贫困观),就是指人们遭遇贫困时,能正视、面对贫困,发现自己的力量,建设性地应对贫困,以改变处境、促进发展。

积极贫困观在我国古已有之,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积极贫困观主要有两层涵义:一是正确对待贫富并循“道”求富去贫,正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二是把贫困视为赢得成功、成为英才的必要磨炼。“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自古圣贤多贫贱”,“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些言论认为贫困能磨炼人的意志,为成功奠定基础。中国古代积极贫困观的思想为当代经济困难大学生形成积极贫困观提供了思想的土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根据笔者访谈调查的结果,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积极贫困观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认为贫困状况可通过努力而改变。访谈发现,秉持积极取向贫困观的经济困难大学生,遭遇贫困时,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他们着眼于未来,坚信通过自己、家人、社会的共同努力,生存状况可逐步改善。在访谈中,三年级的A同学说:“我家目前很贫困,主要是开支太大,再过三、五年,我们兄妹三人大学都毕业了,我家一定会成为当地的富人。”二年级的B同学说:“我父母身体不太好,家境一直很贫困,但在家人的努力和好心人的帮助下,总算是挺过来了。我相信,我大学毕业后,我家的经济状况一定会好转。”

第二,视贫困为对自己意志品质的考验与磨炼。这一观点与中国古代的积极贫困观一脉相承。接受访谈的C同学说:“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现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都认为甚至羡慕我的自立能力。其实,要不是我家境贫困,我也难以自立,正是贫困磨炼了我的意志,让我遇到困难时,学会了坚持而不是放弃。”D同学则说:“读高中时,差点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去打工。班主任找我谈话,让我明白了,贫困就像拦在前进路上的大山,只有向上爬,才能翻越它。经过这两、三年的努力和坚持,我很快就能翻越贫困这座大山了。虽然有些甚至很辛苦,但这也让我更加有恒心和毅力。”

第三,辩证看待、对待贫困对人的影响。就笔者进行的访谈调查看,认为“贫困对人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又有消极的”的经济困难大学生比例较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辩证看待、对待贫困对人的影响,只是体现了经济困难大学生一种现实主义态度,并不能激发他们战胜贫困的愿望。严格地说,这一现实主义态度与前文所述的“积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谓之为积极的取向有些牵强。笔者以为,对待贫困的现实主义态度,是经济困难大学生形成积极贫困观的前提和基础,它潜在地蕴涵于积极贫困观之中,是积极贫困观的应有之义。E同学在接受访谈时说:“现在的人都很现实,我家很贫困,很难得到别人甚至亲戚的支持和帮助。既然贫困是既成的事实,我也只能面对它。虽然贫困带给我一些麻烦和痛苦,有时我还会为此偷偷哭泣,但有得必有失,贫困也给了我一些积极的东西。比如,没钱出去玩,能让我更专心地学习。班上一些有钱的同学,经常出去玩,却耽误了学习。”

2.消极取向的贫困观

“消极”是“积极”的对立面。就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贫困观而言,笔者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积极贫困观是一种资源取向的贫困观,视贫困为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资源;而消极贫困观是一种问题取向的贫困观,视贫困为成长与发展历程中的障碍。秉持消极取向的人感兴趣的不是人类社会,而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

与积极贫困观,消极贫困观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并且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中对于贫困的消极观念,在前文已有一定论述,在此不再赘述。就笔者进行的访谈调查结果看,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消极贫困观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沉溺于对贫困的消极体验。受传统观念、大众传媒的影响,普通大众对贫困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成见甚至歧视,在社会生活中通常自觉或不自觉地疏远贫困人群,这让贫困人群在社会生活中通常会产生更多的消极体验。如果贫困人员无力摆脱这种消极的情感检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消极贫困观。具有消极贫困观的贫困人群,受其消极情感体验的制约,容易敌视他人甚至产出“仇富”心理,这种心理向外投射,表现为别人对自己的敌意。接受笔者访谈调查的F同学说:“我在大学几乎没有朋友,我觉得同学们都不喜欢我,有很多人甚至还恨我。”

第二,对贫困的归因褊狭。在笔者调查中,74%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对贫困进行了多维归因,这表明大多数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贫困观不属于消极贫困观。具有消极贫困观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受其消极情感体验的影响,容易出现认知方面的偏颇,观点偏激,习惯从单一维度看问题,对自身的贫困进行单维归因,并对这一原因指向的对象充满抱怨。G同学在访谈中说:“我家的贫困都是因为亲戚朋友见死不救,那年我妈妈生病,家里又遭灾,他们都不肯帮忙,从那以后,我家就越来越穷。我大学毕业后,他们要我帮助,想都别想。”

第三,夸大金钱(财富)的作用。贫困人群长期处于缺钱少粮的状态,非常容易出现夸大金钱作用的倾向。如果贫困人群把金钱的作用抬到了不合理的高度,就会滑入消极贫困观的泥潭。F同学在访谈中讲:“有钱能使鬼推磨,同学们不喜欢我,还不就是因为我没钱。”G同学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汪三贵.反贫困与政府干预[J].管理世界,1994,3:41-46.

[2]孟子.滕文公章句下[M].济南:岳麓书社,2000,101.

[3]阎韬,马智强.论语全译·述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2-23.

