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推荐12篇)
摘要: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创新的根基所在,而文化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关键。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培养方式
由于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存在淡化、削弱甚至扼杀学生文化题意识的现象,因此,需要突破旧的教学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创建新的教学格局。这是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新世纪下的要求,是时代的号召。有人做过调查,发现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好问的及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在逐级递减。在小学,教师课堂提问的举手率为84%,初中为53%,高中为31%,而大学生能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不足5%。亦有学者用图形“O”像什么为题,分别对小学生和大学生进行过一次测试。在两分钟之内,小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非常活跃,提供的答案有20多种,而大一的学生竟然没人回答。因此,我结合自己高中英语教学实践,谈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努力抓好初中到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许多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后,感觉到英语学起来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同时,新课标在根本上的变化使学生面临的困难比以前更大,所以老师更要做好学生心理的调试工作,减少学生对英语的心理恐慌,特别要注意男生。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及一些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男生英语从八年级就开始掉队,他们认为不可能学好高中英语,所以老师应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从高一一开始就放弃英语,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后面的教学工作,以及对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最终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前程。所以在一个月时间之内要充分了解学生对初中英语知识的欠缺,及时帮助学生弥补这方面的知识,包括上课课堂的补充及引导学生查相关资料,从而使他们跟上高中教学的步伐,更快地接受高中的教学模式,更快地和高中老师建立良好的英语教与学的新局面;再有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课前预习这包括单词、语法,以及写作,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比如一些对他们有兴趣的英语报纸、杂志、新闻,等等。还有老师必须做好课前工作,督促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注重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只要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提出心中的疑问,老师再引导他们解决,他们学到的就是终生学习方法,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
二、培养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在前面的初、高中英语的衔接过程中已经有初步的规划。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一条很有效的方法:有次我把班上几个经常逃课打游戏的同学叫到宿舍,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星际争霸”、“沙丘两千”等许多游戏,很快他们进入状态,打的那叫一个乐乎,但当他们只会千军万马,奋勇厮杀,快要解放全人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的时候,屏幕上就会弹出英语提示,他们全都傻眼,我在旁边给他们讲解翻译,很快他们胜利了。之后我发现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一点点提高,成绩也慢慢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好处和用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让学生自编短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常每节课会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表演自己创编的短剧,必须以课本上的课文、新闻或者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为背景,这一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的温习,另一方面有助于他们对当前时事的了解,对英语的写作,阅读有很大的帮助,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要重在课堂,可以实施问题化教学。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及求知欲强的特点,现代教学应该在排除旧问题的同时,促使学生产生新的问题。新旧问题如此循环下去,就会使学生的知识及智慧与日俱增,这就要求学生经常带着问题进出课堂。这是我在初高中的衔接过程中强调的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如果学生主动积极地预习,那么他们一定能从预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自己能够解决的自己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可逐一记录下来,并要求学生上课时至少提出一两个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种种问题的同时,还会设置一些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更多的疑问。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我会尽我所能将所讲过的知识提高一个层次,或向外扩展,或向内延伸,向学生提出一些思考性问题;或者向学生布置下一次课的预习任务;或者让学生直接去观察、去动手做事、去收集资料,看看他们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总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他们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实际努力和动手操作,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如果遇到新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可再次带进课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离不开语言环境的培养,英语口语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渠道,但有些英语教师没有注意到,在教学中直接忽视掉,那么这样长久下去,怎能和外国人进行交流,又怎能运用它呢?即使考试能考满分,最后张不开口去说那说学习英语有用吗?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努力地创造平等友好的人文环境,因为任何交流都是在良好的环境下发生的,包括开课结课时的要求,以及师生之间的日常交流,并且我会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运用英语口语的机会,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会要求我的学生见到我的时候用英语和我打招呼。刚开始的时候感觉他们会很羞涩、很胆怯,但是慢慢地,他们会感觉到说英语的乐趣。这一块其实前面有所提及,就是课堂上的短剧的表演。这方面的效果很不错,等到高三毕业的时候,他们其实基本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其实在这一块对学生的英语语法、词汇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个人认为学习英语的语法词汇就是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运用它。所以这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四、结语
在中学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是美术教学工作中最有效而有力的部分。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美术教师在工作中如果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探究意识结合起来,对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但这需要一种很强大的文化精神动力来支撑。有力文化理念的支持,学生和老师就拥有了战胜苦难的决心和勇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减轻学习负担,有效培养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完成学业,全神贯注地学习,把学习各科知识当成是一种享受,而并非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苦学。有了文化意识的支持,学生和老师共同研究探讨应对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一切难题,对某一项成功的实践都会赢得全班同学的喜悦。文化意识能够把课程教学推向科学探究性的趣味化教学实践中,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文化理念的支持使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教师负责梳理、总结知识结构,然后提出新问题,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美术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探究勇气, 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取得惊人的成就,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可利用文化意识与学生共同开发多种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和社会相关单位协调完成,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中学美术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记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目标转移。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及各种各样的兴趣活动中提高美术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通过多渠道反复锻炼,中学生美术水平也逐渐提高, 在辅导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决定作用,教师一定要在强化自身素质的同时,要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并且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关键是教师能否把握好机会,能否坚持做下去。教师可以让中学生坚持每天练习,以此锻炼他们绘画能力。
二、构建和谐教学环境,强化文化意识培养
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强化文化意识的培养,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和谐文化氛围,让他们在温馨而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正确处理好美术基础知识传授与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关系。中学美术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快速适应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新环境的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在良好的和谐教学环境中渐渐培养起来。 教师对学生所作的评语、尤其是在课堂上当众做的评价语言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影响,教师一定要慎重对待。教师必须在观念上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讲求评价的科学性。中学阶段是培养综合文化素养的最佳时期, 美术方面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能够为学生创设展开形象思维的想象空间,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色彩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他们富于创造性的艺术表达能力,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同学们营造和谐温馨的教育教学环境,帮助他们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把枯燥的理论和教学实践与文化意识结合,形成先进文化意识支持下的良好教学环境,使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和谐、温馨而有文化品位,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有生气。美术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要与学生和谐相处,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信任感,有问题愿意和老师请教,同学们之间能够互相沟通,共同探讨。师生之间建立起默契的亲近感,对提高学习效果有促进作用,而这样的默契是在一定文化意识支持下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师生间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渗透民族文化意识
