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市标准园创建工作总结汇报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仙桃市标准园创建工作总结汇报(通用9篇)

仙桃市标准园创建工作总结汇报 篇1

仙桃市农业局

为扎实有效推进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我们按照省农业厅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方案和省蔬菜办统一布署,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为确保蔬菜标准园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启斌任组长,市农委主任为副组长,农业、水利、财政、林业、土管、富迪物流超市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工作协调和项目资金整合,大力服务蔬菜标准园创建。同时成立了以农业局局长为组长,蔬菜办、机局、土肥站、植保站、农产品检测中心、农广校等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和监管服务专班,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导方案,由工作专班具体负责蔬菜标准化技术的培训和推广及生产投入品、产品质量档案等的检查监管,并将标准园创建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

二、整合资金,改善条件

我市蔬菜标准园创建基地地处干河办事处窑台村,主要种植本地娥眉豆,面积近2000亩,由于基地设施条件差,水、电、路不配套,部分田块插花种植棉花、黄豆等作物,为实现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现场督办和工作协调会,调集资金500多万元用于标准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已完

1成投资360万元,沟渠疏挖、生产路面硬化、园区林网、桥涵配套等基本完成,干道硬化、提水泵站、电力设施等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今年底可全面竣工。另外,去年冬季,办事处筹资80万元在标准园搭建钢架大棚100个,采取集中统一育苗方式,为标准化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技物结合,普及标准

今年,我们专门聘请了省蔬菜知名专家别之农和张原教授作为标准园指导老师,在生产关键环节开展技术培训,会场培训8个专场,1200多人次,更多的是在田间现场指导,解决菜农科学施肥、安全用药、生产管水、高产高效技术难题。在深化培训、普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同时,专门编印和下发了《娥媚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还开展了赠送专业书籍、生物农药、配方肥料等技物结合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广大菜农学习和积极应用标准化生产热情,园区实现了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配方施肥和统一技术指导。

四、强化监管,完善制度

为构建从田头到市场的质量安全链条,实现蔬菜产销全程质量可追溯,我们与农业执法大队开展了蔬菜产地农资安全生产大检查,规避了禁用农药下菜田的风险。在园区树立了大型标牌,给每位菜农发了一本《安全生产全程记录册》和销售台帐,并指导和督促菜农搞好记载,做到了投入有来源、管理有记录、销售有去向的备案机制。同时,市农业局专门为标准园配备了一台农残速测仪,农产品检测中心将标准园立为每周必检对象,严密监

管产地质量安全,截止目前,标准园蔬菜产品合格率为100%。

五、创新服务,提质增效

为引导园区菜农更好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农业局采取以奖代补,负担部分土地租金,干河办事处负责完成土地流转的办法鼓励蔬菜领域成熟的公司或经合组织入园参与标准园共建,盛世佳人果蔬专业合作社入园包地350亩,每亩年租金600元,农业局每亩补贴租金200元,共以奖代补7万元。与时同时,我们积极帮助窑台村成立“窑台村蛾眉豆生产专业合作社”,注册了“窑台眉豆”商标,与我市富迪超市实行“农一超”和产品直供直销,园区产品统一检测,统一标准收购、统一品牌出售,实现了种植效益的大幅增长,据统计,园区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100亩,每亩已收获上市蛾眉豆2000公斤左右,预计亩纯收入可达到5000元以上。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强化领导、整合资金、技物结合、加强监管、创新服务,努力推进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取得了一些实效。国家农业部和省蔬菜办领导分别考察了我市干河办事处窑台村蔬菜标准园,对我市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对照省厅蔬菜标准园创建的具体指标,我们还存在不足,如田间管理不够精细、存在农药瓶袋乱弃现象、产地市场还没建立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认识,积极整改提高,确保我市蔬菜标准园顺利通过验收。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四日

仙桃市标准园创建工作总结汇报 篇2

根据农业部关于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的总体要求, 2009~2010年, 要在全国蔬菜 (包括食用菌、西甜瓜) 重点发展区域和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创建县, 创建400个蔬菜标准园, 产品质量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节本增效10%以上。其中, 设施蔬菜标准园200个, 露地蔬菜标准园200个。

1、蔬菜标准园创建要达到“五化”

1) 规模化种植

在全国蔬菜重点发展区域、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创建县, 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的要求, 选择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开展创建活动, 推动规模化种植,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设施蔬菜集中连片面积 (设施内面积) 200亩以上, 露地蔬菜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2) 标准化生产

加快推广蔬菜优良品种、集约化育苗、防虫网、粘虫板、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避雨栽培、防雾滴棚膜、膜下滴灌、高温闷棚等10项病虫害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控技术, 使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建立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等分级及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体系, 蔬菜标准园100%推行标准化生产;完善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 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3) 商品化处理

大力发展蔬菜产品清洗、分等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蔬菜标准园的产品100%实行商品化处理, 有条件地区建立冷链系统, 实行加工、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保鲜。

4) 品牌化销售

搞好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GAP认证及地理标志登记, 加大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扩大影响, 开拓市场, 提高效益, 蔬菜标准园的产品做到100%品牌销售。

5) 产业化经营

蔬菜标准园创建,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载体, 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 实行“六统一管理” (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 , 做到100%统防统治, 100%测土配方施肥, 100%产品订单生产。

2、创建工作重点

1) 科学选点

除符合上述主要任务和创建内容的要求外, 还要考虑工作基础好, 技术力量强, 地方政府重视, 菜农有积极性等因素。

2) 培训指导

各地要组建专家指导组, 制定技术方案, 组织专家和技术员深入到蔬菜标准园, 举办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 指导农民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田间管理, 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 总结验收

根据创建活动进展情况, 我部适时组织专家进行验收, 对验收合格的蔬菜标准园统一授牌并对外发布。

4) 加强宣传

农业部将在中国农业信息网、农民日报等媒体开辟“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专栏和专版, 宣传报道各地创建活动进展、成效及经验。各地也要加大宣传力度, 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创建客运标准化班组工作汇报 篇3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汇报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汇报是将某个项目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结果向领导进行汇报,那么,优秀的汇报内容都是怎么写的?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创建客运标准化班组工作汇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加强科室管理

科室不断完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全体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并有严格的奖惩制度。

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条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二、努力钻研业务

科室全体员工积极参加院内。外的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坚持每天早读片的制度,着重讨论疑难片的诊断,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诊断水平。

三、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全科人员努力文明礼貌服务,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不与病人争吵,做到耐心解释,尽量提前给病人发诊断报告,满足病人的需求。全科人员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互学互尊,团结协作,全年无一人收红包。

