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会考备考知识点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二历史会考备考知识点

高二历史会考备考知识点 篇1

1、生平著述: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2、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③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仁不让于师”

3、历史地位:

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在世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二)老子: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3、历史地位:

历史备考易错知识点点拨 篇2

知识点一:唐高祖下令铸造开元通宝钱,以代替五铢钱,开元通宝钱与唐玄宗年号无关。

例1.下列关于唐朝商业发展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当时出现了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B.唐玄宗年间发行的“开元通宝”成为当时普遍流通的货币

C.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进行自由贸易,胡商遍布各大都会

D.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

点拨:选项B中的“开元”不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而是开辟新纪元的意思;“通宝”是流通的货币的意思。所以本题选B。

知识点二: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从此唐蕃结为姻亲之好。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但吐蕃与唐朝并非隶属关系。

例2.吐蕃与唐朝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A.吐蕃借鉴唐朝官制 B.唐蕃结为姻亲之好

C.吐蕃曾与唐朝会盟 D.吐蕃接受唐朝管辖

点拨:唐朝时,唐政府和吐蕃(今西藏地区)保持密切友好关系,但只是关系友好,吐蕃并不受唐朝中央政府管辖。不能因为唐蕃之间存在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唐穆宗时的“长庆会盟”等一系列友好事件,就错误地认为唐朝时吐蕃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其实,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元朝,元朝时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所以本题选D。

知识点三:回纥(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在清朝前期称回部,不是回族。

例3.下列发生在明清时期的事件中,体现维护国家统一的有()

①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天山北路②清军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清朝设伊犁将军统管整个新疆地区③清平定“三藩之乱”,稳定社会秩序④明朝,戚继光抗击倭寇⑤郑成功收复台湾⑥雅克萨自卫反击战⑦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⑦B.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

点拨: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既包括对内平叛的斗争,又包括抗击外族入侵的斗争,其中⑦是对外友好交往事件,故排除含⑦的备选项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②中,不要误以为回部就是回族,其实回族是元朝时才形成的一个新少数民族,回部是新疆的维吾尔族。

知识点四:公元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只是实现了局部统一,并未实现国家的大一统。

例4.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实现大一统的朝代有()

①秦朝②唐朝③北宋④清朝⑤明朝

A.①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点拨:北宋只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只能算局部统一,不能算大一统。因为北宋的版图只限于原来五代十国的范围,那时东北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大理等几个政权存在。因此,③错误,排除含有③的备选项,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为C。

知识点五:清朝设立的理藩院的职能不仅仅是管理少数民族事务,还分管一部分外交事务。

例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要求清政府建立的办理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是()

A.军机处B.理藩院C.五口通商大臣D.总理衙门

点拨:军机处没有外交职能,故排除A。理藩院除了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外,还有另一项职能,那就是它和礼部一起分管一部分具有外交性质的事务。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驻广州专门办理对外交涉事宜,它的这一职能才告终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又设立总理衙门这一主管外交事务的中央机构。因而,只有D项符合题干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建立的”、“办理外交事务”、“中央机构”等一系列条件。

知识点六: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并未推翻中国的封建制度。

例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

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D.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点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表述是不正确的,所以本题选B。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封建制度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还包括封建的经济制度、封建的土地制度以及封建的思想、文化制度等。在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以清帝退位为标志,而封建制度的最终结束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为标志。

知识点七: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未摧毁其统治的基础。

例7.国民革命运动最突出的成就是()

A.中国共产党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

B.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收回了汉口、九江英租界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

点拨:其中D项是迷惑项,不要认为大革命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北洋军阀的统治是政治统治,而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指的是经济基础,即封建地主经济。本题正确答案为B。

知识点八:平型关大捷是抗战防御阶段发生在国民党正面战场上太原会战中的战役。

例8.以下关于平型关战役属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A.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

B.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

C.相持阶段配合正面战场的战役

D.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战役

点拨:不要因为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由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的,就误认为该战役是发生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

知识点九: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

例9.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邻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