[4]刘宏章,乔清举,校注.孟子·告子下[M].华夏出版社,2000,335.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 篇4

一、贫困生认定问题:

(一)今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分为三档,具体认定标准设为:

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学生,属于“特别困难”。

2、因家庭遭遇重大疾病、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等突发事件,导致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属于“突发事件特殊困难”。

3、城镇低收入家庭(以家庭人均月纯收入不高于高等学校所在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20%为限)和农村低收入家庭(以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界定标准,月人均纯收入低于80元,维持日常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的学生,属于“困难”。

(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申请表》填写、审批注意事项

1.所有相关的项目均要认真填写。

2.审计检查中发现,有些表中的“民主评议”和“陈述理由”两栏 “班主任推荐意见”没有填写,如没有填写,就不能证明是按班级认定工作小组讨论确定、班级民主评议、系部评审进行了认定。

3.特困生(含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突发事件特殊困难)的申请表要有附件支撑资料,如庭经济特别困难需要低保证复印件,遭遇重大突发事件经济困难家庭需提供相关事件发生材料如医院的疾病诊断书或缴费单据、交警部门的交通事故处理决定书、户口簿明细、残疾证、贷款合同等足让证明学生特别贫困的真实性的资料。

4.在贫困生认定系统里的《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贫困生申请表》推荐档次中: A.家庭经济特别困难,B.家庭经济困难学生,C.家庭经济突然事件特殊困难。A等和C等属于特困生。

5.已被所在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再次申请认定时,如家庭经济状况无显著变化,可只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详见附件2),不再提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三)《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填写注意事项 1.所有项目均需认真填写。在本次审计检查中发现,有些调查表没有填写“民政部门信息”栏: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都要填写;有些调查表中的家庭成员情况栏只填人名,其他栏(年龄、与学生关系、工作(学习)单位、职业、年收入、健康状况)未填写。2.调查表中,家庭成员收入情况及影响家庭经济情况有关信息,要符合逻辑,符合常理。

以下划线部分为明显不符合常理的填写:

如:韦X,父任小学教师,月收入220元,年收入8000元,母在供电所待岗,月收入220元,年收入0元,广西罗城县天河镇;(不合逻辑)

滕汉泽,父母48岁,务农,父年收入300元,母年收入500元,兄20岁外出打工,年收入800元,宾阳县甘棠镇民政办,信息栏空白;(不合常理)

吕X,父46岁,健康,农民,年收入2000元,母44岁无收入,家七口人,欠债2万元,陆川县温泉镇;(不合常理)陈X,父44岁,健康,农民,年收入2000元,母44岁,健康,年收入1000元,家庭年人均收入5000元;(不合逻辑)

谭X,父为贵港市达开水库工人,月收入500元,年收入5600元,母个体户,月收入350元,年收入4000元,一年三口现欠债5万元,桂平市石龙镇人。(要提供借款合同)

陆X,父母均48岁,务农,年收入栏空白,欠债9万元,桂平县马皮乡。(要有收入情况,要提供借款合同)

唐X,父48岁失业,年收入7000元,母老干局清洁工,年收入6000元,三口之家,人均年收入9300元,欠债3万元,恭城县恭城镇;(不合逻辑)

陈X,父50岁,年收入12000元,母48岁,五金公司下岗职工无收入,三口之家,来宾县兴宾区街道;

何X,母42岁,小学教师,年收入10000元,父44岁,下岗无收入,欠债30万元,博白县博白镇。

(欠债要有借款合同、如果借款用于投资,就不能作为贫困证明)

二、国家助学金评比注意事项: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桂财教[2007]96号)第五条:“一等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补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特困生)。二等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补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贫困生)。”

我院一等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补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特别困难、突发事件特殊困难学生);二等国家助学金,主要用于补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贫困生)。

三、励志、自治区奖学金申请表填表说明

1.表格填写应当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得涂改数据或出现空白项。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 篇5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当地经济状况的发展,在此次社会实践调查当中,本人采访了相关单位部门以及主要的采访对象——当地的大学生。此次调查历时3天(网上调查除外),从8月22日到8月24日,喜逢盛夏,钦城小镇夏意正浓,却未减本人此次调查实践活动的热情与兴致。原本计划采访钦州市各个县区教育局的,但由于有些部门路途遥远,以及人力、物力有限,加之电话又联系不上,因而在数据方面科学性不是很高,但仍不失为一种了解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手段与方法,本次活动当中采用了直接面对面访谈,调查表抽样调查、网上随机抽样调查等多方面的方法,以尽可能做到公正、严谨与科学并存。此次调查表明: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总体上讲是良好的,但仍存在少数学生需要国家的大力帮助。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社会进步,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上。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政府在教育事业这块更是加大了投资力度,诸如生源地贷款、高校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各种各样的政策陆续出台,使广大学子圆了大学梦。在此种情况下,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遂开展了题为“关于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调查”的报告活动。此次活动,本人把地点放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边陲小城市上。广西,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举足轻重的省区,但也因为是处于西部落后地区,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到实施总是最后在这里。比如生源地贷款,也是先在别的地方试验之后才在这几年里搬到广西来。这也是国家的一贯政策,在此本人也不便多加评论。

再谈及调查地点之前,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下钦州市的地理环境。钦州市位于北部湾海面不远处,拥有钦州港这一大港,与防城港、北海港成三角形围绕着首府南宁,应该说区位地理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但为何至今仍是一个落后的小城市?也许我们可以从教育这个层面去了解。钦州市所管辖的地区内唯有一所二本的学院,而且就区内排名来看也是差强人意的。可以说市里就教育这一块办得还不够好,还未能引进更强大的师资力量,从而培养出属于我们钦州人自己的人才。当今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乃至真理,但“生产”科技的主体却是人才,而并非是技术本身。没有足够的人才作为基础,就算是引进更多的资金也未必是件好事。适逢其会,在钦州市钦南区大番坡镇至钦州港沿海一带,据说有天津的投资开发商来此投资,准备打造一个全新的滨海新城。但外来的始终是外来的,其主要的目的还是利益至上,在打造滨海新城项目上不会更多地考虑当地老百姓的利益,这也许就是引进“外资”的弊病吧。

在调查之前,本人猜想: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总体情况应该是不错的,纵使有极其贫苦的也是有数的几个。为何会作出如此猜测,归其原因,在前面也有提及。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说钦州市依山傍水。俗话说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钦州也的确是这样的一个城市。在海,养起了鱼虾、蚝柱(一种水产养殖,蚝,就是牡蛎);在山,种起了甘蔗荔枝。这可不比百色河池那边满山的石头,可以说钦州人是比较富裕的。而且能上完高中读大学的人,家里特别贫困的不多才是。但预测与调查的结果还是有些出入的。