四、把好质量关,提高经济效益

自XX年1月1日至XX年12月31日,放射科的工作量为摄片检查39795人次。特殊检查369人次,ct检查7178人次,体检透视135574人次。比XX年同期比较摄片,特检,ct检查,体检人次明显增长。增长率为5.83%,101.64%,13.85%,4.94%.XX总收入为532万,其中x线收入为305万,ct227万人均创收为38万比XX年增长18万增长率为3.5%.面对繁重的工作量,我们没有丝毫放松把好质量关,照片质量和诊断报告达到教学医院标准。这表明,放射科是一支技术精湛,作风顽强的队伍,在医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年无一例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一、书写报告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症率较高,导致临床不信任放射报告。

二、摄片质量不高,许多体位不够标准,有责任心因素,有技术因素,有暗房及胶片因素。

三、部分医生服务态度较差,随意的趋向较多,显示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在院长的指导下,放射科党小组和科主任共同研究制定的改革方案如下:

一、规范书写报告,减少漏诊率。

1.采取复签报告形式。主班医师书写报告,报告形式分描写和印象,描写部分要详细规范,印象部分要准确;由副班医师复签后才发报告,当两医师意见不统一时可由主班先发急诊报告,第二天读片讨论后发正式报告。

2.当发出报告有误,需要修正报告时,必须经过两签报告医师。

3.中午及晚上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单独发报告,第二天早上读片医师审核,有误诊或漏诊时重发正确报告,并由值班医师追回错误报告。

4.复诊拍片对比必须拿到旧片对比,写出对比意见;旧片未归还,报告一律不发出。

二、强化执行评片制度,提高拍片质量。

1.由科主任主任组织和投照组长负责;

2.每位技术人员摄片后应在申请单上签名;

3.当天写片医师在写片时严格按照标准评出甲乙丙丁片及废片,甲乙丙丁片者应在登记在申请单上,废片则登记在专门的废片登记本上。x片质量评片标准按科内细则执行。

三、强化执行早晨集体读片制度,疑难片综合会诊制度及课室内部小课业务学习制度。

1.由科主任负责组织和诊断组长负责;

2.读片时间:每天早评片之后。

3.读片内容:1.前日值班的x片,查看有无漏诊。误诊,以及评定x片质量;2.前日写片医师准备的x片。3.疑难片。

4.读片形式:由科主任和诊断组长组织,前日值班医师做主要发言,其他医师补充发言;疑难片做好登记,并由诊断组长负责追踪病理,择日病例讨论。

5.小课业务学习每半月一次,由教学秘书负责组织,内容可以是自己心得总结。当前前沿学科知识或是按系统复习等,可由全体医师轮流,目的是提高各医师复习看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新技术的学习。

四、建立新的借还片制度。

五、日常排班

1.由科主任负责合理排班,每天上班人次按目前排班不变。

2.在a班医师回来前,d班或p班医师负责签报告,忙时可由ct室医师出来复签报告,a班医师出车回来后参与写报告,和b班医师互签报告。

六、科室内责任落实。监督及惩罚制度

1.成立放射科科室管理会。

2.设定诊断组长和投照组长,指定工作职责。

3.设定张继民为教学秘书。

4.设定张安生为质控与安全生产组长,全面监督各项制度的落实。

5.奖惩制度:准备两本笔记本,一本为废片登记,由写片医师登记废片号,在早评片分析废片后由主任或投照组长登记废片责任人。另一本为纪律登记本,登记每天迟到。离岗等情况,由主任登记,主任不在时由指定人登记。以上奖惩制度是是1-2月份本科室内的实行改革时期实行的奖惩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可适时加以完善,奖惩由科主任落实,科管会监督。

七、第二阶段设想

1.时间:3月份电脑及打印机落实到放射科开始,到新设备(dr)安装。

2.根据第一阶段效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

3.ct室与放射科合并,放射科部分医师轮入ct室操作,报告形式由复签该为由高级医师审核,ct报告及x光报告一起书写,统一由高级医师审核后发;

仙桃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汇报 篇4

近年来,仙桃市委、市政府、市爱卫会一直高度重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始终把巩固省爱卫会确认的“灭鼠、灭蟑先进城区”成果、提高病媒生物防制水平作为卫生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作为提高市民健康素质、提升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四害”杀灭工作,1995年,仙桃市在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活动中,开展了灭鼠、灭蟑活动,被省爱卫会授予“灭鼠先进城区”、“灭蟑先进城区”称号;后分别于1998、2002、2005、2010年4次通过复查,再次被确认授予“灭鼠先进城区”、“灭蟑先进城区”称号,2012年被确认授予“灭蚊先进城区”称号;2014年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四灭先进城区”称号。使“四灭”工作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一、工作成效

(一)指标完成情况

1.在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制方针,建立了市、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三级病媒生物防制网络,防制人员、经费落实,防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城区新建灭鼠毒饵站2万5千个,形成了灭鼠的长效管理机制。

2.在化学防制中,注重科学合理用药,不使用国家违禁药品。3.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监测方法规范,数据可靠,能基本反映病媒生物危害的现状,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4.经省爱卫会有害生物防制专家委员会2010年复查,灭蟑、灭鼠二项指标均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被省爱卫会确认为灭鼠、灭蟑先进城区;2012年、2013年先后通过省爱卫会有害生 1 物防制专家委员会考核取得灭蚊、灭蝇先进城区称号。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专家考核组考核,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5.鼠传疾病和虫媒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仙桃城区连续多年未发生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6.在对病媒生物孳生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类制定治理措施,孳生地处理率97%以上,治理后合格率95%以上;各类环境治理设施完善,防护合格率97%以上。

(二)完善制度方案,使病媒生物防制有据可依

仙桃市政府在2010年下发了《仙桃市除四害实施管理办法》,市爱卫办下发了《仙桃市病媒生物防制规范》,并于2013年再次修订发布《仙桃市城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实施规范》;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市除“四害”工作,于2013、2014、2015年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关于开展“四害”密度监测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规范。市级、街道、居委会各级均有详尽明确的病媒生物防制责任分工与任务书,有明确的奖罚措施、管理规定和制度,各部门各单位也迅速健全了病媒生物防制长效机制管理制度。

(三)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研究,做到科学合理用药

1.仙桃城区四害常见种类。仙桃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具有南北兼优的气候特点。生态环境有利四害的繁殖,经监测,城区内主要鼠害为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蚊种主要有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中华按蚊;蟑螂主要有德国小蠊、黑胸大蠊、美洲大蠊;苍蝇主要有家蝇、丝光绿蝇、大头金蝇、市蝇、家蝇。

2.坚持开展抗药性监测工作。掌握仙桃城区家蝇对不同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及其变化,研究防制对策,选用比较敏感的杀虫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药物的浪费,为正确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从2011年起到2013年连续开展家蝇抗药性监测。共用三种杀虫剂对家蝇进行了抗药性测定。家蝇对菊酯类杀虫剂处于 较敏感状态,且在一定范围波动;敌敌畏的抗药性维持在一定水平,但也呈上升趋势;六六六杀虫剂由于多年停止使用,家蝇对此药已处于敏感状态;对蝇类防制应采取综合措施,以环境治理为主,合理使用杀虫剂,减缓蝇类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把蝇类的数量和危害控制在较低水平。

