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案学生

2024-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诗词学案学生(精选8篇)

诗词学案学生 篇1

使至塞上

一.文学常识精解。

《使至塞上》选自《王右丞诗笺注》,使:出使。作者是王维,字摩诘,唐朝山水田园诗派代表,史称“诗佛”,苏轼称赞他的诗“诗中有画”。二.诗歌内容精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解释:一随轻车简从要到边疆去查看,驾车经过居延属国。分析:紧扣诗题,交代出使的任务、所经过的地方。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解释:飘飞的蓬草,风一吹即过了汉地的边塞,北飞的大雁,从头顶飞入了胡地的天空。

分析:描写边塞的情势,暗示诗人已经到了边关前沿。[有人认为这句诗是即景设喻,将自己比做“征蓬”、与“归雁”。所以也解释为“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解释:只见茫茫的沙漠中独起的灰黑色的炊烟聚集直上,滔滔的黄河边落日依水而下。分析: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大漠之景。工整的对偶句。[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解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得知都护还在燕然前线。分析:照应诗题和开头。(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三.知识积累拓展。

(一)主题归纳。

这首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的壮美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二)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写景壮观:“大漠”的“大”写出了沙漠浩瀚无边;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烽火台燃起的狼烟就显得格外醒目,故称“孤烟”,“孤”是写其景物单调;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渺无尽头的黄河,惟有“长”才能表达处其给人的视觉印象;“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长”一“直”又一“圆”,象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2)对仗工整:上下联中,“长”字配合“大”字,“圆”字配合“直”字,对得工整巧妙,后人尤对“直”和“圆”字极为赞美。

泊秦淮

一.文学常识精解。

《泊秦淮》选自《樊川诗集》。作者杜牧,字牧之,晚唐诗人擅长写七绝和七律,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二.诗歌内容精解。

烟笼寒水月笼沙,解释:迷蒙的月光和轻烟笼罩着寒水和白沙。

分析:互文现义,写景,两个“笼”字,将烟、寒水、月、沙融为一体刻画出秦淮河两岸特有的景色。

夜泊秦淮近酒家。

解释:这样的夜晚行船秦淮河,靠岸停泊在酒肆旁边。分析:叙事,交代写诗的时间、地点,并开启下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解释:卖唱为生的乐妓,却不懂得亡国之憾,在秦淮河的对岸,还在唱着《玉树后庭花》。分析:抒情,点明全诗主旨。诗人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对世道的愤慨尽寓其中。

三.知识积累拓展。

(一)主题归纳。

这是一首带有讽诫意味的诗。诗人泊船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愤。

(二)名句赏析。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两句点明全诗主旨,饱含无限感慨。诗人由听到歌女所唱的亡国之音想起陈朝没亡的悲痛教训,表面上叹息歌女,实际上是在讥讽当时过着荒淫无耻生活的统治者,达到以古讽今的目的。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一.文学常识精解。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选自《李义山诗集》。李商隐,唐朝著名诗人,字义山。在晚唐诗坛,诗歌以“无题”命名是李商隐的首创,“无题”的意思是无可命题,即意思不可明言。他的组诗十多首的《无题》很能代表他的诗风。《无题》诗大都以爱情为主题,但有些有所寄托。这首《无题》大约出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二.诗歌内容精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解释: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分析:首句说明了两个有情人难得相见,两个难字体现两人的情深厚意。次句以景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释: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分析:诗中的警句。运用比喻、双关的手法曲折丰富的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解释: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分析:对离别后的设想。既是女子担心分别后自己容颜会变老,又是女子担心男子一人在外,夜读会被寒气所侵,隐含有两人各自珍重的意思。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解释: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分析:是强作宽慰之语。寄意神话传说中的青鸟,表示希望有人传递彼此的信息。三.知识积累拓展。

(一)主题归纳。

本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割,分别后彼此思念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至死不渝爱情的赞颂。

(二)名句赏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首先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纯真的爱情:用蚕丝比拟情思,以烛泪比喻思念的热泪;其次运用了谐音双关,“丝方尽”隐指思方尽。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文学常识精解。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选自《珠玉集》。宴殊,宋朝著名词人。《浣溪纱》,词牌名,本词是宴殊的名作之一,它抒发了对春光不驻,韶华易逝的感叹。(“浣溪纱”是词牌名。词按照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6字以下为小令;56字-98字称为中调;98字以上为长调。)

二.诗歌内容精解。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解释: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解释: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

分析:

本词通篇写景,但字字皆情。上阕:感时

把酒吟唱

感伤逝去的岁月(1、2句由景触情,无端的伤感弥漫字面,真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3句“新”和“旧”对举,充分体现出这种情感。)下阕:伤春