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民族文化意识,激发全体同学热爱祖国的信心,减少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进步。学习过程中人的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客观面对学生的主观意识活动和行为趋向,把学生视为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一定要在很大程度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和意愿,不要让学生带着情绪上课,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尤其对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助他们一臂之力,使其不失去自尊,不丧失自信心。 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习积极性,一定要在鼓励好学生的同时,特别要关注后进学生。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主,通过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以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把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激发式教学方法贯彻到底。 教师要强调美术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一知识环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在及时收集教学信息时对不同学生实施因“人”施教,如思想上不想学的学生,可配合特定文化理念支持下的美术教学,难以理解的部分则可以放慢教学进度,详加讲解,配以教学光盘,通过耐心指导实践使全体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重点。所以必须在美术教学上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教育, 以此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实现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 教师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变通和机动自由的教育方法,避免恶语伤人,让他们逐步适应美术教学的节奏,消除他们对老师的厌倦心理,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的指导,并且深深感谢老师,通过文化理念的支持,把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帮助,促进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一、创设有利于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寓教于乐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而学习外语的难题之一是缺乏语言环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千方百计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并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对话、表演、唱歌、看录像、做游戏、开Party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如在教Christmas Day时,教师可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再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圣诞图片、圣诞歌曲等等。同时,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通过创设内容丰富的语境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跨文化差异,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二、激活教材内容,比较文化差异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可以使学生学到生动的文化知识。中西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涉及面非常广,如日常见面时的问候、告别、称赞、致谢、道歉以及体态语等,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地方都出现了能够体现这种文化差异的话题,教师应该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文化比较,帮助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比如,教学Weather这个单元时,教师可以借这个话题告诉学生:西方人认为,在日常交往中,直接打听别人的经济收入、年龄、宗教和政治信仰、婚姻状况等是一种侵犯,因为那是属于与提问者无关的内容。而用谈论天气的方法来打开与西方人谈话的话题是非常明智的。再如,中国人和西方人面对“赞赏”表达的方式不同,中国人受到别人的赞赏时习惯“谦虚”地说“没什么”以示礼貌,而西方人则比较直率,常常会高兴地道上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所以,在教学这一句型时,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西方人认为对方的赞美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的,理所当然应当接受。而在中国文化看来对于赞赏则应秉持谦虚的美德。
三、开展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专题讲座或讨论
通过阶段性专题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各国文化差异。阶段性背景知识专题介绍立足于课堂外,通过专题讲解、请外籍教师介绍、搞活动、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较系统地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供选择的题目有:颜色用法差异、动物寓意的差异、体态语言的差别、英美谚语专讲、禁忌语专讲等。每次专题讲座前,可先请学生课前准备,根据主题选择分组回答问题、急智题抢答、小品演出、找错误、看原版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学生与跨文化交际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教授Food这一单元时,可以做一个关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讲座,通过介绍、讨论、对比、分析等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善于发现英语文化的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英语文化。
四、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化实践活动
可以在班级内,甚至是全校范围内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或定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竞赛和游戏活动等。鼓励学生搜集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材料。通过开展探究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及项目调研等方式来搜集一些反映英语国家或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材料。在教学中,结合所搜索的资料对教材中的相关话题进行延伸、拓展或讨论。如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区别;中西餐桌礼仪对比;中西禁忌语之异同;中西节日对比;不同国家急救电话号码的对比等。
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意识的渗透途径灵活多样,而且利用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只有了解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地、有意识地克服有碍交际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设计出适合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克服母语的干扰,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把英语学活用活,并使学生熟悉、了解东西方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靖江市城南办事处中心小学 周锐 ***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就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文化意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在学习餐具时引入西餐的餐具摆放,在教学食物单词时,比较中西方饮食习惯差异等。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反映。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英语教学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文化教育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渗透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语言的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即培养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对语言文化差异的体会和理解,致使学生不知道在何种场合下该说什么话,从而限制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本国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二级的文化意识分级目标具体为: 1.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 2.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 3.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 4.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 5.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
6.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7.了解英语国家中最重要的节假日。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加强了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培养。