3.科学合理用药。按照全国爱卫会的规定,每次在大规模化学消杀前,均组织市内消杀专家,对厂家药物进行现场试验,达到试验效果的,由试验组出具试验报告后,方可购进、使用。经常组织工商、公安、卫生等职能部门,开展综合执法,严厉打击街头制售假冒、剧毒鼠药的摊贩,杜绝剧毒鼠药在我市的销售,全市基本实现了科学用药、合理用药,保护了环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四)开展四害密度监测,为除四害提供依据

1.四害密度监测。从2011年起,仙桃市疾控中心在城区按四害密度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将监测结果上报省疾控中心消杀科和市爱卫办。

2011年四害密度监测。共布鼠夹(夹夜法)5181个,捕鼠32只,捕鼠率0.62%。捕获鼠种有褐家鼠、小家鼠等。蝇密度监测投放笼(带)数156,捕蝇总数133只,平均密度0.85只。捕获的蝇种有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棕尾别麻蝇、黑尾黑麻蝇等。蚊密度监测捕蚊总数123只,3.08只/人工小时,6-9月为活动高峰。捕获的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主,其次是白纹伊蚊、骚扰阿蚊等。蟑螂密度监测投放诱蟑盒626个,总捕获数183只,密度指数0.29只/盒/夜,捕获的种类有黑胸大蠊、美洲大蠊、德国小蠊。

2012年四害密度监测。共布鼠夹(夹夜法)7200个,捕鼠42只,捕鼠率0.58%。捕获鼠种有褐家鼠、小家鼠等。蝇密度监测投放笼(带)数135,捕蝇总数398只,平均密度2.95只/笼。捕获的蝇种有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棕尾别麻蝇、黑尾黑麻蝇 等。蚊密度监测捕蚊总数98只,2.45只/人工小时,6-9月为活动高峰。捕获的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主,其次是白纹伊蚊、骚扰阿蚊等。蟑螂密度监测投放诱蟑盒680个,总捕获若虫和成虫数共265只,密度指数0.39只/盒/夜,捕获的种类有黑胸大蠊、美洲大蠊、德国小蠊。

2013年四害密度监测。共布鼠夹(夹夜法)4653个,捕鼠25只,捕鼠率0.54%。捕获鼠种有褐家鼠、小家鼠等。蝇密度监测投放笼(带)数196,捕蝇总数360只,平均密度1.84只/笼(带)。捕获的蝇种有家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棕尾别麻蝇、黑尾黑麻蝇等。蚊密度监测捕蚊总数120只,3.0只/人工小时,6-9月为活动高峰。捕获的蚊种以淡色库蚊为主,其次是白纹伊蚊、骚扰阿蚊等。蟑螂密度监测投放诱蟑盒510个,总捕获数207只,密度指数0.41只/盒/夜,捕获的种类有黑胸大蠊、美洲大蠊、德国小蠊。

2014年四害密度监测。共布鼠夹(夹夜法)3631个,捕鼠23只,捕鼠率0.64%。捕获鼠种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等。蝇密度监测投放笼(带)数40,捕蝇总数134只,平均密度3.35只/笼(带)。捕获的蝇种有家蝇、丝光绿蝇、市蝇、亮绿蝇等。蚊密度监测捕蚊总数2283只,7.61只/人工小时,6-9月为活动高峰。捕获的蚊种以致倦库蚊、中华按蚊等。蟑螂密度监测投放诱蟑盒1798个,总捕获数24只,密度指数0.01只/盒/夜,侵害率1.17%捕获的种类有黑胸大蠊、美洲大蠊、德国小蠊。

2015年四害密度监测。共布鼠夹(夹夜法)3617个,捕鼠42只,捕鼠率1.17%。捕获鼠种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等。蝇密度监测投放笼(带)数40,捕蝇总数79只,平均密度1.98只/笼(带)。捕获的蝇种有家蝇、市蝇等。蚊密度监测捕蚊总数284只,0.95只/人工小时,6-9月为活动高峰。捕获的蚊种以致倦库蚊、中华按蚊等。蟑螂密度监测投放诱蟑盒1800个,总捕获数55只,密度指数0.03只/盒/夜,侵害率1.83%捕获的种类有黑 胸大蠊、美洲大蠊、德国小蠊。

经监测,老鼠、蚊虫、蟑螂、苍蝇平均密度均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范围内,多年来未发生一例因“四害”传播流行的疾病,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巩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有好又快地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四灭专项达标。仙桃市在2010年灭鼠灭蟑复查达标的基础上,2012年9月又通过省爱卫会组织的“灭蚊”考核及2013年10月组织的“灭蝇”考核。

灭鼠现场复查考核查城区的重点单位和一般单位25个,共查400块粉块,查见阳性粉块1块,阳性率为0.25%。在城区142个单位中的特殊行业、一般单位及居民住户共抽查1957间房间,查得有鼠洞、鼠咬痕、鼠粪等鼠迹的房间21间,鼠迹阳性房间率为1.07%。

灭蟑在仙桃市城区共抽查157个单位的2001间房间,查见有蟑螂成成若虫房间28间,侵害率为1.40%,其中有大蠊房16间,大蠊29只,平均指数为1.81只/间,查见小蠊房间12间,小蠊40只,平均指数为3.33只/间;查到阳性卵荚房间12间,卵荚18只,平均指数为1.50只/间,侵害率为0.60%;查见有蟑迹房间56间,阳性率为2.80%。

灭蚊共抽查居民住宅及单位内外环境、下水道口等各种存水容器281处,查见有蚊幼和蛹的阳性积水8处,阳性率为2.85%。

灭蝇现场考核全市抽查重点单位86个,共抽查房间1005间,查见有蝇房间10间,有蝇房间率为1.00%,共查见成蝇29只,平均每阳性房间为2.9只。

3.通过密度监测评价,加强重点单位除“四害”工作。2015年共监测医院5家,屠宰场5家,居民小区10家,商场7家,宾馆9家,酒店20家,集贸市场8家,粮食储运仓库1家,城区住宿制学校3家,体育节接待宾馆4家。通过监测及时发现问题,由 相关部门进行督促整改,形成了技术部门负责监测和结果反馈,监督执法部门依法监督查处,各有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

二、主要措施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

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防制工作方针,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控制为辅的方法,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大力开展除害防病,做到了标本兼治,长抓不懈。