1句---花开花落(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2句--燕去燕来(表现对归燕带着迷离的思绪。)3句—独自徘徊(直接抒发寂寞忧伤之情。三.知识积累拓展。

(一)主题归纳。

这首词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的感伤之情。

(二)名句赏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传诵千古的名句北后人赞誉为“天然奇偶”。(1)形式和内容上对偶:(形式略)内容上“无可奈何”是多方扶持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婉,“似曾相识”是似是而又不全是的恍惚之感。“花落去”和“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景象。

(2)象征的意义:“花落去”可以指春天匆匆离去,但有包含着对美好事物一去不复返的惋惜;“燕归来”固然可以看成是燕子回归恋巢的实写,但也可以象征某些使人眷恋的往事的重现。“花落去”和“燕归来”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景象。但是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组合就成为某种美好熟悉事物或感情的象征。

(3)丰富的内涵:包含的哲理能使人联想到多方面,故被人广泛运用着。

(三)根据语言环境填诗句。

“。”晏殊见春花凋谢,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

参考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文学常识精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东坡乐府》。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代的大学士,“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开拓了词的新领域,是豪放词派的杰出创始人。

本词写于丙辰中秋,当时其被贬密州任太守,时逢佳节,词人想起了多年不见的胞弟苏辙,写下了这首咏月怀人的千古绝句。

二.诗歌内容精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解释: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解释: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释: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解释:

分析:

小序:叙述作词的时间、原因(月夜抒怀、兼怀子由),领起全篇。

上阕: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词人月下欢饮时的联想和想象,表达出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端便是奇异之笔,把酒问月乃是奇特之想---一疑;天不能言,故词人自问有飘然离去之意---二疑,为下句张本;欲去而迟疑(弃绝人间,想另寻家园,终不忍弃绝)---三疑;顾月自舞,却不知身在人间---四疑。} 下阕: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词人月下“无眠”和对人生的沉思和探求。先写月光流动,夜深人无眠其余为词人内心独白(首先,埋怨圆月,暗含思亲想家之情;其次,调转笔锋自我宽慰,释却离愁,蕴涵人生无常自古皆然的哲理;最后,进一步自我解脱,表达美好祝愿。)总结:本词把“天”和“月”人格化,充满浪漫情怀。上阕问天,下阕问月,归根结底是问人生,寓哲理于抒情中。情调虽含伤感,却不使人感到压抑,处处流露词人乐观豁达的胸襟。故称为最好的中秋词。三.知识积累拓展。

(一)主题归纳。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二)根据语言环境填诗句。

(1)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两句诗词表达分别后对老师、同学们的良好祝愿:。其中含有哲理的诗句是:。

诗词学案学生 篇2

一、教学侧记

本节课内容为高中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5第3、4节第一课时:基本不等式及其简单应用。

1. 导学案实录。 (为节省版面, 略去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过程】

探究一:重要不等式

阅读课本 (人教A版必修5) 第97页探究的内容, 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设AE=a, EB=b, 则AB=, 正方形ABCD的面积SABCD=, 由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 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不等式。

问题2:当中间的小正方形逐渐缩小为一点时, 正方形ABCD的面积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此时直角三角形又变成了什么三角形?

问题3:当a, b为任意实数时, 问题1中的不等式还成立吗?

问题4:你能用比较法证明问题1中的不等式吗?

结论: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 此不等式称为重要不等式。

探究二:基本不等式

阅读课本第98页的内容, 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若a>0, b>0, 我们用b, b分别代替a, b, 则重要不等式可变为, 通常写成, 此不等式称为基本不等式。

问题2:试用分析法证明基本不等式:

显然, (4) 是成立的, 当且仅当a=b时, (4) 中的等号成立。

问题3:当a, b为任意实数时, 基本不等式还成立吗?

问题4:我们常把叫做正数a, b的算术平均数, 把叫做正数a, b的几何平均数, 因此基本不等式用文字语言叙述为。

探究三: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问题1:阅读课本第98页探究内容, 由图1可知: (35) A C D (25) (35) B C D,

则半径OD=, 半弦CD=, 因此, 从几何的角度, 基本不等式可以理解为:半径半弦 (当点C与圆心O重合时, 即a=b时, 等号成立) 。

探究四:不等式的简单应用

例题:同人教A版必修5第99页例1

结论: (1) 若两个正数为定值, 则和有最小值; (2) 若两个正数为定值, 则积有最大值.1

变式: (1) 若x (29) 0, 求的最小值;

(2) 已知, 求函数的最大值。0 (27) x (27) 1 y (28) x (1-x)

【达标检测】

1.若x (29) 0, 求的最小值。

2. 若正数a、b满足a+b=1, 求ab的最大值及相应的a、b的值。

3. 若正数m, n满足mn=2, 求m+2n的最小值及相应的m、n的值。

4. 已知x (29) 0, 求函数的最小值。

5. 已知, 求函数y (28) x (3-2 x) 的最大值。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有哪些收获?还存在哪些疑惑?