一、在教学内容中渗入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渗透在教学的每一个章节中,学习英语就是包括了学习和了解与语言有关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和生活特点,以饮食为例: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而英美国家的人们爱吃牛肉、鸡肉、鸭肉、羊肉等,通常用盘子、叉子和刀。于是我在教学内容中主意渗透语言的文化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如在3B Unit7 At a snack bar中,教学内容为食品类单词(rice、fish、beef、noodles、vegetable、juice、bread、milk、chicken、hot dog、hamburger)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How about……?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一下中西方在用餐方面的不同之处,再出示两个分别代表中西方国家的人物图片,引导学生猜测他们晚饭分别吃什么。最后,由教师进行个人小结: I’m Chinese.I’d like some rice, some fish, some vegetables and some soup.I’m English.I’d like some hamburgers, some chicken and juice.After dinner, I’d like some dessert.这时学生会问:What is dessert? 教师回答:It’s something sweet,like pudding, fruit or ice cream.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将C部分的语言文化内容融入了词汇、句型教学中,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过程中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在教学4B Unit9 Breakfast B部分的单词:plate, knife, fork, spoon, chopsticks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3B学过的摆放西方餐具的方法,边摆放边用英语描述如:The knife is on the right.The fork is on the left.The spoon is beside the knife.The plate is in the middle.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用餐时使用餐具的不同:Wu Yang is from China.He can use chopsticks.Mike is from America.He can use fork and knife.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又能使学生在教学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体验,从而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在情感教育中结合文化意识的培养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只有对自己的祖国、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把情感教育与文化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英美传统、文化习俗进行讲述,或是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语言文化方面的背景资料相互交流,都可以让学生对英美文化以至于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一个侧面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
在教学一些独特的节日如Halloween、Christmas、Easter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有关节日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介绍一下与节日有关的背景知识,如节日的由来、节日的吉祥物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一些活动等。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学生在找寻、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有关的文化内容,并且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如在教学圣诞节一课时,教师可以模拟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切身体验一下西方人欢度圣诞节的一些风俗和习惯。具体做法是,教师事先让学生自行收集资料,了解圣诞节的有关风俗和习惯,并布置教师,还在上课时带来一棵圣诞树(Christmas tree)和一些小礼物(gifts),教师装扮成圣诞老人(Father Christmas),边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边将小礼物分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将自制的圣诞卡片(Christmas Card)送给其他同学,同时播放Merry Christmas,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结束这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参与精神空前高涨,如能积极与“圣诞老人”对话,与同学交换礼物和圣诞卡片等。这样,从收集资料到课堂情景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用真实的情感体验了西方的节日文化,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学习延伸到了课堂教学之外。
三、深入挖掘语言素材,开展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际联系和活动中,言语表达及行为要符合文化规范,这也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一个目标。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一些句子和特定词汇的教学方面,语言更有明显的文化积淀的内涵。我们平时常常忽略,如单词、句子结构、语法构成等蕴涵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语言素材中有关文化意识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如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但按照英美国家的习惯,则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 please./thank you.若不想要,只要说声No, thanks就行了。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美国家人们直率的不同文化。
又如学生们都知道teacher一词翻译为中文是老师的意思,于是相应地把“周老师”称为“Teacher Zhou”。其实,在英语中teacher只是职一种职业,但在中国有尊师的传统,“老师”一词已不仅仅指一种职业,更是对人的一种尊称。正式由于存在这些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学生片面的解释:周老师= Teacher Zhou。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的称呼“王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Wang”、“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Miss、Mrs等。因此教师从第一节课起就要让学生逐渐改变中文式的思维方式,逐步学会用英语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
通过教学实践,我也认识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要主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将文化意识培养与英语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既学会语言,掌握语言技能,又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的能力。
2.导入的文化内容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经验水平。小学生的知识范围和生活经验有限,在教学中导入的文化内容要浅显易懂,有些内容只要点到为止,让学生有所了解就可以了。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存在。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语言。
主要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众所周知,外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跨文化的.内容,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一直是外语教研者们热衷追逐和探讨的话题.本文在肯定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外,结合笔者的具体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更好更高效地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
作 者:崔竞 作者单位: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镇江,21 刊 名: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年,卷(期):2009 8(4) 分类号:G710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 高职高专英语 实战
浅谈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民间乡土自古是书面语言重获生机的源头活水,针对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素材的丰富,传统文化素质降低,人文知识缺乏,爱家爱乡情感淡薄的实际,挖掘本土浓厚的特色文化,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景美、物美、人美、民俗美。在绥宁乡土文化中寻找作文的契机,使绥宁乡土文化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高尚情操。关键词:初中作文 乡土文化、源头活水、品味美、探求美、享受美、提升美、爱家爱乡
乡土文化历来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规范、优良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更是源流不竭的语言宝藏。每个人的出生,成长的环境中,其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规范和人伦观念构成了他生存着的生活。乡土文化与作文的融洽,能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成为探索乡土人文资源的主体。
现在许多中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明显降低,人文知识缺乏,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受现代社会不良思想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生养、培
育自己的土地知之甚少。对其所蕴含的浓厚特色文化,在认识上产生了疏离感,厌恶感,甚至有“子嫌母丑”的苗头。久而久之会使他们道德精神贫乏,家乡情结、民族自尊心不足。
生活中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乡土生活本身就是宝库。那么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写作时还会感到无话可说呢?一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生活素材的丰富,二是没有搜集素材的途径和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类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去努力研发,积极利用”。这就为中学生作文教学地域特色化的探索提供了可靠的现实背景。在作文教学中若能根据地方特点,扬长避短,充分把握作文教学的契机,让学生走出资源贫乏的窘境,引导学生去探究自已所生活地区的地域文化,去体验社会生活,使学生关注家乡之美,感受家乡之美,描写家乡之美。对拓展学生作文空间,优化作文教学结构有很大益处。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所教学的这片土地——绥宁,这里山水秀美、人杰地灵、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饶。如何把家乡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自然景观、文化名人等资源变成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个途径去挖掘利用。
1、在别具一格的绥宁山歌中品味美
绥宁山歌中最主要的是侗族歌谣,源于远古时代。侗族人模仿蝉虫唱歌的声音,喊出自己创造的无字歌。侗族人能歌善舞,侗乡向来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有名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轿“。
这些山歌是集民间打油诗词、歌谣民谚、散文音乐于一体,用精炼、生动、形象、古老简朴的仿生形态,表达本土文化的语言艺术,主要以劳动歌、情歌、敬酒歌等为基本内容。
每年三月三、四月八日、九月九我们侗族人齐聚侗乡,以侗族山歌为媒,举行隆重的节庆活动。在山歌中大都以歌唱大自然的神奇、歌咏爱情、规劝孝道、表达诉求,渴望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如《十字歌》《十八妹歌》《相思歌》《敬酒歌》等
唱不尽的绥宁山歌,说不完的历史,品不完的美。许多学生把认识山歌当作不可思议的事,于是我常告诫学生:精神的家园的失落是最可怕的,绥宁山歌中有美、有哲理,爱绥宁山歌,也就是爱家乡。为此我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或课余时间常谈论绥宁山歌、咏诵绥宁山歌,在作文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关注绥宁山歌,进行咏诵绥宁山歌 比赛,创作绥宁山歌比赛,“收集” 绥宁山歌精品比赛,使学生从绥宁山歌中了解了绥宁文化,积累素材,在绥宁山歌中挖掘作文题材,从一首绥宁山歌中引出主题,在绥
宁山歌的鉴赏中挖掘哲理,提炼观点等。如一首颂父母恩德的歌:“娘怀十月受尽苦,磨得饥廋脸皮黄,莫把父母看轻了,赶快孝顺爹和娘。” 同学们从中提炼出了以“孝” 为话题的作文题;从《十二月唱花》中有的同学创作《季节颂》,从《唱新年》中引出主题写出了《我最快乐的日子》等优秀习作。
总之,品味绥宁山歌的美,不仅丰富了学生作文题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在富有特色的民风民俗中探求美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水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之不尽”,这概括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
民风民俗确实是作文的好资源,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创作反映生活,就不能不写民风民俗。如陶渊明、鲁迅、刘绍棠等,他们有哪个作家对民风民俗点滴不知呢?