1、加强领导,完善机构。一是根据领导的工作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爱卫会及其办事机构,各相关部门领导任成员。二是及时调整充实仙桃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三是各区、街办、爱卫会成员单位均成立了除四害专班,配齐了卫生专干或兼职人员,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和除四害工作网络。为确保除四害效果,市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除四害专项经费,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转,建立了除四害长效机制。

2、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在除四害工作中,市委、市政府领导不仅专题听取汇报,组织召开除四害工作会议,安排部署除四害工作,而且亲自带队深入各社区、街办、各责任单位检查指导工作,现场协调解决除四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亲自动手,带领机关干部整治环境,铲除杂草,清除污水,淤泥等四害孳生地,市人大、市政协经常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市容环境视察,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各街办、社区、各责任单位领导与干部群众一道,共同工作在除四害工作第一线,督促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市爱卫办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抽调人员深入基层,分片包干,检查督办工作落实,市疾控中心每年举行四害技术培训,并现场进行业务指导。形成了市委、政府重视,部门配合,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

3、制定计划,狠抓落实。每年年初,市爱卫会制定全市除四害工作计划,下发除四害工作方案,安排部署除四害工作。各街办、社区、各责任单位认真对照标准,结合实际制订除四害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各项活动,保证了全市除四害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4、量化标准,实行目标管理。除四害活动中,我们量化、细化标准,把任务分解到各区和各责任单位,由市政府与各责任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与年终目标考核、评比挂钩,对除四害任务完成好的,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市里进行通报表彰,对行动不力、效果差、整改不及时的单位,全市通报批评,新闻曝光。规定凡除四害工作不力、不配合、效果差的单位,不得评为卫生先进单位,凡不是卫生先进单位的不得评为同级文明单位。

(二)全民动手、整治环境

一是认真落实“周末卫生日”、“月末文明卫生清洁日”等全民义务劳动制度,结合爱卫月、重大节假日及责任单位包社区等活动大力开展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清除卫生死角,减少四害的食物源、消除四害孳生地。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的爱卫月活动,市区参加活动人数就达4万人次,清除卫生死角近500处,清理污水沟1万多米,清理垃圾近600吨,参加健康咨询医务人员2000多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万多份,接受卫生宣传咨询群众达5万人次以上。

二是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我市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对老城区街道两旁的乱搭乱建现象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顿,经过整顿后的老城区街道貌焕然一新。另外对我市城区6个集贸市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使之成为规范化、现代化的农贸市场。

(三)科学除害、注重实效

在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消除四害孳生地的同时,我们积极推进药物消杀,科学除害。

一是协调一致、全面消杀。按照“五统一”、“四阶段”、“三 饱和”的原则,每年开展春、秋二季除“四害”活动。五年来,共筹措资金近一百万元,购置大批除“四害”药械,在城区进行大面积投药、实施化学消杀。消杀中保证任务到人、药物到位、不留死角、不留空档。每次消杀后,市爱卫办都要组织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重点单位进行检查,从每次检查情况看,杀灭效果良好,四害密度始终控制在规定标准范围内。

二是培训骨干,科学消杀。每次在开展除四害活动之前,市疾控中心按市爱卫办要求对各街办、社区、重点单位负责除四害工作的人员进行除四害技术培训,各街办、社区都要层层召开除四害工作会议。全市采取分级培训、以会代训、现场学习、交流示范相结合的办法,聘请专家讲课、播放除四害录像、发放宣传材料等,对除四害专业消杀人员和市民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一大批人员基本掌握了除四害的技能和防制方法,以及调查表格的填写、统计分析、布药消杀等技术要求,杜绝了不讲质量、不按科学方法随意投药的现象。

三是建立长效灭鼠机制,狠抓灭鼠毒饵站建设。在城区社区居委会、城中村、老旧庭院、农贸市场周边和医院等重点单位建立室外灭鼠毒饵站,改变原先室外灭鼠裸投、撒投鼠药等不规范行为。共建灭鼠毒饵站25000个,分布在42个社区,40个城中村、学校、医院、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等重点单位和部位,做到城区外环境毒饵站全覆盖,为灭鼠工作建立了长效机制。

(四)广泛宣传、形成氛围

一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走上街头,开展宣传咨询,发放除四害知识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使老百姓知道为什么要除四害,怎样去除四害。二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利用市民学校、中小学课堂等教育阵地和会议、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向市民宣传四害的危害性、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三是发挥新闻媒体传播快、覆盖广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仙桃日报、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制作 专题、播发新闻,介绍四害防治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跟踪报道除四害工作动态,表扬先进,曝光后进。四是市爱卫会、卫生计生委联合举办的健康教育“五进活动”进行除四害宣传,聘请专家介绍四害危害及消杀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民参与除害灭病的积极性。

(五)督办检查、责任追究

仙桃市标准园创建工作总结汇报 篇5

改造开放以来,我市渔业由“副业”迅速发展壮大,不仅成功解决了“吃鱼难”问题,丰富了城乡居民“菜篮子”,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而且为保障水产品供给、稳定市场物价和食品安全,增加渔民收入,繁荣水产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市现有水域养殖面积97万亩,其中精养水面仙桃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97万亩,其中精养鱼池65万亩、稻田养殖25万亩、湖泊沟渠7万亩。201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32万吨,渔业产值38亿元,其中名特水产品产值达28亿元。,遍布全市670个村、场,有35234户从事渔业生产,137584人经济来源于水产,2010年全市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渔业为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1640元。因此,市水产局始终把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做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来抓,全系统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现将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一、力求创新、扎实推进,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来,水产局深刻吸取“多宝鱼”事件教训,针对监管、检测和执法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扎实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各项工作有亮点、有突破、有成效,较好的完成了水产质量安全的各项任务。2007年就已通过全市所有

水产品无公害产地认定和178个水产品无公害认证;已创建市排湖渔场、市五湖渔场、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西流河镇白衣庵村、张沟镇先锋村等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家,创建张沟镇永和渔业专业合作社等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1家,辐射带动养殖水面42万亩;创建西流河镇白衣庵村、张沟镇先锋村两个黄鳝出口备案基地和胡场镇麻港片鮰鱼苗种出口备案基地,年出口黄鳝1000多万美元;2010年,白衣庵村代表全省接受国家农业部、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联合组织的备案基地验收;无公害水产品每年抽样检测合格率达100%;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每月对全市主要水系、沟渠进行水质抽样监测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位于市排湖渔场的水质在线监测站也即将完工投入使用;西流河镇白衣庵村和沙湖镇隔垱湖渔场在2010年已开展水产品养殖全程质量监控试点工作。工作的完成,主要是做好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指导,全面推进工作。市水产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以局长吴语璋担任组长,全面负责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分管局长和纪检书记任副组长主要抓,产业发展科、水产品质安办、市渔政局、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等单位参与,具体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在广泛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到强化制度体系