【拓展探究】已知正数x、y满足x+y=1, 求的最小值。

2.课堂教学简录。

环节1:小组合作 (时间5分钟)

每6人一组交流预习情况, 以取长补短, 互帮互助。

环节2:展示交流、精讲释疑

(1) 展示 (课前5分钟) 每小组推荐1人将其预习成果展示黑板上, 其展示任务如下:

(2) 交流 (37分钟) 对每组展示内容的交流程序均按如下四步进行:

讲解 (展示者) →质疑 (其他小组同学) →答疑 (展示者或组内同伴) →点拨 (老师)

环节3:课堂小结 (3分钟)

先学生小结, 再全班交流, 最后老师结合PPT进行总结。

环节4:拓展探究。因时间紧, 留在课后学生进一步思考。

二、案例剖析

本节课为我们展示的不仅是学案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而且还有“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但由于本节课所采用的学案教学模式在湖北省宜昌市尚处于摸索阶段, 对学案教学模式的内在规律尤其是学案编写的把握还不够到位, 再加上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过去那种大容量、快节奏、重结果、轻过程等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 致使整个教学过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

1. 课前负担加重, 学案制约思维。

表面上看, 本节课的课堂效率很高, 但实际上学生课前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特别是部分学生在对一些基本知识点似懂非懂情况下就去做大量的题目显得更加困难。笔者现场了解到, 课前要完成本学案, 成绩好的学生需要40分钟左右, 中等基础的学生需要60分钟左右, 基础差的学生需要80分钟左右, 达标检测4、5两题许多基础差的学生都没有动笔, 拓展探究题全班学生几乎都没有做或做错, 学生普遍感到课前学习负担过重。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习内容过度的前置, 将本节课要学习探究的所有知识点、例题及其变式、达标检测以及拓展探究以学案的形式批发给学生, 学生自然没有时间对重要不等式、基本不等式等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究, 精力全部用在应付学案上的一些填空及题目的解答上面, 使学案异化为练案, 而且课堂上学生们交流讨论也基本上围绕这些题目的解法而展开, 课堂教学品位不高。所有这些现象说到底还是一种变相的题海战术, 只不过是变换了一种形式 (即以学案为载体) 、从课后移到课前而已。另外本课学案的编写只是将教科书上的内容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学生阅读教材后填写答案, 如此一来不仅学案的导学功能退化为知识索引,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被完全纳入到教师预设的方向, 自主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

2. 展示交流盲目, 教师主导缺失。

本节课展示交流环节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展示交流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从探究一的问题1开始到达标检测5结束, 全部展示、逐一交流, 其结果是许多通过课前预习及小组合作已基本解决的问题, 课堂上还在纠缠不休、做重复劳动, 而对那些真正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却因没时间只好一带而过、浅尝辄止, 致使学生认知水平停留在浅表层次。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应是基本 (或重要) 不等式的探究发现、证明以及几何意义,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只能是定位于课本例1难度的简单应用, 所以本节课应把展示交流的重点放在探究一、二、三上。本环节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缺失, 整节课从头到尾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讲, 包括课堂小结在内老师讲解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七八分钟。让学生讲可以促使学生去积极思考, 但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概括能力、重难点的把握以及讲解的艺术性都是学生难以超越的。此外, 教师不仅肩负着启迪思维、传授知识的学科重任, 而且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塑造学生健全品格的社会责任, 所有这些都是学生无法替代的。如达标检测5, 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 学生在初次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易犯下列错误:

意外的是学生在展示交流时没有暴露出这一问题, 教师在点评环节也未加以说明, 只是强调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应注意“一正二定三等”。笔者下课后随即将此错误解答过程请两个学生进行了辨析, 结果是两位学生均不置可否。如果教师能及时将上述解答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辨析、寻找错误原因, 其效果要远好于将“一正二定三等”强调若干遍, 但遗憾的是教师忽略了这一点。究其原因, 主要是教师过于突出甚至依赖于学生, 被课堂上的假象所迷惑, 削弱了自身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

