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摄影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共9篇)

摄影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1

这学期的摄影课程,真的是受益匪浅。而近段时间的摄影实习,更是给我的生活图上一片色彩。这次的摄影实习,我真的学到很多,从理论结合实践,让我的摄影水平不断提高;从观赏升级享受,让我的摄影品味不断升华。让我在平凡的事物中,感悟到不平凡的美。

从老师上课开始教我们光线角度拍摄,摄影构图,室外景物拍摄,室内布置拍摄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摄影锻炼,我们的水平真的有很大的提高,从作品就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也许开始我们都抱怨摄影课花费大,相机不够,作业多等等一系列的牢骚。但是现在我们都理解专业,理解学校,理解老师等,这些问题大家都都做了反省。如今的摄影实习,大家都各展才华,无论是照片作品,影视广告作品,还是短剧拍摄,大家都很积极和努力去做好,现在不管怎样,都不妨碍我们大家发自内心的喜欢并爱着摄影。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无生命的物体有机地安排和组合在一起,在静态中加入个人意图和技法来表达一定的含义,赋予一定的形式感和艺术气息的摄影。摄影注重的是艺术性,好的摄影作品必须要高雅的艺术情趣做铺垫,这样才会得到摄影爱好者的共鸣。接下来我说一下我从摄影中体会到的事:1.欣赏自己所拍的作品;2.留心在摄影时所思所想;3.摄影要有自己独到的风格;4.打破固有的摄影方法与技巧;5.限制数量,追求质量;6.摄影是另一种精神的体现。

摄影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高职摄影教学,实践,改革,手机摄影

一、摄影不再神秘, 学情现状和摄影大环境

近年来, 高校生源数量一年不如一年的现状已持续多年。据媒体报道, 2018年江苏高考生源预计将降至谷底, 比目前还少5万—10万!一批民办高校, 特别是民办专科学校将陷入生存危机。为缓解生源紧张的现状, 注册招生政策的落实, 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门槛是越来越低, 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 比如目前南京正在实行的, 中职学生不参加高考直接上高职的政策, 这决定了当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基础较差, 学习积极性也相对较低, 教师开展教学的难度在增大。

从调查情况目前, 我国大部分地区民办高职院校广告专业的学生, 对学习摄影及相关技能的兴趣并不高, 但对于分享摄影美图到个人社交平台, 以及拍好自己或身边人的人物照片却热情不减。如何了解这一代学生的特点:喜欢新鲜玩法和舒服的体验, 让他们在玩中提升对摄影和广告设计的兴趣成为高职院校摄影教学老师需要考虑的课题。

学生变了, 摄影的大环境也在变!伴随着图像处理软件和数码相机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 摄影的门槛近年来是一降再降, 摄影的“神秘感”以及其当初拥有的专业属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 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记者走到那里都是视线的聚焦点, 人们眼中的大师。) 几乎荡然无存, 成了一个社会人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这让学生画大精力在课堂上聆听摄影老师的教诲变得越来越困难。但同时, 手机摄影的兴盛搭配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社交媒体的繁荣, 让人们对摄影, 尤其是美好的摄影作品的需求又在不断提升, 人们对摄影作品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 商业摄影、广告设计中摄影所占分量在不断加大。以上两个看似“矛盾”的现状, 让高职院校的摄影学科教师倍感压力。一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面也要紧跟时代发展和行业变革, 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才能反补学生对摄影产生的喜好, 促进教学。

二、传统的摄影教学理念已力不从心

传统的摄影课教学, 多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方法, 先理论教学然后再实践, 理论课时多放在摄影成因、原理, 器材讲解上、辅以经典作品赏析, 在有限的课时中只能安排一到两个实践专题摄影。人为地把摄影教学隔离成两段, 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组织严谨, 系统完整, 便于操作, 但已经不利于当下实践性较强的广告专业摄影教学。如, 以“景深控制”教学为例, 传统教法是按照制作好的PPT, 图列展示讲解, 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 少数感兴趣的学生会认真钻研下, 其他几乎就随便找两个物体拍拍, 糊弄作业, 完全无美感, 甚至个别学生懒得直接盗图。“景深控制”教学几乎起不到任何效果。对此, 我们改变方法, 以选择他们喜好, 外拍人像, 来讲授“景深控制”。他们好奇背景虚化的人像作品怎么拍, 然后问题就来了, 这个时候教师再传授, 然后他们当即拍摄实践, 基本会用心尝试拍到自己满意。

三、尝试着手以下改革

1. 加强与其他平面课程结合

广告专业开展摄影课程的目的不是培养摄影家, 更侧重完善同学们的专业技能, 最好能与平面设计等相关应用方面相衔接。所以课程安排不单局限于摄影本身, 尝试与设计课程相结合, 并将其开设在学习平面设计软件之后, 广告专业的学生学习素描、色彩、三大构成等基础课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 引导学生去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而摄影同样有此功效, 学生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生活、表达感情, 不仅锻炼了摄影技术, 也激发了创作灵感, 积累了创意素材。摄影课程在广告专业整体课程设计中处于衔接课程。先导和后续课程中都会用到摄影。

如《二维设计基础》课程中, 我就布置过一组摄影作业《寻找方圆三公里内的点线面》, 结果教室的桌椅、画架、地砖, 楼顶涂鸦、消防栓、展板上的图钉、空调外机保护套、窗户、篮球架、跑道、宿舍的门、食堂、缤纷的落叶、乃至校园里被遗忘的角落都成了学生镜头里的素材, 在作业互评的时候, 连学生自己都感慨, 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构成。

另外有门后续课程《排版与书籍装帧》, 布置学生用自己拍的照片和画设计一本能体现自己喜好或风格书。大部分的学生都利用之前自己在摄影课上拍的好照片, 进行图片文字排版、设计、印刷、装帧, 基本实现了书籍原创, 他们拿到自己成品那一刻, 统统表示很有成就感, 要自己珍藏下。

摄影课程实际教学中针对广告专业学生, 还是会着重多讲解商业摄影, 在实践时将摄影技术与专业学习相互融合, 侧重人像和静物摄影, 而且将各种摄影技术技巧通过他们感兴趣人像摄影题材讲解进去, 他们喜欢拍自己拍同学, 想把自己和同学都拍美、拍帅、拍的有个性, 所以她们愿意学习摄影技术技巧。