创新,从规范养殖投入品管理到全面推荐检验、打击联动,提出了既有指导性、也有约束性的工作目标。实施以池塘标准化改造为重点的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广泛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加大必要的经费投入,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有力保障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二是突出源头整治,加强水产苗种管理。工作专班每年4-5月份对全市水产鱼苗繁育基地进行专项整治。今年刚结束的专项整治行动中,检查我市全部苗种繁育基地35家,责令3家基地补办水产生产许可证,立案查处无证经营4家。检查中,未发现使用禁用药物情况;生产记录、用药记录登记及时、详细;部分基地销售记录有待完善。6月初,将依据农业部《水产苗种违禁药物抽检技术规范》,对35家苗种生产基地开展水产苗种药残专项抽查。

三是严格执法检查,加强科技服务。工作中,我们两手抓。一方面,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执法模式,改善执法手段,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水产养殖与质量安全直翻检查的力度,特别是对例行检测和抽样检测中发现的违规单位认真督促整改、整顿和查处工作。与此同时,又组织科研推广人员进村入户,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防病和用药知识。每年举办各类培训会议不下于20次,培训渔民20000人次,发放各类科普和技术资料近30000份。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 1000户,辐射带动20000多户养殖户,发放各种渔业用品近50万元。

四是全面摸排隐患,增强应急能力。为做到心中有数、谋划在先,我局组织专家制定主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分析方案,针对渔药、苗种、饲料等投入品,养殖水域环境、生物毒素危害以及黄鳝、草鱼、泥鳅等多种生产和出口贸易量大、产业化程度高、影响范围广、消费较为敏感的产品,逐个环节开展隐患风险分析评估,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整改和监管措施。为确保节假日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我们及早下发通知,落实责任和保障措施,从市场运行监测、质量隐患排查、强化防控措施到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都做到早部署、早检查、早整改,力争吧问题解决在基础、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是整合管理资源,强化沟通协调。围绕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各项任务,我们注意整合水产系统内产业发展、技术推广、行政执法、检测检验等各方面力量,各司其职,协调行动。我局产业发展科、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渔政局、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各镇办水产服务中心等单位在配合加强监督抽查、检打联动、摸排风险隐患、应对突发事件和探索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还主动加强与农业、畜牧、兽医、工商、质检等部门的沟通,对涉及渔药、饲料监管以及水产品出口

贸易和市场流通中的问题,及时通报信息,加强协作,移交相关案件,共同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全方位的监管。

二、把握当前形势,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近几年来,为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出台,全国最高级别的统一指挥部门——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克强亲自担任主任,还有回良玉和王岐山两位副总理任副主任,应该说,全国食品安全指挥部门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各级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各相关部门狠抓食品安全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支持度、期望度之高前所未有,相关产业所承受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因此,水产局上下在成绩面前没有停下脚步,仍然透过成绩的光环看到前方道路的不平处。

一是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目前,受物质条件限制,每年检测到水产养殖单位的也就不到20家,而全市有养殖单位3万多家。大量的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仍游离监管范围外。由于面大、量广、分散,以及渔民文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偏低,高效、安全、低毒、经济的新型替代渔药和疫苗研发滞后等原因,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础还不牢固;加上养殖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以及良种、疫病、检测体系的投入不足,因此要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难度很大。

二是安全隐患较多。从农业部通报情况来看,虽然我市水产品抽查结果均合格,但其他地方仍有药残超标事件发生,说明苗种繁育、成鱼养殖、流通运输等环节以及饲料、渔药、养殖水域环境等都还存在着大量风险因素,极有可能导致质量安全问题。

三是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识还存在差距,有不同的思想状况。一些同志既有由于合格率逐年上升而产生麻痹松懈的思想;也有由于监管经费不足、手段有限,协调不同部门难度大、责任重大等原因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还有个别主动性不够,应对质量安全问题行动迟缓。除了内部因素,外部环境也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构成很大压力。仙桃虽然没有发生大的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但外地媒体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质疑声仍时有发生,如网络上仍流传“避孕药喂养”。这类事件都是对水产养殖环节了解不够造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宣传工作不仅针对养殖户,还要对消费者进行普及。

三、狠抓重点工作落实,扎实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水产健康养殖市现阶段建设现代渔业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健康养殖,是解决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本措施。我局一方面将继续推进鱼池标准化改造和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重点抓好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发挥

好辐射带动作用,保障水产品产出安全;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重大水生动物疫病增强监测频率,扩大监测范围,提高预警、预报和快速反应能力,严防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大范围蔓延和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是扎实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是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将逐年扩大对苗种生产基地进行专项整治工作的监测范围,加大对渔药市场和鱼用饲料等投入品的抽检频率及检查力度,强化对鱼用生物制剂的管理。

三是进一步加强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产地抽检是加强产地监管、依法查处违法生产单位的重要手段。我局将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抽检方案,每季度例行抽检一次4,每年随机抽检2次,年抽检品种不少于20个,被检单位不少于10家。四是主动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一方面建设水产品的可追溯体系。完整建立每条鱼从繁育基地到苗种培育再到成鱼养殖整个环节的养殖数据库,并能提供查询。另一方面建设产地准出制度。只有合格、安全的水产品方能上市销售和流通。

五是深化水产养殖和质量安全执法。水产养殖和质量安全执法是近几年形势发展多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养殖证和麦种生产许可证的发