3. 模式运用僵化, 教学价值流失。

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概括等过程,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 从具体的几何图形中发现重要不等式和基本不等式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师采用的方式是让学生直接阅读教材, 再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按照老师的预设“亦步亦趋”, 显然失去了探究的味道, 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经历知识的探究与发现过程。对于本节内容, 笔者曾经听过处理方式迥异的两节课:一节是老师以学生非常熟悉的风车动画引入, 再请学生观察并将其数学化, 得到2000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 (即赵爽弦图) , 然后老师要求学生不看教材, 能否从中发现一些相等或不等关系, 最后再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a, b长度的相对变化与弦图里面小正方形大小的变化去发现等号成立的条件。另一节是老师先让学生进行折纸活动, 先将边长分别为a, b的两张正方形纸片分别沿其对角线对折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再将所得到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按图2所示拼成一个矩形 (两边分别等于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 多余部分折叠) , 学生很快得到重要不等式。显然这两位老师的处理方式所产生效果要远远好于本节课, 因为他们通过动画、动手实践等有效方式真正地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存疑、建模、探究、证明、应用等知识建构的全部22a (10) b2ab过程, 相比较而言, 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受提升明显。这表明, 不是什么内容都适用导学案教学模式, 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通过动画演示、动手实践、同伴合作才能获得的知识, 如果提前让学生预习, 可能既达不到预期效果, 又会使学生课堂上对这些内容失去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这无疑会使许多潜在的教学价值流失。

三、教学建议

学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路标”, 不仅承载着指引教师、学生共同学习的功能, 还是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创新能力的良好载体, 一篇优秀的学案中彰显的科学精神以及对人类文明传承的关切更显得弥足珍贵, 因此学案质量的好坏是导学案这种教学方式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学案要想真正将三维目标有机统一起来, 成为学生“学”的导引, 就应该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学案的编写宜简化精当, 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

学案不同于教科书, 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引”, 无需面面俱到, 应以一种符合学科逻辑及学生认知规律的简要的形式存在, 那种把教科书的内容不加整合就照搬到学案上的做法实不可取。学案内容不应过于详细, 否则不仅会加重学生课前负担, 而且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也会被压缩。学案上的问题应该精当, 应减少纯粹的知识点填空, 要大胆放手, 通过精选开放性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 必要时可以像中国国画中的“留白”一样, 看似空无一物, 实则韵味悠长。我们的视角绝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是否完成, 更应该放在关注学生的思维是否开放、探究的方法是否得当、学习的体验和感受是否良好这些隐形目标的实现上。

2. 学案的反馈宜及时准确, 力求课前课堂的有效衔接。

课前要通过批阅导学案或与学生面谈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 切实弄清楚学生已解决了哪些问题?全班还普遍存在哪些问题?学生中有哪些主要观点和思路方法?……而且这些信息的反馈必须要及时,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二次备课, 重新修定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将课堂教学与学生预习有效衔接起来, 使课堂教学真正建立在导学案的基础之上, 才能使课堂展示有目标、交流有重点、讲评有依据, 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点拨与启发、总结与拓展、调控与引导、激励与评价等作用。

3. 学案的作用宜正确定位, 构建教学合一的学习指南。

“师生是课堂的学习共同体, 课堂教学应追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和谐统一, 从而真正地实现教学合一”。要想实现以上目标, 学案的编写者就应该对其作用正确定位。实际上学案融入了师生共同的“学”, 学生的“学”自不必说, 而“教师的学就是去研究学生们是怎样学习的, 他们会出现怎样的问题, 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他们可能还会出现哪些问题, 诸如此类体现教师专业素养核心的问题”。如果我们认识到以上观点, 在编写学案时才不会将教与学人为的对立起来, 才会将学案构建成教学合一的学习指南。只要我们正确认识了学案的作用, 努力去打造和谐共生、师生愉悦的课堂, 相信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成为师生共同探究并追寻生活意义的过程。

表面上看, 本节课的课堂效率很高, 但实际上学生课前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特别是部分学生在对一些基本知识点似懂非懂情况下就去做大量的题目显得更加困难

学生如何完成导学案 篇3

一、以导学案为抓手,有效自学,成就课堂精彩

1、没有高度的自主就难以保证充分的互动。学生拿到导学案后,首先根据导学案题目进行认真预习,独立自主完成导学案。主要是在自习课上结合教材、教辅资料,独立完成,强调自主学习,学生原则上不能在自习课上讨论,要让学生自己去学去做,切忌抄袭、弄虚作假。学生必须要自主解决学案中基础部分,然后做提高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做好标记,为小组交流和课上展示互动环节做好准备。