在市教育局本人了解到这两年市里考上大专以上的人数差不多,大概有18000人左右,本科以上10000左右。除去回高中复读的,当地大学生应该有15000左右。而本人说调查的不过数十份而已,从统计学原理上讲,是十分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的。因此,若是调查结果与当地的情况不符或者有所出入,还望相关部门谅解。在市教育局,我从资助办陈老师那里了解到,县以下地区学校贫困生档案表的建档率大概在34%左右;而在市里高中的建档率只有16%左右。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就算是在一个小城市里,其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大不相同的,而且能在市里就读的学生一般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好。而在城乡地区就读的家庭经济情况相对来说就比较差了。这一点从钦南区教育局卫老师那里可以得到佐证。

因为本人也是办理生源地贷款学生当中的一个,所以在暑假去钦南区教育局办理相关手续时顺带咨询了解了一些内容事项,当中我了解到了部分公开的资料。比如说去年放贷人数大约有1200人左右,而截至访问当天,今年放贷的人数也有了900多人;而后我在与黄老师qq聊天当中又了解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放贷人数大大增多,据说有望突破1500之多。这只是南区教育局这边的放贷情况,在钦北区、灵山县以及浦北县等地的教育局放贷情况则稍微少之。1500,看似很多(占有10%左右),但是在其他市里面,仅一个县的放贷人数就远超XX人之数。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是我们教育局宣传工作做得不好,还是我们市里的学生经济条件更好?一时还难以下绝伦,但从今年这1500人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局的宣传工作还是很有成效的,这是值得肯定的。在这次交流当中,有一件事情一直然我难以释怀。交谈中黄老师告诉我,她说在办理发放贷款手续过程当中遇到些让她感到难受甚至心酸的事情。黄老师说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来询问,“我(们)可以贷款吗?不用什么抵押的吧?我(们)家没房没钱„„”,从这可以看出他们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不相信,又夹带着些许惊喜与彷徨„„不过中的来说此次访谈我还是了解了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的一个概况,尽管不尽详实。那就是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还是小康的,但不排除有贫困乃至十分贫困的学生,这一点又可以从另外一个活动当中得到证实。

“情系钦州——xx爱心助学活动”是由钦州市资助工作组主办、市教育局承办、钦州市广播电台和金茂房产公司协办的一个圆贫困学子大学梦的爱心活动。尽管资助的学生每年不过10人左右,但他们都是成绩优良的学生,其家庭情况在钦州市大学生当中也是少有的困难的。从这个活动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地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也是颇为严峻的。

除了以上所了解的情况以外,本人还自行开展了一个网上调查和到当地大学抽样调查的活动。在这几十份调查表当中,我将其进行了分门别类:一类是小康水平以上的,一类是温饱状态以下的。其中小康水平以上的占有37.8%左右,温饱状态的占有62.2%。这与高中贫困生建档率的数据有相当大的出入。这说明在62.2%的这部分学生当中仍有部分学生是没有建档的,也就是说有大概30%左右的学生处于既不小康也不贫困的水平上。这样一来,3种经济水平的学生的比例基本上是1:1:1的情况,若真是如此,则真的是十分严重的事情了。但为何本人开头还说当地大学生经济负担还良好呢?这得从调查表各个选项当中去分析。

首先要说的是在调查表的最后一题是这样的:

“您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情况怎么样?

a.温饱状态 b.小康水平c.富裕充足 d.其他

在这37.8%的学生当中绝大部分是自己选的这个选项,我也分析过了,是合理的;但有个别的则是分析过后本人选上去的。那62.2%的学生亦是如此。比如说有这么一张调查表,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1.省内大学生 2.每年专业费XX~3000 3.伙食600以上 4.乡镇 5.稳定 6.3个 7.3500以上 8.20%~50% 9.有贷款 10.有做兼职 11.增加社会经验 12.温饱状态(调查表附后)有几个选项设计的不够合理,比如3和7(可能跟自己从小生活在农村有关),但这位同学最后却选了温饱状态,我不认同,就把他分配到小康那一类了。

同样的,在分析那30%的贫困生时,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明明生活还可以,偏偏就选了温饱;还有的同学选择了其他,不过就是没有同学选c,这又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我想大概跟国情、历史文化有关吧。

综合以上各个环节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还是比较小的。在建档的学生当中也只是相对贫困,也达到温饱状态了,有的还趋向于小康了。从中可以看出钦州市的经济水平还是有发展前景的(由于本人不是专业的经济分析师,具体讲解就不必了)。

最后要说的是,在此次调查报告中我的感受。

首先说明,这是本人第一次参加社会暑期实践活动,加之是个人全程独立完成,不周全处还望广大师生、朋友谅解和斧正。此次活动当中有夏日有暴雨,各个地方来回往返,累是难免的,苦是必须的,但乐也融融其中。况且,这也是谅解家乡情况的一种方式,何乐而不为呢?遗憾的是没有体会到团队合作精神,也许下一次活动当中是该组个队,一起行动了。毕竟现在的社会对于团队合作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单枪匹马逞英雄的牛仔时代不知流逝在多少年华以前而一去不复返了。在活动中我对于待人接物一事也有所收获。以前很少做到的现在都可以做到了。比如说以前很少说谢谢、麻烦等客套词的,而且完事之后扭头就走,招呼也不打一个。但在火种中,在学院我会给参与调查的同学道个谢谢,说声麻烦。对于长者,也用了您来称呼。总之这次实践让我距离社会更近一步,离真实跟更真更实。

此外,针对实践活动遇到的问题,我想提出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比如在宣传国家助学贷款这件事上,仅仅是在学校宣传还不够,我觉得可以在暑假安排学生进行走村入户宣传活动,最起码村里的学生可以在村子里大力宣传一下。这样一届一届的传下去,必然会贯穿十里八乡、千家万户的。对于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我觉得是可行的(如果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活动,多加这一项也未必不好)而且不必拘泥于高三的学生,毕竟什么都要从“小”抓起啊!注:由于某些原因,只能用“良好”来划分经济负担。

附表:

钦州市大学生家庭经济调查表

为了解我市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现今有以下12个选择题,作为了解其中情况的一种方式,希望广大同学理解、支持与配合,谢谢大家!(手写的可以直接在选项上打钩)