民风民俗,是我们常说的“规矩”。绥宁民风民俗特别多,内容丰富多彩。如元宵佳节,舞龙灯;姑娘姐,吃黑米饭;结婚哭嫁等。打铜钱舞引人入胜,生活在这里的学生常常显身于这些风俗之中,和乡亲们共享其中的快乐,时时感受到民风民俗的风韵和情调,那么,有哪些资源可以为学生作文所用呢?
首先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这些节日学生可能只知道乡亲们是怎样过的。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些节日的来历如何?在本土是如何过的?有哪些特色活动等都可成为学生作文素材的源泉,如侗乡农家过春节,有自己的独特方式:节俭了一年的农民常常是杀鸡鸭宰猪羊,烹鱼煮虾;贴春联放鞭炮,张灯结彩;搭戏台唱新年;走乡邻、访亲友,举杯把盏,一醉方休。这样的风俗有趣,耐人寻味,它既表达了农村淳朴的民风,又反映了节日的喜庆热闹,其间蕴含着关于真情、和谐、祈望、欢乐的氛围,都是来自生活的“源头活水”,无疑是作文中不可多得的美丽话题。
其次,绥宁乡土文化中迎神、游神、送神活动及艺术节目,以及上表祈福、打签问卜、换鼓求雨等活动时,你的看法和体验如何?在新时代,家乡移风易俗,新事新办是怎样办的?其中说明了什么?
让孩子们深入农家,了解这些风气习俗既可以陶冶他们的健康的生活情趣,又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为学生的习作资源提供广阔的空间,以体验民俗乡情为内容,写家乡风俗,可以激发学生探求美的能力,进一步感受乡情之浓,乡俗之美,在我的努力下,一篇篇散发着泥土清香的文字诸如《绥宁元宵文化记》、《红土风情在绥宁》、《绥宁节日》、《乡村习俗》、《家乡的风土情》等。充分展示了同学们在
体验家乡风俗,感受乡情,沐浴真情的一次次洗礼中探求美的能力。
3、在美不胜收的乡景中享受美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应打开窗户……让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校园外的世界是广阔而美丽的,有学生取之不尽的作文题材。
特别是我们绥宁的大园、寨市古城、黄桑、长铺文化长廊,钟灵毓秀。这些古迹都是先辈们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教育基地。
美莫过于大自然,绥宁自然景色美不胜收,秀色可餐的自然风光,真令人惊叹,天地造化之奇,鬼斧神工之妙。
可是对于本土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身边的美景便显得熟视无睹,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味道。因此作为一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就必须时时刻刻鼓励学生去发现家乡的美景,去享受美,去享受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蕴含的真切与纯情。从而产生“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爱家爱乡情结。
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作文中,我就有目的地设臵一些写家乡风景的话题;或组织参观古迹,让学生写参观记,写体验,写感受;或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欣赏自然风光,体验家乡之美”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大
自然的美,享受大自然的美,感悟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写下了《观文化长廊》、《我爱乡村的油菜花》、《我爱家乡的柑橘林》等优秀习作。每一篇学生习作就是一幅描绘美景的画卷,试想;如果不具有挖掘美的眼力,不具有热爱家乡的赤心,他们能描绘出如此令人心醉的美景吗?能写出如此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章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块土地,每一处山水都曾育出造绥宁的仁人志士,他比起教材上的其他名人是那样可亲可爱,那样的贴近生活,那样的可歌可敬,他们的成功和风范,他们的言行和事迹都成为莘莘学子汲取养料的宝藏,是永远学习的楷模,对提升学生人格美有很大的帮助,是学生写作时挖掘不完的“金矿”。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四学段写作目标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为了更加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真实反映学生的真情实感。我又相继设臵了《我最敬佩的家乡名人》、《从X X想到的》、《X X成功故事给我的启示》等作文训练。同一个题目,同一件名贤故事,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从而呈现出不同风格的文章来,一颗颗表达向乡贤致敬,向乡贤学习,努力拼搏,建设家乡美好明天的雄心跃
然纸上,既给予写作一片多彩的天地,又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提升了学生写作的品位。
“美不无处不在,对于我们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曼罗兰)。
作为语文教师,若能指导学生深入挖掘与之朝夕相处的乡土文化,用稚嫩的笔触,把乡土的最美处向世人展示,为世人所欣赏,表达感恩之心,倾诉养育之情,抒发爱乡情感,让家乡这块宝藏,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写作“金矿”。
参考文献:
1、《(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人民出版社)
9、《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也谈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2011年1—2期 袁健)
11、《运用乡土文化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探究与尝试》(张翠红)
13、《浅谈农村作文教学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田雅琴)
14、《让乡土作文大放异彩》(《中学语文》2007年第10期 聂长河)
绥宁县实验中学 周晓嫔
电 话 :***
1. 英语文化意识培养是英语学习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规定,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高洪德提到,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英语标准) 提出了新的高中英语课程目标。《英语标准》指出, “高中英语课程总目标是, 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基础之上。”[1]由此可见, 文化是中学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等的同时, 还应注重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学习一门语言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其基础知识, 还应了解其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文化因素深刻影响着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语言运用的得体性以及跨文化交际等能力。
2. 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什么是文化?奥斯华尔特 (Oswalt) 把文化分为“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也就是说, 人们一般将文化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研究的文化, 相对来说是一种狭义的文化[2]。文化学习的内容十分丰富, 其中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意识、运用英语进行会话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等等。就中学英语学习而言, 学