2、学生在独学或对学时,要适当做些方法、规律等方面的初步总结,为课上展示互动做准备,并在展示互动时依靠集体力量加以完善。

二、课上互学,高效利用导学案

1、小组交流解决个人困惑。组内交流要在教师指导下分步进行:(1)组内个别释疑解难,小组长或组内其他同学对于某同学的个别问题答疑解惑,小组内要互学互帮,开展交流,提倡合作;(2)落实学习目标,小组长带领全组对每一个目标检验落实情况或对导学案给定问题进行讨论;(3)如有集中的困惑和问题,小组收集,班内解决。

2、学生课堂展示充实导学案。各小组成员就本组学习方法及规律的总结、疑难问题或拓展提升,先进行板书展示,用双色笔版示于版面上,之后再用适当而多样的方式展示给全体同学,全体同学在学习其他组研究成果的同时,要提出自己的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完善展示小组的展示内容。同时,全体学生要把他人总结的规律方法、精彩拓展及奇思妙想写在自己的导学案上,从而使导学案更加充实,以便今后复习时用。要求:做到个人的疑难标记在导学案上,小组集中的困惑问题批在导学案上,教师提出的问题记在导学案上,思维的碰撞更要整理到导学案上。

3、教师课堂点拨,学生修订导学案。课堂上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会写的教师不写。但教师在小组交流、课上展示或课后总结环节中,要对各知识点进行强调、指导和点拨,或对各目标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敲定、点拨。学生要结合教师点拨,进一步讨论展示内容,并对导学案再次修订。

4、学后反思完善导学案。学生在学完一课导学案后,要对本导学案所涉及的知识方法、规律进行概括总结,并反思自己在完成本导学案时,有哪些优点值得发扬,哪些不足需要改正。这不单是学生对导学案的完善,更是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完善。这一项落实得好,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5、复习备考,删选导学案。复习备考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阶段性梳理、归纳和整合,让学生通过自主评价、课堂检测等方式自查薄弱环节,对本阶段导学案进行删选,有重点、有主次的进行复习。

古诗词三首学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预习指导

1.预习《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2.预习指导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生平、诗词背景等知识。

(2)在工具书的帮助下将古诗词读正确,并且要写一写这里面你不认识或认为不好写的字。

(3)划出有疑问的地方,并记录下自己的疑问。

(4)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试着自己翻译一下诗句。

3.达成目标:将三首诗词读正确,读流利。正确书写生字。能大致说出文章大意。

相关链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诗以律、绝为工,格调高亢,意向简括,气骨桀骜;乐府小章尤为著名。他与柳宗元、白居易交游、唱和,并称为“刘柳”与“刘白”。白居易称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

敬亭山 古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云庵、广教寺、穿云亭、丹梯亭、额珠楼、太白楼等古迹,今已无存。诸胜迹中仅有山南麓之双塔与古昭亭石坊。自南北朝时,南齐诗人谢、唐代诗人李白在此赋诗,此山遂名于天下。

洞庭湖 湖南省北部,长江南侧。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纳长江洪水,并于城陵矶注入长江,对长江洪水起着调节作用。

三、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

(二).重申目标

(三).我学我会 1.独坐敬亭山

●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①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

②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①自由吟读。

②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2.望洞庭

●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自由吟读

①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

①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②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单从一只白银盘里安放一颗青螺来看,就是一件设色淡雅、造型精致的艺术品了,再用它来比喻洞庭湖中屹立着一座君山,真是把天造地设的大自然景象缩小成陈设在几案之上的珍奇盆景了。)●引导赏析

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手法。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3.忆江南

●总结上面的学习方法读课文,理解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研讨展示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五)检测评价

四、知识拓展

●《忆江南》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忆江南”,词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课文选了其中第一首,原题下的另两首是: 其一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交流课外积累

①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②布置课外作业,继续去搜集。

《桂林山水》学教方案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

一、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

2.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我将通过读文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我还可以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二、预习指导

1.请同学们在工具书的帮助下初读文章,划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2.然后将课文读正确后在课文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初读感言。

3.再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或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句子写下自己的问题,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感受或疑问。4.你要达到的目标是:

(1)熟读课文,朗读课文时不丢字,不错字。

(2)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能够简单的概括内容。(3)读书有自己的见解,或是感受,或是疑问,要有记录。

(4)能对课文的生字词和优美词语正确读写,听写最多不能错两个。

课文脉络

三、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

(二).重申目标

(三).我学我会

1.检查预习情况 2.总结预习情况 3.朗读感悟

(1)展示学生自由朗读。

(2)小组内轮流朗读,相互评读.帮助正音和顺句。(3)师生引读。

(4)小组内学生相互进行引读。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请学生畅谈桂林山水的美。小组的其他学生可根据学生的发言做适当的评价和补充)。4.理清文章思路

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能察觉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能不能给课文列出一个写作提纲?