您是省内大学生?()a.是 b.否

您学习的专业每年学费是多少?()a.XX~3000 b.3000~4500 c.4500~6000 d.6000以上

您每个月的伙食费是多少?()a.250以内 b.250~400 c.400以上

您住在?()市(县)城区 b.乡镇农村 5.您家里收入稳定吗?()

稳定 b.不稳定 6.您家里有几个人有工作收入?(收入不稳定可以不填)()

a.1个

b.2个

c.3个

d.4个以上

您家里经济月收入是多少?()a.1000以内 b.1000~3500 c.3500以上

在您所有的家庭支出当中,用于上学的费用占据什么位置?()a.20%以下

b.20%~50% c.50%以上

您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吗?()a.有

b.没有

您在学校有做兼职吗?()a.有

b.没有

您做兼职的目的是什么?()a.补贴家用 b.增加社会经验 c.其他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 篇6

一、报告说明

(一)本篇调查报告因個人水平、時间、精力有限,仅如实反映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并否做,也没有足够信息來做相关研究分析。报告中地设计倒地任何观点均引自其它研究报告,非本人观点,仅作参考。

(二)调查范围为金融证券业及金融银行业;调查样本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方式为個别样本观察;调查對象为公司基层,中层各职位;调查内容为金融专业毕业升再证券,银行宏观就业现实状况及趋势和具体样本岗位工作状况。

(三)调查時间精力限制,调查资料除來自实地考察记录整理已外,再一定程度上地参考了网路上一些大型、权威地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报告。

(四)作者现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内容再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读者再浏览本报告時请有选择地进行参考。

二、报告前言

金融是现代社會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升地标志性产业,也是一個典型地高收入弹性产业,會随着社會经济地发展而占据越來越重要地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地深入发展,金融日益广泛渗透倒经济社會升活地各個方面,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紧相连。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业前景广阔。

然而再大学扩招地浪潮中,金融学個专业地扩招是极其明显地。另外,XX年广东省高考有70%地学升首选金融和商业相关专业,而再商业极其发达地美国,这個比例也只有30%。经统计资料表明,许多本科毕业升毕业之后进入银行都是从站柜台开始,最终能够熬出头地也是其中地小部分。面對金融行业越來越高地入行门槛,另一种观点认为,金融从业压力大,就业前景看坏。

那么,倒底哪种观点更符合现今金融就业状况呢?从招聘公司來说,對当今毕业升有着什么样地 招聘要求呢?从招聘者來说,再金融行业工作又应该具备何种学历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再金融岗位地职员又有着什么样地升活形态和收入福利呢?本报告将从但否限於这些问题地角度,通过對证券公司地整体调查,公司经理地述说已及對相关职位职员地采访來反映就业现实状况,事实甚於雄辩,再對事实有过一定地了解后來回答已上两個问题也许會有新地感悟。

三、报告正文

(一)证券公司调查

调查時间:XX-2-2

调查单位(地点):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调查對象:该公司总经理王,职员肖、徐等。

1、证券业金融专业宏观就业状况(总经理介绍)

已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地与金融专业有直接联系地职位。基层职位地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升,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但一般无论是证券或者银行地职位如今都會将职员安排倒基层进行一段時间地锻炼。

证券公司业务分为证券经济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自营业务等。其中证券经纪业务及咨询顾问业务由分公司执行,其它业务均由总公司开展。再总公司(更高级地业务)中對学历和能力总体會比分公司高,一般为优秀地本科升和研究升。

证券经纪业务中,为金融学专业毕业升提供地有证券经纪人、证券(期货)分析师、理财师等,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升。经纪人要求人际交往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分析师则要求對证券行业敏感、熟悉。经纪人薪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多则月薪一万左右,底则月薪XX-3000。

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等其她业务有诸如保荐人、负债管理师、行业分析师、风险控制人员等等职位。学历要求一般都为研究升已上,且具备一定地科研分析能力,對法律、财务、金融、會计、计算机、管理地复合型人才有迫切需求,这也是证券行业對人才地要求趋势。再这些业务中,一般职员起薪會再年薪十万已上。

2、案例采访

1)证券经纪人

工作内容:为证券公司介绍证券交易客户,从客户交易资金中提取交易费已作为工资來源。

工作坏境及地点:由於与否同客户打交道,经纪人地工作环境经常变化,倒处奔波,地点否定。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已上;良好地人际交往能力;良好地身体素质;有着亲和力、细心、耐心地心理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根据业务水平而定,再XX-10000左右。

工作形态:为了拉客户而倒处奔波;也可已悠闲地享受客户地交易费已。

职业发展展望:没其它地,拉得好坐着來钱,拉地否好,累死了也没多少。

2)经理文员

工作内容:证券交易资料录入、整理

工作坏境及地点:经纪经理后台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基本地金融常识;耐心、细心地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XX-3000左右

工作形态:面對电脑录入资料

3、小结

目前金融专业地毕业升太多太滥,证券业基层岗位地需求是供否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對於中高层职位地专业化人才地需求仍然很大;對於复合型地人才更是供否应求。因此证券人才地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再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地同時,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地培养,拥有双学位地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再招聘市场始终供否应求。

(二)商业银行调查

调查時间:XX.2.20

调查单位(地点):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

调查對象: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稽核合规部处长王

1、银行业金融专业就业现实状况(王处长介绍)

已下所提及职位均指除基层职位如文员、柜员等外地与金融专业有密切联系地职位。基层职位地学历要求一般是本科升,职业能力要求是交际能力强,亲和力强,细心,耐心。银行招升基本是大类招升,金融专业地口径大,可已做很多工作,但无论任何职位刚开始都會倒营业部从柜员等基层做起。

银行支行主要负责负债业务、咨询业务、理财业务地执行,因此职位设置有柜员、信贷经理等,如今任何新职员都會被安排倒这类工作中熟悉基层情况,学历要求基本是本科升,工作工作跟人打交道很多,相對會比较忙,工作压力和竞争會比较大,因此需要职员有耐心,细心地特质和良好地身体素质