掌握了基本摄影技术后, 拍学生觉得枯燥的静物摄影时候, 就简单多了, 主要是让学生会根据不同产品的材质特点, 研究各类产品的典型布光和拍摄技法的规律, 举一反三, 追求更加完美的视觉效果。另外针对器材相对薄弱学生, 让他们发挥平面设计软件的功效来完美自己的摄影作品。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中, 注重创意广告的选择, 有意识培养学生拍摄创意广告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虽然在高大尚的广告界、摄影师只是无数个工作环节中的一环, 但对于高职广告专业的学生从事职业要求, 往往会进行方案策划、拍摄制作、设计排版到印刷等一条龙的工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与其他平面课程结合的教学模式, 不但掌握摄影技术能力, 又有较深的专业及相关领域的素养, 使学生能够胜任多种工作角色。这也正符合职业教育的任务———培养既可以加入技术劳动大军, 又可以进入专门人才队伍, 整体素质过硬, 综合能力相对较强, 可跨行业, 多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

2. 摄影工作室教学加强实践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加强摄影实践教学,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公开征求意见稿) 》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我国高职学校教育与就业结合最完美的模式。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读交替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结合”以及我国的“产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等都是合作教育的体现。针对多样的合作教育, 必须根据不同的学校教育有针对性地采用, 像高职广告专业摄影教学, 摄影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正是我们课改的新方向, 首先从事摄影教学的师资是有行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和兼职教师。教师在摄影工作室形式的环境中进行教学, 教学场所和摄影工作室结合在一起。没有教学任务时, 工作室是营业性机构, 教师从教学角色中分离出来, 参与工作。在教学活动需要时, 工作室则可充当课堂教学和实训场所。教师和学生既互为师生关系, 又作为工作过程中的合作者而存在。

广告专业学生有一个优势, 通常图像图形处理是摄影的先修课程, 后期处理技术的掌握为影像的后期处理提供了很大帮助, 利于他们进行广告摄影的创作。这就给一部分软件好的同学又提供展示摄影作品的舞台。

课程结束时, 我会让学生自己策划摄影展, 参与展览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或者组织展览提高对摄影作品整体的把握度, 包括展览的整体、摄影作品展出时的统一性、摄影作品的后期制作等。这样基本可以兼顾到每类学生, 让他们都有作品可以展览, 从摄影作品中彰显他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魅力, 也让他们有继续摄影、设计创作的动力, 提高了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学方法 , 保护学生个性

广告专业摄影教育也同样需要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2007年1月《影像视觉》的“中外教师眼中的摄影教育”一文中有对一位在中国任教的德国摄影教师的访谈, 从中我们可直接了解到中外教师在教学风格和能力培养观点上的差异。这位德国教师说:“中国的学生习惯于老师高高在上向学生灌输。他们窝居在自己的小盒子里。”“但你想成为广告或者艺术摄影师, 你必须与人们进行沟通。或许未来他们不能成为一个有名的摄影师”。我们国内的摄影教师, 早已习惯了整齐划一的标准化, 系统化的知识教育。这种教育立足于书本知识的准确灌输, 而不是对人们个性化能力的发展引导, 亦不适合摄影教育。广告摄影教育目的是培养出有自我发展能力, 有一定创造力的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的个性, 从学生们购买的摄影器材就能看出来, 就教学经验来看, 拥有单反学生的数量较前几年大增, 还有少部分学生使用的是消费型数码相机和手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需要针对不同器材群体, 安排拍摄项目, 尽量照顾各类学生。

就教相对难一些的摄影技法, 但是学生对这类能出炫酷影像效果的项目比较偏爱, 学习热情非常高, 课堂上有限时间传授完以后

以“光绘摄影”教学为例, 拍摄光绘, 在黑暗的屋子, 用光绘画 (广告专业学生有一定美术基础) , 边玩边拍, 摄影技术轻松掌握。针对手机学生群, 下载一款光绘摄影APP——Holo-Paint, 一样可以用手机玩光绘。

4. 结合移动互联网 推广全新摄影教学模式

因此, 在这个城市青年人的后APP时代, 各种手机拍摄及处理的APP不容忽视。对此, 在广告专业教学过程中, 首先会推荐学生下载几款影像APP, 如Hipstamatic, 能够逼真模仿胶片效果;VSCO Cam, 拍出文艺清新十足的胶片感, 但是他较前者多了一个照片分享平台;Snapseed, 拍摄功能基本可以忽略, 其强项在后期处理上, 特别是将照片基本色彩编辑和滤镜完美结合, 适合建筑和风光摄影;Mextures这款软件的最大特点是借鉴了Photoshop图层的操作方式, 以“层”为基础来添加滤镜各种所需元素, 将这些元素捏合成为一幅照片最终的色彩模式;当然还有掌上PS——photoshop Touch, 包含了多数PS的功能 , 修补、羽化、高斯等。最近Adobe公司又新推了三个后期APP:Adobe Brush CC, 主要是把拍摄的照片转换成笔刷;Adobe Color CC, 主要是找出你拍摄的色彩, 为后期在PS之类的软件上进行色构;Adobe Shape CC, 把影像转化为矢量图。学生在下载软件后, 第一个成效就是, 不再只停留与每天用美图秀秀自拍, 这些软件促使很多学生开始观察身边的美, 开始记录生活, 开始关注如何设计摄影图片。提高他们审美, 提升他们对摄影设计的兴趣。

结语

用摄影发现社会的状态 篇3

您认为自己是摄影家吗?

我不太喜欢把自己限定于某种身份。我是学绘画出身,但是到现在,雕塑、绘画、摄影、视频我都做,摄影只是其中的一种。

您从1996年开始放弃绘画,用摄影语言创作,为什么?

当时是想用各种媒介去做艺术。当代艺术的绘画有很多类型,1993到1994年我尝试了用各种材料创作,后来尝试庸俗绘画,以及在丝绒布上面印照片等等,强调社会的大众化、庸俗化对传统的破坏性。1996年后我发现我对这种绘画没有太大兴趣了,因为社会的变化比我想象的还要大、还要快,于是开始用拼贴的方式创作。自己拿小傻瓜相机拍照,还从杂志剪图片进行拼贴,想反映自己对社会、大众的印象,最早做的很多文件已经丢失了。

这么说您很早就对反映社会、大众文化产生了兴趣?

我到北京来是在一个特殊的时期,我是1993年来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突然间整个社会都变得商业化了。有人开玩笑说,中国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老百姓关心经济、炒股,国外老百姓根本不会关心这些问题,太商业化了。我到北京来,经历了物价的不断变化,以及租房期间房东态度的巨大反差。这跟国家发展经济的国策有关,人们都认为这么做是对的,一部分有想法的人先富起来,要冒险才能发财。那时候开始,我就想用别的方法创作,我觉得图片可能更接近社会。

那时候你的摄影技术怎么样?