②学生浏览课文,动笔列提纲。②归纳。

5.根据上述提纲练习背诵

(四).研讨展示

1.质疑问难:请同学们从字词的理解、文章的表达等方面提出疑问。2.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3.品味词句和表达方式

问题:桂林山水风光秀美,作者描绘的语言也美,你能感觉到哪些词句特别能引起我们欣赏的兴趣?

学生浏览课文,动笔圈点批注。学生相互交流。

点拨:“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一句,作者连续用了三个相同的句式,读起来有一种节奏感、音韵美,听着这些句子真让人陶醉。还有,作者用了很多确切的比喻,用无暇的翡翠来比喻水的绿。学生自由发言,师生点评。4.积累和运用

①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②仿照课文,写句子。

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啊,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③背诵课文。

(五).检测评价

四、知识拓展

相关链接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由于石灰岩地形发育,加上地下水的溶蚀,使桂林诸山平地拔起,奇峰罗列,犹如竹笋、翠屏、巨象、骆驼等,形象万千,景色秀丽,尤以象鼻山最为酷肖。桂林山多岩洞,洞内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各种景物,奇状异态,琳琅满目。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与西来的阳江汇合,流水清澈,游鱼可数,像玉带般旋绕城区。桂林之阳朔沿江一带,群山峭拔,绿水迂回,青山腹水,景色清幽,构成长达百里的美丽图画。

桂林不但风景秀丽,而且名胜古迹众多。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为桂林山水写下了赞美之词,留下两千多件石刻题记,使桂林的山水同时成为珍贵的文物宝库。

《乡下人家》学案

西山底学校

王清梅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善于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特点。

2、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重点词语感受乡村生活和谐。

3、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段。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学习难点:

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让学生体会和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

学习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小诗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诗,想象画面: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鸡儿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家人露天晚餐,夕阳鸟儿如画,虫儿轻声吟唱,最美乡下人家。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乡下人家》。(板书课题)

二、自定目标,自主阅读,提出问题。

1、乡下人家是什么样的?

2、乡下人家有什么特点?

3、你最喜欢乡下人家哪一点?

三、合作交流,重点指导。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师重点指导以下内容:

A、(课件)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的从土里探出头来。

体会“探”字,并感受拟人句的写法。

B、(课件)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体会“朴素”“华丽”的迷人景色,感情朗读并进行背诵积累。

C、(课件)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的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体会“天高地阔”乡下人家和谐的生活。

四、图片欣赏,升华情感。

五、感悟特色,自由练笔。

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描写一段我们自己的生活场景。

六、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读诗:

一锄一锹一豆一苗,一花一果一汗一笑,一季一景一家一貌,一餐一觉一暮一朝。

《诗词鉴赏之描写手法》学案 篇5

1、掌握几种重要的描写手法,学会准确判别。

2、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总结描写手法的问题形式和答题思路。

【学习重点】

掌握几种重要的描写手法,学会赏析。

【学习难点】

总结这类考题的答题思路。

【知识准备】

描写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修辞、写景顺序(时、空)、声色等感官角度等。

【教师分析技巧】

1、渲染

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登高》《西洲曲》《约客》

2、烘托与对比

作者在选取事物时,其角度、轻重、目的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对比是相反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的两个方面互相比较,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的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从侧面着意描写,来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衬体,一方是主体,两者主次分明。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

《赠汪伦》《题李凝幽居》《清明》《咏鹰》

3、动静结合

自然景物以动、静两种状态呈现。描写动态与静态的景物,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相辅相成,开拓了诗境,传达了情感。

《鸟鸣涧》、《江间作四首之三》

4、虚实结合

虚: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2、已逝之景之境。3、设想的未来之境。

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

《琅琊溪》《雨霖铃》

5、白描

诗歌的创作中,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即纯用线条勾勒,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

6、写景顺序——时间、空间的转换

《晓至湖上》《溪亭》

诗词学案学生 篇6

编制时间:3月24日编制人:七年级语文组学科组长签字:

预习内容: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迢迢牵牛星》

《渡荆门送别》

《春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江月》

巩固训练:

1.对这首诗的字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城春草木深”是说国家虽残破,但山河之美依然存在.暮春时节的京城依然草木葱绿,生机盎然.花草的鲜艳与社会的破败形成对比.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周围的环境事物与自己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了.

C.“烽火”原指古代边境上遇到有敌情而升起的作为警报的烟火.这里喻“战争”.

D.“家书抵万金”是极言战时收到家书之不易,而并非家书价值万金.

2.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题《春望》,意为春天登高远望而有所感.