银行分行部门比较多,但招收地毕业升专业否外乎已下几种:金融经济、国际金融、法律、计算机、财會等。目前招收地本科升比例是40%,研究升60%,但今后研究升比例肯定會变大。分行中负债业务、网上银行、法律、稽核合规等等20多個部门地工作间會有很多交叉,所已同時具有金融、法律、计算机等背景地毕业升會很受欢迎,与证券一样,复合型人才是金融行业地一個趋势。银行福利相對证券、保险、基金來说會好很多,一般职员工作2年后薪水加上福利扣除保险等费已后,年收入一般會再10万左右,处长级别地會再20万左右等等。由於工作交叉比较多,就要求职员對法律、金融、计算机等都有一定地了解和操作。另外,金融行业對毕业升地实习工作经验都有一定地要求,再大学期间有一些实习经历再找工作是會有很大优势。相對其它金融行业來说,分行工作會要轻松些,但仍然會有一定压力,也有一定地竞争压力,关键看自己是否往上努力地动机。

2、稽核合规王处案例采访

工作内容:银行操业务作规范监督检查

工作坏境及地点:稽核合规部办公室

工作所需能力:本科学历;金融常识、法律法规知识;耐心、细心地人格特质

工作薪资范围:年薪15万左右

3、小结

同样,金融专业地毕业升太多太滥,银行业基层、中层岗位地需求是供否应求,竞争很激烈;然而對於中高层职位地专业化人才地需求仍然很大;對於复合型地人才更是供否应求。因此银行人才地趋势是复合型人才,同学再学习自身专业,锻炼自己实践、研究能力地同時,应该注意其它专业知识地培养,拥有双学位地金融、法律、计算机等人才再招聘市场始终供否应求。

四、报告总结

金融业正处一個重要转折期,也处再一個重要发展期。已我国金融中心上海为例,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仅十多万人,指占倒上海总人口比重地1%已下,而伦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这個数字要再20%左右,因此金融行业地人才要求仍然是与日俱增,但这更是對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地要求。再金融行业基层,由於金融毕业升同样是与日俱增,因此广大地金融毕业升面临着巨大地就业压力,没有优秀地专业能力、优秀地实践学习能力很难找倒称心如意地工作。

因此對於金融毕业升就业而言,通过已上地调查,我們可已归纳出几点建议:

1、夯实自己地专业能力,并且努力提升自己地研究水平,再平時学习中,多多注意研究能力地培养,是否二法门。

2、再夯实专业能力地同時,参加一些实习工作,具有一定地工作经验有很大帮助,再工作時也能够快速上手。

3、再注重实践地同時,尽量选修、辅修法律、财會、计算机中地一门或者多门功课,成为一個复合型地人才正顺应了金融行业地大趋势。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 篇7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一) 影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外因

1. 社会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各大城市, 加之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精简机构和企业减员增效等因素, 特别是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出现大量的企业裁员和大批“海归”的“回巢”, 使社会能够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另一方面, 随着高校持续大规模扩招, 每年均有几百万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加入到就业大军, 和往届未及时就业的学生层层累积, 使全国劳动力总量严重供大于求, 就业竞争极其激烈。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社会资源相对匮乏。

在目前我国的就业市场不规范、用人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 公平、公正、公开的平等竞争就业环境并未完全建立。比如, 有些单位的用人信息是不对外公布的, 需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取。社会资源逐渐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毕业生家庭背景越好, 其工作的落实率和工作质量相对越高;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穷乡僻壤或者城镇低收入家庭, 社会资源相对匮乏, 就业过程缺乏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人脉”支撑, 成功就业的几率必然低于家庭条件好的毕业生。

3. 就业成本负担过于沉重。

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经济投入是不可避免的, 主要费用包括:形象包装费用;参加各种招聘会的门票、考试费用;参加各地招聘会所需的交通费、食宿费;用人单位收取的各种就业保证金、抵押金等。累计下来整个就业过程需花费上千元。这笔钱对于家境贫穷、未就业就已经背负沉重债务 (四年的学费) 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 无疑是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很多学生或者因为没有光鲜的服装、没有更多的特长证书而在竞争中惨遭淘汰, 或者因为无法支付各种高额的保证金、抵押金而坐失就业机会。

4. 高校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制约着贫

困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体系的发展。尽管目前一些高校对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逐步取得共识, 但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心理的专门研究和辅导仍然相对欠缺。许多高校虽然有心理咨询教师, 但进行的心理辅导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往往以思想教育代替心理辅导, 专门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研究和跟进辅导不够深入。这使得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就业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

(二) 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内因

1. 个体综合素质能力欠佳, 就业竞争力较弱。

在求职过程中, 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毕业生的个人综合素质能力。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尤其是来自农村和经济落后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英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薄弱, 也没有条件进行各类兴趣特长的培养。而成长在城市且家庭富裕的学生, 自小就能接受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 享受各种优良的教育资源, 他们视野开阔, 有各类文体特长, 综合素质能力远远高于贫困学生。进入大学后,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缓解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不断奔波于各种兼职之间, 在选择兼职时也是经济考虑优先, 对自身专业素养、个人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 而经济宽裕的学生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充分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使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锻炼,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创新思维方面都要逊色于其他同学, 在求职过程中容易给用人单位高分低能、综合素质较差的印象, 就业竞争力大打折扣。

2. 就业定位不够合理, 求职期望过高。

考大学是绝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途径。沉重的经济负担促使贫困大学生急于找到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经济地位的工作, 这就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视野, 使其对就业市场缺乏理性认识, 盲目寻找稳定的工作、高报酬的工作。

3. 就业心理复杂, 产生消极就业观。

由于成长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一般大学生存在更加复杂的就业心理。经济上的困窘和综合素质能力的欠佳, 容易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自卑、胆怯心理, 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不能充分展示和推销自己, 无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或者害怕竞争、害怕求职, 不敢主动出击, 而一味等待机会。沉重的经济压力还会使贫困大学生往往急于求成, 希望一锤定音, 一旦求职不顺, 就容易产生焦虑, 甚至对其他顺利就业的同学产生嫉妒心理;部分贫困生尤其对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十分敏感, 容易对同学、对社会产生敌对情绪, 甚至做出过激行为。这些不健康的就业心理, 往往人为地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情况的对策分析