我不会玩相机,对相机没有兴趣。一般画家都需要对自己的画拍照,而且绘画写生需要收集素材,所以拍过些东西。我可能在机械把控上与学摄影的人有一定差距,但是美术在构图、色彩上比摄影更严格、准确,有着更强的主动性。我现在也不会强调技术,但是对于画面应该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概念,使用大画幅相机只是为了拍出我想要的画面。

刚开始用的是什么相机?什么时候转入大画幅的拍摄?

美能达70,是一台椭圆形的135傻瓜机。开始使用大画幅相机是在2000年拍《老栗夜宴图》,用的是仙娜p2型4×5大画幅相机。当时是找朋友帮忙拍摄,那次其实装片装反了,后来挡板卡在片盒里拉不出来。当时摄影师也没有经验,发现状况后只好重拍一次。最后片子冲出来,果然第一次的胶片没有曝光。第二次的片子冲出来,我就踏实了。因为当时没有经验,不知道构图应该在取景框虚线以内,所以出来的图像是切了的,因为我对于构图的要求是非常满。有的人半边脸都切了,最后只好修掉,屏风变成只有一扇、两扇。那是我第一次用大画幅,那时起我知道了大画幅的操作要特别小心。后来我拍片都是当天冲洗,拆景要等到所有片子冲出来。

你通常是自己导演,雇用摄影师为你拍摄,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方式?

当我没法控制场面的时候就找别人拍。很多时候我自己在画面中,所以需要别人拍。另外我也需要技术过硬的摄影师来操作。最早是找商业摄影师,后来到2005年发现这么做是有问题的,因为很多人都没有用过单轨大画幅相机,一旦需要调整前后组,对器材的不熟悉就会产生问题。比如有的角度会穿帮,为了避免这一点,我需要在倾斜角度拍摄,同时拉平画面。有一次为了调整角度把三脚架升高,摄影师没有重新对焦,结果焦点跑了。后来就经人介绍找到电影学院的冯建国老师拍摄,他工作特别认真,当时天热,他对焦对得满头大汗。我想让他给我的助手做技术培训,但到现在还没有时间。

拍一幅照片大概要花多少时间?

通常一天就可以完成。当然也要看具体情况,《盲流梦》花了20天,因为需要搭景。《根我学》(Follow Me)的背景书写用了大概两个小时,主要是我写,也有朋友帮忙在上面写英文什么的。

你已经被视作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能说一下你对这类摄影的看法吗?

我不认同“观念摄影”这种说法。强调了所谓的观念,反而失去了最本质的对事物的看法。摄影跟绘画不一样,绘画、装置中可以有很多象征性的东西,例如玻璃,打碎后就是利器;摄影的本质还在于它的真实性、从中所表达的态度,以及它的技术性。你可以用各种方法去做,可以用电脑做超现实的东西,但是在想象方面肯定不如绘画、当代艺术,摄影有它的局限。就像用铅笔 画蓝天白云,肯定不如用彩笔画。这两年我看了太多人的“观念摄影”,只是富有虚无的想象,我觉得这是误解了所谓的“观念”,或者是进了观念的圈套,因为这些摄影者误读了前人所谓“成功”的范例。比如对于我自己,现在很难看到对我评价准确的文章。过去10年我没有写任何关于我作品的文字,但是过两年我希望可以把我的东西整理出来。评论家的误读会给年轻人以错觉,使他们把摄影简单化了。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中央美院的《十年曝光》摄影展,这个展览令我很惊讶。学生们的作品居然跟现实毫无关系,90%是用电脑做的。这是很可怕的,这些作品太相似,虽然有很多人的作品,但我感觉只有3个人的作品。作为毕业展算是很优秀了,但是作为十年汇报展还很不成熟,我认为这种教育方法是有问题的。许多照片太过商业,加几个字就变成时尚杂志封面了。电脑制作是可以的,但不应该成为重点。这种摄影过于狭窄,一点也不亲切。而事实上摄影是很亲切的。

我今年是阿尔勒摄影节的评委,可以推荐三个人参加评奖,当时是想从这个展览中去找的,但看完后有些失望。

您获得了2006法国阿尔勒摄影节大奖,这是否说明西方人对你的作品的高度认可?

其实这种认可并不是他们的初衷。最早他们需要找一个亚洲摄影的代表,但在这个程度上想要再进一步,就会遇到很多阻碍。阿尔勒摄影节大奖由媒体、参展艺术家等大概800人评出,获奖结果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当大屏幕上一显示我的投影,下面很多人都激动地吹口哨,后来连展厅守门人都找我签名。事实上我的位置是后门最差的展厅,记得我上台领奖时,我伸出手向颁奖者表示感谢,但他却很没礼貌地躲开了,不跟你握手。摄影是西方人发明的,不要相信西方人会推崇你,就像中国人不会相信西方人书法会比自己好。每个评委对你的赞许可能只有2分,但是这2分很重要,如果有8个人就是16分。我觉得中国的摄影者应该抓住这样一些机会,在创作上,他们应该去敏锐地发现和表达中国的状态,这样才能跟西方人竞争。

摄影家简介

新闻摄影与实用摄影心得 篇4

一、新闻摄影

1、领导接待

(1)明确服务对象。在上级领导来访、调研、视察、座谈、现场办公的照片中,不仅要有上级主要领导,还必须有本单位主要参与领导。一把手参与的必须有一把手。非一把手参与的,谁负责主持接待,有谁。

(2)注意人物位置。在摄影把握时,要注意来访领导及陪同人员的位置,一般主要领导位居众人中心,要让人一看就能知道本张照片的主要领导是谁。摄影照片显示的陪同领导最好是按级别按顺序陪同。

(3)找准拍摄角度。好多领导要求,省市报社来的记者水平高,他站在那儿拍摄,你也应站在那儿拍摄,应该跟着人家一块儿拍摄。这其实是领导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因为服务对象不同,拍摄角度就应不同。省市报社记者服务的自然是省市级领导,必须找准对省市领导最有利、最好的角度拍摄。而拍摄者,必须找到对自己领导最有利、最好的角度拍摄。

(4)找好最佳时机。领导在走路时,拍摄显示效果不好。最好时领导在见面握手、站立观摩、互动交谈时拍摄。

2、领导讲话

(1)明确会议主题。要有开会概况照片,在一张照片内显出会标、主要领导、与会人员规模。

(2)掌握拍摄时间。领导讲话一开始就要抓紧拍,因为开始时都是抬头说,往后就是念稿,照出的照片给人都是闭眼的感觉。

(3)正拍不如侧拍。正拍,有时显示的是领导嘴前有个话筒重叠。侧拍20°—30°,则照片显示的是领导嘴与话筒界限分明。

(4)轮廓不清补光。在灯光足时,拍摄的领导面部轮廓有黑影,可打开闪光灯,补光拍摄。

3、领导颁奖

(1)敢于上台拍摄。一般拍摄是领奖人拿好奖牌全部面向观众时拍摄,但这样的效果是显示不出领导,领导都被领奖人挡住。所以,为获取好的照片,要敢于上台拍摄,在领导与领奖人握手的瞬间拍摄。