筅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施惠珊
生在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各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英语文化接触, 蕴含在英语材料中的文化因素是造成学生成功获取听力信息、阅读等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及方法
束定芳, 庄智象指出, 英语教学阶段的文化导入必须遵循实用性、阶段性与适合性三个原则[3]。根据这三个原则, 笔者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文化导入。
1.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
很多词汇蕴含丰富的文章, 其内容生动有趣,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将文化导入融入词汇教学过程中,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 从而促进英语词汇教学。例如, 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 英语国家通常用“马”这种动物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强壮等等, 如as strong as a horse (壮如牛) 、work like a willing horse (老黄牛) 等。教师可将“马”与“牛”这两个意向所包含的中英文化进行对比, 为学生讲解其中的文化差异。从古代到现代, 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国家, 牛已成为一种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汉语当中, 牛有深刻的涵义, 如壮实如牛、牛气冲天和老黄牛。而在英美国家, “马”有类似的意义, 因为在英国, 马要做许多农活, 所以, 英语国家人民普遍用“马”表达与汉语中“牛”类似的意思, 如as talk horse (吹牛) 、as strong as a horse (壮如牛) 、work like a willing horse (老黄牛) 等。通过这种方法, 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过程中就自然地进行了文化的导入, 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单词用法, 而且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 促进英语词汇教学。
2. 利用教材创设文化情境, 让学生亲身体会
教材中蕴含的文化知识非常丰富, 教师可利用课本的材料, 在讲解的同时让学生对情景进行模拟。例如人教版全日制高中教材高一上册Unit 6 Good Manners中有一篇文章介绍用餐礼仪, 其中介绍了西方用餐的开始以及用餐主要过程和注意事项, 作为阅读材料,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了西方用餐礼仪, 对西方文化形成初步了解。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实际运用用餐礼仪, 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用餐工具, 课堂上安排课堂活动, 创设情境, 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模拟西方用餐情景, 观察他们模拟的用餐过程, 并给予必要的指正。这样, 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就餐文化意识, 而且使学生可以真正体会材料的内容, 有助于他们对材料的真实理解, 体会学习的乐趣, 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3. 鼓励学生从文化对比中学习英语文化
缺乏目标的文化知识, 会影响我们的跨文化交流, 甚至导致交际失败[4]。例如这样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向人家寒暄时, 一般会问:“吃饭了吗?”这是一种礼貌打招呼的方式, 通常不是真的问人家有没有吃饭。而在英语语言中, 向人家问好一般是说:“How are you?”或者“How do you do?”如果我们对他们说:“Have you had lunch?”“Have you had dinner?”等等类似的问候, 那么对方会以为我们要请他们吃饭。这在交流上就存在文化上的误解。又如, 我们对年龄的问题也存在不同文化的差异。美国的社会语言学家沃尔夫森 (Wolfson) 就曾经指出:“在同外国人打交道时, 对方往往对发音和语法错误比较容忍, 而对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用失误颇为计较, 原因是他们一般意识不到这种文化差异和语用的相对性。”也就是说, 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下被认为是礼貌的或者还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或举止行为, 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可能会被认为是无礼和粗鲁的[5]。由此可见, 文化意识是学生能否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对学生学习、运用、进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都至关重要。中西文化中存在很多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对比。
4. 在真实语境中进行文化导入
除了在课堂上创设情境使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 教师还应多留意真实语境下的文化导入, 它是教师熏陶学生文化意识的真实、可靠的材料。例如, 在上课时, 偶尔会有学生迟到, 这时, 在汉语语境中, 学生通常会说“对不起, 我迟到了”, 并向老师解释迟到的原因。英语课上, 迟到的学生通常会说:“I am sorry, I am late.”这时老师示意学生进来后, 可以马上向学生进行文化导入:在英美国家, 学生迟到时通常由后门静静地进入教室, 无需解释理由, 目的是不影响老师和同学的正常上课, 如果学生想出去, 只需静静地由后门出去即可。此外,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接触真实语境下的文化材料, 如运用多媒体, 向学生展现原声英美电影、歌曲、诗歌等等, 让学生多观看、多观察, 用心领会和学习英美文化, 促进文化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的五大课程目标之一, 是英语学习者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形成英语语言文化、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语言的文化导入, 以促进学习者的英语文化意识, 为成功跨文化交际打下基础。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而又难以把握的课题, 需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共同探究。
参考文献
[1]高洪德.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北京:商务印刷馆, 2005.
[2]张帆.加强英语文化导入, 有效实施外语素质教育.中国集体经济, 2007 (2) .
[3]胡晖.英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国校外教育, 2008 (9) .