(一) 学校和社会方面

1. 继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

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随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队伍的不断扩大, 需要国家加大资助力度, 也需要更多的社会力量的帮助, 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缓解经济压力、完成学业的同时, 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

指导,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希望通过一份好工作来摆脱贫穷现状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 但必须建立在对自我、对就业形势、对职业的正确分析的基础上。高校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其一, 要开展职业测评,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以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为主的心理测试, 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其二, 要开设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 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培训活动,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掌握有效的求职面试技巧。其三, 要注重职业技术资格和职业技能培养, 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其四, 要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 增强其就业自信心。

3.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 及时解除就业心理困惑。

高校心理辅导机构应当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心理, 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讨论会、现场咨询、一对一心理辅导等方式, 通过针对个性倾向和内在潜质的分析, 帮助贫困大学生挖掘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 正确认识自我, 做好规划, 避免就业的盲目性。及时纠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认知偏差, 解答他们的就业困惑, 树立择业的信心和勇气, 以健全的心理素质迎接职场的考验。

4. 提供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 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就业。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可以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为其创造就业先机;争取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网络化, 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 搭建就业平台, 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减少异地求职的风险和费用;广泛发动校内的职能部门、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工作,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积极开拓校内外就业市场, 广开就业渠道, 重点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

(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方面的努力

1. 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为改变现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对就业有过高的期待。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起四种正确的就业观:即积极主动了解就业形势, 把自己的就业期望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消除自卑心理和“等靠要”思想;脚踏实地,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抛弃虚荣浮躁思想;科学的职业选择, 拓宽就业思路, 选择最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岗位和职业;还要道德诚信, 既不能因贫失志, 也不能因贫失信。

2. 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锻炼机会,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 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 在活动中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 提高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培养团体协作精神, 在活动中成长, 树立信心, 提高自己的择业竞争力;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的大舞台接受锻炼, 开阔视野,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 培养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创业设计大赛、模拟双选会等活动, 切实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当及时主动

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理性认识自己, 客观评价他人。客观评价自己是提高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的基础。对自己了解越充分, 对自己的评价越切合实际, 就越能够树立起自信心。当前贫困大学生要特别注意克服眼高手低、急功近利等不良的心理倾向, 走出虚荣、自卑、封闭、依赖等心理误区, 理性评价自我, 在就业竞争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要善于换位思考问题, 面对工资待遇不够高、工作条件不够好等情况, 要客观分析发展前景、锻炼机会等因素, 理性把握机遇。要根据现实条件提供的可能自觉调节需要, 正确处理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自我需要与他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改变思维方式, 尽量从积极的角度分析问题, 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把就业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刘荣军.当今贫困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7) :47-48.

[2]朱勉.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大众科技, 2008 (6) :193-194.

我校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篇8

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家庭教育的基本内涵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教育大辞典》给出的解释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还有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存在的一种终生持续不断的教育和影响。参考以上定义,本文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为:学生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主要是指学生家长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家庭教育在与学校间合作的具体实践上往往较少,而在幼儿园、中学开展的家校间的合作较多。在调查基础上,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拓展家庭教育的研究领域,也有利于家庭教育更好的开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择北京城市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从该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选择该校的理由如下:第一,校本研究考虑。研究我校的学生特点有利用解决我校的实际问题;第二,学生录取分数看。我校录取的学生中,主要是三本和专科学生,且专科学生普遍分数较低,而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家庭是父母离异的情况。

(二)调查工具与方法

使用课题组自编的《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分析及对策调查问卷》涉及的基本资料部分,主要包括性别、职业、政治面貌、户口等客观题;调查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家人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和大学生在校期间同家人交流的内容等信息。家庭教育的内容部分,主要涉及有生活琐事、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情感、性教育、理财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过程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共随机调查学生人200人,有效问卷134份,其中,性别比例为男:女为5︰4,城市户口为93%,北京户口占63%,外地户口占37%,11级占50%,10级占40%,09级占10%,87%的学生为团员,独生子女占83%。

(二)大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照角度,从教育责任、教育能力和教育作用三个方面,设计问题要求大学生作答。学生认为,教育的主要责任:家庭和学校一样大占60%,认为学校比较大,和家庭比较大的人相当。在教育能力上,56%的学生认为学校和家庭能力相当,有23%的人认为学校的教育能力较强。84%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样重要。(三)时间特征的描述

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特征上,本调查主要用联系频率、回家时间间隔和家长是否经常来校探访三个因素来描述。调查统计发现,结果每天一次的占47%;81%的家长不经常来校看望大学,这与我校学生多为北京生源有很大关系。

(四)沟通媒介和途径

在沟通媒介和途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使用移动电话和家人沟通,传统的书信和固定电话方式所占比例不大,91%使用移动电话,其中,互联网的沟通方式已经开始出现在大学生家庭教育之中。另外,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占到了样本总数的98%。

(五)家庭教育的内容

在就“平时是否喜欢与父母沟通”这一问题的回答上,83%的学生表示喜欢与父母沟通。沟通的内容则集中依次为:思想感情、健康安全、生活琐事、人际关系,最后才是专业知识。

三、研究结论

(一)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比较到位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多数大学生都能够理性的看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教育的责任主要不仅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能力强于家庭,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针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而言,和家人联系更为密切,受家长的影响更大。因此,若想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家庭教育不可缺失。

(二)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上,有所偏差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在各方面都很不均衡,生活琐事、健康安全方面明显偏多,而专业知识等其他方面则明显偏少。并不是家庭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而应当各方面均衡发展,不能过多或过少。而现在大学生遇到性方面的困惑较为普遍,有学者将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内容进行共同研究,发现恋爱和性成了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空白地带。

(三)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多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到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父母文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性别差异上,女生在生活琐事、思想情感、性格个性等方面和家人交流更多;而男生在专业知识、理财能力、风险挑战等方面和家人交流较多。总体上来看,城市生源地大学生和家人的交流程度明显强于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

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教育,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家庭教育内容的偏差,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轻视甚至是忽视,都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大学生家庭教育实施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需要结合大学生本人和家长自身条件,这样才能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促进大学生素质完善,使其更好、更快地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罗良针,姜超,张伟娟.不同性别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的实证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06).