(2)可以多机拍摄。由于在一瞬间,拍摄者不可能照顾全部拍摄需求,多个角度拍摄。这时,可以与会务组沟通,要求多机拍摄,从不同角度同时拍摄。

二、实用摄影

1、旅游摄影

(1)主要景点不与人重叠。如有的照片拍的是人站在塔下或瀑布下,效果不好。

(2)人像不宜居中,最好在黄金分割线位置较好,一般偏右。

(3)旅游摄影不宜特写,不要把人拍得太大。

(4)人的双眼应朝向镜头,不应朝向镜头之外,否则照片显示人的眼前没有空间。

2、体育摄影

(1)水平低者可用相机运动模式拍摄,水平高者可设置快门优先,按400-500分之一秒来拍摄效果较好。

(2)选好拍摄的运动项目。一般选用拔河、篮球,不选乒乓球(人球经常分离)、跳绳(绳转速过快则显不出)。

3、风光摄影

曲线表示优美,斜线表示动感,直线表示稳重。

三、注意事项

(1)要围绕主题拍摄。在拍摄职工比赛、文体活动、慰问职工等活动时,要围绕活动主题,通过照片表现活动主题,要是什么就拍出来像什么。如慰问职工,不仅要拍出领导,还要拍出慰问金、慰问品,让人一看就知道领导在干什么工作。

(2)将筛选、修剪后的照片送给领导,不要将草稿片全部给领导,让领导自己挑选。否则,很容易招来领导的批评,批评你水平差。

(3)同一时机不妨多拍几照。有统计显示,如果60人合影,则每张照片显示都有人闭眼。所以,多拍几照,可以进行对比修饰。

(4)拍摄大会会场,由于灯光不足,可加装闪光灯,并将闪光灯向上打,拍摄的照片效果较好。

(5)会用简单的图片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修饰,会使用PhotoShop

更好,能将照片艺术化处理。

刘建国 QQ:395346617

摄影心得体会 篇5

学诗词写作,文化底子薄,学起来难度大;学唱歌,五音不全,嘴一张调就跑了;学跳舞,身材不佳,多影响”市容”;干脆,学摄影吧,不就是拿相机照像吗,比较简单又好学,就这样我报了辽宁老干部大学摄影班。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就过去了。三年来在几位老师辛辛苦苦的教育指导下,在全班同学们的热情帮助辅导下,虽然因看孙子事情较多,上课和外拍活动,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还是受益匪浅。

从思想上完成了摄影就是照像,到摄影就是艺术的转变;从技术上由一点不懂,到能够基本上掌握手中相机的过程。虽然拍出来的片子,与老师的要求和同学们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自己与自己比,还是有一个较大的提高。而且对摄影比过去体会得更深了:

一是脑要勤。xx老师说过:“快门靠思想,构图靠修养。”思想的武装是靠勤奋的学习和思考,丰富知识的积累和沉淀,造就了修养和素质的提高。如果没有文学、艺术、音乐、审美等修养和素质,看到的风景也只能是浅层次的,低层次的。看不到风景的历史、人文、地理、音乐,看不到风景后边东西。

所以,一个学摄影人就要勤动脑,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修养。只有这样,你才能在寻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寻常,在众多的拍摄的题材中,找出主题,找到意境,拍出不但能感动自己,而且也能感动别人的好片子。

二是眼要勤。可以说美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美就在身边,美在于发现,关键看你有没有一双独具的慧眼。

我认为,对于初学摄影的人,不见得非要去跑名山大川,不见得外边的月亮都比家乡的圆,我的同学马均宇在她家不足百十多米房间里,不也拍出新颖独特的好片子。要立足于身边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多看多思多想。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练出一双慧眼,再冲出家乡,冲出中国,走向世界。

三是腿要勤。不管任何的事物风景再好,人没有到那个地方,谈何拍摄呢?用姜守凯老师的话说,拍摄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合”。

因此,学摄影的人腿是不能懒惰的,不管早晚,不管刮风下雨,不管路途多难艰难,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要勤走勤跑。

自己走,实践课堂学到知识;跟着大家走,三人同行必有我师;同名师一起走,学习经验少走弯路。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只要马不停地蹄走在摄影的路上,就一定会出好作品的。

四是手要勤。摄影是瞬间的艺术,“咔嚓”一声,留住了就留住,即使留住了也不会再重复了。

所以我体会是,只要是能给予你拍摄冲动,只要你感觉这个地方可拍,要毫不犹豫按下快门。即使拍的不理想,也成不了作品,但已记录下它特有的那么一瞬间可做为永久纪念。

不要责备求全,认为这个地方不够理想,那个地方还差点。在犹豫中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空间,浪费了可拍机会。质是靠量来实现的,金甫人老师那句话说的好,拍出来的片子,没有什么好与坏,就看你站在哪个角度去看。大胆地去拍,好片子就在你的眼前。

学摄影不但带给我精神上的快乐,身体的健康,而且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朋友,丰富多彩的生活。

大学摄影心得体会 篇6

如果摄影仅停留于那里,那么摄影的美就变得无从谈起,我一直相信这么一句话,其实很多同类事物中只有百万分之一不同,而就在那百万分之一中就有美丑的绝对分化。在我得到照片给我的精神慰藉之后,我还想拥有摄影给我带来的满足感和美感。

在上大学之前,我们经过了大量诗歌阅读训练,每读一首诗其实就是在再现诗人当时的脑中画面,当那幅画面和自己的经历相符时,常常会感到欢欣不已,共鸣之意不过如此罢了。诗人的创作,又往往被文人比拟于画家的创作,画家总想通过色线的调配来再现自己在心中早已勾勒好的图景,画作欣赏者通过眼前的图画来试图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若能得到其中要义,欣赏者也会手舞足蹈,得到莫大的满足感,类此,书法,音乐,舞蹈,电影等艺术莫不如此,作品的每一细微处都经创作者的斧凿细作,每一细微处都有创作者的表达意图,当作品被欣赏者了解之后,于欣赏者,于创作者都是莫大的幸福。

我想艺术就是如此,在这个简单的规则下演绎缤纷的精彩。有种说法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起源于实用,又高于生活,不拘囿于实用。按此定义,摄影便是一种大有前途的艺术形式。

学习摄影于我,不仅仅是为了让摄影的实用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要让我的艺术才华通过摄影得到充分的发挥。以上是我对摄影的理性分析与论证,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在摄影实践中的各种心得认知。