仙桃市标准园创建工作总结汇报 篇6

一、基本情况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旨在园艺产品主产区, 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 创建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高标准、高水平、具有引领作用的标准园区, 示范带动园艺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升和效益提高。创建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农业部的高度重视, 农业部将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与粮、棉、油、糖高产创建一道,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种植业工作的主要抓手, 分别在宁夏银川、湖北宜昌、江西婺源举行了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创建活动启动仪式。1.创建目标重点标准园要率先做到“五化”和“六个100%”, 即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 以及100%生产资料统购统供、100%种苗统育统供、100%病虫害统防统治、100%产品商品化处理、100%品牌化销售、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创建主要内容农业部制定了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创建规范, 就园地选择、栽培管理、采后处理、品牌销售等环节做了详细规定。总体来说, 标准园创建主要内容为:一是标准化生产。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设备, 集成推广优良品种、轻简栽培、病虫害防控、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 完善生产标准并推广普及。二是商品化处理。配备必要的整理、分级、包装等场所和设施设备, 进行采后处理, 统一包装标识。三是品牌化销售。积极申报“三品一标”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 和GAP等认证, 通过参展参会、基地与市场对接等方式, 拓展销路, 打造品牌。四是质量安全管理。建立投入品管理、生产档案记录、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五项制度”。3.创建主要方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带动农民开展创建活动。农业部公布的首批819个标准园创建名单中, 组织实施单位为标准园所在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承担单位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部、省级农业部门成立创建领导小组, 对创建工作进行部署、督促和推进。二、四川标准园创建实践1.创建成效 (1) 规模面积不断扩大截止2011年6月, 全省44个国家级园艺作物标准园已完成创建面积7.5万亩, 其中标准菜园2.3万亩, 标准果园2.8万亩, 标准茶园2.4万亩。此外, 各地还自行创建了一批园艺作物标准园, 成为了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核心示范区。 (2) 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标准园作为“四新协调”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 、“五良配套” (良种、良法、良壤、良制、良机) 的集成区和展示平台, 示范带动了全省园艺产业加快发展。2011年上半年, 标准园 (含各地自行建立的) 带动全省建设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323个, 建成149个;蔬菜 (食用菌) 、水果、茶叶、中药材等园艺作物实现农民人均增收53.8元。 (3) 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园区积极推广黄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 推广稻—菜轮作、水—旱轮作、茶—林间作、覆草免耕、果园生草、园地养鸡等生态栽培技术, 开展农药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四统一”服务, 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44个国家级标准园基本实现了绿色防控100%覆盖, 农药用量减少35%以上。依托四川省产业创新团队和大专院校专家队伍, 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 2011年上半年完成各类培训4.2万人次, 发放各类技术资料7.5万份, 园区农户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无公害、绿色等标准规程得到大量应用, 园区产品经济效益较区域内同类产品高15%以上。 (4) 品牌效应不断凸显按照农业部危朝安副部长在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会议上的要求, 全省44个国家级标准园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例如合江县申请了“合江绿”蔬菜品牌注册, 并投入30万元用于无公害蔬菜基地整体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同时, 各地将园区品牌充分融入“四川泡菜”、“峨眉山茶”、“蒙顶山茶”、“宜宾早茶”等区域大品牌进行打造, 积极推进园区 (企业) 品牌+区域品牌的双品牌战略。例如夹江县标准园“龙园茶叶”品牌, 已纳入“峨眉山茶”区域品牌使用计划, 市场知名度和品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2.经验启示 (1) 行政推动促创建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和蔬菜、水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四川省农业厅将标准园创建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地方各级党政, 特别是44个国家级标准园所在县 (市、区) , 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四川标准园创建取得的成效, 得益于各级党政和部门的强力推动。 (2) 吸引群众促创建园区的技术模式、组织形式、优惠扶持政策和高收益, 调动了企业、业主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保证了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例如, 攀枝花市米易县, 在园区推广蔗菜套作和菜菜间作立体栽培模式, 平均亩产值每年可达2.0~4.0万元;成都市郫县锦宁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采取“购买农资返利10%+交售产品返利0.1元/kg+年终出资分红”的方式分配盈余, 带动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2050元, 比郫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30%。 (3) 与万亩示范区结合促创建当前四川正在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设, 标准园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和展示平台, 在生产技术、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促进了万亩示范区发展。同时, 万亩示范区作为标准园的辐射带动区域, 使标准园集成的技术、经验和经营理念等得以推广应用, 带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促进了标准园由“园”向“区”发展。 (4) 加大投入促创建2010年, 中央财政投入1.2亿元用于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2011年, 中央财政“菜篮子”产品生产项目投入3亿元, 用于扶持全国600个蔬菜、水果、茶叶标准园创建。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 促进了省、市、县各级财政和社会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 为四川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和蔬菜 (食用菌) 、水果、茶叶等园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3.存在的问题四川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仍需提升, 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二是质量安全监管仍需加强, 特别是质量安全可追溯等制度要进一步建立完善;三是品牌打造仍需强化, 不仅要打造本地区知名品牌, 还要打造全省、全国知名品牌;四是机制模式仍需创新, 在栽培模式、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需继续探索。三、对策建议1.进一步扩大创建规模结合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建设, 进一步扩大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规模, 逐步实现由“园”向“区”发展。44个国家级园艺作物标准园, 逐步将创建面积由1000亩扩大到1万亩, 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整建制推进。其它园艺产品主产区, 因地制宜兴建一批省级、市级、县级园艺作物标准园, 示范引领园艺产业提升发展。2.进一步提升园区质量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实现田网、水网、路网、电网“四网”配套。大力发展以遮阳网、大中小棚为重点的栽培设施, 推广错季、延季栽培, 提高产品价值。加强良种繁育基地监管, 确保园区良种覆盖率100%。推行标准化生产, 加大标准制 (修) 定和普及力度, 强化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 引导农民和业主规范生产。有条件的标准园区, 可以开展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提高园区产品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拓展国际销售渠道。3.进一步抓好园区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五项制度”, ①投入品管理制度, 确保不购买、不使用禁限用投入品, 科学安全使用投入品;②生产档案制度, 确保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③基地产品检测制度, 确保安全期采收;④基地准出制度, 确保不合格产品不采收、不出售, 严把基地准出关;⑤质量追溯制度, 确保责任可追究。4.进一步做大园区品牌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和GAP等资质认证, 提升产品档次, 以产品质量强优势、树品牌。对产品进行商品化处理, 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规格, 不断优化市场形象。打好“绿色牌”、“生态牌”、“健康牌”、“文化牌”、“错季牌”, 积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博览活动, 不断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园区品牌、企业品牌更好地融入“四川泡菜”、“峨眉山茶”、“蒙顶山茶”等区域大品牌打造, 指导、帮助有潜力的园区、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做强品牌、做大市场。5.进一步创新组织形式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带领园区农民生产和经营。引导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培训、农业生产、农资配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专业化服务。探索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 让农民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增值利润。6.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牵头作用和组织、协调作用。要加大投入, 积极争取财政扶持, 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投入, 争取金融支持, 鼓励企业、专合社、业主和农民投入。要加强宣传, 设计、制作一些印象深刻、朗朗上口的宣传标志和标语, 总结宣传先进典型, 形成舆论大力支持、社会广泛关注、企业 (专业合作社) 积极融合、群众主动参与的创建环境。 (通联: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成都610041)

仙桃市标准园创建工作总结汇报 篇7

我校自申报创建“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以来,认真对照标准,逐项进行了自查自评,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提升,现将创建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龙门小学是一所“泉州市示范小学”,位于南安市水头镇蟠龙经济开发区。1986年,在李长樵先生等家乡贤达的倡议下,校名由“龙风小学”更改为“南安市龙门小学”。学校现有学生951人,17个教学班,其中外来生768人,占81%;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4%。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校园环境优美,育人环境日臻完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几年来,龙门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学校先后荣获 “泉州市示范小学”“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先进职工小家”、“泉州市绿色学校”、“南安市绿色学校”、“南安市农村示范校”、“南安市课改先进单位”、“南安市平安校园” “南安市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连续两届代表南安市参加泉州市“阳光少年”小学生集体体育竞赛。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群策群力,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几年来,我校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逐步完善”的原则,在各级领导、蟠龙开发有限公司、蟠龙村等的关心支持下,共筹集资金近200 多 1 万元,不断完善学校设施设备。2008年,南益集团带头捐资80万元,各乡贤共同捐资建设的综合楼投入使用。2009年11月,学校又多渠道集资人民币100多万元,用于兴建教师宿舍楼终于竣工,大大地改善了教师的住宿条件。去年,我校又争取市、镇政府和社会贤达人士支持,破土在建一座面积为1472平方米的学生综合楼,预计明年即可投入使用。前年,宽带光纤专线接入校园,为办好优质教育质量提供厚足的设备力量。