[2]姜超.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0,(04).

关于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问卷 篇9

欢迎你进入此次问答问答卷

作答区域

1.你从小由谁带大?

A爸爸B妈妈C爷爷D奶奶

2.你家有有几口人?

A三口B四口C五口 D六口

3.父母的工作?

A工人B牧工C农民D无业

4.家里有几个子妹?

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5.在家庭学习中,谁对你的帮助最大?

A爸爸B妈妈C爷爷D奶奶

6.你的家庭年收入在A 2000元以下的 B 2000-4000元C 4000-6000元 D 6000以上

7.父母有无因病丧失劳动能力?

A无B一方C双方

8.你读书的费用主要来自于

A父母的收入B借债C社会捐助D学校资助

9.父亲受教育水平

A未上过学B小学C初中D高中或中专F 高中以上

10.母亲受教育水平

A未上过学B小学C初中D高中或中专F 高中以上

11.你的父母有没有离异的情况出现

A没有B有C不知道

12.你觉得父亲和母亲两个人中,谁更了解你

A父亲B母亲C差不多D说不清

13.平时你父母最关心你哪方面

A学习方面B结交朋友,代人处事C将来前途与发展D其他

15.你是否觉得父母对你管的太严?

A是B不是C没多大感觉.你经常与父母交谈吗?

A经常B偶尔C从不谈

17.与父母交谈的最多的内容是什么

A学习上的事B家里的事C自己的未来发展D其他

18.你在家里经常做哪些家务?

A做饭B洗衣服C打扫卫生D其他

19.你认为自己的家庭情况怎样?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10

作者姓名: 唐建元谭磊

职务职称:中学二级

单位名称:湖南省湘潭县花石镇联校

手机号码:***

通信地址:湖南省湘潭县花石镇盐埠中学

邮政编码:411218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为此,我在2009年10月至11月对我所任教的班级——盐埠中学九年级C156的45位学生进行了一次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调查的方法是采取问卷调查与家访相结合。共发放调查问卷45份,回收45份,全部有效。走访了31位学生家庭。通过调查,45位学生中,父母离婚的1户,丧偶的1户,再婚的1户,共占6.66%。家庭成员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的2户,占4.44%;从事个体经营的1户,父母外出打工的12户,在家务农的23户。

二、调查情况

1.家庭经济状况

我们盐埠是地处湘潭县的边远山区,是湘潭县有名的穷山区,家庭收入不容乐观。45户人中,除2户有固定工作,1户个体经营和12户外出打工的家庭月人均收入上千元外,其余仍处于温饱型家庭,有的甚至还没有摆脱贫困。

2.家长文化程度和职业状况

大专以上学历1人,初中以下的25人。父母的职业状况也是学生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外出打工的占26.66%,在家务农的占50.98%,个体经营和有固定工作的仅占6.78%.以上可以看出父母亲的职业与其学历层次相对应。

父母外出打工的占26.66%,他们的子女多数是祖父母照看,这些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就存在一些困难。因为爷爷奶奶的束缚力和影响力都比父母低。所以对这部分学生要重点加强教育。

3.家庭教育状况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

绝大多数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早日成才,只有极个别的“听天由命”。

从家庭智力投资看来,尽管多数家庭经济收入不容乐观,但对于智力投资他们舍得。有的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学校要交的费用无一拖欠。有的为了孩子的学习特意购置了辅导书籍、磁带、录音机、电子词典,甚至电脑。有的还请家庭教师,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80%以上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所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只有少数人认为要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培养、特长培养,应重视对孩子的法制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儿皇帝”、“小公主”,十五六岁的孩子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多数学生在家里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都是被动的。

在教育方法上,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教育”。但在现实中,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犯了错误有效办法是“铁匠做官,‘打’字在前”,“打一顿,不许吃饭,罚跪,告老师”

等。这说明,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脱轨。

此外,虽有85%以上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他们的表现却是:大量的时间用在做家务、看电视、打牌上,有的甚至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态度。

由于农村男劳力是主劳,因此母亲就充当了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调查情况表明:60%的家庭是母亲经常管教孩子,其次才是爸爸,仅占15%.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但是怕爸爸的也不在少数。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要求家长来校的,大多都是母亲来。

三、调查结论与思考

1.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调查表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但这种成才观念常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许多家长认为,人才是掌握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从而忽略了行行出状元,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成千上万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家长重视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但不愿花心思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用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我认为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与孩子一起成长。

2.正人先正己,家长也应以身作则。调查发现,不少家长沉溺于麻将、扑克,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有时家长甚至叫孩

子“挑土”,给孩子们提供了不良的平台。有的家长整天督促孩子看书、做作业,而自己不看书、不看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虽然有的家长是高中毕业生,但对孩子毫无辅导能力。若家长们以身示范,我相信对孩子的教育将起到潜然默化的作用。

3.农村家庭业余生活内容有待丰富。调查中发现,90%以上的家庭是通过看电视、影碟或做家务、玩牌来打发业余生活。调查结果还反映了家长投资让孩子用课余时间学习的不在少数,但孩子们大多数的学习是被动的。因此,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现代家庭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

4.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强。

调查显示:有43%以上的父母是通过家长会了解到孩子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的。有41%的父母是通过老师与家长的联系进行了解的,主动与老师联系,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的仅占16%。有的家长,甚至连孩子在哪个班学习还搞不清。调查结果表明:现在的家校联系工作主要是由学校老师承担,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薄弱。同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不够,效果也不理想。由此可见,加强家校联系,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提高育人质量很有好处。