浅谈婚礼摄影之心得体会 篇7

在很多情况下,婚礼场合是没有机会拍摄第二次的,用照片记录这段美好的时光,让新人在照片中感受到浪漫的气息,体会到此时的幸福时刻,是婚礼摄影师的主要责任。这就要求摄影师了解设备,随时准备,把握时机,按下快门将这精彩的瞬间表现出来,而且要能根据婚礼进程,统筹安排拍摄计划,还不能干扰婚礼的正常进行,也就是说要在几分钟内完成大的合影拍摄,在新人拥抱的时刻,留下甜蜜的形象,在司仪、主持搞笑幽默的言语下,朋友笑做一团时的热烈场面,以及婚宴期间,父母忙碌的情形。在整个婚礼进行期间,摄影师在不断的观察,捕捉细节,在履行一种责任――通过照片来描述婚礼当天的故事,通过照片来表现情感。

一、婚礼摄影拍摄内容

婚礼当天的每一个时刻都充满了温馨、美好的气息,不论是新郎的焦急神态、新娘的羞涩表情、家人的忙碌招待,还是来宾的热烈祝贺,都是值得拍摄的精彩镜头。

1、有纪念意义的合影照片

婚礼中,新郎、新娘是主角,为新人留影是必需的,可以拍摄单人照片或合影。选择时机可以在新娘化妆完成后,或到达新家后,或在典礼仪式进行中,可以拍摄正式的单人照或合影,也可以拍摄一些花絮,如婚礼准备时的情景,忙碌的新郎招呼客人,羞涩的新娘整理妆容,互相别花,互相配合等场景。

在整个婚礼中,父母家人为新人做各种准备工作,虽然累,但此刻他们的心情是高兴的,记录这些场合可以让新郎、新娘在日后能更多的了解他们。可以拍摄他们忙碌的情况,也可以是席间敬酒时,也可以是面带笑容送出红包的时刻,也可以特殊的关照,为他们留下正式的合影照片。

婚礼中,伴郎、伴娘是新人亲密的伙伴,他们在为新人忙碌着,为他们留影也是必需的,而且拍摄多数为合影。如伴郎为新人拿花,伴娘给新娘补妆,整理头纱等场面。

2、最有气氛的镜头

在婚礼仪式上,新人登场时,一般都有音乐伴奏、礼炮、拉花、以及宾朋热烈的欢呼声,这是的气氛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定要想方设法记录下来。最好退到通道中部,提前选好焦点,耐心等待,随时准备按下快门,如果光线允许,可打到连拍档,若用机内闪光,最好单张拍摄,以免充电不足,造成曝光不足,而且快门速度的选择应快一些,以免新人因走动而发虚。

3、表现大场景的镜头

婚礼中,会有许多亲朋好友来参加,为每一位客人拍照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必要的大场景可以作为很好的补充,而且大场景也可以表现婚礼的浩大气势与场面。如可以在婚宴现场,选择一角,站在高处拍摄,为保证拍到的场景不雷同,可在不同的时刻,从不同的角度从高处俯拍多张。再如新人下车时,会有很多朋友出现,也可拍照,但一定要提前跑在新人前面,并用广角拍摄,以免他们走出画面。

4、必要的特写镜头

特写镜头在表现景物细部时,有很好的表现力。在婚礼进行当中,一般会有新人交换信物、亲吻、喝交杯酒等程序,这是拍摄特写的好时机。如在新郎跪下为新娘戴戒指、亲吻新娘手臂时,用特写镜头来表现新人甜蜜的时刻,更有感染力。拍摄喝交杯酒场面时,最好选新娘这边的角度,从侧面拍摄,可以拍到新娘美丽的脸部线条,与翘翘的睫毛,并将新郎的面部纳入画面,一般也可以弱化新娘、新郎间个头差异。若从正面拍摄,则可拍到两人的侧面轮廓,同时,司仪也将进入画面。因此最好先从正面拍摄,然后迅速转到新娘这边拍摄。再如,一些地方会有新郎为新娘穿鞋的风俗,这时也可以拍摄特写来增强表现力。

很多婚礼的司仪主持、证婚人等都是由新人的朋友或长辈来担任的,为他们留影也是不可少的。可以从正面包括整个婚礼条幅在内的大场景,也可以从侧面,将新郎、新娘一同收入画面,也可以为他们拍摄一些单人照片。

小朋友的参加,为婚礼增加了许多热闹气氛。他们是放松的、发自内心的无忧无虑,若有空隙,也可为他们拍摄。如台上紧张的伴童与台下轻松的小朋友形成明显的对比,可爱的吃东西的场面,玩耍的小朋友,或是出乎意料得一些有趣细节等。

二、器材与技术保证

整个婚礼都是按预先准备好的程序进行,而且摄影师基本不能干涉婚礼程序,因此就要求摄影师在婚礼仪式前,了解婚礼程序,作好准备工作,若是几个人合作,最好有所侧重。准备器材时,应以随时有备用品为原则,以免现场手忙脚乱,贻误拍摄时机。现在多数是使用数码相机拍摄,因此足够的卡容量,备用的电池是成功婚礼摄影的前提。

婚礼照片,有的是为留作纪念,有的是需要放大的,因此在选用数码相机时,首选单反相机,以保证画面质量,而且数码单反相机较消费级数码相机有调焦速度快,快门时滞小,内置闪光灯光量大等优点。

婚礼摄影的场合特殊,涉及很多场景,镜头的配备,最好能包括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长焦为好,如相当于传统相机28-70、28-105、24-120的镜头基本够用。广角在室内、或室外大场景时用,如在的室内新郎、新娘认亲的场面,由于新人与父母处于相对的位置,无论从哪边拍摄,都不太好表现,此时,若有广角,可以在室内一角,从高处俯拍,若镜头的视角不够大,还需要等新人弯腰时,才能将其收入画面。再如新郎、新娘登场时,为多个朋友合影时,广角镜头是不可缺少的。标准镜头可用于拍摄新郎、新娘单人照或合影,证婚人的单人照片,伴童等场面。在席间,为新人敬酒或父母宾朋祝酒等场面时,采用中长焦较好。若采用广角,很可能画面中会有几个后脑勺,此时再用闪光,就会有“白头翁”出现。拍摄时如有条件,可用柔焦镜头或镜片配合较大光圈,为新人拍摄具有浪漫、清新、柔和、雅致的照片。