(二)、创新激励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31人,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大专学历23人,本科学历6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4%。专任教师一专多能,能适合两科以上学科教学,能力强,能够独立承担各项实践活动教学,教师能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学校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提高学校民主监督和管理水平,通过教师会议,民主修定了学校规章管理制度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罚制度,做到健全机构,奖惩合理,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有据可依,运作规范,同时每位教师均建立个人业务档案,资料完整。

这些年来,我们着眼未来,把发展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以市局提出的“教师队伍建设年”为契机,紧抓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群体。

①开展读书活动。着力建设学习型教师队伍,结合教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广泛开展以“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为主题的教师读书学习活动,努力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加深教师对自身专业及相关学科的钻研。

②深化继续教育。组织教师参加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全员培训,深入开展教师岗位大练兵和教育教学技能比赛活动,上学期,我校有2人获得学区“师德师风”教师演讲比赛一等奖,3人参加学区课件制作获二等奖,5人获 2 学区三笔字比赛二三等奖。谢幼云、李金美、黄碧云三位老师被评为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叶芽惜、许警察2人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③强化学历提高。根据教师队伍现状,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网络教育等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力争到2015年,我校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分别提高到95%以上。

④加强校本研修。立足教学实际、教师实际、学校实际,进一步整合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和校本培训资源,通过案例会诊、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师论坛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引导教师在自身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建构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教师“学、研、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近几年来,有22篇教育教学论文在泉州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有32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各类教师技能比赛表彰。现有省农村数学骨干教师1人,泉州市骨干教师4人,南安市骨干教师2人。师资队伍能满足教学需要,整体素质日益优化。

(三)、创新管理机制,提升办学效益。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注重校园的育人环境,不断加强育人环境的布置。本学期,学校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投入3万多元布置校园,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在各室外墙上安装宣传栏,营造书香氛围。学校历来重视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我们充分认识德育工作者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作用,着力培养建设一支全员参与、专兼结合、德高业精的德育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班主任工作岗位责任制,提高班主任的道德修养和工作技能。现我校有班主任17名,共有8人次参加各级各部门组织的班主任培训。

2、不断拓展德育内容。认真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 3 规范》,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为重点、以基础道德教育为途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开展专题化、经常性、渗透式教育活动,结合各月份教育重点,开展“文明礼仪”、“创先进”“读好书、做好人”等系列教育活动。

3、整合德育资源。加强与家庭、社会的密切联系,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开展泉州级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实验“提高外来生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课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辅导室,注重心理教师教育培训工作,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我校现有2名教师参加泉州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成立以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开齐上好各门课程。认真执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历和作息时间有关规定的通知》(闽教基〔2008〕60号)的精神。严格按规定选用教学用书,严格按照省颁教学用书目录选用教学用书。教导处每个月都组织对各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反馈整改,确保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有序进行。学校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乒乓球队、鼓号队、腰鼓队、美术、音乐、等兴趣小组活动,探索开发校本课程《走进古诗》。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教师指导有成效。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得到上级的认可,2008年10月,泉州市综合实践研训活动在我校举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师生平等,共同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招得来,留得住”,片区内学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并都能按时毕业。

三、存在主要问题

在看到进步与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形势的严峻。近几年来,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及龙门中心小学校董会、龙风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对照《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的要求,我们还是发现一些问题,如:办学条件上,部分专用教室的面积不达标,教室硬件设施相对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

四、整改措施及今后规划

1、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上级教育部门及龙风村委会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添置更新设备,完善各功能室建设,以满足教学活动及学生的需求。

2、随着蟠龙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学校生数不断增加,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压力,今后我们将按照政策,控制班生规模,尽量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周边学校就近入学。

3、进一步加大师资培训力度,积极调整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打造精品教师团队。

4、实践科研强校的思路。结合校情,积极申报课题,以课题为核心,扩大教师参与面,采用自主学习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提升老师教科研能力。

5、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下一步将着手建设校园网,争取班班安装多媒体设备,实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挥网络功能,实现资源共享。

仙桃职院老干工作汇报 篇8

一、基本情况

我院老干总支下设退休教师党支部,退休教师党员68人,老干总支书记向宇。退休教师党支部书记李继承(退休),副书记向世斌,支部委员龚庆华(退休)、陈远发(退休)

二、活动情况

1、发展新党员。2014年,吸纳退休教师马名清(75岁)入党,仙桃电视台、仙桃日报都作了报道;

2、组织文体活动。组织退休教师开展门球、羽毛球、象棋、双升级比赛,积极参加市老干局组织的文体活动;

3、组织参观考察活动。近两年组织退休教师到洪湖瞿家湾、沔城、沔街、武汉潜艇基地、红安等地参观考察;

4、关心教职工的生活。每年教师节、重阳节组织座谈会,每年组织退休教师进行一次身体检查,慰问生病住院的教职工;

5、活动场地与经费。有活动场地,活动经费有保障

仙桃市标准园创建工作总结汇报 篇9

1 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20多年来, 我国园艺作物供应状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的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以蔬菜为例, 农业部统计数字显示, 2009年我国蔬菜总产量比1988年增长了2.79倍, 是因为播种面积增长了2.05倍, 单产仅仅增长了24%, 且产品质量不稳定。江西园艺生产情况也是如此。据调查分析, 多年来, 江西省园艺生产除果业外无论是基础设施, 还是技术水平, 变化都不大, 标准化生产水平也不高。园艺产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近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两个确保”即“确保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不动摇, 确保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不减少”政策指引下, 全省粮食生产面积需稳定在360万hm 2左右, 粮食产量要达到200亿kg。在“不与粮争地”这个限制条件下, 园艺产业靠过去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如江西蔬菜产业由于工业园开发和产业政策等原因, 生产面积已由2006年55.6万hm 2逐年下降到2009年的51万hm 2, 年均下降了1.2万hm 2。未来园艺产业发展走到了一个新节点。

另外, 园艺产业在各地发展也不平衡, 一些地区、部分品种单产不高、质量不优、品牌不响、竞争力不强、产销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突出, “卖难”时有发生, 产业波动频繁。这些问题都成为阻碍园艺产业发展的瓶颈。

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 就是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 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 示范带动园艺产品的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这是我国园艺产品生产思路的重大转变, 是促进园艺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也是提升园艺产业科学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2 江西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