点拨:特别行政区指香港、澳门及将来回归后的台湾,它们适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些地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由中央政府管理外高度自治,特别行政区政府依照基本法行使权力;经济特区指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地,是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前沿地带,具有改革开放试验田功能,在经济发展方面曾一度享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其他方面不具有特殊性;民族自治区,包括五个省级自治区,还有若干地市(州)、县(旗)一级民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分布较集中的区域。设立民族自治区域,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但其自治程度比港、澳、台等特别行政区要低许多。本题选B。

知识点十:苏联解体标志着苏联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社会主义制度不复存在。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例10.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篇3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知道都江堰、翻车、筒车;知道古代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4课)

(1)耕作方式:原始社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2)水利灌溉: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农业灌溉,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人们还创制和改进了农业灌溉工具,如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创制的筒车。

(3)土地制度:奴隶社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2、列举纺织、冶金、陶瓷等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2课)

(1)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风格。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2)冶金业: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利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的钢铁技术世界,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3)陶瓷业: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时期,青花器、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的瓷都。

(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②地域分布广泛,生产规模巨大,分工细,产品种类多,生产技术先进。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重点总结 篇4

5、1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 c)

过程:①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时,②进一步阐释: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 ③最终定型: 1955年亚非会议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意义: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

2、中国代表团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万隆会议(a b)

(1)日内瓦会议(1954)

意义:①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②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

(2)亚非(万隆)会议(1955)

意义:①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②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同指:共同的愿望和要求——发展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异指:社会制度、意识形态)③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万隆精神”)。

5、2 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的突破

1、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 b)

原因:①亚非拉国家纷纷独

立,支持中国恢复合法席位②美国孤立中国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概况: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意义:①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②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③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2、中日邦交正常化(a b)

实现: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

影响: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两国关系的发展和

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3、中美关系正常化(b c)

进程:

时 间

事 件

意 义

1971

美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

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1971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1972

尼克松总统访华

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标志着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8

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为建交提供法律基础

1979

中美正式建交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影响:① 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打开了中国的外交困境,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5、3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研究与成就

1、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a b)不结盟政策

2、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首次会晤(a a)

9月,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江泽民的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作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发大的建设性作用

3、中国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a b)

建立:①,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会晤。确立“上海五国机制”。

②,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性质)一一“上海合作组织”

模式:结伴而不结盟、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 篇5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高二地理会考知识点 篇6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3)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1)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开展综合利用:以农畜产品为中心,发展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高二英语会考知识点整合 篇7

1. defend against保卫…以免受

2.intruduce sb tosb 向某人介绍某人

3.kiss sb on somepart亲吻某人的某个部位

4.in defence 防御,保障

5.together with 与某人一起

6.be likely to 很可能…;有希望…

7.reach one’s hand out to sth 把手伸出来取某物

8.on the contrary 相反

9.nod at sb 向某人点头

10.greet sbwith/by 通过…向某人问候

11.express one’s feelings表达某人的感情

12. in general 总的来说;通常

13.at a job fair 在求职会上

14.be nervousabout 对…感到紧张

15. at ease 舒适;快活;自由自在

16. lose face丢脸

17.turn one’s back to 背对;背弃

18.turn one’s head away 把头转过去

19.be willing to 渴望…. , 愿意….

20. look upsetabout sth 对.. 感到沮丧

重点句型

1. I saw several young people enter thewaiting area looking around curiously.

我看见几个年轻人走进了等候区,好奇地向四周张望。

2. The firstperson to arrive was Tony Garcia from Colombia, closely followed by Julia Smithfrom Britain.第一个到达的是从哥伦比亚来的托尼?加西亚,随后紧跟着的是英国的茱莉亚?史密斯。

3. She steppedback appearing surprised and put up her hands, as if in defense.

她后退了几步,看上去有些吃惊,并举起了手,好像是在自卫。

4. Not allcultures greet each other the same way, Nor are they comfortable in the sameway with

touching ordistance between people.