[4]尹刚, 陈静波.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大学 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直接反映,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因此,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一个关键环节,需要加强学生英语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的熏陶,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一、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培养原则
由于文化的概念比较宽泛、范畴比较广泛,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知识都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文化意识培养与语言学习有机结合,共同推进。
1.适宜性原则。英语语言文化可谓是包罗万象,若要将文化知识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学英语文化意识培养需遵循适宜性原則。适宜性首先表现于文化内容的选择必须适合大学生英语文化及知识认知水平。其次是所涉及的文化知识需定位于大学英语学习框架内,可适当扩展,但不可偏离太远。最后是文化知识应具有基础性、代表性和主流性,最好以英美国家的文化为主体。总之,文化意识培养的适宜性就是要求与语言教学挂钩,并为语言教学服务,为大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积累提供助力。
2.系统性原则。从目前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现状来看,带有随意性,缺乏系统性,毫无计划性,所涉及的文化现象只是简单提及,语言材料中所隐藏的文化因素很少去探究。这就要求在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以系统性为原则,对文化知识作分类处理,明确区分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拟定文化意识培养总体方案,避免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3.递进性原则。文化意识培养和其它教学一样,需遵循学习者的学习规律,整体过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表及里,逐步推进。具体而言,在文化意识培养初级阶段,以基础文化常识为主,如风俗礼仪,适当涉及文化所反映的思维、价值观念等知识;而在文化意识培养高级阶段,除了积累更多的基础文化常识外,还要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材料中所隐藏的道德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的理解,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二、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培养方法
在参照以上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培养原则的基础上,还需采取以下具体的培养方法,通过课堂和课外的有机结合,综合性的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1.课内的文化渗透。英语课堂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它可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1)通过词汇学习渗透文化。多数英语词汇都蕴含着存在的文化涵义,通过词汇教学来渗透文化意识是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可利用对比分析、专题讲解等方法来挖掘词语、短语、谚语等词汇中所隐含的文化知识。例如,red(红)在汉语中是喜庆、吉祥的意思,而在英语中且涉及流血、暴力、犯罪等含义,如red battle、red-handed、red ruin等都为贬义词,通过中英词汇不同文化涵义的比较加深学生对red一词及文化意义的理解。
(2)通过语篇内容渗透文化。目前,大学英语教材大部分已融入了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如风俗习惯、宗教观念、道德准则等,很多篇章是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的好素材。因此,教师在语篇教学时,需对隐含的文化因素充分挖掘,相关文化知识加以解释和补充,即所谓的“文化旁白”,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3)通过文化比较渗透文化。通过对英语和中文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是文化意识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上述的词汇文化教学和语篇文化教学都可应用该方法。具体可以从英汉称呼、慰问、告别、做客、道歉、赞扬、谈话题材、价值观念等方面作比较,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
2.课外的文化熏陶。
(1)阅读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要想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应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英美国家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中了解一个民族的习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内容。文学作品选择时,可关注与汉语文化对比鲜明作品,从而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阅读报刊或其它材料也是了解当前文化总动态的最直接途径。这样的文化信息往往是教材中所无法涉及的。
(2)语言的运用离不开社会文化这个大背景,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除了在课堂及校园平台外,更应该走向社会去发现、挖掘、体验更加真实英语语言文化信息。大学有丰富的外教资源,学生可以寻找机会与其面对面交流,从而更直接地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并获取有关他们国家社会情况、文化生活、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一手资料。另外,也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充当外国朋友的“导游”,来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及文化知识。
三、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除了上文所述指导性的原则和科学性的方法外,教师本身文化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还需英语教师以文化传播者、解释者和教育者的身份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文化素养,为学生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探析
土家族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本文主要从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生产、居住、禁忌和丧葬方面,探析土家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意识.从中看出,土家族的许多文化行为对生态环境起着顺应和保护作用.
作 者:冉红芳 RAN Hong-fang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3(4)分类号:G03关键词:土家族 传统文化 生态意识
【内容摘要】: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即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制约了其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就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在于教师对教育理念理解与实践的不够深入,教材的编写与内容无法激发学生本应该有的创造性,学生知识储备与积累的缺少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改变当前这种状况,需要对传统课堂要有新的认识,倡导民主的、合作的、开放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材能有新的改进,进行问题思维的训练,改变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等。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题意识,缺失,原因,解决对策
一、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学中的问题意识是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历史问题” 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实现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哲学家波普尔曾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某一具体问题。问题又是创造的前提,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创造型人才素质的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的教学必须摆脱传统的模式与习惯,在注重基本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意识的产生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石。只有通过意识到问题,架构了问题,才能唤醒学生内心的创造力。最具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是最善于、最勇于、最乐于触摸问题的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认为历史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要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获取大量信息,摄取有用信息,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人格情感,端正价值取向。而要达到这样目标的重要链条是发现问题。我们的教学应该首先把学生视为问题的发现者,然后才是问题的解决者。
历史学科具有不可再现性。我们在了解历史时,往往是通过大量的史料,在分析、舍取、辨别和整和这些史料的基础上找寻接近最真实的历史。而这样一个过程事实上是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人们可以从大量的的史料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
但是事实上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往往发现学生只重视史实、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忽视了如何提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问题。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中,掌握的仅仅是知识与方法,他们变得不会提出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勇于展示问题,问题意识在大量的知识与问题解决中逐渐地消失。综观人类发展史,一切伟大发明与发现、思想与观点的萌发,可以说无不从一个看似“简单”、“幼稚”、“反动”的问题开始。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 1
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解决问题固然重要,但有时候“提出一个好问题至少与回答一个问题一样重要。”