2009年, 农业部确定江西第一批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单位30个, 其中蔬菜标准园创建单位12个、水果标准园创建单位14个、茶叶标准园创建单位4个。自全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开展以来, 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 在全省园艺工作者和项目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下, 江西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1 单产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安远县鹤子镇龙岗村满山红200hm 2标准脐橙园基地, 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模式, 2009年株平均产量达30kg, 比2008年增加了2倍, 667m 2产量达1.5t, 效益是上年的3倍, 预计2010年667m 2产量可达3t, 比2009年再翻一番。

2.2 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靖安椪柑标准园2009年化肥使用量减少12%, 农药使用量减少30%, 优果率达到80%以上, 并带动全县椪柑推广标准化管理, 667m 2增产250~500kg, 共增收2500万元。

2.3 减灾能力得到明显增强

会昌县在标准园创建活动中,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 特别是安装滴溉系统, 有效解决了柑桔产业“望天收”的不利局面, 2010年在遭受“倒春寒”霜冻、4~5月低温阴雨和6月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情况下, 标准柑桔园平均产量较2008年增长25%。

2.4 示范效应得到明显体现

遂川县通过标准茶园创建活动, 121.3hm 2标准茶园名优茶667m 2产量提高到26kg, 产值达1520万元, 比2008年增长38.2%, 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新发展标准茶园213.3hm 2, 带动农户1320多户,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5经济收入得到明显增加

赣县王母渡横溪82.7hm 2标准脐橙园, 2009年总产量达2193.9t, 相比2008年增长24.60%, 总产值达417.3万元, 节约生产成本10.664万元 (667m 2节约灌溉成本28元、施肥成本58元) , 增收增效97.284万元。

但同时, 江西省标准园创建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创建工作进度不平衡, 特别是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完善;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特别是园区道路、水利工程等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三是宣传力度存在差异, 示范带动效应需进一步提高;四是农事记录不及时, 资料档案需进一步规范。

3 强化工作措施, 扎实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

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目标任务是“两个推进两个转变”, 即推进标准化生产, 确保产品安全, 质量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推进集约化生产, 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 节本增效10%以上;转变生产发展方式, 提升产业素质,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营方式, 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 实行统一标准化生产、统一采后处理、统一品牌销售。为此, 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园。

3.1 明确创建主体, 确保责任落实到园

标准园创建工作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 更是农民实实在在的事情, 标准园创建的目的就是让农民学会运用新技术, 掌握新本领, 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 是标准园创建的具体实施单位, 是第一责任人单位, 负责完成各项创建目标任务。县级业务主管部门, 是标准园创建的组织实施单位, 负责制定技术规程, 培训、指导、督查标准园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并做好资金审核、总结评估、初步验收等工作。省级业务主管部门, 是标准园创建的组织协调单位, 负责制定标准园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 培训、指导、督导全省标准园创建, 并做好总结评估和验收工作。要做到每一个标准园都落实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及技术指导专家。

3.2 加强培训指导, 确保标准普及到园

各级农业部门及标准园技术负责人要重点抓好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切实把生态栽培技术和技术规程落实到标准园。设施蔬菜标准园要全面推广应用“两膜一灌”控湿防病技术, 即防雾滴耐老化功能棚膜、垄作或高畦覆盖地膜、膜下滴 (沟) 灌;“两板一网”诱杀、阻隔防虫技术, 即黄板、蓝板和防虫网。露地蔬菜标准园要全面推广应用“一膜一灌”控湿防病技术, 即垄作或高畦覆盖地膜、膜下滴灌;“两挂”诱杀防虫技术, 即张挂杀虫灯和性诱剂。水果、茶叶标准园重点推广应用“四挂”技术, 即张挂杀虫灯、性诱剂、粘虫色板和捕食螨防治病虫害。如瑞金市结合实际, 在标准果园全面推广了“树顶灯、树上板, 树脚螨, 树底管”生态栽培技术, 即树顶挂杀虫灯, 树上挂黄板, 树脚放捕食螨, 树底使用节水灌溉。

3.3 规范生产行为, 确保统一服务到园

标准园要依托或建立病虫害防治组织, 强化技物配套和全程承包统防统治, 实行农药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的“四统一”服务, 并严格执行安全用药规范, 从源头上消除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蔬菜、水果标准园做到统一推行分等分级、包装、预冷等采后商品化处理, 提高产品档次, 减少损耗。如永丰县在标准园创建过程中, 将园区的菜农组织起来, 采取“六统一管理” (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 办法, 做到100%统防统治, 100%测土配方施肥, 特别是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采取互相监督的办法, 并加强对蔬菜产品的抽检工作, 极大地提高服务功能, 提升了服务效率。

3.4 建立长效机制, 确保管理制度到园

按照标准园创建的要求, 在标准园创建基地重点建立五项制度。一是投入品管理制度, 确保不购买、不使用禁限投入品, 科学安全使用投入品;二是生产档案制度, 确保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三是基地产品检测制度, 确保安全期采收;四是基地准出制度, 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采收、不出售, 严把基地准出关;五是质量追溯制度, 确保责任可追究。如高安市在标准园创建活动中, 专门成立了项目实施流通小组和农资投入监管小组, 流通小组负责标准园产品检测、产品流通等工作, 确保产品能收得上、卖得出、销得好, 农民有收益;农资监管小组负责标准园农资投入品监督、及时对收购点蔬菜进行抽检, 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5 加大政策扶持, 确保资金整合到园

要真正抓好标准园创建基地建设, 仅仅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出台配套政策, 并整合农业综合开发、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涉农资金, 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 加强水电路、保护地生产、集约化育苗、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最大限度发挥项目资金的综合效益。如瑞金市在创建活动中, 通过积极努力, 整合各项涉农资金600万元, 重点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道路硬化、绿化、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新修砂石路面8km, 新建水池120个, 输电线路1.5km, 安装节水滴灌80hm 2, 极大地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提升了标准园创建水平。

3.6 加强信息报道, 确保宣传引导到园

要认真总结前一段时期标准园创建工作经验, 通过网络、报刊和电视等媒介积极宣传标准园创建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动态, 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如广丰县为扩大标准园创建影响, 促进柚农搞好标准园创建工作, 邀请专家精心拍摄了广丰马家柚标准园创建光盘, 免费发放给柚农。信丰县除通过电视、网站、报刊等形式宣传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外, 还在各乡镇果业基地, 主要交通路口张贴标语50多条, 营造了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

3.7 强化工作督导, 确保任务实施到园

【仙桃市标准园创建工作总结汇报】推荐阅读:

仙桃房地产发展高峰论坛06-01

《詹姆斯与大仙桃》读后感550字07-26

上一篇:万科案例分析总结下一篇:员工工作纪律规章制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