婚礼仪式常在室内举行,通常光线较暗,且偏暖,因此有必要用闪光灯来协助拍摄,即使在室外,阳光充足,若反差太大,也需要用闪光灯来降低反差。若用机内闪光,应防止灯前近距离处有物体,若是浅色物体(如白衬衣,人脸),闪光后,会丢失景物细节,出现局部高光点;若是黑色物体(如黑头发),会使头发一片白。而且内置闪光灯能量小,有效距离小(通常机内闪光灯的有效距离为3米左右),若拍摄大场面,且主体距离较远,并不能起到很好的补光作用。若经济条件允许,可配GN值较大的外置闪光灯,光量大,输出的有效距离远,角度也可以进行调节。

婚礼仪式中,主体一直处于走动状态,因此多采用抓拍,而且要求对焦要快,要准,可采用预调焦或增大景深的手法,保证主体清晰。在选择曝光模式时,优先选用快门优先,或先定快门的手动曝光模式,而且快门不宜太慢,可选用1/125或更短,以保证拍摄的主体是清晰的。在室内光线较暗的环境下,短的曝光时间必然要求较大的光圈,而为了保证主体清晰,光圈又不宜选得很大,因此常需要用闪光灯、提高感光度、曝光补偿等手段来保证足够的曝光量。在拍婚礼合影照片时可以适当摆拍,如拍摄二位新人与奶奶的合影,可以让新娘蹲在前边,显得更具亲情,但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影响整个婚礼的进程。

总之,婚礼摄影要求摄影师仔细观察,反应敏捷,随时准备拍摄。婚礼摄影是紧张而辛苦的,但又是快乐的,婚礼摄影不只是机械的、乏味的记录过程,同时也见证了新人幸福的时刻,是一次特殊的经历。

参考文献

摄影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篇8

一、从渲染影片的气氛着手

电影《平原枪声》的剧本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为了忠实于原著,影片在结构方式、人物关系、故事情节上都未作大的改动,基本保留了小说的原貌。影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战士马英组织的抗日游击队,与日寇作战的故事。和日寇作战是故事的中心,所以摄影必须在银幕上体现出战争的历史气氛,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这就要求我们摄影特别注意画面的质感,用质感体现战争年代的气氛,要让观众看到的是60年前所发生的故事,而不让观众觉得你是在拍戏,我们除了在环境的选择以及加工方面把握年代的历史感外,还对日军的军装、老百姓的服装、警察的警服等影片里的服装、道具进行了我们事先要求的那种设计。为了追求画面质感,影片有很多爆炸镜头,为了强调爆炸的震撼力,特效部门在每个爆炸点上都放置了很多的湿土、汽油等附着物,使爆炸后能有很好的效果,为了拍出爆炸后的火花、沙土的颗粒腾飞并能让观众清楚地看到每一颗微粒的降落。我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摄影技巧,将摄影机的叶子板角度从正常的172.8o拨小到45o使摄影机的叶子板缩短了间歇时间,使每格画面的爆光时间缩短到1/200秒,这样就拍出高速运动物的质感来,我们用此方法还拍了很多部队行进中的脚步,车轮等镜头,用此方法拍出了相当精确的真实感和紧迫感,完成了我们最初设计的那种画面质感,体现了战争年代的气氛。

二、在光影的变化中寻求突破

在整部影片中我们有意识地将外景处理成多云阴沉的效果,使得画面的层次显得单调,景物的色彩饱和度和影调的明度都显得较差,有种灰暗的感觉,刚好这些全是导演和我们所想要追求的效果。经与导演屡次沟通,一致认为战争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东西看上去很单调、灰暗和脏兮兮,为此,我们使用了大量烟雾,(专门聘请“八一厂”的特效专家来完成此工作。)画面里的黑烟是战争片的视觉上的一个关键因素,无论是天空、地面、绿色的树木和草地都被大量的浓烟尤其是黑烟所笼罩,画面里的这些景物都变成了我们所想要的那种阴沉效果,而且所有镜头都很连贯,衔接的很好。影片中内景部分的照明,我们要求光线生硬、反差强烈,而很少使用我们通常所用的柔和光线,为了追求强烈的视觉刺激效果,很多场戏我们都用顺光和顶光来照明,如影片中的女游击队员苏建梅被捕后被绑在坐椅上受刑,我用极强烈的顶光照射她的身体,她的四周显得都很暗,打手们处在光线的边缘,都不很清楚,唯有女英雄苏建梅如同一坐雕像,她脸部的补光也很少,抬起头来很亮,低下头又很暗,这种明暗的变化造成了非常强烈的视觉效果。关于《平原枪声》的光影造型,还有一场戏值得一提,就是全剧的开始,日本鬼子进城,拍摄景地我们选在“八一厂”的外景基地,美术部门在“八一厂”基地城墙外搭建了一条街道,街中还搭建了一座巨大的牌楼,将大型升降机上的摄影机放置在牌楼下,夜景拍摄日本兵进城,我们将整条街和远处背景的城墙用很弱的光线照明,但为了造成强烈刺激而又非常生动的效果,我们租用了两台国外“先朗”强探照灯(它从一百米外照射过来,亮度能达到光孔5.6 1/2)又配合进城日军的摩托车灯、汽车灯、以及大部队过后的尘土,在两台探照灯的摇动照射下形成两道强烈的光柱,将紧张、混乱的气氛非常好的表现了出来。

《平原枪声》的用光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却能让观众感到紧张刺激。我遵循的布光原则完全是取决于情节,我常常认为丑陋的光线和丑陋的构图要比完美的光线、完美的构图更善于讲故事,明亮的正面光有时候要比剪影效果的逆光更有力量。这就充分说明摄影是通过影像来参与创作的。

《平原枪声》在营造历史氛围和用光上的一些探求,有很多做法也不是无懈可击,也只是一种尝试。但我愿意把这些初步的想法和感受谈出来,以活跃我们电影摄影这一行互相探讨的空气。

新闻摄影心得体会 篇9

从小就对摄影有一种好奇,但仅仅只是好奇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实践。终于在大一这一学期学校开设了新闻摄影这门科目让我第一次有系统的接触到了摄影这门科目。说摄影是一门科目其实也是一种技术更可以说是一种艺术,让很多人都热爱都为他奋斗的一种艺术。新闻摄影做为一种视觉新闻,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传递新闻信息的摄影种类。新闻摄影只是摄影的一个小部分但是他有很多值得学习需要我们掌握的东西。

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初步掌握了新闻摄影方面的基础知识,只能说是悄悄的入了门。了解了如何在摄影的基础上找到新闻的价值,知道了形象和意象的区别,知道了新闻摄影在大众传播中的现实意义,知道了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新闻摄影作品,知道了新闻摄影作品和艺术摄影作品的异同点。通过不停的出去拍照也摸索到了一定的经验,在多少次被拒之门外和赶出会场的委屈和无奈中更体会到了新闻摄影的艰辛。