二、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后是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虽然新课程改革在不断进行着,但往往存在一些仅仅局限于形式与手段上的改进,而对教育的目的、过程与本质等方面则没有从根本上把握。比如在教育目的上,还仅仅停留在过去的知识传授与解题方法能力的培养,而没有认识到历史学科的基本特性,即其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从大量的史料、史实、史观中构建自己的知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构建中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还有,我们对课堂教学的本质认识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我们的思想还是停留在过去上,认为课堂是传授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地方,没有认识到连接知识与方法的环节是问题,只有在课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才能是对知识的真正深入认识、对知识的真正运用。
其次,教材是制约学生问题意识发展的媒介因素。我们的教材在编写内容上(特别是高中历史教材)往往无法反映学科特点。历史教材过份强调理论,而缺少精彩详细的史实描写;过分地政治化,缺少生活化;过份地文字化,缺少图片的感官刺激;观点过份地固定化,缺少对立的史学观点及最新的史学趋势。学生在平淡与单一的模式下,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考,问题意识在逐渐淡化,创造力在不断消磨。
第三,学生知识积累的缺乏上制约问题意识发展的的基础原因。在平常的历史教学中,通过与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教师交流中,往往发现农村地区或者学校建设比较落后的学生特别缺少问题意识。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知识的缺乏与狭窄。由于农村地区在硬件建设(如藏书)等方面的缺少,以及对外界信息接触与吸纳匮乏,缺乏应有的知识积累,从而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
第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单一化。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往往使历史学科的优势无法得到应有的发挥,从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不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而新课程改革中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则往往造成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足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问题意识也很难产生。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中寻找平衡点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三、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解决对策
第一,改变传统课堂价值的认识。我们的传统课堂往往是教师建构、选定一个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解决问题,非常多的教师不乐于、不善于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问题。教师建构的问题与其说是保护学生免受搜索观念的沮丧之苦,不如说是剥夺了学生的创造过程。这严重到违背了新课程的要求,是对学生创造能力严重的抹杀。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描绘了他的教育观点,他认为学校应该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而在这一社会中,课堂教学应该是真实生活的问题解决的实验室。他鼓励教师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并帮助他们探索重要的社会的和智力的问题。杜威的门徒克伯屈认为学校学习中应该把儿童分成小组,并让他们去进行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设计和选择。主体教育论要求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活动,然而一切创造“始于问题”。
学生应该是课堂中问题的积极提出者、发现者与创造者。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价值观,必须做到创造一个充满善意、宽容与理解的课堂,对问题要表示友好的态度,积极、主动创设一个欢迎找寻和解决问题的课堂氛围。在学校的生活中,必须呈现给学生的一片热衷的广阔领域,他们可以在其中架构问题。
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是学生产生强烈问题意识的前提。教师应创设宽松的、自由的、愉快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平时应积极注意学生的发问、和悦倾听,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探讨。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崇高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每一个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他们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学生在无意中产生思维情感和创新火花。这样,学生就会尝到学习的甜头和新发现的喜悦,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使历史问题意识逐渐成为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形成对历史问题意识的自我追求理念,学会历史地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升华历史问题意识,以利于终身学习。
第二,学生兴趣、好奇心与想象力的激发与培养。不可能存在天生的问题,但问题却天生与最深入的兴趣、最狂热的好奇心、最大胆的想象力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历史教学中不应该是史学理论的枯燥分析、史学观点的简单武断,而是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好奇心的激发、想象力的养育。那些对历史充满兴趣、好奇与想象的学生往往更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具有创造性的问题与想法。
第三,教材编写的改进。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材编写应当引起学生产生问题。一般而言,问题往往产生于具体的情景、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引起矛盾的说法、在理论上和实际中解决不了的事情中。我们的历史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简单的史实叙述,大量的理论分析;大量的文字叙述,少量的其它史料等状况。在教材的编写中要注意创设造成问题的情景、说法、事例,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本身的优势,如丰富的史料,不同的史学观点,史实中的相似事件等。
第四,问题思维的训练。问题意识的出现并非灵光乍现,而是脱胎于个的长期积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问题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是缺少大量的知识积累。对历史学科来说,知识储备的缺少必然会制约问题的产生,想要孕育一个创造性的问题需要的是广泛长期的准备。在平常的学习中应该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广博地摄取不同的思想观点,在内心不断的碰撞、冲突与矛盾中共融与升华,这才能为创造性问题的产生提供基础,发展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可以通过训练培养的。为了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基本史学能力培养的同时,可以设置一段时间或者一节课,鼓励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知识与联想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师要尽量去欣赏与理解学生的问题。比如“头脑风暴”法,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问题。(2)在平常的学习中,在学生广泛阅读相关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的问题记录下来(可名之“问题手册”),集中时间,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评比出“伟大的问题”,并且进行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享受问题提出与解决的乐趣。
第五,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特有的历史魅力、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学生产生强烈问题意识的保证。在教学中,教师要示范以方法和手段,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向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达到“无疑处生疑”,提高历史问题意识的学习功效。主体探索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学科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以历史学科本身特有的效力去吸引学生,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历史美、欣赏历史美、再现历史美,进而达到创造历史美的境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历史问题意识可以不断得以形成,并达到习惯化。
第六,教学评价方式、手段及内容的多元化。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视基础知识与解题方法技巧的状况,改变只重视书面的状况,改变只重视结果的状况。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这样的作业,如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某些章节,然后就这些章节提一些问题;或者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之内必须提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问题等。甚至我们可以在平常的考试中出现让学生阅读了某段材料后进行提问的题目。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A·J·斯塔科著,刘晓陵、曾守锤译:创造能力教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聂幼犁著: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文化与语言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一些观点是文化与语言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可分割单论。从某方面看,他们的关系属于并列型的,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有时候又是从属关系的关系。文化系统不可独立存在,它必须要有语言系统的辅佐,反之亦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其产物之一。在实际的表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文化背景的问题。了解到这些情况,不难得出以下结论,要学好一门语言,首先要对这门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系统进行必要的了解,才能在学习语言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有助于他们理解语法,通过联想语境更有效果的吸收。文化意识培养对于学习英语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方法途径研究