B.诗的前四句寄景生情,抒写忧国情怀,战争已将一切美好的东西破坏掉了,剩下的只是山河依旧.

C.后四句抒写作者的思家愁怀,用家书的不易得到,更短的白发已几乎不能用簪子插了.进一步突出主题,表现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D.这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语句凝练,是五言律诗的典范之作.

课后检测: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评析]:前十句写“壮丽的雪景”,后八句写“送别”。惜别之情融会在雪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三、四两句用比喻描绘雪景而不是梨花,生动形象。指:一夜之间,突然春风吹拂,万千树木全都像开满了梨花。

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

(1)狐裘不暖锦衾薄裘:衾:

(2)散入珠帘湿罗幕罗幕:

(3)都护铁衣冷难着着:

(4)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阑干:

2、赏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并答题

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边塞风光奇美的名句是:

用互文写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

②“”表达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无限惆怅的思想感情。

③妙用比喻,描写雪后美景的句子是:

④巧用对偶,极写边塞苦寒的句子是:

⑤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

⑥意境深远,书写悠悠情思的句子是:

3.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送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____________。(填2字)

张语晴

如何利用学案指导学生的自学 篇7

如何指导学生的自学?我们学校在两年前开始要求每位教师尝试使用学案指导学生自学, 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起步阶段, 学案编写得很简单, 只有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过程。比如, 我所教的思想品德初一下册第十五课第二框《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的学案如下:

15.2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

3.提高道德修养, 增强法制观念, 防微杜渐, 自觉遵纪守法, 预防犯罪。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过程:

1. 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2. 为什么说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 青少年怎样预防犯罪?

这份学案, 只是关注了学习的目标、重难点, 让学生明确自学任务和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 我发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那么学案如何编写才能更加有助于指导学生的自学,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不仅仅是学习目标明确与否的问题, 还有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问题以及教师对他们是否真心的关怀与激励的问题, 他们之间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 缺少任何一个条件, 都会影响学习的质量。我想, 利用学案指导学生自学时, 是否在让学生明确自学的目标、重难点之余, 还要让他们明确采取什么方法、以什么态度自学?要养成什么样的自学习惯?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他们无时无刻的关怀与激励?也就是说学案中是否还要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指导?是否还要体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与激励?

通过不断的反思实践, 在编写学案的过程中, 我逐渐注意到了对以上问题的处理。还是拿《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这一课题来举例:

15.2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自学目标:

1.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犯罪。

3. 提高道德修养, 增强法制观念, 防微杜渐, 自觉遵纪守法, 预防犯罪。

●课前准备: (查一查) 阅读有关法规, 了解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8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 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自学重点:目标2

●自学指导: (自学时间:请用20分钟的时间完成下面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58页~61页内容, 对照学案上的问题, 大字部分精读, 小字部分速读, 自己不会的问题, 上课时同桌或学习小组可讨论, 找出相关答案, 并用铅笔做好标记或记录。

说明:可用直线 (———) 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 (﹏) 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 (·) 表示关键性的词语;问号 (?) 表示自己不会的问题或者对课本的质疑。

上课前, 课代表收齐, 交给老师, 老师会检查自学情况。

●学习过程:

1.阅读教材P57~58材料, 思考以下问题: (温馨提示:只要你认真用心去读,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就会有所收获!永远都要坚信自己才是最棒的!)

(1) 魏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2) 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温馨提示: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才是生活中的强者!)

(1) 什么是法律?

◆ (2) 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3)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自学提示:区别可参考58页相关链接, 在阅读此相关链接内容时, 还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

(1) 区别

(2) 联系:

◆ (3) 请你认真思考:为什么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4) 试一试:请你举例说明,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3. 遵纪守法, 防微杜渐 (温馨提示:请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信你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努力!)

(1) 看一看教材P59漫画材料说一说:

(1) 若遇到漫画中的这些情况, 自己会怎么办?

(2) 有人说“偶尔做一次也没有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

(2) 要预防违法犯罪, 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阅读教材P60相关链接, 了解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3) (在教材60页做好记录)

想一想:在我们周围同学身上存在着哪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

议一议: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

做一做:自己打算怎样帮助他 (她) ?

◆ (4) 请你思考:青少年应该怎样预防犯罪?

4. 理解记忆带特殊符号◆的问题 (温馨提示: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得到!加油!)