但是这些并没有吓倒我反而更加让我对摄影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愈发的着迷,摄影对于光影技术的运用;照相机的各种镜头的应用;照片的表现手法;独幅照片组照系列照片的分别与特点;新闻摄影对于主题形象和构图原则的追求;新闻摄影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手法;新闻摄影给予新闻活力让现场直击呈现在受众的眼前;新闻摄影让今天的新闻变成历史永驻;新闻摄影作品的标题拟定;为自己的新闻摄影作品加入说明。这些都让我迷失让我有了进一步探索学习的动力。

这个学期在剡老师的带领教导下,我们逐渐从一个新闻摄影的门外汉变成了有缘人,从一个只会文字表达的落后新闻人变成了一个能拍能写能文能武的全能新闻人,从一个只会拿着卡片机到处乱转的浮躁年轻人变成了一个懂得运用光影技术懂得运用不同的镜头来塑造不同的形象的摄影初学者。我相信只要今后继续在新闻摄影和摄影方面发展下去我们就一定能从一个初学者变成一个老手变成一个专业人士,让我们完全掌握摄影这门技术并进一步弘扬摄影这门艺术。

虽然在拍摄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实际拍摄的经验,技巧与方法。

由于准备工夫比较充足,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很快就熟悉了摄影的一些简单技术,并且逐渐地得到提升,也正因为如此,我渐渐地对摄影活动产生了兴趣。在拍摄过程中,我通过景深的调节、镜头的焦距变换、取景的范围与曝光系统的使用等一些比较简单的摄影技术按时完成了我的作品。

经过摄影活动,我有些感触,人生的百态都可以通过镜头表现出来,为人们所知。

在镜头中,我看到了农民工工作的辛劳和对待生活的心酸与无奈,夕阳西下,是该和家人团聚回家的时候,自己却漂泊在外,用汗水和健康来换取孩子的学费,家庭的日常生活费用。看到了小摊主人辛苦的劳作,不管风雨飘摇,依然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赚取微薄的钱财,来支撑全家人的生计。

在生活中有许多微妙的细节,我们要抓住时机,尽量去捕获。与此同时,还要在拍摄的同时,尽量增加对其他作品的观摩学习,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再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会拍出好的作品来只是早晚的事情。

感谢摄影感谢新闻摄影感谢教导了我们一学期的剡老师感谢那些配合我们实践的可爱的人是你们让这个学期的课生动是你们让摄影不仅仅是摄影也感谢那些不配合我们实践的人们,是你们让我们得到的不只是新闻摄影知识让我们了解工作的艰苦社会的残酷,是你们让我们一直保持着奋斗的精神和继续下去的动力。

心得二:新闻摄影心得体会

最先接触摄影是通过爸爸的一台老式的海鸥,那是根本是什么都不懂,拿着就瞎拍,只记得自己很是喜欢快门的咔嚓咔嚓声。后来是数码相机,因为数码相机的傻瓜化,所以拿了相机这么些年了也没有去细细研究其中的内涵。以前对摄影的学习和实践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发现不了新闻线索,不知道该拍摄什么,或想要拍摄到什么东西。对自己身边发生的时间不是很敏感。这几周的拍摄过程对自己有了很大的锻炼,首先对身边发生的事件有了自己的判断。通过这一学期新闻摄影的学习和实践,自己初步的对新闻摄影有了了解和认识。这一学期以来对摄影基础及构图与用光的不断实践、不断学习,我逐步提升了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处理画面(事物)的方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水平略有提高。学习摄影以来,不断加强了自己对摄影的认识、认识水平,这主要体现在摄影的基础操作、构图与用光的实践练习。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发现、不断总结的过程,反复地学习和不断的总结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摄影基础课程的学习,我熟悉了相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的操作;通过构图与用光的专业课程学习,我们在脑海中就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意识:谨慎构图、合理布光,力求使画面达到完美状态,使事物永远停留在最美丽的一瞬间;还有通过国内外摄影史的学习,我们对摄影的历史和前身有了比较好的认识,也对摄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方向性。这只有在学习中才能体会到的,是一个认识的过程,需要我们用心地学,用心去领悟。

质与量发生着变化。唯物主义辩正法告诉我们,只有当量达到一定的积累的时候才会有可能引起质的变化。所以我们要真正的想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要有个量化的过程,这正是我们教学所提倡的,因为这是一个提高认识的必要的途径。比如在洪江采风学习的两天,我拍了一些照片,在电脑上预览的时候才发现原来那些都有点暴光过度,所以整个画面显得苍白无力,缺少暗色调,一片迷茫的感觉。虽然我当时是采用的准确的暴光,但对这相机来说还是暴光偏高,这是我没有对本相机的一些性能有个全面的了解,只是按照常规的来,忽略了一些由于相机本身所产生的误差的特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还一个是因为我平时没有过多的尝试,没有去总结在拍摄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也许是当时拍的时候根本没有发现问题,就没有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所以在今后的拍摄当中,我一定要勇于去拍、敢去尝试,并且发现问题之后及时总结出来,把弊端和好的方法也记载下来,以便下次的正确的操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不断地知道自己前进。

形成自身独特的思维方法和艺术风格。这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任务,但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生来说,我们要尽早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向着那个方向前进。因此,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待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并通过摄影的渠道很好地表现出来。纵观国内外的各位摄影大师,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影响了世界摄影艺术的发展。如:罗伯特卡帕是以一名专职的战地记者而著名的,他拍摄了大量罕为人见的战争现场实况;卡蒂埃布勒松是以抓拍现实生活的普通细节和感人场景而著称的摄影大师等等。我认为思维方法不只是摄影者选择的拍摄对象和角度等,还应该包含着摄影者的设计创意、设计元素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方面,我们要多看下有名的摄影大师的一些代表作,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摄影师所要传递的思想,他的构图和取景方法,对光线的运用等。只有识多才能见广,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加上自己的领悟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也就是所谓的世界观达到了一定的认识程度。

最近我下了许多有关摄影的论文,开始看的时候比较茫然,不知道要怎么去学习,不知道从何下手,因为全是一些高见识者说的一些很专业的话,他们谈自己对摄影领域有关方面的自我认识,不过也谈的很客观,毕竟人家也是看了很多书籍杂志的,更何况还是比我们还专业的人士。看了一些以后,确实感觉到了这对自身的提高很有帮助,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知识,包括我们根本就不知道的还有那些模糊的,看多了以后,我觉得那是帮我们理清了思路,真正去读懂它、去理解它,那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积累,一种无形的量化积累。这样可以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虽然我现在看的不是很多,但是一天看一篇,只要坚持下去,那也是种自我学习的方式。

心得三:新闻摄影心得体会

新闻摄影听起来好像是一门特别有趣的课程,其实实际上特别很难学会的一门课程。一个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可以掌握一门课程,而且还对于这种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那更不容易学会。