1. 文化意识与词汇
中西方文化间是存在差异的,那么,有些词汇并不能从字面上表达出它的真正意义。教师在教学时就应当注意到这些差异,注重词汇的文化意义。许多英语单词字义相同,但是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来选择,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讲解西方文化使学生弄懂他们的分别。就拿打招呼为例,平时家人问好、学校师生问好、正式场合上下级问好,不同场合需要用到不同的语句,可以在平时教学或是另外开设英语兴趣组时讲授,既可以激起学生兴趣又能使他们印象深刻牢记于心。
2. 文化意识与语法
英语语法较汉语来说更严谨,分为多种时态,这是最为教师头疼,也是学生最难弄通的地方,但是仍然有跨文化教育的余地,教师可以将语法与西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解其独特的语言体系。可以在班上开展情境对话,让学生对语法融会贯通,而不仅仅只是记住表面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布置一些情景例如美国朋友邀请你去家中吃饭,在餐桌上你会怎么做呢?让学生加以展开写成小作文,既能训练语法写作能力又能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3. 文化意识与阅读
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往往只能根据各个字词联系上下文来猜大意,长期以来教师都只注意给学生讲解字词语法而忽略文化背景知识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知识对于阅读理解会更得心应手,例如很多阅读理解中都会有美式幽默或是添加他们的俚语、谚语,而风俗习惯例如复活节彩蛋、万圣节捣蛋鬼,教师应该在平时的课程讲学中有意识地提到,增强学生自身培养语言文化的意识。
三、 开拓多种渠道引进外国文化
1. 选择性阅读英语文学作品
文化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文学作品是生活的艺术体现。通过学习英语文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英美的文化历史,还有利于学生扩充文化知识,提高英语能力。因为高中生的英语能力还没有达到比较高的程度,所以在选择英语文学作品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品;其次在选择作品类型时,不要过于单一,要有多元化的作品组合在一起;最后由于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在选择作品时要注重质而不是量。
2. 引进英语歌曲或者英文电影
在如今社会,歌曲与电影都是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影视作品很直观地向我们传播了其他国家的文化、生活习惯、社会价值与道德标准等一系列信息。一般英文电影都会配有中文字幕,让学生在看电影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一些经典的台词。再说英语歌曲,听英文歌曲是较快学习英语的一种方式。通过旋律来记这些歌词也是学生们较为接受的方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偶尔播放一些经典的英语电影或者英语歌曲。
3. 外国教师走进课堂
与外国教师进行交谈,一方面对学生的口语交流进行了训练,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外国教师可以跟学生们讲解一下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可以丰富学生们的知识。学生们也可以多跟外国老师交流,以此来锻炼自己。在以后遇到外国友人时,与他们交谈便不会那么紧张。
四、 文化渗透的原则:避免中国传统文化缺失
基于对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分析可知,其中涉及了英语国家多方面的现实,诸如其地理、人情风土、传统习俗等等,内容十分丰富多样。但是,在教学中向学生讲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时候也要结合中国的本土风情。世界上存在着各个民族,大家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文化上的分歧尤为突出。但正是这些不同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而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虽说在近百年来,在经济、科技等领域落后欧美等大国,但是也有着特有的东方文化底蕴。语言交流的目的是要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但是我们的一些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本国文化的优点,一味的吹捧西方文化,更有甚者还完全的倒戈相向,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臣服于外来的所谓“先进”文化。这是最不明智的一种做法,外语教学应该注意这点。
五、 总结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西方的文化导入,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不能单纯注意语言形式的教学,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学会用英语思维写出地道的文章。但是要坚持文化渗透的原则,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更要坚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的领导及高中英语教师一味追求升学率,仅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应付高考,教师与学生都沉浸在书山题海之中,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语言知识和应试方法的传授,而忽略了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与知识等方面的介绍,学生对外国文化了解甚少,导致了学生语用失误和语言得体性的欠缺。英语教学应将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语言使用习惯的不同
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不同民族语言在词语使用、交际和礼节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1. 词语的文化差别。
以颜色词为例,不同语言里的颜色词常带有自己的文化特征意义和联想范围。在汉语中,红色可以象征婚姻、幸福、喜庆、吉祥等;而在英语中具有类似象征意义的色彩却是绿色,红色则会使人想到潜在的危险、极端的热情等。汉语中白色代表哀丧;而英语中白色象征纯洁、真理、理想等,新娘的婚纱就是白色的,“a white day”意为“吉日”,“a white lie”则为“善意的谎言”。又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其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aggressive”也是一样,我们常用来形容某人“爱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常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具有开拓精神”。
2. 交际和礼节方面的差异。
如致谢。在英语国家,“致谢”用语使用极为广泛,即使夫妻之间、父母之间、子女之间也常不分大小经常使用,但在中国,家人间及关系十分密切的亲朋好友之间,致谢用语不如英语国家用得普遍,常间接地说“辛苦了”等。又如赞赏语。在对待赞赏方面中西方人也反应不同,西方人直率,而中国人谦逊。曾见外国朋友称赞一位中国朋友:“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这位中国朋友很谦虚,忙说:“No,I think 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样就导致交际中断。正确回答应为:“Thank you very much”再如称呼语。其实学生称陈老师为“Teacher Chen”,称王叔叔为“Uncle Wang”是不符合英语习惯的。在英语里,“teacher”是职业(occupation),不是称呼,正如汉语中不称呼“李工人”、“赵农民”一样,而“uncle”和“aunt”是亲戚的称呼,对非亲戚关系的长者不称呼“uncle”和“aunt”。
二、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1. 结合词汇教学,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
英语词汇在人们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对于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除讲清楚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含文化意义的词语和课文时可以直接阐述,或利用物品、图片、电视、录像、网络等多种手段让学生体验和吸收异国文化。例如,有一次我和外国友人逛超市发现一种洗发水名叫“ugly girl”,翻译成中文就是丑小鸭,形象代言人是李小璐。当时这位朋友很不理解,明明很漂亮的小姑娘为什么叫丑小鸭,而且她说如果在国外,这种产品绝对卖不出去。为什么呢?这就是由于文化、历史、社会背景不同,人们可能会对某些词或知识点产生误解。我们知道,在中国,“丑小鸭”意味着可爱、讨人喜欢,是长辈对晚辈的昵称。但是在英语中“ugly girl”却是令人讨厌的说法,被称呼者会因此而生气。于是,我以此为例,将这瓶洗发水带到了教室,让学生们讨论,然后讲解中西文化差异,这样学生们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2. 结合对话教学,介绍日常交际礼仪。
高中英语教材仍然重视口语训练,除了用口语材料进行听、说训练外,教师还要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适时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学会日常交际中的礼仪礼节,增强英语使用的得体性。
3. 结合课本教学,介绍背景知识。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中编排了一些介绍中西文化的课文,这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中西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供了充分的材料。
4.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全方位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除了在教学中对课文出现的背景知识作详细的介绍外,还要积极开拓第二课堂,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收集英语国家的报刊、邮票、货币等具有文化特征的物品,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英语国家人文、地理、历史、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通过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使学生对英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推荐阅读:
语言的文化烙印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06-01
分层次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11-28
浅谈山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言的作用06-02
刍议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07-26
理想中的中学校园文化09-10
加强中学环境化学教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09-25
如何在做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06-15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