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互致问候的方式不尽相同,身体接触和相互间距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5. We can often bewrong about each other, so it is an amazing thing that we understand each otheras well as we do.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8

2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碳

3 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O、Si、Al

4 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N

5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2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2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3倍的元素(或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1/3的元素) CO

6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2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1/4的元素 Li、Si、Mg

7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 NF

8 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个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5个的元素 PAl

9 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2的元素核外电子总数与其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的元素 CO

(二)

1.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

取样,滴入NaOH溶液,加热至分层现象消失,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确定是何种卤素。

2.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

(1)若是纯净的液态样品,则可向所取试样中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2)若样品为水溶液,则先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硝酸酸化,再加入溴水,若褪色,则证明含有碳碳双键。

若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则会有反应:—CHO + Br2 + H2O → —COOH + 2HBr而使溴水褪色。

3.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

若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则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三)

1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2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3用固—固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用固—液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用固—固不加热装置制取的气体O2、NH3Cl2、C2H4H2、CO2、C2H2

4制取以下气体需要加热的:制取以下气体不需要加热的:

(1)用MnO2与浓HCl制Cl2

(2)用乙醇和浓H2SO4制C2H4

(3)用KClO3和MnO2制O2

(4)用Cu和稀HNO3制NO

(5)用NH4Cl和Ca(OH)2制NH3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重点 篇9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处于地壳活跃地带

2、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1)泥石流:定义: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

①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

②冰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②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④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泥石流分布地区: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以西:呈带状或片状;以东:呈零星分布

(5)滑坡

①定义: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时间分布:6-8月

高二会考政治知识点总结 篇10

2、文化在塑造人生方面具有: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3、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在于它特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容并蓄。

4、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

7、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8、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9、文化的含义: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0、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时间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2、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1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高二会考物理知识点难点总结 篇11

一、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

1、平衡位置:机械振动的中心位置;

2、机械振动的位移:以平衡位置为起点振动物体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

3、回复力: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1)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2)回复力不是一重特殊性质的力,而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4、机械振动的特点:

(1)往复性; (2)周期性;

二、简谐运动:物体所受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运动;

(1)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2)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3)计算公式:F=-Kx;

如:音叉、摆钟、单摆、弹簧振子;

三、全振动:振动物体如:从0出发,经A,再到O,再到A/,最后又回到0的周期性的过程叫全振动。

例1:从A至o,从o至A/,是一次全振动吗?

例2:振动物体从A/,出发,试说出它的一次全振动过程;

四、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

1、振幅用A表示;

2、回复力F大=KA;

3、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4A;

4、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越大,振动越强,能量越大;

五、周期: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1、T=t/n (t表示所用的总时间,n表示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2、振动物体从平衡位置到最远点,从最远点到平衡为置所用的时间相等,等于T/4;

六、频率:振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1、f=n/t;

2、f=1/T;

3、固有频率:由物体自身性质决定的频率;

七、简谐运动的图像:表示作简谐运动的物体位移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1、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其图像为正弦曲线;

2、若从最远点开始计时,其图像为余弦曲线;

3、简谐运动图像的作用:

(1)确定简谐运动的周期、频率、振幅;

(2)确定任一时刻振动物体的位移;

(3)比较不同时刻振动物体的速度、动能、势能的大小:离平衡位置跃进动能越大、速度越大,势能越小;

(4)判断某一时刻振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质点必然向相邻的后一时刻所在位置运动

4、作受迫振动的物体的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其固有频率无关;物体发生共振的条件:物体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八、单摆:用一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的装置。

1、当单摆的摆角很小(小于5度)时,所作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2、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1/2

3、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在平衡位置动能、重力势能最小;在最远点动能为零,重力势能;

九、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

1、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1)有波源; (2)有介质;

2、机械波的实质:机械波只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传播,介质本身不会沿播的传播方向移动;

3、波在传播时,各质点所作的运动形式: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两侧作往复运动,并不随波的前进而前移。

4、波的作用:

(1)传播能量; (2)传播信息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联欢会活动总结下一篇:关于八一建军节说说朋友圈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