其实,这些东西都需要个人的灵感和自己独特观察,有些人就可以拍出让人惊叹的作品,而有些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却没有创造出同样的效果。很多东西的学习都要因人而异。同样,每一门课都有它适合的人群,所以在这门课上如果我能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我肯定十分感激,反之,我也坦然接受。当然还有自己的努力程度,这一点也是学习知识的关键。虽然这门课到现在还有几周,但就我自己而言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看了许多优秀的照片,至少这些照片我平时都不怎么接触,或者更确切的说我平时都没怎么关注。特别是《饥饿的苏丹》当时我只是听别人说过。但是我没有去看过这张照片,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我真的很震撼。更确切地说我真的觉得自己挺幸运的,没有生活在非洲,更没有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战乱国家。有时想一想感觉自己真的很幸福,很幸运。虽然我并不了解他们的生活,也不可能去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但每次从报纸或者杂志看到他们的生活写照时,总会有一股莫名其妙的辛酸涌上心头。是同情、是怜悯、同时也是自己无可奈何的悲叹。

对于我们这种衣食无忧的大学生来说是无法体会他们的生活的。当然,更无法想象他们是怎样度过年复一年的时光,是挣扎还是绝望?其实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就好比我自己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南方,我是无法体会北方缺水的悲哀,我发生沙城暴的无奈。同时,我更无法体会自己的周围是一片荒芜,或者是一片沙漠没有四季常青的柏树和竹子更没有一年畅流的小溪或者是河流。有时在想他们在那么一片缺水的地方是怎样克服下来的。我一直在假设如果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在南方,那么我国南北差距会不会更严重?会不会更让人担忧? 就像历史没法假设一样,很多东西是没法假设的,最多它曾经出现在你的脑海中,你曾经在脑海中幻想过它的存在。我又想到人的出生是无法假设的,你所生存社会和生活环境就已经注定了你以后的人生。也许你会说,我以后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它。但是你和别人比较起来你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就算是你再怎么拼命奔跑你也不可能是最后的冠军,有些事情一旦注定了就无法改变,事实就是事实命运就是命运改变不了就是改变不了。以前老师在开学总是说你们现在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所以努力就可以超越别人。但是在现在听来我才发现是多么的苍白无力!也许这只是给自己颓废找的一个借口,或者是作为一个愤青发泄自己不满的渠道。但是这种情况毕竟存在着,而且还有可能继续存在着。所以对于这种不能改变的事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坦然接受,然后找好自己的定位继续努力,试图改变这种不能改变的事实!就像古语所说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我们已经选择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坦然接受世界所赐予我们的一切,不管是忧伤的崎岖之路,还是快乐的平坦大道。既然选择了就应该释怀!

既然是你自己没有当伟人的命就应该好好做一个平凡人,其实平凡人也挺好的。平凡人自有属于平凡人的快乐。而对于我自己来说就像我的微博签名一样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又一杯醇香的咖啡;有一本喜欢的读物;有一张舒适的沙发。当午后的阳光洒满一扇窗,当温暖的阳光轻轻地泻在自己的脸上,漏出惬意的笑容。这就是我所谓的小幸福!当然这种生活的前提是有一个温暖的家,而这的前提是有一个稳定的工资,有能够组成家庭的物质条件。而这种物质条件最重要的就是钱,有时候我会觉得钱真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同时又是一个坏东西。因为我觉得跟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谈钱真的伤感情。而且在自己最亲的人面前提它感觉你们之间的感情顿时就这那一刻凝固了。但是,作为社会上生活的你和我来说,你是离不开它的。因为你一旦离开它了,你都什么都不能做了。其实,我一直都十分羡慕陶瓮所描绘的桃源生活,我知道这种生活不存在但我总是幻想我就生活在里面,无忧无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寝室有一个同学就特别喜欢陶渊明,喜欢他的节操,它的诗,不管是《归园田居》中所描绘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还是《饮酒》里面所写的才举动一下,悠然见南山无一不让她神往。虽然她自己也知道这只是南柯一梦,偶尔想想罢了。但是可能她有诗人情节,时不时要慨叹一下。其实,我挺理解她的因为这个世界太混沌、太浑浊、太难以立足。也许世外桃源的世界才是自己理想的乌托邦吧!毕竟是乌托邦就算它再完美再理想化也没法存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上。毕竟不是小草可以在这校园里年复一年的生长发芽,而我们最终会被下一批人所代替。

真的奇怪本来是写心得体会的却自己发了一篇牢骚,写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写什么,是自己心里的体会吗?真的是吗?还是自己借机发一发牢骚!老师你就将就将就看看吧!学生不才就只能写到这里了,看看字数刚刚达到你的要求,也算是完成任务了,虽然还不知道是不是圆满?

心得四:新闻摄影心得体会

什么是新闻摄影?所谓新闻摄影就是以摄影图片的形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

摄影图片有何用处?摄影图片是新闻摄影传播信息的主要手段,它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说明事件,传播消息,引发影响等。当然,新闻摄影除了以最主要的图片对新闻进行报道,一般还都要都附有简短的文字说明,以介绍事件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等。在电视台实习期间,在电视台实习期间,本人也做过很多外出的新闻拍摄,回想拍摄过程,自己总结了一下拍摄新闻图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是在没有三角架,特别是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手持相机一定要稳,要注意姿势,在站立时,应避免身体的前倾或后仰,因为这样会导致身体失衡进而影响双手的稳定。同时左右脚一前一后地站开,在降低重心的同时使身体更加稳定,这样拍出的照片才能较好的避免过虚的情况出现。其二,是要注意取景和构图,构图有很多形式美的原则,不过作为新闻报道的摄影,要区别于艺术摄影,在取景和构图要突出重点,把照片的主体焦点放在活动的重点事物上,跟主体无关的景物,最好不要放在取景框里。其三,与取景和构图密切相关联的是照相前对所要照的内容的一个通盘考虑。即思想上要有充分准备,因为一些新闻事件,一个精彩的镜头在瞬间就会消失。所以要提前想到自己的站位,以及镜头焦距可调节的范围是否能够达到自己需要的效果,并做好准备,时刻注意抓拍时机。其四,图片的大小要适中,对于存档的新闻照片,一般1m就可以了,如果是需要刊印画册,那么就要看需要而定了,一般相机设置照片质量越高,相机的反映越慢。其五,一个场景,特别是主体人物在做动作时,要注意多拍几个镜头,这样才能从中选优。其六,如果是自己组织的一些活动,在活动最精彩,也是最能反映事件的时候,这时候可以人为组织从不同角度重复进行拍摄,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上一篇:转基因鉴定技术下一篇:党支部2019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