这份学案和以前的学案一样体现了对学习目标、重难点的指导,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以下几各方面的指导:

第一, 增加了学习态度的指导。比如, 学案中“认真”“努力”“不怕苦难”等词语的运用, 都属于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指导, 能够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培养仔细认真、勤奋努力、不怕苦难的学习态度;“自学时间:20分钟”, 能够培养学生珍惜时间, 提高效率的态度。中国足球队前教练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 聪明学生与普通学生的不同, 看似方法的差异, 实则是学习态度的不同。学习态度影响着学习效果, 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 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 增加了学习习惯的指导。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积千累万, 不如养个好习惯”, 我给学生编写的学案都是提前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上课前完成。最初, 学案发到学生手里, 有的学生也不根据学案自学, 甚至个别学生把学案弄丢。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保质完成学案, 培养自学的习惯, 我在学案中增加了“上课前, 课代表收齐, 交给老师, 老师会检查自学情况”这一要求, 来督促他们按时自学。检查学案的完成情况, 也能够令我讲课时知道哪些该讲, 哪些不该讲, 做到有的放矢。没有自学习惯的同学, 我总是每一个都要单独再叮咛, 提醒他按时自学, 并且叫他把完成的学案亲自交给我。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过:“习惯是在生活过程中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做事没有常性, 缺乏稳定性, 所以对他们来说, 只有严格要求, 反复强化, 持之以恒, 日积月累, 才能形成一贯性、稳定性的习惯。我们的学生的才会主动地去自学, 在自学过程中按照老师的要求, 培养仔细认真、勤奋努力、不怕困难、讲求效率的好习惯。

第三, 增加了学习方法的指导。“默读”“大字部分精读, 小字部分速读”“自己不会的问题, 上课时同桌或学习小组可讨论, 找出相关答案, 并用铅笔做好标记或记录”“可用直线 (——) 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 (﹏) 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 () 表示关键性的词语;问号 (?) 表示自己不会的问题或者对课本的质疑”这些都属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就要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 就赢得了学习的主动权, 就可以逐步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获取知识。

第四, 增加了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费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使用激励性语言能够有效地给学生以勇气和自信, 从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自身潜能。教师的激励性语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当然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 在编写学案时, 我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学生利用学案自学的每一个阶段我都增加了温馨提示语, 也就是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比如:“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才是生活中的强者!”“请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信你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努力!”等等。采用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尝试中自学, 在尝试中体验成功, 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自学动机, 产生更大的自学兴趣, 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的自学效果。

立足学生差异,精心设计导学案 篇8

华国栋教授所著的《差异教学论》一书指出,“差异教学”的立足点是群体中的个体,设计思路是承认学生的共性,在设计学生共同的学习目标、内容、活动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选择和调整,将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地统一起来。现行的导学案是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精心设计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课时计划。如何立足学生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导学案呢?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设计。

一、设计有层次的学习目标

我在设计学习目标时首先要围绕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紧扣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明确本节课的最近目标。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学情,明确他们具备了哪些知识,需要哪些知识,缺乏哪些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阻碍,哪些知识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学习获得等。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设计有层次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既要有所有学生都要掌握的基础性目标,主要以“识记”“理解”“应用”等方面的目标为主,也要有为优秀学生提出的发展性目标,主要以“分析”“评价”“综合”等方面的目标为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教师表述学习目标时要用外显的行为动词说明白让学生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例如:学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知识的导学案,我这样设计学生的学习目标:说出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错误所在;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所运用的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中“或”的含义及定律成立的条件;学习科学家养成敢于质疑,敢于向前人挑战的科学态度及牛顿的善于继承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科学研究态度。这样的学习目标全面、有层次、易理解,能使学生产生实现学习目标的动力,便于引导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设计有层次性的引领问题

教师设计自主学习内容时,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合理调整学习内容,设计有层次的引领问题。要针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通过问题,引领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不同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同时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做到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如:教学初三物理《动能》一节,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时正确地理解“能量”的含义,我设计了这样的引领问题:你能用“能够”造个句子吗?句中的“能够”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了自己所造句子中“能够”的意思,运用简单的类比法,便会理解能量的含义中“能够”的意思,即物体能够做功表明物体具有做功的本领,并不一定正在做功。

三、设计一一对应的练习、检测题

这里的一一对应指题目的考查点要与学习目标的要求一一对应。问题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应注意多设疑,使学生由未知到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及彼融会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检测题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对后进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对中等学生应把侧重点放在提高能力的培养上;对学优生应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培养其创造能力上。针对学习目标设计的自主检测题也要分层分类,要让学优生从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检查看到自己的收获。

四、设计个性化的课后延伸内容

为了克服课堂检测多局限于基础知识检测的弊端,我们还将过程性检测延伸到课后,布置实践性作业,如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研究报告;通过开放性实验研究,实现发明创造;了解生活,撰写小论文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完成作业,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上一篇:法院信息化建设与法官再教育下一篇:学生实习工作报告