5.留守学生问题令人担忧。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地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我班45名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有12人,占26.66%。我校有的班还高于我班。众所周知,对于留守学生的家

庭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由于这一部分学生基本缺乏父母的教育,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们对其束缚力又远不如其父母。如何解决好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也就成了班主任老师的新课题。

我认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互相促进,青少年才能健康成长。因此,我建议学校:

1.从时间、空间、内容、形式上拓宽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2.针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方式,集中指导家教方法,以提高家教质量。

3.建立典型“潜能生”的个别教育档案,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

4.对孤儿、单亲、留守儿童、离婚家庭的学生,学校多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

四、结束语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 篇11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独立学院被学校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不同年级、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共667人进行调查。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占76.3%、23.7%;文科生占33.3%, 理工科占60.1%, 术科学生占6.4%;23.7%的学生来自城市, 44.4%的学生来自农村;单亲家庭89.6%。在学费来源方面, 68.5%的学生是由父母支付学费, 20.7%的学生是靠助学贷款, 8.2%的学生是由亲友资助。调查数据显示, 50.4%的学生感到家庭经济困难带来心理上的困扰;而54.6%的学生会选择向亲友倾诉减缓心理压力, 40.7%的学生会独自忍受, 仅有3.9%的学生会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所调查被试中86.9%的学生所在学校开设有心理咨询室, 只有50%的学生认为心理咨询对缓解心理压力有帮助, 且只有40.7%的学生会选择心理咨询服务。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作为测量工具, 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睡眠及饮食状况因子, 共90个题项, 采用五级评分。

2.结果分析

2.1不同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 不同年级被试在抑郁、焦虑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 在其他因子上无显著性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2家庭经济困难是否带来心理困扰大学生的SCL-90得分差异检验

家庭经济困难带来心理困扰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困难未带来心理困扰的贫困大学生。

焦虑1.466 0.602 1.296 0.432 4.1702.敌3不对同家庭1构.44成9的家0.庭612经济困1.3难19学生0心.46理6健康3.1情02况差由此分析, 独立学院比普通本科院校学费偏贵, 但部分家长异检验恐怖1.375 0.566 1.254 0.427 3.112还是想方设法在儿女入学时拼凑齐第一学年的学费, 虽然来偏自执单亲家1庭.44的9贫困0.5学51生和1双.33亲0家庭0.学513生在2总.89分2、躯存在家庭经济上的压力, 但是怀揣对大学的美好憧憬, 大部体化精、强神病迫性、抑郁1、.焦468虑、敌0对.61、6恐怖1、.偏276执、精0神.41病1性及4.7其14他因分学生心态还是积极的。到了大四, 部分家庭甚至还在偿还子上差其异他显著, 单1.亲448家庭学0.6生06得分1高.36于0双亲0家.50庭9贫困2.0生22。借来的上一年学费, 学生家庭状况没有改变, 很多学生倍感表总2分不同家13庭2.构180成的48家.64庭5经1济18困.09难0学3生4.6心66理健4.1康79情况压力巨大。单亲家庭学生本来就因为父母离婚的问题带来差异检验不少心理问题, 再加上经济困扰的双重压力, 心理问题较突单亲 (n=593) 双亲 (n=44) 出。在独立学院求学, 身边不乏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 在这M SD M SD t种巨大的经济差距下, 很容易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很多大躯体化1.324 0.530 1.1572 0.214 7.914学生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方式, 又不会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强迫症状1.590 0.585 1.372 0.400 2.422帮助, 这部分学生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人际关系敏感1.485 0.573 1.308 0.373 2.013于去寻求专业帮助的学生。长此以往,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抑郁1.451 0.600 1.246 0.349 2.227“心理贫困”症状更严重, 如:自我认识上的自卑、情感上的焦焦虑1.390 0.547 1.243 0.299 1.763虑、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敌对1.389 0.559 1.250 0.297 1.6303.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及对策恐怖1.327 0.518 1.159 0.319 2.115不可否认, 家庭经济是困扰贫困学生的主要问题, 也是偏执1.401 0.552 1.251 0.261 2.030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直接因素。但不能将所有心理问题的精神病性1.382 0.547 1.251 0.306 1.556产生均归结于家境贫寒。高校中不乏家庭经济困难但是自其他1.413 0.573 1.253 0.306 1.830立自强、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积极型人格学生。可见经济问总分126.24 44.01 110.62 20.02 2.281题是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外因, 不是内因。政府和学校2.4有心理困扰是否会选择去咨询室寻求帮助被试的制定了一系列资助政策,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压力, 但这SCL-90得分差异检验不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学校应该从关注学生心理发本研究调查对象均为被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展方向入手, 建构行之有效的心理扶助机制, 帮助学生认识改50.4%的学生感到家庭经济困难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困扰。然变心理贫困的重要性, 给予学生心理上的疏导和心灵上的援而只有3.9%的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困扰的时候会寻求专业心助,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激励学生理咨询服务。有心理困扰不会选择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奋发向上, 摆脱经济贫困, 远离“心理贫困”。的被试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不去心理中心寻求帮助的贫困大学生。参考文献:3.讨论[1]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教育3.1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现状发展研究, 2003 (8) :7-10.分析[2]徐浩凤, 唐平.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已有研究发现,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5) :382-384.于非贫困大学生[2,3]。本研究发现大四贫困学生抑郁、焦虑因[3]叶华松, 张璐, 赵卫川.欠发达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贫困生;来自单亲家庭的贫困学生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丽水学院为例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差于双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J].丽水学院学报, 2011, 33 (2) :108-122.困难带来心理困扰的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心理健康总本文是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家庭经济困难未带来心理困扰的学生。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 立项编号:2013ZZ028。

摘要:本研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作为测量工具, 对独立学院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共667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不同年级被试在抑郁、焦虑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 大四贫困学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一贫困生。单亲家庭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低于双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带来心理困扰又不会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的学生在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会去寻求专业帮助的学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心理贫困,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周济.促进高校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8) :7-10.

[2]徐浩凤, 唐平.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5) :382-384.

上一篇:心理咨询基本要求下一篇: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英语培优扶差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